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民抗争性表达行动结果的阐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中国农民的抗争,尤其是在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民抗争,是在国家建设与市场渗透的双重情势下,农民通过各种抗争行动表达自己的利益或权利诉求。目前学界关于农民抗争的缘起、动员、过程、治理对策等范畴,均有相关的阐述,但对于农民抗争结果的研究却显得比较稀薄。这个方面理论的薄弱,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对于实践层面对民众表达行动的评价和应对理念、举措。因此,研究农民抗争的结果,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具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本文就是从这个相对薄弱的口子切入,目的就是要努力达到在界定农民抗争结果及其解释层面有所突破。
     本文以“理论抽样”为原则选取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分别发生在东、中、西四省市的四个农民抗争事件案例。四案例的经验材料,均系笔者分别在当地的田野调查而得来,在资料收集中分别使用了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而在分析资料时采用了案例比较研究法,具体来说就是两大步骤,即在描述抗争事件是以叙事策略描绘总体的“过程—事件”,在解释特定抗争结果时,运用“机制—过程”的解释方法。通过对四案例的深度解剖和对比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观点是:
     第一,把农民的抗争视为一种反向运动。具体来说,在当前基层“开发—建设”政治的大背景下,农民的抗争鲜明地表现为一种对市场资本侵袭和国家抑制双重压力下的反向运动。诸类抗争性反向行动,在实践中经常演绎成农民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型政治。
     第二,通过考察农民抗议诉求的解决程度与国家治理的转变程度这样一个二维矩阵,从四个案例可以透析出农民抗争的四类典型结果,即“双占”、“非预期收获”、“衡平”和“溃败”。这样一种互动式划分,既忠实于抗争政治的重要特征与经典界定,又相对比较切合于转型期“强国家—弱社会”关系的时代特点,并且可以将抗议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结合起来考察。
     第三,立足于经验材料,运用“机制—过程”的解释学可以发现,导致“双占”结果的有“精英突破”、“策略性暴力”、“传播”、“合法性确认”等机制;导致“非预期收获”结果的有“批评性介入”、“嵌入式联结”、“选择性切割”、“策略性暴力”等机制;导致“衡平”结果的有“舆论临时调整”、“切割”、“志愿人士纳入”、“策略性暴力”等机制;而导致“溃败”结果的有“舆论撤离”、“打压”、“常规化移交”、“非策略性暴力”等机制与过程。
     第四,为弥补机制解释学的不足,通过机制聚合分析后本文认为,特定机制总是在互动中形成的,抗争政治互动中特定机制的运转无法脱离对特定行动主体、行动空间的分析。从四案例的比较分析中,本文最终提出了一个“空间—行动—机制”的抗争结果分析框架。
     总之,笔者认为当代中国农民抗争性表达行动的结果,是底层政治社会、中间性公共领域、国家政治三大空间互动作用的产物,是在一系列中间性互动机制下的产物,这些互动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流动的抗争政治实践中频繁变化的,甚至某个偶然的机制性动力会对抗争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这些中间性机制在错乱的抗争剧场中呈现出不同的组合秩序和链条,从而展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复杂多变的机制是与各个空间及其互为型构的行动是紧密联系的,“行动—空间—机制”也因而可以成为分析农民抗争结果的一个重要框架。
Contemporary Chinese peasant protest, especially during the period of Post-Agricultural Tax, just displays varieties types of activities either expressing their substantial need or demonstrating their civil right aspects under the double circumstance of state-building and market’s invading. The academic groups have some discussion upon the origin, mobilization, proces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easant protest. However, the consequence of protest has been relatively studied not enough. And this scarcity may to a certain extent restrict the evaluation of the expression of popular action and the opinions and measures during the reaction process. Therefore, studying consequence of peasant protest, both have considerable value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the practical one. This paper just begins from the relatively weak aspect so as to get some progress in defining and explaining the consequence of peasant protes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Theoretical Sampling”, this paper has selected four cases respectively in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since the nineties 20th century. The empirical materials are all from the author’s local fieldwork. Ways of interviews, observation and literature were be used in the date collection, and comparative case study method in the analysis of them, specifically speaking, that contains two steps, to reveal the total“process-event”by narrative method in describing the protest cases , and using“mechanism-process”method in explaining the consequence of certain protest. From the deep dissec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our cases, the paper’s main points are listed as follows.
     Firstly, we view the peasant protest as a kind of reverse movement. Specifically, in the political background of current“development-building”by local governments. Peasant protest s clearly demonstrate as a type of reverse movement under the double pressure from invasion of market capital and state’s suppression. Various expression of reverse movements often formulate the interaction politics between peasants and state.
     Secondly, by examining a two-dimensional matrix, that is the extend of settlement of peasant protest and that of change in the state’s governance, we can distinguish four categories of consequence, they are“win-win”,”non-expected harvest”,“balance retrieve”and“defeat”. Such an interactive division, is not only faithful to the important features and classical definition of the contentious politics, but also relatively in l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trong state-weak society”relationship during the transition times, and it can realize an inspection including both the direct effect and the indirect ones.
     Thirdly, based on the empirical material and the way of“mechanism-process”, we can find that the“win-win”result may comes from mechanisms of“elite breakthrough”,”strategic violence”,“spread”and“recognized the legitimacy”etc.”Non-expected harvest”may be produced by the mechanisms of“critical intervention”,“embedded link”,“selective cutting”and“strategic violence”etc.“Temporary adjustment of public opinion”,”cutting”,“strategic violence”may lead to“balance retrieve”,and“defeat”may be from those of“withdrawal of public opinion”,”suppressing”,”routine transfer”and“non-strategic violence”etc.
     Fourthly, to compensate the disadvantage of mechanism explanation, through the polymerization of mechanisms, this paper upholds that certain mechanism is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this way of interpretation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specific subject and action space. From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our cases, the paper finally propos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space-action-mechanism”in the analysis of protest consequence.
     In short, the paper insists that the consequence of express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easant protest is just the product of there spatial interaction among the bottom political society, the middle public sphere and the national politics, and also is the product of a series of intermediate mechanism’s interaction. These interaction mechanism are not static, but change frequently in the practice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even an accidental power of mechanism may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protest consequence. These intermediate mechanisms are more like a platter mold on a whole, in the disorder theater of protest this platter mold displays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order and chains, which shows a mix of changes. Complex and changing mechanisms are linked closely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pace and their actions, therefore,“action-space-mechanism”can be an important framework in the analysis of consequence of peasant protest.
引文
1应星:“中国社会近代以来的演变”,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2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3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4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34页。
    5 [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04—213。
    6宋维强:《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群体性事件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页。
    7肖唐镖:“二十年来大陆农村的政治稳定状况”,《二十一世纪》,2003年4月号(第2期)。
    8郑永年:《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郁建兴、何子英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9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湖南省H县调查》”《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董筱丹、温铁军:“宏观经济波动与农村‘治理危机’——关于改革以来‘三农’与‘三治’问题相关性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
    10田先红、杨华:“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新一轮政治合法性困境”,《理论参考》,2009年第4期。
    11赵树凯:“基层稳则天下稳定”,《同舟共进》,2009年第7期。
    13赵鼎新,前注[2],第2页。
    14应小丽:“农民集体行动逻辑与结果——以浙江省H村的一次选举事件为例”,《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
    15董海军:《塘镇:乡镇社会的利益博弈与协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宋维强:《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群体性事件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16西德尼.塔罗曾指出,“所有社会运动、抗议和革命在根本上离不开斗争性集体行动”,……“斗争性集体行动是社会运动的基础,是普通民众所拥有的对抗具有装备优势的对手或强大政府的主要常常也是惟一的资源”。参见[美]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吴庆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斗争性集体行动用语也许稍嫌激进,这里认为,当代中国大众的诸类抗争行动或是表达利益诉求,或是表达权利诉求,或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无论何种行动方式都是一定的表达行动,只不过表达形式不是温和的体制性政治参与,而是落入到了抗争政治的统辖范畴。
    17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总第14期。
    18如徐乃龙主编:《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9页;王彩元、马敏艾、李颖主编:《群体性治安事件紧急处置要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周忠伟、丁文跃、阿不力克木主编:《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邱志勇等著:《群体性涉访事件处置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9页;郭晓飞:“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群体性事件剖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张存达、李尚敏:“浅析‘无直接利益冲突’对政治稳定的影响”,《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宋宝安:“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吉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彭爱丽:“突发事件: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前沿》,2010年第8期等。
    19《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党政干部读本》编写组:《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70—77页。
    20即使未识科塞的冲突功能观,中国人在辩证矛盾观的影响和濡化下,对于这一问题坚持辩证法的认识并没有多大阻碍。
    21赵树凯:“上访事件和信访体系——关于农民进京上访问题的调查分析”,载徐勇主编:《三农中国》,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年版;杨和德:《群体性事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4、23—25页;余伟京:“环境冲突的功能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年第6期;任红杰:《社会稳定问题前沿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7—273页;胡玉鸿:“‘集体行动’与‘人的联合’——以集会、游行为核心的分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8年第1期;白友涛、赵晴:“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功能——读《社会冲突的功能》”,《创新》2008年第5期;徐骏:“集体行动的宪政之维”,《法治论丛》,2009年第4期等。
    22李德满:“十年来中国抗争运动研究述评”,《社会》,2009年第6期。
    23谢岳:《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24同上注,第8页。
    25谢岳:“社会抗争:国家性变迁的民间反应”,《当代中国研究》,2008年第2期。
    26王鹏:“民主转型下的抗争政治”,《行政论坛》,2010年第5期。
    27唐(Tang,W.F.):《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胡赣栋、张东锋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页。
    28王振国:“群体性事件对公共政策议程的影响”,《商情》,2010年第11期。
    29郑永年:“国家重建、大众抗议与集体行动”,载张茂桂、郑永年主编:《两岸社会运动分析》,台北:新自然主义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30赵鼎新:“民粹政治,中国冲突性政治的走向”,《领导者》(双月刊),2008年第2期,总第20期。
    31于建嵘、斯科特:“于建嵘对话斯科特:底层政治与社会稳定”,《南方周末》,2008年1月24日,第E31版。
    32于建嵘:“底层社会的权利逻辑”,《南风窗》,2008年第5期。
    33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一个社会学的新概念与新论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34张乐、童星:污名化:“对突发事件后果的一种深度解析”,《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6期。
    35刘能:“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之上的观察”,《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36于建嵘:“泄愤事件的后续效应”,《南风窗》,2009年第15期。
    37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25页。
    38当然,经验场域中农民抗争很多时候是各种策略并用的,这里把上访和其他集体抗争分开述评,主要是基于相关理论文献的典型性而言的。
    40李连江、欧博文,“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年版。
    41欧博文、李连江:“中国农村的民众抗争活动及其影响”,载熊景明、关信基编:《中外名学者论21世纪初的中国》,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流失”,《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43赵树凯:“农民上访调查”,《中国社会导刊》2004年第4期。
    44刘戍文:《当代中国失地农民的权利意识和社会抗争——福建厦门霞阳村调查》,厦门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45应星,前注[37],第314—315页。
    46郑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华北农村村民上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8页。
    47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维权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基于衡阳农民协会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2期。
    48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49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216页。
    50黄伟:“关于征地过程中农民有组织维权抗争的分析”,《广东土地科学》,2006年第3期。
    51王洪伟:“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以身抗争’的效度和限度分析——一个‘艾滋村民’抗争维权的启示“,《社会》,2010年第2期。
    52陈文铂:“从公共资源利用的视角看环境群体性事件——从浙江东阳环境群体性事件切入”,《理论观察》,2008年第3期。
    53罗亚娟:“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学海》,2010年第2期。
    54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2008年第4期。
    55董海军、代红娟:“农民维权抗争的无效表达:流于过程的情感行动——对西安Y区征地抗争事件的解读”,《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
    56唐贤兴:《民主与现代国家的成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1、120页。
    57肖唐镖:“村委会选举中宗族影响的程度与后果分析——对40个村委会选举观察研究的综合分析”,载张明亮主编:《村民自治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
    58应小丽,前注[14]。
    60如唐军:“生存资源剥夺与传统体制依赖:当代中国工人集体行动的逻辑——对河南省Z市Z厂兼并事件的个案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佟新:“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等。
    61任小平、许晓军:“职工权益自救与工会维权策略研究——基于‘盐田国际’罢工事件的观察“,《学海》,2008年第5期。
    62潘泽泉、陈有乾:“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农民工的生存生态研究”,《前沿》,2009年第2期。
    63林磊:《权益受损与抗争行为——农民工的维权行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64严霄云、魏钦恭:“从‘自在’到‘自为’: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的维权历程“,载《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
    65王伦刚:“农民工的非正式利益抗争及其运行机制——基于‘太太讨薪队的故事’的分析“,《天府新论》,2009年第5期。
    66不过,谢岳先生最近的一篇文章显示了该领域发展情形,他探讨了农民工温和的“司法动员”为什么会失败的政治机遇因素及其导致的走向激进的“街头抗议”的后果,作者认为其重要原因是国家行动的矛盾性,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策目标的冲突性。请参见谢岳:“从‘司法动员’到‘街头抗议’——农民工集体行动失败的政治因素及其后果”,《开放时代》,2010年第9期。
    67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察”,《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68孟伟:《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以1998—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288页。
    69石发勇:“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个案为例”,《学海》,2005年第3期。
    70王瑾:“中国业主集体抗争:起源、过程和结果”,《理论界》,2010年第11期。
    71王锡锌主编:《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170页。
    72陈映芳:“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73张志国:《城市被拆迁居民利益博弈的集体行动研究——以Z大学“校中村”拆迁为例》,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74刘晓艳:“制度限制下的维权运动——从业主维权看社会领域的自治空间”,《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卷第1期。
    75沈原:“走向公民权——业主维权作为一种公民运动”,载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76闵学勤:“社区冲突:公民性建构的路径依赖——以五大城市为例”,《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77施芸卿:《抗争空间的营造——以B市被拆迁居民万人诉讼为例》,清华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78谭黎:“维权运动情境中业主认同的建构”,载《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79邹树彬:“城市业主维权运动:特点及其影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2卷第5期。
    80刘艳梅:《房产私有者群体的维权与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1何艳玲:“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的产生及其逻辑——对一次街区集体抗争事件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2卷第3期。
    82曾鹏:《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页。
    83施文捷:《集体行动对社区集体效能感的影响——一项实证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84以2008年为例,川渝部分地区教师罢教停课事件引起了社会高度重视,当年9月和10月,四川郫县、邛崃、资中、华蓥,重庆铜梁、永川、长寿、綦江等地纷纷出现教师罢教停课,要求享受与当地公务员相同标准的津贴和补贴待遇。相关报道分析见王宏伟:《反思2008:挑战中国的重大突发事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205页、《重庆永川教师教师“软罢课”调查》,《社会新闻周刊》2008年11月10日等。
    85肖唐镖、陈达:“民众表达行动的演进与转化——以G县军转干部为例(2000-2007)”,载《中国政治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新中国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60年》(2009年10月.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86参见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5—203页。
    87赵鼎新:《国家.社会关系与八九北京学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
    88周春发:“集体行动的组织分析——对S大学研究生楼维权事件的实证分析”,《新学术,2007年第4期。
    89毅杰:“车轮上的‘街头民主’——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的反思“,《安全与健康》,2008年第24期。
    90 O’Brien J.Kevin and Lianjiang Li.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p95.
    91谢岳:《抗议政治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84—208页。
    92相关批评可参见Gurr TR.1980.“On the outcomes of violent conflict”. In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nflict, Theory and Research,ed.TR Gurr,pp.238—294.New York:Free Press;McAdam D.1988.Freedom Summer.New York:Oxford Univ.Press;Tarrow S.1993.“Social protest and policy reform:May 1968 and the Loi d’Orientation in France”.Comp.Polit.Stud.25:579—607;Kolb Felix.2007.Protest and Opportunities:The Political Outcomes of Social Movements.Campus Verlag GMbh.等。
    93转自[美]安东尼.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1页。
    94 Alan Schussman.2002.“Movement Outcomes:A Review and Agenda”.CBSM Prelim,question No.4,October 11.
    95 Giugni Macro.1999.“How social movements matter:Past research,present problem,future developments”.In Macro Giugni,Doug McAdam and Charles Tilly(eds.)How Social Movements Matter(ppxxiv).Minneapolis,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96 [瑞]汉斯彼得.克里西等:《西欧新社会运动——比较分析》,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页。
    97 Gamson William A.1975.The Strategy of Social Protest.University of Michigan:The Dorsey Press.p12.
    98 Ibid,p5.
    99 Ibid,chp3.
    100 Giugni Macro.1998.“Was it worth the effort?the outcom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movement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4.pp375.
    101 Gamson William A.前注[97].chp6.
    102 Steedly HR, Foley JW.1979.“The success of protest groups:multivariate analyses”.Soc,Scl.Res.8:1—15.
    103 Mirowsky J, Ross C.1981.“Protest group success: the impact of group characteristics, social control, and context”. Sociol.Focus14:177—192.
    104 Taft D,Ross P.1969.“American labor violence:its causes,character,and outcome”. In Violence in America,ed.HD Graham,TR Gurr.New York:Praeger.
    105 Snyder D, Kelly WR.1976.“Industrial violence in Italy,1878—1903”.Am.J.Sociol.82:131—162.
    106 Shorter E, Tilly C.1974.Strikes in France:1830—1968.Cambridge:Harvard Univ.Press.
    107 Piven F Fox,Cloward RA.1993.Regulating the poor.New York:Vintage.2nd ed.
    108如Feagin JR, Hahn H.1973.Ghetto Revolts.New York:Macmillan;Welch S.1975.“The impact of urban riots on urban expenditures”. Am.J.Polit.Sci.29:741—760等。
    109 Gamson William A.前注[97].chp7.
    110参见Piven F Fox, Cloward RA.1979. Poor People’s Movements.New York:Vintage.
    111 Frey RS,Dietz T,Kalof L.1992.“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American protest groups:another look at Gamson’s Strategy of Social Protest”.Am.J.Sociol.98:368—387.
    112 Clemens ES.1993.“Organizational repertoire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women’sgroup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US.politics,1890—1920”. Am,J.Sociol.98:755—798;Staggenborg S. 1988.“The consequenc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formalization in the pro-choice movement”. Am, Sociol.Rev.53:585—605等。
    113 Piven F Fox, Cloward RA,前注[110]。
    114 Goldstone JA.1980.“The weakness of organization:a new look at Gamson’s The Strategy of Social Protest”. Am. J. Sociol. 85:1017—1042,1042—1436.
    115转引欧博文、李连江,前注[41],第659页。
    116可参见Guigni Marco. 2004. Social Protest and Policy Change: Ecology, Antinuclear, and Peace Movement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Kolb,前注[92]等。
    117 [美]西德尼.塔罗,前注[16],第216页。
    118 Rochon,Thomas R.,and D.Mazmanian.1993.“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Policy Process”.ANNALS,528.
    119 Gurr TR,前注[92]。
    120 Kitschelt,Herbert L.1986.“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s and Political Protest:Anti-Nuclear Movements in Four Democracies”.British Jou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6.
    121 Schumaker PD.1975.“Policy responsiveness to protest-group demands”.J.Polit.37:488—521.
    122 Burstein P, Einwohner RL, Hollander JA.1995.“The success of political movements: a bargaining perspective”, In The Politics of Social Protest,ed.J Craig Jenkings,B Klandermans,pp.275—295.Minneapolis:Univ.Minn.Press.
    123 Macro Giugni,Doug McAdam and Charles Tilly(eds.)1998. From contention to democracy.Lanham,MD:Rowman and Littlefield.
    124 [瑞]汉斯彼得.克里西等,前注[96],第238页。
    125 Macro Giugni,Doug McAdam and Charles Tilly(eds.),前注[95],ppxx—xxi.
    126 Della Porta,Donatella.1999.“Protest,Protester,and Protest Policing:Public Discourses in Italy and Germany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80s”.In Macro Giugni,Doug McAdam and Charles Tilly(eds.)Ibid,pp66—94.
    127相关研究和评论请参见Deng F.1997.“Information gaps and unintended outcomes of social movements:the 1989 Chinese student movement”.Am.J.Sociol.102:1085—1112;Paul S, Mahler S, Schwartz M. 1997.“Mass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Polit. Power Soc. Theory11:45—99;Andrews KT.1997.“The impact of social movements on the political process: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black election politics in Mississippi”.Am.Sociol.Rev.62:800—819.等。
    128如Burstein P,Freudenburg P.1978.“Changing public policy:the impact of public poinion,anti-war demonstrations and war costs on senate voting on Vietnam war motions”.Am.J.Sociol.84:99—122;Amenta E,Carruthers BG,Zylan Y.1992.“A hero for the aged? The Townsend movement,the political mediation model, and U.S. old-age policy, 1934—1950”. Am.J. Sociol. 98:308—339.Tarrow,前注[92]等。
    129相关成果可参见Kitschelt,Herbert L,前注[118];Nichols E.1987.“U.S.nuclear power and the success of the American anti-nuclear movement”.Berkeley J.Sociol.32:167—192;Jasper, James M.1990. Nuclear Politics.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Guigni Marco,前注[116]等。
    130见[美]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胡位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页。
    131如Della Porta,Donatella,前注[126];述评请参见Jennifer Earl.2004“.The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Social Movements”, In David A.Snow,Sarah A.soule and Hanspeter Kriesi(Eds).2004. The Blachwell Companion to Social Movements.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pp508—527.等。
    132相关述评请见Giugni Macro.2004.“Personal and Biographical Consequences”,In David A.Snow,Sarah A.soule and Hanspeter Kriesi(Eds).Ibid,pp489—503.
    133 Kolb Felix,前注[92],pp2.
    134 [美]西德尼.塔罗,前注[16],第217页。
    135欧博文、李连江,前注[41]。
    136 Tilly,Charles.1995.“To Explain Political Process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0:1594-1610.
    137同注[135]。
    138 [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李义中、屈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41—47页。
    139 Macro Giugni,Doug McAdam and Charles Tilly(eds.),前注[95]。
    140同上注,ppxxviii.
    141 Lieberson,S.1992.“Small N’s and Big Conclusions:An Examination of the Reasoning in Comparative Studies Based on a Small Number of Cases”.In Charles C.Ragin and Howard S.Becker(eds.).What is a Case?Exploring 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Inqui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2 Kolb Felix,前注[92],pp11.
    143同前注[140]。
    144相关概念界定和梳理性评述文献可参见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唐杰:“社会抗议刍议——关于我国集体行为研究概念体系的思考”,《学术界》(双月刊),2009年第5期等。
    145 [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李义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146同上注,第250页。
    147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0、142页。
    149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1页。
    150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
    151转引胡泳:《众声喧嚣: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152 [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前注[138],第30页。
    153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154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2页。
    155 [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前注[145],第207页。
    156应星:“略论叙事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57邓大才:“在社会化中研究乡村:中国小农研究单位的重构”,《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5期。
    159冯仕政:“个案研究的表述:问题、实质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23日。
    160徐勇、慕良泽:“田野与政治:实证方法的引入与研究范式的创新——徐勇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161赵鼎新,前注[2],第7—13页。
    162有关比较分析中对关键性变量的强调,可见[美]阿伦特.利普哈特:“比较政治学与比较方法”,李陈华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3期。
    164为了保护案例所涉相关当地和当事人的隐私,按照学术规则和惯例,笔者对案例涉及的人名、地名全部做了技术处理。为了论述方便,笔者特为各案例发生地点各取了一个简易的名字,如石村、黄村、南村、桥村,以后的行文过程中也均使用这些简易名称。
    165 Patton,,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 Bury Park:Sage,1990,p169.
    166转引郑宇硕、罗金义编:《政治学新论:西方学理与中华经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页。
    167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前注[154],第81页。
    168 [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170《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编委会: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丛书序言;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71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又见邓大才,前注[157]。
    172陈锡文:“我国农业农村的60年沧桑巨变”,《求是》,2009年第19期。
    173黄宗智:“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黄宗智、余盛峰:“重新发现政治空间:改革中的地方—国家体制——黄宗智先生访谈录”,《文化纵横》,2009年第6期。
    175周飞舟:“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双重效应”,《文化纵横》,2009年第6期。
    176曹正汉:“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177张军、周黎安编:《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第1页。
    178同前注[173]。
    179有关压力型体制的阐述,可参见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荣敬本等:《再论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荣敬本:“变‘零和博弈’为‘双赢机制’——如何改变压力型体制”,《人民论坛》,2009年第2期等。
    180同前注[173]。
    181刘剑雄:《财政分歧、政府竞争与政府治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182比如,与地方开发建设大局不甚一致的网络言论或抗争积极分子那是经常要“被和谐”掉的,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常能发现,中央的倡导理念如“和谐社会”有时是基层政府与抗争民众共同援用、争夺的合法性资源。比如抗争民众指责地方官员盲目搞开发不顾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而地方官员则指责抗争民众的“闹事”行为是影响地方发展与和谐社会的。“被和谐”实际上就反映了地方权力实体在与基层民众博弈互动中,对中央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理念的一种合法性援用。“合法性的基础是高度依赖于对共同体和民众的社会(政治)记忆,社会政治记忆有时会通过剔除欲忘却的过去,以及加入并不存在的或者故意歪曲的内容,以重建历史的现实意义……政治记忆往往是强者左右重构的过程”。参见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3页。所以,地方政府这种以和谐社会话语资源反击被抗争民众行动所冲击过后的和谐社会话语,有时是相当有力的。
    183周黎安:“晋升博弈中的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载张军、周黎安主编,同前注[177],第163、173页。
    184有关这一锦标赛体制,还可参见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同前注[177],第111—139页;周飞舟:“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陈潭、刘兴云:“锦标赛体制、晋升博弈与地方剧场政治”,《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第2期等相关文献的论述。
    185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86周飞舟:“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与农民”,《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87陈抗、Arye L.Hillman、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载张军、周黎安主编,同前注[177],第287—308页。
    188黄辉祖、徐勇:“目标责任制:行政主控型的乡村治理及绩效——以河南L乡为个案”,《学海》,2002年第1期。
    189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190这就是典型的基层政府的选择性政策执行,欧博文、李连江认为,基层自主性可以因政策的类型而情况迥异,许多基层干部既运转得十分卖力,也逃避得非常狡猾,对于那些没有民众的政治输入就难以确定其成败的政策,中央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大都是无效的。关于这一问题的精辟阐述,可参见欧博文、李连江:《中国乡村中的选择性政策执行》,载中国乡村发现网,2011年3月2日,http://www.zgxcf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2595。
    191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倒‘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92参见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一
    196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197同上注,第39页。
    198同上注,第30页。
    199同上注,第50—65页。
    200同上注,第66页。
    201同上注,第114页。
    202同上注,第81、115页。
    203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204关于市场转型理论,可参见倪志伟:“市场转型理路:国家社会主义由再分配到市场”,载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年版。
    
    205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42页。
    206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207冯钢:《转型社会及其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212记者黄冠:“新华时评:慎用‘不明真相’,值得借鉴”,《新华每日电讯》第1版,2009年9月2日。
    213于建嵘等:《变话:引导舆论新方式》,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版,第59页。
    214同上注,第42—44页。
    218陈柏峰、郭俊霞:《农民生活及其价值世界:皖北李圩村调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
    219黄村人把赶集称作赶场。
    220黄村所在地区的集期安排,符合施坚雅论述的中国传统农村基层市场第三种集期安排体系,即以阴历旬谱系规定每10天3个集日,施坚雅还认为农民实际社会区域的边界不是由他所住的村庄的狭窄范围决定的,而是由他的基层市场区域的边界决定的,参见[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0页。这里之所以花笔墨交代黄村农民的赶集习惯和集期,读者可以发现,是因为它和后面农民在抗争过程中交流、传递信息是高度相关的。
     222见附录A002。
    223见附录A003。
    
    224见附录A004。
    225见附录A005。
    226见附录A006。
    227刘道兵这种在外村混得较好的本村人,正如罗兴佐所说的属于村庄的“第三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抗争集体行动动员时的重要资源,他们可能提供本村抗争领袖所不知道的信息,甚至带来更多的外界社会关系资源,刘道兵就是这种人物。关于“第三种力量”可参见罗兴佐:“第三种力量”,《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228见附录A007。
    229见附录A008。
    231见附录A009。
    232见附录A010。
    
    233见附录A011。
    234见附录A012。
    235当各种抗争都走投无路、救济渠道看似全部封闭的时候,凌丰5位妇女的天安门喊冤行动是一种无奈、悲愤、绝望的呼喊和行动表达,这是一种在下者被在上者的“绝对暴力”逼出来的“绝望暴力”,一种连暴力者自己都知道也许是达不到目的的暴力,这种暴力甚至会以暴力者自己为对象,参见徐贲:“‘群体性事件’与暴力问题”,《二十一世纪》,2007年8月号。
    236比如前面我们讲到的83岁的邓慧霖,曾拄着拐杖到市信访局上访(2005年),88岁了(2010年)年仍然还在托人写上访材料亲自去上访,邓慧霖的上访材料参见附录A013。
    
    237于建嵘等,前注[213],第8页。
    238 [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前注[138],第267页。
    239有关共有媒体,请参见胡泳,前注[151],第78—85页。
    240 [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前注[145],第266页。
    241 Kolb,Felix,前注[92]。
    242 Guigni, Marco G,前注[116] ,chp5.
    245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246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47有关这一问题的系列讨论,可参见孙立平先生的转型社会学三部曲的前两部,即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48相关讨论请参见李里峰:《底层研究.他者眼光.历史的多种可能性》,《读书》,2002年第1期;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下的底层社会形成”,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39—352页;赵树凯:“‘底层研究’在中国的应用意义,《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刘涛:“为何关注底层?”,载三农中国网,2008年3月21日;于建嵘:《底层立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等。
    249 [印]帕萨.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250同上注,第41-45页。
    251同上注,第6页。
    252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创刊号,1992年11月总第1期。
    2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78页。
    254查特吉:“关注底层”,《读书》,2001年第8期。
    255 Robert Nisbet,.The Quest for Community,ICS Press. 1990.
    256尼斯比特意义上的“中间性社群”主要是基于对新自由主义国家观的批评,强调中间性社群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对于抵制国家侵蚀、规避个人原子化进而被统合到极权主义中去,保护社会有机体的健康。这里借鉴尼斯比特的中间性社群,主要是从社会分化意义上的居于底层与国家之间的社会个人及群体(含组织),是一个对中间性公共领域层面的行动者的统称。
    257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258参见杨仁忠:杨仁忠:《公共领域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5页。
    259张勇、杨光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
    260 [美]西达.斯考切波,前注[168],第27—28页。
    261 [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页。
    262如Kriesi H.1995“. The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of new social movements:its impact on their mobilization”. In The Politics of Social Protest,ed.JC.Jenkins,B Klandermans,pp.167—198.Minneapolis:Univ.Minn.Press;MaAdam D,McCarthy JD,Zald MN,eds.1996.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Press等。
    263 [美]杰克.A.戈德斯通主编:《国家、政党与社会运动》,章延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前言xvii—xxxiv。
    264 [美]乔尔.S.米格代尔,前注[243],序言第3页。
    265同上注,第274页。
    266观察抗争政治的案例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民众寻求救济的对象往往是网状的和多层次的,不会局限于作为行政机构的政府或某一级国家机构,他们会将材料送达党委、人大、政协、司法机关等各种部门。因此,这里说的国家在中央层面与地方层面的政治设置就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结合我们的案例来讲,中央层面可能会包括全国人大、中纪委、国务院系统、最高法检两院,地方层面对应有地方人大、党委、政府、司法机构等。
    267 [美]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一种现实分析方法》,林聚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30页。
    268 Yongshun Cai,“Disruptive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Reform Era”,in Kevin J.O’Brien(eds),Popular Protest in China(Cambre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8),pp163—179.
    269 William A.Gamson.The Strategy of Social Protest.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 .1990(2th),p81.
    270 [美]西德尼.塔罗,前注[16],第128页。
    271同上注,第129页。
    272转自Yongshun Cai,前注[268]
    274 Giugni,Doug McAdam and Tilly,前注[95],pp268.
    275欧博文、李连江,前注[41],第669页。
    276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277.Guigni. Marco G.前注[116].chp8.
    278 [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前注[145],第7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法]阿兰.图海纳:《行动者的归来》,舒诗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3][美]艾伯特.O.赫希曼:《转变参与:私人利益与公共行动》,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英]安德鲁.瑞格比:《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刘成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5][美]安东尼.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山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8][美]白凯:《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9][美]贝蒂.H.齐斯克:《政治学研究方法举隅》,沈明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0][美]彼得.埃文斯、迪特里希.鲁施迈耶、西达.斯考克波:《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11][美]查尔斯.蒂利:《集体暴力的政治》,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美]查尔斯.蒂利:《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陈周旺、李辉、熊易寒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美]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美]查尔斯.蒂利:《社会运动:1768—2004》,胡位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5][美]查尔斯.蒂利、西德尼.塔罗:《抗争政治》,李义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16][美]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李义中、屈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17]Donatella della Porta and Mario Diani著:《社会运动概论》,苗延威译,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版。
    [18][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许铭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1][西]费尔南多.萨瓦特尔:《政治学的邀请》,魏然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2][美]格伦.廷德:《政治思考:一些永久性的问题》,王宁坤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版。
    [2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4][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25][美]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26][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7][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倞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28][美]韩书瑞:《山东叛乱:1774年王伦起义》,刘平、唐雁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9][瑞]汉斯彼得.克里西等:《西欧新社会运动——比较分析》,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30][荷]何.皮特:《谁是中国土地的拥有者?——制度变迁、产权和社会冲突》,林韵然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1][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32][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33][美]杰克.A.戈德斯通主编:《国家、政党与社会运动》,章延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4][美]杰克.奈特:《制度与社会冲突》,周伟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5][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3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霈林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37][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8][法]卡蓝默:《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9][美]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40][美]克利福德.格尔茨:《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赵丙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1][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42][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谢亮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3][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44][美]李丹:《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张天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5][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6][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47][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48][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进化》(修订版),吴坚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9][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0][美]罗伯特.杰克曼:《不需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欧阳景根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1][美]罗伯特.门斯切:《市场、群氓和暴乱——对群体狂热的现代观点》,郑佩芸等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2][美]罗伯特.D.帕特兰:《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3][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54][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5][美]鲁恂.W.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任晓、王元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6][美]马克.I.利希巴赫、阿兰.S.朱克曼编:《比较政治:理性、文化和结构》,储建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美]迈克.罗斯金:《政治科学》(第九版),林震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8][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9][美]曼瑟尔.奥尔森:《国家的兴衰: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李增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0][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61][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瀚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2][美]莫里斯等主编:《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刘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3][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4][印]帕萨.查特杰:《被治理者的政治:思索大部分世界的大众政治》,田立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英]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66][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池子华、刘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67][美]乔恩.埃尔斯特:《社会粘合剂:社会秩序的研究》,高鹏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8][美]乔尔.S.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琪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69][美]乔尔.S.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张长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0][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1][法]乔治.索雷尔:《论暴力》,乐启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2][英]齐格蒙特.鲍曼:《被围困的社会》,郇建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3][法]让—马可.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74][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5][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6][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7][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8]唐(Tang,W.F.):《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胡赣栋、张东锋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79][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80][美]W.菲利普斯.夏夫利:《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第六版),新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1][美]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2][美]王冠华:《寻求正义:1905—1906年的抵制美货运动》,刘甜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3][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4][美]魏斐德:《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的社会动乱》,王小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85][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86][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王学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7][美]西达.斯考切波编:《历史社会学的视野与方法》,封积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8][美]西德尼.塔罗:《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吴庆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89][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0][加]伊莎贝尔.柯鲁克、[英]大卫.柯鲁克:《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安强、高建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9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2][美]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一种现实分析方法》,林聚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3][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4][美]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95][美]詹姆斯.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96][美]詹姆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国家与社会:构建怎样的公域秩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党政干部读本》,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4]《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5]卞利:《国家与社会的冲突和整合——论明清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与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7]曹锦清:《如何研究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陈柏峰、郭俊霞:《农民生活及其价值世界:皖北李圩村调查》,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成汉昌、刘一皋:《中国当代农民文化——“百村”调查纪实》,安阳:中原农民出版社,1992年版。
    [10]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邓正来、[美]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董磊明:《宋村的调解:巨变时代的权威与秩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3]董海军:《塘镇:乡镇社会的利益博弈与协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6]冯钢:《转型社会及其治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7]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三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甘阳:《通三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9]韩敏:《回应革命与变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陆益龙、徐新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调查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2]贺雪峰:《乡村社会关键词》,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3]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4]胡联合等:《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
    [25]胡泳:《众声喧嚣: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7]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8]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刘剑雄:《财政分歧、政府竞争与政府治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9]刘晓春:《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0]刘子富:《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启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版。
    [31]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当地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2]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荆门五村农田水利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3]陆益农:《农民中国——后乡土社会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4]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5]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6]毛丹等:《村庄大转型:浙江乡村社会的发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7]毛丹、任强:《中国农村公共领域的生长——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村民自治诸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毛寿龙:《政治社会学:民主制度的政治社会基础》,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39]孟伟:《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以1998—2005年间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为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0]彭立群:《公共领域与宽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42]邱志勇等著:《群体性涉访事件处置研究》,北京:群众出版社,2008年版。
    [43]任红杰:《社会稳定问题前沿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5]荣敬本等:《再论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46]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7]宋维强:《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群体性事件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8]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0]孙立平:《重建社会:转型社会的秩序再造》,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1]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2]唐贤兴:《民主与现代国家的成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3]王彩元、马敏艾、李颖主编:《群体性治安事件紧急处置要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54]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5]王宏伟:《反思2008:挑战中国的重大突发事件》,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6]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57]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58]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59]王颉等:《多维视角下的农民问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0]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1]王锡锌主编:《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62]王威海:《政治社会学:范畴、理论与基本面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3]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64]文军、蒋逸民主编:《质性研究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5]吴思:《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
    [66]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7]吴毅:《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68]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一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9]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二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0]吴毅主编:《乡村中国评论》,第三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1]肖唐镖:《转型中的中国乡村建设》,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2]肖唐镖:《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73]肖唐镖等:《三峡工程建设与运行中的社会政治稳定问题分析——政治学视角的分析》(2010,待刊)。
    [74]谢岳:《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5]谢岳:《抗议政治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76]薛强编:《农村社会治安管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
    [77]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和,2006年版。
    [78]徐乃龙主编:《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79]徐昕:《迈向社会和谐的纠纷解决》,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80]徐勇:《田野与政治——徐勇学术杂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1]袁祖仕:《权力与自由:市民社会的人学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杨和德:《群体性事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3]杨仁忠:《公共领域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4]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85]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216页。
    [86]应星:《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1951—1976年中国一个西南山村的故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87]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8]于建嵘等:《变话:引导舆论新方式》,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年版。
    [89]于建嵘:《底层立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
    [90]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1]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92]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3]曾鹏:《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94]张惠卿:《乡村民众的利益调整与秩序变迁——以福建漳州岩兜村为个案》,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5]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6]张茂桂、郑永年主编:《两岸社会运动分析》,台北:新自然主义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97]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98]张永和:《信仰与权威:诅咒、发誓与法律之比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99]展万程:《农村治安与构建和谐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0]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1]赵鼎新:《国家.社会关系与八九北京学运》(中文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2]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03]郑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华北农村村民上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04]折晓叶、陈婴婴:《社区的实践:“超级村庄”的发展历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5]郑永年:《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郁建兴、何子英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6]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7]郑宇硕、罗金义编:《政治学新论:西方学理与中华经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8]张军、周黎安编:《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9]周大鸣:《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10]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1]周忠伟、丁文跃、阿不力克木主编:《群体性治安事件处置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112]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13]庄孔韶等:《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4]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美]阿伦特.利普哈特:“比较政治学与比较方法”,李陈华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3期。
    [2]白友涛、赵晴:“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功能——读《社会冲突的功能》”,《创新》2008年第5期。
    [3]曹正汉:“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4]陈峰:“国企改制与工人抗争”,转载于乌有之乡网,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7/200704/17898.html,2007年4月24日。
    [5]陈抗、Arye L.Hillman、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载张军、周黎安主编,《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7—308页。
    [6]陈潭、刘兴云:“锦标赛体制、晋升博弈与地方剧场政治”,《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第2期。
    [7]陈文铂:“从公共资源利用的视角看环境群体性事件——从浙江东阳环境群体性事件切入”,《理论观察》,2008年第3期。
    [8]陈锡文:“我国农业农村的60年沧桑巨变”,《求是》,2009年第19期。
    [9]陈映芳:“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载学术中国网,2006年9月26日。
    [10]邓大才:“在社会化中研究乡村:中国小农研究单位的重构”,《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5期。
    [11]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创刊号,1992年11月总第1期。
    [12]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2008年第4期。
    [13]董海军、代红娟:“农民维权抗争的无效表达:流于过程的情感行动——对西安Y区征地抗争事件的解读”,《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
    [14]董筱丹、温铁军:“宏观经济波动与农村‘治理危机’——关于改革以来‘三农’与‘三治’问题相关性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
    [15]冯仕政:“个案研究的表述:问题、实质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2月23日。
    [16]郭晓飞:“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的群体性事件剖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7]贺东航:“农村政治学研究方法诸问题——对《岳村整治》的学术反思”,《中国书评》第三辑,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46930,2006年3月14日。
    [18]贺雪峰、刘岳:“基层治理的‘不出事逻辑’”,载三农中国网,2010年9月12日,http://www.snzg.cn/article/2010/0827/article_19480.html。
    [19]何艳玲:“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的产生及其逻辑——对一次街区集体抗争事件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2卷第3期。
    [20]黄辉祖、徐勇:“目标责任制:行政主控型的乡村治理及绩效——以河南L乡为个案”,《学海》,2002年第1期。
    [21]黄伟:“关于征地过程中农民有组织维权抗争的分析”,《广东土地科学》,2006年第3期。
    [22]黄卫平、陈家喜:“城市运动中的地方政府与社会——基于N区业主维权案例的分析”,《东南学术》,2008年第6期。
    [23]黄宗智:“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24]黄宗智、余盛峰:“重新发现政治空间:改革中的地方—国家体制——黄宗智先生访谈录”,《文化纵横》,2009年第6期。
    [25]黄宗智:“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论与实用含义:非正规经济实践”,原载《开放时代》2010年第10期,修订版载于爱思想网,2010年10月26日,http://www.aisixiang.com/data/36916.html。
    [26]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流失”,《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27]胡玉鸿:“‘集体行动’与‘人的联合’——以集会、游行为核心的分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8]景跃进:“如何认识中国政治?——改革开放与政治学重建30年的反思”,载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10年10月21日。
    [29]李德满:“十年来中国抗争运动研究述评”,《社会》,2009年第6期。
    [30]李侃如:“中国的政府管理体制及其对环境政策执行的影响”,李继龙译,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2期,第142—147页。
    [31]李连江、欧博文,“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1997年版。
    [32]李里峰:“底层研究.他者眼光.历史的多种可能性”,《读书》,2002年第1期。
    [33]林磊:“权益受损与抗争行为——农民工的维权行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34]刘春荣:“转型期劳工抗争的性质和动力”,《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0期。
    [35]刘能:“中国乡村社区集体行动的一个理论模型:以抗交村提留款的集体行动为例”,《学海》,2007年第5期。
    [36]刘能:“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之上的观察”,《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37]刘能:“当代中国转向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学海》,2009年第4期。
    [38]刘戍文:“当代中国失地农民的权利意识和社会抗争——福建厦门霞阳村调查”,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39]刘涛:“为何关注底层?”,载三农中国网,2008年3月21日。
    [40]刘涛:“农民集体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进展与方向”,《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1]刘晓艳:“制度限制下的维权运动——从业主维权看社会领域的自治空间”,《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卷第1期。
    [42]刘艳梅:《房产私有者群体的维权与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3]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44]罗兴佐:“第三种力量”,《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45]罗亚娟:“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学海》,2010年第2期。
    [46]马骏:“国家应该信任社会”,原载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转载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11年4月3日,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03648。
    [47]闵学勤:“社区冲突:公民性建构的路径依赖——以五大城市为例”,《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48]倪志伟:“市场转型理路:国家社会主义由再分配到市场”,载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年版。
    [49]欧博文、李连江:“中国农村的民众抗争活动及其影响”,熊景明、关信基编:《中外名学[2]者论21世纪初的中国》,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0]欧博文、李连江:《中国乡村中的选择性政策执行》,载中国乡村发现网,2011年3月2日,http://www.zgxcfx.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32595。
    [51]欧阳静:“‘做作业’与事件性治理:乡镇的‘综合治理’逻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52]欧阳静:“资源匮乏、多维目标条件下的乡镇政府运作”,《改革》,2011年第4期;
    [53]潘泽泉、陈有乾:“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农民工的生存生态研究”,《前沿》,2009年第2期。
    [54]彭爱丽:“突发事件:当前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潜在威胁”,《前沿》,2010年第8期
    [55]任小平、许晓军:“职工权益自救与工会维权策略研究——基于‘盐田国际’罢工事件的观察”,《学海》2008年第5期。
    [56]荣敬本:“变‘零和博弈’为‘双赢机制’——如何改变压力型体制”,《人民论坛》,2009年第2期。
    [57]沈原:“走向公民权——业主维权作为一种公民运动”,载沈原《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8]石发勇:“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以一个街区环保运动个案为例”,《学海》,2005年第3期。
    [59]施文捷:“集体行动对社区集体效能感的影响——一项实证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60]施芸卿:“抗争空间的营造——以B市被拆迁居民万人诉讼为例”,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61]宋宝安:“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根源与影响”,《吉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4期
    [62]孙立平:“城乡之间的新二元结构与农民工的流动”,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年版。
    [63]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对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学术中华网,2004年7月30日。
    [64]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载爱思想网,2007年11月20日。
    [65]谭黎:《维权运动情境中业主认同的建构》,载《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66]唐杰:“社会抗议刍议——关于我国集体行为研究概念体系的思考”,《学术界》(双月刊),2009年第5期。
    [67]唐军:“生存资源剥夺与传统体制依赖:当代中国工人集体行动的逻辑——对河南省Z市Z厂兼并事件的个案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68]田先红、杨华:“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新一轮政治合法性困境”,载三农中国网,2008年11月23日。
    [69]佟新:“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70]王国勤:“当前中国‘集体行动’研究述评”,《学术界》,2007年第5期。
    [71]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72]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73]王洪伟:“当代中国底层社会‘以身抗争’的效度和限度分析——一个‘艾滋村民’抗争维权的启示”,《社会》,2010年第2期。
    [74]王瑾:“中国业主集体抗争:起源、过程和结果”,《理论界》,2010年第11期。
    [75]王伦刚:“农民工的非正式利益抗争及其运行机制——基于‘太太讨薪队的故事’的分析”,《天府新论》,2009年第5期。
    [76]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77]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78]王振国:“群体性事件对公共政策议程的影响”,《商情》,2010年第11期。
    [79]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80]肖唐镖:“二十年来大陆农村的政治稳定状况”,《二十一世纪》,2003年4月号(第2期)。
    [81]肖唐镖:“社会稳定格局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以近30年来农村稳定为例”,《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2期。
    [82]肖唐镖:“村委会选举中宗族影响的程度与后果分析——对40个村委会选举观察研究的综合分析”,张明亮主编:《村民自治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
    [83]肖唐镖、陈达:“民众表达行动的演进与转化——以G县军转干部为例(2000-2007)”,提交中国政治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10月。
    [84]肖唐镖、孔卫拿:“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后果——国内研究的考察与评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2期。
    [85]谢岳:“社会抗争:国家性变迁的民间反应”,《当代中国研究》,2008年第2期。
    [86]谢岳:“从‘司法动员’到‘街头抗议’——农民工集体行动失败的政治因素及其后果”,《开放时代》,2010年第9期。
    [87]徐贲:“‘群体性事件’与暴力问题”,《二十一世纪》,2007年8月号。
    [88]徐骏:“集体行动的宪政之维”,《法治论丛》,2009年第4期。
    [89]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90]徐勇:“社会化小农:一场伟大而未结束的历史变革”,载中国农村研究网,2009年9月30日。
    [91]徐勇、慕良泽:“田野与政治:实证方法的引入与研究范式的创新——徐勇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
    [92]严霄云、魏钦恭:“从‘自在’到‘自为’:农民工到新产业工人的维权历程”,载《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
    [93]应小丽:“农民集体行动逻辑与结果——以浙江省H村的一次选举事件为例”,《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
    [94]应星:“信访救济:一种特殊的行政救济”,原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定稿载中国社会稳定研究网,2006年11月13日。
    [95]应星:“略论叙事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96]应星:“‘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开放时代》,2007年第6期。
    [97]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98]应星:“中国社会近代以来的演变”,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99]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湖南省H县调查》”《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100]于建嵘:“当代中国农民维权组织的发育与成长——基于衡阳农民协会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2期。
    [101]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8年第1期。
    [102]于建嵘、斯科特:“于建嵘对话斯科特:底层政治与社会稳定”,《南方周末》,2008年1月24日,第E31版。
    [103]于建嵘:“底层社会的权利逻辑”,《南风窗》2008年第5期。
    [104]于建嵘:“泄愤事件的后续效应”,《南风窗》2009年第15期。
    [105]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总第14期。
    [106]于建嵘:“压力维稳的政治学分析——中国社会刚性稳定的运行机制”,《战略与管理》,2010年第7/8期合编本,载爱思想网, 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36221,2010年9月25日。
    [107]俞可平:“政府创新的若干关注的——关于1500则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的分析报告”,载社会学视野网,2010年8月2日。
    [108]余伟京:“环境冲突的功能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年第6期。
    [109]张存达、李尚敏:“浅析‘无直接利益冲突’对政治稳定的影响”,《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10]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察”,《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111]张乐、童星:污名化:“对突发事件后果的一种深度解析”,《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6期。
    [112]赵鼎新:“民粹政治,中国冲突性政治的走向”,《领导者》(双月刊),2008年第2期,总第20期。
    [113]张勇、杨光斌:“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发展脉络”,《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5期。
    [114]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以浙江省的三起‘群体性事件’为中心”,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2007年3月3日。
    [115]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一个社会学的新概念与新论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116]张志国:“城市被拆迁居民利益博弈的集体行动研究——以Z大学‘校中村’拆迁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17]赵树凯:“上访事件和信访体系——关于农民进京上访问题的调查分析”,载徐勇主编:《三农中国》,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年版。
    [118]赵树凯:“农民上访调查”,《中国社会导刊》,2004年第4期。
    [119]赵树凯:“‘底层研究’在中国的应用意义,《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120]赵树凯:“基层稳则天下稳定”,《同舟共进》,2009年第7期。
    [121]查特吉:“关注底层”,《读书》,2001年第8期。
    [122]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123]郑永年:“国家重建、大众抗议与集体行动”,张茂桂、郑永年主编:《两岸社会运动分析》,台北:新自然主义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
    [124]周春发:《集体行动的组织分析——对S大学研究生楼维权事件的实证分析》,《新学术》,2007年第4期。
    [125]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倒‘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26]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27]周飞舟:“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与农民”,《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28]周飞舟:“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129]周飞舟:“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双重效应”,《文化纵横》,2009年第6期。
    [130]周黎安:“晋升博弈中的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载张军、周黎安主编:《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175页。
    [131]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载张军、周黎安主编:《为增长而竞争:中国增长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139页。
    [132]邹树彬:“城市业主维权运动:特点及其影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2卷第5期。
    [1]黄冠:“新华时评:慎用‘不明真相’,值得借鉴”,《新华每日电讯》第1版,2009年9月2日。
    [2]秦轩:“重庆永川教师教师‘软罢课’调查”,《社会新闻周刊》,2008年11月10日。
    [3]伍皓:“民意不疏导总会爆发”,凤凰网视频, 2009年11月27日,http://v.ifeng.com/opinion/china/200911/2801d31a-7bae-4e6b-9ac4-e23fa93c3b3d.shtml,2010年10月20日访问。
    [4]毅杰:“车轮上的‘街头民主’——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的反思“,《安全与健康》,2008年第24期。
    [5]曾鸣:“关于伍皓,那些需要明白的真相”,《晨报周刊》,转自红网,2009年9月8日,http://www.rednet.cn,2010年10月20日访问。
    [1] Feagin JR, Hahn H.1973.Ghetto Revolts. New York: Macmillan.
    [2] Gamson William A.1975.The Strategy of Social Protest. University of Michigan:The Dorsey Press.
    [3] Gamson William A.1990.The Strategy of Social Protest(2nd).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 .
    [4] Guigni Marco.2004.Social Protest and Policy Change:Ecology, Antinuclear,and Peace Movement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anham, M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5] Giugni Macro, McAdam Doug and Tilly Charles(eds.)1998. From contention to democracy. Lanham,MD:Rowman and Littlefield.
    [6] Giugni Macro, McAdam Doug and Tilly Charles(eds.).1999. How social movements matter. Minneapolis,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7] Jasper, James M.1990. Nuclear Politics.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8] Kolb Felix. 2007. Protest and Opportunities:The Political Outcomes of Social Movements. Campus Verlag GMbh.
    [9] McAdam D.1988. Freedom Summer. New York: Oxford Univ. Press.
    [10] MaAdam D,McCarthy JD,Zald MN,eds. 1996.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 Press.
    [11] Nisbet Robert,1990.The Quest for Community, ICS Press.
    [12] O’Brien J. Kevin and Lianjiang Li. 2006. Rightful Resistance in Rural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3] Patton,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 Bury Park:Sage.
    [14] Piven F Fox, Cloward RA.1979. Poor People’s Movements. New York:Vintage.
    [15] Piven F Fox,Cloward RA.1993.Regulating the poor. New York:Vintage.2nd ed.
    [16] Popkin,Samuel L.1979.The Rational Peasa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ural Society in Vietna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 Alan Schussman.2002.“Movement Outcomes:A Review and Agenda”.CBSM Prelim,question No.4,October 11.
    [2] Amenta E,Carruthers BG,Zylan Y.1992.“A hero for the aged? The Townsend movement,the political mediation model, and U.S. old-age policy, 1934—1950”. Am.J. Sociol. 98:308—339.
    [3] Andrews KT.1997.“The impact of social movements on the political process: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black election politics in Mississippi”.Am.Sociol.Rev.62:800—819.
    [4] Burstein P, Einwohner RL, Hollander JA.1995.“The success of political movements: a bargaining perspective”, In The Politics of Social Protest,ed.J Craig Jenkings,B Klandermans,pp.275—295.Minneapolis:Univ.Minn.Press.
    [5] Burstein P, Freudenburg P. 1978.“Changing public policy:the impact of public poinion, anti-war demonstrations and war costs on senate voting on Vietnam war motions”.Am.J. Sociol.84:99—122.
    [6] Clemens ES.1993.“Organizational repertoire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women’sgroup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US.politics,1890—1920”. Am,J.Sociol.98:755—798.
    [7] Della Porta,Donatella.1999.“Protest,Protester,and Protest Policing:Public Discourses in Italy and Germany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80s”.In Macro Giugni,Doug McAdam and Charles Tilly(eds.)Ibid,pp66—94.
    [8] Deng F.1997.“Information gaps and unintended outcomes of social movements:the 1989 Chinese student movement”.Am.J.Sociol.102:1085—1112.
    [9] Frey RS,Dietz T,Kalof L.1992.“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American protest groups:another look at Gamson’s Strategy of Social Protest”.Am.J.Sociol.98:368—387.
    [10] Giugni Macro.1998.“Was it worth the effort?the outcom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movement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4.pp375.
    [11] Giugni Macro.1999.“How social movements matter:Past research,present problem,future developments”.In Macro Giugni,Doug McAdam and Charles Tilly(eds.)How Social Movements Matter(ppxxiv).Minneapolis,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2] Giugni Macro.2004.“Personal and Biographical Consequences”,In David A.Snow,Sarah A.soule and Hanspeter Kriesi(Eds).Ibid,pp489—503.
    [13] Goldstone JA.1980.“The weakness of organization:a new look at Gamson’s The Strategy of Social Protest”. Am. J. Sociol. 85:1017—1042,1042—1436.
    [14] Gurr TR.1980.“On the outcomes of violent conflict”. In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nflict, Theory and Research,ed.TR Gurr,pp.238—294.New York:Free Press.
    [15] Jennifer Earl.2004.“The Cultural Consequences of Social Movements”, In David A.Snow,Sarah A.soule and Hanspeter Kriesi(Eds).2004. The Blachwell Companion to Social Movements.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pp508—527.
    [16] Kitschelt,Herbert L.1986.“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s and Political Protest:Anti-Nuclear Movements in Four Democracies”.British Jou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6.
    [17] Kriesi H.1995.“The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of new social movements:its impact on their mobilization”. In The Politics of Social Protest,ed.JC.Jenkins,B Klandermans,pp.167—198.Minneapolis:Univ.Minn.Press.
    [18] Lieberson,S.1992.“Small N’s and Big Conclusions:An Examination of the Reasoning in Comparative Studies Based on a Small Number of Cases”.In Charles C.Ragin and Howard S.Becker(eds.).What is a Case?Exploring 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Inqui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 Mirowsky J, Ross C.1981.“Protest group success: the impact of group characteristics, social control, and context”. Sociol.Focus14:177—192.
    [20] Nichols E.1987.“U.S. nuclear power and the success of the American anti-nuclear movement”.Berkeley J. Sociol.32:167—192.
    [21] Paul S, Mahler S, Schwartz M. 1997.“Mass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Polit. Power Soc. Theory11:45—99.
    [22] Rochon,Thomas R.,and D.Mazmanian.1993.“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Policy Process”. ANNALS,528.
    [23] Schumaker PD.1975.“Policy responsiveness to protest-group demands”.J.Polit.37:488—521. Shorter E, Tilly C.1974.Strikes in France:1830—1968.Cambridge:Harvard Univ.Press.
    [24] Snyder D, Kelly WR.1976.“Industrial violence in Italy,1878—1903”.Am.J.Sociol.82:131—162.
    [25] Staggenborg S. 1988.“The consequenc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formalization in the pro-choice movement”. Am, Sociol.Rev.53:585—605.
    [26] Steedly HR, Foley JW. 1979.“The success of protest groups:multivariate analyses”.Soc,Scl. Res.8:1—15.
    [27] Taft D,Ross P.1969.“American labor violence:its causes,character,and outcome”. In Violence in America,ed.HD Graham,TR Gurr.New York:Praeger.
    [28] Tarrow S.1993.“Social protest and policy reform:May 1968 and the Loi d’Orientation in France”.Comp.Polit.Stud.25:579—607.
    [29] Tilly,Charle.1995.“To Explain Political Process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0:1594-1610.
    [30] Welch S.1975.“The impact of urban riots on urban expenditures”. Am.J.Polit.Sci.29:741—760.
    [31] Yongshun Cai,“Disruptive Collective Action in the Reform Era”,in Kevin J.O’Brien(eds),Popular Protest in China(Cambre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8),pp163—17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