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7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将应收账款作为权利质押种类之一,丰富了我国权利质押融资的方式,也从法律制度层面满足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应收账款质押实质是以一种请求权担保另一种请求权的实现,质权的实现最终依赖于第三债务人(即应收账款债务人)的履行能力,这使其带有人保的痕迹。这也是该制度引发各种争议的根本原因。由于这一制度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争议较多,囿于篇幅,本文择其要者进行分析。
     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层面的界定;第二部分则为实践层面的制度设计。具体而言:
     第一部分“应收账款质押的界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应收账款质押的性质、范围以及其独立价值。首先,文章认为“准质权说”能够较好地解释应收账款质权的物权性与标的(应收账款)的债权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其性质宜认定为是一种“准质权”;其次,对于应收账款质押的范围,文章认为可用于质押的应收账款不但应具有作为权利质押标的的一般要件,而且还应与证券债权相区别,此外,还对未来应收账款能否用于出质着重进行了论述。至于收费权,则认为其性质应该是一种特许经营权,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从而不应纳入应收账款质押的范围;最后,文章将应收账款质押与让与担保、债权转让、保理制度进行了比较,指出其具有不能为其他制度所取代的独立价值。
     第二部分“应收账款质押的运行”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应收账款质押的设定与应收账款质押的实现。前者对应收账款质押设立中涉及的质押协议、移转占有方式及通知第三债务人等三个方面的问题逐一进行了立法之比较分析,认为我国立法在规定“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的基础上,还应该明确规定“有债权证书的应当交付”以及“未经通知或承诺,不得对抗第三债务人”为妥;后者则主要解决了应收账款质押中涉及到两个债权清偿期不一致的情况下质权如何实现的问题。
The new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operty law" promulgated in 2007 made the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s a type of the right to pledge which will not only enrich our country'way of financing, but also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s from the level of legal system, especially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he substance of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s based on one right to request to guarantee the realization of anothe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 quality dependents on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garnishee (that is, the debtor's accounts receivable), which Made it the traces of a People's Insurance. This is the root causes of controversy of the system. As there are many controversies exist in the syste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some of them will be selected to analyze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full text of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the theoretical definition for one part, and system-level design in practice for another. Specifically speaking:
     The first part holds three shares:the nature of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scope and the value of its independent. Firstly, the article hold the view that the nature of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s one of the "quasi-quality right of pledge", for the theory of "quasi-quality right of pledge" could be used to explain the Contradiction of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between its character of property and of claim in subject(accounts receivable). Secondly, for the scope of a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the article hold views that which account is suitable to be the 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not only should have the general elements to be the subject of the right to pledge, but also should be distinguish from debt securities. Whether the future accounts receivable is suitable to be subject of the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As to the right to charge, this article argued that it should not be subject of the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Thirdly, the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Guarantee, Debt Transfer, and Factoring system are compared, pointing out that the system of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can not be replaced.
     The second part owns two shares:The set of the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ledge agreement, ways of the transfer of possession and notification to the garnishee in the setting of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re analyzed legislatively in the former part, and final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China's legislation not only should provide that "the parties shall enter into a written contract; the right quality is established when registration have done in credit agencies ", but also should clear that " claims of certificates should be delivered " and "without notification to or promise of the garnishee, no against is allowed "as well. The issue of how to achieve the right when claim settlement periods of two cases related in the pled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re inconsistent is mainly settled the latter.
引文
1、孙宪忠著:《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史尚宽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钟菁著:《权利质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王利明著:《物权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吴汉东、胡开忠著:《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7、徐洁著:《担保物权功能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刘保玉著:《担保法原理精要与实务指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9、郑玉波著:《民商法问题研究》(3),1984年版。
    10、王闯著:《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1、胡开忠著:《权利质权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版社2004年版。
    12、尹田著:《物权法理论评析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费安玲主编:《比较担保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田士诚、宁金城主编:《担保制度比较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编著:《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胡康生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邹海林主编:《金融担保法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吴春燕:《一般债权研究》,载《现代法学》1997年第2期。
    2、王利明:《收费权质押的若干问题探讨》,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2期。
    3、李富成:《公共基础设施收费权的法律定性》,载《法学》2006年第2期。
    4、徐涤宇、刘芳:《论债权之权中第三债务人的保护》,载《甘肃政法学院 学报》2005年3月。
    5、刘桂祥:《〈物权法〉关于担保物权的创新及审判实务面临的问题》,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9期。
    6、徐碧丽:《对一般债权质押的质疑》,载《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8月号下(总第351期)。
    7、谭九生、蒲红华:《公路收费权质押贷款担保若干问题的探讨》,载《当代法学》2003年第1期。
    8、王卫国、王坤:《让与担保在我国物权法中的地位》,载《现代法学》2004年10月,第26卷第5期。
    9、陈信勇、徐继响:《论动产让于担保与动产抵押之雷同》,载《法学论坛》2004年7月,第19卷第4期。
    10、蔡永民:《应收账款质押若干法律问题辨析》,载《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7月,第21卷第4期。
    11、胡开忠:《权利之权制度的困惑与出路》,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12、罗欢平:《论应收账款质权的设立要件》,载《上海金融》2008年第10期。
    13、屈茂辉、许静:《应收账款融资担保方式及其制度选择》,载《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21卷第3期。
    14、任辉:《浅议一般债权质押设立条件》,载《北华大学学报》,2003年3月,第3卷第1期。
    15、王卫国、胡利玲:《论普通债权质押的风险防范》,载《人民司法》,2005年第8期。
    16、郭嗣彦:《一般债权质押程序问题探析》,载《求索》,2008年第7期。
    1、陈军:《收费权质押担保若干问题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谢静:《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3、张林春:《应收账款转让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年。
    梁慧星:《是“债权转让”还是“权利质押”》,hhp://www. civillaw. com. c n/weizhang/default. asp?id=30434(访问日期:2009年4月26日)。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623页。
    2刘保玉:《担保法原理精要与实务指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638页。
    3陈华彬:《物权法原理》,717页,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转引自王利明:《物权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593页。
    4我国学者不同意应收账款质押的理由主要有:缺乏有效的公示手段、我国社会信用较差等,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编:《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629页。
    5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版,第592页。
    6钟菁:《权利质权》,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01、107页。
    7胡开忠:《权利质权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57页。
    8王利明主编:《物权法专题研究》(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353页。
    9钟菁:《权利质权》,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09页。
    10钟菁:《权利质权》,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77页。
    11王利明主编:《物权法专题研究》(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354页。
    12徐碧丽:《对一般债权质押的质疑》,载《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8月号下(总第351期)。
    1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编著:《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623页。
    14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0页。
    15王利明:《物权法研究》(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14页。
    16钟菁:《权利质权》,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36、137页。
    19梅夏英:《收费权担保制度的定性与立法模式选择》,载《民商法研究》第25卷。
    20王利明:《收费权质押的若干问题探讨》,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2期。
    21梁慧星:《是“债权转让”还是“权利质押”》,hhp://www. Civillaw. com. cn/weizhang/default. asp?id=30434(访问日期:2009年4月26日)。
    22王利明:《收费权质押的若干问题探讨》,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2期。
    23邹海林主编:《金融担保法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24刘桂祥:《(物权法)关于担保物权的创新及审判实务面临的问题》,载《法律适用》2007年第9期第27页。
    25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编著:《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623页。
    26吴汉东、胡开忠著:《无形财产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38页。
    27同上。
    28李富成:《公共基础设施收费权的法律定性》,载《法学》2006年第2期。
    29王利明:《收费权质押的若干问题探讨》,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2期。
    30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52页。
    31[日]我妻荣:《新订担保物权法》,岩波书店昭和56年版,第592页,转引自钟菁:《权利质权》,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53页。
    32田士诚、宁金城主编:《担保制度比较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377页。
    33田士诚、宁金城主编:《担保制度比较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277页。
    34费安玲主编:《比较担保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245页。
    35胡开忠:《权利质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8页。
    36钟菁:《权利质权》,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177页。
    37钟菁:《权利质权》,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65页。
    38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编著:《物权法立法背景与观点全集》,法律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649页。
    39梁慧星:《是“债权转让”还是“权利质押”?》,hhp://www.civillaw.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30434(访问日期:2009年4月26日)。
    40刘保玉:《担保法原理精要与实务指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644页。
    41同上。
    42蔡墩铭主编:《民法立法理由》,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006页,转引自胡开忠:《权利质权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22页。
    43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6页。
    44钟菁:《权利质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47页。
    45吴春燕:《一般债权质押研究》,《现代法学》1997年第2期。
    46国立中兴大学法律研究所主译:《美国统一商法典及其注译》,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1979年版,第827页,转引自胡开忠:《权利质权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24、225页。
    47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1页。
    48钟菁:《权利质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49页
    49康德:《法律理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8、79页。
    50吴春燕:《一般债权质押研究》,载《现代法学》1997年第2期。51[日]林良平编:《注释民法(8)物权(3)》,第350页,转引自钟菁:《权利质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51页。
    52钟菁:《权利质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49页
    53钟菁:《权利质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61页。
    54郑玉波著:《民商法问题研究》(3)1984年自版,第119页。
    55史尚宽著:《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56郑玉波著:《民商法问题研究》(3)1984年自版,第120、12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