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弥勒信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一种内涵丰富、体系完整、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宗教文化体系,弥勒信仰以其鲜明的理论个性和独特的信仰实践,不但在印度古代佛教发展史上,而且在整个世界佛教发展史乃至整个人类宗教历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印度佛教最早形成的宗教信仰样式之一,也是贯穿整个印度佛教发展历史,特别是在促动大乘佛教形成和发展以及与小乘佛教的互动中,始终保持着深远影响的宗教文化体系。在印度佛教的成长及其向东方传播的过程中,这种信仰体系充当重要的“媒介”作用,与此同时也在中国以及整个东亚世界赢得普遍的推崇与流行,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在固有的宗教文化底蕴之外,也积淀了极其丰富的人类文明交往尤其是中印文明交往以及宗教与民族、宗教与社会、宗教与文化各个领域关系等方面的丰富内涵。所以,弥勒信仰不但是宗教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一个历史学、哲学、文学、民俗学等其他很多学科的均应介入的研究领域。
     但是,对于这个兴起时间早、流播范围广、关涉问题多、历史地位高、社会影响深的宗教文化现象,整个学术界已有的研究却依然处于十分薄弱的地步。迄今为止,尚未出现全面系统地清理弥勒信仰在印度发展演变及其向外传播历史的著述,已有的研究也只是就弥勒信仰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显得零散而割裂,不能先后呼应,彼此对照,整体而深入的考察也就无从谈及,这不仅无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弥勒信仰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理论体系,而且难以准确把握和理解弥勒信仰在中国的继承性发展和变异性发展。
     有鉴于此,本文选取古代印度弥勒信仰为研究对象,希望藉着保存至今的大量印度古代佛教文献及近现代以来陆续发表的考古资料,以古代印度佛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线索,尝试从纵向发展与横向比较、经典诠释与民间传说、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等各个不同方面,多角度多层面地来研讨弥勒信仰在印度产生、发展、演变的轨迹,从而揭示古代印度弥勒信仰的基本内涵、基本进程、基本特性及其所包含的一些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采用历史学与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在吸取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各种与弥勒相关的历史记载,以史实考订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展开论述。
     本文认为:1.未来佛弥勒信仰是真实弥勒神话的进化物。释迦期许(“授记”)弥勒未来成佛,这成为未来佛弥勒观念出现的起点,也是弥勒信仰所有形态形成的基石。2.释迦灭度百余年左右,以《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之弥勒经的出现为标志,未来佛观念转变为未来佛崇拜。3.印度古代弥勒信仰中仅有弥勒净土观念的萌芽,成体系的弥勒净土信仰是印度佛教向中亚、中国传播过程中不断流变的产物。4.古代印度弥勒信仰成熟形态即弥勒下生信仰,以弥勒佛为主尊,皈依的对象与教法都指向弥勒。5.弥勒上生经的出现,将上生信仰与下生信仰结合,标志着古代印度弥勒信仰形态的完善。6.弥勒信仰与密教的结合,使弥勒信仰密教化,并出现全新的密教弥勒修持体系。7.古代印度弥勒信仰在民间的流布,呈现出依于经典又异于经典的情况,显示了弥勒作为佛教最高智慧、佛法象征的崇高地位,其信仰方式则包括:往来兜率面见弥勒、生身待见弥勒、命终往生兜率、来生龙华三会、弥勒化身信仰等。8.古代印度弥勒信仰与佛教其他思想与信仰的互动,是弥勒信仰发展演变的重要源泉。般若思想为弥勒信仰的发展成熟提供思想基础;禅观修持的影响促成具有弥勒信仰特色的“慈心三昧”;瑜伽行派确立了弥勒无上祖师的神圣地位;法灭思想的流行与“终末论”无关,刺激了印度弥勒信仰的发展;弥勒信仰与转轮王信仰的结合,体现为转轮圣王-未来佛信仰的二元结构模式向未来佛信仰单一结构模式的转化。9.古代印度弥勒信仰的宗教思想结构包括未来指向、现实思考以及身后关怀等三大维度,最终以现实的、人间的、此岸的维度为核心内容;弥勒信仰具有人间性、崇高性、善权性、慈心性、流行性、渗透性、多维性、超越性、融通性等特征。10.古代印度弥勒信仰的产生、演变和不断完善的历史进程既是佛教内部不同派系、不同理论问题、不同信仰倾向、以及不同修行实践之间相互激荡、逻辑演进的结果,也是佛教文化在扩张性传播过程中与社会历史发展相互呼应的必然结局。弥勒信仰所包含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具有精神性、文化性、社会性等不同的层次的特性,体现了人类应对世界现实、解决当下苦难、追求未来幸福的不懈努力。
The belief of Maitreya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both in ancient India and the world. As one of the earliest forms of Indian Buddhism, the belief of Maitreya has run through the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Mahayana Buddhism. Functioning as a medium in the eastward propagation of Buddhism, the belief of Maitreya itself has won a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China and east Asia. However, it is still a neglected field and remains little explored. Up to now, no research available provides a detailed and clear tracing of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belief of Maitreya in ancient India. And the present studies on the Chinese belief of Maitreya are also incomplete and discontinuous, which hinders the successive as well as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belief of Maitreya in China.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belief of Maitreya as an objective for a multi-sided and multi-perspective study. Tak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ndia into consideration,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and archaeological resources, scriptures and folk legends,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ian belief of Maitreya and trace it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ransformation in history.
     The conclusions obtained are as follows:
     1. The belief of Maitreya can not be equated with the belief of the pure land of Maitreya, for the latter is the result of the propag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Indian belief of Maitreya in central Asia and China.
     2. The Maitreya of the Future was evolved from the mythologies of Maitreya. The concept that regards Maitreya as the future Buddha came into being at the times of Sakyamuni when he gave the prediction that Maitreya would become Buddha in the future, which also is the foothold for all forms of the belief of Maitreya.
     3. One hundred years or so after the nirvana of Sakyamuni, the belief of Maitreya of the Future was established, symbolized by the volume 44 of Ekottarikagama in which the scripture of Maitreya marks the appearance of the earlier form of Indian belief of Maitreya. Indeed, the earlier form of Indian belief of Maitreya, the Buddha of Future, followed the Dharma preaching of Sakyamuni times, which seemingly worshipped the Maitreya, actually still adored the Sakyamuni Buddha.
     4. The maturity of the ancient Indian belief of Maitreya is marked by the belief of Maitreya's descent upon the temporal world, regarding Maitreya as the present Buddha, Sakyamuni the past, and taking the preaching methods and the objective of adoration typical of Maitreya.
     5. The completion of the Indian belief of Maitreya is mark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the descending and ascending stories of Maitreya.
     6. The integration of Tantra and the Indian belief of Maitreya is shown by som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in scriptures, images and self-cultivation, mainly by the simplified methods of self-cultivation.
     7. The Indian folk belief of Maitreya is in conformity with, as well as different from the scriptures. The belief of Maitreya, such as meeting Maitreya in Tushita Heaven, being alive for Maitreya, going to be born in Tushita, attending three Buddhist assemblies given by Maitreya in the after life, the belief of Maitreya's incarnation, the efficacy of prayer to Maitreya statue, elevates the Maitreya to a holy and high position of a representative of wisdom and Dharma, from which legends of efficacious transformation bodies of Maitreya derived, but acting only as the supplemental, subsidiary and secondary to the belief of Maitreya.
     8. The interaction with other thoughts of Buddhism has enriched and perfected the Indian belief of Maitreya. Prajna provides it with the ideological basis.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its self-cultivation, the three flavors of the Mind of kindness, is 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Dhyana-contemplation. Yogachara school endowed Maitreya with the position of a greater thinker,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pag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elief of Maitreya. Although the ancient Indian belief of Maitreya was affected by the thought of the Dharma extinction, it is irrelevant to "an evil world" and "end to void", etc.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elief of Maitreya with Chakravartin is presented in scriptures by a change from the dualistic structure mode, the belief of Chakravartin-Maitreya of the Future, to the single structure mode, the belief of Maitreya of the Future which basically hides the role of Chakravartin as a universal monarch.
     9. All in all, the structure of the ancient Indian belief of Maitreya is of three dimensions, futuristic, realistic and after-life attentive, with the religious pursuits in this mortal world as the core content.
     10.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ancient Indian Maitreya belief's emergence, evolu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not only was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and logical evolution among various factions, different theories, different religious orientations as well as different practice within Buddhism,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echoing between the social historical process with the Buddhism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its expansionary transmissi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included in the Maitreya belief have had the spiritual, cultural,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levels, and reflected the human's tireless efforts on coping with the world reality, resolving the present suffering and pursing the future happiness.
引文
①关于宗教信仰形态的结构及基本要素,学界多有论述。本文参考李师利安《当代中国宗教的基本形态及其发展趋势》,《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
    ①季羡林:《吐火罗语研究导论》,《季羡林文集》(第十二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6页。
    ①彭树智:《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1页。
    ①松本文三郎:《弥勒净土论》,丙午出版社,1911年。张元林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②望月信亨: 《印度及び支那于ける弥勒崇拜の史实》, 《大正大学学报》30、31卷合刊,1940年。
    ③井ノ口泰淳:《西域における弥勒信仰》,《佛教学研究》18、19号合刊,1962年。
    ④#12
    ⑤宫田登:《弥勒信仰》,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1984年。
    ⑥平冈定海:《日本弥勒净土思想展开史の研究》,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77年。
    ⑦金三龙:《韩国弥勒信仰の研究》,(东京)教育出版弋ソ夕一,1985年。
    ⑧香川孝雄:《弥勒思想的开展》,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9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⑨#12
    ⑩ Sponberg, Alan and Helen Hardacare, eds. Maitreya, the Future Buddha, New York:Cambridge Univ. Press,1988.
    11 Kim Inching,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New Delhi:D.K. Pritworld(P) Ld.,1997.
    12 Das, Asha, Maitreya Buddha i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Art, Kolkata:Punthi Pustak,2003.
    ①冢本善隆:《龙门石窟に现われたる与北魏佛教研究》第七章第一一三节“弥勒菩萨信仰”、“从释迦到弥勒”、‘‘从释迦、弥勒到阿弥陀”,见《冢本善隆著作集》第2卷,大东出版社,1974年。
    ②户部隆吉:《弥勒来迎图之研究》(1、2),《佛教学杂志》2卷1号、3号,1921年1月、3月。
    ③正木笃三:《弥勒来迎图考》,《美术研究》5号,1932年5月。
    ④宫治昭:《涅檗と弥勒の图像学》,吉川弘文馆,1992年。又宫治昭著,李静、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
    ⑤宫治昭:《从兜率天上的弥勒菩萨和涅槃图看巴米扬、克孜尔及敦煌之间的交流》,《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考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
    ⑥宫治昭著、李静杰译:《弥勒信仰与美术——从中国到印度》,《艺术史研究》第八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⑦龟田孜:《弥勒净土像》,《文化》20卷2号,1956年。
    ⑧上野照夫:《弥勒像の图像学的考察》,《冢本博士颂寿纪念佛教史学论集》,冢本博士颂寿纪念会,1961年。
    ⑨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第一章第四节“弥勒净土变相,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7年。
    ⑩金冈光照:《敦煌文献ょり见たる弥勒信仰の一侧面》,《东方宗教》53号,1979年5月。
    11滨田耕生:《敦煌莫高窟におにる弥勒菩萨》,《同朋大学论丛》46号,1982年6月。
    12尾崎直人:《敦煌莫高窟の弥勒净土变相》,《密教研究》总第2期,1983年11月。
    13上原和著,蔡伟堂译:《犍陀罗弥勒菩萨像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14 Lahiri, Latika, "Lung-men cave inscriptions and the popularity of Maitreya Bodhisattva", Buddhism and Jainism, Jan. 1976.
    15 John Huntington, "The Iconology of Maitreya Images in Gandhara", Journal of Central Asia, Vol.7-1, June 1984.
    16 Lee, Yu-min, The Maitreya Cult and its Art in Early China, Ph. D. Diss., Ohio State Univ.1983.
    ①神林隆净:《兜率往生》,《大正大学学报》21—23号合刊,1935年。
    ②宇井伯寿:《弥勒菩萨と弥勒论师》,《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卷1号,1952年7月。
    ③前田慧云:《兜率往生思想发生时代》,《史学杂志》13卷1号,1901年。
    ④樱部建:《弥勒と阿逸多》,《佛教学ヤミナ一》2号,1965年10月。
    ⑤石上善应:《弥勒受记にっぃ》,《大正大学研究纪要》52号,1967年。
    ⑥寺冈正博:《弥勒下生思想の一断面——说本经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哲学佛教学》1号,1986年10月。
    ⑦#12
    ⑧横山紘一:《玄奘与弥勒上生信仰》,《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论文集》,中华佛学研究所,1997年。
    ⑨重松俊章:《唐宋时代の弥勒教匪》,《史源》3号,1931年。
    ⑩冢本善隆:《北魏の佛教匪》,《中国佛教史学》3卷2号,1939年7月。又见《冢本善隆著作集》第2卷《北朝佛教史研究》,大东出版社,1974年。
    11砂山稔:《江左妖僧考》,《东方宗教》46号,1975年9月。
    12 #12
    13 #12
    14 #12
    15三石善吉著、李遇玫译:《中国的千年王国》第二章“大乘起义——佛教的千年王国”第二节“弥勒信仰”,第三节“法庆起义”,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16 E. Zurcher, "Prince Moonlight——Messianism and Eschatology in Early Medieval Chinses Buddhism", Toung Pao Vol.68,1982.
    ①唐长孺:《北朝的弥勒信仰及其衰落》,《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
    ②周绍良:《弥勒信仰在佛教初入中国的阶段和其造像意义》,《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2期。
    ③周绍良:《隋唐以前之弥勒信仰》,《中国宗教:去与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④华田方:《隋朝的弥勒信仰——以弥勒信仰的兴衰为主线》,《华林》2001年第1期。又见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
    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⑤汪娟:《唐代弥勒信仰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1990年硕士论文。
    ⑥黄敏枝:《唐代弥勒信仰及其活动》,《大陆杂志》78卷6期,1986年6月。
    ⑦王素:《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中国佛学》1卷1期,1998年10月。
    ⑧张淼:《北朝弥勒信仰研究》,西北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⑨杨白衣:《弥勒信仰在中国的流传》(上、下),《中国佛教》29卷5、6号。1985年5、6月。
    ⑩杨曾文:《弥勒信仰的传入及其在民间的流行》,《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
    11王惠民:《弥勒信仰起源的史学考察》,《炳灵寺石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第三章“弥勒信仰的兴衰”,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13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与神话》第三章“弥勒信仰的流播及其相关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①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第五章“弥勒信仰在印度的萌芽”,《季羡林文集》(第十一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又见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第四卷),远东出版社,1995年。
    ②方立天:《弥勒信仰在中国》,《文化与传播》3卷7号,1995年1月。又见方立天《中国佛教散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③张文良:《弥勒信仰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90年硕士论文,《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会速论典》第22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④牟钟鉴:《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⑤刘永霞:《中国弥勒信仰探因》,《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⑥张子开:《念佛、净土观念与早期禅宗弥勒信仰》,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
    ⑦吴先核:《弥勒信仰衰落原因简论》,《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⑧太虚:《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观》,《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9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⑨释悟玄:《论西方净土与弥勒净土之比较》,《佛教青年论文集》,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8年。
    ⑩张子开:《试论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的交融性》,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11普慧:《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 《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
    12汪志强:《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第六章《弥勒菩萨兜率天净土》,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13释道昱:《兜率内院疑点之探讨》,《普门学报》第11期,2002年9月。
    14王雪梅:《弥勒信仰的演变:以“兜率天宫”为中心的考察》,《首届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编),2009年10月。
    15释道昱:《中国早期的弥勒信仰——以道安为主的探讨》,《正冠杂志》20期,2002年3月。
    16张文良:《玄奘与弥勒净土信仰》,《法音》1992年第5期
    17王公伟:《从弥勒信仰到弥陀信仰——道安和慧远不同净土信仰原因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4期。
    18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与佛教诸宗派的关系》,《中华佛学学报》5号,1992年7月。
    19圣凯:《论<梁皇忏>作者及其弥勒信仰》,《中国佛教二千年学术论文集》,广东佛教编辑部,2004年。
    20张子开: 《唐五代马祖禅系的弥勒信仰》, 《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8期。
    21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第五章第四节“唯识宗师的弥勒信仰及净土思想”,凤凰出版社,2008年。
    ①朱刚:《中土弥勒造像源流及艺术阐释》,《复旦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②张平一:《佛教雕塑艺术中弥勒形象的演变》,《文物春秋》1996年第1期。
    ③项一峰:《中国早期弥勒信仰及其造像艺术》,《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1期。
    ④赖鹏举:《北凉的弥勒净土思想及其禅窟造像》,《圆光佛学学报》4号,1999年12月。
    ⑤王静芬:《弥勒信仰与敦煌<弥勒变>的起源》,《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其节选又见《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
    ⑥李玉珉:《敦煌初唐的弥勒经变》,《佛学研究中心学报》5号,2000年7月。又见《2000年敦煌研究院成立5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卷”,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⑦贺世哲:《敦煌莫高窟由释迦、弥勒与阿弥陀组成的三佛造像》,《1994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
    ⑧王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第二章“敦煌弥勒图像研究”,中山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81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3年。
    ⑨王惠民:《敦煌隋至初唐弥勒图像考察》,《2000年敦煌研究院成立5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卷”,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⑩王惠民:《白衣佛小考》,《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
    11欧阳启名:《弥勒菩萨造像变迁过程中中华思想的融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12释见证:《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弥勒图像与信仰》,四川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13干树德:《弥勒崇拜与乐山大佛的建造》,《四川文物》1995年第3期。
    14干树德:《夹江千佛岩弥勒造像浅议》,《四川文物》1995年第6期。
    15嘉木扬.凯朝:《蒙古地区佛教艺术与弥勒造像——以北京雍和宫弥勒大佛、内蒙梵宗寺弥勒佛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4期。
    16赖鹏举:《西北印弥勒菩萨在中亚石窟的大小乘异化及其对莫高窟的影响》,《敦煌研究》2008年第4期。
    17谈玄:《兜率圣典翻译史》,,《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8册《佛典翻译史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18杨惠南:《汉译佛经中的弥勒信仰——以弥勒上、下经为主的研究》,《文史哲学报》35号,1987年12月。
    ①宋立道:《弥勒下生成佛的几个译本的异同》,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②张淼:《佛教“疑伪经”与弥勒信仰——以佛教经录为中心的考察》, 《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③黄夏年的《阿含经中的弥勒佛——兼论中国佛教的弥勒崇拜》,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又见黄夏年《西来东去——中外古代佛教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④任平山: 《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 《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又见任平山《克孜尔中心石窟的图像构成》之第一部分“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博士论文。
    ⑤王素:《武周西州写<弥勒上生经>》,《南海菩萨》171期,1997年。
    ⑥汪娟:《敦煌写本<上生礼>研究》,中正大学中文系《全国敦煌学研讨会论文集》,1995年。
    ⑦汪娟:《跋<上生礼>相关写卷二篇》,《敦煌学》23号,2001年。
    ⑧汪娟:《<上生礼>与弥勒信仰》,《唐宋古逸佛教忏仪研究》,文津出版社,2008年,第163-225页。
    ⑨圣凯:《论弥勒礼忏仪的演变与发展》,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又见圣凯《中国佛教忏法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⑩杨富学:《回鹘弥勒信仰考》,《中华佛学学报》5期,2000年。
    11杨富学:《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回鹘之弥勒信仰》,《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历史文化卷”,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
    12王惠民: 《北魏佛教传帖原件<大慈如来告疏>研究》, 《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
    13温玉成: 《<大慈如来告疏研究>》, 《佛学研究》12号,2003年。
    14季羡林:《梅(?)利耶与弥勒》,《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15季羡林:《弥勒信仰在新疆的传布》,《文史哲》2001年第1期。又见季羡林《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季羡林文集》(第十一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16古正美:《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第八章“转轮王和弥勒佛的造像”,允晨文化出版,1993年。
    17陈华:《王政与佛法——北朝至隋代帝王政治与弥勒信仰》,《东方宗教研究》2号,1988年。
    18陈华:《中国历史上的弥勒——未来佛与救世主》,《历史月刊》86号,1995年3月。
    19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与政治关系的一侧面》,《中华佛学学报》4号,1991年7月。
    20段塔丽:《武则天称帝与唐初社会的弥勒信仰》,《中国典籍与文化》2002年第4期。
    21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上)第二章“弥勒救世思想的历史渊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①汪娟:《从一则民间传说谈弥勒与释迦的关系》,《法光》49期,1993年10月。
    ②杜继文:《弥勒:乐的表征》,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③杨曾文:《弥勒信仰的民族化——布袋和尚》,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④韩秉芳:《从庄严未来佛到布袋和尚——一个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⑤徐文明:《弥勒形象的定型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⑥周齐:《“布袋和尚—大肚弥勒”宽容、和善、智慧、快乐之精神意趣的体现》,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⑦2000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浙江奉化市人民政府主办召开"2000年首届中国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僧俗两界代表50余人参加。在这次会议上,围绕着弥勒的佛学思想及其宗教地位、弥勒的中国化和弥勒精神与现代社会等相关主题展开讨论,会议论文收入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2007年12月由南京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共奉化市委统战部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院校与研究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布袋弥勒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主要论题包括:“弥勒中国化与布袋弥勒文化的精神内涵”、“弥勒文化与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弥勒文化与净土信仰”、“布袋弥勒文化精神的弘扬与和谐社会建设”、“佛教文化的社会功能研究”等。参见高永旺《布袋弥勒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第二届中国弥勒学术文化研讨会”综述》,《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第2期。
    ⑧宗舜:《敦煌写卷所揭“弥勒禅”之初探——北京图书馆藏月091(7119)号卷子解读之一》,《戒幢佛学》,岳麓书社,2002年。
    ⑨张雪松:《带业往生与净土层级》,赖品超、学愚主编,《天国、净土与人间:耶佛对话与社会关怀》,中华书局,2008年,第69页。
    ①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汤用彤全集》第四卷上,台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第90页。
    ②印顺:《以佛法研佛法》,《妙云集》(下之三),台湾正闻出版社,2000年,第267页。
    ③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序,台湾正闻出版社,1994年,第2页。
    ① Lee, Yu-min, The Maitreya Cult and its Art in Early China, Ph. D. Diss., Ohio State Univ.1983. p.143.
    ①[日]松本文三郎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09-110页。
    ② Inchang Kim,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New Delhi:D.K. Printworld (P) Ltd.,1997, p243.
    ③方立天:《弥勒信仰在中国》,《方立天文集》第一卷《魏晋南北朝佛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7页。
    ④[日]香川孝雄:《弥勒思想的开展》,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9册《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① Eward Conze, "Maitreya, the Future Buddha", in Buddhist Scriptures, ed. Eward Conze, Baltiaore,1959, p.237.
    ②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11卷《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9页。另普惠在《略论弥勒弥陀净土兴起之原因》一文中也重申了弥勒信仰兴起西北印度的观点,该文载于《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
    ③[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①转引自郭忠生《释迦之超越弥勒九劫(之一)》,《正观杂志》第21期,2002年6月,第89页。
    ②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讨论可参见《季羡林文集》第11卷之‘(?)Maitreya这个字的含义”、‘(?)Maitreya与伊朗的关系”,第51-57页;另,普惠:《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第138-140页。
    ③ Eward Conze, "Maitreya, the Future Buddha", in Buddhist Scriptures, ed. Eward Conze, Baltiaore,1959,.p.237.
    ④ Alexander Soper, "Asepect of Light Symbolism in Gandharan Sculpture", Artbus Asiae, Vol.12,1949,.265-266.
    ⑤ Ahead Basan Dani, "Mithraism Maitreya" in Etudes Mithriaques, ed. Encyclopedie permanente des etudes iraniennes, Leiden,1978, p.93.
    ① Lee, Yu-min, The Maitreya Cult and its Art in Early China, Ph. D. diss., Ohio State Univ.1983. pp.358-390.
    ② Inchang Kim,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New Delhi:D.K. Printworld (P) Ltd.,1997, p.12.
    ③ Inchang Kim,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New Delhi:D.K. Printworld (P) Ltd.,1997, p.13.
    ④ Inchang Kim,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New Delhi:D.K. Printworld (P) Ltd.,1997, p.1;另见《季羡林文集》第11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3页。
    ⑤[日]三石善吉著,李遇玫译:《中国的千年王国》,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82页。
    ⑥《西洋汉学家佛学论集》列维之“佛教人文主义”,《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59册,华宇出版社,1988年,第24页。
    ① Inchang Kim,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New Delhi:D.K. Printworld (P) Ltd.,1997, pp.13-14.
    ② Inchang Kim,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New Delhi:D.K. Printworld (P) Ltd.,1997, pp.15-16.
    ③ Das, Asha, Maitreya Buddha i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Art, Kolkata:Punthi Pustak,2003, pp.11-13.
    ④[日]三石善吉著,李遇玫译:《中国的千年王国》,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90页。
    ⑤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11卷《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7页。
    ①[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515页。
    ①参见王惠民《弥勒信仰起源的史学考察》之“‘弥勒净土’一词考”,《炳林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2页。
    ①李瑞哲:《龟兹弥勒说法图及其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06年4期。
    ②将弥勒信仰的“救世”性格等同于与犹太教基督教、伊朗宗教的“弥赛亚”,一个很大的原因还源自中国古代社会民间起义、弥勒秘密宗教常与弥勒信仰相纠葛,甚至就是打着弥勒的旗号,但是这样的情形都是没有完全弄清楚弥勒信仰的性格。笔者曾特别指出法庆起义和弥勒信仰就完全扯不上关系,参见拙文《关于法庆起义几个重要问题的重新检讨》(《西北大学学报》待刊稿)。
    ①[日]三石善吉著,李遇玫译:《中国的千年王国》,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82-83页。另,本书第97页中,三石善吉指出,伊朗的终末论、圣战论思想更多是反映在《涅槃经》、《胜鬘经》等经中,但其影响也是“有限”的。
    ②《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3页中。
    ①[日]上原和著,蔡伟堂译:《犍陀罗弥勒菩萨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②关于犍陀罗弥勒菩萨图像手持小容器的解释,较多的认为是行者的水瓶。参见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39-242页。
    ①廖阅鹏:《净土三系之研究》,台北佛光出版社,1989年,第17页。
    ②对弥勒信仰作净土信仰型的理解与划分随处可见。此例举几部比较常见也被引用得较多的著述,如松本文三郎的《弥勒净土论》,廖阅鹏的《净土三系之研究》,汪娟《唐代弥勒信仰研究》等。另,有学者已经注意到弥勒信仰与弥勒净土信仰的差别,如说“以弥勒为信奉对象之信仰,在部派佛教甚至初期佛教时期即已存在。当然,这种弥勒信仰并不等同于伴随大乘佛教日后方始出现的弥勒净土信仰。”参见张子开《念佛、净土观念与早期禅宗弥勒信仰》,《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另有学者看到了弥勒信仰有相当多小乘的内容,因而将弥勒信仰划分为弥勒菩萨信仰、弥勒佛信仰、弥勒净土信仰三种方式,参见李瑞哲《龟兹弥勒说法图及其相关问题》,《敦煌研究》,2006年第4期。
    ①[日]松本文三郎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28页。
    ②[日]松本文三郎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45页。
    ①关于弥勒图像在印度的发展情形,可以参考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一书相关章节。
    ②[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515页。
    ③参见拙文《论玄奘对古代印度弥勒信仰的考察》,2009年10月“首届长安佛教学术会议”提交论文,收在《首届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④参见王惠民《弥勒信仰起源的史学考察》之“‘弥勒净土’一词考”,《炳林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2页。
    ⑤关于阿含经的部派归属问题,学界早有研究,但并没达成完全一致的认识。其实,阿含经的判属,牵涉诸多的难题。关于此,可参见蔡耀明《判定〈阿含经〉部派归属牵涉的难题》,《般若波罗密多教学与严净佛土》,正观出版社,2001年,第41-57页。
    ⑥参见黄夏年《(阿含经〉中的弥勒佛》,《西去东来——中外古代佛教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2-203页。
    ①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②转引自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十一卷·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③方广錩:《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①方广錩:《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00页。
    ②《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第418页下。
    ①经论中波婆离与弥勒的关系有两种,即甥舅关系、师徒关系。综合考察《彼岸去品》及《贤愚经.波婆离品》的记载,应该有第三种情况存在,及波婆离既是弥勒的舅舅也是弥勒的老师。
    ②参见松本文三郎《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27-137页。
    ③[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39页;另,笔者认为“十六行者”有可能就是后来玄奘译的《法住记》中十六阿罗汉的原型,因为十六阿罗汉之一就叫阿氏多(阿逸多)。有冯承均译,列维等著的《法住记及所记阿罗汉考》一书(台北老古文化事业,台北影印出版),惜笔者仅见书名未见原书。
    ④[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47页。
    ①《贤愚经》卷12《波婆离品》,《大正藏》第4册,第432页中。
    ②《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大正藏》第3册,第485页上。
    ①《中阿含经》第13卷,《大正藏》第1册,第509页下-511页中;亦可参见《古来时经》,《大正藏》第1册,第830页中。
    ②授记有四种:未发心而与授记、适发心而与授记、密授记、得无生法忍现前授记。见《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2,《大正藏》第15册,第638页下。
    ①《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藏》第27册,第894页中。
    ②《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藏》第27册,第395页中。
    ①尽管说一切有部“唯礼释迦”,但对未来佛弥勒的态度,笔者认为是礼敬的,他们反感的是对弥勒的“狂热”崇拜,或者说是那种超越释迦的礼敬的态度。可参见任平山《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②相当于《中阿含经》卷15之《转轮圣王经》,南传的《转轮圣王师子吼经》,但《转轮圣王经》中没有提及未来佛弥勒事和转轮王施宝幢出家的内容,笔者认为由于《中阿含经》之《说本经》已经很明确的讲道这些内容,所以《转轮圣王经》就没必要重复这样的内容了。
    ③[日]松本文三郎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80页。
    ④[日]松本文三郎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54页。
    ①关于阿育王的纪年,参见李利安《有关阿育王的汉文史料概论》,《西北大学史学丛刊》(第三辑),三秦出版社,2000年。
    ②该经与误题为竺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大正藏》第14册)是同本,后者不过是前者的单行本,译者是东晋的僧伽提婆。此外,笔者认为该经单行本的真实名称或是已佚的《弥勒菩萨本愿待时成佛经》,可参见松本文三郎《弥勒净土论》第23页的叙述,但松本没有提及这部抄出的佚经就是来自僧伽提婆的《增一阿含经》卷44《十不善品》之第三。
    ①详见李利安《试论当代当代中国宗教的基本形态及其发展趋势》一文,《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
    ②[日]松本文三郎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第18页。另,关于此经非竺法护所译,学者多有指出,但目前学界对该经的引用仍是将其归于竺法护名下。
    ③关于《增一阿含经》是否经东晋僧伽提婆改译,还是本身就是符秦昙摩难提译成,学界有不同看法,可参考水野弘元《(增一阿含经)解说》,《日本国译一切经》第四册,ttp://www.fjdh.com/wumin/HTML/62598.html
    ④《佛说弥勒下生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3页中。
    ⑤道昱:《中国早期的弥勒信仰》,《正观杂志》第20期,2000年3月。
    ⑥“弥勒三经”,依照今某寺弥勒修行诵读的次第为:宋居士沮渠京声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西晋竺法 护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弥勒三经”之说当是出自唐代来自新罗的憬兴《三弥勒经疏》。
    ①杨惠南:《汉译佛经中的弥勒信仰》,《文史哲学报》第35期,1987年12月,第127页。
    ②郭忠生:《释尊之超越弥勒九劫》(之一),《正观杂志》第21期,2001年6月,第67页。
    ①《增一阿含经》卷44,《大正藏》第2册,第787页下。
    ②《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78,《大正藏》第27册,第395页中。
    ①《弥勒下生经》,《大正藏》第12册,第423页中。
    ②[唐]道世:《诸经要集》卷1,《大正藏》第54册,第5页下。
    ①参见第二章相关内容。
    ②这样极力地突出“至释迦文佛所”,或许存在两种情况:一是真实地真诚地以现在佛释迦佛(尽管释迦已灭度)为皈依,二是随着释迦越来越远的离去,针对佛弟子中出现某种程度的对未来佛弥勒的崇拜与信仰而提出的强化对现在佛释迦的皈依。从说一起有部的相关论说中,第二种情况是完全可能的,正是强调“现在”,而现在佛是释迦,所以,说一切有部“唯礼释迦”。虽然释迦在世时已经说过“皈依法”,但在皈依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皈依人”“皈依法”的论说。这在如《萨婆多部毗尼毗婆沙》的论书中就说:“问曰:皈依佛者,为皈依释迦文佛?为皈依三世佛耶?答曰:皈依三世佛,以法身同故。若皈依一佛,则是皈依三世诸佛,以佛无异故。”(《大正藏》第23册,第505页下。)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虽然说一切有部“唯礼释迦”,但同时,在说一切有部大本营犍陀罗地区却出土为数不少的“七佛一弥勒”的图像。相关资料可查看郭忠生《释尊之超越弥勒九劫(之二)》,《正冠杂志》第23期,2002年12月,第98-108页;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20-126页。
    ①类似的论述,可参见松本文三郎《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07-108页。
    ②《萨婆多部毗尼毗婆沙》,《大正藏》第23册,第505页下。
    ①关于优单越,可见《长阿含经》卷18,卷20,《大正藏》第1册,第119页中,第135页下。
    ②关于香山,可见《长阿含经》卷18,《大正藏》第1册,第117页中-下。
    ③参见望月信亨《望月佛教大辞典》卷1,第219-220页之“优单越”条。
    ④《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9页上;《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3页下。
    ⑤王惠民:《弥勒信仰的史学考察》,《炳林寺石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5页。
    ⑥Inchang Kim,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New Delhi:D.K. Printworld (P) Ltd.:1997, pp.15-16.
    ⑦Das, Asha, Maitreya Buddha i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Art, Kolkata:Punthi Pustak,2003, pp.11-13.
    ①《增一阿含经》卷9,《大正藏》第2册,第589页下。
    ②《增一阿含经》卷9,《大正藏》第2册,第755页上。
    ③《增一阿含经》卷9,《大正藏》第2册,第800页上。
    ①长阿含部均记为“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敷演开示,清净梵行。……如诸佛常法,说苦圣谛、苦集谛、苦灭谛、苦出要谛。”参见《长阿含经》卷1、卷2、卷3、卷13、卷15,《大正藏》第1册,第9页上,第9页下,第14页中,第19页中,第88页上,第101页上,第136页上-中。
    ②《弥沙塞部和酰五分律》卷16,《大正藏》第22册,第110页中。另参见本经第19页下,第105页下,第133页下, 第149页中。另《阿育王传》,《大正藏》第50册,第118页中,第128页下;《付法藏因缘传》,《大正藏》第50册,第301页上,第306页中,以上均有类似记载。
    ③《大方广宝箧经》卷2,《大正藏》第14册,第475页下。
    ①就笔者所见,对此“三乘”的解释无一不是以大乘的观念来解释的。如日本著名学者神林隆净《菩萨思想的研究》就说“弥勒当说三乘之教(大正二,七八八c——原文如此,笔者注)。这是说当来的弥勒佛,和现在的释迦文佛一样,说三乘教。所谓三乘之教,就是初期大乘教的般若经,以和其主旨一致的经典”,《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6册,第96页:又如释道昱《中国早期的弥勒信仰》,《正观杂志》第20期,20002年3月,第220:又如宋立道《弥勒下生成佛的几个译本的异同》,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②《增一阿含经》卷5,《大正藏》第2册,第570页上,另可见本经第674页上。
    ③《佛说弥勒下生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2页中。
    ④《佛说弥勒下生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2页中。
    ①道昱:《中国早期的弥勒信仰——以道安为主的探讨》,《正观杂志》20期,2003年3月,第220-224页。
    ①可参考松本文三郎《弥勒净土论》第二章“弥勒经典志”的相关论述,第15-30页。
    ②郭忠生:《释迦之超越弥勒九劫》(之一),《正观杂志》21期,2002年6月,第30页。
    ③同上。
    ④同上。
    ⑤杨惠南:《汉译佛经中的弥勒信仰——以弥勒上、下生经为主的研究》,《文史哲学报》第35期,1987年12月。
    ⑥#12
    ⑦“弥勒六经”的称谓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但从其包含的六经看,最早也是在义净本《弥勒下生成佛经》译出之后,而《弥勒下生经》实际是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第三的单行本,误归于竺法护名下大约是宋以后的事。
    ⑧实际为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中的关于弥勒经文的单行本,见前述。以下称作阿含弥勒经。
    ①宋立道曾就四部“下生经”(除去《弥勒来时经》)的异同做了列表比较,但遗憾的是,作者“合理化,,了它们之间的不同。参见宋立道《弥勒下生成佛的几个译本的异同》,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②汪娟:《唐代弥勒信仰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0年硕士论文,第10页。另,郭忠生文(《释尊之超越弥勒九劫》(之一),《正观杂志》第21期,2001年6月)也注意到了弥勒下生经问法者有阿难和舍利弗的区别,但没有更多的论述。
    ①[日]松本文三郎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85页。
    ②《大正藏》第14册将之归于竺法护名下的《弥勒下生经》,实际是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十不善品》第三的单行本,
    ①汪志强:《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36页。
    ②《佛说弥勒来时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4页中。
    ①[日]松本文三郎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37页。
    ②可参见释道昱《中国早期的弥勒信仰》,《正观杂志》第20期,2002年3月,第221页。
    ①《佛说弥勒下生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2页中。
    ②《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5页上。
    ①《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2页中-434页上。
    ①关于迦叶传衣的说法,不同的经典有不同的记载,可参考郭忠生《释迦之超越弥勒九劫(之六)》,《正观杂志》第28期,2004年3月,第59-80页。
    ②《弥勒下生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2页中。
    ①《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40,《大正藏》第24册,第409页上。另,相关记载还可参见《大毗婆沙论》,《大正藏》第27册,第698页中-下;《付法因缘藏》,《大正藏》第50册,第300页下;《阿育王传》,《大正藏》第50册,第114页下;《大智度论》卷3,《大正藏》第25册,第78页下。
    ②《增一阿含经》卷35《莫畏品第四十》,《大正藏》第2册,第746页下。
    ①“若于过去七佛所,得闻佛名礼拜供养,以是因缘净除业障”,参见《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9页上。
    ①《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4页中。
    ②《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0页中。
    ③《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7页中。
    ④《佛说弥勒来时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4页下。
    ①[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42页。
    ①《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3页下。
    ②《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8页中。
    ③《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8页下。
    ④参见汤用彤《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17-119页。
    ①张元林:《莫高窟第275窟故事画与主尊造像关系新探》,《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
    ②《弥勒来时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5页上。
    ③《杂譬喻经》卷1,《大正藏》第4册,第499页中。
    ①任平山:《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②《大智度论》卷3,《大正藏》第25册,第79页上。
    ①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0页。
    ②[英]渥德尔著,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18页。
    ③《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卷135,《大正藏》第27册,第698页中。
    ④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3页。
    ⑤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⑥《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卷200,《大正藏》第27册,第1004页上。
    ①[唐]玄奘、窥基著:《大唐西域记》卷3,《大正藏》第51册,第886页中-下。
    ①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②多罗那他著,张建木译:《印度度佛教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72页。关于《大毗婆沙论》的编纂问题,可参考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1页-123页;梁启超《说大毗婆沙》,《佛学研究十八篇》(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4-277页;参见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相关章节,台湾正闻出版社,1968年。
    ③1980年在犍陀罗乌苌国某佛寺故址出土有纪元14年金卷,1996年阿富汗东境大夏佛教遗址发现13捆写在桦树皮上的古代写卷,前者约公元1世纪,后者约公元1-2世纪,这些犍陀罗语三藏未完全释读,但当与迦腻色加王这次结集很有关系。或许就是这次结集后写成的三藏。参见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15页-127页。
    ④[日]羽溪了谛著,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9页。
    ⑤[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42页。
    ⑥[晋]法显:《高僧法显传》,《大正藏》第51册,第858页上。
    ⑦[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29页。
    ①古正美:《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1993年,第189-200页。
    ②虽然都没有标明是“印度弥勒下生信仰”,但考虑到弥勒信仰源自印度,并且这些看法也完全是以通常的弥勒六经中前五部经来讨论的,因此,笔者认为,在此的关于弥勒下生信仰的看法就是其归于印度弥勒下生信仰的看法。
    ③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0年硕士论文,第12页。
    ④杨惠南:《汉译佛经中的弥勒信仰》,《文史哲学报》第35期,1987年12月,第141页。
    ⑤王惠民:《弥勒信仰起源的史学考察》,《炳林寺石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64页。
    ①参见季羡林《季羡林文集》卷11之《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②《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4页上。
    ①《弥勒来时经》,《弥勒下生成佛经》都有关于“慈心”的记录,义净译本《弥勒下生成佛经》则有“大慈”“大悲”之记载,分别见于《大正藏》第14册,第434页中,第435页上,第423页下,第424页下,第427页上-428页上。《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也讲到大慈大悲。可见,阿含弥勒经作为最初的弥勒经所显示的是,弥勒的名称,最初还看不出与“慈心”修习、“大慈大悲”有什么关联,将二者的联系是在大乘佛教的弥勒下生信仰中出现的。
    ②对于弥勒信仰的这个“弥勒”,汉译中有三种情况,一是来自吐火罗语Metrak的音译“弥勒”;二是来自梵文Maitreya的音译“梅咀丽耶”;三是意译“慈氏”。无论音译是什么,但是其意译是很明确的。参见《季羡林文集》第11卷,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62页。
    ①笔者认为当是已佚的西晋竺法护译《弥勒下生经》。
    ②杨白衣:《净土探源》,《净土思想论集体》(一)(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6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③《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大正藏》第12册,第188页下。
    ①印顺:《初期大乘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1994年,第578页。
    ②《佛本行集经》,《大正藏》第3册,第676页中,第680页中-下。
    ①如[隋]吉藏《弥勒经游意》说《上生经》“以大乘为宗体”,见《大正藏》第38册,第263页下;[唐]窥基《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中提到有判《上生经》为小乘教的,见《大正藏》第38册,第278页下。
    ②[唐]新罗.释元晓:《观弥勒上生经宗要》,《大正藏》第38册,第299页下-300页上。
    ①[唐]窥基:《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大正藏》第38册,第278页上。
    ②如[唐]新罗.憬兴《三弥勒经疏》,见《大正藏》第38册。
    ③[印]龙树:《大智度论》卷22,《大正藏》第25册,第227页下。
    ①汪志强:《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51-52页。
    ②[印]龙树:《大智度论》卷4,《大正藏》第25册,第89页中-下。
    ③参见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71-172页。
    ④《长阿含经》卷16,《大正藏》第1册,第102页上-下。
    ⑤《长阿含经》卷1,《大正藏》第1册,第4页上。
    ⑥《长阿含经》卷1,《大正藏》第1册,第30页中。
    ⑦《大方便佛报恩经》卷3,《大正藏》第3册,第163页下。
    ⑧《杂阿含经》卷25,《大正藏》第2册,第179页中。
    ①http://sss2002.51.net/index2.htm
    ②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2页。
    ①如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湾正闻出版社,1994年,第501页;普惠《略论弥勒弥陀净土兴起之原因》,《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
    ②《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5,《大正藏》第8册,第560页上。
    ③《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9,《大正藏》第8册,第577页中。
    ①《生经》卷4,《大正藏》第3册,第95页。
    ②《正法华经》卷10,《大正藏》第9册,第133页中。
    ③参见释大参《敦煌〈观音经〉文献及其相关信仰之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6页。
    ①[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484页。
    ②《高僧传》卷2,《大正藏》第50册,第337页上。
    ①《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第418页下。
    ②《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第418页下-419页上。
    ③[唐]窥基:《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卷2,《大正藏》第38册,第287页下。
    ④关于兜率内外院问题,参见拙文《弥勒信仰的演变:以“兜率天宫”为中心的考察》,《首届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论 文集》(第二编),2009年10月。
    ①《观弥勒菩萨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第419页中。
    ②[唐]窥基:《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卷2,《大正藏》第38册,第291页中。
    ④《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第419页下。
    ①《观弥勒菩萨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0页上。
    ②廖阅鹏:《净土三系之研究》,台北佛光出版社,1989年,第53页。
    ③印顺:《净土新论》,《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编之四),台湾正闻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④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湾正闻出版社,1994年,第759页。
    ⑤《观弥勒菩萨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0页下。
    ①关于密教的定义、名称、历史发展等,可参见吕建福《中国密教史》第一章“导论”之“密教界说”及“密教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②比如观音信仰就全面密教化,形成了具有密教特色的新型观音信仰形态。参见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第四章“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变革”、第八章之“杂密系统观音经典的传入”、第九章之“密教系统观音经典的输入”“密教观音信仰的流行”,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③松本文三郎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35页、44页。
    ④李玉珉:《隋唐之弥勒信仰与图像》,《艺术学》第1期,1987年,第92页。
    ⑤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与佛教诸宗派的关系》,《中华佛学学报》第5期,1992年,第226-228页。
    ⑥7世纪《大日经》、《金刚顶经》等密教经典理论产生,并形成身、口、意“三密”诸法。学者称此前为“杂密”时期,此后为“纯密”时期。关于密教的特征内涵,可参见黄心川《印度哲学史》第八章“佛教哲学”之五“密教”,商务印书馆,1989年。
    ⑦又作“神咒”、“禁咒”、“密咒”、“真言”等。按佛经释论如《大智度论》卷五云:“陀罗尼者,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集种种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譬如完器盛水,水不漏散。能遮者,恶不善心生,能遮不令生。若欲作恶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罗尼。”
    ①大村西崖:《密教发达志》(上),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73册,华宇出版社,1988年,第5页。
    ②如《中阿含经》卷41(《大正藏》第1册,第689页下)云:“世尊为梵志梵摩说呪愿。”又《四分律》卷27(《大正藏》第22册,第754页上)云:“若诵治腹内虫病呪,若诵治宿食不消呪,若学书若诵世俗降伏外道呪,若诵治毒呪以护身故无犯。”又《十诵律》卷9(《大正藏》第23册,第64页中)云:“比丘往语婆罗门子比丘言:汝婆罗门种,用出家受戒为。汝应读吠陀经亦应教他人读,自作天祠亦教他作,读饮食呪蛇呪疾行呪劬罗呪揵陀罗呪。如是种种婆罗门事汝应作。”
    ③大村西崖:《密教发达志》(上),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73册,华宇出版社,1988年,第27页。
    ④李利安教授认为“窥音菩萨”就是观音菩萨,但就经论的解释来看,笔者仅见圆测《解深密经疏》卷8中提到“毗摩诘经窥音菩萨,决定总持经云名光世音如来”,窥音菩萨即观音菩萨。即便如此,但《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所显示的仍是观音菩萨地位的不显,其名称都还没有得到最后的确定。参见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第172-175页:《卍新纂续藏经》,第356页中。
    ⑤《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大正藏》第19册,第680页中-下。
    ⑥《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大正藏》第19册,第682页中。
    ①参见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第四章“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变革”、第八章之“杂密系统观音经典的传入”、第九章之“密教系统观音经典的输入”“密教观音信仰的流行”,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②《佛说持句神咒经》,《大正藏》第21册,第864页下。
    ③此处“弥勒菩萨等八十人”也许包含有观音、文殊菩萨等,但毕竟没有明确提出这些菩萨的名称,反映的仍是弥勒菩萨地位的突显。
    ④据利安师研究,观音与陀罗尼的关系大约在4世纪真正开始,笔者认为文殊与陀罗尼结合的时间之相当。参见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22页。
    ⑤松本文三郎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69页。
    ①据《陀罗尼经序》(《大正藏》第18册,第785页上)载,阿地瞿多唐永徽二年即652年到长安,永徽五年即655年译毕此经。而《法苑珠林》卷16"弥勒部”有“愿见弥勒佛咒”,道世自注为“西国三藏口授得之”。道世于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0)奉诏参与译场,结合阿地瞿多来华时间及译经事业,笔者认为此“西国三藏”当为阿地瞿多。
    ②《陀罗尼集经》,《大正藏》第18册,第785页中。
    ③《陀罗尼集经》,《大正藏》第18册,第869页中。
    ④《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大正藏》第18册,第241页上。
    ①《贤劫十六尊》,《大正藏》第18册,第339页中。
    ②《法身清净毘卢遮那心地法门成就一切陀罗尼三种悉地》,《大正藏》第18册,第778页上。
    ③《佛本行集经》卷1,《大正藏》第3册,第656页中。
    ④[日]神林隆净:《菩萨思想的研究》,《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66册,华宇出版社,1988年,第158页。
    ①《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第418页中。
    ②[日]松本文三郎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71页。
    ③两经可能是从更大的经中抄出。参见松本文三郎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④今《大正藏》第20册,有以弥勒(慈氏)为名的密教经典四部, [唐]善无畏译《慈氏菩萨略修愈誐念诵法》,[宋]法贤译《佛说慈氏菩萨陀罗尼》,[宋]法贤译《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清]工布查布译《佛说弥勒菩萨发愿王偈》。最后一部是清人据梵本而译出的,从该经内容看,属于弥勒上生信仰,仅开头有咒语以及末尾写到“成就真实大方便门”显示出密教化色彩。
    ①《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0册,第600页中-下。
    ②《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大正藏》第12册,第188页中。
    ①《治禅病秘要法》,《大正藏》第15册,第341页下。
    ②《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大正藏》第21册,第538页中,539页下,540页中。
    ③[唐]道世:《法苑珠林》之“咒术篇”,《大正藏》第53册,第736页中。
    ①《一字佛顶轮王经》,《大正藏》第19册,第253页中。
    ②《八名普密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1册,第883页下。
    ③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与佛教诸宗派的关系》,《中华佛学学报》第5期,1992年,第227页⑨
    ④汪娟:《唐宋古逸佛教忏仪研究》,文津出版,2008年,第195页。
    ①李致忠:《国图入藏(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刊印考》,《文献集刊》2002年第4期。
    ②《金石萃编》卷125,转引自严耀中《汉传密教》,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24页。
    ③[清]弘赞:《兜率龟镜集.后集》“经咒愿文”条,《卍新纂续藏经》第88册,第71页上。
    ④《慈氏菩萨略修瑜伽念诵法》,《大正藏》第20册,第590页上,593页中,598页下,599页下。
    ①谈玄:《显密融通兜率净土观》,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9册(《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111页。
    ②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与佛教诸宗派的关系》,《中华佛学学报》第五期,1992年,第228页
    ③邢军:《广元千佛崖初唐密教造像析》,《文物》1990年第3期。
    ④《望月佛教大辞典》“空海”条,第640页下:“弥勒菩萨来迎图”条,第4819页上。又见《佛光大辞典》第4387页下。
    ⑤[日]清水谷恭顺:《天台之密教》,吴立民主编《威音文库.密乘》(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23页。
    ⑥[日]清水谷恭顺:《天台之密教》,吴立民主编《威音文库.密乘》(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4页。
    ⑦[日]宫治昭著,李静杰译:《弥勒信仰与美术——从印度到中国》,《艺术史研究》第八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
    ①李玉珉:《隋唐之弥勒信仰与图像》,《艺术学》第一期,1987年,第105页。
    ②《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第419页上。
    ③《八大菩萨曼荼罗经》,《大正藏》第20册,第675页中。
    ④《慈氏菩萨略修瑜伽念诵法》,《大正藏》第20册,第591页上。
    ⑤《慈氏菩萨略修瑜伽念诵法》,《大正藏》第20册,第595页中。
    ①曾经看到一条材料说敦煌275窟的泥塑弥勒像:头戴五佛冠,长发披垂于肩,慈眉善目,作低头静思状,上身袒露,饰以璎珞,下身穿羊肠大裙,曲肱于胸前,右手在上,其大指与中指、无名指捏在一起,左手在下虚承,相距一掌之遥,作抱物状,赤脚相交,坐于方形狮子座上。显然是密教弥勒图像,但笔者今未查到出处,只待来日去敦煌考察一见。
    ②[唐]一行:《大日经义释》,《卍新纂续藏经》第23册,第434页下。
    ③[唐]一行:《大昆卢遮那成佛经疏》,《大正藏》第39册,第718页上。
    ④[辽]觉苑:《大日经义释演密钞》,《卍新纂续藏经》第23册,第627页中。
    ⑤[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上),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2页。
    ①[唐]道世:《法苑珠林》卷35,《大正藏》第53册,第560页下-561页下。
    ②Inchang Kim,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New Delhi:D.K. Printworld (P) Ltd.,1997, p15.
    ①《吽迦陀野仪轨》,《大正藏》第21册,第245页中。
    ②[唐]僧详:《法华传记》,《大正藏》第51册,第78页下。
    ③13世纪高丽僧人一然撰著《三国遗事》中载武王因见“弥勒三尊”而建弥勒寺。参《大正藏》第49册,第979页中。
    ④《杂譬喻经》,《大正藏》第14册,第499页中。
    ①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湾正闻出版社,1994年,第154页。
    ②[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10,中华书局,2000年,第.850页。
    ③《惟日杂难经》,《大正藏》第17册,第608页下。
    ④[唐]慧立本、彦悰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3,《大正藏》第50册,第233页下。
    ⑤多罗那他著,张建木译:《印度佛教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122页。
    ①[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4,中华书局,2000年,第389页。
    ②[唐]慧立本、彦悰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3,《大正藏》第50册,第233页上。
    ③《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9,《大正藏》第8册,第909页上。
    ①[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0,《大正藏》第55册,第71页中。
    ②[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0,《大正藏》第55册,第71页下。
    ③[梁]慧皎:《高僧传》卷2,《大正藏》第50册,第334页中。
    ④[梁]僧祐:《出三藏记集》之“智严法师传”,《大正藏》第55册,第113页下。
    ⑤[辽]非浊:《三宝感应要略录》,《大正藏》第51册,第883页上。
    ①[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3,中华书局,2000年,第295页。
    ②[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10,《大正藏》第55册,第71页下。
    ③[晋]法显:《高僧法显传》,《大正藏》第51册,第863页中。
    ④[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9,中华书局,2000年,第706页。
    ①[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10,中华书局,2000年,第843-845页。
    ①关于观音菩萨在清辨故事中的角色讨论,可以参见李利安《观音信仰渊源与传播》,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57-168页。
    ②[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12,中华书局,2000年,第1014页。
    ③[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5,中华书局,2000年,第845页。
    ①[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5,中华书局,2000年,第452页。
    ①[唐]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83页。另,可参考释道昱《中国早期的弥勒信仰——以道安为主的探讨》,《正观杂志》第20期,2002年3月。
    ②[唐]慧立本,彦惊笺:《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正藏》第50册,第237页下。
    ③[唐]冥详: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大正藏》第50册,第218页下。
    ④见拙文《弥勒信仰的演变:以“兜率天宫”为中心的考察》,《首届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二编),2009年10月。
    ①《杂譬喻经》卷1,《大正藏》第4册,第499页中。
    ②[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3、卷7、卷9,中华书局,2000年,第303页、565页、706页。
    ①[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7,中华书局,2000年,第564-567页。
    ① Nattier, Jan.:The Meaning of the Maitreya Myth:A Typological Analysis. Maitreya, the Futrue Buddh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p.p.23-36.
    ②[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7,中华书局,2000年,第675-676页。
    ①[唐]道世:《法苑珠林》卷29,《大正藏》第53册,第502页下。
    ②[唐]道世:《法苑珠林》卷29,《大正藏》第53册,第503页中。
    ③[辽]非浊:《三宝感应要略录》,《大正藏》第51册,第844页中。
    ④释见证:《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弥勒图像与信仰》,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80-181页。
    ①参见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第三章“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发展”,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78-119页。
    ②[晋]法显:《高僧法显传》,《大正藏》第51册,第858页上。
    ①[日]宗性抄:《名僧传抄》引《名僧传第二十六》法盛条,《卍新纂续藏经》第77册,第358页下。
    ②同上。
    ③[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3,中华书局,2000年,第295页。
    ④[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11,中华书局,2000年,第889页。另,[辽]非浊《三宝感应要略录》卷1记载云“若至心祈请,必示妙身告吉凶”,见《大正藏》第51册,第830页上。
    ①[晋]法显:《高僧法显传》,《大正藏》第51册,第864页上。
    ②[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7,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64-567页。
    ①[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7,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566页“注释(一)”
    ②[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9,中华书局,2000年,第706页。
    ③今本《大唐西域记》卷7“尼波罗国”未载,但道宣《释迦方志》及《续高僧传》、道世《法苑珠林》都有载,今学者已指出三书当出自《西域记》最初写本。参见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下),中华书局,2000年,第617 页“校勘”。
    ①[唐]道宣:《续高僧传》卷4,《大正藏》第50册,第450页下;另道宣《释迦方志》卷1,《大正藏》第51册,第961页上。
    ②[唐]道宣:《法苑珠林》卷29,《大正藏》第53册,第501页下。
    ③[唐]道宣:《法苑珠林》卷24,《大正藏》第53册,第405页上。
    ①《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第419页下。
    ②也有学者试图在天冠与弥勒之间找到某种链接,认为弥勒头戴宝冠的王者形象其背后有转轮圣王的影子。参见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498-500页。
    ③参见张淼《佛教“疑伪经”与弥勒信仰——以佛教经录为中心的考察》,《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①[晋]法显:《高僧法显传》,《大正藏》第51册,第865页下。
    ②同上。
    ③ cf. B. Rowland, "Bodhisattva or Deified Kings:A Note on Gandharan Sculpture", Chi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 Archive, vol.15,1961, p.6, Fig.1.
    ③[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501页。
    ①[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40页。
    ②同上。
    ③《法灭尽经》,《大正藏》第12册,第1119页中。
    ④《贤愚经》卷12,《大正藏》第4册,第435页下。
    ⑤[晋]法显:《高僧法显传》,《大正藏》第51册,第858页中。
    ⑥[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上),中华书局,2000年,第296页。
    ⑦[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42页。
    ①[日]香川孝雄:《弥勒思想的开展》,《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9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②[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00页。
    ③[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97页,第208页,“图表一览”之第14页
    ④参见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21页。
    ①[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08页。
    ①铭文作“弥勒佛”,但是有学者认为该作“弥勒菩萨”,这是忽略了七佛一弥勒造像在内涵表达上还有七佛为过去佛、弥勒为现在佛的涵义,而这正是弥勒下生信仰的核心内容。参见殷光明《北凉石塔上的易经八卦与七佛一弥勒造像》,《敦煌研究》,1997年第1期。
    ②[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09页。
    ③宫治昭著,李静杰译:《弥勒信仰与美术——从印度到中国》,《艺术史研究》第八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4页。
    ①殷光明:《北凉石塔上的易经八卦与七佛一弥勒造像》,《敦煌研究》,1997年第1期。
    ②[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8,中华书局,2000年,第673页。
    ①[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223页。
    ②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于传播》,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96页。
    ③参见[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10,中华书局,2000年,第843-845页。
    ①M. Stutley, The Illustrated Dictionary of Hindu Iconography, London-Boston,1985, p.66.,转引自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第241。
    ②上原和认为香油壶是与犍陀罗弥勒菩萨具有的弥赛亚性格相关,参见上原和著,蔡伟堂译《犍陀罗弥勒菩萨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关于弥勒性格的弥赛亚问题,参见第二章相关叙述。
    ③《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0页中。
    ①[魏]郦道元:《水经注》卷2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宿白:《南朝龛像遗迹初探》,《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87页。
    ③饶宗颐:《早期青州与佛教的因缘》,《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52页。
    ④[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11页。
    ⑤[晋]法显:《高僧法显传》,《大正藏》第51册,第864页下。
    ①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考肥冢隆《莫高窟第275窟交脚菩萨像与犍陀罗的先例》,《敦煌研究》1990年第1期。另,释见证《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弥勒图像与信仰》,四川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第143-149页。
    ②关于思惟菩萨像,研究者指出,大约2世纪在印度出现,延续到4.5世纪,但其图像意义并没有固定,传入中国后图像意义逐步确定,指释迦菩萨或弥勒菩萨,但二者在造型上区别不大。参见李玉珉《“半跏思惟像”再探》,《故宫学术季刊》3卷3号,1986年2月。
    ①多罗那他著,张建木译:《印度佛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08页。
    ②参见季羡林《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季羡林卷》之《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之“《般若经》起源地的问题”,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③参见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02-103页。
    ①参见渥德尔著,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37-338页。
    ②《道行般若经》卷4,《大正藏》第8册,第443页中。
    ③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校记》(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75页。
    ①《道行般若经》卷6,《大正藏》第8册,第457页下。
    ②《道行般若经》卷5,《大正藏》第8册,第451页中。
    ①参见《道行般若经》卷3,《大正藏》第8册,第438页上-439页中;另,相同的内容还见《放光般若经》卷8,《大正藏》第8册,第57页上-58页中。
    ②《放光股若经》卷2,《大正藏》第8册,第10页中。
    ①《放光般若经》卷9,《大正藏》第8册,第66页下。
    ①《放光般若经》卷13,《大正藏》第8册,第92页上。类似的说到弥勒具有甚深智慧,可以解答般若法义的情况,还可参见《大智度论》卷75,《大正藏》第25册,第587页下-588页上。
    ②释道昱:《中国早期的弥勒信仰——以道安为主的讨论》,《正观杂志》第20期,2002年3月,第201页。
    ③《大乘方等要慧》,《大正藏》第12册,第186页中。
    ④《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大正藏》第26册,第233页中。
    ①《大乘方等要慧》,《大正藏》第12册,第186页下。
    ②《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大正藏》第26册,第233页中。
    ③[日]松本文三郎著,张元林译:《弥勒净土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①[印]龙树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46,《大正藏》第25册,第394页中。
    ②《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大正藏》第16册,第819页上。
    ①《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大正藏》第16册,第821页上。
    ②方广铝:《禅观与念佛》,《闽南佛学院学报》2000年第一期(总第23期)。
    ①《过去现在因果经》卷3,《大正藏》第3册,第638页上。
    ②《大智度论》卷28,《大正藏》第25册,第268页中。
    ①“四念处”,即身念处、受念处、意念处、法念处。“五停心观”,即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数息观;或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观佛观、数息观。参见丁福宝《佛学大词典》。
    ②方广錩:《禅观与念佛》,《闽南佛学院学报》2000年第一期(总第23期)。
    ③类似的说法,见《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4页中-425页中。
    ①《佛说弥勒下生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1页下。
    ②《佛说弥勒来时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4页下。
    ③《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大正藏》第14册,第424页中。
    ④《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0页上。
    ①《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7页上。
    ②关于佛陀跋陀罗与鸠摩罗什的交往,可以参见《高僧传》卷2,《大正藏》第50册。
    ③《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10,《大正藏》15册,第493页下。
    ④殷光明:《北凉石塔述论》,《敦煌学辑刊》1998年第1期。
    ⑤《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2页下。
    ①《大宝积经》卷86,《大正藏》第11册,第492页下。
    ②《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3页下-434页上。
    ③《禅秘要法经》卷3,《大正藏》第15册,第265页中。
    ①《大智度论》卷28,《大正藏》第25册,第264页中。
    ②《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36,《大正藏》第7册,第753页下。
    ③参见[日]入泽崇撰,苗利辉译《禅定僧:近来日本学者对克孜尔石窟图像的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①鸠摩罗什本人对禅观非常重视,其翻译的禅观经典有:《坐禅三昧经》、《禅法要解》、《禅秘要法经》、《思惟略要法》等,见《大正藏》第15册;罗什传记见《高僧传》卷2,《大正藏》第50册。关于罗什在中国传译开展禅法,可参见赖鹏举《关河的禅法——中国大乘禅法的肇始》,《东方宗教研究》第5期,1996年10月;赖鹏举《关河的“般若”禅法》,《圆光佛学学报》第6期,2000年12月。
    ②[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59页。
    ③隋慧远在《大乘义章》中就说,禅定“名别不同,略有七种。一名为禅,二名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舍。禅者,是其中国之言。此翻名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思惟修者,从因立称,于定境界审意筹虑名曰思惟。思心渐进说为修习,从克定名思惟修寂,亦可此言当体为名。禅定之心正取所缘名曰思惟,思心增进说为修习。功德丛林者,从果为名,智慧神通四无量等是其功德,众德积聚说为丛林,定能生之,因从果目,是故说为功德丛林。”见《大乘义章》卷13,《大正藏》第44,第718页上。
    ④#12
    ①《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2,《大正藏》15册,第656页上。
    ②《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3,《大正藏》15册,第659页中。
    ③《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4,《大正藏》15册,第664页中。
    ①《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4,《大正藏》15册,第665页中。
    ②《禅秘要法经》卷1,《大正藏》第15册,第250页中。
    ③《禅秘要法经》卷2,《大正藏》第15册,第254页下。
    ①[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88页。
    ②《禅秘要法经》卷3,《大正藏》第15册,第268页上。
    ③《禅秘要法经》卷3,《大正藏》第15册,第268页上。另罗什译《思惟要略法》之《不净观法》中也说到“命终随意生诸佛前,不尔必至兜率天上得见弥勒”,参见《思惟要略法》,《大正藏》第15册,第298页下。
    ④《五门禅经要用法》,《大正藏》第15册,第332页下。
    ①《佛说弥勒来时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4页中-435页下。
    ②《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4页上-下。
    ③关于弥勒修法的这些名称,是多罗那他在讲无著、世亲、师子贤等这些弥勒信仰者的修持时说到的。详见多罗那他著、张建木译《印度佛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2、161、209页。敦煌写卷中发现的弥勒禅有两种,即弥勒慈悲禅(慈心三昧)和弥勒无分别禅。据宗舜研究,弥勒慈悲禅与世亲《阿毗达摩俱舍论》中谈到的四无量心中慈心的修法完全一样,如此看来,无著、世亲、师子贤所修的禅法其实就是弥勒慈心三昧。关于宗舜文,见注释②。
    ④关于“弥勒禅法”的相关论述,参见宗舜《敦煌写卷所揭弥勒禅之初探——北京图书馆藏月091(7119)号卷子解读之一》,《戒幢佛学》,岳麓书社,2002年。
    ⑤郭忠生:《释尊之超越弥勒九劫(之二)》,《正观杂志》第23期,2002年12月,第114页。
    ①同注释②。
    ②[唐]慧立本,彦悰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3,《大正藏》第50册,第234页上。
    ③汤用彤:《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71页。
    ④[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388页。
    ⑤王青: 《魏晋南北朝佛教信仰与神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03-104页。
    ⑥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187-188页。另从造像题记与敦煌遗书中的关于弥勒信仰的发愿文,虽也说往生兜率、值遇龙华三会云云,但多是为皇帝、七世父母、师僧、父母、兄弟、眷属、众生祈愿增福延寿,反映出弥勒信仰中国化的特点。同时从这些题记与愿文,可见到弥勒信仰与西方净土的混同。这都是与古代印度弥勒信仰殊为不同的地方。参见黄徵、吴伟校注《敦煌愿文集》,岳麓书社,1995年。
    ①宗舜:《敦煌写卷所揭弥勒禅之初探——北京图书馆藏月091(7119)号卷子解读之一》,《戒幢佛学》,岳麓书社,2002年。
    ②关于印度瑜伽行派的学说发展以及传入中土形成“法相唯识宗”的种种情况,可参考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相关章节,凤凰出版社,2008年。
    ③参见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师与论书之研究》第十二章(?)宾瑜伽师的发展”之“弥勒与大乘瑜伽”,正闻出版社,1968年。
    ④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0-171页。另可参见宇井伯寿《弥勒菩萨と弥勒论师》,《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卷1号,1952年7月。
    ①《婆薮槃豆法师传》,《大正藏》第50册,第188页下。
    ②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1页。
    ③关于无著传习弥勒学说并建立瑜伽行派的说法,藏传佛教也有相关记载,虽与《婆薮槃豆法师传》有所不同,但对于无著世亲信仰弥勒,皈依弥勒、修习弥勒法、传扬弥勒学说是一致的。参见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2-133页。
    ①《婆薮槃豆法师传》,《大正藏》第50册,第188页下。
    ②虽说对于同样的经典,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诠释。但是就无著与弥勒信仰的关系而言,再联系到弥勒信仰本身的发展来看,认为《弥勒下生经》、《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是在无著的领导下制作的观点是笔者不能认同的。参见古正美《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1993年,第510-512页。
    ③“弥勒五论”皆有传承,如元魏菩提留支译《金刚仙论》卷10就讲到《金刚般若论》自弥勒传至菩提流支(公元508年至洛阳),“始二百年许,未曾断绝故”,由此亦可知无著世亲时代在公元4-5世纪为不误。参见元魏菩提留支译《金刚仙论》卷10,《大正藏》第25册,第874页中。
    ④关于“弥勒五论”及无著、世亲著述,参见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1-172页;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上),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①[唐]法藏:《华严经传记》卷1,《大正藏》第51册,第156页下。
    ②[唐]惠英撰,胡幽贞刊纂:《大方广华严经感应传》,《大正藏》第51册,第173页中。另,此处的说法当是来自《华严经传记》的记载,参见法藏《华严经传记》卷1,《大正藏》第51册,第156页中-下。
    ③多罗那他著,张建木译:《印度佛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8页。
    ④多罗那他著,张建木译:《印度佛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22-128页。
    ⑤《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2,《大正藏》第45册,第143页中。
    ①[唐]慧立本,彦悰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2,《大正藏》第50册,第226页中。
    ②任平山:《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①《异部宗轮论》,《大正藏》第49册,第16页上。
    ②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8页。
    ③《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3讲到玄奘在印度向观音菩萨祈请发三愿,三愿之一即是“愿生覩史多宫事慈氏菩萨”;同卷讲到玄奘的老师戒贤也是愿生弥勒处,并受弥勒的嘱咐要将《瑜伽论》等传授给玄奘。以上分别见《大正藏》第50册,第239页下、237页上。
    ④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下),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630页。
    ⑤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0年硕士论文,第115页。
    ⑥[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卷10,中华书局,2000年,第837页。
    ⑦[唐]慧立本、彦惊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3,《大正藏》第50册,第233页下。
    ①五浊,即劫浊,指充满天灾人祸;见浊,指邪见充斥;烦恼浊,指众生被烦恼扰乱;众生浊,指众生健康不佳,精神萎靡;命浊,指众生寿命短促。参见荻原云来《梵和大词典》(上),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②《别译杂阿含经》卷6,《大正藏》第2册,第419页中。
    ①《杂阿含经》卷32,《大正藏》第2册,第226页下。
    ②《弥勒下生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3页中。
    ③《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5页中。
    ④《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4页上。
    ⑤《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7页下。
    ①《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5页上。
    ②《佛说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2页中。
    ①《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大正藏》第12册,第188页上-189页上。
    ②《菩萨处胎经》卷2,《大正藏》第12册,第1025页上。
    ①[日]三石善吉著,李遇玫译:《中国的千年王国》,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83-90页。另外,关于论者述及的与弥勒信仰相关的所谓弥赛亚、终末论问题,可以参考E. Zurcher, "Prince Moonlight——Messianism and Eschatology in Early Medieval Chinses Buddhism", Toung Pao Vol.68,1982.
    ①《大方等大集经》卷4,《大正藏》第13册,第22页中。
    ②《大方等大集经》卷18,《大正藏》第13册,第126页下-127页上。
    ③《佛说方等般泥洹经》卷1,《大正藏》第12册,第920页上。
    ①《大悲经》卷2,《大正藏》第12册,第953页上-954页上。
    ②[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503页。
    ③杨惠南:《汉译佛经中的弥勒信仰——以弥勒上、下经为主的研究》,《文史哲学报》第35期1987年12月,第125页。
    ④ Joseph M., "The Many Faces of Maitreya:A Historian of Religions' Reflections", in Alan Sponberg and Helen Hardacre, eds., Maitreya, the Future Buddh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9.
    ⑤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55页。
    ⑥相当于《中阿含经》卷15之《转轮圣王经》,南传的《转轮圣王师子吼经》,但《转轮圣王经》中没有提及未来佛弥勒事和转轮王施宝幢出家的内容。
    ①关于以佛法改造婆罗门的祭法,《长阿含经》卷15《究罗檀头经》就体现了这个主旨,南传《长尼伽耶》5与之相应。
    ②宫治昭著、李静杰译:《弥勒信仰与美术——从印度到中国》,《艺术史研究》第八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4页。
    ①《经集》第三品《大品》第7章《赛罗经》。
    ①《中阿含经》卷11,《大正藏》第1册,第493页上。
    ②相关内容还见如《长阿含经》之《游行经》,《大正藏》第1册,第21页中;《佛般涅槃经》,《大正藏》第1册,第169页下:《般涅槃经》,《大正藏》第1册,第185页中。
    ③[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第503页。
    ①《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3,《大正藏》第9册,第330页上-330页中。
    ②所谓十善,与十恶相对,亦谓十善业、十善道、十善业道,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十种道德行为。
    ③《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6,《大正藏》第24册,第26页上。
    ①Hubbard, Jamie., A Tale of Two Times:Preaching in the Latter Age of The Dharma, NUMEN 46, p.193,转引自郭忠生《释迦之超越弥勒九劫(之一)》,《正观杂志》第21期,2002年6月,第146页。
    ②Zhihua Yao, KINGSHIP AND PRIESTHOOD:Twin Messianism of Buddhism and Qumran, p.9.(未刊稿)
    ①郭忠生:《释迦之超越弥勒九劫(之三)》,《正观杂志》第24期,2003年3月,第19页。
    ②关于转轮王政治相关问题,研究最多的是台湾学者古正美,可参考古正美《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1993年;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台湾商周出版社,2003年。
    ③《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第419页下。
    ④同上。
    ⑤《中阿含经.转轮王经》,《大正藏》第1册,第520页下-521页下。
    ⑥《长阿含经.游行经》中对拘舍婆提有详细的描绘,详见《大正藏》第1册,第21页中。
    ⑦《鞞婆沙论》卷7之,《大正藏》第28册,第465页下。
    ⑧《贤劫经》卷8,《大正藏》第14册,第64页上。
    ①[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498页。
    ①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1994年,第493页。
    ②[唐]道世:《法苑珠林》卷16,《大正藏》第53册,第6页上:又见道世《诸经要集》卷1,《大正藏》第54册,第6页下。
    ①邓绍光:《净土、上帝国度,以及此世的批判与更新》,赖品超、学愚主编《天国、净土与人间:耶佛对话与社会关怀》,中华书局,2008年,第439页。
    ①《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大正藏》第12册,第188页下。
    ②《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第434页上。
    ③《弥勒下生经》,《大正藏》第14册,第423页中。
    ④[日]三石善吉著,李遇玫译:《中国的千年王国》,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68页。
    ①圣严:《净土在人间》,法鼓文化,2003年,第134-135页。
    ②五衰相:一者头上花萎,二者腋下汗出,三者衣裳垢腻,四者身失威光,五者不乐本座。参见《佛本行集经》卷5,《大正藏》第3册,第676页下。
    ①Inchang Kim,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D.K. Printworld (P) Ltd., New Delhi,1997, p.13.
    ②杨惠南:《汉译佛经中的弥勒信仰——以弥勒上、下经为主的研究》,《文史哲学报》第35期,1987年12月,第138页。
    ③《大智度论》卷9,《大正藏》第25册,第124页中。
    ④《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1,《大正藏》第39册,第583页上。
    ⑤郭忠生:《释尊之超越弥勒九劫(之二)》,《正冠杂志》第23期,2002年12月,第111页。
    ①[日]中村元著,江地支译:《慈悲》,东大图书馆,第38页。
    ②[印]龙树:《大智度论》卷27,《大正藏》第25册,第256页中。
    ①何则阴:《论天国与净土之实践性特征》,赖品超、学愚主编《天国、净土与人间:耶佛对话与社会关怀》,中华书局,2008年,第399页。另,关于佛教的人间性与超人间性的论述,可参见李利安《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
    [1]《长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2]《中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3]《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4]《佛般泥洹经》,《大正藏》第1册。
    [5]《佛说古来世时经》,《大正藏》第1册。
    [6]《方广大庄严经》,《大正藏》第3册。
    [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正藏》第3册。
    [8]《修行本起经》,《大正藏》第3册。
    [9]《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大正藏》第3册。
    [10]《悲华经》,《大正藏》第3册。
    [11]《佛说普曜经》,《大正藏》第3册。
    [12]《佛本行集经》,《大正藏》第3册。
    [13]《太子瑞应本起经》,《大正藏》第3册。
    [14]《过去现在因果经》,《大正藏》,第3册。
    [15]《贤愚经》,《大正藏》第4册。
    [16]《僧伽罗刹所集经》,《大正藏》第4册。
    [17]《佛说十二游经》,《大正藏》第4册。
    [18]《佛说兴起行经》,《大正藏》第4册。
    [19]《大庄严论经》,《大正藏》第4册。
    [20]《杂宝积经》,《大正藏》第4册。
    [21]《杂譬喻经》,《大正藏》第4册。
    [22]《旧杂譬喻经》,《大正藏》第4册。
    [23]《出曜经》,《大正藏》第4册。
    [24]《佛本行集经》,《大正藏》第3册。
    [2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5册。
    [26]《放光般若经》,《大正藏》第8册。
    [27]《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8册。
    [29]《道行般若经》,《大正藏》第8册。
    [30]《佛本行经》,《大正藏》第4册。
    [31]《摩诃般若钞经》,《大正藏》第8册。
    [32]《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册。
    [33]《妙法莲花经》,《大正藏》第9册。
    [34]《正法华经》,《大正藏》第9册。
    [35]《观佛三昧海经》,《大正藏》第15册。
    [36]《婆薮槃豆法师传》,《大正藏》第50册。
    [37]《大乘入楞伽经》,《大正藏》第16册。
    [38]《大方广佛华严经》(东晋佛驮跋陀罗译本),《大正藏》第9册。
    [39]《大方广佛华严经》(唐代般若译本),《大正藏》第10册。
    [40]《大方广佛华严经》(唐代实叉难陀译本),《大正藏》第10册。
    [41]《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大正藏》第10册。
    [42]《大宝积经》,《大正藏》第11册。
    [43]《坐禅三昧经》,《大正藏》第15册。
    [44]《禅法要解》,《大正藏》第15册。
    [45]《思惟要略法》,《大正藏》第15册。
    [46]《佛说大乘方等要慧经》,《大正藏》第12册。
    [47]《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大正藏》第12册。
    [48]《大悲经》,《大正藏》第12册。
    [49]《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大正藏》第12册。
    [50]《大方等大集经》,《大正藏》第13册。
    [51]《菩萨念佛三昧经》,《大正藏》第13册。
    [52]《佛说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
    [53]《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
    [54]《佛说弥勒来时经》,《大正藏》第14册。
    [55]《弥勒菩萨下生经》,《大正藏》第14册。
    [56]《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
    [57]《佛说弥勒大成佛经》,《大正藏》第14册。
    [58]《佛说佛名经》,《大正藏》第14册。
    [59]《维摩诘经》,《大正藏》第14册。
    [60]《无所有菩萨经》,《大正藏》第14册。
    [61]《禅秘要法经》,《大正藏》第15册。
    [62]《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大正藏》第15册。
    [63]《菩萨璎珞经》,《大正藏》第16册。
    [64]《佛说华手经》,《大正藏》第16册。
    [65]《佛藏经》,《大正藏》第16册。
    [66]《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大正藏》第16册。
    [67]《慈氏所说大乘缘生稻芊喻经》,《大正藏》第16册。
    [68]《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大正藏》第17册。
    [69]《大宝积经弥勒问八法念》,《大正藏》第11册。
    [70]《大宝积经弥勒所问会》,《大正藏》第11册。
    [71]《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大正藏》第12册。
    [72]《慈氏略修瑜伽念诵法》,《大正藏》第20册。
    [73]《佛说慈氏誓愿陀罗尼经》,《大正藏》第20册。
    [74]《佛说慈氏菩萨陀罗尼》,《大正藏》第20册。
    [75]《佛说弥勒菩萨发愿王偈》,《大正藏》第20册。
    [76]《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大正藏》第21册。
    [77]《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
    [78]《根本说一切有部昆奈耶药事》,《大正藏》第24册。
    [79]《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大正藏》第24册。
    [80]《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大正藏》第24册。
    [81]《十诵律》,《大正藏》第23册。
    [82]《四分律》,《大正藏》第22册。
    [83]《鞞婆沙论》,《大正藏》第28册。
    [84]《阿昆达磨大昆婆沙论》,《大正藏》第28册。
    [85]《阿昆达磨俱舍论》,《大正藏》,第29册。
    [86]《阿昆达磨顺正理论》,《大正藏》第29册。
    [87]《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大正藏》第15册。
    [88]《金刚仙论》,《大正藏》第25册。
    [89]《岛史》,《南传大藏经》第60卷。
    [1][晋]法显:《高僧法显传》,《大正藏》第51。
    [2][后秦]僧肇:《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
    [3][梁]宝唱:《比丘尼传》,《大正藏》第50册。
    [4][梁]惠皎:《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
    [5][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大正藏》第55册。
    [6][梁]僧祐:《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
    [7][隋]吉藏:《弥勒经游意》,《大正藏》第38册。
    [8][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大正藏》第49册。
    [9][隋]彦琮等:《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册。
    [10][隋]法经:《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册。
    [11][隋]翻经沙门及学士等合撰:《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册。
    [12][隋]吉藏:《法华经义疏》,《大正藏》第34册。
    [13][隋]吉藏:《维摩经义疏》,《大正藏》第38册。
    [14][隋]慧远:《大乘义章》,《大正藏》第44册。
    [15][唐]道宣:《大唐内典录》,《大正藏》第55册。
    [16][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册。
    [17][唐]静泰:《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册。
    [18][唐]道世:《诸经要集》,《大正藏》第54册。
    [19][唐]明佺等:《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大正藏》第55册。
    [20][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大正藏》第55册。
    [21][唐]元晓:《弥勒上生经宗要》,《大正藏》第38册。
    [22][唐]窥基:《观弥勒上生兜率天经赞》,《大正藏》第38册。
    [23][唐]憬兴:《三弥勒经疏》,《大正藏》第38册。
    [24][唐]道宣:《释迦方志》,《大正藏》第51册。
    [25][唐]玄奘述、辩机撰:《大唐西域记》,《大正藏》第51册。
    [26][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正藏》第50册。
    [27][唐]道宣:《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
    [28][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大正藏》第51册。
    [29][唐]迦才:《净土论》,《大正藏》第47册。
    [30][唐]道绰:《安乐集》,《大正藏》第47册。
    [31][唐]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大正藏》第35册。
    [32][唐]道宣:《广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
    [33][唐]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大正藏》第35册。
    [34][唐]失名:《弥勒上生经述赞》,《卍新纂续藏经》第21卷。
    [35][唐]失名:《弥勒下生经述赞》,《卍新纂续藏经》第21卷。
    [36][唐]道世:《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册。
    [37][辽]非浊集:《三宝感应要略录》,《大正藏》第51册。
    [38][宋]宗性抄:《名僧传抄》,《卍续藏经》第134册。
    [39][宋]元千:《弥勒上生经瑞应钞科》,《卍新纂续藏经》第21卷。
    [40][宋]元千:《弥勒上生经瑞应钞》,《卍新纂续藏经》第21卷。
    [41][宋]赞宁:《宋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
    [42][宋]志磐:《佛祖统记》,《大正藏》第49册。
    [43][清]弘赞:《兜率龟镜集》,《卍续藏经》第88册。
    [44][清]王昶:《金石萃编》,中国书店,1985年。
    [1]彭树智.文明交往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彭树智.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C].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3]黄心川.印度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黄心川.东方佛教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6]方广铝.渊源与流变——印度初期佛教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0]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11]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2]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3]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十一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
    [14]王元化.学术集林(第四卷)[C],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15]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16]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二、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7]晁华山.佛陀之光——印度、中亚佛教胜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8]方立天.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论丛[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9]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0]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21]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2]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3]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4]曾明.印度神话故事[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
    [25]白化文,李鼎霞.佛教造像手印[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26]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M].新竹:正闻出版社,1994.
    [27]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M].新竹:正闻出版社,1968.
    [28]印顺.净土新论[M].新竹:正闻出版社,2000.
    [29]敦煌研究院.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G].北京:中华书局,2000.
    [30]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G].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31]廖阅鹏.净土三系之研究[M].台北:佛光出版社,1989.
    [32]香光尼众佛学院图书馆.佛教相关博硕士论文提要汇编一[G],台北:香光书乡出版社,1995.
    [33]吕建福.中国密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4]黄徵,吴伟.敦煌愿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7.
    [35]章巽.法显传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6]古正美.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M].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3.
    [37]张晓华.佛教文化传播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8]王兆祥.白莲教探奥[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9]吴绰.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30]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31]濮文起.中国民间秘密宗教[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32]严耀中.汉传密教[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3]何劲松.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34]吴立民等.威音文库.密乘(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5]杨维中.中国唯识宗通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36]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经〉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37]香川孝雄等.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38]蔡耀明.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M].南投:正观出版社,2001.
    [39]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40]耿世民.回鹘文哈密本〈弥勒会见记〉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41]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M].张建木.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42]S.Levi.大藏方等部之西域佛教史料[G].冯承钧.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3][美]欧大年.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44][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M].范丽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5][日]吉冈义丰.中国民间宗教概说[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
    [46][日]望月信亨.净土教概论[M].释印海.台北:华宇出版社,1987.
    [47][日]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M].释印海.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48][德]茨默.佛教与回鹘社会[M].桂林,杨富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9][英]渥德尔.印度佛教史[M].王世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0][日]松本文三郎.弥勒净土论[M].张元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51][英]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二卷)[M].李荣熙.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
    [52][英]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一卷)[M].李荣熙.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3][荷兰]许里和.佛教征服中国[M].李四龙,裴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4][德]韦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M].康乐,简惠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5][印]D.D.高善必.印度古代文化与文明史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56][美]H.因伐尔特.犍陀罗艺术[M].李铁.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57][日]水野弘元.印度的佛教[M].许洋主.台北:法尔出版社,1988.
    [58][日]三石善吉.中国的千年王国[M].李遇玫.上海:三联书店,1997.
    [59][日]羽西了谛.西域之佛教[M].贺昌群.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0][日]平彰川.印度佛教史[M].庄昆木.台北:商周出版,2002.
    [61][日]中村元.慈悲[M].江地支.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
    [62][日]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M].李萍,张清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63]赖品超、学愚.天国、净土与人间:耶佛对话与社会关怀[C].北京:中华书局,2008.
    [64]圣严.净土在人间[M].台北:法鼓文化,2003.
    [1]高永霄.弥勒净土信仰研究[J].南洋佛教,1979(15).
    [2]唐长孺.北朝的弥勒信仰及其衰落[A].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C].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李玉珉.弥勒信仰与艺术[J].法光,1983(49).
    [4]李玉珉.隋唐之弥勒信仰与图像[J].艺术学,1987(1).
    [5]李玉珉.敦煌初唐的弥勒经变[J].敦煌研究院.2000年敦煌研究院成立50周年学术
    讨论会文集[C].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6]王明.农民起义所称的李弘和弥勒[A].燕园论学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7]杨白衣.弥勒信仰在中国的流传[J].中国佛教,1985(29).
    [8]杨曾文.弥勒信仰的传入及其在民间的流行[J].中原文物,1985(特刊).
    [9]杨曾文.佛教的阿弥陀、观世音和弥勒信仰[J].佛教和中国文化;1988(1).
    [10]张继昊.北魏的弥勒信仰与大乘之乱[J].食货,1986(3.4).
    [11]黄敏枝.唐代民间的弥勒信仰及其活动[J].大陆杂志,1986(6).
    [12]杨惠南.汉译佛经中的弥勒信仰——以弥勒上、下经为主的研究[J].文史哲学报,1987(35).
    [13]王静芬.弥勒信仰与敦煌<弥勒变>的起源[J].敦煌研究,1988(2).
    [14]陈华.王政与佛法——北朝至隋代帝王统治与弥勒信仰[J].东方宗教研究,1988(2).
    [15]陈华.中国历史上的弥勒——未来佛与救世主[J].历史月刊,1995(86).
    [16]季羡林.关于中国弥勒信仰的几点感想[J].群言,1989(10).
    [17]季羡林.论梵文本〈圣胜慧到彼岸功德宝集偈〉[A].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季羡林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8]季羡林.梅咀利耶与弥勒[J].中国社会科学,1990(1).
    [19]季羡林.弥勒信仰在新疆的传布[J].文史哲,2001(1).
    [20]周绍良.弥勒信仰在佛教初入中国的阶段和其造像意义[J].世界宗教研究,1990(2).
    [21]周绍良.隋唐以前之弥勒信仰[A].中国宗教:过去与现在[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2]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与政治关系的一侧面[J].中华佛学学报,1991(4).
    [23]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与佛教诸宗派的关系[J].中华佛学学报,1992(5).
    [24]汪娟.从一则民间传说谈弥勒与释迦的关系[J].法光,1993(49).
    [25]汪娟.敦煌写本<上生礼>研究[A].中正大学中文系.全国敦煌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5.
    [26]汪娟.跋<上生礼>相关写卷二篇[J].敦煌学,2001(23).
    [27]陈慧宏.弥勒净土的具体呈现——敦煌莫高窟的弥勒经变[J].法光,1993(49).
    [28]朱刚.中土弥勒造像源流及艺术阐释[J].复旦大学学报,1993(4).
    [29]施光明.从弥勒净土到阿弥陀净土的嬗变[J].文史知识,1992(10).
    [30]刘凤君.山东省北朝观世音与弥勒造像考[J].文史哲,1994(2).
    [31]张文良.玄奘与弥勒净土信仰[J].法音,1992(5).
    [32]张文良.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J].五台山研究,1994(2).
    [33]方立天.弥勒信仰在中国[J].文化与传播,1995,3(7).
    [34]干树德.弥勒崇拜与乐山大佛的建造[J].四川文物,1995(3).
    [35]宫治昭.从兜率天上的弥勒菩萨和涅槃图刊巴米扬、克孜尔及敦煌之间的交流[A].1990年敦煌国际研讨会文集[C],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
    [36]张总.北朝半跏思维像的形式及题材演变[J].美术史论,1995(2).
    [37]赵超.中国古代石刻著录情况[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2).
    [38]赵超.谈中国佛教造像中弥勒形象的转变[J].中国历史文物.2003(2).
    [39]段光明.北凉石窟上的易经八卦与七佛一弥勒造像[J].敦煌研究,1997(1).
    [40]横山紘一.玄奘与弥勒上生信仰[A].中华佛学研究所.第三届中华国际佛学会议论文集[C],1997.
    [41]王素.武周西州写<弥勒上生经>[J].南海菩萨,1997(171).
    [42]王素.高昌至西州时期的弥勒信仰[J].中国佛学,1998,1(1).
    [43]释悟玄.论西方净土与弥勒净土之比较[A].佛教青年论文集[C].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8.
    [44]田中公明.弥勒菩萨[J].艺术家,1998(278).
    [45]王公伟.从弥勒信仰到弥陀信仰——道安和慧远不同净土信仰原因初探[J].世界宗教研究,1999(4).
    [46]胡永炎.北朝弥勒的形象蜕变[J].艺术家.1999(285).
    [47]于凌波.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在中土的流传[A].弘一大师学会.第三届弘一大师德学会议论文集[C].1999.
    [48]赖鹏举.北凉的弥勒净土思想及其禅窟造像[J].圆光佛学学报,1999(4).
    [49]杨富学.回鹘弥勒信仰考[J].中华佛学学报,2000(5).
    [50]杨富学.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回鹘之弥勒信仰[A].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
    [51]赵声良.成都南朝浮雕弥勒经变与华经变考论[J].敦煌研究,2001(1).
    [52]华方田.隋朝的弥勒信仰一以弥勒信仰的兴衰为主线[J].华林,2001(1).
    [53]项一峰.中国早期弥勒信仰及其造像艺术[J].敦煌学辑刊,2002(1).
    [54]金申.谈半跏思维弥勒造像[J].中国历史文物,2002(2).
    [55]释道昱.中国早期的弥勒信仰:以道安为主的探讨[J].正观杂志,2002(20).
    [56]郭忠生.释迦之超越弥勒九劫—试论弥勒信仰与菩萨思想发展的几个面相(之一-之九)[J].正观杂志,2002(21)-2005(35).
    [57]刘永霞.中国弥勒信仰探因[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3).
    [58]宗舜.敦煌写卷所揭弥勒禅之初探——北京图书馆藏月091(7119)号卷子解读之一[A].戒幢佛学[C].长沙:岳麓书社,2002.
    [59]王艳云.河西石窟西夏壁画中的弥勒经变[J].宁夏大学学报,2003(4).
    [60]宫治昭.宇宙主释迦佛——从印度到中亚、中国[J].敦煌研究,2003(1).
    [61]冢本善隆.从释迦、弥勒到阿弥陀,从无量寿到阿弥陀——北魏至唐的变化[J].敦煌研究,2004(5).
    [62]欧阳启名.弥勒菩萨造像变迁过程中中华思想的融入[J].首都师范大学,2004(5).
    [63]圣凯.论<梁皇忏>作者及其弥勒信仰[A].广东佛教编辑部.中国佛教二千年学术论文集[C].2004.
    [64]圣凯.论弥勒礼忏仪的演变[A].中国佛教忏法研究[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65]王惠民.弥勒信仰起源的史学考察[A].炳灵寺石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66]王惠民.弥勒信仰与弥勒图像研究论著[J].敦煌学辑刊,2006(4).
    [67]入泽崇.禅定僧:近年来日本学者对克孜尔石窟图像的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6).
    [68]普慧.略论弥勒弥陀净土兴起之原因[J].中国文化研究,2006(冬).
    [69]张子开.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的交融性[J].四川大学学报,2006(1).
    [70]张子开.念佛、净土观念与早期禅宗弥勒信仰[J].宗教学研究,2006(4).
    [71]黄夏年.阿含经中的弥勒佛[A].西去东来——中外古代佛教史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2]张淼.佛教疑伪经与弥勒信仰——以佛教经录为中心的考察[J].宗教学研究,2006(1).
    [73]李瑞哲.龟兹弥勒说法图及其相关问题[J].敦煌研究,2006(4).
    [74]宫治昭.弥勒信仰与美术——从印度到中国[J].艺术史研究(第八辑)[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75]吴先核.弥勒信仰衰落原因简论[J].宗教学研究,2008(1).
    [76]任平山.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J].西域研究,2008(2).
    [77]高永旺.布袋弥勒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第二届中国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2008(2).
    [78]张平.道安佛学思想及其弥勒净土信仰[J].现代哲学,2009(4).
    [79]李利安.试论当代当代中国宗教的基本形态及其发展趋势[J].世界宗教研究,1998(2).
    [80]李利安.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J].哲学研究,2005(7).
    [1]汪娟.唐代弥勒信仰研究[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1990.
    [2]张文良.弥勒信仰述评[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0.
    [3]释见证.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弥勒图像与信仰[D].成都:四川大学,2006.
    [4]汪志强.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5]任平山.克孜尔中心石窟的图像构成[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7.
    [6]释大参.敦煌〈观音经〉文献及其相关信仰之研究[D].台北: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8.
    [1]宇井伯寿.弥勒菩萨と弥勒论师[J].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52,1卷1号.
    [2]望月信亨.印度及び支那於ける弥勒崇拜の史实[J].1940,大正大学学报,30、31卷合刊.
    [3]望月信亨.生天思想と兜率上生[J].佛教文化研究,1954,4号.
    [4]伊野部重一郎.弥勒信仰にぃて[J].高知大学学术研究报告,1953,2卷2号.
    [5]#12
    [6]井ノ口泰淳.西域にぉける弥勒信仰[J].佛教学研究,1962,18、19号合刊.
    [7]香川孝雄.弥勒と阿逸多[J].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64,12卷2号(3)
    [8]樱部建.弥勒と阿逸多[J].佛教学ヤミナ一,1965,2号(10)
    [9]速水侑.律令社会における弥勒信仰の受容[J].南部佛教,1965,16号(5)
    [10]#12
    [11]#12
    [12]#12
    [13]金冈照光.敦煌文献ょり见たる弥勒信仰の一侧面[J].东方宗教,1979,53号(5)
    [14]#12
    [15]#12
    [16]木村宣彰.释道安の弥勒信仰[J].大谷大学,1984,240号(2)
    [17]金冈照光.弥勒菩萨.中国における变容[A].金冈秀友博士还历纪念论文集大乘菩萨の世界[C].1987.
    [18]金子宽哉.弥陀弥勒两信仰について[J].,宗教研究,2003,335号(3)
    [19]田村圆澄、黄永寿.半跏思维像の研究[M].吉川弘文馆.1985.
    [20]平冈定海.日本弥勒净土思想开展史の研究[M].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77.
    [21]金三龙.韩国弥勒信仰の研究[M].(东京)教育出版社セソタ一.1985.
    [22]宫田登.弥勒信仰[M].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1984.
    [23]宫田登.ミロク信仰の研究[M].日本未来社.1975.
    [1]Cbutiwongs, Nandana, Buddha of the Future, Seattle:Washington Univ. Press,1994.
    [2]Das, Asha, Maitreya Buddha i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Art, Kolkata:Punthi Pustak,2003.
    [3]Inching, Kim, The Future Buddha Maitreya, New Delhi:D.K. Printworld(P) Ltd.,1997.
    [4]John Huntinggton, "The Iconology of Maitreya Images in Gandhara", Journal of Central Asia, Vol.7-1, June 1984.
    [5]Lee, Yu-min, The Maitreya Cult and its Art in Early China, Ph. D. Diss., Ohio State Univ. 1983.
    [6]Lee, Yu-min, "Ketumati Maitreya and Tusita Maitreya in Early China", National Palace Museum Bulletin, Vol.29,1984.
    [7]Lee, Junghee, The Contemplating Bodhisattva Images of Asia, Ph. D. Diss., Univ. of California,1984.
    [8]Matics, Kathleen, "Thoughts Pertaining to the "Maitreya" Imag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East and West, Vol.29,1979.
    [9]Sponberg, Alan and Hardacare, Helen, eds., Maitreya, the Future Buddh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 Press,1988.
    [1]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电子佛典[DB].2008.
    [2]佛教电脑资讯库功德会.Fodict佛学辞典集成[DB].
    [3]台湾慈宗学会编.慈宗宝鉴[CD].2007.
    [4]佛教导航网http://www.fjdh.com/
    [5]觉悟之路网http://sss2002.51.net/index.htm
    [6]中国佛学网http://www.china2551.org/
    [7]弥勒文化网http://www.milewh.com/Index.html
    [8]中华佛教网http://www.cnbuddhism.com/Article/Index.asp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