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义分析法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量词是汉藏语系中具有鲜明特色的词类,也是现代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词类。量词的应用是汉语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这也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主要偏重于量词的语法意义,目前的对外汉语教材对量词的解释也偏重于量词的语法功能,而未将量词的选择和辨析作为重点,忽视了量词与其他成分间搭配的关系,并且通常用“习惯”来解释搭配关系,这也使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量词时只能被动地加以记忆。本文以HSK(初中等)词汇大纲中的量词为研究对象,力图从语义分析的角度将其划分为系统的类别,对处在同一类别中的量词进行辨析比较研究,运用以语义分析为主的综合教学法,来探索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新途径。
     文章的绪论部分为现代汉语量词概说,介绍现代汉语量词的正名、分类及从静态到动态,再到与新兴理论结合研究的基本情况。
     第一章,主要介绍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和研究概况,说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量词使用的偏误分析,以及本文的研究对象和运用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HSK(初中等)词汇大纲中的量词的具体语义分析。主要是将大纲中的量词从语义角度进行具体的分析分类。
     第三章,针对上文的分析提出以语义特征分析为主的综合教学法。主要说明了以语义分析法为主,词源法、汉字字形法、认知心理法和语用色彩法等为辅的对外汉语量词综合教学法。
     第四章,具体介绍对外汉语量词的分段教学。主要将HSK(初中等)词汇大纲中的量词按难易程度划分相应的教学阶段,使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带有由浅入深的层次感。
     结论部分,总结全文,阐述从语义分析角度为主进行对外汉语量词综合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Quantifier is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Sino-Tibetan Languages in the parts of speech, is a unique part of speech in Chinese, the application of quantifiers is also a prominent featur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o it has become a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tudents to learn th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Words in the traditional foreign language grammar focus mainly on the meaning of quantifiers, the current foreign language textbook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quantifiers is also emphasis on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classifiers, but not the choiceof the quantifier and discrimination as a priority, ignoring the inter-mix with other ingredients, quantifiers Relationship, and often use the "habit " to explain the collocation, which also makes the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Chinese can only be a passive memory.In this paper, HSK (Intermediate) outline of the quantifier words as research object, semantic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ying to be divided into categories for the system in order to explore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new ways quantifiers.
     Part of the article introduction summary of modern Chinese quantifier is introduced to rectify the name of modern Chinese quantifier, classification and study of the fundamental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overview of quantifier, indicating tha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quantifier used in difficult and error analysis, and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and the use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Chapter II, HSK (Intermediate) terms in the quantifiers outline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classification. Chapter III, proposed for the analysis above, semantic feature analysis-based, integrated approach.Mainly explained by the semantic analysis-based,etymology method,Chinese characters method,cognitive psychology color method,and pragmatic foreign method,supplemented by comprehensive teaching of Chinese quantifier.
     The four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specific segment teaching foreign language quantifiers.
     Conclusion, mainly on the semantic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grated classifiers bas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or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引文
①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7
    ②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2
    ③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3
    ④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3
    ⑤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3
    ①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3-14
    ②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4
    ③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4
    ④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5
    ⑤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5-16
    ⑥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6-17
    ⑦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7
    ⑧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7
    ⑨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7
    ①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8-20
    ②陆俭明.数量词中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J].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333-342
    ③马庆株.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特征[J].忧乐斋文存—马庆株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73-97
    ④邢福义.现代汉语量词系统中的“半”和“双”[J].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年:316-327
    ⑤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8-107
    ⑥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8-119
    ⑦陆俭明.现代汉语数量词的作用[J].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72-186
    ⑧沈阳.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5(1):14-20
    ①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的形象色彩[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3):.45-47
    ②张向群.量词的模糊美[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108-111
    ③石毓智.表物体形状的量词的认知基础[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34-41
    ④李宇明.数量词语与主观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11月(6):90-97
    ⑤储泽祥.“名+数量”语序与注意焦点[J].中国语文,2001年(5):411-417
    ⑥金福芬,陈国华.汉语量词的语法化[J].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增1期:8-14
    ①戴梦霞.对外汉语量词选用的一点探索[J].汉语学习,1999(4):46-49
    ②王素梅.从汉语量词的形象性谈量词的用法及教学[J].语言与翻译,1996(1):58-60
    ③卜海燕.试论词源分析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知识,2008(3):54-56
    ④彭媛.由量词“串”管窥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第7卷(5):9-15
    ⑤龙泉.针对日韩留学生的名量词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139-140
    ⑥缑瑞隆.认知分析与对外汉语示形量词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3):14-18
    ⑦李清.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量词的教学及其文化底蕴[J].楚雄师专学报,2000(4):36-38
    
    ①郭晓沛.浅析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产生偏误的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月第27卷(1):90-93
    ②郭晓沛.浅析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产生偏误的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月第27卷(1):90-93
    
    ①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4-122
    ②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8-107
    ③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8-119
    ①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8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69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90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43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01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52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64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43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45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95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80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41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88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59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39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16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43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45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15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21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8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91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8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8
    ②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9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10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3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12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43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43
    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69
    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21
    ①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9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0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83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73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19
    ⑥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9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44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75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04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04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33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31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1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1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07
    ④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9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70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90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92
    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04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62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23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53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44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37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34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22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80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68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27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32
    ④缑瑞隆,田明秋.量词“门、种、类”的用法及其认知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5月第7卷(3):1-6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53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2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3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0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6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91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42
    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16
    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04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69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76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52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39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39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57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22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1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29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62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10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95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55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59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11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16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44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99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44
    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32
    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45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53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03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67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3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08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66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25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38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06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72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732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48
    ①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2
    ②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2-113
    ③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3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86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3
    ①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3
    ②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3
    ③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3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30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55
    ①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3
    ②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选择关系[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4
    ①羽离子.关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不同意见[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21卷(4):86—89
    [1]白少辉.个体量词的语义特征和对外汉语教学[D].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大学,2002
    [2]储泽祥.“名+数量”语序与注意焦点[J].中国语文,2001(5)
    [3]崔永华.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戴梦霞.对外汉语量词选用的一点探索[J].汉语学习,1999(4)
    [5]缑瑞隆.认知分析与对外汉语示形量词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3)
    [6]缑瑞隆,田明秋.量词“门、种、类”的用法及其认知基础[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5月第7卷(3)
    [7]郭晓沛.浅析留学生学习汉语量词产生偏误的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月第27卷(1)
    [8]郭晓沛,蔡文丰,于为.浅析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第23卷(3)
    [9]国家汉办.汉语水平考试HSK(初中等)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5月第1版
    [10]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的形象色彩[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3)
    [11]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12]金福芬,陈国华.汉语量词的语法化[J].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增1期
    [13]陆俭明.数量词中插入形容词情况考察[J].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14]陆俭明.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J].语法研究和探索第四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5]李宇明.数量词语与主观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11月(6)
    [16]李清.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量词的教学及其文化底蕴[J].楚雄师专学报,2000(4)李亚丽.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中量词教法探微[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16]李月炯.现代汉语量词研究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D].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7
    [17]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18]龙泉.针对日韩留学生的名量词教学[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
    [19]马庆株.数词、量词的语义成分和数量结构的语法特征[J].忧乐斋文存—马庆株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0]彭媛.由量词“串”管窥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年第7卷(5)
    [21]卜海燕.试论词源分析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的作用[J].语文知识,2008(3)
    [22]邵敬敏.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名词的双向选择[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3]邵敬敏.动量词的语义分析及其与动词的双向选择[J].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精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4]沈阳.数量词在名词短语移位结构中的作用与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5(1)
    [25]石毓智.表物体形状的量词的认知基础[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
    [26]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27]王汉卫.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2)
    [28]王敏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名量词习得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语言大学,2007
    [29]王素梅.从汉语量词的形象性谈量词的用法及教学[J].语言与翻译,1996(1)
    [30]吴世雄.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的研究对汉语词汇教学的启迪[J].语文学刊,1999(4)
    [31]邢福义.现代汉语量词系统中的“半”和“双”[J].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32]姚晓波.中介语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33]羽离子.关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不同意见[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21卷(4)
    [34]张婷.外国留学生量词习得过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4
    [35]张向群.量词的模糊美[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3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