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女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妇女/社会性别学”是国际学术史上的新生事物,以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历史也是从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发展而来的研究方法。“妇女/社会性别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后来逐渐波及到国内。目前中国史学界以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女性的学者还比较少。作为妇女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妇女/社会性别史的研究,至今还很零散、薄弱。妇女史学者杜芳琴教授将社会性别理论引入中国先秦妇女史的研究领域,开辟了先秦妇女研究的新方法、新视角。本文是运用杜芳琴教授的研究方法,在她的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对先秦妇女研究的进一步延伸。
     本课题的主要思路,是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先秦女性的历史状况、先秦社会性别制度的建构过程以及先秦文化中的社会性别观念。本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简要叙述了妇女/社会性别学、妇女/社会性别史兴起的国际国内学术背景、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阐释了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章分析了华夏族父系时代的性别格局、华夏族社会性别制度的发展演变以及夏商女性的历史境遇。
     从考古材料、古史传说以及文献资料来推测,母系氏族社会的生存状态是以母系为中心而展开各方面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的。母系氏族社会的性别关系(或状态),是围绕母系为生活中心、世系传承以母系为轴心的男女两性有合作有分工的社会性别格局。
     考古学界一般认为,黄河中下游大汶口文化中后期才确立了父权制。父系氏族社会的性别关系(或状态)是世系传承转变为以父系为轴心,男性逐步走上社会历史前台,逐步取代女性的权力中心地位,女性则逐步退让到从属地位的演变转化的动态过程之中。
     从诸多关于夏代的传说,推测夏代社会的性别格局,是以父权占主流地位,母系家族仍具有非常强大的制衡力量的状态,两种势力交错并叠。这从少康中兴的传说,还有夏王朝权力争夺交替时“夺权因室”的故事,都可以看出女性在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商代是高度发展的父系制社会,因为它的亲属系统已经完备,对同辈的诸父、母、子分辨明晰,婚姻实行男婚女嫁,祭祀先公先王先妣的活动井然有序,王位的继承父子相承、兄弟相及交互进行,已构成一种父系传统的继承、祭祀、婚姻、亲属等制度。尽管如此,商代女性仍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公共领域的参与程度也比较广泛,许多贵族妇女在公、私两个领域都受到敬重。这说明,在商代高度发展的父系制社会里,远古社会的流风余韵还渗透在现实社会之中,女性仍然存有母系氏族社会之遗风。
     推测商末是嫡庶制度的初始时期,也是宗法制度酝酿、积累、萌发的重要时期。
     第三章是研究父权制社会性别制度下周代女性之历史状况。周代宗法制度和周礼的确立和完备,标志着父权制社会性别制度的全面确立。宗法制度不仅是西周春秋间贵族的组织制度,而且是和政权机构密切结合着的。它不仅制定了贵族的组织关系,还由此确立了政治的组织关系,确定了各级男性族长的统治权力和相互关系。宗法制度所包含的六项主要内容中,均以排斥女性为主要特征。例如宗庙制度是以男性祖先为主的祭祀制度,族墓制度是以男性族长为中心的埋葬制度,而姓氏名字制度体现了“姓以别婚姻,氏以别贵贱”的男权社会特征,族外婚和贵族的等级内婚制保障了本族男性贵族的利益,继而又网络其他邦国成为自己的姻亲。同时,嫡长子继承制保障了男系传承的永久不变,族长主管制限定了以家族为单位的群体中男性族长的绝对权威。
     以周代的系列典章制度——周礼为基本内容的父权制社会性别制度,是维系周代社会政治制度、家国体系、两性分工合作等方面有效运转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法典。周代父权制的构成,可以围绕“周礼”而解读。周礼的基本精神,按照王国维的研究加以补充,可以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以及四种主要制度:继嗣上的立嫡制、庙数之制、婚姻制度和性别分工制度。这四项原则和四种制度是有机交织在一起的。
     随着周代父权制社会性别制度的全面确立,女性逐渐从社会公共领域退却,直至完全丧失了公共领域的话语权。这从宗法制度、周礼的规定、女性在祭祀中的地位、婚姻状况、丧服制度、贽见礼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印证。周代男性逐步成为创造历史的英雄主角,而女性则逐渐沦为,历史的陪衬角色和沉默看客。
     第四章是关于先秦文化中的社会性别观念。父(男)权制社会性别制度和观念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儒家文化来教化人心、移风易俗的。如《周易》中的乾坤定位,奠定了父(男)权制社会性别制度的哲学基础。“牝鸡之晨”、“妇无公事”的说教,直接把两性的自然分工比附为社会分工,以期达到排斥女性在公共领域话语权的目的。另外,周人的审美取向,特别是儒家的审美思想,对女性的性别角色的塑造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道家的文化观念中并不歧视女性,但是终究没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它充其量缓解了先秦女性对自身性别角色的焦虑,却并不能改变先秦女性的根本命运。
     第五章是结语。总结各章的主要观点,对全文进行一个整体的回顾和归纳、总结,并对相关未尽事宜进行说明。
In this brief paper, I will attempt to fill the apparent void in methodical treatments by lookin,I will consider plural language only insofar as it sheds direct light on singular and collective usage.
     Women constitute a distinct social group, and the character of that group, long neglected by historian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feminine "nature." "Gender" is the term now widely used to refer to those ways in which a culture reformulates what begins as a fact of nature. The biological sexes are redefined, represented, valued, and channeled into different roles in various culturally dependent ways.
     We begin our introduction to this book by providing a brief accou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gender studies, before going on to make some general remarks about the key concepts themselves and how readers might make best use of them.This paper addresses that question via a philological (inductive) approach, taking the biblical corpus as a whole and distilling the rules of its linguistic system according.
     Women/social gender studies has a relatively short history which originated in 1980s from the West and spread to China thereafter. Its emergenc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Western Postmodernism Philosophy. At present, very few historians in China approaches women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genders. Women/social gender studies in China till now is still rather sporadic and fledgling . Prof. Du Fangqin brought the theory of social gender into the research of the woman's history of Pre-Qin which provides new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employes methodology initiated by Prof. Du in its examination of the woman history of Pre-Qin er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ed lights on the women's history, construction of social gender system before Qin Dynasty, as well as the gender norms in the Pre-Qin culture. The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as below:
     Chapter one is forword.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nd academic value of the topic. It moves on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background and history of the woman/social gender studies,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theories. Besides, the author also explains the basic concepts involv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structure.
     In chapter two deals with the social gender norms of Hua Xia era, evolution of Hua Xia's gender system and the woman's living condition in Xia, Shang Dynasty.
     On the basis of the archaeological data, ancient tales and the references, we can find that in the matrilineal society, social life and production is centred around women. Matrilineal social norms dominate gender system.
     Most of the archaeologists believe that the patriarchy was not adopted until the metaphase and anaphase of Da Wen Kou cultur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ellow River.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genders began to transform into a male dominated gender system in which man is the center of the society while woman taking on a more submissive role.
     According to many tales about Xia Dynasty, we can conjecture the genderstructure of that time--patriarchy is the dominant norm and matrilineal culturestill wields the great influence. Both of them intertwines and coexists which can be displayed from the tale story of "Shao Kang Zhong Xing" and "Duo Quan Yin Shi" of Xia.
     Shang Dynasty is a highly developed patrilineal society, because it has complete relatives system and the role of father, mother and child is clearly identified. People maintain the practice of marriage and worshipping for forefathers, besides, the kingship was succeeded by son or brother. So we can find that the system of patrilineal tradition succeeding, sacrificial offering, marriage and relatives has been established. Women who lived in Shang dynasty still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social lives. They joined the public affairs frequently. Many noble women were respected in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settings. All of these proved that in the highly developed patrilineal society of Shang, the relique of matrilineal clan still existed.
     The author conjecture that the end of Shang was the beginning of Di Shu system and it was also the important period of the brew, accumulation and germination of the clan system.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author studies women's historical situation under the social gender system based on the patriarchy.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turity of Zhou's clan system and Zhou's etiquette (Zhou Li) are the symbols of completely setting up of the patriarchy social gender system. Clan system not only belonged to the nobles in Xi Zhou and Chun Qiu, but also be combined with regime organizations. It instituted the organizational connections of both nobles and politics. At meanwhile, it ordained the relatives among male Shaikhs of different ranks and their political rights. The six contents included in the clan system all had the characters that excluded women. For example, in the clan sacrifice system, people mainly do the sacrifice offering for the male ancestors; clan tomb system was enclosed the centre of male leaders; the name system showed that the character ofpatriarchy society--people used family name to distinguish the marriage andused surname to distinguish gentle and simple; getting marry with women from other clan and the marriage in the inside of the clan ensured the benefits of native me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y could also make other clans become the relatives-in-low; the trueborn first son succeed the regality could guarantee agnation succeeding; directing by Shaikh limited the absolute standard of the male leaders.
     The patriarchy social gender system is based on the regulation of Zhou --Zhou Li was the basic gist and main code which kept Zhou's social system, institutional system and division of labour of the two genders work efficiently. The composing of patriarchy in Zhou can be explained surround "Zhou Li". The basic gist of Zhou Li can be supplemented and generalized as four principle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Wang Guowei--respect the elders, maintain family rituals, give prominence tothe wise and distinguish the men and women--eldest son succession, system of clan sacrifice, system of marriage and system of labour division between man and woman . These four principles and four systems were combined together.
     As the patriarchy social gender system matured, women dropped out from the public field step by step until they lose the rights of speaking out themselves totally. This point could be proved from the clan system, regularly of Zhou Li, women's position in the sacrifice actions, marriage situation, the system of livery and the etiquettes. Man in Zhou became the heroically main role gradually, while woman became the inferior and silent witness.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social gender concept in Pre-Qin era. Patriarchy social gender system and the spreading of the ideas were mainly depended on the moralizing of the Confucian Culture and changing existing habits and customs. For example, the Qin Kun Ding Wei of settled the philosophical base; " women keep away from the official businesses" made the natural labour division of the two genders become the social one and through this, men achieved the purpose that excluding women from the public fields. Furthermore, the taste tropism, especially, the aesthetic thoughts had the latent effects on building woman's role. Dao Culture didn't discriminate against women, however it didn't become the mainstream at last (at most, it alleviated the worriment about their own gender role, but it could not change women's fortune fundamentally in Pre-Qin ) .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The author sums up the key points of the paper and summarizes the highlights of the whole paper. Moreover, the author supplements more explanation which is aimed to allow read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引文
[1]王政:《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王金玲主编:《赋社会以社会性别》(内部本),2001年6月,第359页。
    [2]闵冬潮:《欧共体各国妇女研究学科化的几个问题》,李小江等主编:《批判与重建》,三联书店,2000年,第250-262页。
    [1]杜芳琴:《在认识共性与差异中发展亚洲妇女学》,《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1期。
    [2]“性别主流化在台湾”第一届性别研究与公共政策研讨会会议文集(内部交流),台湾世新大学性别研究所,2005年。
    [3]杜芳琴:《全球视野中的本土妇女学》,《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妇女研究》2001年第6期全文转载:本文收入杜芳琴《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英文稿作为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亚洲妇女学中心主持的“建立亚洲妇女学”课题中国分题的一部分已经在韩国出版。
    [1]统计数字由天津师范大学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杜芳琴教授提供。
    [2]分别见金一虹等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32-347页:
    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1-26页。
    [1]王政、陈雁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中文题目),Gender & History,Vol.18 Issue 3,Nov.2006。
    [1]Margaret Mead,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New York:Mentor,1950,p11.
    [1]魏国英主编:《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6-68页。
    [2]杜芳琴主编:《中国典籍的社会性别解读课程阅读文选》,天津师范大学跨界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培训基地资料,2005年1月,第41页。
    [3]同上。
    [1]吉达·勒内著,蔡一平译:《妇女史的挑战》,《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4期。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第447页。
    [2]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第453-454页。按:“性别分工制度”是杜芳琴教授首创的概念,得到妇女学界认同。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3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5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53页。
    [3]《中华文明史第一卷·史前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47页。
    [1]《中华文明史第一卷·史前史》,第26-27页。
    [1]白寿彝总主编、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4-155页。
    [2]西安半坡博物馆:《1972年春临潼姜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3年第3期。
    [1]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0-112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1980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M539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6期。
    [2]陈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第123页。
    [1]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8页。
    [2]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第39页。
    [1]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第40-41页。
    [1]曹兆兰:《金文与殷周女性文化》,第41-43页。
    [1]范文澜:《中国通史》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57页。
    [2]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97页。
    [1]郑慧生:《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38-152页。
    [1]丁山:《新殷本纪·附注》,《史董》第一册,1940年,油印本。
    [2]郑慧生:《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第138-152页。
    [1]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46页。
    [2]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第146页。
    [3]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第146页。
    [1]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62页。
    [1]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26页
    [1]杨宽:《西周史》,第442页。
    [2]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第79页。
    [1]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第284页。
    [2]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第284-285页。
    [3]这里的“周礼”指周代的系列典章制度,不是指原称《周官》后在汉代改称《周礼》的儒家经典。
    [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第447页。
    [5]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第453-454页。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第475页。
    [2]杜芳琴:《父系制延续与父权制建立:夏商周妇女与社会性别》,杜芳琴、王政主编:《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9页。
    [3]杜芳琴:《从性别视角审视华夏族父权制:起源、构成、因变与影响》,2008年12月11日中央党校“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党校干校师资培训班”讲稿。
    [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第447页。
    [1]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28页。
    [1]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33页。
    [1]朱凤瀚:《论商周女性祭祀》,《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一卷,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1]陈昭容:《周代妇女在祭祀中的地位》,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1]本节妇女参与祭祀的统计资料和分析结论均来源于陈昭容:《周代妇女在祭祀中的地位》,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1]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第491-494页。
    [1]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602-608页。
    [1]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91页。
    [1]崔德明:《先秦政治婚姻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
    [2]《左传》僖公十五年。
    [1]崔德明:《先秦政治婚姻史》,第8页。
    [1]修君、鉴今:《中国乐妓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第26页。
    [1]分别引自《尚书·牧誓》、《国语·周语》、《诗经·瞻印》及《周易·家人》。
    [1]“武姜”一段引文均出自《左传》隐公元年。
    [2]《史记·穰侯列传》。
    [3]《史记·秦本纪》。
    [4]《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1]《史记·穰侯列传》。
    [1]杜芳琴:《中国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妇女学与妇女史的本土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3-71页。
    [2]同上。
    [1]何震:《女子复仇论(其一)》,《天义》第八、九、十卷合刊,1907年10月30日。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452-453页。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458页。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495-497页。
    [1]《尚书·洪范》。
    [2]关于《尚书·洪范》的成书年代有不同的观点,对于《尚书·洪范》的解读也有争鸣。这里仅仅在社会性别的层面进行辨析。
    [3]杜芳琴:《父系制延续与父权制建立:夏商周妇女与社会性别》,杜芳琴、王政主编:《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8页。
    [1]杜芳琴:《父系制延续与父权制建立:夏商周妇女与社会性别》,《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第159页。
    [1]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第3页。
    [1]四种刚柔关系的分析均出自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第13-15页。
    [1]徐复观:《中国人性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293页。
    [1]张耿光译注:《庄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页。
    [1]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第31页。
    [1]张法:《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页。
    [1]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六,中国书店,1991年。
    [1]杜芳琴:《父系制延续与父权制建立:夏商周妇女与社会性别》,杜芳琴、王政主编:《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9页。
    [1]杜芳琴:《中国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杜芳琴、王向贤主编:《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2-57页。
    [1]崔德明:《先秦政治婚姻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8-322页。
    [1]《诗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2]《尚书》,《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3]《周礼》,《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4]《仪礼》,《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5]《礼记》,《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6]《左传》,《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7]《公羊传》,《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8]《谷梁传》,《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9]《论语》,《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10]《孟子》,《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11]《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2]《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3]《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
    [14](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2年。
    [15](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90年。
    [16](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7](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8](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
    [19](清)胡培翬:《仪礼正义》(万有文库本),商务印书馆,1934年。
    [20](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
    [21](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
    [22](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
    [23](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
    [24](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
    [25](清)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
    [26](清)朱彬:《礼记训纂》,中华书局,1996年。
    [27](清)朱彝尊:《经义考》(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998年。
    [28](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
    [29](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
    [30](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2007年。
    [31]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
    [32]林尹:《周礼今注今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3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
    [34]周振甫:《周易译注》,中华书局,2001年
    [35]高亨:《周易古经今注》,上海书店,1991年。
    [36]邓球柏:《帛书周易校释》(增订本),湖南出版社,1996年。
    [37]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中华文明史》先秦史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2]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价》,三联书店。1995年。
    [4]炳坤、郑成:《两性透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5]蔡锋:《春秋时期贵族社会生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蔡一平、王政、杜芳琴:《赋历史研究以社会性别》,“妇女史学科建设”首届会议专辑,1999年。
    [7]常建华:《婚姻内外的古代女性》,中华书局,2006年。
    [8]陈方:《失落与追寻,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价值观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9]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10]陈树三、郭宴春:《中国姓氏起源探讨》,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1]陈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
    [12]崔明德:《先秦政治婚姻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单艺斌:《女性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年。
    [14]邓小南:《唐宋妇女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15]杜芳琴、王向贤:《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1987~2003),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杜芳琴、王政:《社会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17]杜芳琴、王政:《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杜芳琴:《发现妇女的历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19]杜芳琴:《妇女学与妇女史的本土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20]杜芳琴:《贺双卿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21]杜芳琴:《女性观念的衍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22]杜芳琴:《痛菊奈何霜》,华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
    [23]杜芳琴:《引入社会性别:史学发展新趋势》,“历史学与社会性别”会议专辑,2000年。
    [24]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寻踪》,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25]杜希宙、黄涛:《中国历代祭礼》,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26]费孝通:《生育制度》,商务印书馆,2004年。
    [27]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8]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
    [29]高琳:《论女性文学》,中国妇女出版社,1995年。
    [30]高新伟:《凄艳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31]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顾颉刚等编:《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3]郭克煜:《鲁国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34]和钟华:《阴阳相谐的追求》,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
    [35]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6]胡厚宣:《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37]胡厚宣:《甲骨文与殷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38]荒林:《中国女性主义》丛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08年。
    [39]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0]翦伯赞:《先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1]居阅时、瞿明安:《中国象征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42]康正果:《风骚与艳情》,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43]李衡眉:《先秦史论集·续》,齐鲁书社,2003年。
    [44]李衡眉:《中国古代婚姻史论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45]李绍先、田远:《阴霾下的芳草》,巴蜀书社,2001年。
    [46]李小江:《女性?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47]李修松:《先秦史探研》,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
    [48]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9]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三联书店,1997年。
    [50]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51]李银河:《西方性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52]李银河:《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5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54]李贞德、梁其姿:《妇女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55]历史研究编辑部:《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6]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7]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58]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9]林志斌、李小云:《性别与发展导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60]刘达临:《世界当代性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61]刘达临:《中国婚姻家庭变迁》,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
    [62]刘达临:《中国性史图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
    [63]刘慧英:《走出男权的樊篱》,三联书店。1996年。
    [64]刘霓:《西方女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65]刘士圣:《中国古代妇女史》,青岛出版社,1991年。
    [66]柳诒徵、蔡尚思:《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67]鲁达:《中国历代婚礼》,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68]陆益龙:《中国历代家礼》,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69]吕思勉:《先秦史》,开明书店,1941年。
    [70]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71]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72]吕思勉:《中国文化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73]马元曦、康宏锦、杜芳琴:《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三联书店,2000年。
    [74]聂石樵:《楚辞新注》,商务印书馆,2004年。
    [75]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6]欧阳洁:《女性与社会权力系统》,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年。
    [77]彭邦炯:《商史探微》,重庆出版社,1988年。
    [78]彭林、黄朴民:《中国思想史参考资料集·先秦至魏晋南北朝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79]齐思和:《中国史探研》,中华书局,1981年。
    [80]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2年。
    [81]裘锡圭:《古文字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
    [82]裘锡圭:《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
    [83]饶尚宽:《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商务印书馆,2006年。
    [84]任士英:《后妃当国》,中华书局,2006年。
    [85]任寅虎:《中国古代的婚姻》,商务印书馆,1996年。
    [86]邵雍:《中国近代妓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7]沈长云:《先秦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
    [88]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9]史成礼、史葆光:《性科学辑要》,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90]史泓、杨生平:《性审美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91]宋镇豪、刘源:《甲骨学殷商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92]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93]宋镇豪:《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94]孙康宜:《古典与现代的女性阐释》,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社,1998年。
    [95]唐嘉弘主编:《先秦史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
    [96]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97]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98]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
    [99]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84年。
    [100]王晖:《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中华书局,2003年。
    [101]王世舜:《先秦要籍词典》,学苑出版社。1998年。
    [102]王艳芳:《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03]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04]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5]王治河:《后现代主义辞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106]王子今:《古史性别研究丛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07]魏国英:《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8]吴光正:《女性与宗教信仰》,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年。
    [109]吴凌云:《红妆》,中华书局,2005年。
    [110]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
    [111]吴小如:《中国文化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2]修君、鉴今:《中国乐妓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11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114]徐鸿修:《先秦史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5]许兆昌:《夏商周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6]许倬云:《西周史》(增订本),三联书店,1994年。
    [117]杨洪训:《性心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118]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
    [119]杨宽:《西周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0]杨宽:《先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1]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2]杨希枚:《先秦文化史论集》,中国科学出版社,1995年。
    [123]杨向奎:《宗周社会与古代文明》(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4]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5]姚平:《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26]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7]叶灵凤:《世界性俗丛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8]叶舒宪:《性别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29]易存国:《中国审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0]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
    [131]余宁平、杜芳琴:《不受规矩的知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2]张光直:《考古人类学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
    [133]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三联书店,1990年。
    [134]张廓:《多妻制度》,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135]张李玺:《角色期望的错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36]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7]赵伯雄:《春秋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8]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9]赵良:《天子的隐秘》,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140]郑慧生:《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41]郑晓江等:《中国生育文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
    [142]周华山:《阅读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3]周延良:《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学苑出版社,2004年。
    [144]周运清:《性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5]朱凤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146]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147]邹衡:《夏商周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148](丹麦)池元莲:《两性风暴》,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9](法)安德烈·比尔基埃等:《家庭史》,三联书店,2003年。
    [150](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海天出版社,2002年。
    [151](法)让·杜歇:《第一性》,海天出版社,2001年。
    [152](法)托尼·阿纳特勒拉:《被遗忘的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3](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Ⅰ(全译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
    [154](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Ⅱ(全译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155](法)西蒙娜·德·波伏瓦:《女人是什么》,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
    [156](芬兰)E.A.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
    [157](美)白馥兰:《技术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8](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159](美)盖尔·柯林斯:《美国女人》,东方出版社,2006年。
    [160](美)高彦颐:《闺塾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61](美)托马斯·内格尔:《人的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162](美)雪儿·海蒂:《海蒂性学报告》,海南出版社,2006年。
    [163](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4](日)国分康孝:《两性的圣坛》,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5](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快感大转移(妇女和因果性六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166](英)玛丽亚姆·弗雷泽:《波伏瓦与双性气质》,中华书局,2004年。
    [167](英)罗素:《婚姻革命》,东方出版社,1988年。
    [168](英)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社会学》,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
    [169](英)米兰达·弗里克、珍妮·霍恩斯比:《女性主义哲学》,三联书店,2006年。
    [170](英)维多利亚·格丽芬:《情妇》,中国友谊出版社,2002年。
    [171](英)伊丽莎白·赖特:《拉康与后女性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妇女与社会性别知识社区网http://www.gendercommunity.org
    [2]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网http://www.chinagender.org
    [3]两性视野http://www.alleyeshot.com
    [4]中山大学性别教育论坛http://genders.zsu.edu.cn/
    [5]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http://www.woman-legalaid.org.cn/
    [6]中国妇女网http://www.women.org.cn/
    [7]真我性别研究网站http://www.genwo.ac.cn/
    [8]中华女性网http://www.china-woman.com/
    [9]中国母亲网http://www.muqin.com.cn/
    [10]西部女性http://www.westwomen.org/
    [11]妇女与环境http://sdep.cei.gov.cn/envir sub/index/ja.asp
    [12]中国妇女传媒监测网络http://www.genderwatchina.org/papes/index.asp
    [13]中国网妇女专栏http://www.china.com.cn/chinese/funv/72632.htm
    [14]中国妇女系列传媒http://www.womenofchina.com/
    [15]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http://www.cwdf.org.cn/index.htm
    [16]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http://www.sexstudy.org
    [17]联合国中文网页http://www.un.org/chinese/
    [18]妇女文化博物馆(中英文)http://www.snnu.edu.cn/wcm
    [19]北京大学中外妇女研究中心http://www.pku.edh.cn/academic//wsc/
    [20]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http://www.eoc.org.hk/CC/home_cc.htm
    [21]香港妇女事务委员会http://sc.info.gov.hk/gb/www.women.gov.hk/big5/home.html
    [22]台湾新锐文化工作坊http://intermargins.ncu.edu.tw/
    [23]台湾大学妇女研究http://ccms.ntu.edu.tw/~wrp/
    [24]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性/别研究室http://sex.ncu.edu.tw/
    [25]台湾妇女权益促进发展基金会http://www.wrp.org.tw/index.htm
    [26]台湾妇女新知http://www.awakening.org.tw/
    [27]台湾现代妇女基金会http://www.38.org.tw/
    [28]台湾女声http://www.wov.idv.tw/
    [1]白丝带运动(加拿大)http://www.cwdf.org.cn/index.htm
    [2]女性主义http://www.feminista.com/issues/front.php
    [3]社会性别、性存在和性健康http://www.kalusugan.org/genderasia/description.htm
    [4]美国全国妇女组织http://www.now.org/nnt/nntindex.htm
    [5]社会性别在亚洲http://www.genderasia.net/
    [6]联合国网站妇女专栏http://www.un.org/womenwatch/
    [7]女性主义http://www.feminist.com/
    [8]北美MUSE期刊镜像站http://muse.jhu.edu/
    [9]中国历史上的妇女http://hua.umf.maine.edu/~mshea/china/womtxt.html
    [10]妇女的历史http://womenshistory.about.com/
    [11]国际社会性别研究资料库http://golbetrotter.berkeley.edu/GlobalGender/
    [12]中国妇女研究http://www.fordham.edu/halsall/women/womensbook.html#Chian
    [13]妇女研究电影参考文献http://www.filmakers.com/WOMEN.html
    [14]妇女研究的电影和电视http://www.frif.com/subjects/women_s.html
    [15]网络妇女杂志和时事周刊http://www.library.wisc.edu/libraries/WomenStudies/mags,.htm
    [16]玲珑http://www.columbia.edu/dlc/linglung/
    [17]美国妇女研究团体http://www.nwsa.org/
    [18]生育法律和政策中心http://www.crlp.org/
    [19]全球妇女组织目录http://www.distel.ca/womlist/womlist.html
    [20]亚洲妇女信息资源交流http://www.aworc.org/org/front.html
    [21]亚洲妇女研究中心http://e.sookmyung.ac.kr/
    [22]国际妇女研究中心http://www.icrw.org/projects/prowid/prowidregions.htm
    [23]美国全国妇女研究委员会http://www.ncrw.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