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仪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國佛教研究領域,由於種種原因,以往對佛教儀式的關注較少。本文從齋供儀式的角度,結合田野調查,挖掘佛藏經律、敦煌遺書、俄藏黑水城遺書以及傳世佛教儀軌文本中的相關材料,認真解讀,分為道安三例、唱導、水陸法會、預修齋供等若干專題,考察研究了從佛教初傳到南宋時期,中國佛教儀式的發生、發展和演變,對中國佛教儀式進行了全新的探索,提出了以下重要觀點:
     一、中國佛教儀式分為修行儀式和齋供儀式兩大類。齋供儀式是齋僧的不同表現形態,是齋僧過程中僧人和施主互動的產物。是否包括齋僧這一程序,是判斷一個佛教儀式是否是齋供儀式的標准。
     二、道安三例與中國佛教齋供儀式的形成有密切關係。道安三例中的齋供儀式大致可包括行香唱讚、安佛設座、誦經轉讀、講經論義、布薩懺悔等内容,本文對此進行了詳盡的考釋,在此基礎上對什麼是齋講作了解讀。附帶還考辨了敦煌遗書中的論義文和《受八關齋戒文》。
     三、齋供儀式離不開唱導。唱導是齋供儀式的核心,包括宣名致禮、昇座說法和辯齋意等内容,並有相應的文本存世。宣名致禮和昇座說法時,一唱一和是唱導的重要標志。佛教文獻中的咒願、達嚫、行香咒願、歎佛咒願、表白、莊嚴、迴向、發願等不同的名稱,在齋供儀式背景下,它們與齋意同義。敦煌遺書中的齋意文雖有不同名稱,但實為同類文獻。一篇完整的齋意文,均有大致相同的結構,但這種結構並不固定。俗講是唐、五代時期一種在三長月舉行的勸人施財輸物的特定佛教法會。就儀式程序和話本而言,俗講與齋供儀式沒有區別。判斷一種佛教儀式是否是俗講的標准,是看其是否在三長月勸人輸財。
     四、齋供儀式可以有不同的分類,但齋供儀式的分類與其儀式程序並不完全相對應。本文主張,齋供儀式根據齋意可分為讚歎佛德類、慶皇猷類、慶讚功德類、薦亡類、祈禳類、受戒類和綜合類。根據儀式程序的内容,則可分为設齋供僧類、講經說法類、受戒類和綜合類。現存材料表明,不同人記述的同一種齋供儀式,由於視角不同,其儀式程序不盡相同。
     五、無遮大會是大型齋僧捨施法會,是佛教齋供儀式的代表。從唐代後期開始,無遮大會又被稱为水陸法會。就其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來說,水陸法會興起於梁武帝時代,在唐末五代出現了《壇法儀則》等數種儀式文本,在宋代相繼出現楊鍔、宗赜、蘇軾、祖覺和志磐等人编制的水陸儀。就儀式文本内容來看,水陸法會有一個從齋僧向施餓鬼轉變的趨勢。從具體操作程序來看,水陸法會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但有相應的功能和相應的配置。如大足石篆山石刻,就是配合舉行水陸法會而專門刻鑿在石頭上的水陸畫。在新资料的幫助下,楊鍔等人的《水陸儀》的研究有了新的進展,我們對水陸法會亦有了全新的認識。
     六、預修類齋供儀式與宋代以後中國佛教齋供儀式新格局的形成有密切關係。唐末出現的《十王經》和《受生經》,通過強調預修齋供儀式的功德,尤其是宣傳受生寄庫思想,在信衆與僧侣之間建立起了割捨不斷的聯繫,既彌補了齋供儀式由施僧食向施餓鬼食轉變所留下的空缺,又變相地促進了齋供儀式的發展,為近世佛教深入民間並融入中國社會各階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Due to various reasons,compared to all other research fields of Chinese Buddhist Studies,the study of Chinese Buddhist rite has been requiring more serious attention. Taking 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Zhaigong) as the proposed research approach, based upon fieldwork and what is learned from the fieldwork,standing upon the study of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utta-pitaka and Vinaya-pitaka,Dunhuang manuscripts, the Chinese Buddhist Writings from Karakhoto Site kept in Russia and all other possible data from the currently accessible Buddhist ritual texts,this dissertation, under the well arranged topics:the three rules instituted by Ven.Dao-an (312A.D.-385A.D.),the Changdao,the rite for deliverance of creatures of water and land(Shuilufahui),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of Yuxiu(Chinese Buddhist rite performed before death for advanced merits) and etc.,takes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hinese Buddhist rite between the earliest period of Buddhism's introduction to China and the period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A.D.-1279 A.D.) under research,and accomplishes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Buddhist rite from a wholly new perspective.The valuable points of view,therefore, are initiated below.
     Firstly,Chinese Buddhist rites are generally put into two categories:Buddhist self-cultivation rite and offering-food-to-monk rite.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in fact,means to the offering food to monks(Zhaiseng),but each is in a visibly different form.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i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inter-influence between Buddhist monks and almsgivers in the practice of the offering food to monks. Supposed that it includes the offering food to monks,the Buddhist rite could be determined properly as 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Secondly,the three rules instituted by Ven.Dao-an played substantially role when Chinese Buddhist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came into forth.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of the three rules instituted by Ven.Dao-an,generally, ought to include the following parts:the lighting joss stick & chanting (Xingxiangchangzan),the displaying Buddha statue & arranging sitting order for Buddhist monks(Anfoshezuo),the reading text & chanting text(Songjingzhuandu), the preaching text & performing Upadesa(Jiangjinglunyi),Uposatha and etc.The parts above are studied in detail,and,based upon the study,the Zhaijiang(offering monks food and listening to the preachment) is studied and interpreted.Moreover,the essays of Upadesa and the text of Upavasatha(Receiving the Eight Fast Commandments) in Dunhuang manuscripts are studied carefully.
     Thirdly,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requires the Changdao,which is essential to the rite.The Changdao consisted of the chanting all buddhas' names(Xuanmingzhili), the preachment by leading chanter(Shengzuoshuofa),the situational clarification of the worship purpose(Bianzhaiyi) and etc.Correspondingly,texts about the minor rites have been handed down till now.I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anting all buddhas' names(Xuanmingzhili) and the preachment by leading chanter(Shengzuoshuofa), the chanting in an echo-and-support i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of the Changdao. Taking 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as background,the terms in Buddhist literature, viz.the Zhouyuan,dana(Dachen),the lighting joss stick & spelling (Xingxiangzhouyuan),the highly praising Buddha & spelling(Tanfozhouyuan),the reciting texts(Biaobai),Alamkaraka(Zhuangyan),the distributing merits(Huixiang) and prarthana(Fayuan) are synonymous to the offering purpose(Zhaiyi).Hence, although essays about offering purpose might be found in Dunhuang manuscripts under varied titles,they ought to be understood and categorized into the offering purpose essay.All complete offering purpose essays ought to exhibit the similar structure,although the structure was never a fixed one.In Tang Dynasty (618A.D.-907A.D.) and the Five Dynasties(907A.D.-979A.D.),the Sujiang(the preachment for public) was a specific Buddhist rite performed in the three special months of abstinence and care(viz.the first month,the fifth month and the ninth month) in order to persuade people for almsgiving.In terms of ritual procession and the applied texts,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jiang and 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Supposed that it includes the persuading people to donate property in the three special months of abstinence and care,the Buddhist rite could be judged as the Sujiang properly.
     Fourthly,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might be classified under varied criteria, and the classifications of the rite might not be totally parallel with the procession of the rite.it is asserted that,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offering,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s could be categorized into the following types:the highly praising for Buddha's merit(Tanfode),the glorifying of royal government (Qinghuangyou),the celebrating & praising merit(Qingzan-gongde),the releasing dead from suffering(Jianwang),the praying for realizing personal will and for avoiding suffering(Qirang),the receiving commandments(Shoujie) and the integrated.On the other hand,according to the ritual procession,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s might be put into four types:the offering food to monks (Shezhaigongseng),the interpreting text & preaching text(Jiangjingshuofa),the receiving commandments(Shoujie),and the integrated.Accessible data illustrate that, from the individual visual perspective,people had recorded the sam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in their own way and their records of the ritual procession might be difference to each other.
     Fifthly,as the representative one of Chines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Panca-varSika-maha is the very rite,offering food to monks and giving alms.From the period of Tang Dynasty,the Panca-varSika-maha was also called the rite for deliverance of creatures of water and land.In terms of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historically,the rite for deliverance of creatures of water and land arose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Wu(464A.D.-549A.D.) of Liang Dynasty(502A.D.-557A.D.). And,by the later period of Tang Dynasty and in the Five Dynasties,several ritual text, the Text of Setting Altar Up and Processing the Rite(Tanfayize) included,occurred. Then,in the Song Dynasty(960A.D.-1279A.D.),the shuilu ritual text was gradually framed with the efforts of Mr.Yang E,Ven.Zong-ze,Mr.Su Shi,Ven.Zu-jue,Ven. Zhi-pan and etc.In terms of the text content,there had been a general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te for deliverance of creatures of water and land,viz.the change from the offering food to monks to 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for hungry ghost (Shi-egui).In terms of the practical program,the rite for deliverance of creatures of water and land was not performed in any fixed procession,but it did have it own established equipment and function.For instance,the stone carvings in the Mountain Shizhuan of Dazu County,Chongqing Municipality are about the pictures of the rite for deliverance of creatures of water and land.And,in fact,in order to co-ope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eremony,they were carved.New data progressed the research of The Shuilu Ritual Text by Mr.Yang E and the shuilu ritual texts by others and,greatly, advanc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ite for deliverance of creatures of water and land.
     Sixthly,in shaping the new structure of Chinese Buddhist offering-food-to-monk rite,which occurred after Song Dynasty,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of the Yuxiu type played fundamental role.By emphasizing the merits of 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of the Yuxiu and publicizing the idea of the be-born and the offerings for crediting the convertible merits in particular,the Sutra of Yama-raja's Revelation Preached by Buddha and the Be-born Sutra,which arose in the later period of Tang Dynasty,closely tied the Buddhist laymen to Buddhist monks.It occupied the left space when the focus of 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 shifted from giving monks food to the almsgiving for the hungry ghost.Meanwhile,to some extent,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ffering-food-to-monk rite.Moreover,it built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enetration of Buddhism into Chinese folk and the closely fitting of Buddhism into all classes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post-medieval time.
引文
1 侯沖:《雲南阿吒力教經典研究》,第285-288頁。
    2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六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第35-381頁;
    《藏外佛教文獻》,第七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14-225頁;
    《藏外佛教文獻》,第八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53-358頁。
    3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二編第十二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63-278頁。
    4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六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第227-313頁。 二》(《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晚唐至宋敦煌聽許僧人娶妻生子》、《重新認識八至十一世紀的敦煌佛教——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六》(劉進寶等主編《轉型期的敦煌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14頁)、《8至11世紀敦煌僧人從政從軍——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七》(《敦煌學輯刊》2007年第4期;《敦煌研究》2008年第1期)、《敦煌佛教研究的得失》(《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9期)等相關系列論文。
    1 張錫祿:《南詔與白族文化》,北京:華夏出版社,1992年;
    《大理白族佛教密宗》,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李東紅:《白族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研究》,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
    2 李國泰:《梅州客家“香花”研究·自序》,廣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
    3 謝重光:《客家文化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第327-343頁。
    4 譚偉倫主编:《民間佛教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5 業露華:《中國的佛教儀規》,第1頁。
    1 王文錦:《禮記譯解》(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第708頁。
    2 王文錦:《禮記譯解》(下),第709頁。
    3 《庄子·人间世》:“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齋乎?'”《成玄英疏》說:“齋,齊也,謂心跡俱不染塵境也。”(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 書局,1961年,第146頁)說明也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
    4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01頁。
    5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19頁。
    6 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3頁。
    7 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第2頁。
    8 董蓮池先生《說文解字考正》根據示字甲骨文形體及其線條變化,認爲《說文》對“示”的形義分析不可從(第3頁)。對“示”字是否與宗教神事有關則未作說明。
    9 謝和耐:《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耿昇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257頁。
    10 謝和耐:《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第256頁。
    11 蔣忠新譯:《摩奴法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第90-95頁。現存《摩奴法論》形成的時間可能晚於佛教形成的時間,不過印度教的制度性規定,不會是佛教形成後由於受佛教的刺激而出現的,故有關禁食的規定,當在佛教產生之前已形成。
    1 參見張侃《田野工作、歷史文獻與史學研究》,《光明日報》 2007年8月31日;
    《新華文摘》2007年23期69頁。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3656
    2 方廣錩:《敦煌學佛教學論叢》(上),香港:中國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第35、
    1 王新:《佛事儀式》,載《<中國大百科全書>選編·佛教》,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0年,第325頁。
    2 業露華:《中國的佛教儀規》,第2頁。
    3 支謙譯:《佛開解梵志阿颰經》,《大正藏》,第1冊,第261頁中。
    4 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卷四十八,《大正藏》,第1冊,第729頁下。
    1 《大正藏》,第1冊,第900頁中-901頁上。
    2 《大正藏》,第17冊,第535頁上中。
    3 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第328頁。
    4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436頁。
    5 司馬遷:《史記》,第1370頁。
    1 《大正藏》第2冊,第854頁下-855頁上。
    2 《大正藏》第49冊,第319頁下。
    3 《大正藏》第24冊,第1059頁上。
    4 王邦維:《義淨與<南海寄歸内法傳>》,第139頁,附入《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版。
    1 王邦維:《義淨與<南海寄歸内法傳>》,第139-140頁,附入《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
    2 《南海寄歸内法傳》卷一《序》,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24頁。
    3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56頁。
    4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4頁。
    5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9頁。
    6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2頁。
    1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57頁。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55頁。
    3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34頁。
    4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56頁。“設供齋僧”原作“設僧齋供”,今從《大正藏》本。
    5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49頁。
    6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59頁。
    7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48頁。
    8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9頁。
    9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26頁、27頁[校記](2)。
    10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58頁。
    11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8頁。
    12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34頁。
    1 王邦維:《義淨與<南海寄歸内法傳>》,第137頁,附入《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59頁。
    1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2-64頁。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8頁。
    3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4頁。
    4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9頁。
    5 義淨《南海寄歸内法傳》卷三“師资之道”章有文説:“上言制底畔睇者,或云制底畔彈那。大師世尊既涅槃後,人天並集,以火焚之。眾聚香柴,遂成大[(?)/積],即名此處以為質底,是積聚義。據從生理,遂有制底之名。又釋:一想世尊眾德俱聚於此,二乃積甎土而成之,詳傳字義如是。或名窣睹波,義亦同此。舊總云塔,別道支提,斯皆訛矣。或可俱是,眾共了名,不論其義。”(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145-146頁)則制底即佛塔。
    1 《大正藏》,第24冊,第922頁上。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34頁。
    1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49頁。
    2 《大正藏》,第32冊,第784頁中。
    3 《大正藏》,第24冊,第826頁中。
    4 《大正藏》,第22冊,第944頁下。
    5 《大正藏》,第24冊,第877頁下。
    6 《大正藏》,第22冊,第170頁中、下。
    1 《大正藏》,第2冊,第845頁上。
    2 《大正藏》,第14冊,第422頁中。
    3 《大正藏》,第53冊,第610頁上;第54册,第42頁中下。
    4 《大正藏》,第54冊,第306頁上。
    5 王惠民:《敦煌寫本〈請賓頭盧疏〉考察》,載《敦煌學輯刊》,2006年第2期。
    6 古文中“牀”、“床”往往並用,本文統一作“牀”。下同。
    7 《大正藏》,第32冊,第784頁下。
    8 釋慧皎:《高僧傳》,湯用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第474頁。
    9 《大正藏》,第53冊,第611頁上;第54冊,第43頁下。
    1 《大正藏》,第53冊,第610頁中下;第54册,第43頁上。
    1 王惠民:《敦煌寫本〈請(?)頭盧疏〉考察》,載《敦煌學輯刊》,2006年第2期。
    2 王惠民先生認為這種說法屬於錯誤的說法。參見王惠民《古代印度賓頭盧信仰的產生及其東傳》,《敦煌學輯刊》,1995年第1期。
    3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68頁。
    4 釋一如編纂:《三藏法數》,無錫丁氏校印本,1923年,第236頁下。
    1 《大正藏》,第23冊,第299頁上中。
    2 《大正藏》,第23冊,第299頁中。
    3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54頁。
    4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69頁。
    5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57頁。
    6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57頁。
    1 季羨林先生指出:“在中國佛教史上,道安開創了一個新時期。”(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收入季羨林著《季羨林學術精粹》,第三卷,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6年,第41頁)。業師方廣鋁先生亦指出,“道安是中國佛教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人物,也是中國佛教史上的第一座高峰。”(方廣錩:《道安評傳》,北京:昆侖山版社,2004年,第280頁。)
    2 方廣錩:《道安評傳·前言》(第39頁)。
    3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55-65頁。
    5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二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195頁。
    6 釋慧皎:《高僧傳》,第183頁。
    7 周叔迦、蘇晉仁:《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第545頁、第1171頁(並 見道世集《諸經要集》卷四,《大正藏》第54冊,第32頁下);《大正藏》第54冊,第241頁上中。
    1 方立天先生指出道安三例是“僧尼赴請、禮懺等行儀軌範”(《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第6頁),也認為道安三例與齋僧有關。
    2 《大正藏》,第54冊,第274頁下。
    3 《大正藏》,第4冊,第332頁中下。
    4 《大正藏》,第14冊,第794頁中。
    5 《大正藏》,第54冊,第241頁上中。
    6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153頁;巨贊:《道安》,見中國佛教協會編《中國佛教》(二),第22頁;許里和:《佛教征服中國》,李四龍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9-240頁。
    7(台灣)勞政武:《佛教戒律學》,第65頁。
    1 其文作“柯迦羅,此云法時,本中天竺人……棄捨世榮,出家精苦,誦大、小乘經及諸部昆尼。常貴遊化,不樂專守,以魏嘉平中(249-254)來至洛陽。于時魏境雖有佛法,而道風訛替,亦有眾僧未稟歸戒,正以剪落殊俗耳。設復齋懺,事法祠祀。迦羅既至,大行佛法。時有諸僧共請迦羅譯出戒律,迦羅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廣,佛教未昌,必不承用。乃譯出《僧祇戒心》,止備朝夕。更請梵僧立羯磨法受戒。中夏戒律,始自于此。”參見釋慧皎《高僧傳》,第13頁。
    2 《大正藏》,第40冊,第135頁上。
    3 《續藏經》,第42冊,第636頁下。
    4 《續藏經》,第42冊,第1026頁上。
    1 道宣:《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三,《大正藏》,第40冊,第138頁。
    1 方廣鋁:《道安評傳》,第198頁。
    2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劄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464頁。
    3 《大正藏》,第40冊,第136頁中。
    4 《續藏經》,第40冊,第759頁下。
    5 原本署“玄惲纂”。玄惲為道世字號。為不致混亂,本文將署“玄惲纂”的書,統一改為“道世纂”。
    6 《續藏經》,第44冊,第376頁中。
    7 《大正藏》,第2冊,第839頁中下。
    8 《大正藏》,第2冊,第661頁下-662頁上。
    1 《大正藏》,第14冊,第901頁中。同冊第905頁下《佛說柰女耆婆經》有相近文字。
    2 《大正藏》,第2冊,第844頁中下。
    3 《大正藏》,第4冊,第203頁上。
    4 《大正藏》,第4冊,第395頁上中。
    5 《大正藏》,第53冊,第612頁上中。
    6 《大正藏》,第53附,第612頁上。
    7 《大正藏》,第54冊,第242頁下。
    1 僧祐:《出三藏記集》,第485頁。
    2 《大正藏》,第23冊,第269頁下。
    3 《大正藏》,第54冊,第242頁中。
    4 《大正藏》,第54冊,第241頁中下。
    1 《大正藏》,第40冊,第36頁下。
    2 《大正藏》,第54冊,第275頁下-276頁上。
    3 《大正藏》,第24冊,第914頁中。
    4 《善見律毗婆沙》卷九解釋說:“突吉羅者,不用佛語,突者惡,吉羅者作,惡作義也。於比丘行中不善,亦名突吉羅。律本中偈:突吉羅罪者,其義汝善聽。亦名是過失,又名為蹉跎。如世人作惡,或隱或現前。”(《大正藏》,第24冊,第733頁下)《毗尼母經》卷七亦說:“突吉羅者,名為惡作。犯身口律儀,名為惡作。”(《大正藏》,第24冊,第843頁上)
    5 《大正藏》,第40冊,第136頁中。
    1 《大正藏》,第40冊,第36頁下。
    2 《續藏經》,第40冊,第727頁下。
    3 參見《大正藏》,第47冊,第464頁上。
    4 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第115-200頁。
    5 《大正藏》,第54冊,第276頁上。
    6 《大正藏》,第49冊,第331頁下。
    1 《大正藏》,第12冊,第217頁上。
    2 《大正藏》,第11冊,第673頁上;第17册,第960頁中。
    3 《大正藏》,第47冊,第456頁中;第457頁中;第465頁上。
    4 文見《大正藏》,第47冊,第456頁中-第457頁中。參見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第115-200頁。
    5 《大正藏》,第54冊,第275頁下。
    1 業露華:《中國佛教的儀規》,第1頁。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62頁。
    3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49頁。
    4 《大正藏》,第40冊,第135頁下。
    5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49頁。
    6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31頁。
    7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64頁。
    8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108頁。
    9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49頁。
    10 《大正藏》,第40冊,第135頁下-136頁上。
    1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59頁。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175頁。
    3 《大正藏》,第50冊,第352頁中。
    4 《大正藏》,第50冊,第353頁中。
    1 《大正藏》,第23冊,第268頁下-269頁中。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63頁。
    3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113頁。
    4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175頁。
    5 失譯(附《後漢錄》)《分別功德論》:“阿難即時昇于座。座者師子座也。經所以喻師子座者,師子獸中之王,常居高地,不處卑下,故喻高座也。”(《大正藏》第25冊,第32頁下)
    1 前賢研究俗講時,曾根據文獻記載,從中國古代方位尊卑的角度,對法師與都講所坐高座的坐向作過討論。從義淨的記載來看,法師與都講座位的坐向,主要是根據佛像的坐向來安排的。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175頁。
    3 《大正藏》,第3册884頁上中。
    4 《續藏經》,第77冊,第162頁中。
    5 《大正藏》,第23冊,第299頁上。
    6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136頁。
    1 《大正藏》,第22冊,第121頁上。
    2 王邦維:《義淨與〈南海寄歸內法傳〉》,第117-118頁,附入《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
    3 《大正藏》,第22冊,第935頁上中。
    4 《大正藏》,第40冊,第136頁上。
    5 《大正藏》,第22冊,第446頁中。
    1 《大正藏》,第22冊,第548頁上。
    2 《大正藏》,第22冊,第927頁下。
    3 《大正藏》,第40冊,第136頁上。
    4 童書業:《“牀”與“胡牀”》,見童教英整理《童書業著作集》第三卷《童書業史籍孜證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532-535頁。
    5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49頁。
    6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31頁。
    7 《大正藏》,第22冊,第446頁中。
    8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31頁。“枮”字原作“拈”,據校記改。
    1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48頁。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31頁。
    3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31頁。
    4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148頁。
    5 《大正藏》,第40冊,第35頁中。
    6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31頁。
    7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7年,第297頁。小野勝年本因標點習慣不同,不引錄,也不再一一出注。
    8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第69-70頁。
    1 《大正藏》,第24冊,第914頁上中。
    2 《大正藏》,第40冊,第137頁上;《續藏經》,第42n0,第901頁下。
    3 《大正藏》,第24冊,第925頁上。
    4 《續藏經》,第42冊,第1009頁下。
    5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32頁。
    6 “踞”,原作“居”,據校注本校記改。
    7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147頁。
    8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31頁。
    1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30頁。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148頁。
    3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第89頁。
    4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第69頁。
    5 《大正藏》,第40册,第136頁中。
    6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63頁。
    7 釋慧皎:《高僧傳》,第508頁。
    8 《續藏經》,第21冊,第710頁中。
    1 《大正藏》,第55冊,第279頁下。
    2 蘇晉仁:《佛教文化與歷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6-23頁。
    3 釋慧皎:《高僧傳》,第507頁。
    4 “藻”,《高僧傳》作“制”。
    5 “尊”,《高僧傳》作“貴”。
    6 “穢”,《高僧傳》作“噦”。
    7 釋僧祐:《出三藏記集》,第534頁;釋慧皎:《高僧傳》,第53頁。標點從《山三藏記集》點校本。
    1 《大正藏》,第24冊917頁上。
    2 釋僧祐:《出三藏記集》,第561頁。
    3 釋慧皎:《高僧傳》,第179頁。
    4 “唄”,原書作“明”,據《法苑珠林》改。
    5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153頁。
    6 《大正藏》,第50冊,第463頁中。
    7 《大正藏》,第54冊,第1123頁下。
    1 《大正藏》,第34冊,第727頁中。
    2 《續藏經》,第34冊,第650頁中下。
    3 周叔迦先生指出:“一契便是一個曲調”(《周叔迦佛學論著全集》,第1061頁、1106頁)。“所謂三契經就是歌詠三段經文。”(《周叔迦佛學論著全集》,第1107頁)“三契經便是歌唱三段經文。”(《周叔迦佛學論著全集》,第1061頁)亦證明了這一點。
    4 王邦維:《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第175頁。
    5 《大正藏》,第85冊,第1459頁上。津藝207首殘,尾題“佛說無常三啓經”,尾題後題記同S.153,但略有異字。
    1 《大正藏》,第50冊,第415頁中。
    2 唐遁倫《瑜伽論記》卷一、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一均稱:“泛聲有三,一男,二女,三非男女”。
    3 《大正藏》,第42冊,第331頁上;第43冊,第18頁下;第54冊,第640頁上。
    4 “國大德三藏法師法成譯”,甲本作“吳三藏”。
    5 “華”,甲本作“花”。下同。
    6 “被”,底本作“披”,據甲本改。
    7 “增”,底本作“曾”,據甲本改。
    8 “八轉聲誦一卷”,甲本無。
    9 《續藏經》,第28冊,第253頁下。
    10 《大正藏》,第52冊,第365頁下。並見道世《諸經要集》,《大正藏》,第54冊,第33頁上。參見《廣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冊,第119頁中。
    1 《大正藏》,第24冊,第917頁上。
    2 《大正藏》,第24冊,第916頁下。
    3 《大正藏》,第24冊,第917頁上。
    4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8頁。
    5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8頁。
    6 《大正藏》,第23冊,第534頁中。
    7 《大正藏》,第25冊,第144頁下。
    8 《大正藏》,第25冊,第277頁中。
    9 《大正藏》,第40冊,第138頁上。
    1 《大正藏》,第40冊,第138頁中。
    2 《大正藏》,第40冊,第138頁上。
    3 《大正藏》,第22冊,第816頁下-817頁上
    4 《大正藏》,第25冊,第32頁上。
    5 眾賢造:《阿昆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十四,《大正藏》,第29冊,第595頁上;
    《阿昆達磨藏顯宗論》卷二十四,《大正藏》,第29冊,第891頁下。並見《大正藏》,第41冊,第288頁上、第685頁下。
    1 子璿:《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大正藏》,第33冊,第155頁下;
    寳臣:《注大乘入楞伽經》卷一,第39冊,第434頁上。
    2 釋一如編纂:《三藏法敗》,第376頁上。
    3 《續藏經》,第42冊,第244頁上。
    4 《大正藏》,第24冊,第832頁下-833頁上。
    5 《大正藏》,第23冊,第420頁下-421頁上。
    1 《大正藏》,第24冊,第832頁上。
    2 闍那崛多等:《大法炬陀羅尼經》卷六,《大正藏》,第21冊,第686頁上。
    3 《大正藏》,第12冊,第467頁下。
    4 《大正藏》,第17冊,第531頁下。
    5 《大正藏》,第24冊,第916頁中。
    1 《大正藏》,第22冊,第817頁上。
    2 《大正藏》,第22冊,第817頁上中。
    3 《大正藏》,第24冊,第833頁上。
    1 《大正藏》,第22冊,第1029頁下。
    2 《大正藏》,第33冊,第315頁下。
    3 《大正藏》,第26冊,第291頁下。
    4 《大正藏》,第85冊,第19頁上中。
    5 《大正藏》,第33冊,第435頁中。
    1 “何”,底本無,據上下文行文補。
    2 《續藏經》,第34冊,第307頁下-308頁上。
    3 《續藏經》,第20冊,第889頁上。
    4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第187頁。
    5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第188頁。
    6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第39頁、第158頁、第487-488頁。
    1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第120頁。
    2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第122頁。
    3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第735頁。
    4 《大正藏》第50冊,第429頁上。並見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随疏演義鈔》卷十五(《大正藏》第36冊,第116頁上)、道宣《法苑珠林》卷二十四(《大正藏》第53冊,第467頁中)、智昇《開元釋教錄》卷六(《大正藏》第55冊,第540頁中下)等。
    5 《大正藏》第50冊,第647頁上。
    1 曉文:《釋“香火”》,《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5期;
    郝春文:《中古時期社邑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第182頁,註120。
    2 P.2081所引經的翻譯時間,不早於南朝蕭齊,故推知其成書時間在東晉以後。
    3 《大正藏》,第2冊,第5頁下;第21冊,第686頁上中。
    4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卷七,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6冊,第53頁下。
    5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卷七,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6冊,第53頁下-54頁上。
    1 《大正藏》,第21冊,第686頁中。
    2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卷七,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6冊,第53頁下。
    3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卷七,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6冊,第53頁下。
    4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卷七,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6冊,第54頁上。
    5 闍那崛多等譯:《大法炬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1冊,第686頁上。
    6 《大正藏》,第21冊,第686頁中。
    7 《大正藏》,第2冊,第5頁下。
    8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卷七,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6冊,第54頁上。
    1 《大正藏》,第26冊,第54頁上。
    2 《大正藏》,第54冊,第239頁下-240頁上。
    3 《大正藏》,第54冊,第295頁中。
    1 《大正藏》,第52冊,第238頁上。
    2 《大正藏》,第52冊,第299頁上。
    3 《大正藏》,第50冊,第367頁上。
    4 《續藏經》,第36冊,第40頁中。
    5 《大正藏》,第50冊,第542頁中。
    6 《大正藏》,第85冊,第1298頁上。
    7 黄征等:《敦煌變文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第742頁。
    8 黃征等:《敦煌變文校注》,第704頁。
    1 《大正藏》,第54冊,第245頁上。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傅校注》,第172頁。
    3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172頁。
    4 《大正藏》,第54冊,第242頁中。
    5 《大正藏》,第23冊,第250頁中下。
    6 “今”,《大正藏》本作“令”,據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明嘉靖八年(1529)刻本校改。
    7 《大正藏》,第54冊,第304頁上。
    1 《續藏經》,第44冊,第317頁下。
    2 “各”,小野勝年本(《入唐求法巡禮行記の研究》,第二卷,東京:鈴木學術財團,昭和41年,第143頁)、白化文等校注本作“名”,不妥。從上下文看,如作“名”,則與下文講師——申舉施主名重復。“別各”則指不同的人、每個人。
    3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記行記校注》,第187-188頁。
    4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記行記校注》,第188頁。
    5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第265頁。
    1 “讀”,原作“讚”,據校記改。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175頁。
    3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177頁。
    4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178頁。
    5 “既”,校注本作“即”,據《大正藏》本改。
    6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傅校注》,第179頁。
    7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180頁。
    8 釋慧皎:《高僧傳》,第507頁。
    1 《大正藏》,第52冊,第365頁下。並見道世《諸經要集》,《大正藏》,第54冊,第33頁上。
    參見《廣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冊,第119頁中。
    2 釋慧皎:《高僧傳》,第508-509頁。
    3 釋慧皎:《高僧傳》,第507頁。
    4 釋慧皎:《高僧傳》,第509頁。
    1 釋僧祐:《出三藏記集》,第485-486頁。
    2 《大正藏》,第50冊,第463頁中。
    3 釋慧皎:《高僧傳》,第509頁。
    4 《大正藏》,第50冊,第413頁下。
    1 釋道世:《法苑珠林校注》,第1170頁。
    2 釋僧祐:《出三藏記集》,第486頁。
    3 釋僧祐:《出三藏記集》,第534頁。
    1 郝春文主編:《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三),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
    2 楊維中先生在《古代講經雜孜》中,已注意到“在講經法會中,不但是‘都講'可以問難,任何聽眾都可以問難”(《佛學研究》2008年,第80頁),但仍然以為都講“主要的任務是‘問難'”(第79頁)、“‘都講'的基本職責是‘問難'”(第80頁),似前後不協。
    3 《大正藏》第30冊,第356頁上-360頁下。
    4 《大正藏》第31冊,第531頁上-535頁中。
    5 《大正藏》第31冊,第771頁上-772頁下。
    6 卑摩羅叉續譯:《十誦律》卷六十,《大正藏》第23冊,第446頁中;
    真諦譯:《婆藪槃豆法師傅》,《大正藏》第50冊,第190頁上。
    7 《大正藏》第15冊,第456頁上。
    8 釋慧皎:《高僧傳》,第181頁。
    9 《續藏經》,第9冊,第479頁上。
    10 《大正藏》,第49冊,第341頁上;《續藏經》,第75冊,第121頁上;
    《續藏經》,第76冊,第27頁上。
    1 釋慧皎:《高僧傳》,第212頁。
    2 釋慧皎:《高僧傳》,第192-193頁。
    3 陳寅恪:《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9頁。
    4 陳寅恪:《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第110頁。
    5 釋慧皎:《高僧傳》,第241-+42頁。
    1 就授、受的使用來說,“授戒”是從僧人的角度,“受戒”是從信眾的角度。
    2 《大正藏》,第14冊,第905頁下。
    3 《大正藏》,第2冊,第862頁下-863頁上。
    4 《大正藏》,第25冊,第159頁中。
    5 《大正藏》,第25冊,第159頁下。
    6 《大正藏》,第2冊,第169頁上。
    7 《大正藏》,第22冊,第998頁中。
    1 《大正藏》,第1冊,第402頁上。
    2 《大正藏》,第2冊,第295頁下。
    3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二冊,第177頁。
    4 《續藏經》,第5冊,第237頁上中。
    1 《續藏經》,第59冊,第358頁中。
    2 《大正藏》,第40冊,第139頁下。
    3 《大正藏》,第45冊,第867頁上。
    4 《大正藏》,第40冊,第139頁下。
    5 《大正藏》,第53冊,第926頁上。
    6 《大正藏》,第40冊,第139頁下。
    1 《大正藏》,第3冊,第157頁中下。
    2 《大正藏》,第23冊,第506頁中。
    3 《大正藏》,第3冊,第472頁中;第4冊,第147頁下。
    4 《大正藏》,第3冊,第802頁中。
    5 《大正藏》,第1冊,第260頁下-261頁上。
    6 《大正藏》,第24冊,第802頁中。
    1 《大正藏》,第25冊,第159頁下-160頁上。
    2 《大正藏》,第40冊,第139頁下-140頁上。
    1 “受”,底本作“愛”,據文意改。
    2 上海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第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64-365頁。
    3 《大正藏》,第2冊,第756頁下。
    1 《大正藏》,第3冊,第69頁中。
    2 《大正藏》,第25冊,第159頁中下。
    3 《大正藏》,第23冊,第508頁下。
    4 《大正藏》,第3冊,第159頁下。
    5 《大正藏》,第53冊,第931頁下。
    6 《續藏經》,第44冊,第383頁上。
    1 《大正藏》,第3冊,第159頁中。
    2 《大正藏》,第23冊,第509頁上。
    3 《大正藏》,第3冊,第159頁下-160頁上。
    4 《大正藏》,第23冊,第420頁下。
    5 《大正藏》,第25冊,第160頁上。
    6 《大正藏》,第23冊,第509頁上。
    1 《大正藏》,第2冊,第757頁上。
    2 《大正藏》,第23冊,第508頁下-509頁上。
    3 《大正藏》,第25冊,第160頁上。
    4 《續藏經》,第59冊,第357頁。
    1 方廣錩:《敦煌學佛教學論叢》(上),第48頁。
    2 方廣錩:《敦煌學佛教學論叢》(上),第35頁。
    3 方廣錩:《敦煌學佛教學論叢》(上),第17-48頁。
    4 《大正藏》,第53冊,第926頁上。
    5 “無量化身”,甲本作“羅漢聖僧”。
    6 “苑”,底本無,據甲本補。
    7 “諦”,底本作“帝”,據甲本改。
    8“揚”,底本作“楊”,據文意改。
    1 《大正藏》,第3冊,第444頁中下。
    2 《大正藏》,第25冊,第159頁中。
    3 《大正藏》,第40冊,第140頁上。
    1 《大正藏》,第23冊,第420頁下-421頁上。
    2 《大正藏》,第1冊,第911頁中下。
    3 《大正藏》,第1冊,第771頁上-772頁中。
    4 《大正藏》,第8冊,第385頁中。
    5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佛說長阿含經》卷九,《大正藏》,第1冊,第54頁上。
    6 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卷三十三,《大正藏》,第2冊,第237頁下。
    7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第1冊,第12頁上。
    1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佛說長阿含經》卷二,《大正藏》,第1冊,第12頁上。
    2 竺佛念譯:《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大正藏》,第24冊,第1013頁中。
    3 曇無讖譯:《優婆塞戒經》卷二,《大正藏》,第24冊,第1045頁中。
    4 《大正藏》,第2冊,第505頁下-第506頁下。
    5 《大正藏》,第23冊,第509頁上。
    6 《大正藏》,第3冊,第160頁上。
    7 《大正藏》,第52冊,第86頁中。
    1 參見陳祚龍《新校重訂隋釋信行的“受八戒法”》,載氏著《中華佛教文化史散策》第四集,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第557-565頁。
    2 《大正藏》,第29冊,第73頁上。
    3 《續藏經》,第53冊,第115頁下。
    4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214頁。
    1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第158頁。
    2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第160頁。
    3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第176-178頁。
    4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第750頁。
    1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第3-4頁。
    1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第498-499頁。
    2 慧皎《高僧傳》說:“夫唱導所貴,其事四焉:謂聲辯才博。非聲則無以警眾,非辯則無 以適時,非才則言無可採,非博則語無依據。” 《高僧傳》,湯用彤校注本,第521頁。
    3 方文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六輯,第225頁、第270頁;第八輯,第78頁。
    1 釋僧祐:《出三藏記集》,第481頁。
    2 如引《四分律》文見《大正藏》,第22冊,第935頁下-936頁上;引《摩訶僧衹律》文見《大正藏》,第22冊,第500頁中下;引《長阿含經》文見《大正藏》第1冊,第12頁下;引《五分律》文見《大正藏》第22冊,第103頁中。
    3 《大正藏》,第4冊,第479頁下-480頁中。
    4 《大正藏》,第40冊,第136頁下。
    5 《大正藏》,第47冊,第475頁上。
    6 釋慧皎:《高僧傳》,第521頁。
    7 《大正藏》,第40冊,第136頁中下。
    8 《大正藏》,第40冊,第402頁上。
    1 《大正藏》,第22冊,第512頁上。
    2 《大正藏》,第23冊,第299頁中。
    3 釋慧皎:《高僧傳》,第518頁。
    4 釋慧皎:《高僧傳》,第510頁。
    5 《大正藏》,第50冊,第701頁中。
    6 《大正藏》,第50冊,第700頁下-701頁上。
    7 釋慧皎:《高僧傳》,第513頁。
    8 釋慧皎:《高僧傳》,第516頁。
    9 釋慧皎:《高僧傳》,第516頁。
    10 釋慧皎:《高僧傳》,第521-522頁。
    11 “徒”,底本作“途”,據校注改。
    12 “伐”,底本作“代”,據校注改。
    13 釋慧皎:《高僧傳》,第522頁。
    1 《大正藏》,第54冊,第276頁中。
    2 《大正藏》,第40冊,第136頁下。
    3 《大正藏》,第40冊,第402頁上。
    4 《續藏經》,第40冊,第759頁下。
    1 《大正藏》,第28冊,第737頁上。
    2 《大正藏》,第35冊,第443頁下。
    3 《大正藏》,第54冊,第704頁中。
    4 《大正藏》,第54冊,第276頁中。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五十五解釋“噠嚫”說:“噠嚫,今嘰僧錢也。”(《大正藏》,第54冊,第671頁上)道誠或據此稱爲嚫錢。
    5 如《大寳積經》卷九十說:“在家菩薩住於慈愍不惱害心,應修二施。何者為二?一者法施,二者財施。”(《大正藏》,第11冊,第515頁下)《增壹阿含經》卷十九說:“世間有二施業。云何為二?所謂財施、法施。”(《大正藏》,第2冊,第642頁上)
    6 如《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三十八說:“云何布施?謂財施、法施及無畏施。”(《大正藏》,第11冊,第881頁上)又如《成唯識論》卷九說:“施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大正藏》,第31冊,第51頁中)
    7 《大正藏》,第25冊,第486頁上。
    8 《大正藏》,第30冊,第510頁上。
    9 《大正藏》,第22冊,第30頁中。
    10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6-68頁。
    1 “唱”,底本作“喝”,據校記改。
    2 宗賾:《禪苑清規》,蘇軍點校,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頁。行文格式參考了《續藏經》第63冊,第525頁中的錄文格式。
    3 《續藏經》,第63冊,第560頁上。
    4 參見《續藏經》,第60冊,第799頁下;570頁下;147頁下。
    5 《禪門日誦》,浙江天台山國清寺法物流通處印行,天台印刷廠印刷,1990年,第114頁b 面。
    6 《大正藏》,第28册,第737頁上。
    7 《大正藏》,第14冊,第808頁中。
    8 《大正藏》,第24冊,第867頁上中。
    1 《大正藏》,第22冊,第935頁下。
    2 《大正藏》,第24冊,第882頁中。
    3 《大正藏》,第14冊,第839頁中。
    4 《大正藏》,第23冊,第869頁上。
    5 《大正藏》,第23冊,第866頁上。
    6 《大正藏》,第23冊,第995頁上。
    7 《大正藏》,第24冊,第198頁上中。
    8 《大正藏》,第24冊,第325頁上。
    1 《大正藏》,第14冊,第818頁下。
    2 《大正藏》,第24冊,第951頁上。
    3 《大正藏》,第3冊,第35頁下-36頁上。
    4 《大正藏》,第10冊,第449頁上。
    5 《大正藏》,第2冊,第867頁上。
    6 《大正藏》,第12冊,第1114頁上。
    7 《大正藏》,第40冊,第136頁中。
    1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175-177頁。
    2 參見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第139-163頁。
    1 《大正藏》,第47冊,第456頁中。
    2 《大正藏》,第47冊,第437頁下-438頁中。
    1 段成式:《酉陽雜俎》,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第253頁。
    1 《大正藏》,第46冊,第794頁上下。
    1 《大正藏》,第47冊,第457頁中-458頁上。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6頁。
    1 《大正藏》,第54冊,第244頁下。
    2 《大正藏》,第54冊,第276頁中。
    3 蕭統:《文選》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1頁。
    4 《大正藏》,第54冊,第711頁中。
    5 《大正藏》,第37冊,第262頁上。
    6 《大正藏》,第54冊,第276頁中。
    7 《大正藏》,第54冊,第309頁下。
    8 徐師曾:《文體明辨》,北京:北平文化供應站,1933年,第177頁。
    1 《大正藏》,第38冊,第363頁下。
    2 《大正藏》,第38冊,第363頁下。
    3 《大正藏》,第54冊,第247頁中。
    4 《大正藏》,第54冊,第247頁下。
    5 如宗密《圓覺經道場修証儀》、《圓覺經道場略本》均如此。參見《續藏經》第74冊,第375頁下、第513頁上。
    6 釋慧皎:《高僧傳》,第522頁。
    7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第二册,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644-645頁。
    洪邁《容齋 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下冊,第533-534頁)轉引了這段文字,但系於“唐末清泰二年二月”。
    8 王欽若等:《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第686頁。
    9 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等編:《大足石刻銘文錄》,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年,第328頁。
    10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六輯,第51-52頁;235-236頁;第八輯,第78-79頁。
    11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七輯,第121頁。
    1 參見仁岳撰《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大正藏》,第46冊,第964頁中;
    遵式述《天台智者大師齋忌禮讚文》,《大正藏》,第46冊,第966頁中。
    2 參見侯沖《雲南阿吒力教經典研究》,第220-284頁。
    3 張穎等校點:《續西遊記》,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6年,第126頁。
    4 《大正藏》,第47冊,第475頁上。 念周太初(一良)先生》,《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六卷,第5-6頁。
    並見白化文等:《行歷抄校注》,第272-273頁。
    1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記校注》,第365頁。引文中省略文字爲:“又敕開講道教:左街令敕新從劍南道召太清宮内供奉矩令費於玄真觀講《南花》等經;右街一處,未得其名。並 皆奉敕講。”不過,從俗講三長月舉行來看,當可成立。
    2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記校注》,第390頁。
    3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記校注》,第392頁。
    4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記校注》,第400頁。
    5 王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98頁。
    6 劉淑芬:《中古的佛教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83-90頁。
    7 周紹良:《五代俗講僧圓鑒大師》,載《紹良文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679一1691頁。 第152頁。
    1 《優陂夷墮舍迦經》,《大正藏》第1冊,第913頁。
    2 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十二,《大正藏》第8冊,第310頁。
    1 張中行:《佛教與中國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8頁。
    1 《大正藏》,第49冊,第318頁上-324頁上。
    1 湛如:《敦煌佛教律儀制度研究》,第340頁、386頁。
    2 陳祚龍:《新校重訂<齋琬文>》,《敦煌學海探珠》下冊,第331頁。
    1 宋家鈺:《佛教齋文源流與敦煌本<齋文>書的復原》,《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2期;宋家鈺等編:《英國收藏敦煌漢藏文獻研究》,第304頁。
    2 侯沖:《雲南阿吒力教經典研究》,第23頁。
    3 又名 《佛本行經》、 《佛本行詩》等
    4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184頁。
    1 《大正藏》,第38冊,第536頁下;《大正藏》,第46冊,第745頁下。
    2 《大正藏》,第34冊,第698頁下;第45冊,第365頁上。
    3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七冊,第90頁。
    4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171頁。
    5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174頁。
    6 譚蟬雪:《敦煌歲時文化導論》,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154頁。
    7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9頁。
    8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校箋》,楊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第124-125頁。
    9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校箋》,第53頁。
    1 《大正藏》,第17冊,第715頁下;51冊,第979頁下。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173頁。
    3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傅校注》,第174頁。
    1 《大正藏》,第16冊,第788頁下-789頁中。
    2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3-64頁。
    1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34頁。
    2 《大正藏》,第4冊,第540頁中。
    3 “晉”,校注本作“漢”,據魯迅校錄 《古小說鈎沉》注改。
    4 周叔迦等:《法苑珠林校注》,第1882-1883頁。
    5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第71頁。
    6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第105-106頁。
    7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第442頁。
    8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第280頁。
    1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第146-147頁。
    2 白化文等:《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第156頁。
    1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傅校注》,第126頁。
    2 《大正藏》,第50冊,第585頁下-586頁上。
    3 慧立等:《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傅》,第189頁。
    4 “海會等”,校注本無,據校記補。
    5 慧立等:《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傅》,第215頁。
    6 《大正藏》,第85冊,第159頁中。
    1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第7-9頁。
    2 榮新江:《歸義軍史研究——唐宋時代敦煌歷史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93頁。
    3 榮新江:《歸義軍史研究——唐宋時代敦煌歷史考索》,第219頁。
    4 榮新江:《歸義軍史研究——唐宋時代敦煌歷史考索》,第107-110頁。
    1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第12-13頁。
    1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第42頁。
    1 《續藏經》,第9冊,第533頁下。
    2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第43-57頁。
    1 周叔迦等:《法苑珠林校注》,第1222頁。
    2 季羨林等:《大唐西域記校注》,第902頁。
    3 《大正藏》,第51冊,第977頁中。
    4 《大正藏》,第3冊,第665頁中。
    6 《大正藏》,第54冊,第506頁上。
    7 《大正藏》,第3冊,第698頁中。
    8 《大正藏》,第3冊,第665頁下。
    1 《大正藏》,第9冊,第748頁下。
    2 《大正藏》,第35冊,第263頁中。
    3 《續藏經》,第28冊,第222頁下。
    4 《大正藏》,第14冊,第543頁下。
    5 《大正藏》,第21冊,第655頁中。
    1 季羨林等:《人唐西域記校注》,第132頁。
    2 季羨林等:《大唐西域記校注》,第914頁。
    3 《大正藏》,第4冊,第241頁中下。
    1 慧立等:《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傅》,孫毓棠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10-112頁。
    2 《大正藏》,第9冊,第748頁下。
    3 《續藏經》,第4冊,第729頁上。
    4 《大正藏》,第51冊,第873頁中。
    1 方廣鋁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32頁。
    2 方廣鋁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42頁。
    3 方廣鋁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43頁。
    4 方廣鋁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45頁。
    5 方廣鋁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32頁。
    1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99-101頁。
    2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101-103頁。參見103頁注[1]。
    3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24頁。
    4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24頁。
    5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26頁。
    6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37頁。
    7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67頁。
    8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71頁。
    9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79頁。
    10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87頁。
    1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136頁。
    2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154-155頁。
    3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134-135頁。
    1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142-144頁。
    2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52頁。
    3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46頁。
    4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46頁。
    5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26頁。
    6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38頁。
    7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32頁。
    8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59頁。
    9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66頁。
    10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75-76頁。
    11 方廣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82頁。
    12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十一輯,第84頁。
    1 侯沖:《雲南阿吒力教經典研究》,第52頁。
    2 侯沖:《雲南阿吒力教經典研究》,第65-69頁。
    1 《大正藏》,第21冊,第470頁下-471頁中。
    1 《大正藏》,第18冊,第695頁上中。
    2 《大正藏》,第18冊,第239頁上。
    1 《大正藏》,第18冊,第300頁上中、第311頁下-312頁上。
    2 《大正藏》,第18冊,第940頁下。
    1 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六輯,第140-147頁、212-216頁。
    1 《大正藏》,第9冊,第393頁中。
    1 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六輯,第66-70頁。
    1 《續藏經》,第74冊,第823頁上。
    2 智旭:《靈峰宗論》卷七,見 《蒲益大師全集》,第18冊,台北:佛教書局,1989年,第11382-11383頁。並見藍吉富主编 《大藏經補编》,第23冊,第748-749頁。
    3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 《水陸緣起》,上海:上海佛學書局,2002年。
    4 洪錦淳:《水陸法會儀軌》,第155頁。
    1 洪錦淳:《水陸法會儀軌》,第63-64頁。
    2 《續藏經》,第74冊,第797頁中。
    3 《續藏經》,第74冊,第797頁中。
    1 《續藏經》,第74冊,第797頁下。
    2 《續藏經》,第74冊,第797頁下。
    3 《續藏經》,第74册,第797頁下。
    4 《續藏經》,第74冊,第797頁下。
    5 《續藏經》,第74冊,第797頁下-798頁上。
    6 《續藏經》,第74册,第798頁上.
    7 《續藏經》,第74冊,第798頁上。
    8 《續藏經》,第74冊,第798頁上。
    1 《續藏經》,第74冊,第798頁上。
    1 洪錦淳:《水陸法會儀軌》,第150-163頁。
    2 洪錦淳:《水陸法會儀軌》,第155頁。
    3 《續藏經》,第74冊,第813頁中下。
    4 《續藏經》,第74冊,第814頁中。
    5 《續藏經》,第74冊,第798頁上。
    6 《續藏經》,第74冊,第819頁中。
    7 《續藏經》,第74冊,第819頁中-820頁上。
    8 《續藏經》,第74冊,第820頁上。
    1 《續藏經》,第74冊,第820頁上。
    2 《續藏經》,第74冊,第798頁下。
    3 王邦維:《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第66頁。
    1 智旭:《水陸大齋疏》,見《蒲益大師全集》,第18冊,第11382-11383頁。並見藍吉富主編《大藏經補编》,第23冊,第748-749頁。
    1 《續藏經》,第74冊,第787頁中、第788頁下。
    2 《水陸儀軌會本》卷一,第55頁。
    3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第44、93頁。
    4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第54、58、60、63、66、68、70、72、74、77、81-82、84、87頁。
    5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第1頁。
    6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第7頁。
    7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第9頁。
    8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第16頁。
    9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第36、37頁。
    10 咫觀:《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卷八,《續藏經》,第74冊,第862頁中、863頁上、863頁中。
    11 咫觀:《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卷八,《續藏經》,第74冊,第862頁下。
    12 念常:《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大正藏》,第49冊,第685頁中。
    1 《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彙考》卷五,《續藏經》,第77冊,第45頁中。
    2 《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彙考》卷五,《續藏經》,第77冊,第48頁下。
    3 通炯等:《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五十三,《續藏經》,第73冊,第837頁中。
    4 咫觀:《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卷一,《續藏經》,第74冊,第827頁上。
    5 釋應深:《建水陸大會碑》,載釋行海撰《金山龍游寺志略》卷一,收入白化文等主編《中國佛寺志叢刊》,第49冊,揚州:廣陵書社,2006年,第225頁。
    6 釋應深:《復建水陸大會碑》,載釋行海撰《金山龍游寺志略》卷一,收入白化文等主編《中國佛寺志叢刊》,第49冊,第226頁。
    7 錄文見侯沖《雲南阿吒力教經典研究》,第289-305頁。
    1 智旭:《靈峰宗論》卷七,見《蒲益大師全集》,第18冊,第11383頁。並見藍吉富主編《大藏經補編》,第23冊,第749頁。
    2 《水陸儀軌會本》卷一,第8頁。
    1 《續藏經》,第62冊,第245頁下。
    2 國學備要本。
    3 咫觀:《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卷一,《續藏經》,第74冊,第827頁上。
    4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第33頁。
    5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彙刊》,第33冊,第243-248頁。
    6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彙刊》,第33册,第257頁。
    7 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编:《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彙刊》,第33冊,第264-268頁。
    1 《大正藏》,第21冊,第470頁下。
    2 《大正藏》,第21冊,第470頁下。
    3 《大正藏》,第21冊,第471頁中。
    4 《大正藏》,第21冊,第471頁下。
    5 《大正藏》,第21冊,第465頁中。
    1 《大正藏》,第3冊,第129頁下、第135頁上。
    2 侯沖:《論大足竇頂為佛教水陸道場》,《雲南與巴蜀佛教研究論稿》,第296-297頁。
    3 《大正藏》,第3冊,第142頁上。
    4 《大正藏》,第53冊,第132頁中。
    5 《大正藏》,第53冊,第656頁中。
    6 《大正藏》,第53冊,第894頁中;第54冊,第96頁中。
    7 《續藏經》,第60冊,第284頁上。
    1 又名《西域毛牧淨土大齋儀》,略稱《浮土科》、《毛牧科》。
    2 侯沖:《雲南與巴蜀佛教研究論稿》,第298頁;《雲南阿吒力教經典研究》,第112頁、123頁。
    3 《續藏經》,第22冊,第744頁上、771頁上。
    4 《續藏經》,第59冊,第295頁中。
    5 《續藏經》,第63冊,第285頁中。
    6 《續藏經》,第70冊,第839頁下;第68冊,第745頁中。
    7 《續藏經》,第59冊,第266頁中。
    8 《續藏經》,第59冊,第318頁下、343頁下。
    9 《續藏經》,第60冊,第672頁下。
    1 《續藏經》,第73冊,第324頁下。
    2 《續藏經》,第59冊,第295頁中。
    1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第10頁。
    2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第38頁。
    3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第41頁。
    4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第49頁。
    5 參見侯沖《雲南阿吒力教經典研究》,第220-284頁。
    6 《水陸儀軌會本》卷四,第2頁。
    1 志磐:《佛祖統紀》卷四十六,《大正藏》第49冊,第419頁上。
    2 志磐:《佛祖統紀》卷四十六,《大正藏》第49冊,第419頁上。
    3 志磐:《佛祖統紀》卷五十四,《大正藏》第49冊,第471頁中。
    4 志磐:《佛祖統紀》卷四十六,《大正藏》第49冊,第419頁上。
    5 肖伊绯:《大足石篆山“孔門十哲”造像考辨小記》(http://vipbbs.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ydsyy&message=151417)。
    6 胡良學、陳靜:《大足石篆山、妙高山摩崖造像的調查研究》,見《大足石刻研究文集》四,第523-524頁。
    1 侯沖:《銷釋金剛經科儀》,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六輯,第315-359頁。
    1 周叔迦等:《法苑珠林校注》,第2455-2456頁。按: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下將此事系於龍朔三年(663)。參見《大正藏》,第52冊,第430頁中。
    2 《續藏經》,第75册,第307頁上。
    3 《大正藏》,第49冊,第320頁下。
    4 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2688頁。
    5 《大正藏》,第50冊,第652頁上中。
    6 《大正藏》,第50冊,第617頁中。
    7 白化文等:《入唐巡禮求法行記校注》,第424-433頁。
    1 《大正藏》,第21冊,第535頁下-536頁上。
    2 《大正藏》,第24冊,第1008頁中。
    3 《大正藏》,第21冊,第530頁上中。
    4 《大正藏》,第21冊,第529頁下。
    5 《大正藏》,第54冊,第305頁下。
    1 《明嘉興大藏經》,第19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第164-166頁。
    [1]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敦煌文獻[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大理叢書.大藏經篇[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俄藏敦煌文獻[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01.
    [4]法藏敦煌西域文獻[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5.
    [5]國家圖書館藏敦煌遺書[Z](1-103).北京:北京圖書館,2005-2008.
    [6]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敦煌卷子[Z].台北:石門圖書公司,1976.
    [7]晉魏隋唐殘墨[Z].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1992。
    [8]上海博物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9]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0]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敦煌文獻[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998.
    [11]英藏敦煌文獻[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
    [12]中國書店藏敦煌文獻[Z].北京:中國書店,2007.
    [1]阿羅漢尸陀槃尼.鞟婆沙論[M].僧伽跋澄譯.大正藏.28.
    [2]安慧菩薩.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M].玄奘譯.大正藏.31.
    [3]安世高.阿那邠邸化七子經[M].大正藏.2.
    [4]安世高.大比丘三千威儀[M].大正藏.24.
    [5]安世高.佛說大安般守意經[M].大正藏.15.
    [6]安世高.佛說堅意經[M].大正藏.17.
    [7]安世高.佛說罵意經[M].大正藏.17.
    [8]安世高.佛說奈女衹域因緣經[M].大正藏.14.
    [9]安世高.佛說柰女耆婆經LM].大正藏.14.
    [10]安世高.佛說舍利弗悔過經[M].大正藏.24.
    [11]白化文,等.中國佛寺志叢刊[Z].揚州:廣陵書社,2006.
    [12]實臣.注大乘入楞伽經[M].大正藏.39.
    [13]本覺.釋氏通鑒[M].續藏經.76.
    [14]帛尸梨蜜多羅.灌頂經[M].大正藏21.
    [15]不空.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M].大正藏.19.
    [16]不空.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M].大正藏.18.
    [17]不空.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M].大正藏.18.
    [18]不空.施諸餓鬼飲食及水法[M].大正藏.21.
    [19]不空.受菩提心戒儀[M].大正藏.18.
    [20]不空.謝恩賜大興善寺施戒方等并糧料表一首[A].大正藏.52.
    [21]不空.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軌儀經[M].大正藏.21.
    [221不空.瑜伽集要炤口施食起教阿難陀緣由[M].大正藏.21.
    [23]禪門日誦[M].浙江天台:浙江天台山國清寺法物流通處印行,天台印刷廠印刷,1990.
    [24]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M].大正藏.36.
    [25]澄觀.華嚴經疏[M].大正藏.35.
    [26]澄觀.華嚴經疏演義鈔[M].續藏經[C].5.
    [27]澄照.略授三歸五八戒并菩薩戒[M].續藏經.59.
    [28]傳燈.永嘉禪宗集註[M].續藏經.63.
    [29]慈賢譯.妙吉祥平等祕密最上觀門大教王經[M].大正藏.20.
    [30]從義.天台三大部補注[M].續藏經.28.
    [31]從義.天台三大部補注[M].續藏經.28.
    [32]大覺.四分律鈔批[M].續藏經[C].42.
    [33]道誠.釋氏要覽[M].大正藏.54.
    [34]道略.眾經撰雜譬喻[M].鳩摩羅什譯.大正藏.4.
    [35]道世.法苑珠林[M].大正藏.53.
    [36]道世.諸經要集[M].大正藏.54.
    [37]道宣.大唐内典錄[M].大正藏.55.
    [38]道宣.廣弘明集[M].大正藏.52.
    [39]道宣.集古今佛道論衡[M].大正藏.52.
    [40]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M].大正藏.52.
    [41]道宣.釋門歸敬儀[M].大正藏[M].45.
    [42]道宣.四分比丘尼鈔[M].續藏經.40.
    [43]道宣.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M].大正藏.40.
    [44]道宣.續高僧傳[M].大正藏.50.
    [45]道氳.御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宣演[M].大正藏.85.
    [46]德清.紫栢老人集[M].續藏經.73.
    [47]定賓.四分律疏飾宗義記[M].續藏經.42.
    [48]讀體.毗尼日用切要[M].續藏經.60.
    [49]讀體.傳戒正範[M].續藏經.60.
    [50]燉煌三藏.佛說決定毗尼經[M].大正藏.12.
    [51]遁倫.瑜伽論記[M].大正藏.42.
    [52]法場.辯意長者子經[M].大正藏.14.
    [53]法護等.佛說八種長善功德經[M].大正藏.24.
    [54]法護等.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M].大正藏.11.
    [55]法炬.佛說難提釋經[M).大正藏.2.
    [56]法琳.辯正論[M].大正藏.52.
    [57]法天.佛說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M].大正藏.19.
    [58]法雲.翻譯名義集[M].大正藏.54.
    [59]法藏.華嚴經探玄記[M].大正藏.35.[
    60]法藏.修習瑜伽集要施食壇儀[M].續藏經.59.
    [61]法照.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M].大正藏.47.
    [62]法眾.大方等陀羅尼經[M].大正藏.21.
    [63]佛門擇黄道日並各式本.雲南大理地區民國抄本.
    [64]佛馱跋陀羅.大方廣佛華嚴經LM].大正藏.9.
    [65]佛陀跋陀羅,法顯.摩訶僧衹律[M].大正藏.22.
    [66]佛陀什,竺道生,等.五分律[M].大正藏.22.
    [67]佛陀耶舍,竺佛念.佛說長阿含經[M].大正藏.1.
    [68]佛陀耶舍,竺佛念,等.四分律[M].大正藏.22.
    [69]弗若多羅,羅什.十誦律[M].大正藏.23.
    [70]古德法師,慈帆智願.彌陀經疏鈔演義定本[M].續藏經.22.
    [71]古今圖書集成.釋教部彙考[M].續藏經.77.
    [72]灌頂.大般涅槃經玄義文句會本[M].續藏經.36.
    [73]灌頂.國清百錄[M].大正藏.46.
    [74]弘贊.八關齋法[M].續藏經.60.
    [75]護法,等.成唯識論[M].玄奘譯.大正藏.31.
    [76]惠洪.資福法堂記碑LA].石刻史料新编.第三輯.第13附.
    [77]慧超.往五天竺國傳[M].大正藏.51.
    [78]慧簡.請賓頭盧法[M].大正藏.32.
    [79]慧覺等.賢愚經[M].大正藏.4.
    [80]慧琳.一切經音義[Z].大正藏.54.
    [81]吉迦夜,曇曜.雜寶藏經[M].大正藏.4.
    [82]吉藏.仁王般若經疏[M].大正藏.33.
    [83]寂暹.瑜伽燄口儀軌六則[M].續藏經.59.[
    84]寂暹.瑜伽燄口註集纂要儀軌[M].續藏經.59.
    [85]迦旃延子,五百羅漢.阿昆曇昆婆沙論[M].陀跋摩,道泰,等譯.大正藏.28.
    [86]金剛智.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M].大正藏.18.
    [87]金剛智.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M].大正藏.19.
    [88]鳩摩羅什.梵網經[M].大正藏.24.
    [89]鳩摩羅什.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M].大正藏.12.
    [90]鳩摩羅什.佛說彌勒大成佛經[M].大正藏.14.[
    91]鳩摩羅什.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M].大正藏.14.
    [92]鳩摩羅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M].大正藏.8.
    [93]鳩摩羅什.維摩詰經[M].大正藏.14.
    [94]沮渠京聲.佛說進學經[M].大正藏.17.
    [95]覺苑.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義釋演密鈔(大日經義釋演密鈔)[M].續藏經.23.
    [96]康僧會.六度集經[M].大正藏.3.
    [97]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M].大正藏.45.
    [98]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M].大正藏.34.
    [99]窺基.因明入正理論疏[M].大正藏.44.
    [100]窺基.瑜伽師地論略纂[M].大正藏.43.
    [101]來舟.大乘本生心觀經淺註[M].續藏經.20.
    [102]良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M].大正藏.33.
    [103]靈栾.地藏菩薩本願經科注[M].續藏經.21.
    [104]龍樹.十住昆婆沙論[M].鳩摩羅什譯.大正藏.26.
    [105]龍樹菩薩.大智度論[M].鳩摩羅什譯.大正藏.25.
    [106]馬鳴.大莊嚴論經[M].鳩摩羅什譯.大正藏.4.
    [107]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M].玄奘譯.大正藏.30.
    [108]念常.佛祖歷代通載[M].大正藏.49.
    [109]彭際清.省庵法師語錄[M].續藏經.62.
    [110]婆藪盤豆.阿毘達磨俱舍釋論[M].真諦譯.大正藏.29.
    [111]普光(大乘光).(俱舍論)法宗原[M].續藏經.53.
    [112]普濟.五燈會元[M].續藏經.80.
    [113]菩提流志.大實積經[M].大正藏.11.
    [114]栖復.法華經玄贊要集[M].續藏經.34.
    [115]親光菩薩等.佛地經論[M].玄奘譯.大正藏.26.
    [116]求那跋陀羅.勝鬉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M].大正藏.12.
    [117]求那跋陀羅.雜阿含經[M].大正藏.2.
    [118]瞿曇僧伽提婆.增壹阿含經[M].大正藏.2.
    [119]瞿曇僧伽提婆.中阿含經[M].大正藏.1.
    [120]闕名.佛說造立形像福報經[M].大正藏.16.
    [121]仁岳.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A].大正藏.46.
    [122]如馨.經律戒相布薩軌儀[M].續藏經.60.
    [123]如惺.大明高僧傳[M].大正藏.50.
    [124]僧伽跋陀羅.善見毗婆沙[M].大正藏.24.
    [125]僧曼,寳唱,等.經律異相[C].大正藏.53.
    [126]善導.安樂行道轉經願生浮土法事讚[M].大正藏.47.
    [127]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M].大正藏.37.
    [128]善無畏.蘇悉地羯羅供養法[M].大正藏.18.
    [129]善遇.天如惟則禪師語錄[M].續藏經.70.
    [130]閣那崛多.佛本行集經[M].大正藏.3.
    [131]闍那崛多.起世經[M].大正藏.1.
    [132]闍那崛多等.大法炬陀羅尼經[M].大正藏.21.
    [133]沈孟柈.湖隱方圓叟舍利銘[A].續藏經.69.
    [134]施護.佛說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M].大正藏.1.
    [135]失名.佛說梵摩難國王經[M].大正藏.54.
    [136]失名.真言要訣[M].大正藏.85.
    [137]失譯.大愛道比丘尼經[M].大正藏.24.
    [138]失譯.大方便佛報恩經[M].大正藏.3.
    [139]失譯.分別功德論[M].大正藏.25.
    [140]失譯.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M].大正藏.2.
    [141]失譯.佛說師子月佛本生經[M].大正藏.3.
    [1421失譯.毗尼母經[M].大正藏.24.
    [143]失譯.薩婆多毘尼毘婆沙[M].大正藏.23.
    [144]失譯.受十善戒經[M].大正藏.24.
    [145]失譯.優陂夷墮舍迦經[M].大正藏.1.
    [146]釋覺連.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M].續藏經.24.
    [147]釋如德.雅俗通用釋門疏式[M].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彙刊[C].第33冊。北京:商務印書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148]釋如德,道霈.雅俗通用釋門疏式[M].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7.
    [149]釋僧肇.選注維摩經[M].大正藏.38.
    [150]釋曇景.摩訶摩耶經(一名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M].大正藏.第12冊.
    [151]釋一如.三藏法數[C].無錫:無錫丁氏校印本,1923.
    [152]世親.阿毘達磨俱舍論[M].玄奘譯.大正藏.29.
    [153]輸波迦羅.蘇悉地羯囉經[M].大正藏.18.
    [154]書玉.沙彌律儀要略述義[M].續藏經.60.
    [155]蘇軾.天地冥陽金山水陸法施無遮大齋儀.現代抄本.清抄本復印件.
    [156]曇噩.新脩科分六學僧傳[M].續藏經[C].77.
    [157]曇果,康孟詳.中本起經[M].大正藏.4.
    [158]曇摩耶舍,曇摩崛多,等.舍利弗阿毗曇論[M].大正藏.28.
    [159]曇無讖.大般涅槃經[M].大正藏.12.
    [160]曇無讖.大方等大集經[M].大正藏.13.
    [161]曇無讖.優婆塞戒經[M].大正藏.24.
    [162]曇無蜜多.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M].大正藏.9.
    [163]天息災.分別善惡報應經[M].大正藏.1.
    [164]通炯,等.憨山老人夢遊集[M].續藏經.73.
    [165]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M].大正藏.47.
    [166]無外惟大.梵網經菩薩戒序[A].續藏經.38.
    [167]無著菩薩.顯揚聖教論[M].玄奘譯.大正藏.3.
    [168]五天開啓宿壇科.湖北省巴東地區清代抄本.
    [169]希麟.續一切經音義[C].大正藏.54.
    [170]新集祛瘟塞充法事全本.雲南大理地區民國抄本.
    [171]性衹.毗尼日用錄[M].續藏經.60.
    [172]徐昌治.高僧摘要[M].績藏經.87.
    [173]玄惲(道世).毗尼討要[M].續藏經.44.
    [174]玄奘.佛說佛地經[M].大正藏.26.
    [175]玄奘.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LM].大正藏.14.
    [176]延壽.宗鏡錄[M].續藏經.53.
    [177]義淨.長爪梵志請問經[M].大正藏.14.
    [178]義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LM].大正藏.24.
    [179]義淨.無常三啓經[M].大正藏.85.
    [180]伕名.分門古今類事(外八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81]佚名.受五戒八戒文[M].大正藏.18.
    [182]佚名.水陸九朝啓謝師祖科文(簡稱啓謝科)[M].清抄本.
    [183]雍正.御選語錄[M].續藏經.68.
    [184]元賢.律學發軔[M].續藏經.60.
    [185]元照.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M].大正藏.40.
    [186]圓照.大唐貞元新譯十地等經記[M].大正藏.17.
    [187]贊寧.大宋僧史略[M].大正藏.54.
    [188]真諦.婆藪槃豆法師傅[M].大正藏.50.
    [189]真寂儀潤.水陸儀軌會本[M].上海:上海佛學書局,2002.
    [190]正受.嘉泰普燈錄[M].續藏經.79.
    [191]支婁迦讖.佛說般舟三昧經[M].大正藏.13.
    [192]支謙.佛開解梵志阿颰經[M].大正藏.1.
    [193]支謙.佛說長者音悅經[M].大正藏.14.
    [194]支謙.佛說菩薩本業經[M].大正藏.10.
    [195]支謙.佛說齋經[M].大正藏.1.
    [196]支謙.菩薩本緣經[M].大正藏.3.
    []97]支謙.須摩提女經[M].大正藏.2.
    [198]支謙.撰集百緣經[M].大正藏.4.
    [199]支曜.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M].大正藏.15.
    [200]咫觀.法界聖凡水陸大齋普利道場性相通論[M].續藏經.74.
    [201]智顗.四教義[M].大正藏.46.
    [202]智顗.維摩經玄疏[M].大正藏.38.
    [203]智昇.集諸經禮懺儀[M].大正藏.47.
    [204]智昇.開元釋教錄[M].大正藏.55.
    [205]智旭.靈峰宗論[M].蒲益大師全集[C].第18册.台北:佛教書局,1989.
    [206]智嚴.大乘修行菩薩行門諸經要集[M].大正藏.17.
    [207]志磐.佛祖統紀[M].大正藏.49.
    [208]袾宏.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清刊本.
    [209]袾宏.修設瑜伽集要施食壇儀[M].續藏經.59.
    [210]竺大力,康孟詳.修行本起經[M].大正藏.3.
    [211]竺法護.般泥洹後灌臘經[M].大正藏.12.
    [212]竺法護.佛說阿惟越致遮經[M].大正藏.9.
    [213]竺法護.佛說彌勒下生經[M].大正藏.14.
    [214]竺法護.佛說申日經[M].大正藏.14.
    [215]竺法護.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M].大正藏.4.
    [216]竺法護.賢劫經[M].大正藏.14.
    [217]竺佛念.鼻奈耶[M].大正藏.24.
    [218]竺佛念.菩薩璎珞本業經[M].大正藏.24.
    [219]竺律炎.佛說三摩竭經[M].大正藏.2.
    [220]竺難提.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呪經[M].大正藏.第20冊.
    [221]竺曇無蘭.玉耶經[M].大正藏.2.
    [222]眾賢.阿毘達磨順正理論[M].玄奘譯.大正藏.29.
    [223]眾賢.阿毘達磨藏顯宗論[M].玄奘譯.大正藏.29.
    [224]子璿.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M].大正藏.33.
    [225]宗密.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M].續藏經.5.
    [226]宗密.圓覺經大疏釋義鈔[M].續藏經.9.
    [227]宗密.圓覺經道場略本[M].續藏經.74.
    [228]宗密.圓覺經道場修證儀[M].續藏經.74.
    [229]宗壽.入眾須知[M].續藏經.63.
    [230]宗曉.施食通覽[C].續藏經.57.
    [231]宗赜.天地冥陽水陸儀文[M].北京大學圖書館本.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本.湖南省社科院圖書館本.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本.浙江省圖書館本.中國國家圖書館本.
    [232]祖覺.重廣水陸法施無遮大齋儀.明刊本.明抄本.清抄本.
    [233]祖琇.隆興佛教編年通論[M].續藏經.75.
    [234]尊婆須蜜.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M].僧伽跋澄,等譯.大正藏.28.
    [235]尊者法救.雜阿毘曇心論[M].僧伽跋摩,等譯.大正藏.28.
    [236]遵式.天台智者大師齋忌禮讚文[A].大正藏.46.
    [1]白化文,等.行歷抄校注[M]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4.
    [2]署不空譯.金剛峻經金剛頂一切如來深妙秘密金剛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種壇法經作用威儀法則、大毗盧遮那佛金剛心地法門秘法戒壇法儀則[M].侯沖整理.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二编.第十一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7-144.
    [3]署不空譯.金剛峻經金剛頂一切如來深妙秘密金剛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九種壇法經作用威儀法則、大毗盧遮那佛金剛心地法門秘法戒壇法儀則[M].侯沖整理.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二編.第十一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44-231.
    [4]蔡美彪.元代白話碑集錄[M].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
    [5]段成式.酉陽雜俎[M].北京:中華書局,1981.
    [6]郭慶藩.莊子集釋[M].北京:中華書局,1961.
    [7]侯溥.圓通三慧大齋道場儀[M].侯沖整理.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二編.第十二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63-278.
    [8]洪邁.容齋隨筆[M].北京:中華書局,2005.
    [9]惠洪.冷齋夜話[M].朱易安,等.全宋筆記[C].第二編.第九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10]慧立等.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傅[M].孫毓棠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
    [11]蔣忠新.摩奴法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
    [12]刘昫等.舊唐書[M].上海:中華書局,1975.
    [13]劉義慶.世說新語箋疏[M](修訂本).余嘉錫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4]羅養儒.雲南掌故(紀我所知集)[M].王樵等點校.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6.
    [15]若愚.佛說消災延壽藥師灌頂章句儀[M].侯沖整理.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七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114-225.
    [16]歐陽修等.新唐書[M].上海:中華書局,1975.
    [17]失名.廣施無遮道場儀[M].侯沖整理.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六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360-371.
    [18]失名.續西遊記[M].張穎,等校點.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6.
    [19]釋道世.法苑珠林校注[M].周叔迦,蘇晉仁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20]釋慧皎.高僧傳[M].湯用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21]釋僧祐.出三藏記集[M].蘇晉仁,蕭鍊子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95.
    [22]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23]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24]思覺.如來廣孝十種報恩道埸儀[M].侯沖整理.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八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53-358.
    [25]蘇曼殊.斷鴻零雁記[M].國學備要本.
    [26]孫希旦.禮記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1989.
    [27]脫脫等.宋史[M].第15冊.上海:中華書局,1977.
    [28]王溥.五代會要[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9]王欽若等,冊府元龜[M].北京:中華書局,1960.
    [30]王文錦.禮記譯解[M].北京:中華書局,2001.
    [3]韋述.兩京新記[M].平岡武夫.唐代的長安和洛陽(資料)(唐代的長安與洛陽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2]吳自牧.夢梁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33]項楚.王梵志詩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4]蕭統:文選[C].北京:中華書局,1977.
    [35]小野勝年.入唐求法巡禮行記の研究[M].第二卷.東京:鈐木學術財團,昭和41年.
    [36]徐師曾.文體明辨[M].北京:北平文化供應站,1933.
    [37]玄鑒.護國司南抄IM].侯沖整理.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七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68-113.
    [38]玄奘,辯機.大唐西域記校注IM].季羨林,等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
    [39]薛居正等.舊五代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6.
    [40]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L41]楊街之.洛陽伽藍記校箋LM].楊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6.
    [42]義淨.南海寄歸内法傳校注[M].王邦維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
    [43]元照.地藏慈悲救苦薦福利生道場儀[M].侯沖整理.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六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227-313.
    [44]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記校注[M].白化文,等.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
    [45]贊寧.宋高僧傳[M).范祥雍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
    [46]張齊賢.洛陽揞紳舊聞記[M].朱易安,等.全宋筆記.第一編.第二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
    [47]章巽.法顯傳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8]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9]宗鏡.銷釋金剛經科儀[M].侯沖整理.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六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314-359.
    [50]宗赜.禪苑清規[M].蘇軍點校.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51]祖照.楞嚴解冤釋結道場儀[M].侯沖整理.方廣錩.藏外佛教文獻.第六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35-381.
    [1]陳榮富等.文化的演進——宗教禮儀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
    [2]陳寅恪.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陳垣.二十四史朔閏表[Z].北京:中華書局,1962.
    [4]陳祚龍.敦煌古抄文獻會最[M].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5]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等.大足石刻研究文集[C].第四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
    [6]重慶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等.大足石刻研究論文集[C].第五集.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7]大谷光照.唐代の佛教儀禮[M].東京:有光社,昭和十二年.
    [8]丁世良等.中國地方志民俗资料彙编[Z](西南卷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1.
    [9]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10]杜斗城.敦煌本佛說十王經校錄研究L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89.
    [11]方廣錩.道安評傳[M].北京:昆侖出版社,2004.
    [12]方廣錩.敦煌學佛教學論叢[M](上).香港:中國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
    [13]方廣錩.佛教志(中華文化通志.宗教與民俗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4]方廣錩.英國圖書館藏敦煌遗書目錄(斯6981~斯8400號)[Z].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5]方廣錩.英國圖書館藏敦煌遺書目錄(斯08400號~斯10000號)[Z).(待刊).
    [16]方廣錩.中國佛教文化大觀[Z].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17]方廣錩.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8]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C].北京:中華書局,1982.
    [19]馮修齊.晨鐘暮鼓——佛教法會禮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20]馮修齊.晨鐘暮鼓——佛教禮儀[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2版).
    [21]佛教(中國大百科全書選编)[Z].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0.
    [22]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C].北京:三聯書店,2003.
    [23]郭相穎,陳明光.大足石刻銘文錄[Z].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
    [24]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5]郝春文.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M].第一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26]郝春文.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M].第三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27]郝春文.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錄[M].第五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28]郝春文.中古時期社邑研究[C].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29]洪錦淳.水陸法會儀軌[M].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
    [30]侯沖.雲南阿吒力教經典研究[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8.
    [31]侯沖.雲南與巴蜀佛教研究論稿[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32]胡孚琛.中華道教大辭典[Z].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33]胡天成,段明:民間祭禮與儀式戲劇[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99.
    [34]黃維忠.8—9世紀藏文發願文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5]黃永武.敦煌遺書最新目錄[Z].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6.
    [36]黃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7.
    [37]黃征,吳偉.敦煌願文集[M].長沙:岳麓書社,1995.
    [38]霍旭初.考證與辯析——西域佛教文化論稿[C].烏魯木齊: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02.
    [39]姜伯勤.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40]季羡林,等.敦煌學大辭典[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
    [41]季羨林.中印文化交流史[M],收入季羡林.季羨林學術精粹[C].第三卷.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6.
    [42]勞政武.佛教戒律學[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43]李東紅.白族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研究[M].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2000.
    [44]李國泰.梅州客家香花研究[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5.
    [45]李小榮.敦煌密教文獻論稿[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46]鎌田茂雄.簡明中國佛教史[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
    [47]鎌田茂雄.中國佛教通史[M].第一冊.關世謙譯.高雄:佛光出版社,1985.
    [48]鎌田茂雄.中國の仏教儀礼[M].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6.
    [49]林家平等.中國敦煌學史L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5.
    [50]劉長久等.大足石刻研究[Z].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
    [51]劉淑芬.中古的佛教與社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2]劉枝萬.台灣民間信仰論集[C].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53]盧國龍.道教哲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54]魯迅.古小說鈎沉.濟南:齊魯書社,1997.
    [55]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M].北京:中華書局,1979.
    [56]呂建福.中國密教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57]牧田諦亮.中國近世佛教史研究[M].台北:華宇出版社,佛曆2528.
    [58]寧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書輯校[Z].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59]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M].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
    [60]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書舊籍書目[Z].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61]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62]任繼愈.道藏提要[Z].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63]任繼愈.中國道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64]任繼愈.中國道教史[M](增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65]任繼愈.中國佛教史[M](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66]榮新江.歸義軍史研究——唐宋時代敦煌歷史考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7]商務印書館.敦煌遗書總目索引[Z].北京:中華書局,1983.
    [681神田喜一郎.敦煌學五十年[C].高野雪,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69]聖凱.中國漢傳佛教禮儀[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70]聖凱.中國佛教懺法研究[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71]施萍婷等.敦煌遗書總目索引新編[Z].北京:中華書局,2000.
    [72]蘇晉仁.佛教文化與歷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73]索安.西方道教研究編年史[M].呂鵬志等譯.北京:中華書局,2002.
    [74]譚蟬雪.敦煌歲時文化導論[M].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
    [75]譚偉倫.民間佛教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7.
    [76]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M].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
    [77]湯一介.早期道教史[M].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
    [78]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3.
    [79]唐耕耦,陸宏基.敦煌社會經濟文獻真蹟釋錄[Z].第四輯.北京:敦煌吐魯番學北京資 料中心,1988.
    [80]田中良昭.敦煌禪宗文獻の研究[M].大東出版社,1983.
    [81]童書業.“牀”與“胡牀”.童教英整理.童書業著作集[C].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2008.
    [82]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M].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83]王重民等.敦煌變文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
    [84]王重民.敦煌遺書論文集[C].北京:中華書局,1984.
    [85]王昆吾.從敦煌學到域外漢文學[C].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86]王熙遠.桂西民間秘密宗教[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87]王永會.中國佛教僧團發展及其管理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2003.
    [88]王志遠.中國佛教表現藝術[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89]謝重光.客家文化述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90]謝和耐.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M].耿昇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91]許里和.佛教征服中國[M].李四龍,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92]嚴耕望.佛藏中之世俗史料三剳[A].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Z](下).北京:中華書局,2006.
    [93]楊富學,王書慶.敦煌佛教與禪宗研究論集[C].香港: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06.
    [94]楊明芬(釋覺旻).唐代西方浮土禮懺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95]楊維中等.中國佛教百科全書.儀軌卷[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6]業露華.中國的佛教儀規[M].台北:南海菩薩雜志社,1994.
    [97]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際敦煌民生宗教社會史研究[M].中華書局,2006.
    [98]湛如.敦煌佛教律儀制度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3.
    [99]張弓.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100]張弓.漢唐佛寺文化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101]張錫祿.南詔與白族文化[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2.
    [102]張錫祿.大理白族佛教密宗[M].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99.
    [103]張中行.佛教與中國文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
    [104]張總.地藏信仰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05]趙和平.敦煌表狀箋啓書儀輯校[Z].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106]中國佛教協會.中國佛教[Z](二).北京:知識出版社,1982.
    [107]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子部[Z](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08]周紹良等.敦煌變文論文錄[C](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09]周叔迦.周叔迦佛學論著全集[Z].北京:中華書局,2006.
    [110]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剳記[C].北京:中華書局,1985.
    [1]白化文.從圓珍述及俗講的兩段文字談起——紀念周太初(一良)先生[A].敦煌吐魯番研究[C].第六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白萬榮.梁武帝與水陸緣起[J].青海社會科學.1991(6).
    [3]陳豔玲.大藏經中反映隋唐社會狀況的資料及研究——以史傳部分資料爲主[D].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4.
    [4]陳祚龍.敦煌古抄受持齋戒法會講唱之藍本[J].陳祚龍.敦煌學園零拾[C](上).台灣商務印書館,1985:294-315.
    [5]陳祚龍.唐代敦煌佛寺講經之真象[J].中國唐代學會编輯委員會.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 會議論文集[C](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581-615.
    [6]陳祚龍.新校重訂隋釋信行的受八戒法[J].陳祚龍.中華佛教文化史散策[C).第四集.台 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6:557-565.
    [7]陳祚龍.新校重訂齋琬文[J].陳祚龍.敦煌學海探珠[C](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322-332.
    [8]戴曉雲.北水陸法會圖考——以北方地區明清水陸畫爲中心[D].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學 位論文,2007-5.
    [9]Daniel B.Stevenson,"Text,Image,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Shuilu fahui,the Buddhist Rite for Deliverance of Creatures of Water and Land",Cultural intersections in later Chinese Buddhism,edited by Marsha Weidner,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1.
    [10]方廣錩.跋北宋佛教法事文書(未刊稿).
    [11]方廣錩.晉魏隋唐殘墨綴目[J].季羡林等.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六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12]方廣錩.劉師禮文及其後代變種[R].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第二屆中日佛學會議論文.2006(11).
    [13]方廣錩.劉師禮文中禮拜法初探[J].世界宗教研究.2008(1).
    [14]方廣錩.試論佛教的發展與文化的匯流——從劉師禮文談起[J].華東師範大學學 報.2007(1).
    [15]方廣錩.試論佛教發展中的文化匯流——從劉師禮文談起[J].法音.2007(3).
    [16]方廣錩.怎樣讀佛經——佛教研究經驗談之一[J].世界宗教文化.2001(2).
    [17]郭麗英.敦煌本東都發願文考略[A].謝和耐等.法國學者敦煌學論文選萃[C].北京:中華書局,1993:105-119.
    [18]郭麗英.敦煌漢傳密教經典研究:以金剛峻經為例[A].敦煌吐魯番研究[C].第七卷.北京:中華書局,2004:327-336.
    [19]郝春文.敦煌寫本齋文及其樣式的分類與定名[J].北京師範學院學報.1990(3).
    [20]郝春文.敦煌寫本社邑文書年代彙考[J](一).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3(4).
    [21]郝春文.敦煌寫本社邑文書年代彙考[J](二).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3(5).
    [22]郝春文.敦煌寫本社邑文書年代彙考[J](三).社科縱橫.1993(5).
    [23]郝春文.關於敦煌寫本齋文的幾個問題[J].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6(2).
    [24]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的春秋官齋、十二月轉經、水則道場與佛教節日[A].慶 祝吳其昱先生八秩華誕敦煌學特刊[C].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243-267.
    [25]侯沖.大理國寫經研究[J].汪寧生.民族學報.第四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4).
    [26]侯沖.南詔大理國佛教新資料初探[A].林超民.楊政業.趙寅松.南詔大理歷史文化國際 學術討論會論論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362-381.
    [27]侯沖.受座,還是受齋?[A].敦煌吐魯番研究[C].2009(11)(即出).
    [28]侯沖.宋代的信仰性佛教及其特點——以大足寳頂山石刻的解讀爲中心[A].黎方銀.2005年重慶大足石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29]侯沖.宗赜孝行錄及其與大足寶頂勸孝石刻的關係[J].中國佛學.1999(2).
    [30]胡良學,陳靜.大足石篆山、妙高山摩崖造像的調查研究[J].四川文物.1998(1、2).
    [31]胡文和.大足石篆山石門山妙高山宋代石窟與文氏鐫匠世家的關係研究[J].中華佛學 學報.2001(14).
    [32]荒見泰史.敦煌本莊嚴文初探——唐代佛教儀式上的表白對敦煌變文的影響[J].文獻.2008(2).
    [33]荒見泰史.敦煌變文寫本的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1-4.
    [34]荒見泰史.敦煌的講唱體文獻[J].敦煌學.2004(25).
    [35]荒見泰史.唐代講經的法會及押座文的位置[A].吳兆路等.中國學研究[C].第五輯.濟南:濟南出版社,2002.
    [36]冀志剛.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信眾佛教信仰初探——以齋會為中心的考察[D].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5.
    [37]李曉紅.麥積山文書概述及幾件重要文書介紹[J].敦煌研究.2003(6).
    [38]李正宇.8至11世紀敦煌僧人從政從軍——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七[J].敦煌學輯刊.2007.4.
    [39]李正宇.8至11世紀敦煌僧人從政從軍——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七[J].敦煌研 究.2008(1).
    [40]李正宇.重新認識八至十一世紀的敦煌佛教——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六[A].劉進 實,等.轉型期的敦煌學[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7-14.
    [41]李正宇.敦煌佛教研究的得失[J].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8(9).
    [42]李正宇.敦煌俗講僧保宣及其講經通難致語[A]程千帆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編委會.程千帆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C].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210-219.
    [43]李正宇.俄藏端拱二年八月十九日往西天取菩薩戒僧智堅手記決疑[A].甘肅敦煌學學 會.社科縱橫編輯部墩煌佛教文化研究[C].蘭州:社科縱橫編輯部出版,1996:3-11.
    [44]李正宇.晚唐至宋敦煌僧尼普聽飲酒——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二[J].敦煌研究.2005.3:
    [45]劉長東.論民間神靈信仰的傳播與接受——以掠剩神信仰為例[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2007(4).
    [46]梅弘理.根據P2547號對齋琬文的復原和斷代[J].耿昇譯.敦煌研究.1990(3).
    [47]牧田諦亮:水陸法會小考[A].楊曾文.方廣錩.佛教與歷史文化[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343-361.
    [48]寧可,郝春文.敦煌寫本社邑文書述略[J].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4(4).
    [49]潘重規.國立中央圖書館所藏敦煌卷子題記[J].敦煌學會.敦煌學.第二輯.香港:香港新亞研究所敦煌學會出版,1975.
    [50]平井宥慶.敦煌本·密教疑經典考[J].密教文化.150.
    齊柏平.鄂西土家族喪葬儀式音樂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博士學位論文.北京:中央音樂學院,2003-4.
    [51]冉雲華.俗講開始時代的再探索[A].饒宗頤.敦煌文藪[C](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
    [52]饒宗頤.談佛教的發願文[A].敦煌吐魯番研究.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477-487.並見鐃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C].卷八.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255-272.
    [53]榮新江,王靜.韋述及其兩京新記[J].文獻.2004(2).
    [54]釋道昱.經導對中國佛教禮懺的影響——以梁《高僧傳》為中心的探討[J].圓光佛學 學報.1999.2.
    [55]宋家鈺.佛教齋文源流與敦煌本齋文書的復原[A].宋家鈺等.英國收藏敦煌漢藏文獻 研究[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295-319.
    [56]宋家鈺.佛教齋文源流與敦煌本齋文書的復原[J].中國史研究.1999(2).
    [57]孫繼民.試論契丹祀木葉山崇黑山[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 版).1990(1).
    [58]孫曉林.跋P.2189東都發願文殘卷[A].敦煌吐魯番研究[C].第二卷.1997:331-335.
    [59]譚偉倫.儀式佛教的研究——廣東的喃嘸佬與江西的香花和[A].方立天.學愚.佛教傳統與當代文化[C].北京:中華書局,2006:307-328.
    [60]Tam,Yik Fai "A Historiographic and Ethnographic study of Xianghua Heshang(Incense and Flower Monks)in the Meixian Region." Ph.D.dissertation,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Berkeley,California,February,2005.
    [61]譚翼輝.香花佛事的結構和内容[R].中國地方社會儀式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 論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5.
    [62]田青.有關唐代俗講的兩份資料[J].中國音樂學.1995(2).
    [63]田青.中國佛教法事中的音樂——是爲神還是爲鬼[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 報.1995(3).
    [64]#12
    [65]#12
    [66]王翠玲.中國佛教的齋講[J].成大中文學報.2006,14:63-104.
    [67]#12
    [68]王惠民.敦煌寫本請宫頭盧疏考察[J].敦煌學輯刊.2006(2).
    [69]王惠民.古代印度賓頭盧信仰的產生及其東傳[J].敦煌學輯刊.1995(1).
    [70]王書慶.敦煌文獻中的齋琬文[J].敦煌研究.1997(1).
    [71]王文才.俗講儀式考[A].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敦煌學論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100-111.
    [72]王小盾,潘建國.敦煌論議考[A].中國古籍研究[C].第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69-227.
    [73]王曉平.東亞願文考[J].敦煌研究.2002(5).
    [74]王曉平.晉唐願文與日本奈良時代的佛教文學[J].東北亞論壇.2003(2).
    [75]吳永猛.澎湖法教普崦派的科儀[R].中國地方社會儀式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 論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5.
    [76]向達.唐代俗講考[A].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C].北京:三聯書店,1957.294-336.
    [77]曉文.釋香火[J].北京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5).
    [78]肖伊緋.大足石篆山孔門十哲造像考辨小記[A].(http://vipbbs.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ydsyy&message=151417)
    [79]謝生保.謝靜.敦煌文獻與水陸法會——敦煌唐五代時期水陸法會研究[J].敦煌研究.2006(2).
    [80]楊方冰.大足石篆山石窟造像補遗[J].四川文物.2005(1).
    [81]楊永俊.論赣西北客家佛教道士的度亡醮——以江西萬载高城鄉村佛教道士度亡醮爲例[J].江西社會科學.2007(12).
    [82]楊永俊.普庵禪師與赣西北萬載客家醮祭民俗[J].宜春學院學報.2005(1).
    [83]楊永俊.泉塘廟太平清醮民俗描述及其文化解讀[J].新餘高專學報.2006(3).
    [84]楊維中.古代講經雜攷[J].佛學研究.2008(17).
    [85]葉明生.道教目連戲孫行者形象與宋元目連救母雜劇之探討[A].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等.戲曲研究[C].第54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156-172.
    [86]俞曉紅.從寺院講唱到俗講、轉變[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6(1).
    [87]翟玉蘭.麥積山瑞應寺藏妙法蓮花經和報恩儀文[J].敦煌研究.2003(6).
    [88]張承東.敦煌寫本齋文探析[D].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5.
    [89]張廣達.歎佛與歎齋——關於敦煌文書中的齋琬文的幾個問題[A].田餘慶.慶祝鄧廣 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C].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60-73.
    [90]張國慶.遼代契丹人祭木葉山攷探[J].遼寧大學學報.1992(2).
    [91]張侃.田野工作、歷史文獻與史學研究[N].光明日報.2007-8-31.
    [92]張旭.大理白族的阿叱力教[A].雲南省編輯組.雲南民族民俗和宗教調查[C].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1985:61-62.
    [93]張總.閻羅王授記經綴補研考[A].敦煌吐魯番研究[C].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81-115.
    [94]鐘晉蘭.接珠回佛與婦女生活——以福建省寧化縣石壁鎮爲中心的初步探討[R].中國地方社會儀式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學術論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8-5.
    [95]周紹良.五代俗講僧圓鑒大師[A].周紹良.紹良文集[C].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5:1679-16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