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旗帜和灵魂,在动员、凝聚和引导党员,维护党的领导权威,指导党的实践活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而且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党的指导思想理论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新发展着。当前学术界对党的指导思想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热,不断涌现出新的成果。这也充分说明,实践的发展对理论指导作用的需求正越来越大,我们熟知的指导思想理论也正在不断遇到以前从未遇到的问题,成为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历史背景,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主线,从分析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建设在当代中国的极端重要性入手,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总结党的指导思想创新发展的经验,旨在为推进党的指导思想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论文主要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在对本课题以往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主要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限度。正文部分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搭建了指导思想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对指导思想理论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探讨了指导思想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主要功能和基本特征;第二章论述了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和意义;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和意义;第四章论述了“中国梦”;第五章总结分析了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经验与启示。结语部分在对全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总结经验的重要性及如何总结经验,如何看待指导思想理论的确立问题,如何贯彻执行党的指导思想等问题。结语认为,任何一种理论从形成到上升成为党的指导思想都要经过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过程,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是一种客观规律。
As the party's banner and soul, the guiding ideology plays an irreplaceablerole in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uthority of the party's leadership, keeping all theParty members united and motivated and giving a theoretical guide to theparty’s practic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rty's self-construction, the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s guiding ideolog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consolidation ofthe party's ruling status, but also determines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the cause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economy, the party's guiding ideology is innovated at an unprecedented speed. Thepresent studies on the party’s guiding ideology are getting hotter in academic circles,and new achievements emerging constantly. This phenomenon also provesadequately that the progress of practice needs theoretical guidance more and more.The guiding ideology that we thought we knew well before is meeting with newproblems frequently and becoming an imperative problem to be studied further.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guiding ideology’s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essay is focused on the localization of Marxism inChina as the main line,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extreme importance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exploring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innovative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guiding ideology, thu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building. This essa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introduction,text and conclusion. Introduction,in the reviewing of the previousresearch results, mainly introduces the theoretical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this research, the basic ideas, research methods, limits, and the innovative points ofthis paper. The text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including the main functionsand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starting from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theory,depending on setting up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theory. The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how Mao Zedong thought was established as the party'sguiding ideology and its significanc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how the theoretical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s established as the party'sguiding ideology and its significance.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China Dream".The fif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In the conclusion part, the essay further expounds that theguiding ideology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is in an objective trend andhistorical process as well, any theory, from birth to becoming the guiding ideology ofthe Party,has to be derived from practice, and be put back into practice, and betested by practice, and then constantly enriches and develops itself in practice.
引文
②2005年5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听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汇报,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两条根本要求: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并且强调指出:“当前最紧迫的理论创新,就是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阐述好,把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阐述好,把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来的一系列理论方针政策阐述好”。转引自,雷云:《把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阐述好--兼谈对当前最紧迫的理论创新的认识》,《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①[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版,第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325页。
    ④《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606页。
    ②罗成琰:《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学习时报》,2004年4月5日。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96页。
    ①《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页。
    ②张蔚萍主编:《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文库》,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③李曙新等:《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史》,青岛出版社2007年版。
    ④郑谦主编:《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史(第一、二、三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4月版。
    ⑤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⑥高为学:《党的指导思想问题的思考》,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2011年1月版。
    ①丁养斌:《试论与时俱进与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②刘海涛:《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创新》,《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
    ③李捷:《毛泽东思想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创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8期。
    ④雷云:《把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阐述好——兼谈对“当前最紧迫的理论创新”的认识》,《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⑤张仲华:《从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上看待毛泽东思想》,《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⑥张静如,李向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大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⑦李军,田晓玉:《80年来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特征》,《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4期。
    ①邢克鑫:《试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特点》,《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7期。
    ②陈先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光明日报》,2009年3月31日,第3版。
    ③刘义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月。
    ④秋石:《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多元化》,《求是》,2009年,第6期。
    ⑤殷真:《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理论前沿》,2004年第22期。
    ⑥宋旭丽:《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思想文化的途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4期。
    ⑦俞红:《浅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历史必然性》,《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①高放:《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来龙去脉——中共十八大党章解读》,《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
    ②董德刚:《如何命名党的指导思想》,《中国教育报》,2003年08月20日。
    ③吴怀友,刘明华,陈碧:《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形成的统一标准----兼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坐标》,《探索》2004年第4期。
    ④张兴亮:《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多维视角研究》,2012年博士论文。
    ⑤宋朝光:《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历史发展的思考》,《河池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
    ①吉彦波:《党的指导思想的层次性与江泽民思想的历史定位》,《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12月
    ②许全兴:《对现行“毛泽东思想”概念界定的一点补充》,《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③李朝阳:《如何更科学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探索》,2006年第2期。
    ①转引自《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8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7页。
    ①[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版,第20页。
    ①《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③《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①李鹏飞、杨永德、陶伯年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教学词典》,《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77页。
    ②http://zh.wikipedia.org/wiki/
    ③郭德宏:《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史(序)》,青岛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④邓辉煌:《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与时俱进》,《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⑤贾朋俭,郑伟红:《中共指导思想的演进过程及启示》,《晋阳学刊》2005年第2期。
    ⑥李曙新:《关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320页。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5页。
    ③转引自張治江:《毛澤東“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思想的形成》,《学习时报》,2012年09月17日。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8页。
    ①《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7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①张荣臣:《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第1版,第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3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1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8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
    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页。
    ②《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84页。
    ③《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5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5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98页。
    ②《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2页。
    ③《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3页。
    ④《刘少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6页。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4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①《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第1版。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8页。
    ④《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第1版。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②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学习时报》,2012年5月28日。
    ③《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7页。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7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28页。
    ②习近平:《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人民日报》,2013年6月19日。
    ③《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1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②《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第1版。
    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九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91页。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566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6页。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9页。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6页。
    ④《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1993版,第373页。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一卷,2006年版,第246页。
    ④《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1996年版,第51页。
    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版,第44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③《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52页。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8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③《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①《人民日报》2003年4月16日第1版。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65页。
    ①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页。
    ①《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②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
    ①秋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求是》,2011年,第20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9页。
    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③《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0页。
    ④《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2006年版,第259页。
    ⑦《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06页。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②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
    ③习近平:《十二届全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7日。
    ④《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7页。
    ⑤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页。
    ①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②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3月18日。
    ③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
    ④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③任理轩:《中国奇迹的一大法宝——论新形势下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人民日报》,2012年06月29日,第01版。
    ④任理轩:《中国奇迹的一大法宝——论新形势下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人民日报》,2012年06月29日,第01版。
    ①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03月18日,第01版。
    ③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03月18日,第01版。
    ①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指南——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求是》,2012年第18期。
    ②《人民日报》,2011年9月8日,第01版。
    ①《中国通史(一)》,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②《古文观止》下,中华书局,1987年第1版,第270页。
    ①费孝通:《开创学术新风气──在北京大学重点学科汇报会上的讲话》,《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7年,第03期。
    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38页。
    ③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
    ④《千年生态评估报告》,《世界环境》,2005年03期,第59页。
    ⑤《“绿色设计”与构建“和谐社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艺系主任郑曙旸教授访谈录》,《中国建设报》,2005年2月21日。
    ①解振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有5个重点方向》,《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31期。
    ②邓攀:《面向社区公共卫生安全的景观设计》,《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年09期。
    ③《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第88页。
    ⑤转引自石仲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文汇报》,2013年6月17日。
    ⑥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82
    ①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3年3月24日。
    ②习近平:《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人民日报》,2013年3月26日。
    ①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
    ①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03月18日,第01版。
    ②习近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
    ①《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①《人民日报》,2013年10月7日,第2版。
    ②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03月18日。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第26页。
    ①《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5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②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月4日,第01版。
    ③王韶兴:《政党权力的科学内涵与基本特征》,《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2期,第7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22页。
    ②《列宁全集》第三十九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6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0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
    ②《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2年。
    ③《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49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页。
    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0页。
    ③《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第1版。
    ①张荣臣:《〈共产党宣言〉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③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页。
    ①《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第1版。
    ①王长江,姜跃:《世界政党执政兴衰史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①[美]斯图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田松年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美]傅高义著,冯克利译:《邓小平时代》,三联书店,2013年1月版。
    ③徐崇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国外理解辨析》,《理论视野》,2009年,第2期。
    ④周全华:《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述略》,《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⑤周全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国外研究组织与方法述略》,《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⑥梁怡、李向前:《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6月版。
    ⑦吕增奎主编:《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①高放:《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来龙去脉——中共十八大党章解读》,《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
    ②李曙新等:《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史》,青岛出版社2007年版。
    ③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④张静如主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史》,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⑤陈金龙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⑥肖芳林、唐正芒熊慧:《与时俱进:中共党章中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演变》,《上海党史与党建》,2004年第3期。
    ⑦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2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文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9.
    [8]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研究出版社,2002.
    [11]中共中央组织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12]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1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4]中共中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9]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学习读本)[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8.
    [2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2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3]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4]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5]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6]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7]何毅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8]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9]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李曙新等.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
    [2]王仁琴、凌传茂.党章学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
    [3]张静如主编.中国共产党思想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
    [4](美)斯图尔特·R·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田松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王伟光.“三个代表”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王明.中共五十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7]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8]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9]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0]张蔚萍主编.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文库[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11]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张国涛.我的回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13]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4]邵云端、叶梧西主編.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党建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15]石仲泉、刘武生主编.毛泽东思想方法导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6]王长江.政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张荣臣.十六大以来执政党建设经验述要[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2.
    [18]罗汉平.党史的细节----中国共产党90年若干重大事件探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20]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6)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21]吕增奎主编.执政的转型:海外学者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A].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2]江泽民执政党建设思想概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23]王伟光.党的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4][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13.
    [25][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M].李杨、任文科、郑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26]周善红.历史方位认知与党建理论创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27]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8]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纪实(上、下)[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9][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30]钟清清.各国共产党总览[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31]李慎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学文献出版社,2001.
    [32]高放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1990.
    [33]陈晋.读毛泽东札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34]张静如、王炳林主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
    [35]田子渝、李资源等.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M].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
    [36]鲁振祥.史事追寻——中共思想史上若干问题[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8]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9]王金镖、吴崇庚.谈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M].北京:通俗读物出版社,1957.
    [40]俞起编.共产党的指导思想[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58.
    [41]肖东坡、聂月岩.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42]郑谦主编.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史(第一、二、三卷)[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43]高为学.党的指导思想问题的思考[M].北京:中国文化传媒出版社,2011.
    [44]沈志华.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45]李鹏飞、杨永德、陶伯年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教学词典[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46]张荣臣.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1]高放.“马克思列宁主义”提法的来龙去脉[J].文史哲,2001(3).
    [2]高放.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来龙去脉--——中共十八大党章解读[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1).
    [3]高放.马克思列宁主义何时写入党章[J].新湘评论,2013(13).
    [4]朱炳元.对中共十二大以来历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的考察与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6).
    [5]张静如、齐卫平.中国共产党对旗帜和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08(2).
    [6]夏东民、陆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论——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新体系[J].浙江学刊,2010(3).
    [7]方世南.用严肃科学的精神推进理论创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
    [8]易雄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应当慎用[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6(1).
    [9]赵明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命名、名称演变的思考[J].文史哲,2004(1).
    [10]张兆文.一大、七大、十五大:中国共产党三次确立指导思想之比较[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2(1).
    [11]肖芳林、唐正芒、熊慧.与时俱进:中共党章中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演变[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4(3).
    [12]高放.“列宁主义”再认识[J].探索,2008(4).
    [13]贾朋俭,郑伟红.中共指导思想的演进过程及启示[J].晋阳学刊,2005(2).
    [14]张仲华.从党的指导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上看待毛泽东思想[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5]李军、田晓玉.80年来党的指导思想的基本特征[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4).
    [16]齐卫平.党的指导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定位[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2).
    [17]李曙新.关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4).
    [18]许志功.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J].国防大学学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研究),2002(11).
    [19]龚育之.再谈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新起点[J].中共党史研究,1991(1).
    [20]罗任权.论我党指导思想确立的历史经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8).
    [22]何云峰.论执政党指导思想的内涵、特征与功能[J].泰山学院学报,2008(1).
    [23]乔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多重解析——兼对“社会主义”的新释义[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6).
    [24]吉彦波.从“三个代表”到“邓小平江泽民理论”——试谈党的指导思想的语言表述[J].衡水师专学报,2003(1).
    [25]吉彦波.党的指导思想的层次性与江泽民思想的历史定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4).
    [26]雷云.把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阐述好——兼谈对“当前最紧迫的理论创新”的认识[J].浙江社会科学,2005(5).
    [27]张炳照,单伟.党的指导思想的新格局[J].大连干部学刊,2009(7).
    [28]董德刚.谈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定位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7(1).
    [29]宋进.略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30]吕世荣,周宏.怎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
    [31]方克立.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8(11).
    [32]董德刚.如何命名党的指导思想[N].中国教育报,2003-8-20(3).
    [33]范明.“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新的伟大旗帜——兼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J].扬州大学学报,2002(6).
    [34]方小年、曹根记.毛泽东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4).
    [35]张卿均,赖宏,王勃.“三个代表”:从党建思想到指导思想的飞跃[J].江南大学学报,2003(5).
    [36]张旭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的形成过程[].党史信息报,2008-4-2.
    [37]苏荣.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创新——对新党章关于党的性质界定的学习体会[J].青海学刊,2003(4).
    [38]章德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指导思想和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逻辑关联[J].国防大学学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研究),2003(4).
    [39]王振民.邓小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探析[J].理论导刊,2009(8).
    [40]刘南平.“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说的上位概念[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6).
    [41]李朝阳.如何更科学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J].探索,2006(2).
    [42]张青松、吴卫东.政策科学大系构想[J].理论探讨,1997(1).
    [43]孙功.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结构与功能[J].社会主义研究,2010(3).
    [44]李路曲.新加坡国家意识形态的变迁[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3).
    [45]辛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包括哪些基本范畴[N].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10-7-5.
    [46]沈壮海.多质的大众与共享的价值——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5).
    [47]赵明义.关于科学发展观与政治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9(2).
    [48]程恩富.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和内涵[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4).
    [49]陈荣明,李俊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0]张静如,李向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大理论体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2).
    [51]刘书林.论共产党与社会党名称蕴含的本质区别[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4).
    [52]陈亚杰.“总设计师”称谓的来龙去脉[J].中共党史研究,2006(4).
    [53]翟昌民.试论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J].天津师大学报,2000(5).
    [54]谢春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7(7).
    [55]李零.万岁考[J].三联生活周刊,2006(25).
    [56]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J].炎黄春秋,2007(2).
    [57]李楠,周建华.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J].江汉论坛,2010(5).
    [58].程恩富.改革、开放和发展的不同思路与流派[N].社会科学报,2006-3-9.
    [59]许先春.近年来理论界关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贡献研究的若干进展[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3).
    [60]陈刚.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规范性[J].社会主义研究,2005(6).
    [61]梁树发.学科化——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的互动[J].党政干部学刊,2010(2).
    [62]周全华,姚鸿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命题到政治命题的历史脉络[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4).
    [63]王明生.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和评价[J].学海,2006(3).
    [64]李亮.毛泽东思想提出与宣传过程中的毛泽东认识因素[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2).
    [65]高文锦.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武警学院学报,2000(3).
    [66]王德木.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问题的历史辨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6(4).
    [67]徐勇.从新权威主义到新民本主义,决策咨询,2003(9).
    [68]董德刚.关于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J].理论视野,2002(3).
    [69]郝文清、丁长青.定义“马克思主义”时的理论困境及其破解[J].科学社会主义,2010(2).
    [70]邓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定义[J].云南社会科学,2008(S1).
    [71]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定义问题[J].党政干部学刊,2005(3).
    [72]朱桂谦.论马克思主义定义[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3(4).
    [73]雅克·比岱文.什么是今天的马克思主义?[N].张双利译.社会科学报,2006-2-23(5).
    [74]华翊.应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高放教授访谈录[J].探索与争鸣,2003(7).
    [75]周新城.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随想[J].东南学术,2003(1).
    [76]张晓峰.晚年毛泽东失误原因的再认识[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2).
    [77]许全兴.毛泽东精神研究四题[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78]赖大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观念到理论形态[J].江汉论坛,2008(7).
    [79]许新三、向郢.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从何而来?[N].南方周末,2007-2-8.
    [80]陈明吾.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语境下对田诚<共产主义与知识阶级>一文的解读[J].党史文苑,2009(11).
    [81]韩保卫.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历程的特点[J].山东税务纵横,2001(6).
    [82]乔耀章.论“三个代表”的基本思想与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关联性[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83]靳辉明.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几点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9(6).
    [84]梅荣政.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五个马克思主义文本有关论述的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4).
    [85]艾丹.究竟谁是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第一人?[J].党史文汇,2009(10).
    [86]赵宝云,李逢彦.毛泽东是科学对待毛泽东思想的第一人[J].理论导刊,2005(5).
    [87]胡和勤,李曙新.对毛泽东“总题目”问题的再反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5).
    [88]平典.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史[J].理论与实践,2003(1).
    [89]于艳艳.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及特点[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8(3).
    [90]韩源.意识形态发展模型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2).
    [91]陈曙光.直面学风问题——兼谈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红旗文稿,2009(21).
    [92]申海龙.论马克思主义灌输教育的草根化意蕴[J].理论月刊,2009(10).
    [93]赵连文.“马克思主义”一词是何时提出并开始使用的[J].史学月刊,2004(8).
    [94]石仲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源理论[J].广州日报,2007-4-11.
    [95]江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来龙去脉[J].党史博览,2004(8).
    [96]石仲泉、赵自立.关于“三个代表”思想提出经过的考察[J].中共党史研究,2002(6).
    [97]章锡辉.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N].安徽日报,2004-12-20.
    [98]张克非.一位真诚马克思主义者的灼见——读<吴江文稿>[N].北京日报,2010-1-25.
    [99]肖枫.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解读“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6).
    [100]程恩富、胡乐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60年[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4).
    [101]胡大平.从文本到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研究的若干基础问题[J].学术月刊,2009(2).
    [102]张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中的文本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5).
    [103]聂锦芳.任重而道远的马克思文本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4-23(3).
    [104]安启念.加强文本研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务之急[J].理论视野,2009(4).
    [105]吴苑华.如何“整体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思考[J].理论探讨,2009(6).
    [106]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107]李君如.提“中国模式”不如提“中国特色”[J].农村工作通讯,2010(2).
    [108]李曙新.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J].理论学刊,2007(12).
    [109]王思怀、刘敦俊、张亚强.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精髓的规范表述[J].理论导刊,2011(1).
    [110]郭德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共党史研究[J].理论学刊,2002(5).
    [111]张静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共党史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112]王新建.“三个代表”概念体系的创新特征与方法论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13]曾峻.十七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J].理论文萃,2007(6).
    [114]林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结构新探[J].探索与争鸣,2009(5).
    [115]韦定广.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兼论新中国60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经验教训[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4).
    [116]吉彦波.“三个代表·”“江泽民思想“·”邓小平江泽民理论”——试谈党的指导思想的语言表述[J].天中学刊,2003(1).
    [117]吉彦波.建构两个新范畴:“马列毛邓理论”和“江泽民思想”[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18]吉彦波.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列毛邓理论[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
    [119]罗·哈里.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思想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关系的争论[J].范春燕译.国外理论动态,2009(5-6).
    [120]张静、靳书君.美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概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3).
    [121]徐崇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国外理解辨析[J].理论视野,2009(12).
    [122]周全华.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述略[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5).
    [123]周全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国外研究组织与方法述略[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4).
    [124]井建斌.怎样深入理解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J].求知(月刊),2009(1).
    [125]董德刚.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机制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5).
    [126]陈占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3).
    [127]李君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
    [128]郭德宏.阐述党的指导思想的好书[J].中共党史研究,2009(6).
    [129]张坚.“列宁”这个笔名的由来[J].读书,1979(9).
    [130]邹谨,唐棣宣.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毛泽东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和回答[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1(3).
    [13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90年来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及历史启示[N].学习时报,2011-6-27.
    [132]赵付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研究综述[].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
    [133]李君如.为什么要重新讨论马克思“是对的”?[N].人民日报,2011-11-25.
    [134]高放.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N].北京日报,2006-2-13.
    [135]石仲泉.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源[N].大连日报,2008-8-4.
    [136]秦宣.理解“特色”要防止四个倾向[N].北京日报,2010-02-22.
    [137]宋朝光.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历史发展的思考[J].河池学院学报,2004(8).
    [138]吴怀友,刘明华,陈碧.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形成的统一标准--兼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坐标[J].探索,2004(4).
    [139]李捷.毛泽东思想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创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8).
    [140]刘海涛.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创新[J].科学社会主义,2009(6).
    [141]丁养斌.试论与时俱进与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J].西安工业学院学报,2006(6).
    [142]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
    [143]宋旭丽.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思想文化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
    [144]殷真.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J].理论前沿,2004(22).
    [145]秋石.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多元化[J].求是,2009(6).
    [146]刘义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147]陈先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J].光明日报,2009-3-31.
    [148]邢克鑫.试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特点[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7).
    [149]雷云.把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阐述好——兼谈对“当前最紧迫的理论创新”的认识[J].浙江社会科学,2005(5).
    [150]〔美〕R·F·怀利.论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政治理论过程[J].党史研究与教学,1989(6).
    [151]罗成琰.加强和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4-4-5.
    [152]庞元正.科学发展观与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J].党政干部学刊,2012(9).
    [153]庞元正.深入理解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党报,2012(6).
    [154]邓辉煌.论党的指导思想必须与时俱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155]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最新概括[J].前线,2008(1).
    [156]石仲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最新概括[J].中共党史研究,2008(1).
    [157]石仲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什么不包括毛泽东思想?[N].河南日报,2007-11-13(5).
    [158]石仲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N].文汇报,2007-11-05.
    [159]徐光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J].求是,2013(17).
    [160]费孝通.开创学术新风气──在北京大学重点学科汇报会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7(3).
    1、人民网强国论坛,http://bbs1.people.com.cn
    2、毛泽东旗帜网,www.maoflag.net
    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
    4、人民出版社网(中国理论网),http://www.ccpph.com.cn/
    5、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6、维基百科,http://wikipedia.jaylee.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