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易学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分析了朱熹易学思想产生的客观“场域”和主观能动性因素,并回溯了朱熹之生平学术历程,以及易学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转向。同时,从《易》之角度提出,朱熹援《易》立论实乃《易》之独特之性质所决定的。引言最后部分对朱熹易学思想研究之情势作了研判,并形成论文立论。
     第二章论证思路乃循“《易》书性质(功能)”、“《易》书文本结构”、“《易》之内容”至“解《易》之法”的逻辑进路,由表及里,逐层推进,分别论述了朱熹“《易》为卜筮作”命题、“经传相分、四圣一心”之看法、“《易》乃空的物事”及“须求经文之本义、大义”之最核心见解,最终达致理解“《易》本卜筮之书”命题之真含义。
     在朱熹看来,卜筮与象数实是“一体之两分”,卜筮乃象数之用,象数乃卜筮之体。第三章论及朱熹易学之象数观。首先阐述朱熹反观前人治《易》的成绩与不足,取长补短。进而明确厘清朱熹的对象数易和义理易之折中调和,亦即朱熹易学的学派归着问题,最终建构自己独特的象数易学体系。并且从体用两分角度解析了朱熹象数易学之主体内容,即先天象数易学和后天象数易学。
     再者,“理”是朱熹哲学体系的核心,义理思想实为朱熹解《易》之旨归。义理易学与象数易学乃“一体之两分”关系,也是朱熹易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第四章首论朱熹“理”与“义理”之命指和同异,及义理易学之建构。就义理易学的主体而言,本章随之从形而下阴阳之气逐层论及形而上阴阳之道(理),分别称之为“《易》以道阴阳”和“一阴一阳谓之道”,阐明朱熹对“阴阳”与“道”本质及关系的拿捏;道即太极,第三节引出了对朱熹易学之“总脑”太极以及它与阴阳之关系的论说,我们称之为“太极阴阳‘本原'‘禀赋'二重观”,主要从“太极即理‘本原'说”、“太极阴阳‘禀赋'观”两个相反相成之角度进行论说。朱熹易学的“太极阴阳观”与理学的“理气论”相对应,本章最后分析了朱熹的理气论,以及脱胎于理气论的“理事论”、“道器观”。
     前述三章大致再现了朱熹易学之“体”,末章则从朱熹易学之“用”角度阐发朱熹的易学思想,命之为“经世易学”。《易》推天道以明人事,由人事以证天道,朱熹治《易》的逻辑程序为由易学进入理学,而后“易”、“理”合一,最终达到儒学所设定之终极目标。细分之,本章前三节分别阐释了朱熹“格物致知”认识论、心性论和“主静居敬说”修养论与易学的关系,最后得出朱熹所设定的终极标准和追求是易学之“太极”的结论,由此认识朱熹理想论与他的易学思想之贯通和嫁接。
     结语部分对朱熹的易学体系和思想进行了勾勒,概要说明了该体系或思想的起点、旨归、核心、结构、内容、易学和理学关系,系统还原了它的本来面貌。同时,总说笔者在该研究领域的“短板”,并斗胆提出当前朱熹易学研究需要突破的个中不成熟建议,以就正于方家。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otally.
     The first part, introduction, analyses the objective field and his subjective initiative factors which generate the means of Zhu Xi's Yi-ology, and dates back to Zhu Xi's academic life, as well as Yi's role in the definition and shift of his academic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 shows the point of view from The Book of Change that it is determined by the unique nature of The Book of Change that Zhu Xi built up his theories on it. The last part of Introduction analyses the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n Zhu Xi's thought of Yi and forms a thesis arguments.
     The second chapter demonstrates step by step in a logic order the book itself, its structure, its contents and the methods in it, expounding the proposi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 Is A Book for Divination, the view of Chuan-phase Points, Four Saint as One, the core ideas of Yi Is An Empty Therein and the solution of exploring its original or rough meaning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divination. The ultimate aim is to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proposition of The Book of Change Is a Book of Divination.
     In Zhu Xi's view, the divination and image-number are two points in one. Divination is the function of image-number, and the image-number is the body of divination. Thus, the third chapter deals with Zhu Xi's ideas about the image-number of Yi.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cluding first his reflection of others' significant successes achieved in his time and their shortcomings; second, the analysis of Zhu Xi's thinking of the Image-Number Yi-ology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Image-Number Yi-ology and the Law Yi-ology, and Zhu Xi's genre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Zhu Xi's Yi-ology is a combo of the Image-Number Yi-ology and the Law Yi-ology; third, the discussion of Zhu Xi's theory on the Congenital Image-Number Yi-ology and the Aquired Image-Number Yi-ology respectively from the view of Body and Function.
     Furthermore, the concept of Law is the core of Zhu Xi's theory, and the idea of Law is indeed the object of learning The Book of Change. The Image-Number Yi-ology and the Law Yi-olog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Zhu Xi's Yi-ology, and their relationship can be described as Two Parts in One. Therefore in chapter four this paper first analyses their concepts an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Law and Moral principles,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w Yi-ology. In order to tackle the essence of Yin-Yang and Tao, the second section proceed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beginning from the Things of Yin-Yang to the metaphysical Tao of Yin-Yang. Tao which leads to the discourse on the total brain is Tai Chi,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from two opposite point of view each other as follows, the idea of Tai Chi Is Law, the concept of Yin-Yang Is the Endowment of Tai Chi. The view of Tai Chi and Yin-Yang is corresponding with Zhuxi's Theory of Law-Qi. Based on them, the final chapter is an analysis of Zhu Xi's Theory of Law-Qi, as well as the Theory of Law-Things, the Concept of Tao-Qi.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systemically demonstrate the body of Zhu Xi's Yi-ology, and the la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its function, known as the Functional Yi-ology, which interprets the idea of Zhu Xi's Yi-ology 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The logic of expounding The Book of Change is from Yi-ology to neo-Confucianism, then blends Yi-ology and neo-Confucianism, finally achieves the ultimate goal set by Confucianism.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discuss respectively the Epistemology of Learning by Contacting Everything, and Theory of Cultivation in which the Heart-Humanity Theory are considered as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Theory of Quiet-Esteem discussed as the course in foregoing sections. At last the conclusion that Zhu Xi regarded Tai Chi in Yi-ology as the ultimate standard and target is drawn.
     Therefore we can figure out the connection and a graft between his ideal and the thinking of Yi-ology.
     In the conclusion chapter, the system and the idea of Zhu Xi's Yi-ology have been outlined, describing summarily the starting point, target, core, struc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ology and neo-Confucianism of the system or thinking, which restores its inward face systemically.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also touched on my shortcomings in this field,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Wish to gain guidance from the craft brothers and the masters.
引文
[1]其距其师小程子逝世(公元1108年)仅二十二年。
    [2]当时理学有四大学派,它们分别是濂(湖南周敦颐之濂学)洛(河南二程之洛学)关(山西张载之关学)闽(福建朱熹之闽学),闽学乃其中之一。
    [3]如果从纯粹注释《周易》的易学著作而言,朱熹的著作主要有五种,诚如《文公易说》所言:“朱子注易之书为目有五:曰易传十一卷、曰易本义十二卷、曰易学启蒙三卷、曰古易音训二卷、曰蓍卦考俣一卷,皆有成帙。”(《文公易说》提要)
    [1][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376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232页。
    [3]同上注。
    [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88页。
    [2]陈来:朱熹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页。
    [3]正如钱穆先生所说:“旧的儒学已经适应不了此种社会形势,即此时的儒学已经丧失了在孟子、荀子、董仲舒时代所具有的活力,虽然经书文献都依旧存在,甚至注释之类比以前更多,但它们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也激发不了人们的兴趣。反观道家思想的再起和佛教东传之后,人们对形而上学的问题和性命之学,亦即是人的本性和命运的问题,感到更大的兴趣。”(参见: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7页。)
    [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87-94页。
    [2]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058页。
    [3]何俊曾论述到:“当1159年张九成、1161年胡宏、1163年李侗相继逝世,三十岁出头的朱熹正处在由佛学转向儒学的关键时期,而南宋的思想界则处于‘混乱'之中。……但其实是反映出南宋当时思想界无主流意识的状态。”(参见:何俊:南宋儒学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4-105页。)
    [4]陈来:朱熹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4页。
    [5]何俊:南宋儒学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4-105页。
    [6]蒙培元先生认为,“(朱熹)全面继承和发展了理学思想,从而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理学体系,可说是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对于理学来说,朱熹所从事的绝不只是绍述,更重要的是创造。”同时,他还对朱熹对儒释道思想,尤其是北宋五子之理学的承传开新进行了归纳和概述,可资参考。(参见: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5页。)
    [1]范寿康:朱熹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7页。
    [2]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63页。
    [1]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63页。
    [2]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3]“宋学,一是经学,一是哲学。汉人讲训诂,不讲义理,宋学则在《周易》中找哲理,以代替佛教的哲学。《易经》是最易于附会发挥的。”范文澜先生在《经学讲演录·宋学》极为鲜明地阐明了这个观点。
    [4]陈来:朱熹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6页。
    [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94页。
    [6]关于形而上学,“西方人把人作为认识的主体,世界作为认识的客体,要求主体认识和把握客体的本质,在这种已经认识事物的背后的、在上的东西就是形而上的东西。中国的‘形而上学'主要讲本与末、源与流、根与枝的关系,并认为本根无形而先于或忧于枝末。”因此西方的形而上学被称为“认识论”形而上学,中国的形而上学则被称为“存在论”形而上学。至于此种形而上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演变,蒙培元先生认为,先秦哲学架构了宇宙论和本体论(二者合而为“形而上学”)的初步模式,两汉哲学基本上属于宇宙论,魏晋玄学和隋唐佛学基本上属于本体论,宋明理学则是二者的结合,建立了系统的宇宙本体论哲学。
    [1]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页。
    [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3]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0页。
    [4]何俊:南宋儒学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5页。
    [5]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02页。
    [1]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602页。
    [2]尽管《太极图》同先天说具有一定之渊源关系,但邵雍之先天学与濂溪的太极学并不完全一致,而此则归于周邵对各自所得之《易》图进行了不同之演绎和阐释造成。相较而言,两者根本的区别在于周子以“太极之理”说“阴阳之象”,而邵子则以“阴阳刚柔之象”论“数”。用相对简单的表述方式体现两者之不同就是,周子《太极图说》乃是“一--二--五--万物”模式,而邵子先天学则为“一--二--四--八--万物”之模式,也即“加一倍法”模式。而朱熹仍然利用“理一分殊”之理学最高原则对周邵两家学说进行阐释,完成《通书解》,不仅将邵子《通书》与《太极图说》实现了一一对应,还把邵子先天学与周子太极说这两者的差异给抹除了。《文公易说》中云:“问:‘太极图自一而二、自二而五即推至于万物,易则自一而二、自二而四、自四而八、自八而十六、自十六而三十二、自三十二而六十四,然后万物之理备,西铭则止言阴阳,洪范则止言五行,或略或详皆不同,何也?'先生曰:‘理一也,人所见有详略耳,然道理亦未始不相值也。'”尽管从某种程度言,这种统一实有削足适履之嫌,然不可否认的是朱熹最终实现了先天学与太极学之融通。
    [1]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605-606页。
    [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30页。
    [3]此可以从朱熹易学之传播看出。朱熹易学思想之传播,实可视为与理学思想同,大盛于元、明、清三代。其所以然者,范寿康先生认为,一为三代朝廷之科举皆尊“朱学”,《易》学著作《程氏易传》、《周易本义》一以贯之成为科举之《易》科所选之教材;二则为社会识者(尤其是明儒)推崇朱学,他们认为“濂洛关闽之学,一日不可不读。周张程朱之道,一日不可不尊。”除此两者,朱子理学(含《易》学)体系的此一特点也是它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因素。(参见: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05-208页。)
    [1]该文收录于黄寿祺、张善文先生合编的《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三辑)中。
    [1]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年,第1页。
    [1][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一[M]。
    [1]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20-121页。
    [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31页。
    [3]同上注。
    [1]王博:中国哲学与易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76页。
    [2]同上注。
    [1]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1244页。
    [2]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749页。
    [3]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43页。
    [4]程林曾经就说过,“对朱熹易学的批评并不始于胡煦,朱熹在世时,就曾有很多人反对他的易学,朱熹也做过多次的辩论,后世也不断有人提出批评。如明代蔡清的《易经蒙引》,崔诜的《读易余言》和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都对朱熹有所批评。但这些批评大多是零碎的,且由于朱熹思想权威性的不断提高,终未能形成气候。胡煦的批评则是史无前例的,它更全面更系统,对朱熹的易学思想更有颠覆性,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和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参见程林:胡煦对朱熹易学的批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13-18页。)
    [1][清]胡煦:周易函书[A],四库全书(第48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3页。
    [2][清]胡煦:葆璞堂诗文集[A],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第25册)[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102页。
    [3][清]王夫之:周易内传发例[A],《船山遗书》[C],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1]梁韦铉:船山先生对邵雍、朱熹易学的批评[J],《船山学刊》,2004年第3期,第22-25页。
    [2]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5-116页。
    [3]同上,第119页。
    [4]同上,第114页。
    [5]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1234页。
    [6]同上,第1238页。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32页。
    [2]同上,第443页。
    [3]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86页。
    [4]不可否认的是,《周易》作为“儒理之源”,一问世就成为儒家形而上学世界观构建的经典依据,历来被儒家学派奉为圣典。此论与刘歆所论同:“他曾经说: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即道德的根源及宇宙的原理)。”特别是自《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说后,易学学者们一直把《周易》经传看成是周孔之道的体现,认为伏羲画卦,文王作卦爻辞,孔子作传,三圣之业一脉相承。因此,对《周易》一书的理解,都依传文解释经文。这种以传解经的方式,湮没了《周易》作为占筮的典籍的本来面目,《周易》一书进一步哲理化了。
    [1]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745页。
    [1]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56-57页。
    [2]同上,第57页。
    [1]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58-59页。
    [2][清]胡煦:周易函书[A],四库全书(第48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页。
    [3]同上,第818页。
    [1]梁韦弦:伊川先生的易学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21-22页。
    [1]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1237页。
    [2]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汤志均导读: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3]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6页。
    [1]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7页。
    [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41页。
    [1]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67页。
    [2]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年,第2页。
    [3]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43页。
    [4]此处需要稍加说明的是,关于“《易》乃空的物事”的表述,诸多学者将其表述为“易乃空的物事”,在笔者看来并无大区别。因为,《易》是“易”的文本体现,而易是《易》的阐述对象,所以两种说法均无误。
    [1]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1231-1267页。
    [2]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748页。
    [1]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64页。
    [2][宋]朱熹:周易本义·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诚如黑格尔曾经说:“哲学的真正的实现是方法的认识”。
    [2]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1233页。
    [1]谢晓东:走向圆融--朱熹的理学诠释学原则探析[J],《江淮论坛》,2005年第6期,第95页。
    [1]赵中国:朱熹易学观述论[J],《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20页。
    [2]同上,第121-122页。
    [1]还须指出的就是,朱熹的此种观念大概颇受佛老严密、精致的形而上学理论体系触动和吸引,并与其出入佛、老十数年的学术经历相关,其认为佛老思想有体而无用,先前之儒学多讲形而下,未有本体论之支持,综采两者之长,最终构建了理本体论体系和道统体系。其中,《易》实有莫大之功。
    [2]孙利:朱熹对佛老心性思想的借鉴与批判[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65页。
    [3]此处对《本义》与《启蒙》的关系作一说明。至于《本义》与《启蒙》的重要性,不少学者有不同之看法。束景南先生认为《易学启蒙》的价值远大于《周易本义》。这也是朱熹自己之看法,他不满于后世抬高《周易本义》,《语类》卷十四所言之“说《大学》、《启蒙》毕,因言:‘某一生只看得这两件文字透,见得圣贤所未到处。'”可为之证。
    [4]郑万耕:易学名著博览[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第95页。
    [1]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78页。
    [1]张善文:洁静精微之玄思:周易学说启示录[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2页。
    [2]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汤志均导读: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1]蔡方鹿:朱陆经学之别[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6页。
    [2]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1248页。
    [3]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9页。
    [4]谢晓东:走向圆融--朱熹的理学诠释学原则探析[J],《江淮论坛》,2005年第6期,第95页。
    [1][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小叙[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9年。
    [2]王博:中国哲学与易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67页。
    [3]同上,第471页。
    [1]周予同著、朱维铮编:朱熹[A],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15页。
    [2]范寿康:朱熹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7页。
    [3]同上,第157-158页。
    [4]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15页。
    [1]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2页。
    [2]张善文:周易入门[M],上海:学林书店出版,1997年,第142页。
    [1]林丽真:如何看待易“象”--由虞翻、王弼与朱熹对易“象”的不同看法说起[J],《周易研究》,1995年第2期。
    [2]张其成:象数易学[M],北京:中国书店,2003年,第80页。
    [3]同上,第81页。
    [4]林丽真:如何看待易“象”--由虞翻、王弼与朱熹对易“象”的不同看法说起[J],《周易研究》,1995年第2期。
    [1]李秋丽:论《周易》的‘象'世界和‘理'世界:象数和义理关系刍议[J],《周易研究》,2006年第1期,第69页。
    [2]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1252页。
    [3]张善文:洁静精微之玄思:周易学说启示录[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281页。
    [1][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Z],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609页。
    [2]李秋丽:论《周易》的‘象'世界和‘理'世界:象数和义理关系刍议[J],《周易研究》,2006年第1期,第69页。
    [3][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Z],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609页。
    [4]王夫之:周易外传[M],清孙堂辑本为十卷,收入《汉魏二十一家易注》。
    [1][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9年。
    [2]王风和孙小金认为,王弼易学具有“条例义理化”、“形上本体化”和“具有内在性”三个典型特征,而朱熹在少年时就用数年时间研习立于官学的王弼易学,从而受到了王弼易学的深刻影响。例如朱熹的太极本体论的思想渊源就是王弼的太极学说。此论在王风的“试谈王弼易学的特点及其对朱熹的影响”和孙小金的“王弼对易学的承启与转折”等文中有详细论证。
    [1]张善文:周易入门[M],上海:学林书店出版,1997年,第153页。
    [2]王博:中国哲学与易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71页。
    [3]朱熹对“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之说的评价较为极端,认为王辅嗣纯粹“弃象”而言“义理”,“象”的作用没有得到重视,地位太卑微。张善文先生对此说的评价更为缓和而含“褒”,他认为王弼对《易》的理解极为彻底,将《易》定位为“假象寓意”的象征哲学,他的目的就是在对《易》的形式和内容作全面而深刻的思辨和判析的前提下,提出“忘言”、“忘象”--但非否定《易》言和《易》象的根本作用,最终系统地领会《易》之本旨。(参见:张善文:洁静精微之玄思:周易学说启示录[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282-283页。)
    [1][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百源学案(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1252页。
    [2][宋]朱熹:周易本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张善文:洁静精微之玄思:周易学说启示录[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356-358页。
    [1][宋]朱熹:周易本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0页。
    [1]张善文:洁静精微之玄思:周易学说启示录[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177页。
    [1]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88页。
    [2]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12页。
    [3]在笔者看来,朱熹的这对原理和法则其也是须更深理解。其一,关于“理一分殊”,其实可以推类而观,即看到朱熹的易学思想中“气一分殊”、“道一分殊”等内容。其二,“理一分殊”和“体用一源”常相联用。在笔者看来,“理一分殊”较多历时过程之意味,而“体用一源”则更具共时状态之特色,然两者实也“一而二,二而一”之关系,分看为二,合看实一。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95页。
    [2]同上,第397页。
    [3]同上,第396页。
    [4]余敦康:《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象数之述评[A],《象数精解》[C],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第174页。
    [1]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12-31页。
    [1][宋]朱熹:周易本义·文言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宋]朱熹:周易本义·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张善文:洁静精微之玄思:周易学说启示录[C],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142页。
    [4]李秋丽:朱熹对邵雍先天象数学的继承和发展[J],《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第70页。
    [1][宋]朱熹:周易本义·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余敦康:《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象数之述评[A],《象数精解》[C],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第199页。
    [3]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汤志均导读: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1]詹石窗 杨燕: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88页。
    [2]钦伟刚:朱熹删改《参同契》经文考[J],《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第24页。
    [3]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05页。
    [1]詹石窗、杨燕: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82页。
    [2]同上,第181页。
    [3]周方海:邵雍先天学辨析[M],学术交流,2006年,第8期。
    [4]詹石窗 杨燕: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82页。
    [1][宋]朱熹:周易本义·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詹石窗 杨燕: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82页。
    [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21-122页。
    [3]李秋丽:朱熹对邵雍先天象数学的继承和发展[J],《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第72页。
    [1]郑万耕:易学名著博览[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第92页。
    [1]郑万耕:易学名著博览[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年,第92页。
    [1]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9页。
    [2]朱熹则对河图洛书的真实存在深信不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论证。《文公易说》有云:“来教疑河图洛书是后人伪作,熹窃谓生于今世而读古人之书,所以能别其真伪者,一则以其义理之所当否而知之,二则以其左验之异同,而质之未有。舍此两途而能直以臆度悬断之者也。熹于世传河图洛书之旧,所以不敢不信者,正以其义理不悖而证验不差尔。来教必以为伪,则未见有以指其义理之缪,证验之差也,而直欲以臆度悬断之,此熹之所以未敢曲从而不得不辨也。况今日之论且欲因象数之位置往来,以见天地阴阳之造化,吉凶消长之本原,苟于此未明,则固未暇别寻证据,今乃全不寻其义理亦未至明有证据,而徒然为此无益之辨,是不议于室而噪于门,不味其腴而咬其骨也。政使辨得二图真伪端的不差亦无所用,又况未必是乎愿且置此,而于熹所推二图之说少加意焉,则虽未必便是真图,然于象数本原亦当略见意味,有欢喜处,而图之真伪将不辨而自明矣。”(《朱文公易说》卷二十三)
    [3]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汤志均导读: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4]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602页。
    [1]有学者认为,朱熹将太极的形质用“无形而有理”概括乃是受到王弼易学贵“无”尚“虚”思想的影响,此论确可参考。
    [2][宋]朱熹:周易本义·系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詹石窗 杨燕: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190页。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481-483页。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35页。
    [1]朱熹在理解周子《太极图》时,亦有按照自己的看法编排太极图的行为。《语类》卷九十四中有云:“太极图‘无极而太极'。上一圈即是太极,但挑出在上。”
    [2]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24页。
    [1]梁韦弦:船山先生对邵雍、朱熹易学的批评[J],《船山学刊》,2004年第3期,第22-23页。
    [2]陈来:朱熹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页。
    [3]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25页。
    [4]李秋丽:朱熹对邵雍先天象数学的继承和发展[J],《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第72页。
    [5]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11页。
    [1][宋]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25页。
    [3]李秋丽:朱熹对邵雍先天象数学的继承和发展[J],《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第71页。
    [4]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597-598页。
    [1]温海明:‘先天学之自得,后天学之无奈':朱熹易学中的先天后天问题[J],《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第44页。
    [2]同上注。
    [1]此处“人”应当为“入”。(参见:[宋]朱熹:周易本义·文王八卦图注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26页。
    [3]同上,第27-28页。
    [4]李秋丽:朱熹对邵雍先天象数学的继承和发展[J],《周易研究》,2003年第1期,第74页。
    [5]温海明:“先天学之自得,后天学之无奈”:朱熹易学中的先天后天问题[J],《周易研究》,2008年第3期,第44页。
    [1]余敦康:《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象数之述评[A],《象数精解》[C],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第199页。
    [1]范寿康:朱熹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8页。
    [1]概而言之,朱子理论体系的宏观结构可以表述为:其一,从宇宙界言之,则由上到下,从宏观到微观;其二,从人生界言之,则正向反对,其由下而上,由微观到宏观。尽管其逻辑走向相异,实则一体,因此分言为两截,合言为一体。理不仅是逻辑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并在其中一以贯之。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147页。
    [3]同上,第245页。
    [4]陈来:朱熹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7页。
    [1]史少博:论朱熹易学与理学的沟通[J],《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42-43页。
    [2]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20页。
    [3]同上,第22页。
    [1]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0页。
    [2][宋]朱熹、吕祖谦撰,江永注:近思录集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
    [3]邓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3页。
    [1]史少博:朱熹理学的易学底蕴[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63页。
    [2]钟肇鹏:朱熹的易学思想[A],论宋明理学[C],中国哲学史学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编,第297页。
    [3]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52页。
    [4]同上,第425页。
    [5]王风:朱熹新道统说之形成及与易学之关系[J],《哲学研究》,2004年第11期,第37页。
    [6]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55-456页。
    [7]同上,第455-467页。
    [8]何俊:南宋儒学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15-216页。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52页。
    [2]同上,第453页。
    [3]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4]同上注。
    [1][宋]朱熹:周易本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同上注。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53页。
    [2]同上,第58页。
    [1]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186-193页。
    [2]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205页。
    [1]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5-17页。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65-466页。
    [1]史少博:朱熹“太极”观对前人的超越[J],《周易研究》,2006年第5期,第24页。
    [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64页。
    [3]同上,第471页。
    [4]同上,第474页。
    [1]程林:胡煦与朱熹对“太极”“道器”理解之分歧[J],《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3期,第114页。
    [2][宋]朱熹:周易本义·系辞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宋]朱熹:周易本义·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横渠学案(下)[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52页。
    [3][宋]朱熹:周易本义·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6页。
    [2]邓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5-39页。
    [1]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794页。
    [2]张立文: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4页。
    [3]史少博:朱熹理学的易学底蕴[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60页。
    [4]同上注。
    [5]张立文: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61页。
    [1]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4页。
    [2]史少博:论朱熹易学与理学的沟通[J],《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40页。
    [3]史少博:朱熹心性论和易学的关系[J],《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25页。
    [1]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2页。
    [2]宇宙论与本体论之区别何在?程林进行了分析,他提到:“在哲学上,对事物的本原的解释,宇宙论与本体论的解释是有区别的。宇宙论是从生成的关系上来说明事物的存在,即事物是如何产生的,这就有一个先后关系的问题。而本体论是从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上来说明事物的存在的,这是一个体用的问题。”(参见:程林:胡煦与朱熹对“太极”“道器”理解之分歧[J],《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3期,第110页。)
    [1]何俊:南宋儒学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3页。
    [1]何俊:南宋儒学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8页。
    [2][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3页。
    [3]陈代湘:朱熹推尊周敦颐考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26-129页。
    [1]杨柱才:道学宗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2]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7-201页。
    [3]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684页。
    [1]何俊:南宋儒学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94页。
    [1]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76-577页。
    [1][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3-84页。
    [1]邓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5-46页。
    [2][宋]朱熹撰,朱杰人 严佐之 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7页。
    [1][宋]朱熹撰,朱杰人 严佐之 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5-146页。
    [2]束景南先生认为张子从未论“理一分殊”,而小程子则借周之《西铭》来阐发自己“理一分殊”之观点,此论实为创新之见。
    [3]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743页。
    [4]同上,第282-284页。
    [5]束景南:朱熹的“理一分殊”及其认识论指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0页。
    [1]陈来:朱熹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页。
    [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93页。
    [3]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7-188页。
    [4]邓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9-50页。
    [5]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页。
    [1]邓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0-49页。
    [2]此也诚如钱穆先生所说:“朱子论易,不仅深切留意到无极太极先天后天之说,并以世俗如火珠林灵棋课等与易相提并论,此其识解之宏通活泼,平实深允,洵可谓旷世无匹也。”
    [3]范寿康先生认为该观念乃是小程子大概受到佛教华严宗“理事无碍”说之影响而产生,并对朱子形成影响,而此亦可看出佛教对朱熹观念的间接性影响。
    [4]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78-279页。
    [5]洪汉鼎:从诠释学看中国传统哲学“理一而分殊”命题的意义变迁[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72页。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258页。
    [1]《文公易说》云:“天下之理无独必有对,至足之蹈之曰:‘真个是未有无对者,看得如此时果是诧异好笑。然亦有无对者,一阴一阳相对者也,太极却无对,五行中土亦无对,然太极却是与阴阳二物相对,五行中四物与一土对,四物有方土无方,四物皆资土故也。'”(《文公易说》卷一)朱熹之观点极为融通活泼,其言太极无对亦有对,看似矛盾之辞,然实无错讹之处矣。
    [2][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4页。
    [1]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25-26页。
    [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97页。
    [3]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8页。
    [1]陈来:朱子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75-76页.
    [2]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171页。
    [1]《警学篇》乃朱熹探讨《周易》经传之纲领性文献并作为朱熹《启蒙》之附录的《易九赞》五篇之最后一篇,主论读《易》思维及方法。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50页。
    [2]同上,第451-452页。
    [1]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295-303页。
    [2]束景南:朱熹的“理一分殊”及其认识论指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9页。
    [3][宋]朱熹:周易本义·系辞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75页。
    [2]同上,第80页。
    [3]此种世界之分,实可对应于朱熹之“理”世界与“象”世界之范畴。对于两者之关系,李秋丽在其文章“论《周易》的‘象'世界和‘理'世界:象数和义理关系刍议”(《周易研究》2006年第1期,第68-73页。)已有探讨,本文前文亦有提及。
    [1]前文有述,朱熹与胡煦对太极、道、理、阴阳的认识上存在分歧,而这亦导致两者对道器观念的不同。朱熹沿袭二程的理气分形而上下的观念,发展出了对应的道器观,但胡煦对朱熹的这种道器观进行了驳斥。他认为阴阳属于形而上者,与道属同一层次,而万物方为形而下界的物事。显而易见,两者的观点有很大的区别。而总体说来,正如程林所说,朱熹的理气、道器观属于二分法模式,而胡煦则采取太极、道和阴阳、万物的三分法,或成为三层次划分法模式,差异明显。(具体论证参见:程林:胡煦与朱熹对‘太极'‘道器'理解之分歧[J],《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3期,第109-116页。)同时,通过分析陆九渊的易学学说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太极阴阳说与胡煦的太极阴阳说大同小异,而与朱熹的太极阴阳说则迥然不同。(参见:蔡方鹿:朱陆经学之别[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6-10页。)
    [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95页。
    [3]同上,第96页。
    [1]陈寒鸣:儒家的经世之学及其意义[J],《中国孔子论坛》,2004年6月27日版。
    [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108页。
    [2]孙金波:叶适易学的经世特征[M],《北方论丛》,2007年第3期,第113页。
    [3]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4页。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96页。
    [2]陈来:朱熹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5页。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4-15页。
    [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457页。
    [5]同上,第262页。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96页。
    [2]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73页。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44页。
    [1][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54页。
    [1][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91页。
    [2]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M],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第50页。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485页。
    [2]同上,第487页。
    [3]洪汉鼎:从诠释学看中国传统哲学“理一而分殊”命题的意义变迁[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73-74页。
    [1]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747页。
    [2]何俊:南宋儒学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5页。
    [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2]陈来:朱熹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8页。
    [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48页。
    [1]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35页。
    [2]同上,第31-32页。
    [3]史少博:朱熹心性论和易学的关系[J],《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25页。
    [4][宋]朱熹、吕祖谦撰,江永注:近思录集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
    [5]同上注。
    [1]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38页。
    [2]陈来:朱熹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74页。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下)[M],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96-197页。
    [2]史少博:朱熹心性论和易学的关系[J],《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26页。
    [1][宋]张载:张载集·经学理窟·义理[M],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73页。
    [1][宋]朱熹、吕祖谦撰,江永注:近思录集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
    [2]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39页。
    [1]史少博:朱熹心性论和易学的关系[J],《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29页。
    [2]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35页。
    [3]牟宗三:心体与性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59页。
    [1]但在此,实有必要引出一个问题之讨论,那就是《易》与《中庸》之关系之讨论。这是因为,尽管朱熹之《易》学与其心性论关系极为密切,但不可忽略的是,从朱熹的整个理本论体系看,《中庸》乃是他探论心性论之核心著述。李泽厚先生亦持同样之观点。他说:“但实际上,《易》(均指《易传》)、《庸》很有不同。《易》是世界观,《庸》则将它转化成内在论。《易》是由天而人,对外在世界即宇宙、历史、生活作了多方面的论证。《庸》却完全以人的意识修养为中心,主要是对内在人性心灵的形而上的发掘。”(参见: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50页。)
    [2][宋]朱熹、吕祖谦撰,江永注,近思录集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
    [1]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508页。
    [1][宋]朱熹、吕祖谦撰,江永注:近思录集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
    [2]史少博:朱熹“太极”观对前人的超越[J],《周易研究》,2006年第5期,第18-24页。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6年,第259页。
    [1]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第193页。
    [2]史少博:朱熹“太极”观对前人的超越[J],《周易研究》,2006年第5期,第24页。
    [3]程林:胡煦与朱熹对“太极”“道器”理解之分歧[J],《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3期,第114页。
    [4]有学者认为,王夫之则继承了周、张二子的太极即气论,反对朱熹的太极为理说,将“太和缊絪之实体”太极作为世界的本体,认为此太极自身即具有运动的本性,并且它的运动无有穷尽,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难题。
    [1][宋]朱熹撰,朱杰人 严佐之 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2页。
    [2]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9页。
    [1][宋]朱熹、吕祖谦撰,江永注:近思录集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
    [2]史少博:朱熹心性论和易学的关系[J],《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10月第5期,第26页。
    [1]王爱红:从‘主敬'思想看朱熹的主体修养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21-22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263页。
    [2]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65页。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234页。
    [1]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66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262页。
    [1]朱光镐:朱熹哲学中‘太极'概念的几种涵义[J],《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3期,第95页。
    [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3]朱光镐:朱熹哲学中‘太极'概念的几种涵义[J],《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3期,第94页。
    [1]朱光镐:朱熹哲学中‘太极'概念的几种涵义[J],《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3期,第94页。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7-8页。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第6页。
    [4]同上,第6-8页。
    [1]蒙培元:朱熹是怎样注释“四书”的?--从方法的角度看[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第26页。
    [2]有学者对张载气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圣人境界作了比较,认为陆王心学的圣人境界最高,张载据中,而程朱次之。笔者不苟同此论,放此仅作参考。
    [3]姜锡东:论“圣贤气象”:宋代朱熹、吕祖谦《近思录》研究之一[J],《河北学刊》,2006年第1期,第171页。
    [4]同上注。
    [5]邓艾民:朱熹王守仁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0页。
    1.[汉]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魏]王弼.周易略例[M].楼宇烈.王弼集校释[Z].北京:中华书局,1999.
    4.[魏]王弼 韩康伯注.周易注[M].四部丛刊本.
    5.[唐]孔颖达.周易正义[M].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唐]李鼎祚.周易集解[M].北京:中国书店,1987.
    7.[宋]张载.横渠易说[M].通志堂经解本.
    8.[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9.[宋]周敦颐.周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宋]邵雍.观物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1.[宋]邵雍.皇极经世(十四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宋]程颐.周易程氏传[M].台湾商务印刷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宋]程颢 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4.[宋]程颢 程颐.二程全书[M].北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子部”本.
    15.[宋]程颢 程颐.二程遗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6.[宋]朱熹.易学启蒙[M].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本.
    1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57.
    18.[宋]朱熹.周易本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9.[宋]朱熹.朱熹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0.[宋]朱熹 蔡元定.易学启蒙[M].西京清丽业书正编本.
    21.[宋]朱熹 吕祖谦撰,江永注,近思录集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
    22.[宋]朱熹著,郭齐 尹波点校.朱熹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23.[宋]朱熹撰,朱杰人 严佐之 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4.[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四部丛刊本.
    25.[宋]朱熹.伊洛渊源录[M].正谊堂本.
    26.[宋]朱熹.延平答问(附录)[M].四库全书本.
    27.[宋]朱鉴.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朱文公易说[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05.
    28.[宋]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9.[宋]胡方平.易学启蒙通释(二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0.[宋]洪迈.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1.[元]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篆疏[M].通志堂经解本.
    32.[元]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M].通志堂经解本.
    33.[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4.[清]胡煦.周易函书[A].四库全书(第48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5.[清]胡煦.葆璞堂诗文集[A].四库未收书辑刊(第8辑第25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36.[清]黄宗羲 全祖望补修.陈金生 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7.[清]顾炎武 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8.[清]王夫之.周易外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9.[清]王夫之.周易内传发例[A].《船山遗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
    40.[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M].清康熙五十四年内廷刊本.
    41.[清]胡渭.易图明辨[M].皇清经解续编本.
    42.[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上、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阮元刻本影印本.
    43.[清]永瑢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9.
    44.[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5.[清]纪昀等.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本,1989.
    46.[清]王懋竑著 何忠礼点校.朱熹年谱(包括《朱熹年谱》及《朱熹年谱考异》)[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7.[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48.[清]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49.[清]皮锡瑞著 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4年.
    1.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陈来.朱熹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范寿康.朱子及其哲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冯友兰著 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山东:齐鲁书社,1979.
    8.高怀民.宋元明易学史[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何俊.南宋儒学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0.侯外庐 邱汉生 张岂之.宋明理学史(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1.胡伟希.中国哲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黄寿祺.易学群书平议[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8.
    13.黄寿祺.群经要略[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14.黄寿祺 张善文.周易研究论文集(1-4辑)[C].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7.
    15.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6.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7.黎靖德.朱熹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8.廖名春.周易研究史[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1.
    19.林忠军.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二卷)[M].山东:齐鲁书社,1994.
    20.刘大钧.象数易学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0.
    21.刘大钧.大易集说[M].成都:巴蜀书社,2003.
    2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三部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23.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24.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1997.
    25.潘雨廷.易学史发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6.钱穆.朱子新学案[M].成都:巴蜀书社,1986.
    27.钱穆.朱子学提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8.钱穆.宋明理学概述[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4.
    29.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0.邱汉生.四书集注简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31.尚秉和.周易尚氏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2.史少博.朱熹易学和理学关系探赜[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33.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34.束景南.朱子大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35.束景南.朱熹佚文辑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36.王博.中国哲学与易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7.吴怀祺.易学与史学[M].北京:中国书店,2004.
    38.萧汉明.周易本义导读[M].山东:齐鲁书社,2003.
    39.徐志锐.宋明易学概论[M].辽宁: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
    40.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诠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41.曾春海.朱熹易学析论[M].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1998.
    42.章太炎讲演 曹聚仁整理 汤志均导读.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4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4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94.
    45.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46.张立文.周易思想研究[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
    47.张立文.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48.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9.张立文.朱熹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0.张其成.象数易学[M].北京:中国书店,2003.
    51.张善文.象数与义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52.张善文.周易入门[M].上海:学林书店出版,1997.
    53.张善文.历代易家与易学要籍[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54.张善文.周易[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55.张善文.洁静精微之玄思[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56.张善文.周易:玄妙的天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7.张善文.周易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8.张善文.周易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59.张善文.尚氏易学存稿校理(1-3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60.郑万耕.易学名著博览[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61.周予同 朱维铮.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6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63.朱杰人等.朱熹全书(第20-25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陈建国.《周易》是巫术活动的记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
    2.崔波.试论《周易》占筮的社会文化功能[J].安阳大学学报,2004.9.
    3.廖群.筮人‘掌三易'及《周易》在先秦的传播[J].周易研究,2006.5.
    4.王新春.卜筮与《周易》[J].周易研究,2003.6.
    5.张凤武 雷霆 王潇.《周易》:从巫术宗教神性思维到经验哲学人性思维--关于《周易》 的文化人类学透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6.李秋丽.论《周易》的‘象'世界和‘理'世界:象数和义理关系刍议[J].周易研究,2006.1.
    7.李先煜.论《周易》的符号学思想[J].湖北大学学报,2004.6.
    8.李秋丽.论《周易》的‘象'世界和‘理'世界[J].周易研究,2006.1.
    9.刘长林.《周易》与中国象科学[J].周易研究,2003.1.
    10.张善文.论易象:答周振甫先生[A].象数易学研究(一)[C].刘大钧主编.齐鲁书社,1996.
    11.张文智.论《易传》的象数、义理合一模式与天人合一的理论架构[J].周易研究,2008.2.
    12.李霞.易学诠释原则与方法的演变[J].孔子研究,1999.4.
    13.祁润兴.义理易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
    14.任俊华.论易学与儒学的关系[J].理论学刊,2000.5.
    15.宋锡同.王弼‘得意忘象'解《易》方法辨析[J].周易研究,2007.6.
    16.孙小金.王弼对易学的承启与转折[J].社会科学,2005.2.
    17.王风.试谈王弼易学的特点及其对朱熹的影响[J].中国哲学史,2006.3.
    18.杨东.王弼易与伊川易之比较:关于《周易》的体例与原则[J].周易研究,2004.5.
    19.张其成.《周易参同契》卦爻涵义再探[J].周易研究,2006.1.
    20.赵源一.王弼解《易》之道阐释[J].周易研究,2006.6.
    21.刘玉建.孔颖达易学诠释学原则及意义[J].管子学刊,2004.1.
    22.史少博.《周易正义》:‘无本论'向‘气本论'转化的桥梁[J].周易研究,2003.5.
    23.史少博.孔颖达《周易正义》对王弼的超越[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4.杨天才.《周易正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25.赵荣波.《周易正义》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
    26.洪汉鼎.从诠释学看中国传统哲学“理一而分殊”命题的意义变迁[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3.
    27.谷继明.易学诠释学模式下的北宋理学[J].周易研究,2008.1.
    28.章伟文.北宋儒学复兴与易学历史哲学的关系[J].周易研究,2008.2.
    29.刘鹿鸣.读宋明理学随录易学札记[J].周易研究,2004.1.
    30.郭彧.《周氏太极图》原图考[J].周易研究,2004.3.
    31.权相佑.‘理一分殊'思想的内涵和周敦颐哲学思想[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
    32.宋锡同 沈艳华.天道与人道的贯通:从周敦颐的易学观看宋明理学的逻辑起点[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3.张沛.周敦颐易学思想体系[J].周易研究,2007.3.
    34.张祥龙.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易》象数及西方有关学说[J].现代哲学,2005.1.
    35.蔡方鹿.论邵雍经学的义理化倾向及其历史地位[J].中州学刊,2007.2.
    36.李似珍 王新.邵雍先天之学对时代的契应[J].周易研究,2008.1.
    37.章伟文.邵雍易学中的历史哲学[J].周易研究,2007.1.
    38.周方海.邵雍先天学辨析[J].学术交流,2006.8.
    39.蔡方鹿.程颐易学在中国易学发展史上的地位[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1.
    40.陈京伟.试论程颐对今本《周易》古经分篇的义理阐释[J].周易研究,2004.6.
    41.陈京伟.程伊川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
    42.姜海军.程颐的易学解释学探研[J].洛阳大学学报,2007.3.
    43.姜海军.程颐《易》学与理学建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
    44.梁韦弦.伊川先生的易学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
    45.王新春.仁与天理通而为一视域下的程颢易学[J].周易研究,2006.6.
    46.曾凡朝.程颢易学思想管见[J].周易研究,2005.6.
    47.白欲晓.从《横渠易说》到《正蒙》:张载哲学本体理论的建构与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
    48.高建立.程朱‘理一分殊'思想的方法论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49.金周昌.程、朱《周易》观之分析与比较[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50.旷娟.张载气论对宋明理学的贡献[J].东岳论丛,2005.6.
    51.刘会齐.论程朱理学之‘理一分殊'的真理特性及其价值阐述[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52.田文军李炼.张载哲学中的‘体'与‘本体'范畴[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6.
    53.王帆.张载哲学体系[D].山东大学,2007.
    54.蔡方鹿.朱熹对宋代易学的发展[J].周易研究,2001.4.
    55.蔡方鹿.朱熹对宋代易学的发展:兼论朱熹、程颐易学思想之异同[A].朱熹学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
    56.蔡方鹿.朱熹在中国易学史上的地位[A].大易集述[C].成都:巴蜀书社,1998.
    57.蔡方鹿.朱熹经学之特征[J].中国哲学史,1997.2.
    58.蔡方鹿.朱熹经学与宋学[J].社会科学研究,2003.5.
    59.蔡方鹿.朱熹理学与经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60.蔡方鹿.朱陆经学之别[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61.蔡方鹿.朱熹经典诠释学之我见[J].文史哲,2003.2.
    62.蔡方鹿.注经与哲学:朱熹经学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J].哲学研究,2003.3.
    63.曹海东.朱熹揆以常情的解经方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64.陈代湘.朱熹推尊周敦颐考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65.陈荣捷.西方对朱熹的研究[A].中国哲学(第五辑)[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
    66.程林.胡煦对朱熹易学的批评.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67.程林.胡煦与朱熹对‘太极'‘道器'理解之分歧[J].中国哲学史,2005.3.
    68.王爱红.从‘主敬'思想看朱熹的主体修养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69.董文学.论朱熹对形而上体系的构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70.高建立.援佛入儒:朱熹理学的新特色[J].河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71.郭或.谈朱熹对邵雍象数易学的发挥演变[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4.
    72.姜锡东.论‘圣贤气象':宋代朱熹、吕祖谦《近思录》研究之一[J].河北学刊,2006.1.
    73.蒋昭阳.辨析朱子心性论中的‘心'[J].兰州学刊,2007.11.
    74.李承贵.宋儒认知和处理佛教及佛、儒关系之情状:朱熹的检讨和超越[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75.李兰芝.朱熹的易学解释学[J].周易研究,1997.2.
    76.李秋丽.朱熹对邵雍先天象数学的继承和发展[J].周易研究,2003.1.
    77.李士金.朱子论‘无极'、‘太极'的理论意义[J].求索,2004.4.
    78.李新.论朱熹《周易参同契考异》的阴阳观[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
    79.梁韦弦.船山先生对邵雍、朱熹易学的批评.船山学刊,2004.3.
    80.林丽真.如何看待易“象”:由虞翻、王弼与朱熹对易“象”的不同看法说起[J].周易研究,1995.2.
    81.卢子震.浅谈朱熹的‘理一分殊'[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82.蒙培元.朱熹关于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一分殊说'[J].北京大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83.蒙培元.朱熹是怎样注释“四书”的?--从方法的角度看[J].湖南社会科学,2007.5.
    84.蒙培元.两个世界还是一个世界:朱子哲学辩证之一[J].学术月刊,2008.3.
    85.彭启福.朱熹的知识论诠释学和陆九渊的实践论诠释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86.钦伟刚.朱熹删改《参同契》经文考[J].宗教学研究,2004.3.
    87.沈顺福.朱熹形而上学思想初探[J].合肥学院学报,2007.3.
    88.史善刚.论朱熹的易学[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89.史少博.‘太极,理也'沟通朱熹易学和理学[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1
    90.史少博.朱熹理学的易学底蕴[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91.史少博.朱熹‘太极'观对前人的超越[J].周易研究,2006.5.
    92.史少博.论朱熹易学与理学的沟通[J].济南大学学报,2007.2.
    93.史少博.朱熹心性论和易学的关系[J].德州学院学报,2005.10.
    94.束景南.朱熹的‘理一分殊'及其认识论指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95.苏敏 徐炳兴.朱熹与《周易参同契考异》[J].江西社会科学,2005.10.
    96.孙利.朱熹对佛老心性思想的借鉴与批判[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1.
    97.汤建荣.朱熹‘体用一源'思想论析[J].兰州学刊,2008.7.
    98.田智忠 胡东东.简论朱子《阴符经考异》的儒学特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99.王风.《周易本义》的‘阙疑'方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100.王风.朱熹新道统说之形成及与易学之关系[J].哲学研究,2004.11.
    101.王风.论《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之相合[J].周易研究,2004.2.
    102.王广.‘理一分殊'理念下的朱熹哲学[D].山东大学.2005.
    103.王广.‘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朱熹治《易》理路刍议[J].周易研究,2004.5.
    104.王锟.‘天地以生物为心':朱熹哲学的‘生本论'[J].哲学研究,2006.2.
    105.温海明.‘先天学之自得,后天学之无奈':朱熹易学中的先天后天问题[J].周易研究,2008.3.
    106.吴宇.宋明理学的继承与发展:二程、朱熹、冯友兰哲学思想之比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107.谢晓东.走向圆融:朱熹的理学诠释学原则探析[J].江淮论坛,2005.6.
    108.杨燕.论朱熹的道教史观[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1.
    109.詹石窗 杨燕.朱熹与《周易》先天学关系考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7.5.
    110.张京华.朱子《近思录》指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11.张善文.《周易本义》阙疑衍论[A].国际易学研究第六辑[C].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12.张艳清.本体与境界:释朱熹的‘心与理一'[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4.
    113.赵中国.朱熹易学观述论[J].社会科学,2008.5.
    114.钟肇鹏.朱熹的易学思想[A].论宋明理学[C].中国哲学史学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所编.
    115.周方海.朱熹之二元论矛盾及其原因[J].求索,2006.6.
    116.朱平安.朱熹哲学本体论的构建及其‘理'蕴[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5.
    117.朱光镐.朱熹哲学中‘太极'概念的几种涵义[J].中国哲学史,2006.3.
    118.朱圣平 李海峰.从《近思录》中窥探朱熹道体学说的渊源[J].社科纵横,2008.6.
    119.傅荣贤.陆九渊易学的心学建构[J].周易研究,1999.3.
    120.苏晓晗.船山易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
    121.孙金波.叶适易学的经世特征[J].北方论丛,200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