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诚信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际交往诚信是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的诚实、信用与信任等关系的综合体。人际交往诚信不仅能够推动社会成员人际关系顺利开展,还能降低人们交往的成本,使交往双方免于复杂的信任机制的困扰,能够提升人际交往的效率,积累人际交往的社会资本,增强社会成员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国家形象。
     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人际交往诚信日渐成为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冲击着社会信任与交往模式。人际交往诚信已经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现实课题,这促使本论文从理论上去探讨如下问题:面对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人际交往诚信发生了哪些模式转变,如何看待当前人际交往诚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人际交往失信背后的根源是什么,以及怎样建设新的人际交往诚信模式。
     人际交往诚信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交往诚信的发生环节、发展演变环节和反馈环节等,是社会成员交往诚信由观念到思维,到情感,到信念,再到行为和习惯养成的过程。根据亲疏程度不同,人际交往诚信的主体可分为家人、熟人、半熟人、陌生人等类型,不同类型的交往主体有着不同的诚信行为促动力量。
     人际交往诚信行为的产生动力至少包括以利益原则为代表的工具理性因素,以道德原则为代表的价值理性因素,和以情感为代表的非理性因素。利益原则是人际交往诚信产生的基础动因,道德原则是人际交往诚信发生的内隐动力,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是人际交往诚信的稳定剂。首先,利益原则广泛存在于各类人际交往的群体中,家人之间的诚信交往能够使家庭成员获取真实的信息,降低家人之间交往的风险,实现家人共同的幸福;熟人和半熟人处于某种固定的“圈子”,诚信者能够赢得圈内稳定的地位,获得相应的利益;陌生人之间的诚信交往具有极强的利益计算特征,为了避免因失信受到制度惩罚而不得不选择诚信交往。其次,道德理性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类社会群体中,家人之间拥有最为强烈的道德理性,欺骗家人被社会视作最令人不齿的行为,熟人、半熟人在做出诚信行为时往往将利益和道德同时考虑进来,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诚信则略带道德色彩,它们更多地考虑趋利避害的因素。最后,情感动因是人们做出诚信行为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力,家人和熟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常作为彼此以诚相待的重要出发点,半熟人和陌生人之间则缺乏深厚感情,相应起到较弱的推动作用。
     在人际交往失信的根源问题上,人们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对自身是否选择诚信加以权衡,综合考虑制度环境、体制约束、良心等因素后,一旦失信能带来更大利益时,不少人选择了“主动欺骗”他人,于是,外在的利益权衡或成本计算成为人际交往失信的重要根源。还有一些人缺乏诚信的道德观念,造成诚信交往的“内驱力”匮乏,甚至缺乏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并造成交往主体诚信道德底线屡屡遭到破坏。另外,一些人深受传统文化的负面因素影响,认为“老实人吃亏”,深受“权变”文化影响,将诚信交往视作可有可无的工具而己,在交往中肆意贬低诚信的固有价值。社会是否公正、制度是否合理、法律是否健全、教育是否到位、习俗是否向善,这些问题是人际交往失信根源的具体存在形式。
     人际交往诚信的“优序”是一种新型的交往诚信模式,这一模式包括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有着导向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和法律规范,有着全方位、深入开展的诚信道德教育体系,使得社会成员能够“内外兼修”,不仅受到外部规范的有效制约,更拥有鲜明的诚信道德品质及道德情感体验。在“优序”状态下,受到公正的社会制度环境和成功模式的影响,加之诚信的道德教化和情感促动,人们会“绝对地”做出诚信行为,这是重建人际交往诚信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提升人际交往失信的成本,同时降低人际交往守信的成本,要将诚信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优化政务及体制因素的引领功能,发挥诚信教育的作用。此外要对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资源予以有效梳理,强化人际交往诚信的行为习惯,注重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从而全面整合导向诚信的多方力量。
As the concept of modern society,'Integrity' is a complex of honesty, credit, and trust.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is not only the smoothly premise of social members' relationships, it can also reduce the cost of communication. Furthermore, integrity makes people out of the complex mechanism and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t can accumulate interpersonal social capital,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ocial members, promote social harmony, improve the image of the country.
     However,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s,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has become a scarce social resources, impacting the social trust and interaction model. Researching on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has become a realistic subject, and we have to discus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 the fac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what had happened to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model, and how to view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and what is the key reason behind the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and how to build the new mode of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system.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is a complete system, the system includes a communication link, a evolution link and a feedback loop. It is a process of from thinking, to the emotion, to the belief, behavior and habits.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closeness,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subjects can be divided into family, acquaintances, half acquaintances, and strangers. Different types of communicative subjects have different actuating force integrity behavior.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driving forces at least include interest principle of tool rational factors, moral principle of rational value factors, and the irrational factors represented by emotion. Interest principle is the foundation of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Moral principle is the implicit motive, emotion is the stabilizer of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First of all, the principle of interest exists widely in all kinds of interpersonal group,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integrity can make family members get the true information, can reduce the risk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members,can achieve the happiness of the family; Acquaintances are in a fixed'circle', Honest people will win friends and stable position. They can get the corresponding interests; Strangers' relationship integrity has strong'computing interest'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avoid punishment, they have to choose the good faith. Secondly, the moral reason to different degrees exists in all kinds of social groups. Family members have the most powerful moral reason, cheating family is the most despicable behavior. The social acquaintances tend to make both benefits and morality into consid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Strangers consider more benefits but less moral factors. Finally, emotional motiv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rust can not be ignored. Sincere feelings between family and acquaintances are important factors of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Strangers and semi-acquaintances are lack of deep feelings.
     On the root of the broken promises, people try to find reason from the angle of 'cost-benefit'. They consider factors such a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conscience, once the promise that can bring them more benefits, many people chose to cheat others. Then, the external benefits balance or cost becomes the important root of interpersonal faithless. Some people who are lack of morality of honesty, and even lack of the ability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right and wrong, they choose to cheat others. In addition, some people are influenced by the negative factor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inking 'honest man cheated', they also choose to cheat others.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optimal sequence' is a kind of ideal state.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optimal sequence, fair social system environment and the successful model, people would 'absolutely' choose integrity. This is the goal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interpersonal integrity. Around this goal, we need to increase costs of cheating, and reduce the cost of integrity. At the same time, we need to learn good faith idea in heart, externalized in our activity, optimize the leading function of government and the system factors. We need to make sure that traditional culture resources are effective, to strengthen the interpersonal behavior habit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irrational factors such as emotion, etc.
引文
① 温家宝:《讲真话察实情——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1年4月18日,第2版。
    ① 同上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求是》,2012年第22期,第1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89页。
    ① 王东:《论诚信观的培养》,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页。
    ② 《管子·枢言》,《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③ 《管子·立政》,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④ 《荀子·不苟》
    ⑤ 《礼记·祭统》
    ⑥ 夏澍耘:《中国古代诚信源流考》,载《光明日报》,2002年4月9日。
    ⑦ 吴竞:《贞观政要》卷五《诚信》
    ⑧ 宋连利:《传统诚信及其当代价值》,载《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3期。
    ⑨ 《陆九渊集·主忠信》
    ① 万俊仁:《论诚信》,载《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第26页。
    ② 朱贻庭:《伦理学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页。
    ③ 焦国成:《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第3页。
    ④ 廖小平:《论诚信与制度》,载:《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第130页。
    ⑤ 王泽应:《论诚信》,载《光明日报》,2004年11月23日。
    ① 宋希仁:《论信用和诚信》,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报》,2002年第9期,第131页。
    ② 杨方:《诚信内涵解析》,载《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3期,第24-26页。
    ③ 廖小平:《论诚信与制度》,载《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第130页。
    ① 白春阳:《社会信任的涵义及其分析维度》,载《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28-29页。
    ① 《四书五经》
    ②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③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① 鲁芳:《道德的心灵之根——儒家“诚”论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 苏盾:《中国传统诚信观与当代市场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③ Albert W. Musschenga. Education for Moral Integr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Vol.35, No.2, 2001.
    ④ Thomas E. Becker. Integrity in Organizations:Beyond Honesty and Conscientiousness[J]. The Ac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3, No.1.
    ① Sissela Bok, Lying:Moral Choice in Public and Private Life, New York:Vintage Books,1989, p.268-269
    ②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③ 郑也夫:《信任:溯源与定义》,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第118页、119页。
    ④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95页。
    ① 《论语·学而》
    ② 《论语·为政》
    ③ 《论语·卫灵公》
    ④ 《左传·成公十七年》
    ⑤ 《指南录·后序》
    ⑥ 王泽应:《论诚信》,载《光明日报》,2004年11月23日。
    ⑦ 宋希仁:《论信用和诚信》,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报》,2002年第5期。
    ⑧ 吴敬琏:《光明日报》,2002年2月26日。
    ① 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② 《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③ 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9页。
    ④ 郑也夫:《信任:溯源与定义》,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第120页。
    ⑤ 《史记·蒙恬列传》
    ⑥ 《诗经·邶风·击鼓》
    ① 《论语·子张》
    ② 《论语·子张》
    ③ 诸葛亮:《出师表》
    ④ 白春阳:《社会信任的基本形式解析》,载《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出版社,1985年版,第5-6页。
    ② 郑也夫:《信任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③ [美]巴纳德·巴伯:《信任的逻辑与限度》,年斌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8页。
    ④ N. Luhmann,'Familiarity, Confidence, Trust:Problems and Alternatives', in D. Gambetta ed., Trust: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0, pp.94-107.
    ⑤ A.O. Hirschman, "Against Parsimony:Three Easy Ways of Complicating Some Categories of Economic Discours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4(1984):pp.88-96.
    ⑥ 白春阳:《社会信任的基本形式解析》,载《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⑦ 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容译,北京: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第4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 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9页。
    ③ 王春光:《流动中的社会网络:温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动方式》,载《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① Bernstein.Lisa.'private Commercial Law in the Cotton Industy: Creating Cooperation through Rules, Norms,and Institutions'2001,Michigan Law Review,99:1724-1790.
    ① 引自《百度百科》,网址为:http://baike.baidu.com/view/282739.htm.
    ① 张英,徐冉:《新新上海滩关栋天和周立波的那些事儿》,载《南方周末》,2010年5月13日。
    ① [美]赫伯特·西蒙:《西蒙管理行为》,杨栎,徐立译,北京:北京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① 陈美衍:《经济人假设与人的有限理性》,载《经济评论》,2006年第5期,第21页。
    ② 郑也夫:《信任的简化功能》,载《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113页。
    ③ [德]尼克拉斯·卢曼:瞿铁鹏,李强译,《信任》,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① Niklas Luhmann: Trust and Power. JohnWeley & Sons Chichester, 1979,NewYork.P.13.
    ②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①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140页。
    ② 田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局限》,载《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第91页。
    ③ 何友晖,彭泗清,赵志裕:《世道人心:对中国人心理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页。
    ① [美]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2期,第41-42页。
    ① 载《三湘都市报》,2010年7月26日。
    ① 焦国成:《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第5页。
    ② 《孟子·离娄下》
    ①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② [美]Alasdair MacIntyre, After Virtu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1981:52
    ③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① 张德胜,金耀基,陈海文,陈健民,杨中芳,赵志裕,伊沙白:《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第33-41页。
    ② 谢舜,周鸿:《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评述》,载《思想战线》,2005年,第2期。
    ① [美]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2期,第41-42期。
    ① 朱虹,马丽:《人际信任发生机制探索》,载《江海学刊》,2011年第4期,第124页。
    ①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页。
    ② 柏拉图:《柏拉图“对话”七篇·会饮篇》,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③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4页。
    ① 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6页。
    ① 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载《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23-29页。
    ② 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① 杨依山:《当今中国人际交往诚信缺失的成本——收益分析》,载《理论学习》,2007年第5期。
    ② 贺雪峰:《乡村治理的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7页。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② 秋石:《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载《求是》,2012年第1期,第18-21页。
    ① 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53页。
    ② 侣传振:《半熟人社会与人际信任》,载《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3期,第76页。
    ③ 付铁钰:《半熟人社会中人际信任的困境及其建构机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14页。
    ① 付铁钰:《半熟人社会中人际信任的困境及其建构机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14页。
    ② 郑红娥,张艳敏: 《论系统信任:关于中国信任问题的思考》,载《江淮论坛》,2008年第1期。
    ① 王鑫:《论社会道德冷漠的根源》,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2012年第4期,第32页。
    ①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6页。
    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45页。
    ① Kalberg,Stephen1980,'MaxWeber'sTypesof Rationality: Cornerstonesfor the Analysisof Rationalization ProcessesinHistory.'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Vol.85,No.5.
    ② Bellah,Robert et al.,1985, Habits of the Heart,NewYork:Harper & Row.P.284.
    ① 张永青,李允华:《浅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野与整合》,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月,第39-40页。(增刊)
    ① 郑红娥,张艳敏:《论系统信任:关于中国信任问题的思考》,载《江淮论坛》,2008年第1期,第117页。
    ① [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② Max·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New York: Charles Scibner's Sons, 1958, p.48.
    ① 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39-50页。
    ① 田克俭:《良心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及良心的形成》,载《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1期,第29-31页。
    ②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① 朱虹,马丽:《人际信任发生机制探索》,载《江海学刊》,2011年第4期,第124页。
    ① 周建国:《关系信任还是关系认同》,载《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97-102页。
    ②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2页。
    ③ 彭泗清:《关系与信任:中国人人际信任的一项本土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0期,第290-297页。
    ① 罗家德,叶勇助:《中国人的信任游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3-74页。
    ② 周建国:《关系信任还是关系认同》,载《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97-107页。
    ③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④ 周晓红:《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0页。
    ⑤ 周建国:《关系信任还是关系认同》,载《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97-107页。
    ①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版,第128页。
    ① 高兆明:《论道德行为选择中的德行成本分析心理》,载《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9期,第111-118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第6页。
    ① 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2):26-30.
    ① Alexander, J. C., Sociological theory since 19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Press, 1987.P.10.
    ②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页。
    ① 转引自梁克:《社会关系多样化实现的创造性空间——对信任问题的社会学思考》,载《社会学研究》,2002页,第3期,第3页。
    ② Lewis & Weigert,1985;Clark & payne,1997;Lee,2002;Kanawattanachaiyoo,2002;Tonson-george&Swap, 1982;Mc Allister,1995;Jonson & Grayson,2005.
    ② 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沦、历史、现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39页。
    ④ 薛天山:《中国人的信任逻辑》,载《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70-77页。
    ⑤ 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⑥ 摘自译者序,史华罗:《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对明清文献的跨学科文本研究》,林舒俐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⑦ 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沦、历史、现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39页。
    ① [美]简·曼斯布里奇,马克·E·沃伦: 《“利他信任”: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70-288页。
    ① 鲁小彬:《当代中国熟人间的人际交往》,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11页。
    ① 杨中芳,彭泅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1-10页。
    ② 彭泗清:《关系与信任:中国人人际信任的一项本土研究》,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199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90-297页。
    ① 游泓:《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65页。
    ① 朱虹,马丽:《人际信任发生机制探索》,载《江海学刊》,2011年第4期,第124页。
    ① 倪霞:《现代社会中的信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5页。
    ① 朱虹,马丽:《人际信任发生机制探索》,载《江海学刊》,2011年第4期,第124页。
    ② 陈芬,《论人际交往诚信及其意义》,载《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2期,第61-63页。
    ① 龚晓京:《人情、契约与信任》,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第124-127页。
    ② 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① 朱虹:《“亲而信”到“利相关”人际信任的转向》,载《学海》,2011年第4期,第11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③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
    ④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27页。
    ⑤ 白春阳:《传统社会人格信任模式及其局限性》,载《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2-3页。
    ① 高兆明:《信任危机的现代性解释》,载《学术研究》,2002年第4期。
    ② [美]亚当·B·赛里格曼:《信任与公民社会》,陈家刚编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5期,第50-57页。
    ③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期。
    ① 万俊人:《论诚信》,载《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第28页。
    ② 丁建凤:《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6-47页。
    ③ 赵慧:《社会主义道德观视角下对助人两难现象的探析》,载《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第7期,第72页。
    ④ 刘必红:《诚信道德缺失与诚信社会构建研究》,载《理论月刊》,2012年第4期,第161-162页。
    ⑤ 葛晨虹:《诚信缺失背后的社会机制缺位》,载《人民论坛》,2012年第2期,第5页。
    ⑥ 翟学伟:《信任与风险社会》,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123-128页。
    ① 孙慧:《网络人际交往的反思》,载《科学·经济·社会》,2012年第3期,第67页。
    ① 朱虹:《“亲而信”到“利相关”人际信任的转向》,载《学海》,2011年第4期,第119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① 雷丹,邵秀娟:《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现状、原因及对策》,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年第4期,第18页。
    ② 朱虹:《“亲而信”到“利相关”人际信任的转向》,载《学海》,2011年第4期,第119页。
    ③ 王俊秀,杨宜音:《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1-82页。
    ① 同上。
    ② 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02页。
    ①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① 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67-73页。
    ②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1页。
    ③ [美]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乐爱国,张华玉译,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1页。
    ④ [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刚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79-89页。
    ⑤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载《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第70页。
    ① 吴建华:《中西诚信伦理比较及其启示》,载《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83页。
    ② 薛天山:《中国人的信任逻辑》,载《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70-77页。
    ①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7页。
    ② 葛晨虹:《诚信缺失背后的社会机制缺位》,载《人民论坛》,2012年第2期,第5页。
    ③ 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5期,第55页。
    ④ 莫军成:《论医患间的信任危机及其重建》,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第13页。
    ① 高兆明:《信任危机的现代性解释》,载《学术研究》,2002年第4期。
    ② 徐贵权:《应正视中国社会信任危机》,载《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8期,第45页。
    ③ 吕乃基:《当代中国诚信缺失的文化根源》,载《艺术百家》,2012年第5期,第7-21页。
    ④ 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78-179页。
    ① 廖小平:《论诚信与制度》,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29-137页。
    ① 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180页。
    ② 冯永刚:《道德教育中制度供给过剩及其补救路径》,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147页。
    ① 罗建新:《“礼”与“理”的叛道》,载《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第217页。
    ① 刁官玉:《论诚信缺失的危害、成因与对策》,载《求实》,2004年第5期,第22-23页。
    ② 方纲,刘欣: 《社会失信行为的成因、后果与控制》,载《理论探讨》,2000年第10期,第20页。
    ③ “体制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概念,通常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制度中起主导作用的一部分,多指代表国家权力或依靠国有资产获得收益的群体。
    ④ “我国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就业人数突破1.3亿人”,载《经济参考报》,2008年9月23日。
    ① 信息来源于:news.youth.cn/gn/201307.
    ① 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8页。
    ② 李彬:《走出社会转型时期人际信任的困境》,载《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第135-137页。
    ③ 朱虹:《“亲而信”到“利相关”人际信任的转向》,载《学海》,2011年第4期,第115-120页。
    ④ 丁建凤:《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6-47页。
    ① 许烺光:《宗族、种姓与社团》,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2年版。
    ① 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① 吕乃基:《当代中国诚信缺失的文化根源》,载《艺术百家》,2012年第5期,第7-21页。
    ② 伍新德,张人崧:《试析高校科研诚信危机及其防范机制的建立》,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11期,第70页。
    ① 梁理文:《变革时代的社会文化新景观》,载《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第3期,第7页。
    ① 莫军成:《论医患间的信任危机及其重建》,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第13页。
    ② 卫兴华,焦斌龙:《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其治理》,载《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第16页。
    ③ 李伟民:《红包、信任与制度》,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13页。
    ① 孙慧:《网络人际交往的反思》,载《科学·经济·社会》,2012年第3期,第67页。
    ② 聂文军,张群颖:《论集体主义道德的补偿规范与现实的利益补偿制度》,载《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1期,第7-10页。
    ① 冷志明:《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滞后原因及其对策研究》,载《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9卷,第55-57页。
    ② 赵慧:《社会主义道德观视角下对助人两难现象的探析》,载《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第7期,第72页。
    ① 徐贵权:《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表现方式及其奥秘探微》,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页,第12-17页。
    ① 孙青平:《当前社会信任危机问题与信任重构》,载《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第143-144页。
    ② 朱虹:《“亲而信”到“利相关”人际信任的转向》,载《学海》,2011年第4期,第115-120页。
    ③ 杨太康:《当今我国信任危机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解析》,载《唐都学刊》,2003年第3期,第102-105 页。
    ① 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5期,第173页。
    ② 廖小平:《论诚信与制度》,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29-137页。
    ③ 《外国民法资料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343页。
    ④ [英]迈克尔·莱斯诺夫:《社会契约论》,刘训练,李丽红,张红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⑤ [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60页。
    ① 尤春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下的契约文明探析》,载《探索》,2013年第1期,第30页。
    ② 何怀宏:《契约理论与社会正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3页。
    ③ 刘胜梅:《契约精神及其培育路径》,载《学术探索》,2012年第10期,第10页。
    ④ 同上,第11页。
    ① 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57页。
    ②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观察社,1948年版,第5页。
    ③ 《荀子·富国》
    ① 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77页。
    ② 朱虹:《“亲而信”到“利相关”人际信任的转向》,载《学海》,2011年第4期,第115-120页。
    ① [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2页。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① 卢岚:《论中国社会的诚信危机与出路》,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第158页。
    ② 徐雅芬:《诚信的内涵和机制的建立》,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8期,第51页。
    ③ 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77页。
    ④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6页。
    ① [美]亚当·B·赛里格曼:《信任与公民社会》,陈家刚编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第5期,第50页。
    ② 孙青平:《当前社会信任危机问题与信任重构》,载《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第143-144页。
    ③ 弗朗西斯·福山:《信任》,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① 农民工数量继续增长去年总量超2.5亿[EB/OL].[2012-04-27].http://finance.sina.com. cn/nongye/nygd/20120427/164211945526.shtml.
    ② 谢昆:《中国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13年。
    ①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
    ② 徐贵权:《应正视中国社会信任危机》,载《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8期,第45页。
    ① 赵慧:《社会主义道德观视角下对助人两难现象的探析》,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版,第7期,第2页。
    ② 莫军成:《论医患间的信任危机及其重建》,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第13页。
    ③ 冯志宏:《风险社会视域中的信任危机》,载《学术交流》,2010年第5期,第114-115页。
    ① 周元明:《论诚信的渊源与当代价值》,载《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第33页。
    ① 阚和庆:《建国后政治运动的历史反思——兼论邓小平“不搞运动”的政治发展思想》,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10-12页。
    ② 张成福:《政治运动——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逻辑及其困境》,载《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第1期,第20-23页。
    ①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10页。
    ② 同上,第314页。
    ③ 同上,第328页。
    ① 《中宁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李若建:《大跃进时期基层干部行为分析》,载《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冬季号。
    ③ 林小波:《“四清”运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13页。
    ④ 舒光才:《一个红军战士走过的路——舒光才回忆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页。
    ①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136页。
    ② 杨玲:《政治运动中领袖和大众的心理分析》,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2页。
    ① 董业勖:《“文革”时期曲阜“批林批孔”运动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8页。
    ② 同上,第15页。
    ③ 卢希悦:《对我国诚信缺失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95页。
    ① 董业勖:《“文革”时期曲阜“批林批孔”运动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7页。
    ② 参见:《曲阜档案》90-2-33-117.
    ③ 冯娜:《“文革”时期曲阜“破四旧”运动述略》,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24页。
    ④ 《中国共产党大纪事》,1980年度,参见:人民网,2001年6月12日。
    ①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25页。
    ② 同上,第327页。
    ① 罗承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载《世界经济》,1975年第5期,第24-31页。
    ② 王玉珍:《帝国主义为何“垂而不死”》,载《社会科学》,1979年第4期,第48-55页。
    ③ 林丽芳:《台湾人民心向华主席》,载《诗刊》,1976年第12期,第36-37页。
    ④ 王家骥:《台湾经济金融概况》,载《金融研究动态》,1979年第9期,第1-3页。
    ⑤ [苏]A·科仁:《水深火热中的日本人民》,载《世界知识》,1953年第9期,第28-29页。
    ① 孙利强论:《我国选举法的修改与完善》,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8页。
    ① 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47条,2002年7月9日颁布。
    ② 邱家军:《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04页。
    ③ “郑州官方确认‘替谁说话’官员逯军已复职”,原文参见:http://news.163.com/11/0108/03/6PRJCRNF0001124J.html
    ① 魏良弢:《忠节的历史考察:先秦时期》,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② 秦翠红:《中国古代“忠义”内涵及其演变探析》,载《孔子研究》,2010年第5期,第58页。
    ③ 同上,第59页。
    ④ 《唐肃宗至德元年五月丁巳》,《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第八册,1956年版,第218卷,第6963页。
    ⑤ 陈新锦:《浅论中日忠义观之异同》,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2期,第91页。
    ① 宁泊:《清人明史研究中的正统观和忠义观》,载《南开学报》,1996年第4期,第14页。
    ② 龚延明:《岳飞是“精忠”还是“愚忠”辨析》,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4期,第53页。
    ③ 林文山:《<水浒>的忠义观》,载《学术研究》,1983年第3期,第118页。
    ④ 宋铮:《水浒传——忠义伦理的悲剧精神》,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3卷,第128页。
    ⑤ 张惠芝:《关羽之忠义与儒家诚学》,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88页。
    ① 《论语·墨仁》
    ② 张惠芝:《关羽之忠义与儒家诚学》,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85页。
    ③ 杨彭荔:《<三国演义>关羽形象所表现出的忠义观念》,载《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第15卷,第83页。
    ① 《孟子·离娄章句下》
    ② 何怀宏:《良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页。
    ① 马俊峰:《社会信任危机:当前中国发展必须正视的一个严重问题》,载《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6期,第8页。
    ② 吕乃基:《当代中国诚信缺失的文化根源》,载《艺术百家》,2012年第5期,第8页。
    ③ 廖小平:《论诚信与制度》,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37页。
    ④ 吕乃基:《当代中国诚信缺失的文化根源》,载《艺术百家》,2012年第5期,第8页。
    ⑤ 白春阳:《论重建社会信任的基本路径》,载《理论探索》,2008年第1期,第18页。
    ⑥ 万俊人:《论诚信》,载《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第30页。
    ⑦ 刘必红:《诚信道德缺失与诚信社会构建研究》,载《理论月刊》,2012年第4期,第62页。
    ⑧ 林滨:《从道德危机到存在危机》,载《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5期,第37页。
    ① 《论语·子路》
    ② 何小春.中西诚信伦理的文化分野及其现代整合[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112.
    ① 涂永珍.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及其现代整合[J].伦理学研究.2004(5):81.
    ① 李继力:人民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再造[J].理论与改革.2006(4):10.
    ① 赵修义:《惯例与社会风气》,载《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12期,第17页。
    ① 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234页。
    ① 王鑫:《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规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53页。
    ① 《孟子·离娄上》
    ① 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月版,第94-95页。
    ② 林格:《怎样培养习惯》,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① 马汉宝:《法律思想与社会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② 何怀宏:《良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 [美]约翰·杜威:《民主·经验·教育》,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二、四十五、四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全集》,第五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九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礼记·祭统》
    2.《陆九渊集·主忠信》
    3.《论语·为政》
    4.《论语·卫灵公》
    5.《论语·学而》
    6.《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7.《论语·阳货篇第十七》
    8.《论语·子路》
    9.《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10.《论语·子张》
    11.《孟子·离娄上》
    12.《孟子·离娄下》
    13.《诗经·邶风·击鼓》
    14.《史记·蒙恬列传》
    15.《荀子·不苟》
    16.《荀子·富国》
    17.《指南录·后序》
    18.《左传·成公十七年》
    19.《管子·立政》
    20.《管子·枢言》
    21.《论语·墨仁》
    22.《四书五经》.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23.《曲阜档案》90-2-33-117.
    24.诸葛亮:《出师表》
    2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6.《中国共产党大纪事》,1980年,人民网,2001年6月12日。
    27.《中宁县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第八册,1956年版。
    29.《外国民法资料选编》,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30.《孟子·离娄章句》下
    31.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
    32.罗家德,叶勇助:《中国人的信任游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3.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版。
    3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6.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39.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0.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沦、历史、现实》,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41.何怀宏:《良心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何怀宏《契约理论与社会正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3.何友晖,彭泗清,赵志裕:《世道人心:对中国人心理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贺雪峰:《乡村治理的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5.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46.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8.鲁芳:《道德的心灵之根——儒家“诚”论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马汉宝:《法律思想与社会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0.彭泗清:《关系与信任:中国人人际信任的一项本土研究》,中国社会学年鉴(1995-199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1.邱伟光:《思想政治教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52.舒光才:《一个红军战士走过的路——舒光才回忆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3.苏盾:《中国传统诚信观与当代市场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4.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5.王俊秀,杨宜音:《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56.吴竞:《贞观政要》卷五《诚信》。
    57.许娘光:《宗族、种姓与社团》,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2年版。
    58.史华罗,林舒俐:《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对明清文献的跨学科文本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版。
    59.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0.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61.郑也夫:《信任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62.周晓红:《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白春阳:《传统社会人格信任模式及其局限性》,载《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白春阳:《论重建社会信任的基本路径》载《理论探索》,2008年第1期。
    3.白春阳:《现代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4.白春阳:《社会信任的涵义及其分析维度》,载《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5.白春阳:《社会信任的基本形式解析》,载《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3期。
    6.陈芬:《论人际交往诚信及其意义》,载《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2期。
    7.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8.陈美衍:《经济人假设与人的有限理性》,载《经济评论》,2006年第5期。
    9.陈新锦:《浅论中日忠义观之异同》,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2期。
    10.刁官玉:《论诚信缺失的危害、成因与对策》,载《求实》,2004年第5期。
    11.丁建凤:《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2.董业勖:《“文革”时期曲阜“批林批孔”运动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3.方纲,刘欣:《社会失信行为的成因、后果与控制》,载《理论探讨》,2000年第10期。
    14.冯娜:《“文革”时期曲阜“破四旧”运动述略》,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5.冯永刚:《道德教育中制度供给过剩及其补救路径》,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16.冯志宏:《风险社会视域中的信任危机》载《学术交流》,2010年第5期。
    17.傅红春,王瑾:《两种幸福悖论:收入悖论和欲望悖论》,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8.付铁钰:《半熟人社会中人际信任的困境及其建构机制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9.高兆明:《论道德行为选择中的德行成本分析心理》,载《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9期。
    20高兆明:《信任危机的现代性解释》,载《学术研究》,2002年第4期。
    21.葛晨虹:《诚信缺失背后的社会机制缺位》,载《人民论坛》,2012年第2期。
    22.龚晓京:《人情、契约与信任》,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3.龚延明:《岳飞是“精忠”还是“愚忠”辨析》,载《学术月刊》,2002年第4期。
    24.郝宇青,时晓建:《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政治信任的状况考察》,载《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
    25.郝宇青:《当下中国社会焦虑的类型探析》,载《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26.郝宇青:《焦虑:当下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载《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7期。
    27.何小春:《中西诚信伦理的文化分野及其现代整合》,载《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28.蒋德海:《公平正义与司法公信》,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29.焦国成:《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30.阚和庆:《建国后政治运动的历史反思——兼论邓小平“不搞运动”的政治发展思想》,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31.雷丹,邵秀娟:《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现状、原因及对策》,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第4期。
    32.冷志明:《中华老字号品牌发展滞后原因及其对策研究》,载《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9卷。
    33.林滨:《从道德危机到存在危机》,载《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5期。
    34.李彬:《走出社会转型时期人际信任的困境》,载《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
    35.李继力:《人民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再造》载《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4期。
    36.李若建:《大跃进时期基层干部行为分析》载《香港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冬季号。
    37.李伟民:《红包、信任与制度》,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8.李颖:《当前我国社会诚信缺失的文化传统反思》,载《理论导刊》,2013年第9期。
    39.梁克:《社会关系多样化实现的创造性空间——对信任问题的社会学思考》,载《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40.廖小平:《论诚信与制度》,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41.林丽芳:《台湾人民心向华主席》,载《诗刊》,1976年12月。
    42.林文山:《水浒的忠义观》,载《学术研究》,1983年第3期。
    43.林小波:《“四清”运动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44.刘必红:《诚信道德缺失与诚信社会构建研究》,载《理论月刊》,2012年第4期。
    45.刘辉:《科研诚信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5期。
    46.刘胜梅:《契约精神及其培育路径》,载《学术探索》,2012年第10期。
    47.卢岚:《论中国社会的诚信危机与出路》,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9期。
    48.卢希悦:《对我国诚信缺失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9.鲁小彬:《当代中国熟人间的人际交往》,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50.吕乃基:《当代中国诚信缺失的文化根源》,载《艺术百家》,2012年第5期。
    51.侣传振:《半熟人社会与人际信任》,载《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3期。
    52.罗承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化》,载《世界经济》,1975第5期。
    53.罗建新:《“礼”与“理”的叛道》,载《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1期。
    54.马俊峰:《社会信任危机:当前中国发展必须正视的一个严重问题》,载《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6期。
    55.马升翼:《政治认同视域下的政务诚信建设》,载《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4期。
    56.莫军成:《论医患间的信任危机及其重建》,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1年第7期。
    57.倪霞:《现代社会中的信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58.聂文军.张群颖:《论集体主义道德的补偿规范与现实的利益补偿制度》,载《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1期。
    59.宁泊:《清人明史研究中的正统观和忠义观》,载《南开学报》,1996年第4期。
    60.彭定光:《制度伦理与公共生活领域的塑造》,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1期。
    61.彭定光:《论经济危机背后的道德危机》,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4期。
    62.彭定光:《论法制诚信》,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6期。
    63.彭定光,刘灵:《论考察正义的合理方法》,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2期。
    64.彭泗清: 《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65.秦翠红:《中国古代“忠义”内涵及其演变探析》,载《孔子研究》,2010年第5期。
    66.邱家军:《中国人大代表与选民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67.秋石:《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载《求是》,2012年第1期。
    68.阮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建构》,载《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2期。
    69.宋连利:《传统诚信及其当代价值》,载《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3期。
    70.宋希仁:《论信用和诚信》,载《湘潭大学社会科学报》,2002年第9期。
    71.宋铮:《水浒传——忠义伦理的悲剧精神》: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第13卷。
    72.孙慧:《网络人际交往的反思》,载《科学·经济·社会》,2012第3期。
    73.孙利强:《论我国选举法的修改与完善,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74.孙青平:《当前社会信任危机问题与信任重构》,载《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75.田凯:《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局限》,载《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76.田克俭:《良心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及良心的形成》,载《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1期。
    77.涂永珍:《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及其现代整合》,载《伦理学研究》,2004第5期。
    78.万俊人:《论诚信》,载《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79.王春光:《流动中的社会网络:温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动方式》,载《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80.王东:《论诚信观的培养》,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81.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载《社会学研究》,1999第2期。
    82.王家骥:《台湾经济金融概况》,载《金融研究动态》1979年第9期。
    83.王建新:《转型期我国政务诚信研究述评》,载《创新》,2012年第6期。
    84.王绍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载《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85.王鑫:《论社会道德冷漠的根源》,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4期。
    86.王鑫:《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规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87.王玉珍:《帝国主义为何“垂而不死”》,载《社会科学》,1979年第4期。
    88.王泽应:《论诚信》,载《光明日报》,2004年11月23日。
    89.卫兴华,焦斌龙:《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及其治理》,载《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4期。
    90.魏良弢:《忠节的历史考察:先秦时期》,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91.温家宝:《讲真话察实情——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1年4月18日第2版。
    92.文军:《范式的抗争:非主流社会学理论的形成及其影响》,载《社会学评论》,2013年第2期。
    93.文军:《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与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载《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94.文军:《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95.《我国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就业人数突破1.3亿人》,经济参考报,2008年9月23日。
    96.吴建华:《中西诚信伦理比较及其启示》,载《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97.吴敬琏:《光明日报》,2002年2月26日。
    98.伍新德,张人崧:《试析高校科研诚信危机及其防范机制的建立》,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11期。
    99.夏澍耘:《中国古代诚信源流考》,载《光明日报》,2002年4月9日。
    100.谢昆:《中国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13年。
    101.谢舜,周鸿:《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评述》,载《思想战线》,2005年第2期。
    102.徐贵权:《应正视中国社会信任危机》,载《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8期,第45页。
    103.徐贵权:《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表现方式及其奥秘探微》,载《南京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04.徐雅芬:《诚信的内涵和机制的建立》,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年第8期。
    105.薛天山:《中国人的信任逻辑》,载《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4期。
    106.余玉花:《以统合思路推进诚信文化建设》,载《光明日报》,2013年10月7日。
    107.余玉花:《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自觉》,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8期。
    108.余玉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与学科界限》,载《思想教育研究》,2013年第12期。
    109.[美]亚当·B·赛里格曼:《信任与公民社会》,陈家刚编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5期。
    110.杨方:《诚信内涵解析》,载《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3期。
    111.杨玲:《政治运动中领袖和大众的心理分析》,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12.杨彭荔:《<三国演义>关羽形象所表现出的忠义观念》,载《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第15卷。
    113.杨太康:《当今我国信任危机现象存在的深层原因解析》,载《唐都学刊》,2003年第3期。
    114.杨依山:《当今中国人际交往诚信缺失的成本——收益分析》,载《理论学习》,2007年第5期。
    115.杨宜音:《“自己人”:信任建构过程的个案研究》,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16.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载《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17.尤春媛:《会主义市场经济视域下的契约文明探析》载《探索》,2013年第1期。
    118.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19.翟学伟:《信任与风险社会》,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
    120.张成福:《政治运动——作为一种社会管理方式的逻辑及其困境》,载《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第1期。
    121.张德胜.金耀基.陈海文.陈健民.杨中芳.赵志裕.伊沙白:《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载《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22.张惠芝:《关羽之忠义与儒家诚学》,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23.张英,徐冉:《新新上海滩关栋天和周立波的那些事儿》,载《南方周末》,2010年5月13日。
    124.张永青,李允华:《浅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野与整合》,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增刊)。
    125.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载《经济研究》,2002第10期。
    126.赵修义:《惯例与社会风气》,载《探索与争鸣》,2012第12期。
    127.赵修义:《政务诚信与决策思维方式》,载《晋阳学刊》,2013年第5期。
    128.赵慧:《社会主义道德观视角下对助人两难现象的探析》,载《鸡西大学学报》,2012年第7期。
    129.赵丽涛:《中国传统诚信文化的变迁方式及其当代转化》,载《兰州学刊》,2013年第2期。
    130.郑红娥,张艳敏:《论系统信任:关于中国信任问题的思考》,载《江淮论坛》,2008年第1期。
    131.郑也夫:《信任:溯源与定义》,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132.郑也夫:《信任的简化功能》,载《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33.周建国:《关系信任还是关系认同》,载《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34.周元明:《论诚信的渊源与当代价值》,载《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第7期。
    135.朱虹:《“亲而信”到“利相关”人际信任的转向》,载《学海》2011年第4期。
    136.朱虹,马丽:《人际信任发生机制探索》,载《江海学刊》,2011年第4期。
    1.[法]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刚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3.[美]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版。
    4.[美]亚当·B·赛里格曼著,陈家刚编译:《信任与公民社会》,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5期。
    5.[苏]A·科仁:《水深火热中的日本人民》,载《世界知识》,1953年第9期。
    6.[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7.[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中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8.[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1.[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4.[美]简·曼斯布里奇,马克·E·沃伦:《利他信任:民主与信任》,吴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5.[美]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乐爱国,张华玉译,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年版。
    16.[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7.[美]巴纳德·巴伯:《信任的逻辑与限度》,年斌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8.[希]柏拉图:《柏拉图“对话”七篇·会饮篇》,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9.[美]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李宛容译.北京: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0.[美]赫伯特·西蒙:《西蒙管理行为》,杨栎,徐立译,北京:北京经济出版社,1998年。
    21.[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2.[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3.[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4.[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25.[苏]林格:《怎样培养习惯》,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26.[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7.[英]迈克尔·莱斯诺夫:《社会契约论》,刘训练,李丽红,张红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8.[德]尼克拉斯·卢曼著,瞿铁鹏.李强译:《信任》,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29.[美]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0.[美]约翰·杜威著:《民主·经验·教育》,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期。
    1.A.O. Hirschman, "Against Parsimony:Three Easy Ways of Complicating Some Categories of Economic Discours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4(1984):pp.88-96.
    2. Albert W. Musschenga. Education for Moral Integrity.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Vol.35, No.2, 2001.
    3. Alexander, J. C., Sociological theory since 1945, Berkeley University of Press,1987. P.10.
    4. Bellah, Robert et al.,1985, Habits of the Heart,NewYork:Harper &Row. P.284.
    5. Bernstein, Lisa, 'private Commercial Law in the Cotton Industy: Creating Cooperation through Rules, Norms, and Institutions' 2001, Michigan Law Review,99:1724-1790.
    6. Kalberg, Stephen1980,'MaxWeber'sTypesof Rationality:Cornerstonesfor the Analysisof Rationalization ProcessesinHistory.'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 Vol.85, No.5.
    7. Lewis & Weigert,1985; Clark & payne,1997; Lee,2002; Kanawattanachaiyoo,200 2; Tonson-george&Swap,1982; Mc Allister,1995; Jonson & Grayson,2005
    8. Max·Weber,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New York: Charles Scibner's Sons, 1958, p.48.
    9. N. Luhmann, 'Familiarity, Confidence, Trust: Problems and Alternatives', in D. Gambetta ed., Trust: 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0, p.94-107.
    10. Niklas Luhmann 1979:Trust and Pow er. JohnWeley & Sons Chichester, NewYork. 13.
    11. Sissela Bok, Lying:Moral Choice in Public and Private Life, New York:Vintage Books,1989, p.268-269
    12. Thomas E. Becker. Integrity in Organizations:Beyond Honesty and Conscientiousness, The Ac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3, No.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