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社会对教育寄予厚望,必然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天,人类正在步入一个以信息快速增长为特征的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信息化已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迎接社会信息化的挑战,培养学生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与读、写、算一样成为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必须紧扣时代脉搏,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师。据此,本文在占有大量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调查了高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成因。针对问题与原因,提出了高师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对策构想。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二、三部分从信息素养教育提出的背景、信息素养教育的含义及高师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等方面探讨了信息素养教育的一般理论与实践意义。第四部分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高师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从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维度进行。调查对象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三个层次。然后,根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运用Spss10.0和Origin5.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论文的最后提出了加强高师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建议: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革和加强高师文献检索课和计算机课教学;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与其它学科领域的整合;建立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及评价方法。
The key to vitalize a nation is education, and the key to vitalize education is the teacher. Since the society places great hopes on education, it demands highly the qualification of teachers. Today, we are stepping into an era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apid growth of information, which is becoming an extremely important factor in many aspects of society. Information has become a worldwide trend of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world. Therefore, in order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this society, our teachers must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to obtain and filter information rapidly, to discriminate kinds of information accurately, and to work on and process information creatively. These abilities are of equal information and lifetime benefit to students as the basic ability to read, write and calculate.
    As the cradle of teacher training, Higher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should closely throb with pulse of our times, and adopt posi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cultivate new teachers required by the needs of the new ag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essa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reference of abundant research literature on information-literacy education, has investigat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has fou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 various causes of them. To counter these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 this essay has also proposed some tentative
    
    
    
    countermeasures to develop information-literacy education in Higher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three of which deal with the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information-literacy education through discussing the background, conception and necessity of it .The fourth part is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state-of-art of the information-literacy education in the Higher Teac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Chongqing by adopting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s well as interview survey, I make the investigation, which involves such four dimensions as the students' knowledge, consciousness, competence and morality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 subjects involve three levels of structure of specialty,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Through employing the SPSS 10.0 and ORINGIN5.0 software, I mak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e so as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ur information-literacy education and the reasons. Then,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it. Firstly, to renew our idea and realize the significance of it. Secondly, to improve the curriculum on literature search and computer. Thirdly, to adjust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materials. Fourthly, to join the information-literacy education with those of the other subjects. Finally, to set up the new model and assessment for teaching .
引文
[1]刘鹂:《试论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若干问题》,《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10期,第55页。
    [2][3]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年11月7日。
    [4]96北京国际图联大会中国组委会秘书处编:《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第60届大会论文选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5]王旭卿:《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第3期。
    [6]钟伟:《学与教的新坐标:信息素养》,《中国教育报》2001年3月1日第3版。
    [7]吴季松著:《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8][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焱等译:《第三次浪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52页。
    [9][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5页。
    [10][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著,刘钢译:《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11][32][35][65][美]约翰·奈斯比特著,梅艳译:《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第15页、第23页、第32页、第23页。
    [12]刘力南:《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项战略措施——调整培养目标》,《教育研究》1997年第10期。
    [13][美]迈克尔·G·泽伊著,王剑南等译:《擒获未来:21世纪的科技与人类生活》,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页。
    [14]兰英:《教师教育理念形成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1999年)。
    [15]张诗亚:《论教育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教育评论》2001年第2期,第5页。
    [16]转引自张诗亚著:《惑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页。
    [17]转引自张西亚:《面向21世纪的信息普及教育》,《情报杂志》1998年第1期,第6页。
    [18][56]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200页、第108页。
    [19]刘国华:《终身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学校教师的影响》,《未来与发展》1991年第2期,第39页。
    [20][21][96]陈建翔:《“新教育”:为学习服务》,《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第49页、第50页、第49页。
    
    
    [22][84]转引自汤根沐、万里鹏、陈明贵:《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0年第6期,第49页、第50页。
    [23][45][46][47]桑新民:《从印刷时代走向信息时代——推动人类学习方式与教育模式的历史性变革》,http://www.xsedu.net/xxjslw/zJ/2.htm
    [24][27]转引自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第9页、第10页。
    [25][95]转引自金国庆:《信息素养一词的概念分析及历史概述》,《国外情报科学》1996年第1期,第29页、第31页。
    [26]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Report of the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1989),http://www.ala.org/acrl/infolit.html
    [28]任胜国、周敬治主编:《文献信息检索教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29][33][40]李太平:《信息教育论纲》,《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第11页、第10页。
    [30][31]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第83—84页。
    [34]黄小寒:《从信息本质到信息哲学——对半个世纪以来信息科学哲学探讨的回顾与总结》,《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3期。
    [36]李太平:《论信息素质及其培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1年第4期,第74页。
    [37]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第42页。
    [38]安迪·哈格里夫斯、莱斯利·N.K.罗:《充满矛盾的职业:世纪之交的教学》,《教育展望》(中文版)2001年第2期,第31页。
    [39]转引自周红、祝智庭:《论网络化环境中教师素质的培养》,《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第1期,第51页。
    [41][42][美]E·拉兹洛著:《决定命运的选择》,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0页、第151页,转引自李太平:《信息教育论纲》,《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
    [43]江泽民在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
    [44][89]王吉庆:《信息素养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第138页。
    
    
    [48]转引自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第46—47页。
    [49]木子:《在“信息海洋”中飘摇》,《方法》1998年第12期,第45页。
    [50]UNESCO:《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
    [51]任才:《体现时代要求、融会素质教育理念——写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启用之前》,《光明日报》2001年7月19日第2版。
    [52][53]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变化》,《人民教育》2001年第12期,第33、32页。
    [54][55]马佳宏:《教育信息化与新型教师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期,第20页、第20—21页。
    [57]转引自李建平:《教师教研不能无土栽培》,《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10日第2版。
    [58]宁虹、刘秀江:《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第40页。
    [59]宫作民、张桂芸主编:《新世纪教师素质论稿》,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85—387页。
    [60]刘恩权等:《沧州市高中物理教师素质结构的调查报告》,《学科教育》2000年第9期。
    [61]王绍仁:《社会信息化呼唤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第60页。
    [62]张忠恒:《面向农村 面向21世纪探索与构建培养新型师资的素质教育体系》,《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第2期,第2页。
    [63][66][68]林坚:《信息时代的信息选择》,《科技导报》2001年第1期,第6页。
    [64]《文汇报》2001年9月24日第12版。
    [67]崔景贵:《网络成瘾症与信息节食》,《中国教育报》2001年2月20日第6版。
    [69]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70]刘绿荫:《信息素质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管理》1999年第2期,第27页。
    [71]转引自陈文勇、杨晓光:《国外信息素养的定义和信息素养标准研究成果概述》,《图书情报工作》2000年第2期,第20页。
    [72]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1999.http://www.ala.org/acrl/nili/ilcomstan.html
    
    
    [73]范笑仙、刘东锋:《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应对》,《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第1期,第81页。
    [74]江净帆:《网络给高校德育带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5][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等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58页。
    [76]续润华、李建强:《美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第24页。
    [77][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9页。
    [78]廖哲勋:《论高师院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期,第56页。
    [79]王春英等:《高校课程设置:问题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8期,第52页。
    [80][81]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第50-52页。
    [82]黄权才、刘昌海:《论大学教师的信息能力与知识创新》,《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期,第91页。
    [83]张厚生、孔谦:《中国大学信息检索教育的发展》,《江苏图书馆学报》1997年第1期,第16页。
    [85]陈强璋:《努力提高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的再认识》。《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第66页。
    [86]刘克兰主编:《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87]卢乃桂:《信息社会的人才要求》,《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第10页。
    [88]何克抗:《美国的全球实验室课程——一种基于Internet的全新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开放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第18—20页。
    [90]杜素琼:《深化师范生情报教育浅谈》,《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第125页。
    [91]应悦:《网络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第26页。
    [92][93]王治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体现更完整意义的目标价值》,《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20日第3版。
    [94][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65页。
    
    
    [97]文喆:《学习方式、传播方式与课堂教学改革》,《人民教育》2000年第12期,第21页。
    [98][美]厄内斯特·博耶著:《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转引自续润华、李建强:《美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第21页。
    [99]顾建民、王沛民:《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第38页。
    [100]章毓晋:《谈谈设计型考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第1期,第21页。
    
    
    一、著作类
    1、[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焱等译:《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 1983年版。
    2、[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3、96北京国际图联大会中国组委会秘书处编:《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第60届大会论文选译》,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4、[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上),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5、宫作民、张桂芸主编:《新世纪教师素质论稿》,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何克抗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著:《学会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林平忠编著:《图书情报用户教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0、[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著,刘钢译:《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1、[美]迈克尔·G·泽伊著,王剑南等译:《擒获未来:21世纪的科技与人类生活》,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美]马克·波斯特著,范静哗译:《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3、[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等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14、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15、秦铁辉、王延飞等编著:《信息分析与决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任胜国、周敬治主编:《文献信息检索教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17、孙绍荣著:《教育信息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8、孙绍荣著:《教育信息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9、陶文昭、詹英编著:《网络教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
    20、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UNESCO:《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UNESCO:《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3、王吉庆:《信息素养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4、王枬、陈时见主编:《走向创新教育——教育变革的反思与前瞻》,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王文举主编:《信息学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年版。
    26、吴金昌主编:《教育信息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吴季松著:《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28、吴志荣著:《数字图书馆——从理念走向现实》,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29、颜泽贤、钱捷:《信息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0、[美]约翰·奈斯比特著,梅艳译:《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1、于漪主编:《现代教师学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2、张诗亚著:《教育的生机——论崛起的教育技术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3、张诗亚著:《惑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4、张天宝著:《主体性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版。
    二、论文类
    1、安迪·哈格里夫斯、莱斯利·N.K.罗:《充满矛盾的职业:世纪之交的教学》,《教育展望》(中文版)2001年第2期。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年11月7日。
    3、陈建翔:《“新教育”:为学习服务》,《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4、陈文勇、杨晓光:《国外信息素养的定义和信息素养标准研究成果概述》,《图书情报工作》2000年第2期。
    5、陈强璋:《努力提高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的再认识》,《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6、陈述涛:《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合格师资》,《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第1期。
    7、崔景贵:《网络成瘾症与信息节食》,《中国教育报》2001年2月20日第6版。
    8、杜素琼:《深化师范生情报教育浅谈》,《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2期。
    9、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行为的变化》,《人民教育》2001年第12期。
    10、范笑仙、刘东锋:《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及应对》,《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第1期。
    
    
    11、顾建民、王沛民:《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12、霍力岩:《教育的转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13、黄小寒:《从信息本质到信息哲学——对半个世纪以来信息科学哲学探讨的回顾与总结》,《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3期。
    14、黄权才、刘昌海:《论大学教师的信息能力与知识创新》,《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期。
    15、何克抗:《美国的全球实验室课程——一种基于Internet的全新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开放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16、金国庆:《信息素养一词的概念分析及历史概述》,《国外情报科学》1996年第1期。
    17、江净帆:《网络给高校德育带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师大2001年。)
    18、敬业:《信息素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5期。
    19、李太平:《信息教育论纲》,《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
    20、李太平:《论信息素质及其培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1年第4期。
    2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
    22、李建平:《教师教研不能无土栽培》,《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10日。
    23、兰英:《教师教育理念形成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师大1999年)。
    24、宁虹、刘秀江:《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25、刘国华:《终身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学校教师的影响》,《未来与发展》1991年第2期。
    26、刘力南:《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项战略措施——调整培养目标》,《教育研究》1997年第10期。
    27、刘鹂:《试论师范生信息素养教育的若干问题》,《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10期。
    28、刘恩权等:《沧州市高中物理教师素质结构的凋查报告》,《学科教育》2000年第9期。
    
    
    29、刘绿荫:《信息素质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管理》1999年第2期。
    30、刘守芬、孙晓芳:《论网络犯罪》,《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31、林坚:《信息时代的信息选择》,《科技导报》2001年第1期。
    32、林立强:《高等师范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33、廖哲勋:《论高师院校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1期。
    34、卢乃桂:《信息社会的人才要求》,《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
    35、马佳宏:《教育信息化与新型教师的培养》,《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期。
    36、木子:《在“信息海洋”中飘摇》,《方法》1998年第12期。
    37、黎加厚等:《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素养》,《中国电化教育》1999年第7期。
    38、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8期。
    39、彭泽平、吴洪成:《面向21世纪重庆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论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40、任才:《体现时代要求、融会素质教育理念——写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启用之前》,《光明日报》2001年7月19日。
    41、桑新民:《从印刷时代走向信息时代——推动人类学习方式与教育模式的历史性变革》,http://www.xsedu.net/xxjslw/zJ/2.htm
    42、邵小彬:《论信息素养教育的普及》,《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43、沙勇忠、王怀诗:《信息伦理论纲》,《情报科学》1998年第6期。
    44、汤根沐、万里鹏、陈明贵:《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0年第6期。
    45、应悦:《网络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46、王治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体现更完整意义的目标价值》,《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20日。
    47、王旭卿:《美国的信息素养教育》,《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第3期。
    48、王绍仁:《社会信息化呼唤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
    
    
    49、王春英等:《高校课程设置:问题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8期。
    50、《文汇报》2001年9月24日。
    51、文哲:《学习方式、传播方式与课堂教学改革》,《人民教育》2000年第12期。
    52、续润华、李建强:《美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53、肖丽:《谈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学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第10期。
    54、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55、易红郡:《信息素养: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课题》,《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2期。
    56、张诗亚:《论教育发展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换》,《教育评论》2001年第2期。
    57、张西亚:《面向21世纪的信息普及教育》,《情报杂志》1998年第1期。
    58、张倩苇:《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59、张厚生、孔谦:《中国大学信息检索教育的发展》,《江苏图书馆学报》1997年第1期。
    60、张景生:《浅论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年第4期。
    61、周鸿:《论面向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62、周红、祝智庭:《论网络化环境中教师素质的培养》,《中国电化教育》2000年第1期。
    63、朱水林等:《论信息意识》,《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7年第4期。
    64、朱小蔓、杨一鸣:《走向自我成长型教师培养的高师素质教育》,《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65、章毓晋:《谈谈设计型考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第1期。
    66、钟志贤、杨蕾:《论网络时代的学习能力》,《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11期。
    67、钟伟:《学与教的新坐标:信息素养》,《中国教育报》2001年3月1日。
    
    
    1.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Report of the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1989) , http://www. ala. org/acrl/infolit. html
    2. Cindy Emmans. Internet Ethics Won' t Go Away. The Education Digest. Vol.66 No. 1 2000.
    3. Daniel D. Hade. Literacy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22 No. 8 1982.
    4. Gary Marchionini. Educating Responsible Citizen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ol.39 No. 2 1999.
    5. 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1999 http://www. ala. org/acrl/nili/ilcomstan. html
    6. Linda Langford. Information Literacy: A Clarification. http://emifyes. iserver. net/fromnow/oct98/clarify. html
    7. Mary F. Lenox, Michael L. Walker.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The Educational Forum. Vol. 57 Spring 1993.
    8. National Information Literacy Survey, http://library, csusm. edu/acrl/survey, htm
    9. Objectives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A Model Statement for Academic Librarians, http://www. ala. org/acrl/guides/objinfolit. html
    10. Winning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 http://www.fno.org/sum00/winning. 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