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铁路工人群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近代铁路工人是伴随着铁路的修筑、运营产生的,从职业上而言,铁路工人除了农民和手工业者之外,还有来自其它行业的技术工人、没有固定职业的城市居民和学生;从地域上而言,非技术工人以河北、山东、河南等省为主要来源,技术工人大多来自广东、上海、福州、天津等地区。民国初年,铁路工人就有五六万人,其中,以20-30岁者最多,此后,铁路工人的数目在不断增多,到20世纪30年代,各种铁路工人总数已达23万之多,铁路工人的年龄结构也趋于合理化。铁路工人文盲人数多,教育程度较低。
     铁路工人的工作种类多种多样,根据铁路工人的管理部门、工作场所、技术程度和雇用性质,可以把他们分为不同的类别。铁路工人,工作性质不同,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也有差异。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实行了8小时工作制,但只限于铁路工厂工人。与其它行业工人相比,铁路工人的工作时间相对较少。民国时期,铁路的设备落后、管理的混乱和政治的动荡不安,铁路工人在工作中有诸多风险,主要有行车事变、盗匪抢劫、军事人员的横行和铁路施工中的风险。
     在铁路工人的收入中,工资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各铁路由于营业状况不同,工人的工资也高低不等,整体上随着社会的发展,铁路工人的工资也在不断的增长。铁路工人人数众多,收入高低不等,他们的生活状况也差别较大。一般而言,家庭收入较高,其生活程度就比较优越,反之,则生活比较困难。但同时,工人的家庭负担程度,各地的物价和风俗习惯对铁路工人的生活状况也产生重要影响。民国时期,铁路工人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为铁路工人的亲戚、朋友及其同乡,其婚姻同传统的婚姻已有所不同,体现了一定现代性,铁路工人由于卫生条件较差,得病者较多,各铁路都设有医院,工人可免费医治。娱乐在工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工人受收入所限,大多选择花费少、甚至不花钱的娱乐项目。
     民国时期,铁路工人的组织主要有工会和员工消费合作社,前者是一工人改善自己地位的政治性、经济性组织,后者乃纯粹经济性组织。北洋时期,各铁路相继组建工会,1924年成立了全国铁路总工会,各工会之间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为谋取工人的整体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为发展铁路事业,改善铁路员工的生活,大力推行铁路员工消费合作事业。各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相继成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扩大了合作社的规模,增加了营业利润,改善了社员的生活,传播了合作思想。
     铁路工人人数众多,且组织力强,民国时期的主政者,为了巩固其统治,有时采取措施来扶助工人。国家政权从宏观上对铁路工人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管理,组织管理,思想教化等手段来进行的,此外,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还发动新生活运动,来影响铁路工人的衣食住行。民国时期,铁路工人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国家政权及主要政治力量对其生活的影响,进而表现出对国家政权及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
     整体而言,铁路工人人数多,组织程度高,力量大:种类多,工资收入差距大,整体待遇较优;绝少女工,较少14岁以下的童工,年龄结构趋于合理;有很强的爱国意识。铁路工人群体是随着近代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其本身也是社会变迁的产物,他们的发展和壮大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变迁。
Alo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railway, Chinese railway workers occur. From the occupation character, railway workers in addition to the fanners and handicraftsmen, also from other industry technical workers, there is no fixed occupation of the city residents and students; from the region, unskilled workers in Hebei, Shandong, Henan Province as the main source of technology workers, mostly from Guangdong, Shanghai, Fuzhou, Tianjin etc. area.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the railroad workers have fifty thousand or sixty thousand people, among them,20-30 years most, since then, the number of railway workers in the growing, until the nineteen thirties, a variety of railway workers a total of more than 230000, a railway worker age structure tends to be reasonable. The railroad workers with lower education levels, the number of illiterates.
     The railway workers working range, according to railway workers and management, workplace, technical level and employment properties,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 The railway workers, the nature of the work, working time,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there are differences. During the period of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execute 8 hours of duty, but only railway factory workers. And other industry workers, railroad workers have less time.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ailway equipment is backward, management confusion and political turbulent, railway workers in the work of a lot of risk, are the main traffic incident, the bandits robbed, military personnel in rows and railway construction risk.
     In the railway workers' income, sala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railway due to different business situation, the wages of the workers also unequal height, on the who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railway workers is increasing. A large number of railway workers, income level,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In general, higher family income, the life degree is more advantageous, conversely, is the life is more difficult. But at the same time, workers from the family burden, around the price and customs to the railway workers living conditions also produce main effect.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ailway workers association is the main target for railroad workers with relatives, friends and fellow, the marriage with the traditional marriage has been different, reflecting certain modernity, railway workers due to poor sanitary conditions, sick person more, the railway has a hospital, workers can be free to heal. Entertainment in the lives of the workers in the essential, workers affected by income limits, most choose to spend less, even without spending money on entertainment.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ailway workers' organizations are mainly trade unions and employees consumer cooperatives, the former is a workers to improve their status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e latter is purely economic organization. During the period, each railroad in succession to establish trade unions, in 1924 established the National Railway Employees General Union, the union between mutual support, mutual cooperation, to seek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workers to mak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Nineteen thirties, Nanjing national gover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enterprise, improve railway employees' life, vigorously promote the railway employees consumer's cooperative. The railway employees consumer cooperativ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expanded the dimensions of cooperation, increase profits, improve the life members, spread the cooperation thought.
     The railway workers in large numbers, and a strong organiz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in charge,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ir rule, sometimes to take measures to help the workers. State power control of railway workers, mainly through the law, regulations, organization control, ideological indoctrination and other means to undertake, in addition, Kuomintang and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lso launched the new life movement, to control the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 of workers.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ailway workers in daily life feel the state power and the main political forces on their life, and demonstrate for the state regime and the main political attitude.
     Overall, the number of railway workers, a high degree of organization, power big; variety, wage income gap big, overall treatment better; few women under the age of 14, less labor, age structure tends reasonable; have a strong sense of patriotism. The railway workers group is with the modern railway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emergence of, which itself is a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ir development and growth an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ocial change.
引文
①章开沅:《关于改进研究中国资产阶级方法的若干意见》,《历史研究》1983年第5期,第7-27页。
    ②朱英:《从社会群体透视社会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7期,第62页。
    ③徐协华:《铁路劳工问题》,东方书局,1931年版。
    ④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
    ⑤朱英:《从社会群体透视社会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7期,第62页。
    ①朱英:《从社会群体透视社会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7期,第62页。
    ①马超俊:《中国劳工问题》,上海民智书局,1925年版。
    ②马超俊:《中国劳工运动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42年版。
    ③朱子爽:《中国国民党劳工政策》,国民图书出版社,1941年版。
    ④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⑤陈达:《中国劳工问题》,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⑥何德明:《中国劳工问题》,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⑦卢正:《劳动问题纲要》,上海法学社,1929年版;刘星晨:《劳工问题》,大东书局,1933年版;祝世康:《劳工问题》,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⑧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邢必信等编:《第二次中国劳动年鉴》,北平大北印书局,1932年版;实业部劳动年鉴编辑委员会:《民国二十一年中国劳动年鉴》,实业部劳工司出版,1933年版;实业部中国劳动年鉴编篡委员会:《二十二年劳动年鉴》,实业部劳工司出版,1934年版;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二十四年辑》,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①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社会调查所,1930年版;杨西孟:《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社会调查所,1930年版;上海市政府社会局编:《上海工人生活程度(汉英对照)》,中华书局,1934年版;林颂河:《塘沽工人调查》,社会调查所出版,1930年版。
    ②刘明逵、唐玉良:《中国工人运动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③王永玺编:《中国工会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中华全国总工会编:《中华全国总工会七十年》,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版。
    ④沈以行等编:《上海工人运动史》(上、下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和1996年出版。
    ⑤福建省总工会编:《福建工人运动史(1840-1949)》,中国工人出版社,1990年版;该书编写组编:《湖南工人运动史(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济南市总工会编:《济南工人运动史(1840-1949)》,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武汉市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编:《武汉工人运动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严昌洪:《近代人力车夫群体意识探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63-71页;田彤:《目的与结果两歧:从劳资合作到阶级斗争(1927—1937)》,《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第144-153页;刘秋阳:《近代苦力》,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黎霞:《负荷人生:民国时期武汉码头工人研究》,2007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宋钻友、张秀莉、张生:《上海工人生活研究(1843-1949)》,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陈达的《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市镇工人生活》写于抗日战争时期,1993年袁方整理出版,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年版。
    ②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
    ③连玲玲:《工作·娱乐·政治:民国时期上海百货公司的店职员生活》,2005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苏州市档案馆举办的“近代中国社会群体与经济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会议论文。
    ①(美)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刘明逵主编:《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出版。
    ③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工运史料》,工人出版社,1957-1986年陆续出版;中华全国总工会编:《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文件选编》,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该书编委会编:《中国工会运动史料全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革命博物馆编:《北方地区工人运动资料选编》,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④相关的成果有:罗章龙的《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朱学范的《我的工运生涯》,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朱学范文集》,团结出版社,1992年版;张国焘的《我的回忆》,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马超俊,傅秉常口述:《马超俊傅秉常口述自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⑤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79-2000年陆续出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有多家出版社不同时间出版;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黄山书社,1999年版;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78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年版。
    ⑥曾鲲化:《中国铁路史》,燕京印书局,1924年版。
    ①谢彬:《中国铁道史》,中华书局,1929年版;陈晖:《中国铁路问题》,新知识书店,1936年版;张嘉璈:《中国铁道建设》,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②黄逸峰:《铁路职业指导》,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③徐协华:《铁路劳工问题》,东方书局,1931年版。
    ④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主编:《交通史路政编》(共18辑),1935版;交通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总务编》,交通部总务司,1936年版。
    ⑤铁道部总务司统计科编:《民国二十一年中华国有铁路统计总报告》,1933年版;铁道部总务司统计科编:《民国二十二年中华国有铁路统计总报告》,1934年版;铁道部总务司统计科编:《民国二十三年一月至六月中华国有铁路统计总报告》,1934年版。
    ⑥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辑《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
    ⑦汉猛德:《汉猛德将军视察中国国有铁路报告》,台湾学生书局,1970年版。
    ⑧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
    ①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民国二十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4年版;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民国二十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
    ②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编:《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1933年版。
    ③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
    ④刘心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统计》,《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3期,1933年9月,第273-344页。
    ⑤山东省总工会:《铁路工人》,山东新华书店,1946年版。
    ⑥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金士宣、徐文述:《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
    ⑦通化铁路局政治部编:《愤怒的铁路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征编室编:《正太铁路工人斗争史》,出版社不详,1985年版;杨洪建主编:《徐州铁路工人运动史话》,徐州铁路分局工会,1994年版。
    ⑧李占才主编:《中国铁路史(1876-1949)》,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⑨王晓华、李占才:《艰难延伸的民国铁路》,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⑩张雨才编:《中国铁道建设史略》,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版;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上海书店出版 社,1997年版。
    ①解学诗主编:《满铁与中国劳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②江沛:《中国近代铁路史研究综述及展望(1979-2009)》,载徐秀丽主编的《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③朱从兵:《铁路与社会经济——广西铁路研究(1885-196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李文耀:《中国铁路变革论——19、20世纪铁路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年版;尹铁:《晚清铁路与晚清社会变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丁贤勇:《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以民国浙江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熊亚平:《铁路与华北乡村社会变迁(1880-1937)》,人民出版社,201年版。
    ④江沛:《中国近代铁路史研究综述及展望(1979-2009)》,载徐秀丽主编的《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⑤王致中:《中国铁路外债研究(1887—1911)》,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马陵合:《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⑥苏全有:《清末邮传部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⑦庞广仪:《粤汉铁路早期历史研究》,苏州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①相关成果有:李义彬等的《1931-1935年吉海铁路工人的抗日斗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58年第3期)、林德龙的《试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薛毅的《道清铁路早期工人运动》(《史学月刊》1982年第2期)、于桂芬的《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与工人运动的杰出活动家王尽美》(《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等。
    ②李占才:《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对铁路工人的管束》,《铁道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第45-57;苏全有、王丽霞:《交通部与北洋时期铁路职业教育述论》,《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16-118页。
    ③宓汝成主编:《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1912—194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④中国铁路工会青岛铁路分局委员会编:《青岛铁路分局工运史资料选编》,出版社不详,1988年版;杨贵钧、姜在新主编:《洛阳铁路9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济南铁路总工会工运史编写组编:《济南铁路工运史资料选编》共10辑,1984-1988年出版。
    ⑤中共太原铁路局委员会路史编写室编:《列车在前进—山西铁路工人斗争回忆录》,山西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⑥相关成果有:凌鸿勋主编《詹天佑年谱》,台湾中国工程师学会,1961年版;该书编纂会主编的《马超俊先生言论选集》,台北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7年版;俞诚之编《遐庵汇稿》,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孙科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沈云龙访问的《凌鸿勋先生访问纪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丛书(1),1982年版;姚崧龄编的《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孙科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版;凤冈及门弟子:《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
    ⑦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之《经济》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⑧(英)肯德:《中国铁路发展史》,李抱宏等译,三联书店出版,1958年版。
    ⑨郝仁平:《战前中国の铁道统计と铁道事业所得の推计:国有铁道老中心に》,Discussion Paper No.D99-28,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Hitotsubashi University,2000.
    ①Li En-han:China's Quest for Railway Autonomy,1904-1911:A Study of Chinese Railway-Rights Recovery Movement(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1977),316p李国祁:《中国早期的铁路经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版。何汉威:《京汉铁路初期史话》,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张瑞德:《平汉铁路与华北经济发展(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
    ①朱英:《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群体研究的几个问题—侧重于律师、医师、会计师的论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7期。
    ②黄国信等:《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①《铁路工人生活调查》,《铁路职工》第33期,1933年2月,第43页。
    ②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313-337页;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2-587页。
    ③(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页。
    ①武书常:《关于铁道部施行惠工计划之管见》,《铁路世界》第1卷第2期,1928年2月,第1-3页。
    ②《第二次劳动年鉴》第三编《劳动法令与设施》第41-47页。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两种,1931年版;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国有铁路劳工统计》两种,1934、1935年版。当时出版的研究著作也把工人视为体力劳动者,如马超俊《中国劳工问题》,上海民智书局,1925年版;陈达的《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卢正的《劳动问题纲要》,上海法学社,1929年版,何德明的《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刘星晨《劳工问题》,上海大东书局,1933年版;祝世康《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①英国人克拉潘(J. H. Clapham)把1820-1850年的英国经济史划分为“铁路前夕时代”和“早期铁路时代”两个阶段,见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姚曾廙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②唐胥铁路的修筑时间,有关文献记载并不一致。曾锟化的《中国铁路史》(燕京书局,1924年版)认为是1879年6月开工,同年12月完工。谢彬的《中国铁道史》(中华书局,1929年版)认为是1880年6月兴工,同年12月完工。凌鸿勋的《中国铁路志》(台北畅流半月刊社,1954年版)认为是1881年6月开工,同年12月完工。英国人肯德(P.H.Kent)的《中国铁路发展史》(李抱宏等译,三联书店,1958年版)认为是1880年动工,次年竣工。参见张雨才《中国铁道建设史略(1876-1949)》,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版。
    ③北洋政府时期称为京奉铁路(北京-奉天),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改为平奉铁路,1929年,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平奉铁路也随之改为北宁铁路。
    ④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71页。
    ①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92-193页。
    ②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0页。
    ③《清实录·德宗实录(五)》,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838页。
    ④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150页。
    ⑤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27-529页。
    ⑥风岗:《三水粱燕孙先生年谱》,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31页。
    ①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925页。
    ②铁路的南端起点由镇江改为浦口。
    ③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二册》,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456-461页。
    ④叶恭绰:《遐庵汇稿》,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15页。
    ①浙江、江苏铁路公司基本完成了沪杭甬铁路,广东的粤汉铁路公司修筑了广州至黎洞106.1公里线路,潮汕公司修筑了潮州至汕头39公里干线,新宁公司修筑了斗山至北街104公里的铁路。湖南铁路公司修筑了长沙至株洲50.7公里的线路,江西铁路公司修筑了九江至德安52.7公里铁路,除此之外,其他各路有的修筑了土方或行驶工程列车线路,有的寸土未修。参见孙自俭硕士论文《晚清的民营铁路运动》,河南大学,2003年。
    ②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234-1235页。
    ③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0页。
    ④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84页。
    ①粤汉、陇海铁路的修筑情况放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一并叙述。
    ②天图铁路从吉林天宝山至图们江边地坊,1922年动工,1924年完工,全长101公里:金福铁路从南满铁路金州车站至城子疃,1926年动工,1927年完工,全长103公里。
    ①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277-278页。
    ②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280页。
    ①《在上海与<民立报>记者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83页。
    ②《在北京报界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34页。
    ③《在上海与<民立报>记者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83-344页。
    ④孙科:《庚、关两款筑路计划提案》,《铁道公报》特刊,1929年11月,第43-45页。
    ⑤孙科:《二十五年来之铁道》,《革命文献》第78辑,载秦孝仪编:《革命文献》第78辑,中央文物供应处,1979年版,第18页。
    ⑥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872页。
    ⑦叶恭绰:《对于粤汉铁路完成之感想》,杨裕芬:《粤汉铁路株韶段通车纪念刊》,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出版,1936年,第5页。
    ①孙科:《二十五年来之铁道》,《革命文献》第78辑;载秦孝仪编:《革命文献》第78辑,中央文物供应处,1979年版,第18页。
    ②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1页。
    ①谢彬:《中国铁道史》,中华书局,1929年版,第160页。
    ②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326、244、269页。
    ③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3-4页。
    ④国立交通大学研究所北平分所编:《铁道问题研究集》第1册,国立交通大学研究所北平分所,1936年版,第20页。
    ①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136-137、127页。
    ②金士宣:《铁路组织制度与中国铁路组织问题》,《中国铁路问题论文集》,交通杂志社,1935年版,第65页。
    ③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55页。
    ④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130-131页。
    ⑤《铁部颁布国营铁路管理局组织大纲》,《时事月报》第17卷第2期,1937年8月,第68-70页。
    ⑥《国营铁路路员资历审查委员会组织规程》,《铁路月刊》第81期,1937年1月,第60-61页。
    ⑦曾鲲化:《中国铁路史》,燕京印书局,1924年版,第117页。
    ①凌鸿勋:《中国铁路概论》,台北国立编译馆,1950年版,第127页。
    ②金士宣:《铁路运输学》,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51页。
    ③凌鸿勋:《中国铁路概论》,台北国立编译馆,1950年版,第220页。
    ④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90页。
    ⑤李占才主编:《中国铁路史(1876-1949)》,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5-356页。
    ①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286页。
    ②凌鸿勋:《中国铁路志》,台北畅流半月刊社,1954年版,第38-48页。
    ①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257-258页。
    ②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292页。
    ③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9-10页。
    ④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2页。
    ⑤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3页。
    ①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313-314页;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5页。
    ②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5页。
    ③山东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山东党史人物传》第3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7页。
    ④济南铁路总工会工运史编写组编:《济南铁路工运史资料选编》第4辑,出版社不详,1986年版,第87页。
    ⑤中国铁路工会青岛铁路分局委员会编:《青岛铁路分局工运史资料选编》,出版社不详,1988年版,第299页。
    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石家庄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石家庄文史资料》第13辑,1991年版,第143页。
    ⑦中共淄博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铁山群英》,出版社不详,1996年版,第51页。
    ⑧山东省总工会编:《山东工运人物传》,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⑨山东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山东党史人物传》第2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47页。
    ⑩中国铁路工会青岛铁路分局委员会编:《青岛铁路分局工运史资料选编》,出版社不详,1988年版,第315页。
    11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第769页。
    12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第6-9页。
    ①济南铁路总工会工运史编写组编:《济南铁路工运史资料选编》第5辑,出版社不详,1986年版,第116页。
    ②山东省总工会编:《山东工运人物传》,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③王敬虞:《关于十九世纪外国在华船舶修造工业的史料》,《经济研究》1965年第6期,第53-65页。
    ④吕持平:《三十年来中国之技工训练》,载中国工程师学会编《三十年来之中国工程》,中国工程师学会出版,1946年版,第1032页。
    ⑤王尔敏著:《清季兵工业的兴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0页。
    ⑥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第5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6页。
    ⑦郑祖庚:《闽县乡土志》,1903年版,第243页。
    ⑧庞百腾:《中国早期发展经历中的西方技术人员和技术援助:福州船政局(1866187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3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24页。
    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石家庄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石家庄文史资料》第13辑,1991年版,第136页。
    ⑩中共福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福州革命列士传略》,海风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11济南铁路总工会工运史编写组编:《济南铁路工运史资料选编》第5辑,出版社不详,1986年版,第111页。
    12工人出版社编:《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第1集,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107页。
    13工人出版社编:《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第3集,工人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①(法)谢诺:《中国工人运动(1919-1927)》,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页。
    ②山东省总工会运史研究室、青岛市总工会运史办公室编:《青岛惨案史料》,工人出版社,1985年版,第461页。
    ③灵雀:《共产党在京汉路活动之情形》,《国闻周报》第3卷第6期,1926年2月,第11-12页。
    ④黄逸峰:《铁路职业指导》,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79-83页;金士宣:《杭江铁路运输员工之训练》,《中国铁路问题论文集》,交通杂志社,1935版,第114-115页。
    ⑤杨洪建主编:《徐州铁路工人运动史话》,徐州铁路分局工会,1994年版,第420页。
    ⑥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189页。
    ⑦凌鸿勋:《中国铁路概论》,台北国立编译馆,1950年版,第236页。
    ⑧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第769页。
    ①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中华民国廿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第8页。
    ②铁道部档案史志中心编:《中国铁路历史钩沉》,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第266-271页。
    ③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185页。
    ④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第8页。
    ⑤金士宣:《浙省杭江铁路建筑工程之进行情形》,《中国铁路问题论文集》,交通杂志社,1935年版,第17页。
    ⑥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中华民国廿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第8页。
    ⑦(法)谢诺:《中国工人运动(1919-1927)》,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页。
    ⑧无我:《唐山劳动状况(一)》,《新青年》第7卷6号,1920年5月,第1-4页。
    ⑨高金山:《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邓培》,《广东党史》,2007年第5期,第37-39页。
    ①(法)谢诺:《中国工人运动(1919-1927)》,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页。
    ②《二七死难烈士名单》,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等编:《二七大罢工资料选编》,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297-303页。
    ③它们分别是江岸机厂,江岸工务修理厂,江岸蒸木厂,江岸机务修理厂。参见《平汉年鉴》(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编,1932年版)第444-447,533-568页。
    ④工人出版社编:《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第1集,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108页。
    ⑤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上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7-11页。
    ⑥沈以行等编:《上海工人运动史》(上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7页。
    ⑦李次山:《上海劳动状况》,《新青年》第7卷6号,1920年5月,第1-81页。
    ⑧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187页。
    ⑨凌鸿勋:《中国铁路概论》,国立编译馆,1950年版,第237页。
    ⑩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厂史编委会编:《北方的红星》,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第7页。
    11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6页。
    12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第390页。
    ①侯祖畲、吕寅东:《夏口县志》,1920年版,补遗第9页。
    ②《二七死难烈士名单》,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等编:《二七大罢工资料选编》,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297-303页。
    ③《胶济铁路章程》,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947页。
    ④《滇越铁路章程》,方国瑜:《云南省史料丛刊》第11卷,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7-320页。
    ⑤《订立充当跟役苦力告示》,谋乐辑:《青岛全书》,青岛印书局,1912年刊本,第25页。
    ⑥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504页。
    ⑦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6页。
    ⑧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376页。
    ①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第6-14页。
    ②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中华民国廿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4年版,第28-67页。
    ③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册,1935版,第508页。
    ④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378页。
    ⑤邓中夏:《我们的力量》,《中国工人》第2期,1924年11月,第14-29页:《沪宁车站夫役罢工》,上海《时报》,1918年5月31日。
    ⑥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9页。
    ⑦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378页。
    ⑧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9页。
    ⑨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1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06页;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4页;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册,1935版,第519页。
    ⑩(法)谢诺:《中国工人运动(1919-1927)》,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589页。
    11(法)谢诺:《中国工人运动(1919-1927)》,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588页。
    ①《京汉路昨日罢工》,《晨报》,1922年8月25日,第3版。
    ②《长辛店工会最近之活动》,《晨报》,1921年10月22日,第6版。
    ③工人出版社编:《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第1集,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107页。
    ④2010年7月10日,笔者访问河南省焦作市一退休铁路工人胡西全(男,1922年生)。
    ⑤黄逸峰:《铁路职业指导》,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4页。
    ⑥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189-191页。
    ⑦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原新华书店出版,1949年版,第28页。
    ⑧《正太路工人大胜利》,《晨报》,1922年12月29日,第3版。
    ⑨《京绥路车务工人的罢工宣言》,天津《大公报》,1922年10月29日,第2张第2页。
    ⑩《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11《国营铁路工人雇佣规则》,《铁道公报》第229期,1931年12月,第1-2页。
    12金士宣:《四年以来在北宁铁路运输处之工作》,《中国铁路问题论文集》,交通杂志社,1935年版,第100页。
    13金士宣:《杭江铁路运输员工之训练》,《中国铁路问题论文集》,交通杂志社1935版,第114-115页。
    14《道清铁路考用新工暂行办法》,《铁道公报》第1309期,1935年10月,第4-5页。
    ①黄逸峰:《铁路职业指导》,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1页。
    ②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1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19页。
    ③陇海铁路管理局编:《陇海铁路工作报告》,1931年版,第9页。
    ④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18页。
    ⑤《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23页。
    ⑥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91-92页。
    ⑦曾鲲化:《中国铁路史》,燕京印书局,1924年版,第479-480页。
    ①交通部路政司编《交通部国有铁路会计统计总报告》(1924),1924年版,《会计统计表》第52页,《其它铁路统计》第11页。
    ②《铁路职工教育旬刊》第1卷第9期,1925年5月,《各路职工调查状况一览表》,第39页。
    ③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铁总年鉴》,2007年版,第3-4页。
    ④交通部路政司编《交通部国有铁路会计统计总报告》(1924),1924年版,《会计统计表》第52页,《其它铁路统计》第11页。
    ⑤徐协华:《铁路劳工问题》,东方书局,1931年版,《中国路工历年人数表》。
    ①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中华民国廿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4年版,第1页。
    ②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99、450页。
    ③相关内容见实业部中国劳动年鉴编篡委员会编:《二十二年劳动年鉴》第一编《劳动状况》,实业部劳工司出版,1934年版,第286-287页;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第1页。
    ①曾鲲化:《中国铁路史》,燕京印书局,1924年版,第221-222页。
    ②刘立凯、王真:《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工人阶级发展的情况》,《学习杂志》1951年第11期,第24-28页。
    ③张宗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产业工人人数的初步统计》,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编《中国工人运动史教学参考资料(一)》,1986年版,第272-276页。
    ④(法)谢诺:《中国工人运动(1919-1927)》,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页。
    ⑤邓中夏:《我们的力量》,《中国工人》第2期,1924年11月,第14-29页。
    ⑥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上海昆仑书店,1929年版,第207-209页。
    ⑦章季陶:《中国就业人数的估计》,《社会科学杂志》第9卷第2期,1947年12月,第72-91页。
    ①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3-544页。
    ②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314页。
    ①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第1页。
    ②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廿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1935年版,第1页。
    ③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第3页。
    ④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廿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1934年版,第1页。
    ⑤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第1260页。
    ⑥Economic Bulletin 9,293,196-197,1926,10,23,载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一编《劳动状况》,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1页。
    ①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3页。
    ②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第1页。
    ③章季陶:《中国就业人数的估计》,《社会科学杂志》第9卷第2期,1947年12月,第72-91页。
    ④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607页。
    ⑤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编:《平汉年鉴》,1932年版,第13页。
    ⑥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56-1257页。
    ⑦《实行货物负责运输简略说明》,《铁道公报》第336期,1932年8月,第13页。
    ①金士宣:《四年以来在北宁铁路运输处之工作》,《中国铁路问题论文集》,交通杂志社,1935年版,第94页。
    ②谭耀宗:《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铁路货物负责运输》,《交通杂志》第2卷第10期,1935年8月,第1-8页。
    ③《新宁铁路公报》,第1期,1930年8月,第68-69页,转引自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116页。。
    ④(英)汉猛德:《汉猛德将军视察中国国有铁路报告》,台湾学生书局,1970年版,第8-10页。
    ⑤《铁道部训令第3440号》,《铁道公报》第43期,1930年2月,第3页。
    ⑥《铁道部训令总字第761号》,《铁道公报》第1398期,1936年2月,第4-5页。
    ①《津浦路调查报告及建议》,《铁路职工教育旬刊》第1卷第9期,1925年5月,第23-29页。
    ②《京奉路天津东总两站铁路职工状况调查报告》,《铁路职工教育委员会会报》第4号,1926年7月,第5-12页。
    ③《本会最近之进行状况》,《铁路职工教育委员会会报》,第3号,1926年3月,第5-12页。
    ④《统计股整理十四年各路职工调查表(续)》,《铁路职工教育委员会会报》第4号,1926年7月,第12-14页。
    ⑤《京绥铁路南口张家口两站职工年龄表》,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1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84页。
    ①《国有铁路职工通则草案》,交通部编:《中国政府关于交通四政劳工事务设施之状况(汉英法对照)》其一祁世宝印刷局,1925年版,第1页。
    ②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廿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1934年版,第32、45页。
    ③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册,1935版,第507页。
    ④(法)谢诺:《中国工人运动(1919-1927)》,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191页。
    ⑤西川喜一:《棉工业与棉丝织布》,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192页。
    ⑥林颂河:《塘沽工人调查》,北平社会调查所出版,1930年版,第121、242页。
    ⑦许元启:《唐山劳动状况(二)》,《新青年》第7卷第6号,1920年5月,第1-8页。
    ①马超俊:《中国劳工问题》,上海民智书局,1925年版,第46-48页。
    ②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1935年版,南京京华印书馆,第9页。
    ③《各路职工调查状况一览表》,《铁路职工教育旬刊》第1卷第9期,1925年5月,第39页。
    ①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1935年版,南京京华印书馆,第31、24页。
    ②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册,1935版,第507页。
    ①该书编纂委员会编:《正太铁路接收周年纪念刊》,正太铁路管理局,1934年版,第48页。
    ②邢必信等编:《第二次中国劳动年鉴》第一编,北平大北印书局,1932年版,第123页。
    ③啸锷:《本路铺镇机厂及其职工之调查》,《津浦铁路月刊》,1930年第1卷第1期,第7-28页。
    ④《统计股整理十四年各路职工调查表(续)》,《铁路职工教育委员会会报》第4号,1926年7月,第12-14页。
    ①《无锡工人家属知识程度调查》,《统计月报》第1卷第6期,1929年8月,第39-41页。
    ②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一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84页。
    ③(日)西川喜一:《支那劳动者之现状与全国劳动争议》,见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一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85页。
    ④《塘沽制盐制碱工厂》,见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一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85页。
    ⑤《统计股整理十四年各路职工调查表(续)》,《铁路职工教育委员会会报》第4号,1926年7月,第12-14页;《本会最近之进行状况》,《铁路职工教育委员会会报》第3号,1926年3月,第5-12页。
    ⑥刘东流:《天津铁路的婚姻疾病与教育程度的调查》,《新中华杂志》第5卷第13期,1937年7月,第117-122页。
    ①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编《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01页。
    ①老衲:《从现在的张家口职工学校谈到将来的职工教育》,《铁路职工》第45期,1933年4月,第17-19页。
    ②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7-9页。
    ③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第79页。
    ④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第65页。
    ⑤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6页。
    ⑥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3页。
    ①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第6-8页。
    ②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廿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1934年版,第41-45页。
    ③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326页。
    ④薛正斗:《铁部颁布国营铁路管理局组织大纲》,《时事月报》第2期,1937年8月,第68-71页。
    ⑤金士宣:《铁路组织制度与中国铁路组织问题》,《中国铁路问题论文集》,交通杂志社,1935年版,第62-63页。
    ⑥少还:《全国铁路总工会与铁路青年工人》,《中国青年》第101期,1926年11月,第16-18页。
    ⑦刘心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统计》,《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3期,1933年9月,第273-344页。
    ⑧李占才主编:《中国铁路史(1876-1949)》,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8页。
    ①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第22页。
    ②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611页。
    ③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611页。
    ④刘心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统计》,《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3期,1933年9月,第273-344页。
    ⑤刘心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统计》,《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3期,1933年9月,第273-344页。
    ⑥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第1257页。
    ①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654页。
    ②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588页。
    ③金士宣:《铁路组织制度与中国铁路组织问题》,《中国铁路问题论文集》,交通杂志社,1935年版,第62-63页。
    ①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第2页。
    ②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2章,1935版,第1638-1640页。
    ③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第2页。
    ④刘心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统计》,《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3期,1933年9月,第273-344页。
    ⑤金士宣:《四年以来在北宁铁路运输处之工作》,《中国铁路问题论文集》,交通杂志社,1935年版,第100-101页。
    ①《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罢工风潮》,上海《申报》,1922年8月27日,第10版。
    ②《正太路工人大胜利》,《晨报》,1922年12月29日,第3版。
    ③金士宣、徐文述编:《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④《敬悼株韶段殉路员工》,杨裕芬编:《粤汉铁路株韶段通车纪念刊》,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出版,1936年版,最后1页。
    ⑤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廿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1934年版,第8页。
    ⑥《本会最近之进行状况》,《铁路职工教育委员会会报》第3号,1926年3月,第5-12页。
    ⑦《统计股整理十四年各路职工调查表(续)》,《铁路职工教育委员会会报》第4号,1926年7月,第12-14页。
    ①《津浦路调查报告及建议》,《铁路职工教育旬刊》第1卷第9期,1925年5月,第23-29页。
    ②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7页。
    ③宇高宁:《支那劳动问题》,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263页。
    ④《铁路员工服务条例应行解释事项》,《铁道公报》第78期,1930年6月,第11-21页。
    ⑤《京绥路抄件》,邢必信等编:《第二次中国劳动年鉴》第一编,北平大北印书局,1932年版,第89页。
    ⑥《北宁路局抄件》,邢必信等编:《第二次中国劳动年鉴》第一编,北平大北印书局,1932年版,第89-90页。
    ⑦无我:《唐山劳动状况(一)》,《新青年》第7卷6号,1920年5月,第1-4页。
    ⑧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编:《第十次农商统计》,1923年版,第89-90页。
    ⑨包惠僧:《包惠僧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2页。
    ⑩《令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铁道公报》第357期,1932年9月,第1-3页。
    11杨洪建主编:《徐州铁路工人运动史话》,徐州铁路分局工会,1994年版,第59页。
    ①《京汉路工人昨日罢工》,《晨报》,1922年8月25日,第3版。
    ②《粤汉铁路工人之要求》,天津《益世报》,1921年10月19日,第6版。
    ③心美:《长辛店旅行一日记》,《晨报》,1920年12月21日,第6版。
    ④实业部中国劳动年鉴编篡委员会编:《二十二年劳动年鉴》第一编,实业部劳工司出版,1934年版,第322页。
    ⑤邢必信等编:《第二次中国劳动年鉴》第一编,北平大北印书局,1932年版,第92页。
    ⑥《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⑦Economic Bulletin 9,293,196-197,1926,10,23,载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一编《劳动状况》,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1页。
    ⑦《铁路员工服务条例应行解释事项》,《铁道公报》第78期,1930年6月,第11-21页。
    ⑧啸锷:《本路铺镇机厂及其职工之调查》,《津浦铁路月刊》第1卷第1期,1930年1月,第7-28页。
    ⑨章龙:《北方铁路工人生活之困状及自救》,《国闻周报》第165期,1926年7月,第1646-1647页。
    ⑩《北方铁路工人的状况及铁总工作》,《全总通讯》第5期,1930年6月,第59页。
    ①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7页。
    ②《南满铁路工人的人数研究》,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266页。
    ③《暂行工厂通则》,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183页。
    ④农商部劳工科编:《保工汇刊》,1926年版,第163-197页。
    ⑤《武汉工人代表团报告》,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历次全国劳动大会文献》,工人出版社,1957年版,第80页。
    ⑥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232页。
    ⑦邢必信等编:《第二次中国劳动年鉴》第一编,北平大北印书局,1932年版,第68页;马超俊:《中国劳工运动史》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2年版,第11页。
    ⑧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47页。
    ⑨无我:《唐山劳动状况(一)》,《新青年》第7卷6号,1920年5月,第1-4页。
    ⑩《京绥铁路车务工人罢工宣言》,天津《大公报》,1922年10月29日,第2张第2页。
    ①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531-555页。
    ②《陇海路工人罢工后之进行》,《晨报》,1921年11月26日,第3版。
    ③《京绥铁路车务工人罢工宣言》,天津《大公报》,1922年10月29日,第2张第2页。
    ④《唐山路工提出五项要求》,《晨报》,1922年9月16日,第3版;《京奉路山海关工人罢工矣》,《晨报》,1922年10月7日,第6版。
    ⑤《正太路工人大胜利》,《晨报》,1922年12月29日,第3版。
    ⑥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522页。
    ⑦《国有铁路职工通则草案》,交通部编《中国政府关于交通四政劳工事务设施之状况(汉英法对照)》其一祁世宝印刷局,1925年版,第2页。
    ⑧宇高宁:《支那劳动问题》,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279页。
    ⑨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7页。
    ⑩为中华民国成立纪念日、劳动节等7个固定的纪念日和政府临时指定之纪念日,参见《工厂法施行条例》,《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3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414页。
    11《工厂法》,《行政院公报》第120号,1930年1月29日,第1-4页。
    ①骆传华:《今日中国劳工问题》,上海青年协会,1933年版,第167-168页。
    ②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506页。
    ③《唐山路工提出五项要求》,《晨报》,1922年9月16日,第3版;《唐山制造厂工人实行罢工》,《晨报》,1922年10月17日,第3版;《京奉路山海关工人罢工矣》,《晨报》,1922年10月7日,第6版。
    ④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617-618页。
    ⑤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47页;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970页。
    ⑥《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⑦《道清铁路管理局工役请假规则》,《铁道公报》第441期,1932年12月,第1-4页。
    ⑧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中华民国廿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4年版,第10页。
    ①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498-508页。
    ②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516-517页。
    ③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611-618页。
    ④道清铁路管理局编:《道清铁路三十周年纪念刊》,道清铁路管理局,1933年版,第64页。
    ⑤中共太原铁路局委员会路史编写室编:《列车在前进—山西铁路工人斗争回忆录》,山西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页。
    ⑥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11页。
    ⑦许昌市总工会编:《许昌工人运动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35页。
    ①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517页。
    ②《沪宁车站夫役罢工》,上海《时报》,1918年5月31日。
    ③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39页。
    ④《纪粤汉铁路机车处罢工》,《申报》,1921年10月18日,第11版。
    ⑤《粤汉铁路工人之要求》,天津《益世报》,1921年10月19日,第6版。
    ⑥《陇海铁路罢工风潮详记》,《申报》,1921年11月29日,第10版。
    ⑦《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⑧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1184页;《处理吴淞机厂工人拒绝并殴伤人员案经过》,《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940期,1934年4月4日,第20页。
    ①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中华民国廿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4年版,第10页。
    ②顾孟余:《中国现有铁路状况》,《铁路公报》第298期,1932年7月,第18-20页。
    ③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969页。
    ④李次山:《上海劳动状况》,《新青年》第7卷6号,1920年5月,第1-81页;少还:《全国铁路总工会与铁路青年工人》,《中国青年》第101期,1926年11月,第16-18页;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2章,1935版,第1638-1640页;金士宣:《怎样加强北宁路的运输组织和人事管理》,《铁路运输经营谭》,中正书局,1943年版,第23页。
    ⑤凌红勋:《陇海粤汉湘桂筑路回忆》,畅流半月刊社,1953年版,第27页。
    ⑥灵雀:《共产党在京汉路活动之情形》,《国闻周报》第3卷6期,1926年2月,第11-12页。
    ⑦铁道部档案史志中心编:《中国铁路历史钩沉》,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第260页。
    ⑧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503页。
    ⑨郭曙南:《铁路职工生活状况之一般》,《劳工月刊》第2卷第3期,1933年3月,第41-50页。
    ⑩中共太原铁路局委员会路史编写室编:《列车在前进—山西铁路工人斗争回忆录》,山西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页。
    ①李有恒:《岔道夫》,《铁路职工》第83期,1934年4月,第15-16页。
    ②黄逸峰:《铁路职业指导》,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4页。
    ③《令各铁路管理局东北交通委员会》,《铁道公报》第79期,1930年6月,第4-5页。
    ④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318-319页。
    ⑤金士宣:《杭江铁路运输员工之训练》,《中国铁路问题论文集》,天津:交通杂志社1935版,第115-116页。
    ⑥《最近我国铁道业务之改进》,《交通杂志》第4卷第9期,1936年9月,第109-121页。
    ⑦《粤汉路郴县段两次撞车》,《申报》,1936年11月6日,第7版。
    ⑧《最近我国铁道业务之改进》,《交通杂志》第4卷第9期,1936年9月,第109-121页。
    ⑨《专电二》,《申报》,1921年1月29日,第6版。
    ①《真茹撞车详报》,《申报》1931年10月29日,第11版。
    ②中国铁道学会安全委员会该书编委会编:《百年铁路安全大事记(1876-2008)》,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164页。
    ③许昌市总工会编:《许昌工人运动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9-70页。
    ④张瑞德:《平汉铁路与华北经济发展(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第24页。
    ⑤沈云龙访问:《凌鸿勋先生访问纪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版,第123页。
    ⑥杨洪建主编:《徐州铁路工人运动史话》,徐州铁路分局工会,1994年版,第65页。
    ⑦《管店站火车相撞惨剧之沪闻》,《申报》1921年1月7日,第10版;《管店站撞车惨剧之昨讯》,《申报》1921年1月9日,第10版;《津浦路管店撞车详情》,《申报》1921年1月13日,第6版。
    ⑧《胶济路撞车惨剧》,《申报》1927年3月10日,第4版;中共青岛地区工作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山东大学历史系:《胶济铁路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02页。
    ⑨《天津电》,《申报》,1921年12月28日,第4版。
    ①《管店站撞车惨剧之昨讯》,《申报》1921年1月9日,第10版。
    ②中国铁道学会安全委员会该书编委会编:《百年铁路安全大事记(1876-2008)》,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
    ③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编:《平汉年鉴》,1932年版,第324页。
    ④陇海铁路管理局编:《陇海年鉴》,1933年版,第140-141页间的附表。
    ⑤《铁道部业务通令行车类第四号》,《铁道公报》第1387期,1936年2月,第6-7页。
    ⑥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35-37页。
    ⑦《特约路伦电》,天津《大公报》,1922年5月8日,第3张第3版。
    ⑧《北宁路运输处王处长演说》,天津《大公报》,1930年11月18日,第2张第7版。
    ⑨《因军人殴路员引起粤汉铁路风潮》,1921年3月23日,第10版。
    ⑩Baker, Explaining China, p.71转引自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67页。
    ⑩章龙:《北方铁路工人生活之困状及自救》,《国闻周报》第165期,1926年7月,第1646-1647页;《平汉铁路工人生活及其斗争》,《红旗日报》第29号,1930年9月12日,见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工运史料》第23期,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67-70页。
    ①杨洪建主编:《徐州铁路工人运动史话》,徐州铁路分局工会,1994年版,第64页。
    ②《破产状态中之中国铁路——英国方面之调查报告》,《国闻周报》第5卷第3期,1928年1月,第1-4页。
    ③《最近我国铁道业务之改进》,《交通杂志》第4卷第9期,1936年9月,第109-121页。
    ④《破产状态中之中国铁路——英国方面之调查报告》,《国闻周报》第5卷第3期,1928年1月,第1-4页。
    ⑤郭曙南:《铁路职工生活状况之一般》,《劳工月刊》第2卷第3期,1933年3月,第41-50页。
    ⑥《空前未有之路劫巨案》,天津《益世报》,1923年5月8日,第3版。
    ⑦杨洪建主编:《徐州铁路工人运动史话》,徐州铁路分局工会,1994年版,第67-68页。
    ⑧中国国民党陇海铁路特别党部编:《陇海铁路调查报告》,1936年版,第177页。
    ⑨谌小岑:《浙赣铁路的现状及其前途》,《铁路职工》第117期,1935年9月,第4-8页。
    ⑩蔡梓封:《铁路员工应注意的事项》,《铁路职工》第45期,1933年4月,第15-17页。
    11杨裕芬编:《粤汉铁路株韶段通车纪念刊》,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出版,1936年版,工作纪要:第6页。
    ①中国铁道学会安全委员会该书编委会编:《百年铁路安全大事记(1876-2008)》,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0页。
    ②(英)肯德:《中国铁路发展史》,李抱宏等译,三联书店出版,1958年版,第162页。
    ③《浙赣铁路玉南段工程纪要》,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72页。
    ④《敬悼株韶段殉路员工》,杨裕芬编:《粤汉铁路株韶段通车纪念刊》,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出版,1936年版,
    最后1页。
    ⑤中国铁道学会安全委员会该书编委会编:《百年铁路安全大事记(1876-2008)》,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⑥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中华民国廿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第9页。
    ①曾鲲化:《中国铁路史》,燕京印书局,1924年版,第221页。
    ②曾鲲化:《中国铁路史》,燕京印书局,1924年版,第222页。
    ③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主编:《交通史路政编》第2章第871-5381页,第3章第187-210页,1935版。
    ①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主编:《交通史路政编》第3章,1935版,第583-588页。
    ②《调查:陇海路劳动考察记》,《工人周刊》第22号,1921年12月,见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170-172页。
    ③长野郎:《支那劳动者及劳动运动》,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447页。
    ④刘心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统计》,《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3期,1933年9月,第273-344页。
    ⑤郭曙南:《铁路职工生活状况之一般》,《劳工月刊》第2卷第3期,1933年3月,第41-50页。
    ⑥《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17页。
    ⑦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2章,1935版,第2398页。
    ①刘心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统计》,《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3期,1933年9月,第273-344页。
    ②刘心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统计》,《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3期,1933年9月,第273-344页。
    ①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第79页。
    ②刘心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统计》,《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3期,1933年9月,第273-344页。
    ③张秉义:《我国国营铁路之劳工待遇与设施》,《中国经济》第3卷第10期,1935年10月,第1-23页。
    ①张秉义:《我国国营铁路之劳工待遇与设施》,《中国经济》第3卷第10期,1935年10月,第1-23页。
    ②行政院秘书处:《国民政府五院工作报告》,载秦孝仪编:《革命文献》第78辑,中央文物供应处,1979年版,第572-573页。
    ③刘心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统计》,《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3期,1933年9月,第273-344页。
    ①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2章,1935版,第2400页。
    ②少还:《全国铁路总工会与铁路青年工人》,《中国青年》第101期,1926年11月,第16-18页。
    ③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7-8页。
    ④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7-9页。
    ⑤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1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296-297页。
    ⑥许元启:《唐山劳动状况(二)》,《新青年》第7卷第6号,1920年5月,第1-8页。
    ⑦张国焘:《我的回忆》,东方出版社,1980年版,第115页。
    ⑧包惠僧:《包惠僧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2页。
    ①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2章,1935版,第2398页。
    ②《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44页。
    ③少还:《全国铁路总工会与铁路青年工人》,《中国青年》第101期,1926年11月,第16-18页。
    ④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9页。
    ⑤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2章,1935版,第2400页。
    ⑥郭曙南:《铁路职工生活状况之一般》,《劳工月刊》第2卷第3期,1933年3月,第41-50页。
    ⑦《各路职工状况一览表》,《铁路职工教育旬刊》第1卷第9期,1925年5月,第39页。
    ①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2章,1935版,第2399页。
    ②郭曙南:《铁路职工生活状况之一般》,《劳工月刊》第2卷第3期,1933年3月,第41-50页。
    ③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第64页。
    ④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第20-21页。
    ⑤Chesneaux, The Chinese Labor Movement, p.95转引自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201页。
    ⑤陈问路:《最低工资与中国劳工生活水准》,《劳动季报》第3期,1934年11月,第65-97页。
    ①刘心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统计》,《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3期,1933年9月,第273-344页。
    ②《各路局年终奖金办法》,《粤汉半月刊》第3卷第7期,1948年5月,第13页。
    ③《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④道清铁路管理局编:《道清铁路三十周年纪念刊》,1933年版,第220-221页间附表。
    ⑤少还:《全国铁路总工会与铁路青年工人》,《中国青年》第101期,1926年11月,第16-18页。
    ⑥《正太路工人大胜利》,《晨报》,1922年12月29日,第3版。
    ⑦《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⑧刘心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统计》,《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3期,1933年9月,第273-344页。
    ①道清铁路管理局编:《道清铁路三十周年纪念刊》,1933年版,第220-221页间附表。
    ②倪大恩:《铁路职业概况调查》,《教育与职业》第173期,1936年3月,第197-217页。
    ③许元启:《唐山劳动状况(二)》,《新青年》第7卷第6号,1920年5月,第1-8页。
    ④贾铭:《铁路工人生活调查》,《铁路职工》第33期,1933年3月,第19-43页。
    ⑤灵雀:《共产党在京汉路活动之情形》,《国闻周报》第3卷第6期,1926年2月,第11-12页。
    ⑥杨恒:《国有铁路机厂工资制度之商榷》,《铁道公报》第9期,1929年8月,第125-130页。
    ⑦《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⑧胶济铁路局总务处公益科编:《胶济铁路教育概况》,1931年版,第31页。
    ⑨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9页。
    ⑩《本路员工购煤规则》,《津浦铁路公报》第12期,1928年12月,第8-9页。
    11《国有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通则》,《铁道公报》137期,1931年1月21日,第1-3页。
    ①《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
    ②巴人:《京沪路工人家庭生活之断片观》,《铁路职工》第33期,1933年2月,第18-19页。
    ①秦哲:《平绥路职工生活状况》,《铁路职工》第92期,1934年9月,第5-9页。
    ②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
    ③陶孟和:《中国劳工生活程度》,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出版,1932年版,第8页。
    ④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
    ⑤《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⑥《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03页。
    ⑦郭曙南:《铁路职工生活状况之一般》,《劳工月刊》第2卷第3期,1933年3月,第41-50页。
    ⑧《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17页。
    ⑨《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21页。
    ⑩《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42页。
    ①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
    ②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23-35页。
    ③秦哲:《平绥路职工生活状况》,《铁路职工》第92期,1934年9月,第5-9页。
    ④王子建:《中国劳工生活程度》,《社会科学杂志》第2卷第2期,1931年6月,第224-268页。
    ⑤陶孟和:《中国劳工生活程度》,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出版,1932年版,第16页。
    ⑥曾鲲化:《中国铁路史》,燕京印书局,1924年版,第200页。
    ⑦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7-9页。
    ⑧《正太路工人大胜利》,《晨报》,1922年12月29日,第3版。
    ⑨《铁路员工服制条例》,《铁道公报》第8期,1929年7月,第2-8页。
    ⑩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
    11《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12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35页。
    ①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25页。
    ②《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③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
    ④《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03页。
    ⑤《京汉路昨日尚无结果》,《晨报》1922年8月26日,第3版。
    ⑥《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36页。
    ⑦秦哲:《平绥路职工生活状况》,《铁路职工》第92期,1934年9月,第5-9页;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9页。
    ⑧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
    ⑨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9页。
    ⑩《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36页。
    11《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42页。
    12《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13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
    14《京奉路天津东总两站铁路职工状况调查报告》,《铁路职工教育委员会会报》,第4号,1926年7月,第5-12页。
    ①《令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铁道公报》第357期,1932年9月。
    ②《南京工人住宅由张桂记得标承建》,《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1479期,1936年1月,第46页。
    ③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
    ④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
    ⑤《重行修正本路员工购煤规则》,《津浦铁路月刊》第1卷第13期,1931年10月,第1-4页。
    ⑥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35页;《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⑦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35页;《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⑧《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①《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②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主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531-553页。
    ③心美:《长辛店旅行一日记》,《晨报》,1920年12月21日,第6版。
    ④《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42页。
    ⑤秦哲:《平绥路职工生活状况》,《铁路职工》第92期,1934年9月,第5-9页。
    ⑥《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⑦农商部总务厅统计科编:《中华民国十一年全国物价统计表》,1922年版,第1页。
    ⑧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1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54-61页。
    ⑨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35页;《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⑩啸锷:《本路铺镇机厂及其职工之调查》,《津浦铁路月刊》,第1卷第1期,1930年1月,第7-28页。
    ①(法)谢诺:《中国工人运动(1919-1927)》,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577页。
    ②王子建:《中国劳工生活程度》,《社会科学杂志》第2卷第2期,1931年6月,第224-268页。
    ①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
    ②《晋省劳工状况》,《中外经济周刊》第116号,1925年6月,第5-15页。
    ③《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17页。
    ④杨振声:《平绥路职工之苦况》,《铁路职工》第43期,1933年4月,第4-5页。⑤《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48页。
    ①2011年3月22日,笔者访问河南省新乡市一京汉铁路退休工人张同业(男,1924年生)。
    ②黄逸峰:《铁路职业指导》,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4页。
    ③工人出版社编:《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第1集,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107页。
    ④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40-41页。
    ⑤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1275页。
    ⑥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6、229页。
    ⑦李震刚:《罢工前后》,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等编:《二七大罢工资料选编》,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695页。
    ⑧工人出版社编:《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第1集,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108-109页。
    ⑨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9、165页。
    ⑩工人出版社编:《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第1集,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108-109页。
    ①包惠僧:《包惠僧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6页。
    ②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5-156页。
    ③包惠僧:《包惠僧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6页。
    ④《从高利贷谈到职工常年储金的建议》,《铁路职工》第72期,1933年11月,第5-12页。
    ⑤耘陶:《职工心理之探讨与教育》,《铁路职工》第104期,1935年3月,第3-7页。
    ⑥谢作舟:《工人教育与中国工人阶级》,《铁路职工教育旬刊》第1卷第11期,1925年6月,第6-9页。
    ⑦工人出版社编:《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第1集,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116-118页。
    ⑧谌伊勋:《铁路职工的训育问题》,《铁路职工教育旬刊》第1卷第9期,1925年5月,第1-4页。
    ⑨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7、106页。
    ⑩郭曙南:《铁路职工生活状况之一般》,《劳工月刊》第2卷第3期,1933年3月,第41-50页。
    11春明:《一个工人的日记》,《铁路职工》第130期,1936年6月,第16-19页。
    12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35-36页。
    13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14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①工人出版社编:《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第1集,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119-120页。
    ②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7-238页。
    ③《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42页;秦哲:《平绥路职工生活状况》,《铁路职工》第92期,1934年9月,第5-9页。
    ④《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⑤刘东流:《天津铁路的婚姻疾病与教育程度的调查》,《新中华杂志》第5卷第13期,1937年7月,第117-122页。
    ⑥刘东流:《天津铁路工人生活程度的研究》,《交通杂志》第5卷第4期,1937年4月,第92-102页;《京奉路天津东总两站铁路职工状况调查报告》,《铁路职工教育委员会会报》第4号,1926年7月,第5-12页。
    ⑦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35-36页;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①元和:《平绥路南口职工生活之一般》,《铁路职工》第27期,1932年12月,第8-9页。
    ②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中华民国廿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4年版,第28-67页。
    ③黄逸峰:《铁路职业指导》,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51页;《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①郭培青:《铁路医务的前瞻后顾(续)》,《交通杂志》第1卷第9期,1933年7月,第81-89页。
    ②《工人的胜利》,中国工人小册子第一种,无出版社,1921年,第18页。
    ③《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17页。
    ④黄伯樵、吴绍曾:《京沪沪杭甬铁路医务卫生最近整理工作》,《铁路协会月刊》第5卷第11期,1933年11月,第1-10页。
    ⑤《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⑥贾铭:《铁路工人生活调查》,《铁路职工》第33期,1933年3月,第19-43页。
    ⑦秦哲:《平绥路职工生活状况》,《铁路职工》第92期,1934年9月,第5-9页。
    ⑧《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04、442页。
    ⑨《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36页。
    ⑩锦声:《工余娱乐问题》,《铁路职工》第123期,1936年2月,第3-6页。
    11《石家庄职工学校概况》,《铁路职工》第74期,1933年12月,第3-8页;耘陶:《职工心理之探讨与教育》,《铁路职工》第104期,1935年3月,第3-7页。
    ①张鸣:《戏曲文化视野中的义和团的意识走向》,薛君度、刘志琴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②耘陶:《职工心理之探讨与教育》,《铁路职工》第104期,1935年3月,第3-7页。
    ③中国国民党陇海铁路特别党部编:《陇海铁路调查报告》,1936年版,第26页。
    ④《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42页。
    ⑤杨振声:《张家口工会纪略》,《铁路职工》第45期,第21-22页。
    ⑥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1029页。
    ⑦《杭江铁路的江边俱乐部》,《铁路职工》第56期,第13-15页。
    ⑧谌伊勋:《铁路职工的训育问题》,《铁路职工教育旬刊》第1卷第9期,1925年5月,第1-4页。
    ⑨贾铭:《铁路工人生活调查》,《铁路职工》第33期,1933年3月,第19-43页。
    ⑩蔡梓封:《铁路员工应注意的事项》,《铁路职工》第45期,1933年4月,第15-17页。
    11《平绥路检查员工》,《铁路职工》第126期,1936年4月,第25-26页。
    12《令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铁道公报》第357期,1932年9月,第1-3页。
    ①《从高利贷谈到职工常年储金的建议》,《铁路职工》第72期,1933年11月,第5-12页。
    ②徐协华:《铁路劳工问题》,东方书局,1931年版,第98页。
    ③徐协华:《铁路劳工问题》,东方书局,1931年版,第98页。
    ④谌小岑:《浙赣铁路的现状及其前途》,《铁路职工》第117期,1935年9月,第4-8页。
    ⑤《河北省工业实验所调查磁县彭城镇瓷业报告》,《河北工商月报》第1卷第10期,1929年8月,第85页。
    ⑥张梓林:《在旧中国南、北交通部旧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之《经济》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682页。
    ⑦张梓林:《在旧中国南、北交通部旧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之《经济》下,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682-683页。
    ⑧刘心铨:《华北铁路工人工资统计》,《社会科学杂志》第4卷第3期,1933年9月,第273-344页。
    ⑨《铁道部训令第7220号》,《铁道公报》第711期,1933年11月,第1-2页。
    ①谭鲁:《铁路员工舞弊之一斑》,《人间世》第20期,1935年1月,第9-11页。
    ②《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21页。
    ①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第1卷,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89页。
    ②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9页。
    ③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8页。
    ④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二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564页。
    ①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59、165页。
    ②工人出版社编:《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第1集,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108页;包惠僧:《包惠僧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6页。
    ③《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52页。
    ④《津浦路南段职工同志公会缘起并简章》,《申报》,1912年4月11日,第8版:该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文化大学劳工研究所理事会出版,1984年增订版,第15页。
    ⑤《铁路路工同人大会纪事》,上海《时报》,1912年3月9日。
    ⑥该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文化大学劳工研究所理事会出版,1984年增订版,第167页。
    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南京临时政府》,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107页。
    ⑧《中华六法全书·刑法》,上海广益书局,无出版时间,第23页。
    ⑨《治安警察条例》,《政府公报》第201号,1914年3月3日,第15-32页。
    ⑩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319页;美国学者裴宜理也认为,广 州机器工会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工会,见裴宜理著《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①刘明逵、唐玉良:《中国工人运动史》第2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166页。
    ②张特立(张国焘):《“二七”前后工会运动略史》,《新青年》第2号,1925年6月,第14-32页。
    ③刘明逵、唐玉良:《中国工人运动史》第2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页。
    ④《长辛店工会成立》,《共产党》第6号,1921年7月,第61页。
    ⑤刘明逵、唐玉良:《中国工人运动史》第2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266页。
    ⑥中华全国总工会编:《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文件选编》上,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页。
    ⑦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4页。
    ⑧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6页。
    ①张特立(张国焘):《“二七”前后工会运动略史》,《新青年》第2号,1925年6月,第14-32页。
    ②济南铁路总工会工运史编写组编:《济南铁路工运史资料选编》第5辑,1986年版,第36页。
    ③安源煤矿工人和株萍铁路工人。
    ④《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罢工胜利一周年资料》,无出版社,1923年,第48页。
    ⑤长沙市革命纪念地办公室、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编:《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8-159页。
    ⑥该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文化大学劳工研究所理事会出版,1984年增订版,第149-157页。
    ⑦张特立(张国焘):《“二七”前后工会运动略史》,《新青年》第2号,1925年6月,第14-32页。
    ⑧金士宣、徐文述认为,9条铁路工人组织全国铁路总工会(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328-329页),李占才主编的《中国铁路史(1876-1949)》一书也持相同观点(李占才主编:《中国铁路史(1876-1949)》,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42页);徐协华的《铁路劳工问题》一书和王清彬等编的《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一书都认为,12条铁路工人组织全国铁路总工会(徐协华:《铁路劳工问题》,东方书局,1931年版,第167页;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101页);宓汝成认为,1924年,京汉、京奉、津浦、正太、道清、陇海、胶济、粤汉、广三、沪宁、沪杭甬等11路工人组织路全国铁路总工会(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61页);而马超俊则怀疑1924年是否成立全国铁路总工会(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285页)。
    ⑨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103-106页。
    ①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111页。
    ②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17-58页。
    ③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工人科编:《中国国民党领导下之工人运动今昔观》,1934年版,第56-57页。
    ④刘明逵、唐玉良主编:《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第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⑤《工会法》,《中央党务月刊》第30期,1931年1月,第15-16页;《工会法施行法》,《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3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440页。
    ⑥《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①《铁路工会组织规则》,《工商半月刊》第4卷第22期,1932年11月,法令规章第5页。
    ②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21页。
    ③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17页。
    ④《铁路工会之沿革及现状》,《劳动季报》第1期,1934年4月,第155-164页。
    ⑤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17页。
    ⑥《铁路工会之沿革及现状》,《劳动季报》第1期,1934年4月,第155-164页。
    ⑦《部令核准本路工会立案》,《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1050号,1936年2月10日,第59页。
    ⑧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17页。
    ⑨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1320页。
    ①《七路工会联席会昨开正式会》,天津《大公报》,1932年5月20日,第2张第7版: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1078-1080页。
    ②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第1233页。
    ③《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00-426页。
    ④《铁路工会组织规则》,《工商半月刊》第4卷第22期,1932年11月,法令规章第5页;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17页。
    ⑤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中华民国廿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4年版,第10页。
    ⑥实际比重没有这么高,因为平汉路工会有部分员司加入,津浦路有部分码头工人加入,结果导致两路工会会员人数超过工人总人数,即便如此,铁路工人加入工会的比重还是比较高的。
    ⑦“工厂委员会”是在全厂工人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团结工人的组织,也是领导群众为共同的切身利益而斗争的组织,不管工人的党派如何,宗教信仰和政治意识如何,都可以加入,组织工厂委员会时,也可采取其它名称,如“厂内委员会”、“索薪团”、“代表会”等。见《全国职工运动目前的任务》,《中国工人》第8期,1929年5月,第146页。
    ⑧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334页。
    ⑨《平汉铁路工人生活及其斗争》,《红旗日报》第29号,1930年9月12日,见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工运史料》第23期,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67-70页。
    ①刘明逵、唐玉良:《中国工人运动史》第4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②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53-54页。
    ③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969-970页。
    ④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1177-1178页。
    ①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108-109页。
    ②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33、54页。
    ③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19页。
    ④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108-109页。
    ⑤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26、33页。
    ⑥济南机车工厂工运史编委会编:《齐鲁工会第一家》,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4页。
    ⑦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31、38页。
    ①《转知因案逮捕铁路职工办法》,《广东省政府公报》第262号,1934年6月,第54-56页。
    ②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969页。
    ③胡林阁等编:《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影印版,第6页。
    ④《关于工业法规之报告》,《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年报》第6期,1935年,第44页。
    ⑤沧海:《军阀割据下铁路工人的生活与斗争》,《中国工人》第1期,1928.年11月,第4-14页。
    ①《纪粤汉铁路机车处罢工》,《申报》,1921年10月18日,第11版;《陇海铁路罢工风潮之汴讯》,《申报》,1921年11月26日,第10版。
    ②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11页。
    ③《唐山路工提出五项要求》,《晨报》,1922年9月16日,第3版。
    ④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页。
    ⑤徐协华:《铁路劳工问题》,东方书局,1931年版,第198-199页。
    ⑥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319页。
    ⑦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7-174页;刘明逵、唐玉良:《中国工人运动史》第2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7-430页。
    ⑧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1-195页。
    ⑨徐协华:《铁路劳工问题》,东方书局,1931年版,第205页。
    ⑩《陇海路风潮解决》,《申报》,1921年12月2日,第10版;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19-320页;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4页。
    11《京汉路昨日罢工》,《晨报》,1922年8月25日,第3版;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07-308页。
    ①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325页;至愚:《交通界三大罢工之原委》,长沙《商业杂志》第1卷第1号,1922年11月,转引自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工运史料》,1980年第2期,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32-147页。
    ②《唐山路工提出五项要求》,《晨报》,1922年9月16日,第3版;《京奉路山海关工人罢工矣》,《晨报》,1922年10月7日第6版;《唐山风潮已平息》,《晨报》,1922年10月23日第3版。
    ③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05页;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29-239页。
    ④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08-310页。
    ⑤《暂行工厂通则》,《政府公报》第2534号,1923年4月1日,第7-9页。
    ⑥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602-620页。
    ⑦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317页。
    ⑧《济南电》,《申报》,1925年2月9日,第5版;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20-321页。
    ⑨徐协华:《铁路劳工问题》,东方书局,1931年版,第189-192页。
    ⑩刘明逵、唐玉良:《中国工人运动史》第2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7-387页。
    ①据1924年《交通部国有铁路会计总报告》之《会计统计表》52、《其它铁路统计》11记载,1922年京汉路共有工人20216人,据1923年2月5日《晨报》的《京汉路工人大罢工》一文记载,京汉全路工人百分之九十九加入工会,郑州员司所组织的传习所亦全体加入,故京汉路工会成员不少于20000人;《京汉铁路总工会致全国铁路工友书》宣称,京汉路总工会率领三万多群众在战斗,见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等编《二七大罢工资料选编》,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135页。
    ②《正太铁路工人全体罢工》,《晨报》,1922年12月16日,第7版;《京汉路昨日罢工》,《晨报》,1922年8月25日,第3版: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05页。
    ③《京汉铁路总工会全体工人罢工宣言》,上海《新闻报》,1923年2月9日。
    ④徐协华:《铁路劳工问题》,东方书局,1931年版,第205页。
    ⑤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⑥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06页。
    ⑦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工人科编:《中国国民党领导下之工人运动今昔观》,1934年版,第39页。
    ⑧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67页。
    ⑨《五路职工已实行联合》,天津《大公报》,1922年8月30日,第2张第3版。
    ①至愚:《交通界三大罢工之原委》,长沙《商业杂志》第1卷第1号,1922年11月,转引自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工运史料》,1980年第2期,工人出版社,1980年版,第135-136页。
    ②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6页。
    ③《济南电》,《申报》,1925年2月9日,第5版;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20-321页。
    ④《津浦路工人反对机务处长罢工》,《申报》,1932年1月30日,第4版;《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23页;《津浦路大罢工》,《北方红旗》第1期,1932年3月,转引自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工运史料》,第25期,工人出版社,1984年版,第209页。
    ⑤《两路吴淞机厂全体工人怠工》,《申报》,1933年12月21日,第9版;《铁部派员来沪彻查两路机厂工潮》,《申报》,1933年12月23日,第9版;《两路机厂工人决定今晨复工》,《申报》,1933年12月25日,第9版。
    ①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1184页;《处理吴淞机厂工人拒绝并殴伤人员案经过》,《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940期,1934年4月4日,第20页。
    ②《工会法》,《中央党务月刊》第30期,1931年1月,第15-16页。
    ③《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④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1186页。
    ⑤项英:《过去一年来职工运动发展的形势和门前的总任务》,《中国工人》第8期,1929年5月,第76页。
    ⑥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
    ①(英)G. Holyoake:《罗虚戴尔公平先驱社概史》,彭师勤译,中国合作图书用品生产合作社,1944年版,第5-6页。
    ②碧奇:《消费合作社之意义》,《清华周刊》27卷14号,1927年5月20日,第713-720页。
    ③《中国政府关于交通四政劳工事务设施之状况》,祁世宝印刷局,1925年版,第2-3页。
    ④中共萍乡市委该书编纂组编:《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1年版,第191-193页。
    ⑤孙文:《民生主义》,上海民智书局,1927年版,第39-40页。
    ①陈果夫:《十年来的这个合作运动》,中国文化建设协会:《抗战前十年之中国》,台北龙田出版社,1980年版,第450页。
    ②赖建诚:《中国近代合作经济运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③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41页。
    ④张瑞德:《平汉铁路与华北经济发展(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第28-30页。
    ⑤俞诚之编:《遐庵汇稿》,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版,第37页。
    ⑥沧海:《军阀割据下铁路工人的生活与斗争》,《中国工人》第1期,1928.年11月,第4-14页。
    ⑦章龙:《北方铁路工人生活之困状及自救》,《向导周报》第165期,1926年7月28日,第1645-1647页。
    ⑧武书常:《关于铁道部施行惠工计划之管见》,《铁路世界》第1卷第2期,1928年2月,第1-3页。
    ⑨王述曾:《合作运动与职工生活》,《交通职工月报》2卷11期,1935年1月,第3-28页。
    ⑩铁道部:《电胶济铁路管理委员会》,《铁道公报》第68期,1930年5月21日,第9-10页。
    11武书常:《关于铁道部施行惠工计划之管见》,《铁路世界》第1卷第2期,1928年2月,第1-3页。
    12高凤介:《铁路界合作社之后顾与前瞻》,《津浦铁路月刊》第2卷第10期,1932年10月,专著:第1-10页。
    ①《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案》,荣孟源主编,孙彩霞编辑:《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635页。
    ②铁道部:《国有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通则》,《铁道公报》137期,1931年1月21日,第1-3页。
    ③丁星铎:《津浦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概述》,《交通杂志》第4卷第7期,1936年7月,第63-80页。
    ④在此之前,也由类似的组织,但因为不符合铁道部颁布的《通则》要求,而没有被认可。
    ①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商务印书馆,第1237页。
    ②相关内容见《京沪沪杭甬日刊》1934年第1091-1116期第169、205页和第1117-1141期第140页。
    ①高凤介:《铁路界合作社之后顾与前瞻》,《津浦铁路月刊》第2卷第10期,1932年10月,专著:第1-10页。
    ②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45页。
    ③丁星铎:《津浦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概述》,《交通杂志》第4卷第7期,1936年7月,第63-80页。
    ④南浔铁路管理局:《南浔铁路消费合作社规则》,《南浔线铁路月刊》第10卷第1-3期,1932年3月,第46-48页。
    ①楼桐孙:《消费协社·前言》,(法)季特:《消费协社》,于能模、楼桐孙译,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1页。
    ②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第1249-1250页。
    ③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40页。
    ④高凤介:《铁路界合作社之后顾与前瞻》,《津浦铁路月刊》第2卷第10期,1932年10月,专著:第1-10页。
    ⑤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45-1246页。
    ①铁道部秘书厅:《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38-1246页。
    ②丁星铎:《津浦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概述》,《交通杂志》第4卷第7期,1936年7月,第63-80页。
    ③铁道部秘书厅:《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40页。
    ④铁道部秘书厅:《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38-1239页。
    ⑤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587页。
    ⑥铁道部秘书厅:《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40-1246页。
    ⑦陆学焕:《谈谈消费合作社》,《商业杂志》,第4卷第3期,1929年3月,第1-3页。
    ⑧王述曾:《合作运动与职工生活》,《交通职工月报》第2卷第11期,1935年1月,第3-28页。
    ①铁道部:《铁道部训令5878号》,《铁道公报》139期,1931年1月28日,第12-13页。
    ②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39页。
    ③高凤介:《铁路界合作社之后顾与前瞻》,《津浦铁路月刊》第2卷第10期,1932年10月,专著:第1-10页。
    ④赖建诚:《中国近代合作经济运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⑤丁星铎:《津浦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概述》,《交通杂志》第4卷第7期,1936年7月,第63-80页。
    ⑥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587页。
    ⑦正太铁路管理局:《正太铁路消费合作社社务汇刊》,正太铁路管理局出版,1933年版,第75页。
    ⑧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4年版,第18页。
    ①高葆光:《消费合作社的政策和我的意见》,《清华副刊》第45卷第7期,1936年7月,第10-13页。
    ②李楚贤:《铁路员工消费合作社》,《铁路杂志》1卷7期,1935年7月,第74-80页。
    ③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41页。
    ④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49页。
    ⑤魏元:《铁路员工消费合作几个问题特殊问题之商榷》,《津浦铁路月刊》第2卷第11期,1932年11月,专著:第1-8页。
    ⑥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49页。
    ⑦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第1327页。
    ⑧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第18页。
    ①武书常:《关于铁道部施行惠工计划之管见》,《铁路世界》第1卷第2期,1928年2月,第1-3页。
    ②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1-13页。
    ③元和:《平绥路南口职工生活之一般》,《铁路职工》第27期,1932年12月,第8-9页。
    ①《铁道部指令第三六五一号》,《铁道公报》第234期,1931年12月,第16-17页。
    ②《铁路职工识字教育强迫施行办法》,《铁道公报》第380期,1932年10月,第1-2页。
    ③荒木:《中国铁路职工教育最近设施概况》,《劳工月刊》第2卷第7期,1933年7月,第19-42页。
    ④张秉义:《我国国营铁路之劳工待遇与设施》,《中国经济》第3卷第10期,1935年10月,第1-23页。
    ⑤秦孝仪编:《革命文献》第78辑,中央文物供应处,1979年版,第117页。
    ⑥潘文安:《改进铁路职业教育之意见》,《教育与职业》第177期,1936年9月,第499-513页。
    ⑦《铁道部训令第三二二四号》,《铁道公报》第429期,1932年10月。
    ⑧大明:改进职工教育之我见》,《铁路职工》第113期,1935年7月,第8-11页。
    ⑨榜文:《推行职工教育之心理上的障碍》,《铁路职工》第125期,1936年3月,第12-13页。
    ⑩扬武:《铁路很职工教育与职工应有的认识》,《铁路职工》第113期,1935年7月,第1-2页。
    ①老衲:《从现在的张家口职工学校谈到将来的职工教育》,《铁路职工》第45期,1933年4月,第17-19页。
    ②质夫:《津浦路济南机厂的工人生活(续)》,《铁路职工》第37期,1933年3月,第11-13页。
    ③秦哲:《平绥路职工生活状况》,《铁路职工》第92期,1934年9月,第5-9页。
    ④李有恒:《岔道夫》,《铁路职工》第83期,1934年4月,第15-16页。
    ⑤伯条:《铁路职工教育之认识及探讨》,《铁路职工》第118期,1935年10月,第5-8页。
    ⑥《浦口职工识字学校工作概况》,《铁路职工》第77期,1934年1月,第3-20页。
    ⑦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第100、57页。
    ⑧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7-9页。
    ⑨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第79页。
    ⑩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第65页。
    ①谢作舟:《工人教育与中国工人阶级》,《铁路职工教育旬刊》第1卷第11期,1925年6月,第6-9页。
    ②张秉义:《我国国营铁路之劳工待遇与设施》,《中国经济》第3卷第10期,1935年10月,第1-23页。
    ③《铁道部训令第一七零零号》,《铁道公报》第233期,1931年12月,第1-2页。
    ④江楫:《扶轮教育史略》,《铁路协会月刊》第5卷第6期,1935年6月,第17-33页。
    ⑤《铁道部指令第三六七零号》,《铁道公报》第233期,1931年12月,第16-17页。
    ⑥《京沪铁路家庭生活状况调查统计报告》,《铁道公报》第251期,1932年3月,第15-31页。
    ⑦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555页: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第1307页。
    ⑧刘东流:《天津铁路的婚姻疾病与教育程度的调查》,《新中华杂志》第5卷第13期,1937年7月,第117-122 页。
    ①张国焘:《我的回忆》,东方出版社,1980年版,第111页。
    ②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011-1026页。
    ③交通部编:《中国政府关于交通四政劳工事务设施之状况(汉英法对照)》其三,祁世宝印刷局,1925年版,第2-7页。
    ④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624-625页。
    ⑤《国有铁路员司工警夫役抚恤暂行通则》,《铁道公报》第36期,1930年1月,第1-8页。
    ①《修正国有铁路员工抚恤通则》,《铁道公报》第69期,1930年5月,第4-10页;《修正国有铁路员工抚恤通则》,《铁道公报》第133期,1931年1月,第1-11页;《修正国有铁路员工抚恤通则条文》,《铁道公报》第453期,1933年1月,第1页。
    ②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341页。
    ③《北宁路局规订特别抚恤办法》,《津浦铁路月刊》第1卷第13期,1931年10月,路界纪闻:第4-5页。
    ④徐协华:《铁路劳工问题》,东方书局,1931年版,第141页。
    ⑤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622-624页。
    ①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中华民国廿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第7-9页。
    ②金士宣:《怎样加强北宁路的运输组织和人事管理》,《铁路运输经营谭》,中正书局,1943年版,第27页。
    ③《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④《国有铁路员工储蓄通则》,《铁道公报》第236期,1932年1月,第1-4页。
    ⑤马廷燮:《铁路员工退休养老制度之研究》,《津浦铁路月刊》第4卷第7期,1934年7月,专载:第1-18页。
    ①《国营铁道员工退休养老金规则》,《铁道公报》第1141期,1935年4月,第1-14页。
    ②《公务员恤金条例》,《立法院公报》第58号,1934年3月,第16-19页。
    ③贾铭:《铁路工人生活调查》,《铁路职工》第33期,1933年3月,第19-43页。
    ④项英:《过去一年来职工运动发展的形势和门前的总任务》,《中国工人》第8期,1929年5月,第78-79页。
    ⑤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602页。
    ①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531-601页。
    ②曾仲鸣编:《路政论丛》,大陆印书馆,1934年版,第185-186页。
    ③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
    ④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民国二十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4年版;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民国二十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
    ①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编:《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1933年版。
    ②曾鲲化:《中国铁路史》,燕京印书局,1924年版,第154、156、174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2辑《南京临时政府》,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107页。
    ④《中华六法全书·刑法》,上海广益书局,无出版时间,第23页。
    ⑤《治安警察条例》,《政府公报》第201号,1914年3月3日,第15-32页。
    ⑥曾鲲化:《中国铁路史》,燕京印书局,1924年版,第225-226页。
    ⑦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路政编》第1章,1935版,第602-616页。
    ①廙君:《论我国铁路工厂管理之改善》,《铁路协会月刊》第9期,1930年9月,第2-7页。
    ②《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③《行政院工作报告》,载秦孝仪编:《革命文献》第78辑,中央文物供应处,1979年版,第474-475页。
    ④《民训会会议记录》,1927年8月13日,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民众训练委员会档,全宗号720,案卷号2。
    ⑤《5月16日至6月9日工作计划》,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中央民众训练委员会档,全宗号720,案卷号1。
    ⑥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工人科编:《中国国民党领导下之工人运动今昔观》,1934年版,第57页。
    ①《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训练计划大纲》,《中央党务月刊》第1期,1928年1月,第45-52页。
    ②邢必信等编:《第二次中国劳动年鉴》第三编,北平大北印书局,1932年版,第239-242页。
    ③《工会法》,《中央党务月刊》第30期,1931年1月,第15-16页;《工会法》,《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3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437-3439页。
    ④《中国国民党对于全国工会及工人之告诫书》,《津浦铁路公报》第15期,1929年1月,党务:第1-6页。
    ⑤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工人科编:《中国国民党领导下之工人运动今昔观》,1934年版,第62页。
    ⑥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03页。
    ⑦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578页。
    ⑧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13页。
    ①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575-579页;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第1203-1231页: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191-1215页;《彻查北宁路党部》,天津《益世报》,1932年12月7日,第5版。
    ②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第1203-1231页。
    ③《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19页。
    ④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第1218页。
    ⑤《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00、414页。
    ⑥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1276页。
    ⑦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1184页;《处理吴淞机厂工人拒绝并殴伤人员案经过》,《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940期,1934年4月4日,第20页;《续志处置吴淞机厂工人殴人案》,《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948期,1934年4月30日,第82-83页。
    ①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第1203-1231页。
    ②彭承恺:《总理遗教中的劳工教育问题》,《铁路职工》第125期,1936年3月,第8-11页。
    ③潘文安:《改进铁路职业教育之意见》,《教育与职业》177期,1936年9月,第499-513页。
    ④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第1208、1215页。
    ①《工人训练暂行纲领》,《中央党务月刊》第30期,1931年1月,第108-114页。
    ②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第1208、1225页。
    ③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08、1206页。
    ④胡祥麟:《非常时期之交通职工》,《交通职工月报》第4卷,第11-12期,1936年12月,第31-38页。
    ⑤陈蕴茜:《时间、仪式维度中的“总理纪念周”》,《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第63-81页。
    ⑥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编:《平汉年鉴》,1932年版,第4页。
    ⑦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铁道年鉴》第2卷,1935年版,第1218页。
    ⑧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196页。
    ①陈蕴茜:《时间、仪式维度中的“总理纪念周”》,《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第63-81页。
    ②《铁道部训令总字第一一九八四号》,《铁道公报》第1021期,1934年11月,第5页。
    ③刘晋暄:《刘委员晋暄演词》,《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1115期,1934年10月30日,第194-195页。
    ④《各铁路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组织大纲》,《铁道公报》第1021期,1934年11月,第6页。
    ⑤《南浔铁路新生活促进会规定本路员工兵警应绝对遵守事项》,《铁道公报》第924期,1934年7月,第12-13页。
    ⑥《南浔胶济两路推行新生活运动》,《铁道公报》第973期,1934年9月,第12页。
    ⑦刘晋暄:《刘委员晋暄演词》,《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1115期,1934年10月30日,第194-195页。
    ⑧《南浔胶济两路推行新生活运动》,《铁道公报》第973期,1934年9月,第12页。
    ①《京沪沪杭甬铁路新生活运动促进会组织规程》,《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1115期,1934年10月30日,第196-197页。
    ②《京沪沪杭甬铁路新生活公约》,《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1115期,1934年10月30日,第198-199页。
    ③《各铁路新生活运动联席会议汇志》,《新运导报》第7期,1937年5月,第61-68页。
    ④王述曾:《新生活运动与交通职工》,《交通职工月报》第2卷第1期,1934年3月,第1-6页。
    ⑤张玉奇:《铁路员司与新生活运动之衣的问题》,《津浦铁路月刊》第5卷第10期,1935年10月,论著:第20-21页。
    ⑥高凤介:《铁路界的新生活运动》,《津浦铁路月刊》第4卷第3-4期,1934年4月,论述:第1-3页。
    ⑦王述曾:《新生活运动与交通职工》,《交通职工月报》第2卷第1期,1934年3月,第1-6页。
    ⑧陈锋:《国家、制度与工人阶级的形成——西方文献及其对中国劳工问题研究的意义》,《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第165-188页。
    ①刘明逵、唐玉良:《中国工人运动史》第2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页;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59页。
    ②曾鲲化:《中国铁路史》,燕京印书局,1924年版,第154、156、174页。
    ③(日)园田一龟:《支那新人国记》,1927年版,第438页,转引自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151页。
    ④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58-60页。
    ⑤改造湖北同志会编:《民国十年之吴佩孚》,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第13页。
    ⑥Wou, Militarism in Modern China, p.71转引自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50页。
    ⑦Ch'l, His-sheng, 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p.260;Pei-yu Chien, ChineseRailways Recovering From War Effects in North, The China Weekly Review, p.194转引自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54、 45-46页。
    ①熊亨灵,何德川编:《中国国民党与中国铁路》,中国国民党台湾区铁路党部委员会,1965年版,第443页。
    ②《二七大屠杀的经过》,《向导周报》第20期,1923年2月,第160-165页。
    ③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145页。
    ④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1933年版,第1267页。
    ⑤章龙:《北方铁路工人生活之困状及自救》,《国闻周报》第165期,1926年7月,第1646-1647页;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13页;丁新约,王世奎主编:《中国共产党英烈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0页。
    ⑥朱新繁:《中国资本主义之发展》,上海联合书店,1929年版,第369页。
    ①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14-15页。
    ②大石:《奉国战争中之京绥铁路工人》,《向导周报》第179期,1926年11月,第1871-1873页。
    ③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102-103页。
    ④《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荣孟源主编,孙彩霞编辑:《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页。
    ⑤《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荣孟源主编,孙彩霞编辑:《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137页。
    ⑥邵元冲:《工会条例释义》,广州民智书局,1925年版,第7-30页。
    ①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330-331、351-352页。
    ②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第319-320、365页。
    ③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330页;刘明逵、唐玉良主编:《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第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8页。
    ④季啸风、沈友益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第9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2-511页。
    ⑤长荣:《铁蹄下的京汉路工友》,《劳动》第23期,1930年2月,第4页。
    ⑥《津浦路南段工友的斗争》,《红旗》第60期,1929年12月,第3页。
    ⑦《平奉路工人斗争的经过与教训》,《红旗》第45、47、48期,1929年9-10月,第3、4、3页。
    ⑧武书常:《关于铁道部施行惠工计划之管见》,《铁路世界》第1卷第2期,1928年1月,第1-3页。
    ①《彻查北宁路党部》,天津《益世报》,1932年12月7日,第5版。
    ②《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社会组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02页。
    ③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1936年版,第1259、1300、1191、1201页。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6、50页。
    ⑤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4-67页。
    ⑥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4页;《党领导我局早期工人运动》,济南铁路总工会工运史编写组编:《济南铁路工运史资料选编》第5辑,出版社不详,1986年版,第19-20页。
    ①据罗章龙的《椿园载记》一书记载,陇海铁路罢工胜利后,吴佩孚派其重要幕僚白坚武到北京大学向李大钊追寻此事经过,李据实以告,白回报吴佩孚。吴说:“这次北大书记部人在北方铁路与交通系斗法,居然神出鬼没,打败南方财阀,他们确实有些办法。”见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7页。
    ②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原新华书店出版,1949年版,第25-26页。
    ③刘明逵、唐玉良:《中国工人运动史》第2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2-396页。
    ④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0-259页;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6卷,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7年版,第443页。
    ⑤《全国铁路总工会章程》,《新民国》第1卷第4期,1924年2月,第1-3页。
    ①《建党初期铁路工会建立情况》,济南铁路总工会工运史编写组编:《济南铁路工运史资料选编》第5辑,出版社不详,1986年版,第36-39页。
    ②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17页。
    ③文虎(罗章龙):《中国职工运动状况》,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工运史料》第23期,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第189、196页。
    ①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中华民国廿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第8页。
    ②章季陶:《中国就业人数的估计》,《社会科学杂志》第9卷第2期,1947年12月,第72-91页。
    ③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89页。
    ④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工人科编:《中国国民党领导下之工人运动今昔观》,1934年版,第39页。
    ⑤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7页。
    ⑥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08页。
    ⑦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103-106页。
    ①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67页。
    ②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17页。
    ③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1931年版,第6-8页。
    ④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廿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1934年版,第41-45页。
    ⑤马超俊:《中国劳工运动史》上,商务印书馆,1942年版,第3-25页。
    ⑥灵雀:《共产党在京汉路活动之情形》,《国闻周报》第3卷第6期,1926年2月,第11-12页。
    ⑦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⑧章龙:《北方铁路工人生活之困状及自救》,《国闻周报》第165期,1926年7月,第1646-1647页。
    ①《各路职工调查状况一览表》,《铁路职工教育旬刊》第1卷第9期,1925年5月,第39页。
    ②1935年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第7页。
    ③《国有铁路职工通则草案》,交通部编:《中国政府关于交通四政劳工事务设施之状况(汉英法对照)》其一祁世宝印刷局,1925年版,第1页;《铁路员工服务条例》,《行政院公报》第132号,1930年3月12日,第2-6页。
    ④少还:《全国铁路总工会与铁路青年工人》,《中国青年》第101期,1926年11月,第16-18页。
    ⑤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编:《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1931年版,第1-13页;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编:《中华民国二十四年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第6页。
    ⑥罗章龙:《椿园载记》,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6-108页。
    ⑦袁裕昌:《啃铁之缘》,《铁路职工》第83期,1934年4月,第3-5页。
    ①灵雀:《共产党在京汉路活动之情形》,《国闻周报》第3卷第6期,1926年2月,第11-12页。
    ②包惠僧:《包惠僧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9页;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第159页,1966年版。
    ③齐景林:《唐山南厂的早期工人运动》,刘明逵、唐玉良主编:《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第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④《补述陇海罢工风潮之蛛丝马迹》,《晨报》,1921年12月6日。
    ⑤谢一帆:《爱国运动》,《铁路职工教育周刊》第5号,1925年6月,第1页。
    ⑥《为“九一八”国难纪念告全国铁路工人书》,《南浔线铁路月刊》第10卷第7-9期合编,1932年9月,第9-11页。
    ⑦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征编室编:《正太铁路工人斗争史》,1985年版,第100页。
    ⑧冯维华:《南下请愿记略》,中共河南省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河南省委员会编:《一二九运动在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3-285页。
    ①胡祥麟:《非常时期之交通职工》,《交通职工月报》第4卷,第11-12期,1936年12月,第31-38页。
    ②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1页。
    ③金士宣:《铁路运输学》,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48-49页。
    ④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292页。
    ①谭耀宗:《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铁路货物负责运输》,《交通杂志》,第3卷第10期,1935年8月,第1-8页。
    ②曾仲鸣:《最近一年来路政的鸟瞰》,《交通杂志》第1卷第6-7期合刊,1933年4月,第7-11页。
    ③港工:《铁路营业所之任务》,《铁路职工》第117期,1935年9月,第8-10页。
    ④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207-208页。
    ⑤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5页。
    ⑥张勃:《国有各铁路之概况与今后整理之计划》,《交通杂志》第1卷第6-7期合刊,1933年4月,第27-45页。
    ⑦张瑞德:《平汉铁路与华北经济发展(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第28-30页。
    ⑧俞诚之编:《遐庵汇稿》,文海出版社,1968年影印版,第37页。
    ⑨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第41页。
    ⑩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72-673页。
    11(英)肯德:《中国铁路发展史》,李抱宏等译,三联书店出版,1958年版,第162页。
    12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77页。
    13《浙赣铁路玉南段工程纪要》,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72页。
    14《敬悼株韶段殉路员工》,杨裕芬编:《粤汉铁路株韶段通车纪念刊》,粤汉铁路株韶段工程局出版,1936年版, 最后1页。
    ①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编:《平汉年鉴》,1932年版,第324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五四爱国运动》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17页;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第317页。
    ③李振国主编:《保定工人运动史》,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④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12页。
    ⑤《路工局员发起捐薪》,《晨报》,1925年6月20日,第6版。
    ⑥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26、34页。
    ⑦《胶济铁路总工会代表泣告书》,《向导周报》第124期,1925年8月,第1141-1142页。
    ⑧中共青岛铁路地区工作委员会等编:《胶济铁路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80页。
    ①张兴霖编:《洛阳工人运动史(1840-1990)》,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61页。
    ②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征编室编:《正太铁路工人斗争史》,出版社不详,1985年版,第97-109页;《陇海路工慰劳十九路军将士》,河南《民国日报》,1932年2月21日。
    ③刘明逵、唐玉良主编:《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第9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636页。
    ④《昨日在京举行之铁路员工捐机命名典礼》,《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第1155期,1934年12月,第109页。
    ⑤李振国主编:《保定工人运动史》,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第42页。
    ①冯维华:《南下请愿记略》,中共河南省委党史资料征编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河南省委员会编:《一二九运动在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3-285页。
    ②罗章龙:《铁总年鉴》,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2007年版,第39、54-55页。
    ③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第2编,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第321页。
    1.交通部全宗(201)、铁道部全宗(21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2.国民党中央训练部(720)全宗、民众训练委员会全宗(721)、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和民众训练部全宗(72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3.平汉铁路管理局全宗(M72)、陇海铁路管理局全宗(M74),河南省档案馆藏。
    4.平汉铁路管理局全宗(129)、平汉铁路管理局机务处江岸机厂全宗(66),武汉市档案馆藏。
    5.京汉铁路管理局编:《中华国有铁路京汉铁路会计统计年报》,京汉铁路管理局,1916-1926年版。
    6.侯祖畲、吕寅东编:《夏口县志》,出版社和出版地点不详,1920年版。
    7.津浦铁路管理局总务处编查课编:《中华国有铁路津浦线营业一览》,津浦铁路管理局,1921年版。
    8.铁道部职工教育委员会编:《铁道部职工教育委员会二十一年工作总报告》,南京:铁道部职工教育委员会印,1922年。
    9.沪宁沪杭甬铁路管理局编查科编:《沪宁沪杭甬铁路史料》,沪宁沪杭甬铁路管理局编查科,1924年版。
    10.交通部编:《中国政府关于交通四政劳工事务设施之状况(汉英法对照)》,北京:祁世宝印刷局,1925年版。
    11.刘光华:《交通》,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12.新亚书店编:《新国民年鉴》,上海:新亚书店出版,1928年版。
    13.王清彬等编:《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北平:北平社会调查部,1928年版。
    14.工商部编:《全国工人生活及工业生产调查统计报告书》,出版社和出版地点不详,1930年版。
    15.林颂河:《塘沽工人调查》,北平:北平社会调查所出版,1930年版。
    16.北宁铁路局编:《北宁铁路商务会议汇刊》,天津:大公报馆,1930年版。
    17.铁道部编:《铁道部十九年工作报告》,南京:铁道部印,1930年。
    18.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一种:工人人数及工资统计》,南京:铁道部印,1931年版。
    19.铁道部业务司劳工科:《铁路工人统计专刊第二种:工人家庭生活及教育程度统计》,南京:铁道部印,1931年版。
    20.李德周、吴香椿:《东北铁路大观》,北宁铁路运输处计核课庶务股,1930年。
    21.铁道部编:《中华民国二十年工作报告》,南京:铁道部印,1931年。
    22.邢必信等编:《第二次中国劳动年鉴》,北平:大北印书局,1932年版。
    23.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编:《平汉年鉴》,平汉铁路管理委员会,1932年版。
    24.杭江铁路工程局工务课编:《杭江铁路工程纪略》,杭江铁路工程局发行,1933年。
    25.道清铁路管理局编:《道清铁路三十周年纪念刊》,道清铁路管理局,1933年版。
    26.陇海铁路管理局:《陇海年鉴》,陇海铁路管理局,1933年版。
    27.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编:《二十一年——二十二年特种工会调查报告》,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3年版。
    28.铁道部总务司统计科编:《民国二十一年中华国有铁路统计总报告》,南京:铁道部印,1933年版。
    29.实业部劳动年鉴编辑委员会:《民国二十一年中国劳动年鉴》,南京:实业部劳动年鉴编辑委员会,1933年版。
    30.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编:《铁道年鉴》第1卷,南京:铁道部铁道年鉴编纂委员会,1933年版;铁道部参事厅第四组编辑:《铁道年鉴》第2卷,南京:铁道部秘书厅图书室发行,1935年;铁道部秘书厅编:《铁道年鉴》第3卷,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1936年。
    31.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民国二十二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一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4年版。
    32.铁道部总务司统计科编:《民国二十二年中华国有铁路统计总报告》,南京:铁道部印,1934年版。
    33.铁道部总务司统计科编:《民国二十三年一月至六月中华国有铁路统计总报告》,南京:铁道部印,1934年版。
    34.实业部中国劳动年鉴编篡委员会:《二十二年劳动年鉴》,南京:实业部劳工司,1934年版。
    35.铁道部总务司劳工科:《民国二十四年国有铁路劳工统计第二种》,南京:京华印书馆,1935年版。
    36.铁道部总务司统计科编:《中华国有铁路统计总报告(民国二十三年份一月至六月)》,南京:铁道部,1935年版。
    37.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主编:《交通史路政编》(共18辑),南京: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1935版。
    38.中国国民党陇海铁路特别党部编:《陇海铁路调查报告》,中国国民党陇海铁路特别党部,1936年版。
    39.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编:《交通史总务编》,南京:交通部铁道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1936年版。
    40.铁道部总务司编:《铁道部人事法令汇编》,南京:铁道部印,1936年。
    41.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二十四年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版。
    42.夏开儒编:《实业计划铁路篇》,重庆:青年书店,1939年版。
    43.天津市职工总会筹备委员会编:《工运汇集》,天津:天津市职工总会筹备委员会印,1949年版。
    44.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45.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46.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二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47.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工运史料》第1-29期,北京:工人出版社,1957-1986年陆续出版。
    48.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49.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工运动史研究室编:《中国工会历史文献1921-1949)》,共5辑,北京:工人出版社,1958-1959年出版。
    50.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51.汉猛德:《汉猛德将军视察中国国有铁路报告》,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0年版。
    52.《国有铁路债务节略》,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0年版。
    53.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54辑,抗战前教育政策与改革,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年版;第55辑,抗战前教育概况与检讨,1971年版;第57辑,抗战前之中等教育,1971年版;第68辑,新生活运动史料,1975年版;第69辑,中国国民党宣言集,1976年版;第78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交通建设,1979年版;第84-87辑,抗战前国家建设史料——合作运动,1980年版。
    5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之《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
    55.保定市总工会办公室编:《保定工运史料》第1辑,保定:保定市总工会,1983年版。
    56.中华全国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等编:《二七大罢工资料选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3年版。
    57.该书编纂委员会编:《郑州铁路局史志文件资料汇编》,郑州:郑州铁路局,1984年版。
    58.荣孟源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年版。
    59.济南铁路总工会工运史编写组编:《济南铁路工运史资料选编》,第1-5辑,中国铁路工会济南铁路局委员会工运史编写组编:《济南铁路工运史资料选编》,第6-10辑,出版社和出版地点不详,1984-1988年陆续出版。
    6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之《五卅运动和省港罢工》,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61.查建瑜编:《国民党改组派资料选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2.中共青岛市委党史资料征委会办公室、青岛市总工会工运史办公室编:《青岛党史资料》第三辑,青岛:山东出版总社青岛分社出版,1986年版。
    63.中华全国总工会编:《中共中央关于工人运动文件选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64.《清实录·德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65.中共济南市委党史征集研究委员会编:《济南情报站资料选:济南情报站、铁路工人反裁员斗争资料专辑》,青岛:山东省出版总社青岛分社出版,1987年版。
    66.孟凡良主编:《济南铁路分局史志资料选编》第2辑,济南:济南铁路分局,1988年版。
    67.中国铁路工会青岛铁路分局委员会编:《青岛铁路分局工运史资料选编》,青岛:中国铁路工会青岛铁路分局委员会,1988年版。
    6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政府公报》,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
    69.刘明逵编:《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1840-1949)》第一卷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一卷第二册,1993年版。
    7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五辑,1994年版。
    7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石家庄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石家庄文史资料》第13辑,石家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石家庄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1年版。
    72.济宁市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编:《济宁工运史资料》,济宁:济宁市总工会,1991年版。
    73.姜明清编:《铁路史料》,台北:国史馆出版,1992年版。
    74.《浙赣铁路统计年报、粤汉铁路广邵段史略(附广三段)》,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版。
    75.万仁元、方庆秋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共70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政府政治制度档案史料选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77.政协唐山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唐山文史资料》第18辑,唐山:政协唐山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4年版。
    78.该书编委会编:《中国工会运动史料全书》河南卷,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79.蔡鸿源主编:《民国法规集成》(100册),合肥:黄山书社,1999年版。
    80.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21、22、25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81.宓汝成主编:《中华民国铁路史资料(1912—194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82.刘明逵、唐玉良主编:《中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人运动》,共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83.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精选》第10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6年版。
    84.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5.罗平海主编:《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浏阳:中共浏阳市委办公室、中共浏阳市委宣传部,2007年版。
    86.殷梦霞、李强编:《民国铁路沿线经济调查报告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
    87.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8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北洋政府档案》(共196册),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年版。
    89.《中华六法全书·刑法》,上海:广益书局,出版时间不详。
    90.《蒋匪国民党津浦铁路特别党部》,出版社和出版时间不详。
    91.行政院秘书处编:《行政院公报》,1928-1937年。
    92.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训练部编:《中央民众训练部公报》,1936年第1期至1937年第16期。
    1.谋乐辑:《青岛全书》,青岛:青岛印书局,1912年刊本。
    2.该路车务处编:《广九铁路旅行指南》,广九铁路管理局,1916年版。
    3.京奉铁路管理局编:《中华国有铁路京奉线职员录》,京奉铁路管理局,1920年版。
    4.《工人的胜利》,中国工人小册子第一种,出版社和出版地点不详,1921年。
    5.庚款筑路期成会编译股编:《铁路协会会报特刊》,铁路协会书报经理部,1926年版。
    6.柯仲平:《平汉路工人破坏大队的产生》,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1929年版。
    7.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编:《中华国有铁路京沪沪杭甬线职员录》,京沪沪杭甬铁路管理局,1931年版。
    8.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工人救国》,南京: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1931年版。
    9.胶济铁路局总务处公益课编:《胶济铁路教育概况》,青岛:聚丰印书局,1931年版。
    10.上海市政府社会局编:《近十五年来上海之罢工停业》,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版。
    11.道清铁路管理局总务处文书课编:《道清铁路旅行指南》,道清铁路管理局,1933年版。
    12.胶济铁路管理局总务处编查课编:《胶济铁路旅行指南》,胶济铁路管理局总务处编查课,1934年版。
    13.道清铁路管理局编:《道清线全国铁路职员录》,道清铁路管理局,1934年版。
    14.津浦铁路管理委员会编:《中华国有铁路津浦线职员录》,津浦铁路管理委员会,1934年版。
    15.铁道部联运处编:《中华民国全国铁路旅行指南》,南京:铁道部联运处,1934年版。
    16.该书编纂委员会编:《正太铁路接收周年纪念刊》,正太铁路管理局,1934年版。
    17.上海市政府社会局编:《近五年来上海之劳资纠纷》,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
    18.叶笑山、董文中编:《中国经济年刊》,上海:中外出版社,1936年版。
    19.该书编纂委员会编:《正太铁路接收四周年纪念刊》,正太铁路管理局发行,1936年。
    20.杨裕芬等编:《粤汉铁路株韶段通车纪念刊》,出版社和出版地点不详,1936年版。
    21.麦键曾、李应兆编:《中国铁道问题参考资料索引》,出版社和出版地点不详,1936年版。
    22.黄逸峰:《铁路职业指导》,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23.柳宁等:《一个工人的供状及其他》,出版社和出版地点不详,1938年版。
    24.内政部、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秘书处编:《国民生活之敌(烟、赌、嫖之毒害)》,南京:国民精神总动员会,1939年版。
    25.山东省总工会:《铁路工人》,济南:山东新华书店,1946年版。
    26.《粤汉铁路》,南京:行政院新闻局,1947年版。
    27.中国铁路工会青岛铁路分局委员会编:《青岛铁路分局工人运动大事记(1897-1949)》,青岛:中国铁路工会青岛铁路分局委员会,1987年版。
    28.中国铁路工会济南铁路分局委员会编:《济南铁路分局工人运动大事记》,济南:中国铁路工会济南铁路分局委员会,1987年版。
    2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工作委员会编辑部编:《中东铁路历史编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0.济南机车工厂工运史编委会编:《齐鲁工会第一家》,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31.李建苍主编:《百年锤声》,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2.中国铁道学会安全委员会该书编委会编:《百年铁路安全大事记(1876-2008)》,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申报》、《大公报》、《益世报》、《中央日报》、《晨报》、《民国日报》、《东方杂志》、《向导周报》、《红旗》、《铁道公报》、《交通公报》、《铁道》、《铁道半月刊》、《中华民国国有铁路工务统计》、《铁道卫生季刊》、《铁路职工教育委员会会报》、《铁路职工教育旬刊》、《铁路职工教育周刊》、《交通职工》、《铁路职工》、《铁路杂志》、《铁路协会月刊》、《粤汉铁路广韶段月刊》、《正太铁路月刊》、《浙赣铁路月刊》、《京沪沪杭甬铁路日刊》、《铁路月刊——胶济线》、《铁路公报——胶济线》、《胶济铁路管理局党义研究会会刊》、《南浔铁路月刊》、《铁路公报——津浦线》、《铁路月刊——津浦线》、《铁路月刊——平汉线》、《中国工人丛刊》、《劳工月刊》、《新青年》、《中国青年》、《中央党务月刊》、《教育与职业》、《清华周刊》、《教育与民众》、《国际劳工》、《社会月刊》、《社会科学杂志》(两种,一种为北平社会调查所主办,另一种为中国社会科学会主办)、《劳动季报》、《中国劳动》、《中国工人》、《劳动者》、《劳动界》、《前进报》、《先驱》、《中央周报》、《社会统计月刊》、《工商半月刊》、《现代评论》、《统计月报》、《人间世》等。
    1.凌红勋:《陇海粤汉湘桂筑路回忆》,台北:畅流半月刊社,1953年版。
    2.凌鸿勋主编:《詹天佑年谱》,台北:中国工程师学会,1961年版。
    3.该书编纂会编:《马超俊先生言论选集》,台北: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7年版。
    4.俞诚之编:《遐庵汇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版。
    5.《孙科文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年版。
    6.凌鸿勋:《四年从政的回忆》,台北:三民书局,1978年版。
    7.沈云龙访问:《凌鸿勋先生访问纪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丛书(1),1982年版。
    8.姚崧龄编:《张公权先生年谱初稿》,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0.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包惠僧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1.罗章龙:《椿园载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12.《孙科传记资料》,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版。
    13.凤冈及门弟子编:《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
    14.朱学范:《我的工运生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朱学范文集》,北京:团结出版社,1992年版。
    16.钱昌照:《钱昌照回忆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17.张国焘:《我的回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18.马超俊、傅秉常口述:《马超俊傅秉常口述自传》,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19.2010年7月10日,笔者访问河南省焦作市—退休铁路工人胡西全(男,1922年生)。
    20.2011年3月22日,笔者访问河南省新乡市—京汉铁路退休工人张同业(男,1924年生)。
    1.刘馥、易振乾:《中国铁道要鉴》,东京:东京中国书林,1906年版。
    2.何汉文:《中国国民经济概况》,上海:神州国光社,1920年版。
    3.曾鲲化:《中国铁路史》,北京:燕京印书局,1924年版。
    4.邵元冲:《劳动问题之发生经过及现代劳工事业之发展》,上海:民智书局,1925年版。
    5.马超俊:《中国劳工问题》,上海:民智书局,1925年版。
    6.唐海:《中国劳动问题》,上海:光华书局,1926年版。
    7.郑行巽编:《劳工问题研究》,上海:世界书局,1927年版。
    8.孙文:《民生主义》,上海:民智书局,1927年版。
    9.陈达:《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10.朱新繁:《中国资本主义之发展》,上海:联合书店,1929年版。
    11.卢正:《劳动问题纲要》,上海:上海法学社,1929年版。
    12.李达:《中国产业革命概观》,上海:昆仑书店,1929年版。
    13.谢彬:《中国铁道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版。
    14.孙科:《二十五年来之铁道》,出版社和出版地点不详,1930年版。
    15.陶孟和:《北平生活费之分析》,北京:社会调查所,1930年版。
    16.张廷灏:《中国国民党劳工政策的研究》,上海:大东书局,1930年版。
    17.杨西孟:《上海工人生活程度的一个研究》,北京:社会调查所,1930年版。
    18.祝世康:《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19.徐协华:《铁路劳工问题》,上海:东方书局,1931年版。
    20.铁道部秘书厅编译室编:《中国铁路概述》,铁道部秘书厅编译室,1932年版。
    21.金士宣:《铁路运输业务》,天津:大公报馆,1932年版。
    22.中国经济学社编:《中国经济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
    23.陶孟和:《中国劳工生活程度》,上海: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出版,1932年版。
    24.刘星晨:《劳工问题》,上海:大东书局,1933年版。
    25.陈宗城等:《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26.骆传华:《今日中国劳工问题》,上海:青年协会,1933年版。
    27.上海市政府社会局编:《上海工人生活程度(汉英对照)》,北京:中华书局,1934年版。
    28.曾仲鸣编:《路政论丛》,上海:大陆印书馆,1934年版。
    29.金士宣:《中国铁路问题论文集》,天津:交通杂志社,1935年版。
    30.王秀水:《上海工人运动史》,中国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出版,1935年版。
    31.刘振东:《新生活与国民经济》,南京:中正书局,1935年版。
    32.中国经济情报社:《中国经济论文集》,上海:生活书店,第一集,1935年版;第二集、第三集,1936年版。
    33.国立交通大学研究所北平分所编:《铁道问题研究集》第1册,北京:国立交通大学研究所北平分所,1936年版。
    34.陈晖:《中国铁路问题》上海:新知识书店,1936年版。
    35.劳勉:《铁路经济论文集》,南京:中华全国铁路协会,1936年版。
    36.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版。
    37.中央党部国民经济计划委员会编:《十年来中国经济建设》,南京:南京扶轮日报社,1937年版。
    38.陈振鹭:《劳工教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39.何德明:《中国劳工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40.胡林阁等:《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香港:远东出版社,1939年版。
    41.朱子爽:《中国国民党劳工政策》,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1年版。
    42.马超俊:《中国劳工运动史》,上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2年版。
    43.马超俊、余长河:《比较劳动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44.张嘉璈:《中国铁道建设》,杨湘年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
    45.金士宣:《铁路与抗战及建设》,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46.阮子平:《劳动问题研究》,天津:华北劳动出版社,1947年版。
    47.金士宣:《铁路运输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48.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49.凌鸿勋:《中国铁路志》,台北:畅流半月刊社,1954年版。
    50.(英)肯德:《中国铁路发展史》,李抱宏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58年版。
    51.中共沈阳机车车辆工厂委员会宣传部编:《列车的摇篮》,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52.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厂史编委会:《六十年来第一台》,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
    53.中共青岛铁路地区工作委员会编:《胶济铁路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54.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厂史编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编:《暴风雨中的火车头(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工人斗争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55.熊亨灵、何德川编:《中国国民党与中国铁路》,台北:中国国民党台湾区铁路党部委员会,1965年版。
    56.中国劳工运动史编撰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台北:中国劳工福利出版社,1966年版。
    57.改造湖北同志会编:《民国十年之吴佩孚》,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版。
    58.通化铁路局政治部编:《愤怒的铁路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59.李国祁:《中国早期的铁路经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版。
    60.凌鸿勋、高宗鲁编:《詹天佑与中国铁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版。
    61.李济棠:《中东铁路:沙俄侵华的工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2.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3.中国文化建设协会:《抗战前十年之中国》,台北:龙田出版社,1980年版。
    64.(美)杨格:《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七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65.张瑞德:《中国近代铁路事业管理的研究:政治层面的分析(1905-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
    66.凌鸿勋编著:《中华铁路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65.罗章龙:《京汉铁路工人流血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66.工人出版社编:《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共4集),北京:工人出版社,1983-1985年版。
    67.该书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劳工运动史》,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劳工研究所理事会出版,1984年增订版。
    68.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征编室编:《正太铁路工人斗争史》,石家庄:中共石家庄市委党史征编室,1985年版。
    69.金士宣、徐文述编:《中国铁路发展史》,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6年版。
    70.张瑞德:《平汉铁路与华北经济发展(1905-1937)》,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
    71.沈以行:《工运史鸣辨录》,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72.武汉市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编:《武汉工人运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3.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版
    74.(日)中村三登志:《中国工人运动史》,王玉平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75.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6.福建省总工会编:《福建工人运动史(1840-1949)》,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0年版。
    77.中共萍乡市委该书编纂组编:《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1年版。
    78.朱英:《辛亥革命时期新式商人社团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79.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80.沈以行等编:《上海工人运动史》(上、下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和1996年出版。
    81.(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陈谦平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
    82.胡林阁等编:《上海产业与上海职工》,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影印版。
    83.王永玺编:《中国工会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84.钱乘旦:《工业革命与英国工人阶级》,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版。
    85.济南市总工会编:《济南工人运动史(1840-1949)》,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
    86.许昌市总工会编:《许昌工人运动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7.陈达:《我国抗日战争时期市镇工人生活》,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年版。
    88.王晓华、李占才:《艰难延伸的民国铁路》,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9.贾熟村:《北洋军阀时期的交通系》,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0.李占才主编:《中国铁路史(1876-1949)》,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1.傅金土主编:《江西省铁路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92.该书编委会编:《铁道部山海关桥梁工厂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3.杨洪建主编:《徐州铁路工人运动史话》,徐州:徐州铁路分局工会出版,1994年版。
    94.该书编写组编:《湖南工人运动史(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
    95.中华全国总工会编:《中华全国总工会七十年》,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版。
    96.忻平:《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工人生活状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7.济南列车段史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济南铁路分局济南列车段志》,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版。
    98.四方机车车辆厂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四方机车车辆厂志(1900-1993)》,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6年版。
    99.宋光华、王九皋主编:《郑州铁路局》,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100.张雨才编:《中国铁道建设史略》,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版。
    101.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102.杨贵钧、姜在新主编:《洛阳铁路90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03.刘明逵、唐玉良:《中国工人运动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4.朱从兵:《铁路与社会经济——广西铁路研究(1885-196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5.工厂简史编委会编:《大连机车车辆厂简史(1899-1999)》,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版。
    106.薛君度、刘志琴编:《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观念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7.(美)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8.(美)莉莲·B.露宾:《沉默的大多数——美国工人阶级家庭生活》,汪泽青、张卫红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109.(英)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10.铁道部档案史志中心编:《中国铁路历史钩沉》,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
    111.彭南生:《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2.解学诗主编:《满铁与中国劳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13.王致中:《中国铁路外债研究(1887—191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4.景占魁:《阎锡山与同蒲铁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5.(韩)具海根:《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梁光严、张静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16.马陵合:《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7.苏全有:《清末邮传部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18.李明伟:《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19.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20.徐建生:《民国时期经济政策的沿袭与变异(1912-1937)》,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1.郑成林:《从双向桥梁到多边网络——上海银行工会与银行业(1918-1936)》,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2.魏文享:《中间组织——近代工商同业公会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3.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124.朱英:《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5.赖建诚:《中国近代合作经济运动》,新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6.刘秋阳:《近代苦力》,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7.朱英、魏文享主编:《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群体与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8.(法)约瑟夫·马纪樵:《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许峰峰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年版。
    129.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2009年版。
    130.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131.徐秀丽:《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32.宋钻友、张秀莉、张生:《上海工人生活研究(1843-1949)》,上海: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
    1.刘立凯、王真:《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中国工人阶级发展的情况》,《学习杂志》,1951年第11期。
    2.李义彬等:《1931—1935年吉海铁路工人的抗日斗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58年第 3期。
    3.林德龙:《试论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4.薛毅:《道清铁路早期工人运动》,《史学月刊》1982年第2期。
    5.甘旭岚:《京绥铁路早期工人运动史实札记》,《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6.章开沅:《关于改进研究中国资产阶级方法的若干意见》,《历史研究》1983年第5期。
    7.王河:《陇海铁路工人大罢工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党史研究与教学》1989年第2期。
    8.李占才:《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对铁路工人的管束》,《铁道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
    9.陈长河:《国民政府铁道部组织概述》,《民国档案》1993年第4期。
    10.张发岭:《浅析1922年北方区铁路罢工潮发生并取得胜利的原因》,《工会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3期。
    11.杨鹏:《中共领导的早期京汉铁路工人运动》,《北京党史》。1995年第2期。
    12.郭洪茂:《满铁铁道工厂中国工人状况之考察》,《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6期。
    13.王奇生:《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20世纪30年代一例劳资纠纷的个案分析》,《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14.陈竹君:《南京国民政府劳工福利政策研究》,《江汉论坛》2002年第6期。
    15.于桂芬:《京奉铁路工人大罢工与工人运动的杰出活动家王尽美》,《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
    16.樊济贤:《长辛店——北方工人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7.陈蕴茜:《时间、仪式维度中的“总理纪念周”》,《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
    18.任焰、潘毅:《工人主体性的实践:重述中国近代工人阶级的形成》,《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19.郑成林、魏文享:《“近代中国社会群体与经济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20.周良书:《国民党初掌政权后的劳工政策解析》,《学术界》2006年第3期。
    21.吴清军:《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立足中国转型时期的思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22.黄国信等:《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社会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23.朱英:《从社会群体透视社会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7期。
    24.朱英:《近代中国自由职业者群体研究的几个问题—侧重于律师、医师、会计师的论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7期。
    25.严昌洪:《近代人力车夫群体意识探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6期。
    26.周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国民党工会组织探析》,《求索》2008年第11期。
    27.苏全有、王丽霞:《交通部与北洋时期铁路职业教育述论》,《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8.田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邮务工人运动——以上海邮务公会(工会)为中心的考察》,《党的文献》2009年第6期。
    29.田彤:《目的与结果两歧:从劳资合作到阶级斗争(1927—1937)》,《学术月刊》,2009年第9期。
    30.史莉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共处理劳资关系的政策》,《史学月刊》2009年第7期。
    31.汪仕凯:《制度内外的工人阶级政治:基于文献的阅读与述评》,《开放时代》2009年第10期。
    32.孙卫芳:《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劳资政策评析》,《江汉论坛》2009年第11期。
    33.陈锋:《国家、制度与工人阶级的形成——西方文献及其对中国劳工问题研究的意义》,《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
    34.陈嘉慧:《联俄容共前后(1920年代)国共与工运关系的比较》,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文化大学(台湾),1993年。
    35.衡芳珍:《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劳工立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5年。
    36.饶水利:《南京国民政府《工厂法》研究:1927-1936》,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7.潘有光:《中东铁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07年。
    38.匡丹丹:《上海工人的收入与生活状况(1927-1937)》,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9.黎霞:《负荷人生:民国时期武汉码头工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华中师范大学。
    40.庞广仪:《粤汉铁路早期历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9年。
    41.连玲玲:《工作·娱乐·政治:民国时期上海百货公司的店职员生活》,2005年10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苏州市档案馆举办的“近代中国社会群体与经济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交的会议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