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义词语组合变化情况对比及其与词义演变的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凭借”义词语组合变化情况,及组合变化与词义演变的关系。词义在组合中发展变化,词义演变促使新的组合形式的生成,意义的组合与演变相互影响,关系密切。然而以往关于词语组合的分析大多集中于共时层面,较少涉及组合关系历时变化的定量统计,关于组合变化与词义演变关系的研究多是一般性的概括描述,较少包含具体语料的实证分析。
     本文从具体语料出发,以4个“凭借”义常用词包含的27个义位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了上古、中古和近代3个时期26本文献中的2354条语例,对比分析了不同义位构成的402个古代汉语词语和81个现代汉语词语。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在每一历史分期下进行了不同词相同义位组合情况的横向对比和同一词不同义位组合情况的纵向对比,考察了目标词词义引申过程中各义位组合能力强弱的变化和组合对象分布情况的差异,并分析了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
     第二部分探讨了组合能力强弱的判定标准,并通过历时比较揭示了组合能力强弱与义位构词数量多少的关系,以及其他影响构词数量的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
     第三部分在语料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词义发展和词义组合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组合能力强的义位生命力更强,也易于引申出新的义位,组合能力弱的义位生命力低,易于导致义位的减少。组合关系反映词义演变,且组合关系的变化能够引起义位理性义的变化,对义位附属义也有影响。词义制约着词的组合对象,理性义和附属义的变化都会引起组合能力和组合形式的变化,新旧词组合对象区别明显,且新词会引起旧词组合关系的变化。
     词语组合变化及其与词义演变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组合关系的历时变化情况,更好地解释词义演变现象,对通过组合关系研究词义演变的方法和步骤的探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The thesis is about the syntagmatic changes of reliance wor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tagmatic changes and lexical meaning changes. Lexical meaning develped in syntagmatic relations, and its changes cause the generation of new syntagmatic forms, so they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hile previous researches on lexical combination forcus on synchronic analysis, less involving in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of diachronic changes. And the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tagmatic changes and lexical meaning changes are lack of empirical anslysis.
     The thesis based on language materials, count,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syntagmatic glosseme changes of four commonly used words containing the meaning of reliance from ancient, mediaeval to modern times. We collect2354examples in26documents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involving in27glossemes,402ancient Chinese words and81contemporary Chinese words. The thesis includes three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we compare the syntagmatic relations of the same glosseme of different words and different glossemes of the same word. Then we study the changes and differences of syntagmatic glosseme in three historical periods, and analyze the reason of differences.
     In the second part, we discuss the judgment standard of lexical syntagmatic ability, and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ility and the word number formed by glosseme. We also study the linguistic and extralinguistic factors that can influence the word number.
     In the third part, we study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tagmatic changes and lexical meaning changes. We find the glosseme that has a strong syntagmatic ability always has strong vitality, and extends in meaming easily. The glosseme that has a weak syntagmatic ability always has weak vitality, and tends to vanish in modern Chinese. The syntagmatic relation can reflect lexical meaning changes, and its changes influence rational and accessorial meaning. The lexical meaning restricts syntagmatic object, and the changes of rational and accessorial meaning will cause the changes of syntagmatic ability and form. The new and old words also have different syntagmatic objects, and new words can lead to changes of old word syntagmatic rel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tagmatic changes and lexical meaning changes will be conducive to reveal syntagmatic changes, explain the lexical meaning changes phenomenon, and it also has reference value to discover the method and procedure of studying lexical meaning changes by syntagmatic relation.
引文
①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第280页。
    ②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68页。
    ③范晓:《谈词语组合的选择性》,《汉语学习》,1985年第3期。
    ④马挺生:《试谈词语搭配的形式和条件》,《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3期。
    ⑤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70页至210页。
    ①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第282页。
    ②韩陈奇.季龙花:《论语词组合关系历时变化的理据》,《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3期。
    ③王慧:《现代汉语名词词义组合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④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⑤税莲:《现代汉语词语搭配原理与动宾搭配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⑥张诒三:《词语搭配变化研究—以隋前若干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变化为例》,齐鲁书社,2005年6月,第20页。
    ①张林:《先秦至六朝纺织类动词词语搭配及其义位组合研究》,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
    ②常敬宇:《语义在词语搭配中的作用——兼谈词语搭配中的语义关系》,《汉语学习》,1990年第6期。
    ③范晓:《谈词语组合的选择性》,《汉语学习》,1985年第3期。
    ④马挺生:《试谈词语搭配的形式和条件》,《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3期。
    ⑤林杏光:《词语搭配的性质与研究》,《汉语学习》,1990年第1期。
    ⑥亢世勇:《词语组合在语义选择上所受的限制》,《延安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⑦林杏光:《论词语搭配及其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⑧赵应铎:《从词与词的组合上划分多义词的义项》,《辞书研究》,1995年第1期。
    ⑨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250页。
    ⑩苏新春:《汉语词义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8月,第302页。
    11倩:《语义取象对词义组合和发展的影响》,《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12新春:《汉语词义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8月,第308页
    ①苏新春:《汉语词义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8月,第307页。
    ②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7月,第66页。
    ③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第50页。
    ④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72页。
    ⑤蒋绍愚:《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动词》,《语言研究》,1993年第1期。
    ⑥王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⑦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2002年1月。
    ①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5月,第76页。
    ②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250页。
    ③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250页。
    ④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第281页。
    ⑤苏新春:《汉语词义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8月,第306页
    ⑥赵倩:《语义取象对词义组合和发展的影响》,《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
    ⑦伍铁平:《词义的感染》,《语文研究》,1984年第3期。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佛光山文教基金会,1989年。
    邓明:《古汉语词义感染例析》,《语文研究》,1997年第1期
    邓明:《古汉语词义感染补证》,《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2期。
    ⑧肖贤彬:《词义浸润:一种词义演变的新方式》,见于申小龙、李耀楠、赵世举《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论集》,亚太教育书局,1993年。
    ⑨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张博:《词的相应分化与义分同族词系列》,《古汉语研究》,1995年第4期。
    ⑩张博:《组合同化: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中国语文》,1999年第2期。
    ①蒋绍愚:《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动词》,《语言研究》,1993年第1期。
    ②王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404页
    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5月,第76页。
    张诒三:《词语搭配变化研究—以隋前若干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变化为例》,齐鲁书社,2005年6月,第244
    页至270页。
    ③蒋绍愚:《词义的发展和变化》,《语文研究》,1985年第2期。
    ④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第60页。
    ①蒋绍愚:《关于“义域”》,《蒋绍愚自选集》,大象出版社,1994年7月,第92页
    ②蒋绍愚:《关于“义域”》,《蒋绍愚自选集》,大象出版社,1994年7月,第92页
    ③蒋绍愚:《关于“义域”》,《蒋绍愚自选集》,大象出版社,1994年7月,第98页
    ④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69页。
    ⑤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第115页、131页、825页、2470页。
    ①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2002年1月,第257页至283页。
    ②马贝加:《介词“按”、“依”、“乘”、“趁”探源》,《温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3期。
    ③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2002年1月,第260页。
    ④马贝加:《方式介词“凭”、“据”、“随”、“论”的产生》,《温州师院学报》,1992年第2期。
    ⑤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6月,第601页至602页。
    ⑥王凤阳:《古辞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6月,第809页至810页。
    ⑦张百栋.邵祖成:《古汉语常见同义词辨析》,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78页。
    ⑧洪成玉:《古汉语常用同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333页至第335页。
    ①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1982年9月,第351页。
    ②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1982年9月,第477页。
    ③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第611页。
    ④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第433页。
    ⑤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365页、452页、650页。
    ⑥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9月,第424页、622页。
    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月,第134页、165页、247页。
    ⑦孟琮.郑怀德.孟庆海.蔡文兰:《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第223页、287页、436页。
    ⑧张寿康.林杏光主编:《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4月,第634页、858页、1404页。
    ⑨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86页至189页。
    ①陈昌来:《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39页至第243页。
    ②傅玉贤.周小兵.李炜.范于良.江志如:《现代汉语介词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16页。
    ③丁宇红:《现代汉语方式、依据类介词比较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④韦其标:《现代汉语凭据性介词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十篇上,马部,第466页。
    ② 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40页到第44页。
    ①王慧:《现代汉语名词词义组合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73页到76页。
    ②赵倩:《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北京语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5月,第40页。
    ①蒋绍愚:《词义的发展和变化》,《语文研究》,1985年第2期。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十一篇下,非部,第583页。
    ②于宁1996年出版的《训诂学原理》一书43页提到“造意”和“实义”的概念,即“造意是指字的造形意图,实义则是由造意中反映出的词义”,王先生认为“造意不是词的某个独立的义项,只是某个义项适应文字造形需要而进行的形象化处理”,“造意只能说字,实义才真正在语言中被使用过,才能称为词的本义”
    ①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第23页和第39页。
    ②统计义位构词数量时,排除了典故、音译词,用字不同但实为一词的只计一条,不是直接作为构词语素的不计,详见本文1.2.3.3节。
    ①“*”表示该义位在现代汉语中为语素义。
    ①括号内标注的数字为该范畴下义位动作主体和动作对象所涉及的次范畴的数量,表26同。
    ①王宁:《现代汉语双音合成词的构词理据与古今汉语的沟通》,《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第93页。
    ①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第165页至196页。
    ②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第175页。
    ①张博:《先秦并列式连用词序的制约机制》,《语言研究》,]996年第2期。
    ②张鸿魁:《<世说新语>并列结构的字序》,《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第281页。
    ③陈爱文.于平:《并列式双音词的字序》,《中国语文》,1979年第2期。
    ④蒋文钦.陈爱文:《关于并列结构固定词语的内部次序》,《中国语文》,1982年第4期。
    ①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第146页。
    [1]梅家驹.竺一鸣.高蕴琦.殷鸿翔.同义词词林[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05.
    [2]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07.
    [3]王凤阳.古辞辨[Z].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06.
    [4]洪成玉.古汉语常用同义词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
    [5]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现代汉语虚词例释[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09.
    [6]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07.
    [7]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05.
    [8]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09.
    [9]王自强.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01.
    [10]孟琮.郑怀德.孟庆海.蔡文兰.汉语动词用法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05.
    [11]张寿康.林杏光主编.现代汉语实词搭配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04.
    [12]王力等编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10.
    [14]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09.
    [15]汉语大词典光盘2.0版[z].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07.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倒序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2.
    [18](汉)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中华书局,1963.12.
    [19](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06.
    [20]王力.同源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0.
    [21]国家语委语料库:http://www.cncorpus.org/
    [1]陈俊英.《诗经》译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02.
    [2]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Z].北京:中华书局,2007.09.
    [3]董楚平.《楚辞》译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04.
    [4]李民.王健.《尚书》译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07.
    [5]邬国义.胡果文.李晓路.《国语》译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
    [6]杨伯峻.《论语》译注[Z].北京:中华书局,2009.10.
    [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Z].北京:中华书局,1983.04.
    [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Z].北京:中华书局,1981.03.
    [9]安平秋.张传玺.二十四史全译·汉书[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01.
    [10]韩兆琦.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史记[Z].北京:中华书局,2010.06.
    [1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Z].北京:中华书局,1986.03.
    [12]庞月光.《抱朴子外篇》全译[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08.
    [13]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三国志[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01.
    [14]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Z].北京:中华书局,1998.08.
    [15]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08.
    [16]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Z].北京:中华书局,1997.05
    [17]张美兰.《祖堂集》校注[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
    [1]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09.
    [2]张志毅.张庆云.词汇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08.
    [3]王慧.现代汉语名词词义组合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
    [4]张诒三.词语搭配变化研究—以隋前若干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变化为例[M].济南:齐鲁书社,2005.06.
    [5]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04.
    [6]苏新春.汉语词义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08.
    [7]符淮青.词义的分析和描写[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07.
    [8]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04.
    [9]王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06.
    [10]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2.01.
    [11]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05.
    [12]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2001.07.
    [13]蒋绍愚.蒋绍愚自选集[C].郑州:大象出版社,1994.07.
    [14]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06.
    [15]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01.
    [16]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2.
    [17]陈昌来.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12.
    [18]傅玉贤.周小兵.李炜.范干良.江志如.现代汉语介词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05.
    [19]贾彦德.汉语语义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05.
    [20]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05.
    [21]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07.
    [22]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08.
    [1]范晓.谈词语组合的选择性[J].汉语学习,1985,(3).
    [2]马挺生.试谈词语搭配的形式和条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6,(3).
    [3]韩陈奇.季龙花.论语词组合关系历时变化的理据[J].南京师大学报,1996,(3).
    [4]申修瑛.现代汉语词语搭配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5]税莲.现代汉语词语搭配原理与动宾搭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6]张林.先秦至六朝纺织类动词词语搭配及其义位组合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0.
    [7]林杏光.词语搭配的性质与研究[J].汉语学习,1990,(1).
    [8]常敬宇.语义在词语搭配中的作用——兼谈词语搭配中的语义关系[J].汉语学习,1990,(6).
    [9]亢世勇.词语组合在语义选择上所受的限制[J].延安大学学报,1992,(3).
    [10]林杏光.论词语搭配及其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4).
    [11]赵应铎.从词与词的组合上划分多义词的义项[J].辞书研究,1995,(1).
    [12]赵倩.语义取象对词义组合和发展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11,(7).
    [13]李裕德.词语搭配是相应义素的协同[J].语文建设,1990,(4).
    [14]蒋绍愚.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动词[J].语言研究,1993,(1).
    [15]张博.汉语词义衍化规律的微观研究及其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9,(3).
    [16]宋亚云.古汉语词义衍生途径新说综论[J].语言研究,2005,(1).
    [17]伍铁平.词义的感染[J].语文研究,1984,(3).
    [18]邓明.古汉语词义感染例析[J].语文研究,1997,(1).
    [19]邓明.古汉语词义感染补证[J].古汉语研究,2001,(1).
    [20]肖贤彬.词义浸润:一种词义演变的新方式.中国语言与中国文化论集[C].香港:亚太教育书局,1993.
    [21]张博.词的相应分化与义分同族词系列[J].古汉语研究,1995,(4).
    [22]张博.组合同化:词义衍生的一种途径[J].中国语文,1999,(2).
    [23]蒋绍愚.词义的发展和变化[J].语文研究,1985,(2).
    [24]刘纶鑫.汉语动词词义演变浅说[J].语文研究,1990,(8).
    [25]匡鹏飞.从《拍案惊奇》到现代汉语词义演变的考察[J].江汉大学学报,2004,(4).
    [26]蒋绍愚.打击义动词的词义分析[J].中国语文,2007,(5).
    [27]蒋绍愚.怎样掌握古汉语的词义[J].语文研究,1981,(2).
    [28]马贝加.在汉语历时分析中如何区分动词和介词[J].中国语文,2003,(1).
    [29]马贝加.介词“按”、“依”、“乘”、“趁”探源[J].温州师院学报,1990,(3).
    [30]马贝加.方式介词“凭”、“据”、“随”、“论”的产生[J].温州师院学报,1992,(2).
    [31]丁宇红.现代汉语方式、依据类介词比较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32]韦其标.现代汉语凭据性介词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33]赵倩.汉语人体名词词义演变规律及认知动因[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7.
    [34]姜自霞.基于义项的语素构词研究——以构词力强的名词性语素为对象[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5.
    [35]张博.先秦并列式连用词序的制约机制[J].语言研究,1996,(2).
    [36]张鸿魁.《世说新语》并列结构的字序.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03.
    [37]陈爱文.于平.并列式双音词的字序[J].中国语文,1979,(2).
    [38]蒋文钦.陈爱文.关于并列结构固定词语的内部次序[J].中国语文,1982,(4).
    [39]王宁.现代汉语双音合成词的构词理据与古今汉语的沟通.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文精选[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