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谕吉的中国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有“近代日本之父”之称的福泽谕吉的中国观,在近代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变化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发展。在其激烈变化的中国观背后,有着他一以贯之的思想基础和形成机制。本文重点探讨不同时期福泽中国观的具体展开,以及其中国观与历史事实之间的交互影响。
     本论文共分十三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考察福泽谕吉幼年的生长环境,其所接受的儒学、洋学教育,以及爱动手勤思考的性格特征,对其中国观的形成产生的影响等内容。福泽幼年艰辛的生长环境,以及父母、兄长、师友等的影响,造就他在学术态度上比较重视以西洋自然科学为代表的“实学”,而相对轻视对日常生活没有直接收益的“虚学”。福泽少年时代接受的儒学教育,不仅将福泽塑造成一个学养深厚的知识分子,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给他提供了理解日本,了解中国以及世界的基本框架。这不仅表现在他文笔流畅,说理层层展开又平白易懂的汉文风格的散文文体方面,更体现在他思想深处朱子学的思维结构方面。正是因为具备这种思维结构,才使得他在开始接受《万国公法》中的国际法理念时,倾向于自然法的理解。
     第二章考察了福泽在日本幕末时期的三次海外经历。福泽的海外经历是他走出国门,睁眼看世界继而确定学习西方文明的重要转机。本文主要考察了他海外经历中,与现实中国的邂逅及对其思想的影响。福泽对当时正在发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林则徐等事件或人物的理解有别于同行的其他日本人,这种区别正是他思想中对日本自我认同的开始。在福泽的思想构造中欧美诸国与中国同样都是作为他者存在的,但又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在“中国”逐渐成为日本应该克服的对象的同时,“西方”也渐渐成为日本应该奋斗的目标。应该指出,这两个概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是福泽为了近代日本的独立与发展而建构出来的。
     第三章通过对日本幕末至明治政权交替之时,福泽代表作《唐人往来》、《西洋事情》等的分析,考察他在幕末攘夷和开国风潮下,复杂政治局势中的政治主张,及其与中国的关系。此一时期福泽接触到的有关中国的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欧美诸国过滤后的信息,不可避免地带有欧美中心的立场,强调各自国家利益的正当性,否认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掠夺利权等事件的非正义性。受这些西方中心论观点的影响,福泽此时的中国观是一种中华帝国面临风雨飘摇,正摇摇欲坠的时局论观点。由于福泽不加辨析地站在欧美中心的立场,因此他不能理解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奋起反抗英法诸国的入侵,保家卫国的正义性,并误认太平天国运动为单纯的攘夷运动。
     在第四章中,本文分析了福泽向幕府提交的《建议书》等文本中表达的有关其内政、外交的思想。福泽将日本国内的攘夷派与中国的太平天国等同视之,并建议幕府当局参照清政府的处理方式,甘冒向英法等国借兵使国家主权受损的风险,也要镇压反幕府势力。这反映了此时福泽对幕府的认识,恰如其对清政府的认识一般,充满了随时面临灭亡的危机感。此外在这一时期他对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的接受尤其值得注目。由于丁韪良的宗教情操,以及翻译过程中中国入的帮助,使得《万国公法》一书倾向于用自然法的理解来解释国际法的精神。这种解释方法与朱子学思想之间具有同构性,因此比较容易为东亚儒学圈的人们理解。而《万国公法》在日本的初期接受过程也恰如中国,福泽此时也是这样理解国际法的。
     本文第五章重点考察福泽名著《劝学篇》中其启蒙思想与朱子学之间的同构关系,以及分析此一阶段强调国际正义、国际道德的福泽国际观与中国观等。福泽在《劝学篇》中阐发的启蒙思想,大致可以用“自由”、“平等”两个关键词说明,而且这种理念贯穿个人、国家之间,简洁质朴又充满浪漫的理想主义,是明治启蒙思想的最佳代表。这一时期福泽使用这种带有浓厚朱子学理念框架的思想,积极发表了自己对日本内政外交的看法。
     第六章中,重点分析福泽另一代表作《文明论概略》中体现的世界观、亚洲观,以及他阐发的中日文化比较论等内容。福泽思想此时正从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启蒙主义,向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国家主义转变过程中。因此他的文明论当中,既有对自由、平等、科学等普世价值的肯定,也包含将这些本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矮化成以日本—国之独立为目的的手段这一巨大矛盾。福泽的中国文化一元论与日本文化二元论的中日文化比较论,确实对日本国民树立学习西洋文明的信心起到巨大鼓舞作用,也成为时至今日日本人对中国认识的思维范式,影响深远。但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这个观点也是福泽为自己的理论而建构的观点,并非真实。
     在第七章中,本文分析了福泽对发生于1874年近代中日两国的首次军事对抗,即日本借口琉球渔民遇害出兵侵略台湾这一事件的看法。此事件以日本政府悍然出兵侵略台湾为始,以清政府赔款敷衍了局。对此,福泽谕吉与日本国内激昂的民族主义情绪相反,用冷冰冰的口吻计算有关战争的经济损益,得出日本出兵台湾得不偿失的结论。据此他主张应该利用对外冲突事件解决日本国内经济发展、教育等问题,并主张日本外交的重点在西洋诸国,与“亚洲无关”。此一时期福泽中国观表现为冷淡的无视,但其背后却是对日本经济孱弱下贸然挑起对外危机的忧虑。此外在这一事件中,福泽也逐渐坚定了以对外危机为手段解决日本国内问题的思维定势,这种现实主义的马基雅弗利主义的方法,逐渐成为其后福泽中国观的主要特征。
     第八章中,本文主要考察在日本国内自由民权运动勃发后官民对立加剧之时,福泽中国观的变化与其国内政治观点间的关系。此一时期福泽出版了《通俗国权论》、《通俗民权论》、《民情一新》、《时事小言》等书,放弃启蒙时期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转而主张国权优于民权,并有意夸大日本的对外危机,主张通过挑起对外战争鼓舞国民士气达到“官民调和”。他否定“万国公法”中的国际正义,提出崇尚武力对外侵略的“东洋政略”,逐渐转变为兼具亚洲主义的国家主义者。
     恰在此时朝鲜开化派人士开始接近福泽,在指导朝鲜开化派的过程中,福泽以日本文明发展的自信,开始主张日本作为“东洋盟主”的东亚战略,完全变为亚洲主义者。本文第九章主要考察至1882年朝鲜壬午军乱时期福泽的中国观。壬午军乱前福泽认为日本是亚洲诸国文明的代表,应该向海外驻军以武力统帅亚洲国家,这种自信背后有对中国的轻视。因此事变发生之始,福泽与民权派等思想家、政治家不同,发表了态度强硬的文章。但壬午军乱中清政府敏捷灵活的应对使得福泽对中国的看法发生根本性转变,一改对中国老大帝国的认识,认为中国甚至是军事强大的文明国家。因此福泽开始将中国视为日本的竞争对手,开始加紧对朝鲜的影响与渗透。
     本文第十章主要考察朝鲜壬午军乱至甲申政变过程前后,在中日韩三国国际关系变化下福泽中国观的变化、动摇等内容。壬午后福泽开始实施自己的“朝鲜经略”,他影响并指导朝鲜的开化派人士,派出自己的学生指导朝鲜政局,并联合民权派激进势力为朝鲜开化派发动的甲申政变提供武器等,积极活动。朝鲜的甲申政变在清政府驻军的干预下,以“三日天下”黯然收场,这也宣告福泽的朝鲜经略以失败告终。失望之余福泽发表《脱亚论》,主张日本应该脱离亚洲,并用西方列强的暴力方法对付中国与朝鲜。仅从“脱亚论”来看,此时的福泽又从亚洲主义者变为帝国主义者。
     甲申政变后至甲午战争大约十年间的福泽中国观,在对华外交协调论和对抗论之间反复摇摆变化,本文第十一章主要分析其此一时期中国观的背景与特征。甲申后福泽发表了《脱亚论》,但他并没有真正放弃亚洲主义。1885年英国强占巨文岛事件发生后,面对可能的英俄冲突,中日关系出现暂时的和平协调时期。此时福泽也开始主张对华协调,强调日中贸易往来,以及学习中文等事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1886年北洋水师访日期间发生的“长崎事件”刺激了福泽对中国的敏感神经,促使他重拾亚洲主义,向日本政府呼吁在朝鲜设立国防上的“防御线”,将朝鲜划入日本势力范围。他的主张其后以首相山县有朋在国会的演讲为标志,成为日本政府的国家战略。
     本文第十二章考察分析甲午战前福泽中国观与此时日本国内政治之间的关系。1889年日本颁布明治宪法并于次年召开国会,标志着近代日本天皇制国家体制基本确立。但同时自由民权运动也获得与政府斗争的合法空间,其与藩阀专制政府的矛盾冲突开始升级,官民冲突渐有不可收拾之势。对此危机,福泽增强自己“朝鲜政略”发言的力度,否定中国主张的“朝鲜属国论”.建议政府在朝鲜挑起事端,欲借外交冲突缓和国内困局。福泽此时的“朝鲜政略”彻底丧失甲申前一丝尚存的指导朝鲜步入文明国家的国际同情,完全沦为权谋数术的“以术谋国”。此时在他心目中,中国也转变为其主张的“东洋政略”的绊脚石。尤其在日朝防谷令事件交涉过程中,他多次敦促日本政府应借此挑起事端,甚至表示不惜对华一战的蛮勇。
     在第十三章中,本文主要考察福泽谕吉在甲午开战前后的对华言论和观点。甲午当年的1894年,发生金玉均在上海被暗杀的事件。与金玉均交往密切的福泽对中朝两国处理暗杀事件感到愤怒,开始主张对华决战。甲午开战后福泽每日登报馆发表社论,他鼓吹战争、倡议募捐、教唆日本兵掠夺杀戮至北京等,完全陷入战争狂欢;他掩盖旅顺屠杀、美化台湾占领战争、谈判期间主张高额赔款与大幅割地以使中国完全丧失报复能力等,从字面上看几近灭绝人性。他将甲午之战定义为代表文明的日本与代表野蛮的中国间的“文明与野蛮”之战,掩盖日本的不义,为日本寻找战争的“合法性”借口。甲午之战,既是福泽一生持论的文明论思想在现实中的实现,同时也宣告明治启蒙思想的终结,从此天皇制国家体制根基稳固,日本走向法西斯主义的疯狂不归之路。
     结束语。福泽谕吉的中国观源自其少年时接受的儒学教育,在他逐渐成长过程中通过对现实中国的了解而积累,并在中日两国关系变化中不断调整变化。由于他对中国儒学经典、历史文化等的了解,他的中国观较之其他同时代日本人更为深刻,并带有文明史观的特征。他的中国观对近代日本整体的对华认识,以及明治日本的外交政策等影响深远。
Fukuzawa Yukichi is called "Father of Contemporary Japan." His views on Sino-Japan relations have been adjust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the process in contemporary history. Beneath the changing drastic views, there are his constant ideological basis and rules of formation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discusses Yukichi 's specific views on China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is views on China and the historical events.
     This dissertation has been constituted into13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boyhood of Fukuzawa Yukichi. The formation of his views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Confucius thoughts, the Western education, and intellectual-provoking characters. The hardship of his boyhood and the influence from his parents, siblings, mentors and friends gradually formed his academic attitude. He emphasized the "practical learning" which was represented by the western natural science rather than the "unpractical learning" which was irrelevant to the daily life. The education of Confucius accepted during his youth not only cultivated him as a learned intellectual, but also provided him a basic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Japan. Chinese and the world during a long period of time. His smooth writing which had accurate layers and comprehensive Chinese style essays clearly showed that character. Furthermore, thinking patterns of Zhu Xi's ideology also showed in his works. Hence, he tended to understand the natural law when he accepted the international principles in the International Law.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Yukichi's3overseas experiences during Japan's Shogun times. The overseas experiences enabled him to witn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Thus became the turning point to learn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 The dissertation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he experienced when he encountered a real China while he stayed in the foreign countries. Compared with other Japanese in his time. Yukichi ha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upon the Second Opium War.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Movement and Lin Zexu. Those distinctions became the start of the self-identification of Japan in his mind. In Yakuchi's mind. although European countries and China were all "the other". they had different effects upon Japan. When China became the eliminated target. Western countries should be the ideal objects followed by Japan. It's worth to point out that to the certain extent, those two concepts were raised by Yukichi for the sake of independ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Japan.
     The third chapter is a research on the works written by Yukichi. Yukichi wrote Comings and Goings of Foreigners. The Duties of Citizens of the Nation during the handover between Bakumatsu and Meiji Period. He advocated to repel the foreigners, reform the political policies, comb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The information about China gained by Yukichi was almost via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us unavoidably had the European color. They emphasized the legitimacy of each country, denied the unjustness of the Opium War and the deprivation of rights. Influenced by the Euro-centered idea. Fukuchi believed that the throne of China was unstable. Because he backed the idea without any discrimination. he couldn't understand the justice of Chinese defense movements represented by Lin Zexu. He thought that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Movement was merely a foreigner-exile movement.
     Chapter four analyzes the contents which were relevant to the interior and diplomatic policies in A memorial submitted by Fukuchi. He equaled the foreigner-exile movement to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Movement in China. thu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of Shogun could use the policies adopt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using the troops from France and the Great Britain to suppress the anti-Shogun power in the risk of damaging the state sovereignty. The idea reflects that Fukuchi's views on the Shogun just as same as his views on the Qing government-a strong sense of crisis.
     Besides. Fukuchi's accept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translated by 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 (1827-1916) becomes the highlight of Chapter Four. With William's religious belief and the help with other Chinese peop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International Law inclined to interpret the spirit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s by using the natural laws. The way of interpretation shared a same frame with Zhu Xi's ideology:therefore, the book could be accepted by the Eastern Asians who believed in Confucius. At the beginning, The International Law in Japan also encountered the same circumstance when it appeared in China. Fukuchi had the same view on the international law during that time.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dentical frame shared by Fukuchi's An Encouragement of Learning and Zhu Xi's ideology.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work. international justice and international morality showed in Fukuchi's view on the international issue and China.
     Fukuchi expressed his enlightening thought in An Encouragement of Learning could be summarized by two key words:"freedom" and "equality"."Freedom" and "equality" were two simple yet romantic words became the ideal among individuals, countries, could represent the enlightening spirit in Menji times. Fukuchi used the thought which embodied strong Zhu Xi's ideology to actively express his diplomatic views.
     Chapter six mainly discusses another book An Outline of a Theory of Civilization which was written by Fukuchi. In the book, he expressed his views on the world. Asia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in Sino-Japanese relationship. Fukuchi's thought began to alternate from the enlightening idea which contained the idealism to the thought of nationalism. Therefore the huge conflict between the values such as liberty, equality and science in which he approved and the ultimate objectives of the human civilization used only as the aim of Japan's independence occurred. The comparative theory between monism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dualism of Japanese culture encouraged Japanese to learn western civilization. It also set the profound thinking module of Japanese people toward China. But we have to clearly aware that that idea was the one which was formed to serve his theory, but not the concrete one.
     Chapter seven analyzes Fukuchi's view on the first military confron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1874. Japan invaded Taiwan on the excuse of the death of a Loochoo fisherman. The invasion started from invading Taiwan and ended by making compensation by the Qing government. For this specific event, on the contrary of the heated nationalism within Japan, Fukuchi indifferently counted the loss in economy during the war and he concluded that sending troops into Taiwan outweighed the gain. He suggested that Japan should solve the domestic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by using the bilateral conflict. Japan's diplomatic strategy should focus on western countries but not Asian countries. Fukuchi showed no interests in China on the surface, but beneath the indifference, he was truly concerned about Japan's diplomatic crisis of under the weak economy basis. Besides, in that event. Fukuchi gradually confirmed a fixed thinking model, in which he tried to solve the domestic problem by using the invasion strategy. The realistic method of Machiavellism became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 of his view on China in the future.
     In chapter eight, it surveys how Fukuchi's views on China and the world had been changed after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officials and common people after the flourishing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s in Japan. During that period. Fukuchi published a series of books which include: Popular Discourse on National Rights. Popular Discourse on People 's Rights. Transition of People's Way of Thinking. Commentary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ose books. he abandoned the thoughts of pursuing freedom and equality and turned to the thought that the right of the state was prior to the right of the civil rights. At the same time, he exaggerated the foreign crisis, advocating that Japan should claim war to encourage national spirit so that the harmony of the officials and common people could be achieved. He denied the international just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Laws, advocated the "Japanese strategy" to violate other countries. finally became a nationalist withAsianism.
     Coincidentally. some Koran reformers approached Fukuchi at that time. During the guidance, companioned with confid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civilization, Fukuchi expressed his Eastern Asia strategy and became a complete Asianist after urging Japan to be the "Leader of East Pacific Allicance." Chapter nine has a survey on Fukuchi 's view on China during Korean Coup in1882. Before the year of1882, Fukuchi thought that Japan w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Asian countries:therefore it's undoubtedly the one who send army to the other Asian countries and control them. Behind the confidence lied the despise upon China. So. contrary to the other politicians and thinkers, Fukuchi wrote some tough articles. But the swift reaction of the Qing government during the coup totally overturned Fukuchi's views on China:he thought that China was a powerful military country. He therefore considered China as a powerful competitor of Japan and fastened the pace to influent Korea
     Chapter ten has a survey on the periods between the1882Coup to the1884Gapsin Coup in Korea. Fukuchi's view on China was changed and shaken under the triangle framework of China. Japan and Korea. After the1882Coup. Fukuchi took a series of actions to operate his "Korea Strategy." He influenced and guided the Korean reformers:sent his students to guide Korean officials. united radical activists in Japan to offer weapons for the people in the coup. But the1884Coup of Korea lasted only three days after the interference of the troops sent by the Qing government. It was the mark of the failure of Fukuchi's "Korea Strategy." Fukuchi published Datsu-A Ron with great disappointment after his failure. He claimed that Japan should be separated from Asia and should suppress China and Korea by using Europeans violent method. If only judged by Fukuchi's Datsu-A Ron, he became an imperialist from an Asianist.
     From the1884Gapsin Coup to the Sino-Japanese War of1894-1895. Fukuchi's view on China shifted from coordination and confrontation constantly. Chapter eleven mainly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s during that period of time. Fukuchi didn't give up Asianism completely. In1885. the Great Britain occupied Port Hamilton. fac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Britain and Russ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had a temporary peace. Fukuchi therefor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harmoru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He also stressed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trade with China to learn Chinese language and so on. In1886. the "Nagasaki Event" happened during the visit of the Beiyang Fleet stimulated the sensitive nerve of Fukuchi. It forced him to pick the Asianism again and urged Japanese government to set a "Defense Line " along the territory of Korea and keep Korea within the sphere of Japanese influence. His idea was adopted and uttered in Premier Yamagata Aritomo's speech in the Japanese Congress.
     Chapter twelve analyzes Fukuchi's view on China before the Sina-Japanese War of 1894-1895and the domestic policies within Japan. Japan issued Meiji Constitution in1889and set the congress the next year. It remarke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temporary system of Japanese emperor. At the same time, free civil rights activists also had a lawful spac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ivil rights activists and the autocratic government became severe. Officials and common people were incompatible. Facing the crisis, Fukuchi stressed the power of his "Korea Strategy ", ignored the "Korean as a Vassal state " rais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He suggested that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provoke conflicts in Korea so that they could find an excuse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to release the crisis within Japan. At that moment, Fukuchi completed eliminated the kind intention to guide Korea to step into the rank of civilized society around1884and fell into the circumstance of" using tricks to run the country". In his mind, China was the barrier to the success of "Japanese Strategy." During the negotiation of the "Grain Embargo Controversy" between Japan and Korea, he continuously urged Japanese government to provoke conflicts in Korea and even having a war with China.
     Chapter thirteen mainly had survey on the speeches and views on China before the Sino-Japanese War of1894-1895. In the year of1894, Kim Okgyun was assassinated in Shanghai. Fukuchi was outraged of the event treated by China and Korea because Fukuchi and Kim Okgyun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He proposed a battle between Japan and China. After the war, Fukuchi wrote and published editorials everyday. He advocated wars, donations and encouraged Japanese soldiers rushed to Beijing to kill and rob. He indulged himself into the craziness of the war He also tried to cover the massacre in Lushun, beautify the invasion of Taiwan. During the negotiation after the victory, he asked for high compensation and a large piece of land to weaken China's ability to recover from the loss. His inhumane activities showed that he was almost insane. He defined the Sino-Japanese War as the war between a civilized Japan and a barbaric China. Meanwhile, in order to hide the injustice of Japan, he tried to find a reasonable excuse for the war. The Sino-Japanese War was not only the realization of Fukuchi's lifelong thoughts about civilization in reality, but also the declaration of the end of Meiji enlightening thoughts. Since then, the system of Japanese emperor became stable and Japan ran on a road to fascism.
     Conclusion:The views on China of Fukuzawa Yukichi were derived from the Confucius education in his boyhood and strengthened after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a real China during his growth. The views were adapted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Sino-Japanese relationship. Because he knew Chinese classics and culture very well, his views on China were more comprehensive than the views held by other Japanese in his time. The traits which contained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upon the diplomatic policies executed by Japan government and the overall impression of China for the contemporary Japanese during the Meiji time.
引文
① 口本明治、大正、昭和前期著名思想家、时评家、官僚德富苏峰对福泽的评价。
    ② 战后口本著名的政治思想家丸山真男对福泽的评价。
    ③ 江户时代口本与荷兰保持了外交、贸易关系。学习荷兰语,以及研究通过荷兰商船带来的书籍里的知识遂成为一项专门的学问,称之为“兰学”。主要包括医学、军事学、物理、化学等内容。
    ① 陈维新在《清代对俄外交——礼仪体制及藩属归属交涉(1644-1861)》一书中,对“中华世界秩序原理”有较详尽的介绍。他认为“中华世界秩序”的基本内涵是,“以‘中华世界帝国’为中心,在中国皇权主义的约束以保护之下,与周边藩属王国建立起邦际和平的局面,周边各藩属王国也透过‘封贡体制’等概念原则,与宗主国(中国)交往,在‘中华世界秩序’的影响与制约下,追求进步与繁荣”。这种观点有助于解消在近代条约体制下审视前近代中国外交史的局限,但本文使用更加通用的“华夷秩序”一词。前述引文见该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年12月,43页。
    ② 见福泽发表于江华岛事件后,1875年10月9日的《与亚洲诸国是和是战无关我荣辱》一文。《福泽谕吉全集》第20卷,145-150页。
    ③ 见福泽发表于1881年9月的《时事小言》一书中,原文为:“方今东洋列国之中,能成为文明的中心,成为他国的魁首对抗西洋诸国的,舍日本国民其谁。保护亚洲乃是我们的责任,必须要下定这个决心。”《全集》第5卷,98-221页。
    ④此处的引用,是根据《全集》第10卷238-40页的日文原文译出的。翻译时尽量注意忠实于福泽的原意。并使用文白相杂的中文文体,以体现史料的时代特征。
    ① 《全集》14卷,491页。
    ① 在福泽创办的庆应义塾大学,至今师生们只把福泽称呼为老师(日语为“先生”),其他人相互之间只在名字后加对一般朋友用的“桑”(口语为“(?)”)。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庆应大学拥有口本资料最全的福泽谕吉研究中心,但庆应大学一派学者的福泽研究多倾向于对福泽的赞美与肯定,缺乏对历史人物的批判精神。
    ② 羽仁五郎《白石、谕吉》、岩波书店、1937年、295页。
    ① 此书中不包括前述的《解读<文明论概略>》一书。另,1992年,丸山在该书的基础上又增补其他相关论文,由区建英翻译并在中国出版。中国版书名为《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学林出版社。
    ② 同上书、43-44页。该文原为丸山1947年发表在《国家学会杂志》第61卷3号上,题为《福泽谕吉的哲学——对其时事评论的考察》一文。
    ③ 同上。
    ④ 丸山真男《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区建英译、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页。原文为丸山1953年为日本平凡社《世界历史事典》第16卷撰写的“福泽谕吉1834-1901”词条。此文并曾收入丸山《战中与战后之间1936-1957》一书,该书由MISUZU书房出版社于1976年刊行。
    ⑤ 同上书、83页。该文原为丸山为1952年出版的《福泽谕吉选集第四卷》所写的“解题”。
    ⑥ 丸山真男《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区建英译、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44页。
    ① 服部之总《绝对主义与福泽研究》、《改造》1958年12月号。该文又收录在《服部之总全集第10卷》326页。针对服部之总的“福泽迷恋”的批评,丸山在其《解读<文明论概略>》一书中有回应,且为自己的“福泽迷恋”做辩解。他说道:“我认为他(服部)说的很有道理。但这话反过来说果真就不可以吗?对于自己喜欢的恋人确实不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危险。但也有只在爱到极致的情况下,才能发觉的恋人的真实。比如说在从一开始就带着超越性的批判眼光来判断别人的人眼里,根本不可能有例如坐在火车座位上,看着对面美女的人眼中所观察到的真实。”
    ② 鹿野正直《福泽谕吉》,清水书院、1967年12月。
    ① 远山茂树《福泽谕吉——思想和政治的关联》,东京大学出版会,1970年。中译本名为《福泽谕吉》,译者翟新,1987年出版,11-12页。
    ② 远山茂树《福泽谕吉——思想和政治的关联》,东京大学出版会,1970年,241页。该书中译本名为《福泽谕吉》,译者翟新,1987年出版。相关译文在该书304页。
    ③ 同上,中译本305页。
    ① 安川寿之辅《福泽谕吉的亚洲认识》,高文研出版社,2000年。
    ② 2000年安川出版《福泽谕吉的亚洲认识》后,于2001年4月21日在《朝日新闻》发表相同论旨题为《福泽谕吉推广蔑视亚洲的思想家》一文。该文发表后,即有学者平山洋于5月12日在同一报纸上发表题为《福泽谕吉蔑视过亚洲吗》的辩驳文章。以此为始,开始了被称之为“安川平山争论”的学术辩论。其后两人各自发表文章进行多次辩驳,另有数次的公开书信往来交换意见。由于在口本彻底否定福泽,有完全否定口本近代史的可能,因此两人的争论观点冲突激烈。这一点既说明福泽对近代口本影响的巨大与深远,同时也表明近代口本历史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③ 平山洋《福泽谕吉的真实》,文艺春秋,2004年,10页。
    ④ 中汀兆民(1847-1901),明治时代自由民权运动思想家、时评家,最早将卢梭《社会契约论》介绍到口本,代表作有《三醉人经纶问答》、《一年有半》等。人称“东洋的卢梭”。
    ① 关于这一时期中国人对福泽谕吉的理解,可参见区建英的论文《中国的福泽谕吉理解——以清末期为中心》,发表于日本出版的《日本历史》525号,1992年2月号,吉川弘文馆出版社。另,肖朗《福泽谕吉启蒙思想在近代中国的转播与影响》,浙江大学学报29卷第一期,1999年2月。
    ① 田保桥洁《近代日鲜关系的研究》绪言,日本刀江书院,1930年,14页。
    ① 日文中的汉学一般指中国的学问与文学等,包括儒学、文学、诗词以及道家等内容。但日本人一般认为佛教传自印度,不包含在汉学的范围里。虽然日本的近代化可以说是学习洋学的过程,但也有引进中国最新经验的侧面,如《万国公法》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
    ② 用编年体记载乾隆朝法令的书。
    ③ 今井修平、村田路人《街道的日本史33大阪——摄津、河内、和泉》,吉川弘文馆、2006年。2页。
    ① 引文自广濑旭庄《九桂草堂随笔》,转引自上书。
    ② 日本度量衡中大米用石为单位。每1石=10斗=100升=1000合,约等于180.39L。据此,每石大米约折合现今的90公斤左右。
    ③ 当时的武士阶层的薪酬一般是用大米折算,因此米价就成为其他物价的基础。
    ④ 江户时代武士阶层内部划分为很多的级别,总体来说分为上士、下上、足轻三大类。以中津藩为例,在总共只有1500名左右的武士中,却设置着近乎100个左右的身份级别和职务。此外由于长时间和平没有战功,所以从下级到上级之间的提升非常困难近乎不可能。中津藩200多年的历史中,从最低级提升到最高级的武士只有区区几人而已。通常身份相差悬殊的武士之间也不通婚。1人扶持一般指可以多领1.75石的米。加上13石,约折合每年可领玄米1300公斤。
    ⑤ 天保5年,由于中津藩发行的藩札(藩内通行的货币)贬值,福泽百助与黑泽庄又卫门领受藩命同大阪的挂屋加岛屋交涉,终于借得铜饯数百箱运回藩里,缓解了中津藩的金融危机。
    ⑥ 口文版书名本为《福翁自传》。中译本名为《福泽谕吉自传》、马斌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以下文中称《自传》。
    ① 江户幕府的大名(诸侯)分为三类。各自以与德川家的关系远近确定。最亲近者是德川家旁支的大名称为“亲藩”;其次为1600年决定德川家夺取天下的总决战“关原大战”前归顺的大名称为“谱代”;最后是关原大战后归顺的大名称为“外样”。幕末积极参加推倒幕府统治运动的大名大多为外样大名。
    ② 《自传》,19-20页。
    ③ 由于日本有深远的佛教信仰传统,因此历史上从事屠宰业、皮革业等的行业的人在社会上地位很低,更被称为贱民。“秽多”指专职屠宰、执行死刑等职业的贱民。江户时代,人民分为四等,即“士农工商”,其中“士”为武士,是统治阶级,“农工商”为被统治阶级。但在四民之下的“贱民”,官方甚至不计入正式统计内,地图上也不标出贱民聚居的村落位置,贱民居住的地方甚至在道路里程计算中不计入内。④ 江户幕府实行“参觐交代”制度管理大名,要求各大名在江户城修建府邸,妻子儿女都居住在江户的府邸内作为人质。大名本人则原则上一年江户,一年封国轮换居住。大名们为防发生火灾后无处居住,一般在江户都建有若干所府邸。所谓“中屋敷”即是其中的一所。
    ⑤ 江户时代对非常爱好兰学,收集荷兰的各种东西,甚至在生活风俗等方面模仿荷兰人的日本人的称呼。
    ⑥ 佐久间象山,1811-64年。松代藩武士,青年时曾在江户随有名的儒学家佐藤一斋学习朱子学,成绩优秀,后1839年在江户开设儒学私塾“象山书院”。1842年随江川英龙学习军事学,后成功筑造大炮,名声大振。以后对西洋学问兴趣大增,亲自制造玻璃、地震警报器等。1854年受弟子吉田松阴偷渡事件的连带,被命隐居松代藩至1862年。1864年接受一桥庆喜的邀请赴京都,主张公武合体论与开国论。因在京都行为张扬,被尊皇攘夷派武士暗杀。佐久间象山性格张扬、傲慢,虽贡献巨大,但口碑不佳。
    ① 井原西鹤,1642-93年。江户时代有名的小说家、木偶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好色系列如《好色一代男》、《好色一代女》等,武家系列如《武道传来记》等,商人系列如《日本永代藏》等。
    ② 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5年。江户时代有名的木偶剧作家、歌舞伎剧作家。代表作有《曾根崎心中》、《国姓爷合战》等。
    ③ 上方文化,指江户时代京都、大阪地区的文化。17世纪末的元禄时代由于经济的发展,京阪地区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后形成的市民文化、城市文化。
    ④ 怀德堂,1724年由大阪的豪商三星屋武右卫门、富永芳春、舟桥屋四郎右卫门等出资创设的学校。今日大阪大学的前身。
    ⑤ 福泽百助是家中长子,其下还有3个妹妹,两个弟弟。二弟术平过继到中村家于是改名中村术平,三弟群平过继到东条家改名为东条群平。
    ① 帆足万里,字鹏乡,丰后国日出藩武士。生于1778年(安永7年),卒于1852年(嘉永5年)。曾出任日出藩的执政,厉行藩政改革,遭遇抵抗,于是告老辞官,专心治学讲学,门生遍及九州。精通儒学、数学、中医。著述主要有《四书标注》、《五经标注》、《荀子国语》、《东潜夫论》、《假名考》、《伤寒论新注》等。33岁起学习荷兰语,并参考翻译荷兰书籍,著有《穷理通》一书,内容大致相当于今日的初级物理学。它广泛收集兰学书籍,共收集到13部,而幕府为研究外国设立“蕃书调所”之初收集到的原书亦不过16册。
    ② 赖山阳,1780-1832年。江户后期有名的历史学家、汉诗人、文人。主要著作有《日本外史》、《日本政记》、《通议》等。其中《日本外史》非常有名,书中的尊王思想对幕末志士的尊王攘夷运动影响很大。但因书中所记的历史考证粗疏,与事实多有出入,自问世之初即广受非议。
    ③ 《自传》,7页。
    ④ 白石常人,号照山,1815-83年。1852年前后中津藩的下士由于不满地位低下待遇低微等原因,联合向藩厅上书要求解除看守城门的规定义务。上书的起草人中就有白石常人。事件逐渐发展成为呼吁改革藩政的政治骚动,触怒当局,遭到处罚,白石常人更是于1853年12月被驱逐出中津藩。其后1854年5月白石常人接受丰后臼杵藩的聘请成为该藩的儒学家,积极参与该藩的政治改革。当1856年10月福泽谕吉再度赴大阪求学之前,为偿还家中债务不得已变卖家财,其中有其父亲多年收集的大量汉文书籍。为此他专程赶赴臼杵藩拜托曾经的老师白石常人,后经白石常人斡旋,臼杵藩将其全部收购,这些书有些还保存至今。
    ⑤ 江户时代建在江户市内汤岛圣殿内的幕府官办最高级教育机构,是东京大学的前身之一
    ⑥ 此处指日本的朱子学。日本朱子学最初由镰仓时代僧人作为基础教养自中国传入日本,江户时代被指定为幕府“正学”(官方意识形态),特别是在幕末受倒幕派、尊皇派人士所尊崇。明治后成为日本天皇制意识形态的重要基础,代表文献有《教育敕语》、《军人敕语》等。后文中有详述。
    ⑦ 龟井学派指由福冈藩儒学家龟井南冥(1743-1814)与其子龟井昭阳(1773-1836)所开创的学派。后文中有详述。另,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公元57年册封日本“奴国”所赐的金印在江户时代的福冈被农民发现,龟井南冥当时即著《金印辩》一文进行考证研究。
    ① 《自传》,8页。
    ② 《自传》,9页。
    ① 《日本思想大系31山崎闇斋学派》、岩波书店、1971年、563页。“敬者,一心之主宰,万事之本根也。”(209)
    ② 荻生徂徕,1666-1728年。本姓物部,本名双松,字茂卿。江户中期的儒学者、思想家、古学家。曾任五代将军德川纲吉的侧用人柳泽吉保的幕僚。柳泽失势后,徂徕开始创设私塾“蘐园塾”,形成徂徕学派。主要著作有《辩名》、《辩道》、《政谈》、《论语征》等。
    ③ 伊藤仁斋,1627-1705年。江户前期的思想家、儒学家。其思想主要在批判朱子学,提倡古学。认为人性道德的根据不在宇宙之“理”,而在人的“情”,重视“忠”、“信”、“诚”等道德。主要著作有《论语古义》、《孟子古义》等。
    ① 徂徕的弟子太宰春台曾在《圣学问答》一书中说道:“圣人之教,乃自外入内之术也。身行守先王之礼,处事用先王之义,外面具君子容仪者,即君子也。并不问其人内心如何”。正是因为徂徕学派的这种极端发言,引发了其他儒学流派的强烈反对。引文见《日本思想大系37徂徕学派》、岩波书店、1971年、95页。
    ② 龟井昭阳在《论辩道》中,曾言:“物子(荻生徂徕)以中庸之书。为与老子抗而作者。此所谓家言也。家言也者私言也。不可以公言於天下矣。非物家奴隶。又谁从之。”;此外,还说“安天下以修身为本。然必以安天下为心。是谓仁也。又物了家言。我闻之家君(龟井南冥)日。仲尼未尝诂仁以教人。后儒乃以其臆诂之。而仁遂散矣。造言之罪。千载为梗。唯仁不可训。可训非仁矣也。”以此反对徂徕学说。引文见《日本思想大系37徂徕学派》、岩波书店、1971年、474-475页。
    ③ 西周(1829-1897年),幕末、明治时代日本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官僚,代表作有《万国公法》(译)、《百学连环》、《百一新论》等。
    ④ 加藤弘之(1836-1916),明治时期口本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官僚,代表作有《邻草》、《真政大意》、《国体新论》、《人权新说》等,主张社会进化论。
    ⑤ 加藤弘之《霍布斯与徂徕》,《东洋哲学》第二编第二号。以上有关西周、加藤弘之等人对荻生徂徕的思想继承,参考自口本学者子安宣邦《江户思想史讲义》,岩波书店,2010年2月,189-193页。
    ⑥ 丸山真男《口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东大出版会、1952年。20-44页。另,工中江译、2000年、三联书店出版的中文版,11-88页。
    ① 语出《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
    ② 山鹿素行,1622-85年。江户前期的儒学者、军事学家。曾随幕府朱子学创始人林罗山学习朱子学,后转而批判朱子学,是古学派的始祖之一。
    ① 日本学者子安宣邦在《江户思想史讲义》中认为,丸山的徂徕论有违徂徕学之本意,乃是丸山为建构自身现代政治学说的个人理解。这种做法,与近代国权论者加藤弘之将荻生徂徕视为理论盟友没有区别。参见子安宣邦《江户思想史讲义》、岩波书店、2010年2月、193页。
    ② 《自传》、6页。
    ① 韩东育《“去中心化”的“中心化”》,《读书》2009年08期,49-50页。
    ② 在日语中铁炮指火枪。日本自战国时代开始,武士就使用从欧洲传来的火枪。
    ③ 《约条》规定日本每年可以派出20艘贸易船,两国贸易正常化。
    ① 《自传》,74页。
    ② 黑田长溥,1811-87年。萨摩藩主岛津重豪的第13子,福冈藩笫10代藩主黑田齐清的养子。1834年任藩主后推行近代化政策,在福冈设立精炼所与反射炉,派遣藩士到长崎学习西洋技术,曾制作蒸汽机、开发矿山等。1852年受幕府之命提交美国海军佩里来航的应对方案,方案中批判幕府对外政策,主张建设西式海军,重用人才等,幕府不予理会。幕末积极主张开国论,调和萨摩、长州与幕府间的对立。明治后长期隐居不出。
    ③ 荷兰人Pieter van der Burg(1808-89年)所著的《Eerste grondbeginselen der natuurkunde》,第三版,1854年刊。此书是当时把英文翻译为荷兰文的最新的物理学著作,在幕末时期是开明藩主、洋学家争相购买阅读的热门读物。
    ④ 《自传》,76页。
    ⑤ 《自传》,39页。
    ① 《自传》,78页。
    ① 对幕末日本产生影响的中国书籍还有徐继畲《瀛环志略》、《地理全志》、《联邦志略》等,这些书的日文标点本、译本、选译本等出版物甚至到1880年代还在出版。在金泽、福井、神户等藩国的学校里这些书作为教科书一直使用到1872年前后。此外,据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自1840年至1855年的16年间,由中国商船带去口本的中国书籍约3407种,共45481册。王晓秋《近代中口文化交流史》、中华书局、1992年、21页。
    ② 佐久间象山《省侃录》、《口本思想大系55渡边华山、高野长英、佐久间象山、横井小楠、桥本左内》、岩波书店、1977年。251-2页。
    ③ 横井小楠(1809-1869年),熊本藩武士,幕末著名儒学家、政治家。曾作为福井藩松平庆永的顾问参与幕末政治改革及公武合体运动,明治后遭暗杀。被誉为“维新十杰”之一。
    ① 国学派指日本江户中期兴起的一种学问思想。国学思想批判当时以四书五经为中心的儒学思想、佛教思想,强调从日本的古典当中探究日本独自的文化、思想、精神世界。在方法论上主要受古学派影响,以考订日本的古典典籍,古代史为主。认为儒学、佛教思想扼杀人的本性,肯定人的本性以及由人的本性所产生的欲望、感情等。主要代表人物有称为“国学四大人”的荷田春满、贺茂真渊、本居宣长、平田笃胤等人。参见子安宣邦《江户思想史讲义》第八、第九、第十章等,岩波书店,2010年2月,257-352页。
    ② 本居宣长,1730-1801年。出生于伊势国松阪的商人家庭,曾学习医学、朱子学,后随贺茂真渊学习国学。其代表作有《古事记传》、《源氏物语玉小栉》、《玉胜间》等。其认为日本固有的审美意识“物之哀”、“幽情”为文学的本质,崇尚日本古代的未受中国文化与佛教“污染”之前的、一尘不染又纯粹无邪的“赤子之心”。由此认为人的欲望乃是自然发生的而给予肯定。批判儒学思想,认为孔子的思想(主张善恶等)违背自然,并批判日本的古学派荻生徂徕等人。对后世日本影响深远。
    ③ 佐久间象山《读洋书》,1844年。此诗中“皇国崇神教”、“王道无偏党”等句也表达了佐久间象山对日本的独特性的认同,以及日本当时政治体制、文化程度的满意态度。
    ① 福地源一郎,亦名福地樱痴,1841-1906年。出身于长崎的医师家庭,曾学习荷兰语,1857年开始随森山多吉郎学习英语。1860年成为幕臣,62年、65年两度随遣欧使节团出访。明治维新时因在自己创办的《江湖新闻》中发表批判政府言论一度被捕。1870年进入大藏省,次年随岩仓使节团再度访欧。74年进入支持新政府的《东京日日新闻》报社,后任主笔、社长。1877年因为深入前线报导西南战争而闻名。在此期间与福泽谕吉合称“天下的双福”。1888年退出报社后作为歌舞伎剧作家活跃。代表作有《幕府衰亡论》(1883)、《幕末政治家》(1900)等。
    ② 中浜万次郎,1827-98年。土佐藩渔民,1841年出海捕鱼遭遇风浪漂流,被美国捕鲸船救助后赴美国。1851年返回日本,受长期盘查。曾任萨摩藩洋学校开成所英语教师,后任幕府军舰教授所教授等职。福泽曾随其短暂学过英语。1860年随咸临丸访美,福泽亦同行。明治维新后任开成学校(东京大学前身)教授。1870年参加普法战争视察团访问欧洲。另,江户时代的日本人由于幕府的禁令,除非象中浜万次郎那样偶然漂流至海外,否则几乎没有办法远赴海外游历。如吉田松阴曾尝试在1854年佩里第二次到日本时,驾小船登上美国军舰,请求带其赴海外游历,但遭到拒绝后被幕府投入狱中。
    ③ 《自传》94页。
    ① 日本一行把相当于修理费金额的钱捐给了旧金山的救助寡妇生活的慈善机构。
    ② 《自传》,93页。根据同行的其他人的记录,遇到运载中国劳工的美国商船花神号的口期是1860年2月28日(安政7年2月7日)。
    ③ 幕末明治时期口本人称呼中国为“支那”、“震旦”、“唐”、“汉”等,至少在这个时期,“支那”这个称呼还没有特别的贬义与蔑视。出于接近历史真实的初衷,本文中出现口本人用“支那”称呼中国的地方,不作改动。
    ④ 玉虫左太大《航米日录》、见《日本思想大系66西洋见闻集》,岩波书店,1974年、58贞。
    ① 木村铁太《航米记》,《肥后国史料丛书二》。转引自松泽弘阳《近代日本的形成与西洋经验》,岩波书店,1993年。木村铁太是熊本藩武士,访美中的身份是小栗忠顺的随从。
    ② 《自传》101页。
    ① 《全集》第5卷,第6页。
    ① 《全集》第19卷,126页。根据平山洋的考察,这个记述的内容原本是福田作太郎从Simon Belinfante(1831-1874)处听说而来(福田《英国探索》,见《日本思想大系66西洋见闻集》、第490页)。福泽有可能是拜托法国人罗尼(Leon de Rosny,1837-1914)介绍,在英国伦敦认识Simon Belinfante,并听说后记下来的。见平山洋《福泽谕吉》,Minerva书房,150页。
    ② 福泽谕吉《专制政治也是很愉快的》,《时事新报》1882年3月8日刊载。《全集》第8卷,66页。
    ① 音吉(1819-67),幕末尾张国知多郡小野浦的渔民。1832年(天保3)10月乘宝顺丸出海时遭遇风浪船破,同遭此难的三人后漂流至美国得救。其后在英国人的帮助下三人途径英国伦敦,于1835年12月辗转到澳门。在澳门他们帮助德国传教士一起翻译了第一部日文版《圣经》。1862年音吉转而定居新加坡,67年病死该地。
    ② 该事件称为“莫里森号事件”。1837年美国商船莫里森号搭载包括音吉在内的7名日本漂流渔民从冲绳那霸起航,准备驶向日本。美国商船的本意是通过送还日本的漂流渔民获得日方的好感,最好能进一步与日方商谈传教、通商等事。但该船在航行至东京湾浦贺及鹿儿岛湾时,被误认为是英国军舰,遭到日本守卫军队的炮击,最后不得已只得返回澳门。炮击美国商船事件发生后,口本国内兰学家渡边华山、高野长英等著文批判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质疑幕府颁布的“异国船打拂令”。但幕府方而认为这是西洋文化对日本文化的侵略,于是发动“蛮社之狱”,逮捕了渡边华山等8人。
    ③ 福泽谕吉《西航记》。《全集》第19卷,11页。另,此《西航记》是此次访问的口记,前述《西航手帐》是福泽在巴黎购买的笔记本,随手记录一些琐事,两者不同。
    ④ 《全集》19卷,11页。
    ① 《全集》19卷,11页。
    ② 按,冯天瑜在《日本幕府使团对太平军战事的探察》一文中有如下考察。“1853年3月(嘉永六年二月)日本‘荣力丸’船员文太因海难,飘流至上海乍浦一带,逗留一年半,1854年8月(安政元年七月)方返回日本,文太耳闻目睹了太平天国真实情状,学正堀熙明据其谈话,编述《荣力丸漂流记谈》二卷,其中纠正了‘朱天德为首’的误说,但仍认为太平天国的目标是反清复明,并对清朝的腐败和割地赔款多有批评,又赞扬太平军纪律严明,不施暴政,受到民众欢迎。”见《中国文化研究》夏之卷(总第28期),53页。
    ③ 高岛祜启《欧西纪行》卷二十,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手写本。转引自松泽弘阳《近代日本的形成与西洋经 验》,岩波书店,1993年,131页。
    ① 《全集》19卷,52页。
    ② 福泽谕吉《西航记》,《全集》第19卷,52页。莫尼托尔(Monitor)式装甲舰是一种低舷装甲炮舰。
    ③ 同上。
    ④ 《全集》19卷,46-7页。
    ① 将太平军指为“长发贼”,当时也是中国清政府、士绅甚至一般民众的普通称谓。从福泽沿途收集太平军的信息渠道,如海外报纸报道、日本飘流民、华人唐学埙、俄罗斯医生等来看,大多是不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人们。因此福泽也称“长发贼”,并不意外。
    ② 《全集》第5卷,215页。
    ① 依是称量米的容器,不同时代大小不同因此重量不一。江户末期每依大约相当于60公斤大米。
    ② 《全集》1卷,12页。
    ① 《唐人往来》,《全集》第1卷,13-14页。
    ① 《唐人往来》,《全集》第1卷,20-21页。
    ① 以上三本书出版于1867年。
    ② 以上三本书出版于1869年。
    ③ 根据胜海舟的日记,1863年4月27日,胜海舟构想日本、朝鲜、中国三国同盟,得到桂小五郎的同意。“我之策。当今亚细亚洲中,无人能抵抗欧罗巴人。皆因规模狭小,不及彼远大之策。今若不自我邦派出船舰,广向业洲各国之主游说,横纵连合,共兴海军,通有无,研究学术,则不免彼之蹂躏。最初,自邻国朝鲜游说,后渐及支那”。《海舟口记》1863年(文久3)4月27口条。胜部真长等编《胜海舟全集》第18卷,劲草书房,1972年,50页。桂小五郎即被称为“明治三杰”之一的长州藩实力派人物木户孝允。另外,针对明治政府出兵侵略台湾,用武力逼迫朝鲜等外交政策,胜海舟一直持反对意见见。胜海舟还是为数不多的反对甲午战争的同时代的口本人。
    ① 小岛晋治《近代日中关系断章》,岩波现代文库学术206,2008年11月出版。29页。
    ① 《全集》第1卷,369页。
    ① 《全集》第2卷,133-4页。
    ② 中井樱洲《西洋纪行航海新说》,《明治文化全集外国文化篇》。转引自松泽弘阳《近代日本的形成与西洋经验》,岩波书店,1993年10月。135页。
    ① 《全集》第2卷,592页。
    ② 《全集》第2卷,546页。
    ① 《全集》第2卷,539页。
    ② 除前文中提到的福泽曾经提到鸦片有害国家之外,在数年后他所主持的《时事新报》上还发表过《鸦片戒》的短文。“向支那出口鸦片乃是英国擅长的商业手法。一千八百年代之初,仅仅是五十万斤或者八十万斤的规模,其后英国的交易与利润渐渐增大,支那人的体力与体质也渐渐衰弱,到一千八百六十年代每年的进口已达一千万斤以上。用从支那出口的茶叶价钱与进口的鸦片价钱相减计算之后,出口方面还有一千五百万元的不足”。由此可以看出福泽不光理解鸦片作为毒品对人有害,而且鸦片贸易使中国产生巨大的贸易赤字,对国家财政安全也有很大的害处。上述引文出自《全集》第8卷,338页。
    ① 引自“千岁丸”访中成员之一的口比野辉宽著访问口记《赘疣录》的五月六口条。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附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301页。
    ① 《自传》,155页。
    ② 《自传》,156页。
    ① 《全集》第20卷,7页。
    ② 《全集》第20卷,7页。
    ③ 《全集》第20卷,10页。
    ④ 《全集》第20卷,10页。
    ① “大君立君政治”一词,见《全集》第17卷,31页。
    ① 丁韪良,W.A.P.Martin,字冠西,1827-1916年。
    ② 《全集》第20卷,12页。
    ① 标志着近代国际法成立的17世纪的威斯特伐里亚条约以后,加入近代国际社会的欧洲以外的国家有美国、拉丁美洲国家等,在亚洲只有日本。
    ② 《全集》第2卷,664-665页。
    ① 《全集》第1卷,298页。
    ② 《全集》第3卷,30页。
    ③ 丸山真男《福泽谕吉与口本近代化》、区建英译、学林出版社、1992年,95页。
    ④ 福泽谕吉《通俗国权论》,见《全集》第4卷,637页。
    ① 《全集》第20卷,49页。
    ② 同上。
    ③ 《全集》第20卷,53页。
    ① 《全集》第3卷,29页。
    ② 同上。
    ③ 和歌:日本古来的一种诗歌体裁。——译者
    ④ 《全集》第3卷,30页。
    ⑤ 同上。
    ① 《全集》第3卷,31页。
    ① 《全集》第3卷,31-32页。
    ① 《全集》第1卷,290页。
    ② 《全集》第1卷,323页。
    ① 副岛种臣的这次访华另有其他目的,那就是为日本侵略台湾、朝鲜寻找借口。
    ② 《全集》第3卷,42页。
    ③ 《全集》第3卷,32页。
    ① 《全集》第3卷,52页。
    ② 《全集》第3卷,63页。
    ③ 《全集》第3卷,66页。
    ④ 楠木正成(1294-1336年),口本镰仓末年著名武将,拥立后醍醐天皇亲政(建武新政),1336年在凑川之战中不敌足利尊氏,自杀身亡。另,权助是日本落语中一般男仆的统称名,这里指忠于主人的一个义仆。
    ① 《全集》第3卷,75页。 军功。1866年12月任美国驻厦门领事兼台湾领事。在与清政府交涉1867年3月美国商船“罗妹”号事件中开始觊觎台湾,1872年返美途中经过日本,得美国驻日本公使德朗推荐,认识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遂向副岛建议出兵占领台湾,因此事前后向日本政府提交有关台湾军事、经济、民生以及占领台湾相关的国际法等内容备忘录34次,是日本政府决心出兵侵略台湾的主谋。1873年曾随副岛种臣访华窥探侵台理由,74年受日本政府委派赴福建交涉被捕,日政府花费25000美金将他保释,后在上海与大久保利通汇合参与中日间外交谈判。因此事日本天皇赐他“勋二等旭日重光章”。其后滞留日本,以个人身份帮助大隈重信等,1890年3月受聘至朝鲜任职,1899年卒于汉城。
    ①西乡隆盛1873年7月29日给板垣退助的书信中,提及自己希望作为使节被派往朝鲜,并伺机挑起战端侵略朝鲜的目的。引文见《西乡隆盛全集》第三卷,大和书房,1978年,372页。
    ① 《全集》第4卷,4页。
    ② 《全集》第4卷,5页。
    ③ 福泽在给岛津祜太郎的信中说道,“此书是去年3月前后决定要写的,但仅仅翻阅自己译述的洋书以及口本和中国的书籍,事实上远远不够,且其中各种错误有多。于是写作中间不得不一再搁笔去翻看原书,一边写作一边阅读,无论如何也放心不下。然而随它使吧,如在社会上引起什么不良后果,就算是我一个人的差错,修正的事留待以后的学者去做,我只是根据自己目前的知识和理解,发表一些拙见”。
    ① 《全集》第4卷,9页。
    ② 《全集》第4卷,16页。
    ③ 《全集》第4卷,38页。
    ④ 《全集》第4卷,16页。
    ① 《全集》第4卷,19页。
    ② 《全集》第4卷,20页。
    ③ 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逵、沅芷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年。17页。
    ① “西洋人的著作里有这样说的:亚洲人弄权的原因,是由于气候温暖、土地肥沃、人口过多和在地理上山海险阻广阔,因而产生了极端的幻想和恐怖之念的原故。用这种说法来说明日本的情况,能否解决问题,很难断定。即使能解决问题,而这些原因都属于自然条件,人力是无可如何的了。所以,我想只就事物的发展来阐明弄权的原因。苟能找出原因,也就会有适当的对策。”。《文明论概略》第九章。
    ① 《全集》第4卷,146页。
    ②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绪论》中这样描述亚洲的中国及蒙古帝国。“因此,在这里,首先所看到的是,国家是这样的国家,即主体尚未自觉到自己的权利,索性说,是没有法律的直接的人伦形态统治着,这是历史的幼年时代。这种形态可分为两个侧面。第一个侧面,它是在家族关系上所建筑起来的国家,是凭借训诫和管教,赋予全体以秩序的国家。在这里,对立和理念性尚未表现出来,所以,可以说是具有诗意性的帝国。在此同时,它又是持续性的帝国(ein reich der dauer)。换句话说,它没有通过自身使自己发生变化。这正是东亚特别是中华帝国的形态。与空间上的这种持续性不同,第二个侧面是时间形式上的对立。这些国家在自身内部,即在自己的原理中,尽管没有变化,但是,它们相互间的地位却在不断变化之中。它们相互残杀,从不停息,促使了它们自己的迅速没落。……但这里所说的没落,并不是真正的没落。因为在这一切的不断变化中,并没有任何的进展。那个取代没落而新出现的东西,依然看不到什么进步之处,随后却又走上了没落的老圈子。这部历史可以说是非历史的历史,因为它只是重复着那终古相同的庄严毁灭。”
    ③ 《全集》第4卷,153页。
    ① 《全集》第4卷,171页。
    ② 《全集》第4卷,33页。
    ① 《全集》第4卷,34页。
    ② 《全集》第4卷,159页。
    ① 《全集》第4卷,23-24页。
    ② 《全集》第4卷,25页。
    ③ 《全集》第4卷,26页。
    ① 《全集》第4卷,52-53页。
    ② 《全集》第4卷,103页。
    ① 《全集》第4卷,163页。
    ② 《全集》第4卷,27页。
    ① 《全集》第4卷,28页。
    ② 《全集》第4卷,29页。
    ③ 《全集》第4卷,29-30页。
    ④ 《全集》第4卷,30页。
    ① 《全集》第4卷,32-33页。
    ① 《儒教主义之害在其腐败》。《全集》16卷,276-277页。
    ② 1899年福泽谕吉在《明治三十一年三月十二日三田演说会的演说》中提到,“我绝非主张古学主义(儒学)是绝对的恶,也非主张其根本的道德论不好”,“必须承认,口本能步入今日之文明境地,追溯其发生本源,自道德而言实有赖于神儒佛三家”。“如此看来古学主义之主旨乃纯美之物。但非常可惜它也具有容易腐败之性质。既已腐败则产生毒害。”在此仍可看到福泽的儒学批判主要针对的是采用儒学后的政治体制之弊,而非价值观。引文见《全集》19卷、737-738页。
    ③ 见《中津留别书》。《全集》20卷,50页。
    ① 远山茂树《福泽谕吉》、106页。
    ② 《全集》第4卷,209-210页。
    ③ 第十章一开篇,“在第八、九两章已经论述了西洋各国和日本的文明渊源。从总的情况看来,不能不说日本的文明落后于西洋。文明既有先进和落后,那末,先进的就要压制落后的,落后的就要被先进的所压制。在从前闭关自守时代,日本人还不知道有西洋各国,然而,现在已经知道有西洋国家,并且也知道了他们的文明情况。同他们的文明相比,知道彼此之间有先进和落后的差别,也知道我们的文明远不及他们,并知道落后的要被先进的压制的道理。这时,我国人民首先考虑到的,就是自己国家独立的问题。”见《全集》第4卷,183页。
    ① 坂野润治《近代口本的国家构想——1871-1936》,岩波书店,1996年10月。
    ② 看守政府推行的改革主要包括以江藤新平主导的法律改革——司法省借鉴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导入现代司法制度,基本实现了司法独立;以及教育改革——1872年政府颁布了近代化的教育制度“学制”军队改革——四民平等的近代化军队法令“征兵令”;还有社会改革——施行公元纪年的西方历法等内容。
    ① 《李文忠公译署函稿》第二卷,第33页《论台湾兵事》。同治十三年五月十一日。
    ② 此举等于承认日本对琉球的管辖权,为日后中日间琉球纷争埋下巨大隐患。
    ① 《全集》第19卷,222页。
    ② 《全集》第19卷,223页。
    ③ 《全集》第19卷,224页。
    ① 《全集》第19卷,225页。
    ② 马基雅弗利主义(也称马基雅维利、马基雅维里等),指意大利历史学家、政治家马基雅弗利(Machiavelli,1469—1527)的政治主张。一般来讲,马基雅弗利主张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结果是对手段的最好辩护,因此其主张也是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
    ③ 《全集》第19卷,540页。
    ④ 《全集》第19卷,541页。
    ① 1874年4月,英国驻日本公使巴夏礼曾向日本外务大臣寺岛宗则发函查问日本准备出兵台湾一事,并明确表明严守中立的态度。其他如俄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发表责任在日本的局外中立宣言。美国驻日本公使平安(或译作宾含,英文J.A. Bingham)更是强调“美国政府尊重美中友好关系,主张中国拥有台湾全域的主权,同时禁止美国船舶及人员参与出兵行动”。参考李理、赵国辉《李仙得与日本第一次侵台》,《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三期,110页。
    ② 根据谷干城的报告,此次口本共出兵3658人,战死29名,病死561名,战费约900万口元。
    ③ 《全集》第19卷,542页。
    ④ 参见本文95页注4。西乡隆盛给板垣退助去信,阐明自己主张征韩论的理由,希望得到板垣的理解。信中表述自己征韩的理由是“将冀内乱之心移向外,以振兴国家的远略”。《西乡隆盛全集》第三卷372页,大和书房,1978年。
    ① 吉田松阴在1855年(安政2)4月24日给其兄杉梅太郎的书信中说,“(与)鲁墨讲和决定之后,绝对不能由我方毁约而致失信于戎狄,只管把条约订立严格,严守信义,利用这段时间培养国力,攻取容易得手的朝鲜、满洲、支那,用于补偿损失给俄国的土地”。山口县教育会编《吉田松阴全集》第五卷,岩波书店,1935年,332页。桥本左内在1857年(安政4)11月28口给村田的信中提到,“日本的独立很难实现。要想独立,如不吞并山丹、满洲以及朝鲜,且在美洲或印度拥有殖民地的话,几乎没有希望”。景岳会编《景岳全书》,景岳会出版,1908年,301页。
    ② 前文有提到,胜海舟1862年任幕府军舰奉行并其间,谋划在中国、朝鲜也设立军舰操练所,并向当时欲加强对马岛防务的木户孝允提出三国连衡对抗西洋诸国的建议书。
    ① 《全集》第20卷,146-147页。
    ② 《全集》第20卷,148页。
    ③ 《全集》第20卷,148页。
    ④ 《全集》第20卷,149页。
    ① 《全集》第20卷,150页。
    ② 《伞集》第20卷,150页。
    ① “明治14年政变”,指1881年明治政府内围绕实行立宪制,主张激进论(英国式立宪君主制)的大隈重信和主张渐进论(德国立宪君主论)的伊藤博文两派政治势力的斗争。最终以大隈派失败下野,在政府内的福泽庆应门生也大量被逐出政府而告终。
    ① 《全集》第4卷,606页。
    ② 可参见本论文第五章第二节的相关叙述。
    ③ 可参见本论文第四章第二节的相关叙述。
    ④ 《全集》第4卷,631页。
    ⑤ 《全集》第4卷,637页。
    ⑥ 《全集》第4卷,637页。
    ⑦ 《全集》第4卷,641页。
    ⑧ 《全集》第4卷,641页。
    ① 植木枝盛(1857-1892年),明治时代思想家、政治家,自由民权运动主要理论指导者。主要著作有《国家主权论》、《民权自由论》、《东洋大日本国国宪按》等。主张与亚洲各国联合,共同抵御西方列强的欺压。
    ② 植木枝盛《论人民对国家的精神》,《爱国新志》第13号,1880年(明治13)11月12日。明治文化研究会编《明治文化全集》第14卷《自由民权篇(续)》,日本评论新社,1956年(昭和31),119页。
    ③ 同上书,119页。
    ④ 同上书,120页。
    ⑤ 植木枝盛早期曾在庆应义塾热心聆听福泽等的演讲,并阅读福泽的《劝学篇》等书,受益匪浅。但最终二者因为对民权与国权关系的观点产生分歧,思想上分道扬镳,并成为各自思潮的理论指导者。
    ① 福泽此处的原文使用的是“理论”一词。
    ② 《全集》第5卷,第5页。
    ③ 《全集》第5卷,第6页。
    ④ 《全集》第5卷,第7页。一般认为“蒸汽”这个译词是福泽谕吉翻译并首先使用后固定下来的。
    ⑤ 《全集》第5卷,45页。
    ① 《全集》第5卷,59页。福泽对英国的君主立宪政治十分倾倒,因此丸山真男认为其政治思想是“典型的(英国式)市民自由主义政治观”,对此服部之总持批判意见。
    ① 《全集》第5卷,103页。
    ② 《全集》第5卷,104-105页。
    ③ 《全集》第5卷,106页。远山茂树认为福泽在这里的表述,是反驳植木枝盛对他的质疑与批判。见远山茂树《福泽谕吉——思想与政治的关联》(东京大学出版会,1970年)137-139页。
    ④ 《全集》第5卷,108-109页。
    ① 《全集》第5卷,114页。
    ② 《全集》第5卷,118页。
    ③ 远山茂树对此批评说,福泽主张“维持国家安定的方法在于平稳地政权交接,因此应采用英国式的政党内阁制,通过加速政府的更替,‘隐瞒或者使人民忘却’不平和不满。要是设立国会采纳议会内阁制,‘非但不会削弱相反会增强目前政府领导人的权力’。重要的是,福泽没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出(开设国会的)要求,而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寄希望于政府的英明决断。福泽的这种态度是前后一贯的”。见远山茂树《福泽谕吉——思想与政治的关联》(东京大学出版会,1970年)146页。
    ④ 《全集》第5卷,128页。
    ⑤ 《全集》第5卷,167页。
    ⑥ 《全集》第5卷,176页。
    ① 《全集》第5卷,179页。
    ② 《全集》第5卷,185页。
    ③ 《全集》第5卷,186页。
    ④ 《全集》第5卷,186页。
    ⑤ 《全集》第5卷,186页。
    ① 《全集》第5卷,187页。
    ② 《全集》第5卷,191页。
    ③ 《全集》第5卷,196页。
    ④ 类似福泽这样的一般的中国看法,认为元、清两代的政权是外国政权。本部即中原为主的汉民族是受外国政权统治、支配的。尤其是清政权统治之后,日本、朝鲜等广泛认为华夏已亡,而日本、朝鲜等才是华夏正统的真正继承者。这种认识在日本称为“华夷变态”。
    ⑤ 《全集》第5卷,208页。
    ① 此表为笔者参照田保桥洁《近代日鲜关系的研究》(宗高书房,1940)、彭泽周《明治初期日韩清关系的研究》(塙书房,1969)、奥平武彦《朝鲜开国交涉始末》(刀江书院,1935)等参考文献制作而成。
    ① 参见姜在彦《姜在彦著作选第3卷朝鲜的开化思想》(明石书店,1996年),115页。
    ② 金玉均等在1884年12月的甲中政变后发表的施政纲领“革新传教”中,第一条即主张“朝贡虚礼,议行废止”。田保桥洁《近代日鲜关系的研究》,965页。
    ③ 由于众多历史文本中都这样使用,本文亦沿用这个称呼。
    ④ 鱼允中《随闻录》中记载,“我人之来上海者,有之义州人李炳龙,卖参货而来。又有李姓一人来,留日本本愿寺别院,习外国语,三月而去。年可三十五六岁,着日人旧衣,不薤发,为曲髻。口。欲再来云。”《随闻录》是鱼允中随手所记的笔记手稿,前面一节前后均有调查朝鲜在上海贸易的记录,且笔迹、墨色一致,因此可以肯定是在上海记的。据鱼允中《从政年表》记载,他在1881年随赵秉镐等出使日本后,9月12日(旧历)经长崎到达上海,停留12天于9月24日出发赴天津,10月24日前后又返回上海,11月1日再乘船经长崎回朝鲜。《随闻录》中的相关记载应该是在这个时期记录的,都在1881年。而李东仁学日语在79-80年,时间不符。或许记录有缺指的是80年3月,李到过上海,并住在本愿寺别院。或许是另有其人,此处存疑。鱼允中《随闻录》等,见许东贤编《朝士视察团关系资料集》13卷,韩国国学资料院,2000年,47、192-3等页。
    ⑤ 何如璋于1880年11月18口致电总理衙门称,“本月十七日下午有朝鲜人李东仁来馆见参赞黄遵宪。其人通口本语言,亦解笔谈。(中略)又云朝鲜朝议现今一变,伊于九月初三口受命由汉城启程,在道六日,至元山津,驻十余口,得友人信称,国王现命前修信使金宏集,致书何公使,劝令美国前来结好,惟金使此函由驿递寄来,未知何日可到。”《清季中日韩》第二卷,437-9页。
    ① 1880年1月21日井上馨给岩仓具视右大臣的上申书中,提到其对朝鲜策略的看法。“最紧要的是助其(朝鲜)完全独立一事。如若不能,不如施以几分的保护与几分的教育。干预其国政的机轴外交的方略,以支持其完全不从属于他国”。《日外文》13,418页。
    ① 1879年8月,李鸿章即给朝鲜领中枢府事李裕元送秘信,劝导朝鲜“以敌制敌之策”,与西洋诸国尤其是美国订约以牵制口本。参见伊原泽周《近代朝鲜的开港》第一编“朝美的纷争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3-39页。
    ① 《书简集》第3卷,118页。
    ① 1881年3月,大隈将意见书提交给左大臣有栖川宫,并要求保密。有栖川宫阅后震惊,曾给右大臣岩仓具视、太政大臣三条实美传阅。直到3个月后伊藤借出为止,大隈的意见书只在三大臣间传阅过。
    ② 这个说法虽然至今没有关键性的确证,但三菱公司与福泽,以及大限的关系极其密切是事实。且三菱与五代友厚是竞争对手关系。关于此事另有一个旁证。1933年福泽的门生矢田绩(名古屋大财阀)发表演讲,称1881年夏天,福泽曾命他远赴北海道官有物出售事件的中心地函馆市发表反对出售的演说。并明确称当时的活动资金由三菱公司提供。虽然此事证明了大隈、福泽、岩崎(三菱创始人)之间的连带关系,但仅以此说尚无法直接证明即是这三者联合阴谋除掉伊藤。参见松尾章一《近代天皇制国家与民众、亚洲》上,99-100页。另,福泽与后藤象二郎之间过从甚密,也是说他联手民权派的一大原因。
    ① 为此,福泽曾撰文公开质询伊藤、井上。但二人没有回应。
    ② 《全集》第8卷,第7页。
    ③ 甲午战前,金玉均意图赴上海面会李鸿章,不料遭同行的朝鲜人暗杀。清政府将金的遗体运回朝鲜,朝鲜当局则将遗体分尸示众。此举激怒日本社会,福泽为首的庆应系、民权派等人借机炒作煽动仇视中国舆论。此事也是甲午之战的一个间接原因。
    ④ 这个时间是根据《金玉均传》139页的记载。这个日期可能有误。根据当时东京其他报纸的报道,金玉均到东京应该在5月上旬。《金玉均传》中的日期即使是旧历,也有出入。但考虑到3月11日福泽即发表论朝鲜外交的文章,本文认为金玉均也有可能3月初既已到东京。
    ① 笔者认为此处记载似有可疑之处。首先,上文已经提到福泽因为明治十四年政变与伊藤、井上交恶,并且福泽认为理在己曲在彼,因此不大可能直接举荐金玉均与这二人见见面。其次,本年3月3日伊藤受命赴欧洲调查宪法,14日即出发离开东京,直到1883年8月3日才返回日本。从时间上看,出访前的伊藤与金玉均见面的机会不大。若金玉均是5月到达东京,则根本不可能见到伊藤。
    ② 《全集》第8卷,28页。
    ③ 《全集》第8卷,28-29页。
    ④ 《全集》第8卷,29页。
    ⑤ 《全集》第8卷,29页。
    ⑥ 《全集》第8卷,30页。
    ① 《全集》第8卷,30页。
    ① 8月2日井上馨给花房的训令。《伊藤博文公编朝鲜交涉史料》上卷,118-124页。
    ② 但此时政权不稳的大院君也一改强硬锁国态度,主张对日谈判解决。
    ③ 竹添进一郎在8月21日给井上馨的电报中说道:“余与马建忠两次笔谈,马建忠对于我等对朝鲜的处置并无在意,唯劝朝鲜向对日暴动谢罪,并冀望我等之要求不要过当”。《井上毅传史料篇》五、155页。对此,井上馨回复说:“依据竹添氏马氏笔谈之趣考察,可见清政府之意乃平稳主义。”《日外文》15卷、8月27日井上给花房的训令、240页。
    ④ 1880年金宏集访日期间,在何如璋等的引导下认识到关税的重要性,并知道了国际上关税税额的大致情形。因此主张朝鲜对日本应该按照关税税率10%,并且禁止米谷、红参等出口为条件重新谈判。日方在1881年本来打算承认进口税率5%,不认可米谷、红参的出口禁令,因此交涉(朝方代表赵秉镐)没有成功。1882年花房义质赴朝也是继续交涉税率的。但因为马建忠主持见证的朝美、朝英、朝德条约都规定进口税为10%,奢侈品的进口税率30%,因此不但交涉没有成功,反而使得日本的谈判立场变得十分艰难和被动。其后由于壬午军乱朝日之间的交涉暂时中断,最终双方于1883年7月订立《朝日通商章程》,规定一般商品的进口税率为8-10%,米谷的出口税为5%。但朝鲜方面可以根据国内局势变化,于一个月前先行照会日方后发动“防谷令”禁止米谷出口。
    ⑤ 马建忠给李鸿章的上书。“惟朝鲜自受日人蛊惑以来,虽未敢箕踞向汉,而亦不无狡展之心,自二十日回舟,小示决裂,始知中朝人士不可玩狎,由是景遂诸人及后之来自王京者,皆益恭谨,而其国王亦遂遣承旨官赉帖来拜,其狡展之心,似已非复前日。兹若以声明属邦一节,恺切详谕,令其遵照办理,以理势揆之,似不至或有违悖。然万一中于簧鼓,稍涉支吾,则美日二泊,瞻视非遥,深恐于国体有碍,爰欲略参权变之术,以驾驭之。遂于二十七日,其所派议约大官申宪、副官金宏集登舟来谒时,令先站队升炮以张吾威,复传令陪臣某某代国王行三跪九叩礼,恭请皇太后皇上圣安,以折其气。然后以笔谈所载诸语,从而纡徐引掖,使之乐就夫范围,已乃为代拟照会一稿,宽假以自主之名,实申明其属邦之实。”马建忠《东行三录》4月4日条、禀李鸿章书信。
    ① 张树声的见解可以通过下面的函件了解。“日人夙谋专制朝鲜,朝臣阴附日人者亦复不少。幸该国王依汉如天,中国近又导以通商各国,故日人无所施其伎俩。今使朝鲜内乱蜂起,而日兵适至,彼或先以问罪之师,代为除乱之事,附日之人又乘机左右之。日之兵力,虽仅千余,以平朝鲜乌合乱党固自有余。日有大功于朝,又重以围馆逐使之案,酬报为难,将贻后患。而以我之属邦,令日得代平其乱,亦恐益长朝人附日者之气,而于中国字小之义有关,日人愈得肆其簧鼓之谋”。《中日韩》卷2、748页。
    ② 有关这一点,中日之间的史料记载有出入。依据马建忠的记载,日使花房义质事先得到马建忠的通告,承认中国“承办乱党”,但希望中国不要吞并朝鲜,并希望朝鲜内政自主。而依据日方史料,花房义质对于中国的承办乱党、干涉、甚至于马建忠的“居中调停”都一概予以拒绝。考中国方而的史料为笔谈资料,且花房在笔谈当中使用的汉字用法,大多为日语中特有的汉字用法。马建忠虽然精通外文,但不通日文,很难造假。而日方史料,乃是事后的报告书,推测应该是花房等人惧国内压力,事后改窜。
    ③ 马建忠在处理壬午军乱后朝口之间的谈判交涉上犯有麻痹大意之错。当马建忠得知了口方开列的条件中有以保护使馆名义派驻军队、赔偿50万元等明显违反国际法且不合理的内容之时,并未像主导朝美缔约时那样积极主持参与交涉,并亲历见证谈判。而是仅仅局限于指导金宏集据理力争而已。对于朝口关系,马建忠抱持“此属日朝之事,我中国仅能隐与维持,不便显相干预”(《东行三录》7月17口)的态度。最终致使没有太多外交经验的朝鲜认可了包含驻兵赔款等内容的《济物浦条约》,并为两年后的甲申政变埋下伏笔。此举显示马建忠在中朝间属国自主关系向实质化转化的过程中并不彻底。
    ① 《全集》第8卷,246页。
    ② 《全集》第8卷,247页。
    ③ 《全集》第8卷,249页。
    ④ 《全集》第8卷,251页。
    ① 明治15年8月6日致岩仓具视书信。《书简集》第3卷,225页。
    ② 8月21-25日连载的《日支韩三国的关系》一文。《全集》第8卷.305页。
    ③ 1874年口本征台之后,琉球王还持续向清国朝贡。75年口本发布命令禁止,76年派兵阻止琉球朝贡。79年3月日本政府派兵400,警察160余人进入琉球,5月27日带走琉球王尚泰押至东京。中日为此展开交涉。但中国因伊犁事件难以发动战争,遂请列国仲裁。79年7月退任美国总统格兰特(或格兰忒)居中调停,未果。井上曾主张分割琉球,让出宫古、八重山两岛,但要求最惠国待遇。遭李鸿章等反对拖延。其后口本事实上支配琉球。由于口本在台湾、朝鲜及琉球方面屡次挑战中国在东业的地位与威信,威胁中国的东亚朝贡体制、宗主国地位,中日间对立变得深刻。
    ④ 《全集》第8卷,321页。
    ⑤ 《全集》第8卷,328页。
    ① 《复刻版自由新闻》第一卷,墒书房,1882年8月2日《朝鲜的变报》。
    ② 同上。转引自松尾章一《近代天皇制国家与民众、亚洲》上卷,法政大学出版局,1997年,142-143页。
    ③ 这一阶段的植木枝盛主张“亚洲一家”,共御欧洲之侵犯。中江兆民在壬午后发表《论外交》,主张日本本为小国,应当“坚守信义不动”的“小国主义”(也称“小日本主义”)。但其后他们的对朝鲜、对亚洲的观点都转变为强硬论。
    ④在自由民权运动过程中,《朝野新闻》虽然是民权派报纸,但它的旗帜并不鲜明。这是因为该报的主要记者末广铁肠是自由党员,但社长成岛柳北是改进党员。该报的报道中经常立场相异,但该报也曾自辩说“我朝野新闻不屑于成为今日成立的政党的机关报。我辈记者乃常立于不偏不倚的地位,不特地为一党的意见所左右之人”。虽然如此,一般认为该报的立宪改进党的色彩较浓。
    ① 《缩刷版朝野新闻》第十六卷,1882年9月5口。
    ② 《全集》第8卷,347页。
    ③ 《全集》第8卷,427-430贞。
    ① 《全集》第5卷,295页。
    ① 《全集》第5卷,304页。
    ② 《全集》第5卷,305页。
    ③ 山县有朋是长州藩的重镇,自1873年(明治6)至1878年任陆军卿,1882年当时任参事院议长。福泽在1882年11月8口《兵论》出版后,给山县赠送数部。并写信感谢山县提供《邻邦兵备略》做参考,请求山县将《兵论》转送其他相关人。信中写道,“敬拜贺贵体清适。前日拜会时您事务繁忙多有打扰,非常抱歉。承蒙您多方面的帮助,现写就兵论一篇。此次将之单册出版,进呈数部供览。若能承蒙转赠有志之人,万分感谢”。《书简集》第3卷,240页。
    ④ 《全集》第5卷,306页。
    ① 《全集》第5卷,306页。
    ② 《全集》第5卷,307页。
    ③ 参见坂野润治《近代日本的外交与政治》,研文出版社,1985年,11页。
    ① 《全集》第5卷,313页。
    ① 大阪事件。1885年5月,自由党激进派大井宪太郎联络小林樟雄、矶山清兵卫等人,密谋由矶山率领自由党壮士20余名武装赴朝鲜,暗杀亲华的事大党官员,树立以朴泳孝、金玉均为首的亲日派独立党政权。帮助朝鲜施行近代化民主改革,摆脱中国的干涉独立。并预料如果实行则必然引起中日间的对抗甚至战争。他们希望借此挑起事端,唤起日本国内民众的爱国心,以推进日本国内的民主主义革命。不料在施行过程中,消息外泄,被大阪府警察本部侦察到。11月23日起,参与此事的大井宪太郎等139人陆续被捕。此案于1887年5月25日开始审理,至1889年1月31日审结,大井等人被判处入狱九年等不同的刑期。此事称为“大阪事件”。1889年2月11日,大日本帝国宪法发布,同时日本政府颁布大赦令。大井等大阪事件相关人员也被释放。大井等人从名古屋监狱乘车返回到大阪梅田停车场时,前来迎接观看的民众有数万人。迎接民众高呼万岁,施放烟花,表演剑舞,极尽热情。关于“大阪事件”的历史评价,日本史学界分歧巨大。其中日本学界重镇平野义太郎在其《大井宪太郎》(吉川弘文馆人物丛书、1965年)中将大阪事件评价为“贯彻颠覆压制政府的自中革命”,是“贯彻民主革命精神”的运动,对该事件评价甚高。历史学家远山茂树一方面批判该事件是“为打开国内变革运动的停滞,而借助于国际危机的压力的战略上的混乱”,另一方面却评价大井是“彻底的国际主义”(远山茂树、服部之总、丸山真男《尊攘思想与绝对主义》,白日书院,1948年),是“近代日本少有的拥有透彻的理论与果敢的实践的民主主义者”(《自由民权运动与大陆问题》,杂志《世界》,1950年6月号)。1960-70年代以后,日本史学界逐渐开始批判平野等人的学说。如后藤靖在《国史大辞典》(吉川弘文馆)“大阪事件”条下,评价该事件为“放弃国内的民主主义革命,且不相信朝鲜人民变革的力量,梦想利用朝鲜挑起清国与俄罗斯的战争。在这个意义上,该运动是滑出自由民权运动主线的运动”。另外还有山田昭次评价该事件,认为民权派众人包括大井宪太郎、中江兆民、植木枝盛等人,“欠缺对于日本通过不平等条约及军舰、政商的力量压迫朝鲜现状的认识”,“日朝修好条约缔结后,自由民权派肯定了其后的日朝间的条约体制。对于朝鲜问题虽然也有局部的不同,在基本点上,丧失了同明治政府的对决要点。”其他如井上靖、中冢明等历史学家也都持批判的评价。如上所述,即使在今天对大阪事件的评价还没有定论。但大阪事件作为自由民权运动发展过程中,或者说近代口本在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民权”与“国权”的对立与转化这一本质的集中体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在今后,该课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探讨余地。
    ② 此举是因为井上馨听到中国将通过招商局借给朝鲜50万美元,产生了竞争意识。且花房与竹添两名公 使联名上书请求给朝鲜借款,以使朝鲜更加依赖倾向日本。因此井上馨才决定借款。
    ① 死于甲申政变中。
    ② 1882年11月1日给寺田福寿的书信。《书简集》第3卷,239页。
    ③ 井上角五郎《关于福泽先生的朝鲜经略与现代朝鲜文化》,《旧韩末日帝侵略史料丛书政治篇7》,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1984年,290页。
    ④ 同上书。
    ⑤ 《全集》第5卷,504-5页。
    ① 《书简集》第4卷,37页。
    ② 《书简集》第4卷,54-55页。
    ① 这一点,也使得自1910年之后日本将朝鲜吞并为殖民地后的殖民统治变得更容易。1934年井上角五郎在发表的《福泽谕吉的朝鲜经略》中提到:“在朝鲜使用汉谚混合的新文体一事,如何使支那崇拜的思想发生变化,以及至今日作为日鲜融合的媒体如何起作用等,已是广为人知之事。我井上角五郎的名字能够与福泽先生的灼见共同传播,深感光荣。”见井上角五郎《关于福泽先生的朝鲜经略与现代朝鲜文化》,《旧韩末日帝侵略史料丛书政治篇7》,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1984年,340页。
    ② 朴泳孝为首的谢罪使在口本贷款17万中,除5万作为首期赔款还给口本外,其余12万都作为资助朝鲜学生留学口本的经费。因此自1883年6月起,朝鲜开始向日本大量派遣留学生。仅福泽一处,就在6月接收17名、7月接受12名朝鲜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在甲申政变前都被金玉均带回国参与政变,成为政变的主要力量。
    ① 《自由党史》中关于后藤通过福泽认识金玉均,并接受金玉均的邀请,帮助筹款并准备赴朝鲜指导朝鲜国政等事情的记载,通过金玉均的《上日本后藤象次郎、福泽谕吉书》也可证实。其中有朝鲜“欲独立,则政治外交不可不自修自强。然彼事以今政府人物万不可得矣。亦不可不一番扫尽倾危君权贪势苟息之辈。其扫除之道有二策,一是得君密敕而平和行事也。一是赖君密意而以力从事也。又,若曰平和,则朝鲜国人皆可用之,若用武力,则势不得不雇用日本人。(中略)欲雇用日本人,我虽有财实无威权于日人,亟拟与阁下共图大事,此诚世界上大功系万年不朽之盛名也。我知有阁下一人,可共大计划之契。(中略)玉均将得我大君主密敕于阁下之与共大事”。上文引自伊原泽周《近代朝鲜的开港》的附录,该附录则引自韩国文献研究所编《金玉均全集》。伊原泽周认为这份意见书或许是1882年10月朴泳孝、金玉均等谢罪使访日时所做。据笔者看来,应是1883年6月金玉均为发行外债访日,通过福泽认识后藤后,临回国前写给后藤、福泽二人的。因为金玉均回国在1884年4月,所以该文大致应在1884年3月或者4月。
    ① 1884年10月22日准备去朝鲜赴任在神户港停留的竹添进一郎给榎本武扬的书信中,谈到自己赴朝的外交方针。“前陈均沾实施的纷扰,其本是支那党与口本党相互倾轧发生的事。因此此次谈判不管支那党是否专权,我方只准备用强硬政策然他们自己觉悟到自己主张的无理。此事非常麻烦。根据情况或许不得不用一些激烈的药物”。见《榎本武扬关系文书》,名士书简第七卷。转引自高桥秀直《走向口清战争之路》第144页。
    ② 这里的观点参照高桥秀直《走向口清战争之路》的第二章《甲申政变、巨文岛事件与军扩计划的再编》。
    ③ 井上角五郎为前年在朝鲜时,竹添不肯帮助其打开局面而与竹添之间有误会。
    ① 当时清军在朝鲜约1500,加之朝鲜的左右两营,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参照林明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26袁世凯与朝鲜》,1971年,52-63页。
    ① 田保桥洁《近代口鲜关系的研究》,塙书房。
    ② 山边健太郎《朝鲜改革运动与金玉均》、中琢明《口清战争的研究》、藤村道生《大陆政策的形成》等都持这种主张。
    ③ 《金玉均传》,142-3页。
    ④ 《全集》第9卷,6-7页。
    ⑤ 《全集》第9卷,9页。
    ① 《全集》第9卷,20页。
    ② 《全集》第9卷,21页。
    ③ 《应当奖励去支那》,《全集》第9卷,92页。
    ① 《全集》第9卷,409页。
    ① 《全集》第20卷,303-4页。
    ① 饭田三次的日语读音倒过来,可以念成"tugimita han",在日语中可以理解为“三田先生”的意思。福泽的庆应义塾位于东京的三田,其外号之一就是三田先生。
    ② 《井上角五郎传》,54-55页。但此说有疑点。当年的中秋节为10月3日,当时竹添还没有返回朝鲜任上。金玉均等如无竹添带来日本政府支持的态度,以及日本驻军的相助,应该没有起事的决心。但福泽的《京城变乱始末》则记载大概在10月中旬至月末的期间,金玉均等就与日本代理公使岛村久商量。11月4日正式告之岛村举事的计划。
    ③ 福岛友吉应该就是井上角五郎的助手,负责爆破的福岛春秀。
    ④ 《全集》第19卷,351页。
    ⑤ 田保桥洁《近代日鲜关系的研究》中,引自葛生东介著《金玉均》一书中井上角五郎的谈话称,甲申政变中使用的日本刀、手枪、炸药等“其大半是井上角五郎联络福泽谕吉秘密运进的”。见该书947、969页。
    ① 《福泽谕吉传》第3卷,340-3页。
    ② 《全集》第10卷,140页。
    ③ 《全集》第10卷,143页。
    ④ 《全集》第10卷,147页。
    ① 《全集》第10卷,185页。
    ② 《书简集》第4卷,233页。
    ③ 《如战有必胜之算》,《全集》第10卷,159-160页。
    ④ 1885年1月2日发表的《前途春如海》,《全集》第10卷,178页。
    ⑤ 1884年自由党发生诸如群马事件(5月)、加波山事件(9月)、秩父事件(10-11月)等多起同政府武力对抗的过激事件,不得已于10月29日宣布解散。其机关报《自由新闻》在该年突然激烈主张对外国权扩张,甲申后的主战论是这种方针的延续。但由于自由党解散该报在12月27日停刊。
    ① 《全集》第10卷,195页。
    ② 福泽自从明治14年政变受挫之后,一直比较讨厌长州藩的伊藤博文、井上馨等人。引文自《全集》第10卷,195页。
    ③ 《书简集》第4卷,271页。
    ① 《书简集》第4卷,222页。
    ② 《书简集》第4卷,228页。
    ③ 《书简集》第4卷,254页。
    ④ 福泽的主战论主要还是他坚持自己的扩张国权的持论。只是本文认为因为此事报社转亏为盈,也是福泽强硬论的一个原因。福泽努力经营报社,并频繁写信谆谆教诲儿子,都是为了给儿子留下一个产业今后安身立命。顺便提一下,时事新报在福泽之后也持续扩大发展,曾一时成为日本最大的报纸。但最终在他儿子手中倒闭。现在时事新报的营业执照在日本的产经新闻报社内。
    ⑤ 《全集》第10卷,238页。
    ① 《全集》第10卷,239页。
    ② 《全集》第10卷,239页。
    ③ 《全集》第10卷,239页。
    ④ 《全集》第10卷,240页。据日文原文译出,翻译时尽量注意忠实于福泽的原意。并使用文白相杂的中文文体,以体现史料的时代特征。
    ⑤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有远山茂树、服部之总、竹内好、鹿野正直、大汀志乃夫等战后第一、二代的历史学、文学等领域的学者。上述学者的著作因为年代较早,本文只选取了大汀志乃夫的有代表性的表述作为代表。其他则是近期的研究观点。
    ⑥ 大江志乃夫《近代日本与亚洲》,三省堂,1968年,102页。
    ① 广田昌希《朝日评传选12福泽谕吉》,朝日新闻社,1976年,195页。广田昌希在其另外一本著述《福泽谕吉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76年2月)中,认为《脱亚论》的内容是“早熟的帝国主义”(该书234页)。
    ② 坂野润治《大系日本的历史13近代日本的出发》,小学馆,1993年,14页。
    ③ 安川寿之辅《福泽谕吉的亚洲认识》,高文研出版社,2000年,125-133页。
    ④ 坂野润治《近代日本的外交与政治》,研文出版社,1985年,13页。
    ⑤ 姜在彦《姜在彦著作选第3卷朝鲜的开化思想》,明石书店,1996年,140页。
    ⑥ 杵渊信雄《福泽谕吉与朝鲜》,彩流社,1997年,118页。
    ⑦ 平山洋《福泽谕吉的真实》,文艺春秋出版社,2004年,215页。该学者在书中仔细整理了有关《脱亚论》问题的研究史。其观点主要在于论证作为“侵略主义”的福泽的《脱亚论》,是二战以后被左翼历史学家偶然发现后才开始变成“有名的”文章这一结论。
    ① 参照本论文第一部内容。
    ② 安川寿之辅《福泽谕吉的亚洲认识》,高文研出版社,2000年,120页。
    ③ 1884年12月31日,给福泽一太郎的书信说:“小秀在朝鲜捡回一命,归国没多久就患上麻疹,现在是中期症状。顺利发展的话马上结束期。阿俊(谕吉三女)以下还没有发过麻疹,该如何是好。到今天还没事。但是不免马上流行”。见《书简集》第4卷,222页。紧接着1885年1月12日的信中说:“今泉秀从朝鲜经长崎归东京,带回长崎流行的麻疹。回来后马上就发作,现在全好了。没多久,阿瀑(福泽四女)开始发作,快要痊愈的时候,三八(福泽三子)、接下来阿光(福泽五女),三个人都发作。其中,三八的症状不太好。有点将要内攻的症状。前天10日早上开始到晚上,让人非常担心。万幸按照医生预想的样子发展,今早好转很多。阿光没有内攻的担心,昨天今天顺利发疹。照这样子,阿俊、大四郎(福泽四子)也快被传染。真是棘手,让人担心。但只要痊愈,就是万幸。前后仅仅一周,跟年龄大小也无关。只是一时之间让人手忙脚乱罢了”。见《书简集》第4卷,228页。
    ① 参照广田昌希《福泽谕吉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76年2月)终章“福泽的第三次轮回”,232-240页。
    ② 《支那士兵之事没有遁词》,1884年12月24口。
    ③ 幕末福泽参与了俄罗斯占领日本对马岛的外交翻译,对此事印象尤其深刻。
    ① 《全集》第10卷,497页。
    ① 参见85年6月10日井上馨给榎本武扬的训令(《明治年间外文追补》第一册,356-358页)。井上外交方针的转变,还有在中日《天津条约》外交谈判期间,朝鲜派使赴海参威谋求俄国保护的“韩俄密约”事件的背景。
    ② 在对中外交协调论的框架下,日本政府内部对待朝鲜的态度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巨文岛事件发生之初由榎本武扬主张的“日清共同干涉论”(1885年5月6日榎本给井上的信,《日韩》3、446-7页),但因为这个主张明显与刚签订的《天津条约》精神不符,且日本不愿承担对抗俄国的风险,因此遭弃。另一种是由特别代理驻朝公使近藤真锄提出,榎本也改变初衷转而支持的“朝鲜中立论”(7月31日驻清公使榎本给井上的信,支持近藤真锄。《中日韩》1018附件1,1866-7页),因为此种态度与《天津条约》精神相符,因此井上馨也较支持。
    ① 《全集》第10卷,258页
    ② 《全集》第10卷,258页。
    ③ 《全集》第10卷,334页
    ④ 《全集》第10卷,335页。
    ① 《全集》第10卷,310页。
    ② 《全集》第10卷,425页。
    ③ 1886年日本参谋本部派遣陆军中尉荒尾精(1859-1896)赴中国收集情报,1890年9月20日,荒尾精等在上海正式设立“日清贸易研究所”,借日中贸易之名,展开刺探中国情报的间谍活动。虽然没有直接文献表明荒尾精是受到福泽言论的影响,但无疑福泽的主张在日本建立了重视中国的舆论环境,加重了日本军部有可能对华开战的担忧,于是作出决定派遣荒尾精等人赴大陆收集情报。
    ① 1891年6月21口发表。《全集》第13卷,139-40页。
    ② 《全集》第13卷,140-41页。
    ③ 《全集》第14卷,201-2页。
    ① 池仲祜《海军大事记》,左舜生选辑《中国近百年史料续编》,台湾中华书局,1983年5月,334页。日方资料如1886年8月18日《时事新报》的报导,《清国水兵暴行详报》等。明治新闻事典编纂委员会《明治新闻事典》第三卷,每日新闻社出版部,588-9页等。
    ② 《全集》第11卷,83页。
    ③ 《全集》第11卷,83页。
    ① 《全集》第11卷,84页。
    ② 《全集》第11卷,217页。
    ③ 1891年5月11口,来远东参加西伯利业铁路开工奠基仪式的俄国皇太了尼古拉斯(即位后的尼古拉斯二世)顺道访问口本,在参观滋贺县大津市时被负责警卫的警察津田三藏砍伤,谋杀未遂。根据津田的供述,谋杀的原因是其对俄国在远东扩张不满。
    ① 《全集》第11卷,86-87页。
    ② 《全集》第14卷,342-43页。
    ③ 《全集》第13卷,342-343页。
    ④ 《全集》第11卷,179-180页。
    ① 1885年9月24口发表《大院君归国》。《全集》第10卷,438页。
    ② 1885年12月,袁世凯正式赴任后福泽发表《朝鲜的多事》(18日)、《朝鲜之事》(19口)等文展开评论。《全集》第10卷,497页。
    ① 《全集》第11卷,177页。
    ② 《全集》第11卷,177页。
    ① 山县有朋《外交政略论》。大山梓编《山县有朋意见书》,原书房,1966年版,196页。
    ② 施泰因,Lorenz von Stein1815-1890年。奥地利国家学者。1883年10月,受聘成为日本驻奥地利公使馆特聘高级顾问。曾给访问、留学欧洲的明治日本高官多人如伊藤博文、山县有朋、海江田信义等人讲授宪法、国际法、政治学等课程,对明治日本的国家形成给予重大影响。
    ③ 施泰因所著《斯丁氏意见书千八百八十九年六月於维也纳府》,收录于《中山宽六郎关系文书》6、书类137,收藏于东京大学法学部附属近代法政史料中心原资料部。其内容主要建议日本实行攻势军事战略。其理论依据中首次使用“权势疆域”(Machtsphare)与“利益疆域”(Interessensphare)两个概念。山县的言论受这份意见书的直接影响。
    ④ 另外,福泽与山县有朋之间还有较深的私人交往。1882年朝鲜壬午军乱后,福泽为主张口本应加强军备对中开战而撰写《兵论》一文,曾向山县有朋借阅其1880年所著的,对清国军备情况详细调查的《进邻邦兵备略表》一书。该书亦称《邻邦兵备略》,内容翔实,并不简略。福泽《兵论》文中所用到的有关清国军备的数字等,皆出自该书。二人之后亦间或有书信往来。
    ① 据《福泽谕吉传》以及《井上角五郎传》等,在井上被关押期间,曾传话给福泽此案与朝鲜有关。福泽被传唤后,也传话给井上要求其坚决否认指控。因此可以推断此案最终不了了之,与福泽的政治活动能量有巨大关系。
    ② 这段时期福泽仅发表了《尊王论》(1888年9月)、《安宁策》(1890年7月)两篇文章。
    ③ 陆奥宗光,1844-1897年。幕末时期曾与木户孝允、坂本龙马等交游深厚,并参与坂本龙马的海援队。明治后历任外国事务局御用挂(相当于外交部长)、兵库县知事、地租改正局长、元老院议官等职。后因为西南战争期间密谋支援西乡被捕入狱,1883年出狱后得到伊藤博文关照,赴欧洲留学。1886年归国后进入外务省,1888年作为日本驻美大使出使美国。同年以驻墨西哥大使(兼任)身份,与墨西哥签订日本首个平等条约《日墨修好通商条约》。次年归国进入山县内阁任农商务大臣。1890年在家乡和歌山县当选第一届国会议员。1892年第二次伊藤内阁时代,就任外务大臣。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之乱,陆奥与陆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共谋,发动甲午战争。甲午战后因为肺结核辞官,1897年8月病死。
    ④ 陆奥宗光在西南战争期间既与自由党人士交往深厚。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长中岛信行与陆奥乃是海援队时代的旧交,自由党主要领导人之一的星亨曾是陆奥的部下。通过这些关系,山县政府收买了土佐派的众多国会议员,政府预算案得以顺利通过。但期间自由党的理论指导者,国会议员的中江兆民却因此愤然辞职,并撰文批判自由党没有骨气。
    ⑤ 海军提出的预算较前年增加了650万日元,但国会上却通过了较前年削减800万日元的预算修正案。此举激怒了时任海军大臣的桦山资纪。在12月22日的国会上,桦山发表了支持萨长藩阀政府的演说(蛮勇演说),又触怒了民党议员,会场大乱。
    ⑥ 福泽甚至在1892年2月发表的《豫戒令与北海道》一文中,仍然说,“将国内的不平之气发泄到国外,以免一时的困境,这本是政治家偶尔所用的手段。例如明治七年的台湾征讨,其实质是国内士族苦于维新战争以来没有事情做而心生苦闷,稍有不平即有可能挑起事端,因此才将其引导到国外去的”。表明此时福泽还没有开始主张对朝鲜采取积极策略,以缓解国内政治困局。上文引自《全集》13卷298页。
    ① 《全集》13卷,414页。
    ② 《全集》13卷,416页。
    ③ 《全集》13卷,418页。
    ① 《全集》13卷,435页。
    ② 《全集》13卷,446页。
    ③ 《全集》13卷,416页。
    ① 《全集》13卷,467页。
    ② 《全集》14卷,5页。
    ③ 此处指的是伊藤博文、井上馨等人。他们在甲申政变前,曾计划利用中法战争,挑唆朝鲜独立,并曾要求驻朝公使竹添进一郎支持朝鲜开化派发动政变。
    ④ 《全集》14卷。6页。
    ① 《全集》13卷。464页。
    ② 俄罗斯自1850年代计划修筑西伯利亚铁道。1891年开工建设,10年之后完成。当时的日本认为俄罗斯此举有侵略日本的意图,因此产生恐慌情绪。1891年5月,来远东参加铁路开工仪式的俄国皇子尼古拉斯途径日本访问,在大津市被负责警卫的警察津田三藏砍伤,“大津事件”。
    ③ 《全集》13卷,465页。
    ④ 《全集》13卷,521-2页。
    ① 《全集》13卷,537页。
    ② 此事件的背景是口本商人大量购买市价远低于口本的朝鲜大米,以至于朝鲜国内米价飞涨,民不堪苦。因此地方官才发动防谷令。但地方官没有外交常识,没有按照条约规定履行通告义务也有责任。
    ① 《全集》14卷,52-53页。
    ② 《全集》14卷,58页。另,6月6日发表的《国家交往的疗法》一文内容相同。
    ③ 《全集》14卷,60-61页。
    ① 《全集》14卷,257页。
    ② 《全集》14卷,274页。
    ③ 《全集》14卷,275贞。
    ④ 《全集》14卷,294页。
    ⑤ 三个月后的1894年6月2日,日本内阁决定向朝鲜派兵。
    ① 金玉均被流放小笠原时,福泽曾发文声援。暂住北海道时,福泽写信给北海道的学生,拜托照顾。金玉均获准自由后,在东京等地购置房产居住。1894年赴中国上海前,金玉均曾拜访过外务次官林董(福泽的亲家),言称想听福泽对其赴上海的意见,访之不遇。此时福泽正因故在关西。
    ② 《全集》14卷,340页。
    ① 《全集》14卷,341页。
    ② 《全集》14卷,357页。
    ③ 《全集》14卷,358页。
    ① 《全集》14卷,360-361页。
    ⑤ 5月前后,陆奥宗光在给驻英公使青木周藏的信中提到,“国内的形势一天比一天紧迫,在政府如不做出仗众人耳惊目骇之事业,绝不可镇静当下骚乱之人心。但没有缘故也不能挑起战争,因此当前唯一的方法仅有条约改正一事。因为内政的原因敦促外交的成功,虽不免本末倒置之嫌,但时势使然,实在是不得 已”。见小松绿《明治外交秘话》原书房,1976年,86页。
    ① 大鸟在信中写道,“如能乘东学党胜利之机派兵入京(京城,即汉城),在我国的对朝鲜计略上是非常值得高兴的机会,绝不是令人担忧之事。如调处得当,当能在东洋政界开辟一片新天地,上演一出有趣的大剧目”。据日本宪政资料室《陆奥宗光文书》。
    ② 伊藤的方案主要内容为:1、日清助朝鲜即刻平定内乱。2、日清两国设常设改革委员会,迫使朝鲜乱后从四方面改革内政。包括淘汰地方官吏、为保持国内治安设置警备兵、节约政府支出、并以余额发行公债以及开发道路等获取国家利益。对此,陆奥更增加:1、日清两国未达成结果之前日本不撤兵。2、清国不同意的话,日本政府独自实施改革朝鲜内政方针等两条。
    ③ 当日早上4点,大鸟公使率领日军自京城西大门入城,包围景福宫一带,紧接着并占领王宫,解除朝鲜军队武装。王宫内只剩下国王及近臣若干。为了新政权,大鸟又要抬出大院君。之前,为了避人耳目,大鸟就指使冈本柳之助(其人金玉均暗杀的3月末还在东京,接下来赴上海领受金的尸体未果返日,然后在陆奥的派遣下赴朝。日期最早在四月末五月初)接近大院君(7月5日初访云岘宫),但大院君并未答应。23日当日,为策动大院君冈本又去说服,最终在杉村写下日本答应不要朝鲜一寸土地的情况下,大院君答应了。11点,乘坐舆轿进入景福宫。
    ① 《全集》14卷,387页。
    ② 《全集》14卷,388页。
    ③ 《全集》14卷,393页。
    ④ 《全集》14卷,393-394页。
    ① 陆奥宗光《新订蹇蹇录》、岩波文库(3-114-1)、岩波书店、1983年、47页。
    ② 春畝公追颂会编《伊藤博文传》下卷,64页,统正社,1940年。
    ③ 日本认为,逼迫朝鲜改革内政,朝鲜肯定不答应,因此可以获得出兵甚至挑起战争的借口。这个做法,在甲午战前日本政府内部最早提出来的是驻朝鲜外务书记官杉村濬。6月13日,杉村濬自仁川以个人独断发电报给日政府,要求改革朝鲜内政。其内容为,“一、以我今回之举抑制清人对朝鲜的虚喝,使将来其对朝鲜施加的威势消减,可望隐然增加我国威势。而为达此目的,我意我国应持重不撤兵,使其先提出撤兵之议,并使其实行即可。二、在朝鲜内部掀起变革,摈斥闵党,期望以反对闵党或中立之人组成政府。数日以来闵泳骏之穷迫,大院君之入阁(事后判明乃一时之虚传)等事聊开改革之端绪。现今暂时持重在京城驻兵,十之八九可达目的。故在内部变革未完之间绝不撤兵。摈斥闵党并以反对党或中立之人等组成政府之事,相信是朝鲜将来之利益,同时也是我国之利益。三、若至事情平静,应以朝鲜政府不能镇定其乱民使邻国不安为借口,与清国政府达成协议,劝告朝鲜政府改革内政。天津条约上也有,日清两国应劝告朝鲜政府,雇聘外国教师训练兵队之内容。应按照其辙,扩大劝告区域。明治二十七年六月十三日记于仁川”。引文见杉村濬《在韩苦心录》,12页。
    ① 《全集》14卷,413页。
    ② 《全集》14卷,412页。
    ③ 《全集》14卷,415-416页。
    ④ 7月19口,青木给陆奥的信中,提到英国外相Kimberley对青木说到,“这个条约的性质对口本来说,远比使清国大军失败更为有价值”。《口本外交年表并主要文书》上,152页,原书房。
    ⑤ 《日外文》27卷,612页。
    ① 《全集》14卷,428页。
    ② 《全集》14卷,429页。
    ① 《全集》14卷,435页。
    ② 《全集》14卷,452页。
    ① 《全集》14卷,454页。
    ② 1894年7月17日发表的《支那公使与支那兵的撤退》。《全集》14卷,464-465页。
    ③ 《全集》14卷,491页。
    ① 《全集》14卷,492页。
    ② 《济州岛事变之一报》,《陆羯南全集》第3卷,Misuzu书房,717页。
    ③ 《征蛮之王师》、1894年8月6日。见《陆羯南全集》第4卷,Misuzu书房,579页。
    ① 内村鉴三在甲午战后认识到日本发动战争并非为解放朝鲜,只是为殖民朝鲜,因此反思自己的支持战争的言论,成为反战论者。上述内村的文章是《从世界史角度论日支关系》、《日清战争之义》等,发表于报纸《国民新闻》,1894年7月27日、9月。引文见铃木俊朗等编《内村鉴三全集》第3卷、岩波书店、1984年、37页。
    ② 竹越与三郎认为“我日本人有对东洋宣传文明的大天职,而欲向东洋宣传,势必首先向清国宣传”。见《不用兵火不能向清国传递文明》,《支那论》、民友社、1894年、89页。
    ③ 陆奥宗光在回忆录中,一方面承认日本主动寻找借口挑起战争,另一方面也自负认为,“仅隔一衣带水的两国,一个代表西欧文明,一个代表东亚保守的旧套”,战争性质是“西欧新文明和东亚旧文明的冲突”。引文见《新订蹇蹇录》、岩波文库(3-114-1)、岩波书店、1983年、59页。
    ④ 1894年8月5日的《应当直击北京》。“支那人千百年来安眠于周公孔子之梦未醒,自尊自大轻蔑他国,以堂堂中华圣人之国自夸,皆暴露了自国的无知蒙昧,于事无补。不但不醒悟自己无知蒙昧,还厚着脸皮将自己之臭污染他国,反对邻国改革,妨碍文明开化之事,绝不可恕”。“即此次的战争虽说是日清两国间的战争,但事实上乃是文明与野蛮之战,其胜败如何事关文明日新之气运。只要是以东洋文明的先进自任的我国之人,必须领悟到此次战争并非单是国与国之战,也是为世界文明而战。”《全集》14卷,501贝。
    ① 井上晴树《旅顺虐杀事件》,筑摩书房,1995年,25页。《中口战争续编》第9册,530-531页。
    ② 井上睛树《旅顺虐杀事件》,筑摩书房,1995年,27-28页
    ① 《全集》14卷,666页。
    ② 《全集》14卷,667页。
    ③ 《全集》14卷,668页。
    ④ 《全集》14卷,675页。
    ① 《全集》14卷,675-677页。
    ② 《全集》14卷,659页。
    ① 《全集》14卷,660页。
    ② “此次的结局,马上将要缔结和约。对其政府不用给予任何恩德政策,必须无所不用其极。作为媾和的条件提出的无论是赔偿金,还是土地,又或者其他条款,凡与我方要求不符合的全部不留情面地拒绝。更以我方的要求命令他们,任由他们选择是顺从命令,还是继续战争这两者。必须以纯粹的胁迫主义应对他们。如此以来,看上去好像乘战胜之势欲行贪婪,但我辈并非一定贪图邻国为自己之意,只是为了减杀其政府之力阻止其再举而已”。《全集》15卷,41页。
    ③ 《全集》15卷,60页。
    ④ 1895年5月17日发表的《台湾割让的利益》。见《全集》15卷,160页。
    ⑤ 1895年5月22日发表的《台湾的处分法》,见《全集》15卷,162页。
    ① 《全集》15卷,266页。
    ② 1895年8月14日发表的《应当严重处分》,见《全集》15卷,269-270页。
    ① 1895年8月22日《台湾的豪族》。见《全集》15卷,278-279页。
    ② 《全集》15卷,354页。1896年1月15日发表的《台湾的善后方针》中,福泽仍然持相同的强硬论。
    ① 1894年12月13日《眼中没有支那国》。见《全集》14卷,664-665页。
    ② 亦即丸山真男所谓的国家理性。
    ① 8月14日,《祈望军费的义捐》。《全集》14卷,513页。
    ② 《全集》14卷,545-549页。
    ③ 国民国家形成的构造非常复杂。除文中的所列以外,还包括明治以后明治政府创建的国家神道,以及全体国民通过国家神道祭祀位于众神之巅的天照大神及其万世一系的子孙天皇等。这种宗教加政权的构造从精神上缓解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死后可以成为神),再加上以靖国神社为代表的国家祭祀设施发挥的奖励鼓舞为国尽忠的作用,使得近代口本的国家构造变得愈加稳固。
    ④ 1609年口本萨摩藩攻占琉球,但德川将军却顾忌萨摩藩势力增长,允许琉球王国复权。至1875年明治政府将琉球王国以废藩置县名义归入日本为止,琉球一直是对中口两属关系。而北海道则是松前藩的管理范围,明治后正式归并日本。
    ① 《对支回顾录》中也有樽井藤吉的传记,两者间出入较多。
    ① 宫崎滔天出版阐述自己亚洲主义思想的《三十三年之梦》在1902年。
    ② 《狂人谭》,见《宫崎滔天全集》第3卷、平凡社、1972年、63页。
    ③ 又名觉三,1890年曾任东京美术学校校长,1898年辞职创办口本美术院。1903年出版《东洋的理想》(原书英文版),阐述自己的亚洲主义。
    ④ 在冈仓看来爱和美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其实是共通理念。
    ① 1887年德富苏峰组织民友社开始发行杂志《国民之友》,主张以普通国民(平民)为主要力量的,以西洋文明为目标的新日本国家的建设,此即平民主义。1888年,以志贺重昂、三宅雪岭为主的十数人组织政教社,发行杂志《日本人》,主张在吸收西洋文明之时应该有所取舍,并呼吁日本应该保存国粹,使西洋文明与日本文明同化,此即国粹主义。以上参见鹿野正直《近代日本思想解说》,岩波文库、1999年5月,85-85页。
    ② 福泽在1895年1月17日致信给友人山口广江中说道:“此次战争(甲午)实乃空前之一大快事,正因为 活到今日才能见闻此一历史大戏。小生等壮年时进入洋学,也曾经历艰难困苦。不拘世间毁誉随性放言,发使古学者流(明治儒学)不悦之言,经年累月喋喋不休主张立国之根本只在西洋流之文明主义。虽然内心也有期许,但不曾想生涯之中能见到实现。孰料今日竟然见到如此盛事,现今我文明之中亦包罗邻国之支那朝鲜,实乃毕生之愉快,无上之幸福。”引文见《书简集》第8卷,13页。
    ① 远山茂树虽然对于有学者(服部之总)评价因为福泽赞美甲午战争,其一生的思想便没有意义持不同态度。但远山也认为:“既然他(福泽)认为自己的各种主张的最终目标,也即处于核心地位的思想课题,都要有待口清战争的胜利才能实现,所以我们还是认为,到此为止,其思想总体所具有的批判力,已基本失去存在的意义。口清战争宣告福泽思想历史使命的终结。”引文见远山茂树《福泽谕吉》,翟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304页。
    1.庆应义塾编《福泽谕吉全集》共21卷,岩波书店,1958-64年刊。
    2.庆应义塾编《福泽谕吉书简集》共9卷,岩波书店,2001年刊。
    3.石河干明《福泽谕吉传》,岩波书店出版社出版,1932年刊。
    4.日本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
    5.明治文化研究会(吉野造作、尾佐竹猛等)编《明治文化全集》,全28卷及别卷3册,自1928年陆续刊出。
    6.井上角五郎《汉城之残梦》、《福泽谕吉的朝鲜经营》。收录于《旧韩末日帝侵略丛书7》,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亚细亚文化社出版,1984年。
    7.古筠纪念会编《金玉均传》上卷、庆应出版社、1944年。
    8.《日本近代思想大系》共24卷,岩波书店,1988年。
    9.《筹办夷务始末》。
    10.《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11.《李文忠公全集》。
    12.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1972年。
    13.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中日战争》1956年。
    14.羽仁五郎《白石、谕吉》,岩波书店,1937年。
    15.丸山真男《福泽谕吉的哲学及其他6篇》,岩波文库,2001年。
    16.服部之总《服部之总全集》10卷,1953年。
    17.家永三郎《福泽谕吉》,筑摩书房,1963年。
    18.小泉信三《福泽谕吉》,岩波书店,1966年。
    19.河野健二《福泽谕吉——仍然活着的思想家》,讲谈社,1967年。
    20.鹿野正直《福泽谕吉》,清水书院,1967年。
    21.远山茂树《福泽谕吉——思想与政治的关联》,东京大学出版会,1970年。
    22.广田昌希《福泽谕吉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76年。
    23.富田正文《考证福泽谕吉》,岩波书店,1992年。
    24.杵渊信雄《福泽谕吉与朝鲜》,彩流社,1997年。
    25.安川寿之辅《福泽谕吉的亚洲认识》,高文研,2000年。
    26.平山洋《福泽谕吉的真实》,文艺春秋,2004年。
    27.平山洋《福泽谕吉》,Mineruba书房,2008年。
    28.奥平武彦《朝鲜开国交涉始末》、1935年。
    29.田保桥洁《近代日鲜关系的研究》、1940年。
    30.藤村道生《人物丛书67山县有朋》,吉川弘文馆,1961年。
    31.山边健太郎《日韩合并小史》,岩波新书,1966年。
    32.大江志乃夫《近代日本与亚洲》,三省堂,1968年。
    33.林明德《袁世凯与朝鲜》、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年。
    34.王玺《李鸿章与中日订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
    35.陆奥宗光《新订蹇蹇录》、中塚明校注、岩波书店出版社、1983年。
    36.室山义正《近代日本的军事与财政》东京大学出版会,1984年。
    37.阪野正高《中国近代化和马建忠》、1985年。
    38.坂野润治《近代日本的外交与政治》,研文出版社,1985年。
    39.姜在彦《朝鲜近代史》,平凡社,1986年。
    40.吕万和《明治维新与中国》,六兴出版,1988年。
    41.角田房子《闵妃暗杀》,新潮社,1988年。
    42.高桥秀直《走向日清战争之路》,东京创元社,1995年。
    43.井上晴树《旅顺虐杀事件》,筑摩书房,1995年。
    44.藤村道生《日清战争前后的亚洲政策》,岩波书店,1995年。
    45.姜在彦《朝鲜的开化思想》,明石书店,1996年。
    46.坂野润治《近代日本的国家构想》,岩波书店,1996年。
    47.松尾章—《近代天皇制国家与民众、亚洲》,法政大学出版局,1997年。
    48.滨下武志《朝贡体系和近代亚洲》、1997年。
    49.山室信—《作为思想课题的亚洲》,岩波书店,2001年。
    50.戚其章《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人民出版社,2001年。
    51.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社,2002年。
    52.小林启治《国际秩序的形成与近代日本》,吉川弘文馆,2002年。
    53.伊原泽周《近代朝鲜的开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54.翟新《东亚同文会与中国》,庆应义塾大学出版会,2001年。
    55.佐藤慎—《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刘岳兵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6.《读书》杂志编《亚洲的病理》,三联书店,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