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验的道德在经验的历史中何以可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有所区别,前者主要指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后者主要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创的理论体系)的认识通常集中在经验性维度上,其超验性维度往往被忽视,甚至有学者不承认它具有超验性维度。事实上,马克思哲学以超验与经验的矛盾为坐标考察世界,进而致力于通过实践使二者在逻辑上和历史中消除对立。其超验性维度之所以不被承认主要因为:一是马克思强调经验和消灭哲学、形而上学等说法,容易让人产生他已经完全抛弃超验和形而上学的印象;二是经验主义的哲学视野妨碍对马克思哲学作出全面深入的了解,经验主义把一切都赋予经验,不承认任何超验性事物和事物的超验性维度,马克思哲学因而同样没有超验性维度。
     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讨论的核心是马克思哲学是否具有超验性维度。对立论和差异论认为,马克思哲学具有超验性维度而恩格斯的哲学视野更具经验性;一致论认为两人都没有超验性维度因而是一致的。事实上,马克思自觉承认超验并始终在超验与经验的矛盾中探索和改造世界,即其哲学同时具有超验性和经验性两维度;恩格斯排除超验,他没有在本体论层面上认识到超验性维度是哲学不可去除的内在因素,从而在理论上出现“漏洞”。
     在实践中,马克思的无神论不再追溯到纯粹超验领域,超验性维度于是落实于(自由和)道德。当马克思哲学的超验性维度与道德结合后,两维度之间的矛盾就转化为超验道德与经验历史之间的矛盾,矛盾可以进一步抽象为超验与经验的关系,由此马克思哲学获得广阔的理论空间。因此,说起马克思哲学两维度的关系,一般说来也是在谈论道德与历史、超验与经验的关系,反之亦然。实践把相互矛盾的双方包含于自身,进而在绽开自身即矛盾的自我绽开中解决双方的对立。实践自身的运动(抽象实践)不仅是矛盾的产生根源,而且是矛盾的解决途径,这是实践能够充当马克思哲学本体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在西方哲学史上,关于超验与经验关系的探讨源远流长。它发端于希腊哲学中柏拉图主义与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对立,体现为实在论与唯名论、唯理论与经验性以及唯心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之间的争论。争论体现超验与经验的分离和对立。康德二元论使对立明朗化,在认识论层面上通过先验知性概念不超出经验界限的应用,他完成了超验与经验的统一,但是在本体论层面上没有完成,因为他没有找到超验道德的经验性实现之路。道德的实践是先验的,但其先验性只停留在理念中而没有实在性。为达到超验与经验在本体论上的统一,他提出科学的未来形而上学。
     在康德那里,超验与经验分别对应本体与现象、自由与自然、道德与科学。本体是神、世界和人的领域,人具有意志和灵魂。尽管自由和道德在先验性和超验性上有绝对性,但它们又必须在经验世界中绽开自身以获得实在性,这样超验与经验就获得接触的必要。实践在根本上是践行道德,通过自由和道德实践获得超验性,同时实践作为感性活动具有经验性。于是,超验与经验在实践中统一起来。超验与经验由于矛盾而相互作用,在作用中实践绽开自身并深入经验历史,在绽开中历史和马克思哲学同时得以完成,由此实践成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
     在实践看来,超验与经验的分离和对立来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在分裂中一边产生纯粹纯粹超验的神一边产生纯粹经验的自然界(与人无关的抽象自然界),在分裂中超验性和经验性维度同时被遮蔽的实践是抽象的。超验性被遮蔽产生旧唯物主义,经验性被遮蔽产生唯心主义,在抽象中同时保留超验与经验产生二元论。超验性和经验性维度同时彰显的具体实践为超验与经验对立的消解提供根据,康德未来形而上学由此得以完成。但是,完成也是批判和消灭,马克思对分裂尘世的批判使一切抽象思辨哲学体系寿终正寝。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确立的自由具有绝对性,在探求绝对自由经验性实现的意义上,自由是先验的。康德认为先验自由基础之上的道德是超验的,马克思的道德概念源于康德。马克思不再谈论道德的超验本性并不说明他否认道德的超验性,也不说明他抛开了道德。只有在道德超验性在纯粹性上无法经验性实现的意义上,他才反对它。面对资本主义的恶,他致力于道德的实现而非谴责。因此,超验与经验的对立在马克思这里转化为超验的道德在经验的历史中何以可能的问题。
     资本主义社会是道德缺席的时代,资本剥夺道德的超验性。超验道德必须经验地绽开自身以获得实在性,经验性使经验主义陷入幻觉,否认道德和马克思哲学的超验性。道德的超验本性与经验性实现构成矛盾,矛盾的自我展开构成历史发展的动力。马克思立足于矛盾去研究世界,进而致力于矛盾的经验性解决,解决使道德在历史中成为可能。从超验道德上看,历史是人“改变世界”的主观过程;从经验历史上看,历史是矛盾自我展开的客观规律过程。在实践中两过程是统一的,它们是从不同视角观察同一事物得到的不同结论。
     然而,对于马克思来说,不存在一个外在于历史的道德,道德是历史的产物。作为人的自由本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道德内在于人的历史。历史是实践的绽开,人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自由本质、发现自己是“类存在物”和“社会动物”,但是对象化的本质反过来统治人。当人原始地与自己的本质合一时,人意识不到道德问题,当人失去本质即对象化本质统治人时,道德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时道德作为概念进入哲学领域和历史舞台。道德一旦产生就缺席了,对道德如何实现和回归的探讨构成现代社会实践的最本质内容,即实践是人重新拥有自己类本质的现实性道路。
     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哲学的超验性和经验性维度及其关系为中心线索绽开。文章各部分大致呈现层次性,即分别讨论马克思哲学的两个维度后,再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各部分之间也有某种并列性,在谈起超验性时不可能完全避开经验性,反之亦然。另外,有些章节的标题与内容吻合也许不太紧密,而且一个标题下问题的回答有时会在其他地方得到补充和加强,马克思哲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任何一个局部契入都会涉及整体,对局部性问题的彻底回答不能离开整体,而对整体的描述又必须是从局部开始。
Since Marxism came on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stage, people concentrate on the empirical dimension of Marx's philosoph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x's philosophy and Marxism is that the former is mainly the philosophical thought while the later is the theory system initiated by Marx and Engels), but its transcendent one is usally overlooked, even some scholars do not think that Marx's philosophy doesn't have the transcendent feature at all. In fact, Marx's philosophy look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in order to check the world, then to resolve it logically and historically in practice. The reason why the transcendent dimension of Marx's philosophy is that Marx said philolophy and metaphysics disappear and the empirical is important, and this tends to make people think that he had already threw the transcendent and philosophy away completely; another reason is that the angle of empiricism henders to see the transcendent of Marx's philosophy clearly and empiricism put everything into the empirical so that there is nothing transcendent so Marx's philosophy is also empirical completely.
     The key factor of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 and Engels is whether or not Marx's philosophy has the transcendent dimension. The Scholars who hold that Marx and Engels were opposite and who hold that they were different think that Marx's philosophy has transcendent dimension and Engels'doesn't, while who hold they were in conformity with each other think that their philosophies don't have transcendent dimension so that they are the same. In fact, Marx consciously recognized the transcendent and explored and changed the world i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while Engels denied transcendent and he didn't recognize on ontological level that the transcendent dimension is the factor which cannot be removed, so that his theory has some kind of "hole". That is to say, Marx's philosophy has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dimensions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two conflict each other.
     In practice, Marx's Antitheism doesn't go into the pure transcendent field, so the transcendent originates in (freedom and) morality. When the transcendent dimension of Marx's philosophy connects with moralit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wo dimensions turns into that between transcendent morality and empirical history, and in turn into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so Marx's philosophy gets large theory space. So, if you men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dimensions you are talk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ity and history, between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and vice versa. Practice puts the two dimensions together and during the two conflict each other (that is practice unfolds itself), opposition between them will disappear. Practice is moving and it is not only (abstract practice is) the root-cause of the contradiction but also the way to settle it, and this is the reason why practice is the ontology of Marx's philosophy.
     In the western philosophical history, 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has existe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It originated in the antagonism between Platonism and Aristotelianism; it is showed in the discussion between realism and nominalism, spiritualism and empiricism, idealism and materialism of the old type. And it shows that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leave and oppose each other. Kant's Dualism makes the fight clear and he made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unified on Epistemological level with the transcendental concepts working in the empirical confines but didn't achieve it on Ontological level for he failed to find the way for transcendent morality becoming real in the empirical world. The moral practice is transcendental, but the transcendental is only an idea and isn't actuality. In order to unify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he raised the scientifically future metaphysics.
     In the context of Kant's philosophy,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are correspondingly essence and phenomenon, freedom and nature, morality and science etc. The essence is the God, world and man's field, and man has will and soul. Though freedom and morality are definite on transcendental and transcendent sense, they must actualize themselves in the empirical world, so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need to meet with each other. Practice is essentially moral practice, on freedom and morality sense practice gets the transcendent dimension at the same time as experiencing action practice gets the empirical dimension. So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are unified in practice.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are fighting, and during the fight practice actualizes itself and goes into the history, and during actualizing history and Marx's philosophy achieve at the same time, and this makes practice become the ontology of Marx's philosophy.
     From the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it is "self split up of secular base" that make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leave and contradict each other and during splitting up purely transcendent God and purely empirical nature (having nothing to do with human), and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dimensions of practice are obstructed so practice becomes abstract. When the transcendent dimension is obstructed materialism of the old type appears and when the empirical one obstructed idealism does and in the abstract to keep both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develops dualism. Practice that its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dimensions are both manifested is concrete so that it can make the two become a unit, so that Kant's future metaphysics can be achieved. But achievement is also critique and disappearance because Marx criticized splitting secular world so that all the philosophic and closed systems which only depend on abstract speculation die.
     The freedom concept which was established in Marx's "Doctoral Thesis" is definite, and he searched the way for definite freedom to actualize itself in the empirical world so freedom is transcendental. Kant held morality which bases on transcendent freedom is transcendent. Marx's moral concept came from Kant. Marx didn't talk about the transcendent feature but this does not prove that he denied the feature and does not prove he rejected morality. Only because the transcendent of morality is pure so that it cannot actualize itself in the empirical world he rejected it. Facing the capital's sin, he tried to make morality be truly put into effect and he was not satisfied with morally censuring. So Marx turned the opposition between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into the question how the transcendent morality possible in the empirical history.
     Morality is absent from the capital society because the capital deprives morality of the transcendent feature. Transcendent morality must empirically unfold itself to become real but the empirical makes empiricists freak out and deny the transcendent of morality and Marx's philosophy. The transcendent feature of morality and it empirically unfolding are conflicting and this makes the history develop. Marx stood on the conflict to research the world then to empirically settle the conflict and this makes morality be possible in history. From the transcendent morality's point of view, history is the subjective process that human being "changes the world"; from the empirical history's point of view, history is the objective process that the contradiction unfolds itself to form a rule. During practice, the two processes are one for they are the different conclusions when you investigate one thing in different ways.
     But for Marx, there is no morality which is outside history because morality is the product of history. As expression of human being's free and social nature, morality is in history. History is that practice unfolds itself, and in practice people find their free nature and find they are "class things that exist" and "social animals" but the object-oriented nature in turn rules people. When people were primarily with their nature they didn't see morality while when they lose it (that is they are ruled by the object-oriented nature) people begin concentrating on morality and it becomes concept going onto the stage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y. Morality is absent as soon as it appears on the stage so that it is the essential content of practice of modern society that to investigate how to make morality truly put into effect, that is practice is the real way for human being to get its class nature.
     For that matter, in this paper we will unfold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cendent and empirical dimensions of Marx's philosophy. There are some levels among different parts, such as after talking about the two dimensions we go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t the same time, on some sense different parts are also at the same level for when we talk about the transcendent we can't leave the empirical, and vice versa. There is another thing that some titles of sections do not seem to conform to the content very well even the answer after a title will be enhanced and replenished because Marx's philosophy is a whole so if you go into it from a part you will touch upon the whole and answer a partial question thoroughly you can't leave the whole, and if you want to show clearly the whole you must be from some part.
引文
①这里“归入”有一定跳跃,即在经济基础、生活、环境,道德、意识、人两条线上,每三个概念前后都不对等,如经济基础不是生活,生活的范围更大些。不过相对而言,前三者是经验的,后三者是超验的。经济基础与道德、生活与意识、环境与人都反映超验与经验的关系,而且在内容上具有某种相通处,因而可以“归入”。当然,在同时具有超验性和经验性维度(比如生活和意识都州时具有两维度)的意义上,这跳跃很困难。为了能够言说事物,我们不得不把对概念的思辨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含义,这里把现实中“同时具有”抽象为“经验”与“超验”的单纯具有。不过这种抽象符合相比而言和通常的说法。我们有时不得不采用通常的说法展开论述,否则事情就是不可说的。事实上事情本来有不可说的一面。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海德格尔:《存存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9页。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4页。
    ②完全排除超验性的做法是经验主义。表面看来,经验主义是唯物主义。但是,建立在完全排除超验性基础之上的经验性的纯粹性是保不住的。这一做法出自一个预设:一切都具有充分的经验性根据。但是预设本身缺少充分的经验性根据,它仍然是一个先验命题。经验主义把一切都归结为经验自然,而经验自然本身只是抽象掉一切偶然性和个体性之后的概念。经验自然(或抽象物质)是世界的组成元素、创造者和推动者,它无非就是上帝的另一个名称罢了。至此,经验主义已经离开唯物主义,而与唯心主义同流合污了。
    ③抽象产生分裂,是说人在经验主义的思维和生存方式中把一切都看作经验的,他离开具体的实践来提问有没有神。他不知道他所问的神是超验的,却仍然希望这神能够经验地存在。他越是追问,那超验的神越是离开他而飞升入业远的“云霄中”。他把超验与经验分裂开了。反过来,也可以说分裂产生抽象。分裂是超验与经验之间的分离,是“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四条),超验飞升入“云霄中”“固定为”神的王国,剩下的世俗世界是纯粹经验的。对神的提问本身只有在“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以后才成为可能。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我们这里不考察抽象掉一切对象之后的纯粹意识,因为抽象掉一切对象它就变成一种虚无,我们无法理解它,但它是我们理解一切的形式。
    ②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4页。
    ③自上而下的考察方向并不排除自下而上的方向,甚至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实践本体论。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③当然,实践能动性与道德的结合需要先验自由作为中介。康德说明,先验自由同时是超验道德的前提。
    ④伽达默尔:《淦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03页。
    ①社会革命是社会整体的剧烈变迁,一般表现为暴力流血冲突,但也不排除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在共同认识中在偶然契机的引导下以和平方式改变社会制度。
    ②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0页。
    ③郑听:《康德学述》,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页。
    ④康德考察的结果就是道德在超验性上是不可知的,他说道:“我们虽然不理解道德命令式的实践的无条件必然性,但是我们毕竟理解其不可理解性”(《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②“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产生出宗教和唯心主义,宗教和唯心主义是人的本质的虚幻反映,因为它是完全超验的,对十人来说超验与经验本来一体。同时,“分裂”还产生道德,道德是人的本质的现实性表现,因为它通过实践而把超验与经验联接起来。
    ③同时,人的本质还有许多其他概念来表达,比如自由。
    ④概念,只有被意识和理性所把握才称得上概念。否则就最多只是潜在的概念,如果它不经验化和异化自身,人们就永远无法用理性来把握到它。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61页。
    ②暴力是超验的人主动发起的,因此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存在并非完全自然的,在一定意义上人社超验性(非经验性原因)上人为地制造和维持着资本主义。
    ①姚剑波:《“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论”述评》,《探索与争鸣》1990年第6期。
    ②姚剑波:《“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论”述评》,《探索与争鸣》1990年第6期。
    ③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0页。
    ④马克思说观念就是物质(《资本论》第二版跋)时,是说精神与物质相互转化和融合,而不是说精神可以完全还原为物质。
    ①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张峰校,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②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张峰校,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50页。
    ③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张峰校,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④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张峰校,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4、25页
    ⑤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张峰校,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85页。
    ①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张峰校,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82-83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427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④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58页。
    ⑤参见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页。
    ①莱文:《辩证法内部对话》,张翼星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②莱文:《辩证法内部对话》,张翼星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④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吴仲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5页。
    ⑤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梁树发、黄刚:《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发展——从“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认识谈起》,《学术研究》2009年第4期。
    ③恩格斯具有共产主义理想,而且其经验性的研究方法给予马克思很大启发,在具有超验理想并且与马克思能够终生合作的意义上,恩格斯并不能被称为经验主义者。况且他也自觉抵制纯粹经验(比如他反驳经济决定论,尽管历史合力论的解释并不能使人满意,因为它只是经验性描述,而没有最终指出是什么决定了历史合力的方向),只是他不把理想看作哲学的内部因素,而且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理论上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漏洞”。
    ①《费尔巴哈论纲》亦即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57页。
    ②纪玉祥:《关于恩格斯对<费尔巴哈论纲>的若干修改》,《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
    ③俞吾金:《论恩格斯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差异——从<终结>和<提纲>的比较看》,《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④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208页。
    ①俞吾金:《自然辩证法,还足社会历史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②俞吾金:《自然辩证法,还是社会历史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③俞吾金:《自然辩证法,还是社会历史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④俞吾金:《自然辩证法,还是社会历史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⑤俞吾金:《自然辩证法,还是社会历史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
    ①俞吾金:《恩格斯如何看待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②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③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④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⑤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诠》,《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⑥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诠》,《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⑦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③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④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①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东岳论从》2004年第3期。
    ②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东岳论从》2004年第3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456页。
    ④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东岳论从》2004年第3期。
    ⑤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东岳论从》2004年第3期。
    ⑥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
    ②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③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7页。
    ④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373页。
    ⑤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①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②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③当然,“非人”状态中人仍然具有超验性和主观性等,只是这一维度被遮蔽。而且正是因为人仍然具有且无法被真正剥夺超验性,人才能够在必然性意义上打破自己本质被遮蔽的虚幻状态。
    ④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页。
    ⑥参见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诠》,《学术月刊》2008第8期。
    ①吴家华:《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比较研究诸范式简评》,《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10期。
    ②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③参见吴家华:《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比较研究诸范式简评》,《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10期。
    ①参见赵家祥:《质疑“马恩对立论”》,《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②参见刘森林:《恩格斯与辩证法:误解的澄清》,《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页。
    ①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页。
    ③吴家华:《“马克思—恩格斯问题”论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①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吕贝尔:《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上,曾枝盛编选,郑吉伟、曾枝盛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③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序言》,林怡静摘译,《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9期。
    ④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赵京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导论第3-4页。
    ①程志民:《康德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3期。
    ②程志民:《康德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3期。
    ③赵仲英:《马克思与康德》,《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①参见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十四章。
    ③谢维营、蒋文有:《实践与本体关系的反思——关于“实践本体论”的讨论评述》,《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月。
    ①谢维营、蒋文有:《实践与本体关系的反思——关于“实践本休论”的讨论评述》,《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何中华:《物质本体论的困境与实践本体论的选择》,《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①也许,站在世界之外可以看到自然界自在地产生人如旧唯物主义的认识,甚至某种类似神的精神力量控制着人如基督神学或唯心主义的认识,但是这都是抽象想象,没有任何人能够摆脱他的文化境遇。
    ②侯才、阮青、薛广州:《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130页。
    ③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④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诠》,《学术月刊》2008第8期。
    ①何中华:《物质本体论的困境与实践本体论的选择》,《南京社会科学》1994第11期。
    ②参见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208页。
    ③俞吾余:《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④参见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休》,王虎学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⑤郝晓光:《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体系的本体论特征——从两大难题的破解到两个统一的建立》,《河北学刊》2008年第6期。
    ⑥如果马克思的本体论经历这么一串学说,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存在断裂,这应该是俞教授不承认的;二是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从不成熟到不断成熟的过程,这应该是他的判断。换一个角度,不成熟不成熟的标准并不明确,而且成熟时期的思想往往是不成熟时期的承诺或展开。因此,如果把马克思哲学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实践最适合做本体。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注。
    ②参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7页。
    ③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思格斯的思想差别》,《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②特雷尔·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姜海波、王桂贤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注。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页。
    ①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②参见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③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④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⑤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⑥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②物质层次的要求不是简单的物质极大丰富,丰富仅仅提供自由人联合体的前提而非理由。当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人证明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和自由本质以后,人需要做的就是向自由和自己本质的回归。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永远不会出现物质极大丰富,因为在人人自私并拼命占有的社会中,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当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合一,虚假需求破灭后,人们才会真正得到物质极大丰富。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注。
    ①参见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64页。
    ②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66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9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③《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9页注。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⑦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东岳论从》2004年第3期。
    ⑧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9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灭。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5页。
    ③《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④何中华:《恩格斯对“唯物—唯心”之争的态度——重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8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8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86-87页。
    ⑤参见特雷尔·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姜海波、王桂贤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页。
    ①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5-616、6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0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特雷尔·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姜海波、王桂贤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
    ②特雷尔·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姜海波、王桂贤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⑤这时马克思大概没有注意到恩格斯缺乏超验视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并不缺乏对现状的批判,尽管这批判来自具有自发性质的常识等。这不同于马克思通过艰难的思维工作从抽象思辨下降到现实世界的道路,但是对于这时的马克思来说他们是一致的,因为他们都同时是经验的和批判的。也许马克思已经发现恩格斯的经验视野,但在恩格斯的批判性上马克思忽略了它。马克思能够发现并批判费尔巴哈因缺少主体性、能动性和超验性而陷入抽象,应该对恩格斯的经验视野有所觉察,因此才使用“另一条道路”的说法。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2页。
    ②当然,黑格尔并非仅有从精神下降入现实一条路,而且也有从现实上升入精神的另一条道路,只是在抽象思辨中现实也是精神而非现实本身。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页。
    ①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②参见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7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⑤但是,哲学作为人的实践不允许有事物在它之外。实践要求超验与经验的统一,似乎把纯粹超验性事物排除出实践了,但是它们“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八条),因而仍然在实践范围之内。
    ①是者,即存在(being)来自希腊文on(布宁、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Nicholas Bunnin and Jiyuan Yu,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4, p.76.)(复数onta)。赵敦华教授把being译为是者并认为它“来自希腊文的‘是’(einai)动词”(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也有学者译之为存在者(参见《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②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③《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3页。
    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1页。
    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23页。
    ⑥《老子·一章》。
    ⑦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7页。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22贝。
    ②参见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页。
    ①参见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33页。
    ②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③《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38页。
    ④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页。
    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②《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4页。
    ③《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1页。
    ①《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5页。
    ②《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3页。
    ③《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3-424页。
    ④《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9页注。
    ⑤《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6页。
    ⑥何中华:《哲学:走向本休澄明之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⑦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页。
    ⑧康德通过不可知论拒绝回答相互矛盾的自由与自然何以能够同时存在,但是康德的页献在于厘清道德先验自由基础上的超验性。
    ⑨《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3-46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6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页。
    ③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8页。
    ①参见何中华:《道德缺席的时代?》,《书屋》2002年第11期或何中华:《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②道德之于人的不可放弃性与道德缺席之间并不构成逻辑上的对立,前者说的是道德的超验性,后者说的是超验性和不可放弃性被遮蔽(遮蔽不是消亡)时的经验性表现。然而,两者确有矛盾,但矛盾不是理论内部逻辑安排上的矛盾,而是经验世界自身的矛盾。也正是这一矛盾的存在,历代哲学家才有必要孜孜探索世界的本原,探索问题的真相以及解决途径。它是超验与经验分离后形成的对立。
    ①魏胜强:《道德对法律漏洞的补充: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②曹沛霖:《西方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③张康之、李传军、张璋:《公共行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175、179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326页。
    ②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⑤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0页。
    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②奢侈品不是必需品,奢侈品的盛行其实正是道德衰落的一个表征,因为奢侈品表达的是欲望的膨胀和精神的空虚。
    ③在现代社会,真正的道德仍然主要局限于家庭内部,因为在其普遍性上只有父母对孩了的付出没有功利因素在内因而是超验的。
    ①韩水法:《康德物自身学说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09页。
    ②《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7、111、115页。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7、173、178页。
    ②文炳、陈嘉映:《“先天”、“先验”、“超验”译名源流考》,《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③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8页。
    ④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⑤倪梁康:《再次被误解的transzendenta1——赵汀阳“先验论证”读后记》,《世界哲学》2005年第5期。
    ⑥赵汀阳:《先验论证》,《世界哲学》2005年第3期。
    ⑦倪梁康:《再次被误解的transzendental——赵汀阳“先验论证”读后记》,《世界哲学》2005年第5期。
    ①赵汀阳:《再论先验论证》,《世界哲学》2006年第3期。
    ②倪梁康:(TRANSZENDENTAL:含义与中译》,《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③《康德著作会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9页注。
    ④章自承:《简论“先验”与“超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⑤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页。
    ①李洋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46-247页。
    ②周建漳:《论“超验”》,《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
    ③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诠》,《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④周建漳:《论“超验”》,《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
    ①章自承:《简论“先验”与“超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②章自承:《简论“先验”与“超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③依伽达默尔,即使这种比较正确或无限接近正确也是不叮能的,因为正确本身是无法确定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正确观有很大距离。
    ④陈本益:《经验、先验与超验》,《东岳论从》1989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78页。
    ②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Ⅰ)》,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③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Ⅰ)》,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④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Ⅰ)》,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92页。
    ⑤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Ⅰ)》,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①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⑤周建漳:《论“超验”》,《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
    ①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4页。
    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28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04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5-426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4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
    ⑥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0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页。
    ②唯心主义和抽象唯物主义产生自同一个世俗基础,而且它们在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中同时被扬弃。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①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自序第9页。
    ②弗·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持平校,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8页注。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①超验与经验在实践中相互作用并合一构成实践的具体性。把两者分离开来,只取超验的一面是神学和唯心主义,反之只取经验的一面就是经验主义和抽象唯物主义。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等都被马克思批判为抽象。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20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④如果抽象地追问人的超验性,即离开超验与经验相统一的具体实践去追问,那么一定会追到神那里。抽象迫问有两个方向,一是循着纯粹超验的方向追出纯粹超验的神,二是循着纯粹经验的方向追出纯粹经验的自然。然而自然在经验性的纯粹性上其实就是神,只不过与神的名称不同。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页。
    ②(一旦引入就会造成超验与经验的相互越位,而超验与经验社实践中的矛盾是它们各自在自己合理的位置上发生的正常的相互作用。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②参见何中华:《马克思哲学的超验性维度之我见》,《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诠》,《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③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诠》,《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⑤有人认为道德无法充当实践和历史的动力和目的。但是,当纯粹超验的神退出经验世界后,能够承管超验的就是自由和道德。自由既是道德的前提又是道德的内容,因此两者是统一的。如果说历史不需要道德和超验,那么人的存在就成为纯粹经验的了,纯粹经验的似乎总是在人的存在之外,自然科学和物质财富总是达不到人的存在的根本之处。因此,除去道德人的存在就变得无聊和空虚,除去神、自由和道德人似乎再没有真正值得孜孜以求的事物,这样实践的超验性动力和目的又是什么?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⑦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9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或16页。
    ①参见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3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③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①谢永康:《自由观念: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学海》2009年第6期。
    ②徐长福:《先验的自由与经验的自由——以康德和马克思为讨论对象》,《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③徐长福:《先验的自由与经验的自由——以康德和马克思为讨论对象》,《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页。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页。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① Terry Eagleton, Why Marx Was Right, Yale University Press,2011, p.159.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②参见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希腊哲学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2-1004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9页。
    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3页。
    ①俞吾金:《从康德到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学沉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灭。
    ②《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34页。
    ④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25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3页。
    ①有人认为康德在道德上持性恶论立场,从经验自然视角看,这种认识能够成立。但是从先验自由视角看,康德仍然是性善论。考虑到康德哲学的用意主要神在自由和道德(当然,客观上他为自然科学奠定了哲学基础,即知性概念在经验界限内的应用),这里说康德是性善论应该能够成立。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64灭。
    ②参见《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74页。
    ③何中华:《“进步”的神话及其危机——兼谈马克思哲学同进步论的区别》,《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④参见何中华:《道德缺席的时代?》,《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或何中华:《道德缺席的时代?》,《书屋》2002年第11期。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4页。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88-789页。
    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④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98-199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34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参见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5页。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33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注、第469页。
    ④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⑥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4-285页。
    ①弗·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持平校,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3页。
    ②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3页。
    ③黄克剑:《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读解》,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贺》,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4页。
    ③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6页。
    ②亚里士多德提供了经验层面的方法,经验方法和超验方法对马克思来说是同一个方法,只是从不同视角来领会时才产生这种分别。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9页。
    ②何中华:《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1页。
    ③杨一之:《康德黑格尔哲学讲稿》,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序言第4页。
    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版序第22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0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4-3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4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②《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3-42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①《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3页。
    ②《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465页。
    ①《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②《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58页。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6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0页。
    ①周建漳:《论“超验”》,《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
    ②《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9页注。
    ①参见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5-6页。
    ①勃兰兑斯:《尼采》,安延是译,工人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
    ②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译者说明”第5-6页。
    ①张志伟、欧阳谦主编:《西方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页。
    ②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Ⅰ)》,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③反过来也可以说(在马克思哲学看来),是超验与经验相分离的社会历史基础造成存在与存在者分离并被遗忘。海氏看不到这一点,他只看到分离和分离后存在被遗忘。或者可以把海氏的存在理解为本体,在某种意义上接近老子同时蕴含有和无的道,但这种存在仍然达不到马克思的实践,因为实践既是世俗世界自我分裂的原因,又是分裂弥合的原因,而海氏的存在却没有实践的革命性。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301页。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8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0页。
    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1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92页。
    ①伽达默尔:《解释学 美学实 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8贝。
    ②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80页。
    ②伽达默尔:《淦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9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7、147-14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8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45页。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05页。
    ②参见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6页。
    ③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张峰校,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①他们不知道法律有这么个界限,正如康德之前他们不知道自然科学知识的经验性界限一样。
    ②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0页。
    ③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1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04页注(63)。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③道德本身存在而道德概念不存在,这只是说人们对道德“日用而不知”(《周易·系辞上传》),它不在人们关注和讨论的范围之内。
    ④有人认为理性经济人之理性是超验的。的确,它在康德先验范畴的意义上具有先行于经验的维度。但是,这种理性放弃人原本具有的自主性,而听从外在必然的控制,尽管这必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就放弃而言,它更是经验的,正如康德把知识称为经验的。
    ①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4页。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灭。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②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于 1843年10月中—12月中,《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大约写于1843年夏—1844年秋。这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稍早或者同时诞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春,《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年秋—1846年5月。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
    ②参见何中华:《马克思哲学的超验性维度之我见》,《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①在实践看来,世界的超验性在根本上并不在于总有认识不到的事物存在,而在于人自身在先验自由的本性和本质上具有超出经验实然之域的超越性本身。
    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你年版,第27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你年版,第27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④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5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⑥《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⑤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诠》,《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1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④《论语·先进第十一》。
    ①《论语·雍也第六》。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①《周易·系辞上》。
    ②《老子·第十八章》。
    ③《庄子·大宗师》。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
    ②在希腊哲学中,超验与经验的关系也直接或间接涉及超验道德与经验历史(或世界)的关系,即超验直接或间接涉及道德,比如柏拉图的至善是超验的,他认为世界需要至善,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实体的意图是实现超验至善的经验化,尽管他在客观上造成超验丢失的严重后果。
    ③《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页。
    ④苗力田、李毓章主编:《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33页。
    ②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147页。
    ③洛克白板说把经验看作知识的来源。“心灵原是一白板(tabula rasa),上面没有记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唯一来源”(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3页)。理论化和系统化的观念形成知识。
    ④洛克的经验不仅指感觉,也包括心灵的反省。反省是心灵的主动活动,就主动性而言反省多少不能用纯粹经验来描述。
    ①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8页。
    ②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5页。
    ③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陈维杭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5页。
    ④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陈维杭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1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⑤生产资料不仅与工人相分离,而且与资本家也是分离的,因为资本家对资本的占有是抽象的。而且资本家在占有货币时无法占有商品,在占有商品时又无法占有货币,即对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他在一定时空内只能占有其一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②其实,一味追求肉体欲望满足的精神动力仍然是超出经验的,即卢梭所谓选择放弃自由的选择本身仍然是人的自由选择,这自由不理会任何经验性和外在性压力。
    ③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2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2页。
    ②何中华:《人的历史发展的双重审视——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①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7页。
    ②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③他自己没有意识到他最终丢掉有限之物和经验。
    ①莱文:《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臧峰宇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⑤说精神是自在自足的没有错,可问题在于它同时不能是纯粹超验的,因而还有经验性的一面,即它作为意 识形态时能够在经验性现实中得到理解和消灭。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④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版序第2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9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①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9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序言第11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序言第1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①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06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7页。
    ③严格说来,“有限之物”“扬弃自己”的事也没有发生,这不过是黑格尔梦魇式的想象罢了,或者即使在一定范围和意义上发生,这也与黑格尔没有任何关联。
    ④《庄子·大宗师》。
    ⑤在其超验性上,人的本质和商品价值应该是无法计量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经验主义的经济运行中,不计量又无法说明其剥削工人的秘密,于是马克思以劳动时间为标准计量价值。但是需要明了,劳动时间本身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抽象的,因为简单劳动也是在思维中对现实的抽象。
    ⑥当然,更可以说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其实,人与社会关系是处于同一个整休中的两个方面,两者的改变是同时的,甚至可以说是同一个过程。
    ①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7页。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6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①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8贝。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③《老子·一章》。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有人可能会问,中国几千年来经历过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的时代,但没有发展出现代西方意义上的资本主义,那么人的本质的外化经验化并产生资本主义怎么能说是必然的?这里不在于人的本质不会自由外化和经验化,而在于中国人主动选择了不让资本主义发展,而西方选择了发展。或者可以说,中国人把发展及时控制起来,靠“重道轻技”、“重义轻利”等思想。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8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9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8-929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04页注(63)。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③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93页。
    ①事实上,社会类的意识往往以个体意识为最终载体,类意识的改变往往从个体意识中开始,就此而言个体意识也是类意识的组成部分或具体表达形式。不同的想法构成社会意识的各个流向,社会历史发展在抽象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不同意识之间的斗争。在现实性上,物质性和经验性是根本的,不过这不说明人有理由放弃自己超验的能动性。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②在马克思的语境中,人的本质对象化在劳动产品中,劳动产品反过来统治了人。但是人自身仍然拥有本质,对象性本质对人统治与人原本具有的本质之间产生势能,即激情。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⑤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6页。
    ②杨耕:《物质、实践、世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基本范畴的再思考》,《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③这四个范畴较典型的出处是:“自然界”出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世俗世界”出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四条;“生活”出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经济结构”出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④“商品”是《资本论》的一个基本范畴;“无产阶级”在马克思著作中较早较典型的出处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人类社会”出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③参见何中华:《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九章。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64页注(144)。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页。
    ③陆九渊:《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83页。
    ④陆九渊、王守仁:《传习录上》,《象山语录 阳明传习录》,杨国荣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7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9页。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②《马克恩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995年版,第7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6-9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②何中华:《论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及其超越》,《文史哲》2011年第3期。
    ③事实上,无论西方还是中国都同时具有价值和理性传统,只是中国采取了价值高于理性、道德高于科学等态度;西方试图同时保留两者,结果造成两者的对立与隔离,最终道德和价值维度被遮蔽。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1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⑦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71页。
    ⑧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9页。
    ②何中华:《论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及其超越》,《文史哲》2011年第3期。
    ③何中华:《论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及其超越》,《文史哲》2011年第3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中把对国民经济学的考察称为“完全经验的……批判研究”、“实证的……批判”,在1859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则把对国民经济学的考察称为“研究”和“科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此时的马克思并没有放弃“批判”性的视野。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3页。
    ③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64—165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9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9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①在康德语境中,自由与必然的矛盾就是本体与现象、超验与经验、道德与科学、信仰与知识之间的矛盾。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
    ③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3页。
    ④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276页。
    ⑤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9、192页。
    ①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7页。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9页。
    ③其实,运动一开始就没有任何经验性事物的参与,“纯有”是超验的,“有限之物”在能够自我扬弃的意义上也是思维自己的运动。“有限之物”由一物转化为他物,他物又成为他物,这是经验性事物的本性,就此而言,它永远无法成为精神的。而从物质到精神转换的理由和动力来自超验的人或精神,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精神的载体,精神于是也是物质。
    ④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4页。
    ⑤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4页。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12页。
    ②德谟克利特只承认原了的“直线下落”和“相互排斥”两种运动,而不承认“偏离直线”运动。因此,他的原子论中没有偶然性存在,没有偶然也就没有自由。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9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艳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5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⑦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东林校,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4页。
    ③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3页。
    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④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艳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52页。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艳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05页。
    ③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艳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0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②当然,理论所蕴含的规律在最根本层次上的内容不会改变,否则规律将不成其为规律。不过,也许有一天,人们真的不再需要这些规律了,那么这只能是马克思哲学完成了自身,历史完成了自身,道德真正回归并充分实现了。那时,人们“两忘而化其道”,道德、主观和超验都退回后台。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995年版,第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⑤王南湜:《追寻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②其实,在马克思看来,物质从来不是与人无关的缺少主观性的抽象之物,他认为这种物是无。因此,即使说“提出”“任务”的是物,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新的“任务”,那也同样是人在“提出”“任务”,只是这个人通常所说的人更具体。
    ③扩大投资是资本扩张本性的表现之一,即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向人推行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生存方式;增加福利一般并不会导致资本主义迈向灭亡,因为资产阶级不会把剩余价值全部交还工人阶级,即使增加 了福利,它仍然有利可图。随着资本势力和范围的扩大,反抗的力量也在增大,从经验性看一时难以确定鹿死谁手,从超验性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因为它不灭亡人类就要灭亡。
    ①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06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灭。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①张志伟:《康德的道德世界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②《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
    ③《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④《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⑤《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页。
    ⑥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⑦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7页。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版序第22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43页。
    ③休谟怀疑论对自然科学的必然性提出质疑,康德提供了这种必然性,但是他们的争论似乎对自然科学自身的发展并没有产生任何影响,自然科学和资本主义迅速壮大。
    ④《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3页。
    ①《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5页。
    ②康德认为“形而上学的出生地”是“纯粹理性本身”,他的工作领域就是纯粹理性,在这一领域内进行思辨,二元论的确就是所能达到的最后的和最好的地步了。但是,一旦离开这个“出生地”,进入史加始源的“出生地”即社会历史本身,二元论就可以扬弃自身而欢欣鼓舞地进入真正的形而上学。这是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的真实意味。
    ③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9页。
    ④只要追溯到纯粹超验的上帝,超验一元论就是必然选择,康德预设了上帝存在(否则道德就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具有走向超验一元论的愿望。但是在其不可知论上,上帝在经验性知识之外,因而他模糊和回避了 问题,他最终坚守着二元论(这条路后来被黑格尔走了)。
    ①《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7页。
    ②《老子·四十八章》。
    ③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休论新诠》,《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①黑格尔说:“用分析方法来研究对象就好象剥葱一样,将葱皮一层又一层地剥掉,但原葱已不在了”(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13页)。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②程志民:《康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③依黑格尔的外化思想,从精神到现实世界的过程是必然的,现实世界和现实化过程是经验的,因而片面实践是必然的,当然这种必然性主要是在能够被理解的意义上的,而非在经验历史中必然发生,比如一般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在没有与西方接触的情况下不会发展出资本主义来。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⑤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8
    ①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19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8页。
    ②《牛津哲学词典:英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9页。
    ③侯才、阮青、薛广州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页。
    ④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82页。
    ①康德把一般对象区分为现象和本体,在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上他分别通过先验感性轮和先验知性论把联通了经验和超验。但是,在形而上学中,他却只是指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失败之处,而没有建立起新的能够让所有形而上学家满意的体系。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参见谢遐龄:《文化:走向超逻辑的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④《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4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7页。
    ③其实,“有限之物”原本具有的经验性也是虚幻的,因为事物和运动本身从来没有超出黑格尔的头脑而独立存在。
    ①俞吾金:《对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关系的再认识》,《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②这种必然性是逻辑上可理解意义上的,而不是在经验历史中必然出现,比如如果不是与西方文明接触,中国传统社会自身可能永远发展不出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⑦黑格尔的大全撇开了世界,因而是虚幻的,或者说他的大全最终只是纯粹超验的,经验性的一面被遮蔽。
    ⑧《老子·七十三章》。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3、224页。
    ③《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3-224页。
    ①在康德意义上,先天(a priori)的是先行于经验的,先验的(transcendental)是先行于经验但却为了经验的。就先行于经验,即超出经验而言,先天的和先验的又都可以称作超验的(transcendent)。
    ②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5页。
    ①《马克恩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3页。
    ③参见何中华:《马克思哲学的超验性维度之我见》,《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④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诠》,《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⑤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诠》,《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页。
    ②参见何中华:《道德缺席的时代?》,《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④《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⑤《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④《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⑦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页。
    ③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3.《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6.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8.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9.《康德著作全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编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2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7.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8.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9.弗·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持平校,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0.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易廷镇、侯焕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版。
    3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
    任立、燕宏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2.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张峰校,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33.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吴仲防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4.葛兰西:《实践哲学》,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35.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36.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37.特雷尔·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姜海波、王桂贤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8.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0.莱文:《辩证法内部对话》,张翼星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1.莱文:《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臧峰宇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赵京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43.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体》,王虎学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吕贝尔:《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上,曾枝盛编选,郑吉伟、曾枝盛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5.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桑木严翼:《康德与现代哲学》,余又蓀译,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69(1980)年版。
    47.曼弗雷德·库恩:《康德传》,黄添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8.恩斯特·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刘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48.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0.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5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洛克:《政府论》上篇,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3.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54.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5.卢梭:《爱弥儿》上下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56.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东林校,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57.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杨一之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8.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59.勃兰兑斯:《尼采》,安延明译,工人出版社1985年版。60.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Ⅰ)》,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6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62.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陈小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3.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4.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陈维杭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5.维特根斯坦:《战时笔记:1914-1917年》,韩林合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版。
    66.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67.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68.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9.汤恩比:《历史研究》上册,曹未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70.汤恩比:《历史研究》中册,曹未风、徐怀启、乐群、王国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71.汤恩比:《历史研究》下册,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7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7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74.朱熹:《周易本义》,廖名春点校,中华书局2009年版。
    7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76.陆九渊:《年谱》,《陆九渊集》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80年版。
    77.陆九渊,王守仁:《象山语录阳明传习录》,杨国荣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78.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1984年版。
    79.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80.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81.杨一之:《康德黑格尔哲学讲稿》,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82.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83.何中华:《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4.何中华:《社会发展与现代性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5.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6.俞吾金:《从康德到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学沉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8.俞吾金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英美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9.陈学明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0.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1.赵剑英、俞吾金主编:《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2.赵剑英、张一兵主编:《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3.鲁鹏、何中华、汪建、刘森林:《历史之谜求解——人类生存的十对矛盾》,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4.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5.姜涌:《政治文化简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6.商逾:《马克思历史决定论及其历史命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7.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98.韩志伟:《追寻自由:从康德到马克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99.《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2年第3-6辑,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0.《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3年第2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01.《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4年第4、5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2.《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5年第1辑,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3.《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9年第4辑,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4.《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5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5.《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2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06.侯才、阮青、薛广州:《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107.黄克剑:《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读解》,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08.王南湜:《追寻哲学的精神:走向实践哲学之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9.魏小萍、张云飞编著:《马克思传》,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
    110.谢遐龄:《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从宇宙本体论到理性本体论的转折》,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11.谢遐龄:《文化:走向超逻辑的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12.程志民:《康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13.郑听:《康德学述》,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14.张志伟:《康德的道德世界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5.韩水法:《康德物自身学说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16.姜丕之、汝信主编:《康德黑格尔研究》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7.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8.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19.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20.李章印:《解构-指引:海德格尔现象学及其神学意蕴》,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1.叶秀山:《思·史·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4.苗力田、李毓章主编:《西方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25.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6.张志伟、欧阳谦主编:《西方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7.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希腊哲学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8.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9.唐凯麟:《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30.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1.曹沛霖:《西方政治制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2.张康之、李传军、张璋:《公共行政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3.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纪玉祥:《关于恩格斯对<费尔巴哈论纲>的若干修改》,《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
    2.周敦耀:《也谈恩格斯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修改》,《哲学研究》1983年第7期。
    3.马国泉:《<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1985年第4期。
    4.刘纲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主义问题的重新思考》,《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5.乐志强:《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比较研究之一》,《现代哲学》1991年第2期。
    6.刘筌:《恩格斯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哲学》1990年第3期。
    7.金顺尧:《恩格斯反对马克思吗——驳西方学者对恩格斯哲学思想的歪曲和攻击》,《探索与争鸣》1990年第6期。
    8.姚剑波:《“恩格斯与马克思对立论”述评》,《探索与争鸣》1990年第6期。
    9.张奎良:《恩格斯在与马克思合作创立新哲学体系过程中的贡献》,《现代哲 学》1991年第2期。
    10.张奎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珠联璧合》,《江汉论坛》1991年第10期。
    11.李恒瑞:《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关系问题的断想》,《现代哲学》1991年第2期。
    12.余其铨:《辨证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驳西方批评者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责难》,《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13.何中华:《物质本体论的困境与实践本体论的选择》,《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1期。
    14.何中华:《实践、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诠——世纪之交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态度》,《学术月刊》1996年第11期。
    15.何中华:《“无立场的思想”可能吗?—评一种“新”哲学观》,《哲学研究》1997年第10期。
    16.何中华:《人的历史发展的双重审视——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17.何中华:《“哲学的终结”:一个“后现代”神话?》,《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8.何中华:《论马克思实践观的本体论向度——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河北学刊》2003年第4期。
    19.何中华:《马克思哲学的超验性维度之我见》,《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20.何中华:《试论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及其特征》,《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
    21.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22.何中华:《马克思与恩格斯:并非“一块整钢”》,《青年思想家》2004年第5期。
    23.何中华:《关于恩格斯思想中的一个矛盾——兼评所谓“哲学终结论”》,《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24.何中华:《实践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
    25.何中华:《人的个体生存与实践本体论建构——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再诠释》,《理论学刊》2006年第11期。
    26.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27.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28.何中华:《是“谬见”,还是真实?——对一种责难的回应》,《现代哲学》2008年第3期。
    29.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新诠》,《学术月刊》2008第8期。
    30.何中华:《马克思与“哲学的终结”——为马克思哲学合法性辩护》,《学术研究》2008年第10期。
    31.何中华:《究竟应当怎样看待“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再答我的两位批评者》,《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2.何中华:《恩格斯对“唯物—唯心”之争的态度——重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33.何中华:《论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及其超越》,《文史哲》2011年第3期。
    34.冯景源:《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上的贡献—兼斥“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谬论》,《求索》1995年第4期。
    35.任暟:《论恩格斯晚年对社会历史理论的新探索—兼驳“马恩对立论”》,《江淮论坛》1995年第6期。
    36.俞吾金:《论两种不同的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37.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第1期。
    38.俞吾金:《对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关系的再认识》,《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39.俞吾金:《论马克思对西方哲学传统的扬弃——兼论马克思的实践、自由概念与康德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40.俞吾金:《论恩格斯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差异——从<终结>和<提纲>的比较看》,《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41.俞吾金:《马克思对康德哲学革命的扬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2.俞吾金:《恩格斯如何看待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3.俞吾金:《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44.俞吾金:《自然辩证法,还是社会历史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45.俞吾金:《马克思对物质本体论的扬弃》,《哲学研究》2008年第3期。
    46.俞吾金:《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47.郝贵生、李俊赴:《究竟应该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关系?——兼评俞吾金先生的差异分析法》,《哲学动态》2005年第5期。
    48.钟人:《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解读—兼评<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比较研究>》,《求是学刊》1996年第5期。
    49.朱传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异同研究论纲——兼驳“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第1期。
    50.郭星云:《论马克思的<提纲>与恩格斯的<终结>》,《江汉论坛》2002年第8期。
    51.严书翰:《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求是》2002年第11期。
    52.吴雄丞:《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
    53.孙荣:《对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解释学审视》,《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54.孙荣、王金福:《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理解新旧唯物主义区别时的哲学视差》,《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55.王金福:《关于恩格斯与马克思关系的几点意见》,《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56.薛俊强:《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的神话和幽灵——与俞吾金、何中华先生商榷》,《探索》2006年第3期。
    57.周世兴,杨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研究中的若干谬见》,《现代哲学》2007年第6期。
    58.杨楹,周世兴:《追问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异质性差距论”的实质——对何中华教授反批评的批评》,《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59.吴家华:《“马克思—恩格斯问题”论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60.吴家华:《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比较研究诸范式简评》,《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10期。
    61.余京华,吴家华:《特瑞尔·卡弗的“恩格斯—马克思问题”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8年第8期。
    62.赵家祥:《质疑“马恩对立论”》,《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63.刘森林:《恩格斯与辩证法:误解的澄清》,《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4.文浩:《历史辩证法视域中的恩格斯——“马恩对立论”百年回望与当代思索》,《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5.周宏:《晚年恩格斯的马克思哲学观疏论》,《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66.特瑞尔·卡弗:《“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是“恩格斯对马克思”——在东京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国际研讨班上的演讲》,《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67.夏娟:《西方“马克思学”视域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8.鲁克俭:《国外学者论青年马克思与青年恩格斯的学术关系》,《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
    69.马拥军:《评对恩格斯哲学思想的三大误解》,《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2期。
    70.王东、郭丽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解读——马克思原始稿与恩格斯修订稿的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6期。
    71.徐崇温:《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著作》,《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7期。
    72.郭丽兰:《透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系的一面镜子——<共产党宣言>创作史新探》,《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
    73.董嫱嫱:《“马恩差异论”研究述评》,《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74.姚顺良、夏凡:《马克思是<共产党宣言>思想的主创者——兼与巴加图利亚、卡弗等学者商榷》,《学术月刊》2008年第8期。
    75.魏小萍:《如何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差异中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从一个附加标题说起》,《哲学动态》2009年第3期。
    76.约翰·斯坦利、恩斯特·齐默曼:《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所谓的差异》(李朝晖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
    77.J.D.亨勒:《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上的一致性》(黄文前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
    78.梁树发、李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变化与发展——从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认识谈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4期。
    79.梁树发、黄刚:《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发展——从“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认识谈起》,《学术研究》2009年第4期。
    80.罗伯中:《论马恩差异论的两个理论维度及其文本论据的考察——以<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为考察对象》,《理论探讨》2009年第5期。
    81.郜庭台:《理想与现实——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82.石倬英、杨文极:《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河北学刊》1990年第2期。
    83.赵仲英:《马克思与康德》,《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84.张俊芳:《从康德道德哲学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85.程志民:《康德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年第3期。
    86.刁隆信:《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德国古典哲学实践观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87.王淑芹:《道德的自律与他律—马恩与康德的两种不同的道德自律观》,《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4期。
    88.何建华:《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道德自律说的扬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89.曲士英、竭长光:《从哲学“基本问题”看“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学术交流》2003年第9期。
    90.韩志伟:《论康德先验逻辑的知性特性和辩证特性——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理论前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1期。
    91.许全兴:《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自由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92.徐长福:《实践智慧:是什么与为什么——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概念的阐释》,《哲学动态》,2005年第4期。
    93.徐长福:《马克思主义:从建构性理想到调节性理想——借康德的视角来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
    94.徐长福:《先验的自由与经验的自由——以康德和马克思为讨论对象》,《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95.柄谷行人:《<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序言》,林怡静摘译,《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9期。
    96.叔贵峰:《从理想的批判到现实的批判——试论康德与马克思关于“批判哲学”的区别及其理论意义》,《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97.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98.戴劲:《从康德问题看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五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9.戴劲:《论马克思对康德自由概念的感性证明》,《世界哲学》2010年第5 期。
    100.王宏宇:《康德:马克思思想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学术交流》2007年第5期。
    101.王时中:《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超越及其限度——从马克思哲学的视角看》,《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第4期。
    102.张盾:《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和超越——从马克思哲学的视角看》,《哲学研究》2008年第6期。
    103.王南湜:《我们能够从康德哲学学些什么?——一个并非康德主义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思考》,《学海》2009年第6期。
    104.谢永康:《自由观念: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学海》2009年第6期。
    105.龙霞:《普遍性的寻求——马克思与康德的一种可能的对话》,《学海》2009年第6期。
    106.李爱民:《解读马克思的康德和黑格尔之争——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考察》,《学海》2009年第6期。
    107.白文君:《康德自由论的不自由性及马克思的超越》,《学术论坛》2011年第4期。
    108.苏晓离:《评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一种曲解》,《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
    109.孙伯:《经济和道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当代意义》,《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110.李德顺、龙斌:《社会历史与人的价值活动——兼论价值观与历史观统一的基础》,《哲学研究》1994年第12期。
    111.金可溪:《谈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评价—评美国<道德百科全书>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歪曲》,《人文杂志》1997年第4期。
    112.宛小平:《道德批判与重构是贯串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113.胡建:《道德观上的启迪与超越—试析马克思对康德伦理学价值观的扬弃》,《学术月刊》1999年第8期。
    114.张文喜:《马克思与伦理学——兼论伯恩施坦、海德格尔对马克思的解读》,《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15.余世锋、刘传广:《摆脱与超越:马克思的自由概念对康德伦理学的扬弃》,《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16.顾智明:《论伦理本体——对马克思伦理视角的一种解读》,《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17.张盾:《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伦理学问题》,《哲学研究》2004年第5期。
    118.伊·阿萨杜拉耶夫:《马克思的道德贡献》,柳丰华摘译,《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6期。
    119.郭增花:《马克思伦理思想的实践维度》,《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2期。
    120.高兆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道德观三问》,《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3期。
    121.肖恩·塞耶斯:《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贺来、刘富胜译,《哲学研究》2007年第9期。
    122.王增福:《先验、经验与超验:康德道德哲学的三重维度》,《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
    123.张之沧:《马克思的道德观解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9期。
    124.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东岳论丛》1983年第2期;《哲学动态》1988年第12期。
    125.刘纲纪:《实践本体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8年第1期。
    126.谢遐龄:《社会存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哲学动态》1988年第4期。
    127.王锐生:《历史唯物论的实践一元论》,《哲学动态》1988年第4期。
    128.王锐生:《是实践唯物论还是物质本体论?》,《哲学动态》1988年第12期。
    129.王泽应:《道德本质之我见》,《哲学动态》1988年第8期。
    130.贾旭东:《实践定义研究简介》,《哲学动态》1988年第11期。
    131.陈先达:《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几点想法》,《哲学动态》1988年第12期。
    132.王于:《“实践本体论”答问》,《哲学动态》1988年第12期。
    133.叶秀山:《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哲学研究》1998年第1期。
    134.杨学功:《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35.杨学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分歧与出路》,《哲学研究》2001年第9期。
    136.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哲学动态》2001年第10期。
    137.杨学功:《传统本体论哲学的终结和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现代哲学》2002年第1期。
    138.杨耕:《物质、实践、世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基本范畴的再思考》,《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39.杨耕:《关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的再思考》,《学术月刊》2004年第1期。
    140.黄颂杰:《本体论在现当代:解构与重建》,《学术月刊》2002年第4期。
    141.胡刘:《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论评》,《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7期。
    142.鲁鹏:《实践在什么意义上可以成为本体》,《东岳论丛》2005年第2期。
    143.黄映然:《关于“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之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144.郝晓光:《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体系的本体论特征——从两大难题的破解到两个统一的建立》,《河北学刊》2008年第6期。
    145.谢维营、蒋文有:《实践与本体关系的反思——关于“实践本体论”的讨论评述》,《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月。
    146.安启念:《辩证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再读马克思》,《学术月刊》2011年第3期。
    147.章自承:《简论“先验”与“超验”》,《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148.陈本益:《经验、先验与超验》,《东岳论丛》1989年第3期。
    149.周建漳:《论“超验”》,《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
    150.倪梁康:《TRANSZENDENTAL:含义与中译》,《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 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51.倪梁康:《再次被误解的transzendental——赵汀阳“先验论证”读后记》,《世界哲学》2005年第5期。
    152.赵汀阳:《先验论证》,《世界哲学》2005年第3期。
    153.赵汀阳:《再论先验论证》,《世界哲学》2006年第3期。
    154.邓晓芒:《康德的“先验”与“超验”之辨》,《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55.文炳、陈嘉映:《“先天”、“先验”、“超验”译名源流考》,《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56.张阳升:《如何理解历史进程?——兼谈对马克思“自然历史过程”思想的理解》,《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2期。
    157.魏胜强:《道德对法律漏洞的补充: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牛津哲学词典:英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3. Andrew Seth, The Development from Kant to Hegel, Cambridge Scholars Press Ltd,2002.
    4. David Carvounas, Diverging Time:the Politics of Modernity in Kant, Hegel, and Marx, Lexington Books,2002.
    5. Kojin Karatani, Transcritique:on Kant and Marx, translated by Sabu Kohso,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3.
    6. Nicholas Bunnin and Jiyuan Yu,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4.
    7. Martin Heidegger, 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 translated by Richard Taft,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7.
    8. Terry Eagleton, Why Marx Was Right, Yale University Press,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