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收账款质押问题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出台的立法意旨就是将该制度构建成完善的动产担保制度,以满足更多中小企业融资所需,为此需要从应收账款质押客体、设立、实现等方面完善,让应收账款质押范围尽可能宽泛,登记公示系统高效、统一,质权实现程序快速、便捷,优先权规则清晰。但与此同时作为质权人却承担了更多的因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所带来的风险,如何既满足更多中小企业融资所需又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需要法律的合理设置,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中存在哪些风险如何进行风险防范也需要归纳总结。另外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但我国的应收账款质押制度却主要借鉴了英美法系动产担保交易制度构建,这种母法法源上的差异导致该制度理论体系能否协调统一也值得我们探讨。
     本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四章。
     文章第一部分紧扣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立法意旨和施行现状,全面分析其中得失利弊。特别指出目前规范应收账款质押的法律规范效力层次较低且不完善,因法律不完善导致风险无可控,需要完善立法才能解决。《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采用概括加列举的模式规定应收账款导致其外延变小;何为未来应收账款不明确,无限制的扩大会引发难以控制的风险;不动产收费权性质存在争议但却成为主要的应收账款质押品种。应收账款质权登记生效主义和形式审查不协调,引发了采用登记对抗主义还是登记生效主义之争,而直接收取权的欠缺导致质权实现的程序快速便捷受影响。
     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英美法系的应收账款质押及大陆法系债权质押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它们联系和区别,进一步指出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主要是仿照英美法系的动产担保制度构建,但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两大法系融合的产物,尽管也有些地方不协调,但基本上可以在两大法系之间取得统一。
     第三部分对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除提升立法层次外,保留《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中应收账款概念但语言表述要周延,避免缩小外延,不动产收费权以应收账款特例归属于应收账款更合理,未来应收账款限定于产生应收账款的合同已存在但将来满足某些条件才能主张获得支付的应收账款。主张采用登记对抗主义,非通知第三债务人质押对其不发生法律效力,让登记效力模式更协调同时降低法律风险。
     文章最后部分对我国应收账款质押中风险防范问题进行了探讨。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of the enactment of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s to set up a perfect movable property guarantee system to satisfy needs of more SME financing, which makes it essential to adjust the object, set-up and realization of the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to widen its range, to make its registration system efficient and unified, to make convenient and rapid implementation programs of pledge right, and to make clear the priority principles. But for these, more risks of pledge financing come to the pledgee. So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legal precaution and control of the risks. Besides, it needs 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correspondence of pledge system of accounts receivable, which originates from Anglo-American Legal System, with Chinese legal system using Continental Legal System for reference.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es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with its legislative purpose and current implementation. This chapter especially points out the imperfection of correlative regulations which should be improved to control the risks. In The Regulation of Registration of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the extension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s shrunk, future accounts receivable is undefined, real estate charge right becomes the primary pledge type in despite of disputes over it.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registration of antagonism and registration of effectiveness is caused by the incoordination of registration of effectiveness and form examination. The lack of right of direct collection affects the rapidity and convenience of the realization of pledge right.
     The Second Chapter compares the 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n Mainland China, Anglo-American Legal System, and Continental Legal System. The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n Mainland China is the product of mixture of the latter two legal systems though it mainly imitates the movable property guarantee system in Anglo-American Legal System.
     The Third Chapter gives suggestion to improve the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n China. The legislation of accounts receivable should be enhanced and its definition should be thorough to avoid its extension being shrunk; it is reasonable to get real estate charge right assigned to it; the future accounts receivable should be restricted to the signed contract which is to be paid when meeting certain conditions in the future. The thesis supports registration of antagonism and suggests non-informed pledge not taking effect with the sub-debtor so as to make the registration effectiveness mode more concerted and lessen the legal risks.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some issues of risk precaution.
引文
(3)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10年1月20日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专题报告16期、36期。
    (4)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11年2月14日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专题报告46期。
    (s)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10年1月20日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专题报告16期、36期。
    (6)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11年2月14日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专题报告46期。
    (7)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
    (8)戴根有,汪路:《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应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一项战略措施》,来自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编写的关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材料,http://www.pbccrc.org.cn.
    (9)参见《应收账款质押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利弊分析及相关建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营业部2006年调研报告选篇》。
    (10)赵万一,余文焱:《应收账款质押法律问题》,《法学》2009年第九期。
    (19)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专题报告24、27、28期。
    (20)孟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第二版)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4月第2版,第14—20页。
    (21)范卫涛:《应收账款质押之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2)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11年2月14日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专题报告16、46期。
    (26)马栩生:《登记公信力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7)马栩生:《登记公信力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8)这五种模式为:一是意思成立主义,当事人意思表示就可以使动产物权发生变动;二是书面成立主义,除了当事人意思一致外,还须采用书面形式;三是登记生效主义,动产物权因登记发生物权变动;四是意思主义加登记对抗主义,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就发生动产物权变动,但不登记不能对抗第三人;五是书面成立加登记对抗主义,当事人书面协议意思一致就可发生动产物权变动,但不登记不能对抗第三人。(参见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61页。)
    (29)高圣平:《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的构建及其评价》《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30)建议稿第5条(登记效力)应收账款质押合同生效,则质权成立。质权自办理出质登记时起产生对抗效力。未办理质押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31)参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2011年2月14日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专题报告46期。
    (32)赵万一 余文焱:《应收账款质押法律问题》,《法学》2009年第九期。
    (33)相当部分学者认为《登记办法》中允许未来应收账款质押、不动产等各种收费权纳入应收账款突破《物权法》规定。
    (34)费安玲,龙云丽:《论应收账款质权之实现》,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第49卷第4期
    (35)高圣平:《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36)英国法上担保种类分为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物的担保包括占有性财产担保和财产权益担保,占有性财产担保包括留置和质押,财产权益担保包括抵押(mortgage)和财产负担(charge),抵押是指债务人将其财产的所有权转移给债权人,并规定在债务清偿后再归还所有权,财产负担指无须任何形式以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已足的协议:授予债权人获得对出售财产所得的优先权以及其他可能的权利,包括固定的财产负担(fixed charge)和浮动的财产负担(floating charge),固定的财产负担指设有负担的财产未经债权人的事先同意,不得进行任何交易,浮动的财产负担指在具体决定之前,债务人有权将财产进行处分或在通常的商业活动进行交易活动。(参见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7页,转引自彭贵著:《英国浮动抵押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出版,2008年1月第1版,第2页)
    (37)彭贵:《英国浮动抵押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8)彭贵:《英国浮动抵押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9)高圣平:《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40)高圣平:《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41)范雪飞:《论应收账款质权及其公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42)英国法将设质的债权称为应收债账,是指通过提供一定的货物、服务或设施而获得的要求现在或将来为一定金额的款项支付的权利。参见许明月著:《英美担保法要论》,重庆出版社,1998年第255至256页。
    (43)应收账款是指因以下情形而发生的金钱债权,其是否因履行而取得,则非所问:(1)财产已经或者将要被出卖、出租、许可使用、让与或者以其他方式被处分,(2)服务已经或者将要被提供,(3)保险单已经或者将要签发,(4)次位债务已经或者将要发生,(5)能源已经或者将要提供,(6)因租船合同或者其他合同而使用或者承租船舶,(7)使用信用卡,赊账卡,或者包含于该卡之中或者为使用该卡所需了解的信息所产生的;(8)或者在由州、州政府部门或者由州、州政府部门许可或者授权的人所开办或者发起的博彩或者其他形式的赌博中的赢利。应收账款包括健康护理保险应收款。应收账款不包括:(1)由担保债权凭证或者证券所表彰的偿付请求权;(2)商事侵权赔偿请求权;(3)储蓄账户;(4)投资财产;(5)信用证权利或者信用证;(6)因金钱、基金已到期或出卖而产生的偿付请求权。因使用信用卡、赊账卡或其中之信息而生的权利不在此限。(参见高圣平:《动产担保交易制度比较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2月第1版,第68页。)
    (44)范雪飞:《论应收账款质权及其公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45)全国人大常委发工委民法室编:《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623页。
    (46)陈光卓:《应收账款质权研究》21页,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47)李世刚:《关于法国担保制度的改革》,载《政治与法律》,2007(3)。
    (48)谢在全:《动产担保制度之最近发展(上)》载《跨世纪法学新思维》台湾法学从刊杂志社2006年版。
    (49)沈达明:《法国德国担保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137页。
    (50)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0页。
    (51)刘保玉,孙超.物权法中的应收账款质押制度解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93(4)。
    (52)费安玲,龙云丽:《论应收账款质权之实现》,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第49卷第4期。
    (53)高圣平:《动产担保交易制度比较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2月第1版,第163至164页。
    (55)许明月、胡光志:《财产权登记法律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6)刘春堂:《动产担保交易法研究》,台湾1999年增订版,第44页。
    (57)王泽鉴:《动产担保交易法上登记之对抗力、公信力和善意取得》,载《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3—244页。
    (61)范雪飞:《论应收账款质权及其公示》,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63)全国人大常委发工委民法室编:《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624页。
    (64)刘萍《应收账款担保融资创新与监管》,中信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128-132页。
    (65)杨振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我国民法学》,载《中国法学》1988年第5期。
    (66)赵春风:《应收账款质权公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7)李亚:《民营企业融资运作实务与案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3月1日出版,46页。
    (68)周小斌:《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与信贷风险评价研究》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9)李亚:《民营企业融资运作实务与案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年3月1日出版,21页。
    [1]宾爱琪.商业银行信贷法律风险精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2]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孟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第二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4
    [4]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5]高圣平.动产抵押登记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7.2
    [6]胡开忠.权利质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
    [7]何美欢.香港担保法.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7
    [8]全国人大常委发工委民法室编.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3
    [9]杨明刚.合同转让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9
    [10][日]汤浅道男.日本动产、债权担保的立法动向[M].李又又,译//渠涛.中日民商法研究.第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
    [11]彭贵.英国浮动抵押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
    [12][日]汤浅道男.日本担保法制度改革的动向[M].李又又,译.//渠涛.中日民商法研究.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5
    [13]高圣平.动产担保交易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14]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15]沈达明.法国德国担保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8
    [16]许明月.英美担保法要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
    [17]刘春堂.动产担保交易法研究.增订版[M].台北:台湾出版社,1999
    [18]王泽鉴.动产担保交易法上登记之对抗力、公信力和善意取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19]刘萍.应收账款担保融资创新与监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5
    [20]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10
    [21]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第2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
    [22]殷生根,王燕译.瑞士民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8
    [23]渠涛编译.最新日本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
    [24]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
    [25]李亚:《民营企业融资运作实务与案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3
    [1]赵万一,余文焱.应收账款质押法律问题[J].法学,2009(09)
    [2]刘萍.完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J].甘肃金融,2009(03).
    [3]任兰英.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法律意义及其风险防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02)
    [4]葛力伟,段维明,张芳,吴中明.析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制度的立法缺陷[J].金融论坛,2008(02)
    [5]雷凌.论“应收账款”的债权性[J].兰州学刊,2008(01)
    [6]张逸.解释论视野下应收账款质押的若干法律问题[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
    [7]王利明.收费权质押若干问题探讨[J].法学杂志,2007(02期)
    [8]孙淑云.刍议不动产收益权质押[J].法律科学,2003(03)
    [9]高圣平.应收账款出质登记制度研究[J].烟台大学学报,2009(02)
    [10]高圣平.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系统的构建及其评价[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11]费安玲,龙云丽.《论应收账款质权之实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04)
    [12]范雪飞.论应收账款质权及其公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13]李世刚.关于法国担保制度的改革[J].政治与法律,2007(03)
    [14].刘保玉,孙超.物权法中的应收账款质押制度解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04)
    [15]倪凤玥,张国贞,李俊.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在中小城市推广难的问题探讨——以沧州市为例[J].河北金融,2009(10)
    [16]杨振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我国民法学[J].中国法学,1988(5).
    [1]艾思丝.应收账款质押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孙超.应收账款融资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陈鹏.不动产收益权质押担保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范卫涛.应收账款质押之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马栩生.登记公信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高圣平.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彭贵.英国浮动抵押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陈光卓.应收账款质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赵春风.应收账款质权公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张春林.应收款转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1]周小斌.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与信贷风险评价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1]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专题报告[EB/OL].2007.11(1)——2011.2(46) [2011-3-2].http://file.pbccrc.org.cn/公告必读 /notice3.html.
    [2]谢在全.动产担保制度之最近发展(上)[M/OL].//跨世纪法学新思维.台北:台湾法学丛刊杂志社,2006[2011-3-16].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27261
    [3]谢在全.动产担保制度之最近发展(下)[M/OL].//跨世纪法学新思维.台北:台湾法学丛刊杂志社,2006[2011-3-22].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2726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