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惯用语偏误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晶,口语与书面语的结合,汉语惯用语日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身为越南人,深刻了解越南学生对汉语惯用语习得的现状,而此方面的研究寥寥可数,因此本文对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汉语惯用语的偏误进行分析研究。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说明选题的缘起及意义,同时介绍诸位中国研究者对惯用语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第二章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角度探讨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惯用语,并介绍了汉语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汉语惯用语进行概要的介绍,主要就它的来源、语义及语法展开探讨。
     第四章通过惯用语试卷,对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30条汉语惯用语的习得情况进行测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了统计。
     第五章在中介语理论的指导下,归纳了中高级阶段越南学生习得汉语惯用语的偏误类型,分为语义偏误、语法偏误与语用偏误。然后研究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教学因素及学习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从教师、学生、教材和词典等方面对越南汉语惯用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Being the blend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ultural facets as well as the mixture of both written and spoken languages, Chinese idio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for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s a Vietnamese, I am genuinely aware of the situation Vietnamese students studying Chinese idioms. Unfortunately, there are not many studies covering this subject. Thus I want to conduct this study analyzing the errors of Vietnamese students when they use Chinese idioms at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level. This study contains six chapters:
     Chapter 1: The inten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ubject and introducing existing studies of Vietnamese and Chinese researchers.
     Chapter 2: Discuss the usage and importance of Chinese idioms in instructional materials of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Chapter 3: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ioms, mainly focusing on origin, meaning and grammar.
     Chapter 4: Examine the situation of Vietnamese students using idioms at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level. Analyze the survey observing the usage of 30 idioms to find out the preliminary result.
     Chapter 5: Analyze errors of students using idioms including grammar, vocabulary, usage errors. Subsequently examine the causes of these errors. The effects of first language, study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methods could be the main causes.
     Chapter 6: Suggestions toward teaching and studying methods in learning Chinese idioms at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level.
引文
①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制定:《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
    ②孙瑞珍:《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等级大纲(词汇?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①李红印:《“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收“语”分析》,《语言文学应用》,2005年第4期。
    ②王艳芳:《留学生运用惯用语的语义偏误及成因》,《理论界》,2009第6期。
    ①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章,第5节。
    ②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56页。
    ③爱德华·萨丕尔:《语言文字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1991(07),第8页。
    ④John Lyons:《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page 28。
    ⑤袁小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第四讲:词汇)》,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社,1951年。
    ②马国凡、高歌东:《惯用语》,转载于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226页。
    ③温端政:《谚语》,转载于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229页。
    ④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年。
    ⑤万艺玲:《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词汇学》,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9页。
    ⑥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148页。
    ①转载于沈孟璎:《现代汉语惯用语初探》,《文史哲》,1982年第2期。
    ②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255页。
    ①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241页。
    ①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①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169页。
    ②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65页—3页。
    ①秦杰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浅论》,《文教资料》,2010年第25期。
    ①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6章,第5节。
    ②秦杰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浅论》,《文教资料》,2010年第25期。
    ①徐宗才、应俊玲:《惯用语例释》,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年,第212页—213页。
    [1]高歌东:《惯用语再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
    [2]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制定:《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4]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5]李妍:《HSK捷径:汉语水平考试应试对策与考点精练(初、中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6]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0年,148页。
    [7]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169页。
    [8]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第四讲:词汇)》,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社,1951年。
    [9]鲁健骥、吕文华:《商务馆学习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10]马国凡、高歌东:《惯用语》,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
    [11]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156页。
    [1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年。
    [13]沈建华:《汉语口语习惯用语教程》,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苏新春:《汉语词义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15]孙瑞珍:《中高级对外汉语教学等级大纲(词汇?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6]万艺玲:《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词汇教学》,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149页。
    [17]温端政:《汉语语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240页—283页。
    [18]温端政:《新华惯用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19]徐宗才:《汉语知识丛书?俗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0]徐宗才、应俊玲:《惯用语例释》,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年。
    [21]张博:《基于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词汇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2]张和生:《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义类与形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3]郑伟丽:《惯用语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24]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1]陈田顺、朱彤、徐燕军:《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阅读教程》(语言技能类)(2年级教材)(上),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2]陈田顺、朱彤、徐燕军:《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阅读教程》(语言技能类)(2年级教材)(下),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3]陈灼:《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4]陈灼:《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下),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5]郭颖雯、付瑶、陈香:《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口语教材》(语言技能类)(3年级教材),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5年。
    [6]刘谦功:《话说今日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杨寄洲:《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教程》(语言技能类)(1年级教材)(第2册)(上),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8]杨寄洲:《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教程》(语言技能类)(1年级教材)(第2册)(下),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9]杨寄洲:《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教程》(语言技能类)(1年级教材)(第3册)(上),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杨寄洲:《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教程》(语言技能类)(1年级教材)(第3册)(下),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4年。
    [11]赵菁:《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听说教程》(语言技能类)(2年级教材)(上),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赵菁:《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听说教程》(语言技能类)(2年级教材)(下),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1]爱德华·萨丕尔:《语言文字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1991年第7期。
    [2]车晓庚:《惯用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与应对策略》,《语言文学应用》,2006年第2期。
    [3]傅泽:《惯用语的来源及其结构特点》,《东疆学刊》,1985年第2期。
    [4]李行健:《惯用语的研究和规范问题》,《语言文字应用》, 2002年第1期。
    [5]李红印:《“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收“语”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4期。
    [6]李艳萍:《简论汉语惯用语的文化价值》,《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7]林明华:《汉语与越南语言文化》(上)(下),《现代外语》,1997年第1、2期。
    [8]刘澍心、石政:《汉语惯用语探源》,《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第1期。
    [9]刘颂浩、田俊杰:《留学生汉语语用情况调查》,《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1期。
    [10]刘正光:《惯用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与意义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11]刘遂玲:《EFL环境下通过教授惯用语来提高二语语用能力》,《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2]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
    [13]马晓娜:《留学生使用汉语惯用语的偏误分析及对策》,《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4]满欣:《越南留学生熟语习得偏误分析》,《现代语文》,2007年第2期。
    [15]秦杰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教学浅论》,《文教资料》,2010年第2期。
    [16]苏向丽:《现代汉语惯用语的词汇化等级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
    [17]王艳芳:《留学生运用惯用语的语义偏误及成因》,《理论界》,2009年第6期。
    [18]吴晓明、张金桥:《留学生汉语惯用语理解特点的实验研究》,《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9]武氏春蓉:《略论汉语对越南语的影响》,《济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20]袁小军:《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1]张积家、石艳彩:《汉语惯用语的产生机制》,《心理学报》,2009年第1期。
    [22]赵金铭:《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3期。
    [23]周云:《试论汉语与越南语的接触关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陈忠:《现代汉语惯用语研究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2]季青:《试论汉语惯用语的对外教学》,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
    [3]钱理:《现代汉语惯用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5年。
    [4]苏瑞霞:《对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惯用语的考察与思考》,硕士学位论文,北京语言大学, 2007年。
    [5]王婷婷:《中高级阶段外国留学生口语习用语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6]吴慧君:《汉越熟语中家畜动物词语的文化意义比较》,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http://baike.baidu.com/view/28910.htm
    [1]Alison Wray: 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2]Barry Farber: How to Learn Any Language Quickly, Easily, Inexpensively, Enjoyably and On Your Own, Citadel Press. Kensington Publishing Corp, 2001.
    [3]Cristina Cacciari, Patrizia Tabossi: Idioms Processing Structure and Interpretation, Hillsdale, New Jersey Hove and Lond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3.
    [4]John Lyons: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page 28.
    [1]#12
    [2]#12
    [3]#12
    [4]#12
    [5]#12
    [6]#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