社会变迁中的中国农村婚姻与家庭研究(1950-198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十五年(1950—1985),中国农村社会经历了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管理体制的确立、“四清”、“文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等一系列的重大的变动。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给中国农村社会带来剧烈的影响:或带来积极的影响,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或带来灾难性的打击,导致了经济的倒退;或对农村少部分人影响巨大,或波及到农村中的多数人;或政治冲击明显,经济和农民生活影响甚小,或政治影响不大,经济和生活受到冲击。在诸多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中,农村社会的婚姻与家庭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这也是本文的述论所在。
     农村中的婚姻问题。首先,本文探讨了婚姻的准备阶段,即结识、择偶与婚龄。中国农村婚姻结识方式经历了包办婚姻→媒人牵线→中间人介绍→自己结识的发展过程,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三十五年里,几个形式都有体现,并且互相交织。从总体上看,中间人介绍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在择偶时,农村青年男女在考虑诸多因素的过程中,门当户对是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在改革开放前,阶级出身也是择偶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婚龄问题上,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三十五年中,男女结婚年龄总体上是上升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符合国家婚姻法的规定。其次,讨论婚姻的礼仪。婚前的礼仪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提亲、相亲、订婚。在中国农村社会中,婚礼的重要性要强于婚姻登记,青年男女只有办了婚礼以后才能得到农村社会的认同。在建国以后三十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彩礼和嫁妆变化也很大,支付方式逐渐演变为唯一有效而实用的单一形式,即现金。再次,本文涉及婚姻的解体,即离婚。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的婚姻保持着极低的离婚率,这与改革开放的今天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分析诸多离婚率低的原因之时,农村社会网络和法律的调节程度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到了70年代末期,随着离婚调节程序更替、人口流动增加、大众传媒方式改变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中国农村社会的离婚率明显提高。最后讨论的是婚姻圈。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社会的婚姻圈经过了一个循环变化的过程。婚姻圈的外沿由大变小,再变大;婚姻圈内核中心地带先是由内聚发展到均化、再内聚。20世纪50年代的婚姻圈和改革开放初期的婚姻圈具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农村中的家庭问题。首先讨论家庭的结构和规模。从家庭结构上看,20世纪以来,中国农村家庭小型化趋势加剧。从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中国农村兄弟分家提前,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占据着绝大多数比例。从家庭规模上看,在1950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户均人口向小型化发展,不过1962年以后,是一个家庭规模的增长时期,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期。其次讨论的是家庭的功能和家庭关系。在家庭功能上,中国农村社会的家庭一般具有经济功能、生育和性生活功能、教育和抚养功能、赡养功能等多种形式,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三十五年中,家庭功能的表现形式有很大差异。在家庭关系上,主要讨论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婆媳关系。从总体上看,家庭内部的关系不断向民主化方向发展,妇女和子女的地位不断提高。最后是家庭生命周期与分家析户。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家庭的生长周期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直系联合家庭不再出现,家庭生命周期由繁变简。分家析户问题是和家庭生命周期紧密相连的,分家析户的越早,家庭的生长周期就越短。
     通过对三十五年中国农村婚姻与家庭的讨论,本文认为:首先,国家对农村社会婚姻与家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影响曾经迫使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等级和社会结构边缘化,农民的私人生活领域也受到重大影响。其次,在这一历史时间段内,社会变迁和社会延续这两种趋势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社会的婚姻与家庭中都有所体现,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发展趋势在建国以后的三十五年内相互共存,社会变迁中的变与社会延续中的不变交织于整个农村社会之中。最后,婚姻家庭的建立是农村社会网络搭建,创建熟人社会网络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以后,应该说原有的农村关系网络并没有消亡,而是通过农村社会的婚姻与家庭形式,顽强的存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社会网络在扩大的同时,这种网络变得松动和脆弱。在现代建设新农村社会之时,这一点无疑值得思考。
In the stage 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early day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1950-1949), China's rural society has experienced a series of major changes, such as the land reform,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the people's commune movement, the three years of natural disaster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three-levels ownership, with the team as the base”, the“four clearings”, the“Cultural Revolu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Each of the major changes have had impact on China's rural society to a certain extent, either had a positive effect to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it, or had a devastating blow to cause an economic setback; sometimes, they impacted on small number of people, sometimes impacted on the majority of people; sometimes they had significant political impact, but little economical and social impacts, sometimes, had little political impact, but significant economical and social impacts. For the large number of factors that reflected changes of rural social lif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rural marriage and famil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ne.
     Marriage problem in rural areas. First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preparation phase of the marriages: meeting, choosing of potential spouse and reaching the marriage age. China's rural marriage ritual had undergone development stages through arranged marriages to matchmaker to introduction by acquaintances to free love. All forms of marriage forms were observed and intervened in the thirty-five years 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early day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Overall, the introduction by acquaintances was the main method during this period. When choosing a spouse, it seemed that the matching of the social status of the two families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hat are considered by young people. Before the reform, the social group of the other spouse was a factor that could never be overlooked. About the age of marriage, age of both male and female when first marriage takes place tended to increase over time in those 35 years. The ritual before the actual marriage was generally in three stages: proposition, meeting and engagement. Secondly, in rural Chinese society, the importance of wedding ceremony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registration at the local civil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Only after the young couple had had their wedding ceremony, could they be recognized by their society. Also among the changes, the changes of gifts to the bride’s family by the bridegroom’s family and the bride’s dower were also very significant. They changed from many different forms to only one form, i.e. cash. Thirdly,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issolution of marriage that is the divorce. Since the 1950s, China's rural areas had maintained a very low divorce rat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oday. In analyzing the many causes of low divorce rate, the rural social networks and the degree of legal regulation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Since the late 1970s, the divorce rate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change in divorce mediation process, increased population mobility, change of mass media and quality of life in rural society. Finally, the marriage circle will be discussed. China's rural social marriage circle had changed through a circular changing process in the thirty-five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outer ring of marriage changed from big to small, then back to big again; the core of the marriage ring changed from cohesion to averaged, then cohesion again. The marriage circles were similar between those in the1950s and those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Discussion about the family in the rural areas. Firstly, the structure and size of the family will be discussed. From viewing the family structure, the family appeared have the trend of miniaturiz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proportion of nuclear families and the stem families occupy the majority of the families because of early separation in rural brothers. Judging from the family size, the number of people per household became less in the 1950s and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But from the year of 1962 to the end of 1970s, the family size underwent a growing period. Then, discussion is about the family functions and family relations. Generally, the rural families had a number of functions such as economic function, having children and sexual function, education and support functions, maintenance functions, and others. And these family functions were shown in very different ways in the thirty-five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discussion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parent and child, and mother and daughter. Overall, the dire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 the family tended to democratize, the status of women and children continued to improve. Finally, the discussion is about the family cycle and the separation of famili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growth cycle of the family showed a new feature, Lineal joint family no longer existed. The growth cycle of the family changed from complicated to simple. The separation of the household was linked to the growth cycle of the family, the earlier the separation of households, the shorter the growth cycle of the family.
     By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35 years’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in Chinese rural areas, this paper argues the following points. First of all, the state had an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in rural society. The impact had caused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social hierarchy and social structure, which was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kinship. The private lives of the rural people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affected. Secondly, in this period, 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continuity were reflected in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in rural Chinese society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se two diametrically opposite points mutually coexisted in those 35 years, and were observed through out the whole rural society. Finally,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riage and family was an important way to structure the social network and create acquaintance social network.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e existing network of rural areas did vanish, but lived on in the forms of marriage and family in the rural community.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xpansion of rural social networks, at the same time, the network became looser and more fragile.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w rural society in the modern time, it certainly deserves further consideration.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6、刘少奇.刘少奇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9、胡绳.中共共产党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10、鲁迅.鲁迅全集(4)[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1、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12、李景汉.北平郊外乡村之家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9.
    13、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14、言心哲.中国乡村人口问题之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8.
    15、费孝通.江村经济[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1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7、费孝通.师承·治学·补课[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8、乔启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47.
    19、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2000.
    20、史尚宽.亲属法论.[M].台北:荣泰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64.
    21、陈吉元,胡必亮.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22、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23、雷洁琼.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转型期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4、戴逸.简明清史(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5、杜润生.中国的土地改革[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26、周云.人口数量的变动与家族亲属关系[A].马戎.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
    27、彭佩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
    28、陆学艺.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9、刘英,薛素珍.中国婚姻家庭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30、刘达临.婚姻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31、庄英章.家族与婚姻:台湾北部两个闽客村落之研究[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
    32、张厚安,徐勇.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33、董志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4、韩明汉.中国社会学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35、张永泉,赵泉钧.中国土地改革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36、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7、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38、行龙.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9、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0、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1、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河南南街、山东向高和甘肃方家泉村治实证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2、王思明,姚兆余.20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跨学科的对话与交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3、殷志静,郁奇虹.中国户籍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44、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5、王跃生.十八世纪中国婚姻家庭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46、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1930-1990年代的冀南农村[M].北京:三联书店,2006.
    47、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8、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49、罗平汉.天堂试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50、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51、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52、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7.
    53、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54、王玉贵,娄胜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
    55、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6、赵喜顺.农民婚姻——四川农村婚姻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57、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M].北京:三联书店,1998.
    58、张涛.中国农村40年[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年版.
    59、罗梅君.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19世纪至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1.
    60、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61、童星.世纪末的挑战——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62、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3、潘允康.家庭社会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64、潘允康.社会变迁中的家庭[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65、赵发生.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6、孙业礼,熊亮华.共和国经济风云中的陈云[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67、史清华,武志刚,程名望.长三角农家行为变迁(1986-2005)[M].上海:三联书店,2007.
    68、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9、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70、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1、李立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72、尹旦萍.当代土家族女性婚姻变迁:以埃山村为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3、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4、刘中一.村庄里的中国——一个华北乡村的婚约、家庭、生育与性[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
    75、国亚.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族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76、张志永.婚姻制度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7、莫宏伟,张成洁.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M].无锡: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78、陆益龙.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9、田锡全.国家、省、县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1953—1957)[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80、张戎.鸿:三代女人的故事(香港版)[M].台北:九十年代杂志社/臻善有限公司,1993.
    81、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A].乔健.中国家庭以及变迁[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1991.
    82、王铭铭.现代的自醒——塘东村田野考察和理论对话[A].潘乃谷,马戎.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中)[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83、潘允康.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的婚姻家庭质量[A].刘达临.中国婚姻家庭变迁[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1、金瑞林.爱情不应建筑在美貌的基础上[J].中国妇女.1959,(12).
    2、费孝通.跨文化的“习明纳”[J].读书,1997,(10).
    3、王思斌.婚姻观念的变化与农村社会亲属化[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0,(5).
    4、行龙.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J].近代史研究,2006,(1).
    5、史清华.浙江省农户家庭婚姻、生育及期望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1,(4).
    6、杨善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家庭三十年[J].江苏社会科学.2009,(2).
    7、李银河.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J].中国社会科学,1989,(4).
    8、风笑天.社会学方法二十年:应用与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0,(1).
    9、风笑天.我国社会学恢复以来的社会调查分析[J].社会学研究,1989,(4).
    10、王跃生.集体经济时代农民生存条件分析——立足于河北南部农村的考察[J].中国农村观察,2002,(5).
    11、王跃生.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4).
    12、王跃生.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家庭结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13、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6,(1).
    14、王跃生.集体经济时代农民分家行为研究——以冀南农村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农史,2003,(2).
    15、王跃生.家庭结构转化和变动的理论分析——以中国农村的历史和现实经验为基础[J].社会科学,2008,(7).
    16、李若建.大跃进与困难时期的流动人口[J].中国人口科学,2000,(4).
    17、李若建.大跃进与困难时期人口迁移初步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1999,(1).
    18、孙福滨,李怀祖.中国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分类界定[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19、李树茁,靳小怡,费尔德曼.中国农村婚姻形式和与父母共居时间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1,(6).
    20、李树茁,靳小怡,费尔德曼.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及其人口与社会后果:来自三个县的调查发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21、于建嵘.要警惕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04,(4).
    22、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政治学研究,2000,(3).
    23、贺雪峰.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24、吴重庆.社会变迁与通婚地域的伸缩——莆田孙村通婚地域调查[J].开放时代,1999,(4).
    25、蒋正华.咸阳农村生育率变化的社会、经济、人口学原因典型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1989,(5).
    26、王金玲.浙江农民异地联姻新特点[J].社会学研究,1992,(4).
    27、邱泽奇,丁浩.农村婚嫁流动[J].社会学研究,1989,(2).
    28、徐安琪.中国离婚现状_特点及其趋势[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2).
    29、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30、苏少之.新中国土地改革后新富农产生的规模与分布研究[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1).
    31、张邦炜.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读后[J].历史研究,2007,(2).
    32、董长瑞,梁纪尧.中国农民持久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6,(2).
    33、张乐天.论人民公社制度及其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1996,(3).
    34、夏明方,康沛竹.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1年的中国大饥荒[J].中国减灾,2008,(11).
    35、尚会鹏,何祥武.乡村社会离婚现象分析——以西村为例[J].青年研究》,2000,(12).
    36、新山.婚嫁格局变动与乡村发展——以康村通婚圈为例[J].人口学刊》,2000,(1).
    37、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走向[J].教学与研究》,2000,(8).
    38、姚立迎.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婚姻观念的嬗变[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9、吉国秀.婚姻支付的变迁:一个姻亲关系的视角[J].民间文化论坛,2006,(1).
    40、李洪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南区婚姻制度的改革[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4).
    41、唐利平.人类学和社会学视野下的通婚圈研究[J].开放时代,2005,(2).
    42、霍宏伟.我国北方一个农庄的婚姻圈研究[J].社会,2002,(12).
    43、邓曦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7).
    44、姜涛.中国近代婚姻与家庭结构[J].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4).
    45、孙立坤.河南省家庭变迁特征概述[J].河南社会科学,2004,(4).
    46、李里峰.土改结束后的乡村社会变动———兼论从土地改革到集体化的转化机制[J].江海学刊,2009,(2).
    47、高兆明.办共权力:国家在现时代的厉史使命[J].江苏社会科学,1999,(4).
    48、刘传霞.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婆媳关系[J].东岳论丛,2004,(2).
    49、牛敬忠.从民谣看儒家文化对传统社会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50、林聚任,刘翠霞.山东农村社会资本状况调查[J].开放时代,2005,(4).
    51、冯世平.择偶:一个渗透着父母意志的过程——简析甘肃农村父母对子女择偶行为的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1998,(2).
    52、中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贯彻执行婚姻法的通报[J].中南政报,1951,(17).
    53、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有关婚姻问题的若干解答(1953-3-19)[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1953,(3).
    54、李飞龙.20世纪60年代前期北京郊区农民收入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待刊.
    55、李飞龙.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业余文化教育[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3).
    1、[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2、[美]埃德加·斯诺.漫长的革命[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3、[美]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贫民区的社会结构[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美]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5、[美]彭尼·凯恩.中国的大饥荒(1959—1961):对人口和社会的影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6、[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7、[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9、[美]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0、[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2.
    11、[美]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12、[美]弗里曼、赛尔登、毕克伟.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3、[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4、[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5、[美]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6、[美]黄宗智.民事审判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7、[美]希尔斯.论传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8、[美]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版,1991.
    19、[英]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0、[美]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1、[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22、[美]威尔佰·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23、[美]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4、[芬兰]维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2)[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5、[英]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增订版)[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6、[日]韩敏著,陆益龙、徐新玉译.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M].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2007.
    27、[美]黄宗智.离婚法实践——当代中国法庭调解制度的起源、虚构和现实[A].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4)[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8、翟一达.传承与嬗变:洽村的嫁妆变迁[A].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5)[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9、王跃生.当代农村三代直系家庭构成分析——兼与城市比较[A].黄宗智.中国乡村研究(6) [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0、Jan Myrdal.Report From a Chinese Village[M].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Inc.1965.
    31、Jan Myrdal and Gun Kessle, China:The Revolution. Continued.Harmondsworth[M].Middlesex:Penguin Books Ltd,1971,1970.
    32、Dwigbt Perkins,Sbabid Yusuf.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M]. Baltimore:The Jo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4.
    33、Neil J.Diamant.Revolutionizing the family:politics,love and divorce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 (1949~1968)[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
    34、Potter.China’s peasants: The anthropology of a revolution[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35、Hinton,William,Shenfan.the continuing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M].New York:Random House, 1983.
    36、Deborah Davis,Stevan Harrell.The impact of Post-Mao Reform on Family Life[A].Chinese families in the post-Mao era[C].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1—24.
    37、Mark Selden.Family Strategies and Structure in Rural North China[A].Chinese Families in the Post-Mao era[C].Deborah Davis,Stevan Harrell.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139—164.
    38、Spiro, Melford E.Marriage Payments:A Paradigm from the Burmese Perspective[A].Anthropological other or Burmese brother?:studies in cultural analysis[C].New Brunswick:New Jersey,1992.113—144.
    39、Sung,Lung-shen.Property and Family Division[A].Emily Martin Ahern and Hill Gates.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C].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361—380.
    40、罗伯特·布伦纳,爱仁民.英格兰与中国长江三角洲的分岔:财产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发展型式[J].亚洲研究,2002,(5).
    41、[法]雅克·勒高夫.新史学[J].史学理论,1987,(1).
    42、[美]阎云翔.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8,(6).
    43、[加拿大]熊秉纯.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2001,(5).
    44、[美]黄宗智,巫若枝.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J].政法论坛,2008,(1).
    45、[美]黄宗智,彭玉生.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2007,(4).
    46、[美]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的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5,(1).
    47、[美]李中清.马尔萨斯模式和中国的现实:中国1700—2000年的人口体系[J].中国人口科学,2000,(2).
    48、[美]玛格丽特·伍.家庭革命:1949~1968年中国农村和城市的政治、爱情与离婚[J].国外社会科学,2003,(3).
    1、李屺阳.动员妇女群众积极参加普选运动[N].人民日报,1953-6-9.
    2、社论.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N].人民日报,1950-4-16.
    3、新华社.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1950-6-22)[N].人民日报,1950-6-2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N].人民日报,1958-1-10.
    5、全国多数省市实现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N].人民日报,1956-10-28.
    6、康濯.徐水人民公社颂[N].人民日报,1958-9-1.
    7、五亿农民高举粮食帅旗,一年实现十年增产指标[N].人民日报,1958-10-1.
    8、新华社.中央国家机关继续贯彻中央指示七千多干部下放劳动锻炼[N].人民日报,1964-3-1.
    9、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干部下放劳动的伟大教导分宜县下放大批干部到农村安家落户[N].人民日报,1968-10-29.
    10、新华社.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胜利结束[N].人民日报,1977-12-26.
    11、新华社.中共中央转发<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N].人民日报,1982-4-6.
    12、本报讯.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N].人民日报,1983-4-10.
    13、社论.一定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N].人民日报,1980-2-12.
    14、胡中.第一个充满欢笑的新年,记新疆农村一年来的新变化[N].人民日报,1951-1-9.
    15、陈俊.农村留守妇女: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N].江苏法制报,2005-8-23.
    16、徐安琪.离婚率计算方法的学术拨正[N].社会经济问题专报,2005-1-25.
    17、杨善华,刘小京.日常生活: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切入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8-26.
    18、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N].光明日报,2006-3-30.
    19、贺雪峰.刺激农民消费将导致其生活陷入困境[N].广州日报,2009-1-28.
    1、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简明词典[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农村经济体制卷》[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4、《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计划生育事业[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
    5、《中国计划生育全书》编辑部.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论述[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
    6、《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7、杨魁孚,梁济民,张凡.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M].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8、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9、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下)[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
    10、中国农村家庭调查组编.当代中国农村家庭——14省(市)农村家庭协作调查资料汇编[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11、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陕西省妇联研究室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12、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编.中国人口年鉴(1985)[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3、中国法津年鉴编辑部主编.中国法律法律年鉴(1990)[Z].北京:中国法律年鉴出版社1990年版。
    14、天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天津市人口统计资料汇编[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15、姚新武,尹华.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Z].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Z].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17、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18、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编.1949—1995中国灾情报告[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19、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20、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
    21、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3)[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
    22、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4)[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23、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24、北京市档案馆.市人委批转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及加强管理工作的意见[Z].缩微档号:002—014—00035.
    25、北京市档案馆.市妇联福利部关于北京市五年来宣传贯彻婚姻法情况和今后意见在城区郊区婚姻中存在问题等[Z].缩微档号:084—003—00028.
    26、北京市档案馆.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家庭副业调查报告[Z].缩微档号.134—001—00672.
    27、北京市档案馆.1962年户口统计月报[Z].缩微档号:002-014-00035.
    28、北京市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56-12-30)[Z].档号:120—001—000242.
    29、北京市档案馆.市社关于郊区农副业生产及群众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Z].档号:088—001—00334.
    30、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等村庄所作的访谈[Z].
    31、江苏省苏北东海县房山镇周村所作的访谈[Z].
    1、人民日报网络版:http://www.people.com.cn/
    2、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
    3、中国农村研究网:http://www.ccrs.org.cn/
    4、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
    5、中国经济史论坛:http://economy.guoxue.com/
    6、社会学吧:http://shxzy.2000y.net/
    7、朗诵天地文学书库:http://www.langsong.net/
    8、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http://rccsh.sxu.edu.cn/
    9、河北省人口计生信息网:http://www.hebrkjsw.gov.cn/
    1、王跃生.1930-1990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D].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2、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D].复旦大学2003博士论文.
    3、麻国庆.家、分家、宗族与村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的基础[D].北京大学1997博士论文.
    4、荣娥.农村婚姻礼仪的功能与变迁:以鄂中荣村为个案[D].华中科技大学2007硕士论文.
    5、韦小鹏.壮族婚姻圈的变迁——以南宁市二冬坡为例[D].广西大学2008硕士论文.
    1张厚安、徐勇:《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2张志逊:“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决定》努力开创我省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局面(发言提纲)”,http://www.shrkjsj.gov.cn/usr_web/usr_news/N_G1.asp?id=257&lei=%C1%EC%B5%BC%BD%B2%BB%B0,河北省人口计生信息网,查询日期:2009年4月2日。
    3张琦:“农村离婚案件居高不下之成因、危害及应对”,2003-05-26,中国法院网, 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305/26/58730.shtml,查询日期:2009年4月2日。
    4卢国伟、项林:《农村离婚率上升值得关注》(2007年07月14日),三农在线, http://www.farmer.com.cn/news/zt/xnc/200707130084.htm,查询日期:2010年3月24日。
    5《两会代表建议:加大难度防止冲动离婚》,(2010年3月10日),大众网, http://www.dzwww.com/2010/qglh/taya/201003/t20100310_5432044.html,查询日期:2010年3月24日。
    6董长瑞、梁纪尧:《中国农民持久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2期。
    7贺雪峰:《刺激农民消费将导致其生活陷入困境》,《广州日报》,2009年1月28日。
    8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日常生活史学家不赞成对历史上的生活方式妄加评判或滥施同情,而是主张以“他者”立场,亦即站在历史当事人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感觉和体会”。他们认为,研究历史最重要的是理解,理解了古人也就理解了自己。见刘新成:《日常生活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光明日报》,2006年3月30日。同时,日常生活史学家认为,所谓“让史料本身说话”的科学主义历史观是既不正确也不可能的;史料本身并没有意义,日常生活史的史料因其凌乱细碎而尤其如此;因此必须经过人的思考,赋予史料以意义,所以“解释”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同时,他们对一般史学家自鸣得意的“客观分析”也嗤之以鼻,认为这种“客观”其实是居高临下的俯瞰,“分析”愈深入,与历史真实相去愈远。
    9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10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贫民区的社会结构》,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7页。
    11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2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绪论。
    13杨善华、刘小京:《日常生活: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切入点》,《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08月26日。
    14张邦炜:《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读后》,《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15 [日]韩敏著,陆益龙、徐新玉译:《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江苏人们出版社2007年版,第264页。
    16 Potter:China’s peasants : The anthropology of a revolu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7 [法]布罗代尔著、顾良、施康强译:《15至18世纪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1卷),三联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18 [法]雅克·勒高夫:《新史学》,《史学理论》,1987年第1期。
    19行龙:《二十年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之反思》,《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0 [美]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中文版序言,第3页。
    21韩明汉:《中国社会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7页。
    22李景汉:《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23 Jan Myrdal.Report From a Chinese Village.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Inc.1965.
    24 Jan Myrdal、Gun Kessle,China:The Revolution Continued.Harmondsworth;Middle sex:Penguin Books Ltd,1971,1970.
    25 Hinton,William,Shenfan:the continuing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New York:Random House Inc,1983.
    26 [美]弗里曼、赛尔登、毕克伟著、陶鹤山译:《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7 Mark Selden.Family Strategies and Structure in Rural North China,Chinese Families in the Post-Mao Era,Edited by Deborah Davis and Stevan Harrell. University of Califormia Press,1993.
    28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
    29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
    30“过密化”的概念是以单位劳动日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换取单位面积劳动投入的增加;它的形式主要表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它的动力来源于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人口的增长推动农业密集化;它的商品化是非质变性的商品化,它与推动近代发展的质变性商品化有着根本的区别;它可能带来的发展是有限的,生产越是密集化,就越是难于把劳动力抽出而走上通过资本化提高生产率的道路。
    31 [美]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33 [美]黄树民著、素兰、纳日碧力戈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4韩敏著,陆益龙、徐新玉译:《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江苏人们出版社2007年版。
    35 [美]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6 [美]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37阎云翔:《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38 Deborah Davis,Stevan Harrell.The impact of Post-Mao Reform on Family Life.Chinese families in the post-Mao er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pp1—24.
    39乔健:《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香港亚太研究所1991年版,第11页。
    40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1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2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河南南街、山东向高和甘肃方家泉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5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6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47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48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9陈吉元,胡必亮:《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50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51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52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53王玉贵、娄胜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中心的考察》,群言出版社2006年版。
    54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5王跃生:《1930-1990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56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1930-1990年代的冀南农村》,三联书店,2006年。
    57王跃生:《集体经济时代农民分家行为研究——以冀南农村为中心的考察》,《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58王跃生:《集体经济时代农民生存条件分析——立足于河北南部农村的考察》,《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5期。
    59王跃生:《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王跃生:《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家庭结构》,《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60王跃生:《当代农村三代直系家庭构成分析——兼与城市比较》,发表于黄宗智主编的《中国乡村研究》(第六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7页。
    61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赵喜顺:《农民婚姻——四川农村婚姻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3荣娥:《农村婚姻礼仪的功能与变迁:以鄂中荣村为个案》,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64尚会鹏、何祥武:《乡村社会离婚现象分析——以西村为例》,《青年研究》,2000年第12期。
    65 [美]黄宗智《离婚法实践——当代中国法庭调解制度的起源、虚构和现实》,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6黄宗智、巫若枝:《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政法论坛》,2008第1期。
    67邱泽奇、丁浩:《农村婚嫁流动》,《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2期。
    68吴重庆:《社会变迁与通婚地域的伸缩——莆田孙村通婚地域调查》,《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69新山:《婚嫁格局变动与乡村发展——以康村通婚圈为例》,《人口学刊》,2000年第1期。
    70雷洁琼主编:《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转型期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1王金玲:《浙江农民异地联姻新特点》,《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4期。
    72史清华:《浙江省农户家庭婚姻、生育及期望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73刘中一:《村庄里的中国——一个华北乡村的婚约、家庭、生育与性》,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123页。
    74匡立波:《分与合之间:农民的再三权衡》,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http://www.ccrs.org.cn/show_751.aspx,查询日期,2009年8月12日。
    76中国农村家庭调查组编:《当代中国农村家庭——14省(市)农村家庭协作调查资料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77风笑天:《我国社会学恢复以来的社会调查分析》,《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
    78 [加拿大]熊秉纯:《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7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80 [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81王铭铭:《现代的自醒——塘东村田野考察和理论对话》,见潘乃谷、马戎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中册),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40页。
    82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
    8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84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走向》,《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8期。
    85 [英]亚历山大、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增订版),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86“进不去”和“出不来”是费孝通提出的两个术语,用以说明田野工作者的文化背景对田野工作的限制。前者指局外人可能因为本身的文化偏见无法理解参与者的状态。后者因为局内人因为自身文化的偏见影响了判断的客观性。参见费孝通:《跨文化的“习明纳”》,《读书》,1997年第10期。
    87风笑天:《社会学方法二十年:应用与研究》,《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1期。
    
    88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27页。
    89董志凯:《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90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1、142页;《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9—60页。
    9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农村经济体制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19页。
    92张永泉、赵泉钧:《中国土地改革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3页。
    93莫宏伟、张成洁:《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94刘少奇:《刘少奇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95杜润生:《中国的土地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356页。
    96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97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农村经济体制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18页。
    98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农村经济体制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19页。
    100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农村经济体制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88页。
    10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农村经济体制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86—487页。
    10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177页。
    103《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50—54页。
    104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06页。
    105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45—146页。
    106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186页。
    107《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3年12月26日通过),《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171页。
    108《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1954年全国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发展情况》(1954年12月),《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226页。
    109《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华南分局关于目前农村紧张情况与措施的报告》(1955年2月2日),《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231—232页。
    110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页。
    111《全国多数省市实现高级形式的农业合作化》,《人民日报》,1956年10月28日。
    112李立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152页。
    113很多研究者认为是土地改革就实现了国家政权对农村社会控制的转变,但是笔者认为是在农业合作化运动比较合适,因为在土地改革时期是农民自愿参加的,而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多为被动参加,被动参加更显示了国家政权的力量。
    114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76页。
    11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88页。
    11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
    11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74页。
    118《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全国基本实现了农村人民公社化》(1958年9月30日),《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503页。
    119中共河南省委:《批转开封地委办公室关于解决社员住房问题的文件》,(1959年4月25日),转引自罗平汉:《天堂试验——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120康濯:《徐水人民公社颂》,《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
    121《五亿农民高举粮食帅旗,一年实现十年增产指标》,《人民日报》,1958年10月1日。
    122周飞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国省级政府对灾荒的反应和救助研究》,《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123国家统计局、民政部编:《1949—1995中国灾情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第378页。
    124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125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126夏明方、康沛竹:《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到1961年的中国大饥荒》,《中国减灾》,2008年第11期。
    127《中共中央关于农民私养家畜、家禽、自留地等四个问题的指示》1959年6月11日,引自陈吉元、陈家骥等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25页。
    128《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中央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1960年11月3日),《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615页。
    129北京市档案馆:《怀柔县八道河公社集体副业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档号:088—001—00334,《市社关于郊区农副业生产及群众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
    130农业委员会办公厅:《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545页。
    131《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1961年5月),《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643页。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
    133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顺义县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1963年社员家庭副业收入情况的调查》,《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家庭副业调查报告》,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134—001—00672。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44页。
    13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245页。
    136新华社:《中共中央转发<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人民日报》,1982年04月06日。
    137本报讯:《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人民日报》,1983年04月10日。
    138《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1984年1月1日),《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1103页。
    13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418—419页。
    14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558—559页。
    141杨魁孚、梁济民、张凡:《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142杨魁孚、梁济民、张凡:《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大事要览》,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143姚新武、尹华:《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年版,第8-9、144页。
    144《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计划生育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14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1962年12月18日,见彭佩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146徐运北:《关于认真开展计划生育的方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上的发言》,1963年9月18日,见彭佩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第291-292页。
    147《中国计划生育全书》编辑部:《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论述》,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9页。
    148《中国计划生育全书》编辑部:《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论述》,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2,9-10页。
    149姚新武、尹华:《中国常用人口数据集》,中国人口出版社,1994年版,第8-9、144页。
    150彭佩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151彭佩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第482页。
    152彭佩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第483页。
    153《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当代中国的计划生育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15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9—150页。
    155邓小平:《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26页。
    15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1982年2月9日),人民日报网络版,法律法规库,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82/112709198201.html,查询日期2010年3月27日。
    158越泽明:《都市政策的变迁与都市计划》,小岛丽逸编:《中国的都市化与农村建设》,龙溪书舍,1978年。转引自王思明、姚兆余主编:《20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变迁研究——跨学科的对话与交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159殷志静、郁奇虹:《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28页。
    160李若建:《大跃进与困难时期人口迁移初步探讨》,《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61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81页。
    162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精简小组《关于精减任务完成情况和结束精减工作的意见的报告》(1963年7月31日),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0706/06/t20070606_11620643.shtml查询日期:2009年4月26日。
    163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8页。
    164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
    165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前言。
    166张戎:《鸿:三代女人的故事》(香港版),九十年代杂志社/臻善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345页。
    167新华社:《中央国家机关继续贯彻中央指示七千多干部下放劳动锻炼》,《人民日报》,1964年3月1日,第2版。
    168《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干部下放劳动的伟大教导分宜县下放大批干部到农村安家落户》,《人民日报》1968.10.29第1版。
    169陈纬地:《下放干部袁改》,政协永安市政协网,http://www.yaszx.gov.cn/list/articlelist.asp?id=344,查询日期:2009年4月27日。
    170天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天津市人口统计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第267—286页。
    171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172新华社:《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胜利结束》,《人民日报》,1977年12月26日。
    17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做工和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通知》(1981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网络版,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81/L35901198106.html,查询日期:2010年4月1日。
    175马克思:《论离婚法草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83页。
    17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180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18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182张志永:《婚姻制度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183潢川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信阳市中部,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处豫、鄂、皖三省的连接地带。1949年1月31日,潢川解放,设潢川专署,1952年并入信阳至今。
    184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和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185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186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和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187刘中一:《村庄里的中国——一个华北乡村的婚约、家庭、生育与性》,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66页。
    188雷洁琼主编:《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转型期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页。
    189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页。
    190《北京市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和加强婚姻工作的意见》,《市人委批转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及加强管理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002—014—00035。
    191《北京市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和加强婚姻工作的意见》,《市人委批转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及加强管理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002—014—00035。
    192冯世平:《择偶:一个渗透着父母意志的过程——简析甘肃农村父母对子女择偶行为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193李银河:《当代中国人的择偶标准》,《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194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92—293页。
    195《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一九六四年九月十日),1964年度文献资料,朗诵天地文学书库,http://www.langsong.net/lstd/wxshk/htm/xiandai/xiandai2/zl/1964/009.htm,查询日期2010年1月4日星期一。
    196尹旦萍:《当代土家族女性婚姻变迁:以埃山村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197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198姚立迎:《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婚姻观念的嬗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99《市妇联福利部关于北京市五年来宣传贯彻婚姻法情况和今后意见在城区郊区婚姻中存在问题等》,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084—003—00028。
    200《市妇联福利部关于北京市五年来宣传贯彻婚姻法情况和今后意见在城区郊区婚姻中存在问题等》,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084—003—00028。
    201金瑞林:《爱情不应建筑在美貌的基础上》,《中国妇女》,1959年第12期。
    202姚立迎:《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婚姻观念的嬗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203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41页。
    204中国农村家庭调查组编:《当代中国农村家庭——14省(市)农村家庭协作调查资料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2页。
    205潘允康:《婚姻中的交换价值》,见刘英、薛素珍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309页。
    206鲁迅:《二心集·“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4页。
    207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75页。
    20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209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和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210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1930-1990年代的冀南农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19页。
    211沈崇麟、马有才:《试论婚姻的“门当户对”问题》,见刘英、薛素珍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212刘中一:《村庄里的中国——一个华北乡村的婚约、家庭、生育与性》,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3—66页。
    21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214根据阎云翔的调查数据计算得出。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和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215黄桂琴、张志永:《建国初期婚姻制度改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16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陕西省妇联研究室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2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页。
    218“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有关婚姻问题的若干解答”(1953年3月1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1953年第3期。
    219“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有关婚姻问题的若干解答”(1953年3月1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1953年第3期。
    220“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有关婚姻问题的若干解答”(1953年3月1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1953年第3期。
    221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
    222蒋正华:《咸阳农村生育率变化的社会、经济、人口学原因典型调查》,《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5期。
    223王跃生:《1930-199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224王跃生:《1930-199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225《北京市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和加强婚姻工作的意见》,《市人委批转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及加强管理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002—014—00035。
    226《北京市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和加强婚姻工作的意见》,《市人委批转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及加强管理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002—014—00035。
    227王跃生:《1930-199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228《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80),见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编:《中国人口年鉴》(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
    229本人就是父母在20世纪80年代“跑计划”的结晶,相信中国农村社会中的大量“小二”,“小三”们都是在这个政策下出生的。
    
    230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231张乐天:《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见》,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002—014—00035。
    233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第30页。
    234 1980年的1113.9亿元是以1957年为不变价计算的,原统计中以1971年为不变价计算,1980年的农业总产值为1645.9亿元,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108页。
    235张涛:《中国农村40年》,中原农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2页。
    236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顺义县木林公社陈各庄大队1963年社员家庭副业收入情况的调查》,《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家庭副业调查报告》,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134—001—00672。
    239史尚宽:《亲属法论》,荣泰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64年版,第84页。
    240 [芬兰]维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第2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27页。
    241潘允康:《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的婚姻家庭质量》,见刘达临等:《中国婚姻家庭变迁》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250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251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252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36—339页。
    253荣娥:《农村婚姻礼仪的功能与变迁——以鄂中荣村为个案》,华中科技大学,2007,硕士论文。
    254《张大池与栗德勇二人自由恋爱结婚》,《河北日报》,1951年10月23日。
    255《北京市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和加强婚姻工作的意见》,《市人委批转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及加强管理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002—014—00035。
    256刘英:《论婚礼》,见刘英、薛素珍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258罗梅君:《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19世纪至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0页。
    259赵喜顺:《农民婚姻——四川农村婚姻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5页。
    
    260尹旦萍:《当代土家族女性婚姻变迁:以埃山村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261赵喜顺:《农民婚姻——四川农村婚姻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0页。
    262李银河:《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5页。
    275《磁县五区几个买卖婚姻的典型情况和几个村的男女人数比较》,《河北日报》1951年9月26日。
    276翟一达:《传承与嬗变:洽村的嫁妆变迁》,见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277翟一达:《传承与嬗变:洽村的嫁妆变迁》,见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278翟一达:《传承与嬗变:洽村的嫁妆变迁》,见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五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279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280庄英章:《家族与婚姻:台湾北部两个闽客村落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4年版,第217页。
    
    281尹旦萍:《当代土家族女性婚姻变迁:以埃山村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282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283社论:《实行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人民日报》,1950年4月16日。
    28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285《广西虐待妇女的现象仍很严重农村干部对婚姻法存在抗拒情绪》,《内部参考》1951年11月8号,第204号,转引自李洪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南区婚姻制度的改革》,《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28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页。
    28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6页。
    289李洪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南区婚姻制度的改革》,《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290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
    291新华社:《人民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1950年6月22日)》,《人民日报》,1950年06月25日,第2版。
    292中南军政委员会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贯彻执行婚姻法的通报》,《中南政报》,1951年第17期。
    293童星:《世纪末的挑战——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页。
    294申端锋:《从治理性危机到伦理性危机:转型中的乡村日常生活》,2007-12-5湖南社会学网,http://www.hnsh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217,查询时间,2010-3-17。
    295徐安琪:《中国离婚现状、特点及其趋势》,《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2年第2期。
    296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297《北京市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和加强婚姻工作的意见》,《市人委批转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及加强管理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002—014—00035。
    298《北京市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和加强婚姻工作的意见》,《市人委批转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及加强管理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002—014—00035。
    299《北京市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和加强婚姻工作的意见》,《市人委批转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及加强管理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002—014—00035。
    300《北京市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和加强婚姻工作的意见》,《市人委批转民政局关于本市群众婚姻情况及加强管理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002—014—00035。
    301中国法津年鉴编辑部主编:《中国法律法律年鉴》(1990),中国法律年鉴出版社1990年版,第993页。
    
    302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303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45页。
    304尚会鹏、何祥武:《乡村社会离婚现象分析——以西村为例》,《青年研究》,2000年第12期。
    305刘中一:《村庄里的中国——一个华北乡村的婚约、家庭、生育与性》,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48页。
    
    306尚会鹏、何祥武:《乡村社会离婚现象分析——以西村为例》,《青年研究》,2000年第12期。
    307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308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50页。
    309关于国家之所以要阻止农民进城的原因,黄宗智认为,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偏重。他提出:“毛主义又按照正统马克思主义偏重无产阶级的观点,在工资待遇上优待产业工人,远在农民之上。其结果之一是解放初期,社会主义的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人们大量流离农村,导致1958年对户口的严格管制。尽管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年代,毛主义说了许多亲农民的话,国家实际上仍一直严格地限制农民进入城市。”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8页。但是,毫无疑问,农民的巨大牺牲换来了国家工业体系的基本建立。
    3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一次会议通过),《人民日报》,1958年1月10日。
    311陆益龙:《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312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相对要少的多,也相对的比较艰难,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乡村社会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主要途径有四种:城市招工、农民顶班、青年参军和高考分配。
    
    313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94页。
    314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55页。
    316这样的人一般具有以下条件:第一,能主持公道;第二,能说会道;第三,热心于此时(说合人都是无偿服务的),第四,家庭成员都比较熟悉,感觉上比较亲近;第五,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威望。
    317刘中一:《村庄里的中国——一个华北乡村的婚约、家庭、生育与性》,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48页。
    318 [美]黄宗智《离婚法实践——当代中国法庭调解制度的起源、虚构和现实》,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319尚会鹏、何祥武:《乡村社会离婚现象分析——以西村为例》,《青年研究》,2000年第12期。
    320 [美]黄宗智《离婚法实践——当代中国法庭调解制度的起源、虚构和现实》,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321 [美]黄宗智《离婚法实践——当代中国法庭调解制度的起源、虚构和现实》,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322 [美]黄宗智《离婚法实践——当代中国法庭调解制度的起源、虚构和现实》,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324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46页。
    3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75页。
    326黄宗智、巫若枝:《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政法论坛》,2008第1期。
    327黄宗智、巫若枝:《取证程序的改革:离婚法的合理与不合理实践》,《政法论坛》,2008第1期。
    328黄宗智、彭玉生:《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29 [美]威尔佰·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330尚会鹏、何祥武:《乡村社会离婚现象分析——以西村为例》,《青年研究》,2000年第12期。
    331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47页。
    332陈俊:《农村留守妇女: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江苏法制报》,2005年8月23日。
    33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334费孝通:《师承·治学·补课》,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65页。
    335唐利平:《人类学和社会学视野下的通婚圈研究》,《开放时代》,2005年第2期。
    337《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56年12月30日),北京市档案馆,档号:120—001—000242。
    338王跃生:《1930-199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339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340王跃生:《1930-199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341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342王跃生:《1930-199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343王跃生:《1930-199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344邱泽奇、丁浩:《农村婚嫁流动》,《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2期。
    345吴重庆:《社会变迁与通婚地域的伸缩——莆田孙村通婚地域调查》,《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346新山:《婚嫁格局变动与乡村发展——以康村通婚圈为例》,《人口学刊》,2000年第1期。
    347霍宏伟:《我国北方一个农庄的婚姻圈研究》,《社会》,2002年第12期。
    348王跃生:《1930-199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349邓曦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功的文化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7期。
    350王金玲:《浙江农民异地联姻新特点》,《社会学研究》,1992年第4期。
    351史清华:《浙江省农户家庭婚姻、生育及期望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356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357 Dwigbt Perkins, Sbabid Yusuf: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Published for the World Bank by The Jo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4, p89.
    358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85页。
    359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360王跃生:《1930-199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361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362韦小鹏:《壮族婚姻圈的变迁——以南宁市二冬坡为例》,广西大学2008硕士论文。
    363等级婚姻圈是指一些人把自己的择偶范围限定在一定的阶层、种族、宗教和教育之内,以此范围为限进而选择配偶;地理婚姻圈是指通婚的地理范围。
    364王跃生:《1930-199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365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366 [美]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367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页。
    368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369王跃生:《1930-199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370尹旦萍:《当代土家族女性婚姻变迁:以埃山村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1页。
    371王跃生:《1930-199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立足于社会变革背景下冀南地区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博士论文。
    372霍宏伟:《我国北方一个农庄的婚姻圈研究》,《社会》,2002年第12期。
    373王思斌:《婚姻观念的变化与农村社会亲属化》,《农村经济与社会》,1990年第5期。
    374麻国庆:《家、分家、宗族与村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的基础》,北京大学1997博士学位论文。
    
    375刘达临:《婚姻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37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377于建嵘:《要警惕宗族势力对农村基层政权的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379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380姜涛:《中国近代婚姻与家庭结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第4期。
    384孙立坤:《河南省家庭变迁特征概述》,《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385潘允康:《家庭社会学》,重庆出版社1986年,第137页。
    386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见乔健主编:《中国家庭以及变迁》,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1991年版,第4页。
    
    387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
    38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389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见乔健主编:《中国家庭以及变迁》,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1991年版,第4页。
    390潘允康:《家庭社会学》,重庆出版社1986年,第137页。
    393费孝通:《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见乔健主编:《中国家庭以及变迁》,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香港亚太研究所出版1991年版,第4页。
    394潘允康:《家庭社会学》,重庆出版社1986年,第137页。
    
    396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62—263页。
    397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398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52页。
    399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
    40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编:《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401 [美]彭尼·凯恩著、郑文鑫等译:《中国的大饥荒(1959—1961):对人口和社会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页。
    402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
    403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1),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年版,第431页。
    404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52页。
    406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407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53页。
    408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409中国农村家庭调查组编:《当代中国农村家庭——14省(市)农村家庭协作调查资料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410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820页。
    416《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工作问题的指示》(1965年8月23日),《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820页。
    417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418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65页。
    419赵发生主编:《当代中国的粮食工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4页。
    420河南省委办公厅编:《河南省1955年春粮食统销工作资料》(内部发行),1956年版,第23页,转引自田锡全:《国家、省、县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1953—195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421孙业礼、熊亮华:《共和国经济风云中的陈云》,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95页。
    422《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编辑室:《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年9月27日),《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737—738页。
    423国家统计局社会统计司编:《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版,第76页。
    424《石村公社1963年各大队生产计划表》,磁县档案馆藏:永久档。转引自王跃生:《集体经济时代农民生存条件分析———立足于河北南部农村的考察》,《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5期。
    425王跃生:《集体经济时代农民生存条件分析———立足于河北南部农村的考察》,《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5期。
    429史清华、武志刚、程名望:《长三角农家行为变迁(1986-2005年)》,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64页。
    431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89页。
    432王跃生:《集体经济时代农民生存条件分析———立足于河北南部农村的考察》,《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5期。
    434这是一个中等偏上的农户,因为他的家庭收入每年在1000元左右,这是很多家庭所达不到的。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06—307页。
    435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436北京市财政局:《关于丰台区岳各庄中队第三队家庭副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家庭副业调查报告》,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134—001—00672。
    437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08—309页。
    438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09页。
    439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和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440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09页。
    441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442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
    445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446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447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448 [美]埃德加·斯诺:《漫长的革命》,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449彭佩云:《中国计划生育全书》,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450社论:《一定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人民日报》,1980年2月12日。
    455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82页。
    45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33页。
    457胡中:《第一个充满欢笑的新年,记新疆农村一年来的新变化》,《人民日报》,1951年1月9日,第1版。
    458李屺阳:《动员妇女群众积极参加普选运动》,《人民日报》,1953年6月9日,第3版。
    459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460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80页。
    461根据江苏省苏北东海县张湾乡李村所作的口述访谈整理而成。
    462刘中一:《村庄里的中国——一个华北乡村的婚约、家庭、生育与性》,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7—123页。
    46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464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和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465刘传霞:《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婆媳关系》,《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
    466牛敬忠:《从民谣看儒家文化对传统社会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467《郊区农民婚姻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市妇联福利部关于北京市五年来宣传贯彻婚姻法情况和今后意见在城区郊区婚姻中存在问题等》,北京市档案馆,缩微档号:084—003—00028。
    468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和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161页。
    469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60页。
    470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55-356页。
    471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56-357页。
    472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60页。
    473从天津的统计数据中,可以说明这一问题:1966年“文革”开始,农民学生通过高考从农村走向城市的道理基本上被中断,从1966年到1970年的五年间,高校总共才录取农民出生的学生240名,在天津郊区的农村人口中,基本可以不计。从1971年,高等学校逐步举办试办班,从农村录取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到1974年已经增加到8,048人,超过了从之前的任何一年。资料来源:天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编:《天津市人口统计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67—286页。
    474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359页。
    475 Sung,Lung-shen.Property and Family Division.Emily Martin Ahern and Hill Gates.The Anthropology of Taiwanese Society.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361—380.
    476阎云翔:《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477黄宗智:《离婚法的实践》,见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四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478王跃生:《集体经济时代农民分家行为研究———以冀南农村为中心的考察》,《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479王跃生:《十八世纪中国婚姻家庭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页。
    480莫里斯·弗里德曼(Maurice Freedman)对家长在分家中地位的看法比较温和:尽管分家析户的过程是通过在普通家庭范围内的冲突和农耕生活这一背景来观察的,但是它基本建立在财富权利的基础上。每一个儿子所具有的财富权利,往往会使基本家庭从联合家庭中分离开来。作为托管人的家长拥有家户的财富;他掌管家产,但不能忘记家中男人的个人权利。在家长健在的时候,年轻人无力行使他们的独立权利,但是这种权利是潜在的,而且在有关家庭义务和特权分配方面得到表达。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0页。
    481黄宗智:《民事审批与民间调解:清代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490阎云翔:《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49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492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和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493高兆明:《办共权力:国家在现时代的历史使命》,《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496 [美]马克·赫特尔著,宋践、李茹译:《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08页。
    497李树茁、靳小怡、费尔德曼:《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及其人口与社会后果:来自三个县的调查发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498韩敏著,陆益龙、徐新玉翻译:《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江苏人们出版社年版,第162页。
    499韩敏著,陆益龙、徐新玉翻译:《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江苏人们出版社年版,第161页。
    500 [英]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01 Potter, Sulamith Heins and Jack M. Potter: China Peasants: the Anthropology of a Revolution. Cambriage: Cambriage University Press.1970. p129
    50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10页。
    504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贺雪峰:《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0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506不过7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生育水平减低,亲属的数量减少,亲属网络缩小,从而影响了农村社会网络的大小。见周云:《人口数量的变动与家族亲属关系》,见马戎等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3—1063页。
    507林聚任、刘翠霞:《山东农村社会资本状况调查》,《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