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饮食文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饮食作为人类存在的保障,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任何一个群体,国家的共同关注。饮食不仅是以果腹的生理性功能为目的的,而且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又完善的文化具有独特的一系列民俗习惯。维吾尔饮食文化作为中华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区别。本文力球坚持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历史辨证研究的原则下,以在把丰富的第一手联系相关理论资料的基础上,达到揭示和描述维吾尔文化之各个层面为目的。
     本文由九个章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对维吾尔饮食文化的概念进行阐释,指出该题目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当今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在将维吾尔饮食文化所特有的特点与中华饮食文化的特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维吾尔饮食文化的总体概况进行介绍,依据有关维吾尔饮食文化范畴的书面资料科学地提出和介绍维吾尔饮食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在维吾尔文化和中国饮食文化所占有的地位,对中国饮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和作出的贡献等。
     第三章: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来对维吾尔饮食文化的历史来源,维吾尔人的生产和方式,包括农业,牧业,狩猎,渔业,园林业等经济形式与维吾尔饮食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关系,维吾尔饮食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第四章:以考古发掘和书面文献为依据,对作为维吾尔饮食文化的物质基础的主要饮食种类及其制作方法和历史,与此同时出现的民俗习惯方面的观念进行较为全面的阐述和分析。
     第五章:对维吾尔饮食器具的主要类别,制作方式,主要原料,形式,使用方式,与器具有关的审美观念,以及在历史上和现今的状态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
     第六章:以维吾尔人的宗教信仰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自然和生命观念为基础,科学,深入,全面地诠释与维吾尔饮食文化有关的各种习俗,包括进食习俗,待客习俗,婚庆节日,丧葬有关的独特风俗和一些地方性习惯,与饮食相关的各种巫术习惯,饮食禁忌和他们的功能等。
     第七章:从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角度来较为深入地阐述与维吾尔饮食文化相关的神话传说,与饮食行业有关的经书,游戏等。而且简明扼要地揭示作为维吾尔饮食文化中较为独特现象的馕文化和茶文化。
     第八章:主要诠释维吾尔饮食文化的医疗基础,科学讨论维吾尔人的进食习惯与维吾尔医学的关系,以及维吾尔饮食和进食习惯具有的较强的医学基础,正因为如此,维吾尔才会有较多的长寿者和身体健康。
     第九章:对维吾尔饮食文化在当今国际化,城市化环境中各方面的变化,带来这种变化的缘由,以及当今维吾尔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重点职业的市场化,各种职业独特的经营特点进行细致的论述。同时指出维吾尔饮食文化的经济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及其发展和前途等。
The dietary points to a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a which have been handed down through the long course of history. This paper adheres to the main principles of Marx's-Leninism and their view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attempts to make a detailed study on the Uyghur's food culture, based on the great number of first hand materials obtained from field research, as well as some relevant records and archeological relic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nine chapters, and its contents are as follow.
     Chapter one explains why the particular topic was chosen, as well as it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t also evaluates the former achievements of research on the food culture, and sets up the method of studying the Uyghur's food Culture which compris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other related sciences.
     Chapter two focuses on the traits of the Uyghur's food culture compared to thc Chincsc food culture, expounds its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ways of eating and preparing food, explores the related materials on this topic.
     Chapter three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ccn the dietary and economic types in the Uyghur's life style, elucidates the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forming of the Uyghur's food culture.
     Chaptcr four mainly introduces the food and drink which is most common in Uyghur life, it puts forward their unique traits, history and some customs related to this on the basis of archeological relics and ancient literature records. It also tries to point out their traditional ways of storing food.
     Chaptcr five also introduces the utensils used in Uyghur dally life, describes their traits, ways of usage, their symbolic meanings and history, as well as including pictures of graphs.
     Chapter six concisely depicts the way religious view food which washistorically important to the uyghurs. Then the customs related to the Uyghur's weddings, funerals, witchcraft and diet taboos on the base of Uyghur's religious beliefs and aesthetic views isdiscussed.
     Chapter seven analyses the related myths, the food industry profession classical works and games, tries to open up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a in the Uyghr's food culture—Tea culture and Nan culture.
     Chapter eight mainly discusses the medical foundation of Uyghur's food culture,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yghur's eating customs and traditional ethnic medicine, and points out that Uyghur longevity can be attributed to dietary habits.
     Chapter eight describe the evolution of Uyghur food cultur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addition, it points out the status quo of opening up and developing the food resource and its future in Xinjiang.
引文
[1]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著:《突厥语大词典》,民族出版社2002年(汉文版)版。
    [2] 优素甫.哈斯.哈吉甫著:《福乐智慧》,民族出版社1984年(维吾尔文)版。
    [3] 伊斯拉菲尔.玉苏甫等研究整理:《回鹘文〈弥勒会见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维吾尔文)版。
    [4] 吐尔逊.阿优甫等研究整理:《回鹘文〈金光明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维吾尔文)版。
    [5] N·鲁克芯,K·瓦力整理:《维吾尔工艺经》,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1989年(维吾尔文)版。
    [6] 忽思慧著:《饮膳正要》(百话注释本),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维吾尔文)版。
    [7] 阿布都拉著:《阿布都拉书》,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维吾尔文)版。
    [8] 穆罕默德·沙地克·喀什葛尔著:《善良人之道德》,手抄本。
    [9] 穆罕默德·司迪克·热西笛著:《司迪克书》,《源泉》杂志(维吾尔文)2005年第3期。
    [10] 我国古代史书中有关回纥,回鹘,维吾尔文化和习俗的记载。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 《马志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 [美]马文.哈里斯著:《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
    [4] [美]路易斯.享里.摩尔根著:《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5] [法]列维—斯特劳斯著:《野性的思维》,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 [法]列维—布留尔著:《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7] [俄]D.吉洪诺夫著:《回鹘汗国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维吾尔文)版。
    [8] [美]罗伯特.路威著:《文明与野蛮》,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9] [美]R.M.基辛著:《文化.社会.个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 [德]冯.佳班著:《高昌回鹘王国的生活(850—1250年)》,吐鲁番市地方志编辑室1989年版。
    [11]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斯.阿莫斯图著:《饮食的历史》,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
    [12]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论宗教》,国际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13] [法]让.塞尔韦耶著:《巫术》,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4] [英]詹.弗雷泽著,刘魁立编:《金枝精要》,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5] [美]谢弗著:《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 [瑞西]贝格曼:《新疆考古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17] [土耳其]苏哈伊里.艾尼瓦尔著:《古代维吾尔医学》,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年(维吾尔文)版。
    [18] Prof, Dr Bahaedin Ogel: Tük Kültür Tarihine Giris Cilt4, Türklerde Yemek Kültürü , Basbakanlik Basmisi Ankara 1991
    [19] Prof, Dr Resat GENC : Kasgarli MAHMUD'AN GOre Ⅺ .Yüz Yilda Türk Dünyasi , ANKARA üNIVERSITESI BASIMESI ANKARA/1997
    [20] 陶立帆:《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21] 李自然著:《生态文化与人——满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22] 曹红著:《维吾尔族生活方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 林惠祥著:《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4] 张紫晨著:《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5] 王学泰著:《华夏饮食文化》,中华书局1997年版。
    [26] 夏日云、张二勋著:《文化地理学》,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
    [27] 赵荣光、谢定源著:《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8] 杨福泉、郑晓云著:《火塘文化录》,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9] 徐文范编著:《中国饮食文化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 何宏编著:《中外饮食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 吴诗池,邱志强著:《文物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2] 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
    [33] 高启安著:《敦煌饮食探秘》,民族出版社204年版。
    [34] 林永匡著:《中国古代饮食智道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5] 李羡林等编:《〈大唐西域记〉今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6] 仲富兰著:《现代民俗流变》,三联出版社1990年版。
    [37] 张二勋等著:《民族文化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 李炳泽著:《多味的餐桌—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39] 马正著:《多维视野中的礼仪文化》,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0] 姚伟钧著:《中国传统饮食礼俗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 瞿明安著:《隐藏民族灵魂的符号—中国饮食象征文化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2] 江帆著:《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3] 张文阁编:《新疆民间美术丛书——民间器物》,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年版。
    [44] 《维吾尔民间文学大典》,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维吾尔文)版。
    [45] 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满著:《维吾尔民俗学概论》,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年(维吾尔文)版。
    [46] 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满等著:《维吾尔族习俗》,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年(维吾尔文)版。
    [47] 阿布都克里木.热合满著:《20世纪维吾尔物质民俗文化变迁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6年(维吾尔文)版。
    [48] 阿布都秀库尔.穆罕穆德依明著:《维吾尔伊斯兰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维吾尔文)版。
    [49] 迪木拉提.奥玛尔著:《阿尔泰语系诸民族萨满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维吾尔文)版。
    [50] 依明.吐尔逊著:《古代维吾尔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维吾尔文)版。
    [51] 依明.吐尔逊著:《塔里木拾锦》,民族出版社1990年(维吾尔文)版。
    [52] 依明.吐尔逊著:《诺鲁孜书》,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年(维吾尔文)版。
    [53] 阿布都热依木.艾比布拉著:《维吾尔风俗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维吾尔文)版。
    [54] 安瓦尔.赛买提著:《禁忌与维吾尔传统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维吾尔文)版。
    [55] 伊斯拉菲尔.玉苏甫,安尼瓦尔.哈斯木著:《西域饮食文化史》,民族出版社2006年(维吾尔文)版。
    [56] 买提热依木.沙依提,伊斯拉菲尔.玉素甫整理:《回鹘文契约文书》,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维吾尔文)版。
    [57] 热合曼.阿布都热依木著:《维吾尔萨满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维吾尔文)版。
    [58] 阿里甫.巴拉提著:《楼兰的奥秘》,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维吾尔文)版。
    [59] 帕孜兰著:《伊本.帕孜旅行记》,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年(维吾尔文)版。
    [60] 沙比尔江.色义提编著:《维吾尔族的传统游戏》,子女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维吾尔文)版。
    [61] 穆罕穆德.乌斯曼阿吉著:《维吾尔传统道德教育》,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3年(维吾尔文)版。
    [62] 阿布利孜.穆罕穆德萨伊米著:《维吾尔古代文化艺术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维吾尔文)版。
    [63] 买买提依明.沙比尔著:《维吾尔手工艺术》,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2年(维吾尔文)版。
    [64] 阿布都拉.买买提里等译:《和田间使》,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维吾尔文)版。
    [65] 艾则孜.阿塔吾拉等编:《德行叮嘱》,新疆人民出版社204年(维吾尔文)版。
    [66] 尤努斯,罕木都编著:《新编维吾尔食谱》,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维吾尔文)版。
    [67] 吐尔逊.玉素甫编著:《维吾尔饮食新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维吾尔文)版。
    [68]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分卷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1985年(维吾尔文)版。
    [69] 艾合买提江同马义编著:《气质与饮食》,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0年(维吾尔文)版。
    [70] 艾合买提江.司马义编著:《气质,液体与人》,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89年(维吾尔文)版。
    [71] 艾合买提江.司马义著:《维吾尔医的光辉》,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维吾尔文)版。
    [72] 艾合买提江.司马义著:《青年人必读(2)》,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维吾尔文)版。
    [73] 托合提.巴克编著:《维吾尔族味食佳肴》,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维吾尔文)版。
    [74] 阿布力克木.努尔买买提阿吉编写:《饮食疗法》,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年(维吾尔文)版。
    [75] 尼米图拉.艾拜都拉编著:《维吾尔医饮食疗法》,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2年(维吾尔文)版。
    [76] 尼米图拉.艾拜都拉 编著:《维吾尔族的饮食》,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89年(维吾尔文)版。
    [77] 吾希尔.艾买提编著:《维吾尔族长寿之星》,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维吾尔文)版。Ⅲ论文类:
    [1] 季鸿昆:《我国当代饮食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烹饪研究》,1994年第4期。
    [2] 陈湘满:《试论饮食文化生态》,《邵阳师专学报》1997年第5期。
    [3] 高启安,王玺玉:《唐五代敦煌人的饮食品种研究—敦煌饮食文化研究之三》,《敦煌研究》,1999年底2期。
    [4] 奇曼·乃吉米丁,热依拉·买买提:《维吾尔族饮食文化与生态环境》,《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5] 高曾伟:《自然环境与中国饮食民俗的地域差异》,《民俗研究》,1995年第2期。
    [6] 曹玲泉:《简论饮食文化中的艺术创作》,《旅游科学》,2000年第1期。
    [7] 王冬梅:《维吾尔族饮食禁忌文化浅析》,《新疆艺术》,2000年第2期。
    [8] 薛平:《宗教饮食文化三述》,《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3年第3期。
    [9] 蔡兰荣:《谈中国的宗教饮食禁忌》,《滩坊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0] 王德怀:《从维吾尔熟语看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年1期。
    [11] 任新建:《从饮食看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12] 赵文润:《论唐文化的胡化倾向》,《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12期。
    [13] 莫岳云:《饮食大化的革新与生态文化的构建》,《探求》2003年第4期。
    [14] 夏雷鸣:《大镶探幽—维吾尔族饮食文化研究》,《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15] 袁志广:《论维吾尔民间“茶俗语”及其文化意蕴》,《语言与翻译》,1999年第2期。
    [16] 李冬梅:《浅谈维吾尔族饮食民俗中的文化质点——馕》,《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7] 巴赫提亚·巴吾东:《维吾尔族的馕文化》,《新疆社会科学论坛》,1998年第3期。
    [18] 夏雷鸣:《西域薄壤的考古遗存及其文化意义——兼谈波斯饮食文化对我国食俗的影响》,《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9] 阿力甫.穆罕穆德:《维吾尔饮食与健康》,《美拉斯》(维吾尔文),2000年第6期。
    [20] 海热提江.乌斯曼:《论新疆古代文化的渊源及其形成》,《新疆大学学报》(维吾尔文),1996年第2期。
    [21] 玉素甫.伊萨克:《论维吾尔民间的求雨习俗》,《美拉斯》(维吾尔文),2000年第2期。
    [22] 玉素甫.伊萨克:《春满人间》,《美拉斯》(维吾尔文),2006年第5期。
    [23] 买提克里木.司马义:《于田人的习俗》,《美拉斯》(维吾尔文),2005年第2期。
    [24] 阿布利孜.穆罕穆德萨伊米:《维吾尔族的茶文化》,《美拉斯》(维吾尔文),2006年第4期。
    [25] 古丽拜合热木.艾尼:《伊犁维吾尔人的生育习俗》,《美拉斯》(维吾尔文),2000年第4期。
    [26] 骆惠珍:《漫谈维吾尔族的“馕”文化》,《语言与翻译》,1997年第1期。
    [27] 买买提依明.沙比尔:《维吾尔族的茶文化》,《新疆艺术》(维吾尔文),2003年第3期。
    [28] 努尔买买提.司马义:《《论维吾尔族妇女的胎儿与婴儿教养习俗》,《源泉》(维吾尔文),2006年第2期。
    [29] 巴合提亚.巴吾东:《论维吾尔人的盐崇拜习俗》,《美拉斯》(维吾尔文),1997年第3期。
    [30] N.帕尼塔苏夫:《伊梨人的巫术》,《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维吾尔文),1997年第2期。
    [31] 阿布都热依木.艾比布拉:《罗布泊维吾尔人的习俗》,《新疆文化》(维吾尔文),1996年第5期。
    [32] 安瓦尔.赛买提:《维吾尔人的恋爱巫术》,《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3] 阿布都秀库尔.穆罕穆德依明:《古代维吾尔人的酒文化》,《新疆大学学报》(维吾尔文),1994年第1期。
    [34] 吾奇昆江.吾买尔:《维吾尔族的拉马赞歌》,《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维吾尔文),1995年第3期。
    [35] 费克热提·图尔克曼:《突厥语诸民族婚礼中的“撤礼”习俗》,《美拉斯》(维吾尔文),1997年第4期。
    [36] 阿布都热依木.艾布拉:《论吐鲁番-哈密维吾尔人传统习俗的地方特色》(维吾尔文),《新疆文化》,1987年第4期。
    [37] 海热提江.乌斯曼:《论维吾尔族的火塘崇拜习俗》,《美拉斯》(维吾尔文),2000年第5期。
    [38] 海热提江.乌斯曼:《新疆饮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地位》,《新疆社会科学研究》(维吾尔文),1998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