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及其供给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逐渐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所谓的“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农业是基础、农民是主体、农村是生活环境,三位一体构成了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主要“瓶颈”。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同的学者都提出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大财政投入、改革财政体制、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体制、加快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等。
     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政府的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是建立在一项针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四个省案例和数据比较。在比较浙江、四川、吉林和湖北四省五个乡镇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类型、存在问题、村民公共产品满意度分布的基础上,试图勾勒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的运用了二项逻辑斯谛回归模型进行了回归统计分析。在经过文献分析、实证调查和统计分析之后,本文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必须涵盖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表达和收集机制、决策机制、财政机制和多元的主体机制。只有从整体上重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才能真正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困境,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ree dimensional rural issues'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ork of our party and governments, so-called'three dimensional rural issues'refers to the issues on agriculture, rural area and peasant. Agriculture serves as the foundation, peasant as the subject, rural area as living environment, which constitutes the main bottleneck of constructing well-off society and modernization. Solving'three dimensional rural issues'is a systematic project, different scholars have proposed a variety of feasibl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cluding increasing financial investment, reforming financial system, establishing land transfer system in rural areas, accelerating the building of rural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and so 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economics,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is to provide public goods,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s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solving'three dimensional rural issues'and constructing new countryside.
     This paper is an empirical research in the investing efficiency of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s by way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collect data and cases of five province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n the supply types of public goods, existing problems, villagers'satisfaction with distribution of public goods in five towns of Zhejiang, Sichuan. Jilin and Hubei Province, the author aims to fi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a descrip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adopts the 2-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or regress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After literature analysis,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learns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and holds the opinion that it should include expression and collection mechanisms for public goods,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s, financial mechanisms and pluralistic subjective mechanism when constructing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mechanism. Only by reshaping the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m wholly, can we really solve the supply plight of public goods in rural areas, therefore fundamentally solve the'three dimensional rural issues'.
引文
1、[美]罗伊·巴尔、约翰尼斯·林:《发展中国家城市财政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9页。
    2、[美]詹姆斯·M.布坎南:《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8-90页。
    3、[美]加雷斯·D·迈尔斯:《公共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第248-250页。
    4、[英]拉本德拉·贾:《现代公共经济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第89-130页。
    5、[英]彼得·M·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滕图电子出版社,2000年1月,第15-134页。
    6、[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第123-126页。
    7、[美]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1-182页。
    8、[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1月,第16-79页。
    9、[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第5-70页。
    10、[美]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过程中的财政:财政制度与个人选择》[M],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10月,第101-174页。
    11、[美]詹姆斯.M.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962)年,第13-277页。
    12、[美]布伦南,詹姆斯.M.布坎南:《宪政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985)年,第25-123页。
    13、[美]詹姆斯.M.布坎南:《赤字中的民主》[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1988年,第43-95页。
    14、[美]詹姆斯.M.布坎南:《民主过程中的财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第102-175页。
    15、[美]詹姆斯.M.布坎南: 《自由、市场与国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1月出版,第106页。
    16、[印]阿马蒂亚·森: 《理性与自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251-361页。
    17、[美]穆勒:《公共选择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989)年,第25-56页。
    18、[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3-37页。
    19、[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05-145页。
    20、[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等:《美国联邦主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69-229页。
    21、[美]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阿伦·皮考克:《公共财政理论经典》[M],麦克米兰出版社,1985年,第168-177页。
    22、[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第124-631页。
    2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第23-27页。
    24、[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年12月,第30-89页。
    25、李成威:《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评价与激励》[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3,第22-23页。
    26、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5-11页。
    27、张珺:《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M],北京: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0月,第60-159页。
    28、曹荣湘:《蒂布特模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M],2004年月,第193-242页。
    29、蒋和平、朱晓峰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83-125页。
    30、杨静:《统筹城乡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第108-150页。
    31、孔喜梅:《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90-170页。
    32、石洪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16-129页。
    33、于水:《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本社,2008年8月,第75-89页。
    34、陈锡文主编:《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理论·政策·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3月,第69-79页。
    35、李剑阁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第19-42页。
    36、陈崇林:《新农村建设和公共服务》[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第54-69页。
    37、樊宝洪:《乡镇财政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8月,第201-208页。
    38、郭春丽:《新农村公共财政》[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9月,101-140。
    39、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1月,第144-187页。
    40、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1月,第377-446页。
    41、杨万江、徐星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51页。
    42、温铁军: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理论参考》,2006年第1期。
    43、李燕凌、曾福生:农村公共支出效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8期,第23-33页。
    44、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第3-8页。
    45、赵树凯:政府治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 6期,第29-31页。
    46、赵树凯:乡村观察手记(十二)新农村建设呼唤新的治理[J],《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3期,第26-28页。
    47、韩俊: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J],《决策咨询通讯》,2006年第3期,第31-32页。
    48、韩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谈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J],《政策》2006年第2期,第18-30页。
    49、韩俊:新农村建设四题[J],《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第3-7页。
    50、陈锡文:我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第8-10页。
    51、潘维:农村贫困的根源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J],《开放时代》2006年第4期,第42-44页。
    52、贺雪峰:农民本位的新农村建设[J],《开放时代》,2006年第4期,第39-41页。
    53、沈延生:村政的兴衰与重建[J],《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9期,第1-34页。
    54、郑法:农村改革与公共权力的划分[J],《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4期,第19-26页。
    55、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27-30页。
    56、徐勇: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J],《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第90-97页。
    57、贺雪峰、刘勤:县乡村体制整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具体进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第34-36页。
    58、沈荣华: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内在逻辑[J],《理论探讨》2006年第5期,第10-12页。
    59、冯海波:财政紧约束条件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策略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第104-108页。
    60、李昌平:乡镇体制改革和乡村社会发展:由“政府本位”向“民间本位”转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第29-35页。
    61、潘维:质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关于乡村中国的两种思路[J],《开放时代》2004年第2期,第16-24页。
    62、李强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最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服务,《农村经济问题》,2006年10月,第15-20页。
    63、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15-23页。
    64、李燕凌、李立请:我国农村公共支出政策效果的定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二期。
    65、李燕凌、曾福生:农村公共支出效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8月。
    66、李燕凌: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4月,第14-23页。
    67、苏振华、郁建兴:公众参与、程序正当性与主体问共识[J],《哲学研究》,2005年11期,第63-69页。
    68、张雪绸: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5年第十期,第62-65页。
    69、刘卫、谭宁: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表达机制的构建:公共管理的视角[J],《农业经济》,2008年5月,第15-16页。
    70、金吉龙:韩国的新村运动和中国农村的脱贫致富事业[J],《外向经济》,1994年第4期,第13-14页。
    71、雷晓康:农村公共物品提供机制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Vol.3 No.2,2003年3月,第122-126页。
    72、董立彬: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8年8月,第11页。
    73、朱小静、唐国华:韩国新村运动——发展阶段、特点及启示[J],《农村经济》,2006年9月,第126-127页。
    74、陈家刚:韩国“新村运动”起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18期,第7939-7945也。
    75、 林毅夫: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点建议[J],《金融经济》2006年第7期,第15-16页。
    7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乡镇改革课题组:从十省(区)二十个乡镇的调查看残缺的乡镇政府权力体系(中)[J],《科学决策》2005年第2期,第36-38页。
    77、吴敬学:韩国的“新村运动”[J],《理论参考》,2006年1月,第60-61页。
    78、Arrow, Kenneth J.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2nd edition, Nev York:Wiley,1963.中译本参见:阿罗:《社会选择:个性与多准则》,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79、Sen, Amartya K:Social Choice Theory:A Re-examination[J], Economitrica,vol.45,1977, pp.53-89。
    80、K.O.May:A set of independent,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foi simple majority rule[J],Econometrica,1952,20,pp.680-684。
    1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P168
    2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3杨重光,《城乡一体: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特》[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年02期
    5加雷斯·D·迈尔斯,《公共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P248-250:拉本德拉·贾,《现代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P89-130.
    6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P5-6.
    7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P126.
    8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P26-28.
    10雷晓康,农村公共物品提供机制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思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Vol.3 No.2,2003.3.P122-126。
    11李燕凌,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实证研究,公共管理学报Vol.5 No.2.2008.4.P14-23。
    12本表格参照了席恒,《利益、权力与责任——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M],中国社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王诗宗,《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徐学伟,张广胜,《论村级公共基础设施筹资渠道的多元化》[J],《农业经济》2008/2等文章。
    13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P123.
    14拉本德拉·贾,现代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P91.
    15李成威,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评价与激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3,第22-23页。
    19《自由、市场与国家》第106页,布坎南著,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1月出版,平新乔、莫扶民译。
    20《自由、市场与国家》第126页,布坎南著,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1月出版,平新乔、莫扶民译。
    21布坎南所理解的古典经济学传统是“亚当·斯密的相互交换倾向——这就足我们所要研究和探讨的正确对象。”(见《自由、市场现国家》第31页)当下的经济学家们却偏离了这一传统,“我对这种发生在当代的失败的解释是,经济学家们已经把他们的学科转向了极大化—稀缺—配置—效率范例,这种范例在本质上与体现在古典经济学中前那种范例完全不同,它使人们的注意力从交易契约中的个人行为上转移出来,而转向某种假定是客观的在概念上足独立存在于个人选择之外的配置准则。到本世纪30年代,经济理论已转变为一门应用数学学科,而不是交易经济学。”(见《自由、市场与国家》第37页)。
    22《自由、市场与国家》第31页,布坎南著,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1月出版,平新乔、莫扶民译。
    23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1988,P29.
    24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13.
    25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47.
    26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51
    27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189-190
    2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274
    29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276-277
    30 30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118
    31 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Deliberative_democracy
    3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8.8,P631
    33 苏振华、郁建兴,公众参与、程序正当性与主体间共识,哲学研究,2005年11期,P63-69
    34 参见:http://en.wikipedia.org/wiki/Public_sphere
    35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P27
    36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P23
    37苏振华、郁建兴,公众参与、程序正当性与主体间共识,哲学研究,2005年11期,P67
    38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P26-28。
    39雷晓康,农村公共物品提供机制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思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Vol.3 No.2,2003.3.P122-126。
    40李燕凌,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实证研究,公共管理学报,P14-23。
    41张珺,《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94页。
    42参见曾福生、李燕凌、匡远配《农村公共产品均衡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43参见谢永刚《水灾害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44参见郭建军《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开放导报》2007年第3期。
    45张珺,《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06页。
    46参见增福生、李燕凌、匡远配《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7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0,第175-177页。
    48谢群,员晓哲,《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失衡与重构》[J],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6-12-16
    49赵聚军,《由个体与国家到团体与国家——乡村治理中农民利益表达形式的历史转型》,《人文杂志》,2005年04期
    53石洪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8页。
    54张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形成机理与路径选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2005年12月。
    55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阿伦·皮考克,《公共财政理论经典》,国际经济学会,麦克米兰出版社,1985年,第168-177页。
    56叶敬忠:《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1月。
    57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1月。
    58樊宝洪:《乡镇财政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8月。
    59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供给制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二期。
    60李燕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
    61参见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zi.gov.cn/gb/zjnew/node3/node6/node14/index.html
    62参见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il.gov.cn/
    63参见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 sc.gov.cn/
    64参见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hubei.gov.cn/hbgk/index.shtml
    65钱克强.2004年“一号文件”执行效果调查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5。
    66罗光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双效应分析.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2。
    67樊宝洪.乡镇财政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第197-200页。
    68参见Frederic,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5.
    69张珺.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第159页。
    70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16页。
    71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24
    72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27
    73李珂,“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路径选择”,《财政与税务》,2005年第2期
    24黄立华,“美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及启示”,《北方经贸》,2007年第01期
    25唐明义、王晟,“美国农业财政政策的演变与启示”,《广西财专学报》,1998年第3期
    76黄立华,“美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及启示”,《北方经贸》,2007年第01期
    77黄立华,“美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及启示”,《北方经贸》,2007年第01期
    78黄立华,“美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及启示”,《北方经贸》,2007年第01期
    79郭瑞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P53.55
    80参见:http://www.crifs.org.cn,2005-5-18
    81参见:http://www.crifs.org.cn/0416show.asp?art_id=2870,2009-3-31
    83董立彬.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8.8,P11
    84朱小静、唐国华.韩国新村运动:发展阶段、特点及启示.农村经济.2006.9,P126-127
    85资料来源韩国内务部,转自陈刚华:“韩国‘新村运动’起因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
    86董立彬.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农村经济.2008.8,P11
    87陈刚华.韩国“新村运动”起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
    88文启湘等,积极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N].光明日报,2002-08-06.
    89唐斯.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2006-01;布坎南等.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09.
    90石洪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8页。
    91张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现状、形成机理与路径选择,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第23卷,第4期,2005年12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