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汉代以后,儒家经典地位几经沉浮,经历了各种学术思潮为我所用的再阐释,但一直是士人的必修典籍,不仅是他们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刻塑造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文学观念。这样的影响在反映情志的诗歌中也有或显或晦的体现。唐代经学统一,官修的《五经正义》是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权威读物,儒家经典的学习接受较之前代也更为普及。杜甫所接受的儒家经典的影响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方面是儒家经典影响的历史积淀,一方面是《五经正义》的直接经学阐释。本文主要探讨儒家经典及其经学阐释对杜甫诗歌的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包括经典文化积淀的影响。
     结合儒家经典与诗歌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五经正义》选择经典底本的实际情况,本文选择了《毛诗》、《春秋左氏传》、《周易》及其经学阐释作为儒家经典对杜诗影响的主要考察对象,主要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把三部经典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落实到杜甫具体的诗歌观念和创作表现中去。
     《毛诗》是文学性最强的一部儒家经典,在唐代具有亦诗亦经的地位。杜甫提倡“别裁伪体亲风雅”,自觉向《毛诗》的风雅之作学习。他一方面大量吸收《毛诗》的经语入诗,熟练化用《毛诗》的语典融入自己诗歌语境;另一方面向《毛诗》学习具体的艺术手段,《毛诗》赋法中的以对话入诗、叙事融合议论抒情、以丽景反衬哀情等表现方式,《毛诗》比兴手法的托物寓意传统,《毛诗》经学阐释为诗歌写小序阐释题旨的传统,在杜诗中都有继承。更为重要的是,杜甫接受了《毛诗》及其经学阐释中所强调的诗歌观念:其一,“诗缘政作”的观念。这一观念贯穿《毛诗》的创作以及小序、大序、注、笺、谱、正义等阐释系统。杜甫从诗歌观念上和创作表现上,都可以看到对“诗缘政作”观念的认同接受。其二,“主文谲谏”、“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原则。杜甫对诗教的原则有很深的领会,在诗歌创作中言此意彼、以礼节情,很多诗歌表现出含蓄蕴藉、、温柔敦厚的特色。
     唐代的《春秋》学主要是《左传》之学,《春秋左氏传正义》采用的底本是晋代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杜预是杜甫的十三世祖,杜甫对《左传》有着特别的情感。《春秋》学对杜甫诗歌的影响也分为二途:其一是艺术表现上的借鉴。杜甫在诗歌中引用了大量的出于《左传》的语典和事典,对《春秋》书法的原则颇有会心,对《左传》中的叙事艺术也多有借鉴,被认为深得“左史文法”。其二是对《春秋》学思想的接受。《春秋》天事、人事并记,后代的经学家认为《春秋》记录天事大有深意,在汉代借此发展出灾异的“天人感应”说,影响很大。杜甫在诗歌中也记录了当时的不少灾异,其诗歌内涵有“天人感应”的意味。杜甫的后半生正值唐室多难,“安史之乱”、吐蕃入侵、藩镇割据,内忧外患不断,《春秋》学的“尊王攘夷”思想强烈地表现在他的诗歌之中。
     唐代的《周易正义》采用了王弼、韩康伯注为底本,经过了《正义》的阐释,人生义理之学的倾向更为明显。杜甫在诗歌中流露了对“《大易》理”的兴趣,他除了在诗中直接引用《周易》的古奥经语外,诗歌中还有一些易理、易趣也值得关注。《周易》的审美倾向推重刚健、笃实,杜甫的诗歌从艺文评论到语言艺术表达、思想情感倾向,也具有对刚健、笃实之美高度认同的倾向。《周易》是传统文化忧患意识的源头,《周易》防患未然、积极修德、经纶蹇难等思想在杜诗中都有相当的表现。《周易》中还有很多涉及言辞表达的观念,如“言有物”、“言有序”、“旨远辞文”、“修辞立其诚”等等,杜甫在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这类主张,但他的诗歌创作的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些观念。另外,杜甫的以“神”论诗,以诗传“神”都和《周易》中“神”的观念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儒家经典对杜甫诗歌的影响是丰富的,也可以说是复杂的,因为决定杜甫诗歌面貌的还有他所书写的时代、他个人的性情和所有文化教养、诗歌本身的特质等等。但是杜甫作为一个执着的儒者,宗经观念在他的诗歌创作中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诗歌中所呈现出的辞雅理正、法度井然、情系世俗等整体风貌,正是其宗经观念的延伸。
Confucian classics had lived through all kinds of re-explaination of academic trend of thoughts served for me. Although their position were ups and downs repeatedly since Han Dynasty, they had been always the literary men's compulsory books, not only composed their knowledge structures, but also moulded their outlook on life, value as well as literature concepts. This influence reflected obviously or obscurely in the poems which mirrored feeling and ambitions. In Tang Dynasty, the studies of Confucian classics were unified, the official revised Wu Jing Zheng Yi was the authoritative books of schooling and imperial examinations, so the accept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was also more universal than the former dynasties.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at Du Fu accepted was proceeded from two paths:the first one was the sedimen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other one was the direct Confucian explaination of wu jing zheng yi.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ir explainations on the contents and forms of Du Fu's poems, including the sedimen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Combined with the close relationship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poems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original version choice of wu jing zheng yi,this dissertation choosed Mao poems, Zuo Zhuan, Zhou Yi and their explainations as the main inspective object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they had brought to Du Fu's poems.The author used the method of textual analysis, try to find out the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influence that carried out in Du Fu's poem notions and writings.
     Mao Shi has the strongest literariness in the Confucian classics. It has the postion of classic as well as poem in Tang Dynasty. Du Fu advocated "studies and give up flowery poems and be close to the poems which have deep thoughts", he learned from Mao Shi self-consciously. On one hand,he absorbed and melted amounts of words from Mao Shi.On the other hand,he studied practical article methods from Mao Shi, such as used dialogue in poems, combined narration with comments and feelings, used beautiful landscapes served as a foil to sorrowful feelings, the implying meanings through physical phenomena, the preface to reveal main idea and so on.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Du Fu accepted the poem notions which:included in the Confucian explanation of Mao Shi: Firstly, the concept of "poems are born from politics". This idea run through Mao Shi as well as its all kinds of explainations and reflected very clearly in Du Fu's poem notions and writings. Secondly, the moralized principle of roundabout admonish, begin with affection, end with "Li"and "Yi". Du Fu has deep understanding on this point, his poems expressed feelings indrectly, controlled emotion through feudal ethical codes. Most of his poems re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plication and gentleness.
     The studie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in Tang Dynasty was mainly the studies of Zuo Zhuan,the original version Chun Qiu Zuo Zhuan Zheng Yi choosed was Du Yu's Chun Qiu Jing Zhuan Ji Jie in Jin Dynasty. Du Yu was the thirteenth genenaration ancestor of Du Fu, Du Fu had special affection to Zuo Zhuan The influence that studie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exerted on Du Fu's poems also proceeded from two channels:On the first place was to use the artical presentation for reference. Du Fu used a lot of words, allusions as well as the narrative art from Zuo Zhuan in his poems and got a great success. On the second place was the acceptation of the idea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recorded both nature affairs and human affairs, the scholars of Confucian classics after the era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considered that there were deep meanings in nature affairs, even in Han Dynasty came into being the notion of Man-nature telepathy and led to important infulence. Du Fu has recorded most of the disaters and marvels in his time, his poems had the implicaton of Man-nature telepathy. The latter half of Du Fu's life just was the time of many calamities were happened in Tang Dynasty, such as Anshi's rebellion, the invasion of Tibet,the monopoly of the feudal separatist and so on, so the idea of "respect for the monarch and resistance against foreign tribes"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strongly expressed in Du Fu's poems.
     Zhou Yi Zheng Yi choosed Wang Bi and Han Kangbo's explaination as the original version,the inclination of truth in life was more obviously after the explaination.Du Fu showed his interests for the principles of Zhou Yi,he not only cited its profound words,but also expressed the principle of Zhou Yi. The aesthetic tendency of Zhou Yi were virility and sincerity, Du Fu presented the same taste from his comment on poems and arts to expression of words in his poems, and the inclination of ideas. Zhou Yi was the origin of worrying mentality in traditional culture; its ideas of nipping in the bud, cultivating merit, working hard to pull though difficulties were all represented in Du Fu's poems. There were also many notions which related with expression of words such as "its word has the thing", "its word order", "graceful words has deep meaning", "honesty was the basis of rhetoric" and so on not mentioned in Du Fu's poems directly, but his writing activities have reflected these notions. Furthermore, Du Fu's commenting on poems with "shen", expressing "shen" with poems were both more or less related with the concept of "shen"in Zhou Yi.
     Confucian classics had important even implicate influence on Du Fu's poems, for there were too many factors determined his poems, such as the era of the writing,his own temperament and cultural cultivation, the traits of the poem and so on. Whereas, being a punctilious Confucian, the idea of advocate classics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Du Fu's poem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gant words and right truth, orderly principles, deep affection to the secular life were all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idea of advocate classics.
引文
1孙绿怡著:《<左传>与中国古典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孙克强,张小平著:《教化百科:(诗经)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宋会群,苗雪兰著:《中华笫一经:<周易>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郝铁川著:《经国治民之典:<周礼>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涂文学,周德钧著:《诸经总龟:<春秋>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黄宛峰著:《礼乐渊薮:<礼记)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龚留柱著:《春秋弦歌:(左传)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臧知非著:《人伦本源:<孝经)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陈良运著:《(周易)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潘世秀,王志明著:《(周易>与中国文学》,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6丁进:《周礼与文学》,复旦大学中文系2005年博士论文。
    7谢建忠著:《(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
    8张金梅:《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四川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9陈长训著:《论(春秋><左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黄黎星著:《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1蔡玉惠著:《(诗经)与初唐诗作关系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2沈志权著:《(周易)与中国文学的形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朱维铮:《中国经学与中国文化》,《复旦学报》,1986年第2期,第36页。
    2殷绍基:《经学与文学》,《湘潭大学报》,1988年第1期,第43页。
    1刘再华:《经学与古代文论的关系》,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22页。
    2周颖南:《简论(诗经)风雅传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1月第1期,第64页。
    3赵敏俐:《论(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作论意义》,《东方论坛》,1996年第2期,第1页。
    4敏泽:《试论“春秋笔法”对于后世文学理论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第254页。
    1蒋凡、张小平:《(周易)对古典美学和文论批评的影响》,《内蒙古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2季中扬:《<周易>语言观及其对古典文论的影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487页。
    3王春才:《论(周易>的阳刚之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21页。
    4时培根:《(周易>忧患之学及其对文学之影响》,语文学刊,2006年第4期,第78页。
    5马洁:《(周易·观卦)之“观”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主体论》,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第139页。
    6刘顺:《(周易正义)对唐诗的影响》,江淮论坛,2007年第5期,第174页。
    1邓小军:《杜甫:儒学复兴运动的先声》,《陕西师大学报》1991年第3期,第117页。
    2章继光:《杜甫的儒家理想人格与对杜诗的伦理评价》:《求索》,1998年第4期,第98页。
    3邓田田:《儒家思想与杜甫的人文关怀》:《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94页。
    4郭根群:《杜甫思想之去儒化研究》,《云梦学刊》,2007年12月,第71页。
    5宋恪震:《杜甫对儒家思想的扬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33页。
    1曾亚兰、赵季:《说仇兆鳌以诗经注杜诗》,《杜甫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第22页。
    2于年湖:《从经、史、子、集中汲取营养——浅论杜诗的用典》,《兰台世界》,2008年1月下半月,第59页。
    3李新:《论杜诗中的“春秋笔法”》,《殷都学刊》,2009年,第71页。
    4方慧颖:《浅探杜诗叙事中的史传文学方法》,《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81页。
    5钱志熙:《杜甫诗法论探微》,《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第56页。
    6吴明贤:《试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第1期,第11页。
    7翁仁康:《浅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第4期,第40页。
    1参见洪湛侯《诗经学史》的《自序》,中华书局,2002年版。
    2《隋书·经籍志》(卷三十二),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918页。
    3谢建忠:《<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7页。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1页。参考阮元校勘记,对个别文字有所调整。本论文中所引经文及经注均据此版本,后文不再详细注出版本。
    2《十三经注疏》,第261页。
    1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01页
    2《敦煌诗经卷子研究论文集》, 新亚研究所人文印务公司,1970年版,第165~166页。
    1唐高祖:《令诸州举送明经诏》,[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三,中华书局影印本,1983年版。后文引《全唐文》不再注出详细版本。
    2唐太宗:《赐孝义高年粟帛诏》,《全唐文》卷五。
    3唐太宗:《遗萧德言书》,《全唐文》卷七。
    4唐高宗:《封周王显制》,《全唐文》卷十一
    5唐高宗:《册纪王慎泽州刺史文》,《全唐文》卷十四。
    6唐玄宗:《春郊礼成推恩制》,《全唐文》卷二十四。
    1《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五。
    2《汉书·儒林传》:“王式字翁思……为昌邑王师,昌邑王……以行淫乱废,式系狱,当死。治事者责问曰:‘师何以亡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尝不流涕为王深陈之也。臣以三百五篇谏,是以亡谏书。’使者以闻,亦得减死论。归家不教授。”
    1《全唐文》卷二。
    2《十三经注疏》,第548页。
    3《十三经注疏》,第540页。
    4《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八。
    5《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八。
    1《全唐文》,卷二百一十。
    2《十三经注疏》,第548页。
    3《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九。
    4《全唐文》,卷二百六。
    1谢建忠:《<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研究》,成都:巴蜀出版社,2007年版,第58~65页。
    2《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八。
    3《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一。
    4《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二。
    5《全唐文》,卷二百八。
    6《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六。
    7《十三经注疏》,第505页。
    8《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七。
    1《十三经注疏》,第460页。
    2《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九。
    3《十三经注疏》,第385页。
    4《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一。
    5《十三经注疏》,第496页。
    6《全唐文》,卷三十七。
    7《十三经注疏》,第297页。
    1谢建忠:《(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19~53页。
    1《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一。
    2同上。
    3《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4《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八。
    5《全唐文》,卷一百九十。
    6《全唐文》,卷一百八十。
    1《全唐文》,卷一百六十六。
    2《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八。
    3《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八。
    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77页。
    5杜甫:《陈拾遗故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47页。本论文所引杜诗均据此版本,在后文引杜诗时不再详细注出版本。
    6韩愈:《荐士》,张美霞点校,《韩愈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
    1[金]元好问:《论诗绝句》,《元好问全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8页。
    2[唐]王昌龄:《论文意》,见卢盛江:《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三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82页。
    3[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45页。
    4[唐]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一,《李太白全集》,第87页。
    5[唐]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十五,《李太白全集》,第133页。
    1《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九。
    1何慎怡:《杜诗引(诗)考》,夏传才主编,《第六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8页。
    2《十三经注疏》,第416页。
    3《杜诗详注》,第424页。
    4《十三经注疏》,第420页。
    5《杜诗详注》,第1402页。
    1《十三经注疏》,第431页。
    2《杜诗详注》,第1703页。
    3《十三经注疏》,第569页。
    4《题省中壁》,《杜诗详注》,第441页。
    5《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杜诗详注》,第1904页。
    6《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杜诗详注》,第1455页。
    7《壮游》,《杜诗详注》,第1438页。
    1《杜诗详注》,第435页。
    2《杜诗详注》,第1415页。
    3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7页。
    1《杜诗详注》,第1902页。
    2《杜诗详注》,第196页。
    3《杜诗详注》,第195页。
    1《十三经注疏》,第484页。
    2《杜诗详注》,第1381页。
    3《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九。
    4《杜诗详注》,第1724页。
    5《十三经注疏》,第456页。
    6《杜诗详注》,第650页。
    1《十三经注疏》,第297页。
    2《杜诗详注》,第1049页。
    3《十三经注疏》,第464页。
    4《十三经注疏》,第577页。
    5《十三经注疏》,第579页。
    6《杜诗详注》,第1408页。
    1《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杜诗详注》,第1157页。
    2《赠别贺兰铦》,《杜诗详注》,第1071页。
    3《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杜诗详注》,第1707页。
    4《喜闻官军己临贼境二十韵》,《杜诗详注》,第418页。
    5《奉送严公入朝十韵》,《杜诗详注》,第911页。
    6《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杜诗详注》,第1455页。
    7《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杜诗详注》,第1378页。
    8《有感五首》之三,《杜诗详注》,第973页。
    9《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杜诗详注》,第1612页。
    10《送韦十六评事充同谷防御判官》,《杜诗详注》,第354页。
    11《十三经注疏》,第558页。
    12《十三经注疏》,第496页。
    1《十三经注疏》,第462页。
    2《杜诗详注》,第1556页。
    3《杜诗详注》,第1165页。
    4《杜诗详注》,第1768页。
    5《杜诗详注》,第1055页。
    6《杜诗详注》,第1554页。
    7《杜诗详注》,第1449页。
    8《十三经注疏》,第460页。
    9《杜诗详注》,第1943页。
    10《杜诗详注》,第2002页。
    1《杜诗详注》,第461页。
    1《杜诗详注》,第536页。
    2《杜诗详注》,第672页。
    3《杜诗详注》,第1940页。
    4《杜诗详注》,第2071页。
    5《杜诗详注》,第463页。
    6《杜诗详注》,第2055页。
    1《杜诗详注》,第1623页。
    2《十三经注疏》,第559页。
    3《大云寺赞公房四首》其四,《杜诗详注》,第337页。
    4《夏夜叹》,《杜诗详注》,第543页。
    5《大雨》,《杜诗详注》,第907页。
    6《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杜诗详注》,第1308页。
    7《北风》,《杜诗详注》,第1976页。
    8《杜诗详注》,第1893页。
    1《十三经注疏》,第410页。
    2《杜诗详注》,第8页。
    3《十三经注疏》,第407页。
    4《十三经注疏》,第408页。
    5《得舍弟消息二首》,《杜诗详注》,第321页。
    6《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二首》,《杜诗详注》,第1617页。
    7《第五弟丰独在江左近三四载寂无消息觅使寄此二首》,《杜诗详注》,第1479页。
    8《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杜诗详注》,第1841页。
    9《十三经注疏》,第326页。
    1《杜诗详注》,第514页。
    2《十三经注疏》,第432页。
    3《杜诗详注》,第1232页。
    4《杜诗详注》,第11页。
    5《杜诗详注》,第113页。
    1《杜诗详注》,第1754页。
    2《杜诗详注》,第1963页。
    3《杜诗详注》,第1955页。
    4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十九,转引自华文轩:《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唐宋之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0页。
    1《十三经注疏》,第484页。
    2《杜诗详注》,第1139页。
    3《杜诗详注》,第1320页。
    4《杜诗详注》,第297页。
    5《杜诗详注》,第1591页。
    6《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1990页。
    7《宗武生日》,《杜诗详注》,第1478页。
    8《十三经注疏》,第425页。
    9《杜诗详注》,第363页。
    10《杜诗详注》,第1254页。
    11《杜诗详注》,第895页。
    1《杜诗详注》,第1057页。
    2《杜诗详注》,第1291页。
    3《杜诗详注》,第2083页。
    4《十三经注疏》,第330页。
    5《杜诗详注》,第1962页。
    6《杜诗详注》,第671页。
    7《杜诗详注》,第1311页。
    8《十三经注疏》,第301页。
    9《杜诗详注》,第1403页。
    1《十三经注疏》,第370页。
    2《杜诗详注》,第1825页。
    3《杜诗详注》,第62页。
    4《杜诗详注》,第1199页。
    5《杜诗详注》,第1882页。
    1《杜诗详注》,第1658页。
    2《杜诗详注》,第1649页。
    3《杜诗详注》,第1927页。
    4《杜诗详注》,第2003页。
    1《十三经注疏》,第432页。
    2《杜诗详注》,第71页。
    1《十三经注疏》,第796页。
    2张怀瑾:《钟嵘诗品评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21页。
    3《十三经注疏》,第271页。
    4同上。
    1《十三经注疏》,第271页。
    2[明]谢榛:《四溟诗话》,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69页。
    3《十三经注疏》,第273页。
    4《十三经注疏》,第279页。
    5朱自清:《诗言志辨》,《朱自清说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1《十三经注疏》,第278页。
    2《十三经注疏》,第394页。
    3《十三经注疏》,第501页。
    1《杜诗详注》,第705页。
    2《杜诗详注》,第752页。
    3《杜诗详注》,第1527页。
    4《杜诗详注》,第1529页。
    1金启华《杜诗渊源论》,见《杜甫诗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2《杜诗详注》,第1112页。
    1王夫之等:《清诗话·姜斋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页。
    2韩成武:《杜诗艺谭》,河北教育出版社,第26页。
    3《杜诗详注》,第320页。
    1《杜诗详注》,第329页。
    2《杜诗详注》,第816页。
    1《杜诗详注》,第1051页。
    2《杜诗详注》,第970页。
    3《汉书》卷三○《艺文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1《十三经注疏》,第263页。
    2《十三经注疏》,第407页。
    3《十三经注疏》,第276页。
    1《杜诗详注》,第1347页。
    2《杜诗详注》,第1636页。
    3《杜诗详注》,第1639~1640页。
    1《杜诗详注》,第2038-2039页。
    1《十三经注疏》,第279页。
    2《十三经注疏》,第278页。
    3《十三经注疏》,第394页。
    4《十三经注疏》,第501页。
    1《杜诗详注》,第211页。
    2《杜诗详注》,第623页。
    3《杜诗详注》,第838页。
    1《杜诗详注》,第1536页。
    2刘桢:《赠从弟三首》之三,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4页。
    1《十三经注疏》,第272页。
    2《十三经注疏》,第441页。
    1《十三经注疏》,第281页。
    2《十三经注疏》,第326页。
    3《十三经注疏》,第378页。
    1《十三经注疏》,第269~270页。
    2《十三经注疏》,第270页。
    3《十三经注疏》,第271页。
    4《十三经注疏》,第272页。
    1《十三经注疏》,第272~273页。
    2《十三经注疏》,第263页。
    3《十三经注疏》,第271页。
    1《十三经注疏》,第271页。
    2《十三经注疏》,第270页。
    3《十三经注疏》,第261页。
    1《十三经注疏》,第272页。
    2《十三经注疏》,第272页。
    3《十三经注疏》,第269页。
    4《十三经注疏》,第272页。
    1《杜诗详注》,第1691页。
    1陈子昂:《喜马参军相遇醉歌》,《陈拾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3页。
    2同上。
    1《杜诗详注》,第2014页。
    2《新唐书》,卷六十六。
    3《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杜诗详注》,第2019页。
    1[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65页。
    2[宋]李纲:《湖海集序》,《梁谿先生文集》卷十七,见华文轩编:《古代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76页。
    1[宋]喻汝砺:《成都文类》卷四十二,见华文轩编:《古代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唐宋之部),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9页。
    2《杜诗详注》,第395页。
    1《杜诗详注》,第1050页。
    2《杜诗详注》,第1051页。
    3《杜诗详注》,第1065页。
    4《杜诗详注》,第1080页。
    5《杜诗详注》,第1084页。
    6《杜诗详注》,第2083页。
    7《杜诗详注》,第517页。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至德二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
    2《杜诗详注》,第1078页。
    1《杜诗详注》,第1078页。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3《杜诗详注》,第1081页。
    4《杜诗详注》,第1741页。
    1《杜诗详注》,第1253页。
    2《杜诗详注》,第1329页。
    1《杜诗详注》,第1363页。
    2《杜诗详注》,第971页。
    1《杜诗详注》,第137页。
    2以上评论均见《杜诗详注》,第139页。
    1《杜诗详注》,第693页。
    2《杜诗详注》,第713页。
    1《杜诗详注》,第772页。
    2《杜诗详注》,第880页。
    3《杜诗详注》,第555页。
    4《杜诗详注》,第107页。
    1《杜诗详注》,第108页。
    2《杜诗详注》,第842页。
    1《杜诗详注》,第208页。根据大多数杜诗注本,《九日寄岑参》作于天宝十三载的重阳节。但根据学术界对岑参的行迹考证,岑参在天宝十三载一定是随封常清奔赴北庭都护府了,从长安首途的时间一说为当年四月(廖立《岑嘉州诗笺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一说为夏秋之间(陈铁民、侯忠义校注,陈铁民补证《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闻一多先生考为三月首途。笔者比较后认为四月之说根据封常清的被任命时间,以及唐代对官员赴任的规定法律要求来分析,是比较占得住脚的,详见廖立注本所附《岑参年谱》。如果这样,传统的关于杜甫和岑参交往的渼陂诗的系年也当重新考证。《九日寄岑参》从诗歌内容来看,一定是一场为灾很严重的大雨。据《旧唐书》,天宝十载,“是秋,霖雨积旬,墙屋多坏而西京尤甚”。天宝十二载,“八月,京城霖雨,米贵,令出太仓米十万石,减价粜与贫人”。根据雨况和岑参的行踪,这场霖雨或为天宝十载秋,存疑。
    2《杜诗详注》,第210页:“今按通鉴:天宝十三载,秋八月,关中大饥,上又雨伤稼,国忠取禾之善者献之,曰:“雨虽多,不害稼也。”扶风太守房琯言所部水灾,国忠使御史推之。是岁,天下无感言灾者。”
    3《杜诗详注》,第264页。
    1《杜诗详注》,第1158页。
    2《杜诗详注》,第1118页。
    1《杜诗详注》,第574页。
    2《杜诗详注》,第619页。
    3《杜诗详注》,第659页。
    4《杜诗详注》,第679页。
    1《杜诗详注》,第687页。
    2《杜诗详注》,第713页。
    3《杜诗详注》,第725页。
    4《杜诗详注》,第1284~1285页。
    5《杜诗详注》,第1286~1287页。
    6《杜诗详注》,第1943~1944页。
    1《十三经注疏》,第271页。
    2同上。
    1《十三经注疏》,第310页。
    2《十三经注疏》,第501页。
    1《十三经注疏》,第272页。
    2同上。
    3《十三经注疏》,第298页。
    1《十三经注疏》,第325页。
    2《十三经注疏》,第350页。
    3《杜诗详注》,第105页。
    1《杜诗详注》,第206页。
    2《杜诗详注》,第216页。
    3《杜诗详注》,第264页。
    4《杜诗详注》,第443页。
    1《杜诗详注》,第462页。
    2《杜诗详注》,第1080页。
    3《杜诗详注》,第245页。
    4《杜诗详注》,第562页。
    1《杜诗详注》,第523页。
    2《杜诗详注》,第528页。
    1《杜诗详注》,第531页。
    2《杜诗详注》,第534页。
    3《杜诗详注》,第264页。
    1《杜诗详注》,第395页。
    2《杜诗详注》,第480页。
    3《杜诗详注》,第1069页。
    4《杜诗详注》,第1081页。
    1《杜诗详注》,第1521页。
    2《杜诗详注》,第1522页。
    3《杜诗详注》,第1523页。
    4《杜诗详注》,第1524页。
    1《杜诗详注》,第964页。
    2《十三经注疏》,第1234页。
    3《杜诗详注》,第995页。
    4《杜诗详注》,第920页。
    5《杜诗详注》,第912页。
    6《杜诗详注》,第1032页。
    7《杜诗详注》,第1049页。
    8《杜诗详注》,第1129页。
    1《杜诗详注》,第1547页。
    2《杜诗详注》,第1549页。
    3《杜诗详注》,第1596页。
    4《杜诗详注》,第2024页。
    1[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十三经注疏》,第1707页。
    2[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十三经注疏》,第1707页。
    3《全唐文》,卷二百二十六。
    4《十三经注疏》,第1698页。
    1《旧唐书·良吏传下》,卷一百八十五。
    1《全唐文》,卷二十三。
    2《全唐文》,卷二十六。
    3《全唐文》,卷二十六。
    4《全唐文》,卷四十五。
    5《全唐文》,卷四十六。
    1《全唐文》,卷四十六。
    2《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三。
    3《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九。
    1《全唐文》,卷一百四十四。
    2《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九。
    1《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七。
    2《全唐文》,卷二○八。
    1刘知己:《史通·言语》,中华书局影印明张之象刻本《史通》卷六。
    1刘知己:《史通·叙事》,中华书局影印明张之象刻本《史通》卷六。
    2同上。
    1刘知己:《史通·叙事》,中华书局影印明张之象刻本《史通》卷六。
    1《杜诗详注》,第15页。
    1《杜诗详注》,第1203页。
    2《杜诗详注》,第1357页。
    3《杜诗详注》,第1455页。
    4《杜诗详注》,第1462页。
    5《杜诗详注》,第1699页。
    1《独立》,《杜诗详注》,第495页。
    2《杜诗详注》,第71页。
    3《杜诗详注》,第2090页。
    1《杜诗详注》,第188页。
    2[宋]欧阳修,宋祁修:《新唐书》,卷一三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
    3《杜诗详注》,第633页。
    4《杜诗详注》,第655页。
    5《杜诗详注》,第1215页。
    6《杜诗详注》,第2085页。
    1《前出塞九首》其九,第655页。
    2《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杜诗详注》,第299页。
    3《赠苏四傒》,《杜诗详注》,第1549页。
    4《夔府书怀四十韵》,《杜诗详注》,第1420页。
    5《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杜诗详注》,第1394页。
    6《草堂》, 《杜诗详注》,第1112页。
    7《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杜诗详注》,第1879页。
    8《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杜诗详注》,第1307页。
    1《杜诗详注》,第670页。
    2《杜诗详注》,第402页。
    3《杜诗详注》,第1978页。
    4《杜诗详注》,第1081页。
    5《杜诗详注》,第352页。
    6《杜诗详注》,第353页。
    7《杜诗详注》,第1645页。
    8《杜诗详注》,第2067页。
    1《杜诗详注》,第205页。
    2《杜诗详注》,第1827页。
    3《杜诗详注》,第369页。
    4《杜诗详注》,第925页。
    5《杜诗详注》,第730页。
    6《杜诗详注》,第644页。
    1[清]吴瞻泰:《杜诗提要》,山雨楼藏版。
    1[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00页。
    2[清]屈大均:《翁山文钞》卷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版。
    3[清]章学诚著,严杰,武秀成译注:《文史通义译注·史德》,内篇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3页。
    1[元]杨维祯:《东维子集》卷七,四库全书本。
    2华文轩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72页。
    3华文轩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97页。
    1华文轩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82页。
    2《杜诗详注》,第118页。
    3《杜诗详注》,第156页。
    1《杜诗详注》,第285页。
    2《杜诗详注》,第310页。
    3《杜诗详注》,第314页。
    4《杜诗详注》,第528页。
    1《杜诗详注》,第549页。
    2《杜诗详注》,第1055页。
    1《杜诗详注》,第93页。
    2《杜诗详注》,第844页。
    3《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五。
    4《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五。
    5《杜诗详注》,第1060页。
    1《杜诗详注》,第1161页。
    2《杜诗详注》,第279页。
    1《杜诗详注》,第988页。
    2《杜诗详注》,第1158页。
    1《杜诗详注》,第1249页。
    2《十三经注疏》,第1714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82年版。
    2[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82年版
    1《杜诗详注》,第395页。
    2胡小石:《胡小石文史论丛》,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1《杜诗详注》,第461页。
    2《新唐书》,卷六。
    3《杜诗详注》,第860页。
    4《杜诗详注》,第906页。
    1陈才训:《源远流长——<春秋>(左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钱锺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6页。
    1[台]张高评:《文章义法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版,第88~89页。
    2《杜诗详注》,第528页。
    3《杜诗详注》,第391页。
    1《杜诗详注》,第890页。
    2刘上生:《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史》,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页。
    3陈才训:《源远流长——论(春秋)(左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283页。
    1《杜诗详注》,第174页。
    2《杜诗详注》,第198页。
    3《杜诗详注》,第395页。
    1《杜诗详注》,第554页。
    2《杜诗详注》,第1112页。
    3《杜诗详注》,第1830页。
    1[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0页。
    2[清]周大璋:《左传翼》,文盛堂翻刻遂初堂本。
    1[台]张高评:《左传文章义法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
    2[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一,见《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334页。
    3[清]沈德潜:《说诗晬语》,郭绍虞,《原诗 一瓢诗话 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7页。
    1《杜诗详注》,第73页。
    2《杜诗详注》,第264页。
    3《杜诗详注》,第296页。
    4《杜诗详注》,第329页。
    1《杜诗详注》,第358页。
    2《杜诗详注》,第1957页。
    1《杜诗详注》,第81页。
    1《杜诗详注》,第314页。
    2《旧唐书》,卷一百一十五。
    3《杜诗详注》,第395页。
    1《杜诗详注》,第413页。
    2《杜诗详注》,第1815页。
    1《史记》,卷二十七。
    1《论语·公冶长篇》。
    1《十三经注疏》,第2292页。
    2《十三经注疏》,第1901~1902页。
    1[宋]范温:《诗眼》卷八,见华文轩:《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5页。
    2《旧唐书》,卷九。
    1《尚书·周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
    2《旧唐书》,卷一百八。
    3[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928页。
    1[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928页。
    2[东汉]班固辑,[清]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67页。
    3同上。
    1《旧唐书》,卷九。
    2《杜诗详注》,第2208页。
    3《杜诗详注》,第1295页。
    1《杜诗详注》,第540页。
    2《旧唐书》,卷十。
    3《杜诗详注》,第540页。
    4[唐]瞿悉达:《唐开元占经》,卷一百二,四库全书本。
    5《杜诗详注》,第541页。
    1《杜诗详注》,第1083页。
    2《旧唐书》,卷三十六。
    3《旧唐书》,卷十一。
    4《杜诗详注》,第1083~1084页。
    5《杜诗详注》,第1019页。
    1《旧唐书》,卷十一。
    2《旧唐书》,卷十一。
    1《十三经注疏》,第2366页。
    1范文澜等:《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1《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二。
    1《杜诗详注》,第1858页。
    1《资治通鉴》, 卷二百二十二。
    2[宋]黄彻:《碧溪诗话》卷一,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7页。
    1《旧唐书》,卷十一。
    2《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杜诗详注》,第2091页。
    1[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6页。
    2《周易·系辞上》。
    3陈良运:《(周易)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魏]王弼:《周易略例》,四库全书本。
    1《十三经注疏》,第6页。
    1《十三经注疏》,第19页。
    2《十三经注疏》,第24页。
    1《十三经注疏》,第13页。
    2《全唐文》,卷四。
    3《全唐文》,卷五。
    4《全唐文》,卷五。
    5《全唐文》,卷五。
    6《全唐文》,卷六。
    7《全唐文》,卷七。
    1《全唐文》,卷七。
    2《全唐文》,卷二十二。
    3《全唐文》,卷二十五。
    4《全唐文》,卷二十五。
    5《全唐文》,卷三十七。
    1《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七。
    2《全唐文》,卷一百三十九。
    3《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一。
    1[唐]刘肃著,许德(?)、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9页。
    2《全唐文》,卷十三。
    1《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七。
    1《杜诗详注》,第1961页。
    1《杜诗详注》,第461页。
    2《杜诗详注》,第495页。
    1《杜诗详注》,第1158页。
    2《杜诗详注》,第1610页。
    3《杜诗详注》,第2096页。
    4《杜诗详注》,第1978页。
    5《杜诗详注》,第1667页。
    6《杜诗详注》,第1013页。
    1《杜诗详注》,第1360页。
    2《杜诗详注》,第410页。
    3《杜诗详注》,第1928页。
    4《杜诗详注》,第1085页。
    1《杜诗详注》,第109页。
    2《十三经注疏》,第31页。
    1《杜诗详注》,第247页。
    2《十三经注疏》,第20页。
    3《杜诗详注》,第464页。
    4《十三经注疏》,第15页。
    5《杜诗详注》,第843页。
    6《杜诗详注》,第1081页。
    7《十三经注疏》,第13页。
    1《杜诗详注》,第918页。
    2《杜诗详注》,第1777页。
    3《十三经注疏》,第19页。
    4《杜诗详注》,第307页。
    5《十三经注疏》,第17页。
    6《杜诗详注》,第1717页。
    1《十三经注疏》,第40页。
    2同上。
    1《十三经注疏》,第18页。
    2同上。
    3同上。
    1[唐]杨炯:《王勃集序》,《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一。
    2[唐]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陈伯玉文集》卷一,《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
    3《咏怀古迹五首》,《杜诗详注》,第1499页。
    1《杜诗详注》,第264页。
    2《杜诗详注》,第1719页。
    3《杜诗详注》,第640页。
    4《杜诗详注》,第1826页。
    5《杜诗详注》,第2014页。
    6《杜诗详注》,第110页。
    7《杜诗详注》,第2040页。
    8《杜诗详注》,第661页。
    9《杜诗详注》,第1622页。
    1《杜诗详注》,第2002页。
    2《杜诗详注》,第1692页。
    3《杜诗详注》,第949页。
    4[魏]王弼:《周易略例》,四库全书本。
    5《十三经注疏》,第17页。
    1《杜诗详注》,第253页。
    2《杜诗详注》,第754页。
    3《杜诗详注》,第1147页。
    4《杜诗详注》,第19页。
    5《杜诗详注》,第477页。
    6《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诗详注》,第74页。
    7《杜诗详注》,第1342页。
    1《杜诗详注》,第460页。
    2《杜诗详注》,第757页。
    3《杜诗详注》,第276页。
    4《杜诗详注》,第754页。
    5《杜诗详注》,第1339页。
    1《杜诗详注》,第1550页。
    1参考了尚永亮:《试论言意、意象及其在中国诗歌中的表现》,云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70页。
    2《杜诗详注》,第73页。
    3《杜诗详注》,第197页。
    4《杜诗详注》,第488页。
    5《杜诗详注》,第763页。
    6《杜诗详注》,第840页。
    1《杜诗详注》,第1071页。
    2《杜诗详注》,第1719页。
    3《杜诗详注》,第J27页。
    4《杜诗详注》,第245页。
    5《杜诗详注》,第1542页。
    6《杜诗详注》,第2029页。
    1《杜诗详注》,第707页。
    2《杜诗详注》,第715页。
    3《杜诗详注》,第813页。
    4同上。
    5《杜诗详注》,第]462页。
    6《杜诗详注》,第674页。
    7《杜诗详注》,第677页。
    8《杜诗详注》,第1350页。
    1《杜诗详注》,第1565页。
    2《杜诗详注》,第581页。
    3《杜诗详注》,第719页。
    4《杜诗详注》,第944页。
    5《杜诗详注》,第1327页。
    6《杜诗详注》,第1986页。
    1杨匡汉:《意象、表象、意境辨章》,文艺理论研究,1993年第6期,第19页。
    1《杜诗详注》,第1766页。
    1吴明贤:《试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杜甫学刊》,2001年第1期,第11页。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9页。
    1《十三经注疏》,第19页。
    2《十三经注疏》,第29页。
    3《十三经注疏》,第38页。
    4《十三经注疏》,第43页。
    5《十三经注疏》,第48页。
    6《十三经注疏》,第49页。
    7《十三经注疏》,第51页。
    8《十三经注疏》,第59页。
    9《十三经注疏》,第73页。
    1《十三经注疏》,第77页。
    1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2孙明君:《三曹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1页。
    3孙明君:《三曹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9页。
    4孙明君:《三曹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7页。
    5孙明君:《三曹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4页。
    6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7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8页。
    8孙明君:《三曹诗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2页。
    1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12页。
    2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16页。
    3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91页。
    4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26页。
    1[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卷十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590页。
    2《杜诗详注》第1444页。
    3《杜诗详注》第265页。
    4《杜诗详注》第493页。
    1《杜诗详注》第750页。
    2《杜诗详注》第714页。
    3《杜诗详注》第1764页。
    4《杜诗详注》第933页。
    5《杜诗详注》第555~556页。
    6《杜诗详注》第858页。
    7《杜诗详注》第842页。
    1《杜诗详注》第954页。
    2《杜诗详注》第395~396页。
    3《杜诗详注》第1065页。
    4《杜诗详注》第1964页。
    5《杜诗详注》第1051页。
    6《杜诗详注》第1308页。
    7《杜诗详注》第1962页。
    8《十三经注疏》,第89页。
    9《杜诗详注》笫1960~1961页。
    1《杜诗详注》第]438页。
    2《峡中览物》,《杜诗详注》,第1289页。
    1《杜诗详注》第1771页。
    2《杜诗详注》第1736页。
    3《十三经注疏》,第51页。
    1《杜诗详注》第1085页。
    2《杜诗详注》第408页。
    3《杜诗详注》第412页。
    4《杜诗详注》第1522页。
    5《杜诗详注》第1527页。
    1《杜诗详注》第1687页。
    2《杜诗详注》第973页。
    3《杜诗详注》第1926页。
    4《杜诗详注》第1157页。
    5《杜诗详注》第1983页。
    6《十三经注疏》,第19页。
    1《十三经注疏》,第51页。
    2《十三经注疏》,第73页。
    3《杜诗详注》第1596页。
    4《杜诗详注》第563页。
    5《杜诗详注》第1022页。
    6《杜诗详注》第1269页。
    7《杜诗详注》第1329页。
    8《杜诗详注》第365页。
    9《杜诗详注》第1018页。
    10《杜诗详注》第1904页。
    1《十三经注疏》,第38页。
    2同上。
    3《杜诗详注》第562页。
    1《杜诗详注》第548页。
    2《杜诗详注》第1171页。
    3《杜诗详注》第1176页。
    4《杜诗详注》第1180页。
    5《杜诗详注》第1201页。
    6《杜诗详注》第1214页。
    7《杜诗详注》第1215页。
    1《杜诗详注》第1329页。
    2《杜诗详注》第1360页。
    3《杜诗详注》,1446页。
    4《杜诗详注》,1473页。
    5《杜诗详注》,1547页。
    6《杜诗详注》,1569页。
    7《杜诗详注》,1832页。
    8《杜诗详注》,1978~1979页。
    1《杜诗详注》,1979页。
    2《杜诗详注》,1013页。
    3《杜诗详注》,1978页。
    1《十三经注疏》,第50页。
    2《十三经注疏》,第50页。
    1[清]方苞:《又书货殖传后》,见王运熙,顾易生:《清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9页。
    2[清]翁方纲:《杜诗“精熟文选理”理字说》,见王运熙,顾易生:《清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9-600页。
    1[北宋]范温:《潜溪诗眼》卷十四,见华文轩,《古典文学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7页。
    1《杜诗详注》,第1716页。
    1《杜诗详注》,第319页。
    2《杜诗详注》,第1116页。
    3《杜诗详注》,第1203页。
    4《杜诗详注》,第1311页。
    1《杜诗详注》,第1566页。
    2《杜诗详注》,第1158页。
    1引自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47页。
    2《杜诗详注》,第45页。
    3《杜诗详注》,第73页。
    4《杜诗详注》,第1828页。
    5《杜诗详注》,第194页。
    6《杜诗详注》,第453页。
    7《杜诗详注》,第1352页。
    8《杜诗详注》,第1545页。
    9《杜诗详注》,第1705页。
    1《杜诗详注》,第1731页。
    2《杜诗详注》,第900页。
    3《杜诗详注》,第357页。
    4《杜诗详注》,第1514页。
    5《杜诗详注》,第52页。
    6《杜诗详注》,第483页。
    7《杜诗详注》,第469页。
    8《杜诗详注》,第644页。
    9《杜诗详注》,第862页。
    10《杜诗详注》,第1190页。
    11《杜诗详注》,第1596页。
    12《杜诗详注》,第1179页。
    1《杜诗详注》,第1685页。
    2《杜诗详注》,第893页。
    3《杜诗详注》,第52页。
    4《杜诗详注》,第643页。
    5《杜诗详注》,第1417页。
    1《杜诗详注》,第270页。
    2《杜诗详注》,第265页。
    3《杜诗详注》,第320页。
    1《杜诗详注》,第1229页。
    2《杜诗详注》,第1946页。
    3《杜诗详注》,第812页。
    4《杜诗详注》,第787页。
    5《十三经注疏》,第15页。
    6《杜诗详注》,第1199页。
    1《杜诗详注》,第264页。
    2《杜诗详注》,第74页。
    3《杜诗详注》,第265页。
    4《杜诗详注》,第1444页。
    5《杜诗详注》,第1611页。
    6《杜诗详注》,第1229页。
    7《杜诗详注》,第2029页。
    8《杜诗详注》,第399页。
    9《杜诗详注》,第1220页。
    10《杜诗详注》,第1231页。
    11《杜诗详注》,第984页。
    12《杜诗详注》,第991页。
    1《杜诗详注》,第1082页。
    2《杜诗详注》,第1947页。
    3《杜诗详注》,第968页。
    1《十三经注疏》,第77~78页。
    2《十三经注疏》,第78页。
    3《十三经注疏》,第89页。
    4《十三经注疏》,第86页。
    5《十三经注疏》,第94页。
    6《十三经注疏》,第81页。
    7《十三经注疏》,第81页。
    8《十三经注疏》,第87页。
    1[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24页。
    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页。
    3[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3页。
    4[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3页。
    5[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二,中华书局,1972年版。
    1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41页。
    2《杜诗详注》,第74页。
    3《杜诗详注》,第384页。
    4《杜诗详注》,第786页。
    5《杜诗详注》,第227页。
    6《杜诗详注》,第1289页。
    7《杜诗详注》,第781页。
    1《杜诗详注》,第293页。
    2《杜诗详注》,第1392页。
    3《杜诗详注》,第1834页。
    4《杜诗详注》,第656页。
    5《杜诗详注》,第1622页。
    6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1999年版,第142页。
    7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1999年版,第139页。
    1《杜诗详注》,第1151页。
    2《杜诗详注》,第1550页。
    3《杜诗详注》,第2191页。
    4《杜诗详注》,第19页。
    5《杜诗详注》,第86页。
    1《杜诗详注》,第1530页。
    2《杜诗详注》,第1219页。
    3《杜诗详注》,第1221页。
    1《杜诗详注》,第890页。
    2《杜诗详注》,第81页。
    3《杜诗详注》,第85页。
    1《杜诗详注》,第1811页。
    2《杜诗详注》,第1832页。
    1《杜诗详注》,第1225页。
    2《杜诗详注》,第2053页。
    3《十三经注疏》,第237页。
    4《杜诗详注》,第1983页。
    1《十三经注疏》,第163页。
    2《杜诗详注》,第1926页。
    3《杜诗详注》,第2067页。
    4《十三经注疏》,第164页。
    5《十三经注疏》,第139页。
    6《杜诗详注》,第1527页。
    7《十三经注疏》,第119页。
    8《杜诗详注》,第720页。
    1《杜诗详注》,第972页。
    2《杜诗详注》,第412页。
    3《杜诗详注》,第303页。
    4《杜诗详注》,第364页。
    5《杜诗详注》,第670页。
    6《杜诗详注》,第714页。
    7《十三经注疏》,第207页。
    8《杜诗详注》,第221页。
    9《十三经注疏》,第138页。
    10《十三经注疏》,第244页。
    11《杜诗详注》,第413页。
    1《十三经注疏》,第246页。
    2《杜诗详注》,第706页。
    3《十三经注疏》,第119页。
    4《杜诗详注》,第1095页。
    5《杜诗详注》,第1658页。
    6《杜诗详注》第373页。
    7《杜诗详注》,第646页。
    8《杜诗详注》,第1701页。
    1《杜诗详注》,第571页。
    2《杜诗详注》,第90页。
    3《杜诗详注》,第131页。
    4《杜诗详注》,第115页。
    1《杜诗详注》,第104页。
    2《杜诗详注》,第672页。
    3《杜诗详注》,第687页。
    4《杜诗详注》,第1316页。
    5《杜诗详注》,第1563页。
    6《杜诗详注》,第1658页。
    7《杜诗详注》,第1661页。
    1《杜诗详注》,第14页。
    2《杜诗详注》,第125页。
    3《杜诗详注》,第191页。
    4《杜诗详注》,第466页。
    5《十三经注疏》,第1233页。
    6《杜诗详注》,第532页。
    7《十三经注疏》,第846页。
    8《杜诗详注》,第158页。
    1《十三经注疏》,第659页。
    2《杜诗详注》,第1549页。
    3《杜诗详注》,第226页。
    4《杜诗详注》,第382页。
    5《杜诗详注》,第482页。
    6《杜诗详注》,第68页。
    7《杜诗详注》,第950页。
    8《杜诗详注》,第105页。
    1《杜诗详注》,第378页。
    2《十三经注疏》,第1669页。
    3《杜诗详注》,第226页。
    4《杜诗详注》,1622页。
    5《杜诗详注》,657页。
    6《杜诗详注》,1128页。
    7《十三经注疏》,第1670页。
    8《杜诗详注》,218页。
    9《杜诗详注》,545页。
    10《杜诗详注》,1569页。
    1《杜诗详注》,第1867页。
    2《杜诗详注》,第209页。
    3《杜诗详注》,第607页。
    4《杜诗详注》,第865页。
    5《杜诗详注》,第2081页。
    1《赠翰林张四学士珀》,《杜诗详注》,第99页。
    2范哗:《后汉书》卷一一九,中华书局,1965年版。
    3《荀子·劝学》。
    4《荀子·儒效》。
    1《荀子·正名》。
    2[汉]扬雄:《法言·吾子》,汪荣宝,《法言义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4页。
    3[汉]王充:《论衡·超奇》,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08页。据孙诒让《札迻》:“助”当为“眇”,形近而误。
    2[汉]王充:《论衡·佚文》,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67页。
    1[汉]王充:《论衡·艺增》,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81~390页。
    2六臣注《文选》卷十七,《四部丛刊》影印本。
    1[晋]挚虞:《文章流别论》:华书局影印严可均校辑本《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七十七。
    2[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6页。范注“会适”当为“适会”。
    1《文心雕龙注》,第21~22页。
    2《文心雕龙注》,第23页。
    3《文心雕龙注》,第505页。
    4《文心雕龙注》,第530页。
    5《文心雕龙注》,第514页。
    6《文心雕龙注》,第519页。
    7《文心雕龙注》,第615页。
    1《文心雕龙注》,第67页。
    2《文艺流别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二, 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764页上。
    3罗宗强:《读文心雕龙手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38页。
    1《文心雕龙注》,第513页。范注“畯”当为“峻”。
    2[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四部丛刊》影明本《颜氏家训》卷上。
    1《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732页中。
    2这是雅、正分训之后的一个定义。在汉代以前的古注中,《大雅》、《小雅》、《尔雅》之“雅”,皆训为“正”。
    1《寄高三十五书记》,《杜诗详注》,第194页。
    2《偶题》,《杜诗详注》,第1542页。
    3《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杜诗详注》,第235页。
    4《敬赠郑谏议十韵》,《杜诗详注》,第110页。
    5《承沈八丈东美除膳部员外阻雨未遂驰贺奉寄此诗》,《杜诗详注》,第212页。
    6《又示宗武》,《杜诗详注》,第1850页。
    7《哭韦大夫之晋》,《杜诗详注》,第1992页。
    8《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杜诗详注》,第1602页。
    9 乔象锺,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
    1《壮游》,《杜诗详注》,第1438页。
    2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承先启后之成就》,《秋兴八首集说》代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3[南宋]敖陶孙:《臞翁诗评》,见华文轩,《古典文学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79页。
    1[北宋]蔡絛:《西清诗话》,卷十四,见华文轩,《古典文学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71页。
    2见华文轩,《古典文学资料汇编·杜甫卷上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32页。
    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宋]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古逸丛书本
    [宋]刘辰翁批点.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台湾大通书局《杜诗丛刊》本
    [明]王嗣爽.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吴瞻泰.杜诗提要.山雨楼藏版
    [清]黄生.杜诗说.一木堂梓版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
    [清]杨伦笺.杜诗镜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中华书局,1981
    [清]佚名.杜诗言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清]皮锡瑞. 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89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周予同. 群经概论.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
    高怀民.两汉经学史.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马积高.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
    刘松来.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李家树,陈桐生.经学与中国古代文学.香港大学出版社,2004
    刘再华.近代经学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边家珍.汉代经学与文学.北京:华龄出版社,2005
    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
    郝志达.国风诗旨纂解.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
    孙克强,张小平.《诗经》与中国文化,1995
    吴万钟. 从诗到经——论毛诗解释的渊源及特色.北京:中华书局,2001
    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
    谢建忠.《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成都:巴蜀出版社,2007
    刘怀荣.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夏传才.诗经讲座.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何漱霜:《左传》文法研究,长沙商务印书馆,1930
    [美]王靖宇.左传与中国传统小说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涂文学,周德均.诸经总归——《春秋》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张高评.左传文章义法掸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潘万木.《左传》叙述模式论,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4
    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张高评.春秋笔法与左传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龚留柱.春秋弦歌——《左传》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杨树达.春秋大义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周远斌.儒家伦理与《春秋》叙事.济南:齐鲁书社,2008
    刘黎明.《春秋》经传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8
    陈才训.源远流长——论《春秋》、《左传》对古典小说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陈良运.《周易》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任俊华.易学与儒学.中国书店,2001
    王雪棠.《周易》与中国上古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刘纲纪.《周易》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王春才.《周易》与中国古代美学.民族出版社,2006
    潘雨廷.易学史丛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刘大钧.《周易》概论.巴蜀书社,2008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文艺观.上海三联书店,2008
    [台]徐芹庭.易经源流——中国易经学史.中国书店,2008
    汪静之.李杜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
    傅庚生.杜诗散绎.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
    罗宗强.李杜论略.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萧涤非.杜甫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0
    邢治平辑.杜诗论丛.河南师大中文系资料室,1980
    曹慕樊.杜诗杂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吴鹭山.杜诗论丛.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李如伦.杜诗论稿.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聂石樵.杜甫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山东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编著.杜甫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郭曾炘.读杜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金启华.杜甫诗论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周采泉.杜集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郑庆笃等.杜集书目提要.济南:齐鲁书社,1986
    杜仲陵.读杜卮言.成都:巴蜀书社,1986
    [清]金圣叹评解, 张国光校点.才子杜诗解.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夏松凉.杜诗鉴赏.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6
    成善楷.杜诗笺记.成都巴蜀书社,1989
    曹慕樊.杜诗杂说续编.成都:巴蜀书社,1989
    张忠纲.杜诗纵横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刘明华.杜诗语言艺术.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韩成武,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杨义.李杜诗学.北京出版社,2001
    华文轩.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唐宋之部).中华书局,2001
    葛晓音.杜甫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林继中.杜诗选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韩成武.少陵体诗选.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刘明华.杜甫研究论集.重庆出版社,2005
    朋星.杜甫与先秦文化.济南:泰山出版社,2006
    赵海菱.杜甫与儒家文化传统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
    叶嘉莹.叶嘉莹说杜甫诗.北京:中华书局,2008
    冯至.杜甫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
    朱东润.杜甫叙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陈贻掀.杜甫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莫砺锋.杜甫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范震威.一个人的史诗——漂泊与圣化的歌者杜甫大传.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
    [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
    [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
    [东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唐]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
    [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唐]李林甫等著,陈仲夫点校. 唐六典. 中华书局,1992
    [后晋]刘响.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宋]司马光撰.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宋]王溥. 唐会要. 中华书局,1998
    [宋]宋敏求. 唐大诏令集. 商务印书馆,1959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 中华书局,1980
    [元]辛文房撰,傅璇琮等校笺. 唐才子传校笺. 中华书局,2000
    [西汉]董仲舒著,苏舆义证.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
    [西汉]扬雄著,汪荣宝疏, 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 中华书局,1987
    [东汉]班固辑, [清]陈立疏证.白虎通义疏证. 中华书局,1987
    [东汉]王充.论衡.北京:中华书局,1987
    [东晋]葛洪.抱朴子.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
    [南宋]黎靖得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
    [清]董诰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2
    [清]彭定求编.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2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唐]王勃撰,[清]蒋清翊注.王子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唐]陈子昂撰.徐鹏点校.陈子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
    [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唐]王维撰,杨文生笺注.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唐]高适撰.刘开扬笺注.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北京:中华书局,2000
    [唐]岑参撰,廖立笺注.岑嘉州诗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
    [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唐]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2000
    [唐]韩愈撰,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唐]李商隐撰,[清]冯集梧注.樊川诗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梁]钟嵘撰,曹旭集注.诗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996
    [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 中华书局,2006
    [唐]孟棨著,李学颉点校.本事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知不足斋丛书本
    [宋]黄彻.(?)溪诗话.知不足斋丛书本
    [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南宋群贤小集本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百川学海本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清]薛雪.一瓢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清]清袁枚著,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郭绍虞编,富寿荪点校.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张忠纲.杜甫诗话六种校注.济南:齐鲁书社,2002
    钱锤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0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日]松浦友久.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王力.王力文集第十四卷——汉语诗律学(上)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敏泽.中国美学史.济南:齐鲁书社,1989
    覃召文.中国诗歌美学概论.花城出版社,1990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日]松浦久友著.唐诗语汇意象论.北京:中华书局,1992
    刘上生.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史.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尚定.走向盛唐.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乔象钟, 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余恕诚.唐诗风貌.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解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陶敏,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初盛唐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李长之.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杨乃乔.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张忠纲主编.全唐诗大辞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张忠纲等.中国新时期唐诗研究述评.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唐宋卷).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程相占.中国古代叙事诗研究.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王炳照,徐勇主编.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李斌城主编.唐代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陈飞.唐代试策考述.北京:中华书局,2002
    孙琴安.唐诗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林东海.诗法举隅(修订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陈伯海主编.唐诗学史稿.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初唐诗.北京:三联书店,2004
    [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诗.北京:三联书店,2004
    [日]入谷仙介著,卢燕平译.王维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
    林庚.唐诗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陈铁民.王维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朱自清.朱自清说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敏泽:《试论“春秋笔法”对于后世文学理论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3)
    殷绍基.“经学”与文学.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
    邓小军.杜甫:儒学复兴运动的先声.陕西师大学报.1991(3)
    蒋凡、张小平:《<周易)对古典美学和文论批评的影响》,《内蒙古师大学报》,1994年(1)
    杨乃乔.经学与儒家诗学——从语言论透视儒家在经典文本上的“立言”.中国社会科学.1995(6)
    赵敏俐:《论(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作论意义》,《东方论坛》,1996(2)
    章继光.杜甫的儒家人格与对杜诗的伦理评价.求索.1998(4)
    周颖南:《简论<诗经)风雅传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1)
    曾亚兰,赵季.说仇兆鳌以诗经注杜诗.杜甫研究学刊.1999(4)
    钱志熙.杜甫诗法论探微.文学遗产,2001(4)
    吴明贤:《试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杜甫研究学刊》,2001年(1)
    王春才:《论<周易)的阳刚之美》,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4)
    刘再华.论经学与古代文论的关系.中国文学研究.2004(3)
    时培根:《(周易>忧患之学及其对文学之影响》,语文学刊,2006年(4)
    张高评.经学与文学的会通.长江学术.2007(4)
    季中扬:《(周易>语言观及其对古典文论的影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4)
    马洁:《<周易·观卦>之“观”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主体论》,探索与争鸣,2007年(4)
    刘顺:《<周易正义>对唐诗的影响》,江淮论坛,2007年(5)
    邓田田.儒家思想与杜甫的人文关怀.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5)
    郭根群.杜甫思想之去儒化研究.云梦学刊.2007(12)
    吴建民.经学与古代文论范畴.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陈桐生. 诗教理论的几个问题.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1)
    于年湖.从经史子集中汲取营养——浅论杜诗的用典.兰台世界,2008(1)下
    方慧颖.浅探杜诗叙事中的史传文学方法.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2)
    宋恪震.杜甫对儒家思想的扬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