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好似一个贪婪的“吸血鬼”,在全世界吞噬着一切传统的东西。在现代性的驱使之下,从17、18世纪开始,西方国家开启了现代化的大门。此后,现代化成为席卷全球的社会发展潮流,成为影响人类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作为现代性历史发展的本性和现代性构成的标准化判断,大众传媒成为了西方现代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代表性旗帜,成为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进器”。大众传媒不仅传播了现代科技信息,普及了现代教育,也拓宽了村民政治参与途径,唤起了村民的法制与维权意识,还加速了乡村城市化,促进了村民个人的现代化。大众传媒在带给人类全新文化形式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文化带来了严重冲击和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不仅消解了村落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促使了村民传统道德与价值观念的蜕化,也促进了村民传统审美情趣与观念的流变,刺激了乡村消费主义倾向,还加速了村落传统习俗的转型,引起了民族社会文化的急剧变迁。
     本文以一个湘西侗寨——芷江侗族自治县碧涌镇碧河村为个案,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传播学的量化研究两种主要方法,以民族社会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为主线,探讨了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这个主题。其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理论意义来看,本文是对当前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趋势和潮流的回应,试图在民族学人类学与传播学两大学科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为民族学人类学的传媒研究与传播学的民族志方法提供参考;同时,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大众传媒在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并对大众传媒影响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规律与特点进行了初步总结。从现实意义来看,本文以较为详实的田野资料为基础,对民族地区传媒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为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与大众传媒相关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文章还就民族社会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大众传媒与民族社会文化的关系、准确把握大众传媒的角色定位、时刻牢记大众传媒的神圣职责提出了建议,对于民族文化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本文相关的几个概念、借鉴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包括第一至第四章,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是田野调查点——碧河的历史沿革、自然生态、民族与人口情况的概述,重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简述了碧河的传统社会文化。第二章是对碧河村民媒介化生活的描述,介绍了其传媒发展历程,并对碧河村民媒介化生活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则重点探讨了大众传媒影响下碧河社会文化的变迁,分别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为本文的理论提升部分,主要就大众传媒影响碧河社会文化变迁的机制问题进行了剖析,分别从符号、权力、资本、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对大众传媒进行反思。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该部分集中表达了全文基本观点,认为大众传媒是碧河社会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推进器,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碧河的社会文化变迁呈现出明显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现代化是碧河社会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与其他因素相比,大众传媒对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是渐进式的、广泛而深刻的。然而,作为社会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在调控着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控。大众传媒在民族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就如一颗“深水炸弹”,它以其华丽的外表隐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茫茫大海中,一旦遇到恰当的“引爆水深”就会发生爆炸,其爆炸的威力是巨大,影响是深远的。但是这种威力和影响同时受到“社会引信”的调控,其影响方式更具隐蔽性。这种“社会引信”就是隐藏在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
     大众传媒既是现代性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性的代表性标志。大众传媒在我国现代性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庆幸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临一种尴尬的现实:那就是因为中国的大众传媒理论研究的贫弱,主流的大众传媒理论囫囵吞枣似地引进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但是当要用这些理论去解释中国风云变幻的传播现实时,往往陷于无语的境地。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则陷入教条和僵化,往往沦为国家舆论宣传的传话筒。因此,在我国的现代性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其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沦为了西方现代性领土扩张的工具。然而,现代性作为生长于西方文化土壤的一支文明之花,是在西方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浇灌之下长成的,是典型的“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文明之花,现代性对全人类的意义是一样的,那就是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但是,这支文明之花却可以有不同的绽放方式。换句话说,现代性应该有多元性而不是单一的西方特性。只有找到适合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地方性”现代性,才能真正实现各民族、各地区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现代性的内涵,科学审视各民族现代化道路,客观评价大众传媒在各民族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唯如此,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各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性质、特点与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在民族社会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Modernity,which like a greedy vampire,has been sucking everything traditional all over the world ever since the Enlightenment. Driven by the modernization, the Western World began to curve the course to modernization in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y. The developmental trends of modernization, which has been sweeping the global society, present itself as the major cause of social-cultural changes to the human race. As both a natur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odernity and a standard judgment of modernity, the mass media had became an internal evidence and representative banner of the Western modernity. The mass media communicates not only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nd modern education, but also arouses the villager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level and legal awareness. In the meantime, the mass media promotes the villagers personal awareness of modernity in the rural areas. The mass media brings human fresh form of culture and also great impacts and negative effects to social-culture. Mass media dispels the functions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village, and degenerates the villagers’traditional morality and value, and also promotes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sentiment, and stimulates rural consumerism tendency. The mass media also accelera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ustom and caused a sharp change of national social culture.
     The paper takes Dong People who lives in Bihe village in Zhi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ZJDAC) Western Hunan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Applying ethnology fieldwork and communicati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media and the ethnic social-cultural changes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modernization. The significance is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Theoretically, the paper responses to trends of academ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t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by setting a bridge between the two. In the meanwhi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mass media in the ethnic social-cultural changes by summarizing the regular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s. Practically, judging from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he author applies detailed fieldwork materials to the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in ethnic regions. The paper offers reference for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while coping with the 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decision-making. The paper suggests recommendation on how to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nic social-culture and modern mass media, how to keep in mind the role definition and the sacred duty of mass media, which plays a vital importance in protec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culture.
     The paper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Part I introduction, which probes the cause of research, presentatio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influence. Part II, which runs from first chapter to the fourth chapter.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pot of fieldwork in Bihe,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natural ecology, nation and an overview of the population, especially introduced from the material culture, system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of Bihe, and the traditional social culture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individu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re described.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escription of media life of villagers and its media development cours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mainly the influence of mass media brings to the social-culture in Bihe from three levels: material culture, system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The fourth chapter raises the height from the theory to applied decision.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s media influence on social culture changes framework, symbols, power, capital, ideology and mass culture. Part III is the conclusion.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mass media is the booster for social cultur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in Bih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cultural changes, mass media bring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trend, which is the major factor of social-cultural changes in Bihe. Compared with other factors, the influence of mass media on ethnic social- cultural changes is progressive, extensive and profound. However, as an important role of social structure, mass media adjusts the social relations, 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 regula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social relations. The mass media plays an increasing role in the course of ethnic social- cultural changes, it serves as a "depth chare " with gorgeous appearance hides in people's daily life, when the fullness of time was come "depth charge" would detonate the power of explosion, its explosion have also been "social regulation of fuze", its impact way more concealment. This kind of "social fuze" is hidden behind the mass media which are different kinds of social relations.
     Mass media is the result and the symbol of modernity. Mass media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Unfortunately we have to face an awkward fact: it is because China's theoretical study of mass media is poor and weak, the mainstream of the mass media introduced the theory from the West. The traditional Marxist theories have involved into dogma and rigid, and become the awkward situation of the national public opinion and propaganda.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in China, the mass media should be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abandoned i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become the tools of modernity of the West extend. However, modernity, the Flower of Modern Civilization cultivated in the western culture soil is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 of typical of "local knowledge". The significance of modernity to the whole of mankind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The modernity has diversity characteristics rather than single one. Only the universal mode for every nation and every area i.e. "local modernity", can we achieve the ethnic regional modernization. Therefore, we must accurately comprehens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modernity, the scientific consideration of every national modernization. The author sets forth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mass media of the nationa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Only by this way can we correctly understand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view of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tion, can we apply better function of the mass media to the ethnic social-cultural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引文
①[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展明辉、张金玺译,展江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译序第8页。
    ①[英]泰勒:《原始文化》,蔡江浓编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①[加]布鲁斯·特里格:《论文化的起源、传播与迁徙》,陈淳译,载《文物世界》1994年第1期。
    ①[美]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①殷晓容:《战后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的演变及启示》,载《新闻大学》1999年夏季号。
    ①展江:《社会学、人类学与传播研究关系初》,载《中国传媒报告》2006年第2期。
    ②蔡琪、常燕荣:《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
    ③蔡琪著:《文化·社会·传播》,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103页。
    ④[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主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①石奕龙著:《应用人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42页。
    ②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3-46页。
    ③王铭铭:《传媒时代与社会人类学》,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4期。
    ①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②庄晓东:《文化传播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载《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③吴飞、王学成著:《传媒·文化·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1-395页。
    ④田中阳著:《双轮:本土与现代》,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2页。
    ⑤蔡琪著:《文化·社会·传播》,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6页。
    ⑥蒋晓丽、石磊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254页。
    ②[美]丹尼尔·勒纳:《传播体系与社会体系》,引自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页。
    ③[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95页。
    ①王铭铭:《传媒时代与社会人类学》,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4期。
    ②柏贵喜著:《转型与发展:当代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页。
    ③周大鸣著:《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27页。
    ④孙秋云、黄健:《电视与乡村农民的日常生活——基于湖北省石首市五马口村的调查与分析》,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①裘正义著:《大众传媒与中国乡村发展》,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
    ②李春霞:《地方性知识的建构与变迁——电视对彝族乡村传统的影响研究》,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①益西拉姆著:《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②谭英、王悠悠、缑博、赵士文、李庆风:《电视文化传播对农村文化生态的干预研究——以山西省高平市南朱庄村和内蒙武川县三间房村为例》,载《新闻界》2008年第4期。
    ③罗翔宇:《民族地区党报的发展理念与传播策略——大众传媒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研究之一》,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④李勤:《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载《当代传播》2005年第2期。
    ⑤李春霞:《彝民通过电视的仪式——对一个彝族村落“电视与生活”关系的民族志研究》,载《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
    ⑥郭建斌:《云南民族地区传播调查引出的思考》,载《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S1期。
    ⑦方晓红著:《大众传媒与农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45页。
    ①主要包括谢泳才、李红艳的《中国乡村传播学》、谭英的《中国乡村传播实证研究》、李红艳的《中国乡村传播心理模式》、谢泳才的《中国乡村网络传播》、蒋建科的《中国乡村科技传播》、李焕征的《中国乡村电视传播》、范建的《中国乡村新闻案例分析》。
    ②姚君喜著:《甘肃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报告(2002-2003)》,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③张宇丹主编:《传播与民族发展——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①单晓红著:《传播学:世界的与民族的》(修订本),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①蒋晓丽、石磊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②蒋晓丽、石磊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①蒋晓丽、石磊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②蒋晓丽、石磊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①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4页。
    ②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84页。
    ③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0-391页。
    ④[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变迁》,何瑞福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①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7页。
    ②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页。
    ①[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0-141页。
    ②刘建新:《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意义》,载《求实》2006年第8期。
    ③周穗明等著:《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175页。
    ④海阔:《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一种传播人种学的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页。
    ①陆扬、王毅著:《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②陆扬、王毅著:《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③陆扬、王毅著:《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页。
    ④陆扬、王毅著:《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⑤张锦华著:《传播批判理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版,第1页。
    ①[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3页。
    ②王勇:《理解法兰克福学派传媒批判的钥匙:生成语境》,载《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③尹力:《西方传媒批判学派三大主流派别的比较研究》,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4期。
    ①尹力:《西方传媒批判学派三大主流派别的比较研究》,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4期。
    ①尤中著:《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75页。
    ②(乾隆)《芷江县志》卷一《市镇》。
    ①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芷江民族志》,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①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载《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
    ①方汉奇著:《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4-445页。
    ②梁启超说:“上下不通,故无室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反鼓其舌”。“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不相闻也,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转引自吴廷俊著:《中国新闻业历史纲要》,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①韦政通著:《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①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芷江民族志》,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243页。
    ①杨通山等编:《侗乡风情录》,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312页。
    ①[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①McLuhan,Marshall.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Cambridge,MA.MIT Press, P19-20.
    ①[英]尼古拉斯·加汉姆:《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探讨》,李岚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②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②[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38页。
    ③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①孟繁华著:《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黄波:《鲍德里亚符号消费理论述评》,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①[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①[美]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陈燕谷译,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3页。
    ②乔耀章:《从“政治的经济”转向“经济的政治”——邓小平政治思想主要之点初探》,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①[法]福柯:《性史》,张廷琛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②[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170页。
    ③[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④[英]约翰·汤林森著:《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①[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①[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①兰天、马良宇:《传媒权力的滥用——媒介介入》,载《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24期。
    ②兰天、马良宇:《传媒权力的滥用——媒介介入》,载《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24期。
    ③邓永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载《贵州民族报》2005年11月29日第3版。
    ①[英]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苗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页。
    ②邹瑞玥:《国际演艺协会主席忧虑——世界文化趋于同质化》,中新社上海(2009年)十月十九日电。
    ③郭英剑:《文化帝国主义抑或全球化》,参见汤林森著《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代出版说明”,第2-3页。
    ①林燕:《国际互联网:信息控制与舆论引导》,载《现代传播》1998年第3期。
    ②陈绚:《国际新技术媒体传播体系的形成及负面影响》,载《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3期。
    ①王勇:《理解法兰克福学派传媒批判的钥匙:生成语境》,载《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②石磊:《传媒娱乐主义解读》,载《新闻界》2006年第2期。
    ①柳斌杰:《加强研究当前我国传媒业重大理论问题》,载《现代出版》2010年第69期。
    ①海阔:《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一种传播人种学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11页。
    ①周怀宗:《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超女在推销一夜暴富观念》,载《华夏时报》2006年4月26日第A34年版。
    ①孙英春:《文化“同质化”与后发展国家的选择——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视域》,载《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②王文华、胡杰群:《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载《中外企业文化》2008年第1期。
    ①孙方编:《全球化论坛2001》,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②[加]考林·霍斯金斯等:《全球电视和电影》,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④中宣部新闻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1页。
    ①赖泽民著:《人类历史科学原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①[英]汤普森著:《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67-68页。
    ②曾一果:《观念、结构与表征——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三种解读模式》,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0期。
    ①龙运荣:《都市女性身体审美与媒介塑造——一种身体人类学的视角》,载《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①周毅:《必须处理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载《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①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①Douglas kellner:Postmodernism/Jameson/eritique.washingtonD.e.MaisonneuvePress,2959,P93.
    ①周毅:《必须处理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载《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①方朝晖:《多元现代性研究及其意义》,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年第5期。
    ②钱宁:《寻求现代知识与传统知识之间的平衡——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发展中的文化教育问题》,载《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①殷晓容:《战后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的演变及启示》,载《新闻大学》1999年夏季号。
    ①李春霞、彭兆荣:《媒介化世界里人类学家与传播学家的际会:文化多样性与媒体人类学》,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
    ①李飞:《西方媒体人类学研究简述》,载《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②李春霞、彭兆荣:《媒介化世界里人类学家与传播学家的际会:文化多样性与媒体人类学》,载《思想战线》2008年第6期。
    1.柏贵喜著:《转型与发展:当代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2.费孝通著:《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陆汉文著:《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瞿明安主编:《现代民族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石奕龙著:《应用人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的历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杨通山编:《侗族风情录》,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
    8.姚丽娟、石开忠著:《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郑培凯著:《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1.汪民安著:《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王逢振著:《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顾铮著:《现代性的第六张面孔:当代视觉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许纪霖著:《现代性的多元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漆思著:《现代性的命运:现代社会发展理念批判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编:《现代性基本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8.张颐武著:《现代性中国》,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郭庆光主编:《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文崇一、萧新煌著:《中国人:观念与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1.杨知勇著:《价值选择与民族文化重担》,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22.钱春莲著:《幻影年华:跨越时空的影像作者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23.罗康隆著:《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24.蒋晓丽著:《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陈光著:《网络文化生态与民族文化传播》,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26.陆扬、王毅著:《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董欣宾、郑奇编:《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修订本),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28.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29.石奕龙著:《应用人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王铭铭著:《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联书店1997年版。
    31.周大鸣著:《凤凰村的变迁——<华南的乡村生活>追踪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2.卜卫著:《进入地球村:中国儿童与大众传播》,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版。
    33.陈燕著:《超越时空:媒介科技史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董焱著:《信息文化论:数字化生存状态冷思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35.蔡琪著:《文化?社会?传播》,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方晓红著:《大众传媒与农村》,中华书局2002年版。
    37.郭建斌、吴飞编:《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郭建斌著:《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9.海阔著:《媒介人种论:媒介、现代性与民族复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0.李春霞著:《电视与彝民生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1.孟繁华著:《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2.闵大洪著:《传播科技纵横》,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3.裘正义著:《大众媒介与中国乡村发展》,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
    44.秦麟征著:《后工业社会理论和信息社会》,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5.孙旭培著:《华夏传播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6.吴志翔著:《肆虐的狂欢:传媒美学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谢建明著:《文化传播及其整合》,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8.庄晓东著:《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9.钟大年著:《电视跨国传播与民族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50.靖继鹏、吴正荆著:《信息社会学》,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柴庆云著:《信息文化: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刘钢著:《信息哲学论》,金城出版社2007年版。
    53.王政挺著:《传播:文化与理解》,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4.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5.吴飞著:《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56.田中阳著:《双轮:本土与现代》,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7.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8.吴飞、王学成著:《传媒·文化·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9.刑虹文著:《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60.吴飞、王学成著:《传媒·文化·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1.益西拉姆著:《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2.张锦华著:《传播批判理论》,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版。
    63. [法]路易-让·卡尔韦:《结构与符号——罗兰·巴尔特传》,东槿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4. [匈]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5. [英]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66.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7.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命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8. [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69. [美]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吴迎春等译,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70.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1.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72. [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73. [美]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74. [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75. [美]布莱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曾建平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76. [美]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文化的控制范式》,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77. [美]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8.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79. [美]史蒂文·瓦格:《社会变迁》(第5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 [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1. Kattak , Conrad Phillip : Anthropology: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Diversity,Donnelley﹠Sons Company,2000。
    82. Stanley J.Baran,Dennis K.Davis: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影印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83.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芷江民族志》,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84.湖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第二十卷湖南出版志报业》,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
    85.怀化地区宣传志编纂委员会编:《怀化地区宣传志》,怀化:湘怀地新出准字(1997)第52号,1997年版。
    86.《芷江年鉴》编辑委员会编:《芷江年鉴(1998-2000)》,怀新出准字(2001)第52号,2001年版。
    87.《芷江年鉴》编辑委员会编:《芷江年鉴(2003)》,怀新出准字(2003)第45号,2003年版。
    88.芷江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著:《芷江县志》,北京:三联出版社1993年版。
    89.中共怀化市委党史办、怀化市中共党史联络组编:《当代怀化五十年》,怀化:湘怀新出准字(1999)第32号,1999年版。
    1. [加]布鲁斯·特里格:《论文化的起源、传播与迁徙》,陈淳译,载《文物世界》1994年第1期。
    2.蔡琪、常燕荣:《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
    3.陈慧颖:《全球化进程中的传媒角色分析》,载《理论界》2007年第9期。
    4.方朝晖:《多元现代性研究及其意义》,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5期。
    5.郭建斌:《云南民族地区传播调查引出的思考》,载《云南社会科学》1999(S1)期。
    6.龙运荣:《土家族传统农业技术的现代价值与反思》,载《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9期。
    7.龙运荣:《少数民族传统知识保护战略》,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8.龙运荣:《都市女性身体审美与媒介塑造——一种身体人类学的视角》,载《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9.龙运荣:《土家族传统技术及其价值利用与反思》,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0.龙运荣:《全球网络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以媒介生态为视角》,载《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11.龙运荣:《从意大利和英国管理模式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载《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12.龙运荣:《土家族传统农业技术的现代价值与反思》,载《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9期。
    13.龙运荣:《网络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路径》,载《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期。
    14.龙运荣:《全球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与民族认同》,载《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
    15.王真慧、龙运荣:《全球化传播时代的媒介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载《探索》2011年第2期
    16.兰天、马良宇:《传媒权力的滥用——媒介介入》,载《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24期。
    17.柳斌杰:《加强研究当前我国传媒业重大理论问题》,载《现代出版》2010年第69期。
    18.李春霞:《地方性知识的建构与变迁——电视对彝族乡村传统的影响研究》,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
    19.李春霞:《彝民通过电视的仪式——对一个彝族村落“电视与生活”关系的民族志研究》,载《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
    20.罗翔宇:《民族地区党报的发展理念与传播策略——大众传媒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研究之一》,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1.李勤:《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载《当代传播》2005年第2期。
    22.林聚任:《论多元现代性及其社会文化意义》,载《文史哲》2008年第6期。
    23.孙英春:《文化“同质化”与后发展国家的选择——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视域》,载《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24.孙秋云、黄健:《电视与乡村农民的日常生活——基于湖北省石首市五马口村的调查与分析》,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5.谭英、王悠悠、缑博、赵士文、李庆风:《电视文化传播对农村文化生态的干预研究——以山西省高平市南朱庄村和内蒙武川县三间房村为例》,载《新闻界》2008年第4期。
    26.王铭铭:《传媒时代与社会人类学》,载《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4期。
    27.王勇:《理解法兰克福学派传媒批判的钥匙:生成语境》,载《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28.吴建良:《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文化结构的变迁》,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9.吴远:《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大众传媒——角色困惑的文化分析及现状探讨》,载《青年记者》2005年第11期。
    30.王文华、胡杰群:《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启示》,载《中外企业文化》2008年第1期。
    31.尹力:《西方传媒批判学派三大主流派别的比较研究》,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4期。
    32.殷晓容:《战后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的演变及启示》,载《新闻大学》1999年夏季号。
    33.杨明兰:《从杨姓家族制度的特点看侗族族源》,载《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34.展江:《社会学、人类学与传播研究关系初探》,载《中国传媒报告》2006年第2期。
    35.庄晓东:《文化传播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载《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6.周毅:《必须处理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载《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7.张友庭:《多元现代性理论及其对中国研究的启示》,载《人文杂志》2008年第2期。
    1.马理:《传媒的双刃——对中国古代科学知识书籍生产的社会学分析》,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海阔:《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一种传播人种学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