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鲁尔工业区衰退与转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欧洲是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有近200年的工业发展史,但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一些工业化较发达国家,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都出现了传统工业区经济衰退的问题,经历了由兴盛一繁荣一衰落的过程,为此采取了多项政策和措施来改造本国的老工业区,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其中最典型的老工业区转型案例就是德国鲁尔工业区。众多国内外学者都将鲁尔区的转型作为改造老工业区的案例,分析其衰落的原因及转型的过程和采取的措施,为本国老工业区的调整与改造借鉴成功经验并吸取教训。本文通过分析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衰落、转型、成效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论文采用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德国鲁尔工业区转型的整个过程,探讨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首先,论文对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进行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老工业区衰退的理论解释和转型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了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以及经济衰退的表现和原因;再次,分析了鲁尔区转型的过程、取得的积极效果以及转型后仍然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比较东北地区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共性和差异性,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战略、政策措施和具体实施建议。
The recess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zones is a worldwide common problem, especially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districts such as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ost typical zone is Ruhr in Germany, where used to be the engine of German economy and the European heavy industry base. 50-60 in the 20th century, it has achieved the positive results after the economy declin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now it still faces slow economic growth, unemployment, low competitiveness of the reg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ther issues.
     Northeast is the leading region which supports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After 1949, northeastern region has been developing the largest heavy industry base under the government’s strong support. After the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conomy in northeast region began to recession, and appeared many questions such as unemployment, resource depletion. For these reasons Chinese government set forth the strategy to revitalize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after many years of restructuring and transformation, China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this issue, 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which has not been resolve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ntire process of the Ruhr industrial area from its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decline and restructuring, and studied on 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mad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old northeast industrial bases.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topics are introduced about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choosing subject, status of this topic,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and also the framework and some possible defects.
     The second part of paper is about the recess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old industrial area. In the paper, it first analyzed the regional issues and problem regions, and then explained the recess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area by using the theories such as the life-cycle theory, the cause-effect theory about cumulative cycle and path-dependency theory. The life-cycle theory has explained the life cycl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 industrial areas, it helps to explain on surface of the period from formation to recession in old industrial areas, it is just kind of summing up, not the process which any area must to comply.
     In addition, the life-cycle theory can not explain the reason why many new industries have not been developed during the recession of old industrial areas; the cause-effect theory about cumulative cycle has focused on the internal mechanisms of the declination in old industrial areas, but we can not make conclude that this theory is the common law or common model for all the depression areas. Because the economy growth in the developed regions is not always faster than the regional recession, with the exception of accumulated causal factors, there are other factors which can affect the changes of regional relations, and these factors will produce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h-dependency theory studied on the path-dependent of the old industrial area to history, it appeared the "lock" phenomenon, but the technical path-dependency is also very important. In addition, the path-dependency theory emphasized the issue that system development depends on the initial accident, bu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ld industrial areas are not out of fortuitous events. Transformations of old industrial areas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restructure theory, regional innovation theo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rvention theory. Industrial restructure emphasized on the impact of leading industry to regional economic, but it ignored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 during the transition process; Regional innovation theory is about the old industrial area’s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it is not a simple innovation to business,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factors, but a systemic transformation, we must look for the new develop point of industry to promo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The third part of paper is about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Ruhr industrial area: the formation of the Ruhr area was mainly pushed by the unity of the currency and market, the war, the impac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olicy and market promotion and labor supply; the reason why the Ruhr area can become the important industrial base in Europe is mainly showed by the coal industry and iron-steel industry.
     The fourth part of paper is about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ation of the Ruhr industrial area, the declination of Ruhr area is exposed by some aspects such as the economic recession, declining population,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increasing unemployment,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ation due to the structural reasons, the market reasons, resources reasons and some enterprises’cultural reasons.
     The fifth part emphasized on the transition in Ruhr industrial area, including the restructuring objectives, policies, economic structure, effect and some problems which still exists. Ruhr area has set a goal during the transition process, but it appeared a conflict with the actual economic performance, so it changed the goal of transition. Ruhr area has practiced the policy such as "re-industri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es and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and it worked very well, it is mainly reflected b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ve forc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echanism, the training environment, culture creation, industries tourism and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fter the transi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uch as unemployment, the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e sixth part is about the enlightenment which transformation of the Ruhr industrial area give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at first it analyze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includ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the mainly problems, and then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uhr industrial area and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of China, and by the end of the paper it set forth the enlightenment form the revitalization of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In the overall strategy, we must carry on structural upgrading, innovation strategy,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the new urban strategy and employment growth strategies. In policy aspect, we must have the support from the fiscal policy, financial policy, the personnel policies, and also laws protection. The paper recommended that firstly the government must play leading role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of China and secondly accelerating to push the innov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and technology must be made; Thirdly we should rely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o recreatio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industries; fourthly we need to intensify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create an enabling environment for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old northeast industrial base; fifth is to expand employment channels, to solve the more unemployment problems.
引文
①吴敬华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总体战略[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41页
    ②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经济振兴战略与决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①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236-241页
    ②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③中部不是问题区域吗?[N].《大河报》,2005年5月24日,转载于《企业活力》,2005年第7期.
    ④武增贵.经济发展中问题区域的类型、成因及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⑤光明网,www.gmw.cn,转载于2007年3月14日,《新京报》.
    ⑥窦文章.区域发展理论的产生及演变[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⑦白永秀、任保平.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
    ⑧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9页
    ⑨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85页.
    ①Rees.Technological chang and regional shift in American manufacturing[J].Professional Geographer31,P45-54
    ②汤普森.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考[J].经济地理,1966年,第42期.
    ③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92-593页
    ④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45页
    ⑤G.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uck-Worth.1957
    ⑥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202页
    ⑦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45页
    ⑧安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①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②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2期
    ③马涛、王雅林.东北地区现代化中的“制度解锁”[J].中国科学院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2004年8月
    ④蒋寒迪、陈华.从制度变迁看东北振兴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J].企业经济,2005年第3期
    ⑤魏旭.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6第23期
    ⑥曹瑄玮、李瑞丽.德国钢铁产业发展中的路径依赖与突破:鲁尔区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10期
    ①金成晓.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5年第5期
    ②张国红.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J].商业研究,2004年第24期
    ③徐国泉、王元地.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与策略[J].区域经济,2004年第5期
    ④金成晓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衰退产业”与产业深化问题研究[J].国务院国资委和东北三省政府举办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2003年12月
    ⑤王丹.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产业分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年10月(下)
    ①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51-252页
    ②郝春禄.区域创新系统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J].经济管理,2006年第3期
    ③刘凤朝、潘雄峰.老工业基地辽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7月
    ④李昱东、李乃文.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与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2002年第2期
    ⑤余妍、张梅青.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论区域创新系统[J].北方经贸,2004年第4期
    ⑥陈秀山.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87页
    ⑦陈秀山.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89页
    ⑧海尔蔓·皮拉特.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4期
    ⑨常丽.政府环境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德国鲁尔区的实践与启示[J].科技和产业,2005年第2期
    ⑩黄丽华、张丽兵.德国鲁尔区改造过程中政府作用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①李俊江、史本叶.老工业基地兴衰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措施和启示[M].“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2003年,第327-334页
    ②李诚固.世界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与改造途径研究[J].经济地理。1996年第2期
    ③柯文.鲁尔工业区的振兴及启示[J].管理世界,1992年第2期
    ④魏爱臣、苏晓莉.从制度结构看东北资源型工业经济的衰退[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⑤任保平.衰退工业区的产业重建与政策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第76-78页
    ⑥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年3月,第219页
    ⑦海尔曼·皮拉特扬志军译.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4期
    ⑧冯革群,陈芳.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第3期.
    ⑨赵涛.德国鲁尔区的改造——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型[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第Z2期.
    ⑩焦华富.德国鲁尔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J].经济地理,1997年第2期. 11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年第2期. 12黄丽华、张丽兵.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政府作用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
    ①李劲民.学习鲁尔要注意比较研究[J].前进, 2005年10期.
    ②宋梅、刘海滨.从莱茵-鲁尔去改造看辽中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矿业,2006年第7期.
    ③巫莉丽隋淼.德国工业旅游的发展及其借鉴意义[J].德国研究,2006年第2期.
    ④鲁尔区自然保护协会著,土小宁译.德国鲁尔区的自然保护[J].陕西林业科技,2000年第4期
    ①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236-241页
    
    ①刘再兴.生产布局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51页.
    ②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③中部不是问题区域吗?[N].《大河报》,2005年5月24日,转载于《企业活力》,2005年第7期.
    ①武增贵.经济发展中问题区域的类型、成因及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②光明网,www.gmw.cn,转载于2007年3月14日,《新京报》.
    ③窦文章.区域发展理论的产生及演变[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④白永秀、任保平.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
    ⑤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9页
    ①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3页.
    ①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85页.
    ①恩格斯.资本论[M].第3卷脚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54页.
    ①汤普森.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考[J].经济地理,1966年,第42期.
    ②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52页
    
    ①唐琮沅、景保峰.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4期.
    ②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27页.
    
    ①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5页
    ②Gort, Michael and Klepper, Steven.“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 92 (September 1982),pp630-653.
    ①李靖华、郭耀煌.国外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演变[J].人文杂志,2001年第6期
    ②Rees.Technological chang and regional shift in American manufacturing[J].Professional Geographer31,P45-54
    ①汤普森.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考[J].经济地理,1966年,第42期.
    ②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商务印书馆,2005年3月,第319-320页
    ①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122页
    ②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92-593页
    
    ①Gunnar Myrdal.An American Dilemma:the Negro Problem and Modern Democracy.Harper﹠Brother,1944
    ②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56页
    ③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45页
    ①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202页
    ②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45页
    ③G.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uck-Worth.1957
    
    ①安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②张保胜.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简评[J].甘肃农业,2005年第2期
    ③高鸿业、刘凤良.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M].商务印书馆,2004年4月,第530页
    
    ①杨开忠等.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M].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94—95页
    ②杨德才.新制度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0页
    ③Paul David: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1985,P332-337
    
    
    ①韩毅.历史的制度分析[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0页
    ②Douglass North:Institution,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1,Vol.5,No.1:pp.97-112
    ③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第150页
    ④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第127页
    ⑤杨德才.新制度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29-430页
    ①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②韩毅.历史的制度分析[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4-165页
    ③Greif,Avner:Microtheory and Resent Developments in the Studt of Institutions Through Economic History,In:David M Kerps and Keneth F Wallis,eds,Advances in EconomicTheory,Vol.11.Cambridge univerdity Press:p.99
    ④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2期
    ①马涛、王雅林.东北地区现代化中的“制度解锁”[J].中国科学院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2004年8月
    ②蒋寒迪、陈华.从制度变迁看东北振兴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J].企业经济,2005年第3期
    ③李兴江、李阳.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路径依赖分析[J].兰州学刊,2008年第3期
    ④王洋、李波.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的路径依赖—兼论国企改革与制度刚性[J].税务与经济,2004第6期
    ①张伟东.从制度变迁看东北振兴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J].开发与研究,2005年第5期
    ②魏旭.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6第23期
    ③曹瑄玮、李瑞丽.德国钢铁产业发展中的路径依赖与突破:鲁尔区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10期
    
    ①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7页
    ②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253-254页
    ③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23页
    ①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42-143页
    ①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第355页
    ②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264-265页
    ③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4-267页
    ④金成晓.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5年第5期
    ⑤张国红.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J].商业研究,2004年第24期
    ①江世银、李长咏.区域产业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J].理论前沿,2003年第12期
    ②徐国泉、王元地.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与策略[J].区域经济,2004年第5期
    ③金成晓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衰退产业”与产业深化问题研究[J].国务院国资委和东北三省政府举办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2003年12月
    ④王丹.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产业分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年10月(下)
    ①约瑟夫?阿?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年中文版,第73—74页
    ②C.Freeman.The Ec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Cambridge,MA:The MIT Rress,1982
    ③Peter F.Drucke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actice and principles. New York:Harper&Row,1985
    ④E.M.Rogers.Diffusion of Innovations,New York:Free Press,1995
    ⑤Jon Sundbo.The Theory of Innovation-Entrepreneurs,Technology and Strategy.Cheltenham:Edward Elgar,1998
     ①Philip Cooke.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Geoforum,1992:365-382
    ②张敦富.知识经济和区域经济[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66-88页
    ①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51-252页
    ②郝春禄.区域创新系统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J].经济管理,2006年第3期
    ③刘凤朝、潘雄峰.老工业基地辽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7月
    ④李昱东、李乃文.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与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2002年第2期
    ⑤余妍、张梅青.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论区域创新系统[J].北方经贸,2004年第4期
    ①陈秀山.区域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89页
    ②海尔蔓·皮拉特.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4期
    ①常丽.政府环境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德国鲁尔区的实践与启示[J].科技和产业,2005年第2期
    ②黄丽华、张丽兵.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政府作用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①冯革群.德国鲁尔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第3期
    ②Schrader M.Ruhrgebiet In Emarklke Hrsg W inschafsgeographie[M].Klett Perhos S 435-460 1998
    ①陈才、李文华,《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
    ①裘元伦,《德国鲁尔工业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1983年第10期
    ②KVR2002,Norman J.G.Pounds1963
    ①刘力钢、罗元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5月,第145页
    ②任保平.衰退工业区的产业重建与政策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第94页
    ①冯革群、陈芳.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第3期
    ①Hermann, W. und G. (1990): Die alten Zechen an der Ruhr. K?nigsstein.,p13
    ②刘健.鲁尔区域特性之我见[J].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第3期
    ①程广中.德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特点[J].求是学刊,1995年第2期
    
    ①罗耶尔·J·施密特.凡尔赛和鲁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温床[M].第9页
    ②王洪冉、刘杰.论俾斯麦与德国统一[J].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11期
    
    ①冯革群、陈芳.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第3期
    ②张涛.1923年鲁尔事件与欧洲格局巨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①eutscher Bundestag, Fragen an die deutscheGeschichte:Ideen, Krfte, Entscheidungen von 1800 bis zurGegenwart[M]. Bonn, 1993. P161
    ②汉斯—约阿希姆·巴尔土斯等.三卷本德国史第2卷[M].东柏林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127页
    ①哥伦比亚大学.1750年—1970年欧洲历史统计年鉴[M].1978年版,第186、217、223、318页。
    ②Ha - Joon C ha ng :In fantI ndustry Promotion in HistoricalP erspective-A ropeto Hang Oneself or a Ladder to climb with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onference"Development Theory at the Threshold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28-29 August,2001.
    ①Henk Van Dijk : T he declineo fI ndustryt heR uhrA reai nG ermany,p aperpresented to the Urban History Conference,2002
    ①K?llmann, Wolfgang & Hoffmann, Frank & Maul, Andreas E. (1990):p155, p118, p182
    ②Steinberg, Heinz Günter (1978): Bev?lkerungsentwicklung des Ruhrgebietes im19. und 20. Jahrhundert. Düsseld. Geogr. Schr., 11: 186 S. Düsseldorf.p15, p65, p120
    ③Steinberg, Heinz Günter (1978): Bev?lkerungsentwicklung des Ruhrgebietes im 19. und 20. Jahrhundert. Düsseld Geogr. Schr., 11: 186 S. Düsseldorf
    ①K?llmann, Wolfgang & Hoffmann, Frank & Maul, Andreas E. (1990): Bev?lkerungsgeschichte.– In: K?llmann, Wolfgang et al. (Hg.): Das Ruhrgebiet im Industriezeitalter - Geschichte und Entwicklung, Bd. 1: S. 111-197. Düsseldorf
    ②Steinberg, Heinz Günter (1978): Bev?lkerungsentwicklung des Ruhrgebietes im 19. und 20. Jahrhundert. Düsseld Geogr. Schr., 11: 186 S. Düsseldorf
    ①凯恩斯.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M].转引自1815—1914年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第52页
    ②Bader, K. / R?ttger, K. (1987): 250 Jahre m?rkischer Steinkohlenbergbau.Bochum.p107, p113
    ①郭凤典、朱鸣.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J].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4年第7期
    ①Dr.Heiko Faust.Exkursion Sbericht Ruhr Gebiet[M].pp44
    ②Droege, Georg/ Petri, Franz (1968): Rheinische Geschichte, Bd. 2, Neuzeit, Düsseldorf 1976.
    ①Steinberg, Heinz - Günther (1985): Das Ruhrgebiet im 19. und 20. Jahrhundert -Ein Verdichtungsraum im Wandel. In: Schriftenreihe der GeographischenKommission im Provinzialinstitut für westf?lische Landes und -Volksforschung. Münster
    ②威廉·德格(Wihelm Dege)著冯为民译.西德鲁尔区[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第72页
    ①威廉·德格(Wihelm Dege)著冯为民译.西德鲁尔区[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第73页
    ②威廉·德格(Wihelm Dege)著冯为民译.西德鲁尔区[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第74页
    ①Hermann, W. und G. (1990): Die alten Zechen an der Ruhr. K?nigsstein.p96-98
    ①Dr.Heiko Faust.Exkursion Sbericht Ruhr Gebiet[M].pp56
    ①Bochum, Ulrich (1984): Industrie und Region. ?konomischer und sozialerStrukturwandel im Ruhrgebiet. In: Europ?ische Hochschulschriften Bd. 92,Frankfurt am Main u.a.
    
    ①Krupa, M.Die gepflegte Brache[N] .In: Die Zeit. 2003- 09- 04.
    ②任保平.衰退工业区的产业重建与政策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03页
    ③冯兴元.欧盟与德国—解决区域不平等的方法与思路[M].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版,第426页
    ①K?llmann, Wolfgang & Hoffmann, Frank & Maul, Andreas E. (1990): Bev?lkerungsgeschichte.– In: K?llmann, Wolfgang et al. (Hg.): DasRuhrgebiet im Industriezeitalter - Geschichte und Entwicklung, Bd. 1: S.111-197. Düsseldorf.p152,p158
    ①方如康.西德鲁尔工业区的环境保护[J].上海环境科学,1986年第9期
    ①K?llmann, Wolfgang & Hoffmann, Frank & Maul, Andreas E. (1990):Bev?lkerungsgeschichte.– In: K?llmann, Wolfgang et al. (Hg.): DasRuhrgebiet im Industriezeitalter - Geschichte und Entwicklung, Bd. 1: S.111-197. Düsseldorf
    ①刘通.老工业基地衰退的普遍性及其综合治理[J].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11期
    ①李俊江、史本叶.老工业基地兴衰与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措施和启示[M].“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2003年,第327-334页
    ②李诚固.世界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与改造途径研究[J].经济地理。1996年第2期
    ③柯文.鲁尔工业区的振兴及启示[J].管理世界,1992年第2期
    ④魏爱臣、苏晓莉.从制度结构看东北资源型工业经济的衰退[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①任保平.衰退工业区的产业重建与政策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第76-78页
    ①李诚固,《世界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与改造途径研究》,《经济地理》,1996年6月,第16卷第2期
    ①常丽.政府环境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德国鲁尔区的实践与启示[J].科技和产业,2005年第2期
    ①枕戈.鲁尔求变[J].中国石油石化,2003年第3期
    ②李建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第100页
    ①R Hassink:Re gionalIn novationP olicy:Ca seSt udiesfr omT heR uhrAr ea,Ba denW utembergan dth eN orth Eastof E ngland,U trecht19 92,Universityo fU trecht,W .Pohl,L.Ponthofer,op .oit
    ②Nicholas Stern.Public Policy and the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b1991:35一45
    ①倪健民.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转变[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第11期
    ①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2期
    ①M.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i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8,pp360-1380:see also G.Grabher(ed),op.cit
    ①NRW.USA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Dortmund:IT Center of Excellence in Nordrhein-Westfalen, New York 2002, NRW.USA;KVR(Kommunalverband Ruhrgebiet):Das Ruhrgebiet:Landeskundliche
    
    ①陈国堂.德国鲁尔老工业区的改造[J].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第9期
    ②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年第2期
    
    ①郭军.兖矿集团与德国鲁尔集团的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②白福臣..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J].经济师,2006年第8期
    ③郭凤典、朱鸣.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J].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4期
    
    ①彭华岗、侯洁.德国资源型城市和企业转型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第19期
    ②张远鹏.欧盟中小企业政策措施的新发展[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7期
    ③陈德兴.德国鲁尔老工业区是如何重新振兴的[J].当代世界,2003年11期
    ④焦华富韩世君路建涛.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J].经济地理,1997年第2期.
    ⑤郭福华.国外怎样用信息技术改造老工业基地?(上)[J].中国信息界,2005年第11期
    ①付一清,付一静.德国鲁尔经验对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启示[J].区域经济, 2003年第11期页
    ①刘力钢、罗元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5月,第150页
    ②刘养杰、王国梁.鲁尔区对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7年第1期
    ③任保平.衰退工业区的产业重建与政策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第98页
    ①黄丽华、张丽兵.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政府作用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①http://blog.sina.com.cn/转载于人民网《煤、钢、啤酒的变迁德国鲁尔工业区转型之路》,2007年4月10日
    ②李晟辉.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矿业城市的启示[J].国土经济,2002年第9期
    ③李建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第102页
    ④任保平.衰退工业区的产业重建与政策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第98页
    ⑤任保平.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绩效分析及其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2006第6期
    ⑥戎昌海.德国:鲁尔区转型有道[J].瞭望新闻周刊,2002第36期
    
    ①任保平.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绩效分析及其启示[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第6期
    ②王青云.德国鲁尔区是怎样推进经济转型的[J]中国城市经济,2007年第6期
    ③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年第2期
    ①Torsten M.k uehlm ann and Harald Dolles (Hg),Sino-GermanBusinessRe lati on shipsd uringt heA geo fE conomicR eform JUDICIUM,V erlagGm b 1H Muenchen,2002:57-65
    ②迪特尔·格罗塞尔著.晏小宝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政策及实践[M].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2年,第212-214页
    ③刘春禧、曹伟.结构调整与企业转型一德国鲁尔矿区的振兴之路[J].现代企业教育,2003年第5期
    ①BMWi:Dokumentation.Nr.377,1995,p 49
    
    ①焦华富、韩世君、路建涛.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J].经济地理,1997年第6期
    ①海尔曼·皮拉特、杨志军.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4期
    ②葛竞天.从德国鲁尔工业区看老工业城市改造[J].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7期
    ③www.people.com.cn引自环球日报.反思德国老工业区改造,2003年10月24日
    
    ①王晓来.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的借鉴与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第4期
    ②戎昌海.德国鲁尔区转型有道[J].了望新闻周刊,2002年第9期
    
    ①Kilper , Heiderose & Wood , Gerald , Restructuring policies : the Emscher Park 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 [ A ] .Cooke , Philip (ed. ) : The rise of the rustbelt [M] . London : UCL Press. 1995. 208 - 230.
    ①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2期
    ①黄丽华、张丽兵.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政府作用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①冯兴元.欧盟与德国—解决区域不平等的方法与思路[M].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第426页
    ①威廉德格(Wihelm Dege)冯为民译.西德鲁尔区[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5页
    ①朱佳佳.从德国鲁尔区的复苏看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经济透视, 2003年第11期
    ①黄丽华、张丽兵.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政府作用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①刘力钢、罗元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5月,第144页
    
    ①江秀凯、叶敏.德国如何改造老工业基地[J].科学决策,2006年2月
    ②赵涛.德国鲁尔区的改造—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型[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第3期
    ③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年第2期
    ①Schrader,M..Ruhrgebiet.In:ElmarKulke(Hrsg):Wirtschaftsgeographie[M].Klett-Perthos,S.435-460,1998
    ①刘力钢、罗元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5月,第151页
    ①威廉德格(Wihelm Dege)冯为民译.西德鲁尔区[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9页
    ①(www.xhby.net,新华报业网2006年9月9日,转载于新华日报对德国艾姆舍河合作社泰希格勒波博士的采访)
    ②徐律涂.鲁尔河的水资源开发与保护[J].水资源保护,1992年第1期
    ③刘伯英、陈挥.走在生态复兴的前沿—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生态措施[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第5期
    ④焦华富、韩世君、路建涛.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J].经济地理,1997年第2期
    ①李晟辉.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J].改革与理论,2002年第6期
    ①倪健民.德国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转变[J].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第11期
    ②WWW.digitalwuhan.gov.cn,鲁尔区的文化和创意产业,2007年11月29日
    ③陈建.政府与市场—美、英、法、德、日市场经济模式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第233页
    ①冯革群、陈芳.德国鲁尔工业区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第3期
    ①彭华岗侯洁.德国资源型城市和企业转型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2(19):42~43.
    ②冯革群陈芳.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第3期
    ①赵卓.振兴东北经济要吸取鲁尔的教训[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
    
    ①威廉德格(Wihelm Dege)冯为民译.西德鲁尔区[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1页
    ②转引自2003年10月24日《环球时报》,《反思德国老工业区改造》
    ①金风君等.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年8月,第30页
    
    ①李淑云.“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铁路建设[J].辽宁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②金风君、陆大道等.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年8月,第30页
    ③中央档案馆等合编.东北经济掠夺[M].中华书局,1991年,第92一93页
    ①东北财经委员会调查统计处编,《伪满时期东北经济统计:1931-1945》,第1-5页
    ②于素云,《中国近代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2-426页
    ③王承礼等,《困难与斗争十四年》(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页
    ①东北工业恢复阶段今年将基本结束,重点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基本建设已经提高首要的地位.人民日1952年7月7日
    ②赵传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①中共辽宁省委宜传部、辽宁省统计局编写,《l949一1984辽宁三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7页
    ②中共辽宁省委宜传部、辽宁省统计局编写,《l949一1984辽宁三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9页
    ①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干部读本[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②2004~2005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报告[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2006.12.11
    ①王胜今、吴昊.中国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37页
    
    ①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战略与科技对策,2003年
    ②双鸭山市人民政府.《双鸭山市振兴老工业基地(2003—2010年)总体规划
    ③吉林省人民政府.《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2005年
    ④金风君、陆大道等.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第2页
    ⑤金风君、陆大道等.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第7页
    ①吴敬华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总体战略[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52页
    ①李劲民.在比较中借鉴鲁尔结构转型的经验[J].中国能源,2005年第12期
    ①常丽、范晓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政府环境比较分析[J].党政干部学刊,2004年第9期
    ②张晓莉.城市记忆与工业遗存[J].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第3期
    ③任保平.衰退工业区的产业重建与政策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83页
    ①张木然.德国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6年第7期
    ②宋东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理论认识[J].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1]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刘再兴:《生产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
    [3]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4]聂华林、王成勇:《区域经济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
    [6]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
    [7]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8]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2005年
    [9]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10]孙久文:《区域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2]高鸿业、刘凤良:《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4年
    [13]杨开忠等:《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新华出版社,2005年
    [14]杨德才:《新制度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韩毅:《历史的制度分析》,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
    [17]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
    [18]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9]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约瑟夫?阿?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
    [21]张敦富:《知识经济和区域经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
    [22]陈才、李文华:《世界经济地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刘力钢、罗元文:《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
    [24]任保平:《衰退工业区的产业重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
    [25]汉斯约阿希姆·巴尔土斯等《:德国史》第2卷,东柏林科学出版社,1965年
    [26]哥伦比亚大学:《1750年—1970年欧洲历史统计年鉴》,1978年版
    [27]威廉·德格著,冯为民译:《.西德鲁尔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28]冯兴元:《欧盟与德国—解决区域不平等的方法与思路》,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0年
    [29]李建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0]迪特尔·格罗塞尔著,晏小宝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经济政策及实践》,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2年
    [31]陈建:《政府与市场—美、英、法、德、日市场经济模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
    [32]金风君、陆大道等:《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
    [33]中央档案馆等合编:《东北经济掠夺》,中华书局,1991年
    [34]于素云:《中国近代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5]王承礼等:《困难与斗争十四年》(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36]赵传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7]中共辽宁省委宜传部、辽宁省统计局编写:《l949一1984辽宁三十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38]编写组:《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干部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
    [39]王胜今、吴昊:《中国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0]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年报(地区册)》,2002年
    [41]双鸭山市人民政府:《双鸭山市振兴老工业基地(2003—2010年),总体规划
    [42]吉林省人民政府:《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规划纲要》,2005年
    [43]吴敬华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总体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44]张新颖:《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5]王洛林、魏后凯:《东北地区振兴战略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6]崔万田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区域经济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年
    [47]陈清泰、刘世锦等:《振兴东北新思路》,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48]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通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
    [49]孙久文、张可云:《中国区域经济与地区投资实务》,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50]金元欢、王建宇:《区域经济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51]魏后凯:《中国地区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
    [52]张明龙:《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53]李欣广:《可持续区域经济发展论-经济可持续发展论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
    [54]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
    [55]秦海:《制度、演化与路径依赖——制度分析综合的理论常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56]帕罗海墨:《欧洲的未来——后工业社会环境设计前瞻性思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57]李大山主编:《区域产业结构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98年
    [58]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年
    [59]朱欣民、[英]David Shaw:《欧盟产业衰退区的治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60]张蕴岭、顾俊礼:《西欧的区域发展》,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
    [61]刘秉镰:《区域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62]武增贵:“经济发展中问题区域的类型、成因及对策”,《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63]窦文章:“区域发展理论的产生及演变”,《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64]白永秀、任保平:“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
    [65]汤普森:“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考”,《经济地理》,1966年第42期.
    [66]唐琮沅、景保峰:“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4期.
    [67]李靖华、郭耀煌:“国外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演变”,《人文杂志》,2001年第6期
    [68]汤普森:“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考”,《经济地理》,1966年第42期.
    [69]安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70]张保胜:“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简评”,《甘肃农业》,2005年第2期
    [71]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2期
    [72]马涛、王雅林:“东北地区现代化中的“制度解锁””,《中国科学院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2004年8月
    [72]蒋寒迪、陈华:“从制度变迁看东北振兴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企业经济》,2005年第3期
    [72]李兴江、李阳:“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路径依赖分析”,《兰州学刊》,2008年第3期
    [73]王洋、李波:“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的路径依赖—兼论国企改革与制度刚性”,《税务与经济》,2004第6期
    [74]张伟东:“从制度变迁看东北振兴的路径依赖与路径选择”,开发与研究,2005年第5期
    [74]魏旭:“东北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分析”,《商业研究》,2006第23期
    [75]曹瑄玮、李瑞丽:“德国钢铁产业发展中的路径依赖与突破-鲁尔区的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10期
    [76]金成晓:“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实证研究”,《税务与经济》,2005年第5期
    [77]张国红:“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商业研究》,2004年第24期
    [78]江世银、李长咏:“区域产业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前沿》,2003年第12期
    [79]徐国泉、王元地:“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与策略”,《区域经济》,2004年第5期
    [80]金成晓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衰退产业”与产业深化问题研究”国务院国资委和东北三省政府举办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2003年12月
    [81]王丹:“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产业分类研究”《商场现代化》,2005年第10期
    [82]郝春禄:“区域创新系统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经济管理》,2006年第3期
    [83]刘凤朝、潘雄峰:“老工业基地辽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7月
    [84]李昱东、李乃文:“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与老工业基地技术创新研究”,《技术经济》,2002年第2期
    [85]余妍、张梅青:“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新思路-论区域创新系统”,《北方经贸》,2004年第4期
    [86]海尔蔓·皮拉特:“德国鲁尔区的转型与区域政策选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4期
    [87]常丽:“政府环境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德国鲁尔区的实践与启示”,《科技和产业》,2005年第2期
    [88]黄丽华、张丽兵:“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政府作用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89]冯革群:“德国鲁尔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6年第3期
    [89]裘元伦:“德国鲁尔工业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世界经济》,1983年第10期
    [90]刘健:“鲁尔区域特性之我见”,《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第3期
    [91]程广中:“德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特点”,求是学刊,1995年第2期
    [92]王洪冉:“刘杰.论俾斯麦与德国统一”,《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11期
    [93]张涛:“1923年鲁尔事件与欧洲格局巨变”,《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3期
    [94]郭凤典、朱鸣:“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7期
    [95]方如康:“西德鲁尔工业区的环境保护”《上海环境科学》,1986年第9期
    [96]李诚固:“世界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与改造途径研究”,《经济地理》,1996年第2期
    [97]柯文:“鲁尔工业区的振兴及启示”,《管理世界》,1992年第2期
    [98]魏爱臣、苏晓莉:“从制度结构看东北资源型工业经济的衰退”,《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99]刘通:“老工业基地衰退的普遍性及其综合治理”,《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第11期
    [100]李诚固:“世界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与改造途径研究”,《经济地理》,1996年第2期
    [101]常丽:“政府环境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德国鲁尔区的实践与启示”,《科技和产业》,2005年第2期
    [102]枕戈:“鲁尔求变”,《中国石油石化》,2003年第3期
    [103]李晟晖:“矿业城市产业转型研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改革与理论》,2007年第4期
    [104]倪健民:“德国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第11期
    [105]钱勇:“国外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践、理论与启示”,《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2期
    [106]陈国堂:“德国鲁尔老工业区的改造“,《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第9期
    [107]冯春萍:“德国鲁尔工业区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年第2期
    [108]郭军:“兖矿集团与德国鲁尔集团的比较分析“,《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109]白福臣.:“德国鲁尔区经济持续发展及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经验“《经济师》,2006年第8期
    [110]郭凤典、朱鸣:“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4期
    [111]彭华岗、侯洁:“德国资源型城市和企业转型的经验和启示”,《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第19期
    [112]张远鹏:“欧盟中小企业政策措施的新发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7期
    [113]陈德兴:“德国鲁尔老工业区是如何重新振兴的”,《当代世界》,2003年11期
    [114]焦华富、韩世君、路建涛:“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地理》,1997年第2期.
    [115]郭福华:“国外怎样用信息技术改造老工业基地?”《中国信息界》,2005年第11期
    [116]付一清,付一静:“德国鲁尔经验对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启示”,《区域经济》, 2003年第11期
    [117]刘养杰、王国梁:“鲁尔区对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启示”,《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7年第1期
    [118] http://blog.sina.com.cn/转载于人民网:《煤、钢、啤酒的变迁德国鲁尔工业区转型之路》,2007年4月10日
    [119]李晟辉:“德国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矿业城市的启示”,《国土经济》,2002年第9期
    [120]戎昌海:“德国鲁尔区迈步新经济”,《国际金融报》,2002年8月12日.
    [121]任保平:“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德国鲁尔区的产业转型绩效分析及其启示”,《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第6期
    [122]戎昌海:“德国鲁尔区转型有道”,《瞭望新闻周刊》,2002第36期
    [123]王青云:“德国鲁尔区是怎样推进经济转型的”,《中国城市经济》,2007年第6期
    [124]刘春禧、曹伟:“结构调整与企业转型一德国鲁尔矿区的振兴之路”,《现代企业教育》,2003年第5期
    [125]焦华富、韩世君、路建涛:“德国鲁尔区工矿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变”,《经济地理》,1997年第6期
    [126]葛竞天:“从德国鲁尔工业区看老工业城市改造”,《学习与实践》,2005年第7期
    [127] www.people.com.cn:“反思德国老工业区改造”,《环球日报》,2003年10月24日
    [128]王晓来:“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的借鉴与启示”,《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第4期
    [129]李蕾蕾:“逆工业化与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德国鲁尔区的实践过程与开发模式”,《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2期
    [130]朱佳佳:“从德国鲁尔区的复苏看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经济透视》,2003年第11期[1321江秀凯、叶敏:“德国如何改造老工业基地”,《科学决策》,2006年第2期
    [132]赵涛:“德国鲁尔区的改造—一个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典型”,《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第3期
    [133] www.xhby.net,新华报业网:“对德国艾姆舍河合作社泰希格勒波博士的采访”,《新华日报》,2006年9月9
    [134]徐律涂:“鲁尔河的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资源保护》,1992年第1期
    [135]刘伯英、陈挥:“走在生态复兴的前沿—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生态措施”,《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第5期
    [136]倪健民:“德国鲁尔区的经济结构转变”,《经济研究参考》,2000年第11期
    [137] WWW.digitalwuhan.gov.cn:“鲁尔区的文化和创意产业”,2007年11月29日
    [138]彭华岗侯洁:“德国资源型城市和企业转型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经贸导刊》,2002年第19期
    [139]赵卓:“振兴东北经济要吸取鲁尔的教训”《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
    [140]环球时报:“反思德国老工业区改造”, 2003年10月24日
    [141]人民日报:“东北工业恢复阶段今年将基本结束,重点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基本建设已经提高首要的地位”, 1952年7月7日
    [142] http://www.china.com.cn中国网:“2004~2005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报告”,.2006.12.11
    [143]王亚平:“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趋势与对策”,http:www.drcnet.com, 2003,
    [144]郭萌:“为了黑土地的崛起—农工党中央“资源型城市现状及转型对策研究”考察团赴黑龙江省考察纪行“,《前进论坛》,2004年第8期
    [145]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战略与科技对策”,2003年
    [146]李劲民:“在比较中借鉴鲁尔结构转型的经验”,《中国能源》,2005年第12期
    [147]张晓莉:“城市记忆与工业遗存”《国际城市规划》,2007年第3期
    [148]张木然:“德国政府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6年第7期
    [149]宋东林:“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的理论认识“,《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150]大河报:“中部不是问题区域吗?“,《企业活力》,2005年第7期.
    [151]光明网,www.gmw.cn:《新京报》,2007年3月14日
    [152]唐琮沅、景保峰:“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4期
    [153] Gort, Michael and Klepper, Steven.“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The Economic Journal, 92 (September 1982),pp630-653.
    [154] Rees.Technological chang and regional shift in American manufacturing[J].Professional Geographer31,P45-54
    [155] Gunnar Myrdal.An American Dilemma:the Negro Problem and Modern Democracy.Harper﹠Brother,1944
    [156] G.Myrdal.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M].London.:uck-Worth.1957
    [157] Paul David: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1985,P332-337
    [158] Douglass North:Institution,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1,Vol.5,No.1:pp.97-112
    [159] Greif,Avner:Microtheory and Resent Developments in the Studt of Institutions Through Economic History,In:David M Kerps and Keneth F Wallis,eds,Advances in EconomicTheory,Vol.11.Cambridge univerdity Press:p.99
    [160] C.Freeman.The Ec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Cambridge,MA:The MIT Rress,1982
    [161] Peter F.Drucke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actice and principles. New York:Harper&Row,1985
    [162] E.M.Rogers.Diffusion of Innovations,New York:Free Press,1995
    [163] Jon Sundbo.The Theory of Innovation-Entrepreneurs,Technology and Strategy.Cheltenham:Edward Elgar,1998
    [164] Philip Cooke.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Geoforum,1992:365-382
    [165] Schrader M.Ruhrgebiet In Emarklke Hrsg W inschafsgeographie[M].Klett Perhos S 435-460 1998
    [166] Hermann, W. und G. (1990): Die alten Zechen an der Ruhr. K?nigsstein.,p13
    [167] K?llmann, Wolfgang & Hoffmann, Frank & Maul, Andreas E. (1990):p155, p118, p182
    [168] Steinberg, Heinz Günter (1978): Bev?lkerungsentwicklung des Ruhrgebietes im19. und 20. Jahrhundert. Düsseld. Geogr. Schr., 11: 186 S. Düsseldorf.p15, p65, p120
    [169] Steinberg, Heinz Günter (1978): Bev?lkerungsentwicklung des Ruhrgebietes im 19. und 20. Jahrhundert. Düsseld Geogr. Schr., 11: 186 S. Düsseldorf
    [170] K?llmann, Wolfgang & Hoffmann, Frank & Maul, Andreas E. (1990): Bev?lkerungsgeschichte.– In: K?llmann, Wolfgang et al. (Hg.): Das Ruhrgebiet im Industriezeitalter - Geschichte und Entwicklung, Bd. 1: S. 111-197. Düsseldorf
    [171] Steinberg, Heinz Günter (1978): Bev?lkerungsentwicklung des Ruhrgebietes im 19. und 20. Jahrhundert. Düsseld Geogr. Schr., 11: 186 S. Düsseldorf
    [172] eutscher Bundestag, Fragen an die deutscheGeschichte: Ideen, Krfte, Entscheidungen von 1800 bis zurGegenwart[M].Bonn,1993. P161
    [173] Ha - Joon C ha ng :In fantI ndustry Promotion in HistoricalP erspective-A ropeto Hang Oneself or a Ladder to climb with Paper prepared for the conference"Development Theory at the Threshold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28-29 August,2001.
    [174] Henk Van Dijk : T he declineo fI ndustryt heR uhrA reai nG ermany,p aperpresented to the Urban History Conference,2002
    [175] Bader, K. / R?ttger, K. (1987): 250 Jahre m?rkischer Steinkohlenbergbau. Bochum. p107, p113
    [176] Hermann, W. und G. (1990): Die alten Zechen an der Ruhr. K?nigsstein.p87, p93
    [177] Dr.Heiko Faust.Exkursion Sbericht Ruhr Gebiet[M].pp44
    [178] Droege, Georg/ Petri, Franz (1968): Rheinische Geschichte, Bd. 2, Neuzeit, Düsseldorf 1976.
    [179] Steinberg, Heinz - Günther (1985): Das Ruhrgebiet im 19. und 20. Jahrhundert - Ein Verdichtungsraum im Wandel. In: Schriftenreihe der GeographischenKommission im Provinzialinstitut für westf?lische Landes und -Volksforschung. Münster
    [180] Hermann, W. und G. (1990): Die alten Zechen an der Ruhr. K?nigsstein. p96-98
    [181] Dr.Heiko Faust.Exkursion Sbericht Ruhr Gebiet[M].pp56
    [182] Bochum, Ulrich (1984): Industrie und Region. ?konomischer und sozialerStrukturwandel im Ruhrgebiet. In: Europ?ische Hochschulschriften Bd. 92,Frankfurt am Main u.a.
    [183] Krupa, M.Die gepflegte Brache[N] .In: Die Zeit. 2003- 09- 04.
    [184] K?llmann, Wolfgang & Hoffmann, Frank & Maul, Andreas E. (1990):Bev?lkerungsgeschichte.– In: K?llmann, Wolfgang et al. (Hg.): DasRuhrgebiet im Industriezeitalter - Geschichte und Entwicklung, Bd. 1: S.111-197. Düsseldorf.p152,p158
    [185] K?llmann, Wolfgang & Hoffmann, Frank & Maul, Andreas E. (1990):Bev?lkerungsgeschichte.– In: K?llmann, Wolfgang et al. (Hg.): DasRuhrgebiet im Industriezeitalter - Geschichte und Entwicklung, Bd. 1: S.111-197. Düsseldorf
    [186] R Hassink:Re gionalIn novationP olicy:Ca seSt udiesfr omT heR uhrAr ea,Ba denW utembergan dth eN orthEastof E ngland,U trecht19 92,Universityo fU trecht,W .Pohl,L.Ponthofer,op .oit
    [187] Nicholas Stern.Public Policy and the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b1991:35一45
    [188] M.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i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8,pp360-1380:see also G.Grabher(ed),op.cit
    [189] NRW.USA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Dortmund:IT Center of Excellence in Nordrhein-Westfalen, New York 2002, NRW.USA;KVR(Kommunalverband Ruhrgebiet):Das Ruhrgebiet:Landeskundliche
    [190] Torsten M.k uehlm ann and Harald Dolles (Hg),Sino-GermanBusinessRe lati on shipsd uringt heA geo fE conomicR eform JUDICIUM,V erlagGm b 1H Muenchen,2002:57-65
    [191] BMWi:Dokumentation.Nr.377,1995
    [192] Kilper , Heiderose & Wood , Gerald , Restructuring policies : the Emscher Park International Building Exhibition [ A ] .Cooke , Philip (ed. ) : The rise of the rustbelt [M] . London : UCL Press. 1995. 208 - 230.
    [193] Schrader, M.. Ruhrgebiet. In: ElmarKulke (Hrsg): Wirtschaftsgeographie [M]. Klett-Perthos,S.435-460,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