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融合——金代文化的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不断融合而成的以汉族为主体的多元一体的国家。在这个生成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化之间不断碰撞和融合。有金一代,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与女真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非常值得研究。金朝文化的变迁,以汉文化与女真(Jurchen)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演进为核心的。因此,本文以汉文化与女真文化的关系变迁为“轴心”,从总体上考察整个金代的文化。
     一种文化之所以与外来文化发生冲突,在于其传统文化的特质与外来文明的特质存在矛盾。每种文化内在的特性,往往决定了它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和时常影响着以后的文化进程。女真原初文化具有吸纳性、协同性、尚变性和尚武精神的特质。
     金朝前期发生了女真文化欲同化汉文化的女真化运动。不过女真文化的吸纳性特质,又促使女真人对汉文化广泛地摄取。入金的汉族士人,对女真文化也存在抵触和排斥的心理。后来由于金朝对待汉族士人政策的转变,和其他各种具体原因,大部分汉族士人成为金朝前期文化建设的中坚,为汉文化与女真文化的融合,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接受与吸纳,首先导致这种文化内部的冲突。这种文化内部的争论与斗争,又往往与政治、经济利益交织在一起。内部的冲突的结果,决定了外来文化的命运。女真贵族分裂成以熙宗(Emperor His-tsung)、宗干、海陵(Prince of Hai-ling)等人为代表的中央官僚集团,和以宗翰、挞懒等人为代表的地方军政集团两大阵营。他们的冲突不仅是政治、历史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最后,中央官僚集团获得了胜利,决定了金朝文化由女真传统文化向汉文化转变。
     熙宗和海陵都倾慕汉文化,渴望实现全面的汉化。然而文化的进程不会是顺利的,直线的。由于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文化进程常常出现波动,甚至是“逆流”。
     世宗(Emperor Shih-tsung)朝采取以保护女真文化与继续汉化相综合的方针。一方面奉行保护女真文化的政策,一方面却又大力推进汉文化的建设,二元文化政策并举。他的继任者章宗(Emperor Chang-tsung)也继承了这种文化政策。
     金代后期,女真文化与汉文化之间达到了空前的融合,国家的各种制度与中原王朝大致相当。女真人汉化修养与大部分汉族士大夫相似。女真统治者却依然带有民族歧视和偏见,不信任汉族人们(Han Chinese people),为了维护女真人的利益和保留女真文化,将黄河以北的猛安谋克(meng-an mou-ko)户尽数南迁,这不仅加速了金朝的灭亡,亦加剧了女真人们与汉族人们的矛盾,加深了女真文化与汉文化冲突。
     南渡(southern crossing)之后,士人们认为金朝由盛转衰原因,是章宗朝的奢靡浮华之风。于是他们将矛头对准了章宗朝盛行的浮艳尖新的文学风格。他们主张文学奇古,诗学风雅。金朝后期的政治生态,引发了文学风格的转变。由于创作主体的学养、人生经历不同,复古革新的具体途径和追求的美学风格不同,分成两大文学群体。一是以赵秉文(Chao Ping wen)、元好问(Yuan Hao wen)等人为代表的重学养,倡导敦厚的中和之美;一是以李纯甫(Li Chin-shu)、李天英等人为代表的重天赋、主师心,追求险怪奇崛之美。
     我们从金朝文化变迁的历史中得出两个结论。其一,民族的发展历程,这是由部落发展为政权民族,最后为文化民族,只有到了第三个阶段,我们才可以说,金朝文化、女真文化真正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其二,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是两种文化相遇之初都想同化对方,但事实证明,同化最终都不会成功。因此,两种文化在同化失败之后,相互调适和融合,循环反复,螺旋上升。金朝的文化变迁是一个女真文化与汉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最后形成了一种以汉文化为主体,其他文化多元共存的中华文化综合体。
China is a multi-ethnic integrating country which takes the Han tribal as the main body. In the course of this generation, there are constant collis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culture. In Chin Dynasty, It is worth studying the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Central Plain culture and the Jurchen culture. The evolution between the Han culture and the Jurchen culture is the core of Chin Dynasty cultural change. Therefor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 culture and Jurchen culture and wholly analyses the Chin culture.
     A kind of culture conflicting with the foreign culture is that the nature of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Contradict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foreign civilization.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 of each culture often determines its attitude toward foreign culture, and often has impact on the later cultural process. The Jurchen original culture has characteristic of absorption, coordination, variability and fight spirit.
     Early in the Chin Dynasty there was a movement that Jurchen culture assimilated Han culture. But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Jurchen cultural absorption promoted Jurchen people to absorb the Han culture extensively. The scholar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also had the attitude of refusing the Jurchen culture. Later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Chin Dynasty policy on the Han scholars treatment and other specific reasons, the majority of Han scholars became the backbone of Chin pre-cultural construction. They made an indel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Han culture and Jurchen culture.
     A culture accepts and absorbs another culture firstly resulting in the cultural internal conflict. This internal debate and struggle of culture often intertwine with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nal conflict decide the fate of a foreign culture. Jurchen aristocracy split into the central bureaucratic group including Emperor His-tsung, Tsung relatives, Prince of Hai-ling, and the local military and political group Camp including Tsung-han, Ta-lan and so on. Their conflict is not only political, historical phenomenon, but also a cultural phenomenon. Finally, the bureaucratic group was a victory which decided the Jurchen Dynasty culture change from Jurchen traditional culture to Han culture..
     Emperor His-tsung and Prince of Hai-ling adored Han culture and desired to achieve a comprehensive Han culture. However, the process of culture was not smooth and linear. As the conflict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 the process often fluctuated or even "countercurrent."
     Emperor Shih-tsung took the integrated approach of protecting the Jurchen culture and continuing Han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pursu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Jurchen cultural policy; on the other hand,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an culture. Both the dual cultural policy was proceeded. His successor Emperor Chang-tsung inherited this cultural policy.
     Later in Chin Dynasty, the Jurchen culture integrated with Han culture unprecedently and various systems were similar to that in the central plain. Jurchen people's Han culture cultivation were also similar to most of the Han scholars. Although Jurchen rulers still had ethnic discrimination and prejudice and did not trust the Han people, in order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and retain Jurchen culture, all meng-an mou-ko people in north of the Yellow River would relocate to south area. This not only accelerate the demise of the Chin Dynasty, also exacerbated the conflict between Jurchen people and Han people, deepen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Jurchen culture and Han culture.
     After southern crossing, scholars considered the reasons that Chin Dynasty was from rise to fall is the luxury of Zhang-tsung Dynasty. So they targeted the sharp literary style which was popular in Zhang-tsung Dynasty. They advocated odd ancient literature and elegant poetry.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later Chin Dynasty triggered a literary style change. Since different creative subjects and life experiences, different specific ways of retro-innovation and style of aesthetics pursuing, literature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irst, one group included Chao Ping wen, Yuan Hao wen, and other representatives of the weight of artificial support, and advocacy honesty beauty, and the other group included Li Chin-shu, Li Tian-ying and other representatives of the re-gifted, the main division heart, the pursuit of dangerous strange beauty.
     From the history of Chin Dynasty cultural change, two conclusions are drawn. First,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is from tribal to the nation of regime, finally to cultural nation. Only to the third stage, we can say that the Chin Dynasty culture and Jurchen culture truly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Second, the conflicting and integrating process between two cultures is the two cultures want to assimilate each other, but in fact, assimilation will not succeed in the end. Therefore, after the failure of assimilation, the two cultures choose integration and mutual adjustment, the cycle repeated and spiral. Chin Dynasty cultural change is an integrating process between Jurchen cul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Finally, a Chinese culture complex is formed which takes Han culture as the main body and other multi-cultural coexistence.
引文
[1]费孝通等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年版,第1-36页。
    [2]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页。
    [1][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远流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119-123页。
    [2][英]汤因比著、刘北成等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3]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4]《辽史》卷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页。
    [5]《辽史》卷八,第93页。
    [6]《辽史》卷一一《圣宗纪》,第115-119页。
    [7]《辽史》卷一一,第131页。
    [8]《辽史》卷一一,第125页。
    [9]《辽史》卷一五《圣宗纪》,第176页。
    [10]《会编》卷三,第21页。
    [1][朝鲜]朴永海:《十一世纪高丽人民粉碎女真人掠夺活动的斗争》,王承礼主编:《辽金契丹女真史译文集》,第332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2]《金史》卷一三五《高丽传》,第2882-2883页。同时可参看朱希祖:《金开国前三世与高丽和战表》,《燕京学报》第15期(1934年),第101-161页。
    [3][美]克拉克·威斯勒着,钱岗南等译:《人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3页。
    [4]《辽史》卷一五,第174页。
    [5]《会编》卷三,第17页。
    [6]《松漠纪闻》(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7页。
    [7]《辽史》卷三《太宗纪》,第30页。
    [8]《金史》卷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页。
    [9]《金史》卷一,第15页和[宋]宇文懋昭编、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页。
    [10]《金史》卷一三五,第2882页。
    [1]《辽史》卷一五,第168页。
    [2]宋德金:《金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3]《松漠纪闻》,第4页。
    [4]同上。
    [1]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吉林双辽电厂贮灰场辽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第4期,第325-337页。
    [2]肇东县博物馆:《黑龙江肇东县八里城清理简报》,《考古》1960年第2期,第36-41页。
    [3]哲里木盟博物馆:《内蒙古霍林河矿区金代界壕边堡发掘简报》,《考古》第2期,第157-174页。
    [4]《会编》卷三,第17页。
    [5]《会编》卷三和同书卷一八引《神麓记》。
    [6]《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7页。
    [7]《会编》卷四,第31页。
    [1]《会编》卷四,第29-31页。
    [2]胡峤:《陷辽记》,贾敬颜:《五代宋金元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之二,第28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3]《辽史》卷八《景宗纪》,第93页、第95页。
    [4]参张博泉:《金史简编》第二章第二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会编》卷三,第16页。
    [1]摩尔根:《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20页。
    [2]同上,第124页。
    [3]同上,第121页。
    [4]同上,第130页。
    [5][美]威廉·哈维兰:《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76页。
    [6]同上,第477页。
    [7]《会编》卷一八引。
    [8]《金史》卷六七,第1573页。
    [1]《会编》卷四引《茅斋自叙》。
    [2]《金史》卷一《世纪》,第11页。
    [3]摩尔根:《古代社会》,第126页。
    [4]哈维兰:《当代人类学》,第471页。
    [1]参本文第三章第一节。
    [2]《会编》卷五三。
    [3]《会编》卷六六、卷六八,卷一三九引《朝野佥言后序》,《靖康要录》卷一三“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十二日”记事。
    [1]《辽史拾补》卷五引孔平仲《谈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契丹国志》卷二七,第254页。
    [3][美]露丝·本尼迪克特著,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4]《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下文简称《系年要录》)卷九“建炎元年九月己丑”条,中华书局1988年排印本,第212页。
    [1]《会编》卷一九七,第1420页。
    [2]《金史》卷四四《兵志》,第991页。
    [3]《会编》卷二四四《金志》,第1754页。
    [4]《金史》卷八四《完颜杲传》。
    [5]《金史》卷七三《按答海传》,第1683页。
    [1]《会编》卷九九“靖康中帙七十四”,第730页。
    [2]文惟简:《虏廷事实·风俗》,《说郛三种》五十五,第五册,第2562页。
    [3]《会编》卷三,第17页。
    [4]《大金国志》附录二,第600页。
    [5][苏]M·B·沃罗比约夫:《女真人与金国》,王承礼主编:《辽金契丹女真史译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页
    [6]《会编》卷九九“靖康中帙七十四”引《北记》,第730页。
    [1]《松漠纪闻》(上),第9页,丛书集成初编本。
    [2]《金史》卷一,第11页。
    [3]金光平、金启孮着:《女真语言文字研究》,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
    [4]《金史》卷六七《留可传》,第1583页。
    [5]《金史》卷六五《谢里忽传》,第1540页。
    [6]《金史》六五《跋黑传》,第1542页,又见于《金史》卷一《世纪》,第7页。
    [1][德]格罗塞着,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77、179、193页。
    [2]《会编》卷九九范仲熊《北记》,第730页。
    [3]《会编》卷三“政宣上帙三”,第18页。
    [4]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53页。
    [6]金启孮编着:《女真文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第174页。
    [7]《会编》卷二○,第145页。
    [8]贾敬颜:《五代宋金元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第28页。
    [1]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三《夷狄》,[宋]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92页。
    [2]《会编》卷三,第19页。
    [3]同上。
    [4]《会编》卷三,第17页。
    [5]《会编》卷二四,第180-181页。
    [6]《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7页。
    [7]《会编》卷一六,第116页。
    [8]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三《夷狄》,第3192-3193页。
    [1]《会编》卷一六引《入燕录》,第111页。
    [2]《会编》卷四二,第316页。
    [3]《会编》,弟27页。
    [4]《会编》卷一六,第112页。
    [5]《会编》卷四,第29页。
    [6]《会编》卷五七,第425页。
    [7]《会编》卷三《女真传》,第19页。
    [1]《会编》卷三“政宣上帙三”记事,第20页。
    [2]《高丽史》,第62页。
    [3]《会编》卷三“政宣上帙三”,第16-17页。
    [4]《会编》卷八“政宣上帙八”,第54页。
    [5]《金史》卷一,第8页。
    [6]《金史》卷二,第21页。
    [1]《会编》卷三,第17页。
    [2]《大金国志校证》附录二,第600页。
    [3]《辽史》卷一○一《萧陶苏斡传》,第1434页。
    [4]《金史》卷四四《兵志》,第991-992页。
    [5]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建炎元年九月壬辰”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12页。
    [6]女真经略曷懒甸一事,参《金史·世纪》、《金史》卷一三五《高丽传》和《金史》卷六五《斡赛传》。《金史》记载此事为康宗二年,近人朱希祖考证为康宗五年至七年,甚是。见《金开国前三世与高丽和战年表》,《燕京学报》第15期(1934),第101-161页。
    [7]《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5页
    [8]《会编》卷三六“靖康中帙十一”记事,第271页。
    [9][日]三上次男著,金启孮译:《金代女真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6页。
    [1]《御制诗集》卷四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参宋德金:《大金覆亡辩》,《史学集刊》2007年第1期,第14-20页。
    [3]许亢宗:《奉使行程录》,贾敬颜:《五代宋金元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第251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
    [4]《松漠纪闻》(下),第13页。
    [5]《会编》卷三。
    [6]女真早期部落之间的争战,详见《金史·世纪》和《金史》卷六七《石显》、《散达》、《乌春》等传。
    [1]《会编》卷三,
    [2]《大金国志校证》卷二七《粘罕传》,第379页。
    [3]《琬琰集删存》卷一《吴武顺王璘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
    [4]《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二。
    [5]《金史》卷二,第24页。
    [6][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一三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93页,。
    [7]《大金国志》附录二,第601页。
    [8]《金史》卷八○《阿离补传》,第1812页。
    [9]文惟简:《虏廷事实·拜天》,《说郛三种》()五十五,第五册,第256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0]《会编》卷四引《茅斋自叙》,第31页。
    11 《金史》卷三五《礼志》,第826页。
    12 《系年要录》卷六“建炎元年六月己卯”条,第163页。
    13 《松漠纪闻》,第2页。
    14 《松漠纪闻》,第2页。
    [1]《金史》卷三五《礼志》,第827页。
    [2]《金史》卷一三一《马贵中传》,第2813-1814页。
    [3][美]露丝·本尼迪克着,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20页。
    [4]《金史》卷一《世纪》,第8-9页和《金史》卷六七《桓赧传》,第1576页。
    [5]《金史》卷二,第24-26页。
    [6]《金史》卷七四《宗望传》,第1701页。
    [7]《大金国志校证》卷二七《粘罕传》,第379页。
    [8][美]格尔哈特·伦斯基著,关信平等翻译:《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6页。
    [9]《系年要录》卷四三“绍兴元年春”条。
    [10]曹勋编次:《北狩见闻录》,丛书集成初编本,第3页。
    11 《会编》卷二三○崔淮夫等上两府札子。
    [1]《会编》卷二一引《亡辽录》,第151页。
    [2]《会编》卷一六引。
    [3]《金史》卷二,第36页。
    [4]《辽史》卷五五《仪卫志》,第899页。
    [5]《辽史》卷五四《乐志》,第885页。
    [6]《辽史》卷五四《乐志》,第883页。
    [7]《辽史》卷四九《礼志》,第833页。
    [8]《辽史》卷五二《礼志五》,第859页。
    [9]《辽史》卷二二,第267页。
    [10]《辽史》卷二二,第271页。
    [1]《辽史》卷二五,第300页。
    [2]《辽史》卷七四《康默记传》,第1230页。
    [3]《辽史》卷七四《韩延傲传》,第1231页。
    [4]《辽史》卷七四《韩知古传》,第1233页。
    [5]《辽史》卷一八,第211页。
    [6]《辽史》卷一九,第228页。
    [7]《辽史》卷二一,第255页。
    [8]《辽史》卷二二,第267页。
    [9]《辽史》卷二四。第291页。
    [10]《辽史》卷二五,第296页。
    [11]《金史》卷二,第29页。
    [12]《金史》卷二,第40页。
    [13]《金史》卷二。第41页和[金]佚名编,金少英校补:《大金吊伐录校补》,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9页。
    [14]《会编》卷九八,第725页。
    [15]《大金吊伐录校补》,第146页。
    [1]《会编》卷三,第18页。
    [2]《会编》卷三,第16页。
    [3]《会编》卷一五引《茅斋自叙》,第109页。
    [4]《会编》卷二○《行程录》,第146页。
    [5]《国史旧闻》(第二分册),第350页。
    [6]《大金吊伐录校补》,第64页,和《会编》卷一四“宣和五年二月九日癸巳”条,第98页。
    [7]《会编》卷一六,第113页。
    [1]《会编》卷三○“靖康元年正月二十日”条和《大金吊伐录校补》,第136页。
    [2]参[宋确庵、耐庵编,崔印笺证:《靖康稗史笺证·瓮中人语》,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4-55页和[宋]佚名编:《靖康要录》卷一,从书集成初编本。
    [3]《大金吊伐录校补》,第346页。
    [4]《会编》卷七二,第525页。
    [5]《靖康稗史·瓮中人语笺证》,第80、84页。
    [6]《靖康稗史·开封府状笺证》,第122-123页和《靖康稗史·南征录汇笺证》,第136页。
    [7]《会编》卷九七引《宣和录》,第718页。
    [1]《会编》卷九七引《宣和录》,第717页。
    [2]《会编》卷七二,第541页。
    [3]《会编》卷一○九“建炎元年六月二十八日丙戌”条,第800页。
    [4]《会编》卷六三,第476页。
    [5]《会编》卷七三,第548页。
    [6]《靖康稗史·瓮中人语笺证》,第74页、第80页。
    [7]《会编》卷九八,第723页。
    [8]《会编》卷九七,第718页。
    [9]《金史》卷七○《宗宪传》,第1615页。
    [10]《金史》卷七五《沈璋传》,第1721页。
    11 王寂著、张博泉注释:《辽东行部志注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页。
    [1]《会编》卷七七引,第584页。
    [2]《会编》卷七八,第586-587页。
    [3]《会编》卷七八,第589页。
    [4]《会编》卷七二,第543页。
    [5]《会编》卷七七,第583页。
    [1]《会编》卷七八,第586页。
    [2][宋]确庵、耐庵编,崔文印笺证:《靖康稗史笺证·翁中人语》,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0、82页。
    [3]《会编》卷八一,第610页。
    [4]《会编》卷八六,第641页。
    [5]《会编》卷九九,第733页。
    [6]《会编》卷一一五,第842页。
    [7]《会编》卷一二一,第883页。
    [8]《会编》卷一三五,第983页。
    [9]《会编》卷九八,第726页。
    [10]《会编》卷一○一,第742页。
    [1]《金史》卷三九《乐志》,第882页。
    [2]《金史》卷三九,第889页。
    [3]《会编》卷八三,第622页。
    [4]《系年要录》卷四,“建炎元年四月辛酉”条载:“华人男女,驱而北者,无虑十余万”,第92页。
    [5]《会编》卷九八,第724页。
    [6]《靖康稗史·宋俘记笺证》,第244页。
    [7]关于汉人被迁至金国境内,可以参看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四卷),第69-70页。
    [8]《松隐集》卷七《古诗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松漠纪闻》下,第16页。
    [2]《大金国志校证》卷三九《初兴风土》,第552页。
    [3]湘生、景顺:《我国首次发现“承安宝货”银锭》,《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第1期。
    [4]《金代文学家年谱》,第98页。
    [5]黄久约:《朝散大夫镇西军节度副使张公神道碑》(张商老为墓主)和《滏水集》卷一一《赠银青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张文正神道碑》。
    [6]王恽:《浑源刘氏世德碑铭》,《秋涧集》卷五八;和《归潜志》卷十。
    [7]《金史》卷七九《宇文虚中传》和《会编》卷二三。
    [8]《书史会要》卷八。
    [9]《续夷坚志》卷一。
    [10]《中州集》卷二“孙内翰九鼎”小传。
    [1]《中州集》卷二“祝太常简”小传。
    [2]《中州集》卷二“朱谏议之才”小传。
    [3]《中州集》卷二“张子羽”小传。
    [4]《中州集》卷十“醉轩姚先生孝锡”小传和《齐东野语》卷一一。
    [5]《中州集》卷一“张秘书斛”小传。
    [6]《中州集》卷八“邢内翰具瞻”小传和《金史》卷四《熙宗纪》。
    [7]《金史》卷一二五本传和《中州集》卷八“王礼部竞”小传。
    [8]《金史》卷一二五本传。
    [9]《中州集》卷卷八“杜俭”小传。
    [10]《中州集》卷八“李宁州之翰”小传。
    11 《中州集》卷八“雷溪先生魏道明”小传。
    12 《金史》卷一二七本传。
    13 《金史》卷八三本传。
    14 《金史》卷八三本传。
    15 《金史》卷八九本传。
    16 《金史》卷八九本传。
    17 《金史》卷九○本传。
    [1]《金史》卷九○本传。
    [2]《金史》卷七五本传和《会编》卷一七。
    [3]《金史》卷七八本传。
    [4]《金史》卷七五本传和和《绘事备考》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金史》卷七八本传。
    [6]《金史》卷七八本传。
    [7]《金史》卷一二五本传。
    [8]《金史》卷七五本传。
    [9]《金史》卷七五本传。
    [10]《会编》卷二四。
    11 《金史》卷一二五《蔡松年传》。
    12 《中州集》卷九“张丞相孝纯”小传、《会编》卷五三引《靖康遗录》、《大金国志》卷六。
    [1]《金史》卷八三本传。
    [2]《金史》卷八一本传。
    [3]《金史》卷八九本传。
    [4]《金史》卷九○本传。
    [5]《会编》卷八一,第611-612页。
    [6]《会编》卷二一四《宇文虚中行状》和《金史》卷七九《宇文虚中传》。
    [7]《萧闲老人明秀集注》卷二《水龙吟》词注。
    [8]《中州集》卷一“吴学士激”小传。
    [9]《金史》卷一二五《吴激传》。
    [10]《靖康要录》卷一二。
    11 《宋史》卷四四九《滕茂实传》。
    12 《宋史》卷三七三和朱熹:《朱熹集》卷九八《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3 《会编》卷二二二引《礼部尚书奉使金国待制张公行实》。
    14 《宋史》卷三七三《洪皓传》。
    [1]《金史》卷七九本传和《中州集》卷二“施内翰宜生”小传。
    [2]《中州集》卷一“马御史定国”小传。
    [3]《大金吊伐录校补》之一○六《枢密院告谕两路指挥》,第306页。
    [4]《会编》卷一三二“建炎三年闰八月二十四日”引张汇《金虏节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八“建炎三年九月”亦载此事。
    [5]《会编》卷三六,第271页。
    [6]《靖康稗史笺证》之六《吟呻语》,第209页。
    [7]《金史》,第29页。
    [8]《金史》卷八○《大抃传》。
    [9]参陶晋生:《女真史论》,稻香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1]《大金国志》卷六《太宗文烈皇帝四》,第106页。
    [2]《靖康稗史笺证》之六《吟呻语》,第213页。
    [3]顿·M·戈登:《在美国的同化:伦理与现实》,《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
    [4]H·蒂施勒·B·贝里:《多元主义》,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第49页。
    [5]H·蒂施勒·B·贝里:《多元主义》,《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第38页。
    [6][美]西奥多·W·阿道诺等著,李维译:《权利主义人格·序》引,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第8页。
    [7 《会编》卷一二三,第901页。
    [8]《大金国史志》卷一三《海陵炀王上》
    [9]《金史》卷四四。
    [1]《金史》卷三《太宗纪》。
    [2]《金史》卷二《太祖纪》。
    [3]《金史》卷七八《刘彦宗等传赞》,第779页。
    [4]《大金国志校证》卷三《太宗文烈皇帝一》,第40-41页。
    [5]《金史》卷七○《宗翰传》,第1695页。
    [6]《金史》卷七八《韩企先传》。
    [7]《大金国志校证》卷二四《宣宗皇帝》上,第329页。
    [1]《会编》卷三,第16页。
    [2]《会编》卷四,第24页。
    [3]《大金吊伐录校补》之一《与宋国书》,第1页。
    [4]《宋史》卷四四九《滕茂实传》和《齐东野语》卷一一。
    [5]朱熹:《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朱熹集》卷九八。
    [6]分别参见《宋史》卷三七三《洪皓传》和《张邵传》。
    [7]《金史》卷一二七《隐逸传》,第2748页。
    [1]《会编》卷五三引《靖康遗录》。
    [2]《金史》卷七七《刘豫传》。
    [3]《会编》卷九六引《靖康小录》。
    [4]《系年要录》卷九八。
    [5]范成大:《揽辔录》,《范成大笔记六种》,中华书局2002年版。
    [6]高士谈:《不眠》,《全辽金诗》,第174页。
    [1]《论语·八佾》。
    [2]《诗经·邶风》。
    [3]《左传·襄十四年》
    [4]前揭《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5]《会编》,第16页。
    [6]《会编》卷九,第61页。
    [7]《会编》卷八,第54页。
    [8]《宋史》卷二九八《司马朴传》。
    [9]《金史》卷一二八《傅慎微传》。
    [10]《中州集》卷八“李之翰传”。
    [1]《金史》卷一二五《文艺传》,第2713页。
    [2]关于金初辽宋士人来源德考察,姚从吾先生《辽金元史讲义——金朝史》第118页中有简要叙述,《姚从吾先生全集》第三集,正中书局1972年版;王德朋先生《金代汉族士人研究》第二章考述比较详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主要有都兴智先生的《金初女真人与辽宋儒士》(《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和前揭《金代汉族士人研究》总体上进行了研究,对单个士人研究的较多,如周惠泉先生的《宇文虚中研究》,《金代文学论》第二部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胡传志先生的《论金初作家蔡松年》,《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6期;柳浦江先生的《金代的一桩文字狱——宇文虚中案发覆》,《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参[英]马凌诺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79、101页。
    [3]参张博泉:《金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年版,第43-47页。
    [4]《辽史·天祚皇帝纪》卷二八。
    [5]《大金国志校证》卷九《熙宗孝成皇帝》(一),第136页。
    [6]洪皓:《鄱阳集》卷四《又跋<金国文具录>札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金史》卷八九《翟永固传》,第1976页。
    [1]《金史》卷七八。
    [2][宋]确庵、耐庵编,崔文印笺证:《靖康稗史笺证》(之六),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25页。
    [3]《会编》卷二四四引《金虏图经》,第1750页。
    [4]《金史》卷一○五《程寀传》,第2307-2309页。
    [5]《大金国志校证》卷三三《燕京制度》,第470页。
    [6]《金史》卷四《熙宗纪》,第73页。
    [7]《会编》卷一六六引《金虏节要》,第1197页。
    [8]参《金史》七九《宇文虚中传》和《金史》一二五《韩昉传》。
    [9]《金史》卷七八《刘筈传》,第1771页。
    [10]《金史》卷一二五《胡砺传》,第2722页。
    11 《金史》卷一二五《王竞传》,第2723页。
    12 《大金国志校证》卷三九《初兴风土》,第552页。
    [1]《金史》卷四八《食货志》,第1069页。
    [2]《大金国志校证》卷一,第17页。
    [3]张亿:《创建文庙学校碑》,《全辽金文》第1223-1226页。
    [4]刘光国:《大城县重建庙学碑》,《全辽金文》第1259-1260页。
    [5]王寂《先君行状》,《拙轩集》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引王绘《绍兴甲寅通和录》,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341页。
    [7]《金史》卷一二五《蔡松年传》,第2717页。
    [8]《滏水集》卷一一《中大夫翰林学士承旨文献党公神道碑》,四部丛刊本。
    [9]《金史》卷一二五《蔡珪传》,第2718页。
    [1]元好问编:《中州集》卷九“东皋桑之维”小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42页。
    [2]黄久约:《朝散大夫镇西军节度副使张公神道碑》,《全辽金文》,第1362-1366页。
    [3]《金史》卷一○六《张暐传》,第2329页。
    [4]《雍正山东通志》卷三四经籍类载:“张暐《仪礼杂录》四百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滏水集》卷一二。
    [6]《金史》卷一○六《张行简传》,第2333页。
    [7]《金史》卷一○七《张行信传》,第2371页。
    [8]《中州集》卷九,第463页。
    [9]刘祁:《归潜志》卷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1页。
    [10]王恽:《秋涧集》卷五八,四部丛刊本。
    11 《归潜志》卷一○,第120页。
    12 刘汲:《题西岩二首》,阎凤梧等主编:《全辽金诗》,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48页。
    13 《中州集》卷二,第77页。
    14参前揭王恽《浑源刘氏世德碑铭》。
    [1]参《归潜志》卷一○。第119页。
    [2]参《归潜志》卷八,第87页。
    [3]《归潜志》附录所引,第190页。
    [4]《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三引《林泉野记》和《金虏节要》,第1390页。
    [5]《中州集》卷九,第455页。
    [6]《金史》八三《张浩传》,第1862-18765页。
    [7]《中州集》卷八,第398页。
    [8]《中州集》卷二,第60页。
    [9]《中州集》卷一,第42页。
    [10]赵秉文:《遗安先生言行碣》,《滏水集》卷一一。
    11 《元好问全集》(增订本)卷五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1页。
    [1]《中州集》卷二,第65页。
    [2]《金史》卷一二五《胡砺传》,第2721页。
    [3]朱熹:《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朱熹集》卷九八,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026页。
    [4]《宋史》卷三七三《张邵传》。
    [5]《会编》卷二二二“炎兴下帙”引《礼部尚书奉使金国待制张公行实》,第1605页。
    [6]《会编》卷一六六引《金虏节要》,第1179页,《靖康稗史》之六《呻吟语》也载此事,只是语言方面略有出入。
    [7]《金史》卷一○五《张用直传》,第2314页。
    [8]《金史》卷七三《完颜希尹传》,第1684页。
    [9]徐炳昶:《校金完颜希尹神道碑书后》,《史学集刊》第1期(1936年,第3-18页。
    [10]洪适:《先君述》,《盘洲文集》卷七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 参魏崇武:《金代理学发展初探》,《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33—44页和晏选军:《金代理学发展路向考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74-81页。
    12 金代儒学之士多如北宋学者,融会儒、道、释三家思想,如王若虚、赵秉文、李纯甫等人。在儒学方面,也众家兼收并蓄,并不仅仅是对理学的接受与批判。所以,用儒学来概括金代学术发展更加合理一些。
    [1]阎凤梧主编:《全辽金文》,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1501-1503页。
    [2]《金史》卷七五《左企弓传》,第1723页。
    [3]洪皓:《松漠纪闻》上,第4页,丛书集成初编本。
    [4]《会编》卷一六六引《金虏节要》,第1197页。
    [5]《大金国志校证》卷一五,第212页。
    [6]《金史》卷七六《完颜永元传》,第1744页。
    [1]《金史》卷一二五。
    [2]《金史》卷八三《张通古传》,第1860页。
    [3]《金史》卷七八《刘筈传》,第1772页。
    [1]《全辽金诗》,第184页。
    [2]柳诒徵:《柳诒徵说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3]《金史》卷七八。
    [4]《中州集》卷一。
    [1][金]魏道明:《萧闲老人明秀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723册。
    [2]《金史》卷七九《宇文虚中传》,第1792页。
    [3]《松漠纪闻》上,第4页。
    [4]《中州集》卷八,第392页。
    [5]《宋史》卷四四四《吴激传》。
    [6]夏文彦:《图绘宝鉴》卷四,丛书集成初编本。
    [7]《中州集》卷十,第500页。
    [9]《大金国志校证》卷三三《燕京制度》,第470页。
    [1]《会编》卷三,第17页。
    [2]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贾敬颜著:《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之九,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53页。
    [3]《金史》卷四《熙宗纪》和《金史》七五《卢彦伦传》。
    [4]《大金国志校证》卷一二,第174页。
    [5]《金史》卷八三,第1862页。
    [6]《金史》卷八九《翟永固传》,第1975页。
    [7]《金史》卷八九《苏保衡传》,第1973页。
    [8]《归潜志》卷八,第84页。
    [1]《辽史》卷三七。
    [2]《新五代史》卷七二《四夷附录》,第886页。
    [3]《辽史》卷二《太祖纪》,第22-23页。
    [4]《辽代西辽河流域的农业开发》,陈述主编:《辽金史论文集》第二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5]《金史》卷七四《宗望传》,第1701页。
    [6]《契丹社会经济史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63年版,第86页。
    [1]以上三事皆出自《辽史》卷一《太祖纪》,第2页。
    [2]《大金国志》卷三《太宗文烈皇帝一》。
    [3]《金史》卷一《世纪》,第3页。
    [4]《金史》卷七三《阿离合懑》,第1672页。
    [5]《会编》卷三,第21页。
    [6]《金史》卷七五《孔敬宗传》,第1719页。
    [7]《金史》卷一三三《耶律余都传》,第2848页。
    [8]《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8页。
    [9]《金史。卷《宗雄传》
    [10]《金史》卷《宗宪传》,第1615页。
    11 《金史》卷六六《始祖以下诸子传》,第1557-1558页。
    [1]《金史》卷二《太祖纪》,第36页。
    [2]《辽史》卷七九,第1271页。
    [3]《辽史》卷八○,第1277-1278页。
    [4]《辽史》卷八○,第1279页。
    [5]《辽史》卷八九,第1352-1353页。
    [6]《辽史》卷八九,第1352页。
    [7]《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5-43页。
    [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天圣七年十月癸丑”条。
    [9]《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苏辙集》卷四四。
    [1]参前揭朱熹所作《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2]《系年要录》卷一二九。
    [3]据三上次男先生考证,海陵迁都在正隆元年,而不是贞元元年,见《金代女真研究》第178-183页。
    [4]《釜水集》卷一一《中大夫翰林学士承旨文献党公神道碑》。
    [5]《金史》卷一二五《蔡珪传》、《中州集》诗人小传,
    [1]《金史》卷九九《徒单镒传》,第2191页。
    [2]《金史》卷八八《唐括安礼传》,第1965-1966页。
    [3]《归潜志》小传。
    [4]《都官集》卷二《敦化》五。
    [1]《金史》卷一四《宜宗纪》,第306页。
    [2]《金史》卷一○七《高汝砺传》,第2355页。
    [3]《归潜志》卷八。
    [4]《中州集》诗人小传,元好问:《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
    [5]《元好问全集》卷一九《内翰王公墓表》。
    [1]《归潜志》卷八,第90页。
    [1]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第14页。
    [2]《金代政治制度研究》,第33页。
    [3]《大金国志》卷三三《燕京制度》,第470页。
    [4]《金史》卷七五《卢彦伦传》,第1716页。
    [5]《金史》卷二四《地理志·上京路》,第550页。
    [1]《靖康稗史笺证》之六《呻吟语》,第228-229页。
    [2]施国祁《史论五答》,《丛书集成续编》,第276册,第593-595页。
    [3]关于立熙宗为谙班勃极烈一事,详见本章第二节。
    [1]《金史》卷三《太宗纪》,第48页。
    [2]《金史》卷三《太宗纪》,第49页。
    [3]《金史》卷四《熙宗纪》,第70页。
    [4]《伪齐录》,《丛书集成续编》第276册,第229页。
    [5]《会编》卷一四一。
    [1]《宋史》卷四七五《刘豫传》。
    [2]《金虏节要》,《会编》卷一。
    [3]《会编》卷一八二引。
    [4]《金史》卷七七《刘豫传》,第1760页。
    [5]《金史》卷四《熙宗纪》,第70页。
    [6]《金史》卷四《熙宗纪》,第71页。
    [7]《大金吊伐录校补》,第547—548页,亦载《会编》卷一八二“绍兴七年十一月十八日丙午”条。
    [1]《金史》卷七七《完颜弼传》,第1762-1764页。
    [2]熙宗与宗磐的政治斗争,是以皇权之争为核心、其他矛盾交织在一起的,详见本章第二节。
    [3]《金史》卷七七《完颜弼传》,第1754页。
    [1]《会编》卷一六六引《金虏节要》,第1197页。
    [2]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陈寅恪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46页。
    [3]原载《学衡》第二十七期(1924年),后收录在《柳诒徵说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252页。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五章,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5]许纪霖:《梁漱溟与儒家的内圣外王理念》,第246页。
    [6]分别参见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8页。
    [7]《会编》卷三,第19页。
    [8]《会编》卷六一引范仲熊《北记》,第460页。
    [1]《金史》卷七四《宗翰传》,第1698页。
    [2]《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六,“炎兴下帙六六”条,第1197页。
    [3]《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五《云燕录》,第1194页。
    [4]《会编》卷一二“政宣上帙十二”引《北征纪实》,第86页。
    [1]关于都元帅府的职能,详参程妮娜:《金代政治制度研究》,第149-158页。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95页。
    [3]《孟子·离娄下》。
    [4]女真建国前,他们酋长继承和辽国节度使继承,严格说来,还没有形成制度,不过是长期积淀下来的习俗而已,因此,本文用嗣位旧俗,而不用制度的概念。
    [5]《金初皇位继承制度及其破坏》,《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78页。
    [1]《说郛一百卷》卷二五,[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52页。
    [2]《金史》卷一。
    [1]《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六。
    [2]《金史》卷二,第26-27页。
    [1]《金史》卷五。
    [2]《金史》卷六九《宗敏传》,第1609页。
    [3]《金史》卷七六《宗固传》,第1731页。
    [1]《金史》卷七六《宗义传》,第1740页。
    [2]《金史》卷七六《宗义传》,第1741页。
    [3]《金史》卷七六,第1747-1748页。
    [4]《大金集札》卷一,第2-5页。
    [1]《大金集札》卷一,第5-73页。
    [3]《会编》卷一六六,第1197页。
    [4]《会编》卷一六五引《燕云录》,第 页。
    [4]程寀:《靖肃禁御赠谥号正风俗立纲纪戒妒忌思严宫卫疏》,《全辽金文》第1104页。
    [5]《大金国志校证》卷三三《仪卫》、《燕京制度》。
    [6]《金史》卷四《熙宗纪》,第73页。
    [7]《会编》卷一六六,第1197页。
    [8]《金史》卷四一《仪卫》,第928页。
    [9]《会编》卷二四四引张棣《金虏图经·仪卫》,第175页。
    [10]《金史》卷五七《百官志》,第1299-1301页。
    [1]《金史》卷八二《光英传》,第1853页。
    [2]《全辽金文》,第3757页。
    [3]《辽金史研究》,第23—25页。
    [4]《会编》卷九八引赵子砥《燕云录》。
    [5]《金史》卷五二《选举志》。
    [6]《金史》卷五一《选举志》。
    [7]《金史》卷七○《宗宪传》。
    [8]《金史》卷七《熙宗纪》,第84-85页。
    [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第2650页。
    [2]《金史》卷七三《按答海传》,第1683页。
    [3]《大金国志校证》卷一三《海陵炀王上》。
    [4]《会编》卷二四四引,第1750页。
    [5]《靖康释史笺证·呻吟语》,第192、198页。
    [6]《<许元宗行程录>疏证稿》,第217页。
    [7]《金史》卷一二《章宗纪》,第276页。
    [1]《金代女真研究》,第178-179页。
    [2]《金史》卷五《海陵纪》,第108页。
    [3]《金史》卷八《世宗纪》,第185页。
    [4]《揽辔录》,《范成大笔记六种》之一,第12页。
    [5]《攻愧集》卷一一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陆放翁集·剑南诗稿》卷四《得本末无咎书……》,世界书局本。
    [7]程卓:《使金录》,丛书集成续编本,台北新文本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76册,第254页。
    [8]《金史》卷七《世宗纪》,第158页。
    [9]《攻愧集》卷一一一《北行日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攻愧集》卷一一一《北行日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会编》卷二一五引宗弼《上高宗皇帝第六书》云:“及宇文虚中行银青,系先朝特旨,更不遣还。”此文作于皇统二年,先朝即金太宗朝。
    [2]《会编》卷一六三引,第1177页。
    [3]《宋史》卷三七一《宇文虚中传》。
    [4]详见下文所引宋人记载。
    [5]《金代的一桩文字狱——宇文虚中案发覆》,《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四二。
    [1]《会编》卷一六六,第1197页。
    [1]陶晋生:《金代的政治冲突》,《历史语言所集刊》第43本(1971年)第1分。
    [2]《金史论稿》,吉林文史出版社,第90页:都兴智:《田珏之狱略论》,《北方文物》1995年第3期,第117-120页。
    [3]施国祁:《史论五答》,从书集成续编本,第276册,第593-594页。
    [1]《金代文学家年谱》(上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61-62页。
    [2]《忠武任君墓碣铭》,《元好问全集》卷二九。
    [3]《金史》卷九二《曹望之传》,第2040页。
    [4]《金史》卷九二《李上达传》,第2035页。
    [5]《金史》卷九○《赵元传》,第1994页。
    [6]《金史》卷一二八《傅慎微传》,第2763页。
    [7]《金史》卷四《熙宗纪》,第84页。
    [1]姚从吾先生遗著整理委员会编辑:《姚从吾先生全集·辽金元史讲义——乙·金史》,正中书局1972年版,第181-182页。
    [2]陶晋生:《女真史论》,台北:稻乡出版社2003年版,第93-111页。
    [3]张博泉等著:《金史论稿》,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134页。
    [4]参徐梦莘编:《三朝北盟会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5]详见吴松弟先生著的《中国移民史》(第四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141页。
    [6]《金史》卷五,第101、112页。
    [7]《金史》卷八八《唐括安礼传》,第1963页。
    [8]《金史》卷六,第132页。
    [1]《金史》卷六,第133页。
    [2]《金史》卷八八《完颜守道传》,第1958页。
    [3]《金史》卷一三一《马贵中传》,第2813-1814页。
    [4]《金史》卷三五《礼志》,第827页。
    [5]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一二,中华书局1986年版。
    [6]以上三则史料分别出自《金史·世宗纪》,第159、165页、199页。
    [7]《金史》卷七,第159页。
    [8]《金史》卷一九《世纪补》,第412页。
    [9]《金史》卷九,第208页。
    [10]《金史》卷七。第158-159页。
    11 《金史》卷八,第189页。
    12 《金史》卷九八《完颜匡传》,第2164-2165页。
    13 《金史》卷七,第161页。
    14 《金史》卷八,第191页。
    15 《金史》卷六,第144页。
    [1]《金史》卷八八《纥石烈良弼》,第1949页。
    [2]参《金史》卷三二《选举志》(一)。
    [3]见前揭《女真史论》,第95-96页。
    [4]刘浦江:《金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歧视》,《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页。
    [5]虞云国:《试论10—13世纪中国境内诸政权的互动》,张希清主编:《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6]《金史》,第158-159页。
    [7]《金史》卷八九《移刺子敬传》,第1989页。
    [8]《金史》卷八八《唐括安礼传》,第1964页。
    [9]《金史》卷八八,第1965页。
    [10]“圈内”和“圈外”的心理学概念,参[美]S.E.Taylor L.A.Peplau D.O.Sears著、谢晓菲等译:《社会心理学》(第十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202页。
    [1]《金史》卷八八,第1964页。
    [2]《金史》,第169页。
    [3]《金史》,第164页。
    [4]关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参[瑞士]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7-38页。
    [1]以上数则材料详见《金史·章宗纪》。
    [2]《金史》卷一九《世纪补》,第414页。
    [3]《金史》卷九,第208页。
    [4]《大金国志校证》卷一九,第258页。
    [5]《金史》卷一○《章宗纪》,第231页。
    [6]参[日]外山军治著、李东源译:《金朝史研究》附录五《金章宗收藏的书画》,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461-469页;宋德金:《金章宗简论》,《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
    [1]这两次诏令,见《金史》卷一四《宣宗纪》,第302、306页。
    [2]参陈述先生的《金史拾补五种》之二《女真汉姓考》,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
    [3]猛安谋克的崩溃,参[日]三上次男著、金启棕译;《金代女真研究》第七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金史》卷九八《完颜匡传》,第2164页。
    [5]参金门诏撰:《补三史艺文志》,从书集成初编本。
    [6]参倪灿撰:《补辽金元艺文志》,丛书集成初编本。
    [7]参都兴智:《辽金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6-67页。
    [1]《金史》卷八《世宗纪赞》:《金史》卷一二《章宗纪赞》。
    [2]《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第1131-1132页。
    [3]《全辽金文》,第1684页。
    [4]《全辽金文》,第1486页。其中表明了世宗朝尊崇儒与发展科举、学校的兴盛的关系。
    [5]《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第1125页。
    [6]《金史》卷五一《选举志》,第1148页。
    [7]《金史》卷五二、五三、五四《选举志》。
    [1]《登科记序》,《全辽金文》,第3758-3759页。
    [2]《内相文献杨公神道碑铭》,《元好问全集》卷一八。
    [3]刘祁:《归潜志》卷一二,第136页。
    [4]《金史》卷八《礼志·序》,第692页。
    [5]《金史》卷二八《礼志·一》,第708页。
    [6]《金史》卷二九《礼志·二》,第722页。
    [1]《金史》卷三一《礼志·四》,第 页。
    [2]参《金史》卷三三《礼志·五》。
    [3]参《金史》卷三四《礼志·七》,第809页。
    [4]《金史》卷三四《礼志·七》,第810页。
    [5]参《金史》卷二一《乐志》。
    [6]《金史》卷四三《舆服上》,第969页,和《金史》卷四三《舆服中》。
    [1]《金史》卷四三《舆服中》,第975页。
    [2]《金史》卷二《太祖纪》。
    [3]《金史》卷四五《刑志》,第1014页。
    [4]《金史》卷三《太宗纪》。
    [5]博柏臣:《金代法制研究》,《金史论稿》,第437页。
    [6]《金史》卷一○《孔璠传》。
    [7]叶潜昭:《金律之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6页。
    [8]《金史》卷四五《刑志》,的1055页。
    [9]《金史》卷四五《刑志》。
    [10]《金史》卷四五《刑志》,第1016。
    11 《金史》卷四五《刑志》,第1018页。
    12 《金史》卷四五《刑志》,第1017。
    13 叶潜昭:《金律之研究》,第8页。
    14 《金史》卷四五《刑志》,第1021页。
    [1]《金史·刑志》。
    [2]《金史论稿》,第440页。
    [3]参《金史》卷四五《刑志》。
    [4]《金史论稿》,第441页。
    [1]《“大金”国号之起源及其释义》,《金宋史论集》,第13、14页。
    [2]《宋史》卷四三六《陈亮传》。
    [3]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04、418页。
    [4]陈准:《北风扬沙录》,《说郭三种》。
    [5]《大金德运图说》,从书集成续编,第67册。
    [6]《魏书》卷一○八《礼志一》。
    [1]《辽史》卷五七《仪卫志·三》“符印”。
    [2]《全辽金文》,第547页。
    [3]宋德金:《辽朝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1期。
    [4]王恽:《请论定德运状》,《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五,四部丛刊初编本。
    [5]《元史》卷一八《成宗纪》,元贞元年闰四月。
    [6]《会编》卷四,“政宣上帙四”。
    [7]《会编》卷二六,“靖康中帙一”。
    [1]张隶:《正隆事迹记》,《会编》卷一四二“炎兴下帙一四二”。
    [2]《金史》卷八四《耨碗温敦思忠传》。
    [3]《金史》卷一二九《张仲轲传》。
    [4]《佚名:《中兴御侮录》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全辽金文》,第1547页。
    [6]《全辽金文》,第1766页。
    [7]《金史》卷九《章宗纪》(一)。
    [8]梁启超:《论正统》,《饮冰室文集》之九《新史学》,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0页。
    [9]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0]同上。
    [1]《金史》卷一○二《完颜弼传》,第2253-2254页。
    [2]参《金史》卷一○一《仆散端传》和《大金国志校证》卷二四《宣宗皇帝上》,第325-331页。
    [3]《金史》卷九九《徒单镒传》,第2190页。
    [4]《大金国志》卷二四《宣宗皇帝》,第327页。
    [1]《金史》卷一○七《高汝砺传》,第 页。
    [2]《金代史研究》,第239页。
    [3]《金史》卷八八《唐括安礼传》,。
    [4]《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田制”。
    [5]《金史》卷一二九《佞幸传》。
    [6]《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田制”。
    [1]《金代女真研究》,第214-220页。
    [2]刘浦江:《金代土地问题的一个侧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
    [3]元好问:《平章政事寿国张文员公神道碑》,《元好问全集》卷一六。
    [4]《金史》卷九三《宗浩传》。
    [5]《金史》卷一○六《张行简传》。
    [6]《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田制”。
    [7]《金史》卷一○七《高汝砺传》,第2354-2355页。
    [8]《金史》卷一○七《高汝砺传》,第2355页。
    [9]《金史》卷一○九《陈规传》,第2406页。
    [10]《金史》卷一○二《田琢传》。
    11 《金史》卷一○九《陈规传》第2406页。
    [1]《金史》卷四四《兵志》,第992页。
    [2]关于猛安谋克贫困化的原因详见三上次男《金代女真研究》和刘浦江<金代土地问题的一个侧面》。
    [3]《会编》卷二四四《金虏图经》,第1745页。
    [4]《金史》卷八三《纳合椿年传》,第1873页。
    [5]《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田制”,第1046页。
    [6]《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牛具税”,第1062页
    [7]刘浦江:《金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歧视》,《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8]《金史》卷七三《完颜希尹传》。
    [1]《金史》卷八《世宗纪》,第189页。
    [2]《归潜志》卷十二,第137页。
    [3]《金史》卷一○九《许古传》,第2412页。
    [4]《金史》卷一○九《陈规传》,第2406页。
    [5]《金史》卷一○八《胥鼎传》,第2379-2380页。
    [6]《金史》卷一一○《杨云翼传》,第2424-2425页。
    [1]陶晋生:《金代的政治结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0卷第4分(1969年),第592页。
    [2]《元好问全集》卷三一,第642页。
    [3]《归潜志》卷五。
    [4]《归潜志》卷五。
    [1]《金史》卷四七《食货志》(二)“租税”,第1060-1061页。
    [2]《金史》卷四七《食货志》。
    [3]《会编》卷一六六。
    [4]《大金集礼》卷三六《宣圣庙》,第297页。
    [1]朱弁等汉族士人的儒学传播贡献,详见本文第二章第四节。
    [2]《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第1140页。
    [3]《金史》卷五一《选举志》,第1130页。
    [4]《金史》卷五一,第1142页。
    [5]《金史》卷一九《世纪补》,第410-413页。
    [6]《金史》卷七三《完颜守贞传》,第1689页。
    [7]赵秉文:《广平郡王完颜公神道碑》,《釜水集》卷一二。
    [1]《金史》卷一二一《和速嘉安礼传》,第2646页。
    [2]《元好问全集》卷二七《龙虎上将军术虎公神道碑》,第564-569页。
    [3]元好问:《赠镇南军节度使良佐碑》,《元好问全集》卷二七,第574页。
    [4]元好问:《尚书右丞耶律公神道碑》,《元好问全集》卷二七,第585页。
    [5]《金史》卷八八《唐括安礼传》,第1963页。
    [6]《金史》卷七三《宗道传》,第1677页。
    [7]《金史》卷一二○《徒单铭传》,第2628页。
    [8]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1]陈其泰:《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2]《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第1125-126页。
    [3]《全辽金文》,第1860页。
    [4]《汉书·艺文志》卷一。
    [5]《金史》卷六《世宗纪》,第143页。
    [6]《金史》卷八九《移剌子散传》,第1989页。
    [7]《金史》卷八八《石琚传》,第1962页。
    [1]《金史》卷一○《章宗纪》,第228页。
    [2]《金史》卷一○七《高汝弼传》,第2352页。
    [3]《金史》卷一○六。
    [4]《元好问全集》卷二七,第583页。
    [5]《唐六典》卷九《史馆》。
    [6]谢贵安:《从<唐实录>体裁看实录体的特征与地位》,《长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7]《金史》卷六六《勖传》,第1559页。
    [8]同上。
    [9]《金史》卷八八《纥石烈良弼传》。
    [1]《金史》卷八八《完颜守道传》。
    [2]《金史》卷六《世宗纪》,第143页。
    [3]《金史》卷一○《章宗纪》,第230页。
    [4]《金史》卷一○七《张行信传》。
    [5]《金史》卷七《哀宗纪》,第380页;《金史》卷一二六《王若虚传》,第2737页。
    [6]《金史》卷五五《国史院》。
    [7]《唐代官方史学研究》。
    [8]《金史》卷六六《完颜勖传》,第1560页。
    [9]《金史》卷一○六,第
    [1]《金史》卷六四《后妃传下》,第1519-1520页。
    [2]《金史》卷一三二《纥石烈执中传》,第2837页。
    [3]赵翼:《廿二史劄记》,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43-547页。
    [4]《元好问全集》卷三六,第749页。
    [5]《册府元龟》卷五五四。
    [6]《谢赐通鉴表》,《传家集》卷一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进稽古录表》,《稽古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孟子·滕文公下》。
    [1]《金史》卷四《世宗纪》,第74页。
    [2]《金史》卷五《海陵纪》,第117页。
    [3]《金史》卷六《世家纪上》第125页
    [4]《金史》卷六《世宗纪》,第175页。
    [5]《金史》卷七《世宗纪中》,第175页。
    [1]赵秉文:《尚书无逸直解引》,《闲闲老人滏水集》卷一五。
    [2]《全金元词》,第26页。
    [3]《全辽金诗》,第398页。
    [4]《全辽金诗》,第399页。
    [5]《归潜志》卷一。
    [1]《归潜志》卷一载,《全金元词》第49页也辑录此作,但略有不同。
    [2]况周颐撰、曲兴国辑注:《蕙风词话辑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3页。
    [3]《归潜志》卷一。
    [4]《归潜志》卷一二《辨亡》
    [5]《金史》卷一二五《王庭筠》
    [6]《中州集》卷七《张建小传》
    [7]《养一斋诗话》卷二○
    [1]《中州集》卷五诗人小传。
    [2]《归潜志》卷一,第4页。
    [4]《金史》卷八五《郑王永蹈传》,第1902-1902页。
    [5]《金史》卷八五《永中传》,第1899页。
    [6]《金史》卷八五《永中传》,第1899页。
    [7]《元好问全集》卷三六,第757页。
    [1]《全辽金诗》(中),第1846页。
    [2]《如庵诗文序》,《元好问全集》卷三六,第758页。
    [3]《归潜志》卷一,第4页。
    [4]《如庵诗文序》,第757页。
    [5]《全辽金诗》(中),第1850页。
    [6]完颜璹:《西江月》,《全金元词》,第4546页。
    [1]《如庵乐事》,《全辽金诗》第1849页。
    [2]《自适》,《全辽金诗》第1947页。
    [3]《金史》卷八五《永成传》,第1908页。
    [4]《金史》卷九三《显宗诸子传》,第2056页。
    [5]《金史》卷九三《显宗诸子传》,第2056页。
    [6]《金史》卷六四《后妃下》,第1524-1525页。
    [7]《金史》卷六四《后妃下》,第1526-1527页。
    [8]《归潜志》卷一,第3页。
    [9]《金史》卷一二六《王庭筠传》。
    [10]《金朝史研究》附录五《章宗收藏的书画》,第461-469页。
    11《中州集》卷五诗人小传。
    [1]《闲闲老人釜水集》卷一六。
    [2]《元好问全集》卷二一,第472页。
    [3]《归潜志》卷六,第62页。
    [4]元好问:《赠镇南军节度使良佐碑》,《元好问全集》卷二七,第574页。
    [5]《归潜志》卷一,第4页。
    [6]《金史》卷一二八《蒲察郑留传》,第2766页。
    [7]《旧唐书》卷一七三《李钰传》。
    [8]李觏:《富国策第十》,《盱江集》卷一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王安石《议茶法》,《王文公文集》卷三一。
    [10]详见沈松勤师:《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第229-230页。
    [1]《松漠纪闻》(上),第9页。
    [2]《会编》卷一六六,第1197页。
    [3]《全元戏曲》(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2页、第345页。
    [4]《全元戏曲》(四),第185页、第193页。
    [5]《金史》卷四九《食货志》(四),第1108页。
    [6]《金史》卷四九《食货志》(四),第1108页。
    [1]《金史》卷四九《食货志》(四),第1109页。
    [2]《全元戏曲》(九),第196页。
    [3]《会编》卷三和《大金国志校正》卷三九《婚姻》所载。
    [4]《金史》卷六四《后妃传下》,第1518页。
    [5]《大金国志》卷二七《兀宗传》,第386页。
    [6]《金史》六四《后妃传下》。
    [1]《金史》卷一二○《世戚传》。
    [2]《金史》卷八八《唐括安礼传》。
    [3]《金史》卷九《章宗纪一》。
    [4]《金史》卷一二《章宗纪四》。
    [5]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三卷。
    [6]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第九卷。
    [1]《会编》卷三。
    [2]《会编》卷二四四引张棣《金虏图经》,第1752页。
    [3]《会编》卷二四四引张棣《金虏图经》,第1751页。
    [4]《金史》卷八《世宗纪》,第179页。
    [1]《金史》卷八《世宗纪》,第189页。
    [2]《金史》卷一二七《孝反传》,第2764页。
    [3]《金史》卷一三○《忠义传》,第2282-2283页。
    [4]《金史》卷一二《章宗纪》,第274页。
    [5]《金史》卷六四《后妃下》,第1525页。
    [6]《金史》卷九《章宗纪》,第220页。
    [7]《归潜志》卷六,第61页。
    [8]《金史》卷一二八《女奚烈守愚传》,第2768页。
    [9]《论语·八佾》
    [10]《诗·邶风》。
    11 《会编》卷三。
    12 《金史》卷八八《纥石烈烈良弼传》。
    13 金末殉国忠臣的记载可参看刘祁《归潜志》卷六,《金史》卷一二一至一二四《忠义传》和《金史纪事本末》卷二五《末造殉节诸臣》。
    [1]《金史》卷一二二《女奚烈斡出传》,第2665页。
    [2]《归潜志》卷六,第60页。
    [3]《金史》卷一二四《忠义传》,第2702-2703页。
    [4]《金史》卷五《海陵传》,第117页。
    [5]《金史》卷一三○《烈女传》。
    [6]《金史》卷一三○《烈女传》。
    [1]《金史》卷一二三《忠义传》,第2690页。
    [2]《金史》卷一二四《忠义传》,第2705页。
    [3]《金史》卷一二四《忠义传》,第2699页。
    [4]《金史》卷一二二《贾邦献传》,第2666-2667页。
    [5]《金史》卷一二二《吴邦杰传》,第2663页。
    [6]《金史》卷一○七《张行信传》,第2367页。
    [1]《金史》卷一○八《胥鼎传》。
    [2]《金史》卷一○八《胥鼎传》。
    [3]《金史》卷一○八《侯挚传》。
    [4]《金史》卷一一○《杨云翼传》,第2423页。
    [1]关于南宋前期“崇苏热”的原因及其对文学的影响,详见沈松勤师:《宋室南渡后的“崇苏热”与词学命运》,《文学评论》2005年第二期。
    [2]刘著:《月夜泛舟》,《金辽全诗》,第204页。
    [3]《赵闲闲书拟和韦苏州诗跋》,《元好问全集》卷。
    [4]《归潜志》卷一。
    [1]《全辽金诗》,第671页。
    [2]《全辽金诗》第1384页。
    [3]《归潜志》卷九,第97页和同书卷十,第108页。
    [4]《拙轩集》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元好问全集》卷一六《王黄华幕表》,第395页。
    [6]《归潜志》卷十,第119页。
    [7]《归潜志》卷十,第119页。
    [1]《归潜志》卷八,第85页。
    [2]《毛诗正义》卷一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页、271页、272页。
    [3]《元好问全集》卷三六,第762-763页。
    [1]《归潜志》卷一二,第136页。
    [2]《金史》卷十一二《章宗纪》。
    [3]张博泉:《金史论稿》,第147页。
    [4]《全辽金文》,第2785页。
    [5]《金史》卷六四《后妃传》。
    [6]《金史》卷六四《后妃传》
    [7]《金史》卷一二九《胥持国传》。
    [8]《归潜志》卷一○。
    [9]《大金国志校证》卷一九《章宗纪》。
    [10]《金史》卷一三《卫绍王纪》,第290页。
    11 《金史》卷一三《卫绍王纪》,第298页。
    [1]宣宗执政之初的新政举措,见《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
    [2]《金史》卷一六《宣宗纪赞》,第370页。
    [3]《金史》卷一三二《逆臣传》,第2833页。
    [4]《金史》卷一三二《逆臣传》,第2835页。
    [5]《金史纪事本末》卷三八《卫绍王遇害》,第658页。
    [6]《元好问全集》卷一七,第414页。
    [7]《金史纪事本末》。
    [8]见草稿第二页。
    [1]赵秉文:《相府请王教授书》,《滏水集》卷一九。
    [2]《金史》卷一七《哀宗纪》,第373-374页。
    [3]《金史》卷一七《哀宗纪》,第374页。
    [4]《金史纪事本末》卷四六引《续通鉴》,第766页。
    [5]《闲闲老人滏水集》卷一五。
    [6]《大金国志校证》卷二六《义宗皇帝纪》,第371页。
    [1]《全辽金诗》,第1309页。
    [2]《滹南遗老集校注》卷三八,第437页。
    [3]《归潜志》卷一三,第145-146页。
    [4]《答李天英书》、《闲闲老人滏水集》卷一九。
    [5]金代后期并未形成严格的文学流派,只是他们的文学主张、创作风格大致可分为两个文学群体,一个以赵秉文为代表,一个以李纯甫为代表。
    [1]《中说》,《闲闲老人滏水集》卷一。
    [2]《归潜志》卷三,第24页。
    [3]《中州集》卷一○二“先大夫”小传。
    [4]元好问:《郝先生墓铭》,《元好问全集》卷二三。
    [5]郝经:《遗山先生墓铭》,《全元文》,第 页。
    [6]郭绍虞笺释:《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62页。
    [1]周惠泉:《金代文学论》,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2]《中州集》卷七引。
    [1]《石洲诗话》卷五。
    [2]《归潜志》卷一二《辨亡》。
    [3]《金史》卷五一《选举志》,第1133页。
    [1]《归潜志》卷一,第6页。
    [2]《中州集》卷六。
    [3]元好问:<雷希颜墓志铭>,<元好问全集>卷二一。
    [4]《归潜志》卷二。
    [5]《归潜志》卷二,第13页。
    [6]《归潜志》卷二,第19页。
    [7]《归潜志》卷二,第22页。
    [8]《元好问全集》卷一九,第445页。
    [9]《归潜志》卷一,第6页。
    [10]《归潜志》卷二“李天英”小传。
    11 参《归潜志》卷二“麻九畴知己”小传和《中州集》卷六“麻征君九畴”小传。
    12 《金史》卷一六《麻九畴传》。
    13 《归潜志》卷二“李汾长源”小传和《中州集》卷六“李讲议汾”小传。
    [1]《归潜志》卷一“宋内翰九嘉”小传和《中州集》卷六“宋内翰九嘉”小传。
    [2]李纯甫:《西岩集序》,《全辽金文》第2626页。
    [3]李纯甫:《为蝉解嘲歌》,《全辽金诗》,第2074页。
    [4]《归潜志》卷八。
    [5]《归潜志》卷八。
    [6]《归潜志》卷八。
    [7]《金史》卷一二六《李天英传》。
    [8]前揭赵秉文《答李天英书》。
    [1]《全辽金诗》,第1656页。
    [2]《归潜志》卷二,第13页。
    [3]《归潜志》卷三,第28页。
    [4]《归潜志》卷八。
    [5]《滹南遗老集校注》卷四○《诗话》,第494页。
    [6]《中州集》卷一○《溪南诗老辛愿》。
    [7]《归潜志》卷一。
    [1]李觏:《李觏集》卷二《礼论第一》,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第页。
    [2]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3]杜佑:《通典》卷一○五《礼六十五》,岳麓书社1995年校点本,第1436页。
    [4]目前研究女真丧葬风俗的著作主要有:朱瑞熙等著:《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宋德金著:《金代的社会生活》,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王可宾著:《女真国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如张英先生的《金代丧俗考》侧重墓葬形制、和一些丧俗的资料类聚,张畅耕主编《辽金史论集》第六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259—291页;李健才先生的《金代女真墓葬的演变》和陈相伟先生的《试论东北、河北等地金代墓葬的类型和演变》主要研究墓葬形制,分别见于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四辑,书日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339-349页,《辽金史论集》第六辑,第404-427页。
    [1]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金陵考古工作队:《北京房山区金陵遗址的调查与发掘》,《考古》2004年滴2期,第37-38页。
    [2]张先得、黄秀纯:《北京市房山县发现石椁墓》,《文物》1989年第6期,第78-80页。笔者注:文中说石椁为青石板,但杨亦武先生在《大房山金陵考》中指出是汉白玉质料的。杨先生在北京房山区文物局工作,此说似为可信。
    [3]杨亦武:《大房山金陵考》,《北京文博》2000年第2期,第37-39页。
    [4]黑尼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黑龙江阿城巨源金代齐国王墓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10期,第1-10页。(下文所用齐国王墓均见此,不再加注)
    [5]吉林省博物馆:《吉林省扶余县的一座辽金墓》,《考古》1963年第11期,第618-619页。此文认为这是辽金时期的墓葬。笔者认为这是金代王室墓。首先,辽代王室墓葬至今还没有发现石椁木棺墓。其次,此种葬式与现在出土石椁形制、规格与齐国王墓一样。第三,墓葬出土金扣玉带一条,“系由金扣一、金环一、金铊尾一、玉十八、金钉六十九枚组成,革鞓已腐烂无存”。据《大金集礼》所载:带制规定,只有皇太子、亲王、一品才能配玉带。女真族之外,几乎没有人被封一品大臣。而且就目前出土的非女真官员的墓葬看,没有用花岗岩石椁木棺的。所以,此墓主最有可能是女真太子或亲王。参撰人未详:《大金集礼》卷三○《舆服》(下),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66页。
    [6]长春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长春市石碑岭金代墓地发掘简报》,《考古》1991年第4期,第353-360页。(下文所用娄室墓材料均见此。)
    [7]刘红宇:《跃春近郊的完颜娄室墓》,《北方文物》1990年第1期,第36-39页。
    [8]注:由于仅出土的一例金代女真官员及平民的石棺椁,这里只好参照出土的汉族士人棺椁。
    [9]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市金墓发掘简报》,《北京文物与考古》1983年总第1辑,第55页。
    [12]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北京市通县金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11期,第9页。
    11 张青晋:《山西水济发现金代贞元元年青石棺》,《文物》1985年第 期,第94页。
    [1]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市南郊金代壁画墓》,《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第511-527页。
    [2]解希恭、阎金铸:《山西永和县出土金大安三年石棺》,《文物》1989年第5期,第71-74页。
    [3]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黑龙江畔绥滨中兴古城和金代墓群》,《文物》1977年第4期,第42页。(下文所用绥滨中兴金墓材料均见此)
    [4]《松花江下游奥里米古城及其周围的金代墓群》,《文物》1977年第4期,第56-62页。(下文所用奥里米金墓材料均见此)
    [5]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绥滨永生的金代平民墓》,《文物》1977年第4期,第50-53页。(下文所用永生平民墓材料均见此)
    [6]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北京市金墓发掘简报》,《北京文物与考古》1983年总第1辑,第56页。
    [7]《北京市房山县发现石椁墓》,《文物》1977年第6期,第78-80页。(下文所用长沟峪材料均见此)
    [8]赵评春:《金代服饰研究——金齐国王墓出土服饰研究》,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2页。
    [9]《金史》卷四三《舆服上》,第974页。
    [10]分别参见前文所引二位先生的论文,《辽金史论集》第六辑,第425页和259页。
    11 《通典》卷八五《凶礼七》,第1183页。
    12 参东北考古发掘团:《吉林西团山石棺墓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4年第1期,第29-46页。文中认为西团山的石棺墓葬年代,约在春秋、战国之际。
    [1]《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第1174页。
    [2]近代在辽阳等地发现了许多汉代石椁石棺葬。参鸟居龙藏著、陈念本译:《满蒙古迹考》,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176-245页。
    [3]《通典》卷八五《凶礼七》,第1183页。
    [4]赵秉文:《中大夫翰林学士承旨文献党公神道碑》,阎凤梧主编:《全辽金文》,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2年版,第2251页。
    [5]元好问;《中州集》诗人小传引李纯甫《故人外传》,《元好问全集》(增订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65页。
    [6][金]王若虚著,霍松林等校点:《滹南诗话》,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2页。
    [7]刘祁:《归潜志》卷八,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版,第85页。
    [8]赵秉文:《中大夫翰林学士承旨文献党公神道碑》。
    [9]《归潜志》卷一,第5页。
    [10]元好问:《内翰冯公神道碑铭》,《元好问全集》,第451页。
    11 《金史》卷七○,第1615页。
    [1]《金史》卷一二,第285-286页。
    [2]杨天宇著:《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77页。
    [3]《宋史》卷一二四《凶礼三》,第2901页。
    [4]《金史》卷八七《纥石烈志宁》,第1934页。
    [5]《金史》卷八七《仆散忠义传》,第1941页。
    [6]《金史》卷九二《徒单克宁传》,第2052页。
    [7]《礼记译注》,第965页。
    [8]《金史》卷一二○《世戚传》,第2619页。
    [9]《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第1899页。
    [10]《金史》卷九二《徒单克宁传》,第2052页。
    11 《金史》卷二《太祖纪》,第22页。
    12 《金史》卷七○《撒改传》,第1615页。
    13 《金史》卷四《熙宗纪》,第77页。
    [1]《金史》卷八四《耨碗温敦思忠传》,第1883页。
    [2]《金史》卷八三《纳合椿年传》,第1873页。
    [3]《金史》卷八七《纥石烈志宁》,第1934页。
    [4]《金史》卷八五《世宗诸子传》,第1908页。
    [5]《金史》卷一二○《世戚传》,第2618页。
    [6]《金史》卷一二○《世戚传》,第2619页。
    [7]《宋史》卷一二二四《凶礼三》,第2902页。
    [8]《金史》卷七三《完颜晏传》,第1674页。
    [9]《金史》卷八八《纥石烈良弼》,第1956页。
    [10]《金史》卷八四《耨碗温敦思忠传》,第1885页。
    11 《金史》卷八一《阿徒罕传》,第1817页。
    12 《金史》卷九四《瑶里孛迭传》,第2096页。
    13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新城县北场村金时立爱和时丰墓发掘记》,《考古》1962年第12期,第647页。
    14 《金史》卷八三《纳合椿年传》,第1873页。
    15 《金史》卷一二○《世戚传》,第2615页。
    [1]《金史》卷八六《孛术鲁定方传》,第1924页。
    [2]《金史》卷六九《太祖诸子传》,第1606页。
    [3]《金史》卷七一《宗叙传》,第1645页。
    [4]《金史》卷八四《耨碗温敦思忠传》,第1885页。
    [5]《金史》卷六九《太祖诸子传》,第1608页。
    [6]《金史》卷七○《宗宪传》,第1617页。
    [7]《金史》卷九三《仆散揆传》,第2071页。
    [8]《金史》卷一二一,第2644页。
    [9]《金史》卷一二二,第2663页。
    [10]《通典》卷八六《礼》四六,第1204页。
    11 《宋史》卷一二四《凶礼三》,第2907-2909页。
    [1]关于金朝靖康年间从北宋掠夺工匠艺人、金、银、丝绸,可以参看《瓮中人语》,《靖康稗史笺证》(之二),中华书局1988年笺证本,第44-89页:丁特起编集《靖康纪闻》,丛书集成初编本;《三朝北盟会编》卷四八——五三。
    [2]金代墓葬形制,前文所注的张英、陈相伟、李健才三位先生论述得比较详细,本文仅作列举,不再赘述。
    [3]《松漠纪闻》卷上,第4页。
    [1]张宝瑞等:《北京金陵发现记》,《北京日报》1988年5月27日。
    [2]邹宝库:《辽阳市发现金代<通慧大师铭>》,《考古》第2期,第175—177页。通慧大师即世宗母亲李皂后。
    [3]《全辽金文》,第2264-2267页。
    [4]《元好问全集》,第470-472和564-570页。
    [5]《大金国志校证》卷一二,中华书局1986年点校本,第178页。
    [6]董秉忠:《钦定盛京通志》卷二二,《四库全书》本。
    [7]庞志国:《完颜希尹家族墓群石雕艺术初探》,《文物》1982年第3期,第75-78页。
    [8]杨亦武:《大房山金陵考》,《北京文博》2000年第2期,第31页。
    [9]参张英先生的《金代丧俗考》一文。
    [10]王溥撰:《唐会要》卷三八《服纪下》,中华书局1955年点校本,第691页。
    [1]《金史》卷七六《宗干传》,第1743页。
    [2]《金史》卷四《熙宗纪》,第77页。
    [3]《宋史》卷一二四《凶礼三》,第2903页。
    [4]《金史》卷六六《宗贤传》,第1569页。
    [5]《金史》卷六九《宗强传》,第1605页。
    [6]《金史》卷七二《娄室传》,第1656页。
    [7]《金史》卷六《世宗纪》,第141页。
    [8]《先君行状》和《宝塔山龟镜寺记》分别见于《全辽金文》第1450-1453、1437-1439页。
    [9]《元好问全集》,第394页。
    [10]《金史》卷一二六,第2731页。
    11 《金史》卷一○七《胥鼎传》,第2373页。
    [1]《平章政事寿国张文贞公神道碑》,《元好问全集》,第388页。
    [2]《金史》卷一○七《张行信传》,第2367页。
    [3]《金史》卷四《熙宗纪》,第70页。
    [4]《金史》卷四《熙宗纪》,第77页。
    [5]《金史》卷八《世宗纪》(下),第179-180页。
    [6]《金史》卷六四《后妃传》(下),第1523页。
    [7]《金史》卷六四,第1525页。
    [8]《金史》卷一○三《纳兰胡鲁刺传》,第2283页。
    [9]《金史》卷一二八《循吏传》,第2769页。
    [10]《归潜志》,第61页。
    11 《司马光书仪》卷六《丧仪》,从书集成初编本。
    [1]以上材料,参见《金史·世宗记》,第159、189、165页。
    [2]以上两则材料,参《金史·世宗纪》,第161、184页。
    [3]《金史》卷一二《章宗纪》,第270页。
    [4]《金史》卷一二七《孝友传》,第2746页。
    [5]《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四引《金虏图经·山陵》,第1752页。
    [6]《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第1152页。
    [1]邵国田:《内蒙古敖汉旗英凤沟金代墓地》,《文物》1987年第8期,第58-60页。
    [2]《松花江下游奥里米古城及其周围的金代墓群》,《文物》1977年第4期,第60页。
    [3]《黑龙江畔绥滨中兴古城和金代墓群》,《文物》1977年第4期,第42页。
    [4]《金史》卷一七《哀宗纪》,第375页。
    [5]《绥滨奥里米辽金墓葬抢救性发掘》,《北方文物》1999年第2期,第37页。
    [6]参崔福来:《“灵骨”意识与嘎拉哈习俗》,《北方文物》1990年第4期,第46-47页。
    [1]《黑龙江畔绥滨中兴古城和金代墓群》,《文物》1977年第4期,第45页。
    [2]大庆市文物管理站:《大庆市发现两座古墓》,《北方文物》1994年底期,第48页。
    [3]阎景全:《黑龙江省阿城市双城村金墓群出土文物整理报告》,《北方文物》1990年第2期。
    [4]林甸文物管理所:《林甸县四合乡渔场金代墓葬调查简报》,《北方文物》1997年第2期,第43页。
    [5]张庆国:《宁安市前莲花村金代墓葬清理简报》,《北方文物》2004年第4期,第46-47页。其中出土了带銙、耳环,据《金史》卷四三《舆服》(下)中记载:“夸周鞓,小者置于前,大者于后,左右有双尾,纳方束中,其刻琢多如春水秋山之饰。”第985页。所以笔者认为这是女真族墓葬。
    [6]参《宋史》卷一二五《凶礼四》,第2917-2936页。
    [7]长孙无忌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7页。
    [8]《唐律疏议》,第280页
    [9]参叶潜昭:《金律之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89页。
    [1]《大葆台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6期,第24页。
    [2]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乾陵勘查记》,《文物》1960年第4期,第53-60页。
    [3]泾阳县文教局:《唐贞陵调查记》,《文博》1986年第6期
    [4]辽代豪华墓葬如耶律羽之墓和赤峰宝山辽墓,分别参看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文物》1996年第1期,第4—31页和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内蒙古赤峰宝山辽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1期,第73-95页。
    [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辽陈国公主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25-46页。
    [1]参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版,第674-715页。
    [2]参陈垣先生的自叙和重印后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页和第154页。陈先生提出此说,是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用意的。其时,日本侵略者已放弃全面攻打中国政府的计划,采取瓦解和分裂中国抗日战线和以华治华的策略。1940年3月,汪精卫等汉奸在南京组建伪国民政府。当时在汪精卫等人的影响下,不少人已经走上了卖国的道路。而且华北地区,日本帝国主义早已想把它分离出去了。河北各地相继沦陷,陈先生亦备受迫害,“有感于宋金及宋元时事”,撰写此书,并着重褒扬南宋初河北新道教教徒忠于南宋、反抗金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具有特定的目的和极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爱国精神和学术致用于现实的良苦用心,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当时形势参胡德坤:《中日战争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第61-67页和229-235页。
    [3]《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第2-4页。
    [4]详见张荣铮:《金代道教试论》,《天津师大学报》1983年第1期。第64-71页。宋德金先生也认为民族压迫为金代道教创造了前提。详见《金代宗教简述》,《社会科学战线》,第313-320页。
    [5]郭旃:《全真道的兴起及其与金王朝的关系》,《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3期,第99-107页。
    [1]虞集:《岳真人碑记》,《道学园古录》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王恽:《太一二代度师嗣教重明真人肖公行状》,《秋涧集》卷四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终南山神仙真人全真教祖碑》,《甘水仙源录》卷一,《道藏》第十九册,第724-725页。
    [4]《长春丘真人》,《金莲正宗记》卷四,《道藏》第三册,第359页。
    [5]如多次为统治者主持醮事,帮助招抚登州和宁海州起义者,抵抗外来入侵者。参本文第三部分中论述。
    [6][宋]宇文懋昭、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卷五《太宗文烈皇帝》(三),中华书局校点本1986年版,第76页。
    [7]刘事详见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五,靖康中帙五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第563-570页。李若水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八一,靖康中帙五十六,第611页。
    [8]《三朝北盟会编》卷八一,靖康中帙五十六,第609页。
    [9]《大金国志校证》卷七《太宗文烈皇帝》(五),第115-116页。
    [1][宋]洪皓:《松漠记闻》(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9页。
    [2]《金史》卷八《世宗》(下),中华书局校点本1975年版,第189页。
    [3][宋]范成大:《揽辔录》,中华书局校点本2002年版,第12页。
    [4]《金史》卷三二《选举志》(一),第1134-1135页。
    [5]《金史》卷三二《选举志》(一),第1136页。
    [6]参刘浦江:《金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歧视》,《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54-69页。
    [7]《金史》卷四《熙宗纪》,第84-85页。
    [8]《金史》卷一四《宣宗纪》,第306页。
    [1]《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炎兴下帙六所引《赵子崧家传》,第780页。
    [2]如以人口为例,据刘浦江先生所统计,宣和时期金朝统治区域应有人口760多万,而到大定初仅有300余万户。参《金代户口研究》,《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86-96页。
    [3][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建炎元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88年排印本,第92页。
    [4]《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三炎兴下帙三,建炎元年五月六日条,第756页。
    [5]如《金史》卷五《海陵纪》中所记:“时方建宫室于南京,又中都兴四方所造军器材用皆赋于民,箭翎一尺至千钱,村落间往往椎牛以供筋革,至于乌鹊狗彘无不被害者。”第110页。
    [6]据张师颜《南迁录》记载,太子允升等人劝世宗南伐混一天下,世宗不听。而秦王允植劝世宗以安民结好为务。世宗喜曰:“尔见正与我合。”参《南迁录》第1页。
    [7]《金史》卷七《世宗纪》(中),第160页。
    [8]《金史》卷四六《食货志》(一),第1044页。
    [9]《金史》卷八《世宗纪》(下),第203-204页。
    [10]阎凤梧主编:《全辽金文》,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此书成自众手,良莠不齐,但是目前搜集金文最全的,所以本文统计以此书为准。
    11 《滕县兴国寺新建大殿碑》,[清]张金吾编:《金文最》卷六九,中华书局校点本1990年版,第1009页。
    [1]《重修法云寺》,《金文最》卷七一,第1050页。
    [2]参本文第二、三部分世宗朝有关道教发展的论述。
    [3]参《大金国志校证》卷五《太宗文烈皇帝》(三),第81页和《松漠纪闻》(下),第15页。
    [4]《大金国志校证》卷一二《熙宗孝成皇帝》(四),第179页。
    [5]《大金国志校证》卷一三《海陵炀王》(上),第187页。
    [6]《金史》卷六、七、八《世宗纪》中记载世宗借鉴汉文化中治国治民之术颇多,对历史非常熟悉。在此不一一列举。
    [7][金]刘祁:《归潜志》卷一二,中华书局校点本1983年版,第136页。
    [8]《归潜志》卷一和卷一二,第3页与第136页。
    [9]《大金国志校证》卷○《章宗皇帝》(中),第275页。
    [10]《金史》卷一二《章宗纪》(四),第285页。
    11 《归潜志》卷一二和卷一,第136页,第3页。
    12 《归潜志》卷一,第3页。
    13 笔者认为辽朝文化,其实是已经高度汉化的胡文化,其中汉文化已占主要成分。
    14 《大金国志校证》卷三,第41页。
    15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引王绘《绍兴甲寅奉使录》:“聿兴言:‘自古享国之盛无如唐室。本朝目今制度,并依唐制,衣服官制之类,皆自宇文相公共蔡太学并本朝数十人相与计议。'”洪皓《鄱阳集》卷四《跋金国文具札子》:“(金朝)官制禄格、封荫讳谥,皆出宇文虚中,参用本朝及唐法制增损之。”
    16 《金史》卷二六《刑志》,第1013页。
    [1]参《金史》卷五一《选举志》(一)。
    [2]《金史》卷一二《章宗纪》(四),第285-286页。
    [3]参李锡厚:《辽金时期契丹及女真社会性质的演变》,《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第40-54页。张博泉:《金代经济史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小注。
    [4]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已经对全真教三教园融的思想阐述详细准确,本文不再论述。
    [5]参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下),第620-628页。
    [6]赵道一:《王喆》,《历代真仙体道通鉴续编》卷一,《道藏》第五册,第417页。
    [7]《岳真人碑记》,《道学园古录》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王若虚:《太一二代度师嗣教重明真人肖公行状》,《滹南遗老集》卷四二,丛书集成初编本。
    [9]《长春真人本行碑》,《甘水仙源录》卷二,《道藏》第十九册,第734-735页。
    [10]《松漠纪闻》(上),第10页。
    [1]元好问:《通玄大师李君墓碑》,《元好问全集》卷三一,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第651页。
    [2]《元史》卷二○二,第4517页。
    [3]如宋德金先生的《金代道教简述》提出过这一看法,但是没有具体展开。
    [4]参《辽史》卷一一《圣宗纪》、卷二六《道宗纪》(六)和《契丹国志》卷八《兴宗纪》。
    [5]《松漠记闻》(上),第10页。
    [6]《金史》卷三《太宗纪》,第48页。
    [7]《松漠记闻》(上),第10页。
    [8]《金史》卷八○《熙宗二子传》,第1797页。
    [9]《国朝重修太一广福万寿宫碑》,《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845页。
    [1]参《金史》卷九一《敬嗣晖传》:“世宗颇好道术,谓嗣晖曰:‘尚食官毋于禁中杀羊豕,朔望上七日有司毋奏刑名'。”第2029页和《金史》卷九二《徒单克宁传》:“世宗颇信浮图之事”,第2050页。
    [2]《金史》卷八《世宗纪》(下),第199页。
    [3]参《金史》卷五○《食货志》(五),第1124-1125页和《齐东镇行香院碑》,《金文最》卷六九,第1011页。
    [4]《太一二代度师嗣教重明真人萧公行状》,《秋涧集》卷四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宋濂:《书刘真人事》,《宋学士全集》卷二八,丛书集成初编本。
    [6]参刘浦江:《辽金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佛学研究》1996年,第5辑,第231-238页。
    [7]《太一二代度师嗣教重明真人萧公行状》,《秋涧集》卷四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宗师道行碑铭》,《甘水仙源录》卷二,《道藏》第十九册,第737页。
    [9]《长春真人本行碑》,《甘水仙源录》卷二,《道藏》第十九册,第734页。
    [10]元好问:《紫虚观记》,《元好问全集》卷三五,第740页。
    11 《紫虚观记》,《元好问全集》,第740页。
    12 《金史》卷九《章宗纪》(一),第216页。
    [1]《通玄大师李君墓碑》,《元好问全集》卷三一,第651-652页。
    [2][金]朱澜:《十方大天长观普天大醮瑞应记》,《道藏》第十九册,第737页。
    [3]《金史》卷九三《忒邻传》,第2059页。
    [4]《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宗师道行碑铭》,《甘水仙源录》卷二,《道藏》第十九册,第737页。
    [5]《金史》卷六四《元妃李氏传》,第1528-1529页。
    [6]王若虚:《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滹南遗老集》卷四二,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73页。
    [7]《十方大天长观玄都宝藏碑铭》,《道家金石略》,第1049页。
    [8]如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222页。
    [9]参[宋]张师颜:《南迁录》,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0-12页。
    [10]参《玉阳体玄广度真人王宗师道行碑铭》和《长春真人本行碑》。
    11 《紫虚观记》,《元好问全集》,第740页。
    12 《长春真人本行碑》,《甘水仙源录》卷二,《道藏》第十九册,第734页。
    13 《金史》卷一一八《武仙传》,第2577页。
    14 《紫虚观记》,《元好问全集》,第740-741页。
    [1]详见《长春真人西游记》,《道藏》第三十四册,第493、500、498页。
    [2]《长春真人本行碑》,第735页。
    [3]《长春真人西游记》,第496页。
    [4]《金史》卷四六《食货志》,第1035页。
    [5]《金史》卷九《章宗纪》(一),第215-216页。
    [6]《金史》卷一○《章宗纪》(二),第241页。
    [7]《金史》卷九五《张万公传》,第2105页。
    [8]《金史》卷五○《食货志》(五),第1126页。这处只记载为四年,而前面有一个承安四年,又据《金史》卷一四《宣宗纪》(上),第319页也记此事,故此事应为贞祐四年。
    [1]《金莲正宗记》卷四,《道藏》第三册,第360页。
    [2]《清真观记》,《元好问全集》卷三五,第744页。
    [3]《长春真人本行碑》,《道藏》第十九册,第735页。
    [4]《云山集》卷七,《道藏》第二十五册,第416页。
    [5]《大都清逸观记》,《道藏》第十九册,第809页。
    [6]《元史》卷二○二《释老传》,中华书局校点本,第4525页。
    [7]《秋涧集》卷三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归潜志》卷一,第6页。
    [9][元]郝经:《先父行状》,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4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73页。
    [10]刘祁:《归潜堂记》,《全元文》(第2册),第320页。
    [1]段克己:《江城子·元日有感》,《全金元词》(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1页。
    [2]《全金元词》(上),第147页。
    [3]以上三例分别出自《归潜志》卷五和卷六,第50、60、61-62页。
    [4]《清真观记》,《元好问全集》卷三五,第744页。
    [1]郝经:《陵川集》卷一○《闲闲画像》,
    [2]这两则论述皆出自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五。
    [3]曾枣庄:《苏学行于北》,《阴山学刊》2000年第3期,第10-15页。
    [4]胡传志:《“苏学盛于北”的历史考察》,《文学遗产》1998年第5期,第54-60页。
    [5]《答傅彬老简》,《淮海集》卷三○。
    [6]《东坡易传》卷一。
    [1]苏轼《论语说》,《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二引,第92页。
    [2]《李文公集》卷二《复性书》上。
    [3]《河南程氏粹言》卷二《人物篇》,《二程集》,第1272页。
    [4]《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五,《二程集》,第319页。
    [5]《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二程集》,第301页。
    [6]《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五,《二程集》,第169页。
    [7]《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程集》,第35页。
    [8]《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五,《二程集》,第150页。
    [9]《朱子语类》卷一三○,第3113页。
    [10]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三“元祜元年十二月壬寅”条引吕陶奏章和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11 《苏轼文集》卷七六,第页。
    [1]《苏轼文集》卷一一,第355页。
    [2]《东坡易传》卷八《系辞传》。
    [3]《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二,《二程集》,第293页。
    [3]《河南程氏遗书》卷二。
    [4]邵博:《邵氏见闻后录》卷一四,中华书局校点本1983年版。
    [5]《续资治通鉴》卷六七“神宗熙宁二年八月庚戌”条,第1654页,中华书局1957年版。
    [6]《杂学辨》和《答汪尚书》,《朱熹文集》卷三○,第1273页。
    [7]《朱子语类》卷一三○,第3112页。
    [8]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第3114页。
    [9]参沈松勤师:《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第278页。
    11 《与程秀才三首》,《苏轼文集》卷五五,第1628页。
    [1]《新轩乐府引》,《元好问全集》(修订本)卷三六,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64页。
    [2]《石洲诗话》卷五,
    [3]魏道明:《萧闲老人明秀集注》,续修四库全书本。
    [4]《全辽金诗》,第700页。
    [5]马定国:《四月十日遇周永昌》,《全辽金诗》第218页。
    [6]《山谷草书》,《全辽金诗》第246页。
    [7]刘铭恕:《宋代出版法及对辽金之书禁》,《中国文化研究所汇刊》卷6(1946年),第236-255页。
    [8]《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五道》,《苏辙集》卷四二,第747页,中华书局1990年版。
    [9]《绘事备考》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宋]何远:《春渚纪闻》卷六,《四库全书》本。
    [2]《归潜志》卷一二,第135-136页,中华书局1983年版。
    [3]参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48-550页。
    [4]《宋史》卷二九八《司马朴传》,第9907页。
    [5]《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六引《靖康小录》,第707页。
    [6]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引,第页。
    [7]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九“绍兴四年八月戊寅”条,第1289页。
    [8]《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二“绍兴三年正月辛末条“注引朱胜非《闲居录》,第1061页。
    [9]《宋史》本传,卷三五二。
    [10]《金史》本传
    [1]《金史》,卷七九。
    [2]《宋史》本传,卷三七三。
    [3]《金史》,卷一二五。
    [4]《元好问全集》卷四一,第847页。
    [5]《金史》卷五一《选举志》,第1131-1132页。
    [6]《金史》卷三九《乐志》,第882页。
    [7]《金史》卷四五,第1024页。
    [8]《金史》卷一二《章宗纪》。
    [9]《王黄华墓碑》,《元好问全集》卷一六,394页。
    [1]《中大夫翰林学士承旨文献党公神道碑》,《滏水集》卷一一,四部丛刊初编本。
    [2]《中州集》诗人小传,《元好问全集》卷四一,866页。
    [3]王恽:《秋涧集》卷七一《跋黄山墨迹》,四部丛刊初编本。
    [4]《中州集》,卷四。
    [5]《滹南诗话》卷中,第页。
    [6]《归潜志》卷八,第页。
    [7]参《中州集》小传和《元好问全集》卷四○《龙岩书柳子厚独觉一诗跋》:“龙岩(任询)此卷大字,学东坡而稍有敛束,故步仍在。”
    [8]《中州集》,卷二。
    [9]《归潜志》卷 称其诗学江西诸公,《中州集》诗人小传也说其诗“参涪翁而得法”。
    [10]《中州集》,卷五。
    11 《元好问全集》卷四六,第页。
    12 《滹南诗话》卷中,
    13 《跋东坡四达斋铭》,《滏水集》
    14 《滹南遗老集》卷三六。
    15 《归潜志》卷八。
    16 《遗山自题乐府引》
    17 《学东坡移居》。
    18 《敬斋古今注》卷五。
    19 《滏水集》卷二十。
    20 《脚气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滹南诗话》卷中。
    [2]参《论诗三十首》二十三、二十六、
    [3]元好问:《内翰王公墓表》,《元好问全集》卷一九,第443页。
    [4]参《归潜志》卷一至卷五。
    [5]《滏水集》卷十九。
    [6]元好问:《内翰王公墓表》,《元好问全集》卷十九。
    [7]《归潜志》卷八,第87页。
    [8]《归潜志》卷八,第87页。
    [1]《元好问全集》卷四一,第870页。
    [2]《全辽金文》第2620-2621页。
    [3]《辅教编》(残),《全辽金文》第2628页。
    [4]参《归潜志》卷一和卷九以及王若虚的《<道学发源>后序》。
    [5]《归潜志》卷四,第39页。
    [6]《陶然集诗序》,《元好问全集》卷三七,第772页。
    [7]《滹南遗老集》卷三六《文辨》。
    [8]《滹南诗话》卷上。
    [9]《元好问全集》卷三十六。
    [10]参詹杭伦先生的《金代文学思想史》第38-39页,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唐圭璋编:《全金元词》,第12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2]《金史》卷八九《孟浩传》,第1979页。
    [3]《归潜志》卷一○。
    [4]《雨中花·嗜酒偏怜风竹》序,《全金元词》第11页。
    [5]关于蔡松年与田珏党狱一事,详见《金史》卷四《熙宗纪》、《归潜志》卷一○和《金史》卷一二五《蔡松年传》等记载,陶晋生先生的《金代的政治冲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3卷第1分(1971年)。第135-161页。
    [6]《全金元词》,第22页。
    [7]《金史》卷一二五。
    [1]《水龙吟·太行之麓清辉》序,《全金元词》第12页。
    [2]参沈松勤师:《北宋文人与党争》,第304-313页。
    [3]苏轼文化性格中的适,参见王水照先生的《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文学遗产》1989年第5期。
    [4]《春渚纪闻》卷六引。
    [1]《元好问全集》卷四一,第859页。
    [2]《全辽金文》第1442页。
    [3]参《金史·世宗纪》和《金史》卷二七《河渠》记载王寂事。
    [1]《拙轩集》卷五。
    [2]《与文伯起帖》,《拙轩集》卷六。
    [3]《答李端叔书》,《苏轼文集》卷四九。
    [4]苏轼:《与王元直》。
    [5]《超然台记》,《苏轼文集》卷一一,第351页。
    [6]王若虚着,胡传志、李定干校注:《滹南遗老集校注》卷二《五经辨惑》(下),第21页。
    [7]《滹南遗老集校注》卷二,第15页,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
    [8]《五经辨惑》(上),《滹南遗老集校注》卷一,第12页。
    [9]《滹南遗老集校注》卷二,第23页。
    [10]分别参见《滹南遗老集校注》卷四,第45页;同书卷六,第81页。
    11 苏天爵在《安熙行状》中认为“国初有传朱子《四书集注》至北方者,滹南王公雅以辨博自负,为说非之。”四库馆臣已对苏说作了批评,但未指出王解释经典是为了自立一说。参《四库全书·滹南集提要》。
    12 《滹南遗老集校注》卷三,第34页
    [1]《忆之纯》,《滹南遗老集校注》卷四六,第557页。
    [2]《失子》,《滹南遗老集校注》卷四六,第556页。
    [3]《苏轼文集》卷五一,第1481页。
    [4]《滹南遗老集校注》卷四五,第544页。
    [5]《滏水集》卷十三。
    [6]参《反小山赋并序》,《滏水集》卷二。
    [1]《心静天地之鉴赋》,《滏水集》卷二。
    [2]《涌云楼记》,《滏水集》卷十三。
    [1]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增订本)卷四○,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36页。
    [2][金]魏道明:《明秀集注》,四部丛刊本.
    [3][宋]毛滂:《上苏内翰书》,《东堂集》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宋]何远:《春渚纪闻》卷六,《四库全书》本。
    [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九“绍兴四年八月戊寅”条,第1289页。
    [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二“绍兴三年正月辛末条“注引朱胜非《闲居录》,第1061页。
    [3]参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48-550页。
    [4]《宋史》卷二九八《司马朴传》,第9907页。
    [5]《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六引《靖康小录》,第707页。
    [6]《金史》卷七八《韩企先传》,第1778页。
    [7][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卷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6页。
    [8]《大金国志校证》卷二,第24页。
    [9]《金史》卷五一《选举志》,第1130页。
    [10]《中州集》诗人小传,《元好问全集》卷四一,第852页。
    [1]洪再新编著:《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26页。
    [2][日]宇野雪村著:《中国书法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66-67页。
    [3]《滏水集》卷二十。
    [4]《滏水集》卷十一.
    [5][金]刘祁:《归潜志》卷一,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版,第5页。
    [6]《内翰冯公神道碑铭》,《元好问全集》(增订本),第451页。
    [7]《元好问全集》卷三七《木庵诗文序》。
    [1][清]王毓贤撰:《绘事备考》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郝经:《陵川集》卷二《叙书》,四部丛刊本。
    [3]《绘事备考》卷七。
    [4]《中州集》诗人小传,《元好问全集》,第862页。
    [5]《竹溪黄山书跋》,《滏水集》卷二○,《全辽金文》。
    [6]王恽:《跋庞才卿<悲潼关赋>后》,《秋涧集》卷七二,四部丛刊本。
    [7]《滏水集》卷十一。
    [8]《中州集》诗人小传,《元好问全集》,第866页。
    [9]《归潜志》卷八,第86页。
    [10]《中州集》诗人小传引李纯甫《故人外传》,《元好问全集》,第865页。
    11[金]王若虚著,霍松林等校点:《滹南诗话》,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2页。
    12 《中州集》诗人小传,《元好问全集》,第859页。
    13 《归潜志》卷十。
    14 《归潜志》卷八,第85页。
    [1]《金史》卷四五,第1024页。
    [2]《金史》卷四三《舆服志》,第975-976页。
    [3]《金史》卷三九《乐志》,第882页。
    [4]《滏水集》卷十九。
    [5]《归潜志》卷八,第87页。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 中华书局1985年校点本
    《汉书》[东汉]班固著 中华书局1995年校点本
    《后汉书》[刘宋]范晔著 中华书局1987年校点本
    《隋书》[唐]魏徵等撰 中华书局1973年校点本
    《新唐书》[宋]欧阳修等著 中华书局1975年校点本
    《旧五代史》[五代]薛居正著 中华书局1975年校点本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等著 中华书局1987年校点本
    《宋史》[元]脱脱等著 中华书局1975年校点本
    《辽史》[元]脱脱等著 中华书局1975年校点本
    《金史》[元]脱脱等著 中华书局1975年校点本
    《三朝北盟会编》[宋]徐梦莘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李心传编 中华书局1988年排印本
    《桯史》[宋]岳珂著 中华书局1981年校点本
    《靖康稗史》[宋]确庵 耐庵 编 中华书局1988年校点本
    《南迁录》[宋]张师颜著 丛书集成初编本
    《大金吊伐录校补》[金]佚名编 中华书局2001年校点本
    《松漠纪闻》[宋]洪皓著 丛书集成初编本
    《靖康要录》[宋]佚名编 丛书集成初编本
    《中兴小记》[宋]熊克编 丛书集成初编本
    《邵氏闻见后录》[宋]邵博著 中华书局1983年校点本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著 中华书局1979年校点本
    《鸡肋集》[宋]庄绰著 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容斋随笔》[宋]洪迈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清波杂志》[宋]周煇著 中华书局1994年校点本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宋]李心传编 中华书局2000年校点本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著 中华书局1983年校点本
    《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著 中华书局1959年校点本
    《大金国志》[金]宇文懋昭编 中华书局1987年校点本
    《归潜志》[金]刘祁著 中华书局1983年校点本
    《使金录》[金]程卓著 丛书集成续编本
    《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 中华书局1997年校点本
    《金史纪事本末》[清]李有棠撰 中华书局1980年校点本
    《孔氏组庭广记》[金]孔元措著 丛书集成初编本
    《辽东行部志注释》[金]王寂著 张博泉注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鸭江行部志》[金]王寂著 丛书集成续编本
    《大金德运图说》 丛书集成续编本
    《道园学古录》[元]虞集编 《四部丛刊初编》缩本
    《甘水仙源录》[元]李道谦撰 《道藏》本
    《金小史》[明]杨循吉撰 丛书集成续编本
    《廿二史札记》[清]赵翼著 中华书局1963年校点本
    《十驾斋养新录》[清]钱大昕撰 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校点本
    《史论五答》[清]施国祁著 丛书集成续编本
    《吉贝居杂记》[清]施国祁著 丛书集成续编本
    《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 中华书局1957年校点本
    《宋元学案》[清]黄宗羲撰 全祖望补 中华书局1986年校点本
    《中州集》[金]元好问编 中华书局1956年校点本
    《金文最》[清]张金吾编 中华书局1990年版
    《全辽文》 陈述 主编 中华书局1982年版
    《全辽金文》 阎凤梧 主编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全辽金诗》 阎凤梧 康金声 主编 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全金元词》 唐圭璋 主编 中华书局1979年版
    《词话丛编》 唐圭璋 主编 中华书局1986年版
    《全元文》 李修生 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全元戏曲》 王季思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苏轼文集》[宋]苏轼撰 中华书局1986年校点本
    《苏轼诗集》[宋]苏轼撰 中华书局1987年校点本
    《苏辙集》[宋]苏轼撰 中华书局1990年校点本
    《二程集》[宋]程颐、程颢撰 中华书局1981年校点本
    《崇正辩斐然集》[宋]胡寅撰 中华书局1993年校点本
    《朱熹集》[宋]朱熹撰 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校点本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 中华书局1986年校点本
    《陈亮集》[宋]陈亮撰 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本
    《攻媿集》[宋]楼钥著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滏水集》[金]赵秉文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拙轩集》[金]王寂 《丛书集成初编》本
    《黄华集》[金]王庭筠 《丛书集成续编》本
    《秋涧集》[金]王恽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滹南遗老集校注》[金]王若虚 胡传志校注 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
    《重阳全真集》[金]王喆 《道藏》本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金]魏道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续修四库全书》本
    《元好问全集》(增订本[金]元好问 姚奠中主编 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湛然居士文集》[元]耶律楚材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元]王恽 四部丛刊初编本
    《滋溪文稿》[元]苏天爵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道学园古录》[元]虞集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补三史艺文志》[清]金门诏撰 丛书集成初编本
    《补辽金元艺文志》[清]倪灿 丛书集成初编本
    《滹南诗话》[金]王若虚著 霍松林等校点 中华书局1962年版
    《蕙风词话辑注》[清]况周颐撰 曲兴国辑注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校点本
    《图绘宝鉴》[元]夏文彦 丛书集成初编本
    《绘事备考》[清]王毓贤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饮冰室文集》 梁启超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历史研究法》 钱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
    《柳诒徵说文化》 柳诒徵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文化史》 柳诒徵 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陈寅恪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元西域人华化考》 陈垣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陈垣 中华书局1985年版
    《道家金石略》 陈垣 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东北通史》 金毓黻 五十年代出版社1943年版
    《金史拾补五种》 陈述 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
    《契丹社会经济史稿》 陈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63年版
    《辽金史论集》 陈述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文化与哲学》 张岱年著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北宋文化史述论》 陈植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余英时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
    《满蒙古迹考》 鸟居龙藏 陈念本译 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中国通史》 陈振主编 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古史辨》 顾颉刚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金史简编》 张博泉著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金史论稿》 张博泉等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
    《辽金西夏史》 李锡厚白滨 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女真史论》 陶晋生 稻乡出版社2003年版
    《姚从吾先生全集》 姚从吾先生遗著整理委员会编辑 正中书局1972年版
    《金宋关系史研究》 赵永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金代政治制度研究》 程妮娜 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女真语言文字研究》 金光平 金启孮著 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女真文辞典》 金启孮编著 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宋辽夏金经济史研究》 乔幼梅 齐鲁书社1995年版
    《金朝军制》 王曾瑜 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大金诏令释注》 董克昌主编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辽金史论》 刘浦江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金史研究》 外山军治著 李东源译 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女真国俗》 王可宾 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宋辽金史论文稿》 王明荪 明文书局1981年版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朱瑞熙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宗教通史》 牟钟鉴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中国道教史》 任继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版
    《金朝史》 何俊哲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辽金契丹女真史译文集》 王承礼主编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 刘浦江编 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张希清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辽金史研究》 都兴智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朱瑞熙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金代的社会生活》 宋德金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金代服饰研究——金齐国王墓出土服饰研究》 赵评春 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礼记译注》 杨天宇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金代汉族士人研究》 王德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夏承焘集》 夏承焘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宋代文学通论》 王水照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水照自选集》 王水照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宋金元文学批评史》 顾易生等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北宋文人与党争》 沈松勤 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南宋文人与党争》 沈松勤 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 沈松勤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金代文学论》 周惠泉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辽金元诗歌史论》 张晶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辽金元文学论稿》 张晶 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版
    《金元词通论》 陶然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金代文学思想史》 詹杭伦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金元词论稿》 赵维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宋辽金元小说史》 张兵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金代文学家年谱》 王庆生著 凤凰出版集团2005年版
    《中国美术史》 洪再新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马克思、恩格斯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古代社会》[美]摩尔根著 杨东莼等译 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法哲学原理》[德]黑格尔 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 何新译 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塞缪尔·亨廷顿著 周琪等译 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文明的共存》[德]哈拉尔德·米勒著郦红等译 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德]迪特·森格哈斯 著 张文武等译 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发生认识论原理》[瑞士]皮亚杰著 王宪钿等译 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英]泰勒 著 连树声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原始文化》[英]泰勒 著 连树声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美]弗朗兹·厄博斯著 刘莎等译 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当代人类学》[美]哈维兰 著 王铭铭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文化论》[英]马凌诺斯基著 费孝通译 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想象的共同体》[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 吴叡人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种族主义源流》[法]塔基耶夫著 高凌瀚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英]安东尼·史密斯著 叶江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历史知识理论》[德]德罗伊森 著 胡智昌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历史的观念》[英]柯林伍德著 何兆武译 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西方的没落》[德]斯宾格勒著 吴琼译 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年版
    《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 马戎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社会心理学》[美]S.E.Taylor L.A.Peplau D.O.Sears著 谢晓菲等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书法史》[日]宇野雪村 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室韦考》 方壮猷 《辅仁学志》2卷(1931)
    《金门国前三世兴高历和战年表》 朱希祖 《燕京学报)15卷(1934)
    《述东胡系之民族》 冯家升 《禹贡》3卷第8(1935)
    《述肃慎系之民族》 冯家升 《禹贡》3卷第7(1935)
    《原始时代之东北》 冯家升 《禹贡》6卷第3、4分(1936)
    《契丹名号考释》 冯家升 《燕京学报)13卷(1993)
    《三朝北盟会编考》 陈乐素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6卷第2分、第3分(1936)
    《十一至十四世纪的各种婚姻制度》 陶希圣 《食货)12卷(1935)
    《肃慎挹娄勿吉三系语义考》 金毓黻 《东北集刊》1期(1940)
    《契丹女真汉姓考》 陈述 《东北集刊》2期(1941)
    《宋代出版法及对辽金之书禁》 刘铭恕 《中国文化研究所汇刊》5(1945)
    《宋代辽金文化之南渐》 刘铭恕 《中国文化研究所汇刊》6(1946)
    《女真辫发考》 程溯洛 《史学集刊》第5期(1947)
    《宋金间的走私贸易》 全汉升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1卷(1947)
    《南宋稻米的生产兴运销》 全汉升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0卷(1948)
    《金上京城及其文化》 鸟居龙藏 《燕京学报》35卷(1948)
    《金上京城佛寺考》 鸟居龙藏 《燕京学报》34卷(1948)
    《辽金军史料试释》 谷霁光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5卷(1948)
    《辽代之兀惹城及曷苏馆考》 李学智 《大陆杂志》20卷第8分(1960)
    《金代的政治结构》 陶晋生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0卷第4分(1969)
    《金代的政治冲突》 陶晋生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3卷第1分(1971)
    《宋金海上之盟始末记》 赵铁寒 《大陆杂志》25:5、6、7、(1962)
    《归潜志与金史》 陈学霖 《大陆杂志》25卷第8分(1962)
    《金元之际江北之人民生活》 袁国藩 《大陆杂志》30卷第5分(1965)
    《金代女真和汉族及其他民族的经济文化联系》 岑家梧 《民族研究》1979年第2期
    《金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张博泉 《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1期
    《论金代文化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张博泉 《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1期
    《金元杂剧的再认识》 徐朔方 《中华文史论丛》第46辑(1980年)
    《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 王水照 《文学遗产》1989年第5期
    《正统观与金代文化》 宋德金 《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
    《金代女真族俗述论》 宋德金 《历史研究》1982年第3期
    《金章宗简论》 宋德金 《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
    《辽朝正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宋德金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第1期
    《宋室南渡后的“崇苏热”与词学命运》沈松勤《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苏学盛于北”的历史考察》 胡传志 《文学遗产》1998年第5期
    《论金初作家蔡松年》 胡传志 《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6期
    《关于女真社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日]松浦茂《民族史译文集》第10辑,1981年
    《辽金时期契丹及女真族社会性质的演变》李锡厚 《历史研究》1994年第5期
    《金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歧视》 刘浦江 《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刘浦江 《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金代土地问题的一个侧面》 刘浦江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
    《金代的一桩文字狱——宇文虚中案发覆》 刘浦江 《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金代理学发展初探》 魏崇武 《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金初女真人与辽宋儒士》 都兴智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6期
    《金代理学发展路向考论》 晏选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考古学上汉代及汉代以前的东北疆域》 佟柱臣 《考古学报》1卷(1956)
    《吉林省扶余县的一座辽金墓》 吉林省博物馆 《考古》1963年第11期
    《黑龙江兰西县发现金代文物》 黑龙江省博物馆 《考古》1962年第1期
    《河北新城县北场村金时立爱和时丰墓发掘记》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 《考古》1962年第12期
    《黑龙江拉林河右岸考古调查》 黑龙江省博物馆 《考古)1964年第12期
    《松花江下游奥利米古城及其周围的金代墓群》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 《文物》 1977年第4期
    《从出土文物看黑龙江地区的金代社会》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 《文物》1977年第4期
    《黑龙江绥滨中兴古城和金代墓群》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 《文物》1977年第4期
    《绥滨永生的金代平民墓》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 《文物)1977年第4期
    《北京房山区金陵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金陵考古工作队 《考古》2004年第2期
    《北京市房山县发现石椁墓》 张先得 黄秀纯 《文物》1989年第6期
    《大房山金陵考》 杨亦武 《北京文博》2000年第2期
    《黑龙江阿城巨源金代齐国王墓发掘简报》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文物》1989年第10期
    《长春近郊的完颜娄室墓》 刘红宇 《北方文物》1990年第1期
    《北京市金墓发掘简报》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 《北京文物与考古》1983年总第1辑
    《北京市通县金代墓葬发掘简报》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 《文物》 1977年第11期
    《山西永济发现金代贞元元年青石棺》 张青晋 《文物》1985年第期
    《大同市南郊金代壁画墓》 大同市博物馆 《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
    《山西永和县出土金大安三年石棺》 解希恭阎金铸 《文物》1989年第5期,
    《黑龙江畔绥滨中兴古城和金代墓群》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 《文物》1977年第4期
    《松花江下游奥里米古城及其周围的金代墓群》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文物》1977年第4期
    《绥滨永生的金代平民墓》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 《文物》1977年第4期,
    《北京市金墓发掘简报》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 《北京文物与考古》1983年总第1辑
    《北京市房山县发现石椁墓》 《文物》 1977年第6期
    《辽阳市发现金代<通慧大师铭>》 邹宝库 《考古》第2期
    《北京金陵发现记》 张宝瑞等 《北京日报》1988年5月27日
    《完颜希尹家族墓群石雕艺术初探》 庞志国 《文物》1982年第3期
    《大房山金陵考》 杨亦武 《北京文博》2000年第2期
    《绥滨奥里米辽金墓葬抢救性发掘》 方明达 《北方文物》1999年第2期
    《“灵骨”意识与嘎拉哈习俗》 崔福来 《北方文物》1990年第4期
    《辽耶律羽之墓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文物》1996年第1期
    《内蒙古赤峰宝山辽壁画墓发掘简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文物》1998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