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与模式转换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长期以来,农民为国家的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的社会福利制度经过不断改革已日益完善,大多数城镇居民已被福利待遇水平较高、保障项目齐全、稳定而且制度化的社会福利制度所覆盖。而广大农村居民却几乎享受不到稳定并且制度化的社会福利待遇,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建设长期被边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加快了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步伐,逐步弥补社会福利体系的不足与空白,提出了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福利体系的目标。基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与时代背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农村的社会福利发展就有着独特的发展路径。在农村社会福利快速发展的今天,探究农村社会福利60多年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逻辑与模式转换,对于农村社会福利今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社会福利是一个内涵和外延比较宽泛的概念,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提供的,目的是满足和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的一切物质资源和服务支持。本文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为切入点,以农村社会福利发展为主线,从福利社会学的视角,将我国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鉴于我国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实际,文章主要从社会救助、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和教育福利四个层面来解析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模式转换。
     文章首先分析了个体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福利的建构。土地改革和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是个体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背景,社会救灾与救济是这一时期农村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个体经济是这一时期农村社会福利的基础,是国家主导下的家庭福利,属于补缺型的福利模式。但是,农村社会福利发展较好的处理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其次,研究了集体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重点研究了农村自然灾害、农民生活贫困救济事业,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等福利措施及政策。这一时期的社会福利政策与实践是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展开的,集体经济是这一时期农村社会福利的基础,福利供给主体是农村的集体经济组织,适应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和满足对农产品高征购的需要是这一福利模式的深层次原因。这一时期,农村社会福利项目除了社会救灾救济制度之外,还增添了五保供养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等新的内容。集体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福利遵循的是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但由于当时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它所能够提供的保障水平是十分低的;实施范围也仅限于农村社区,覆盖范围窄;其制度缺少稳定性,大多停留在政策层面。因此说,它是一种传统型集体福利,但它发挥了潜在的普惠型福利模式的功能,与经济发展并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第三部分研究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福利的改革与重构。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和社会转型挑战是农村社会福利发展的背景。然后,文章重点研究了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农村救灾、救济、五保供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微观建议;然后研究了具有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意义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养老保险的探索、失范与重建,及其发展和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微观建议;此一时期农村社会福利还增添了义务教育福利的内容,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微观建议。农村社会福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社会福利制度也开始逐步走向社会化、制度化,但是,总体来说农村社会福利制度还不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制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滞后,总体水平较低,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是其主要特征。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福利是一种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的福利模式,是家庭+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福利。
     最后,文章运用福利社会学的理论解析了新中国60多年来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模式转换。首先,从三个层面阐释了我国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逻辑,具体为福利需求从生存型到发展型,福利资金来源从单一到多元,福利供给主体从家庭到社会。其次,总结出农村社会福利的模式主要经历了家庭福利--集体福利--家庭+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三个阶段的转换。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农村社会福利发展的基本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纵观农村社会福利60多年的发展,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农村社会福利的发展必须与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农村社会福利发展必须由国家起主导作用,农村社会福利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农村社会福利长期被边缘化,社会福利发展的非均衡特征。为此,发展农村社会福利应该加强农村社会福利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作用,坚持家庭在农村社会福利供给中的基础地位,统筹发展城乡社会福利事业,合理选择当前农村社会福利的模式,坚持农村社会福利科学发展的原则。
For a long time, Chinese famers have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ic reform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fter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the social welfare system in urban area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erfect since its continuous reform. High welfare benefit, comprehensive security project, steady and systematized welfare system can be available to most of the urban citizens. While the rural residents rarely enjoy social welfare benefit, social welfare system construction has long-term been marginalized. From the new century on, the government has sped up the pace of social welfar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 putting forward the aims of establishing social welfare system which covered both city and urban area. Based on China's specific conditions and backgroun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 has its unique development. Social welfare develops rapidly in these days. Exploring the social welfar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and the mode convers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more than60years, has a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nfluence on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welfare.
     Social welfare has a broad concept both in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nd aims at meeting and guaranteeing all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 neede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service support for all the members of society. According to this essay, the change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will be the perspective, the main line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elfare and from welfare sociology theory, and the rural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 view of the actual condition in rural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 we'll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and mode conversion of social welfare according to social assistance,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treatment, rural old-age support security and education welfare.
     In the first part, the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welfare is based on individual economic.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welfare is the land reform and agricultural mutual help and cooperation movement.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ocial welfare during this stage are social relief. The individual economy is the foundation of rural social welfare in this period, which is the family welfare dominated by the state, belong to selective welfare type. However, the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 balanced the relation between equity and efficiency. Secondly,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welfare in collective economy, focusing on the rural natural disasters, farmers'living poverty relief institutions, five guarantees,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in rural area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welfare measures and policies. The welfare policy and practice is address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in this period. The collective economy is the foundation of rural social welfare in this period. Social welfare supply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rural collectiv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To adapt to the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meet the need of high purchas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the deep reason of this welfare model. During this time, in addition to society's disaster relief system,"five guarantees" system and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were added to rural social welfare system. The rural social welfare under collective economic conditions follows absolute equalitarianism distribution system. Because of the lower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security level it can provide is very low:the scope of implementation is confined to the rural community, the system lacks stability, mostly stay in policy aspect. Therefore, it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ollective benefits but it plays a potential universal type of welfare model, not forming a good interactive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reform and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social welfare of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Rural production operation way reform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allenge is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 Then mainly study the rural disaster relief, social relief,"five guarantees", minimum life guarantee system and medical assistance a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ocial aid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micro suggestions as well. Then the research with modern social welfare system of the significance of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care system, the exploration of old age insurance and losing and reconstruc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micro suggestions as well. Rural social welfare has the added compulsory education welfare in this period, and puts forward micro suggestions as well. Although social welfare w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social welfare system also began gradually become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On the whole, the social welfare system is still not a relatively mature system, because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To be gradually perfected in practice. The social welfare system is low, as it's development lags behind. The principal character is not in coordination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Rural social welfare change to moderate universal welfare model, and is the family+modern social welfare system model.
     Finally, this essay uses the welfare sociological theory to explain the60-years development and model conversion of rural social welfare. First of all, from three aspects,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logic of rural social welfare:in particular to welfare needs from survival to development, welfare funds from single to multiple, welfare supplies main body from family to society. Secondly, the model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model conversion, namely family welfare mode, collective welfare model, family+modern social welfare system welfare model. From the above, the basic conclusion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rural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 can be made. The rural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 must be adap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productivity, the rural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 must be licensed by the state plays a dominant role, the rural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 lack of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ural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 did not get enough attention, lags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welfare.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welfare should strengthen rural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 in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hold to a family in rural social welfare provision in the basic position, made clear rural social welfare development goal, a reasonable choice of the current rural social welfare model,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welfare.
引文
①陆学艺:《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第3期。
    ②参见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①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①林义:《农村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②王先谦:《后汉书解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转引自景天魁等:《福利社会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①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②汉斯·范登·德尔:《民主与福利经济学》,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9。
    ③庇古:《福利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④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⑤罗伯特·平克:《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福利》,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8期。
    ⑥康子:《社会福利基础理论》,沈洁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①陈树强:《社会变迁与社会福利基本概念的转变》,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②李占乐:《现代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兴起变迁与模式转换》,华中师范大学,2005。
    ③田北海:《社会福利概念辨析兼论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学术界》,2008第2期。
    ①田北海:《社会福利概念辨析兼论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学术界》,2008第2期。
    ②参见国际劳工局1984年《社会保障导言》。
    ③陈良瑾:《社会保障教程》,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年;郭崇德:《社会保障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④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论、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⑤馨芳:《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年。
    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七五”计划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⑦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⑧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论、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①田北海:《社会福利概念辨析兼论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学术界》,2008第2期。
    ②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陈银娥:《社会福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①尚晓媛:《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第3期。
    ②张纯元:《试论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福利事业》,《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4期。
    ③闫青春:《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审视与展望》,《民政论坛》,1999年第5期。
    ④聂鹏:《农村居家养老的社会福利服务模式》,《社会工作》,2004第6期。
    ①周志凯:《论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社会主义研究》,2005第3期。
    ②郭春华:《中国农村妇女社会福利现状及对策研究》,《劳动保障世界》,2010第11期。
    ③段文星:《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商业时代》,2007第4期。
    ④方金祥:《发展农村弱势群体社会福利事业》,《社会福利》,2002第3期。
    ⑤邢保荣:《试论我国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第2期。
    ⑥王文君:《农村社会福利发展思路》,《社会福利》,2005第11期。
    ⑦盛琳:《我国农村社会福利发展目标模式选择》,《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第2期。
    ⑧徐道稳:《农村社会福利的制度转型与政策选择》,《广东社会科学》,2006第4期。
    ①周志凯:《对我国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6期。
    ②凌耀初:《公共财政投入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和农业战略研究》,《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③袁金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村社会福利建设》,《党政论坛》,2009第3期。
    ④王怀勇:《中国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制的形成与变迁》,《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⑤彭娟:《论新时期推行农村社会福利政策的重大意义》,《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21期。
    ⑥李海金:《农村社会福利:制度转型与体系嬗变》,《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⑦丁福兴:《中国农村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第6期。
    ①江瑞平:《略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福建论坛》,1997年第10期。
    ②吴美满:《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初探》,《福建劳动与社会保障》,2003年第3期。
    ③刘振杰:《构建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下的农村保障模式》,《经济论坛》,2005第3期。
    ④夏明会,宋光辉:《农村社会保障改革——基于公民身份和雇佣关系视角》,2010年。
    ⑤吴云勇,马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
    ⑥刘振杰:《构建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下的农村保障模式》,《经济论坛》,2005年第4期。
    ⑦韦雨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责任》,《研究》2007年第3期。
    ⑧吴云勇,马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
    ①韦雨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责任》,《研究》2007年3月
    ②李斌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学术界》,2009年第2期。
    ③吴美满:《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初探》,《福建劳动与社会保障》,2003年第3期。
    ④刘振杰:《构建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下的农村保障模式》,《经济论坛》,2005年。
    ⑤李斌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评价及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4期。
    ⑥张术环:《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关系的演化与发展趋势》,《学术交流》,2009年第3期。
    ⑦段庆林:《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1949-1999)》,《宁夏社会科学》,2001第1期。
    ①方青:《从“集体保障”到“社会保障”中国农村社会保障1949 2000》,《当地中国史研究》,2002第1期。
    ②张术环,《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关系的演化与发展趋势》,《学术交流》,2009年第3期。
    ③宋士云:《1949—1978年中国农村社会保制度透视》,《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第3期。
    ①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武汉,武汉大学出版,1997。
    ②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①宋士云:《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与变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
    ②卫兴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①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②侯建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史学月刊》,2000第4期。
    ①董志凯:《土地改革与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
    ①苏少之:《中国经济通史(第十卷上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崔乃夫:《当代中国的民政》(下),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②崔乃夫:《当代中国的民政》(上),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③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1949—195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④据有关资料的统计,1949年中央和地方用于以工代赈和救济的粮食达12亿斤,除4亿斤用于救济外,绝大多数用于以工代赈,全年以工代赈完成水利工程达5.8亿立方米,参加的灾民超过300万人,加上他们的家属,约有1000万人靠以工代赈得以生活。
    ⑤崔乃夫:《当代中国的民政》(下),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⑥谢觉哉:《我们能够战胜灾荒》,《新华月报》第2卷第2期。
    ⑦河北省政法委参事室:《河北省救灾工作经验》,省档907-1-63。
    ①吉林省地方志:《吉林省志·卷十一·政事志·民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②李本公、姜力:《救灾救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
    ③李本公、姜力:《救灾救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
    ①崔乃夫:《当代中国的民政》(下),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②刘传铭:《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三个阶段》,《中国社会报》,2011,8,31。
    ③湖北省民政厅:《第三次全国民政会议文件》(1954年),湖北省档案馆,SZ67-1-334。
    ①夏杏珍:《五十年国事纪要——文化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①崔乃夫:《当代中国的民政》(下),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②崔乃夫:《当代中国的民政》(下),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③崔乃夫:《当代中国的民政》(下),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④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
    ⑤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①李本公、姜力:《救灾救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
    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改为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安排,1962年后又改为以生产队为单位
    ③崔乃夫:《当代中国的民政》(下),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①李本公、姜力:《救灾救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
    ①陈佳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①世界银行:《中国:卫生模式转变中的长远问题与对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
    ①苏星:《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②向萱培:《农村人民公社财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64年。
    ③苏少之:《中国经济通史(第十卷上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①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66),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③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
    ④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66),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①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66),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
    ②马洪、孙尚清:《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①辛逸:《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②卫兴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①民政部颁布《关于切实加强救灾款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1987年5月。
    ②郑功成:《中国救灾保险通论》,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
    ①李学举:《跨世纪的中国民政事业·总卷(1994—2002)》,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
    ②时正新:《中国社会福利社会进步报告(200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①崔乃夫:《当代中国的民政》(下),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①参见民政部2000年《2000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2002年10月。
    ①杨勇刚,姜泽许:《浅议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
    ②杨勇刚,姜泽许:《浅议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
    ①杨勇刚,姜泽许:《浅议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
    ①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①何平,汪泽英:《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思考》,载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组委会:《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173-174页,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7。
    ①郑功成:《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论纲—从传统福利模式到新型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2001第1期。
    ①杨翠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浙江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年。
    1.考斯塔·艾斯平一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R.米什拉,《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国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威廉姆·H·怀特科,《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 Neil Gilbert, Paul TerrelI,《社会福利政策导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沈洁,《日本老人福利制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6(日)康子,《社会福利基础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沈洁,《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8.广进良典,沈洁,《中国·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借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版。
    9.高鸣放,《社会福利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马凤芝,《转型期社会福利的内卷化及其制度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江立华,沈洁,《中国城市社区福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2.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林万亿,《福利国家—历史比较的分析》,巨流图书公司(台湾),1994年版。
    14.万育维,《社会福利服务—理论与实践》,三民书局(台湾),1996年版。
    15.周永新,《社会福利的观念和制度》,中华书局(香港),1990年版。
    16.郑秉文主编,《社会保障分析导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7.邓正来、L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8.江亮演,《社会福利与行政》,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2000年版。
    19.王顺民,《社会福利析论》,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湾),2001年版。
    20. McInnis-Dittrich,《整合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工作实务》,扬智文化事业出版公司(台湾),1999年版。
    21.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2.白益华,吴忠泽,《社会福利》,中国社会出版社,19%年版。
    23.陈红霞,《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4.国际社会福利协会日本国委员会编,《各国的社会福利》,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25.阎青春,《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孙炳耀,《中国社会福利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27.王子今,《中国社会福利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28.周弘,《国外社会福利制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29.陶立群,《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30.马洪路,《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31.顾俊礼,《福利国家论析—以欧洲为背景的比较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32.周永新,《香港社会福利纵横谈》,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香港),1983年版。
    33.萧新煌,《台湾的民间福利组织:资源的网络与动员》,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1999年版。
    34.萧新煌,《台湾的非营利部门:现状、新动向和未来发展》,香港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1999年版。
    35.李增禄,《社会工作概论》,巨流图书公司(台湾),1994年版。
    36.张蕴岭,《北欧社会福利制度及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
    37.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8.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李珍,《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40.毕天云,《社会福利场域的惯习—福利文化民族性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1.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42.王东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3.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44.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5.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6.陈—绮,《家庭与社会保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7.秦晖,《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8.杨雅彬,《近代中国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1.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2.陈凌云,《现代各国社会救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53.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
    54.杨团,关信平,《当代社会政策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5.杨团,《社会福利社会化—上海与香港社会福利体系比较》,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56.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57.霍华德·格伦内斯特,《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8.埃斯平安德森,《转变中的福利国家》,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59.周弘,《福利的解析一一来自欧美的启示》,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60.郭国庆,《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1.李本公,《救灾救济》,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
    62.陆德阳,稻森信昭,《中国残疾人史》,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63.崔乃夫,《当代中国的民政》(上),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64.韩克庆,《转型期中国社会福利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5.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6.景天魁,《福利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7.李学举,《跨世纪的中国民政事业》,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68.张钟汝、范明林,《城市社会保障》,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9.陈保良,《中国的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0.孟昭华,《中国民政史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1.敖文蔚,《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民政》,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2.周震欧,《儿童福利》,巨流图书公司(台湾),1993年版。
    73.江亮演,《社会救助的理论与实务》,桂冠图书有限公司(台湾),1990年版。
    74.江亮演,《老人福利与服务》,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湾),1988年版。
    75.杨孝荣,《社会福利与福利社会》,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台湾),1987年版。
    76.窦玉沛主编,《重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7.时正新主编,《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2000-2002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8.汉斯·范登·德尔,《民主与福利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9.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0.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1.范斌,《福利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2.伍山林,《农民、农村与农业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3.孙文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4蔡肪,王德文,都阳,《中国农村改革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5.陈银娥,《社会福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6.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87.林卡,陈梦雅,《社会政策的理论和研究范式》,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
    88.周沛,《社会福利体系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89.黄黎若莲,《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民政福利工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90.王小林,《结构转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与公共财政政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版。
    91.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2.陆益龙,《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3.彭华民,《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94.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1949—195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95.崔乃夫,《当代中国的民政》(下),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96.苏少之,《中国经济通史(第十卷上册)》,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97.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1954年我国农家收支调查报告》,北京,统计出版社,1957年。
    98.王延中,《中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
    99.王名,《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00.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1.宋健,《中国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养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2.马洪、孙尚清,《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3.卫兴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4.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66),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05.向萱培,《农村人民公社财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64年。
    106.苏星,《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107.陈佳贵,《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1997—200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08.《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09.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1949—195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
    110.陈良瑾,《社会保障教程》,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年;
    111.郭崇德,《社会保障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12.馨芳,《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4年。
    11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七五”计划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4.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5.柏拉图,《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6.林义,《农村社会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117.庇古,《福利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18.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段庆林,《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1949-1999)》,《宁夏社会科学》,2001第1期。
    2.耿永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应坚持的几项原则》,《现代经济探索》,2009第11期。
    3.郑功成,《中国社会福利改革与发展战略:从照顾弱者到普惠全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第2期。
    4.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20年来的若干反思》,《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第3期。
    5.郑功成,《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论纲—从传统福利模式到新型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2001第1期。
    6.杭行、刘伟亭,《关于社会福利制度的深层次思考》,《复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7.方青,《从“集体保障”到“社会保障”中国农村社会保障1949_2000》,《当地中国史研究》,2002第1期。
    8.景天魁,《中国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9.景天魁,《适度公平就是底线公平》,《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第4期。
    10.唐钧、王婴,《中国老年福利服务改革:调查与思考》,《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3期。
    11杨团,《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管理世界》,2000年第1期。
    12.张文知,《社会福利的模式选择》,中国社会报,1999年2月9日。
    13.董志凯,《土地改革与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
    14.尚晓援,《从国家福利到多元福利》,《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4期。
    15.张建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转型与发展》,《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第5期。
    16.章淑萍,《上海——清理构建适度普惠型养老福利》,《社会福利》,2008第6期。
    17.王卓棋,《西方社会政策概念转变及对中国福利制度发展的启示》,《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18.沈洁,《本世纪末福利改革的主要动向及其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19.沈洁,《对养老保障机制的宏观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0.沈洁,《福利非营利组织在社区福利供给中的作用》,《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21.阎明复,《美国慈善事业的考察报告》,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10期。
    22.罗伯特·平克,《全球化时代的社会福利》,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8期。
    23.黄黎若莲,《“福利国”、“福利多元主义”和“福利市场化”探索与反思》,《社会保障制度》,2001年第1期。
    24.侯建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史学月刊》,2000第4期。
    25.田凯,《关于社会福利的定义及其与社会保障关系的再探讨》,《学术季刊》,2001年第1期。
    26.周志凯,《论我国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社会主义研究》,2005第3期。
    27.刘传铭,《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三个阶段》,《中国社会报》,2011,8,31。
    28.杨蓓蕾,《英国的社区照顾: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2期。
    29.周弘,《社会福利制度的理论框架》,《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30.吴云勇,马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
    31.杜方,《财政支持公益文化设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第3期。
    32.陈日发,《加快建立平等竞争的社会福利服务市场》,《中国民政》,2003年第9期。
    33.徐道稳,《农村社会福利的制度转型与政策选择》,《广东社会科学》,2006第4期。
    34.毕天云,《现代社会学时期的社会福利理论》,《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4期。
    35.刘继同,《人类需要理论与社会福利制度运行机制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8期。
    36.刘继同,《公有福利机构改革基本思路与模式比较》,《社会福利》,2004年第3期。
    37.刘继同,《社会福利:中国社会的建构与制度创新路向》,《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8.李卫平、石磊、赵琨,《我国农村卫生保健的历史、现状与问题》,《管理世界》,2003年第4期。
    39.李斌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评价及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工业技术经济》,2006第4期。
    40.徐道稳,《社会福利的制度创新与本土资源》,《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
    41.辛逸,《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
    42.田北海,《社会福利概念辨析兼论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学术界》,2008第2期。
    43.王建基,《浅论政府在社会福利事业中的定位与调适》,《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44.刘军民,周志凯,《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中国财政》,2010第1期。
    45.田凯,《机会与约束: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中非营利部门发展的条件分析》,《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46.王延中,《试论国家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作用》,《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3期。
    47.江瑞平,《略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福建论坛》,1997第10期。
    48.刘振杰,《构建二元社会保障体系下的农村保障模式》, 《经济论坛》,2005年第4期。
    49.高新才,汪振江,《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与体系构建》,《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第3期。
    50.宋士云,《1949—1978年中国农村社会保制度透视》,《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第3期。
    51.宋士云,《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5。
    52.宋士云,《中国农村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模式选择》,《松辽学刊》,2000 年第5期。
    53.张术环,《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关系的演化与发展趋势—基于1953年以来的历史考察》,《学术交流》,2009第3期。
    54.汪敏,《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第2期。
    55.张秉福,《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第10期。
    56.翁敏芬,史清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探索》,《上海管理科学》,2003第5期。
    57.代方震,尚松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与发展研究》,《河北学刊》,2006第1期。
    58.王家清,许抄军,《转型期中国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定位》,《长沙铁道学院学》,2005第12期。
    59.李永杰,游炳俊,《论社会保障的政府责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第1期。
    60.李迎生,《论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角色》,《社会科学研究》,2005第4期。
    61.金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责任探讨——以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建设为视角》,《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第2期。
    62.汪敏,《农村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反思》,《湖北社会科学》,2009第1期。
    63.王晓庆,黄大薪,《我国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职责研究》,《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第1期。
    64.陈萌,《越位与缺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责任》,《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第4期。
    65.袁群,安晓敏,《北欧福利国家的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06第11期。
    66.孙健夫,张士军:《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借鉴与创新》,《甘肃社会科学》,2002第5期。
    67.杨翠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
    68.景天魁,毕天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社会》,《人民论坛》,2009第10期。
    69.刘志昌,《1949-1985年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均等化探析》,http://www.snzg.cn/article/2012/0403/article_28098.html.
    70.王思斌,《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社会学研究》,2009第5期。
    71.代恒猛,《从“补缺型”到适度“普惠型”——社会转型与我国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第2期。
    72.侯志阳,孙琼如,《迈向“适度普惠”时代:中国社会政策的理性抉择》,《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9第12期。
    73.张映芹,《构建中国特色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基础与路径选择》,《思想战线》,2010第5期。
    74.成海军,《构建适度“普惠制”社会福利的思考》,《社会福利》,2008第11期。
    75.陈树强,《社会变迁与社会福利基本概念的转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76.陈雷,《构建“以人为本”适度普惠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太阳城)和谐社会福利思想的解析与启示》,《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第2期。
    77.彭华民,《论需要为本的中国社会福利转型的目标定位》,《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第4期。
    78.彭华民,万国威,《从沉寂到创新:中国社会福利30年学术轨迹审视》,《东岳论丛》,2010第8期。
    79.江志强,《中国社会福利战略性发展的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第6期。
    80.许小玲,汪青,《城市社区服务体系: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实现路径》,《社会工作》,2009第12期。
    81.熊跃根,《论国家、市场与福利之间的关系:西方社会政策理念发展及其反思》,《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82.熊跃根,《中国福利体制建构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一种比较的观点》,《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第5期。
    83.窦玉沛,《中国社会福利的改革与发展》,《社会福利》,2006第10期。
    84.钟涨宝,《社会福利社会化的价值理念——福利多元主义的一个思维分析框架》,《探索与争鸣》,2009第2期。
    85.袁方、梅哲:《底线公平理论的辩证思考》,《经济理论与实践》,2010第2期。
    86.王怀勇,《中国农村社会福利保障体制的形成与变迁》,《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4期。
    87.谢觉哉,《我们能够战胜灾荒》,《新华月报》第2卷第2期。
    88.江治强,《社会福利概念、缘起与我国社会福利发展方向》,《中国民政》,2010第3期。
    89.杨勇刚,《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支出水平测量模型分析》,《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第4期。
    90.杨勇刚,《浅议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第1期。
    91.杨勇刚,《推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健康发展的建议》,《中国财政》,2010第11期。
    92.杨勇刚,《儒家孝道观与老龄社会》,《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3期。
    93.蓝云曦,谭晓辉,《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第1期。
    94.吴美满,《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初探》,《福建劳动与社会保障》,2003第3期。
    95.李占乐,《现代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兴起变迁与模式转换》,华中师范大学,2005。
    96.韦雨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政府责任》,《研究》2007年3月。
    97.李斌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内涵和影响》,《学术界》,2009年第2期。
    98.夏明会,宋光辉,《农村社会保障改革——基于公民身份和雇佣关系视角》,《调研世界》2010年第5期。
    99.周志凯,《对我国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6期。
    100.凌耀初,《公共财政投入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和农业战略研究》,《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101.袁金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农村社会福利建设》,《党政论坛》,2009第3期。
    102.彭娟,《论新时期推行农村社会福利政策的重大意义》,《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21期。
    103.李海金,《农村社会福利:制度转型与体系嬗变》,《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04.丁福兴,《中国农村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第6期。
    105.郭春华,《中国农村妇女社会福利现状及对策研究》,《劳动保障世界》,2010第11期。
    106.段文星,《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商业时代》,2007第4期。
    107.方金祥,《发展农村弱势群体社会福利事业》,《社会福利》,2002第3期。
    108.邢保荣,《试论我国农村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第2期。
    109.王文君,《农村社会福利发展思路》,《社会福利》,2005第11期。
    110.盛琳,《我国农村社会福利发展目标模式选择》,《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第2期。
    111.尚晓媛,《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第3期。
    112.张纯元,《试论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福利事业》,《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
    113.闫青春,《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审视与展望》,《民政论坛》,1999年第5期。
    114.聂鹏,《农村居家养老的社会福利服务模式》,《社会工作》,2004第6期。
    115. Midgley, James 1997Social Welfare in Global Context,London:Sage.
    116.Midgley, James andTracy, Martin B.1996.Challenges to Social Security:an International Exploration, West Port, Connecticut and London:Auburn House, in Europe,North America and AustraliaNewYork; London:Harvester Wheatsheaf.
    117. Mishra, Ramesh.1981 Society andSocial Policy: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Welfare., London: Macmillan.
    118.Mishra, Ramesh.1984 The Welfare State in Crisis:Social Thought and Social Change, Brighton:Wheatsheaf Books.
    119.NASW 1999Encyclopaedia of Social Work,19th Edition, Washington D. C. NASW Press.
    120.Richan, Willard 1987Beyond Altruism:Social WelfarePolicy in American Society, New York: theHaworth Press.
    121.Romanyshyn, John.1971Social Welfare:Charity toJustice, New York:Random House and Council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122.Rose, Richard and Shiratori, Rei 1986The WelfareState East and West,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3.Saunders, Peter,1995,Enhancement ofSocial Securityfor the Poor:An Analytical Study—A ReportCommissioned by the United Nations'Economic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ESCAP).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1999Social Security Programs Throughout the World, Washington, DC,
    124.SSA.U. S. Departe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1966Social DevelopmentKey to the Great Society, Washington, D. 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25.Wilensky, Harold L. and Lebeaux, Charles N.1965Industrial Society and Social Welfare,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26.Young, Pat 1995Mastering Social Welfare, London:Macmillan.Zastrow, Charles 1978Introduction to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s:Social Problems Services and Current Issue, Illinois, Irwin-Dorsey Limited.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