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佛经叙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印度是世界上有无比丰富的寓言和童话的国度,其古代神话、民族史诗、民间故事等文学样式无不以想象之丰富、叙述之华美、语言之繁复而著称,产生于此土壤上的佛经文学无疑带有同样的特质。随着佛典的翻译,以其为载体的异域文学也随之传入中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本论文从时空、人物、主题、话语、比较五个方面研究汉译佛经的叙事特点及与中国古代文学之关系。第一章主要研究佛经的时空理论,佛经故事在时空叙事方面的特点。佛教的空间理论具有丰富的层次结构,奇幻的想象,独有的程式化描写特点。这样的空间结构为佛经故事的展开提供了开阔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空间,使佛经叙事自由灵活,奇幻瑰丽。其空间模式有三种:城邑——山林模式;陆地——大海模式;空间转换模式。佛经故事的叙事时间以预述和追述为主,预述有两种类型,一为受记,一为占卜,受记是对未来事的记说,主要是对未来成佛的预言。占卜是古代印度重要的道术之一,占卜情节在佛经故事中较为普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佛经故事的追述时间跨度灵活多样,从几天、几月、数年,到数世,以至阿僧祗劫。在三世因果报应的时间观念上,笔者分析了佛经故事的果报类型,主要有三种:后世果报型、现世报应型、延续型果报。
     第二章分析佛经的人物形象,佛经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三类:佛陀形象、声闻弟子形象、菩萨形象,本章主要分析佛陀形象和文殊师利形象。第一节分析不同阶段佛陀形象的特点。第二节分析文殊菩萨智慧解脱、精进神辩的形象,讨论大乘佛经程式化描述的特点。
     第三章对佛经中的故事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出十一种主题类型,这些不同的主题自由组合、变异,构成了佛经叙事文学的话语世界。十一种主题类型为:考验型主题;肉身型主题;认亲主题;复仇主题;落难主题;斗法主题;异类相恋主题;奇异降生主题;因祸得福,弄巧成拙主题;动物报恩,人忘恩负义主题;入海采宝主题。
     第四章主要分析佛经的叙事方法。第一节讨论神通在佛经故事中的话语功能,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冥想禅思,证入六神通,以大智慧断尽无名烦恼得解脱,了知宇宙人生的实相开悟成佛,佛教徒观想佛陀、菩萨法身,观想佛教神通力,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无数佛教神灵,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神话思维模式。佛经中记载的神通力成为佛经叙事的重要方式,形成佛经叙事神异、奇幻的特点,尤其是佛经故事中的斗法主题,就是神通话语的典型表现。第二节分析佛经偈散结合的叙事特色,分析偈颂在佛经中的叙事功能,主要有代言、叙事、描状、引证、转承、评论等七种。第三节以《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为主分析叙事者与叙述视角,讨论阿难在“阿含经”中的叙事功能。
     第五章以三例个案为主讨论汉译佛经与中国古代文学之关系。第一节以“阳羡书生”与“梵志吐壶”为例,分析佛经故事对魏晋小说的影响,通过比较笔者以为“阳羡书生”应是佛经故事与观念被吸收融入中国志怪小说的一个典型范例。第二节以六朝志怪小说中表现佛教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观念的故事,与佛教思想相比对,认为佛经轮回果报观念在开始亦是比附中土固有之鬼神观、故事情节,即以中国民间故事中的情节、主题比拟配合佛经思想,从而使佛教果报观念逐渐在文学中体现出来。第三节以佛经“目连故事”为主分析佛经故事的流传特点:第一,佛经故事本身具有丰富多彩的情节,相似的情节往往附会于一个重要的人物身上,如展现神通的目连、表现智慧辩才的舍利弗、显示菩萨大悲智慧的文殊师利等。第二,佛经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演进变化,各种情节互相融合,表现出灵活多样的叙事技巧。第三,传入中土后,佛经故事经过有意筛选,附会一定的宗教信仰模式,至唐代变文完成了本土化的转变。
There are abundant of ancient mythology and national epic and folktale in Ancient India that are varieties described and abundant imagination. Sutra literature based on these i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sutra literature afferented in China and produce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to Chinese literature.
     It discuses the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and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in five aspects of time-space and theme and discourse and so on.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chapter of time and space, the space-time theory of Buddhist, Buddhist stories in term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Buddhist theory of space has a rich hierarchy of fantastic imagination, unique stylized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Buddhist story unfolds, the structure of this space provides open, and even incredible space, so that the freedom and flexibility of Buddhist narrative, wonderfully weir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ree types:cities-mountains mode; land-sea mode; space conversion mode. Buddhist narrative of the story time to pre-described and traced, pre-state there are two types, one subject in mind, one for divination by Hutchison said the future of things, mainly the prophecy of the future Buddha. Divination is one of the ancient Indian Taoism divination plot is more common in Buddhist stories, the performance of a variety of forms. Buddhist stories recount the time span is flexible, from a few days, a few months to several years to the world, as well as A monk only robbery. Ⅲ karma concept of tim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Buddhist story of the type of retribution, there are three:later retribution, earthly retribution, continuation retribution.
     Personages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characters in the Buddhist stories into three categories:the Buddha image, the image of grievous disciples, the Buddha image, this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image of Buddha and Manjusri image. The fires sectio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Buddha. Section Ⅱ Analysis of Manjushri Wisdom relief, advance the image of God debate, to discuss the stylized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hayana Buddhist scriptures.
     Chapter Ⅲ of the theme articles, to sort this chapter in the Buddhist story, summed up the10type of a theme, these different themes free combination, variation, constitute the world of Buddhist narrative literature discourse.10a topic type as follows:the test of theme; flesh theme; to recognize the pro theme; revenge theme; the misfortune topic; a battle of wits theme; heterogeneous love theme; the strange birth of the theme; a blessing in disguise, self-defeating themes; animal gratitude, the person ungrateful theme; into the sea mining treasure theme.
     The fourth chapter discourse analysis of Buddhist narrative method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discourse function of the supernatural powers in the Buddhist story of Sakyamuni Buddha under the Bodhi tree meditation and Zen, the card into the six supernatural powers, worry, relief to the great wisdom Duan Jin unknown, to know the reality of the universe and life enlightenment Buddha, Buddhists think of the Buddha, the Buddha body of law, the concept of Buddhist supernatural power, in this process, numerous Buddhist deities, but also created a rich mythology mode of thinking. Supernatural power recorded i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Buddhist narrative way, the formation of the Buddhist narrative miraculous, fantastic features, in particular, is the theme of the Buddhist story of the battle of wits, is the typical manifestation of the supernatural powers of discourse. Section Ⅱ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ddhist verses scattered combination of narrative and analysis of the narrative function of the verses i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the main endorsement, narrative, like description, citation, vicarious, reviews and other seven. Section Ⅲ long Agama, Nikaya Sutra-based analysis of narrative and narrative perspective, discuss the narrative function of Ananda in the "Agama".
     Chapter Ⅴ based on three cases discuss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he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The first section to " Yangxian scholar" and "the Fanzhi spit" for example, analysis of the Buddhist story of the novel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by comparison I think the Yangxian scholar Buddhist stories and ideas to be absorbed to integrate into the China Zhi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strange novel. Section II in the Six Ghost Stories, Buddhist reincarnation, karma concept of the story, and Buddhism, Buddhist reincarnation concept of retribution is also mocked Turkey's inherent concept of spirit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and that China folk tales of plots, themes analogy with Buddhist thinking, so that the Buddhist concept of karma is gradually reflected in the literature. Section Ⅲ analysis to the Buddhist "Maudgayayana story" main Buddhist story spread characteristics:First, the Buddhist story itself has a colorful plot, similar circumstances are often attached to an important person who, such as to show the supernatural powers of the head, showing intellectual eloquence of Sariputta, the Buddha grief and wisdom of Manjusri. Buddhist stories in the spreading process, through the evolving changes in a variety of plot integration, showing the flexible narrative skills. Third, the incoming Turkey, Buddhist stories have been deliberately screening, will be attached to a certain mode of religious belief to the Tang Dynasty change the text to complete the localization changes.
引文
① 参见《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两汉之际佛教的输入”一节,任继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另参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永平求法传说之考证”一章,汤用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② 参见[荷兰]许理和著《佛教征服中国》,第四章“襄阳、江陵和庐山的佛教中心及北方佛教的影响”,李四龙、裴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③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1页。
    ④ 汤用彤著《隋唐佛教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8页。
    ⑤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4页。
    ⑥ 参见季羡林《印度历史与文化》,《季羡林文集》(第五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页。
    ⑦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135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① 梁启超著《翻译文学与佛典》,《饮冰室佛学论集》,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第180页。
    ② 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92页。
    ① 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文集》(第八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3页。
    ② 佛典分为经、律、论三藏,经说定学,律说戒学,论说慧学。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③ 金克木说:“汉译佛经本出在我国,国际上引用的却总是日本的‘大正藏’。”见金克木《谈谈汉译佛教文献》,载《印度文化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19页。
    ④ 参见[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3155页。
    ⑤ 梁启超著《饮冰室佛学论集》,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第170页。
    ① 陈寅恪著《忏悔灭罪金光明经冥报传跋》,《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56页。
    ② 刘跃进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文学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1192页。
    ③ 梁工著《〈圣经〉叙事艺术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3页。
    ① 罗兰·巴特著,屠友祥译《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5页。
    ② 参见詹姆斯·费伦主编,申丹、马海良等译《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绪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页。
    ③ 黄霖等著《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小说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60页。
    ① 参见薛克翘《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003年,第6页。
    ① [俄]舍尔巴茨基著《佛教逻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03页。
    ② 空间理论分析参见米克·巴尔关于叙事空间的描述,《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从地点到空间”一节,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②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421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③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14页中,《大正藏》第2册。
    ④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第573页上,《大正藏》第2册。
    ⑤ [刘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第1页上,《大正藏》第22册。
    ⑥ [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祗律》,第231页中,《大正藏》第22册。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7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② [后秦]鸠摩罗什译《梵网经》,第997页中,《大正藏》第24册。
    ③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第395页上,《大正藏》第9册。
    ④ [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第2页中,《大正藏》第11册。
    ⑤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第365页下,《大正藏》第12册。
    ⑥ [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第63页上,《大正藏》第9册。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21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②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25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③ [后秦]佛陀耶舍合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26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④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26贝下,《大正藏》第1册。
    ⑤ 阎罗王受报的情节与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的一个情节相似,普罗米修斯因违背宙斯之命盗火种,被锁在山顶,每目中午,宙斯都会派神鹰来啄食他的内脏,后又自然愈合,这样日复一日受着永无止境的苦痛。
    ⑥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29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29页中——下,《大正藏》第1册。
    ②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30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③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31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④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33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35页下,《大正藏》第l册。
    ②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14页中——下,《大正藏》第1册。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14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②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第44页中,《大正藏》第9册。
    ③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70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①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第405页下——406页上,《大正藏》第9册。
    ②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第407页上,《大正藏》第9册。
    ③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宝网经》,第79页下,《大正藏》第14册。
    ① 参见[元魏]吉迦夜译《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三卷,《大正藏》第14册。
    ① [朱]昙无蜜多译《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第390页上——390页中,《大正藏》第9册。
    ②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第649页上,《大正藏》第9册。
    ③ [西晋]竺法护译《度世品经》,第634页中,《大正藏》第10册。
    ① [吴]支谦译《维摩诘经》,第527页中,《大正藏》第14册。
    ① [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33页。
    ② 佛灭十公元前486年,年龄八十岁,故生年为公元前565年。修道六年,三十五岁成道,后四十五年传教,由此可知佛陀离开l宫当在二十九岁时。参见吕瀓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一讲“原始佛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③ [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第476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① [姚秦]鸠摩罗什译《众经撰杂譬喻》,第·538页下,《大正藏》第4册。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14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① 参见[唐]地婆诃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大正藏》第10册。
    ②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第689页下——690页上,《大正藏》第9册。
    ①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第691页下——692页中,《大正藏》第9册。
    ②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第697页下,《大正藏》第9册。
    ①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第717页下,《大正藏》第9册。
    ② [宋]求那跋陀罗译《央掘摩罗经》,第533页上,《大正藏》第2册。
    ① [西晋]法炬译《顶生王故事经》,第394页中——下,《大正藏》第1册。
    ①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第55页中,《大正藏》第9册。
    ②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第55页下,《大正藏》第9册。
    ③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428页下,《大正藏》第l册。
    ④ 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第299页上,《大正藏》第25册。
    ① 陈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429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②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第387页下,《大正藏》第12册。
    ③ 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涅槃条”。
    ④ [唐]澄观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第881页中,《大正藏》第35册。
    ⑤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772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① 这种时间观念在中国先秦理论中也有相似的表述,如庄子的时间观,这两股时间观念合流,在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中屡次出现。
    ② [唐]玄奘译《显无边佛土功德经》,第591页下,《大正藏》第10册。
    ③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华严经》,第589页下,《大正藏》第9册。
    ④ 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第339页下,《大正藏》第25册。
    ① 胡吉藏撰《法华论疏》,第798页下,《大正藏》第40册。
    ② 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四劫条”。
    ③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第51页下,《大正藏》第9册。
    ④ 参见[荷兰]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93——105页。
    ⑤ [宋]佛驮跋陀罗译《华严经》,第634页上,《大正藏》第9册。
    ①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511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②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48页中,《大正藏》第3册。
    ③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162页上,《大正藏》第2册。
    ① [宋]法贤译《众许摩诃帝经》,第941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② 参见[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大正藏》第50册。
    ③ 相似情节还可以参见《搜神记》“焦湖庙祝条”。
    ① [荷兰]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1页。
    ② [英]渥德尔著、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83页。
    ③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④ 参见[西晋]竺法护译《尊上经》,《大正藏》第1册。
    ① 参见[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佛说往昔母迦旦遮罗缘”,《大正藏》第4册。
    ② [唐]义净译《妙色王因缘经》,第391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③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长寿王经》,第386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④ [西晋]竺法护译《德光太子经》,第414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⑤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千佛因缘经》,第660页中,《大正藏》第14册。
    ⑥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16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⑦ 参见[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十三“阿摩昼经”,《大正藏》第1册。
    ① 僧佑撰《出三藏记集》,第529页中,《大正藏》第15册。
    ②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689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③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711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①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624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② “八相成道”为降兜率相、托胎相、降生相、出家相、降魔相、成道相、说法相、涅槃相。
    ③ [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第483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④ [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第485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⑤ [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第491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① [俄]舍尔巴茨基著,宋立道、舒晓炜译《佛教逻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9页。
    ② [唐]玄奘译《大宝积经》,第206页中,《大正藏》第11册。
    ③ 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45247页。
    ④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38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⑤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35页中,《大正藏》第3册。
    ⑥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大方便报恩经》,第154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① [唐]法贤译《众许摩诃帝经》,第964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①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第873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② 参见[后汉]康孟详译《佛说兴起行经》卷上,《大正藏》第4册。
    ① [后汉]康孟详译《佛说兴起行经》,第165页下,《大正藏》第4册。
    ② [后汉]康孟详译《佛说兴起行经》,第174页上,《大正藏》第4册。
    ③ [姚秦]鸠摩罗什译《众经撰杂譬喻》,第539页上,《大正藏》第4册。
    ④ [晋]竺法护译《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第190页上,《大正藏》第4册。
    ① [姚秦]鸠摩罗什译《众经撰杂譬喻》,第539页下,《大正藏》第4册。
    ① [唐]法贤译《众许摩诃帝经》,第969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② 参见[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大正藏》第4册。
    ③ [后汉]康孟详译《佛说兴起行经》,第170页下,《大正藏》第4册。
    ④ [后汉]康孟详译《佛说兴起行经》,第171页上,《大正藏》第4册。
    ⑤ [后汉]康孟详译《佛说兴起行经》,第171页上,《大正藏》第4册。
    ① [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第464页上,《大正藏》第4册。
    ② [西晋]竺法护译《生经》,第105页下,《大正藏》第4册。
    ① 参见[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三,《大正藏》第4册。
    ②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菩萨本行经》,第124页中,《大正藏》第3册。
    ① 参见[姚秦]鸠摩罗什译《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大正藏》第14册。
    ① 参见[南朝宋]刘敬叔撰《异苑》,《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① [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五分律》,第134页中,《大正藏》第22册。
    ② [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五分律》,第166页下,《大正藏》第22册。
    ③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67页下,《大正藏》第2册。
    ① 参见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一讲“原始佛学”,六师分别为:阿耆多、散惹夷、末伽梨、不兰迦叶、波浮陀、尼乾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②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787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③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729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①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450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②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747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①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760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②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114页上,《大正藏》第2册。
    ③ 参见[西晋]法炬译《佛说恒水经》,《大正藏》第1册。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5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②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883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③ 印顺导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湾正闻出版社,1995年,第13页。
    ① [英]渥德尔著,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44245页。
    ② 参见印顺导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湾正闻出版社,1995年,第530540页。
    ① [唐]地婆诃罗译《方广大庄严经》,第547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② 参见敦煌藏经洞出《降魔成道图》,五代绢画,现藏法国吉美博物馆。该画表现佛传中降魔成道的场面,画面中央,描绘在华丽的天盖下结跏趺坐的释迦像,手结降魔印。在佛的周围是姿态各异的魔军恶鬼,分贝会有进 攻佛陀和降服皈依的情节。敦煌研究院编辑《敦煌》,朝华出版社,2000年,第141页。
    ① [唐]地婆诃罗译《方广大庄严经》,第590页中——592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① 参见吴海勇著《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第一章“佛经翻译文学概说”,学苑出版社,2004年。
    ② 任继愈认为在南北朝佛教在民间信仰广泛传播之时,菩萨信仰最主要的即是观世音菩萨信仰,此时,在民间最为重要的佛教信仰是观世音菩萨信仰、弥勒信仰、弥陀净土信仰。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3),第五章“佛教信仰在民间的流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③ 参见印顺导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湾正闻出版社,1995年,第875880页。
    ① 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殊条”。
    ② [唐]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326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③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如幻三昧经》,第135页上,《大正藏》第12册。
    ④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第35页上,《大正藏》第9册。
    ⑤ 参见《悲华经》、《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大乘悲分陀利经》等。
    ① [西晋]聂道真译《文殊师利涅槃经》,第480页中,《大正藏》第14册。
    ② 参见印顺导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第十二章“文殊师利法门”中对文殊师利身份特征来源的讨论,台湾正闻出版社,1995年。
    ③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第57页上,《大正藏》第9册。
    ① [后汉]支娄迦谶译《杂譬喻经》,第500页下,《大正藏》第4册。
    ② [宋]求那跋陀罗译《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第301页下,《大正藏》第9册。
    ③ [陈]月婆首那译《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第716页下,《大正藏》第7册。
    ④ [梁]曼陀罗仙译《大宝积经》,第159页上,《大正藏》第11册。
    ① [唐]菩提流志译《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第108页上,《大正藏》第12册。
    ② [梁]曼陀罗仙译《大宝积经》,第566页中,《大正藏》第11册。
    ③ [吴]支谦译《维摩诘经》,第525页中,《大正藏》第14册。
    ① 参见印顺导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湾正闻出版社,1995年,第919页。
    ① 刘立魁《世界各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评述》,《民间文学论坛》,1982年创刊号。
    ① [吴]支谦译《太子瑞应本起经》,第477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② 参见[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三,《大正藏》第3册。
    ③ [后汉]支娄迦谶译《杂譬喻经》,第500页下,《大正藏》第4册。
    ① [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第466页中,《大正藏》第3册。
    ② [唐]法贤译《众许摩诃帝经》,第950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①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26页中,《大正藏》第3册。
    ②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34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① [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第449页中,《大正藏》第4册。
    ②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第35页下,《大正藏》第9册。
    ③ [吴]支谦译《佛说龙施女经》,第909页下,《大正藏》第14册。
    ① 参见[元魏]佛陀扇多译《银色女经》,《大正藏》第3册。
    ② [姚秦]鸠摩罗什译《众经撰杂譬喻》,第531页下,《大正藏》第4册。
    ①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1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② [后汉]支娄迦谶译《杂譬喻经》,第500页中,《大正藏》第4册。
    ①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25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②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619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①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杂譬喻经》,508页中——下,《大正藏》第4册。
    ① [姚秦]鸠摩罗什译《众经撰杂譬喻》,第540页上——中.《大正藏》第4册。
    ①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6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① [吴]支谦译《太子瑞应本起经》,第480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①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菩萨本行经》,第116页中,《大正藏》第3册。
    ② [刘宋]释宝云译《佛本行经》,第77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①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第459页上,《大正藏》第14册。
    ①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第703页下——704页上,《大正藏》第2册。
    ② [宋]佛陀什共竺道生译《五分律》,第59页下,《大正藏》第22册。
    ① [唐]法贤译《众许摩诃帝经》,第967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② [元魏]般若流志译《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第122页中,《大正藏》第12册。
    ① [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第464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② [唐]法贤译《众许摩诃帝经》,第939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① [西晋]聂道真译《佛说文殊师利涅槃经》,第480页下,《大正藏》第14册。
    ② [唐]施护译《佛说顶生王因缘经》,第393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③ [隋]阁那崛多译《佛说月上女经》,第615页下,《大正藏》第14册。
    ① [姚秦]鸠摩罗什译《众经撰杂譬喻》,第536页下,《大正藏》第4册。
    ② [唐]法贤译《众许摩诃帝经》,第939页中,《大正藏》第3册。
    ③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第674页中,《大正藏》第3册。
    ① 参见[萧齐]求那昆地译《百喻经》,《大正藏》第4册。
    ① 参见[东晋]佛驮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祇律》,《大正藏》第22册。
    ① 参见[西晋]安法钦译《阿育王传》,《大正藏》第50册。
    ① 慧日道场沙门胡吉藏撰《华严游意》,第1页上,《大正藏》第35册。
    ① [加]]N·弗莱著,王宏印、叶舒宪译《原型批评:神化理论》,叶舒宪选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74页。
    ② 丁敏《汉译佛典四阿含中神通故事的叙事分析:以叙述者、叙述视角、受叙者为主》,《暨南学报》,2007年第2期,第7页。
    ③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54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78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②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595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③ [宋]求那跋陀罗译《央掘魔罗经》,第523页下,《大正藏》第2册。
    ④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47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⑤ [隋]阁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第824页中,《大正藏》第3册。
    ⑥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0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62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②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139页上,《大正藏》第2册。
    ③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133页中,《大正藏》第2册。
    ④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⑤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47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⑥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434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⑦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2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⑧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503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⑨ 参见印顺导师关于佛经文体的论述,本事为佛说自己及其他诸佛和弟们过去生活中的历史故事,本生为佛说他过去世的经文。
    ⑩ [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第2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83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②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6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③ 参见[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萨和檀王条”,《大正藏》第3册。
    ④ [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第840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①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花经》,第56页上,《大正藏》第9册。
    ② [吴]支谦译《佛说义足经》,第175页下,《大正藏》第4册。
    ③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01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④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50页中,《大正藏》第2册。
    ⑤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497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① [唐]法贤译《众许摩诃帝经》,第962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②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菩萨本行经》,第109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③ [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第471页中,《大正藏》第3册。
    ④ [宋]佛陀什共竺道生译《五分律》,第21页下,《大正藏》第22册。
    ⑤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151页中,《大正藏》第2册。
    ① 失译人名在后汉录《大方便佛报恩经》,第127页中,《大正藏》第3册。
    ② [姚秦]竺佛念译《十住断结经》,第1003页上,《大正藏》第10册。
    ③ [姚秦]竺佛念译《十住断结经》,第1016页中,《大正藏》第10册。
    ① [西晋]竺法护译《度世品经》,第634页中,《大正藏》第10册。
    ② [吴]支谦译《须摩提女经》,第837页上——中,《大正藏》第2册。
    ① 参见吴海涌《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4年。
    ②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52页。
    ③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352页中——354页上,《大正藏》第2册。
    ①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第575页中——下,《大正藏》第2册。
    ② 龙树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第316页下,《大正藏》第25册。
    ③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26页中,《大正藏》第2册。
    ① 参见丁敏著《佛教譬喻文学研究》,东初出版社,1996年,第214页。
    ②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第677页中,《大正藏》第2册。
    ③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372页上,《大正藏》第2册。
    ④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分别功德经》,第34页下,《大正藏》第25册。
    ①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古来世时经》第830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②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受新岁经》,第858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① [东晋]佛驮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祇律》,第275页下——276页上,《大正藏》第22册。
    ① 陈晋]佛驮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祗律》,第265页上,《大正藏》第22册。
    ②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第261页中,《大正藏》第4册。
    ③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576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④ [梁]僧伽婆罗译《阿育王经》,第99页上,《大正藏》第50册。
    ⑤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161页中,《大正藏》第2册。
    ⑥ [隋]阁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第881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① [东晋]佛驮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祗律》,第230页中——231页上,《大正藏》第22册。
    ② [后秦]弗若多罗共罗什译《十诵律》,第88页中,《大正藏》第23册。
    ③ [东晋]佛驮跋陀罗共法显译《摩诃僧祗律》,第244页上,《大正藏》第22册。
    ①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菩萨本行经》第15页中,《大正藏》第3册。
    ②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308页上,《大正藏》第2册。
    ③ 参见季羡林《东方文学研究的范围和特点》,《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04---305页。
    ① 参见陈允吉《中古七言诗体的发展与佛偈翻译》,《中华文史论从》,第52辑,1993年。
    ② [后汉]支搂迦谶译《般若三昧经》,第898页中,《大正藏》第13册。
    ③ [吴]支谦译《佛说义足经》,第174页下,《大正藏》第4册。
    ④ [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第60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⑤ [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修行本起经》,第468页下,《大正藏》第3册。
    ⑥ 陈寅恪著《金明馆从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80页。
    ① 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94304页。
    ② 胡亚敏著《叙事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页。
    ③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0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5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② 参见[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八“侍者经”,《大正藏》第1册。
    ③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515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④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7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① 参看[英]渥德尔著、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86页。任继愈亦持相似观点:原来世尊在世时只是口头上向弟子和信徒宣说佛法,并没有编撰成文经典。在他逝世后不久,其弟子们为了巩固教团和推进传教事业,由大迦叶主持,举行了第一次佛教结集,共同审定了由阿难忆诵的佛经、优婆离忆诵的戒律。《中国佛教史》(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94—304页。另吕澄在《中国佛教源流略讲》中亦持此观点
    ② 参看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③ “如果我被等同于他所叙述的素材中的人物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就称之为与人物相连的叙述者”,即人物叙述者。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另热拉尔·日奈特说:“我们在下面区分两类叙事文:一类是叙述者不出现在他讲的故事里;另一类是叙述者在他讲的故事里以一个人物的身分出现。……或者,叙述者是他的叙事文的主人公;或者,叙述者只起次要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旁观者或见证”《论叙事文话语——方法论》,张寅德主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71页。
    ④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656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①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606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① 在舍卫国胜林给孤独园,有一次佛陀问诸位比丘曾经听说过他说“五下分结”吗?众比丘都因没有听说而默不作声。在佛陀的再三询问下,(?)童子说自己听说过,佛陀听(?)童子说完后,斥责了他,说他妄造佛说。在斥责完(?)童子后,佛陀“默然而住。尔时。尊者阿难立世尊后。执扇扇佛。于是。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正是时。善逝。今正是时。若世尊为诸比丘说五下分结者。诸比丘从世尊闻已。善受善持。”阿难出来打破僵局,请求佛陀讲说五下分结之法。佛陀向阿难和在座比丘说五下分结之法。
    ②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30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③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36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① [荷兰]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② 如《长阿含经》卷一《游行经》,《长阿含经》卷十四“梵动经”,《中阿含经》卷五“狮子吼经”,《中阿含经》卷二十七“阿努波经”等,《大正藏》第1册。
    ③ [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第759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① 其它如《长阿含经》卷八《众集经》、《长阿含经》卷九《十上经》、《中阿含经》卷二十二《求法经》等。
    ② 其它如《中阿含经》卷二十三《比丘请经》为大目犍连为比丘讲法,《知法经》为周那讲经。
    ③ 参见[东晋]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二十“支离弥梨经”,《大正藏》第1册。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83页上,《大正藏》第1册。
    ① 参见印顺导师著《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湾:正闻出版社,2002年,第552——554页。
    ① 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② 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① [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4页。
    ② [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1页。
    ③ [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6页。
    ④ [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0页。
    ⑤ [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13页。
    ⑥ [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13页。
    ①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81年,第2267页。
    ② [唐]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2003年,第1781页。
    ① [东晋]僧伽提婆译《大品降魔经》,第620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② [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81年,第2266页。
    ①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佛说观佛三昧海经》,第650页中,《大正藏》第15册。
    ② [吴]支谦译《维摩诘经》,第527页上,《大正藏》第14册。
    ①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7页。
    ②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52页。
    ③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21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④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25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⑤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26页中,《大正藏》第1册。
    ① [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长阿含经》,第126页下,《大正藏》第1册。
    ② [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第223页上,《大正藏》第4册。
    ① [晋]张华撰《博物志》,《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86页。
    ② [晋]干宝撰《搜神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06页。
    ③ [晋]干宝撰《搜神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14页。
    ④ [晋]干宝撰《搜神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35页。
    ① [晋]陶潜撰《搜神后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53页。
    ② [南朝宋]刘义庆撰《幽冥录》,《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30页。
    ③ [晋]干宝撰《搜神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04页。
    ④ [晋]干宝撰《搜神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97页。
    ⑤ [晋]张华撰《博物志》,《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15页。
    ① [晋]干宝撰《搜神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89页。
    ② [南朝宋]刘义庆撰《幽冥录》,《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04页。
    ③ 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① [南朝宋]刘义庆撰《幽冥录》,《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06页。
    ① [南朝宋]刘敬叔撰《异苑》,《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41页。
    ② 充国宗密述《佛说盂兰盆经疏》,第506页下,《大正藏》第39册。
    ③ 参见《佛祖统记》卷三十三载:“汉土于梁武帝大同四年,初设盂兰盆会。”《大正藏》第49册。
    ④ 梁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058页。
    ① [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第329页下,《大正藏》第l册。
    ② [后汉]昙果共康孟详译《中本起经》,第155页中,《大正藏》第4册。
    ③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第593页下,《大正藏》第2册。
    ① [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第703页下——704页上,《大正藏》第2册。
    ① 参见[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大正藏》第4册。
    ② 参见[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五,《大正藏》第4册。
    ①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盂兰盆经》,第779页下,《大正藏》第16册。
    ② [唐]般若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301页上,《大正藏》第3册。
    ① 参见《降魔变文》,项楚著《敦煌变文选注》,巴蜀书社,1989年。
    ② 参见《大日乾连冥间救母变文》,项楚著《敦煌变文选注》,巴蜀书社,1989年。
    ①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页。
    ① [晋]干宝撰《搜神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00页。
    ② [晋]干宝撰《搜神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83页。
    ③ 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长阿含经》,[后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第1册
    《中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1册
    《杂阿含经》,[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2册
    《增一阿含经》,[东晋]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2册
    《七处观经》,[后汉]安世高译,《大正藏》第2册
    《六度集经》[吴]康僧会译,《大正藏》第3册
    《菩萨本缘经》,[吴]支谦译,《大正藏》第3册
    《生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3册
    《菩萨本行经》,失译人名附东晋录,《大正藏》第3册
    《大方便佛报恩经》,失译人名在后汉录,《大正藏》第3册
    《悲华经》,[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第3册
    《大乘悲分陀利经》,失译人名附秦录,《大正藏》第3册
    《长寿王经》,失译人名附西晋录,《大正藏》第3册
    《金色王经》,[东魏]般若流支译,《大正藏》第3册
    《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唐]智严译,《大正藏》第3册
    《顶生王因缘经》,[宋]施护译,《大正藏》第3册
    《太子墓魄经》,[后汉]安世高译,《大正藏》第3册
    《银色女经》,[元魏]佛陀扇多译,《大正藏》第3册
    《九色鹿经》,[吴]支谦译,《大正藏》第3册
    《鹿母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3册
    《修行本起经》,[后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大正藏》第3册
    《太子瑞应本起经》,[吴]支谦译,《大正藏》第3册
    《普曜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3册
    《方广大庄严经》,[唐]地婆诃罗译,《大正藏》第3册
    《过去现在因果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3册
    《佛本行集经》,[隋]阁那崛多译,《大正藏》第3册
    《众许摩诃帝经》,[唐]法贤译,《大正藏》第3册
    《佛所行赞》,马鸣菩萨造,[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第4册
    《佛本行经》,[刘宋]释宝云译,《大正藏》第4册
    《中本起经》,[后汉]昙果共康孟详译,《大正藏》第4册
    《撰集百缘经》,[吴]支谦译,《大正藏》第4册
    《大庄严论经》,马鸣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4册
    《贤愚经》[元魏]慧觉等译,《大正藏》第4册
    《杂宝藏经》,[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大正藏》第4册
    《杂譬喻经》,[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正藏》第4册
    《旧杂譬喻经》,[吴]康僧会译,《大正藏》第4册
    《众经撰杂譬喻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4册
    《百喻经》,[萧齐]求那昆地译,《大正藏》第4册
    《法句经》,[吴]维祗难等译,《大正藏》第4册
    《出曜经》,[姚秦]竺佛念译,《大正藏》第4册
    《譬喻经》,[唐]义净译,《大正藏》第4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唐]玄奘译,《大正藏》第7册
    《妙法莲花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9册
    《正法华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9册
    《阿惟越致遮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9册
    《不退转法轮经》,[北凉]异出经第二译,《大正藏》第9册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9册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元魏]菩提留支译,《大正藏》第9册
    《金刚三昧经》,北凉失译人名,《大正藏》第9册
    《无量义经》,[萧齐]昙摩伽陀耶舍译,《大正藏》第9册
    《华严经》,[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正藏》第9册
    《十住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10册
    《度世品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10册
    《罗摩伽经》,[西秦]胜坚译,《大正藏》第10册
    《最胜问菩萨十住出垢断结经》,[姚秦]竺佛念译,《大正藏》第10册
    《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大正藏》第12册
    《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唐]法贤译,《大正藏》第12册
    《阿弥陀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12册
    《大般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第12册
    《大般泥洹经》,[东晋]法显译,《大正藏》第12册
    《大方等大集经》,[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第12册
    《大哀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12册
    《宝女所问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12册
    《地藏菩萨本愿经》,[唐]实叉难陀译,《大正藏》第12册
    《贤劫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14册
    《宝网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14册
    《称扬诸佛功德经》,[元魏]吉迦夜译,《大正藏》第14册
    《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刘宋]沮渠京声译,《大正藏》第14册
    《弥勒下生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14册
    《弥勒下生成佛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14册
    《文殊师利般涅槃经》,[西晋]聂道真译,《大正藏》第14册
    《阿阁世王受决经》,[西晋]释法炬译,《大正藏》第14册
    《维摩诘经》,[吴]支谦译,《大正藏》第14册
    《月上女经》,[隋]阁那崛多译,《大正藏》第14册
    《海龙王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15册
    《盂兰盆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16册
    《孝子经》,失译人名附西晋录,《大正藏》第16册
    《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后汉]安世高译,《大正藏》第17册
    《六趣轮回经》,马鸣菩萨造,[唐]日称等译,《大正藏》第17册
    《十八泥犁经》,[后汉]安世高译,《大正藏》第17册
    《鬼问目连经》,[后汉]安世高译,《大正藏》第17册
    《五分律》,[刘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大正藏》第22册
    《摩诃僧祗律》,[东晋]佛驮跋陀罗共法显译,《大正藏》第22册
    《梵网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24册
    《阿育王传》,[西晋]安法钦译,《大正藏》第50册
    《阿育王经》,[梁]僧伽婆罗译,《大正藏》第50册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符秦]昙摩难提译,《大正藏》第50册
    《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春秋左传注》(修订本),杨伯峻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90
    《史记》,[汉]司马迁撰,北京:中华书局,1959
    《汉书》,[汉]班固撰,北京:中华书局,1962
    《后汉书》,[南朝宋]范哗撰,北京:中华书局,1965
    《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
    《宋书》,[梁]沈约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
    《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
    《洛阳伽蓝记校笺》,[北魏]杨街之撰,杨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
    《高僧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比丘尼传校注》,[梁]释宝唱著,王孺童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出三藏记集》,[梁]释僧祜著,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
    《法苑珠林校注》,[唐]道宣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
    《博物志校证》,[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
    《搜神记》[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搜神后记》[晋]陶潜撰,汪绍楹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拾遗记》[晋]王嘉撰,齐治平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幽冥录》[南朝宋]刘义庆撰,郑晚晴辑注,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殷芸小说》[梁]殷芸编,周愣伽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79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敦煌俗文学研究》,张鸿勋著,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饮冰室佛学论集》,梁启超著,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
    《大藏经总目提要》(经藏),陈士强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吴海勇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严耕望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隋唐佛教史稿》,汤用彤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国佛教史》,蒋维乔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北京:中华书局,1979
    《中国佛教表现艺术》,王志远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宗教学通论》,吕大吉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中国佛教论集》(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选集),释印顺著,北京:中华书局,2006
    《印度佛教论集》(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选集),释印顺著,北京:中华书局,2010
    《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吕澂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文集》第八卷),季羡林著,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印度历史与文化》(《季羡林文集》第五卷),季羡林著,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南朝佛教与文学》,普慧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
    《圣经叙事艺术研究》,梁工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宋元俗文学叙事与佛教》,陈开勇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佛教与中古小说》,陈洪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平原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叙事学》,杨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敦煌变文选注》,项楚著,成都:巴蜀书社,1989
    《先唐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宁稼雨编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佛教譬喻文学研究》,丁敏著,台北:东初出版社,1996
    《佛教神通:汉译佛典神通故事叙事研究》,丁敏著,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
    《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日]小男一郎著,孙昌武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佛经文学与古代小说母体比较研究》,王立著,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佛教征服中国》,[荷]许理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李泽厚、刘纲纪著,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佛教与中国文学》(第二版),孙昌武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唐前志怪小说史》,李剑国著,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佛教与唐五代白话小说研究》,俞晓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王青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孙昌武著,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印顺导师著,台湾:正闻出版社,2002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印顺导师著,台湾:正闻出版社,1995
    《文学理论》,[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剑桥叙事学导论》(影印本),[美]H·伯特·阿波特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小说修辞学》,[美]W·C·布斯著,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申丹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叙述学研究》,张寅德编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当代叙事学》,[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当代叙事理论指南》,[美]詹姆斯·费伦主编,申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学》,[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佛教逻辑》,[俄]舍尔巴茨基著,宋立道、舒晓炜译,1997
    《后现代叙事理论》,[英]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荷]米克·巴尔著,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叙事学》,胡亚敏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神话——原型批评》,叶舒宪选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从佛典文学看佛教的女性观》,普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1期
    《佛教文学刍议》,普慧,《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4期
    《佛教故事——中国五朝志怪小说的一个叙事源头》,普慧、张进,《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1期
    《佛教对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普慧,《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佛典譬喻经与中国民间故事》,刘守华,《文化遗产》,2010年第3期
    《(佛说盂兰盆经〉与〈目连救母变文)》,童光侠,《敦煌学辑刊》,1990年第1期
    《佛教唱导与六朝宣佛小说的产生》,刘惠卿,《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佛经的文学原型意义》,侯传文,《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古代神魔小说中的宝瓶崇拜及其佛道渊源》,刘卫英,《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1期
    《关于中国龙王龙女故事的补充意见》,薛克翘,《南亚研究》,1997年第1期
    《汉译佛点四阿含经中神通故事的叙事分析:以叙述者、叙述视角、受叙这位主》,丁敏,《暨南学报》,2007年第2期
    《汉译佛经故事的类型追踪》,刘守华,《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
    《“解体还形”小说与佛经故事》,陈洪,《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论佛教与古代汉文学思想》,普慧,《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
    《(六度集经)与中国民间故事》,刘守华,《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论佛经文学对敦煌变文的影响》,梁达胜,《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灵验记中的佛典信仰》,乌宗玲,《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5期
    《弥勒信仰与敦煌〈弥勒变文〉的起源》,王静芬,《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
    《目连戏的思想内涵与民俗特征》,薛若邻,《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
    《人与动物同舟共济——“感恩的动物忘恩的人”解析》,刘守华,《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图画崇拜与画中人母题的佛经渊源及仙话意蕴》,王立,《南开学报》,2008年第3期
    《中国古代传说中通达禽兽语母题的佛经文献溯源》,王立,《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印度佛教创世神话的源流——以汉译佛经与西域写本为中心》,陈明,《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
    《再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逐兔见宝”母题——兼谈该母题的外域文化渊源》,王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中古汉译佛经与古代小说金银变化母题》,王立,《南开学报》,2004年第3期
    《中国古代游冥母题几种类型及演变过程——兼谈冥间世界对于阳世官场腐败的揭露》,王立,《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中古汉译佛经与小说“发迹变泰”母题——海外意外获宝故事的外来文化触媒》, 王立,《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中印龙女报恩故事之比较》,刘守华,《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3期
    《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储晓军,西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汉文佛典用语专题研究》,顾满林,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法苑珠林)叙事结构研究》,安正燻,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