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日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和朝鲜半岛世代的友好交流留下了丰富的“燕行录”文学,朝鲜实学思想家朴趾源创作的《热河日记》可谓其中的压卷之作。1780年,朴趾源随堂兄朴明源率领的朝鲜赴清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诞的使节团来到中国,回国后依见闻创作了日记体纪行文——《热河日记》。这部著作被称为“实学全书”,朴趾源用实学思想家的眼光对清朝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民俗等进行了观察描写,其中不乏对中国文物制度、历史典籍的精辟见解;《热河日记》犹如一副徐徐展开的画图,把十八世纪的盛清社会风貌展现出来,并以高屋建瓴的批判意识对朝鲜的现实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切合朝鲜社会实际的具体改革措施。本论文运用实证的方法,爬梳资料,钩沉考订,考论并重,在政治、文化和散文发展史的广阔背景下考察《热河日记》的创作,从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出发,阐释了朴趾源在朝鲜李朝中后期的思想动态及《热河日记》出现的深层内因,对《热河日记》的思想价值、文献学价值及创作艺术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综合的研究。
     朴趾源所生活的时代是朝鲜封建社会开始出现瓦解征兆的过渡性转折期: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商品经济日渐发展,社会生产关系悄然转型;社会问题严重,农民起义频发;通过中国传来的“西学”——自然科学思想和明清实学的传播促使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实学思想产生并发展,文学艺术的“去理学化”倾向也愈发明显,各种崭新的思想因素在十八世纪的李朝悄然萌发。朴趾源敏感地把握了当时的深层现实矛盾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并通过《热河日记》的创作表达其改革思想。
     《热河日记》的体例将编年和记事综合起来,对燕行旅程以日记形式按编年体记述,对不容易以日记形式记述的重要内容,则采用专题的形式独立记述,整部作品结构合理,脉络明晰,重点突出。《热河日记》中记体散文大致可分为四类: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器物记和人事杂记;此外还有论说文、小说和笔记文。《热河日记》中出现了大量的中国文献,朴趾源对中国文献的关注和甄选突出了其反理学立场,凭借深厚的汉学修养和对中国当时学术成就的全面了解,朴趾源在《热河日记》中辨伪勘误、驰辨逞才,并有意识地关注了与朝鲜有关的文献,彰显其民族情怀。
     对中国人文地理、清朝的文物制度的考察激发了朴趾源的改革思想。《热河日记》描摹出从鸭绿江到北京这一旅途中的名山大川、田野河流,中国辽阔、丰富的地貌带给朴趾源崭新的地理感受,饱览群书、博古通今的朴趾源对行程中的名胜、遗址进行考据钩沉,展现其爱国情怀及学术修养;《热河日记》全面展示了清朝的先进文物制度,包括清代的政治统治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考察清朝、反思朝鲜社会的“华夷观”及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朴趾源提出了“利用厚生”的具体改革措施,包括限民名田,耕耘树艺,鼓励工商、贸易富国,振兴实业等,以实现朝鲜的国富民强。
     《热河日记》中的杂录部分具有高超的思想艺术成就。杂录的论述内容在理势与语势映衬下表达出朴趾源的政治使命感;见闻录记述了旅途中所经历的古北口遗址、白河、避暑山庄的景观及使行团的活动,在景物描写中传达出审美主体的心理感受;笔记文具有耳闻目睹的现实性,内容丰富,形式自由,不拘一格,颇具史料价值及文化价值。《热河日记》中的杂录即事名篇,杂而不散,内容丰富,文风多样,语言明洁晓畅,文学意味浓厚。
     《热河日记》的创作艺术达到了朝鲜游记文学的巅峰。《热河日记》塑造了鲜活的中国形象,包括从王侯贵族到一般文士的人物群相、十八世纪清朝的全景图式的鲜活社会场景;进行了丰富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塑造,包括文学典型和文学意境两类。《热河日记》朴实而尖锐的论辩艺术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烛察时弊,放言无忌的政论和广征博引、曲折尽情的论述风格;讽刺艺术尖锐而深刻,揭露批判了两班阶层虚伪的封建道德和礼教;语言朴实,深于取象,将多变的句式、生动的比喻、连环错综的排比和灵活精当的典故巧妙结合,形成了雅洁晓畅、追朴求真的语言风格。
     《热河日记》是“燕行录”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堪称朝鲜游记文学史的里程碑;其深刻的思想性和批判性震撼了李氏王朝的统治阶层,引发了著名的“文体风波”;后人对朴趾源著作的结集、出版和纪念活动持续不断。《热河日记》承载着朴趾源对十八世纪后期中、朝两国的冷静审视,以灵活多样的艺术手段描绘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以开阔的视野、深刻的内容、灵活的形式、深远的影响展现出一位朝鲜改革家的思想高度和民族情怀,是游记文学及域外汉文学创作的杰出代表。
Friendly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created a number of Yonhaengnok literature, and Jehol Diary i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masterpiece which was written by Korean's real learning thinker Pak Chi-won. Pak went wih a Korean delegation to China to celebarate Emperor Qian Long1s70th birthday, then he wrote a dairy style Travel note-Jehol Diary after returning home. This book is called real learning Britannica. Pak observed and recorded Qing dynasty's political, economic, institutional, cultural and folk, which among them there were a lot of insights on the system of Chinese antiquities and history books. The Jehol Diary started slowly as if a painting showed Qing dynasty's social outlook in18th Century. The book was profound reflection with critical awareness of the reality of the Korean's reality, and presented practical reform measures against Korean. The dissertation, using empirical method, reviewed data analysis and textual research, examined Jehol Diary in politics,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se background. Starting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dissertation explained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Pak Chi-won in late Lee dynasty and the deep reasons of Jehol Diary's appearance, studied the thought value, literature value and art creation of Jehol Diary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Pak Chi-won's living era which is the the excessive turning point of the Korea feudal society began to appear signs of collapse: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covered, commodity economy developed, the social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had been restructuring quietly, social problems were very serious, peasant uprisings were frequent. The awakening of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was being prompted by the propagation of Western learning coming from China-the natural scientific and real learning the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his context of the times, the idea of real learning emerged and developed, the tendency of De-Neo-Confucianism in literature and art also beca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a variety of new ideological factors emerged quietly in Lee Dynasty in the18th century. Pak Chi-won was sensitive to grasping the deep practical contradiction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rends, and expressed his reform idea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Jehol Diary.
     Jehol Diary combines the chronological with notepad body, The book presents the journey in diary form, and adopts the form of thematic records to present that are not easily described in the form of a dairy.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work is reasonable, and the context is clear, focused. The narrative type proses in Jehol Diary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architectural culture, natural landscapes, cultural relics and personnel miscellanies. In addition, there are essay, fiction and notes text in the book.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documents appears in Jehol Diary, and the attention and selecting to Chinese documents shows Pak's Anti-Neo-Confucianism stand. With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found accomplishment of Sinology and Chinese academic, Pak distinguished truth and showed off scholarship, and he intended to focus on the documents related to Korea, to highlight his national feelings.
     The observ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and relics system of Qing Dynasty inspired Pak's reform ideas. Jehol Diary depicted the journey from the Yalu River to Beijing, including famous mountains, rivers, fields and so on. China's vast and rich landscapes brought new geographic feelings to Pak. Well-read and erudite Pak studied historical sites during the journey to show his patriotism and academic accomplishments; Jehol Diary is a comprehensive display of the advanced Qing Dynasty relics system, including all aspects of the surgery of the political rules, the social economy and cultural life. Based on visits to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 Korean social reality of Huayi Concept, Pak proposed the specific reform measures of LiYongHouSheng:Limiting the annexation of land, developing agriculture, encouraging trade and industry. All of this wer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rosperity and strength of the Korea.
     The miscellany of Jehol Diary had high ideological and artistic achievements. The exposition of miscellany part expressed Pak's political miss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theory and art. Horizons recorded accounted of the experience of landscape and activities, including Gubeikou ruins, White River, Imperial Summer Resort, and he conveyed the psychological feeling of aesthetic subject in the scenery description. With reality, flexibility and richness of the content, Jehol Diary had high historical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 Miscellany named by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which were flexible but not loose and rich in content. Their forms are very flexible and the languages are simple and intelligible literature imply strong. In short, the literature imply of Jehol Diary was strong.
     The arts style of writing of Jehol Diary reaches a pinnacle of the Korean travel literature. Jehol Diary shapes a vivid image of China, including images from the princely aristocracy to the general literati group and the panoramic image of fresh Qing Dynasty social scene in the18th century. Portrayal of the art in this book is rich and vivid, including literary typical and literary mood. Earthy and sharp polemical arts in Jehol Diary was embodies primarily through bold political commentator and extensive talk, and spicy and profound irony art exposures hypocritical feudal moral and ethical code of nobles. The language of Jehol Diary is simple and vivid, which varied sentence patterns, vivid metaphor, intricate parallelism were combined together. Language style of Jehol Diary is smooth and simply.
     The Jehol Diary is a literary masterpiece of Yonhaengnok and the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the Korean travel literature.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criticalness shook the ruling class of the Lee dynasty and triggered the famous event called stylistic storm. Later,generations have been collated, published Paks writings and commemorating him. Jehol Diary bears Paks calm scanning the China and Korea in late18th century, and depicts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with flexible artistic means. With broad perspective, deep content, flexible form, and profound impact, Jehol Diary shows the high realm of thought and national feelings of a Korean reformers, which is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ravel literature and oversea Chinese literary creation.
引文
① 朴趾源著,朱瑞平校点:《热河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第1页弁言。本文所引,即此版本,后文不再赘述。
    ① 李岩:《朴趾源<热河日记>的北学意识和实业方略》,《东疆学刊》,2007年第1期。
    ② 宁博尔:《明清易代后朝鲜人“遗民”情怀探究——以《热河日记》为中心》,《郑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① 陈大康、漆瑗:《<热河日记>与中国明清小说戏曲》,《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2期。
    ② 吴绍(乍九):《<热河日记>与满族民俗》,《延边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① 朴真爽:《朝鲜简史》,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89页。
    ② 同上,第290页。
    ① “大同米”是李朝政府由于财政枯竭而用以增加税收的一种税制改革,即取消农民向宫廷、中央和地方各官厅缴纳贡物,而一律代替以一结土地缴纳12至16斗的糙米。于是,原来征收土产的贡物制度一律改为征收大米或棉布的制度,故而称为“大同法”。这个措施不仅增加了李朝政府的税收,同时也改变农民的经济生活。
    ② 《显宗改修实录》卷八,四年三月十二日(庚辰)。
    ③ 林尚沃,(1779年-1855年),朝鲜王朝平安道义州人,是朝鲜正祖至宪宗时期的巨富,也是当时朝鲜唯一的“红顶商人”,带领旗下的“湾商”成为朝鲜第一商团。
    ④ 两班,朝鲜仕臣贵族,被称为“两班”。因为朝士序行,有东西两班,东班为文,西班为武,故称“两班”,后来也泛指官僚权贵,下文不注。
    ① 《正祖实录》卷十二,五年十一月一日(己亥)。
    ② 同上。
    ③ “常平通宝”是用黄铜铸成的钱币通称,一百枚为一两,用来代替米或麻布等具有交换价值的实物,在商品交换中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④ “自从使用钱币以后,富者更富,贫者更贫,百害俱生,确为不可轻视之事”,《增补文献备考》,肃宗二十一年。转引自:金河明《燕岩朴趾源》,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2页。
    ⑤ 《热河日记·玉匣夜话》,第308—309页。
    ① 《万机要览》,《财用编五·中江开市》,民族文化图书出版社,1983年,第723页。
    ② 同上,第729、730页。
    ③ 同上,第730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第9页。
    ② 同上,第6页。
    ③ 同上,第9页。
    ① 朝鲜著名古典小说,在十八世纪民间故事的基础上形成,主要是宣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观念。
    ② 《英祖实录》卷十三,三年九月二日(乙卯)。
    ③ 《英祖实录》卷十三,三年十月二十二日(甲辰)。
    ① 《英祖实录》卷五十五,十八年六月十九日(丙午)。
    ② 《英祖实录》卷三十三,九年二月九日(辛酉)。
    ③ 《正祖实录》卷三,一年五月六日(庚午)。
    ④ 《正祖实录》卷十三,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戊午)。
    ⑤ 《正祖实录》卷三十七,十七年四月十六日(戊寅)。
    ① 《两班传》,《燕岩集》卷八,韩国景仁文化社,1977年,第118—-119页。本文所引,即此版本,后文不再赘述。
    ② 马靖妮:《<热河日记>中的中国形象》,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③ 《英祖实录》卷六十二,二十一年七月四日(甲戌)。
    ④ 《英祖实录》卷一一九,四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戊子)。
    ① 《正祖实录》卷三,一年三月二十一日(丁亥)。
    ② 《正祖实录》卷七,三年三月二十七日(辛亥)。
    ③ 《纯祖实录》卷二,一年一月十日(丁亥)。
    ① 马靖妮:《<热河日记>中的中国形象》,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① 《英祖实录》卷三十二,八年十二月十日(癸亥)。
    ② 《英祖实录》卷三十三,九年二月十三日(乙丑)。
    ③ 《肃宗实录》卷三十,二十二年二月(甲寅)。
    ④ 《肃宗实录》卷三十八,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癸未)。
    ⑤ 《正祖实录》卷二十三,十一年四月十六日(癸丑)。
    ⑥ 《英祖实录》卷三十八,十年六月十三日(丁巳)。
    ⑦ 《春香传》,朝鲜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地位等同于中国的《红楼梦》,主要讲述男女为真挚爱情而反抗强权的故事,展现了广阔的十八世纪李朝社会。
    ① 《英祖实录》卷五十九,二十年三月五日(癸未)。
    ① 《正祖实录》,卷二十二,十年十月二十八日(戊辰)。
    ② 《英祖实录》,卷七十一,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丙寅)。
    ③ 十六世纪开始,李朝开始陷入激烈残酷的党争之中,其中影响较大的党派有“东人”、“西人”、“北人”、“南人”四派,后世称之为“四色党争”,党争之祸严重影响了李朝政局的稳定及社会发展。
    ① 《正祖实录》卷二十四,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甲辰)。
    ② (韩)姜在彦:《姜在彦著作选》,日本明石书店,1996年,第23页。转引自李英顺:《朝鲜北学派实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65页。
    ③ 陈尚胜:《论朝鲜王朝对明朝的事大观》,《第三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32、934页。
    ④ 《肃宗实录》卷三十九,三十年三月十五日(戊午)。
    ⑤ 吴晗:《朝鲜王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10册,中华书局,1980年,第4232页。
    ⑥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秋七月十五日辛卯》,第61页。
    ① 李晬光:《秉烛杂记》,《芝峰集》卷二十八。
    ② 同上,卷二十二。
    ① 葛荣晋:《韩国实学思想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鹄汀笔谈》,第224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五·盎叶记·利玛窦冢》,第349页。
    ③ 《热和日记卷五·谒圣退述·观象台》,第340页。
    ④ 《热和日记卷五·黄图纪略·风琴》,第325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五·黄图纪略·洋画》,第326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五·黄图纪略·风琴》,第325页。
    ① 《热河日记·驲汛随笔·秋七月十五日辛卯》,第61页。
    ① 《仁祖实录》卷三十四,五年一月二十三日(癸亥)。
    ② 陈尚胜:《论朝鲜王朝对明朝的事大观》,《第三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31页。
    ③ 《肃宗实录》卷三, 一年四月九日(丁酉)。
    ① (韩)林基中:《燕行录全集》第28册,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21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序》,第1页。
    ③ (韩)林基中:《燕行录全集》第51册,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87页。
    ④ 《仁祖实录》卷四十六,二十三年二月十八日(辛未)。
    ① 《仁祖实录》卷四十四,二十一年十月八日(戊辰)。
    ② (韩)林基中:《燕行录全集》第51册,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③ 刘子敏、姜孟山主编:《中国正史中的朝鲜史料》,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25页。
    ④ 《肃宗实录》卷六十,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丁未)。
    ⑤ 《正祖实录》卷五,二年六月一日(己丑)。
    ① 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59—460页。
    ② 《英祖实录》卷四十七,十四年二月十四日(丙申)。
    ③ 《英祖实录》卷六十七,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壬午)。
    ① 洪大容:《湛轩燕记》,《燕行录选集》,成均馆大学大东文化研究院,1960-1962,第268页。
    ② 严诚(1732-1767),字立庵,号铁桥,著有《小清凉室遗稿》:潘庭筠(1742—?)字兰公,号德国园,著有稼书堂集》。
    ③ 洪大容:《湛轩燕记》,《燕行录选集》,成均馆大学大东文化研究院,1960-1962年,第285、391页。
    ④ “钱塘三士”又称“古杭三才”,指清代乾隆时期杭州的文人、诗人、画家严诚、潘庭筠、陆飞。
    ①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秋七月十五日辛卯》,第61页。
    ②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篇》,第217-218页。
    ① 《大考资仙大夫知敦宁府事赠谥章简公府君家状》,《燕岩集》卷九,景仁文化社,2002年,第122页。本文所引,即此版本,后文不再赘述。
    ② 《蔡梧川处士李丈文》,《燕岩集》卷三,第82页。
    ③ 容木堂,本名失传,荣木堂为其号,是弘文馆校理。据朴趾源讲,荣木堂学问渊博,不慕虚荣,曾因直言上疏而被流放,1755年11月病故。参见金河明:《燕岩朴趾源》,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45页。
    ④ 《放璚阁外传自序》,《燕岩集》卷八,第114页。
    ① 《放璚阁外传自序》,《燕岩集》卷八,第114页。
    ② 关于朴趾源迁居燕岩的时间并无确切记载,他的嫂子去世后,他给洪大容的信中说自己在燕岩峡已经度过了九年时间。他的嫂子去世于1778年,当时朴趾源42岁,还没有来到中国。由此推算九年前为1769—1770年。他在《映带亭腾墨自序》的末尾,注明《放阁之东楼岁壬辰孟冬上瀚燕岩居士书》。壬辰年是1772年,当时朴趾源36岁。因此燕岩是在1770年即34岁以前搬去燕岩峡的。正祖即位元年时朴趾源41岁,故而认为正祖即位后重用洪国荣,朴趾源避洪国荣而隐居燕岩峡欠妥。
    ① 《答洪德保书》,《燕岩集》卷三,第75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五·铜兰涉笔》,第350页。
    ① 姜日天:《燕岩朴趾源》,《东方哲学家评传》(韩国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82页。
    ② 《热河日记卷四·鹄汀笔谈》,第223页。
    ① 《楚亭集序》,《燕岩集》卷一,第12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三·忘羊录》,第205页。
    ③ 《答任亨五论道原书》,《燕岩集》卷二,第37页。
    ④ 《热河日记卷三·忘羊录》,第205页。
    ⑤ 同上,第204页。
    ⑥ 《北学议序》,《燕岩集》卷七,第105页。
    ⑦ 《原士》,《燕岩集》卷十,第139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鹄汀笔谈》,第222页。
    ② 《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一夜九渡河记》,第246页。
    ③ 《与任亨五论道原书》,《燕岩集》卷二,第36页。
    ④ 姜日天:《燕岩朴趾源》,《东方著名哲学家评传》(韩国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85、486页。
    ⑤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二十一日丁酉》,第78页。
    ⑥ 《热河日记卷四·口外异闻·佛书》,第296页。
    ① 《洪范羽翼序》,《燕岩集》卷一,第13页。
    ① 《正祖实录》卷九,四年三月二十日(己亥)。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六月二十四日辛未》,第2页。
    ③ 同上。
    ④ 金河明:《燕岩朴趾源》,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53页。
    ⑤ 《答洪德保书第三》,《燕岩集》卷三,第74页。
    ⑥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秋七月十五日辛卯》,第60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秋七月十五日辛卯》,第61页。
    ① 《热河日记·序》,第1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二十七日癸卯》,第93页。
    ①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63页。
    ② (梁)刘勰著,王运熙注:《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27页。
    ③ 彭勃主编:《卢龙县志》,天律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6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马日汛随笔·十六日壬辰》,第69页。
    ② 同上。
    ③ 《热河日记卷五·黄图纪略·洋画》,第326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八月初一日丁未》,第106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虎叱》,第98页。
    ③ 《热河日记卷四·口外异闻·玉匣夜话》,第307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避暑录》,第269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五·铜兰涉笔》,第353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五·口外异闻·王越试券》,第303页。
    ① 吴伯娅:《乾隆年间的朝鲜使者及其访华日记》,《首都博物馆丛刊》,2004年。
    ① 《热河日记卷四·鹄汀笔谈》,第226-227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五·铜兰涉笔》,第353页。
    ③ 同上,第354页。
    ④ 同上。
    ①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秋八月初九日乙卯》,第128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五·铜兰涉笔》,第357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五·铜兰涉笔》,第374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五·铜兰涉笔》,第365页。
    ② 同上,第366页。
    ③ 《热河日记卷四·避暑录》,第270页。
    ① 王士祯此处所用,乃为“摘句法”,直接引用原句,而非朴趾源认为受启发。
    ② 《热河日记卷二·盛京杂识·十四日庚寅》,第56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十三日己未》,第134页。
    ④ 《热河日记卷四·铜兰涉笔》,第356页。
    ⑤ 《热河日记卷三·忘羊录》,第213页。
    ⑥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第127页。
    ① 朴宗采著,金润兆译:《过庭录》,太学社,1997年,第373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六月二十四日辛未》,第1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六月二十四日辛未》,第3页。
    ② 同上,第4页。
    ③ 《热河日记·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9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10页。
    ② 同上,第12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13页。
    ② 《热河日记·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9页。
    ③ 《热河日记·渡江录·七月初一日丁丑》,第21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二日戊寅》,第21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九日丙子》,第20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九日乙酉》,第30页。
    ④ 《热河日记卷五·铜兰涉笔》,第351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八日甲申》,第29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秋七月初十日丙戌》,第36页。
    ③ 同上,第37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9页。
    ② 同上,第10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13页。
    ② 同上,第12页。
    ③ 《热河日记·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8页。
    ① 《热河日记·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5页。
    ② 同上,第15一16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6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13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9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9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五日辛巳》,第25—26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七月初一日丁丑》,第22页。
    ② 同上。
    ③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九日丙子》,第20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秋七月十五日辛卯》,第60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六月二十四辛未》,第2页。
    ② 赵东一等著,周彪、刘钻扩译:《韩国文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4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六日癸酉》,第7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8页。
    ② 同上。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13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六日壬午》,第27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七日癸未》,第28页。
    ④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八日甲申》,第29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旧辽东记》,第32页。
    ② 同上。
    ③ 《热河日记·盛京杂识·秋七月初十日丙戌》,第34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秋七月初十日丙戌》,第34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十三日己丑》,第51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山川记略》,第58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十六日壬辰》,第69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①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秋七月二十四日庚子》,第84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秋七月二十五日辛丑》,第87页。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⑤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滦河泛舟记》,第92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滦河泛舟记》,第92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三十日丙午》,第102页。
    ③ 同上,第103页。
    ④ 《热河日记卷二·漠北行程录·初六日壬子》,第117页。
    ① 《热河日记·漠北行程录·初六日壬子》,第117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一夜九渡河记》,第245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漠北行程录·初九日乙卯》,第124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三·还燕道中录·秋八月十五日辛酉》,第150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三·还燕道中录·十九日乙丑》,第158页。
    ① 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商务印书馆,1940。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六月二十日辛未》,第6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六月二十四辛未》,第6页。
    ②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补遗》。
    ③ 毛承斗:《东江疏揭塘报节抄》。
    ④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12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7页。
    ③ 同上。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7页。
    ② 同上,第18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关帝庙记》,第32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辽东白塔记》,第33页。
    ② 同上,第33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盛京伽蓝记》,第57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北镇庙记》,第62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姜女庙记》,第82页。
    ④ 同上,第83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山海关记》,第83—84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山海关记》,第84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夷齐庙记》,第91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二·漠北行程录·初八日甲寅》,第125页。
    ④ 同上。
    ① 班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②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录第一》。
    ③ 《热河日记卷二·漠北行程录·初八日甲寅》,第125页。
    ④ 《热河日记卷四·避暑录序》,第259—260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三·还燕道中录·十九日癸亥》,第152页。
    ② 同上。
    ① 《热河日记卷三·还燕道中录·十九日癸亥》,第152页。
    ② 同上,第153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10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三·还燕道中录·十七日癸亥》,第153页。
    ③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编》,第218—219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编》,第218—219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五·铜兰涉笔》,第360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五·铜兰涉笔》,第364页。
    ④ 《热河日记卷五·铜兰涉笔》,第360—361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避暑录》,第261页。
    ② 《热河日记卷四·鹄汀笔谈》,第226—227页。
    ① 黄爱萍:《四库全书纂修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4页。
    ②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编》,第219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第132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第132页。
    ② 《热河日记卷四·口外异闻·别单》,第289页。
    ③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编》,第219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漠北行程录·初八日甲寅》,第123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三·黄教问答》,第177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三·黄教问答序》,第165页。
    ③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编》,第219页。
    ④ 《热河日记卷三·黄教问答》,第178页。
    ⑤ 《光海君日记》卷一二八,十年五月二日己丑。
    ⑥ 《满文老档》太祖朝第二十六卷,转引自丹珠昂奔:《散议<喇嘛说>》,《西藏研究》,1999年第1期。
    ⑦ 《热河日记卷二·漠北行程录序》,第112页。
    ⑧ 《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五十一。
    ① 《热河日记卷三·班禅始末》,第183页。
    ②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编》,第219页。
    ③ 同上。
    ④ 周润年:《北京雍和宫御制《喇嘛说》碑文校录考诠》,《西藏研究》,1991年第3期。
    ① 《热河日记卷三·黄教问答序》,第165页。
    ② 洪波:《盛世的沉沦》,《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20日文史天地。
    ① 洪波:《盛世的沉沦》,《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20日文史天地。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5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秋七月初十日丙戌》,第37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秋七月初十日丙戌》,第35--36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盎叶记·太阳宫》,第345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五·盎叶记·报国寺》,第342—343页。
    ④ 《热河日记卷五·盎叶记·隆福寺》,第346页。
    ⑤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粟斋笔谈》,第39页。
    ⑥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店舍》,第68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五·黄图纪略·琉璃厂》,第334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初三日己酉》,第110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五·盎叶记·报国寺》,第343页。
    ④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二十二日戊戌》,第80—81页。
    ⑤ 《热河日记卷三·还燕道中录·十七日癸亥》,第150页。
    ① 《课农小抄》,《燕岩集》卷十七,第361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八月一日丁未》,第105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十三日己丑》,第52页。
    ④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桥梁》,第68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八月一日丁未》,第105—106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三·还燕道中录·十七日癸亥》,第150-151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三十日丙午》,第104页。
    ④ 《课农小抄》,《燕岩集》卷十六,景仁文化社,第394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八月初一日丁未》,第105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8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五·黄图纪略·皇城九门》,第317页。
    ④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13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五日辛巳》,第26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5页。
    ③ 同上,第16页。
    ④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二十五日辛丑》,第86页。
    ⑤ 《热河日记卷二·漠北行程录,初六日壬子》,第119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驲讯随笔·戏台》,第67页。
    ② 同上。
    ③ 《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戏本名目记》,第251页。
    ④ 《热河日记卷三·倾盖录》,第162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关帝庙记》,第32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二十八日甲辰》,第97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商搂笔谈》,第68页。
    ④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三日乙卯》,第23页。
    ⑤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十四日庚寅》,第54页。
    ⑥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八月初一日丁未》,第105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秋七月初十日丙戌》,第36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马日汛随笔·二十一日丁酉》,第79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七月一日丁丑》,第20-21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初十日丙辰》,第132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甲戌》,第8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五·铜兰涉笔》,第352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口外异闻·十可笑》,第304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八日甲申》,第29—30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二十七日癸卯》,第95页。
    ④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十四日庚申》,第143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三·还燕道中录·十七日癸亥》,第155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五·黄图纪略·象房》,第327页。
    ③ 三木荣:《朝鲜医学史及疾病是》(补订本),日本思文阁,1991年,第294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序》,第1页。
    ② 韦兵:《头顶的星空和身边的日子》,《读书》,2007年3期。
    ③ 《公羊传·隐公元年》开端有如下表述:“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何成乎公之意?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曷为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其为尊卑出微,国人莫知。”这段与《渡江录序》绝似。
    ④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初十日丙辰》,第132页。
    ⑤ 《热河日记卷四·鹄汀笔谈》,第233—234页。
    ⑥ 《成宗实录》卷二十,三年七月十日(乙巳)。
    ① 《热河日记卷三·行在杂录序》,第187页。
    ② 《北学议序》,《燕岩集》卷七,第105页。
    ③ 同上,第105—106页。
    ①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台北里仁书局,1985年,第1024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秋七月十五日辛卯》,第61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八月初一日辛未》,第108页。
    ② 《课农小抄》,《燕岩集》十七,第336页。
    ③ 葛荣晋:《韩国实学思想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19页。
    ④ 《课农小抄》,《燕岩集》十七,第387—-388页。
    ⑤ 《课农小抄》,《燕岩集》十七,第388页。
    ① 《课农小抄》,《燕岩集》十七,第387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十三日己丑》,第51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9—10页。
    ③ 同上,第13页。
    ④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5页。
    ⑤ 同上。
    ⑥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九日乙酉》,第30页。
    ⑦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秋七月初十日丙戌》,第36页。
    ⑧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十四日庚寅》,第55页。
    ⑨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七月初一日丁丑》,第21页。
    ⑩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七月初二日戊寅》,第21页。
    ① 《课农小抄·限民民田议》,《燕岩集》卷十六,第397页。
    ② 同上,第398页。
    ③ 同上,第399页。
    ④ 李敦球:《韩国北学派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1999年,第92-96页。
    ① 《课农小抄·粪壤》,《燕岩集》卷十六,第369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13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车制》,第65—66页。
    ① 《课农小抄》,《燕岩集》卷十六,第344页。
    ② 尹丝淳:《实学意蕴及其嬗变》,《当代韩国》1997年第1期。
    ③ 《课农小抄·诸家总论》,《燕岩集》卷十六,第344页。
    ① 万青黎、周家楣修,张之洞、谬荃孙纂:《光绪顺天府志·京师志十八·风俗》,光绪12年刻本。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八日甲申》,第29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秋七月初十日丙戌》,第36页。
    ④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秋七月初十日丙戌》,第37页。
    ⑤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山海关记》,第84页。
    ⑥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八月初一日丁未》,第104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粟斋笔谈》,第39页。
    ② 葛荣晋:《韩国实学思想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22页。
    ③ 全海宗:《中韩关系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81页。
    ④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秋七月初十日丙戌》,第36页。
    ⑤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十三日己丑》,第51页。
    ⑥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十四日庚寅》,第55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市肆》,第67-68页。
    ② 姜日天:《燕岩朴趾源》,《东方著名哲学家评传》(韩国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3—-496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七月初一日丁丑》,第20页。
    ④ 李岩:《朴趾源<热河日记>的北学意识和实业方略》,《东疆学刊》,2007年第1期。
    ⑤ 《课农小抄》,《燕岩集》卷十六,第337页。
    ⑥ 《洪范羽翼序》,《燕岩集》卷一,第14页。
    ①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卷四,见(清)阢元刻《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5页。
    ② 《洪范羽翼序》,《燕岩集》卷一,第14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车制》,第63-64页。
    ④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车制》,第64页。
    ⑤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八月初一丁未》,第105页。
    ⑥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车制》,第65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车制》,第65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三·太学留馆录·十四日庚申》,第143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三·太学留馆录·十四日庚申》,第143—144页。
    ④ 同上,第144—145页。
    ⑤ 同上,144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三·太学留馆录·十四日庚申》,第144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十三日己未》,第143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七月初一日丁丑》,第22页。
    ④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九日丙子》,第20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秋七月十五日辛卯》,第61页。
    ② 李佑成:《燕岩朴趾源先生事迹碑》,见《热河日记》第388页。
    ③ 同上。
    ④ 《咸阳郡兴学齐记》,《燕岩集》卷一,第23页。
    ① 《课农小抄·诸家总论》,《燕岩集》卷十六,第345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七日甲戌》,第12页。
    ③ 朴忠锡:《韩国政治思想史》,三英社,1982年,第117页。转引自李英顺:《朝鲜北学派实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81页。
    ④ 全海宗:《中韩关系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82页。
    ① 全海宗:《中韩关系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82页。
    ② 李佑成:《燕岩朴趾源事迹碑》,见《热河日记》第389页、第388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三·还燕道中录·秋八月十五日辛酉》,第149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三·行在杂录》,第187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三·行在杂录》,第191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三·行在杂录》,第192页。
    ③ 同上。
    ① 《热河日记卷三·行在杂录》,第192页。
    ② 同上,第192页。
    ③ 朴思浩:《燕纪程地》,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98,东国大学校出版社,2001年,第538页。
    ④ 同上,第539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编》,第217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编》,第217218页。
    ② 同上,第218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编》,第218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编》,第219页。
    ② 同上。
    ①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编》,第220页。
    ② 同上,第219页。
    ③ 《燕岩集卷二·贺金右相履素书》,第29页。
    ① 朴宗采著,金润兆译:《过庭录》,太学社,1997年,第426页。
    ② 同上,第435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秋七月二十四日庚子》,第87页。
    ① 贾山《至言》。
    ② 李岩等著《朝鲜文学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376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夜出古北口记》,第244页。
    ② 同上,第244—245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一夜九渡河记》,第245页。
    ② 同上,第246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戏本名目记》,第251页。
    ① 郭正谊:《中国烟火史料钩沉》,《中国科技史料》1990年第4期。
    ② 《御制诗二集》卷五四,《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
    ③ 同上。
    ④ 吴晗选编:《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卷一二《正宗实录三》,第4950页,《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
    ① 《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万年春灯记》,第247—248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① 吴晗选编:《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卷一二《正宗实录三》,中华书局,1980年,第4951页。
    ② 《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万年春灯记》,第247页。
    ③ 《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象记》,第251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万国进贡记》,第250页。
    ② 《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蜡嘴鸟记》,第248页。
    ③ 《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记·万国进贡记》,第250页。
    ④ (梁)刘勰著,王运熙注:《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08页。
    ① 《热河日记·口外异闻·盘羊》,第285页。
    ② 《热河日记·口外异闻·彩鹞·嘏蝶》,第288页。
    ③ 同上。
    ④ 《热河日记·口外异闻·朝鲜牡丹》,第304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口外异闻·伊阿桑·舒赫德》,第286页。
    ② 《热河日记卷四·口外异闻·入定僧》,第289页。
    ③ 《热河日记卷四·口外异闻·哈密王》,第298页。
    ④ 《热河日记卷四·口外异闻·当今名士》,第292页。
    ⑤ 《热河日记卷四·口外异闻·曹操水葬》,第286页。
    ① 《热河日记·口外异闻·三学士成仁之日》,第291页。
    ① 赵尔巽, 柯劭等原撰,《清史稿校注》编纂小组编纂:《清史稿校注》第一册,1986—1991年,台湾省“国史馆”,第53页。
    ② 《仁祖实录》十五年四月戊子:朝鲜《沈阳日记》丁丑年四月十九日;朝鲜《沈阳状启》丁丑年五月二十四日;朝鲜《沈馆录》卷一;朝鲜《大东遗闻》卷三。
    ③ 《热河日记卷五·谒圣退述·学舍》,第336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五·谒圣退述·太学》,第335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五·谒圣退述·学舍》,第336—337页。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① 《热河日记卷四·口外异闻·十可笑》,第304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五·谒圣退述·太学》,第336页。
    ③ 《皇明太学志卷之一·典制上》。
    ④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六十六》。
    ① 缪荃孙自《永乐大典·四六五零卷》转抄之《顺天府志》。
    ② 英廉等编:《日下旧闻考》卷六十。
    ③ 张连城:《北京地区佛教寺院文化特征初探》,《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④ 《热河日记卷五·盎叶记·序》,第341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五·盎叶记·隆福寺》,第346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五·盎叶记·报国寺》,第342—-343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五·盎叶记·太阳宫》,第345页。
    ④ 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三·郊垌杂记》,第45页。
    ⑤ 《热河日记卷五·盎叶记·太阳宫》,第348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五·盎叶记·利玛窦冢》,第349页。
    ②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九·滦阳续录小序》(下册),天津古籍书店,1980年。
    ①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十一日丁巳》,第138页。
    ②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4703页,中华书局,1980年。
    ③ 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页。
    ① 巴柔:《从文化形象到集体想象物》,参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8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三·还燕道中录·十六日壬戌》,第150页。
    ③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编》,第217—218页。
    ④ 《热河日记卷四·鹄汀笔谈》,第243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三·倾盖录》,第161—163页。
    ② 同上,第164页。
    ③ 《热河日记卷四·审势编》,第218页。
    ④ 《正祖实录》卷三,正祖元年二月二十四日(庚申)。
    ① 《正祖实录》卷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辛丑)。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5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八日甲申》,第29页。
    ④ 《热河日记卷一·盛京杂识·秋七月初十日丙戌》,第29页。
    ⑤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山海关记》,第84页。
    ⑥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八月初一日丁未》,第105页。
    ⑦ 《热河日记卷二·漠北行程录·初九日乙卯》,第125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盎叶记·太阳宫》,第344—345页。
    ② 《热河日记卷四·盎叶记·报国寺》,第342—343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二十二戊戌》,第80-81页。
    ④ 金柄珉:《<热河日记>与中国文化》,《朝鲜—韩国文学的近代转型与比较文学》,2007年12月,延边大学出版社,第99页。
    ⑤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二十八日乙亥》,第14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九日乙酉》,第30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五·铜兰涉笔》,第351页。
    ③ 徐东日:《朝鲜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中华书局,2010年,第231页。
    ④ 《热河日记卷卷二·驲汛随笔·秋七月十五日辛卯》,第61页。
    ① 《热河日记卷卷二·驲汛随笔·秋七月十五日辛卯》,第61页。
    ② 马靖妮:《<热河日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①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51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七月初一日丁丑》,第20—21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十二日戊午》,第140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十二日戊午》,第140页。
    ② 《正祖实录》卷三十九,三月二十四(辛亥)。
    ③ 《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191页。
    ④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七月初二日戊寅》,第21页。
    ⑤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二十二日戊戌》,第81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漠北行程录·秋八月初五日辛亥》,第113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秋八月初九日乙卯》,第127页。
    ③ 同上,第127—128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初十日丙辰》,第129—130页。
    ② 舒舍予:《文学概论讲义》,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57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1页。
    ④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三日己卯》,第24页。
    ① 李岩等著《朝鲜文学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382—1383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盛京杂识·秋七月初十日丙戌》,第34页。
    ③ 同上。
    ① 李岩等著《朝鲜文学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381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漠北行程录·初六日壬子》,第118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十六日壬辰》,第69页。
    ① 郑判龙:《朝鲜实学派文学和朴趾源的小说》,《延边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
    ① 金河明:《燕岩朴趾源》,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216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车制》,第64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车制》,第65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第67页。
    ① 《贺金右相履素书》,《燕岩集》卷二,第28页。
    ② 同上。
    ③ 《热河日记卷二·太学留馆录·十一日丁巳》,第138页。
    ① 《贺金右相履素书》,《燕岩集》卷二,第29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驲汛随笔·二十二戊戌》,第80一81页。
    ① 《贺金右相履素书》,燕岩集卷二,第29页。
    ② 《热河日记卷四·口外异闻·罗约国书》,第296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八月初一日丁未》,第108页。
    ① 《原士》,《燕岩集》卷十,第139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五·谒圣退述·文丞相祠堂记》,第339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虎叱》,第101页。
    ④ 黄宗羲著,段志强译注:《明夷待访录》,中华书局2011年,第8页。
    ⑤ 唐甄:《潜书·抑尊》,中华书局,1984年,第67页。
    ①朴宗采著,金润兆译:《过庭录》,太学社,1997年,第426页。
    ②陆费:《论裴延陵奸蠹书》,转引自王素著:《陆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5页
    ③(梁)刘總著,王运熙注:《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80页。
    ① 李岩等著:《朝鲜文学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259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初四日庚戌》,第111—-112页。
    ① 《骚坛赤帜引》,《燕岩集》卷二,第25页。
    ① 金河明:《燕岩朴趾源》,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71页。
    ②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1997年,第175页。
    ③ 《放璚阁外传·两班传》,《燕岩集》卷八,第119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二十八日甲辰》,第97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虎叱》,第99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玉匣夜话》,第309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虎叱》,第99页。
    ③ 同上。
    ①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虎叱》,第99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第100页。
    ④ 同上。
    ⑤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1997年,第178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玉匣夜话》,第312页。
    ② 同上,第313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虎叱》,第100页。
    ② 金柄珉:《论朴趾源小说<虎叱>的原型意蕴—以老虎形象为中心》,东疆学刊,2002年第1期。
    ① 《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89页。
    ② 《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5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三十五,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36页。
    ④ 缪朗山:《西方文艺理论史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84页。
    ⑤ 金河明:《燕岩朴趾源》,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217页。
    ① 姚鼐:《与姚石甫书》。
    ② 《钟北小选自序》,《燕岩集》卷七,第103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六月二十四辛未》,第6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二日戊寅》,第21页。
    ①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三日己卯》,第23页。
    ② 《热河日记卷三·黄教问答》,第168页。
    ③ 《热河日记卷一·渡江录·初八日甲申》,第29页。
    ① 《热河日记卷四·鹄汀笔谈》,第225页。
    ②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二十六日壬寅》,第90页。
    ①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八月初一日丁未》,第106页。
    ② 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卷四,第132页。
    ③ 《热河日记卷二·关内程史·八月初一日丁未》,第107—108页。
    ④ 同上。
    ① 《热河日记卷四·山庄杂录·幻戏记》,第259页。
    ② 《炯菴行状》,《燕岩集》卷三,第67页。
    ③ 同上第66页。
    ① 《热河日记·序》,第1-2页。
    ① 朴宗采著,金润兆译:《过庭录》,太学社,1997年,第380一381页。
    ① 《正祖实录》卷三十六,十六年十一月六日(辛丑)。
    ② 《燕岩集卷二·答南直辄书》,景仁文化社,2002年,第33页。
    ③ 《正祖实录》卷三十六,十六年十月十九日(甲申)。
    ① 任晓利,梁利:《略论朝鲜李朝正祖的“文体反正”》,《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② 金英珠:《李钰文学作家意识的变化及意义》,韩国诚信女子大学研究生院博士论文,1995年。
    ① 郑玉子:《朝鲜后期文化运动史》,首尔一潮阁,1988年,第64页。
    ② 《正祖实录》卷四十七,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乙酉)。
    ③ 《正祖实录》卷二十一,十年一月二十二日(乙卯)。
    ① 《正祖实录》卷三十六,十六年十月十九日(甲申)。
    ① 金泽荣:《重编燕岩集序》。
    ② 《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八》,杂言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第312页。
    ③ 《楚亭集序》,《燕岩集》卷一,第12页。
    ① 李佑成:《燕岩朴趾源事迹碑》,见《热河日记》第389页。
    [1]域外诗话珍本丛书.蔡镇楚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2][韩]林基中.燕行录全集(第一册).汉城: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
    [3][韩]朴趾源.热河日记.朱瑞平点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4][韩]朴趾源.燕岩集.韩国:景仁文化社,1977.
    [5]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
    [6]李朝实录.日本:学习院东洋文化文化研究所刊,1956—1966
    [7][朝鲜]金河明.燕岩朴趾源.陈文琴译,李启烈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8][韩]林亨泽等.燕岩朴趾源研究.人之纹出版社,2012.
    [9]杨雨蕾.燕行与中朝文化关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10]黄宗羲著,段志强译注.明夷待访录.北京:中华书局2011.
    [11]李岩.朝鲜文学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2]夫马进、伍跃译.朝鲜燕行使与朝鲜通信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3]徐东日.朝鲜使臣眼中的中国形象,北京:中华书局,2010.
    [14]李甦平.韩国儒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金柄珉.朝鲜实学派与中国之关联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
    [16]严绍望、陈思和主编.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7]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8]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19][韩]权锡焕、[中]陈蒲清.韩国古典文学精华.长沙:岳麓书社,2006.
    [20][韩]金芝容.燕岩朴趾源的理想及其文学.明文堂,2005.
    [21][韩]朴秀祢.朴趾源的美意识与文艺理论.太学社,2005.
    [22]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3]傅璇琮、蒋寅总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
    [24]菁华等.明实录朝鲜资料辑录.成都:巴蜀书社,2005.
    [25]张哲俊.东亚比较文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6]刘介民.中国比较诗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7]李岩.中韩文学关系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8]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9][韩]李玄植.朴趾源散文的伦理与美学.(?)文学社,2002.
    [30][韩]金血祚.朴趾源的散文文学.成均馆大学出版部,2002.
    [31]葛荣晋.韩国实学思想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2]松浦章.明清时代中国与朝鲜的交流:朝鲜使节与飘着船,台北:乐学书局,2002.
    [33][韩]金明浩.朴趾源文学研究.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2001.
    [34]朱义禄.黄宗羲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35]姜日天、彭永捷、韩相美著.君子国智慧——韩国哲学与21世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6]王晓平.亚洲汉文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37]张立文主编.东亚文化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38]王素.陆贽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9][韩]金芝容.朴趾源文学与思想—朝鲜朝近代化之旗手.汉阳大学出版部,2000.
    [40]张存武、叶泉宏编,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1619—1643.台北:三民书局,2000.
    [41]富丽.康乾时期北京人的社会生活,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42]陈尚胜.朝鲜王朝(13921910)对华观的演变—《朝天录》和《燕行录》初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43][韩]崔根德.韩国儒学思想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4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45]朴真爽.朝鲜简史.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
    [46][韩]崔根德.韩国儒学思想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47]李山竹.古代朝鲜文献解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8]陈尚胜.中韩关系史论,济南:齐鲁书社,1997.
    [49]朴宗采,金润兆译.过庭录.太学社,1997.
    [50]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51][韩]赵锺业.修订增补韩国诗话丛编.汉城:太学社,1996.
    [52][韩]金台俊著,张琏瑰译.朝鲜汉文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53]李岩.朝鲜李朝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54]葛荣晋.中国实学思想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5]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入民民出版社,1994.
    [56]张啸虎.中国政论文学史稿.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
    [57][韩]金相洪、梁光锡、申用浩编.韩国文学思想史.汉城:启明文化社,1991.
    [58][韩]金明浩.热河日记研究.创作与批评社,1990.
    [59]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60][韩]柳承国著,傅济功译.韩国儒学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89.
    [61][韩]金永东.朴趾源小说研究.太学社,1988.
    [62]陈鼓应、辛冠洁、葛荣晋.明清实学思潮史(上卷).济南:齐鲁书社,1988.
    [63]杨昭全.中韩关系论文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
    [64]韦旭升.朝鲜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65]张存武.清代中韩关系论文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66]唐甄.潜书.北京:中华书局,1984.
    [67]万机要览.民族文化图书出版社,1983年.
    [68]朱云影.中国文化对日韩越的影响,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
    [69]蒋一葵.长安客话卷三·郊埛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
    [70]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
    [71]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编.常用文体写作知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72]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73][韩]李家源.燕岩小说研究.乙酉文化社,1965.
    [74][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75]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6]陈柱.中国散文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77]陈冰冰、郝君峰.朴趾源美学思想中的生态意识.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第38卷.2011年9月
    [78]陈冰冰.吴敬梓与朴趾源的讽刺作品比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第38卷.2011年5月
    [79]徐东日.朝鲜燕行使臣眼中的中国士人形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80]李丽.朴趾源《热河日记》初探.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81]葛兆光.揽镜自鉴——关于朝鲜、日本文献中的近世中国史料及其他.复旦学报,2008年第2期
    [82]陈冰冰.朝鲜文学家朴趾源<虎叱>创作研究.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2月
    [83]李岩.朴趾源《热河日记》的北学意识和实业方案.东疆学刊,2007年1月第1期
    [84]李岩.朴趾源《热河日记》的实学精神和文艺观探析.延边大学学报,2007年2月第1期
    [85]李岩.朴趾源《热河日记》的北学意识和实业方略.东疆学刊,2007年第1期
    [86]王松涛.朝鲜学者朴趾源观承游记谈.社会科学院论坛,2007年7(下)
    [87]张双志.18世纪朝鲜学者对清代西藏的观察.中国藏学,2007年第3期
    [88]赵兴元.18世纪朝鲜学者朴趾源的人与自然观.古代文明,2007年7月
    [89]廉松心.《热河日记》与清代民族政策研究.北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90]葛兆光.从“朝天”到“燕行”——看17世纪中叶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解体.《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1期
    [91]葛兆光.邻居家里的陌生人——清中叶朝鲜使者眼中北京的西洋传教士.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2期
    [92]全红.朝鲜文学家朴趾源的北学派实学思想矛盾探析.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93]刘静.从《燕行录》看十八世纪中国北方市集——兼论中朝文化交流与文化差异,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94]刘广铭.《老稼斋燕行日记》中的康熙形象——兼与同时期欧洲语境中的康熙形象比较,《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95]廉松心.十八世纪中韩文人学士之间的友好交流.北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96]葛兆光.大明衣冠今何在.史学月刊,2005年第10期
    [97]全红.朝鲜实学派文学家朴趾源理想国思想矛盾探析.东疆学刊,2005年10月
    [98][韩]许庚寅.朴趾源的中国情结.书城,2005年6月
    [99]王振忠.朝鲜燕行使者所见十八世纪之盛清社会——以李德懋的《入燕记》为例,收入尹忠男 编,哈佛燕京韩国馆资料研究,首尔:景仁文化社,2004年。
    [100]祁庆富、金成南.清代北京的朝鲜使馆,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01][韩]朴现圭.朝鲜使臣与北京琉璃厂.文献,2003年第1期
    [102]苗威.华夷观的嬗变对朝鲜王朝吸收中国文化的影响,东疆学刊,2002第3期金柄珉.论朴趾源小说<虎叱>的原型意蕴—以老虎的形象分析为中心.东疆学刊,2002年第1期
    [103]孙卫国.《朝天录》与《燕行录》——朝鲜使臣的中国使行记录.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1期
    [104]金柄珉.论朴趾源小说《虎叱》的原型意蕴.东疆学刊,2002年3月第1期
    [105]姜日天.燕岩朴趾源“即事趣真”的文学思想及其历史哲学内涵.当代韩国,2001年夏季号
    [106]刘为.鲜赴清朝使团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9月第10卷第3期
    [107]杨雨蕾.韩国《热河日记》研究综述.《韩国研究》第五辑,黄时鉴主编,学苑出版社,2001
    [108]刘为.朝鲜赴清朝使团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3期
    [109]吴士英.论清代中朝文化交流的特点,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10][韩]赵东一著,徐东日译.安腾昌益与朴趾源比较研究序论(2).延边大学学报,2000年2月第1期
    [111](韩)赵东一著,徐东日译.安腾昌益与朴趾源比较研究序论(1).延边大学学报,1999年11月第4期
    [112]王政尧.18世纪朝鲜“利用厚生”学说与清代中国——《热河日记》研究之一.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13]陈大康.漆瑗《热河日记》与中国明清小说戏曲.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2期
    [114]何振华.杰出的思想家、小说家和诗人朴趾源.韩国研究论丛(第6辑),1999年
    [115]李英顺.朝鲜北学派实学思想与诸实学流派的关系.东疆学刊,1999年第2期
    [116]王政尧、赫晓林.简论《燕行录》与清代中朝文化交流.韩国学论文集第7期,1998年
    [117]李敦球.论十八世纪后期朝鲜进步文人的中国外交使行,世界历史,1998年第3期
    [118]梁泰镇.《朝鲜王朝实录》所见明清时代图书传入论考.当代韩国,1998年第1期
    [119]郑成宏.倡导经世致用,崇尚自然之情.当代韩国,1997年第1期
    [120]任桂淳.试论十八世纪清文化对朝鲜的影响——以李朝出使清朝的使节问题为中心,清史研究,1995年第4期
    [121][韩]申相星.韩国18世纪后期燕岩小说再探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22]任桂淳.试论十八世纪清文化对朝鲜的影响——以李朝出使清朝的使节问题为中心.清史研 究》1995年第4期
    [123]刘霈林.试论朝鲜李氏王朝后期的实学思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124][韩]李佑成.朝鲜李朝后期实学的实质—立足于当时国家实际的现实性思考.孔子研究,1991年第1期
    [125]许辉勋.论朴趾源的启蒙意识与文学主体性.延边大学学报,1989年Z1期
    [126]吴绍急(?).《热河日记》与满族民俗.延边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127]黄辉、金云喆.十八世纪朝鲜杰出的思想家和作家朴趾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128]朱七星.论朴趾源的哲学思想.哲学研究,1981年第7期
    [129]郑判龙.朝鲜实学派文学和朴趾源的小说.延边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
    [130]于洁:朴趾源小说讽刺艺术研究——兼与《儒林外史》比较.[硕士学位论文],延边大学,2011
    [131]许明哲.朴趾源《热河日记》的文化阐释.[博士学位论文].延吉:延边大学,2009.
    [132]马靖妮.《热河日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133]韩卫星.洪大容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化之关联.[博士学位论文].延吉:延边大学,2006.
    [134]杨雨蕾.十六至十九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研究——以朝鲜赴京使臣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5.
    [135]黄小燕.18世纪末一位朝鲜学者的中国观察——朴趾源《热河日记》初探.[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湖北大学,2006.
    [136]杨雨蕾.十六至十九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研究——以朝鲜赴京使臣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5.
    [137]倪文波.崔致远文学创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138]刘彦明.李奎报散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139]廉松心.十八世纪中朝文化交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
    [140]徐东日.李德懋文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延吉:延边大学,2002.
    [141]全秀(敏心).一位朝鲜学者眼中的清代中国与中韩文化交流——以朴趾源《热河日记》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2.
    [142]朱金兰.燕岩朴趾源小说的美学特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延吉:延边大学,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