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视野下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学作品电影改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随着改编热度的不断攀升,文学与电影的相关话题成为热议的对象,但对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却仍旧难于跳出以往的思维定式,大多集中于“忠实与否”的探讨层面,这一切入视角潜意识当中就为文学与电影设定了充满依附意味的关系,严重忽视了文学与电影作为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立个性。而互文性理论似乎能为改编议题提供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互文性理论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所催生的重要理论,在文学作品电影改编的研究中,它提供了从历史文化背景介入研究的视角。
     因为将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这一研究课题与互文性理论建立关系的研究非常少见,本文就做一次具有创新与挑战意味的尝试。这一选题涉及大量的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考虑研究的可操作性与论证的合理性及可信性,笔者选取对中国电影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且在文学作品电影改编方面成就显著的“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为例进行分析,从对改编理念发展的简单梳理、探索过程中的阻滞与支撑,再到迷途中的觉醒,逐层延展深入,会发现在改编作品当中,历史文化背景的交待与渗透会体现在一个特定的物件、一种反常规叙述方式、主人公的某个动作或决定等等细微的变化上,而电影改编作品在获得文学作品深刻文化内涵的支撑后将文化符码变换为更直接、形象化的影像传递出去,在印证“文本是一种生产力”的同时也扩大了文学的互文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们审美习惯的变化,文学与电影的互文将越来越深密。
Film adaptations of literary works is a platitude of an old scholar, as the adaptation becoming hotter, literature and film related topics become the object of heated debate. But for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we are still difficult to jump out of the past mindset mostly concentrated on the“faithful or not”, this angle cutting into the literary and film set is subconsciously full of meaning attach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film seriously neglected as a different art form of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The theory of intertextuality seems to be able to adapt to provide an excellent entry point issues, intertextuality theory is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post-modern litera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birth of an important theory in the film adap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it provides intervention from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
     Because the film adap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research and intertextual relationship of theory are rare, this one has to do with the challenges of innovation means that the attempt. This topic involves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ry works and film works. Considering the feasibility study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reasonableness and credibility, I selected the film adap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of Chinese movie directors of the Fifth Generation.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 the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lm, and accomplished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With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mple adaptation concept and exploring the process of blocking and bracing, you will find them in the adaptation of work, history accou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infiltration will be reflected in a particular object, an anti-conventional narrative, the hero of an action or decision, and so subtle changes. Being supported by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film adaptations transform the cultural codes into more direct and visualized image, and expand the intertextuality of literature while in the proof of“text is a productive for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hange of people's aesthetic habits, literature and film will be more and more dense intertextual.
引文
①王瑾.《互文性》.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①张卫.《“电影的文学价值”质疑》.《电影的文学性探讨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5月第2版
    ②〔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5月第2版,第169页
    
    ①刘明银.《改编:从文学到影像的审美转换》.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22页,第9页
    ②刘明银.《改编:从文学到影像的审美转换》.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22页,第9页
    ①莫言.《影片<红高粱>观后杂感》.《当代电影》,1988年第2期
    ②莫言.《我为什么要写<红高粱家族>》.《会唱歌的墙》,作家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③莫言.《我为什么要写<红高粱家族>》.《会唱歌的墙》,作家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①罗雪莹.《回望纯真年代: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访谈录(1981-1933)》.学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①罗雪莹.《回望纯真年代: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访谈录(1981-1933)》.学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①〔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5月第2版,第186页
    ②《鲁迅全集》新版13卷第152页
    ①转引自,张卫.《以电影的方式忠实原作》.《再创作——电影改编问题讨论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7月版
    ②〔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5月第2版,第169页
    ①〔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5月第2版,第120页
    ①〔美〕杰佛里?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世界电影》1982年第1期
    ②(美)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7年版,第207页.转引自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190页
    
    ①李尔葳.《张艺谋说》.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夏衍电影文集》第一卷第460页
    ③郭景波.《张艺谋:创作与人生》访谈.《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①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第69页
    ②卡维尔.《看见的世界:关于电影本体论的思考》.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37页.转引自论文,朱国华.《电影:文学的终结者?》
    ①陈凯歌.《长大有时只是一瞬间的事》.收于杨远婴,潘桦,张专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9页
    [1]〔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3]刘明银.《改编:从文学到影像的审美转换》.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4]杨远婴,潘桦,张专主编.《90年代的「第五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5]尹鸿.《尹鸿影视时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彭吉象.《影视美学》(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7]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8年版
    [8]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
    [10]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影片精读18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电影艺术」编辑部,中国电影出版社本国电影编辑部编.《再创作:电影改编问题讨论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7月版
    [12]〔法〕莫尼克·卡尔科-马赛尔,让那-玛丽·克莱尔.《电影与文学》.刘芳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4]程季华主编.《夏衍电影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15]邹红主编.《影视文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16]〔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17]〔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11月第1版
    [18]莫言.《我为什么要写<红高粱家族>》.《会唱歌的墙》.作家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19]〔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5月第2版
    [20]莫言.《影片<红高粱>观后杂感》.《当代电影》,1988年第2期
    [21]罗雪莹.《回望纯真年代: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访谈录(1981-1933)》.学苑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22]〔美〕杰佛里·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世界电影》,1982年第1期
    [23]覃敏.《影视“文学改编热”与优秀文学作品的命运》.《科教文汇》,2007年3月上半月刊
    [24]刘文.《互文性概念的辩证含义与适用性》.《求索》,2005年7月
    [25]周和军.《电影叙事学与文学叙事学的互文性——以复调与视点为例》.《当代文坛》,2008年3月
    [26]彭海军.《历史积淀与时代超越——中国现代文学名著影视改编透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1月
    [27]秦俊香.《从改编的四要素看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当代性》.《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6月
    [28]高淮生.《关于文学经典影视改编的人文精神建构的思考》.《电影评介》,2008年第14期
    [29]陈林侠.《叙事的智慧: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5年11月
    [30]彭广林.《互动而非对抗:对文学与传媒关系的一种阐释——以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为例》.《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6月
    [31]〔法〕杜特莱.《莫言谈中国当代文学边缘化》.《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32]阎景娟.《影视剧的文学性与文学的电影性》.《中国电视》,2002年第11期
    [33]傅明根.《文学与电影:第五代电影改编进程中的文学语境》.《电影评介》,2007年第9期
    [34]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
    [35]〔美〕刘帼华.《<菊豆>——跨文化电影的阐释学读解》.《当代电影》,1994年第3期
    [36]梁振华.《影像奇观与文学魔杖——论张艺谋电影的文学化想象》.《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37]邹广胜,陈运永.《张艺谋电影的三个基本主题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意义》.《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8]孔丽华.《浅析电影与文学之渊源关系》.《电影评介》,2007年第12期
    [39]冯清贵.《生活的铭证与现实的超越——谈张艺谋电影的艺术物质》.《电影评介》,2009年第12期
    [40]孟中.《文学改编:一次特殊的电影心理活动》.《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
    [41]郑雪来.《电影文学与电影特性问题——兼与张骏祥同志商榷》.《电影新作》,1982年第5期
    [42]胡克.《夏衍30年代电影编剧观念》.《当代电影》,2000年第6期
    [43]李振潼.《<子夜>从小说到电影》.《电影艺术》,1982年第6期
    [44]田兆耀.《从互文性的角度观照乱伦弑父的文化原型——以<伏羲伏羲><雷雨><费德尔>为例》.《东南大学学报》,2010年3月第12卷第2期
    [45] Julia Kristeva.Desire in Language: A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46] Julia Kristeva.The Revolution in Poetic Languag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47] Roland Barthes.The Death of the Author.In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New York: W. W. Norton&Company, 2001
    [48] Mikhail Bakhtin.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Ed. Michael Holquist. Trans.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Austi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1
    [49] Roland Barthes.The pleasure of the text.New York: Farrar, 1975
    [50] Michael Holquist.Dialogism: Bakhtin and His World.Second Edition Routledge, 2002
    [51] Roland Barthes.From Work to Text.In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Theory and Criticism.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