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的属性与价值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区矫正,是一种不使罪犯与社会隔离并利用社区资源改造罪犯的方法,是所有在社区环境中管理教育罪犯方式的总称。目前正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和刑满释放后继续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五类罪犯进行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社区矫正虽然在英美等国已是一项比较成熟发达的制度,但由于我国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均有所不同,故社区矫正在我国如何健康发展是值得探讨的。
    笔者通过对我国社区矫正属性的分析,发现其执行的是一种限制自由的保安处分,在我国台湾地区称为保护管束,在日本则称保护观察,而不是刑罚的执行。保安处分在我国虽有其实,但我国法律却一直未能予以确认,因而未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制,存在侵犯公民权利的危险性,所以相当有必要予以研究。另外,社区矫正还是一项刑事政策。刑事政策是对秩序、自由、正义等重大价值的选择与分配。刑事政策的这一基本特征决定了对刑事政策的研究应当着力于对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
    笔者通过对社区矫正在美国及大陆法系国家历史沿革的考察,发现其基础理论是个别预防论中的矫正论。进行价值分析应该首先确定分析对象的价值目标和正确的评价标准。笔者认为,社区矫正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包括正义、自由、秩序和效益,评价标准应当是我国现行法律中的正义标准。平等和自由是正义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部分,社区矫正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中的秩序和效益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在平等方面,由于社区矫正的刑事基础理论是矫正论,矫正论主张社会责任论,视罪犯为有道德疾病或精神疾病的病人,希望罪犯经过矫正后,可以重新适应社会生活,而不再犯罪。为达到这一目的,则以治疗性的措施代替刑罚,使刑罚中本来存在的对于犯罪行为的“伦理的非难”减低到好像对于疾病的非难一样,不仅是抬高了罪犯的地位,而且是将社会公众的地位降到比罪犯还要低,因而是不平等的。另外,由于矫正论不承认人有自由意志,因而在矫正论者看来,罪犯与有害的动物之间没有差别,而将罪犯作为司法的客体和实现目的的工具,同样也违反了平等原则。
    在自由方面,第一、由于在公众眼中,社区矫正是对罪犯的宽大与仁慈,为迎合公众舆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会给罪犯制定更严厉的行为标准,特别是在社区内有罪犯重新犯罪被新闻报导后;第二、矫正论主张社会防卫论,以社会本位为其价值取向,极易与极权主义结合,本身就潜伏着侵犯人权的危险;第三、由于社区矫正执行的是限制自由的保安处分,而保安处分又不同于刑罚,不受罪责的制约,因
    
    
    而极有被滥用而侵犯公民自由权利的可能性,而在我国,保安处分一直没有在法律中予以确认,造成现实中使用的保安措施不能被有效的予以规制,所以社区矫正中的限制自由的保安处分极易被滥用,从而侵犯罪犯的自由权利。
    在秩序与效益方面,矫正论所主张的人身危险性无法预测,又因为罪犯并不认为自己与其他的人有什么不同,因而不会接受和配合矫正。另外,矫正论重视个别预防而忽视一般预防,还可能破坏秩序,产生负效益。因此,在矫正论指导下的社区矫正所追求的秩序与效益的价值目标也是不能达到的。
    笔者认为,社区矫正如果要健康发展,就必须抛弃矫正论,并以非决定论为基础展开,在预防犯罪措施的安排上,充分尊重犯罪人的人格自律性,促进其自觉改造,妥当地指导帮助犯罪人重返社会。同时将我国的保安处分制度刑法化、司法化。这样才能实现其正义、自由、秩序、效益的价值目标。
引文
一、著作类
    [日]大谷实著:《刑事政策学》,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刘强编著:《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丁道源编著:《中外观护制度之比较研究》,(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3月第1版。
    张甘妹著:《刑事政策》,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
    魏平雄、赵宝成、王顺安主编:《犯罪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翟中东著:《刑罚个别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林山田著:《刑罚学》,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12月初版。
    邱兴隆著:《关于惩罚的哲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张文显著:《20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康德著:《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
    甘雨沛著:《比较刑法学大全》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文显著:《法哲学范畴研究》(修定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韩树英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第2版。
    吴玉华主编:《北京市社区矫正培训教材》,北京市司法局印,2003年4月第1版。
    曲新久著:《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修定版。
    谢望原主编:《台、港、澳刑法与大陆刑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赵秉志主编:《海峡两岸刑法总论比较研究》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著:《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卢建平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曲新久著:《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美]E·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许发民著:《刑法的社会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卓泽渊著:《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高明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意]恩利克·菲利著:《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2月修定第2版。
    许崇德主编:《宪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翟中东著:《刑法中的人格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美]威廉·詹姆士著:《实用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8月第1版。
    
    二、论文类
    康树华:“社区矫正的历史、现状与重大理论价值”,载《法学杂志》2003年第5期。
    李郁:“社区矫正——司法改革的亮点”,载《法制日报》2003年12月31日第9版。
    丁亚秋:“社区矫正实施意义及缓刑适用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载《法治论丛》2002年第6期。
    刘强:“上海社区矫正的发展与评价”,载《法治论丛》2002年第6期。
    李宝根等:“对社区矫治工作的认识与思考”,载《法治论丛》2003年第2期。
    吴玉华:“社区矫正工作初探”,载《法学杂志》2003年第5期。
    王顺安:“社区矫正的几个法律问题”,载《法学杂志》2003年第5期。
    陈兴良:“刑事法治视野中的刑事政策”,北京大学法学院百年校庆“刑事政策与刑事一体化”学术论坛论文。
    刘东根:“两极化——我国刑事政策的选择”,载《中国刑事杂志》2002年第6期。
    查尔斯·丁·林德纳:“在失败中渡过百年的美国缓刑制度”,载《犯罪研究》2000年第1期 。
    李朝晖:“保护观察制度与缓刑、假释的考察监督”,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3期。
    
    李金玉、宋新邵:“海峡两岸缓刑制度比较研究”,载《台湾法研究学刊》2003年第4期。
    张秋芳:“完善我国假释制度的建设性构想”,载《当代法学》2003年第5期。
    储槐植:“刑事政策:犯罪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和司法实践的基本指导思想”,载《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1999年第5期。
    严励:“刑事政策的理性批判——刑事政策的理性思辨之一” ,载《政治与法律》 2003年第4期。
    严励:“刑事政策价值目标的追问”,载《政法论坛》2003年第5期。
    邱兴隆:“个别预防论的价值分析”,载《法学论坛》2000年第2期。
    邱兴隆:“刑罚个别化否定论”,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5期。
    何荣功、段宝平:“不定期刑探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