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雪体”的形成与嬗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赵孟頫对韩国书法的影响非常深广,以致在朝鲜半岛形成了风靡几百年的“松雪体”。
     本论文梳理了赵孟頫书法流传到朝鲜半岛的多种历史背景因素,探明其流传的几条具体途径,以及在传入朝鲜半岛后受其巨大影响的领域,力图对赵孟頫书法流传朝鲜半岛及传播扩展深入的过程进行历史还原。这是“松雪体”形成的历史前提。
     接下来主要从刊刻印刷角度论述高丽、朝鲜时期“松雪体”的嬗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了赵孟頫《证道歌》及其他作品在朝鲜半岛的刊刻流传,比较了石刻本和木刻本不同的形式特征:又考察了印刷对“松雪体”发展演变的推动状况,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内在原因,揭示印刷因素在“松雪体”嬗变过程中的作用。
     最后论述了“松雪体”的式微、书法新思潮的涌现与审美倾向的转变,并从接受与创造的关系角度来探讨“松雪体”的嬗变、式微过程的内在原因。
Calligraphy of South Korea had been far-reaching influence by Zhao Mengfu whose calligraphy was swept the country for hundreds of years.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a variety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alligraphy of Zhao Mengfu was spread in the North Korea, and is explored some specific ways of propagation, and some of parts was affected by it subsequently. In addition,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restore that calligraphy of Zhao Mengfu was spread in the North Korea and the process of spread deeply. This is the historical presupposition of "style of Song Xue" was shaped.
     First, this article talks about evolution process and affect reasons of "style of Song Xue" at the end of Koryo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North Korea. Secondly, this paper analyses that "Zheng Daoge" by Zhao Mengfu and other works were spread in the North Korea, is compared different characters between carved stone and woodcut. Thirdly, this article is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ment of "style of Song Xue" by printing, and is studied the potential reasons of this states was shaped. Moreover, this article is disclosed the function of evolution of "style of Song Xue" by printing.
     Finally, this paper is exposed decline of "style of Song Xue", appearance of the new trend of thought about calligraphy, and the variation of aesthetic standard. Moreover, this article is explained the potential reasons of evolution of "style of Song Xue" and process of decline through the relation of acceptance and creation.
引文
①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编《赵孟頫国际书学研讨会论文集》,页41-50,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①《韩国书艺两千年论文集》,页83-112,艺术殿堂,2000年。
    ②祁庆富:《赵孟颊书法东传及朝鲜松雪体书艺》,《民族研究文集国际学术交流卷》,页257,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尹平洙:《“松雪体”传入及其朝鲜化过程之研究》,见《岳安杯第一届国际书法论坛论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社,2005年。
    ①《韩国学大百科事典》,第二册,108页,乙酉文化社,1976年。
    ②吴世昌:《槿域书画征》的文献里按“蜀体”来记载的书家是崔兴孝,朴彭年,成任,郑兰宗,安琛,任士洪,申公济,金絿,金鲁,李泽,宋寅,李山海,李忠元,南彦纯,李弘胄,沈益显,吴泰周,曹文秀,金佐明,等人。吴世昌《槿域书画征》时空社,2007年。
    ③李瀷:《人事门》,《星湖僿说》卷十,页222、65,民族文化推进会,1982年。
    ④李奎象:《书家录》,《一梦稿》,《韩山世稿》卷30,见《书艺学》第二号,页261,美术文化院,2001年。
    ①俞汉隽:《题洪范屏》,《自着》卷十一,见《书艺学》第二号,页261,美术文化院,2001年。
    ②刘得恭:《京都杂志》,见《书艺学》第二号,页261,美术文化院,2001年。
    ③祁庆富:《赵孟頫书法东传及朝鲜松雪体书艺》,见《民族研究文集国际学术交流卷》,页254,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④崔完秀:《韩国书艺史纲》,《涧松文华》三十三号,页68,韩国民族研究所,1987年。
    ①《南史·肖子云传》,《南史》卷四十二,页1075,中华书局,1995年。
    ①参见启功《古代字体论稿》,文物出版社,1979年,陈振濂《楷书形成后书体演进史走向终结的历史原因初探》,见《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134,西泠印社,2000年,傅申《时代风格与大师间的相互关系》,见《书史与书籍》,页14-57,国立历史博物馆,1993年。
    ②任平:《“字体”、“书体”之浅见》,见《浙江大学美术文集》上卷,页324-328,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金宗瑞等:《高丽史节要》卷之二十六,恭愍王[一],《国译高丽史节要》(第二册),页642,民主文化文稿刊行会,1985年。
    ①郑麟趾等:《高丽史》列传卷二,后妃二,《蓟国大长公主》,《北译高丽史》(第八册),页55,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①金宗瑞等:《高丽史节要》卷之十六,高宗安孝大王[三],《国译高丽史节要》(第二册),页662,民主文化文稿刊行会,1985年。
    ①王恽:《赠高丽乐轩李参政甥朴学士》,《秋涧文集》卷二十二,见《四库全书》(第一二零零册),页276,上海古籍出版社,1909年。
    ②郑麟趾等:《高丽史》列传卷二十三,《李齐贤传》,《北译高丽史》(第九册),页537,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①郑麟趾等:《高丽史》卷三十四,《北译高丽史》(第三册),页439,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②郑麟趾等:《高丽史》卷三十四,《北译高丽史》(第三册),页437,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①《大报国圆通寺记》,《续资治通鉴》卷二零二,页5493,中华书局1957年。
    ①杨载:《大元故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赵公行状》,任道斌校点《赵孟頫集》附录,页267,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②同上。
    ③戴表元:《松雪斋集序》,任道斌校点《赵孟頫集》戴序,页1,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①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五,见《钦定四库全书》(八一四册),页6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②赵孟頫:《论书》,任道斌校点《赵孟頫集》,页94,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③陈云琴:《松雪斋主——赵孟頫传》,页314,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七十二,页4023,中华书局,2005年。
    ②鲜于枢:《困学斋集》,转引自陈文明《赵孟顺胆巴碑及其笔法》,西泠印社,2006年。
    ③顾嗣立:《元诗选》初集小传,中华书局,1987年。
    ④黄启江:《论赵孟頫的写经与其佛教姻缘——从仇英的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说起》,页59-61,转载纪华传《江南古佛——中峰明本与元代禅宗》,页22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①黄启江:《论赵孟頫的写经与其佛教姻缘——从仇英的赵孟頫写经换茶图卷说起》,页25,转载纪华传《江南古佛——中峰明本与元代禅宗》,页23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①李齐贤:《益斋乱稿》卷九上,《忠宪王世家》,《益斋集》(第二册),页23-24,民主文化推进会,1984年。
    ②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七十二,页4022,中华书局,2005年。
    ①赵孟頫:《留别沈王》,任道斌校点《赵孟頫集》,页91,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②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七十二,页4015-4018,中华书局,2005年
    ③大訢:《蒲室集》卷二,见《四库全书》(第一二零四册),页53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④参见金洪男:《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博物馆藏高丽青瓷镶嵌人物画“赵孟頫管道升四乐图”梅瓶:元—高丽文化的产物》一文,邱忠鸣、王新译,载《艺术史研究》六号,页421-463,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李穑:《鸡林府院君谥文忠李公墓志铭》,《国译牧隐集》(十一册),页180,民族文化推进会,2005年。
    ②李齐贤:《益斋乱稿》卷一,《益斋集》(一册),页50,民主文化推进会,1984年。
    ③李齐贤:《益斋乱稿》卷一,《益斋集》(一册),页47,民主文化推进会,1984年。
    ④李齐贤:《益斋乱稿》卷一,《益斋集》(一册),页46,民主文化推进会,1984年。
    ①李齐贤:《益斋乱稿》卷一,《益斋集》(一册),页46,民主文化推进会,1984年。
    ①张昱:《可闲老人集》卷二,《四库全书》(第一二二二册),页54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②王恽:《秋涧文集》卷二十二,《四库全书》(第一二零零册),页276,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③宋濂等:《元史》卷八十一,《科目》,页2019,中华书局,2005年。
    ①郑麟趾等:《高丽史》卷一百六,《白文节传附白颐正》,《北译高丽史》(第九册),页341,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②郑麟趾等:《高丽史》卷一百七,《北译高丽史》(第九册),页419,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③郑麟趾等:《高丽史》卷一百六,《白颐正传》,《北译高丽史》(第九册),页340,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①程文海:《雪楼集》卷三十,《四库全书》(第一二零一册),页46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②李齐贤:《益斋集》附录,页196,民族文化推进会,1984年。
    ③郑麟趾等:《高丽史》卷三十四,《忠宣王一》,《北译高丽史》(第三册》,页436,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④李穑:《鸡林府院君谥文忠李公墓志铭》,《国译牧隐集》(十一册),页180,民族文化推进会,2005年。
    ①金洪男:《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博物馆藏高丽青瓷镶嵌人物画“赵孟頫管道升四乐图”梅瓶:元—高丽文化的产物》一文,邱忠鸣、王新译,载《艺术史研究》六号,页421-463,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徐居正:《笔苑杂记》卷一,《四佳名著选》,页248,以会文化社,2001年。
    ③郑麟趾等:《高丽史》卷三十四,《忠肃王世家一》,《北译高丽史》(第三册),页453,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①郑麟趾等:《高丽史》卷三十四,《忠肃王世家一》,《北译高丽史》(第三册),页452,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②苏轼:《苏文忠公文钞》卷四,见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③参见郑相国:《老乞大谚解》,亚细亚文化社,1973年。
    ①鲍志成:《高丽寺与高丽王子》,页121,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②崔世珍:《朴通事谚解》卷上一则,页133,亚细亚文化社,1973年。
    ① 《海东金石苑》卷八,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藏。
    ②郑麟趾等:《高丽史》卷三十八《恭愍王一》,《北译高丽史》(第四册),页10,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③郑麟趾等:《高丽史》卷三十九《恭愍王二》,《北译高丽史》(第四册),页33,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①金安老撰:《大东野乘》,《龙泉谈寂记》卷十三,页124,民族文化推进会,1973年。
    ①成伣:《慵斋丛话》,吴世昌《槿域书画征》(上),页146,时空社,2007年。
    ①金泽荣:《申紫霞诗集》序,页15,梨花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①徐居正:《东人诗话》,《四佳名著选》,页197,以会文化社,2001年。
    ②李齐贤:《益斋乱稿》卷一,《益斋集》(一册),页50,民族文化推进会,1984年。
    ①李祖默撰:《海东金石总目》吴世昌《国译槿域书画证》(上),页129,时空社,2007年。
    ①申纬:《警修堂集》吴世昌《国译槿域书画证》(上),页129,时空社,2007年。
    ②徐居正:《笔苑杂记》卷一,《四佳名著选》,页249,以会文化社,2001年。
    ③徐居正:《联芳集序》,《国译铁城联芳集》,页38,国城李氏容轩公派宗中,2008年。
    ④成伣:《慵斋丛话》卷一,吴世昌《槿域书画证》(上),页128,时空社,2007年。
    ⑤李穑:《铁城府院君李文贞公墓志铭》,《国译牧隐集》(十一册),页206,民族文化推进会,2005年。
    ①金安老撰:《大东野乘》,《龙泉谈寂记》卷十三,页124,民族文化推进会,1973年。
    ①徐居正:《笔苑杂记》卷一,《四佳名著选》,页248,以会文化社,2001年。
    ②成海应:《题赵子昂墨迹后》,《研经斋全集》(16册),韩国文集丛刊257辑。
    ③金洪男:《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博物馆藏高丽青瓷镶嵌人物画“赵孟俯管道升四乐图”梅瓶:元一高丽文化的产物》一文,邱忠鸣、王新译,载《艺术史研究》六号,页421-463。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④郑麟趾等:《高丽史》卷一百六,《白文节传附白颐正》,《北译高丽史》(第九册),页341,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①金安老撰:《大东野乘》,《龙泉谈寂记》卷十三,页124,民族文化推进会,1973年。
    ②朴相泳:《论松雪体对高丽末朝鲜初书画艺术的影响》,页125。
    ③参见尹平洙:《“松雪体”传入及其朝鲜化过程之研究》,见《岳安杯第一届国际书法论坛论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社,2005年。
    ④金龙善:《高丽金石学研究》,页350-365,一潮阁,2004年。
    ⑤李齐贤:《益斋乱稿》卷五,《金书密教大藏序》,《益斋集》(一册),页168,民主文化推进会,1984年。
    ①郑麟趾等:《高丽史》卷三十三,(忠宣王1年);卷三十五,(忠肃王3年)、(忠肃王后7年),《北译高丽史》(第三册)页414,469,504, 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②朱德润:《高丽金元直于海东得赵子固墨梅求诗序》,《存复斋文集》卷五,四部丛刊本,见《丛书集成续编》(第一零九册),上海书店,页838。
    ①李齐贤:《益斋乱稿》卷一,《益斋集》(一册),页50,民主文化推进会,1984年。
    ②参见郑相国:《老乞大谚解》,亚细亚文化社,1973年。
    ③崔世珍:《朴通事谚解》卷上,页292,亚细亚文化社,1973年。
    ④ 张荣翼:《文学接受中“后阅读”现象的描述与分析》,页4、10,转载《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2007年。
    ①《朝鲜王朝实录》太宗卷十三,七年三月戊寅,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一册),页388。
    ①《韩国古典文学全集》卷八,艳情小说类,《春香传》,页87,书荣出版社,1980年。
    ②陈振濂:《楷书成形后书体演进史走向终结的历史原因初探》,见《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134,西泠印社,2000年。
    ①牟复礼、朱鸿林:《书法与古籍》,页117,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②牟复礼、朱鸿林:《书法与古籍》,页127,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①参见牟复礼、朱鸿林:《书法与古籍》,页121,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①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五十五,《盎叶记》(二),韩国文集丛刊258,页521,民族文化推进会,2000年。
    ②徐命膺:《保晚齋集》卷八,《奎章字瑞記》,韩国文集丛刊233,页232,民族文化推进会,1999年。
    ①成倪:《慵斋丛话》卷七,页185,民族文化推进会,1997年。
    ②正祖:《题易学启蒙集笺》,《弘斋全书》卷四,韩国文集丛刊262,页63,民族文化推进会,2001年。
    ③牟复礼、朱鸿林:《赵孟頫对元末暨明代版刻之影响》,《书法与古籍》,页127,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①《朝鲜王朝实录》文宗卷四,即位年庚午条,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六册),页322。
    ②《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卷二,一年,十月二十一日癸亥,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七册),页91。
    ③《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卷六,三年,一月二十三日戊子,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七册),页334。
    ④《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卷八,三年,七月六日丁卯,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七册),页208。
    ①陈振濂:《楷书成形后书体演进史走向终结的历史原因初探》,见《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131,西泠印社,2000年。
    ①陈振濂:《楷书成形后书体演进史走向终结的历史原因初探》,见《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134,西泠印社,2000年。
    ①胡适:《海外读书杂记》,《胡适学术文集·中国佛学史》,页27-28,中华书局,1997年。
    ②马藏主:《古尊宿语录》卷一,页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①参考弘学:《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讲析》,巴蜀书社,2006年。
    ②“龙光即大龙光华严寺,在上都。龙光大司徒筠轩禅师,即龙光寺第六代主持释惟寿”虞集《佛国普安大禅师塔铭》,《道元学古录》卷四十八,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道元学古录》,页691,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
    ①参见邱振中:《从<元彬墓志>、<元绪墓志>看刻工对作品的“误读》,见《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页41-43,2005年。
    ①参见邱振中:《墨迹与拓本》,《书法》,页3-8,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邱振中:《从<元彬墓志>、<元绪墓志>看刻工对作品的“误读》,见《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页41,2005年。
    ①[德]雷德侯:《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页4,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E.H.Gombrich:'The Museum's Mission, the Enjoyment of Art, the Problem of Critics',Art News, January 1974,pp.54-57转引自范景中《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纪念贡布里希诞辰一百周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页121-122,2009年。
    ②王国维:《静安文集续编》,页22,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③参见范景中:《书籍之为艺术》,见《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纪念贡布里希诞辰一百周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页121-167,2009年。
    ① E.H.Gombrich:'The Museum's Mission, the Enjoyment of Art, the Problem of Critics', Art News, January 1974,pp.54-57转引自范景中《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纪念贡布里希诞辰一百周年》,页146,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
    ②傅申:《时代风格与大师的相互关系》,见《书史与书籍》,页17,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1993年。
    ①参见张平:《论印刷与书法之关系》,见《书法研究》总第134期,页109,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
    ② 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三十四,页590,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1957年。
    ①郑麟趾等:《高丽史》卷六,靖宗八年,十一年,《北译高丽史》(第一册),页296,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②郑麟趾等:《高丽史》卷八,文宗二,十二、十三年条《北译高丽史》(第一册),页366-372,雅林出版社,1995年。
    ①吴庸天用:《南明泉和尚颂证道歌》序,三星出版博物馆藏。
    ②参见金斗钟:《韩国古印刷技术史》,探求堂,1973年。参见千惠凤:《古印刷》页40-41,大远社,2003年。
    ①《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卷六十一,十五年,八月十三日癸亥,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三册,页506。
    ②《朝鲜王朝实录》文宗卷四,即位年庚午,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六册),页322。
    ①《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卷十六,五年,六月二十四日甲戌,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七册),页334。
    ②《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卷十七,五年,八月二十三日壬申,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七册),页342-343。
    ③《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卷三十四,十年,十月二十日庚子,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七册),页657。
    ①《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卷二,一年,十月二十一日癸亥,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七册),91页。
    ②《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卷六,三年,一月二十三日戊子,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七册),页173-174。
    ③《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卷八,三年,七月六日丁卯,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七册),页208。
    ④同上。
    ⑤《朝鲜王朝实录》成宗卷一百五十九,十四年,十月十二日辛未,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十册),页531。
    ①《朝鲜王朝实录》成宗卷一百六十六,十五年,五月十一日丁酉,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十册),页590。
    ①李钟美:《韩国朝鲜早期印书概况》,见《中国古籍与文化》第三期,页67-74,2002年。
    ②参见金斗钟:《韩国古印刷技术史》,页231-274,探求堂,1973年。
    ①《朝鲜王朝实录》卷一,太祖元年,七月丁未,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一册),页21-25。
    ②参考金斗钟:《有关近世朝鲜后期活字印本的综合考察》,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第4辑,1967年
    ③《朝鲜王朝实录》卷二十,世祖六年,五月丁酉,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七册),页396-397。
    ①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卷七,页571,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①参见张平:《论印刷与书法之关系》,见《书法研究》总第134期,页113-114,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
    ①李粹光:《芝峰类说》卷之三,页526,乙酉文化社,1994年。
    ①郭立暄:《中国古籍原刻翻刻与初印后印研究》,页33,复旦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①“而有元—代官私刻本,皆尚赵松雪字,此则元体字之所滥觞也。”叶德辉:《书林清话》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转引自张平《论印刷与书法之关系》,《书法研究》总第134期,页115,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
    ②范景中:《书籍之为艺术》,见《《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纪念贡布里希诞辰一百周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页153,2009年。
    ③同上。
    ①参见范景中:《书籍之为艺术》,见《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纪念贡布里希诞辰一百周年》,页152-153,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
    ①成伣《慵斋丛话》卷七,页257-258,民族文化推进会,1982年。
    ②参见千惠凤:《韩国金属活字本》,页37-42范友社,2003年。
    ③参见千惠凤:《韩国金属活字本》,页43-47,范友社,2003年。
    ④参见千惠凤:《韩国金属活字本》,页48-69,范友社,2003年。
    ①《朝鲜王朝实录》世宗六十五卷,十六年,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三册),页578。
    ②参见千惠凤:《韩国金属活字本》,页48-69,范友社,2003年。
    ①《朝鲜王朝实录》成宗四十九卷,五年,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九册),页167。
    ②参见千惠凤:《韩国金属活字本》,页95-98,探求堂,1973年。
    ③参见千惠凤:《韩国金属活字本》,页99-102,范友社,2003年。
    ④徐居正《笔苑杂记》卷一《四佳名著选》,页261,以会文化社,2001年。
    ①《朝鲜王朝实录》正祖四十四卷,20年,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四十六册),页637。
    ①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三联书店,1989年。转引自《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二辑),页24,中华书局,2007年。
    ②傅申:《时代风格与大师间的相互关系》,见《书史与书籍》,页17,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1993年。
    ③同上
    ①张荣翼:《文学阅读与读者境遇》,见《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二辑),页24,中华书局,2007年。
    ②成伣:《慵斋丛话》,吴世昌《槿域书画征》(上),页199,时空社,2007年。
    ①申叔舟:《画记》,《保闲斋集》卷十四,页107,民族文化推进会,2000年。
    ②成伣:《慵斋丛话》卷一、大东野乘卷,页560,民族文化推进会,1997年。
    ①成伣:《慵斋丛话》,吴世昌《槿域书画征》(上),页199,时空社,2007年。
    ②朴彭年:《朴仁叟遗稿》,《死六臣文集》,页25,民族文化社,1986年。
    ③李垲:《李清甫遗稿》,《六臣遗稿》,吴世昌《槿域书画征》(上),页199-200,时空社,2007年。
    ④金安老:《龙泉淡寂记》,吴世昌《槿域书画征》(上),页200,时空社,2007年。
    ①李匡师:《圆峤书决后编》,金南馨编《书艺批评》,页265,书艺文人画出版社,2002年。又见《海东名迹》后集,朝鲜木刻本,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藏书阁藏。
    ②成倪《慵斋丛话》,吴世昌《槿域书画征》(上),页199,时空社,2007年。
    ③《朝鲜王朝实录》文宗卷四,即位年庚午条,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六册),页322。
    ④申纬:《警修堂全稿》,吴世昌《槿域书画征》(上),页201,时空社,2007年。
    ①河大龙:《晋阳世稿》,吴世昌《槿域书画征》(上),页220,时空社,2007年。
    ②徐居正:《笔苑杂记》卷一,《四佳名著选》,页289,以会文化社,2001年。
    ①《国朝人物考》,吴世昌《槿域书画征》(上),页227,时空社,2007年。
    ②李存中:《海东名臣录》,吴世昌《槿域书画征》(上),页230,时空社,2007年。
    ③成伣:《慵斋丛话》,吴世昌《槿域书画征》(上),页231,时空社,2007年。
    ①《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卷一一六,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二十三册),页662。
    ②《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卷一百三十,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二十九册),页615。
    ①参考杨元元:《对历来赵孟頫书法艺术批评的批评》,见《《书法研究》(总第一二三期),页31-57,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
    ②李东阳:《麓堂诗话》,见李庆立《怀麓堂诗话校译》,页280,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③傅山:《作字示儿孙》,《霜红龛集》卷四,页91,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①李混:《和子中閒居二十泳》,《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民主文化推进会编《退溪集》页110,民主文化推进会,2005年。
    ②同上。
    ③李溆:《笔诀》见金南馨编《书艺批评》,页49,书艺文人画出版社,2002年。
    ④李溆:《笔诀》见金南馨编《书艺批评》,页78,书艺文人画出版社,2002年。
    ①李溆:《笔诀》见金南馨编《书艺批评》,页79,书艺文人画出版社,2002年。
    ②李匡师:《书诀》见金南馨编《书艺批评》,页224,书艺文人画出版社,2002年。
    ③魏伯硅:《人说》,《存斋集》卷十五,页328,民族文化推进会,2000年。
    ①尹惜:《无名子集》文稿册十三《峡里闲话六十五·赵孟頫失节》,民族文化推进会《韩国文集丛刊》256集,页2005年。
    ①李滉:《和子中閒居二十詠》,《退溪先生文集》卷之三,民主文化推进会编《退溪集》,页110,民主文化推进会,2005年。
    ①成均馆大学博物馆编《根墨》所收,2009年。
    ②赖非:《书法环境一类型学—书法史的理论与方法》,页90-91,文物出版社,2003年。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第一卷),页60,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②赖非:《书法环境一类型学—书法史的理论与方法》,页91,文物出版社,2003年。
    ①巫鸿:《美术史十议》,页91,三联书店,2008年。
    ②参见姚斯著,周宁等译:《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③张首映.:《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页24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④参见黄光伟:《期待视野与接受主体审美结构的建构、调整》,见《北方论丛》,2001年,第三期。
    ①参见樊宝英,李洪先:《论读者审美接受水平的建构》,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页75-79,1998年03期。
    ②解小青:《从临摹到创作—赵孟頫》,页14,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
    郑麟趾等:《高丽史》,《北译高丽史》,雅林出版社,1995年。
    金宗瑞等:《高丽史节要》,《国译高丽史节要》,民主文化文稿刊行会,1985年。
    李齐贤:《益斋集》,民主文化推进会,1984年。
    《朝鲜王朝实录》,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
    崔世珍:《朴通事谚解》,亚细亚文化社,1973年。
    金安老:《龙泉谈寂记》,民族文化推进会,1973年。
    李粹光:《芝峰类说》,乙酉文化社,1994年。
    李瀷:《星湖僿说》,民族文化推进会,1982年。
    徐居正:《国译铁城联芳集》,国城李氏容轩公派宗中,2008年。
    徐居正:《笔苑杂记》,《四佳名著选》,以会文化社,2001年。
    朴彭年:《死六臣文集》,民族文化社,1986年。
    成海应:《研经斋全集》,民族文化推进会,2000年。
    申公济:《海东名迹》,朝鲜木板本,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藏。
    李德懋:《青庄馆全书》,民族文化推进会,2000年。
    徐命膺:《保晚齋集》,民族文化推进会,1999年。
    鲁认:《锦溪日记》,笔写本,国立晋州博物馆藏。
    成伣:《慵斋丛话》,民族文化推进会,1997年。
    正祖:《弘斋全书》,民族文化推进会,2001年。
    申叔舟:《保闲斋集》,民族文化推进会,2000年。
    魏伯珪:《存斋集》,民族文化推进会,2000年。
    李穑:《牧隐集》,民族文化推进会,2005年。
    李滉:《退溪集》,民主文化推进会,2005年。
    尹愭:《无名子集》,民族文化推进会,2005年。
    申紫霞:《申紫霞诗集》,梨花文化出版社,2003年。
    吴世昌:《槿域书画征》,时空社,2007年。
    金斗钟:《韩国古印刷技术史》,探求堂,1973年。
    金斗钟:《有关近世朝鲜后期活字印本的综合考察》,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第4辑,1967年
    千惠凤:《古印刷》,大远社,2003年。
    千惠凤:《韩国木活字本》,范友社,2001年。
    千惠凤:《韩国金属活字本》,范友社,2003年。
    张东翼:《元代丽史资料记录》,首尔大学出版社,1999年。
    孙焕一:《高丽末朝鲜初的赵孟頫书艺研究》,尚明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
    郑台喜:《高丽末朝鲜初的书艺考察》,韩国书艺两千年论文集,2000年。
    李镐仙:《高丽末和朝鲜时期的书艺研究》,韩国圆光大学硕士论文,1994年
    姜好鲜:《14世纪前半期丽,元佛教交流和临济宗》,首尔大学校硕士论文,2000年。
    李成茂:《朝鲜前期士大夫教养研究》,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博士论文,1993年。
    《韩国书艺两千年论文集》,艺术殿堂,2000年。
    崔完秀:《韩国书艺史纲》,《涧松文化》33号,韩国民族文化研究所,1987年。
    金永起:《通过韩国人的气质和趋向来看韩国美的理解》,梨花女子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东翼:《高丽后期外交史研究》,一潮阁,1997年。
    金库基:《新编高丽时代史》,首尔大学出版社,1991年。
    朴龙云:《高丽时代史》,一志社,1991年。
    都贤哲:《高丽末士大夫的政治思想研究》,一潮阁,2002年。
    金南馨:《书艺批评》,书艺文人画出版社,2002年。
    安辉浚:《梦游桃源图》,艺耕产业社,1987年。
    金龙善:《高丽金石学研究》,一潮阁,2004年。
    《春香传》,《韩国古典文学全集》卷八,,书荣出版社,1980年。
    《海东金石苑》,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藏。
    《南明泉和尚颂证道歌》,三星出版博物馆藏。
    《韩国学大百科事典》,乙酉文化社,1976年。
    《书艺学》第二号,美术文化院,2001年。
    《通过美术来看东亚的文化交流》,国立济州博物馆文化总书第5卷,2006年。
    《高丽时代史讲义》,韩国中世史学会,1993年。
    《韩国美术的自生性》韩国美术的自生性刊行委员会,一路艺术,1999年。
    《朝鲜前半期美术的对外交涉》,韩国美术史学会,2006年。
    《汉籍目录综合索引》,高丽大学中央图书馆,1985年。
    《高丽末朝鲜初的书艺》,艺术的殿堂,1996年。
    《朝鲜中期书艺》,艺术的殿堂,1993年。
    《槿域书汇,槿域画汇名品选》,首尔大学图书馆,2002年。
    《根墨》,成均馆大学博物馆,2009年。
    《元史》,中华书局,1989年。
    《南史》,中华书局,1995年。
    《松乡集,松雪斋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
    任道斌:《赵孟叛系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任道斌:《赵孟烦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赵孟颊:《赵子昂诗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顾嗣立:《元诗选》,中华书局,1987年。
    姚燧:《牧庵集》,中华书局,1985年。
    虞集:《钦定四库全书荟要道元学古录》,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
    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1957年。
    朱德润:《存复斋文集》,《丛书集成续编》第一零九册,上海书店。
    大沂:《蒲室集》,《四库全书》第一二零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张昱:《可闲老人集》,《四库全书》第一二二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夏文彦:《图绘宝鉴》,《钦定四库全书》第八一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程文海:《雪楼集》,《四库全书》第一二零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傅山:《霜红龛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王恽:《秋涧文集》,《四库全书》第一二零零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王国维:《静安文集续编》,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
    李庆立:《怀麓堂诗话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马藏主:《古尊宿语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胡适:《胡适学术文集·中国佛学史》,中华书局,1997年。
    弘学:《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讲析》,巴蜀书社,2006年。
    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邱振中:《书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邱振中:《神居何所——从书法史到书法研究方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范景中:《附庸风雅和艺术欣赏—纪念贡布里希诞辰一百周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
    巫鸿:《美术史十议》,三联书店,2008年。
    牟复礼、朱鸿林:《书法与古籍》,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年。
    傅申:《书史与书迹—傅申书法论文集》(二),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赖非:《书法环境—类型学—书法史的理论与方法》,文物出版社,2003年。
    (德)雷德侯:《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德)劳悟达:《禅师中峰明本的书法》,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
    (德)姚斯:《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张首映.:《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铸晋:《赵孟頫<鹊华秋色图>》,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
    黄惇:《中国书法全集·赵孟頫卷》,荣宝斋出版社,2002年。
    黄惇:《从杭州到大都一赵孟頫书法评传》,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李廷华:《中国名画家全集·赵孟頫》,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陈云琴:《松雪斋主一赵孟頫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傅阳华:《赵孟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陈文明:《赵孟頫胆巴碑及其笔法》,西泠印社,2006年。
    解小青:《从临摹到创作一赵孟頫》,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
    武汉大学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心:《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2007年。
    纪华传:《江南古佛——中峰明本与元代禅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鲍志成:《高丽寺与高丽王子》,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
    陈振濂:《中国书法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2000年。
    陈振濂:《浙江大学美术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赵孟頫国际书学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赵孟頫研究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5年。
    《书画为寄一赵孟頫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年。
    樊宝英,李洪先:《论读者审美接受水平的建构》,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三期。
    黄光伟:《期待视野与接受主体审美结构的建构、调整》,《北方论丛》,2001年第三期。
    张荣翼:《文学接受中“后阅读”现象的描述与分析》,《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2007年。
    孟古托力:《蒙元与高丽关系述论》,《北方文物》第4期,总第64期,2000年。
    苗威:《高丽中宣王在中国》,《东疆学刊》2000年7月第17卷,第3期。
    张言梦:《元代来华高丽僧人考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99年7月第116期,第4期。
    张平:《论印刷与书法之关系》,《书法研究》总134期,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
    石具成:《赵孟頫书法东传及朝鲜松雪体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
    朴相泳:《论“松雪体”对高丽末朝鲜初书画艺术的影响》,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祁庆富:《赵孟頫书法东传及朝鲜松雪体书艺》,《民族研究文集》,中央民主大学出版社,2006年。
    韩) 尹平洙:《“松雪体”传入及其朝鲜化过程之研究》,《岳安杯第一届国际书法论坛论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社,2005年。
    杨元元:《对历来赵孟颊书法艺术批评的批评》,《书法研究》总第123期,2005年。
    郭立暄:《中国古籍原刻翻刻与初印后印研究》,复旦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韩)李钟美:《韩国朝鲜早期印书概况》,《中国古籍与文化》第三期,2002年。
    韩)金洪男:《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博物馆藏高丽青瓷镶嵌人物画“赵孟頫管道升四乐图”梅瓶:元一高丽文化的产物》,《艺术史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