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This dissertation examines Chinese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Drawing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t attempts to address two main questions:1) Ha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established a theoretical system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f yes, what are its main contents and theoretical value? 2) What are the practical effects of the theory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what are its primary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study triangulates literature review, document research, fieldwork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rationale and effects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ory. Adopting the "new situations-new problems-new theories-new practice" approach,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is two-folded:1) The theory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great succes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the Chinese context.2)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theory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which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Communities are the cells of a society.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communities is the basis for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Withou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re would be no new China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key responsibility for handling China's affairs should rest with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us,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party building are the two main themes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new period. It has been 60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30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20 years since "Organic Law of the Urban Residents Committe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promulgated,10 years since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was pushed forward comprehensively, and 5 years since harmonious community was actively promoted. In recent decades,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fully under way from pilot zones.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is becoming a new trend. Th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in Chines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re of prime importance to a systematic study of new theory and new practice formed in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by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espite that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has been fruitful, problems still exist. Namely, most previous researches drew on western paradigms to explain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However, few studies theoretically analyze and summarize new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Chinese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uling political party. This study concerns problems in practice. Through a detailed discussion of actual problems, it teases out four main themes of Chinese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which are also the four main lines embodied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resident autonomy, community management, community service, community civility. This dissertation expounds these four main lines running through the party's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road of Chinese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led by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its unique logic of occurrence. The original purpose of China's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to solve the new problems that have arisen in the new situa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led by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ers around these new situations and new problems. Overall, the new situations of China's great social transformation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four aspects:social stratification, social mobility,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Correspondently, the new problems that have emerged in China's social construction are also reflected in four aspects:the problem of people'stability, namely, the disintegration of unit system, the absence of grass-roots units of social management and the issue of management vacuum; the problem of people's well-being, namel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growth of public demand and the shortage of public service or product supply; the problem of democracy, namel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nhancement of citizens'right of choice, freedom, difference and the imperfection of autonomous channels, autonomous systems, autonomous mechanism; the problem of culture, namely,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re value system. Faced with these new situations and new problems,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have gradually developed the road of Chinese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which aims to integrate communities into society; formed the unique theory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guided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 road of Chinese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led by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formed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system. After taking the road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been engaged in exploring and perfecting the theory through practice. In this process, the theory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has been greatly enriched by the guidelines of CPC's plenary meetings, the expositions of the CPC leading collective, the summarie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ports, the elaborations of nationa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from political and academic circles, and so on. Generally speaking,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system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l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an integrated theoretical system which expatiates on the a community (social life) featuring resident autonomy, orderly management, consummate service, civility and harmony as well as the values, purposes, connotations, denotations,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systems, mechanisms, methods, channels, and networks of these features. This theoretical system includes three interrelated components:First, the theory of logical starting point, namely, the starting point of Marxism as well as research method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econd, the theory of axial core, namely, the theory of social community (social life); Third, the theory of external structure, namely four underpinning theories including the theory of community resident autonomy, the theory of orderly community management, the theory of consummate community service, the theory of community civility and harmony. These three parts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axial system of CPC-led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ory, among which the theory of logical starting point is its methodology, the theory of axial core is its values, and the theory of external structure is its supporting measures. The scientificity of the CPC-led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ory is decided by its practical results.
     The road of Chinese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mad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in practice. The road of Chinese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has gone through four main stages:the stage of traditional and old-style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 stage of transition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 stage of modern and new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 stage of harmonious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nd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practice and development since the stage of transition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 practical results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an be summed up as "five establishments and five patterns". First, a basic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al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a pattern of orderly managed grass-roots community has been initially formed; Second, a basic community-based democratic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a pattern of resident autonomy of broad participation has been initially formed; Third, a basic community service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a pattern of "small community, great service "has been initially formed; Fourth, a basic safeguard mechanism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a pattern of "co-construction, co-management" has been initially formed; Fifth,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civilized community has been basically established and a pattern of civility and harmony has been initially formed. These fruitful results, in turn, prove the scientificity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PC-led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The road of Chinese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led by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Theoretically, the theory of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ime and content. This theory not only adheres to the most basic and central ideas of Marxism but also develop Marxism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text. Practically, its valuable experience of "a proper analysis, five firmly grasp" not only broaden the space of fully implementing urban community construction, but als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actively promoting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urban-rural community integration.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50卷),人民出版社1956-1985年版。
    3.《列宁选集》(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毛泽东选集》(1-5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6.《江泽民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9.《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0.《中国19782008》,中央文献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1.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党校编写:《改革开放30年:上海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2.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23.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版。
    24.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社区服务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25.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社区体制创新》,中国 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26.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社区居民自治与社会组织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27.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地方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28.徐勇、陈伟东等:《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29.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尹维真:《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王敬尧:《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多吉才让:《城市社区建设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
    34.李学举:《社区建设工作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35.李学举:《民政30年(1978-2008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36.张明亮:《新编城市社区建设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37.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38.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39.詹成付:《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40.詹成付、王景新:《中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1.侯岩等:《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42.江流、陆学艺:《1996-199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语预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3.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5.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6.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7.李培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8.袁方等:《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49.郑杭生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0.郑杭生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李强:《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2.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3.陈振民:《改革开放30年上海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2008年版。
    54.黎熙元、何肇发:《现代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5.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6.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7.马学理、张秀兰:《中国社区建设发展之路》,红旗出版社2001年版。
    58.蔡禾:《社区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9.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60.潘小娟等:《城市基层权力重组——社区建设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郭强:《中国社区建设报告2007》,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62.唐忠新:《现代城市社区建设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殷妙仲、高鉴国:《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4.何晓玲:《社区建设模式与个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65.李凡:《中国城市社区直接选举改革》,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6.杨晓民、周冀虎:《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67.刘建军:《单位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8.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9.王剑敏:《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0.桑玉成:《自治政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4年版。
    71.林尚立:《社区党建与群众工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2.中国城市社区党建研究课题组:《中国城市社区党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3.臧杰斌:《城市街道社区党建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74.马西恒:《城市社区党建:内涵与体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75.郁建兴:《马克思国家理论与现时代》,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76.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7.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8.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9.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0.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81.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82.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4.吴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5.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86.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7.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8.孙立平:《博奕: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9.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90.厉以宁等:《改革发展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9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2.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9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4.侯钧生、陈钟林:《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95.夏建中:《美国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96.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7.顾丽梅:《治理与自治:城市政府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98.孙志海:《自组织的社会进化理论:方法和模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9.冯晓英等:《由城乡分治走向城乡共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100.陈家刚:《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01.徐琦等:《社区社会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102.马西恒、[加]鲍勃·谢比伯:《中加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研究:以上海和温哥华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3.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04.[德]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05.[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6.[美]安德鲁·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利结构》,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7.[英]依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108.[美]萨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109.[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2000年版。
    110.[美]卡尔·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11.[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112.[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行使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3.[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4.[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115.[英]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1987年。
    117.[美]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王春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18.[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9.[英]杰西·洛佩兹等:《社会结构》,允春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0.[美]彼得·德鲁克:《社会的管理》,徐大建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1.[美]美国德鲁克基金会:《未来的社区》,魏清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22.[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23.[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版。
    124.[美]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25.[美]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万鹏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6.[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7.[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8.[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9.[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宋全喜、任睿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30.[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把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1.[美]戴维·奥斯本、彼得·普拉斯特里克:《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 谭功荣、刘霞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3.[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34.[美]乔治·S·布莱尔著,伊佩庄、张雅竹编译:《社区权力与公共参与》,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135.Maclver,Robert M. Community:A Sociological Study, Macmillan Press,1958.
    136.K.Polanyi.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in Mark Granovetter and Richard Swedberg(eds.),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al Life, Westview press,1992.
    137.Dentler,Robert.American Community Problems.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8.
    138.Dahl,R.A.,Preface to Democratic The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139.Sartori,G..Democratic Theory,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Detroit,1962.
    140.费孝通:《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141.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142.林尚立:《有序民主化:论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143.赵存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7期。
    144.高放:《60年来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转变》,《学习时报》2009年10月5日。
    145.陈伟东:《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特点及可行性》,《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146.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147.陈伟东:《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5年第12期。
    148.陈伟东:《权力平衡模式:居委会“两难困境”的破解》,《红旗文稿》2008年第22期。
    149.陈伟东、张大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及其配置:城乡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50.陈伟东、张大维:《选聘分离:社区治理转型与管理体制创新——以宜昌市伍家岗区为研究个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151.陈伟东、张大维:《社区事务分类治理:体制环境与流程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152.陈伟东、张大维:《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一体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9年第3期。
    153.陈伟东、张大维:《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3期。
    154.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155.项继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56.李雪萍:《协商、参与:城市社区民主发展主题》,《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157.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课题组:《关于“社区工作站”要厘清哪些认识》,《社区》2007年第2期。
    158.郑杭生:《中国特色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59.丁元竹:《美加社区在推动就业和环保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160.刁伟涛、杨宏力:《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演进——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及其保护带调整》,《山荣经济》2007年第3期。
    161.叶美兰:《中国共产党对中国政治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贡献》,《理论探讨》2005年第6期。
    162.李安增、赵付科:《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1期。
    163.王海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理论建设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5期。
    164.王久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历史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165.刘继同:《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与主要政策目标》,《唯实》2004年第3期。
    166.杨贵华:《社区建设与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整合机制的创新》,《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
    167.卜万红:《社区对话:一种非均衡的博弈》,《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168.张大维:《院落自治:破解社区参与难题》,《中国社会报》2006年1月14日。
    169.张大维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单元的重构与创生——以武汉市“院落自治”和“门栋自治”为例》,《城市问题》2006年第4期。
    170.张大维等:《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目标模式、现状问题与路径选择》,《中州学刊》2008年第2期。
    171.张大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与建设进展》,《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172.张大维:《和谐社会构建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73.叶翠兰:《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硬核和保护带》,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74.李安增:《中国共产党政治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75.彭建军:《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的历史经验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176.卢爱国:《使社区和谐起来: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77.于成文:《建国以后我国社会组织结构的演变与发展》,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78.《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民福发[1993]11号)。
    179.《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的通知(民福发[1995]28号)。
    180.《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组发[1996]10号)。
    181.《关于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的意见》(中青联发[1996]43号)。
    18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
    183.《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体群字[1997]050号)。
    184.《关于在全国城镇深入开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的意见》(中青发[1999]13号)。
    185.《关于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推动社区建设和下岗女工再就业工作的意见》(妇字[1999]19号)。
    186.《关于发展城市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卫基妇发[1999]第326号)。
    187.《关于在城市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明委[2000]5号)。
    188.《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残联办[2000]142号)。
    189.《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卫基妇发[2000]467号)。
    190.《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
    191.《关于做好推荐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工作的通知》(文明办[2001]1号)。
    192.《关于推动社区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劳社部发[2001]7号)。
    193.《关于印发<社区残疾人工作“十五”实施方案>的通知》(残联基[2001]94号)。
    194.《关于加强居民住宅区安全防范工作的协作配合切实保障居民居住安全的通知》(建住房[2001]115号)。
    195.《“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实施方案》(民发[2001]145号)。
    196.《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的通知》(民发[2001]198号)。
    197.《关于加强大中城市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的意见》(司发[2002]13号)。
    198.《关于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公通字[2002]42号)
    199.《关于开展全国“青年文明社区”示范城(区)创建活动的通知》(中青联发[2002]44号)。
    200.《民政部关于做好推荐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工作的通知》(民发[2002]58号)。
    201.《民政部关于命名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城的决定》(民发[2002]140号)。
    202.《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民发[2003]62号)。
    203.《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25号)。
    204.《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的通知》(文明办[2005]10号)。
    205.《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民发[2005]85号)。
    206.《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民发[2005]159号)。
    207.《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
    208.《民政部关于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函[2006]222号)。
    209.《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医发[2006]240号)。
    210.《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民函[2006]288号)。
    21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
    212.《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关于印发“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07]975号)。
    213.《民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命名表彰工作的通知》(民发[2008]142号)。
    214.《关于组织开展<城市居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民发[2009]10号)。
    215.《关于切实做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民函[2009]43号)。
    21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年9月18日)。
    217.《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165号)。
    218.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2009年。
    219.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城区工作委员会:《全国建设和谐社区自主创新获奖项目汇编》,2006年。
    220.中央编办:《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221.中国共产党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社区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探索:加强社区党建社区建设扩大试点文集》,2006年。
    222.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社区建设调研报告》,2005年。
    223.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武汉市“883”社区建设行动计划与和谐社区论文集》,2005年。
    22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22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22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227.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228.民政部:《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06-2009),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版。
    229.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2005年全国百城社区建设调查数据。
    230.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2005年湖北城市社区建设普查数据。
    ①2001年3月15日,第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第六篇第十九章第四节对推进社区建设作了专门阐述,后又在第八篇第二十二章对城乡自治组织建设作了强调。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85-86页。
    ②在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国务院明确赋予民政部“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参见多吉才让:《城市社区建设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③参见张大维:《和谐社会构建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调研报告内容详见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
    ①民政部曾在2001年7月30日,印发了《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活动指导纲要的通知》(民发[2001]198号),并于2002年3月21日印发了《关于做好推荐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工作的通知》(民发[2002]58号),后在2002年8月29日印发了《关于命名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城的决定》(民发[2002]140号),将河北省保定市等27个市命名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将北京市西城区等148个区命名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具体名单见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138页。
    ②中心课题组提交的指标解读报告核心部分被民政部采纳。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39-92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社区服务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加快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的有效措施》,第1-26页;《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理论研究的通知》(民办函[2008]34号),第225-228页;《关于发布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理论研究课题评审结果的通告》,第229-234页。
    ②陈伟东、张大维:《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一体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10-18页。
    ③关于这些社区建设改革实验的过程,中心的卢爱国博士曾作过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详细情况参见卢爱国:《使
    社区和谐起来: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8页。
    ①项目成果参见侯岩等:《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①马西恒、[加]鲍勃·谢比伯:《中加社区治理模式比较研究:以上海和温哥华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丁元竹:《美加社区在推动就业和环保中的作用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3期。
    ①政界和学界通常将其称之为中办[2000]23号文件或中办23号文件。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01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39页。
    ④李靖:《曾庆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新华网天津2004年12月19日电。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4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10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社北京2009年9月27日电。
    ③检索中,当“篇名”为“社区建设”、范围为“全部期刊”,匹配为“模糊”时,共有5243篇论文,其中,最早的论文是刘寿喜:《城乡社区概念及其分层模式——浅析四川城乡建设发展战略》,《未来与发展》,1984年第4期:当其它限定条件不变,将匹配改为“精确”时,共有2568篇论文,其中,最早的论文是张雨林:《为增强企业活力提供社会服务——略论企业活力与社区建设的关系》,《企业活力》,1988年第4期。当“主题”为“社区建设”,范围为“全部期刊”,匹配为“模糊”时,共有26653篇论文,其中,最早的论文是郭彦弘:《从花园城市到社区发展——现代城市
    ①“模糊匹配”时,最早的论文是郭彦弘:《从花园城市到社区发展——现代城市规划的趋势》,《城市规划》,1981年第2期;“精确匹配”时,最早的论文是张雨林:《为增强企业活力提供社会服务——略论企业活力与社区建设的关系》,《企业活力》,1988年第4期。
    ①2009年4月1日,当当网上“书名”与“社区建设”相关的著作,模糊匹配时有680种。
    ①王剑敏:《城市社区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③[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19、157页。
    ①参见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②[德]斐迪南·膝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冯钢编选:《社会学基础文献选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③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第3页。
    ①[德]斐迪南·膝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4页。
    ②[德]斐迪南·膝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4页。
    ③[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④卢爱国:《使社区和谐起来: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0页;张大维:《和谐社会构建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2页。
    ⑤Maclver, Robert M. Community:A Sociological Study,Macmillan Press.1958.
    ⑥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外学者及其定义有:1936年,帕克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1982年,桑德斯认为社区是一种社会互动的场域;1986年,道特森认为社区是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人组成的生活组织的空间或地域单元;1987年,吉达尔认为社区既是为居住和工作而占有分享有限地域空间的互动人群,又代表着包容社会日常生活主要特征的最小空间系统。参见汪波等:《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行政、统筹、自治三元复合体制》,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社区体制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⑦从不同的视角和学科出发,国内学者对“社区”概念的界定也各异。费孝通认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袁方认为,“社区是由聚集在某一地域内按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的、具有共同人口特征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吴铎认为,“社区是一个地域内的主要社会活动或者生活方式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的相对独立的地区性社会。”郑杭生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徐永祥认为,“社区是由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的基本构成要素。”陈伟东认为,“社区是居民表达半公共产品需求和实现社区福利最大化的机制。”参见卢爱国:《使社区和谐起来: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0-21页;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33-34页。
    ⑧何梦笔:《德国秩序政策理论与实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06页。
    ⑨张大维:《和谐社会构建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 12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李学举:《民政30年(1978-2008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②[美]V·奥斯特罗姆、D·非尼、H·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V·奥斯特罗姆等人根据不同的行动集团及其所采用的不同的制度工具,将制度分为三类:宪法制度、集体选择规则和操作规则。
    ③[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青木昌彦认为在社区生活中有④两种基本元制度”:习俗性产权和社区规范。
    ⑤张大维:《和谐社会构建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2页。
    ⑥侯钧生、陈钟林:《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⑦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5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李学举:《民政30年(1978-2008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②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③参见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研究报告),1995年;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④陈伟东、张大维:《社区事务分类治理:体制环境与流程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第61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6期,第135页。
    ①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②参见《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关于印发“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07]975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③《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6页。
    ④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55页。
    ⑤奚从清:《社区研究——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193页。
    ⑥《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376页。
    ①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7页;参见[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①参见[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②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③K.Polanyi.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in Mark Granovetter and Richard Swedberg(eds.), 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al Life,Westview press,1992, p.34.
    ③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
    ④《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⑤[美]萨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页。
    ⑥王沪宁:《中国特有的政治体系模式》,载高民政:《中国政府与政治》(序),黄河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⑦《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①郑杭生、李路路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③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及企业组织创新》,袁方等著:《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35、41-45页。
    ④李强:《改革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①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3页。
    ②李强:《改革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④[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等译,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6-49页。
    ⑤社会学的历史显示了两种不同的社会结构概念的长期共存:一种是制度结构,一种是关系结构。笔者也认为社会结构是制度和关系元素的复杂表达,它们相互补充。参见[英]杰西·洛佩兹、[英]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允春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①冯晓英等:《由城乡分治走向城乡共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8页。
    ②李强:《改革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3-164页。
    ④李强:《改革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⑤郑杭生、李路路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②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整理而成。
    ①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整理而成。
    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③参见李强:《改革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56页。
    ④孙立平:《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⑤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64-166页。
    ⑥郑杭生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4页。
    ①郑杭生、李路路等:《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③参见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2页。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7页。
    ①参见李强:《改革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数据采取四舍五入只保留到整数。数据来源同上表。
    ②江泽民:《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建设》(2000年5月14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0、1231页。
    ①邓伟志主编:《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5页。
    ②参见李强:《改革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4-45页。
    ③张雷、程林胜等:《转型与稳定》,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④李强:《改革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6-48页。
    ⑤参见[美]彼特·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王春光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8-61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4-16页。
    ②江流、陆学艺主编:《1996-199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语预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④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⑤李学举:《社区建设工作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⑥江泽民:《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切实加强党的建设》(2000年5月14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9页。
    ⑦王颖:《改革与城市治理结构变革》,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页。
    ①表中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整理而成。
    ①李学举:《社区建设工作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5-46页。
    ①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就我国内地出现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人民日报》2009年5月12日第1版。
    ②孙志海:《自组织的社会进化理论:方法和模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③[德]H·哈肯:《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戴鸣钟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第29页。
    ④沈晓峰、吴彤等:《自组织的哲学——一种新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⑤参见[美]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①参见[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②参见陈伟东等:《自治共同体的权利认同:从破烂王“部落”到破烂王党支部——对黄石市颐阳路社区外来人口自主管理的调查与分析》,徐勇、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330-350页。
    ③《(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0805/20080500015411.shtml.
    ④《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0905/20090500031175.shtml.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⑥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结社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第71-77页。
    ①表中数据是笔者根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6》、《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整理而成。其中,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的数值保留到千位数。
    ②参见《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0805/20080500015411.shtml。
    ①《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cws. mca. gov. cn/article/tjbg/200805/20080500015411. shtml.
    ②《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cws. mca. gov. cn/article/tjbg/200805/20080500015411. shtml.
    ③《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0805/20080500015411.shtml.
    ④《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0905/20090500031175.shtml.
    ⑤参见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3-234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
    ①参见苗力田:《亚里斯多德全集》,中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卷,第1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3页。
    ④[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2000年版,第2页。
    ①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②Dentler,Robert.American Community Problems.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68.P94.
    ②[美]卡尔·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10页。
    ③参见[美]卡尔·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9-10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①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86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②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第386-387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①参见[美]安德鲁·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利结构》,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②[美]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453页。
    ③参见杨晓民、周冀虎:《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④刘建军:《单位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
    ①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
    ②李学举:《社区建设工作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7页。
    ③陆学艺认为,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在城市社会管理的体现就是农民工体制,哪一个城市用农民工越多,哪一个城市发展就越快。参见陆学艺:《三农新论——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④赵巍:《人口流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极其治理》,左学金等,《中国人口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⑤黎熙元、何肇发:《现代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⑥[以]裘德·马特拉斯:《人口社会学导论》,方时壮等译,何肇发校,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9页。
    ⑦黎熙元、何肇发:《现代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⑧王颖:《改革与城市治理结构变革》,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③迟福林:《建立公共服务体制与政府转型》,http://theory.people.com.cn;参见张大维:《和谐社会构建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张大维:《和谐社会构建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参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聚焦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②《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③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④对于公共需求和公共产品的这一划分,得益于与李雪萍教授的交流。同时参见[美]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万鹏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译丛总序第7页。
    ①张大维:《和谐社会构建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张大维:《和谐社会构建下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0二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5-1486页。
    ③《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6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⑤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9页。
    ⑥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②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的意见》(中青联发[1996]43号),1996年10月25日;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③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在城市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明委[2000]5号),2000年9月20日。http://sy. ykjt. cn/zyjs/viewnews. asp?id=123。
    ①参见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在城市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明委[2000]5号),2000年9月20日。http://sy. ykjt. cn/zyjs/viewnews. asp?id=123。
    ②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在城市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明委[2000]5号),2000年9月20日。http://sy. ykjt. cn/zyjs/viewnews. asp?id=123.
    ③《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0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②多吉才让:《城市社区建设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256-257页。
    ③李学举:《社区建设工作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7页。
    ④王颖:《改革与城市治理结构变革》,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35页。
    ⑤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②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3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91-493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④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5页。
    ⑤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6页。
    ⑥李学举:《社区建设工作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73--74页;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3页;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①刘思扬、王振宏:《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朱镕基总理和“小巷总理”的碰头会》,新华社沈阳2000年4月27电。
    ②参见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城市街居通讯》2000年第6期,第2-3页。
    ③王炽、傅旭:《李鹏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指出加强党的领导是坚持完善人代会制度根本保证》,《人民日报》2000年6月9日第1版。
    ④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1页。
    ⑤此处将崔乃夫同志的论述放入“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是处于其正式提出了“社区建设”思路的考虑。
    ⑥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1-52页。
    ①参见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②《雷洁琼副委员长谈社区建设》,http://www.chinarural.org/newsinfo.asp?Newsid=13245。
    ③李学举:《社区建设工作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73-74页;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3页: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④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94-503页。
    ①参见《城市街居通讯》1998年第1期,第2页;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0-71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04-506页。
    ③潘跃:《胡锦涛强调: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改革发展稳定做贡献》,《人民日报》1999年12月6日第1版;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④全国妇联办公厅:《关于印发彭佩云、顾秀莲同志在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妇办[2000]17号),2000年7月3日。
    ⑤辛兆山等:《青岛区市概况(中):2003》,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472页。
    ⑥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⑦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重要批示的通知》,1999年2月1日。
    ⑧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⑨贾奋勇、李术峰:《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举行四次全会》,《人民日报》1999年3月10日第4版;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2页。
    ②贾奋勇、李术峰:《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建议,以人为本加强社区建设》,新华社北京1999年3月9日电。
    ③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印发司马义·艾买提国务委员和多吉才让部长、范宝俊副部长在2000年全国民政厅(局)长会议上讲话的通知》(民发[2000]30号),2000年2月2日。
    ④沈立新:《暖了万家民心——上海徐汇区康健街道“康乐工程”记事》,《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11月12日第1版;马利等:《社区党建大有可为——江泽民总书记考察上海市康乐小区》,《人民日报》1999年9月29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城市街居通讯》1999年第11期,第2页。
    ⑤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城市街居通讯》1999年第12期,第2页。
    ⑥全国妇联办公厅:《关于印发彭佩云、顾秀莲同志在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妇办发[2000]17号),2000年7月3日。
    ⑦参见《城市街居通讯》2000年第6期,第4-5页;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①参见新华社上海2000年5月15日电:《江泽民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强调深入基层总结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前进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http://www.gmw.cn/Olgmrb/2000-05/16/gb/05%5E18422%5E0% 5EGMA1-112.htm。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4-1235页。
    ③参见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朱玉泉、王宏:《胡锦涛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0年6月21日第1版。
    ④朱玉泉、王宏:《胡锦涛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0年6月21日第1版。
    ⑤全国妇联办公厅:《关于印发彭珮云、顾秀莲同志在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妇办[2000]17号),2000年7月3日。
    ②费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落实好实践好》,新华社杭州2001年5月3日电。
    ③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④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9页。
    ⑤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5页。
    ⑥司马义·艾买提:《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在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l.mca.gov.cn/mca/news/llmzh/xinwen070201. html。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645-652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653-660页。
    ④李靖:《曾庆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新华网天津2004年12月19日电。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39页。
    ①王垂林、岳宗:《张德江广州社区调研保持党员先进性建和谐社区》,南方网讯,《南方日报》2005年8月4日:http://news. sohu. com/20050804/n226555637. shtml.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对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的重要批示》;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sqjs/ldjh/200711/20071100003428. shtml。
    ③参见詹成付:《在全国“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研讨会上的讲话》,2005年10月27日;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sqjs/ldjh/200710/20071000002731.shtml。
    ④新华社北京2006年2月22日电:《温家宝总理主持常务会研究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http://paper. yunnan.cn/html/20060223/news_88_971119.html。
    ⑤盛若蔚:《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5日第1版。
    ⑥回良玉:《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0月19日,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hxsqjshy/ldjh/200910/20091000040135.shtml。
    ①潘跃:《回良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3年9月16日第4版;张明亮:《社会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6-14页。
    ②王垂林、岳宗:《张德江广州社区调研保持党员先进性建和谐社区》,南方网讯,《南方日报》2005年8月4日;http://news. sohu. com/20050804/n226555637. shtml.
    ③参见詹成付:《在全国“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研讨会上的讲话》,2005年10月27日;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sqjs/ldjh/200710/20071000002731.shtml。
    ④陈泽伟:《高层关注社区服务厘定发展方向努力破解问题》,《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5月15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5/15/content_4547868.htmo
    ⑤陈泽伟:《高层关注社区服务厘定发展方向努力破解问题》,《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5月15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5/15/content_4547868.htmo
    ⑤洪波曹、显钰:《总书记社区问民生》,2008年1月19日第A1版。
    ①回良玉:《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0月19日,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hxsqjshy/ldjh/200910/20091000040135.shtml.
    ②陈枫、岳宗:《争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李克强同志考察广东纪实》,《南方日报》2009年12月18日;http://politics.people.com. cn/GB/1024/10608180. html.
    ④李罡、周春林、耿振淞、侯毅君、张颖:《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胡锦涛深入北京基层考察》,《北京青年报》2004年10月2日;《胡锦涛: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⑤新华社北京2006年2月26日电:《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汕头日报》2006年2月27日:http://news. sina. com. cn/c/2006-02-27/11158313352s. shtml.
    ①张珏娟、覃丹:《全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成都开幕》,《成都日报》2009年5月31日;http://www. ccnt.gov.cn/sjzz/shwhs/gzdt/200906/t20090611_71011. html。
    ②杨维汉:《习近平:抓好街道社区学习实践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新华网北京2009年10月27日电;http://www china.com. cn/policy/zhuanti/quanhuijingshen/2009-10/28/content_18779760.htm。
    ④多吉才让:《城市社区建设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278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19-421页。
    ②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19-421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19-421页。
    ④民政部:《关于印发<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的通知》(民福发[1995]28号),http://ww. people.com.cn /item/flfgk/gwyfg/1995/213052199501.html。
    ⑤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23-426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27-429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29-431页。
    ③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组发[1996]10号),http://shwomen. eastday. com /node2/node354/node358/node368/userobjectlai34658.html.
    ④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的意见》(中青联发[1996]43号),1996年10月25日;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⑤马学理、张秀兰:《中国社区建设发展之路》,红旗出版社2001年版,第302-308页。
    ①团中央:《关于在全国城镇深入开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的意见》(中青发[1999]13号),http://www. cycnet.com/zuzhi/documents/1999/zqf/tf13.htm。
    ②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在城市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明委[2000]5号),2000年9月20日;http://sy. ykjt. cn/zyjs/viewnews.asp?id=123。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138页。
    ④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138页。
    ⑤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85-86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0699.htm。
    ①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命名表彰工作的通知》(民发[2008]142号)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tzl/200811/20081100022130.shtml.
    ②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165号),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sqjs/zcwj/200911/20091100043902.shtml.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374页。
    ④民政部:《关于组织开展<城市居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民发[2009]10号)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tzl/200902/20090200026384.shtml。
    ①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445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81-483页。
    ③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31-433页。
    ④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55-456页。
    ⑤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http://www.gov.cn/zwgk/2006-02/23/content_208882.htm。
    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37-439页。
    ①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民发[2003]62号)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sqjs/zcwj/200711/20071100002863.shtml.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41-443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85-487页。
    ④民政部等:《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民发[2005]85号),《社区》2005年第12期。
    ①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发改社会[2007]975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189页:http://www.mca. gov.cn/article/zwgk/jhgh/200708/20070800001418.shtml.
    ②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43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①郑杭生等:《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3页。
    ②郑杭生等:《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4页。
    ③[英]依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67-68页。
    ④刁伟涛、杨宏力:《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演进——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及其保护带调整》,《山东经济》2007年第3期,第21页。
    ⑤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1页。
    ⑥《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7页。
    ①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210页。
    ②李强:《改革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3-56页。
    ③徐勇:《内核——边层:可控的放权式改革——对中国改革的政治学解读》,《开放时代》2003年第1期。
    ④李强:《改革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⑤叶翠兰:《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硬核和保护带》,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10页。
    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3、665、670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①多吉才让:《城市社区建设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278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137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436页。
    ④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46—449页。
    ⑤民政部:《关于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函[2006]222号),http://www.mca. gov .cn/article/zwgk/fvfg/jczqhsqjs/200711/20071100003426.shtml.
    ⑥《民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命名表彰工作的通知》(民发[2008]142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http://www. mca.gov.cn/article/zwgk/tzl/200811/20081100022130.shtml.
    ⑦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165号),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sqjs/zcwj/200911/20091100043902.shtml。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0699.htm;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85-86页。
    ①参见《民政部门与基层政权建设》,http://www.chinarural.org/newsinfo.asp?Newsid=12811,下同。
    ①参见《历次全国民政会议有关民政队伍建设的论述》,http://www.ahszmz.gov.cn/html/minzhengdongtai/ minzhengduiwujianshe/20071026/459.html.
    ②参见《多吉才让1994年在第十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乡镇论坛》1994年第6期,第5页。
    ③翟伟、李薇薇:《江泽民会见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代表并讲话》,新华社2002年05月27日,http://www. china.com.cn/chinese/kuaixun/151091.htm;李学举:《社区建设工作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①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4-65页。
    ②多吉才让:《城市社区建设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217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46-549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46-549页。
    ③多吉才让:《统一思想履行职责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社区建设》,《中国民政》2001年第6期。
    ④多吉才让:《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区》2001年第7期;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78-593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671-676页。
    ②张民巍:《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在社区建设工作务虚会议上提出:社区建设要聚智聚力》,《社区》2003年第12期。
    ③李学举:《建设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红旗文稿》2005年第19期。
    ①《民政部李学举部长在城市社区建设(杭州)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www. hzmz. gov. cn/files/20070827 /8524. shtml.
    ②《李学举部长在黑龙江省社区建设工作大会上的讲话》,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ldjh/200812/ 20081200024969.shtml。
    ③《李学举部长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zqs.mca.gov.cn/article/hxsqjshy/ldjh/ 200910/20091000040134.shtml。
    ①《李学举部长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hxsqjshy/ldjh/ 200910/20091000040134.shtml。
    ③参见《我国社区建设的历程与发展状况》,载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编写的《社区党务工作者必读》,http://www. wtolaw.gov.cn/display/displaylnfo.asp?IID=200208101931471428。
    ④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①参见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②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③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④李术峰:《中国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提出社区建设是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新华社北京1999年7月8日电,《人民日报》1999年7月8日。
    ①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社区体制改革——沈阳模式专家论证会观点综述》,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简报》第36期(内部资料),1999年10月26日。
    ③陈伟东:《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特点及可行性》,《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④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89页。
    ⑤叶南客:《都市社会的微观再造——中外城市社区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73-576页。
    ①李宝库:《在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社区》2001年第7期,第15页。
    ②费孝通:《居民自治: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671-679页。
    ④吴珺:《全国首届构建和谐社区高层论坛:创建文明和谐社区》,《人民日报》2005年3月9日第13版。
    ⑤刘德中、李静:《“全国第二届构建和谐社区高层论坛”安阳会议举行经验交流会》,人民网安阳8月7日电。
    ①参见李学举:《建设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社区》2005年第17期。
    ②詹成付:《在全国“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研讨会上的讲话》,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sqjs/ldjh/ 200710/20071000002731.shtml。
    ③詹成付:《在2007中国青岛(市南)和谐社区建设与管理体制创新高层论坛上的讲话》,http://ww. qdsn. gov .cn/n16/n1175/n1535/n8199/n13718/3313091.html.
    ①许瑾、史洁:《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暨首届城区论坛在杭州召开》,《成都日报》2008年10月14日;http://mzzt.mca.gov.cn/article/hxsqyth/zhbd/200810/20081000020853.shtml。
    ②吴贵民:《全国首届社区共建共享高层论坛在沪举行周铁农雷洁琼题词祝贺李学举致意专家和社区、民政工作者》,《中国社会报》2009年6月4日第1版http://ww.mca.gov.cn/article/zwgk/gzdt/200906/2009060 0031605. shtml。
    ③《李学举部长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zqs.mca.gov.cn/article/hxsqjshy/ldjh/ 200910/20091000040134.shtml。
    ①李学举:《建设和谐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红旗文稿》2005年第19期。
    ②回良玉:《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0月19日,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hxsqjshy/ldjh/200910/20091000040135.shtml。
    ③李学举:《民政30年(1978-2008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④参见李学举:《民政30年(1978-2008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111页。
    ②江泽民:《为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而斗争》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94-503页。
    ②全国妇联办公厅:《关于印发彭佩云、顾秀莲同志在全国省区市妇联主席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2000]17号,2000年7月3日;http://www.law-lib.com/fzdt/newshtml/22/20051219001532.htm.
    ③司马义·艾买提:《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在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l.mca.gov.cn/mca/news/llmzh/xinwen070201.html。
    ④潘跃:《回良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3年9月16日第4版;张明亮:《社会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6-14页。
    ⑤王立文:《中组部在津召开全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座谈会紧密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天津日报》2004年10月10日。
    ⑥李靖:《曾庆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据新华网天津2004年12月19日电。
    ①《王兆国在全国妇联九届二次执行会议上的讲话》,http://bei.jing.qianlong.com/3825/2005/03/06/1060@ 2539084. htm。
    ②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6日电:《贺国强谈社区先进性教育:人下岗思想不下岗》;http://news. xinhuanet. com/ newscenter/2005-08/16/content_3362862.htmo
    ③盛若蔚:《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5日第1版。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39页。
    ⑤李斌:《贾庆林在辽宁调研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步伐》,《人民日报》2005年03月24日第1版,新华社沈阳3月23日电。
    ⑥秦杰、张涛:《贾庆林强调切实做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新华网天津2005年4月5日电。
    ⑦孙承斌:《贾庆林: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新华网北京2005年6月22日电;http: //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6/22/content_3121771.htm。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对全国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的重要批示》;http://zqs.mca.gov.cn/article/sqjs/ldjh/200711/20071100003428.shtml。
    ②参见詹成付:《在全国“社区建设与和谐社会”研讨会上的讲话》,2005年10月27日。
    ③杨维汉:《习近平:抓好街道社区学习实践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新华网北京2009年10月27日电http://www .china.com.cn/policy/zhuanti/quanhuijingshen/2009-10/28/content_18779760.htm。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9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3、665、670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⑤多吉才让:《城市社区建设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278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137页。
    ②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436页。
    ③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46-449页。
    ④民政部:《关于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函[2006]222号),http://www. mca. gov .cn/article/zwgk/fvfg/jczqhsqjs/200711/20071100003426.shtml.
    ⑤民政部:《民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命名表彰工作的通知》(民发[2008]142号),http://www. mca. gov. cn/article/zwgk/tzl/200811/20081100022130.shtml.
    ⑥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165号),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sqjs/zcwj/200911/20091100043902.shtml.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0699.htm;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85-86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3、665、670页。
    ②参见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第58页。
    ③[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夏宏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李雪萍:《协商、参与:城市社区民主发展主题》,《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第67页。
    ④陈家刚:《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页。
    ⑤[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行使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①[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8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③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③参见《城市街居通讯》1998年第1期,第2页;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0-71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04-506页。
    ②沈立新:《暖了万家民心——上海徐汇区康健街道“康乐工程”记事》,《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11月12日第1版:马利等:《社区党建大有可为——江泽民总书记考察上海市康乐小区》,《人民日报》1999年9月29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城市街居通讯》1999年第11期,第2页。
    ③参见《城市街居通讯》2000年第6期,第4-5页;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④参见新华社上海2000年5月15日电:《江泽民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强调深入基层总结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前进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http://www.gmw.cn/01gmrb/2000-05/16/gb/05%5E18422%5E0% 5EGMA1-112.htmo
    ⑤参见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朱玉泉、王宏:《胡锦涛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0年6月21日第1版。
    ⑥沈立新:《暖了万家民心——上海徐汇区康健街道“康乐工程”记事》,《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11月12日第1版;马利等:《社区党建大有可为——江泽民总书记考察上海市康乐小区》,《人民日报》1999年9月29日;民政 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城市街居通讯》1999年第11期,第2页。
    ①江泽民:《“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0年5月14日),《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6页。
    ②参见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朱玉泉、王宏:《胡锦涛在天津考察时
    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0年6月21日第1版。
    ①俞文明:《张德江要求:加强社区党建搞好为民服务》,《浙江日报》2001年3月29日。
    ②俞文明:《张德江要求:加强社区党建搞好为民服务》,《浙江日报》2001年3月29日。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④潘跃:《回良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3年9月16日第4版;张明亮:《社会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6-14页。
    ⑤孙玉山、汲传排:《抓住基层党建关键积极推动社区建设》,《北京日报》2004年7月3日。
    ⑥王立文:《中组部在津召开全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座谈会紧密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天津日报》2004年10月10日。
    ⑦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6日电:《贺国强谈社区先进性教育:人下岗思想不下岗》;http://news.xinhuanet.com/ newscenter/2005-08/16/content_3362862.htm。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645-652页。
    ③孙玉山、汲传排:《抓住基层党建关键积极推动社区建设》,《北京日报》2004年7月3日。
    ④郭奔胜:《曾庆红强调: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新华社南京2004年11月25日申。
    ⑤李靖:《曾庆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据新华网天津2004年12月19日电。
    ①俞文明:《张德江要求:加强社区党建搞好为民服务》,《浙江日报》2001年3月29日。
    ②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645--652页。
    ④厉正宏、刘思扬:《胡锦涛考察上海要求深刻认识经济发展特点和规律》,新华社上海2004年7月29日电。
    ⑤王立文:《中组部在津召开全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座谈会紧密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天津日报》2004年10月10日。
    ⑥徐飞鹏:《刘淇:要以基层党建为龙头扎扎实实抓落实》,《北京日报》2004年11月3日。
    ⑦郭奔胜:《曾庆红强调: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新华社南京2004年11月25日电。
    ①孙承斌、邹声文:《胡锦涛在鲁考察:齐鲁秋来喜丰收科学发展谋新篇》,新华社济南2009年10月19日电: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9-10/20/content_187304734.htm。
    ②杨维汉:《习近平:抓好街道社区学习实践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新华网北京2009年10月27日电:http://www .china.com.cn/policy/zhuanti/quanhuijingshen/2009-10/28/content_18779760.htm。
    ③俞文明:《张德江要求:加强社区党建搞好为民服务》,《浙江日报》2001年3月29日。
    ④费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落实好实践好》,新华社杭州2001年5月3日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②《王乐泉2002年9月13日在街道社区帮扶共建动员会上的讲话》,http://www.chinarural.org/newsinfo .asp?Newsid=21767。
    ③王立文:《中组部在津召开全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座谈会紧密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天津日报》2004年10月10日。
    ④王垂林、岳宗:《张德江广州社区调研保持党员先进性建和谐社区》,南方网讯,《南方日报》2005年8月4日;http://news. sohu. com/20050804/n226555637. shtml。
    ⑤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6日电:《贺国强谈社区先进性教育:人下岗思想不下岗》;http://news. xinhuanet. com/ newscenter/2005-08/16/content_3362862.htm。
    ①孙承斌:《贾庆林: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新华网北京2005年6月22日电;http: //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6/22/content_3121771.htm。
    ②《习近平:走出具有上海特点的基层党建新路子》,http://politics.people.com. cn/GB/14562/5629885. html.
    ③孙承斌:《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工作纪实》,新华网济南2009年4月24日电;http://sd. xinhuanet. com/ news/2009-04/24/content_16346560.htm。
    ①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2、43页。
    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③《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的工作的报告》,《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51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页。
    ⑤《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的工作的报告》,《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0页。
    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70页。
    ⑦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社北京2009年9月27日电。
    ①《<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问答》,《党员之友》,1996年第2期。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374页。
    ③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165号),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sqjs/zcwj/200911/20091100043902.shtml。
    ①陈雁、厉正宏、张严:《全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座谈会举行要求增强政治责任感切实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人民日报》1999年10月28日第1版。
    ②翟伟、张严:《全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研讨会提出为城市改革稳定提供坚实组织基础》,《人民日报》2000年11月10日第3版。
    ③秦艳:《全国中小城市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海口召开》,《社区》2002年第3期;孙铁:《全国中小城市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强调努力开创街道社区党建新局面》,《党的生活(黑龙江)》2002年第2期。
    ④王立文:《中组部在津召开全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座谈会紧密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天津日报》2004年10月10日。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1页。
    ②王炽、傅旭:《李鹏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指出加强党的领导是坚持完善人代会制度根本保证》,《人民日报》2000年6月9日第1版。
    ③朱冬菊、傅旭:《姜春云率执法检查组在沪检查居委会组织法实施情况,强调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极为重要》,新华社上海2000年9月6日电,《人民日报》2000年09月07日第3版。
    ④朱冬菊、傅旭:《推动居委会组织法实施促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宁执法检查》,《人民日报》2000年09月12日第3版。
    ⑤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6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1页。
    ③朱冬菊、傅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部署居委会组织法执法检查》,《人民日报》2000年08月29日第3版。
    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居组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⑤朱冬菊、傅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部署居委会组织法执法检查》,《人民日报》2000年08月29日第3版。
    ⑥朱冬菊、傅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部署居委会组织法执法检查》,《人民日报》2000年08月29日第3版。
    ②陈秀爱:《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在沪了解执法情况》,《解放日报》2000年09月06日。
    ③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与法制建设等问题李鹏接受德国商报记者采访》,《人民日报》1998年12月2日第1版。
    ④参见《城市街居通讯》2000年第6期,第4-5页;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⑤王炽、傅旭:《李鹏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指出加强党的领导是坚持完善人代会制度根本保证》,《人民日报》2000年6月9日第1版。
    ⑥朱冬菊、傅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全国人大常委会部署居委会组织法执法检查》,《人民日报》2000年08月29日第3版。
    ⑦朱冬菊、傅旭:《姜春云率执法检查组在沪检查居委会组织法实施情况,强调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极为重要》,新华社上海2000年9月6日电,《人民日报》2000年09月07日第3版。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5页。
    ②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③潘跃:《回良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3年9月16日第4版;张明亮:《社会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6-14页。
    ④李罡、周春林、耿振淞、侯毅君、张颖:《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胡锦涛深入北京基层考察》,《北京青年报》2004年
    10月2日;《胡锦涛: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0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4页。
    ③盛若蔚:《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5日第1版。
    ④回良玉:《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0月19日,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hxsqjshy/ldjh/200910/20091000040135.shtml。
    ⑤崔士鑫、王比学:《罗干:按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强司法行政建设》,人民网北京2005年9月7日讯,《人民日报》2005年9月8日第1版。
    ⑥《严隽琪副委员长在纪念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zqs.mca.gov.cn/ article/sqjs/ldjh/200912/20091200049280.shtml。
    ①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②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③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79页。
    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287页。
    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3页。
    ⑦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78-1537页。
    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86-2014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4-197页。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5-742页。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3-1266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0-1784页。
    ④《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6-2366页。
    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69-797页。
    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189页。
    ⑦《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22-848页。
    ⑧《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65-793页。
    ⑨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19日电:《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⑩新华社北京2009年3月14日电:《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11参见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9页。
    ①张焕光、苏尚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资料选编》,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第396-398页;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4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③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④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137页。
    ①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②民政部:《关于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函[2006]222号),http://www.mca. gov .cn/article/zwgk/fvfg/jczqhsqjs/200711/20071100003426.shtml.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民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命名表彰工作的通知》(民发[2008]142号,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tzl/200811/20081100022130.shtml,
    ④民政部:《关于组织开展<城市居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民发[2009]10号),http:// www.mca.gov.cn/article/zwgk/tzl/200902/20090200026384.shtml.
    ⑤民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通知》(民函[2009]43号)http://www. mca. gov .cn/article/zwgk/fvfg/jczqhsqjs/200902/20090200026383.shtml。
    ⑥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165号),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sqjs/zcwj/200911/20091100043902.shtml。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 60699.htm;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85-86页。
    ②陈伟东、张大维:《社区事务分类治理:体制环境与流程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第61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6期,第135页。
    ③参见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研究报告),1995年;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⑤[美]彼得·德鲁克:《社会的管理》,徐大建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91-493页。
    ②李学举:《社区建设工作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73-74页;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2-53页;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94-503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91-493页。
    ②参见《城市街居通讯》1998年第1期,第2页;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0-71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04-506页。
    ④贾奋勇、李术峰:《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举行四次全会》,《人民日报》1999年3月10日第4版;贾奋勇、李术峰:《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建议,以人为本加强社区建设》,新华社北京1999年3月9日电: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2页。
    ⑤参见《城市街居通讯》2000年第6期,第4-5页;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9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5页。
    ③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④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645-652页。
    ⑤刘淇:《2003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 gov. cn/test/2006-02/17/content 202696.htm。
    ⑥潘跃:《回良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3年9月16日第4版;张明亮:《社会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6-14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4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39页。
    ③王垂林、岳宗:《张德江广州社区调研保持党员先进性建和谐社区》,南方网讯,《南方日报》2005年8月4日;http://news.sohu.com/20050804/n226555637.shtml.
    ④盛若蔚:《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5日第1版。
    ⑤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5页。
    ⑦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⑧潘跃:《回良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3年9月16日第4版;张明亮:《社会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6-14页。
    ①孙玉山、汲传排:《抓住基层党建关键积极推动社区建设》,《北京日报》2004年7月3日。
    ②李罡、周春林、耿振淞、侯毅君、张颖:《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胡锦涛深入北京基层考察》,《北京青年报》2004年10月2日;
    ③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办公室:《李士祥同志在朝阳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10月4日;《胡锦涛: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
    ④王垂林、岳宗:《张德江广州社区调研保持党员先进性建和谐社区》,南方网讯,《南方日报》2005年8月4日:http://news. sohu. com/20050804/n226555637. shtml.
    ⑤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9页。
    ⑦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5页。
    ①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②《张德江要求社区为防疫重点切断非典传染途径》,《新快报》2003年5月8日。
    ③孙承斌:《吴邦国强调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夺取非典防治和经济发展双胜利》,《人民日报》2003年05月13日第1版,新华社呼和浩特2003年5月12日电。
    ④潘跃:《回良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3年9月16日第4版;张明亮:《社会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6-14页。
    ⑤新华网浙江频道6月16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考察浙江》。
    ⑥陈澎:《罗干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华社长沙2004年10月26日电。
    ⑦王垂林、岳宗:《张德江广州社区调研保持党员先进性建和谐社区》,南方网讯,《南方日报》2005年8月4日:http://news.sohu.com/20050804/n226555637.shtml。
    ①吴邦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15页。
    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2页。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48-671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79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1、287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63页。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48-994页。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9-2287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189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65-793页。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18-350页。
    ⑥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19日电:《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①张焕光、苏尚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资料选编》,群众出版社1984年版,第396-398页;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4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134页。
    ④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137页。
    ⑤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445页。
    ①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81-483页。
    ②新华社2003年8月3日电:中办、国办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16号)。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113页。
    ③民政部:《关于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函[2006]222号),http://www. mca. gov .cn/article/zwgk/fvfg/jczqhsqjs/200711/20071100003426.shtml。
    ④《民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命名表彰工作的通知》(民发[2008]142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http://www. mca.gov.cn/article/zwgk/tzl/200811/20081100022130.shtml。
    ⑤《民政部关于开展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09]148号]),http://www.mca. gov .cn/article/zwgk/fvfg/zdshbz/200906/20090600031974.shtml。
    ⑥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165号),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sqjs/zcwj/200911/20091100043902.shtml.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0699.htm;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85-86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tzl/2006-03/16/content_228841.htm。
    ③项继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6页。
    ①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②参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88-396页。
    ③居委会办经济和办服务业,是在当时社会转型背景下提出的发展社区服务的思路,现在已不再重点提倡,这也正好
    反映了我们党在关于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的探索上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的过程。
    ④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6页。
    ①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②贾昭全:《我国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纵深发展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论证会在津举行》,《人民日报》1999年3月18日第3版: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③刘振英、李安定:《朱镕基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座谈会上强调在今年实现“两个确保”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新华社北京2000年5月29日电。
    ④参见《城市街居通讯》1998年第1期,第2页;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0-71页。
    ⑤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城市街居通讯》1999年第12期,第2页。。
    ①参见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刘思扬、王振宏:《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朱镕基总理和“小巷总理”的碰头会》,新华社沈阳2000年4月27电;《城市街居通讯》2000年第6期,第2-3页。
    ②朱玉泉、王宏:《胡锦涛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0年6月21日第1版。
    ③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④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5页。
    ⑤朱建华:《自治区党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王乐泉、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作重要讲话》,天山网乌鲁木齐2002年12月23日讯;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9898/9899/20021223/893882 .html。
    ①徐飞鹏:《刘淇:要以基层党建为龙头扎扎实实抓落实》,《北京日报》2004年11月3日。
    ②徐斌:《吴官正在渝考察强调:维护党的纪律促进廉政勤》,华龙网讯2004年12月22日。
    ③新华网长沙4月24日电:《吴邦国强调集中力量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吴邦国:集中力量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人民日报》2002年4月25日。
    ④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⑤朱建华:《自治区党委六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王乐泉、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作重要讲话》,天山网乌鲁木齐2002年12月23日讯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9898/9899/20021223/893882 .html。
    ①潘跃:《回良玉:以“三个氏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3年9月16日第4版;张明亮:《社会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6-14页。
    ②吴仪:《努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求是》2004年第8期。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4页。
    ④吴兢:《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回良玉强调:扎实做好老龄工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人民日报》2005年2月23日第2版。
    ⑤崔士鑫、王比学:《罗干:按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强司法行政建设》,人民网北京2005年9月7日讯,《人民日报》2005年9月8日第1版。
    ⑥参见崔士鑫、王比学:《罗干:按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强司法行政建设》,人民网北京2005年9月7日讯,《人民日报》2005年9月8日第1版。
    ⑦《胡锦涛温家宝强调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吴仪出席并讲话》,《前进论坛(健康中华)》2006年第1期;新华社北京2006年2月26日电:《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汕头日报》2006年2月27日;http://news. sina. com. cn/c/2006-02-27/1115831 3352s. shtml。
    ①江芸涵、陈文勇:《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在成都市召开》,《成都日报》2007年6月21日;http://sc.news .163.com/07/0621/04/3HG3A5VC00500079.html。
    ②《吴仪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2/14/ content 7604908.htm。
    ③孙玉山、汲传排:《抓住基层党建关键积极推动社区建设》,《北京日报》2004年7月3日。
    ①《胡锦涛温家宝强调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吴仪出席并讲话》,《前进论坛(健康中华)》2006年第1期;新华社北京2006年2月26日电:《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汕头日报》2006年2月27日;http://news. sina. com. cn/c/2006-02-27/1115831 3352s. shtml。
    ②胡锦涛:《走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发展道路》,《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736-737页。
    ③盛若蔚:《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5日第1版。
    ④李斌:《温家宝到北京市社区考察基本医疗保险工作》,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 6016165.html.
    ①回良玉:《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0月19日,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hxsqjshy/ldjh/200910/20091000040135.shtml.
    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0二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2页。
    ③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76页。
    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9页。
    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55、663、665页。
    ⑦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6-2366页。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240页。
    ③《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69-797页。
    ④《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6-1194页。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6-1705页。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9-2287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22-848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65-793页。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18-350页。
    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27-958页。
    ⑦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是对过去五年工作成绩的总结。
    ⑧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19日电:《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3 /19/content_7819983.htm.
    ⑨新华社北京2009年3月14日电:《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9-03/14/ content 11010350 l.htm。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②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2年),第684页: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17/ content_2586400.htm。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19-421页;《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民福发[1993]11号),http://www. law-lib. com/law/law_view. asp?id=56708。
    ①《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的通知》(民办函[1993]255号),http://www.2896666.com /Article_Show. asp?ArticleID=1579。
    ②民政部:《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民福发[1995]28号),http://www. law-lib. com/law/law_view. asp? id=12012.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2页。
    ④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⑤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23-426页。
    ⑥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27-429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29-431页。
    ②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31-433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37-429页。
    ④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41-443页。
    ⑤《“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实施方案》(民发[2001]145号),http://www. wuhan. gov. cn/cms/publish/ wuhan/2008-10/18/200710191609060126.html。
    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49-450页。
    ⑦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55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79页。
    ②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83-455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85-487页。
    ④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民发[2003]62号),http://zqs.mca. gov. cn/article/ sqjs/zcwj/200711/20071100002863.shtml。
    ⑤《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意见》(民发[2005]159号),《社区》2005年第22期。
    ⑥《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民发[2005]85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167页;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5/88/62192c3be56c896cb9d23974bf4df3cf_0.html.
    ①《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134页;http://www.gov.cn/zwgk/2006-02/23/content_208882.htm。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88-396页。
    ③《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卫医发[2006]240号),http://www. gov. cn/zwgk /2006-08/10/content_359200.htm。
    ④民政部:《关于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函[2006]222号),http://www. mca. gov .cn/article/zwgk/fvfg/jczqhsqjs/200711/20071100003426.shtml.
    ①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发改社会[2007]975号),http://www. mca. gov.cn/ article/zwgk/jhgh/200708/20070800001418.shtml.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2-1142页。
    ③《民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命名表彰工作的通知》(民发[2008]142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http://www. mca. gov. cn/article/zwgk/tzl/200811/20081100022130.shtml。
    ①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http://news. xinhuanet. com /newscenter/2009-04/06/content 11138803.htm。
    ②《民政部关于开展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09]148号),http://www. mca. gov .cn/article/zwgk/fvfg/zdshbz/200906/20090600031974.shtml.
    ③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165号),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sqjs/zcwj/200911/20091100043902.shtml。
    ②参见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③参见郭强:《中国社区建设报告2007》,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④参见张琢:《中国基层社区组织的变迁》,《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4期,第21页。
    ⑤民政部关于印发《全国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民福发[1989131号),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2/52/ae98fe91cfc08a0818926beb082610c7_0.html.
    ⑥参见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页。
    ⑦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①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②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③参见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④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⑤参见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⑦新华社北京2006年2月8日电:《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深圳特区报》2006年2月9日;http://news. sina. com. cn/c/2006-02-09/03428157469s. shtml。
    ①新华社北京2006年2月22日电:《温家宝总理主持常务会研究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http://paper. yunnan.cn/html/20060223/news_88_971119.html。
    ②民盟部分省市城市社区服务工作研讨会在沪召开》,http://www.minmengsh.gov.cn/ywdt/mwhd/20071018 001. asp。
    ③姜苏亚:《上城区召开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研讨会》,http://www.hangzhou.gov.cn/main/zwdt/bzbd/mfmq/ T210830. shtml。
    ④《中韩社区公共服务研讨会在北京举行》,http://zqs.mca.gov.cn/article/sqjs/gzdt/200911/200911000 44138. shtml。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0699.htm;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85-86页。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http://www.gov.cn/ztzl/2006-03/16/content_228841.htm。
    ①[英]杰西·洛佩兹、[英]约翰·斯科特:《社会结构》,允春喜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②《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91-493页。
    ①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②新华社北京2003年10月9日电:《吴仪同志在全国预防非典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经济日报》2003年10月10日。
    ③《刘云山四川调研时强调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华西都市报》2003年10月23日。
    ④张立昌:《努力形成体现“三个代表”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求是》2004年第7期。
    ⑤张先国、费强:《李长春:弘扬民族精神夺取防非发展经济双胜利》,新华网杭州2004年5月20日电。
    ①新华社天津2004年5月23日电:《李长春强调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05月24日第1版。
    ②秦杰、沈路涛:《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成长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新华社北京2004年5月31日电。
    ③陈贵军:《王乐泉强调要“三位一体”抓未成年人教育》,新疆天山网2004年6月2日。
    ④傲腾、陈杰:《刘云山:构建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人民网2004年6月23日;《北京日报》2004年6月24日。
    ⑤新华社北京2004年8月18日电:《罗干强调落实预防措施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解放日报》2004年8月19日。
    ⑥新华社北京2004年9月28日电:《李长春在中央文明委全体会议上强调扎实推进常抓不懈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⑦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办公室:《李士祥同志在朝阳区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会上的讲话》,2004年10月4日:李罡、周春林、耿振淞、侯毅君、张颖:《总书记来到我们身边胡锦涛深入北京基层考察》,《北京青年报》2004年10月2日;《胡锦涛: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新华社2004年北京10月2日电。
    ①黄磊、严运涛:《全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汉闭幕》,《湖北日报》2004年11月14日;《全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推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政工研究动态》2004年第23期。
    ②徐飞鹏:《刘淇:要以基层党建为龙头扎扎实实抓落实》,《北京日报》2004年11月3日。
    ③乔云华:《李长春在河北考察时强调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华网2004年11月13日。
    ④李伟、方晓哺、陈文勇:《刘云山在四川调研》,《四川日报》2008年10月21日第1版。
    ①张珏娟、覃丹:《全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成都开幕》,《成都日报》2009年5月31日;http://www. ccnt.gov.cn/sjzz/shwhs/gzdt/200906/t20090611_71011.html。
    ②《王兆国在共青团十五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国青年报》2004年12月16日。
    ③《中科协六届五次全委会开幕王兆国出席会议并讲话》,新华网2005年1月26日电。
    ④赵磊、革继胜、郑超、甄世宇、方芳:《市委书记刘淇:构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北京娱乐信报》2005年1月26日。
    ⑤蔺智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第23届会议暨全球部长级环境论坛开幕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中国环境报》2005年2月22日。
    ⑥孙承斌:《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人民日报》2009年7月29日:http://pic. people.com.cn/ GB/31655/9739898.html.
    ①回良玉:《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0月19日,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hxsqjshy/ldjh/200910/20091000040135.shtml.
    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参见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党校编写:《改革开放30年:上海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0二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06页。
    ④《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2页。
    ⑤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9、1081页。
    ⑦《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56、662、663页。
    ⑧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3-1266页。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0-1784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6-2366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22-848页。
    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18-350页。
    ⑥新华社北京2008年3月19日电:《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
    ①共青团中央、民政部、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加强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的意见》(中青联发[1996]43号),1996年10月25日;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②马学理、张秀兰:《中国社区建设发展之路》,红旗出版社2001年版,第302-308页。
    ③《关于在全国城镇深入开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的意见》(中青发[1999]13号),http://www.cycnet. com/zuzhi/documents/1999/zqf/tfl3.htmo
    ④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在城市深入开展创建文明社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明委[2000]5号),2000年9月20日;http://sy. ykjt. cn/zyjs/viewnews. asp?id=123。
    ⑤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436页。
    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51页。
    ①《关于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的通知》(文明办[2002]2号),http://www.falv360.com/ falvfagui/guowuyuanbuweiguizhangku/wenhuatiyu/2007-07-05/193395.html。
    ②《关于开展全国“青年文明社区”示范城(区)创建活动的通知》(中青联发[2002]44号),《社区》2002年第17期。
    ③《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的通知》(文明办[2005]10号),http://www.godpp.gov.cn/zlzx/2005-05/13/content_4227484.htm。
    ④民政部:《关于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通知》(民函[2006]222号),http://www. mca. gov .cn/article/zwgk/fvfg/jczqhsqjs/200711/20071100003426.shtml。
    ⑤《民政部关于切实做好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命名表彰工作的通知》(民发[2008]142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tzl/200811/20081100022130.shtml.
    ①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165号),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sqjs/zcwj/200911/20091100043902.shtml。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0699.htm;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85-86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http://www. gov. cn/ztzl/2006-03/16/content_228841.htm。
    ①龚达发、夏斐:《文明社区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简述》,《人民日报》1997年1月18日,第6版。
    ②潘跃:《中国社区睦邻文化高层论坛举行》,《人民日报》北京9月13日电。
    ③王茜、袁梦雨:《社区工作者研讨民俗文化》,《人民日报》2008年10月17日第11版;《全国首届民俗文化与和谐社区建设高层论坛在天桥开幕》,http://www. bjxw. gov. cn/XWIndex/XWxxxsh.ycs?GUID=445944。
    ①张珏娟、覃丹:《全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成都开幕》,《成都日报》2009年5月31日;http://www. ccnt.gov.cn/sjzz/shwhs/gzdt/200906/t20090611_71011.html.
    ②秦艳、安娜:《第六期“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工作会议召开》,《中国社会报》2009年6月29日: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0906/20090600032180.shtml。
    ③《第三届全国社区睦邻文化高层论坛成果斐然》,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gzdt/200907/2009 0700033328.shtml。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②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8-25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詹成付:《在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寻访结果发布会上的讲话》,2008年6月28日。
    ②韩全勇:《我国最早关于居委会的政令始于杭州》,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453-459页。
    ③王丽丽:《追寻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检察日报》2007年10月8日第5版;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④《彭真同志谈基层政权建设》,载《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①《彭真文选(一九四——九九0年》,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1-242页;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2页。
    ②参见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8页。
    ③参见蔡禾:《社区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⑤
    参见《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7页。
    ①参见多吉才让:《城市社区建设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281-541页,692-704页;潘小娟、史卫明等:《城市基层权力重组:社区建设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73页;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⑤数据来源于2001年5月13日,民政部多吉才让部长在湖北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资料来源于湖北省民政厅、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⑥数据来源于2009年2月底,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城市工作处刘勇处长通报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有关情况,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gzdt/200903/20090300027335.shtml.
    ①参见杭州市民政局课题组:《城市居委会体制创新发展研究——以“杭州经验”为例的实证研究报告》,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社区居民自治与社会组织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51-56页;http:/mzzt.mca.gov.cn/article/hxsqyth/zbkt/200810/20081000020630.shtml.
    ①参见《我国社区建设的历程与发展状况》,载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编写的《社区党务工作者必读》,http://www. wtolaw.gov.cn/display/displayInfo.asp?IID=200208101931471428.
    ②参见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4页。
    ①参见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68页;
    ①参见刘继同:《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与主要政策目标》,《唯实》2004年第3期,第73-74页。
    ②参见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60页。
    ③参见蔡禾等:《社区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114页。
    ④参见郭强:《中国社区建设报告2007》,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第40-41页。
    ⑤参见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69页。
    ①李学举:《民政30年:1978-2008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①[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王文章、毛寿龙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15页。
    ②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177页。
    ①中国共产党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社区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探索:加强社区党建社区建设扩大试点文集》(内部资料),2006年。
    ②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①参见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65-369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②参见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社区建设调研报告》(内部资料),2005年6月,湖北省民政厅数据库、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①参见巢小丽:《城市社区自治制约性因素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SH、HZ和NB三城市的调查》,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社区居民自治与社会组织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4页。
    ②参见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65-369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③参见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社区建设调研报告》(内部资料),2005年6月,湖北省民政厅数据库、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①[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7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134页。
    ③Dahl,RA.Preface to Democratic The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p3.
    ④参见潘小娟、史卫明等:《城市基层权力重组:社区建设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8页-303页。
    ⑤参见梁万福:《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建设》(下篇),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202、272-273页。
    ⑥参见林肖斌、尹维真:《社区建设与体制创新》,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196页。
    ⑦参见何晓玲:《社区建设模式与个案》,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118页。
    ⑧参见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410-422页。
    ①参见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0-231页。
    ②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4期。
    ③参见陈伟东、张大维:《社区事务分类治理:体制环境与流程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第61-66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6期,第135-137页。
    ①根据潘小娟、史卫明等:《城市基层权力重组:社区建设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315页分析整理而成。
    ②参见李凡:《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0-2001》,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276页。
    ①参见上海市民政局:《上海推进社区建设的情况报告》,2009年3月28日,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年)》(内部资料),2009年4月,第113页;张勇:《上海市近四成居委会完成换届选举》,《新闻晚报》2009年7月20日。
    ①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192页。
    ②[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中文版序言,第3-4页。
    ③林尚立:《有序民主化:论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①[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135页。
    ②林尚立等:《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197页。
    ③参见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①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6-197页;陈伟东、余坤明、姚亮、张大维等:《中国城市和谐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武汉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理念与价值》,《咨询报告》,武汉市政府采纳,2005年10月。
    ①Sartori,G.Democratic Theory,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2,p54.
    ①参见卜万红:《社区对话:一种非均衡的博弈》,《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②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页。
    ③[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94-95页。
    ①参见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页。
    ①张大维:《院落自治:破解社区参与难题》,《中国社会报》2006年1月14日。
    ②李雪萍:《协商、参与:城市社区民主发展主题》,《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第70页。
    ①[英]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②参见陈伟东:《“民评官”:“双重民主化“的杠杆》,徐勇、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408-418页。
    ①参见孔娜娜、张大维:《嵌入式党建:社区党建的经验模式与路径选择》,《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2期。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②潘小娟、史卫明等:《城市基层权力重组:社区建设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194页。
    ③参见民政部办公厅:《全国社区基本情况分析报告》,《民政信息参考(调研版)》,2005年第10期,第2页;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18-326页。
    ①参见各地当年出台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标;张大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研究与建设进展》,《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第144页;潘小娟、史卫明等:《城市基层权力重组:社区建设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5-76页;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年)》(内部资料),2009年。
    ②此处7031人是全国社区人口的平均数,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7、166页。
    ③此处5364人是2005年全国百城社区抽样调查测算出的社区人口平均数。
    ①表中数据是笔者根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8》、《2006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和《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整理而成。
    ②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89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①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②潘小娟、史卫明等:《城市基层权力重组:社区建设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131页。
    ①湖南省民政厅:《湖南省民政厅关于全省城市社区建设总体的报告》,2009年3月24日,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年)》(内部资料),2009年4月,第224页。
    ②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社区建设总体情况汇报》,2009年3月30日,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年)》(内部资料),2009年4月,第130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①潘小娟、史卫明等:《城市基层权力重组:社区建设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106页。
    ①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82页。
    ②参见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87页。
    ③陈伟东:《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特点及可行性》,《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
    ④“五个到社区”即工作人员配置到社区、工作任务落实到社区、服务承诺到社区、考评监督到社区、工作经费划拨到社区。
    ⑤参见陈伟东:《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特点及可行性》,《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1期;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82页。
    ①参见郑杭生、刘少杰、洪大用:《走向更讲创新的社会:社区建设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163页。
    ②参见李光、周运清等:《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新探索—百步亭花园社区研究》,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
    ③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0页;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495-401页。
    ④参见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388-394页。
    ①张明亮:《社区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410-422页;《构建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社区体制改革的探索》,http://tgs. ndrc. gov. cn/dfgg/t20060510_68408. htm。
    ②薄克国:《国内首家社区公共服务委员会在青岛市诞生》,大众网青岛2004年7月26日讯;宋学春、杨红:《国内首家社区公共服务委员会在青岛成立》,人民网青岛7月26日电。
    ③漯河市民政局:《漯河市民政局关于源汇区城市基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报告》(漯民[2008]4号),2008年1月11日。
    ①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街道办事处调整改革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05]20号),2005年5月13日。
    ②中共黄石市委办公室、黄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山区机构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2009年3月20日。
    ③资料来源:黄石市铁山区政府文件汇编和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课题组:《关于“社区工作站”要厘清哪些认识》,《社区》2007年第2期,第6-9页。詹成付、黄观鸿:《社区工作站设置模式研究报告》,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491-498页。
    ②参见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广东省城市社区建设总体情况的报告》,2009年3月25日,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年)》(内部资料),2009年4月,第237-238页。
    ③卢爱国:《使社区和谐起来: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7-142页。
    ④陈伟东:《权力平衡模式:居委会“两难困境”的破解》,《红旗文稿》2008年第22期,第24-26页。
    ②卢爱国:《使社区和谐起来: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07-142页。
    ③《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社区居民事务工作站规范化建设要求>的通知》(沪民基发[2006]2号),http://nh.shmzj.gov.cn/gb/shmzj/node8/nodel5/node55/node234/node282/userobjectlai7861.html。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课题组:《关于“社区工作站”要厘清哪些认识》,《社区》2007年第2期,第6-9页;詹成付、黄观鸿:《社区工作站设置模式研究报告》,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491-498页。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课题组:《关于“社区工作站”要厘清哪些认识》,《社区》2007年第2期,第6-9页:詹成付、黄观鸿:《社区工作站设置模式研究报告》,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491-498页。
    ①陈伟东、张大维:《选聘分离:社区治理转型与管理体制创新——以宜昌市伍家岗区为研究个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第139-144页;参见蔡建国:《实行“选聘分离”:构建新型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红旗文稿》,2005年第3期。
    ①陈伟东:《权力平衡模式:居委会“两难困境”的破解》,《红旗文稿》2008年第22期,第24-26页。
    ①张大维、陈伟东:《如何构建社区事务长效管理机制》,《中国国情国力》2008年第1期,第53-54页。
    ②陈伟东、张大维:《社区事务分类治理:体制环境与流程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第61-66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6期,第135-137页。
    ③湖北省民政厅:《湖北鄂州市积极开展特色社区创建工作》,http://www. mca. gov. cn/article/zwgk/dfxx/ 200907/20090700033184.shtml。
    ④参见《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关于印发“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07]975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①参见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②《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关于印发“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07]975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李学举:《民政30年(1978-2008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③参见民政部《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0905/2009050003 1426. shtml.
    ④李学举:《民政30年(1978-2008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⑤《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关于印发“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07]975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⑥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①参见民政部《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cws. mca. gov. cn/article/tjbg/200905/2009050003 1426. shtml。
    ②《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关于印发“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07]975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③参见《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关于印发“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07]975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
    ②陈伟东、张大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及其配置:城乡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9-26页。
    ③数据来源于2004年末,国家民政部开展全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摸底情况调查,下同。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⑧陈伟东、张大维:《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及其配置:城乡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19-26页。
    ①表中数据是笔者根据《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年鉴—2008》、《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和《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整理而成。
    ①参见潘小娟、史卫明等:《城市基层权力重组:社区建设探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9-100页。
    ①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②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③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年)》(内部资料),2009年4月,第101、278、369页。
    ①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地方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②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④参见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2009年3月31日,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年)》(内部资料),2009年4月,第21-31页。
    ①参见陕西省民政厅:《陕西省社区建设工作报告》,2009年3月,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年)》(内部资料),2009年4月,第319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70页。
    ①[美]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毛龙寿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6页。
    ②美国学者萨瓦斯将公共服务中的制度安排分为10种具体形式,分别是政府服务、政府出售、合同承包、政府间协议、特许经营、政府补贴、凭单制、自由市场、志愿服务和自我服务。参见[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司部门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9、88、89页。
    ③资料来源:黄石市铁山区政府社区建设相关工作汇报材料,笔者根据其整理统计而成。
    ②陈伟东:《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5年第12期,第53页。
    ①陈伟东、余坤明、姚亮、张大维等:《中国城市和谐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武汉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理念与价值》,《咨询报告》,武汉市政府采纳,2005年10月。
    ①陈伟东:《公共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区建设》,《江汉论坛》2005年第12期,第54页;陈伟东、余坤明、姚亮、张大维等:《中国城市和谐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武汉市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的理念与价值》,《咨询报告》,武汉市政府采纳,2005年10月。
    ②参见谭建光、皱小龙:《平安社区与志愿服务——来之广东省中山市的调查报告》,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社区服务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①参见李翠英等:《湖南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之研究》,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社区服务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162页。
    ②李翠英等:《湖南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之研究》,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社区服务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62页。
    ①参见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社区建设总结》,2009年3月30日,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年)》(内部资料),2009年4月,第7页。
    ②参见天津市民政局:《天津市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2009年3月31日,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年)》(内部资料),2009年4月,第22-23页。
    ③参见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社区建设总体情况汇报》,2009年3月30日,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年)》(内部资料),2009年4月,第131页。
    ①参见宁波市民政局:《宁波市城市社区建设情况汇报》,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年)》(内部资料),2009年4月,第401-414页。
    ②《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关于印发“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07]975号),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①资料来源:部分参见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城区工作委员会:《全国建设和谐社区自主创新获奖项目汇编》(内部资料),2006年;部分源于笔者经历的调研实践;部分出自笔者参加研讨会议和评审会议等的记录和获取的资料等。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1987年版,第105页。
    ②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55页。
    ①张珏娟、覃丹:《全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成都开幕》,《成都日报》2009年5月31日;http://www .ccent.gov.cn/sjzz/shwhs/gzdt/200906/t20090611_71011.html.
    ②张珏娟、覃丹:《全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成都开幕》,《成都日报》2009年5月31日;http://www .ccnt.gov.cn/sjzz/shwhs/gzdt/200906/t20090611_71011.html.
    ③潘跃:《中国社区睦邻文化高层论坛举行》,《人民日报》北京9月13日电。
    ①张大维:《和谐音符:湖北“十五”城市社区文化教育发展的进程、功能与趋向》(未刊稿)。
    ②詹成付:《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报告》,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362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数据库。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②秦艳、安娜:《第六期“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工作会议召开》,《中国社会报》2009年6月29日;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0906/20090600032180.shtml。
    ③张珏娟、覃丹:《全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成都开幕》,《成都日报》2009年5月31日;http://www .ccnt.gov.cn/sjzz/shwhs/gzdt/200906/t20090611_71011.html.
    ①李亚杰:《共青团中央、民政部等命名355个社区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①《“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总结》,http://www.cycnet.com/zuzhi/worksnew/newcentury/mainevents/ qyb_qnwmsq.htm。
    ②《2008年全国城市共青团工作要点》,共青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城市青年工作通报》2008年第2期。
    ③《2009年全国城市共青团工作要点》,共青团中央城市青年工作部:《城市青年工作通报》2009年第1期。
    ①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课题组:《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历程》,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党校编写:《改革开放30年:上海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页。
    ①参见上海市民政局:《上海推进社区建设的情况报告》,2009年3月28日,载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全国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编(2000-2008年)》(内部资料),2009年4月,第111页。
    ②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课题组:《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精神文明建设历程》,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党校编写:《改革开放30年:上海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27页。
    ③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党校编写:《改革开放30年:上海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④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工作委员会党校编写:《改革开放30年:上海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①邓小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663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284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97页。
    ⑥邓小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
    ⑦《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社北京2009年9月27日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社北京2009年9月27日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10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①参见新华社上海2000年5月15日电:《江泽民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强调深入基层总结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前进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http://www.gmw.cn/01gmrb/2000-05/16/gb/05%5E18422%5E0% 5EGMA1-112.htm。
    ②参见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社区建设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③潘跃:《回良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人民日报》2003年9月16日第4版;张明亮:《社会建设政策与规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6-14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39页。
    ⑤李靖:《曾庆红: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新华网天津2004年12月19日电。
    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4页。
    ⑦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①杨维汉:《习近平:抓好街道社区学习实践加强城市基层党建》,新华网北京2009年10月27日电;http://www .china.com.cn/policy/zhuanti/quanhuijingshen/2009-10/28/content_18779760.htm。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社北京2009年9月27日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页。
    ④《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1-2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36、34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4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69-17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②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32页。
    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4页。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②郁建兴:《马克思国家理论与现时代》,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0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④参见郁建兴:《马克思国家理论与现时代》,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11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1-22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0-131页。
    ⑦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②回良玉:《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0月19日,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 hxsqjshy/ldjh/200910/20091000040135.shtml.
    ③《李学举部长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zqs. mca. gov. cn/article/hxsqjshy/ldjh/ 200910/20091000040134.shtml。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14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①回良玉:《在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0月19日,http://zqs. mca. gov.cn/article/ hxsqjshy/ldjh/200910/20091000040135.shtml.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10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