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侦查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现代国家对抗特殊犯罪的新型侦查方式,秘密侦查的实践必要性及人权保护处于侦查理论、实践和立法工作的持续关注之中。本文的研究从秘密侦查的概念、起源与实践开始,进而阐述秘密侦查措施、秘密侦查的适用原则,最后将落脚点放在了我国秘密侦查的法治化上。
     第一章:“秘密侦查概述”。第一部分对秘密侦查概念进行了探讨,侧重于从程序和法律的视角界定秘密侦查的概念和要求。第二部分对秘密侦查之流变作出了系统考察,介绍、分析了中国秘密侦查发展简史、国外秘密侦查发展简史及当代秘密侦查的发展趋势,进而得出了“将秘密侦查纳入法治化轨道,是防止秘密侦查滥用的最有效手段”的结论。第二章:“秘密侦查与隐私权的关系”。第三章:“秘密侦查制度下的证据问题”第四章:“我国秘密侦查的法治化”。本章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秘密侦查的立法模式、法律要件及法律规则的设置等秘密侦查法治化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从立法及实务现状入手,论述了我国现行秘密侦查的制度缺失及其不利影响。第三部分论述了我国秘密侦查法治化的基本路径及秘密侦查法治化的可行性及其制约因素。第四部分则具体提出了我国秘密侦查制度的总体立法构想及相关制度的具体架构。
As a new policing method against the special crimes in the modern countries, the practical necessicty and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of the underwear policing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e policing theory, practicing and legalization working. The wirter begins from the conception, origin and practice to the practical methods, the legitimacy foundation and principles and finally focuses on the systematic legalization in China.
     The first section is about the sumary fo underwear policing.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concep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underwear policing from angles of procedure and legislation. The second part, reviews the trend of underwear policing,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its domestic and foreign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to prevent the misuse of the underwear policing is to legalize its system. is about the legalization of underwear policing in China. The second section is discusses the regulationes between the underwear policing and human privacy. The third section discusses the envidences system under the underwear policing. The forth section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demonstrates the elementary theory for the underwear policying's legalization, such as the legislation formula, legal requirements and regulations. The second part begins with the legal and practical situation to demonstrate the contemporary systematic blank and disadvantages. The third part discusses the basic approaches, the practicability and restrictions. The fourth part put forward a blue print for the systematic legislation and concrete structure for corresponding regulations.
引文
[1]左丘明撰:《左传》,岳麓出版社,1988年版,第36页。
    [1]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2]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1]谢佑平 邓立军:《中国封建社会秘密侦查史略考》,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何家弘编著:《外国犯罪侦查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版,第14页。
    [2]何家弘编著:《外国犯罪侦查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版,第170页。
    [3][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40页。
    [4]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5]何家弘:《外国犯罪侦查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0-51页。
    [1]何家弘:《外国犯罪侦查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0-51页。
    [2][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市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1]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1]
    刘向红,《对秘密侦查法治化的思考》,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6期。
    [2]唐磊,赵爱华:《论刑事司法中的秘密侦查措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69页。
    [1]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9页。
    [2]曹鸿兰:《刑事诉讼行为之基础理论(1)--刑事诉讼行为之效力》,载中国台湾地区《法学评论》1974年第6期。
    [3]邓云:《刑事诉讼行为基础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229页。
    [1]艾明:《秘密侦查概念辨析》,载《贵州警官职业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
    [1]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2]甘超英:《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大监听”判决》,载《法制日报》2004年6月17日。
    [1]李华、张丁一:《香港卧底警察》,载《现代世界警察》2002年第9期。
    [2]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31页。转引自林东茂:《卧底警探的法律问题》,载中国台湾地区《刑事法杂志》第40卷第4期。
    [1]唐磊、赵爱华:《论刑事司法中的秘密侦查措施》,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
    [2]谢佑平、邓立军:《秘密侦查的解读与诠释》,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6期。
    [1]杨明:《论卧底侦查》,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2][奥]曼弗雷德·诺瓦克:《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评注》,三联书店2003版,第160页。
    [1]万毅:《西方国家的技术侦查措施》,载《上海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
    [2]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31页。
    [3]李涌清:《有关警察勤务之埋论》,载中国台湾地区《警学丛刊》,第24卷第4期。
    [1]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1][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93页。
    [2]刘方权:《法治视野下的强制侦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1]朱柏松:《个人资料保护之研究--近代隐私权概念之形成及发展(下)》,载中国台湾地区《法学丛刊》第115期。
    [2]黄海蓉:《谁来保护公民隐私权》,载《四川统一战线》,2003年第11期。
    [3]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242页。
    [1]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2]谢佑平、万毅,《刑事侦查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3]毕惜茜:《侦查中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参见[美]史蒂文·L.伊曼纽尔:《刑事诉讼程序》,“电子窃听与秘密代理人”,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1]参见杨开湘《刑事诉讼与隐私权保护的关系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版,第61页。
    [2][德]克劳思·罗克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3]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1][美]乔恩·R·华尔兹著,何家弘等译:《刑事证据大全:第2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1][英]麦高伟主编,姚水吉等译:《英国刑事司法程序》,法律出版社2003版,第62-63页。
    [2]李寒松:《侦查人员在开庭前的准备及出庭作证技巧》,郝宏李主编:《侦查论坛》(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4页。。
    [1][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刘莹译:《德国现代侦查与人权保护》,孙长永主编:《现代侦查取证程序》,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351页。
    [2][德]托马斯·魏根特著,刘莹译:《德国现代侦查与人权保护》,孙长永主编:《现代侦查取证程序》,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351页。
    [1]徐公社:《依法侦查问题研究》,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2]陈瑞华:《刑诉中非法证据排除问题研究》,载《法学》2003年第6期。
    [3]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filename=2007145477.nh&dbname=CDFD2007
    [1]http://dlib.cnld.net/kns50/detail.aspx?filename=2007145477.nh&dbname=CDFD2007
    [2]http://.gansudaily.com.cn/20040401/707/2004401A752004.htm
    [1]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327页。
    [2]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25卷。
    [3]参见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25卷。
    [1]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1]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25卷。
    [1]孙启亮:《秘密侦查法治化新探》,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10月第17卷第5期。
    [1]徐昀:《美国诱捕技术探讨》,载中国台湾地区《刑事科学》第36期。
    [1]Stephen R.Band and Donald C.Sheenhan:"Managing Undercover Stress",FBI Law Enforcement Bullein 1999.2.转引自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页。
    [2]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327页。
    [3]陈新民:《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上册),中国台湾地区三民书局1990年版,第242页。
    [1]左卫民:《在权力话语与权力技术之间--中国司法的新思考》,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2]王传道:《诱惑侦查、秘密侦查与侦查谋略》,《侦查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1][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41页。
    [2]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1]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页。
    [2]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25卷。
    [3]林钰雄:《刑事诉讼法》,2000年作者自版,第25页。
    [4]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页。
    [1]郑善印:《警察与法律》,载中国台湾地区《警学丛刊》第30卷第6期。
    [1]邹明理:《侦查立法若干问题研究》,《侦查论坛》(第1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第233页。
    [1]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38页。
    [2]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347页,。
    1、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3、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年版。
    4、左卫民:《在权利话语与权力技术--中国司法的新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5、孙常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6、何家弘编著:《外国犯罪侦查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何家弘主编:《刑事司法大趋势--以欧盟刑事司法一体化为视角》,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8、谢佑平、万毅:《刑事侦查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杨开湘:《刑事诉讼与隐私权保护的关系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11、刘方权:《法治视野下的强制侦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朱绍候主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卞建林:《刑事诉讼的现代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15、万毅:《刑事诉讼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16、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艾明:《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18、陈瑞华:《程序性制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9、[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市出版社2005年版。
    20、[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
    21、[英]鲁伯特·巴特勒:《图说盖世太保》,马玉凤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陈卫东、程雷:《任意侦查与强制侦查理论之介评》,载何家弘主编:《证据法论坛》(第7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2、左卫民:《从合法到非法--刑讯逼供的中国语境》,载《法学》2002年第10期。
    3、龙宗智:《试论欺骗与刑事司法行为的道德界限》,载《法学研究》2002年第4期。
    4、谢佑平、邓立军:《中国封建社会秘密侦查史略考》,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5、刘向红,《对秘密侦查法治化的思考》,载《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6期。
    6、唐磊,赵爱华:《论刑事司法中的秘密侦查措施》,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第69页。
    7、艾明:《秘密侦查概念辨析》,载《贵州警官职业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
    8、黄海蓉:《谁来保护公民隐私权》,载《四川统一战线》,2003年第11期。
    9、杨明:《论卧底侦查》,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第56页。
    10、徐公社:《依法侦查问题研究》,载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11、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25卷。
    12、彭勃:《论监听作为侦查手段的法律问题》,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
    13、吴立德:《论秘密侦查手段的立法规制》,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年第4期。
    14、李华、张丁一:《香港卧底警察》,载《现代世界警察》2002年第9期。
    15、杨志刚:《英国诱惑侦查制度的评析与借鉴》,载《现代法学》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