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信用权民法保护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信息流通的范围和效率都大幅提高,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网络购物、网络交易等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网络经济无论从经济规模还是经济总量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也日益提升,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重要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为损害信用利益信息的散布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这也是近年来利用网络实施损害信用利益案件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这一现象一方面反映出了网络时代信用权益保护所面临的新问题、新特点,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在实践中对于信用权益保护的不足,在法律适用上的障碍。
     尽管网络环境是虚拟的,但是侵害信用权的损害后果却是现实存在的,利用网络以诋毁、诽谤方式,捏造和散布损害他人信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侵害信用权的行为不仅会对权利主体的人格利益造成损害,更为重要的是会造成间接的、财产性利益的损害,财产性利益的损害则主要包括期待利益损害和信赖利益损害。并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如何建立和完善网络环境下信用权保护制度,也成为当前社会发展所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信用权是民事主体就其经济能力和履约意愿在社会上获得的客观评价和信赖所享有保有、支配和维护的人格权。侵害信用权的违法行为会导致社会公众对特定主体经济评价水平的降低和经济能力信赖的损毁,从而导致权利主体财产性利益上的损失。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已经先后在《民法典》中将信用权确立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对信用权采取直接保护方式。而我国立法上并没有将信用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予以保护,实务中采取名誉权保护方式对信用利益进行间接保护,但这一保护方式目前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认为,我国立法上对信用权应采取直接保护的方式,并在《民法典》人格权编中明确规定信用权为一项具体人格权,并以此为基础,对单行法的立法也具有指导作用。作为一项兼具财产性利益的人格权,对侵害信用权的民事救济应采取以金钱救济方式为主,非金钱救济方式为辅的救济原则,而金钱救济方式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全文从民法视角对信用权和网络侵权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侵害信用权的责任构成与责任承担,并在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比较法考察的基础上,对构建网络环境下我国信用权民法保护提出建议。
With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and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thescope and efficiency are greatly improved the flow of information, the Internet has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specially with the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shopping, network transactions, e-commerce industry,network economy from economic scale and economic output in the whole nationaleconomy proportion is increasing, the cred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duce thetransaction cost,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and improvetransaction efficiency.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t the sametime, provided a new media for information spreading damage credit interest, one of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in recent years the frequent cases of injury to credit interest.This phenomenon shows that the new era of network problems, credit rights andinterests protection in face of the new features, on the other hand also reflects China'scurr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the practiceof credit deficienc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obstacle.
     Although the network is virtual, but the infringement of credit right damageconsequence is in reality, using the Internet to slander, libel, false and spread harmothers credit issues are also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infringement of credit rightbehavior will not damage the interests of the subject of right of personality, moreimportantly will cause indirect damage of property interests, property interests damageis mainly include the expectation interest and reliance interest damages damage. And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how to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credit protection system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but alsobecome a prominent problem needed to be solved in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Credit right is civil subject evaluation on its economic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will have in society and maintain trust enjoys, control and maintenance of the right ofpersonality. The illegal acts against the right of credit will cause the public to thespecific subject of economic evaluation and reduce the economic ability to trust thedestruction, which leads to the subject of rights and property losses. Some civil law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successively in the "Civil Code", the right of creditestablished as an independent civil right, take the direct protection of the credit right.But our country legislation did not credit right as an independent right to protect, inpractice to take the protection of right of reputation of indirect protection of creditinterests, but this protection mode at present obviously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our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thinks, China's legislation on the credit right should be protected in adirect way, and in the "Civil Code" personality right encoding specified in the creditright is a concrete right of personality, and on this basis, the specific legislation also hasa guiding role. As a has property interests of right of personality, of violating creditrights civil remedies should be taken to relief money means mainly, supplemented bythe principle of non monetary relief way of relief, but relief money means includeproperty damage and moral damage compensatio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civil law right of credit and network tort theories, analyzes and responsibility constitutethe infringement of credit right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responsibility, and in thecivil law and common law, comparative law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put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protection of our credit right in civil law construction undernetwork environment.
引文
①李红玲,论信用权的若干问题[J].《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4期.
    ①徐欣彦,论信用权及其民事立法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法律硕士学位论文,第41页.
    ②杨立新,侵权法论(上)[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452页.
    ①徐欣彦,论信用权及其民事立法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法律硕士学位论文,第42页.
    ②吴肖,构建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探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4页.
    ③崔建远,民法:给我们的生活以呵护[J].《法律生活周刊》2002年12月30日.
    ④杨立新,民法典为什么规定信用权.杨立新民法网2003年1月6日.
    ①朱塞佩.格罗素,黄风译.罗马法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4页.
    ②黄风.罗马法词典[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③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④周枬.罗马法原论(上)[M].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07页.
    ⑤周枬.罗马法原论(上)[M].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27页.
    ①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②西塞罗.论义务[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3页.
    ③周枬.罗马法原论(上)[M].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25页.
    ④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⑤刁胜先.中西诚实信用原则的比较研究概念[J].甘肃社会科学,2001(4),第39页.
    ⑥石淑华、李建平.论现代信用文化建设[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期,第76页.
    ①江平、程合红.论信用——从古罗马法到现代社会[J],载《东吴法学》2000年特刊.
    ②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475页.
    ③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页.
    ④苏号朋、蒋笃恒.论信用权[J].法律科学1995年第2期,第64页.
    ⑤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第299页.
    ⑥杨立新.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535页.
    ⑦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M](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第148页.
    ①杨立新.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536页.
    ①崔维.论信用权的内涵及其法律保护[D].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页.②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M].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页.
    ③杨立新.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537页.
    ①Black’s Law Dictionary(Fifth Edition),West Publishing Co,1979,P331.
    ②沃克著,李双元译.牛津法律大词典(英)[M].法律出版社2003版,第282页.
    ③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编译.世界各国信用相关法律译丛(北美卷)[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④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编译.世界各国信用相关法律译丛(北美卷)[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223页.
    ①Schricker, ffentliche Kritik an gewerblichen Erzeugnissen und beruflichen Leistungen,AcP172(1972),203.
    ①杨立新、尹艳.论信用权及其损害的民法救济[J].法律科学1995(4),第50页.
    ①徐桂芹.关于信用权的法律保护[M].政法论丛2002年第6期,第56页.
    ②杨立新、尹艳.论信用权及其损害的民法救济[J].法律科学1995年第4期,第50页.
    ③巴劲松.论信用的民法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5页.
    ①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总则篇[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②巴劲松.论信用的民法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1页.
    ③王泽鉴.侵权行为法[M](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④杨立新.人身权法论[M](修订版).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697页.
    ⑤史尚宽.债法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⑥[德]克里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上卷),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①杨立新、尹艳.论信用权及其损害的民法救济[J].法律科学,1995(4),第51页.
    ②Cass.Civ.1ère,5mars1991,Bull.civ.,I.n85.
    ①张今.知识产权新视野[M].第153页‐155页.
    ②苏号朋蒋笃恒.论信用权[J].载于法律科学1995年第2期,第66页.
    ①长佳.商标、商誉价值创立、开发之浅见[J].载《扬州大学商学院学报》,1996年第10期.
    ①胡田野.论信用权(上).http://www.ncclj.com/Article_show,国家民商法审判网,2006‐1‐10.
    ①杨立新.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②杨立新.人身权法论[M](修订版).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698页.
    ③李新天,朱琼娟.论“个人信用权”—兼谈我国个人用户服务法制的构建[J],载《中国法学》2003(5),第98页。
    ④王利明,杨立新,姚辉.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⑤陈元雄.民法总则新论[M].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173页.
    ①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579页.
    ②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③程合红.商事人格权刍议[J].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5期,第86‐88页.
    ④江平、程合红.论信用—从古罗马法到现代社会,江平文集[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12‐‐528页.
    ⑤李新天、朱琼娟.论“个人信用权”‐‐兼谈我国个人信用法律的构建[J].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⑥许文义.个人资料保护法论[M].三民书局2002年版,第60页.
    ①吴汉东.论信用权[J].载《法学》2001年第3期,第45页.
    ②吴汉东.论信用权[J].载《法学》2001年第3期,第41页.
    ③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1版,第550页.
    ④谢怀栻.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第73页.
    ⑤王中.我国信用权立法诸问题研究‐‐‐兼谈律师信用权立法保护.法律论文资料库,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3869.
    ①任丹丽.论信用权的民法保护[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第136页.
    ②李新天、朱琼娟.论“个人信用权”—兼谈我国个人信用法制的构建[J].《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第25页.
    ①李双元、温世扬.比较民法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149页.
    ①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上册)[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158页.
    ②杨立新.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70页.
    ③康德著,沈叔平译.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9页.
    ④有关权利本质的各种学说在我国现有出版的“民法总则”类教材与专着中都有介绍,本文在此不作赘述。
    ⑤梁慧星.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63页.
    ⑥王泽鉴著.民法总则(增订本)[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⑦G. W. Paton, Jurisprudence(4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p.286.转引自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500页.
    ①李晓春.论权利的要素与本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21卷第6期,第8页.
    ②李辉.权利内涵浅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11月第6期总第72期,第73页.
    ③[美]吉多卡拉布雷西、A.道格拉斯梅拉米德.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不可让与性:一个权威的视角.徐爱国组织编译,《哈佛法律评论》[M].2005年版,第280页.
    ①胡田野.财产权、自由与人格权—对民法典制定的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04(5),第178页.
    ①[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01页,第48‐49页.
    ②胡田野.财产权、自由与人格权—对民法典制定的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04(5),第177页.
    ①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7页.
    ②沈达明、郑淑君.比较破产法初论[M].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
    ③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flfg/2005‐10/28/content_85478.htm.
    ①查士丁尼,张企泰译.法学总论[M].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6页.
    ①Ruck, Rudy, R. U. Sirius and Queen Mu, eds.,Mondo2000: A User’s Guide to the New Ag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1992, P.264.
    ②Aron Mefford (1997). Lex Informatica: Foundations of Law on the Internet.5IND. J. Global Legal Study.p.211‐218.
    ①张新泽.关于征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J].载于《金融时报》2004年11月23日.
    ②蓝寿荣、陈冰竹.美国个人信用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载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③参见北京市委研究室“深圳上海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联合课题组.深圳上海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载北京调研网:http://www.bjdeyj.gov.cn/swyjs/dykw/cx/wqsh/wtdy_2004/shjj_2004_7/t20040728_113141.htm.
    ①东方早报:征信业管理条例3月15日起实施每人每年可免费查信用报告两次,http://www.dfdaily.com/html/136/2013/1/30/939689.shtml,2013年1月30日.
    ②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评价中心,http://www.ectrustprc.org.cn/intro.html.
    ③王群星.引入征信系统,促进电子商务良好发展[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0页.
    ①James P.Nehf.“A Iegislative Framework for Reducing Fraudin theCredit Repair Industry”,70N.C.L.Rev.1992,p.798(diseus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O industry and surrounding, legislative framework).
    ②杨立新.名誉权的“膨胀”与”瘦身”[J].《方园》2005(133),第23页.
    ①参见《中环人民共和国征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国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wgk/2013‐01/29/content_2322231.htm.
    ②参见《中环人民共和国征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国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wgk/2013‐01/29/content_2322231.htm.
    ③陈潜,唐民皓.信用法律制度及运行实务[M].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①胡大武.侵犯信用权民事责任研究—以征信实践为中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第70页.
    ②杨立新.人格权法立法报告[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③参见《中环人民共和国征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国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wgk/2013‐01/29/content_2322231.htm.
    ④杨立新.人格权法立法报告[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①参见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第615条,载http://www.ftc.gov/os/statutes/031224fcra.pdf.
    ②艾瑞咨询.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达1.85万亿元,增速渐趋平稳.http://ec.iresearch.cn/shopping/20140114/224908.shtml.2014年1月14日.
    ③艾瑞咨询.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9.9万亿元.http://ec.iresearch.cn/others/20140115/225005.shtml.2014年1月15日.
    ④田美玉、王正志.网络信用的管理与权益保护[J].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网规研究中心《网规研究通讯》2012年第一期,第102页.
    ①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M].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②陈满玉.电子商务中信用权法律制度的框架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4月第22卷第2期,第153页.
    ①张翠玲、黄丽红.电子商务中诚信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6).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国和国中央政府网.http://www.gov.cn/banshi/2005‐08/31/content_68766.htm
    ①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②王利明.人格权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6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国和国中央政府网.http://www.gov.cn/banshi/2005‐08/31/content_68766.htm
    ②王保树.经济法原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①蒙牛“未来星”恶攻伊利“QQ星”.通辽日报[N].2010年10月22日,第9版.
    ①360大战QQ的.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2179b7737fd5360cba1adbdf.html.
    ②百度百科:腾讯360之争,http://baike.baidu.com/view/4633773.htm?subLemmaId=4633773&fromenter=3Q%B4%F3%D5%BD.2013年12月13日.
    ①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2)一中民初字第5718号.
    ①钟静宜.浅析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J].《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
    ①党跃臣、曹树人.网络出版知识产权导论[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8页.
    ②郑新建、高晓春.网络与商誉保护[J].《知识产权》2000年6月15日,第10‐11页.
    ①白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硕士学位论文,第8页.
    ①杜邦公司诉北京国网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侵犯商标权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0)一中知初字第117号),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2/06/id/6150.shtml.
    ②白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硕士学位论文,第8页.
    ①侯霞.网络环境中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①屈茂辉,凌立志.网络侵权行为法[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60页.
    ①网易新闻:恒升告王洪大事记. http://talk.163.com/06/0831/18/2PSGDASF00301JAK.html,2006年08月31日.②王利民.人格权与新闻侵权[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236页.
    ③网易新闻.恒升告王洪大事记. http://talk.163.com/06/0831/18/2PSGDASF00301JAK.html,2006年08月31日.
    ④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714.htm.
    ⑤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banshi/2005‐08/31/content_68770.htm.
    ⑥张新宝.言论表述和新闻出版自由与隐私权[J].载《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①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rUCLyVfgg—SrNsEZgBdRPvqqY_Igas_2g5n2SYLQa2Dg0h3IxPxJdrR9XdBXP_MoqEzc5I‐Xn2pqsYxJDAnN9I‐GUOB_SC2RMDIR0Id7_Jw32u‐TXUztRenEKmq_i9.
    ②杨立新.名誉权的“膨胀”与”瘦身”[J].《方园》2005(133),第23页.
    ①杨立新.人格权法立法报告[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②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页.
    ③胡大武.侵害信用权责任构成[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9页.
    ④宋宁.论信用权[D].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
    ①Matthew Collins (2001). The Law of Defamation and the Internet.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73.
    ①于雪锋.网络侵权法律应用指南[M].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7页.
    ①戴黍.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9页.
    ②John. G, FLEMING, the Law of Torts. The law book company limited, seventh Edition, p.572.
    ③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群众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①艾茜.个人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2页.
    ①王泽鉴.侵权行为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②龚瑞祥.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①李方.互联网:民主?大民主[J].载《凤凰周刊》2004年第8期.转引自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页.
    ①贺卫方.传媒和司法三题[J].《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②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③王建红.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发展及其理论困境[J].《新闻知识》2000年,第9‐10页.
    ①(美)唐纳德M吉尔摩、杰罗姆:A巴龙、托德F西蒙著,梁宁等译.美国大众传播法:案例评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①(美)庞德著,沈宗灵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2页.
    ②周叶中、李德龙.论公民权利保障与限制的对立统一[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1),第28页.
    ③杨立新.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600页.
    ①范进学.权利冲突与权利滥用[J].《法制日报》2002,3月17日.
    ②王克金.权利冲突论‐‐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2),第49页.
    ③谈梁华.个人征信制度中的个人信用权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9页.
    ①(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9页.
    ①李卫东.网络道德与社会伦理冲突琐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第84页.
    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法律图书馆.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239.
    ①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256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flfg/2009‐12/26/content_1497435.htm.
    ③刘廷婷.美国法上的网络诽谤侵权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5页.
    ①汤浩.网络侵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5页.
    ①杨立新.《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的理解与解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9页.
    ②杨立新.《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的理解与解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10页.
    ③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ask Force: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September1995,at114‐124.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flfg/2009‐12/26/content_1497435.htm.
    ②徐伟.网络服务提供商侵权责任理论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3页.
    ③杨立新.《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的理解与解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8‐9页.
    ①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60页.
    ②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③张新宝.侵权责任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④《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4912/n11296542/11957379.html.
    ⑤《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4912/n11296542/11957379.html.
    ①参见《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搜狗百科. http://baike.sogou.com/v53533.htm.
    ②张新宝、任鸿雁.互联网上的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解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24页.
    ③《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4912/n11296542/11957379.html.
    ④《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搜狗百科. http://baike.sogou.com/v53533.htm.
    ①杨立新.侵权法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219页.
    ②吴汉东.论信用权[J].《法学》2001年第1期,第47‐48页.
    ③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页.
    ①Atiyah,Contracts,Promises and the Law Obligations,94,L.Q.Rev193,pp.211‐212(1978).
    ①杨立新.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545页.
    ②张新宝.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78页.
    ③刘信平.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之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页.
    ①杨立新.侵权法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235页.
    ①[美]H.L.A哈特、托尼.奥诺尔,张绍谦、孙战国译.法律中的因果关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flfg/2009‐12/26/content_1497435.htm.
    ①刘晓海.《侵权责任法》“互联网专条”对网络服务提供商侵犯著作权责任的影响[J].《知识产权》2011年第9期,第13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flfg/2009‐12/26/content_1497435.htm.
    ③杨立新.侵权法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194页.
    ①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下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页.
    ②杨立新.《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的理解与解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4月第2期,第4页.
    ③张新宝、任鸿雁.互联网上的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解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20页.
    ④吴汉东.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J].《中国法学》2011年第2期,第42页.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flfg/2009‐12/26/content_1497435.htm.
    ①史尚宽.债法总论[M].台湾荣泰印书馆1978年版,第148页.
    ②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1页.
    ③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M].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页.
    ④吴汉东.论信用权[J].《法学》2001年第1期,第48页.
    ⑤魏振瀛.民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1页.
    ①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6‐97页.
    ②杨立新.侵权法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页.
    ③杨立新.侵权法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262页.
    ①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①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M].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76‐96页.
    ②王眉.网络传播中的名誉侵权问题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05页.
    ③《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zwgk/2013‐02/08/content_2330133.htm.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flfg/2009‐12/26/content_1497435.htm.
    ②吴汉东.论信用权[J].《法学》2001年第1期,第48页.
    ③吴汉东.论信用权[J].《法学》2001年第1期,第48页.
    ①杨立新.人身权法判例与学说[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banshi/2005‐08/31/content_68770.htm.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3‐10/29/content_30435764.htm.
    ③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488页.
    ④苏号朋、蒋笃恒.论信用权[J].《法律科学》1995年第2期,第67页.
    ①吴汉东.论信用权[J].《法学》2001年第1期,第48页.
    ②郭卫华.新闻侵权热点问题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
    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http://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1829/2751.shtml.
    ①[美]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徐传玺、石宏译.侵权法重述[M],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②杨立新.侵权法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8月第5版,第537页.
    ③胡大武.侵害信用权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2页.
    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名誉侵权纠纷案件的处理意见》.http://wenku.baidu.com/view/60452e4de45c3b3567ec8b37.html
    ②徐国栋主编,徐涤宇译.智利民法典[M].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434页.
    ①史尚宽.债法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8‐289页。
    ②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二卷)[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③陈孟樵.“信赖保护原则于行政函释废止使之适用”,李模实务法学基金会九十三年第九届法学论文征选德奖作品集《判解研究汇编》[M](八),财团法人李模法学基金会,2005年12月出版,第131页.
    ④胡大武.侵害信用权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3页.
    ①朱广新.信赖责任研究—以契约之缔结为分析对象[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41页.
    ②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1册)[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③崔建远.合同资任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5页.
    ④马新彦.信赖与信赖利益考[J].《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第77页.
    ⑤凃咏松.信赖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1页.
    ①凃咏松.信赖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8页.
    ②[意]毛罗.布萨尼、[美〕弗农瓦伦丁帕尔默主编.欧洲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M],张小义、钟洪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③陈聪富.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M].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245页.
    ④Ryan v.A‐G[1965]IR294(Kenny J);Yeates v.Minister for Post and Telegraphs[1978]ILRM22(Kenny J).
    ⑤Murphy v.Stewart[1973]IR97,117(Sup Ct.).
    ①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第5条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②郑仁荣.论诽谤[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0页.
    ③全红梅.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7(7),第175‐176页.
    ④张新宝.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39‐40页.
    ①[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潘汉典、米健译.比较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35页.
    ②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M].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页.
    ③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M].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页.
    ④种明钊.竞争法[M].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页.
    ①邵建东.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2页.
    ②[德]卡尔.拉伦次著,王晓晔译.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③艾茜.个人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5页.
    ④谢铭洋、陈晓慧.德国对网路服务之新规范——资讯服务与通讯服务法[DB/OL].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www.chinalawinfo.com/lstd/tszs/index.asp.
    ⑤〔意〕毛罗布萨尼、〔美〕弗农瓦伦丁帕尔默主编:欧洲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M],张小义、钟洪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50页.
    ⑥[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M],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4‐35页.
    ①〔意〕毛罗布萨尼、〔美」弗农瓦伦丁帕尔默主编:欧洲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M],张小义、钟洪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116页.
    ②〔意〕毛罗布萨尼、〔美」弗农瓦伦丁帕尔默主编:欧洲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M],张小义、钟洪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86页.
    ①费安玲、丁玫译.意大利民法典[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75‐676页.
    ②费安玲、丁玫译.意大利民法典[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0页.
    ③黄道秀、李永军、鄢一美译.俄罗斯联邦民法典[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77‐78页.
    ①吴麓琪.德国刑法上之妨害名誉罪[J].《辅仁法学》1991年第10期.第84页.
    ②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M].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③吕艳滨.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田禾主编:亚洲论坛(第一卷)[M].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④[法]阿兰.佩雷菲特.信任社会[M],邱远婴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页.
    ⑤陈元雄.民法总则新论[M].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173页.
    ⑥刘蕾.信用权民法保护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7页.
    ①胡大武.侵害信用权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1页.
    ②廖正豪.名誉权保护之研究[M].典章企业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版,第80页.
    ③台湾刑法典.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e627e9f67c1cfad6195fa7d5.html.
    ④胡大武.侵害信用权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2页,引注647.
    ①王家福.中国民法学[M].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430页.
    ②朱丽叶、沈利.互联网上的诽谤的法律问题[J].《国际商务研究》2001年第1期.
    ③参见英国《1952年诽谤法案》(The Defamation Act1952UK).
    ④参见英国《1952年诽谤法案》(The Defamation Act1952UK).
    ⑤杨立新.人身权法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3版,598页.转引John G Fleming:《民事侵权法概论》,何美欢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3页.
    ⑥朱文雁.论英国对诽谤的法律规制[D].山东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6页.
    ⑦胡雪梅.英国侵权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页.
    ①王建文.论商誉权的概念选择—兼及我国《民法》名誉权、信用权立法[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第214页.
    ②[英]克莱尔.奥维、罗宾.怀特著.欧洲人权法‐‐原则与判例[M,何志鹏、孙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3页.
    ③[日]望月扎二郎.英美法(新版)[M],郭建、王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9页.
    ④张春艳.论消费信用权[D].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0页.
    ⑤林钧跃.美国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春江知识创新:http://www.ok2001.net.
    ①[美]肯尼斯亚伯拉罕、阿尔博特泰特选编,许传玺、石宏等译.侵权法重述[M].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191页.
    ②陈绚.虚拟空间的真实侵害‐‐网络诽谤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1期.
    ③http://www..leginfo.ea.gov/cgi‐bin/calawquery?codesection=civ&codebody=&hits=20
    ④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2544
    ⑤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2544
    ⑥[美]肯尼斯亚伯拉罕、阿尔博特泰特选编,许传玺、石宏等译.侵权法重述[M].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页.
    ①American Jurisdiction2d, Libel and Slander§9.
    ②David Reisman (1942). Democracy and Defamation: Control of Group Libel.42Colum. L. Rev. P.730.
    ③[美]戴维麦迪尼.美国及欧盟国家征信系统的法律框架,国际研讨会文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④Philip H.Osborne,the Law of Torts,20d.ed,Toronto:Irwin Law,2003,p.203.
    ①澳门民法典.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2958686ab84ae45c3b358c50.html.
    ②David Price and Korieh Duodu,Defamation,Law,Procedure and Practice,London,Sweet&Maxwell,2004,p.20.
    ①季秀平.信用权与商誉权之比较及我国民法典的选择[J].法学版,2005(5).
    ②王泽鉴.债法原理(三)侵权行为法(第1册)[M].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141页.
    ③吴汉东.论信用权[J].《法学》2001年第1期,第46页.
    ④王泽鉴.人格权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66页.
    ⑤张春艳.论消费信用权[D].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9页
    ⑥寿荣.试析美国个人信用的法律规制[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第34页.
    ①周汉华主编.个人信息保护前沿问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②MalcoloCronlPton:“亚洲隐私法的经验与出路”,温珍奎译,周汉华主编.个人信息保护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③杨立新.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2011版.第537页.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国人大网. 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06/content_4470.htm.
    ②宋宁.论信用权[D].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5页.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国人大网. http://www.npc.gov.cn/wxzl/wxzl/2000‐12/06/content_4470.htm.
    ②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法律图书馆.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203.
    ③参见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法律图书馆.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203.
    ④参见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法律图书馆.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203.
    ⑤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98/113215199801.html.
    ⑥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98/113215199801.html.
    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98/113215199801.html.
    ②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item/flfgk/gwyfg/1998/113215199801.html.
    ③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flfg/2009‐12/26/content_1497435.htm
    ④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法律网. http://www.szxingshi.com/95w.html.
    ⑤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事法律网. http://www.szxingshi.com/95w.html.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banshi/2005‐08/31/content_68766.htm
    ②王利明.人格权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③于莹.信用问题的法律分析及调整—以合同法为中心之探讨[J].《法学评论》2003第2期,第45页.
    ④宋宁.论信用权[D].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5页.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13修正)》.国家知识产权局.http://www.sipo.gov.cn/zcfg/flfg/sb/fljxzfg/201309/t20130903_816432.html.
    ②参见《征信业管理条例》.法律图书馆.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09512.
    ③参见《征信业管理条例》.法律图书馆.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09512.
    ①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flfg/2009‐12/26/content_1497435.htm
    ②参见《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http://www.miitbeian.gov.cn/state/outPortal/queryMutualityDownloadInfo.action?id=226.
    ③“网络诽谤”信息被转发500次即可判刑.新华每日电讯[J].2013年9月10日第4版.
    ①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http://legal.people.com.cn/GB/51654/363283/368986/.
    ②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http://legal.people.com.cn/GB/51654/363283/368986/.
    ③参见《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4912/n11296542/11957379.html.
    ①参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wxzl/gongbao/2001‐03/05/content_5131101.htm.
    ①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①360大战QQ的.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2179b7737fd5360cba1adbdf.html.
    ②德国企业家告赢谷歌侵权.新京报网. http://www.bjnews.com.cn/world/2013/06/03/266789.html,2013年6月3日.
    ①钟明霞.信用法律制度研究[J].《当代法学》2002年第7期.
    ①杨冬风.信用权权利性质及其立法保护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6页.
    ①张新宝.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侵权百案类评(上),张新宝主编:侵权法评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第1辑,第47页.
    ①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内涵及其实现与保护[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258页.
    ②江帆.商誉与商誉侵权的竞争法规制[J].《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5期,第48页.
    ①马艳艳.信用权独立化的法律思考.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3页.
    ②谢怀轼.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①杨立新.人格权专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页.
    ②吴汉东.论信用权[J].《法学》2001年第1期,第47页.
    ①黄文华.诚实信用诚信[J].载《光明日报》,2003年8月12日.
    ②曾建平、余小江.诚信与公民社会散论[J].载《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③肖道斌.信用权制度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9页.
    ①肖道斌.信用权制度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2页.
    ①杨冬风.信用权权利性质及其立法保护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1页.
    ②刘蕾.信用权的民法保护研究.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2页.
    ①尹田.论人格权及其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应有地位[J].《人民法院报》2003年7月11日,第6版.
    ②杨冬风.信用权权利性质及其立法保护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9页.
    ③胡大武.侵害信用权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0页.
    ①杨立新.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300页.
    ②Deutsch/Ahrens,Deliktsrecht,4Auflage,2002,S.103.
    ③杨冬风.信用权权利性质及其立法保护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0‐31页.
    ④Münchener Kommentar,Bürgerliches Gesetzbuch,Band1,Verlag C.H.Beck2001,S.225.
    ⑤OGH,14.03.2000,Gesch ftszahl4Ob64/00s.
    ①王泽鉴.人格权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三)‐‐人格权的具体化及保护范围(5)‐‐信用权[J].《台湾.本土法学》,第91期,2007(2),第35页.
    ②李新天、朱琼娟.论“个人信用权”[J].《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第101页.
    ①何国强.论作为独立人格权的信用权[J].《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7期,第102页.
    ①[德]克里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M],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745页.
    ②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J].载于《中国社会科》,2000年第4期.
    ③Jimmie O. Clement,Limiting Puntive Damages:A Placebo for America’s Ailing Competitiveness,Copyright(c)1992St.Mary’s University of San Antonio,St. Mary’s Law Journal.
    ④Michael Rustad,Thomas Koenig,The Historical Continuity of Punitive Damages Award:Reforming the TortReformers,Copyright(c)1993The American University Law Review.
    ⑤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M].法律出版社2003第1版,第1120页.
    ①张新宝.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468页.
    ②陈艺妮、金晓彤.网络购物中基于信任——不信任视角的顾客细分研究[J].管理探索2010,(1),第12‐14页.
    ③王群星.引入征信系统,促进电子商务良好发展.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0页.
    ④冯果.由封闭走向开放‐关于商事信用的若干理论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第47‐57页.
    ①程信和、赵湘英.产品责任法比较研究—兼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
    [1]杨立新,侵权法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13年版.
    [2]杨立新,侵权行为法对策[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黄风.罗马法词典[M].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朱塞佩.格罗素,黄风译.罗马法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徐国栋.诚实信用原则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周枬.罗马法原论(上)[M].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7]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8]西塞罗.论义务[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以诚实信用原则的法理分析为中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吴汉东、胡开忠.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1]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
    [12]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M](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14]杨立新.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2011年第1版.
    [15]杨众先.商誉和其他无形资产[M].时展主编,中华会计思想宝库(第一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16]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7]邓曾甲.日本民法概论[M].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18][英]戴维M沃克主编.牛津法律大辞典[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19]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编译.世界各国信用相关法律译丛(北美卷)[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20]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总则篇[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1]史尚宽.债法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王泽鉴.侵权行为法[M](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杨立新.人身权法论[M](修订版).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24][德]克里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M](上卷),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5]张今.知识产权新视野[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6]长佳.商标、商誉价值创立、开发之浅见[J].载《扬州大学商学院学报》,1996年第10期.
    [27]王利明,杨立新,姚辉.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8]陈元雄.民法总则新论[M].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版.
    [29]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与完善[M].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579页.
    [30]程合红.商事人格权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1]许文义.个人资料保护法论[M].三民书局2002年版.
    [32]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33][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01页.
    [34]沈达明、郑淑君.比较破产法初论[M].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5]查士丁尼.张企泰译.法学总论[M].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36]陈潜,唐民皓.信用法律制度及运行实务[M].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7]胡大武.侵犯信用权民事责任研究—以征信实践为中心[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8]杨立新.人格权法立法报告[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39]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M].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40]王利明.人格权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1]王保树.经济法原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2]党跃臣、曹树人.网络出版知识产权导论[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新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
    [44]于雪锋.网络侵权法律应用指南[M].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45]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群众出版社1993年版.
    [46]王泽鉴.侵权行为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龚瑞祥.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8]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49](美)唐纳德M吉尔摩、杰罗姆:A巴龙、托德F西蒙著,梁宁等译.美国大众传播法:案例评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美)庞德著,沈宗灵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1]杨立新.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52](英)哈耶克著,邓正来译.自由秩序原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53]张新宝.侵权责任法原理[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张新宝.侵权责任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张新宝.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57]刘信平.侵权法因果关系理论之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8][美]H.L.A哈特、托尼.奥诺尔,张绍谦、孙战国译.法律中的因果关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9]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下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0]史尚宽.债法总论[M].台湾荣泰印书馆1978年版.
    [61]郭卫华.新闻侵权热点问题研究[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62]王利明、杨立新.侵权行为法[M].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63]王眉.网络传播中的名誉侵权问题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第1版.
    [64]杨立新.人身权法判例与学说[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5]魏振瀛.民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7]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8][美]肯尼斯S亚伯拉罕、阿尔伯特.C.泰特选编,徐传玺、石宏译.侵权法重述[M],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9]徐国栋主编,徐涤宇译.智利民法典[M].金桥文化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2年版.
    [70]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二卷)[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1]朱广新.信赖责任研究—以契约之缔结为分析对象[M].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2]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1册)[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崔建远.合同资任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4][意]毛罗.布萨尼、[美〕弗农瓦伦丁帕尔默主编.欧洲法中的纯粹经济损失[M],张小义、钟洪明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5]陈聪富.因果关系与损害赔偿[M].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版.
    [76][德]K.茨威格特、H.克茨著,潘汉典、米健译.比较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7]种明钊.竞争法[M].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8]邵建东.德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9][德]卡尔.拉伦次著,王晓晔译.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0]周汉华.域外个人数据保护法汇编[M].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1]黄道秀、李永军、鄢一美译.俄罗斯联邦民法典[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82]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M].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3]吕艳滨.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田禾主编:亚洲论坛(第一卷)[M].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4][法]阿兰.佩雷菲特.信任社会[M],邱远婴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5]赵旭东.企业与公司法纵论[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6]陈元雄.民法总则新论[M].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版.
    [87]廖正豪.名誉权保护之研究[M].典章企业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版.
    [88][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M],王献平、郑思成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89][美]戴维麦迪尼.美国及欧盟国家征信系统的法律框架,国际研讨会文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版.
    [90]王家福.中国民法学[M].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91]胡雪梅.英国侵权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2][英]克莱尔.奥维、罗宾.怀特著.何志鹏、孙璐译.欧洲人权法--原则与判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3][日]望月扎二郎.郭建、王钟译.英美法[M],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94]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编译.世界各国信用相关法律译丛(北美卷)[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
    [95]王征宇、于江、黎小波.美国的个人征信局及其服务[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96][美]安东尼路易斯著,徐爽译.言论的边界--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简史[M].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97]陈文吟.美国法导论[M].三民书局2007年版.
    [98][美]约翰.R.康芒斯.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M],寿勉成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9]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100]王泽鉴.债法原理(三)侵权行为法(第1册)[M].三民书局1998年版.
    [101]王泽鉴.人格权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0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1月,第5页.
    [103]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4]张新宝主编:侵权法评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第1辑.
    [105]杨立新.人格权专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6]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M].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107]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M].法律出版社2003第1版.
    [1]张新宝、任鸿雁.互联网上的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解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2]李红玲,论信用权的若干问题[J].《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4期.
    [3]徐欣彦,论信用权及其民事立法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法律硕士学位论文.
    [4]吴肖,构建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探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5]崔建远,民法:给我们的生活以呵护[J].《法律生活周刊》2002年12月30日.
    [6]刁胜先.中西诚实信用原则的比较研究概念[J].甘肃社会科学,2001(4).
    [7]石淑华、李建平.论现代信用文化建设[J].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期.
    [8]苏号朋、蒋笃恒.论信用权[J].法律科学1995年第2期.
    [9]崔维.论信用权的内涵及其法律保护[D].山东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0]吴汉东.论商誉权[J].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11]徐桂芹.关于信用权的法律保护[J].政法论丛2002年第6期.
    [12]杨立新、尹艳.论信用权及其损害的民法救济[J].法律科学1995年第4期.
    [13]巴劲松.论信用的民法调整[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14]李新天,朱琼娟.论“个人信用权”—兼谈我国个人用户服务法制的构建[J],载《中国法学》2003(5).
    [15]程合红.商事人格权刍议[J].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5期.
    [16]吴汉东.论信用权[J].载《法学》2001年第3期.
    [17]谢怀栻.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18]任丹丽.论信用权的民法保护[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19]王利明.人格有尊严,人格权有价值—人格权是可以商品化的[N],北京日报2013年9月30日第019版.
    [20]李晓春.论权利的要素与本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21卷第6期.
    [21]李辉.权利内涵浅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11月第6期总第72期.
    [22]胡田野.财产权、自由与人格权—对民法典制定的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04(5).
    [23]张新泽.关于征信体系建设的几个问题[J].《金融时报》2004年11月23日.
    [24]蓝寿荣、陈冰竹.美国个人信用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5]王群星.引入征信系统,促进电子商务良好发展[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6]杨立新.名誉权的“膨胀”与”瘦身”[J].《方园》2005(133).
    [27]田美玉、王正志.网络信用的管理与权益保护[J].首届“网规与中国互联网治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网规研究中心《网规研究通讯》2012年第一期.
    [28]陈满玉.电子商务中信用权法律制度的框架分析[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4月第22卷第2期.
    [29]张翠玲、黄丽红.电子商务中诚信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6).
    [30]钟静宜.浅析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J].《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
    [31][美]吉多卡拉布雷西、A.道格拉斯梅拉米德.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与不可让与性:一个权威的视角[J].徐爱国组织编译,《哈佛法律评论》.2005年版.
    [32]郑新建、高晓春.网络与商誉保护[J].《知识产权》2000年6月15日.
    [33]白洋.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硕士学位论文.
    [34]侯霞.网络环境中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35]胡大武.侵害信用权责任构成[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36]宋宁.论信用权[D].吉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7]戴黍.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8]艾茜.个人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39]李方.互联网:民主?大民主[J].载《凤凰周刊》2004年第8期.
    [40]贺卫方.传媒和司法三题[J].《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41]王建红.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发展及其理论困境[J].《新闻知识》2000年.
    [42]周叶中、李德龙.论公民权利保障与限制的对立统一[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1).
    [43]范进学.权利冲突与权利滥用[J].《法制日报》2002,3月17日.
    [44]王克金.权利冲突论--个法律实证主义的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2).
    [45]谈梁华.个人征信制度中的个人信用权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46]李卫东.网络道德与社会伦理冲突琐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
    [47]刘廷婷.美国法上的网络诽谤侵权责任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48]汤浩.网络侵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49]徐伟.网络服务提供商侵权责任理论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3页.
    [50]杨立新.《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网络侵权责任的理解与解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8-9页.
    [51]吴汉东.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J].《中国法学》2011年第2期.
    [52]刘晓海.《侵权责任法》“互联网专条”对网络服务提供商侵犯著作权责任的影响[J].《知识产权》2011年第9期.
    [53]刘丽君.网络服务提供商名誉权侵权责任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54]马新彦.信赖与信赖利益考[J].《法律科学》,2000年第3期.
    [55]凃咏松.信赖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56]全红梅.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7(7).
    [57]刘蕾.信用权的民法保护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58]吴麓琪.德国刑法上之妨害名誉罪[J].《辅仁法学》1991年第10期.
    [59]朱文雁.论英国对诽谤的法律规制[D].山东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60]王建文.论商誉权的概念选择—兼及我国《民法》名誉权、信用权立法[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春季号.
    [61]张春艳.论消费信用权[D].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62]寿荣.试析美国个人信用的法律规制[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2期.
    [63]朱丽叶、沈利.互联网上的诽谤的法律问题[J].《国际商务研究》2001年第1期.
    [64]谢庭晃.妨害名誉罪研究[D].2005年辅仁大学法律系博士论文.
    [65]陈绚.虚拟空间的真实侵害--网络诽谤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1期.
    [66]季秀平.信用权与商誉权之比较及我国民法典的选择[J].法学版,2005(5).
    [67]钟明霞.信用法律制度研究[J].《当代法学》2002年第7期.
    [68]于莹.信用问题的法律分析及调整—以合同法为中心之探讨[J]《.法学评论》2003第2期,第45页.
    [69]“网络诽谤”信息被转发500次即可判刑[J].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9月10日第4版.
    [70]杨冬风.信用权权利性质及其立法保护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71]江帆.商誉与商誉侵权的竞争法规制[J].《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5期.
    [72]马艳艳.信用权独立化的法律思考.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73]谢怀轼.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年第2期.
    [74]黄文华.诚实信用诚信[J].载《光明日报》,2003年8月12日.
    [75]曾建平、余小江.诚信与公民社会散论[J].载《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1期.
    [76]程信和、赵湘英.产品责任法比较研究—兼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6).
    [77]何国强.论作为独立人格权的信用权[J].《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7期.
    [78]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J].载于《中国社会科》,2000年第4期.
    [79]冯果.由封闭走向开放-关于商事信用的若干理论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1).
    [80]肖道斌.信用权制度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81]尹田.论人格权及其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应有地位[J].《人民法院报》2003年7月11日,第6版.
    [82]陈艺妮、金晓彤.网络购物中基于信任——不信任视角的顾客细分研究[J].管理探索2010,(1).
    [83]王群星.引入征信系统,促进电子商务良好发展[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Black’s Law Dictionary(Fifth Edition),West Publishing Co,1979.
    [2]Schricker, ffentliche Kritik an gewerblichen Erzeugnissen und beruflichenLeistungen,AcP172(1972),203.
    [3]Cass.Civ.1ère,5mars1991,Bull.civ.,I.n85.
    [4]G. W. Paton,Jurisprudence(4th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5]Ruck, Rudy, R. U. Sirius and Queen Mu, eds.,Mondo2000: A User’s Guide to theNew Ag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1992.
    [6]Aron Mefford (1997). Lex Informatica: Foundations of Law on the Internet.5IND. J.Global Legal Study.
    [7]James P.Nehf.“A Iegislative Framework for Reducing Fraudin theCredit RepairIndustry”,70N.C.L.Rev.1992.
    [8]Matthew Collins (2001). The Law of Defamation and the Internet. London: OxfordUniversity Press. p73.
    [9]John. G, FLEMING, the Law of Torts. The law book company limited, seventhEdition.
    [10]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ask Force: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National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September1995,at114-124.
    [11]Atiyah,Contracts,Promises and the Law Obligations,94,L.Q.Rev193,pp.211-212(1978).
    [12]Ryan v.A-G[1965]IR294(Kenny J);Yeates v.Minister for Post andTelegraphs[1978]ILRM22(Kenny J).
    [13]Murphy v.Stewart[1973]IR97,117(Sup Ct.).
    [14]Black’s Law Dictionary(Fifth Edition).west Publishing Co,1979.
    [15]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Fair and Accurate Credit Transactions Act of2003:An Overview of FCRA legislation,November24,2003.
    [16]Donald D. Weistein,Federal 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Compliance by Lenders andOther Users of Consumer Credit Information,89Banking L.J.1972,P.410.
    [17]Varhgese,Robin,Ph.D.&Turner,Michael,Ph.D.,The Benefits of Wider Participationin Full-File Credit Report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osts of the Status Quo,InformationPolicy Institute,March27,2006,p.2.
    [18]American Jurisdiction2d, Libel and Slander§9.
    [19]David Reisman (1942). Democracy and Defamation: Control of Group Libel.42Colum. L. Rev. P.730.
    [20]Philip H.Osborne,the Law of Torts,20d.ed,Toronto:Irwin Law,2003,p.203.
    [21]David Price and Korieh Duodu,Defamation,Law,Procedure andPractice,London,Sweet&Maxwell,2004,p.20.
    [22]Michael Rustad,Thomas Koenig,The Historical Continuity of Punitive DamagesAward:Reforming the Tort Reformers,Copyright(c)1993The American University LawReview.
    [23]Münchener Kommentar,Bürgerliches Gesetzbuch,Band1,Verlag C.H.Beck2001,S.225.
    [24]OGH,14.03.2000,Gesch ftszahl4Ob64/00s.
    [25]Jimmie O. Clement,Limiting Puntive Damages:A Placebo for America’s AilingCompetitiveness,Copyright(c)1992St.Mary’s University of San Antonio,St. Mary’sLaw Journal.
    [26]Deutsch/Ahrens,Deliktsrecht,4Auflage,2002,S.103.
    [27]The Defamation Act1952UK.
    [1]杨立新,民法典为什么规定信用权.杨立新民法网2003年1月6日.
    [2]胡田野.论信用权(上).http://www.ncclj.com/Article_show,国家民商法审判网,2006-1-10.
    [3]王中.我国信用权立法诸问题研究---兼谈律师信用权立法保护.法律论文资料库,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3869.
    [4]参见北京市委研究室“深圳上海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联合课题组.深圳上海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载北京调研网:http://www.bjdeyj.gov.cn/swyjs/dykw/cx/wqsh/wtdy_2004/shjj_2004_7/t20040728_113141.htm.
    [5]东方早报:征信业管理条例3月15日起实施每人每年可免费查信用报告两次,http://www.dfdaily.com/html/136/2013/1/30/939689.shtml,2013年1月30日.
    [6]中国电子商务诚信评价中心,http://www.ectrustprc.org.cn/intro.html.
    [7]参见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第615条,载http://www.ftc.gov/os/statutes/031224fcra.pdf.
    [8]艾瑞咨询.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达1.85万亿元,增速渐趋平稳.http://ec.iresearch.cn/shopping/20140114/224908.shtml.2014年1月14日.
    [9]艾瑞咨询.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9.9万亿元.http://ec.iresearch.cn/others/20140115/225005.shtml.2014年1月15日.
    [10]蒙牛“未来星”恶攻伊利“QQ星”.通辽日报[N].2010年10月22日,第9版.
    [11]百度百科:腾讯360之争,http://baike.baidu.com/view/4633773.htm?subLemmaId=4633773&fromenter=3Q%B4%F3%D5%BD.2013年12月13日.
    [12]中国法院网:杜邦公司诉北京国网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侵犯商标权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0)一中知初字第117号),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2/06/id/6150.shtml,2002年6月12日.
    [13]网易新闻:恒升告王洪大事记.http://talk.163.com/06/0831/18/2PSGDASF00301JAK.html,2006年08月31日.
    [14]王利民.人格权与新闻侵权[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4912/n11296542/11957379.html.
    [16]《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zwgk/2013-02/08/content_2330133.html
    [17]参见谢铭洋、陈晓慧.德国对网路服务之新规范——资讯服务与通讯服务法[DB/OL].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www.chinalawinfo.com/lstd/tszs/index.asp.
    [18]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中国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2544
    [19]How private is my credit report,fromhttp://www.privacyrights.org/fs/fs6-crdt.htm.2007-8-26.
    [20]林钧跃.美国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春江知识创新:http://www.ok2001.net.
    [21]德国企业家告赢谷歌侵权.新京报网.http://www.bjnews.com.cn/world/2013/06/03/266789.html,2013年6月3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