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与融合的艺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程抱一以及他的创作不是可以随意拆卸的机械装置,所有经历过的、学习过的、体验过的在他身上均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骨肉相连的程度,从而形成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异个体。无论是语言上、思想上还是艺术上,他都具有两栖性、融合性。他努力在有着差异性和相似性的两种文化之间中寻找间隙。本文将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进入程抱一的作品,具体分析他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手法,从几个侧面、几种创作类型中寻找程抱一的创作特征和思想脉络(不是单线的,而是错综交缠的网状结构),从而试图走进他的内在精神世界以及解释他如何使中西方文化对话和融合在自己身上得以实现。
     本文将具体分为三章来论述。第一章对程抱一的整个创作经历进行历史性的回顾与疏理,结合目前搜集到的材料,对国内国外的程抱一研究及译介现状作出综述。重点在于指出,程抱一作品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特征。他努力实现两大跨越,跨越异质语言的障碍、跨越异质文化思想的障碍,他始终在与两种传统对话的道路中寻找两者的契合之处。
     第二章将焦点放在程抱一的小说创作以及小说中所体现出的他的文化历程与文化视角方面。《天一言》中的多重主题变奏,构成了小说内容和思想的丰富,从中可以看出程抱一对中西小说艺术的融合创造以及他的苦难意识与悲剧意识。《此情可待》则体现了作者的双重视界,小说中的一个中心主题是关于永恒至爱的理想,作者既从李商隐的诗歌中汲取了创作灵感,又对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波旁·布塞的观念做了创造性的发挥,他还让笔下的道家人物与基督教徒进行了智性的对话。此外,本章还将总结分析程抱一小说中的文化信息传递与跨文化视角特征。
     第三章着重对程抱一的法语诗歌创作进行细致分析,力图找出诗人的思想探寻理路。首先从诗歌的主题特征入手,他的全部诗歌的中心主题就是“对话”,与自然中生命的对话、与自我对话,通过自我的“物化”达到与宇宙生命的亲密无间。他在诗歌中对夜作了形而上的沉思,对爱以及人类的激情进行歌颂和反思。本文还通过表意文字系统的影响、词语的音乐性、法语词汇的创新、诗歌中的意象杂糅、诗歌的结构与节奏特征等方面,指出程抱一法语诗歌形式艺术中对话与融合的特征。最后,试图对程抱一法语诗歌中蕴涵的思想进行探寻。诗人言说自己心中之“道”,在世界万物、诗人的使命、文化对话等层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
Lingering on the borders of two cultures, which are very different, yet somehow similar, Cheng Baoyi (Francois Cheng) spares no effort in seeking an interspace between them in the aspects of language, thought and art. With an approach of close reading, this dissertation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theme and literary techniques of Cheng's works and tries to explore his traits and intricate thinking, thus enters his inner world to examine how he has made himself a peculiar blend of Sino-Western Cultures.
    This paper falls into three chapters. Chapter one makes a panoramic review of Cheng's literary activities and those academic researches on him both home and abroad. And then this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cross-language and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s in his works.
    Chapter two concentrates upon his novel writing and the cross-cultural integration reflected in his works. Le dit de Tianyi, a poly-thematic novel, manifests Cheng's artistic creation and his conceptions on tribulation and tragedy. Inspired by Li Shangyin's poetry and Bourbon Busset's ideas, L' Eternite n'est pas de trop, with eternal love as its theme, demonstrates a dual horizon, which even made talks of wisdom between a Taoist and a Christian.
    The third chapter gives an exhaustive interpretation of Cheng's poetry composed in French and tries to explore the poet's idealistic and theoretical roots. "Dialogue" remains the motif of all his poetry. Conversing with lives in nature and with his inner self, the poet gets increasingly closer to the universe. Meditations on night and odes to love and human passion can also be seen in his poetry. The artistic features are examined in terms of the influence of ideogram, the musicality of diction, the innovation of French words, the image hybrid etc. The poet utters the "Tao" in his own mind, and makes meaningful exploration in world, poet's mission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引文
1 余熙:《约会巴黎》,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7页
    2 同注1,第5—6页
    3 程抱一、钱林森:“文化汇通、精神提升与艺术创造”,《跨文化对话》第17辑,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97页
    4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1版,第97页
    5 同注4,第154页
    6 笔者注:17世纪末,在法兰西学院之下陆续成立了四个为专家设置的学院,即古代文字与文化学院、道德与政治科学院、科学院、艺术学院,合组成法国学术院(Institut de France),进入这些学术院者乃称学术院成员(Membre de l'Institut)。
    7 同注1,第136页
    8 同注3,第97页
    9 张宁:“程抱一先生与他的获奖小说《天一言》:与张宁对话”,来源:法国图书信息网,网址:http://www.francebooks.info
    10 晨枫:“程抱一:站在东方与西方之间”,《人物》杂志,2004年第4期,来源:《人物》网站,网址:http://www.renwu.com.cn
    11 同注10
    12 同注10
    13 周启超:“跨越国界的角色转化——20世纪侨民文学的文化功能刍议”,《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第1版,第365页
    14 同注10
    1 [法]雨果等著、程抱一译:《法国七人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1页。“亚丁”就是程抱一本人。此说笔者特意向程抱一求证过。他原本想以“亚丁”这个名字作为他的中文笔名,但是后来发现已被别人借用,遂决定改用“程抱一”。
    2 钱林森 编撰:“程抱一生平创作一览表”,《跨文化对话》第17辑,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134页
    3 笔者注:书法创作、随笔集Et le souffle devient signe(《气化为符号》)中除了一幅幅书法以外,还有一篇很长的序言,每一幅书法的旁边都有作者的创作手记(类似于随笔的文体),此外还有他从古代典籍里摘引的文句用细细的红色字体标于页角。这本书文字部分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书法本身,它是书法的释义和解读,对于读者理解程抱一的创作意图与精神历程提供了注脚。通过具体的研读,从文本互动、互证的角度,分析他创作形式的特点,可以了解他书法创作背后所展现出的纵深的精神文化背景和美学追求。
    4 [法]程抱一:“论波德莱尔”,《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第1期,第58页
    5 同注1,第2页
    6 胡小跃:“回避现实的睿智是没有价值的”——访法兰西学院新院士程抱一”,《文汇读书周报》,2002-12-27(5)
    7 钱林森:《牧女与蚕娘——法国汉学家论中国古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第375页、第377页
    8 朱静:“‘我是一片云’——弗朗索瓦·程的《天一说》及其他”,《文景》第2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4月,第24页
    9 钱林森:“神秘的‘摆渡人’:法兰西院士程抱一先生印象”,《文汇报·笔会》,2002-10-22(11)
    10 朱静、王云:“谁来言说我们的夜晚第二章(节译)”,《文汇报·笔会》,2002-10-22(11)
    11 同注6
    12 王以时:“中西文化交汇地的‘三人行’”,《博览群书》,2003年第7期
    13 许渊冲:“程抱一和我”,《文汇读书周报》,2003-8-21(5)
    14 余熙、程平:《约会巴黎》,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3页—27页
    15 周克希:“巴黎,与程抱一叙谈”,《文汇读书周报》,2004-1-6(5)
    16 程抱一、钱林森:“中西方哲学命运的历史遇合”,《跨文化对话》第3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0页
    17 [法]卡特琳娜·阿尔冈辑录、刘阳 译:“程抱一访谈录”,《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第4期
    18 [法]程抱一著、杨年熙译:《天一言》,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第282页、第287页
    19 程抱一、钱林森:“借东方佳酿,浇西人块垒——关于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对话”,《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3期
    20 陈彦:“生命、激情与中西文化对话——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访谈”,《文景》,2004年第5期
    21 程抱一、钱林森:“文化汇通、精神提升与艺术创造”,《跨文化对话》第17辑,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97页
    22 鲁进:“法籍华人作家程纪贤简介”,中华读书报,2002-11-6(15)
    23 刘阳:“天一言:对人生意义和艺术真谛的探寻”,《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第141页
    24 刘阳:“程抱一和他的小说《此情可待》”,《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4辑
    25 褚孝泉:“交织于时空中的学术对话”,《跨文化对话》第3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97—101页
    26 车槿山:“探险与证词——程抱一的《对话》”,《跨文化对话》第13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86页
    27 钱林森:《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483页
    28 吴岳添:《法国小说发展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93页
    29 同注28,第494页
    30 蒋向艳博士学位论文:《向着中西文化“第三元”的自觉探询——程抱一中国诗结构分析及译介之研究》,上海:复旦大学,2005年
    31 同注7,第380页
    32 [法]程抱一撰、褚孝泉译:“拉康与中国思想”,《跨文化对话》第8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64页
    33 [法]彼埃·卡赛:“中国古典文学在法国”,《法国汉学》第四辑,中华书局,1999年12月第1版,第284页
    34 同注14,第22页
    35 孙康宜:“文学之旅”,《多边文化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35页
    36 同注19
    37 [法]程抱一:“法国当今诗人与中国”,《20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99’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出版社、阿尔德瓦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25页
    38 同注37,第17页
    39 Philippe Sollers:《Un paradis chinois》, Le Monde, 22/12/2000
    40 Philippe Sollers:《Shitao, l'unique》, Le Monde, 23/10/1998
    41 [法]艾田伯著、罗芃译:《比较文学之道:艾田伯文论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1月第1版,第204页
    42 Jean-Luc Doulin:《La dechirante serenite de Francois Cheng》, Le Monde, 2/10/1998
    43 Isabelle Rabut:《Le parcours d'un intellectuel chinois》, La Quinzaine litteraire, 16/10/1998
    44 笔者按:Valery原籍为意大利,后加入法国国籍。
    45 Elisabeth Nicolini: 《Parole de sage》, La vie, 17/12/1998
    46 Anne-Marie Koenig:《Cheng le passeur》, Magazine Litteraire, Decembre 1998, P.104
    47 Nicolas d'Estienne d'Orves: 《Un mandarin en habit vert》, Le Figaro, 14/06/2002
    48 Vincent Landel:《L'ame chinoise》, Magazine Litteraire, 01/01/2002, P.73
    49 Josyane Savignea:《Francois Cheng, une passion francaise》, Le Monde, 15/02/2002.
    50 Diane de Margerie: 《L'art et la vie selon Francois Cheng》, Magazine litteraire, Mars 2004,P.28-29
    51 Catherine David:《Un maitre, une civilisation: La Chine》, n°2126-Reflexions, le Nouvel Observateur, Semaine du jeudi 4/08/2005
    52 Jean-Yves Masson:《Entre Yin et Yang》, Magazine Litteraire, 01/03/2005, P.72
    53 Nicolas d'Estienne d'Orves: 《Un mandarin en habit vert》, Le Figaro, 14/06/2002
    54 晨枫:“程抱一:站在东方与西方之间”,2004年第4期《人物》杂志,来源:《人物》网站,网址:http://www.renwu.com.cn
    55 同注21,第97页
    56 同注20,第5页
    57 晨枫:“中西合璧:创造性的融合——访程抱一先生《天一言》”,参见《天一言》,第282—283页
    58 Francois Cheng: Et le souffle devient signe, L'Iconoclaste, 2001, P.11
    59 同注21
    60 同注12
    61 [德]海德格尔 著、孙周兴 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第1版,第3页
    62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44页
    63 [美]本杰明·李·沃尔夫 著,高一虹 等译:《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55页
    64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94页
    65 [法]程抱一 文、张彤 译:“对法语的一份激情——《对话》节选”,《跨文化对话》第17辑,第114页
    66 Francois Cheng: Le Dialogue: Une passion pour la langue francaise, Desclee de Brouwer, 2002, P. 11
    67 转引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第1版,第363页
    68 同注66,P.60
    69 [法]罗兰·巴特 著、温晋仪 译:《批评与真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第21页
    70 [美]爱德华·W·萨义德 著、彭怀栋 译:《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12月第1版,第4页
    71 [法]米兰·昆德拉 著、余中先 译:《被背叛的遗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100页
    72 同注71,第101页
    73 同注71,第101页
    74 Francois Cheng:A l'orient de tout, Paris: Editions Gallimard, 2005, P.17
    75 同注18,第282页
    76 周启超:“跨越国界的角色转化——20世纪侨民文学的文化功能刍议”,《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第1版,第363页
    77 孟华:“十八世纪一场关于中国人起源论争的启示”,《多边文化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08页
    78 同注21
    79 同注66,P.31
    80 同注66,P.32
    81 张宁:“程抱一先生与他的获奖小说《天一言》:与张宁对话”,米源:法国图书信息网,网址:http://www.francebooks.info
    82 同注66,R34
    83 同注77,第109页
    84 同注21,第108页
    85 [法]程抱一:《和亚丁谈里尔克》,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2年1月初版,第97页
    86 [法]卡特琳·阿冈文、秋叶译:“访谈程抱一(弗朗索瓦·程)”,《中华读书报》,2002-7-17
    87 同注21
    88 同注81
    89 同注20,第5页
    90 陆流:《气道》,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1月第1版,转引自第146页
    91 [魏]王弼注、[晋]郭象注、[唐]陆德明音义、章行标校:《老子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234页
    92 [日]小野泽精一 福永光司 山井涌 编著、李庆 译:《气的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月第1版,第532页
    93 同注92,第174页
    94 何宁:《新编诸子集成·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1版,第244页
    95 程抱一:“反思:中国诗歌语言及其与中国宇宙论之关系”,《欧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64页
    96 同注95
    97 同注95
    98 [清]魏源:《老子本义》,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7年1月第1版,第50页
    99 高亨 著、华钟彦 校:《老子注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3月第1版,第100页
    100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1版,第233页
    101 同注100,第235页
    102 同注100,第235—236页
    103 同注95,第164页
    104 同注18,第237页
    105 [德]加达默尔 著、洪汉鼎 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8页
    106 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88页
    107 同注106,第86页
    108 同注20,第6页
    109 熊培云:“有多少悲剧可以重来——与程抱一院士对话之二”,2005-11-28,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网址:http://www.chinaelections.org
    110 同注106,第89页
    111 同注109
    112 同注109
    113 Jean-Yves Masson: 《Entre Yin et Yang》, Magazine Litteraire, 01/03/2005, P.72
    1 Francois Cheng: Le Dialogue: Une passion pour la langue francaise, Desclee de Brouwer, 2002, P.75
    2 [法]程抱一著、杨年熙译:《天一言》,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第279页
    3 同注2,第1页
    4 Jerome Leroy: 《Francois Cheng : la revanche de l'artiste cosmopolite》, Le Figaro, 20/09/2001.
    5 钱林森:《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440页
    6 [德]顾彬:“霍甫曼萨与中国”,《跨文化对话》第8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146页
    7 Vincent Landel: 《L'ame chinoise》, Magazine Litteraire, 01/01/2002. P.73
    8 张宁:“程抱一先生与他的获奖小说《天一言》:与张宁对话”,来源:法国图书信息网,网址:http://www.francebooks.info
    9 吴岳添:《法国小说发展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301页
    10 同注2,第1页
    11 同注2,第1页
    12 [爱]塞·贝克特等:《普鲁斯特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13页
    13 译者注:1894年法军总参谋部上尉德雷福斯被法国军事法庭以泄密罪判处终身流放。一年之后,法国情报人员通过一名德国间谍证明德雷福斯根本无罪。然而,法国军方却用尽各种手段,掩盖真相,伪造证据,拒不纠错。此事震惊朝野。法国著名作家左拉为此”从书本上抬起眼睛”,连续发表《告青年书》、《告法国书》,无情揭露事件真相。并于1898年2月发表了震动一时、举世闻名的《我控诉!》,控诉法国军方和整个司法制度。虽然7月左拉以”诽谤罪”被判1年徒刑和3000法郎罚金而流亡英国,但他和军方的斗争却一直没有停止。1906年蒙冤12年的德雷福斯终于昭雪。这就是法国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德雷福斯事件除了对法国社会的政治状况产生重大的影响之外,也标志着20世纪法国知识分子世纪的开端,为20世纪法国社会的左派知识分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德雷福斯事件直接影响了法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它使支持各自派别的普通民众产生了严重的分化,使得普通法国人的参政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因此,从各方面来看,它都可以被看作是近代法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
    14 周克希:“巴黎,与程抱一叙谈”,《文汇读书周报》,2004-1-6(5).
    15 加缪:《加缪文集散文卷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第69页
    16 同注2,第38、39页
    17 黄笑宇:“400年来首位入选法兰西学院的亚洲人程抱一”,2005-07-08,来源:新闻午报,网址:http://www.whb.com.cn
    18 同注8
    19 同注2,第126页
    20 同注5,第482页
    21 罗曼·罗兰著 傅雷译:《约翰·克利斯朵大》(第1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参见“译者献词”
    22 同注2,第53页
    23 同注2,第48页
    24 同注2,第47页
    25 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年—1949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41—442页
    26 同注25,第443页
    27 转引自注25,第444页
    28 许道明:《中国新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523页
    29 Francois Cheng: Et le souffle devient signe, L'lconoclaste, 2001, P.9
    30 同注2,第7页
    31 同注2,第4页
    32 同注29,P.11-12
    33 同注2,第25页
    34 同注2,第5页
    35 同注2,第5页
    36 同注8
    37 许渊冲:“程抱一和我”,《文汇读书周报》,2003-8-21(5)
    38 [法]卡特琳娜·阿尔冈辑录、刘阳译:“程抱一访谈录”,《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第4期
    39 同注5,第480—481页
    40 同注8
    41 同注2,第125页
    42 同注1,第28页
    43 同注2,第126页
    44 同注2,第124页
    45 [法]程抱一:《和亚丁谈里尔克》,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2年1月初版,第57页
    46 同注2,第151页
    47 同注2,第153页
    48 同注2,第156页
    49 同注2,第178页
    50 同注2,第178页
    51 同注2,第25页
    52 同注29,P.31
    53 Francois Cheng: Le Livre du Vide median, Editions Albin Michel, 2004, P.121
    54 同注2,第280页
    55 同注38
    56 同注1,第25~26页
    57 笔者注:这是在巴黎程抱一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的话。
    58 同注28,第516页
    59 余熙、程平:《约会巴黎》,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8页
    60 同注2,第46页
    61 同注2,第123页
    62 曾卓:“重读路翎”,来源:中国文学网·现代文学·曾卓·曾卓散文,网址:http://www.chineseliterature.com.cn/xiandai/zz-swen/107.htm
    63 同注1,P.29
    64 熊秉明:《熊秉明文集4(诗与诗论)》,文汇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66页
    65 刘自强:“抱一二三事——法兰西学院的第一位华裔院士”,2002-10-24,中华女性网网址:http://grassy.org
    66 晨枫:“中西合璧:创造性的融合——访程抱一先生”,参见《天一言》,第277页
    67 同注37
    68 同注2,第60页
    69 同注8
    70 同注2,第280页
    71 胡小跃:“‘回避现实的睿智是没有价值的’——访法兰西学院新院士程抱一”,《文汇读书周报》,2002-12-27(5)
    72 程抱一、钱林森:“中西方哲学命运的历史遇合”,《跨文化对话》第3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0页
    73 同注2,第280页
    74 同注71
    75 鲁进:“法籍华人作家程纪贤简介”,《中华读书报》,2002-11-6(15)
    76 同注38
    77 陈彦:“生命、激情与中西文化对话——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访谈”,《文景》,2004年 第5期,第6、7页
    78 Francois Cheng: L'eternite n'est pas de trop, Editions Albin Michel, 2002, 封底
    79 同注9,第16页
    80 同注59,第26页
    81 刘阳:“程抱一和他的小说《此情可待》”,《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第4期
    82 同注78,第53页
    83 Francois Cheng: Le long d'un amour, Editions Arfuyen, 2003, P.7
    84 同注78,P.85-86
    85 同注83,P.12
    86 Catherine David: 《Un maitre, une civilisation: La Chine》, le Nouvel Observateur, Semaine du jeudi 4 aout 2005
    87 程抱一演讲、刘阳 译:“程抱一在法兰西科学院的就位演说”,《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4期,第91—91页
    88 同注87,第91页
    89 同注5,第4页
    90 Pierre-Jean Remy: 《Reponse de M. Pierre-Jean Remy au discours de M. Francois Cheng》, (discours prononce dans la seance publique ), le jeudi 19 juin 2003
    91 Francois Cheng:A l'orient de tout, Editions Gallimard, 2005, P.63
    92 同注87,第87页
    93 Diane de Margerie: 《L'art absolu d'aimer》, Le Figaro Litteraire, 31/01/2002
    94 笔者注:这是程抱一接受笔者访谈时说的话。
    95 同注75
    96 同注78,第150页
    97 同注78,第156页
    98 同注2,第230页
    99 同注2,第240页
    100 同注2,第158页
    101 同注8
    102 江帆:“镜中的中国妇女——沦林语堂英语小说及其汉译本”,《2004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外语分论坛论文集》,第67—68页
    103 同注2,第90页
    104 同注2,第89页
    105 同注2,第10页
    106 同注2,第50页
    107 同注2,第50页
    108 同注2,第51页
    109 同注2,第53页
    110 同注2,第54页
    111 同注2,第149页
    112 同注2,第152页
    113 Francois Cheng:Le dit de Tianyi, Editions Albin Michel,1998, P.30
    114 同注29,P.47
    115 刘学锴、余恕诚选注:《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2版,第261页
    116 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41—142页
    117 饶芃子主编:《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110页
    118 同注117,第106页
    119 孟华 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203页
    120 王以时:“中西文化交汇地的‘三人行’”,《博览群书》,2003年第7期
    121 Francois Cheng: Entre source et nuage, La poesie chinoise reinventee, Editions Albin Michel, 1990, P.15.
    1 [法]程抱一:《和亚丁谈里尔克》,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2年1月初版,第98页-100页
    2 Cantos,是诗人创造的一个象声词,Canto在意大利语中表示声乐、歌曲、诗歌;Toscans与Cantos构成美妙的谐音关系。Toscan(法语)即Toscana(意大利语)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地名,意大利最美的地域,著名的佛罗伦萨、比萨就在这个地区,自然风景美不胜收,而且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这里能激发人的灵感和诗情,与宇宙和生命对话。程抱一在那儿住过,写过很多诗,都收集在这个诗集里,故曰《托斯堪咏叹》。
    3 余熙、程平:《约会巴黎》,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9页
    4 同注1,第97页
    5 程抱一/钱林森.“文化汇通、精神提升与艺术创造”,《跨文化对话》第17辑,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101页
    6 同注5,第100页
    7 同注5
    8 同注5
    9 笔者注:程抱一入选伽利马诗丛的诗选集,定名为A l'orient de tout,程抱一自己解释说:l'orient,并不是指地理上或文化上寻常意义的“东方”,故没有用大写,而是用了小写,表示万物的本源、起源之意。诗人试图站在事物最本源之处来看待世界。朱静和程抱一讨论之后暂将诗集名译为《立于万有之东》。本文暂且采用这一译名,期待日后能有更为贴切的译法。
    10 FrancoisCheng:A l'orient de tout,Editions Gallimard,2005,P.19,笔者注:下文所引译文为程抱一自译。
    11 Francois Cheng : Un jour, les pierres et L'arbre en nous a parle, Editions Encre Marine, 1998
    12 同注10,P.81
    13 同注11,笔者注:下文所引译文为程抱一自译。
    14 Francois Cheng: Souffle-Esprit: Textes theoriques chinois sur l'art pictural, Editions du Seuil, 1989, P.63
    15 Francois Cheng: 《Vide et plein, Le Langage Pictural Chinois》, Editions du Seuil,1979, P 113
    16 同注10,P.17
    17 Francois Cheng: Et le souffle devient signe, L'Iconoclaste, 2001, P.72
    18 同注15,P.134
    19 同注15,P.135
    20 林语堂:“On Rocks and Trees",The Importance of Living(《生活的艺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P.294
    21 同注10,P.24
    22 同注10,P.32
    23 同注10,P.25
    24 同注11,原文参见A l'orient de tout P.52
    25 同注11,第57页
    26 [奥]马·里尔克著,绿原、张黎、钱春绮译:《里尔克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2002年1月第1版,第11页
    27 同注26,第11页
    28 同注1,第4页
    29 笔者注:这是程抱一在巴黎接受笔者采访时说过的话。
    30 同注20,P.298
    31 同注15,P.58
    32 同注10,P.104
    33 同注10,P.61
    34 笔者注:程抱一的法语诗歌只有大约七分之一被他本人翻译为中文,朱静、张彤等人选译过几首。本章重点在于分析程抱一诗歌的艺术特色与思想探寻,笔者试着翻译了一些诗歌,文中引用的诗歌如没有特别注明的,均是笔者的拙译。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能够得到各方赐教。
    35 同注10,P.66,笔者注:本译文为程抱一自译
    36 同注1,第8页
    37 同注1,第8页
    38 同注1,第18页
    39 [奥]里尔克、[德]勒塞等著,刘小枫选编,林克译:《<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57页
    40 [奥]里尔克著,冯至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三联书店,1994年3月第1版,“译者序”第3页
    41 冯至:《冯至学术论着自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484页
    42 同注10,P.92,笔者注:本译文为程抱一自译
    43 同注26,第118页
    44 同注11,笔者注:本译文为程抱一自译
    45 同注10,P.102
    46 [魏]王弼注,[晋]郭象注,[唐]陆德明音义,章行标校:《老子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39页
    47 同注17,P.65
    48 同注10,P.121,笔者注:西耶纳,即意大利城市Sienne。
    49 同注10,P.126
    50 同注1,第85页
    51 同注1,第86页
    52 张宁:“程抱一先生与他的获奖小说《天一言》:与张宁对话”,来源:法国图书信息网,网址:http://www.francebooks.info
    53 同注5,第105页
    54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188页
    55 Francois Cheng: Le long d'un amour, Editions Arfuyen, 2003, P.40
    56 钱林森:《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478页
    57 同注10,第219页
    58 朱静:“月光下的升华——初析程抱一的《说来言说我们的夜晚》”,《跨文化对话》第17辑,第125页
    59 Francois Cheng : 《Les tribulations d'un Chinois en France》, Lire, Avril.2004, P.41
    60 同注58,第126页
    61 同注58,第125页
    62 Francois Cheng: Le Livre du Vide median, Editions Albin Michel, 2004, P.31
    63 Francois Cheng: Qui dira notre nuit, Editions Arfuyen, 2001, P.41
    64 同注10,P.265
    65 同注63,P.39
    66 [梁]刘勰著,龙必锟译注:《文心雕龙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第327页
    67 同注63,P.41
    68 同注10,P.46
    69 Francois Cheng: Le Dialogue: Une passion pour la langue francaise, Desclee de Brouwer, 2002, P.53
    70 同注63,E34
    71 [法]马尔蒂娜·拉芬著,邹琰译:《夜》,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第40页
    72 同注71,第92页
    73 同注69,P.52
    74 [法]程抱一诗,朱静、王云合译:《谁来言说我们的夜晚》(第二章节译),《文汇报·笔会》,2002年10月22日,第11版
    75 同注5,第101页
    76 同注10,P.165-166
    77 许丽萍:“对列维纳斯他者论理学的几点思考”,参见《当代法国哲学诸论题——法国哲学研究(1)》,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186页
    78 同注10,P.167
    79 同注77,第188页
    80 同注77,第189页
    81 同注55,P.34
    82 同注77,第185页
    83 同注55,P.33
    84 同注5,第100页
    85 同注17,P.11
    86 [法]程抱一文,张彤译:“对法语的一份激情——《对话》节选”,《跨文化对话》第17辑,第113页
    87 [德]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7年11月第1版,第30页)
    88 [法]程抱一演讲,刘阳译:“程抱一在法兰西科学院的就位演说”,《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4期,第87页
    89 [美]本杰明·李·沃尔夫著,高一虹等译:《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255页
    90 Nicolas d'Estienne d'Orves: 《Un mandarin en habit vert》, Le Figaro, 14/06/2002
    91 臧克和:《汉语文字与审美心理》,学林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第159页
    92 同注10,P.10
    93 同注69,P.40
    94 [法]保尔·克洛岱尔文,蔡宏宁译:“西方的表意文字”,《跨文化对话》第13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第67页
    95 同注94,第68—69页
    96 秦海鹰:“20世纪法国作家的中文课”,《20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99’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出版社、阿尔德瓦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39页
    97 张彤:“跨越时空的对话”,《文景》,2004年第5期,第22页
    98 同注97,第22页
    99 [法]卡特琳·阿冈文,秋叶译:“访谈程抱一(弗朗索瓦·程)”,《中华读书报》,2002-7-17
    100 同注69,P.42
    101 同注97,第22页
    102 同注69,P.52
    103 同注97,第23页
    104 同注69,P.59
    105 同注63,P.56
    106 同注55,P.34
    107 同注10,P.50
    108 同注14,P.67
    109 同注10,P.153
    110 [法]艾田伯著,罗芃译:《比较文学之道:艾田伯文论选集》,三联书店,2006年1月第1版,第33页
    111 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72页
    112 同注10,P.39
    113 同注10,P.38
    114 同注11,笔者注:本译文为程抱一自译
    115 同注63,P.50
    116 笔者注:这首俳句还有另外两种译法为:1·“古池塘冷落一片寂/忽闻青蛙跳水声”;2·古潭,青蛙一跃而入:呵!水声”。
    117 同注10,P.253
    118 同注10,P.51
    119 同注10,P.48
    120 同注10,P.62
    121 同注10,P.159
    122 同注10,P.319
    123 同注10,P.98
    124 同注10,P.121
    125 同注10,P.206
    126 同注10,P.282
    127 同注10,P.318
    128 同注10,P.28
    129 同注10,P.313
    130 同注10,P.316
    131 程曾厚译:《法国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648页
    132 同注10,P.315
    133 同注10,P.177
    134 同注55,P.13
    135 裴程文,牛竞凡译:“一个法语声音里的中国之道——读程抱一的《白昼之声》”,《跨文化对话》第17辑,第130页
    136 同注10,P.120
    137 笔者注:这是程抱一在巴黎接受笔者采访时说的话。
    138 饶芃子:《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46页
    139 同注10,P.84
    140 同注10,P.50
    141 同注63,P.14
    142 同注55,P.49
    143 同注55,P.53
    144 程抱一 文 杨年熙译:“法兰西学院院士就位演说”,《跨文化对话》第15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3页
    145 同注63,P.33
    146 同注10,P.46,笔者注:本译文为程抱一自译
    147 同注10,P.53
    148 同注10,P.314
    149 德]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每德格尔语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87页
    150 同注52
    151 杜小真:《远去与归来——希腊与中国的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扉页
    152 [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思想录》,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57—158页
    153 同注1,第10页
    154 同注10,第34页,笔者注:本译文为程抱一自译,参见Francois Cheng,Unjour,les pierres et L'arbre en nous a parle
    155 笔者注:这是在巴黎程抱一接受笔者访谈时说过的话。
    156 同注1,第88页
    157 同注10,P.131
    158 同注1,第12页
    159 同注10,P.153
    160 同注10,P.155
    161 同注54,第107页
    162 同注54,第101页
    163 [德]奥托·泽曼著,周惠译:《希腊罗马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319页
    164 同注69,P.63—65
    165 同注10,P.149
    166 同注74
    167 笔者注:俄耳甫斯(Orphee)又被译作奥弗斯、奥尔弗斯或者奥菲,程抱一本人的翻译就是“奥菲”。在《和亚丁谈里尔克》中,他选译了里尔克的《给奥菲的商籁》。
    168 同注5,第101页
    169 同注54,第181页
    170 同注1,第97页
    171 同注10,P.273
    172 同注5,第106页
    173 同注1,第66页
    174 同注1,第67页
    175 同注1,第89页
    176 同注1,第90页
    177 同注17,P.12
    178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1版,第163页
    179 高亨著,华钟彦校:《老子注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3月第1版,第100页
    180 同注63,P.72
    181 陈鼓应 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4月第1版,第117页
    182 张庆熊:《自我、主体际性与文化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95页
    183 同注10,P.317
    184 同注10,P.37
    185 同注10,P.276
    186 同注10,P.28
    187 同注52
    188 同注10,P.275
    189 同注54,第93页
    190 同注5,第97页
    191 同注5,第99页
    192 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88页
    193 陈彦:“生命、激情与中西文化对话——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访谈”,《文景》,2004年第5期,第13页
    194 [德]顾彬:“霍甫曼萨与中国”《跨文化对话》第8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146页
    195 同注5,第99页
    196 车槿山:“探险与证词——程抱一的《对话》”,《跨文化对话》第13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87页
    197 同注63,P53
    1 林风眠:“回忆与怀念”,《探索与个性——上海林风眠艺术研究协会》,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2年11月第1版
    2 [法]赵无极、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著,邢晓舟译:《赵无极自传》,文汇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200—201页
    3 同注2,第202—203页
    4 陈力川:“心不为形役——谈朱德群先生的绘画”,《跨文化对话》第12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65页
    5 同注4,第166页
    6 同注4,第170页
    7 同注2,第207页
    8 Vincent Landel: 《L'ame chinoise》, Magazine Litteraire, 01/01/2002, P.73
    9 杜小真:《遥远的目光》,三联书店,2003年2月第1版,第147页
    10 孙康宜:“文学之旅”,《多边文化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32页
    11 同注2,第212页
    12 钱林森:《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443页
    13 [法]张寅德:“中西比较文学的空间拓展构想”,《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3期,第123页
    [1] Francois Cheng. L' ecriture poetique chinoise, suivi d'une anthologie poetique des Tang [M].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1977, 1996.
    [2] Francois Cheng. Vide et plein, Le Langage Pictural Chinois [M]. Paris Editions du Seuil, 1979.
    [3] Francois Cheng. Souffle-Esprit: Textes theoriques chinois sur l'art pictural [M]. Paris : Editions du Seuil, 1989.
    [4] Francois Cheng. Entre source et nuage, La poesie chinoise reinventee [M]. Paris: Editions Albin Michel, 1990.
    [5] Francois Cheng. Un jour, les pierres et L'arbre en nous a parle [M]. Paris: Editions Encre Marine, 1998.
    [6] Francois Cheng. Le dit de Tianyi [M]. Paris: Editions Albin Michel, 1998.
    [7] Francois Cheng. Cantos Toscans [M]. Paris : Editions Unes, 1999.
    [8] Francois Cheng. Qui dira notre nuit [M]. Paris : Editions Arfuyen, 2001.
    [9] Francois Cheng. Et le souffle devient signe [M]. L'Iconoclaste, 2001.
    [10] Francois Cheng.Le Dialogue:Une passion pour la langue francaise [M]. Desclee de Brouwer, 2002.
    [11] Francois Cheng. L'eternite n 'est pas de trop [M]. Paris : Elitions Albin Michel, 2002.
    [12] Francois Cheng. Le long d'un amour [M]. Paris : Editions Arfuyen, 2003.
    [13] Francois Cheng. Le Livre du Vide median [M]. Paris: Editions Albin Michel, 2004.
    [14] Francois Cheng,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Timothy Bent. Green Mountain, White Cloud [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4.
    [15] Francois Cheng. A l'orient de tout [M]. Paris : Editions Gallimard, 2005.
    [16] Rainer Maria Rilke. Elegies de Duino, Sonnets a Orphee [M]. Paris: Editions Gallimard,1994.
    [17] 林语堂.The Importance of Liv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18] [魏]王弼注,[晋]郭象注.老子庄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9] [清]魏源.老子本义[M].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7.
    [20] 高亨.老子注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21] 高亨.老子正诂[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43.
    [22]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3]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4] 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5] 朱光潜.诗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6] 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7] 伍蠡甫.伍蠡甫艺术美学文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28]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9] 冯至.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0] 叶维廉.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1] 丰华瞻.中西诗歌比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2]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3] 陆流.气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4] 许道明.中国新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5] 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年—1949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6]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7]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8] 申小龙.申小龙自选集[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9] 臧克和.汉语文字与审美心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0.
    [40] 钱林森编.牧女与蚕娘:法国汉学家论中国古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1] 刘学锴,余恕诚选注.李商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42] 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3]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4] 钱林森,克里斯蒂昂·莫尔威斯凯主编.20世纪法国作家与中国:99’南京国际学术研讨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阿尔德瓦大学出版社,2001.
    [45] 饶芃子主编.比较文艺学论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46] 乐黛云,陈跃红,王宇根,张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7] 郁龙余编.切磋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8] 饶芃子.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9] 吴岳添.法国小说发展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0] 祖慰.朱德群传[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
    [51] 熊秉明.熊秉明文集4:诗与诗论[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9.
    [52] 张辉.冯至:未完成的自我[M].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53] 钱林森.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54] 杜青钢.米修与中国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5] 余熙,程平.约会巴黎[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56] 杨大春.杨大春讲梅洛—庞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7] 罗芃,冯棠,孟华.法国文化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8] 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9] 崔建军.纯粹的声音·倾听<杜英诺哀歌>[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5.
    [60]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M].北京:三联书店,1996.
    [61]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62] 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63] 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4] 李幼蒸.历史符号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5] 杜小真.遥远的目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6] 杜小真.远去与归来:希腊与中国的对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7] 高宣扬.当代法国哲学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68] 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9] 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70] 葛雷,梁栋.现代法国诗歌美学描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1] 尚杰.归隐之路:20世纪法国哲学的踪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72] 杨大春,尚杰,主编.当代法国哲学诸论题:法国哲学研究(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3] 杨乃乔,伍晓明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一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4]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多边文化研究第一卷[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
    [75]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多边文化研究第二卷[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76]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多边文化研究第三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7] [法]程抱一.和亚丁谈法国诗[M].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0.
    [78] [法]程抱一.和亚丁谈里尔克[M].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72.
    [79] [德]奥托·泽曼著,周惠译.希腊罗马神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0] [法]罗曼·罗兰著,傅雷译.约翰·克利斯朵夫[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
    [81] [法]雨果等著,程抱一译.法国七人诗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82] [法]程抱一著,杨年熙译.天一言[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4.
    [83] [奥]里尔克,[德]勒塞等著,刘小枫选编,林克译.<杜伊诺哀歌>中的天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4] [奥]里尔克著,冯至译.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85] [奥]里尔克,[俄]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著,刘文飞译.三诗人书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86] [奥]赖纳·玛利亚·里尔克著,张黎译.艺术家画像[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87] [奥]里尔克著,绿原译.里尔克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88] [奥]里尔克著,刘皓明译.杜伊诺哀歌[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89] [奥]里尔克著,绿原,张黎,钱春绮译.里尔克散文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90] [德]霍尔特胡森著,魏育青译.里尔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91] [俄]莎乐美著,北塔,匡咏梅译.在性与爱之间挣扎:莎乐美回忆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2] [日]小野泽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编著,李庆译.气的思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93] [法]赵无极,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著,邢晓舟译.赵无极自传[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94] [中]凌叔华著,傅光明译.古韵[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95] [德]波姆著,林兵译.贝聿铭谈贝聿铭[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96] [法]谢和耐著,何高济译.中国人的智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4.
    [97] [美]艾·弗罗姆.爱的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8]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99]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彭怀栋译.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00] [德]威廉·冯·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1]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02] [美]本杰明·李·沃尔夫著,高一虹等译.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103] [德]汉斯—格奥尔格.力口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德基本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04] [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5] [德]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106] [法]艾田伯著,罗艽译.比较文学之道:艾田伯文论选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07] [德]莱因哈德·梅依著,张志强译.海德格尔与东亚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8] [法]米兰·昆德拉著,余中先译.被背叛的遗嘱[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109] [美]哈罗德·布鲁姆著,徐文博译.影响的焦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10] [法]罗兰·巴特著,温晋仪译.批评与真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2] [法]罗兰·巴特著,屠友祥译.文之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13] [法]罗兰·巴特著,孙乃修译.符号帝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14] [英]特伦斯·霍克斯著,瞿铁鹏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15] [法]梅洛—庞蒂著,刘韵涵译.眼与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16]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符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7] [美]宇文所安著,郑学勤译.追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118] [法]拉法耶特著,黄建华,余秀梅译.克莱芙王妃[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119] [法]马尔蒂娜·拉芬,唐克扬著,邹琰译.夜[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
    [120] [中]乐黛云,陈珏,龚刚编选.欧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121] [中]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22] [中]程曾厚译.法国诗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23] [中]《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法国汉学》第四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24] [中]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125] [中]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26] Jean-Luc Doulin. 《La dechirante serenite de Francois Cheng》 [N]. Le Monde, 2 octobre 1998.
    [127] Francois Cheng. 《La peinture est la religion des Chinois》 [J]. L'express, 15/10/1998.
    [128] Isabelle Rabut. 《Le parcours d'un intellectuel chinois》 [J].La Quinzaine litteraire, 16 octobre 1998.
    [129] Philippe Sollers. 《Shitao,l'unique》 [N]. Le Monde, 23 octobre,1998.
    [130] Antoine de Gaudemar.《Les tribulations d'un Chinois en Cheng)》[N]. Liberation, 05/11/1998.
    [131] Didier Jacob. 《Le Chant de Cheng》 [J]. Le Nouvel Observateur, 26/11/1998.
    [132] Jean-Francois Lasnier. 《L'actualite vue par Francois Cheng》 [J]. Journal des arts, 04/12/1998 :P.5.
    [133] Elisabeth Nicolini. 《Parole de sage》 [N]. La vie, 17/12/1998.
    [134] Anne-Marie Koenig. 《Cheng le passeur》[J]. Magazine Litteraire, decembre 1998 :P104.
    [135] Philippe Sollers. 《Un paradis chinois》[N]. Le Monde,22/12/2000.
    [136] Jerome Leroy. 《Francois Cheng: la revanche de l'artiste cosmopolite》[N]. Figaro, 20/09/2001.
    [137] Michele Gazier, Xavier Lacavalerie. 《Pour les Chinois, la ligne de vie est une courbe》 [J] Telerama, 07/11/2001.
    [138] Vincent Landel. 《L'ame chinoise》[J]. Magazine Litteraire, 01/01/2002:P.73
    [139] Didier Jacob. 《Toutes les vies de Cheng》[J]. Le Nouvel Observateur, 17/01/2002.
    [140] Diane de Margerie. 《L'art absolu d'aimer》[N]. Le Figaro Litteraire, 31/01/2002.
    [141] Josyane Savignea. 《Francois Cheng, une passion francaise》[N]. Le Monde, 15/02/2002.
    [142] Nicolas d'Estienne d'Orves. 《Un mandarin en habit vert》[N]. Figaro, 14/06/2002.
    [143] Patirck Kechichian. 《Francois Cheng, premier ecrivain asiatique a entre a l'Academie francaise》 [N]. Le Monde, 15/06/2002.
    [144] Francois Cheng. 《Ya-t-il des valeurs universelles?》 [J]. Le Nouvel Observateur, 2 Janvier, 2003.
    [145] Pierre-Jean Remy. 《Reponse de M. Pierre-Jean Remy au discours de M.Francois Cheng》, (disours prononce dans la seance publique), le jeudi 19 juin 2003
    [146] Patrick Kechichian. 《Francois Cheng fait son entree a l'Academie francaise》 [N].Le Monde, 20/06/2003
    [147] Josyane Savigneau. 《La perfection du noir》[N]. Le Monde, 09/01/2004
    [148] Conference de M. Francois Cheng de l'Academie Francaise. 《Montagnes et fleuves dans l'imaginaire chinois》, au Grand Palais, le 12 mai 2004.
    [149] Francois Cheng. 《Les tribulations d'un Chinois en France》[J]. Lire: Avril, 2004.
    [150] Diane de Margerie. 《L'art et la vie selon Francois Cheng》[J]. Magazine Litteraire, Mars 2004.
    [151] Etienne Germe. 《Se ceeer : La poesie extreme-occidentale de Francois Cheng》 [J]. Sigila: 13, 2004.
    [152] Jean-Yves Masson. 《Entre Yin et Yang》 [J]. Magazine Litteraire, 01/03/2005:72.
    [153] Catherine David. 《Un maitre, une civilisation : La Chine》 no2126- Reflexions, [J]. le Nouvel Observateur, Semaine du jeudi 4 aout 2005.
    [154] Francois Cheng. 《Le troisieme souffle》 [J]. Le Monde d'Hermes I, 2005.
    [155] Veronique Brient. 《Francois Cheng》[A]. Textes reunis par Daniel Leuwers. Litterature et nation no23: La poesie francaise, aujourd'hui [C]. Tours: Publication de l'Universite Francois Rabelais, 2001: 19-39.
    [156] 程抱一,钱林森.“中西方哲学命运的历史遇合”[J].《跨文化对话》,2000,3:1-10.
    [157] 褚孝泉.“交织于时空中的学术对话”[J].《跨文化对话》,2000,3:97-101.
    [158] 朱静.“‘我是一片云’一弗朗索瓦·程的《天一说》及其他”[J].《文景》,2002,2:23-28.
    [159] 卡特琳娜·阿尔冈辑录,刘阳译.“程抱一访谈录”[J]《当代外国文学》,2002,4:148-152.
    [160] 王以时.“中西文化交汇地的‘三人行’”[J].《博览群书》,2003-7-7.
    [161] 车槿山.“探险与证词——读程抱一的《对话》”[J].《跨文化对话》,2003,13:184-187.
    [162] 刘阳.“天一言:对人生意义和艺术真谛的探寻” [J].《当代外国文学》,2003,3:141-144.
    [163] 陈力川.“心不为形役——谈朱德群先生的绘画” [J].《跨文化对话》,2003,12:164-170.
    [164] 程抱一演讲,刘阳译.“程抱一在法兰西科学院的就位演说”[J].《当代外国文学》,2003,4:86-92.
    [165] 保尔·克洛岱尔文,蔡宏宁译.“西方的表意文字”[J].《跨文化对话》,2003,11:66-74.
    [166] 程抱一,钱林森.“借东方佳酿,浇西人块垒——关于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对话”[J].《中国比较文学》,2004,3:87—103.
    [167] 刘阳.“程抱一和他的小说《此情可待》”[J].《当代外国文学》,2004,4:150-152.
    [168] 陈彦.“生命、激情与中西文化对话——法兰西学院院士程抱一访谈”[J].《文景》,2004,5:4-13.
    [169] 朱静.“笔墨留下的真与美”[J].《文景》,2004,5:15-19.
    [170] 张彤.“跨越时空的对话”[J].《文景》,2004,5:20-23.
    [171] 张寅德.“中西比较文学的空间拓展构想”[J].《中国比较文学》,2005,3:117-123
    [172] 程抱一,钱林森.“文化汇通、精神提升与艺术创造”[J].《跨文化对话》,2005,17:92-107.
    [173] 程抱一.“《中国诗语言·中国画语言》中文版序”[J].《跨文化对话》,2005,17:108-119.
    [174] 朱静.“月光下的升华——初析程抱一的《说来言说我们的夜晚》”[J].《跨文化对话》,2005,17:124-129.
    [175] 程抱一文,张彤译.“对法语的一份激情——《对话》节选”[J].《跨文化对话》,2005,17:113-119.
    [176] 裴程文,牛竞凡译.“一个法语声音里的中国之道——读程抱一的《白昼之声》”[J].《跨文化对话》,2005,17:130-133.
    [177] 蒋向艳.“心灵在夜晚吟唱的歌——程抱一的诗作《谁来言说我们的夜晚》”[J].《当代外国文学》,2005,3:60-65.
    [178] 钱林森.“神秘的‘摆渡人’——法兰西院士程抱一先生印象”[N].《文汇报》,2002-10-22(11).
    [179] 程抱一文,褚孝泉译.“拉康与中国思想”[N].《跨文化对话》,2002,8:54-65.
    [180] 朱静,王云译.“谁来言说我们的夜晚第二章(节译)”[N].《文汇报》,2002-10-22(11).
    [181] 鲁进.“法籍华人作家程纪贤简介”[N].《中华读书报》,2002-11-6(15).
    [182] 胡小跃.“‘回避现实的睿智是没有价值的’——访法兰西学院新院士程抱一”[N].《文汇读书周报》,2002-12-27(5).
    [183] 许渊冲.“程抱一和我”[N].《文汇读书周报》,2003-8-15(5).
    [184] 周克希.“巴黎,与程抱一叙谈”[N].《文汇读书周报》,2004-1-6(5).
    [185] 钱林森.“程抱一:不懈的探求者和创造者——与华裔法兰西院士程抱一先生晤面小记”[N].《中华读书报》,2005-3-9(19).
    [186] 蒋向艳.向着中西文化“第三元”的自觉探询——程抱一中国诗结构分析及译介之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187] 张宁:“程抱一先生与他的获奖小说《天一言》:与张宁对话”,来源.法国图书信息网,网址:http://www.francebooks.info
    [188] 熊培云.“有多少悲剧可以重来——与程抱一院士对话之二”,2005-11-28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网址:http://www.chinaelections.org
    [189] 晨枫.“程抱一:站在东方与西方之间”,2004年第4期《人物》杂志来源:《人物》网站,网址:http://www.renwu.com.cn
    [190] 黄笑宇:“400年来首位入选法兰西学院的亚洲人程抱一”,2005-07-08 来源:新闻午报网址:http://www.whb.com.cn
    [191] 刘自强.“抱一二三事——法兰西学院的第一位华裔院士”,2002-10-24 来源:中华女性网,网址:http://grassy.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