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信仰在当代社会的实践方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佛教传入中国的两千多年来,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近代太虚大师推行教理、教制、教产的佛教革命,并倡导发展“人间佛教”以来,中国佛教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特别是晚近二十年来,“人间佛教”的发展促成了中国佛教的变迁,以及居士佛教的兴起。在此基础上,各种相对独立的佛教团体开始出现。
     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所有制发生改变,经济领域多元化发展,社会空间也进一步得以拓展,社会上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老板”阶层。这些“老板”在经营自己的公司、企业并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有着较为丰富的精神需求。在他们当中,有些人选择了佛教信仰,成为了虔诚的佛教徒。作为社会中间阶层的“老板”们掌握着较多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所以他们的信仰实践也表现出不同于一般佛教徒的某些特点。与一般佛教徒不同,“老板佛教徒”并不满足于个人福佑式的信仰方式,他们组成了基金会、禅学会、企业道场等佛教团体,通过佛教法会、佛学分享和义理共修等方式,将单独的个人信仰扩展成群体性的信仰模式。他们还利用自己所创办的企业作为弘扬、护持佛教信仰的媒介,利用佛法打造企业文化,借鉴佛教伦理教育培训员工,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的企业或公司具有了佛教信仰的特征,我们将之称呼为“信仰型企业”。“老板佛教徒”强调在做事中修行,在生活中觉悟,他们带领企业员工,一起参与到社会公益慈善活动中,使佛教信仰发挥出更多的社会参与功能。甚至有些“老板”为了弘扬佛教而创办了企业,并基本按照佛教理念,辅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管理员工,运作公司、企业,因此,他们的公司、企业可以被称之为“佛化企业”。可以说,将企业作为道场是“老板佛教徒”信仰实践的独特之处,“信仰型企业”或“佛化企业”也可以被看作是佛教的“延伸道场”。
     本文通过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对三个由“老板佛教徒”组成的、具有不同特点的信仰团体以及一个“佛化企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特别是本文将研究背景放置在中国社会转型和佛教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希望通过对“老板佛教徒”信仰实践方式的考察,探究他们如何将私人性、个体性的信仰方式,发展成群体性乃至社会性的信仰实践模式,以此分析当代中国佛教信仰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特点。特别是本文从“文化公民身份”的视角,以“公民性”作为核心概念,分析了佛教信仰与社会建构的内在关联问题,此乃本文的创新之处。
     论文共八章。前面三章主要交待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视角。第四至七章是论文的主体,分别对三个佛教团体和“信仰型企业”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和论述,重点突出了他们各自的信仰实践特点。第八章是论文的结论和讨论部分。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当代中国的佛教信仰方式仍然具有私人性、个体性的特征。中国人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组成的社会交往方式,以及以熟人交往为基础的人际关系,仍旧反映在佛教信仰的实践当中。中国人的信仰仍以个人福佑、精神自觉的方式为主,而出离于集体生活和制度化的组织之外。
     二、随着人间佛教的发展,当代中国佛教的信仰实践逐渐呈现出一些公民性特征。首先,佛教伦理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公民精神,如慈悲、平等、正义、勤俭等等。其二,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与当代社会的志愿者精神大致吻合,它能激发和培养社会成员的共同体意识。其三,佛教信仰共同体为广大成员提供了若干公共交往的空间,佛教徒以信仰为纽带而组成的团体使该团体的成员获得了归属感,对培养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互助互爱等交往能力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佛教团体可以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团体特征的社会结构,参与到当代中国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的建设当中。
     当然,由于本文是在上海地区,以佛教徒当中的“老板”阶层为对象,以三个居士佛教团体和一个“佛化企业”为研究个案,以参与式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为基础的质性研究,因此文中所呈现出的材料及相关问题,以及由此而得出的相关结论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特殊性。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本研究能够为解释当代社会的佛教信仰与社会结构、社会建设之间的内在关联提供一些启发。
Buddhism has produced profound impact to China’s society, policy and culture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Buddhism in China had made a great transformation particularly when Shitaixu not only implemented Buddhism revolution of teachings, policy and possessions but also advocated the development of Engaged-Buddhism. In recent 20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Engaged-Buddhism has caused the rise of China’s layman Buddhist and many sorts of relatively independent Buddhism group started to emerge.
     After China’s opening-up policy was carried out, new economic pattern began to appear, therefore a new social class called“boss”started to emerge. Some of them chose Buddhism as their belief and became pious Buddhist. As these bosses control the majority of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so there appeared a belief practice quite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normal Buddhists. That is they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pattern of self-blessing, which became the reason that they build up Buddhism organization such as Buddhism fund, Zen Party, company Dojo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 such as Buddhist gatherings, studies, teachings sharing etc. What’s more, they build their companies into a kind of bridge to carry forward Buddha ideas which were used to cultivate corporate culture and make use of Buddhism principles to educate and train their staff. So that their companies carry Buddhism feature and these may be called faith-based enterprises. Boss Buddhist enterprises emphasize the philosophy of“Discipline while practicing, enlightenment while living.”They lead their staff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beneficial and charitable activities in order to inspire more Buddhism social participation function. Some bosses even set up enterprises fully for the reason of practicing Buddhism. We can say that,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 of boss Buddhist practice is turning enterprise into a sacred Dojo.
     This paper provides a deep illustration of three distinctive religious group which consists of boss Buddhists and a Buddhist enterprise through participativ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In particular, the study background of this paper is set up in the macro background of China’s social transition and Buddhism system transformation. We hope that we could investigate how they develop belief practice pattern from individual to group even to a much wide socializat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boss Buddhists belief practice. Furthermore, we could discover the epoch and social feature of China’s present Buddhism.
     Buddhism belief in today’s China still carries private features. China’s social structure is based on kinship and territory tie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cquaintances. All this social behaviors are still reflected in Buddhism practice.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belief practice still obt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self-blessing, spirit conscious”and believers do not necessarily attached themselves to any organizations that emphasis social living and regularization.
     As the development of Engaged-Buddhism, the belief practice of today’s China has gradually visualized civility feature.
     First of all, Buddhism moral contains abundant civil spirit, such as mercy, equality, justice, industrious and thrifty and so on.
     Secondly, the spirit of“Great mercy and pity to all beings”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volunteers’thus arousing and cultivating the community sense of society citizen.
     Thirdly, the belief of community sense provides the majority an opportunity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So Buddhists composing of these majorities get a sense of belonging sense and social bond of same belief. What’s more,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develop the society member’s capability of mutual trust, helps to build up a kind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hat’s why Buddhism community can be trusted as complete society structure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civil society.
     This paper’s study objective is the Boss-Buddhist in Shanghai. Consequently, the specialty of this paper material and the relative conclusions reflect some special features since it is a case study based on participative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Despite of this, I still hope this paper could provide an inspiration to explain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inner contact between Buddhism belief and social 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today’s China.
引文
1 Ronald B,Epstein.(2003) Buddhist Text Translation: Society’s Buddhism A to Z , by Buddhist Text Translation Society, Dharma Realm Buddhist University,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2李向平、高虹:人间佛教的制度变迁模式——当代中国四大寺庙的比较研究(上),《法音》,2008年,第10期,第18页。
    5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7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页译注。
    8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6页。
    9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50页。
    10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第151-157页。
    11何蓉:《国家规制与宗教组织的发展——中国佛教的政教关系史的制度分析》,《社会》,2008年第6期,第125页。
    12杨凤岗:《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41-47页。
    13赞宁:《大宋僧史略》,下卷,《大正藏》卷54。
    14卜正民著,张华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21-31页。
    15太虚:《建设人间净土论》,《太虚大师全书》(第十四编),第288页。
    16《太虚大师全书》第5册,第173、174页。
    17关于此方面的详细论述,可参赵迟:《从僧伽到公民——民国时期佛教公民观研究》,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8霍姆斯?维慈著,王雷泉译:《中国佛教的复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218页。
    19李向平:《20世纪中国佛教的“革命”走向----兼论“人间佛教”思潮的现代性问题》,《佛教信仰与社会变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348页,或《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3期。
    20星云:《星云大师演讲集》(一),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第22页。转引自李尚全:《当代中国汉传佛教信仰方式的变迁——以江浙佛教在台湾的流变为例》,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05页。
    21康乐、简惠美著:《信仰与社会——北台湾的佛教团体》,台北县立文化中心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133-165页。
    22陈兵:《正法重辉的曙光——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高雄:《普门学报》,2001年1月第1期。
    23康乐、简惠美:《信仰与社会——北台湾的佛教团体》,台北县立文化中心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97页。
    24王顺民:《当代台湾地区宗教类非营利组织的转型与发展》,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2月版,第199-200页。
    25 D. Y, Paul. (1985) Women in Buddhism: Imagines of the Feminine in Mahayana Tradition .Berkeley, Los Ang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6 Ming-jung, Ho. (1995)Aspects and Implication of a Taiwanese Charity Organisation - Tzu Chi or the Buddhist Compassion Relief Association. Balfour Library, Pitt Rivers Museum:University of Oxford. Jen-chieh, Ting. (1997) Helping Behaviour in Social Cont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Tzu-Chi Association in Taiwan. Doctoral Thes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SA.
    27罗国铭:《台湾当代在家佛教中的维鬘传道协会——一个区域性佛教新兴教团个案的探讨》,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7页。
    28李向平:《当代中国佛教的制度变迁——以上海A寺的研究为中心》,《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29 Fenggang Yang and Dedong Wei:The Bailin Buddhist Temple: Thriving under Communism,State,Market,and Religions in Chinese Societies, Edit by Fenggang Yang and Joseph B.Tamney, Brill,Leiden Boston 2005 .
    30李向平:《“信仰但不归属”的佛教信仰形式——以浙闽地区佛教的宗教生活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1期,第58页。
    32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13页。
    33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50-58页。
    34邓子美:《新世纪佛教复兴的组织基础——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法音》,2003年第1期,第16页。
    35王永会:《中国佛教僧团发展及其管理》,四川大学宗教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36李向平:《《当代中国佛教的制度变迁——以上海A寺的研究为中心》,《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8页。
    37高虹:《僧团与教团之间——以某省B寺的研究为中心》,《佛教与管理——2008第三届青年佛教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编,2008年7月,第121页。
    38李向平、高虹:《人间佛教的制度变迁模式——当代中国四大寺庙的比较研究》,《法音》,2008年10月,第49-51页。
    39吕爱权:《论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及其培育》,商业研究,2006年7月,第92、93页。
    40李义平:《论企业家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管理世界,2002年第7期,第143页。
    41高波、张志鹏:《城市文化扩展与企业家精神形成》,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9月,第29页。
    42岑科:《仇富对面是欺贫——杜维明谈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中国企业家,2006年第一、二期合刊,第113页。
    43苏振华:《企业家社会责任是一个伪问题》,中国改革,2005年第三期,第80页。
    44苏振华:《企业家社会责任是一个伪问题》,中国改革,2005年第三期,第81页。
    45汤一介:《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江汉论坛,2009年1月,第7页。
    46蒋庆《关于重建儒教的构想》,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207403.shtml,2005-12-15.
    47陈村富:《一个新型基督徒群体正在中国兴起》,《转型期的中国基督教:浙江基督教个案研究》,东方出版社,2005年12月,第73页。
    48李向平、杨凤岗:《基督教伦理与社会信任关系的建构——以当代中国的基督徒企业为例》,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96557-1.htm,2009-06-19.或高师宁、杨凤岗编:《从书斋到田野:宗教社会科学高峰论坛论文集?田野篇》(下卷),2010年。
    49陈冠桥:《佛教信仰与企业家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系硕士论文,2007年。
    50霍季春:《从“企业社会责任”到“企业公民”》,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一期,第68页。
    51布莱恩·特纳编,郭忠华、蒋红军译:《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版,代译序第5页。
    52德里克·希特著,郭忠华译:《何谓公民身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版,第43—51页。
    53 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著,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第22、23页。
    54布莱恩·特纳编,郭忠华、蒋红军译:《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版,代译序第10页。
    55尼克·史蒂文森:《引论:文化与公民身份》,载于尼克·史蒂文森编,陈志杰译:《文化与公民身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12月版,第2页。
    56 Bryan S, Turner.( 1993) Citizenship and Social Theory.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57尼克·史蒂文森:《引论:文化与公民身份》,载于尼克·史蒂文森编,陈志杰译:《文化与公民身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12月版,第4页。
    58尼克·史蒂文森:《引论:文化与公民身份》,载于尼克·史蒂文森编,陈志杰译:《文化与公民身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12月版,第7页。
    59约翰·肖特:《心理学与公民身份:认同与归属》,载于布莱恩·特纳编,郭忠华、蒋红军译:《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版,第156页。
    60布莱恩·特纳:《公民身份理论的当代问题》,载于布莱恩·特纳编,郭忠华、蒋红军译:《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版,第2页。
    61尼克·克罗斯利:《公民身份、主体间性与生活世界》,载于尼克·史蒂文森编,陈志杰译:《文化与公民身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12月版,第53页。
    62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付德根译:《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62、63页。
    63相关论述,可参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05—108页。
    64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版,第129页。
    65 Queen, Christopher. ( 2000) Engaged Buddhism in the West .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66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67李向平:《从“人民内部矛盾”到“公共供给不足”——中国当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50-56页。
    68邓正来著:《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3页。
    69托马斯·海贝勒、诺拉·绍斯米卡特:《西方公共社会观适合中国吗?》,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第46页。
    70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法学研究》, 1996年第6期,第6、7页。
    71魏健馨:“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24页。
    72 Edward,Shils.(1997‘)The Virtue of Civility’, in Liberalism, Tradition, and Civil Society, ed.Steven Grosby. 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330 - 333、322、338- 339.
    73高丙中:“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状态——基于‘公民性’的评价”,《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历程的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310页。
    74李向平:《中国宗教与公民社会的建设——以佛耶两教基层组织的运作模式为中心》,澳门:《两岸四地政治文化与公民社会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3月,第140页。
    75从浙江大学陈村富教授对“老板基督徒”的定义中得到启发,本文提出了“老板佛教徒”这一说法。关于“老板基督徒”及相关研究,可参陈村富:《转型期的中国基督教——浙江基督教个案研究》,东方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7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第7页。
    80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第261页。
    81哈拉兰博斯:《社会学基础》,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49、50页。转引自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第261页。
    88鲍德里亚著,车槿山译:《象征交换与死亡》,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204-206页。
    100弗朗西斯?福山著,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繁荣的创造》,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357页。
    101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徐湘林等译:《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页。
    102 J07访谈记录。
    103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著,杨凤岗译:《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104 J07访谈记录。
    105 Z12访谈记录。
    106 Z38访谈记录。
    107 Z34访谈记录。
    108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著,杨凤岗译:《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110 [法]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礼物》,上·荷虾H嗣癯霭嫔纾·002年,第4-9页。
    117李向平:《中国佛教的后信仰时代——从‘佛度有钱人’的信仰错觉谈起》,中国民族报,2009年10月15日。
    118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13页。
    
    122王雷泉:人间佛教的社会化和社团组织,http://www.fjdh.com/wumin/HTML/78849.html,2009-4-13。
    123笔者在参加一次禅茶活动时,与某会员的聊天记录。
    124 C17访谈记录。
    125 C13访谈记录。
    126《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0号),1998年10月25日,载国家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编:《〈宗教事务条例〉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手册》,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89、90页。
    129刘澎:《关于中国宗教问题的战略思考》,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25。
    131禅学会:《禅学会发起倡议书》,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25ebd50100eulc.html,2009-09-02。
    
    132摘自《佛教观察》博客首页,http://blog.sina.com.cn/buddhaeye09。
    133根据笔者调查日记记载。
    134 C39访谈记录。
    135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3-19页。
    136转引自单纯:“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宗教观”,中国学术论坛,http://www.frchina.net/data/personArticle.php?id=7285,2008-05-13。
    137 C13访谈记录。
    138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112页。
    139布莱恩·特纳:“公民身份理论的当代问题”,载于布莱恩·特纳编,郭忠华、蒋红军译:《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版,第6页。
    140 J.Habermas(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pp. 25-28.
    141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39页。
    148《大方广如来藏经》,“如来藏道场”汇编《禅宗经典》(第一册),第119页。
    157关于如来藏思想的源流以及它与唯识、般若中观思想的相互关联关系,可参看印顺著:《如来藏之研究》,台湾:正闻出版社,1989年版。牟宗三著:《佛性与般若》,台北:学生书局,1993年修订本。
    158周贵华:《唯识心性与如来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2页。
    159蒲长春:《如来藏与"寂""觉"之辨——论印顺与吕瀓的如来藏思想的差异》,东方论坛,2008年第2期,第25-30页。
    160 [日]松本史郎著,肖平等人译:《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1-8页。
    161吴可为:《阿赖耶识、真如空性与如来藏心——大乘唯识学与如来藏辨微》,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66页。
    173(宋)延寿:《宗镜录》卷一,收录于《大正藏》卷四十八。
    176罗德尼·斯达克,威廉姆·希姆斯·本布里奇著,高师宁等译:《宗教的未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298页。
    177 H, Markus .and S,Kitayama.( 1991 a),‘Culture and Self :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 Emotion , and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98. H,Markus .and S, Kitayama.(1991b) ,‘Cultural Variation in the Self’, ed. J. Strauss and G. R. Goethals , The Self :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 New York : Springer 2 Verlag. H. C,Triandis.(1989)‘The Self and 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ing Cultural Contexts’, Psychological Review 96(3).
    178曼纽尔?凯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第二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第5、6页。
    179 R32访谈记录。
    180李向平:《宗教信仰与中国社会》,佛教在线,http://www.fjnet.com/fjlw/201004/t20100416_152399_2.htm,2010-04-16.
    181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4月。
    
    187 R10访谈记录。
    188 (唐)惠能述,法海录:《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疑问品第三。
    189根据笔者当天听课笔记记录。
    190 R40访谈记录。
    198彼得·魏格纳著,戴保堂译:《教会在职场——信徒转化社会的秘诀》,台北:财团法人基督教以琳书房,2007年7月版,第5-21页。
    204甘绍平:“论经济主体道德行为的动机”,载于叶敬德主编:《市场经济与商业伦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133页。
    205 Z01访谈记录。
    206 R22访谈记录。
    226 Ken , Jones . (2003)‘The New Social Face of Buddhism : A Call to Action’, Somerville,Boston : Wisdom Publication ,pp5-7.
    227 R29访谈记录。
    232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8-307页。
    23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234同上,第27页。
    235李向平:从信仰到宗教的“实践逻辑”——中国宗教社会学的基本问题,http://lxp0711.blog.hexun.com/30348676_d.html,2009-03-09.
    236关于中国人的“关系-信仰”模型的讨论,参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第一章:中国人的关系与信仰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7李向平:《中国佛教的和谐理性模式——从‘心’开始的功德本体论》,《佛教信仰与社会变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第182页。
    238卢克曼著,覃方明译:《无形的宗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92页。
    239丹尼尔·贝尔著,严蓓雯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240尼克·克罗斯利:“公民身份、主体间性与生活世界”,载于尼克·史蒂文森编,陈志杰译:《文化与公民身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版,第48页。
    241景天魁:《以底线公平为原则调整社会利益关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10月,第20页。
    242李向平、王莹:《中国佛教的和谐理性模式——从“心”开始的功德本体论》,《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15页。
    243无为布施是指做善事时,不执着于“自己是在施舍别人”的想法,不求对方的回报。
    244李向平:《传统佛教信仰群体的制度分析》,《佛教信仰与社会变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285、286页。或台湾佛光山《普门学报》,2006年7月,总第34期。
    245 Raoul Birnbaum(,2003)‘, Buddhist China at the Century’s Turn’,The China Quarterly,Vol.174,pp.428-450.
    246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版,第129页。
    247周国文:《公民伦理观的历史源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4月版,第26页。
    248根据著名政治学家Thomas Janoski的观点,公民社会与个人、政府和市场之间是互补的关系,公民社会组织可以满足市民的社群需要,而这些是个人和政府及市场所无法提供的。可参见Thomas, Janoski.(1998)Citizenship and Civil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大藏经》
    《大正藏》
    《禅宗经典》
    赞宁:《大宋僧史略》
    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1.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2年版。
    2. [德]卢克曼著,覃方明译:《无形的宗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3. [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付德根译:《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版。
    4. [法]鲍德里亚著,车槿山译:《象征交换与死亡》[M],南京:凤凰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5. [法]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礼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 [法]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7. [荷]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佛教在中国中古早期的传播与适应》[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 [加]卜正民著,张华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9. [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美]弗朗西斯?福山著,刘榜离等译:《大分裂:人类的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美]弗朗西斯?福山著,彭志华译:《信任——社会美德与繁荣的创造》[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2.[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13.[美]彼得·魏格纳著,戴保堂译:《教会在职场——信徒转化社会的秘诀》[M],台北:财团法人基督教以琳书房,2007年7月版。
    14.[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
    16.[美]霍姆斯·维慈著,王雷泉等译:《中国佛教的复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7.[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徐湘林等译:《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18.[美]罗德尼···斯达克,威廉姆···希姆斯···本布里奇著,高师宁等译:《宗教的未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9.[美]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著,杨凤岗译:《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日]松本史郎著,肖平等人译:《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21.[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等著,郭忠华、刘训练编:《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版。
    2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英]巴巴利特著,谈古铮译:《公民资格》[M],台北: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版。
    24.[英]布莱恩·特纳编,郭忠华、蒋红军译:《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版。
    25.[英]德里克·希特著,郭忠华译:《何谓公民身份》[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版。
    26.[英]哈拉兰博斯:《社会学基础》[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27.[英]尼克·史蒂文森编,陈志杰译:《文化与公民身份》[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12月版。
    28.[英]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9.[英]王斯福著,赵旭东译:《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0.蔡晓兰:论转型社会期民众公德伦理与公民意识培养[J],理论导刊,2005(7)。
    31.岑科:仇富对面是欺贫——杜维明谈企业家的社会责任[J],中国企业家,2006(1、2)。
    32.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33.陈兵:正法重辉的曙光——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J],普门学报,2001(1)。
    34.陈村富:《转型期的中国基督教:浙江基督教个案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35.陈付龙、陈富国:当前我国公共意识的生长:动因、趋势和困惑[J],理论与改革,2007(3)。
    36.陈付龙、赵红全:论我国公共意识的现代生成[J],长白学刊,2008(4)。
    37.陈付龙:我国公共意识生长的历史考量[J],理论与改革, 2006(4)。
    38.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9.陈治国、徐中起:也论公民意识[J],云南学术探索,1997(3)期。
    40.戴康生、彭耀主编:《宗教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1.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邓子美:新世纪佛教复兴的组织基础——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教会社团的组建[J],法音,2003(1)。
    43.段希:从职场走向公民社会——试论职业道德意识的养成是公民道德意识的基础[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4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5.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6.甘绍平:论经济主体道德行为的动机[G],载于叶敬德主编:《市场经济与商业伦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
    47.高丙中:《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中国现代历程的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48.高波、张志鹏:城市文化扩展与企业家精神形成[J],南京社会科学,2004(9)。
    49.高峰:美国人的公民意识对我国的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
    50.高虹:僧团与教团之间——以某省B寺的研究为中心[C],《佛教与管理——2008第三届青年佛教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编,2008年7月。
    51.高力克:五四启蒙的困境:历史与价值之间[J],浙江学刊,1999(2)。
    52.高师宁、杨凤岗编:《从书斋到田野:宗教社会科学高峰论坛论文集·田野篇》(下卷)[G],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53.耿敬:“庙产兴学”运动及佛教界的回应[J],五台山研究,2003(2)。
    54.龚浩群:《信徒与公民——泰国曲乡的政治民族志》[D],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5.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交往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56.国家图书馆编:《太虚大师全书》(第5册)[G],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57.国家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编:《〈宗教事务条例〉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手册》[S],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58.国家宗教事务局政策法规司编:《全国宗教行政法规规章汇编》[G],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59.何蓉:国家规制与宗教组织的发展——中国佛教的政教关系史的制度分析[J],社会,2008(6)。
    60.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1.胡弘弘:论公民意识的内涵[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
    62.霍季春:从“企业社会责任”到“企业公民”[J],理论与现代化,2007(1)。
    63.姜涌:公民的主体意识[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3)。
    64.姜涌:中国“公民意识”问题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4)。
    65.靳志高: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探析[J],理论与改革,2005(1)。
    66.景天魁:以底线公平为原则调整社会利益关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10)。
    67.瞿海源:《台湾宗教变迁的社会政治分析》[M],台北:台湾桂冠图书公司,1997年版。
    68.觉继、学愚:《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G],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69.觉醒主编:《都市中的佛教》[G],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70.康乐、简惠美:《信仰与社会——北台湾的佛教团体》[M],台北:台北县立文化中心出版社,1995年6月版。
    71.康立群.:公民身份观念是公民意识的基础[J],河北法学,1989(2)。
    72.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年版。
    73.李洁珍、叶锦萍:公民意识的法治功能及其实现[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
    74.李洁珍:公民意识对法治进程的内在驱动[J],江西社会科学,2007(5)。
    75.李龙、周刚志:论公民意识的法治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2001(1)。
    76.李尚全:《当代中国汉传佛教信仰方式的变迁——以江浙佛教在台湾的流变为例》[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77.李向平、高虹:人间佛教的制度变迁模式——当代中国四大寺庙的比较研究[J],法音,2008(10)。
    78.李向平、王莹:中国佛教的和谐理性模式——从‘心’开始的功德本体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79.李向平:“信仰但不归属”的佛教信仰形式——以浙闽地区佛教的宗教生活为中心[J],上海大学学报,2004(1)。
    80.李向平:《佛教信仰与社会变迁》[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版。
    81.李向平:《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2.李向平:20世纪中国佛教的“革命”走向----兼论“人间佛教”思潮的现代性问题[J],世界宗教研究,2002(3)。
    83.李向平:私人信仰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解读[J],探索与争鸣,2006(9)。
    84.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4月。
    85.李向平:中国佛教的后信仰时代——从‘佛度有钱人’的信仰错觉谈起[N],中国民族报,2009年10月15日。
    86.李向平:中国宗教与公民社会的建设——以佛耶两教基层组织的运作模式为中心[C],澳门:《两岸四地政治文化与公民社会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3月。
    87.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8.李艳霞:公民资格视域中中国公民意识培育基础初探[J],人文杂志,2007(3)。
    89.李义平:论企业家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J],管理世界,2002(7)。
    90.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1.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J],哲学研究,2001(11)。
    92.林火旺:《正义与公民》[M],长春:吉林出版集体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93.林军、赵蓉、岳世忠:企业公民意识与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社科纵横,2006(4)。
    94.刘澎:《普世社会科学文选》[G],北京:普世社会科学研究所,2009年。
    95.刘泽华、张荣明:《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刘泽华: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J],天津社会科学,1991(4)。
    97.吕爱权:论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及其培育[J],商业研究,2006(7)。
    98.罗国铭:《台湾当代在家佛教中的维鬘传道协会——一个区域性佛教新兴教团个案的探讨》[M],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版。
    99.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00.马长山:从市民社会理论出发对法本质的再认识[J],法学研究, 1995 (1)。
    101.马长山:法治进程中公民意识的功能及其实现[J],社会科学研究,1999(3)。
    102.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过程中的内驱力[J],法学研究, 1996年(6)。
    103.马长山:伦理秩序、法治秩序与公民意识——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 1998(4)。
    10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105.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6.马小泉:地方自治——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J],天津社会科学,1997(4)。
    107.牟宗三:《佛性与般若》[M],台北:学生书局,1993年修订本。
    108.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09.蒲长春:如来藏与"寂""觉"之辨——论印顺与吕瀓的如来藏思想的差异[J],东方论坛,2008年(2)。
    110.普门学报编辑部:《普门学报》[G],台湾: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6(7)。
    111.钱宁:从人道主义到公民权——现代社会福利政治道德观念的历史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4(1)。
    112.沙莲香:《中国民族性》(上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13.苏振华:企业家社会责任是一个伪问题[J],中国改革,2005(3)。
    114.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15.汤一介:儒家伦理与中国现代企业家精神[J],江汉论坛,2009(1)。
    116.陶鹤山:《市民群体与制度创新——对中国现代化主体的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7.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版。
    118.托马斯·海贝勒、诺拉·绍斯米卡特:西方公共社会观适合中国吗?[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2)。
    119.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20.汪岩桥:《“文化人”假设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21.王雷泉:世纪之交的忧思——“庙产兴学”百年祭[J],佛教文化,1998(1)。
    122.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1978-2008》[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23.王寿林: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现状分析[J],社会科学,2000(9)。
    124.王顺民:《当代台湾地区宗教类非营利组织的转型与发展》[M],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2月版。
    125.王永会:《中国佛教僧团发展及其管理》[D],四川大学宗教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26.魏健馨:论公民、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J],政治与法律,2004(1)。
    127.吴可为:阿赖耶识、真如空性与如来藏心——大乘唯识学与如来藏辨微[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128.星云:《星云大师演讲集》(一)[G],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版。
    129.熊淑媛:公民、公民意识与政治文明[J],理论探索,2005(5)。
    130.徐贲:阿伦特公民观述评[J],二十一世纪,2002(2)。
    131.晏辉等著:《公共生活与公民伦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2.杨凤岗: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6)。
    133.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4.杨宜音:当代中国人公民意识的测量初探[J],社会学研究,2008(2)。
    135.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兼与黄光国先生商榷[J],社会学研究,1995(5)期。
    136.杨曾文:中国当代佛教的道德和荣辱观[C],《“人间佛教的当今态势与未来走向”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台湾佛光大学、扬州鉴真佛学院主编,2009年3月。
    137.印顺:《如来藏之研究》[M],台北:正闻出版社,1989年版。
    138.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对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39.张华青:论政治文化与公民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40.张家麟:《人神对话:台湾宗教仪式与社会变迁》[M],台北:台湾兰台出版社,2008年版。
    141.张静:《现代公民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142.张康之、张乾友:领域融合与公共生活的重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3)。
    143.张民省:公民意识与现代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144.赵迟:《从僧伽到公民——民国时期佛教公民观研究》[D],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45.郑杭生: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J],学术研究,2008(8)。
    146.周贵华:《唯识心性与如来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3月版。
    147.周国文:《公民伦理观的历史源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48.周平、齐伟先:《宗教与社会的世界图像》[M],台北:台湾南华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所出版,2007年版。
    149.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1)Yang , Fenggang. and Wei, Dedong. (2005)‘The Bailin Buddhist Temple: Thriving under Communism’. in State,Market,and Religions in Chinese Societies , ed. Fenggang, Yang and Joseph B, Tamney. Brill: Leiden Boston.
    (2) Edward, Shils. ( 1997)‘The Virtue of Civility’, Liberalism, Tradition, and Civil Society, ed. Steven, Grosby. 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
    (3) J.Habermas. (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4) Raoul Birnbaum. (2003)‘Buddhist China at the Century’s Turn’,The China Quarterly,Vol.174,pp.428-450.
    (5) Daniel L, Overmyer. (1976) Folk Buddhist Religion: Dissenting Sects in Late Traditional China.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 Bryan S, Turner.( 1993)‘Citizenship and Social Theory’,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7) D. Y, Paul. (1985) Women in Buddhism: Imagines of the Feminine in Mahayana Tradition .Berkeley, Los Angles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8) H, Markus .and S, Kitayama.(1991b) ,‘Cultural Variation in the Self 2 concept’, ed. J. Strauss and G. R. Goethals , The Self :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 New York : Springer 2 Verlag.
    (9) H, Markus .and S,Kitayama.( 1991 a),‘Culture and Self :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 Emotion , andMotivation’.Psychological Review 98.
    (10) H. C,Triandis.(1989)‘The Self and 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ing Cultural Contexts’, Psychological Review 96(3).
    (11) Jen-chieh, Ting. (1997) Helping Behaviour in Social Cont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Tzu-Chi Association in Taiwan. Doctoral Thes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SA.
    (12) Ken Jones. (2003) The New Social Face of Buddhism: A Call to Action.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3) Margaret R,Somers.(1993)‘Citizenship and the Place of the Public Sphere:Law, Communit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8.
    (14) Ming-jung, Ho. (1995)Aspects and Implication of a Taiwanese Charity Organisation - Tzu Chi or the Buddhist Compassion Relief Association. M. Phil. thesis, collected at Balfour Library, Pitt Rivers Museum:University of Oxford.
    (15) Queen, Christopher. ( 2000) Engaged Buddhism in the West .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6) R , Stark. (1996)‘Why Religious Movement Succeed or Fail: A Revised General Model’, i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ligion, Vol. 11, No. 2, pp. 133-146.
    (17) Ronald B,Epstein.(2003) Buddhist Text Translation: Society’s Buddhism A to Z , by Buddhist Text Translation Society, Dharma Realm Buddhist University, 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
    (18) Thomas, Janoski.(1998)Citizenship and Civil Society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蔡宏:《佛教从般若到如来藏、佛性思想的发展及意义》,佛教导航,http://www.fjdh.com/wumin/HTML/69530.html,2009-4-12.
    2.禅学会:《禅学会发起倡议书》,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25ebd50100eulc.html,2009-09-02。
    3.胡锦涛:《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2/19/content_7281396.htm,2007-12-19.
    4.李向平、杨凤岗:《基督教伦理与社会信任关系的建构——以当代中国的基督徒企业为例》,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96557-1.htm,2009-06-19.
    5.李向平:《“佛教社会”及其社会理论刍议》, http://lxp0711.blog.hexun.com/15035372_d.html, 2007年11月25日。1
    6.李向平:从信仰到宗教的“中间逻辑”——中国宗教社会学理论发凡,学术中华,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8635,2007-02-08.
    7.刘澎:《关于中国宗教问题的战略思考》,普世社会科学研究网,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2025。
    8.单纯: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宗教观,中国学术论坛,http://www.frchina.net/data/personArticle.php?id=7285,2008-05-13。
    9.王雷泉:人间佛教的社会化和社团组织,http://www.fjdh.com/wumin/HTML/78849.html,2009-4-13。
    10.邢福增:《民间组织政策与中国基督教》,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双月刊) , 2008年8月,第114期,http://www.cuhk.edu.hk/ics/21c/issue/extract/0907020g.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