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从想象到消费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纷迭起落的浪潮中,冯小刚无疑扮演了一个成功者的角色。他凭借自己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长胜不败的“票房神话”,成为新世纪中国电影创作的代表人之一。冯小刚电影不仅见证了中国电影创作风格、审美范式的转型,也在电影里呈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都市民间生活的万千气象。本文不以电影学的研究视角,将冯小刚电影叙事艺术特色的展现作为论文的逻辑主线。而是从大众文化的研究视角,将冯小刚电影中的“民间”呈现作为立论的基点。并且通过冯小刚电影中的“民间”生活的展示来分析近20年来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转变和文化格局裂变的痕迹,以及“民间”“体制”、与“精英”三种文化话语力量博弈的社会现状。
     “民间”作为一种叙事方式自20世纪初进入中国电影创作,经历了新时期前中国电影导演的“政治化民间”叙述,第五代导演的“诗化民间”塑造,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化民间”呈现,成为中国电影叙事中一个常见而又不甚真实的影像符号。受20世纪末中国社会文化思潮转向,中国电影商业本质属性凸显,以及王朔小说等因素的影响,自称为“另类”导演的冯小刚,同样也选择了“民间”作为自己电影创作的表现主题。相较于其他导演影像“民间”因刻意雕琢而出现的影像失真,冯小刚电影中的“民间”形态似乎更贴近当下中国社会现实。他通过对当代都市生活空间变化的展示,对“民间”、“体制”、“精英”三种话语力量动态制衡生存状态的描述,表现了当代民众因交往异化而产生的孤独感,以及回归传统温情社会的渴望。在电影创作中,冯小刚以激发审美主体由“善”到“美”的情感共鸣为价值取向,以诱导观众零距离参予的“快感”体验为审美实现途径,来满足现代观众的娱乐审美需求。为此他将“英雄·美人”与“才子·佳人”这两种传统文学叙事主题,修改为更切近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现实的“顽主”与“佳人”的情感模式呈现在电影中。将现实生活中人们渴望挣脱体制规范束缚,拥有理想情感的真实欲望植入精心设计的游戏化电影情境。让观众在虚拟的电影情境中实现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生活欲望,从而获得一种情感或者说情绪上的满足快感。
     冯小刚通过对“明星效应”的娴熟运用,社会时尚热点的恰当影射,以“民间”的名义将自己的电影打造成一个具有强大票房号召力的文化品牌,获得了电影投资人的高度信任。但是,电影生产流程中商业资本的进入也彻底改变了冯小刚电影的文化属性。无论他电影中呈现的“民间”形态有多真实,“民间”在他的电影中都只是作为一个诱导观众消费的影像符号而存在。不管是喜剧“民间”叙事主题的选择,还是唯美的声画效果和幽默的情节化叙事表现,或者是仿拟、谐音、双关等语言修辞的运用,都只是冯小刚电影在商业逻辑控制下的一种美学叙事策略的运用。他电影中的“民间”呈现,只是当代中国新兴文化话语力量---大众文化遮蔽自我成长事实的一件外衣。冯小刚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的成功,既喻示着一种以“快感”、“娱乐”为核心的新的审美文化力量的出现,也意味着当代社会文化审美风尚由“精英”艺术审美向“大众”身体审美的转向。
Undoubtedly, Feng Xiaogang played a successfu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 industries at the turn of this century. He becomes a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filmmaking by his invincible success in box-office. Feng Xiaogang's films not only witness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film making style and aesthetic paradigm, but also described the prolific contents of "folk" life in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his films.The perspective of study from popular culture rather than the film.The analysis not the narrative of Feng Xiaogang's films,but the "folk" life which showed in Feng Xiaogang's films.Feng Xiaogang's "folk" films to showed the change of chinese social life and cultural patterns.And it displayed the quo game of "folk culture" "institution culture" and "elite culture" in the last 20 years.
     Since the time of early 20th century,"Folk",as a kind of narrative style has developed in three steps :before the film experienced a new era of "political Folk " statement, the "folk poetry"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film directors, the " marginal Folk " sixth generation of film directors, which has become a common narrative film that do not even have a true image symbol.Director Feng Xiaogang who claimed himself as a "exception" also chose the "folk" as its theme in his films.Because of the affluence of the late 20th Century Social and Cultural Trends of the transformation, the highlights of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commercial in Chinese films,the broad social influence of Wang Shuo’s novel at that time , as well as Feng Xiaogang's personal growth experience, all this factors led him to implant the form of " folk " into his film-making. Compared to other films "folk" forms which presented the image in a distortion form by deliberately crafted, the "folk" form in Feng Xiaogang’s film that seems more closer to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He described the three culture force of "Folk", "institution", "elite" in real life by using the change of city people's living place which disclosed people's loneliness that is generated by alienation and the desire to get back to the traditional warm society. .During the creation period of the film, Feng took "Perfect" as his value orientation of bodies’experiences pleasure way for the realization of "folk" aesthetic appearance, to show contemporary people for good and evil which have implied people's desire to live in harmony. In order to pander to the aesthetic needs of the audience, In Feng Xiaogang's film , he modified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Hero·Beauty" and "Genius·Beauty" the narrative mode, into a more proximate reality of life in contemporary folk, the emotional patterns of "yuppie" and "beauty". The reality of "folk" people want to break free of social constraints, with the desire for ideal love life are well implanted in the well-designed film scenario,let the audience satisfied their desire and get a emotion which they can not be met in real life .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skillful use of the "star effect" and the appropriate effect of social fashion hot- spot topic, Feng made his films a cultural brand that appealed for a hot box-office in the name of folk and was highly trusted by the movie investors. However, the appearance of commercial capital in the process of movie making ha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cultural nature of Feng Xiaogang’s films . Therefore, no matter how realistic of the folk form which is presented in his movie whether the film presents Feng Xiao gang’s "folk" form more realistic, "folk" in his film, only functioned as a symbolic image of consumption which can attract the audience to consume. Whether it is comedy "folk" themes of narrative, or aesthetic of the sound effects, humor, narrative strategy of the plot, or parody, euphony, puns and other rhetorical uses . Feng Xiaogang’s films are only a aesthetic narrative strategies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business logic . The appearance of "folk" in his films is only the power of the emerging discourse in the new culture ---the popular culture,that is also a coat that can mask the self-growth . The success of Feng Xiaogang’s films in the Chinese movie market symbolize the appearance of new power of aesthetic value ,and it also indic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trend from "elite" art aesthetic to "the masses" somaesthetic.
引文
①戴锦华:《雾中的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5页。
    ②根据1998年12月以前《中国电影市场》所公布的片目,1997年国产影片的年生产量为88部(含戏曲片、大型文献纪录片、合拍片在内),而至1998年底,通过审查的国产故事片仅37部。
    ③冯小刚工作室:《冯小刚生平与创作年表》,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④王一川:《从大众戏谑到大众感奋---<集结号>与冯小刚和中国大陆电影的转型》,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3期。
    ①王一川:《众说冯小刚》之杨远婴篇,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②直到2008年,冯小刚才凭借《集结号》一片得到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们的认可。
    ③周霞:《<手机>:都市生活的后现代寓言》,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①吴涤非:《世俗之梦:“反英雄”、中庸哲学与“平民风格”》,载《电影创作》,2001年第3期。
    ②王楠:《超过张艺谋和陈凯歌:冯小刚成为中国电影第一人》,载《艺术评论》,2006年第7期。
    ③《电影大腕:冯小刚之为人民服务》,《子午书简》,中央电视台第十套科学·教育频道2009年1月16日。
    ④峻冰:《类型美学观念的受众实践---冯小刚喜剧电影的样式确证与叙述创新》,载《当代文坛》,2002年第6期。
    ⑤周霞:《<手机>:都市生活的后现代寓言》,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⑥韦华:《“讲段子”:冯小刚电影的喜剧策略》,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⑦彭涛:《冯小刚贺岁片喜剧话语的建构》,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①王一川:《众说冯小刚》之陈墨篇,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②王一川:《众说冯小刚》之王一川篇,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③尹鸿、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④李世梅:《商业成功的背后---大众文化语境与娱乐本文的严密缝合》,载《电影》,2002年第3期。
    ⑤赵勇:《解读<大腕>》,载《电影艺术》,2002年第2期。
    ⑥贾磊磊:《冯小刚电影与中国大众文化品牌》,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①于文秀:《对贺岁片现象的文化解读----以冯小刚电影为例》,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②王一川:《众说冯小刚》之周星篇,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③陈尚荣:《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游走---论冯小刚》,载《当代文坛》,2005年第1期。
    ④李道新:《消费逻辑的建立与贺岁电影的进路》,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①骆育红:《时光坐标上的冯小刚电影----冯小刚电影创作与中国电影运行机制变迁的关联》,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10期。
    ②王一川:《中国大陆类型片的本土特征---以冯小刚贺岁片为个案》,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③王一川:《从大众戏谑到大众感奋---<集结号>与冯小刚和中国大陆电影的转型》,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3期。
    ④于文秀:《对贺岁片现象的文化解读----以冯小刚电影为例》,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⑤于文秀:《对贺岁片现象的文化解读----以冯小刚电影为例》,载《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
    ①张玲、冯小刚:《冯小刚说:观众不是上帝,是对手》,载《电影》,2002年第4期。
    
    ①王一川:《众说冯小刚》之张卫篇,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
    
    ①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②王一川:《从大众戏谑到大众感奋---<集结号>与冯小刚和中国大陆电影的转型》,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3期。
    ①此处的还乡指的是游子对于故土家园的向往和怀念,而并非实际意义的归家行动,家园故土也在怀念的虚幻中而显得更加美好。
    ①[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33页。
    ①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7页。
    ①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载《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
    ②Robert Redfield,The Folk Societ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52,1947,P.293-308.
    ③[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传播的历史、冲突与控制》,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①在以“学而优则仕”的中国传统社会中,体制官方与精英知识分子的分野并不十分清楚,故此,以“官方-精英”来表述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
    ②王光东:《“民间”的现代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①Simon J. Bronner,American Folklore Studies:An Intellectual History,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86,P.1,PP.8-11,p.63.
    ②Simon J. Bronner,American Folklore Studies:An Intellectual History,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86,Preface,p.xiii.
    ①[英]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邓正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6页。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4页。
    ③Robert Redfield,The Folk Societ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52,1947,PP.293-308.
    ④[美]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原名《民俗研究》),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⑤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①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载《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
    ②关于“文本民间”的论述,请参考王姝在《民间:自由言说的可能性及其限度》,载《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5期。
    ①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册),《序山歌》(明·冯梦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四二五。(本文所引是由繁体字转换而成)。
    ②关于三国故事中文人视角与民间视角的交汇请参考王丽娟:《三国故事演变中的文人叙事与民间叙事》,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46-47页。
    ①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载《歌谣》周刊第一卷6号,1923年1月21日。
    ②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5页。
    ③《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载《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2月1日。
    ①《歌谣》周刊发刊词,载《歌谣》周刊1号,1922年12月17日。
    ②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歌谣》周刊6号,1923年1月21日。
    ③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歌谣》周刊6号,1923年1月21日。
    ④《歌谣》周刊发刊词,《歌谣》周刊1号,1922年12月17日。
    ⑤常惠:《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歌谣》周刊3号,1922年12月31日。
    ⑥胡适:《白话文学史》,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40页。
    ①胡适:《国语文学史》,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03页。
    ②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5号,1917年1月1日。
    ①洪长泰:《到民间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1页。
    ②任桂林:《从<三打祝家庄>的创作谈到平剧改造问题》,《解放日报》1945年9月8日。
    
    ①向林冰:《“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载重庆《大公报·战线》,1940年3月24日。
    ②丁玲:《民间艺人李卜》,载《解放日报》,1944年10月30日。
    
    ①韩少功:《文学的根》,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79-85页。
    ②莫言:《我为什么要写<红高梁家族>》,《小说的气味》,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9页。
     ①贾平凹:《浮躁?序言之一》,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新时期”主要是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从教条思想束缚下解放的文艺创作时期。
    ②《抗战电影》创刊号,汉口出版,1938年3月31日。
    ①夏衍:《历史的回顾》,载《文艺研究》,1979年第4期。
    ①“第五代”指的是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本科毕业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立了“青年摄影组”,在1984年合作拍摄《一个和八个》,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李少红等。
    ①蓝爱国:《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①[美]阿诺德·豪塞尔:《艺术的哲学》,陈超南、刘天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①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①尹鸿:《论90年代中国电影格局》,郦苏元、胡克、杨远婴主编《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②戴锦华:《雾中的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4页。
    ①[美]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节选自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②[美]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节选自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③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④韩少功:《哪一种大众》,载《读书》,1997年第2期。
    ⑤[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①[美]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张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2-233页。
    ②[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振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页。
    ③[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页。
    
    ①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页。
    ②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9页。
    
    ①戴锦华:《雾中的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0页。
    ②戴锦华:《雾中的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③1995年引进的“十部大片”中,七部为美国好莱坞电影,三部为香港成龙电影。
    ①尹鸿:《中国电影业现状与未来展望》,载《文艺研究》,1998年第4期。
    ②戴锦华:《雾中的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5页。
    ③尹鸿:《中国电影光荣与梦想》,载《经济论坛》,1998年第24期。
    ①高力:《转型期的流变:90年代中国电影散论》,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②[美]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①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899页。
    ①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①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①王朔:《我是王朔》,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82页。
    ①王朔:《王朔自白----摘自一篇未发表的王朔访谈录》,载《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②王朔:《王朔自白----摘自一篇未发表的王朔访谈录》,载《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③刘智峰:《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版,第411页。
    ④王朔:《我的小说》,载《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第108页。
    ①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①王朔:《无知者无畏》,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页。
    ②刘小枫:《拯救与消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1页。
    ①《王朔自白----摘自一篇未发表的王朔访谈录》,载《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②《王朔自白----摘自一篇未发表的王朔访谈录》,载《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③《王朔自白----摘自一篇未发表的王朔访谈录》,载《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①《王朔自白----摘自一篇未发表的王朔访谈录》,载《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②王一川:《从大众戏谑到大众感奋---<集结号>与冯小刚和中国大陆电影的转型》,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3期。
    ③王朔:《我看王朔》,载《北京青年报》,2000年1月11日。
    ①王朔、解玺璋:《写自己最重要的----王朔访谈录》,载《北京文学》,1999年第9期,第88页。
    ②王朔:《王朔自白----摘自一篇未发表的王朔访谈录》,载《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③王朔:《调侃自己才能调侃别人》,载《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4期。
    ④王一川:《想象的革命——王朔与王朔主义》,载《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⑤冯小刚:《我是内地的另类》,载《江南时报》,2000年10月19日。
    
    ①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②[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黄光国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66页。
    ①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②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③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④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⑤张玲、冯小刚:《走近冯小刚》,载《电影通讯》,1999年第6期。
    ⑥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①冯小刚:《生活写满感光情绪:与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对话》,载《时代潮》,2002年第19期。
    ②冯小刚:《生活写满感光情绪:与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对话》,载《时代潮》,2002年第19期。
    
    ①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4页。
    ②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③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①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②冯小刚、杨澜:《“我是商业电影导演,但我不是商人”----访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载《沪港经济》,2006年第9期。
    
    ①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②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③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④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⑤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①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104页。
    ②舒克、冯小刚:《就是想拍一部好看的电影----导演冯小刚谈贺岁片<甲方乙方>》,载《电影评介》,1998年第2期。
    ①冯小刚、杨澜:《“我是商业电影导演,但我不是商人”----访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载《沪港经济》,2006年第9期。
    ②舒克、冯小刚:《就是想拍一部好看的电影----导演冯小刚谈贺岁片<甲方乙方>》,载《电影评介》,1998年第2期。
    ③见法国《解放报》对冯小刚的采访:《冯小刚,在自己的国家是预言家》,据http://marketing.chinaren.com/marketing/fengxiaogang/fenxiao12.htm。
    ①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
    
    ①这里的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亲朋五种家庭、社会关系。
    ②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①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②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①[捷]卡·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傅小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55页。
    ②[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57-258页。
    ①于树贵:《再论伦理是一种智慧》,载《哲学动态》,2002年第2期。
    ②于树贵:《再论伦理是一种智慧》,载《哲学动态》,2002年第2期。
    ③鲁枢元:《价值选择与审美理念-----关于“日常生活审美论”的再思考》,载《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
    ④何西来:《道德中介论》,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①王国维:《王国维文集》第1卷,之《红楼梦评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页。
    ②张玲、冯小刚:《冯小刚说:观众不是上帝是对手》,载《电影》,2002年第4期。
    ①张清华:《民间理念的流变与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民间美学形态》,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斐莱布篇》,《柏拉图全集》第3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261页。
    ②[英]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③冯小刚、马智:《要特别注意观众喜欢什么》,载《电影艺术》,1998年第3期。
    ①冯小刚、马智:《要特别注意观众喜欢什么》,载《电影艺术》,1998年第3期。
    ②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③冯小刚:《贺岁片进入冰河期》,广州日报电子版,2001年10月16日。
    ①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②“身体”审美是从理查德·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somaesthetics)概念中引申出来的一种意义指称,主要指以审美主体个人的身体感受作为审美活动的中心,将身体感官知觉的愉悦性体验作为美感实现的核心。具体论述请参考,[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彭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ⅪⅩ页。
    ③[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33页。
    ①罗明成:《“争夺英雄妻子”母题的社会文化研究---以几部有代表性的英雄史诗为例》,赵秉理编《格萨尔学集成》第五卷,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3117页。
    
    ①晨风、刘永平编译:《韩诗外传选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51页。
    ②李崇智:《<人物志>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145页。
    ①[美]孙开健、李红利:《才子救佳人:中国的考试英雄》,载《教育与考试》,2007年第6期。
    ①鲁迅:《二心集》,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82页。
    ①马珏玶:《知识、赋权与自由----论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知识女性》,载《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②郑德辉:《倩女离魂》,《元曲选》(二),(明)臧晋叔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11页。
    ③李奕明:《电影中的女权主义:一种立场,一种方法----对劳拉?穆尔维文章的介绍》,载《影视文化》第一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第245页。
    ④[美]萨拉·迪基:《人类学及其对大众传媒研究的贡献》,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年第3期。
    ⑤路文彬:《城市空间、视觉媒介与女性形象----中国当代影视女星青春形象的历史渐变》,载《文艺争鸣》,2006年第3期。
    
    ①戴锦华:《雾中的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②吕树梅:《亦新亦旧婚外情--对冯小刚电影一声叹息和手机的解读》,载《电影文学》,2005年第10期。
    ①江弱水:《风流经史:读梁鼓角横吹曲<地驱乐歌>》,载《读书》,2010年第7期,第131页。
    ②江弱水:《风流经史:读梁鼓角横吹曲<地驱乐歌>》,载《读书》,2010年第7期,第131页。
    ③[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周传基译,《影视文化》第一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第231页。
    ①[美]马丁·格罗强:《在笑之外:一篇摘要》,节选自诺思罗普·弗莱等:《喜剧:春天的神话》,傅正明、程朝翔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①王国维:《静庵文集续编·人间嗜好之研究》,《王国维遗书》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第6页。
    ②[英]玛尔考姆·波微:《拉康》,牛宏宝、陈喜贵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153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8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8页。
    ③王国维:《静庵文集续编·人间嗜好之研究》,《王国维遗书》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④戴锦华:《冯小刚走红之谜》,《百家讲坛》,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2005年2月3日。
    ⑤杨君:《笑容:与媒体英雄面对面》,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⑥玉雪石、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另类”》,载《艺术导刊》,2001年第8期。
    ①张玲:《走近冯小刚》,载《电影通讯》,1999年第6期。
    ②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③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④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⑤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⑥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⑦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①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①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3页。
    ③冯小刚:《细说拍片之道》,载《中国民族报:文化周刊》,2003年7月25日。
    ④冯小刚:《冯小刚眼中的中国电影:血战到底才能有出路》,《青年时报》,2003年11月5日。
    ①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②冯小刚、陶东风:《寻求观众心理与艺术品位的结合点---冯小刚、陶东风对话录》,载《南方文坛》,1997年第6期。
    ③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④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⑤[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⑥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①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①冯小刚、高山:《冯小刚自述》,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②[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28页。
    ①冯小刚:《我是对人民有意义的人》,选自易立竞:《中国导演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②玉雪石:《冯小刚:中国商业电影导演第一人》,载《知识经济》,2001年第4期。
    ③黄一峰:《电影市场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④冯小刚:《我是对人民有意义的人》,选自易立竞:《中国导演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41页。
    ①冯小刚:《我是对人民有意义的人》,选自易立竞:《中国导演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②冯小刚:《细说拍片之道》,载《中国民族报:文化周刊》,2003年7月25日。
    ③《卖钱的影片<仕林祭塔女律师>》,天一青年公司特刊,1927年第12、13期。
    ④玉雪石:《冯小刚:中国商业电影导演第一人》,载《知识经济》,2001年第4期。
    ⑤冯小刚、马智:《要特别注意观众喜欢什么》,载《电影艺术》,1998年第3期。
    ⑥张玲、冯小刚:《冯小刚说:观众不是上帝是对手》,载《电影》,2002年第4期。
    
    ①冯小刚、葛优、王中军、王中磊:《大腕谈<大腕>》,载《电影艺术》,2002年第2期。
    ②冯小刚:《细说拍片之道》,载《中国民族报:文化周刊》,2003年7月25日。
    ③冯小刚、马智:《要特别注意观众喜欢什么》,载《电影艺术》,1998年第3期。
    ①[美]约翰·费斯克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页。
    ②Richard Dyer,'Introduction' in Stars.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ion,1979,P.1.。
    ③[英]理查德·戴尔:《神圣的肉体:电影明星和社会》,载《电影艺术》,2009年第6期。
    ①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149页。
    ②冯小刚:《我是对人民有意义的人》,选自易立竞:《中国导演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③边彤:《葛优:没有冯小刚浇水,我也开不了花》,载《电影》,2009年第3期。
    ④边彤:《葛优:没有冯小刚浇水,我也开不了花》,载《电影》,2009年第3期。
    ⑤边彤:《葛优:没有冯小刚浇水,我也开不了花》,载《电影》,2009年第3期。
    ⑥高小康:《大众的梦:当代趣味与流行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①[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胡尧之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②高小康:《大众的梦:当代趣味与流行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③冯小刚:《<大腕>是部艺术片》,《江南时报》,2001年12月24日。
    ④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⑤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①任忆、冯小刚:《我不当贺岁片的奴隶》,载《记者观察》,2002年第3期。
    ②2010年12月拉开的中国电影贺岁档,葛优一人担演其中三部电影的主角,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冯小刚导演的《非诚勿扰2》,三部电影国内票房总计高达十万元。
    ③边彤:《葛优:没有冯小刚浇水,我也开不了花》,载《电影》,2009年第3期。
    ④冯小刚:《冯小刚独家专访》,载《看电影》,2004年第1期。
    ⑤林洪桐:《〈大腕〉表演三则》,载《当代电影》,2002年第2期。
    
    ①冯小刚、葛优、王中军、王中磊:《大腕谈<大腕>》,载《电影艺术》,2002年第2期。
    ②《上海电视节调查:男观众捧舒淇女观众追有朋》http://news3.xinhuanet.com/newmedia/2004-06/09/content_1517611.htm。
    
    ①冯小刚、高山:《冯小刚自述》,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②陆绍阳:《<非诚勿扰>:商业逻辑下的文本移植》,载《电影艺术》,2009年第2期。
    ①尹鸿:《跨国制作、商业电影与消费文化》,载《当代电影》2002年第3期。
    ①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②邵牧君:《电影新思维----颠覆“第七艺术”》,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③张玲、冯小刚:《冯小刚说:观众不是上帝是对手》,载《电影》,2002年第4期。
    ④戴锦华:《雾中的风景:1978-1998中国电影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⑤黄一峰:《电影市场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⑥冯小刚、葛优、王中军、王中磊:《大腕谈<大腕>》,载《电影艺术》,2002年第2期。
    ①戴锦华:《冯小刚走红之谜》,《百家讲坛》,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2005年2月3日。
    ②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③冯小刚:《“天下无贼”用梦慰籍心灵》,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④韩少功:《冷战后:文学写作新的处境》,2002年11月20日于苏州大学文学院演讲,http://ufca61.chinaw3.com/sc115.htm。
    ①冯小刚:《我是对人民有意义的人》,选自易立竞:《中国导演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②冯小刚:《我是对人民有意义的人》,选自易立竞:《中国导演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①冯小刚:《我是对人民有意义的人》,选自易立竞:《中国导演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①见法国《解放报》对冯小刚的采访:《冯小刚,在自己的国家是预言家》,据http://marketing.chinaren.com/marketing/fengxiaogang/fenxiao12.htm。
    ②见法国《解放报》对冯小刚的采访:《冯小刚,在自己的国家是预言家》,据http://marketing.chinaren.com/marketing/fengxiaogang/fenxiao12.htm。
    ①戴锦华:《冯小刚归来》,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百家讲坛》,2005年2月5日。
    ①[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4页。
    ②戴平:《戏剧-----综合的美学工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8页。
    ③[英]怀利·辛菲尔:《喜剧人物的状貌》,节选自诺思罗普·弗莱等:《喜剧:春天的神话》,傅正明、程朝翔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①丁亚平:《论二十世纪中国电影与通俗文化传统》,载《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②[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③缪朗山:《西方文艺理论史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84页。
    ④[加]诺思罗普·弗莱:《春天的神话:喜剧》,节选自诺思罗普·弗莱等:《喜剧:春天的神话》,傅正明、程朝翔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51-52页。
    ①[加]诺思罗普·弗莱:《春天的神话:喜剧》,节选自诺思罗普·弗莱等:《喜剧:春天的神话》,傅正明、程朝翔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②[俄]别林斯基:《诗的分类》,节选自《西方文论选》上卷,伍蠡浦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83页。
    ③[法]斯达尔夫人:《论文学》,徐继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④[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⑤[古希腊]亚理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4页。
    ⑥[古希腊]亚理斯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8页。
    ①[古希腊]亚理斯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2页。
    ②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8页。
    ③[古希腊]亚理斯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页。
    ④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哲学王”和金字塔式社会结构可以充分地证明这一点。
    ①贾磊磊、冯小刚:《冯门<夜宴>何以风情映悲欢:对话冯小刚》,载《电影》,2006年第8期。
    ①耿文婷:《贺岁影视“热”的“冷”思考》,载《中国电视》,2004年第3期。
    ①《科学时报》1999年8月21日发表于扬《贺岁片的“挽歌”》一文,同年12月25日,该报又发表由袁始人主持的整版文章《冯小刚有完没完》,对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进行了猛烈的指责。
    ②玉雪石、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另类”》,载《艺术导刊》,2001年第4期。
    ③王国维:《静庵文集续编﹒人间嗜好之研究》,《王国维遗书》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①[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②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③郑正秋:《明星公司发行月刊之必要》,载《影戏杂志》,第1卷第3期,1922年5月22日。
    ④[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368页。
    ①[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周欢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Jeanine Basinger ,American Cinema:One Hundred Years of Filmmaking,New York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Inc.1995, P278.
    ③冯小刚:《我是对人民有意义的人》,节选自《中国导演访谈录》,易立竞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32页。
    ④郑正秋:《明星公司发行月刊之必要》,载《影戏杂志》,第1卷第3期,1922年5月22日。
    ⑤[英]D·普特南:《欧美电影分歧的焦点: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间的冲突》,刘利群译,载《世界电影》,2000年第4期。
    
    ①张爱玲:《<太太万岁>题记》,载《大公报》,1947年12月3日。
    ②杨泽主编:《阅读张爱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
    ①冯小刚:《我要拍艺术片了》,载《南方周末》,2003年8月28日。
    
    ①[法]让·诺安:《笑的历史》,果永毅、许崇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77-81页。
    ②[法]高乃依:《论戏剧的功用及其组成部分》,节选自《西方文论选》上卷,伍蠡浦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55页。
    ①[美]弗罗姆:《逃避自由》,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35页。
    ②[美]马克·波斯特编:《让·波德里亚文选》,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转引自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③[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①玉雪石、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另类”》,载《艺术导刊》,2001年第8期。
    ②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①贾磊磊、冯小刚:《冯门<夜宴>何以风情映悲欢:对话冯小刚》,载《电影》,2006年第8期。
    ②赵机、其宗选编:《围炉夜话·幽梦影》,(清)张潮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228页。
    ①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②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①[英]斯·尼尔、弗·克鲁特尼克:《论影视喜剧的基本要素》,载《世界电影》,1993年第1期。
    ②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③杨君:《笑容:与媒体英雄面对面》,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④[美]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吴菁译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47页。
    ⑤[美]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吴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47页。
    ①尹鸿、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①郑正秋:《中国影戏的取材问题》,载《明星公司特刊》,1925年第2期,“小朋友”专号。
    ②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146页。
    ①玉雪石、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另类”》,载《艺术导刊》,2001年第8期。
    ①[美]梅尔文·赫利茨:《幽默的六要素---幽默的解剖》,节选自诺思罗普·弗莱等:《喜剧:春天的神话》,傅正明、程朝翔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②本雅明在谈到机械复制技术对艺术品的影响时说:即使最完美的复制也总是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艺术作品的“此时此地”----独一无二地现身于它所在之地----就是这独一的存在,且唯有这独一的存在,决定了它的整个历史。“灵光”指的就是这种“此时此地”性;[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61页。
    ①冯小刚、高山:《冯小刚自述》,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①丁亚平:《论二十世纪中国电影与通俗文化传统》,载《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②冯小刚、谭政:《<天下无贼>:用梦慰藉心灵》,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①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4页。
    ①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载《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2、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戴锦华:《雾中的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戴平:《戏剧-----综合的美学工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7、高小康:《大众的梦:当代趣味与流行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8、韩少功:《文学的根》,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9、洪长泰:《到民间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0、胡适:《国语文学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黄一峰:《电影市场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12、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13、蓝爱国:《后好莱坞时代的中国电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7、李奕明:《电影中的女权主义:一种立场,一种方法----对劳拉?穆尔维文章的介绍》,载《影视文化》第一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18、刘小枫:《拯救与消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9、刘智峰:《痞子英雄---王朔再批判》,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版。
    20、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21、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2、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莫言:《我为什么要写<红高梁家族>》,《小说的气味》,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4、缪朗山:《西方文艺理论史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5、秦燕春:《清末明初的晚明想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饶曙光:《中国喜剧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27、邵牧君:《电影新思维----颠覆“第七艺术”》,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28、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
    29、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
    30、陶冶:《刀刃上的舞者:冯小刚电影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31、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32、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王光东:《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中国现当代文学解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王光东:《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王朔:《我是王朔》,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36、王朔:《无知者无畏》,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7、王岳川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伍蠡浦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39、徐国源:《传播的文化修辞》,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版。
    40、徐国源:《典范转移:中国大众文化的出场视域》,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1、杨君:《笑容:与媒体英雄面对面》,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42、杨远婴:《电影作者与文化再现》,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43、杨泽主编:《阅读张爱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叶舒宪:《文学与治疗》,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5、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6、易立竞:《中国导演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7、张爱玲:《自己的文章》,选自《流言》,上海:中国科学公司,1944年版。
    48、张继华:《北京地域文学语言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9、张建勇、胡克主编:《中国电影美学:1999》,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0、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52、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3、赵秉理编《格萨尔学集成》第五卷,罗明成:《“争夺英雄妻子”母题的社会文化研究---以几部有代表性的英雄史诗为例》,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54、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5、郑崇选:《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7、周宁:《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0、《2006年版电影产业研究究之文化消费与电影卷》,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61、Jeanine Basinger ,American Cinema:One Hundred Years of Filmmaking,New York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Inc.1995﹒
    62、Richard Dyer,'Introduction' in Stars,London:British Film Institution,1979.
    63、Robert Redfield,The Folk Societ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52,1947.
    64、Simon J. Bronner,American Folklore Studies : An Intellectual History,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1986.
    65、[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黄光国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6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现时代的人》,周晓亮、宋祖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67、[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8、[德]瓦尔特·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许绮玲、林志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70、[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2、[法]让·诺安:《笑的历史》,果永毅、许崇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73、[古希腊]柏拉图:《斐莱布篇》,《柏拉图全集》第3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4、[古希腊]亚理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5、[古希腊]亚理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6、[加]诺思罗普·弗莱等:《喜剧:春天的神话》,傅正明、程朝翔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77、[捷]卡·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傅小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78、[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79、[美]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原名《民俗研究》),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80、[美]阿诺德·豪塞尔:《艺术的哲学》,陈超南、刘天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81、[美]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张旭东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8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荷虾H嗣癯霭嫔纾?005年版。
    8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
    84、[美]弗罗姆:《逃避自由》,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
    8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86、[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7、[美]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振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8、[美]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吴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89、[美]理查德·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彭锋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0、[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传播的历史、冲突与控制》,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91、[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3、[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周欢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94、[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陈亮、周立方、李启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95、[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宋伟杰、王晓珏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96、[美]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97、[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8、[英]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邓正来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99、[英]玛尔考姆·波微:《拉康》,牛宏宝、陈喜贵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
    100、[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01、[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102、[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
    103、边彤:《葛优:没有冯小刚浇水,我也开不了花》,《电影》,2009年第3期。
    104、宾智慧:《80年代成龙电影风格初探》,《当代电影》,2000年第2期。
    105、程惠哲,张俊苹:《从<甲方乙方>到<集结号>:冯小刚电影的票房策略》,《文艺研究》,2008年第8期
    106、陈鹂:《游戏·生存---冯小刚贺岁片的喜剧特色及文化特征》,《电影艺术》,2001年第1期。
    107、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
    108、戴锦华2005年2月3日于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百家讲坛》解析《冯小刚走红之谜》。
    109、戴锦华2005年2月4日于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百家讲坛》解析《冯小刚归来》。
    110、邓光辉:《<大腕>市场发行伦理及其他》,《当代电影》,2002年第2期。
    111、丁亚平:《论二十世纪中国电影与通俗文化传统》,《电影艺术》,2003年第6期。
    112、杜建峰:《从王朔到冯小刚: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审美流变》,《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13、冯小刚:《冯小刚独家专访》,《看电影》,2004年第1期。
    114、冯小刚、高山:《冯小刚自述》,《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115、冯小刚、葛优等:《大腕谈<大腕>》,《电影艺术》,2002年第2期。
    116、冯小刚工作室:《冯小刚生平与创作年表》,《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117、冯小刚、马智:《要特别注意观众喜欢什么》,《电影艺术》,1998年第3期。
    118、冯小刚:《“天下无贼”用梦慰籍心灵》,《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119、冯小刚、陶东风:《寻求观众心理与艺术品位的结合点---冯小刚、陶东风对话录》,《南方文坛》,1997年第6期。
    120、冯小刚、杨澜:《“我是商业电影导演,但我不是商人”----访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沪港经济》,2006年第9期。
    121、高力:《转型期的流变:90年代中国电影散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122、耿文婷:《贺岁影视“热”的“冷”思考》,《中国电视》,2004年第3期。
    123、韩少功:《哪一种大众》,《读书》,1997年第2期。
    124、何西来:《道德中介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125、纪德君:《明末清初小说戏曲中佳人形象的文化解读》,《明清小说研究》,2003年第1期。
    126、江弱水:《风流经史:读梁鼓角横吹曲<地驱乐歌>》,《读书》,2010年第7期。
    127、贾磊磊:《冯小刚电影与中国大众文化品牌》,《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128、贾磊磊、冯小刚:《冯门<夜宴>何以风情映悲欢:对话冯小刚》,《电影》,2006年第8期。
    129、峻冰:《类型美学观念的受众实践---冯小刚喜剧电影的样式确证与叙述创新》,《当代文坛》,2002年第6期。
    130、林洪桐:《〈大腕〉表演三则》,《当代电影》,2002年第2期。
    131、鲁枢元:《价值选择与审美理念-----关于“日常生活审美论”的再思考》,《文艺争鸣》,2004年第6期。
    132、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133、路文彬:《城市空间、视觉媒介与女性形象----中国当代影视女星青春形象的历史渐变》,《文艺争鸣》,2006年第3期。
    134、陆绍阳:《<非诚勿扰>:商业逻辑下的文本移植》,《电影艺术》,2009年第2期。
    135、吕树梅:《亦新亦旧婚外情--对冯小刚电影一声叹息和手机的解读》,《电影文学》,2005年第10期。
    136、马珏玶 :《知识、赋权与自由----论明清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37、南帆:《民间的意义》,《文艺争鸣》,1999年第2期。
    138、彭涛:《冯小刚贺岁片喜剧话语的建构》,《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139、任忆、冯小刚:《冯小刚:我不当贺岁片的奴隶》,《记者观察》,2002年第3期。
    140、舒克、冯小刚:《就是想拍一部好看的电影----导演冯小刚谈贺岁片<甲方乙方>》,《电影评介》,1998年第2期。
    141、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142、王光东:《大众化与民间:文学意义的一种分析》,《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43、王光东:《复苏民间想象的传统和力量--由莫言的<生死疲劳>说起》,《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144、王光东:《“民间”的现代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45、王光东、杨位俭:《民间审美的多样化表达----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与民间文化关系的一种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4期。
    146、王国维:《静庵文集续编﹒人间嗜好之研究》,《王国维遗书》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
    147、王楠:《超过张艺谋和陈凯歌:冯小刚成为中国电影第一人》,《艺术评论》,2006年第7期。
    148、王朔:《调侃自己才能调侃别人》,《文学自由谈》,1992年第4期。
    149、王朔:《王朔自白----摘自一篇未发表的王朔访谈录》,《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150、王朔:《我的小说》,《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
    151、王朔、解玺璋:《写自己最重要的----王朔访谈录》,《北京文学》,1999年第9期。
    152、王一川:《从大众戏谑到大众感奋---<集结号>与冯小刚和中国大陆电影的转型》,《文艺争鸣》,2008年第3期。
    153、王一川:《想象的革命——王朔与王朔主义》,《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154、王一川:《中国大陆类型片的本土特征---以冯小刚贺岁片为个案》,《文艺研究》,2006年第7期。
    155、王一川:《众说冯小刚》,《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156、韦华:《“讲段子”:冯小刚电影的喜剧策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57、吴涤非:《成龙电影:英雄、喜剧与文化》,《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3期。
    158、吴涤非:《世俗之梦:“反英雄”、中庸哲学与“平民风格”---关于冯小刚的电影创作》,《电影创作》,2001年第3期。
    159、夏衍:《历史的回顾》,《文艺研究》,1979年第4期。
    160、尹鸿:《跨国制作、商业电影与消费文化》,《当代电影》2002年第3期。
    161、尹鸿、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162、尹鸿:《中国电影光荣与梦想》,《经济论坛》,1998年第24期。
    163、尹鸿:《中国电影业现状与未来展望》,《文艺研究》,1998年第4期。
    164、于树贵:《再论伦理是一种智慧》,《哲学动态》,2002年第2期。
    165、余馨、冯小刚:《与冯小刚谈<不见不散>》,《当代电影》,1999年第1期。
    166、玉雪石、冯小刚:《中国电影导演中的“另类”》,《艺术导刊》,2001年第4期。
    167、玉雪石:《冯小刚:中国商业电影导演第一人》,《知识经济》,2001年第4期。
    168、张玲、冯小刚:《冯小刚说:观众不是上帝,是对手》,《电影》,2002年第4期。
    169、张玲:《走近冯小刚》,《电影通讯》,1999年第6期。
    170、张清华:《民间理念的流变与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民间美学形态》,《文艺研究》,2002年第2期。
    171、章笑力:《明清科举制与才子佳人小说的关系》,《浙江档案》,2003年第7期。
    172、张艺谋:《黄土地摄影阐述》,《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173、郑正秋:《明星公司发行月刊之必要》,《影戏杂志》,第1卷第3期,1922年5月22日。
    174、郑正秋:《中国影戏的取材问题》,《明星公司特刊》,1925年第2期。
    175、周霞:《<手机>都市生活的后现代寓言》,《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176、[美]布里恩·汉德森:《<搜索者>----一个美国的困境》,戴锦华译,《当代电影》,1987年第4期。
    177、[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周传基译,《影视文化》第一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178、[美]萨拉·迪基:《人类学及其对大众传媒研究的贡献》,《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年第3期。
    179、[美]孙开健、李红利:《才子救佳人:中国的考试英雄》,《教育与考试》,2007年第6期。
    180、[英]D·普特南:《欧美电影分歧的焦点: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间的冲突》,刘利群译,《世界电影》,2000年第4期。
    181、[英]理查德·戴尔:《神圣的肉体:电影明星和社会》,《电影艺术》,2009年第6期。
    182、[英]斯·尼尔、弗·克鲁特尼克:《论影视喜剧的基本要素》,《世界电影》,1993年第1期。
    183、常惠:《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歌谣》周刊第一卷3号,1922年12月31日。
    184、丁玲:《民间艺人李卜》,《解放日报》,1944年10月30日。
    185、冯小刚:《<大腕>是部艺术片》,《江南时报》,2001年12月24日。
    186、冯小刚:《冯小刚眼中的中国电影:血战到底才能有出路》,《青年时报》,2003年11月5日。
    187、冯小刚:《贺岁片进入冰河期》,广州日报电子版,2001年10月16日。
    188、冯小刚:《<天下无贼>是一针让你晕乎的麻药》,《新京报》,2004年12月6日。
    189、冯小刚:《我是内地的另类》,《江南时报》,2000年10月19日。
    190、冯小刚:《我要拍艺术片了》,《南方周末》,2003年8月28日。
    191、冯小刚:《细说拍片之道》,《中国民族报:文化周刊》,2003年7月25日。
    192、顾颉刚:《<民俗>发刊词》,《民俗》第1期,1928年3月。
    19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2卷5号,1917年1月1日。
    194、王朔:《我看王朔》,《北京青年报》,2000年1月11日。
    195、向林冰:《“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重庆《大公报﹒战线》,1940年3月24日。
    196、张爱玲:《<太太万岁>题记》,《大公报》,1947年12月3日。
    197、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歌谣》周刊第一卷6号,1923年1月21日。
    198、《歌谣》周刊发刊词,《歌谣》周刊第一卷1号,1922年12月17日。
    199、《抗战电影》创刊号,汉口出版,1938年3月31日。
    200、《卖钱的影片<仕林祭塔女律师>》,天一青年公司特刊,1927年第12、1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