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与表达——傣族南传佛教艺术与“赕”的关系解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傣族南传佛教艺术主要包括佛教文学、建筑、雕塑、绘画、民族民间工艺与音乐、舞蹈、戏剧等几个大类,具有突出的民间性、地方性色彩。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的这种独特风貌,与“赕”有密切关系。
     “赕”是佛教十波罗蜜(亦称六度)之一,意为布施、供奉、施舍,是以供养佛教三宝为中心的宗教实践活动。经过长期的地方化、民族化,傣族的赕佛活动已经吸纳了大量的傣族民间民俗活动,一部分大型赕佛活动还转化成为重要的节日庆典,衍生出多元宗教与社会功能。在这个进程中,“赕”与傣族南传佛教艺术活动密切结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影响和推动傣族南传佛教艺术发展的核心要素。二者的结盟关系也因此成为研究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线索。
     本文在对傣族南传佛教艺术及其“赕”主题作品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以“赕”作为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研究的一个核心要素,从艺术活动的起点——创作动机出发,通过追溯艺术活动的整个脉络: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的传播与接受,层层剖析“赕”与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的密切关联,在鲜活立体的宗教文化生态中,对傣族南传佛教艺术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与解析。当然,这种解析必然要建立在对“赕”的宗教内涵、宗教地位及其本土化的全面观照的基础之上,以确保下文对二者结盟关系的探讨不会变成空中楼阁。
     本文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即第一、二章,首先展示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的全貌,介绍傣族南传佛教艺术中大量存在的以“赕”为主题进行创作的艺术作品,凸显“赕”主题在傣族南传佛教艺术中的重要地位。第二板块即第三、四章,挖掘“赕”的宗教内涵,认识赕佛活动在南传佛教中的重要地位,并对赕佛活动在傣族地区的本土化及其现状、功能进行全面介绍,为下文的解析奠定基础。第三板块即第五、六章。第五章通过追溯傣族南传佛教艺术活动的全过程,剖析“赕”对傣族南传佛教艺术活动的影响和参与,深化对傣族南传佛教艺术及其风格的理解。本文认为,“赕”是傣族南传佛教艺术创作的根本动机所在,全面主导着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的创作活动;赕佛活动使艺术作品获得了神圣的身份,得以跻身佛教艺术殿堂。傣族的赕佛传统也直接影响并塑造了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并全面推动了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的传播与接受。在此基础上,第六章更进一步解析和阐释二者的特殊关系——结盟关系,从宗教与社会层面深化对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的研究:二者结盟的原因在于“赕”是沟通僧俗的上佳桥梁媒介,而佛教艺术则是僧侣频繁使用的传教工具,南传佛教使二者结盟的根本目标就是推动南传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这种结盟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局部的有限联合逐步发展成为全面的结盟互助、,并最终溢出了南传佛教本身的边界,把南传佛教及其艺术活动扩大到傣族日常世俗生活领域,加深了南传佛教对傣族日常世俗生活的影响,也促进了傣族传统文化对南传佛教的浸润,不断推进傣族佛教化、佛教傣族化。二者结盟的不断深化,不仅有效促进了南传佛教在傣族地区的全面传播与发展,促进了傣族南传佛教艺术的全面发展,也同时推动傣族民间艺术乃至傣族传统文化的全面发展。
Ethnic Dai's Southern Buddhism art is composed of literature, architecture, sculpture, painting, folk crafts, music, dancing, and drama etc. which are full of outstanding folk and local features. This unique style and feature has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dana".
     "Dana" is one of the "six perfections" of Buddhism referring to the religious practices of donating, offering, and bestowing to the "three jewels". These exercises have absorbed a lot of ethnic Dai's folk customs during the long-term of localization, and also some of the "dana" activities have changed to important ethnic festival celebrations, and thus derived quite a lot of religious and social functions. During this process, "dana" has allied with Buddhism art closely. They promote each other and develop together all the time and have become the key element to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Dai's Southern Buddhism art. This ally has therefore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lues for studies on Dai's southern Buddhism art.
     On the basis of thoroughly maintaining the substance of Dai's southern Buddhism art and works of "dana" subject, this thesis tries to display an all-round presentation and analyzing on Dai's southern Buddhism art, by' taking "dana" as the core element, the motive of art cre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by trac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art activities of art creation---art works---transmission, and analyz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ana" and Dai's southern Buddhism art. Of course this analysis shall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corresponding "dana" with its religious connotation and status, and of its localization to be sure that the analyzing stands on a solid basis.
     This thesis composes three parts. Chapter one and two as the first part, displays a general view of Dai's southern Buddhism art and also introduces "dana" art works which commonly exist in Southern Buddhism art,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art subject on "dana" in the whole Southern Buddhism art. Chapter three and four, part two, focuses on the religious connotation of "dana", and study its localization and present situation. Part three, chapter five and six deep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and participation of "dana" in Dai's Southern Buddhism to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n this unique art style. This thesis holds that, "dana" is the fundamental motive of the creation of Dai's Southern Buddhism art, dominating the whole creative activities of which; the activities of "dana" have bestowed the art works holy status and thus been able to be listed as the Buddhism art, and finally promoted the transmission and acceptation of Southern Buddhism art in Dai area, and also have helped the formation of the unique style of Dai's Southern Buddhism art. Chapter six, in condition of the above, further expounds the special allied relationships of the two and therefore deepens the studies on Dai's Buddhism art in terms of religious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The thesis believes that, the reason for the two to be allied is that "dana" is the most ideal medium to communicate the sangha and the laity; and the Buddhism art is the best mean to preach the religious doctrine; for the aim of the Buddhism transmission and development, the Southern Buddhism has been inclined to realize the ally of the two. The ally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in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llied:from partial and limited ally gradually to comprehensive ally, and finally overflows the boundary of Southern Buddhism, to promote the Buddhism activities to the areas of the secular life of Dai people, and thus deepened the influence on Dai people's daily life, and brought abut the thorough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The deepening of this ally, has not only effectively realized the comprehensive transmi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 Dai area, but also brought about the all-round prosperity of Buddhism art and helped the development of Dai's folk art and even the whol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Dai.
引文
① 刀述仁:《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载《法音》1985年第1期。
    ② 贺圣达:《关于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的几个问题》,载《思想战线》1994年第2期。
    ①参阅康南山《云南南传佛教宗派和僧阶现状》,载于《贝叶文化与民族社会发展》,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西双版纳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0-391页。
    ②吕大吉主编:《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719页。
    ③王志远著:《中国佛教表现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④蒋述卓著:《宗教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①丁明夷著:《佛教小百科》(艺术卷),大象出版社,2005.
    ②王志远著:《中国佛教表现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①王志远著:《中国佛教表现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②参阅蒋述卓《宗教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①据云南省佛教协会刀述仁会长介绍,直到2004年,以旅居缅甸大其力的原西双版纳高僧祜巴香腊长老为首,集合了缅、泰等地数百名高僧,共花费12年时间才完成了第一部完整的兰那文(即傣泐文)南传大藏经的翻译整理工作。现已运回国内数部,但传播范围十分有限。
    ②张公瑾、王锋著:《傣族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1—55页。
    ③贝叶经,即刻写在贝叶上的佛教经典。狭义的贝叶经,是指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教经典。广义的贝叶经,还包括大量以本地棉纸抄写的傣文、巴利文经典。尽管今天信众所赕献的经书,大部分都已经改用棉纸抄写,很少用贝叶刻写,但经典的内容并未没有改变,民间也依然沿用贝叶经的称谓。
    ①刘岩著:《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267页。
    ②姚珏:《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及世系传承概说》,载《西南古籍研究》(2004),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75页。
    ③王松:《傣族长诗与傣族赞哈》,载《思想战线》1980年第3期。
    ①祜巴勐著,岩温扁译:《论傣族诗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59页。
    ②祜巴勐著,岩温扁译:《论傣族诗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63页。
    ③岩峰:《贝叶寄语——试谈傣族文学与佛教的关系》,载《山茶》1981年第1期。
    ①这批调查报告集中收载于《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五),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①王建民:《田野工作与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载《广西民族学院学院》2004年第5期。
    ①黄惠焜:《诗醇梵音盛——也谈佛教对傣族的影响》,载于《傣族文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社)1982年,第126页。
    ②阿銮故事内容纷繁复杂,岩峰等学者将其分为本生型、神话型和英雄型三类。其中,神话型和英雄型大多都属于杂揉型作品。参阅岩峰等《傣族文学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407页。
    ③参阅云南大学中文系1956级学生搜集整理《朗鲸布》,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④《召崩龙》是一个人物传说,召崩龙从小受后母虐待,后来被一对妖怪夫妇收为养子,学会武艺,拯救了公主和王国,当上了国王。故事基本没有什么佛教色彩,但是,人们依然将其绘成佛寺壁画。
    ①现在傣族地区也兴建了一些空心佛塔,如芒市勐焕大金塔就是一座空心大塔,底层为宽敞的大殿,屋顶却是层层高耸的佛塔。这种特殊的佛塔其实是塔与寺的结合,在缅甸十分常见。勐焕大金塔也是充分吸收缅甸的塔寺艺术而建立起来的,与传统傣族佛塔有所不同。
    ②罗哲文等著:《中国名塔》,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③据曼春满佛寺住持都罕厅师父介绍。
    ①杨玠:《西双版纳的佛塔》,载王懿之、杨世光编《贝叶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86页。
    ②罗廷振:《西双版纳佛塔的类型及其源流》,载《东南文化》1994年6期。
    ①罗哲文等著:《中国名塔》,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②参阅罗廷振《西双版纳佛塔的类型及其源流》,载《东南文化》1994年6期。
    ①支提造型与佛塔相同,但支提下无舍利。
    ②湛如著:《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213—214页。
    ①吴为山、王月清主编:《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40页。
    ②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实就是佛教按照印度古典美学的审美标准,综合古代印度的种种人体美好之相,赋予佛陀的最美好的身姿体态。参阅张法《佛教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55—157页。
    ①《傣族简史》编写组:《傣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6页。
    ②江应樑著,江晓林笺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59—360页。
    ①吴虚领著:《东南亚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2页。
    ②李靖寰:《中国佛教艺术的一支奇葩——谈傣族的佛教造型艺术》,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①高金龙:《傣族生肖八图》,载《山茶》1983年第1期。
    ①引自易存国《敦煌艺术美学——以壁画艺术为中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
    ②伍琼华:《画中有话——中国南传佛教壁画述论》,载于《贝叶文化与民族社会发展》,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西双版纳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06页。
    ①云南省历史研究所(内部发行):《西双版纳傣族小乘佛教及原始宗教的调查材料》,转引自《傣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5—216页。
    ①杨兆麟:《傣族故事佛幡和故事布画》,载《装饰》1998年第4期。
    ②杨兆麟:《临沧傣族刺绣佛幡的特色与源流》,载《民族学与博物馆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393页。
    ③引自《宋摩南富翁》,载《中国贝叶经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98页。
    ①杨兆麟:《傣族故事佛幡和故事布画》,载《装饰》1998年第4期。
    ①罕燕:《傣族故事图画刺绣片》,载《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增刊。
    ①张公瑾、王锋著:《傣族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0页。
    ①参阅杨民康《贝叶礼赞》第234—239页、284—336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②伍琼华:《中国和东南亚南传佛教地区贝叶经典籍现状研究》,待发表。
    ①晓飞:《论傣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载《民族艺术研究》1990年第1期。
    ①苏天样:《浅谈小乘佛教对傣族舞蹈的影响》,载《民族艺术研究》1991年第3期。
    ①参阅《景谷民间故事》(一),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编辑室编,内部资料,1989年,第35—40页。
    ②这是笔者在景洪大勐龙做田野调查时见到的两种舞蹈,通常由老年妇女所跳,节奏柔和缓慢。
    ①施之华,《从傣族傩和傣剧谈少数民族戏剧发生学》,《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载于中国知网http://www.cnki.com。
    ②《傣族简史》编写组:《傣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4—215页。
    ③江应樑:《四十年前考察记录:傣族生活习俗》,载《山茶》1980年第2期。
    ①江应樑:《傣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538页。
    ②《布腾那·雅送毫》讲的是爷爷犁田、奶奶送饭的故事。《十二马》类似汉地的春灯戏,讲述的是12个青年男女骑马相会,载歌载舞,逗趣耍笑,唱十二个月气候变化与作物生长。《相勐》都是当地流传广泛的民间爱情故事,《帕罕》讲的是受到迫害的帕罕王子历尽艰辛,重返王宫报仇除害的故事。
    ③参阅岩峰、王松、刀保尧《傣族文学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716—719页。
    ④施之华:《从傣族傩和傣剧谈少数民族戏剧发生学》,《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载于中国知网http://www.cnki.com。
    ①施之华:《从傣族傩和傣剧谈少数民族戏剧发生学》,《礼·傩俗与民间戏剧——'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载于中国知网http://www.cnki.com。
    ②江应樑:《四十年前考察记录:傣族生活习俗》,载《山茶》1980年第2期。
    ③岩峰、王松、刀保尧著:《傣族文学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713页。
    ①宋立道著:《传统与现代——变化中的南传佛教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3页。
    ②八正道就是佛教修行的八种正确法门: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③宋立道著:《传统与现代——变化中的南传佛教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7—38页。
    ①宋立道著:《传统与现代——变化中的南传佛教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6页。
    ①李正觉编:《佛教百科全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44页。
    ①张法著:《佛教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5页。
    ②张法著:《佛教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9-90页。
    ③伍琼华:《画中有画——中国南传佛教壁画述论》,载于《贝叶文化与民族社会发展》,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04页。
    ①菩提萨尊者即菩萨,是佛陀在本生故事中的称谓。
    ②《中国贝叶经全集》第5卷:《十世轮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6页。
    ①《中国贝叶经全集》第5卷:《十世轮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0页。
    ②波罗蜜是佛教信徒修行的法门,包括赕、持戒等,共有十种,称为十波罗蜜。也可以把每种波罗蜜再细分为波罗蜜、近波罗蜜、至上波罗蜜三种,故十波罗蜜也可称为三十波罗蜜。参见《中国贝叶经全集》第11卷《扎哩呀》,第1428页。
    ③《中国贝叶经全集》第3卷:《瞿坛出家》,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④维先达腊故事,汉译本译作《须大拏本生》、《善施王子》等。
    ⑤刀述仁:《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载《法音》1985年第1期。
    ①《中国贝叶经全集》第2卷:《维先达腊》,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②《中国贝叶经全集》第2卷:《维先达腊》,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4页
    ③《中国贝叶经全集》第2卷:《维先达腊》,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①《中国贝叶经全集》第3卷:《瞿坛出家》,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5页。
    ①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印,《西双版纳傣族小乘佛教及原始宗教的调查》(内部资料),1979年1月,第5页。
    ②《中国贝叶经全集》第13卷:《宋摩南富翁》,人民出版社,200年,第356页。
    ①《中国贝叶经全集》第13卷:《宋摩南富翁》,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13页。
    ②《中国贝叶经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文中故事分别引自第207-208页、第212-213页、第287页。
    ③勐片朗片豪,意为黑白之地。曼广朗,意为打到鹿才洗锅。曼腊亮,意为锅都烧红了还不放水。母朗,意为光洗锅不做菜。
    ①秦家华:《佛经与傣族文学》,《山茶》编辑部编《傣族文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1982年,第134页。
    ②参阅江应樑:《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第365—366页。
    ③杨光远译:《沙萨纳芒鉴--古代罗纳塔王朝及佛教的传播》,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①《中国贝叶经全集》第21卷:《尖达巴佐》,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5页。
    ②宋立道:《传统与现代——变化中的南传佛教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8页。
    ①杨兆麟:《傣族故事佛幡和故事布画》,载《装饰》1998年第4期。
    ①征鹏、杨胜能:《西双版纳传说集萃》,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9页。
    ①《中国贝叶经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6页。
    ②德宏傣语称为“威示众”。
    ①方立天著:《佛教哲学》,长春出版社,2006年,第6页、第15页。
    ①赵朴初著:《佛教常识答问》,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②赵朴初著:《佛教常识答问》,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①[缅甸]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南传菩萨道》(上),缅译英:乌哥烈、乌丁灵,英译汉:敬法比丘,1999年译于台湾,第220页,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②[缅甸]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南传菩萨道》(上),缅译英:乌哥烈、乌丁灵,英译汉:敬法比丘,1999年译于台湾,第222页,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①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功德”条,载于《佛学辞典》,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②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功德”条,载于《佛学辞典》,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③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福报”条,载于《佛学辞典》,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④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果报”条,载于《佛学辞典》,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①[缅甸]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南传菩萨道》(上),缅译英:乌哥烈、乌丁灵,英译汉:敬法比丘,1999年译于台湾,第183页,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②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佛说本生经》,吕有祥译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347页。
    ③《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①《作乐供养成辟支佛缘》,载于《撰集百缘经》,吴支谦译,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②此处指佛教所倡导的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等十种良善的行为。
    ③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①[缅甸]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南传菩萨道》(下),缅译英:乌哥烈、乌丁灵,英译汉:敬法比丘,1999年译于台湾,第35页,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②[缅甸]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南传菩萨道》(下),缅译英:乌哥烈、乌丁灵,英译汉:敬法比丘,1999年译于台湾,第5页,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③其实,细心施并不仅仅实用于供奉食物。不论供奉任何物品都要精心准备,用心装饰。
    ①迦絺那是指比丘解夏安居(即开门节)时信众所赕的法衣。此处指的是赕迦絺那的法会。
    ②[缅甸]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南传菩萨道》(下),缅译英:乌哥烈、乌丁灵,英译汉:敬法比丘,1999年译于台湾,第62页,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③[缅甸]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南传菩萨道》(下),缅译英:乌哥烈、乌丁灵,英译汉:敬法比丘,1999年译于台湾,第62-63页,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①[缅甸]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南传菩萨道》(下),缅译英:乌哥烈、乌丁灵,英译汉:敬法比丘,1999年译于台湾,第70页,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②[缅甸]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南传菩萨道》(上),缅译英:乌哥烈、乌丁灵,英译汉:敬法比丘,1999 年译于台湾,第136页,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①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②南传佛教的最高果位阿罗汉,又译作“应供”,意为“断一切之恶,应受人天之供养”。比丘,意为“乞食者”。可见,南传佛教僧侣应是托钵乞食的修行者。
    ①关支谦:《佛教圣典》之《道友篇》,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②[日]池田大作:《我的释尊观》,潘桂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1页。
    ①[日]池田大作:《我的释尊观》,潘桂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24页。
    ①[日]池田大作:《狮子星座文库版序》,引自《我的释尊观》,潘桂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②邱紫华:《印度古典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142页。
    ③佛使比丘著:《佛法真实的面貌》,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①张公瑾:《南传佛教与傣文贝叶经》,载《版纳》2007年第1期。
    ②净因法师:《初探南传佛教兴盛之因》,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③宋立道著:《传统与现代——变化中的南传佛教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33页。
    ①王松、王思宁著:《傣族佛教与傣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206页。
    ②宋立道著:《传统与现代——变化中的南传佛教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9页。
    ①刀国栋等:《西双版纳傣族宗教情况基本调查》,载于《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100页。
    ①刀国栋等:《西双版纳傣族宗教情况基本调查》,载于《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105页。
    ②刀国栋等:《西双版纳傣族宗教情况基本调查》,载于《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105页。
    ①鲁愿兵:《小乘佛教在傣族地区的传播及其与原始宗教的关系》,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①刀述仁:《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载《法音》1985年第1期。
    ①张公瑾:《南传佛教与傣文贝叶经》,载《版纳》2007年第1期。
    ①龚锐著:《圣俗之间——西双版纳傣族赕佛世俗化的人类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1页。
    ②[缅甸]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南传菩萨道》(上),缅译英:乌哥烈、乌丁灵,英译汉:敬法比丘,1999年译于台湾,第137-138页,引自http://www.fodian.net.
    ③参阅张建章《德宏宗教》,德宏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159-162页。
    ④田汝康著:《芒市边民的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87页。
    ①褚建芳著:《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15—216页。
    ②披雅,傣语,即鬼神。
    ③2008年9月,笔者在大勐龙曼汤村采访时,本村69岁的老人波涛岩宰龙如此介绍勐涅槃。
    ④朱芾煌编:《法相辞典》“布施威力”条,载于《佛学辞典》,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⑤参阅龚锐《圣俗之间——西双版纳傣族赕佛世俗化的人类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9—101页。
    ①荷盟贺士编:《佛陀法语》,第二月廿日条。引自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②褚建芳著:《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15页。
    ①田汝康著:《芒市边民的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0-104页。
    ①伍琼华:《画中有话——中国南传佛教壁画述论》,载于《贝叶文化与民族社会发展》,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西双版纳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03页。
    ①[法]E·杜尔干著,林宗锦、彭守义译:《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24页。
    ①田汝康著:《芒市边民的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7页。
    ①褚建芳著:《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②褚建芳著:《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39页。
    ①谢林《艺术哲学》,转引自蒋述卓《宗教艺术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312页。
    ①[英]埃德蒙·利奇著,郭凡、邹和译:《文化与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①祜巴勐著,岩温扁译:《论傣族诗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29页。
    ①李伟卿:《傣族佛寺中的造型艺术》,载《美术研究》1982年第2期。
    ②参阅赵伯乐《走过佛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0-192页。
    ③参阅岩温扁《贝叶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103页。
    ④李伟卿:《傣族佛寺中的造型艺术》,载《美术研究》1982年2期。
    ⑤刘岩著:《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271页。
    ①刘岩著:《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271页。
    ①杨玠:《西双版纳的佛塔》,载《贝叶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83、486页。
    ①张建章著:《德宏宗教》,德宏民族出版社,1992年,第236页。
    ②其实,佛寺是因为佛像的存在而被圣化的,所有佛寺内的供奉都是指向佛像或僧侣的。而佛塔通常都被视为佛陀的化身,供奉佛塔,其实也是供奉佛陀。
    ③征鹏、杨胜能编:《西双版纳传说集萃》,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101页。
    ①肖永明:《云南上座部佛巡礼》,载《法音》2006年第1期。
    ①吴平:《融合·演变·出新——谈傣族佛寺艺术与外来佛教艺术的关系》,载《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第3期。
    ①李伟卿:《傣族佛寺中的造型艺术》,载《美术研究》1982年第2期。
    ①吴平:《融合·演变·出新——谈傣族佛寺艺术与外来佛教艺术的关系》,载《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第3期。
    ①张法著:《佛教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9-90页。
    ②张法著:《佛教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1页。
    ③张法著:《佛教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3-94页。
    ④笔者走访调查过十余所临沧、德宏、普洱佛寺,见到多组《维先达腊》木板画或布画作品,仅在德宏陇川章凤玉兔塔见到一组《玉兔舍身》壁画,讲述建塔的传说。王海涛主编的《云南历代壁画》收录了80余幅傣族南传佛教壁画(包括部分金水图案),是目前收录傣族佛教壁画最多的出版作品,其中收录了三幅《维先达腊》壁画,却完全没有其他“赕”主题的作品。当然,在过去的一些研究论文中,也常常提到《舍身饲虎》的壁画,但并未见到相关图片资料。可以确定的是,近二、三十年来新绘的壁画中,已经很少出现这种“舍身”题材的作品了。当然,题材的差异不仅与民族性有关,也同时代性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佛教的世俗化步伐不断加大,“舍身”题材必定有所减少。笔者也注意到,除了佛教绘画作品之外,傣族的佛教文学、民间故事中也很少见到“舍身”题材的作品。由此可见,傣族的确比较排斥血淋淋的“舍身”布施。
    ①各地傣族对民间歌手的称谓有所不同,西双版纳称为“赞哈”、“章哈”,德宏称为“哈鸾哄”或“罕当门”,耿马称为“么敢”。
    ②孟成信:《德宏州召开傣族歌手座谈会》,载《山茶》1982年第]期。
    ③也写作《毫西贺勐龙》。作者是一位中年赞哈,他离开家乡游历七年,走遍了西双版纳十六个大勐的村村寨寨,回乡后写下了这部作品,记录了各勐的风土人情,在西双版纳广为流传。
    ④西双版纳州志办主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志》(下),西双版纳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40页。
    ①全荃:《“赞哈”的贡献》,载于《傣族文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版)1982年,第441—442页。
    ②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政府编:《德宏大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88—289页。
    ①褚建芳:《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64—165页。
    ②例如:赞哈唱的《赕录教》中就有很长的篇幅详细吟唱如何种棉花、纺线、织布、染色到最后做成精美袈裟的种种工艺。
    ③褚建芳:《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45页。
    ①作者将贝叶经的内容分为文学论文、历史等七大类,参阅岩温扁、征鹏《贝叶经——傣族文化的宝藏》,载于《贝叶文化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12—13页。
    ①岩香宰:《西双版纳傣族贝叶经编译整理之我见》,载《今日民族》2008年第5期。
    ①邱紫华著:《印度古典美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23页。
    ①刀述仁:《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载《法音》1985年第1期。
    ②参阅刘岩《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87—94页。
    ①[美]保罗·韦斯著:《宗教与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页。
    ①[美]保罗·韦斯著:《宗教与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9页。
    ②张法著:《佛教艺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①高长江著:《宗教的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07页。
    ①王志远著:《中国佛教表现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①祜巴勐著、岩温扁译:《论傣族诗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1981年,第29页。
    ②祜巴勐著、岩温扁译:《论傣族诗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1981年,第29页。
    ①祜巴勐著、岩温扁译:《论傣族诗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1981年,第129—130页。
    1.[美]阿恩海姆等著,周宪译.艺术的心理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字出版社,2003.
    2.[英]埃德蒙·利奇著,郭凡、邹和译.文化与交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美]埃伦·迪萨纳亚克著,户晓辉译.审美的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岩(ai)峰.贝叶寄语——试谈傣族文学与佛教的关系[J].山茶,1981,(1).
    5.岩峰、王松、刀保尧著.傣族文学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
    6.艾温扁、征鹏.贝叶经——傣族文化的宝藏[J].思想战线,1981,(2).
    7.岩温扁、杨胜能编.贝叶文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8.岩香宰.西双版纳傣族贝叶经编译整理之我见[J].今日民族,2008,(5).
    9.白话百喻经[Z].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10.贝波再、王伯伟.东南亚小乘佛教文化及建筑[J].中文自修,2004,(2).
    11.[美]保罗·韦斯著.宗教与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12.陈有金.老挝人的“那枷”信仰研究(一)[J].东南亚纵横,2005,(1).
    13.陈有金.老挝人的“那枷”信仰研究(二)[J].东南亚纵横,2005,(2).
    14.陈少昆.孟连傣族民间壁画概述[J].思茅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3).
    15.陈绍文.试谈小乘佛教对德宏傣族习俗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2,(6).
    16.[日]池田大作著,潘桂明译.我的释尊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17.褚建芳.人神之间:云南芒市一个傣族村寨的仪式生活、经济伦理与等级秩序[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
    18.《傣族简史》编写组编.傣族简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19.刀承华.傣族文学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20.刀国栋、刀永明、康朗庄译.勐泐王族世系[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
    21.刀述仁.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云南[J].法音,1985,(1).
    22.刀述仁.刀述仁副会长谈云南上座部佛教研究[J].法音,1990,(7).
    23.刀述仁.中国佛教协会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暨第三次南传佛教工作会议总结讲话[J].法音,2006,(1).
    24.刀莹.人、佛、自然的交融——傣族剪纸特色[J].装饰,2004,(1).
    25.邓殿臣.现代傣族地区佛教[J].法音,1991,(8).
    26.邓殿臣.南传佛教史简编[M].北京:中国佛教协会出版,1991.
    27.邓启耀.宗教美术意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28.[法]E·杜尔干著,林宗锦、彭守义译.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29.段玉明.南传佛教入滇考[J].佛学研究(年刊),1994.
    30.段立生.泰国文化艺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1.樊锦诗.从王子走向神坛——释迦牟尼的传奇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2.方李莉.审美价值的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5).
    33.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4.冯炜青.建筑·宗教·文化——论我国南传佛教建筑文化[D].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硕士学位论文,1994.选自星云大师监修,“法藏文库”之《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75辑:硕博士学位论文.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3.
    35.佛使比丘.佛法真实的面貌[Z].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36.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Z].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37.佛陀传[Z].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38.佛学辞典[Z].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39.傅云仙.泰国佛教造型艺术简介[J].东南亚,2004,(3).
    40.高长江.宗教的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1.高金龙.傣族小乘佛教美术略述[J].美术,1987,(8).
    42.高金龙.傣族生肖八图[J].山茶,1983,(1).
    43.高宗裕主编.民族学与博物馆学[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
    44.龚锐.圣俗之间——西双版纳傣族赕佛世俗化的人类学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45.龚锐.神圣帷幕的跌落——云南德宏傣族宗教消费世俗化现象考察[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2).
    46.龚锐.在异域与本土之间——中国西双版纳打洛镇傣族与缅甸掸族的跨境宗教文化交往[J].贵州民族研究,2006,(3).
    47.关支谦.佛教圣典[Z].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48.广超法师.佛学基础知识[Z].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49.郭湖生.西双版纳傣族的佛寺建筑[J].文物,1962,(2).
    50.郭伟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佛教壁画与古印度佛教壁画的不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4).
    51.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理论研究初探——从本质界定、功能分析到意义认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5).
    52.韩丽霞、董允.云南佛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53.罕燕.傣族故事图画刺绣片[J].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增刊.
    54.郝云华.傣族佛教壁画艺术的变迁,民族艺术研究,2001,(4).
    55.何明,洪颖.回到生活: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反思[J].文学评论,2006,(1).
    56.何明.直观与理性的交融:艺术民族志书写初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
    57.荷盟贺士编.佛陀法语[Z].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58.贺圣达.东南亚文化发展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59.贺圣达.关于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圈的几个问题[J].思想战线,1994,(2).
    60.弘学.佛学概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61.弘学.部派佛教[M].成都:巴蜀书社,1999.
    62.洪颖.共域的多重场景定义:仪式、表演或游艺——一个村落艺术活动的民族志反观[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6).
    63.洪颖.艺术人类学行为研究的主要范畴刍论[J].民族艺术,2007,(2).
    64.户晓辉.审美人类学如何可能——以埃伦·迪萨纳亚克<审美的人>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5).
    65.黄夏年.云南上座部佛教研究四十年[J].佛学研究,1992,(1).
    66.黄泽.西南民族节日文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5.
    67.黄泽.人类学艺术研究的历程与特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4).
    68.黄泽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俗艺术与宗教艺术[C].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69.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的启示[Z].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70.蒋述卓.宗教艺术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71.蒋述卓.宗教艺术的象征:意义的蕴藏与转换[J].民族艺术,1996,(2).
    72.江应棵.傣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73.江应樑.四十年前考察记录:傣族生活习俗[J].山茶,1980,(2).
    74.江应樑著,江晓林笺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M].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
    75.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编辑室编.《景谷民间故事》(一),景谷:内部资料,1989.
    76.净海.南传佛教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77.净因法师.初探南传佛教兴盛之因[Z].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78.祜巴勐著,岩温扁译.论傣族诗歌[M].昆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
    79.李靖寰.中国佛教艺术的一支奇葩——谈傣族的佛教造型艺术[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2).
    80.李谋.东南亚的佛教文学[J].东方论坛,1999,(3).
    81.李荣熙译.吉祥经[Z].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82.李伟卿.傣族佛寺中的造型艺术[J].美术研究,1982,(2).
    83.李旭.回旋着生命主题的美——傣族古代美学思想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1991,(1).
    84.李旭.小乘佛教与傣族美学思想[J].民族艺术研究,1991,(4).
    85.李宣林.云南的塔文化[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6).
    86.李正觉编.佛教百科全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7.[缅甸]雷迪大师著,[台湾]蔡文熙译.阿罗汉的足迹——佛陀修行的基本法则[M].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88.临沧县文体局民族文化调查组、伍琼华.临沧几所宗教寺庙调查[J].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增刊。
    89.林仁风、玉腊.泰国民族传统艺术[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7.
    90.林超民主编.西南古籍研究(2004)[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91.刘勤.从傣族文学看傣族人民的审美观[J].思想战线,1982,(3).
    92.刘岩.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93.刘扬武.云南德宏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教派和节庆[J].佛教文化,1994,(5).
    94.刘扬武.傣族小乘佛教乐器[J].乐器,2005,(4).
    95.刘扬武.西双版纳傣族佛教建筑艺术浅谈[J].法音,1988,(10).
    96.刘扬武.傣族的鼓[J].民族艺术,1986,(2).
    97.刘扬武.傣族乐器的传说——短鼓[J].乐器,1984,(2).
    98.刘扬武.云南德宏地区傣族佛教圣地景坎广姆重建一新[J].法音,1981,(3).
    99.卢山.云南傣族小乘佛教建筑比较研究[J].华中建筑,2002,(4).
    100.罗睺罗.佛陀的启示[M].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101.罗莉.南传佛教寺院经济略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
    102.罗睺振.从出土文物看小乘佛教在西双版纳的传播[J].东南文化,1992,(2).
    103.罗睺振.西双版纳佛寺及其附属建筑的民族特色[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1).
    104.罗睺振.西双版纳佛塔的类型及其源流[J].东南文化,1994,(6).
    105.罗哲文、刘文渊、刘春英.中国名塔[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106.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7.吕大吉.宗教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08.马莉萍.从佛教文化看傣族剪纸艺术[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3)
    109.[英]迈克尔·乔丹著,何可人译.佛迹画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10.梅桂莉.融汇宗教与艺术的傣族佛幡[J].今日民族,2002,(5).
    111.勐腊县民委、西双版纳州民委.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故事集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112.[缅甸]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著,缅译英:乌哥烈、乌丁灵,英译汉:[台湾]敬法比丘.南传菩萨道[M].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113.沐正戈.傣族的宗教剪纸[J].民族艺术研究,1989,(2).
    114.[美]W.E.佩顿著,许泽民译.阐释神圣[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115.普慧.佛教造型艺术释略[J].民族艺术,2000,(3).
    116.秦家华.试论云南民族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J].思想战线,1980,(4).
    117.秦家华.佛经与傣族文学[J].山茶,1981,(2).
    118.秦家华.贝叶文化的内涵和特点[J].思想战线,2006,(3).
    119.覃寿鹏.谈小乘佛教的哲学观[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4).
    120.邱紫华.印度古典美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1.全荃.谈“赞哈”的产生和发展[J].山茶,1980,(3).
    122.任兆胜.感受力·创造力·表现力——论傣族民间叙事诗的艺术特质[J].民族文学研究,1989,(2).
    123.[西晋]竺法护译,吕有祥译注.佛说本生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124.《山茶》编辑部编.傣族文学讨论会论文集[C]:昆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
    125.史继忠.西南佛教的典型意义[J].思想战线,2000,(5).
    126.施之华.试论佛教文化与傣剧初期形态的关系[J].民族艺术研究,1990,(2).
    127.宋立道.神圣与世俗——南传佛教国家的宗教与政治[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28.宋立道.传统与现代——变化中的南传佛教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29.苏天样.浅谈小乘佛教对傣族舞蹈的影响[J].民族艺术研究,1991,(3).
    130.谭乐山著,赵效牛译.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村社经济——对中国西南西双版纳的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131.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132.王春华.试析南传上座部佛教对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的影响[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133.王海涛.云南历代壁画艺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134.王建民.田野工作与艺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学科建设[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5).
    135.王杰.美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与文学学科的文化实践——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初步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5).
    136.王孺童注译.佛传:《释加如来应化事迹》注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37.王松.傣族长诗与傣族赞哈[J].思想战线,1980,(3).
    138.王松.傣族诗歌发展初探[M].昆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
    139.王松.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140.王松、王思宁.傣族佛教与傣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141.王晓帆.中国西南边境及相关地区南传上座部佛塔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中国知网http://www.cnki.com.
    142.王晓帆.神圣与世俗——宗教观念下的云南傣族聚落变迁[J].华中建筑,2006,(11).
    143.王晓帆.南传佛教佛塔的类型和演变,建筑,2006,(4).
    144.汪小洋.宗教美术发展的人类学思考[J].民族艺术,2007,(2).
    145.王懿之、杨世光编.贝叶文化论[C].昆明:人民出版社,1990.
    146.王哲一.我国南传佛教首次举行升僧阶仪式[J].中国宗教,2004,(2).
    147.王志远.中国佛教表现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48.吴庆洲.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J].华中建筑,1999,(4).
    149.吴庆洲.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续)[J].华中建筑,2000,(1).
    150.吴庆洲.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续)[J].华中建筑,2000,(2).
    151.吴平.融合·演变·出新——谈傣族佛寺艺术与外来佛教艺术的关系[J].民族艺术研究,1993,(3).
    152.伍琼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石——中国南传佛教壁画在民族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战线,2007,(6).
    153.[苏]乌格里诺维奇著,王先睿、李鹏增译.艺术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87.
    154.吴为山、王月清.中国佛教文化艺术[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155.吴虚领.东南亚美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56.吴支谦译.作乐供养成辟支佛缘.撰集百缘经[Z].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157.吴之清.云南傣族与小乘佛教[J].宗教学研究,2004,(3).
    158.吴之清.贝叶上的傣族文明——云南德宏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考察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7.
    159.吴之清.贝叶上的傣族文明——云南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社会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60.《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故事》编辑组.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故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161.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傣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162.西双版纳州志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志[M].景洪:西双版纳州民族出版社,2000.
    16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贝叶经全集(1—30集)[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07.
    164.晓飞.论傣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1990,(1).
    165.肖永明.云南上座部佛教巡礼[J].法音,2006,(1).
    166.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佛陀传[M].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167.星云大师.十大弟子传[M].中华佛典宝库http://www.fodian.net.
    168.徐伯安.我国南传佛教建筑概说[J].华中建筑,1993,(3).
    169.徐迎新.心灵的亲证:中国艺术人类学探寻历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4).
    170.杨昌鸣.云南傣族佛塔与泰缅佛塔的比较[J].东南亚,1992,(2).
    171.杨昌鸣.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172.杨恩寰,梅宝树.艺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73.杨光远译.沙萨纳芒鉴——古代罗纳塔王朝及佛教的传播[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174.杨俊.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赕”[J].云南档案,2003,(5).
    175.杨民康.论傣族南传佛教仪式音乐的分类方法[J].音乐研究,2003,(1).
    176.杨民康.论中国南传佛教音乐的文化圈和文化丛特征[J].中国音乐学,1999,(4).
    177.杨民康.中国境内南传上座部佛教课诵仪式音乐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3).
    178.杨民康.贝叶礼赞[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79.杨晓:《朴素的傣族布幡画[J].今日民族,1999,(2).
    180.杨学政、韩学军、李荣昆.昆明:云南境内的世界三大宗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181.杨学政.昆明:云南宗教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182.杨兆麟.傣族故事佛幡和故事布画[J].装饰,1998,(4).
    183.杨兆麟.原始物象——村寨的守护和祈愿[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184.杨曾文主编.当代佛教[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185.杨振昆.略论小乘佛教和傣族文学的关系[J].思想战线,1981,(6).
    186.姚珏.对云南西双版纳现存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巴利语文献特殊价值暨研究方法的几点认识[J].宗教学研究,2006,(4).
    187.[英]亚当斯·贝克夫人著,赵炜征译.释迦牟尼的故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88.姚荷生.水摆夷风土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189.易存国.敦煌艺术美学——以壁画艺术为中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90.尹绍亭、唐立、快永胜、岳小保编.中国云南德宏傣文古籍编目[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191.尹绍亭、唐立主编.中国云南耿马傣文古籍编目[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192.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编.贝叶文化论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193.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西双版纳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编.贝叶文化与民族社会发展[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194.云南大学贝叶文化研究中心、西双版纳贝叶文化研究中心编.贝叶文化与傣族和谐社会建设[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195.云南省编辑组编.云南民族民俗和宗教调查[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
    196.云南省编辑组编.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五)[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197.云南省编委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系列)[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8.云南省编委会编.西双版纳傣族社会综合调查(系列)[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云南省编委会编.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200.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西双版纳傣族小乘佛教及原始宗教的调查材料[C].内部资料,1979.
    201.湛如.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02.张斌远、夏志锋.中国古塔[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03.张法.佛塔:从印度到南亚的形式和意义变迁[J].浙江学刊,1998,(5).
    204.张法.空间形式与象征意义:佛教石窟从印度到汉地的演化[J].浙江学刊,1999,(1).
    205.张法.佛教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06.张公瑾、王锋.傣族宗教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07.张建章主编.德宏宗教[M].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2.
    208.张晓华.佛教文化传播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09.张勇.缅甸的佛教文化特色[J].中国宗教,1998,(2).
    210.赵伯乐.走过佛国[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11.张公瑾.南传佛教与傣文贝叶经[J].版纳,2007,(1).
    212.张建章.神奇的“拉罗摆”——南传上座部佛教葬礼纪实[J].世界宗教文化,1995,(2).
    213.赵洪顺编.德宏傣族民间故事[M].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93.
    214.赵玲.我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伦理的作用与影响[J].法音,2004,(5).
    215.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216.赵世林、伍琼华.傣族文化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217.赵世林.社会形态演化与傣族佛教文化传承[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5).
    218.赵跃鑫.独特的傣族壁画[J].山茶,1980,(2).
    219.征鹏、杨胜能编.西双版纳传说集萃[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
    220.郑筱筠.历史上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组织制度与社会组织制度之互动——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为例[J].世界宗教研究,2007,(4).
    221.郑元者.艺术人类学的生成及其基本含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4).
    222.钟智翔.试论小乘佛教对缅甸文化的核心作用[J].东南亚纵横,1997,(2).
    223.周浩明.云南傣族小乘佛教建筑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88.选自星云大师监修,“法藏文库”之《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75辑:硕博士学位论文,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3.
    224.周娅.再论傣族诗歌——中国南传佛教地区傣文古籍中诗歌的类别、起源和特点[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1).
    225.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26.朱海鹰.南传佛教塔寺艺术探索(上)[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1).
    227.朱海鹰.南传佛教塔寺艺术探索(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2).
    228.朱瑞玟编.佛经故事[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
    229.朱维明.傣族缅寺壁画[J].新美术,198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