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汉匈间人口流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一支游牧部族,对中国和世界历史都曾产生过深远影响。所以匈奴各方面的研究历来是学者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但以“人口”作为切入点对汉匈间人口的流迁问题研究颇少,故为本课题研究提供较大空间。
     本文包括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学术研究状态、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正文部分现通过四方面进行系统的阐释与研究。第一部分主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从汉匈国势消长、政策流变及西域控制权争夺角度对汉匈间人口流迁进行细致、透彻的分析。第二部分着重阐释在内在动力和外在导向作用因素下,匈奴通过战争掳掠、自愿附汉、派遣质子、派遣使者等途径流入中原及侯望预警系统对匈奴入塞的屏蔽。另外,入塞后汉王朝对匈奴上层及普通民众的安置管理也是本部分探讨的内容。第三部分主要阐述汉至匈奴的由南向北流迁的情况。着重分析通过兵败、出使、政治叛降、和亲、互市、犯法出逃、边塞吏民亡投形式,汉人流入匈的三次高潮。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汉匈间的人口流迁对双方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着重从政治、经济、风俗文化角度来阐释,进一步体现各民族在交流中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The Huns are an ancient horde of our country; they not only impacted ancient China, but the world history. So the research on Hun is always a hot point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e thesis takes the "population" as a point of penetration and studies population moved problems between Austro-Hungarian. Because the few research for this point, this thesis still has much work to do.
     The thesis inclu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ext. In the introduction, I mainly state the motivation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current research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innovation place.
     The text part is systematic interpretation and research on this topic and it states the topic through four areas. The first area is mainly the history background. With the history background, I analyze the topic meticulously and deeply,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Austro-Hungarian exclamation changing, policy changes and the competition for controlling the Western Regions.
     The second area explains there are many approaches of hsiungnu flowed into Zhongyuan for inner and external factors, for instances, captivity through war, voluntary attached Han, sending protons, sending messengers. And Houwang system, which is a warning system at early times for stopping hsiungnu flowing into Zhongyuan, is also introduced. In addition, the measures of settlement and management on hsiungnu upper and ordinary people, which were taken by Han dynasty,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rt of the content.
     The third area mainly expounds the situation of Han flowing move into hsiungnu from south to north. This part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 three high tides and channels of flowing move, through defeat expeditions, political defecting lost, make peace with ruler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the border areas by marriage, frontier trade, illegal escaping, and Frontier people escaping.
     The forth area mainly discusses the extensive and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flowing move between Han and hsiungnu. This topic was interpreted from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custom, reflecting national penetration and amalgamation.
引文
[1]王钟翰:《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页。
    [2]武沐:《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0页。
    [2]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1页。
    [3]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2页。
    [4]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2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0页。
    [2]班固.《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77页。
    [3]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1页。
    [4]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2页。
    [1]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97页。
    [2]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08页。
    [3]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0页。
    [4]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0页。
    [1]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47页。
    [2]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53页.
    [3]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879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4页。
    [2]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5页。
    [3]班固.《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86页
    [4]司马迁.《史记》卷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03页。
    [5]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65页。
    [6]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66页。
    [7]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67页。
    [8]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75页。
    [9]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77页。
    [10]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七《汉记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56:第887页。
    [1]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七《汉记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56:第887页。
    [2]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七《汉记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56:第862页。
    [3]班固.《汉书》卷七十《陈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6页。
    [4]班固.《汉书》卷七十《陈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46页。
    [5]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832页。
    [6]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02页。
    [7]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五百三《邦计部·屯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23页。
    [8]范晔.《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55-73页。
    [9]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579页。
    [10]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519页。
    [1]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9页。
    [2]肖瑞玲.《东汉对匈奴政策的评析》.内蒙古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9卷,第6期。
    [3]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儒林列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46页。
    [4]范哗.《后汉书》卷一下《光武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9页。
    [5]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6页。
    [6]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01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14页。
    [2]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09页。
    [3]曾问吴.《中国经营西域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0页。
    [4]班固.《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72页。
    [5]邵台新.《汉代对西域的经营》.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6页。
    [6]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1页。
    [1]班固.《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76页。
    [2]班固.《汉书》卷九十六上《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76页。
    [3]班固.《汉书》卷六十一《张骞李广利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699页。
    [4]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6页。
    [5]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7页。
    [1]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02页。
    [2]班固.《汉书》卷七十《陈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09页。
    [3]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7页。
    [4]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五十一《汉记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646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79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9页。
    [2]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01页。
    [3]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9页。
    [4]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17页。
    [5]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10页。
    [1]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3页。
    [2]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3页。
    [3]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79页。
    [4]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79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79页。
    [2](东汉)刘珍等撰.《东观汉记校注》卷二十《匈奴南单于》.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01页。
    [3]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第3803页。
    [4]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25页。
    [5]范晔.《后汉书》卷五十三《窦宪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49页。
    [1]陶克涛.《毡乡春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页。
    [2]陶克涛.《毡乡春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页。
    [3]陶克涛.《毡乡春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1]陶克涛.《毡乡春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2]陶克涛.《毡乡春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页。
    [3]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56页
    [4]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53页。
    [5](唐)魏徵.《隋书》卷五十一《长孙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328页
    [6]陶克涛.《毡乡春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页。
    [1]久玉林.《西汉时期汉匈民族的人群流动与双向同化》,《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2期。
    [2]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3页。
    [3]陈序经.《匈奴史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3页。
    [4]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6页。
    [5]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6页。
    [6]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9页。
    [7]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3页。
    [8]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5页。
    [9]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5页。
    [1]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9页。
    [2]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9页。
    [3]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1页。
    [4]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1页。
    [5]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5页。
    [6]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56页。
    [7]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6页。
    [8]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93页。
    [9]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94页。
    [1]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95页。
    [2]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96页。
    [3]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1页。
    [4]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1页。
    [5]林斡.《匈奴历史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6页。
    [6]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五十一,《汉纪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646页。
    [7]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34页。
    [1]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31页。
    [2]李大龙.《汉唐藩属体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3]班固.《汉书》卷八《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68页。
    [4]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97页。
    [1]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28页。
    [2]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52页。
    [3]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324页。
    [4]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3页。
    [5]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3-2944页。
    [6]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03页。
    [1]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57页。
    [2]班固.《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55页。
    [3]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98页。
    [4]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63页。
    [5]范晔.《后汉书》卷二《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0页。
    [6]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10页。
    [7]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26页。
    [1]林斡.《匈奴大事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3页。
    [2]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01页。
    [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四十三《汉纪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69页。
    [4]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四十四《汉纪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98页。
    [5]林斡.《匈奴大事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83页。
    [6]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962页。
    [1]林斡.《匈奴大事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5页。
    [2]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01页。
    [3]班固.《汉书》卷八《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64页。
    [4]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98页。
    [5]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0页。
    [6]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48页。
    [1]班固.《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27页。
    [2]班固.《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35页。
    [3]范晔.《后汉书》卷一一五《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84页。
    [4]范晔.《后汉书》卷一一五《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84页。
    [5]范晔.《后汉书》卷一一六《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97页。
    [1]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80页。
    [2]班固.《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27页。
    [3]范哗.《后汉书》卷一一八《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29页。
    [4]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24页。
    [5]班固.《汉书》卷七十八《萧望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83页。
    [1](东晋)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98页。
    [2]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五《袁安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19页。
    [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六十七《献帝建安二十一年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91页。
    [1]班固:《汉书》卷八《宣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第2607页。
    [2]班固:《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1962年,第页735页。
    [3]班固:《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中华书局,1962年,第735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战国秦汉研究室编.《简牍研究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01页。
    [5]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战国秦汉研究室编.《简牍研究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01页。
    [6]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战国秦汉研究室编.《简牍研究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99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战国秦汉研究室编.《简牍研究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01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战国秦汉研究室编.《简牍研究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27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战国秦汉研究室编.《简牍研究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27页。
    [3]班固.《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78页。
    [4]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3页。
    [5]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895页。
    [6]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365页。
    [1]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459页。
    [2]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365页。
    [3]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25页。
    [4]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470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38页
    [2](唐)房玄龄:《晋书》卷九十七《北狄·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06页。
    [3]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156页。
    [4]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85页。
    [5]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156页。
    [6]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432页。
    [7]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61页。
    [1]班固.《汉书》卷六十六《刘屈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81页。
    [2]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156页。
    [3]范哗.《后汉书》卷三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478页。
    [4]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二《光武十王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49页。
    [5]班固.《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76页。
    [6]班固.《汉书》卷六十九《霍光金日禅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59页。
    [1]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83页。
    [2]此种标志均引自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熠著《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1]初师宾.《居延烽火考述—兼论古代烽火号的演变》,《汉简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50页。
    [2]此种标志均引自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居延新简释粹》.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
    [1]此种标志均引自吴扔骤、马建华、李永良释校,《敦煌汉简释文》,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
    [1]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364页。
    [2]班固.《汉书》卷七十三《韦贤传附子玄成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26页。
    [1]班固.《汉书》卷一《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页。
    [2]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53页。
    [3]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85页
    [4]司马迁.《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27页。
    [5]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15页
    [1]班固.《汉书》卷六十一《张骞李广利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819页。
    [2]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430页
    [3]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5页
    [4]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201页
    [5]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403页
    [6]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23页
    [7]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46页
    [8]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147页
    [9]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630页
    [10]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5页
    [11]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8页
    [1]林斡.《匈奴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14页。
    [2]莫任南.《关于匈奴奴隶制的若干问题》,《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
    [3]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53页。
    [4]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56页。
    [5]范哗.《后汉书》卷十二《彭庞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504页。
    [6]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401页。
    [1]黄文弼.《论匈奴族之起源》,《边政公论》,1943年,6月第2卷(3、4、5)合刊。
    [2]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74页。
    [1]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635页
    [2]班固.《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附子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64页。
    [1]班固.《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附子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65页。
    [2]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635页。
    [3]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9-2901页。
    [4]班固.《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附子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62页。
    [5]班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传附孙陵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57页。
    [6]司马迁.《史记》卷一百零九《李将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78页。
    [7]班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传附孙陵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57页。
    [8]班固.《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附子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60页。
    [9]班固.《汉书》卷五十四《苏建传附子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62页。
    [10]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446页。
    [11]班固.《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42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4页。
    [2]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635页。
    [3]班固.《汉书》卷三十三《韩王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854页。
    [4]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635页。
    [5]《续古今考》卷2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69页。
    [1]王夫之.《读通鉴论》卷2《汉高帝》.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6页。
    [2]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第2640页。
    [3]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2年:第2628页。
    [4]《黄氏日抄》卷4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5]郭嵩焘.《史记札记》卷5上.上海:世界书局,1988年:第169页。
    [6]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637页。
    [1]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638页。
    [2]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639页。
    [3]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639页。
    [4]张元城.《西汉时期汉人流落匈奴及影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6月第二期。
    [5]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73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15页。
    [2]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94页。
    [3]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637页。
    [4](明)刘基.《郁离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2页。
    [5]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73页。
    [6]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53页。
    [7]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46页。
    [1]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89页。
    [2]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89页。
    [3]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25页。
    [4]班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59页。
    [5]班固.《汉书》卷六十五《苏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2437页。
    [6]班固.《汉书》卷九十七《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56页。
    [7]班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传附孙陵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57页。
    [1]张元城.《西汉时期汉人流落匈奴及影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6月第二期。
    [2]班固.《汉书》卷六十五《苏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63页。
    [3]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27页。
    [4]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56页。
    [5]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82页。
    [6]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51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25页。
    [2]班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57页。
    [3]班固.《汉书》卷五十五《赵破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30页。
    [4]班固.《汉书》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79页。
    [5]班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64页。
    [1]张元城.《西汉时期汉人流落匈奴及影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6月第二期。
    [2]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63页。
    [3]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十二《汉纪四》.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21页。
    [4]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十四《汉纪六》.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68页。
    [5]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64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863页。
    [2]班固.《汉书》卷六《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05页。
    [3]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803页.。
    [4]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406页。
    [5]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201页。
    [6]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649页。
    [1]霍城县志编纂委员会.《霍城县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94。
    [2]尚新丽.《西汉人口研究》,郑州大学,博士, 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中国古代史
    [3]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963页。
    [1]班固.《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40页。
    [1]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65页。
    [2]班固.《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53页。
    [1] (汉)贾谊著,李尔刚译著.《新书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3页。
    [2] (汉)恒宽:《盐铁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3页。
    [1]范哗.《后汉书》卷九十《乌桓鲜卑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09页。
    [2]林斡.《匈奴史论文选集》引《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05页。
    [1]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53页。
    [2]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031页。
    [3]范哗.《后汉书》卷五十《祭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45页。
    [4]范哗.《后汉书》卷五十《祭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745页。
    [5]班固.《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81页。
    [1]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17页。
    [2]司马迁.《史记》卷三十《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10页。
    [3]恒宽.《盐铁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44页。
    [4]恒宽.《盐铁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44页。
    [5]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35页。
    [6]李天虹.《居延汉简薄籍研究》,引(宋)钱文子《补汉兵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18页。
    [7]参看陈连庆.《西汉与新莽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东汉时期的少数民族士兵》,载《中国古代史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页、443页。
    [1]吕中名.《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内迁》,引陈寿《三国志》,《历史研究》,1956年,第6期。
    [2]王叔磐、旭江《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35页。
    [1]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65页。
    [2]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95页。
    [3]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69页。
    [1]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75页。
    [2]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89页。
    [3]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302页。
    [4]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98页。
    [5]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79页。
    [6]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04页。
    [7]班固.《汉书》卷七十《陈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30页。
    [8]班固.《汉书》卷七十《陈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45页。
    [1]林干.《匈奴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90页。
    [2]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56页。
    [3]参见周连宽《苏联南西伯利亚所发现的中国式宫殿遗址》,载于《匈奴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35页。
    [1]参见肖之兴《关于匈奴西迁过程的探讨》,载于《匈奴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6页。
    [2]参见吕思勉《匈奴文化索引》,载于林干《匈奴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第176。
    [3]范晔.《后汉书》卷六十二《樊准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25页。
    [4]范哗.《后汉书》卷六十二《樊准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125页。
    [5]范哗.《后汉书》卷五十四《马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838页。
    1.(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西汉)恒宽:《盐铁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4.(东汉)刘珍《东观汉记校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5.(晋)陈寿:《三国志》,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7.(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8.(唐)魏徵:《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0.(宋)王若钦:《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1.(明)刘基:《郁离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2.(清)郭嵩焘《史记札记》,上海:世界书局,1988年。
    13.(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4年.
    14.林斡:《匈奴史》,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
    15.林斡:《匈奴通史》,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
    16.林斡:《匈奴史料汇编》,北京:中卷书局,1988年。
    17.林斡:《匈奴史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8.林斡:《中国古代北方民通论》,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19.武沐:《匈奴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20.王柏灵:《匈奴史话》,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21.黄烈:《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22.陈序经:《匈奴史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3.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24.陶克涛:《毡乡春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25.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26.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探索》,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5年。
    27(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8.杨建新、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29.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30.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1.李大龙:《汉唐藩属体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2.(日)永田英正著,张学锋译:《居延汉简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3.曾问吴:《中国经营西域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34.邵台新:《汉代对西域的经营》,台湾:辅仁大学出版社,1995年。
    35.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36.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熠:《居延汉简释文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37.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居延新简释粹》,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
    38.吴扔骤、马建华、李永良释校:《敦煌汉简释文》,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
    39.霍城县志编纂委员会:《霍城县志》,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40.陈连庆:《中国古代史研究》,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41.王叔磐、旭江:《北方民族文化遗产研究》,内蒙古: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5年。
    42.初师宾:《汉简研究文集》,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43.李天虹:《居延汉简薄籍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1.吴明月:《谈西汉时期汉人入居匈奴及其影响》,《内蒙古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2.张元成:《西汉时期汉人流落匈奴及其影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2期。
    3.李吉合:《匈奴的内迁及其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4.朱和平:《试论两汉时期的农业生产》,《中州学刊》,2001年5月。
    5.汪海贵:《从汉简看汉人逃入匈奴之现象》,《史学月刊》,1993年第6期。
    6.王宪庆:《中原贫民亡入匈奴地区谋求生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6期。
    7.王宪庆:《匈奴两地间的人口流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6期。
    8.王宪庆:《生活在匈奴地区的中原人口》,《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3期。
    9.王宪庆:《匈奴地区的中原人口及汉匈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0.王宪庆:《从两汉简牍看匈奴与中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1.王宪庆:《匈奴风俗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及影响》,《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第6期。
    12.王宪庆:《匈奴两地间的人口流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6期。
    13.谭晓林、弓建中《两汉前期汉人入匈现象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4.肖瑞玲《东汉对匈奴政策的评析》,《内蒙古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15.久玉林:《西汉时期汉匈民族的人群流动与双向同化》,《复旦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16.吕中名:《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各民族的内迁》,《历史研究》,1956年,第6期。
    17.黄文弼:《论匈奴族之起源》,《边政公论》,1943年,6月第2卷(3、4、5)合刊。
    18.莫任南:《关于匈奴奴隶制的若干问题》,《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3期
    19.尚新丽:《西汉人口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23-25页。
    20.庄金秋:《西汉各类官员投降问题研究》,烟台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15-16页。
    21.谢明伟:《汉代匈奴的内迁及社会影响》,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04月
    22.苏伦高娃:《汉匈经济交流形式探讨》,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06月。
    23.特日格乐:《西北汉简所见汉匈关系若干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12月。
    24.余兆木:《叙论两汉对匈奴政策的演变》,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04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