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产权是一国经济体系内财产所有制关系的表现形式,是巩固财产关系、约束经济主体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产权主体、产权客体和主体对客体拥有的各项权利束构成产权的三个基本要素。在有关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理论研究中,对土地本身作为静态的、被动的产权客体的研究都是附着在产权各项权能结构中,较多的文献都是从土地产权结构及其权利的配置方面研究我国土地产权制度,而对产权主体这一最具能动性的产权要素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割裂的、分散的,单独研究某一个或二个土地产权主体都会影响分析结论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由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多元农地产权主体的分析框架,以多元产权主体实际拥有的土地权利以及各主体间权利的重叠和冲突为分析的主要内容,用实证的方法来揭示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
     产权制度的核心是排他性,也就是行为主体的权责利的独立。而我国农地产权的特点是多元的行为主体都对农地拥有一定的权利,多元主体在农地上的权利彼此重叠和相互冲突。具体说有四个不同的产权主体:国家、农民集体、集体代理人和个体农户。国家在农地上的利益,一是保证获得一定量的农产品,特别是保证国家粮食供给安全;二是从农户手里低价获得国家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需的土地资源。国家的权利是通过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法律和行政条例的规定、直接的行政强制等方式实现的。在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中,农民没有抵制和讨价还价的权利和能力。农民集体是由法律规定的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它是在历史上的血缘、宗族和自然村社的传统基础上,经过建国以来历次土地制度变革而形成的农村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基层单位,但是其法律地位既不明确,也不统一,特别是由于缺乏实际的执行能力和土地承包权使用权在农户手里,集体产权是弱化和虚化的。村委会或集体经济组织虽然在法律上并不是集体所有权的主体,但是却作为集体产权的执行主体在事实上掌握了集体所有权。农户一方面作为集体成员是集体土地的所有者,但是作为个体又不能单独行使集体的所有权,另一方面以集体成员的资格拥有土地承包权和使用权。多元产权主体规定之间的权利重叠和冲突构成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的主要矛盾。因此,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一种与市场经济完全不同的前现代的产权制度,这也是它不可能长期稳定地持续下去,而需要改革和调整的原因。由于研究者普遍从“集体所有制”这一法律规定出发,没有认识到我国农地产权实际上具有多元主体,因而也就不能理解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真实性质,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中的混乱的原因也在于此。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就是揭示出了这一问题。
     本文的研究结论显示,我国农地多元产权主体矛盾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所引起的土地社会保障功能与生产功能转换过程中,通过国家权力强制性地改变土地产权结构配置,而不是土地产权自由、自愿、公平流动的结果。因此,我国农地产权的性质是一种传统社会经济中的、即前现代的、非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它一方面很大程度上还反映着传统社会和自然经济的人身依附条件下的财产关系,另一方面又带有强烈的行政命令属性。这种前现代的土地产权制度性质与现代的市场经济要求之间的不适应,决定了必须继续调整和改革。
Property rights is the form of property ownership within a country's economy, it is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o consolidate property relationship and to constraint the behavior of economic agents. The three basic elements of property rights are the property rights subject, the property rights object and the bundle of rights subjects have. I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rural land ownership in China, the research of land itself as a static, passive object of property rights was attached to the structure of property rights. Many documents of land property rights system in Chin were from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angle of property rights structure. Otherwise the study of property rights'subject that was the most dynamic element was mostly fragmented and scattered. The conclusions weren't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cy to study one or two land property subjects separately. Thus, we constructed a framework of multiple property rights subjects with the rural land, meanwhile with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roperty rights owned by several subjects and the conflict or overlap between them, thereby to reveal the nature of rural land collective ownership using empirical methods.
     Exclusiveness is the core of property rights system, which means the consistence among rights,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rural land ownership were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subjects that everyone had certain rights, and the rights multi-subjects had was overlapped and conflicted mutually. Specifically, there are four different property rights subjects:the country, the collective of peasant, the collective agents and individual households. The interests of country in agricultural land was shown from two aspects:on the one hand, the country guaranteed a certain amou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specially ensuring the safety of food supply;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untry got the land resources from farmers with low-cost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rights of country was achieved by administrative meditation directly and other law which was formulated through the "land management law" and land use plan. In the realization of national interests, the farmers had not the abilities of resisting and bargaining. The collective of peasants was the legal property rights subject. Its rights could be traced from the history of lineage, clan and traditional villages. The collective of peasants who formed through the several l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was the basic unit of rural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life. Their legal status was neither clear nor uniform. The property rights of collective were weakness and emptiness, especially because it was short of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capacity and the households own the using rights. Despite the village committee or the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weren't the legal property rights subjects, they controlled the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actually as the proxy of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On the one hand, all the peasants owned the land as the member of collective, but as individual they could not the exercise the collective ownership separatel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had the using rights through the collective membership. The overlap and conflict of rights among multiple property rights subjects constituted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the system of Chinese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institution. Therefore, the system of our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was a pre-modern property rights system which was different from market economy completely. That was why it couldn't be last and needed to reform and adjust in long-term. The researchers studied this problem from the law of "collective ownership" generally. They didn't recognize the multiple subjects in the Chinese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and therefore they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 true nature of collective ownership of rural land. That was why it was chaos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was that it revealed the problem.
     This study concluded the main source of multi-subjects confliction in our rural land system. In the converse process of land's security function and production function which caused by rapid market development, the structure of land property rights was changed through mandatory power of country, but not the result through free, voluntary, fair transaction. Therefore, the nature of China's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was a traditional, pre-modern, non-market economic system. On the one hand, it reflected the property relationship under the personal attachment condition i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and natural economy. On the other hand, it had executive order attributes strongly. There was conflict between the pre-modern nature of land property rights system and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which decided we had to adapt and reform.
引文
1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
    2党国英:《农村改革攻坚》,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3张晓山:《联结农户与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杨勋:《国有私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5期。
    5文贯中:《土地制度中的公平和效益》,《经济观察报》,2003:《中国农地的社区所有:纯农户的收入困境和农村的逆向淘汰趋势》,《21世纪经济报道》,2004。
    6雷玉德:《浅析我国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无锡轻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7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8窦开龙:《我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研究回顾与综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9龚启圣,刘守英:《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2期。
    10田传浩,贾生华:《农地制度、地权稳定性与农地使用权市场发育: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11杨小凯:《中国改革面临的深层问题》,《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5期。
    12杨一介:《中国农地权基本问题》,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
    1,张德元:《实行土地国有化赋予农民永佃权》http://www.xslx.com/htm/jjlc/lljj/2002-11-24-11403.htm。
    14魏正果:《我国农业土地国管私用论》,《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5期。杨勋:《国有私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中国农村经济》,1989年第5期。
    15迟福林:《家庭经营也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经济参考报》,2001年9月24日。《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十地使用权》,《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3期。
    16邓宏图,崔宝敏:《制度变迁中的中国农地产权的性质:一个历史分析视角》,《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17周冰:《过渡性制度安排与平滑转型》,社会利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8月,第7页。
    18弗鲁博顿,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姜建强,罗长远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104页。
    19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第三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101页。
    20德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载自《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3页。
    2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02页。
    22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自《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论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页。
    23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2页。
    24 Grossman, Sanford J. Hart, Oliver D.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691-719.
    25叶剑平:《中国农村士地产权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5月,第54页。
    26李春洪:《关于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的认识》,《南方经济》,1995年第11期,第20页。
    27这里物品的特性包括物品的公共属性,界定产权的成本,实施产权的难易程度等。
    28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29[南]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73页。
    30[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译者的话。
    31[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189页。
    32 D. North.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Chap.3. "A Neoclassical Theory of the State," (W. W. Noron and Company,1981)
    33余艳琴,查俊华:《产权残缺与委托代理失效——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制度困境的分析》,《求索》,2004年第1期。
    34周冰,付达院:《产权虚化和村委会的行为特征》,《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9年第6期。
    35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第39页。
    36万举:《转型经济城市化中的二元土地产权》[博士毕业论文],天津:南开大学,2008年。
    37周冰,付达院:《产权虚化和村委会的行为特征》,《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9年第6期。
    38王磊荣:《财产权主体虚置的探讨——兼论中国、俄罗斯经济改革》,《理论界》,2008年第1期。
    39王萌:《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产权虚置问题》,《当代财经》,1989年第8期。
    40唐宗焜:《合作社功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
    41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政策:持续创新》,《管理世界》,1998年第6期。
    42 North, Douglass.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Chap.3. "A Neoclassical Theory of the State", 1981:25.
    43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陈建波,郁仲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189页。
    44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中文版,第152页。
    45巴泽尔:《国家理论》,钱勇,曾咏梅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中文版,第4页。
    46约翰.N.德勒巴克:“美国的可置信承诺:对逃避公债的实体性与结构性制约”,载自《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张宇燕译,经济科学出版社,第294-317页。
    47张五常:“关于新制度经济学”,载自《经济解释》,易宪容,张卫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8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0页。
    49巴泽尔:《国家理论》,钱勇,曾咏梅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文版,第5页。
    50Hambermas, Jurgen,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MIT Press.1989,14-26.
    51 Mann, Michael, The 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Its Origins, mechanism, and Results, Archiv Europeennes de Sociologie,1984(25):185-213.
    52奥尔斯顿、利贝卡普、缪勒:“巴西亚马逊河流域暴力和十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载自《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张宇燕译,经济利学出版社,2003,第176页
    5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课题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61页。
    54陈国富:《制度分割、产权残缺与农民利益》,2007年度中国法经济学论坛。
    55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下)》,《管理世界》,1995年第3、4期。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56这里的基层政府集权足指在中央政府财政分权后,基层政府集地方财政之权,试图控制本地区各部门的财政收支,而小是集一切决策权。
    57杨一介:《农村地权制度中的农民集体成员权》,《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5期。
    58张巧当:《农村十地承包“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及其运用》,《前进》,2000年第5期。
    59靳相木,聂好东:《“四荒”产权制度创新:内涵、原因与扩散》,《生态经济》,2001年第5期,第7页。
    60[德]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634-635页;第4卷,第310页。
    61在分析产权弱化和虚化的原因时,这里只分析人为因素,而对界定、实施和保护产权技术上导致的成本和费用不作分析,也就是不考虑客观因素导致的产权弱化和虚化。
    32张维迎:《公有经济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经济研究》,1995年第4期。
    63周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发展中村委会的角色定位分析》,《天府新论》,2008年第2期。
    64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65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66确切地说,村委会是不承担决策失误的后果,而对于盈利的分配,村委会则是很积极的。
    67阿尔钦认为,“较之在私有产权制度下,在公有产权制度下的任何决策或选择的费用较少地由选择者全部承担”,按照阿尔钦的观点,村委会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村委会特有的行为特征,其权利与义务的不一致应该具有深刻的制度渊源,这与公有产权制度本身的缺陷是分不开的。
    68周冰,付达院:《产权虚化和村委会的行为特征》,《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09年第6期。
    69充其量,村委会决策失误的责任仅仅是声誉的损失以及来自上级基层政权的压力而已。
    70张跃进:《现代化最后的情节》,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71http://www.tianshannet.com.cn/news/content/2009-11/20/content_4592872.htm。
    72http://www.chinanews.com.cn/sh/news/2009/01-06/1515543.shtml。
    73事实上,由于身份权是农民获得土地权益的依据,失去了集体成员这一身份也就意味着丧失了零成本的士地权益,因此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农民自身并没有离开土地的打算。
    74周诚:《士地经济学》,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页。
    75张德霖:《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1991年第11期,第17页。
    76根据曹振良的理解,权利独立的两个条件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和实现其经济利益的具体形式。
    77曹振良:《改革和完善中国土地制度论纲》,《南开经济研究》,1994年第1期,第54页。
    78这里,土地的生产功能是包含了进行农业生产和商业开发用地两种用途和价值。
    79“五不准”是指国务院关十保护基本农田的要求,具体指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造林、种果;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搪养鱼;不准占用基本农田搞绿色通道和绿色隔离带;不准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范围;不准非农建设项日占用基本农田。
    80这里使用购买一词的用意是指一部分耕保基金也来源于农村集体土地收益。
    [1]Coase. The nature of firm. Economic,1937,4(3):386-405
    [2]Coase.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1):1-44
    [3]D. North.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Chap.3. "A Neoclassical Theory of the State," 1981
    [4]Demsetz, H. The exchange of property right.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4, 3(1):11-26
    [5]Demsetz, H. 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American Economics Review,1967, 5(2):347-59
    [6]Gene Hsin Chang, Jocef C. Brada. The paradox of China's growing under-urbanization. Economic Systems,2006, volume 30, issue 1,24-40
    [7]Grossman, Sanford J, Hart, Oliver D. The costs and the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y,1986, vol.94 Issue 4:691-719
    [8]Hambermas, Jurgen,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MIT Press. 1989:14-26.
    [9]Holmstrom, Bengt, and Milgrom, Paul.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Analyses:Incentive Contracts, Asset Ownership and Job Design.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Special issue,1991, Vol.7:24-52
    [10]J.David Brown, John S.Earle, Almos Telegdy. The productivity effects of privatization:longitudinal estimates from Hungary, Romania, Russia, and Ukrain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6, vol.114, no.1:61-99
    [11]Kenneth Koford, Jeffrey B. Miller.Contract enfoecement in the early transition of an unstable economy. Economic Systems,2006, volume 30, issue 1:1-23
    [12]Mann, Michael, The 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Its Origins, mechanism, and Results, Archiv Europeennes de Sociologie,1984 (25):185-213.
    [13]Rajeev K.Goel,Jelena Budak.Privatization in transition economies:Privatization scale and country size. Economic Systems,2006, volume 30, issue 1:98-110
    [14]Netting Robert. Smallholders, Householders:Farm Families and the Ecology of Intensive,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15][比]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M],2002
    [16][冰]思拉恩·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吴经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M],2004
    [17][波]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上海远东出版,2000
    [18][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M],1975
    [19][德]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M],1972
    [20][德]卡尔·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M],1979
    [21][俄]A.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M],1996:12-15
    [22][美]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谢康,乌家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M],2002
    [23][美]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姜建强,罗长远译.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6
    [24][美]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M],1996
    [25][美]道格拉斯·诺斯,罗伯特·保尔·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张炳九译.北京:学苑出版社[M],1988
    [26][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M],1994
    [27][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M],1992
    [28][美]道格拉斯·C·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
    [29][美]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M],2004
    [30][美]哈罗德·德姆塞茨.竞争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维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M],1992
    [31][美]哈罗德·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0
    [32][美]O·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M],1998
    [33][美]罗纳德-H·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约经济学.李凤圣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M],1999
    [34][美]罗纳德·H·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M],1994
    [35][美]罗纳德·H·科斯,A·阿尔奇安,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M],1991
    [36][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M],]983
    [37][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M],1994:29
    [38][美]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苏长和,嵇飞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M],2005
    [39][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M],1987
    [40][美]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张宇燕泽.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3
    [41][美]约拉姆·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M],1999
    [42][美]约拉姆·巴泽尔.国家理论——经济权利、法律权利与国家范围.钱勇,曾咏梅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M],2006
    [43][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陈光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2000
    [44][南]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M]
    [45][日]速水佑茨郎,神门善久等.新版农业经济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M],2003
    [46][英]马尔科斯·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陈建波,郁仲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1999
    [47][英]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M],1987
    [48][英]约翰·伊持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M],1996
    [49]蔡继明.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改革探析.经济前沿[J],2005(1):7-10
    [50]曹振良.改革和完善中国土地制度论纲.南开经济研究[J],1994(1)
    [51]陈国富.制度分割、产权残缺与农民利益.第五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2007
    [52]陈国富,卿志琼.城乡分割、程序失范与农民利益——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的经济学分析.开放时代[J],2007(5)
    [53]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经济研究[J],2006(7)
    [54]陈钊.信息与激励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M],2005
    [55]程久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创建及相关问题的思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J],2002(3)
    [56]迟福林.中国农民的期盼——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北京:外文出版社[M],1999
    [57]迟福林.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中国农村经济[J],1999(3)
    [58]迟福林.家庭经营也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经济参考报,2001年9月24日
    [59]党国英.论农村集体产权.中国农村观察[J],1998(4):1-9
    [60]党国英.农村改革攻坚.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M],2005
    [61]邓大才.试论土地使用权买断经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条思路.湖北社会科学[J],1997(6)
    [62]邓大才.家庭承包土地的社会功能分析.重庆社会科学[J],2001(1)
    [63]邓大才.论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归属.财经问题研究[J],2002(2)
    [64]邓宏图,崔宝敏.制度变迁中的中国农地产权的性质:一个历史分析视角.南开经济研究[J],2007(7)
    [65]邓宏图.理性、偏好、意识形态与社会演化:转型期中国制度变迁的经济史解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8
    [66]丁关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思考.中国农村经济[J],2003(1)
    [67]窦开龙.我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研究回顾与综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J],2003(1)
    [68]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M],2003
    [69]龚启圣,刘守英.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中国农村观察[J],1998(2):18-25
    [7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土地课题组.农地规模与农业发展.海口:南海出版公司[M],1992
    [7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村土地制度课题组.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M],1993
    [7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沿海地区农业规模经营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M],1996
    [73]胡茂.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安排下的政府行为分析.农村经济[J],2006(10)
    [74]胡家勇.对政府支配资源量的实证分析.改革[J],1999(3)
    [75]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4
    [76]黄小虎.征地制度改革的经济学思考.中国土地[J],2002(8)
    [77]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上海:中华书局[M],1986:12-34
    [78]韩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管理世界[J],1999(3)
    [79]韩俊.尊重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理论视野[J],2004(3):9-10
    [80]郝爱民.制度变迁对中国农户经营行为影响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M],2009
    [81]何静.农地使用权流转与相关的法律问题探讨.经济问题[J],2001(7)
    [82]何自荣.法律中的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8(1)
    [83]贾生华.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股份所有、租赁经营.经济问题探索[J],1989(8):15-18
    [84]蒋省三.刘守英.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工业化——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经济发展调查.管理世界[J],2003(11)
    [85]靳相木.地根经济:一个研究范式及其对土地宏观调控的初步应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M],2007
    [86]靳相木,聂好东.“‘四荒’产权制度创新:内涵、原因与扩散”.生态经济[J],2001(5)
    [87]雷玉德.浅析我国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主体.无锡轻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1(2)
    [88]李春洪.关于产权主体和产权客体的认识.南方经济[J],1995(11)
    [89]李大胜,牛宝俊.技术、投资与现代农业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M],2005
    [90]李明义,段胜辉.现代产权经济学.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M],2008
    [91]李自成.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湖湘论坛[J],2004(5)
    [92]林光彬.私有化理论的局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8
    [93]刘凤芹.农村土地产权的归属、保护与政策建议.江苏社会科学[J], 2004(4)
    [94]刘金海.产权与政治: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视角下的村庄经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2006
    [95]刘守英.土地制度与农民权利.中国土地科学[J],2000(3)
    [96]刘守英.中国农地制度的合约结构与产权残缺.中国农村经济[J],1993(2):31-36
    [97]刘永估.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M],2004
    [98]刘永湘.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3
    [99]刘玉铭.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8
    [100]陆娱.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浅探.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J],2001(3)
    [101]罗必良,王玉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考与选择.农业现代化研究[J],1993(2):83
    [102]毛科军.中国农村产权制度研究.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M],1993
    [103]梅建明.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户建业经营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M],2005
    [104]牛若峰.中国农业的变革与发展.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M],1997
    [105]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J],2002(6):35-45
    [106]钱忠好.三论农村土地的复合所有制.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J],1999(2):55-58
    [107]钱忠好.土地所有制功能与农村土地所有制创新——再论农村土地的复合所有制.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J],1998(3):11-13
    [108]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M],2005
    [109]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2005
    [110]钱忠好,曲福田.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中国农村经济[J],2004(12)
    [111]曲福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理论探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M],1991
    [112]阮文彪.中国农业家庭经营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M],2005
    [113]石莹,赵吴鲁.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7
    [114]唐宗焜.合作社功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研究[J],2007(12)
    [115]田传浩,贾生华.农地市场对土地使用权配置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苏、浙、鲁1083个农户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J].2003(10):24-30
    [116]万广华,程恩江.规模经济、土地细碎化与我国粮食生产.中国农村观察[J],1996
    [117]万举.转型经济城市化中的二元土地产权[博十毕业论文],天津:南开大学,2008
    [118]王磊荣.财产权主体虚置的探讨——兼论中国、俄罗斯经济改革.理论界[J],2008(1)
    [119]王萌.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产权虚置问题.当代财经[J],1989(8)
    [120]王南俊.论农业家庭经营.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M],2003
    [121]王培先.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微观基础:[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2003
    [122]王小映.士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权物权化.中国农村经济[J],2000(1):43-49
    [123]王小映.我国城镇土地收购储备的动因、问题与对策.管理世界[J],2003(10):50-59
    [124]王振中主编.产权理论与经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2005
    [125]王振中.转型经济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M],2006
    [126]王涿,许浜.中国农村十地产权制度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M],1996
    [127]汪先平.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博十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28]魏正果.我国农业土地国管私用论.中国农村经济[J],1989(5):15-22
    [129]温铁军.第二步农村改革面临的两个基本矛盾.战略与管理[J],1996(3):111-114
    [130]温铁军.形成稳固的受惠群体—关于农地制度创新的思考.中国土地[J],2001(7):12-14
    [131]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M],2000
    [132]温铁军.农民社会保障与土地制度改革.学习月刊[J],2006,(10)
    [133]文贯中主编.中国当代土地制度论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M],1994
    [134]文贯中.土地制度中的公平和效益.经济观察报,2003
    [135]文贯中.中国农地的社区所有:纯农户的收入困境和农村的逆向淘汰趋势.21世纪经济报道,2004
    [136]文贯中.土地制度必须允许农民有退出自由.社会观察[J],2008(11)
    [137]伍山林.中国农作制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从农户行为与政府偏好角度进行分析[J].经济研究,1998(8):67-76
    [138]肖耿.产权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1997
    [139]徐汉明.中国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制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2004
    [140]许恒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征用改革与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广东土地科学[J],2005(1)
    [141]姚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J], 2000(2)
    [142]姚洋.自由、公正和制度变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M],2002
    [143]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M],2004
    [144]姚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农业绩效.中国农村观察[J],1998(6):1-10
    [145]杨继瑞.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的理论思考.国土经济[J],1995(3):22-28
    [146]杨进,张迎春.关于改革农村士地征用制度的思考.经济体制改革[J],2005(1)
    [147]杨小凯.中国改革面临的深层问题.战略与管理[J],2002(5)
    [148]杨勋.国有私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实选择.中国农村经济[J],1989(5):23-26
    [149]杨一介.中国农地权基本问题.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M],2003
    [150]杨一介.农村地权制度中的农民集体成员权.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J],2008(5)
    [151]叶剑平等编著.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M],2000
    [152]伊利.土地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M],1982
    [153]于建嵘.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调研世界[J],2005(3):22-23
    [154]余艳琴,查俊华.产权残缺与委托代理失效——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地制度困境的分析.求索[J],2004(1)
    [155]于宗先,毛育刚,林卿.两岸农地利用比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M],2004
    [156]张德霖.关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J],1991(11)
    [157]张德元.赋予农民土地持有权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财政研究[J],2002(5)
    [158]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政策:持续创新.管理世界[J],1998(6)
    [159]张红宇.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管理世界[J],2002(5):76-87
    [160]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1
    [161]张林江.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不确定产权的一种经验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162]张鸣明,朱道林.我国土地出让收益分配的代际关系分析.农村经济[J],2005(4)
    [163]张巧当.农村土地承包“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及其运用.前进[J],2000(5)
    [164]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M],2005年12月
    [65]张五常.经济解释.易宪容,张卫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M],2000
    [166]张维迎.公有经济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经济研究[J],1995(4)
    [167]张五常.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北京:商务印书馆[M],2000
    [168]张晓山.联结农户与市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1992
    [169]张永丽.合作与不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M],2005
    [170]张跃进.现代化最后的情节.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M],2004
    [171]赵阳.共有与私用——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M],2007
    [172]郑风田.制度变迁与中国农民经济行为.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M],1999
    [173]郑风田.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产权残缺与新型农地制度构想.管理世界[J],1995(4)138-146
    [174]周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发展中村委会的角色定位分析.天府新论[J],2008(2)
    [175]周冰.过渡性制度安排与平滑转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2007
    [176]周冰,付达院.产权虚化和村委会的行为特征.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J],2009(6)
    [177]周冰,靳涛.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中国社会科学[J],2005(1):71-82
    [178]周诚.土地经济学.北京:农业出版社[M],1989
    [179]周诚.集体土地使用权进入非农市场之我见.中国农村经济[J],1994(3):50-52
    [180]周诚.论我国土地产权构成.中国土地科学[J],1997(3):1-6
    [181]周诚.应当重视农村社区集体经济中的土地承包权股份制.中国农村经济[J],2000(12):4-6
    [182]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M],2003
    [183]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2002
    [184]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上、下).管理世界[J],1995(3):178-189;1995(4):147-155
    [185]周其仁,刘守英.湄潭:一个传统农区的土地制度变迁.见文贯中.中国当代土地制度论文集.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M],1994
    [186]周天勇.对农地国有的一种设想.农村工作通讯[J],2004(4)
    [187]周先智.影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因.理论月刊[J],2000(8)
    [188]朱冬亮.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M],2003
    [189]朱巧玲.产权制度变迁的多层次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M],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