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标假设复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工作围绕有标假设复句展开。首先阐释了论题的涵义,并对研究现状、研究背景、研究契机和目的、研究架构做了介绍。接着从各个角度考察了假设关系标记,考究了有标假设复句的语表、语里、语值特征,探讨了有标假设复句层次关系的自动识别,并且比较全面地检视了“前呼型假设句+后应型疑问句”类有标假设复句和“如果说p的话,q”类有标假设复句。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本文的研究以小句中枢说理论、句管控理论、两个“三角”理论为指导思想,同时也吸取了潜显理论的思想精髓,运用了类型学理论的相关概念。
     本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是“引言”。从有标假设复句的界定、研究现状、研究背景、研究契机及目的、研究架构等五个方面展开:(一)“有标假设复句的界定”对论题予以阐释。(二)“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现状”集中介绍与本论题有关的已有成果,并对它们作出相应评价。(三)“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背景”主要从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两方面考虑。(四)“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契机及目的”着眼两个方面:其一,主要介绍邢福义先生主持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小句中枢说在汉语与临界领域研究中的应用与验证”对本文的重大推动作用。其二,介绍了本文的两个研究目的:Ⅰ.在前贤时达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有标假设复句的认识。Ⅱ.将本体研究跟应用研究结合起来,为复句信息工程做一些初期探索。(五)“研究架构”部分对全文的布局谋篇、基本框架做了一个“俯瞰式”的介绍。
     第二章是“假设关系标记的多维验察”。主要从四个方面予以讨论:(一)“关系标记面面观”界定了四组概念,即关系标记与非关系标记、前呼型关系标记与后应型关系标记、前置式关系标记与后置式关系标记、强式关系标记与弱式关系标记,介绍了关系标记可能占据的四个句法位置,指出可以用八个类型参项来观察所有的关系标记。(二)考察了普通话中的假设关系标记。(三)依据现有的研究成果,考察了汉语官话区方言和非官话区方言中的假设关系标记。(四)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汉语亲属语言和非亲属语言中的假设关系标记
     第三章是“有标假设复句语表、语里、语值特征”。(一)“有标假设复句的语表形式特征”着眼两个方面,一是有标假设复句的前呼句,二是有标假设复句的后应句。(二)“有标假设复句的语里关系特征”重点介绍有标假设复句的“双合型”语里关系和“三合型”语里关系。(三)“有标假设复句的语用价值特征”着眼三个方面,一是从说话人显性意图和隐性意图的表达看有标假设复句的运用,二是从句法管控和句域管控的双重视角理解有标假设复句,三是从有标假设复句强大的语用功能透视其使用价值。
     第四章是“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有标假设复句层次关系研究”。重点探讨以下几个方面:(一)围绕小句关联理论展开讨论。基本观点有:Ⅰ.小句关联理论是有标复句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桥梁。Ⅱ.小句句法关联是有标复句层次关系识别的基础。Ⅲ.小句语义关联是有标复句语里关系识别的基础。Ⅳ.小句表里关联是有标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的金钥匙。(二)指出有标复句层次关系自动识别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一是有标复句语表序列的提取问题,二是有标复句表里关联模态的构建问题,三是有标复句语表序列的聚类问题。(三)以有标假设复句为研究对象,做了示例性研究。主要探讨两句式、三句式、四句式的有标假设复句如何构建表里关联模态以及相应的框式简图和树型图。
     第五章是“‘前呼型假设句+后应型疑问句’类有标假设复句”。从三个方面展开:(一)“‘假设—求解’型有标假设复句”着重探讨前呼型假设句的主导制约性、后应型疑问句的承前启后性、求解对象、求解方式及内容。(二)“‘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则重点探讨了证伪式“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强致使式“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强条件式“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劝谏式“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三)既考察了“假设—求解”型有标假设复句的简省形式和紧缩形式,也考察了“假设—反判”型有标假设复句的简省形式和紧缩形式。
     第六章是“‘如果说p的话,q’类有标假设复句检视”。从以下三个方面检视该类有标假设复句:(一)“句式构成之检视”考察该类有标假设复句的前呼句、后应句以及整体构成情况。(二)“语里关系之检视”重点探讨该类有标假设复句的八类“双合型”语里关系,另外也谈及它的“三合型”语里关系。(三)“语用价值之检视”指出该类有标假设复句投射出说话人的一种“兴式”言语策略,同时还探讨了说话人对“关系环”内“p”的态度。
     第七章是“结语”。从四个方面总结归纳本课题的研究:(一)本课题的研究价值体现在它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有实践价值,还具有方法论价值。(二)着重阐明由本课题研究得到的六个方面的基本结论。(三)重点阐述由本课题研究得到的七点启示,即科学研究既需要理论意识,更需要实践意识;科学研究既要争取成功,又要允许失败;科学研究既要有独立意识,又要有团队精神;科学研究要把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科学研究要处理好“点”跟“面”的辩证关系;科学研究既需要“显性”意识,又需要“潜性”意识;科学研究既要有创新精神,又要有求实思想。(四)与本课题相关的后续研究主要是指:Ⅰ.逐步完善有标假设复句的表里关联模态表。Ⅱ.模拟构建其他有标复句的表里关联模态表。
The research work of this paper goes around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Firstly, the meaning of the topic is interpreted, a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background, chance and purpose, architecture are introduced. then, it examines hypothesis relation markers from respective aspects. The form, meaning and pragmatic value of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are studied,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their hierarchy relationships is discussed. "former-echo hypothetical clause+back-response interrogative clause" and "ruguo shuo(如果说)p dehua(的话),q "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are examined and analyzed completely. Finally, a brief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is made. The guiding ideologies of the paper are the Theory of Clausal pivot, the Theory of Clausal Government and Two-Triangle Theory. The Implicit-Explicit The Theory and some relevant concepts from typological theory are absorbed and used also.
     There are seven parts in this paper.
     In chapter one,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definition, research situation, background, chance and purpose, architecture of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are introduced. the definition of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give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opic. The achievements on the topic are introduced and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s are given.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re classified into era and theoretical parts. The research chance of the paper comes from the "211-project" key disciplines construction project which is charged by Xing-Fuyi, "the Theory of Clausal pivot's appl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in Chinese and critical fields". The paper has two purpose, to further deepen the study on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from the base of predecessors, to combine the study of language itself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give the Information Project of Compound and Complex Sentences some early exploration. The architecture part gives an overlook introduction of the paper's whole structure.
     In chapter two, the paper examines hypothesis relation markers multidimentionally, "All-around study on relation markers" defines four groups of concepts, relation marker and non-relation marker, former-echo relation marker and back-response relation marker, coverted relation marker and postpositive relation marker, strong relation marker and weak relation marker. It introduces the four possible syntactic places of relation marker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relation markers can be examined by eight type parameters. Then according to the achievements in this field, it examines the hypothesis relation markers in Mandarin Chinese, mandarin dialects and other dialects in Chinese, the relative and unrelative language of Chinese.
     In chapter three, the form, meaning and pragmatic value of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are discussed. The form part focuses on the former-echo clause and back-response clause. The meaning part introduces the double-correspondence and triple-correspondence type of meaning relationships. The pragmatic value part has eyes on three aspects, the explicit and implicit intentions of the speaker, the syntactic and context government, the powerful pragmatic function of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In chapter four, the hierarchy relationship of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is studied from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spects. Firstly, it comes up with the Clausal Relevance Theory which can be the bridge of the study of language itself and its application. also is the base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hierarchy and meaning of marked compound sentences and can be the golden key to identify the hierarchy of marked compound sentences. Secondly, this part points out three problems to solv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identification of hierarchy of marked compound sentences, the extraction of sequen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m and meaning correlation models and the clustering of the form sequences. In the end, it studies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from examples, discusses how can two-clause, three-clause and four-clause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construct their form and meaning correlation models and draws corresponding frame diagrams and tree type diagrams.
     In chapter five, "former-echo hypothetical clause +back-response interrogative clause"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are studied. The "hypothesis-solution" type discusses the dominant restriction of former-echo hypothetical clause an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bject, method and contents of back-response interrogative clauses. The "hypothesis-anti-judge" type discusses four kinds of it, falsificational, causative construction, strong condition and proposal types. These two types' omission and condensation forms are also examined.
     In chapter six, the paper examines and analyses "ruoguo shuo(如果说)p dehua(的话),q"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ly, it examines their former-echo clauses, back-response clauses and the whole construction.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eight double-correspondence and other triple-correspondence meaning relationships of them. Thirdly, it points out that this type of sentences projects the encouragement strategy of speakers and studies the speakers' attitude toward "p" in relation circle.
     In chapter seven, the research of the topic is summarized from four aspects. The study of the topic has its theoretical, practical and methodology value. The study of the topic gains six basic conclusions. It also gains seven enlightenm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needs theoretical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al spirit, to seek success and to tolerate failures, independent and teem spirit, to combine the study of language itself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ntegrate the partical and whole, to combine the explicit and implicit consciousness,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seeking-fact. The following relevant study of the topic has two aspects, to perfect the form and meaning correlation models. list of marked hypothesis compound sentences and to analog the models of other marked compound sentences.
引文
D.O.朝克 1995 《鄂温克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鲍明炜、王均主编 2002《南通地区方言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 2005 《汉语方言词汇》,语文出版社。
    曹跃香 2005 《“万一”和“一旦”》,《语文学刊》第9期。
    陈康、巫达 1998 《彝语语法(诺苏话)》,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陈康、许进来 2001 《台湾赛德克语》,华文出版社。
    陈颖 2001 《现代汉语假设分句末尾的“吧”和“呢”》,《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陈国庆 2002 《克木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陈国庆 2005 《克蔑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陈满华 1995 《安仁方言》,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陈晓锦 2003 《马来西亚的三个汉语方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玉东 2005 《汉语韵律层级中小句的中枢地位和调节作用》,《汉语学报》第2期。
    陈宗振、雷选春 1985 《西部裕固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储泽祥 2004《小句是汉语语法基本的动态单位》,《汉语学报》第2期。
    崔振华 1998 《益阳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戴庆厦、崔志超 1985 《阿昌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戴庆厦、徐悉艰 1992 《景颇语语法》,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戴庆厦 1997《多角度、多方法是深化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必由之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理论方法研讨会”总结发言》,《语言与翻译》第1期。
    戴庆厦 2002 《关于汉藏语语法比较研究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戴庆厦 2003 《汉语言研究与少数民族语言结合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满语研究》第1期。
    戴庆厦 2005 《浪速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戴庆厦 2005 《再论汉语非汉语研究相结合的必要性》,《语言与翻译》第3期。
    戴庆厦 2006 《“十五”期间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评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戴庆厦 2006 《语法比较的几点思考》,《语言与翻译》第1期。
    邓思颖 2005 《从生成语法学观点看“小句中枢说”》,《汉语学报》第1期。
    丁加勇 2004 《小句视点下的汉语配价问题》,《汉语学报》第2期。
    董秀芳 2004 《词汇化与新的词汇单位的形成》,《汉语的词库与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范晓 2005 《关于构建汉语语法体系问题——“小句中枢”问题讨论的思考》第2期。
    冯志伟 2005 《自然语言处理的学科定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3期。
    盖兴之 1986 《基诺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高尔锵 1985 《塔吉克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高慎贵 1996 《新泰方言志》,语文出版社。
    高永奇 2003 《莽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高永奇 2004 《布兴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高再兰 2006 《“如果”句中的对比手法》,《修辞学习》第2期。
    郭婷婷 2005 《现代汉语疑问句的信息结构与功能类型》(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
    韩陈其 2001 《汉语羡余现象研究》,齐鲁书社。
    何锋兵 2004 《选择复句和假设复句关联词交叉现象略谈》,《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何锋兵 2005 《中古汉语假设复句及假设连词专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何耿镛 1993 《客家方言语法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
    何伟棠主编 2000 《修辞学中的基本概念:显性和潜性》,《王希杰修辞学论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和即仁、姜竹仪 1985《纳西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侯学超 1998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素华 2002 《彝语结构助词研究》,民族出版社。
    胡增益 1986 《鄂伦春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胡振华 1986 《柯尔克孜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黄爱华 1995 《对“如果说……那么……”的几点分析》,《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第1期。
    黄伯荣主编 1996 《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出版社。
    黄亚虹 1984 《“如果……那么……”只能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语言形式》,《江汉论坛》第7期。
    黄忠廉 2005 《小句中枢全译说》,《汉语学报》第2期。
    江荻 2005 《义都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江蓝生 2004 《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中国语文》第5期。
    江蓝生 2006 《语言国情调查的价值和意义》,《语言科学》第1期。
    邝岚 2004 《论“如果”和“如果说”》,《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4期。
    李泉 1993 《“要是S就V了”句式语义语用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4期。
    李荣主编 2002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
    李大勤 2002 《格曼话研究》,民族出版社。
    李芳杰 2001 《小句中枢说与句型研究和教学》,《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李晋霞、刘云 2003 《从“如果”与“如果说”的差异看“说”的传信义》,《语言科学》第3期。
    李晋霞 2005 《论话题标记“如果说”》,《汉语学习》第1期。
    李谱英 1977 《现代汉语连词选释(三)》,《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李晟宇 2005 《呢字简省疑问句的内制外联》,《语言文字应用》第S1期。
    李世奇 2005 《日语的假定表达》,《赤峰学院学报》第1期。
    李小凡 1998 《苏州方言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英哲 2005 《“小句中枢说”在句法研究上的重要意义》,《汉语学报》第1期。
    李永燧、王尔松 1986 《哈尼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李宇明 1997 《汉语语法“本位”论评——兼评邢福义“小句中枢说”》,《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李宇明 2003 《信息时代的中国语言问题》,《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李云兵 2005 《布赓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连佳 2006 《中古汉语假设复句关联词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廖美珍 2005 《“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上)——语用研究新途径探索》,《修辞学习》第3期。
    廖美珍 2005 《“目的原则”与目的分析(下)——语用话语分析新途径》,《修辞学习》第4期。
    林欢 1995 《if和“要是(如果)”》,《学汉语》第10期。
    林涛 2003 《中亚东干语研究》,香港教育出版社。
    林莲云 1985 《撒拉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林伦伦 1996 《澄海方言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
    凌立 2004《汉藏假设复句的比较与翻译》,《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刘萍 2002 《论汉语中的委婉表达句》,《宜春学院学报》第5期。
    刘萍 2002 《论汉语中的委婉表达句》,《宜春学院学报》第5期。
    刘潜 2004 《汉语假设复句的演变》,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颖 2002 《计算语言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刘丹青 2003 《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刘桂芳 1993 《试谈“如果……,那么……”句式的属性》,《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期。
    刘街生 2004 《从汉语的同位组构看小句中枢理论》,《汉语学报》第2期。
    刘照雄 1981 《东乡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龙耀宏 2003 《侗语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
    陆俭明 2000 《跨入新世纪后我国汉语应用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中国语文》第6期。
    陆俭明 2006 《要重视特征的研究与描写》,《长江学术》第1期。
    陆镜光 2006 《论小句在汉语语法中的地位》,《汉语学报》第3期。
    陆绍尊 1986 《错那门巴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陆绍尊 2001 《普米语方言研究》,民族出版社。
    吕叔湘 1992 《通过对比研究语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吕叔湘主编 2004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罗进军 2006 《2005年的语言理论研究》,《汉语学报》第4期。
    罗进军 2006 《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之探讨与展望》,《株洲工学院学报》第5期。
    罗进军 2006 《当前计算语言学研究之探讨与展望》,《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4期。
    罗进军 2006 《面向复句信息处理的小句关联理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第6期。
    罗进军 2006 《现代汉语假设关系标记面面观》,《双语双方言》,汉学出版社。
    罗进军 2007 《“如果说p的话,q”类有标假设复句检视》,《汉语学习》,第3期。
    罗昕如 2004 《湖南方言中的“在N”》,《汉语学报》第1期。
    马静、吴永焕 2003 《临沂方言志》,齐鲁书社。
    马国凡、邢向东、马叔骏 1997《内蒙古汉语方言志》,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马明艳 2005 《“要不是”句式的三维考察》,《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期。
    毛宗武 2004 《瑶族勉语方言研究》,民族出版社。
    孟和达来 1999 《蒙古语族甘青语言的假定式附加成分与突厥语族语言的比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第1期。
    宁光普 1985 《命令式表示假定条件例解》,《中国俄语教学》第2期。
    欧阳觉亚、程方、喻翠容 1984 《京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欧阳觉亚 1985 《珞巴族语言简志》,民族出版社。
    欧阳觉亚 1998 《村语》,上海远东出版社。
    彭兰玉 2005 《衡阳方言语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彭泽润 1999 《衡山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蒲泉、郝雷 1996 《议维吾尔语条件和假设复句的划界》,《语言与翻译》第4期。
    齐光先 1993 《现代俄语中动词假定式表示的谓语》,《外语教学》第4期。
    齐光先 1994 《现代俄语中动词假定式表示的谓语(续)》,《外语教学》第2期。
    钱乃荣 2003 《北部吴语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
    钱曾怡主编 2001 《山东方言研究》,齐鲁书社。
    任祖耀 20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胡宗哲 1996 《复句研究的一个新突破——评〈现代汉语复句新解〉》,《语文研究》第2 期。
    邵敬敏 1996 《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斯钦朝克图 1999 《康家语》,上海远东出版社。
    宋恩泉 2005 《汶上方言志》,齐鲁书社。
    孙宏开、刘光坤 2005 《阿侬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童肇勤 2005 《“要是……呢”疑问句的语用分析》,《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王辅世主编 1985 《苗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王克仲 1990 《意合法对假设义类词形成的作用》,《中国语文》第6期。
    王鹏翔 2005 《晋语志延片方言的“噻”类语气词》,《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王绍臣主编 200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志敬 1994 《藏语拉萨口语语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王忠良 1996 《假设关系句式及其逻辑分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温端政、侯精一主编 1993 《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
    温锁林 2004 《从词性标注看小句的中枢地位》,《汉语学报》第1期。
    吴宏伟 1999 《图瓦语》,上海远东出版社。
    伍人义 1995 《浅谈“如果……那么……”句的内部结构差异》,《汉语学习》第4期。
    伍云姬主编 1996 《湖南方言的动态助词》,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武艺 1997《“if”以外的“如果”不仅仅是“if” 》,《大学英语》第6期。
    项梦冰 1994 《新泉方言的“时”》,《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项梦冰 1997 《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
    辛志 1986 《关于双重假定推理的几个问题》,《理论探讨》第4期。
    邢欣 2005《从X-阶标理论对小句的分析看小句中枢说》,《汉语学报》第4期。
    邢福义 1980《“如果……就……”和“只要……就……”》,《中学语文教学》第11期。
    邢福义 1984 《“要不是p就q”句式及其修辞作用》,《语文教学与研究》第1期。
    邢福义 1986 《转折词和“如果说p,那么q”句式》,《语文建设》第3期。
    邢福义 1990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两个“三角”》,《云梦学刊》第1期。
    邢福义 1991 《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的两个“三角”的研究——80年以来中国大陆现代汉语研究的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署名:华萍)
    邢福义 1994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小三角”和“三平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邢福义 1995 《小句中枢说》,《中国语文》第6期。
    邢福义 1996 《汉语语法学》,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邢福义 1998 《汉语小句中枢语法系统论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邢福义 2000 《小句中枢说的方言实证》,《方言》第4期。
    邢福义 2000 《语法研究中“两个三角”的验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邢福义 2001 《汉语复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邢福义 2001 《汉语语法现象的句管控》,《HNC与语言学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邢福义 2001 《说“句管控”》,《方言》第2期。
    邢福义 2001 《小句中枢说的方言续证》,《语言研究》第1期。
    邢福义 2002 《汉语语法三百问》,北京:商务印书馆。
    邢福义 2004 《研究观测点的一种选择——写在“小句中枢”问题讨论之前》第1期。
    邢福义 2005 《语言学科发展三互补》,《汉语学报》第2期。
    邢福义 2006 《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光明日报》。
    邢福义等 2004 《汉语句法机制验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联书店。
    邢向东 2002 《神木方言研究》,中华书局。
    熊学亮 2002 《假说的语用研究》,《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第3期。
    徐杰 2005 《词组与小句之间的差异及其蕴含的理论意义》,《汉语学报》第3期。
    徐琳、木玉璋、盖兴之 1986 《傈僳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徐琳、赵衍荪 1984 《白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徐李洁 2004 《英汉条件句:if与“如果”和“如果说”》,《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第3期。
    徐烈炯、邵敬敏 1998 《上海方言语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世璇 1998 《毕苏语》,上海远东出版社。
    徐悉艰、徐桂珍 1984《景颇族语言简志(载瓦语)》,民族出版社。
    徐阳春 2001 《“如果A,就B”句式考察》,《继续教育研究》第6期。
    许宝华、宫田一郎 1999 《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
    许嘉璐 2000 《21世纪——中国应用语言学成熟、腾飞的时代》,《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许嘉璐 2000 《现状和设想——试论中文信息处理与现代汉语研究》,《中国语文》第6期。
    许嘉璐 2001 《承担起把语言学发展成为“先行科学”的重任——给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学生的两封信》,《中国大学教学》第4期。
    轩治峰 1994 《“要不是……”的英语表达法》,《科技英语学习》第3期。
    宣德五、金祥元、赵习 1985 《朝鲜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姚双云 2005 《小句中枢理论的应用与复句信息工程》,《汉语学报》第4期。
    易绵竹,汤庆国 1999 《语义信息处理的认知基础研究——计算语言学探索(之二)》,《外语学刊》第2期。
    尹世超 1984 《说“如果_2(说)……那么……”》,《中国语文通讯》第2期。
    尹一瓴,陈群秀 2004 《现代汉语语义知识库用于句法分析的研究》,《计算机应用》第S2期。
    俞士汶 2001 《网上的基础语言信息资源》,《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第4期。
    俞士汶 2004 《综合型语言知识库的建设与利用》,《中文信息学报》第5期。
    喻家楼 1992 《谈英语“假定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苑中树 1994 《黎语语法纲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詹卫东 2005 《以“计算”的眼光看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问题》,《汉语学报》第1期。
    张斌 2001《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张彦 2006《句中语气词的分布》,《玉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张安生 2006《同心方言研究》,中华书局。
    张定京 2003《现代哈萨克语虚词》,民族出版社。
    张济民 1993《仡佬语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
    张炼强 1990《试说以“时”或“的时候”煞尾的假设从句》,《中国语文》第3期。
    张廷兴、王祚厚、李贵友 1999《沂水方言志》,语文出版社。
    张晓勤 1999《宁远平话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赵杰 1989《现代满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赵嚚 1994《“除非、莫非、若非、无非”的英译拾零》,《大学英语》第4期。
    赵京战 1994 《关于假设义类词的一些问题》,《中国语文》第4期。
    郑贵友 2004 《“小句中枢说”与汉语的篇章分析》,《汉语学报》第1期。
    舟丹 1958 《“如果”新例》,《中国语文》第5期。
    周一民 1998 《北京口语语法》(词法卷),语文出版社。
    周植志、颜其香 1984《佤语简志》,民族出版社。
    周自厚 2001《“如果”句式与“如果说”句式》,《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第1期。
    左里 1987 《动词假定式》,《中国俄语教学》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