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研究(1919-1949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1919年至1949年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30年间学生运动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检思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在“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在对各类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与合理筛选的基础上,使国民党与学生运动的政策互动关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面貌展现出来;然后,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对这一时期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概括描述,对其控制失败的本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力求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并得出客观公允的研究结论。
     按照这一逻辑结构本文设计了六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我国现代学生运动的概况。重在通过追溯五四运动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国学生运动的发生原因、演变过程和历史影响,梳理和把握我国现代学生运动产生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基本特征。整体来看,学生运动是中国现代历史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条重要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特殊意义。
     第二章,国民党学生运动的政策探索和方针确立。重在探讨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夕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具体措施。在五四运动时期,国民党尚未取得全国政权,作为一个企图完成国家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它对于学生运动整体秉持了一种相对支持的立场,并且受最初进步性的民众政策影响,甚至曾一度努力为学生运动创设相对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但是随着20世纪20年代后期全面清党活动的展开,国民党开始反思早期积极的民众政策,学生运动政策也相应得到调整,开始倾向于收紧、限制。但是在国民党内部以民众训练委员为代表的一方仍主张积极的民众政策,主张支持学生参加政治运动。最终随着国民党的内部派系关系的调整和重组,特别是民众训练委员会力量遭到逐渐排挤,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便确立了基本的原则方向,并通过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央党部具体机构的有关文件确定下来。这就使国民党的学生运动政策的总体方针得以确定,为接下来十余年的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三章,“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重在探讨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国民党与学生运动的相互间关系。进入20世纪30年代的前五年,随着日本加紧侵华的步骤和力度,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暂时取代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民众的反日情绪不断高涨,青年学生一次又一次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学生运动此起彼伏,波澜壮阔。这一时期学生运动的突出特点是以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为运动主题,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对国民党则采取了相对缓和而非直接对立的立场。这样以来,国民党和学生运动之间的紧张关系暂时得以缓解,相关政策也不像前一个时期那么强硬,但是国民党对学生运动所坚持的收紧、控制的原则却一直没有放弃。
     第四章,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重在探讨从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的调整。抗战八年,面对亡国灭种的全面民族危机,几乎很少出现大规模的对抗国民党当局的学生运动。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在延续战前大的思路的前提下,将之与抗战救国紧密联系起来,努力维持战前的教育体制,在学校内部继续推行党化教育,建立训育制度强化学生对当局的认同和支持。成立旨在收拢管控青年学生的特殊政治组织——三青团,该组织以组训全国青年为目标,服务于国民党抗战建国的整体规划,在调动青年学生抗战热情、监控学生政治倾向、防范学生运动发生、处置学生运动演变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章,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重在探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学生运动控制走向强力高压的历史进程。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变成了阶级矛盾。青年学生在共产党反内战、反压迫、反专制、要民主、要自由的号召下,迅速连接起来,组建成与第一条战线相互辉映的第二条战线,积极投身反对国民党当局的革命运动之中。在此情况下,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再次发生了变化,开始采取更加严格、更趋强硬的高压手段。
     第六章,国民党学生运动控制失败的原因分析。从国民党自身来看,其学生运动政策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外政策的失利、学生运动政策的僵化性、对学生运动意义、价值的错误判断以及军事失利、经济失控的客观影响。从外在原因来看,国民党学生运动政策的失败在于社会各界对学生运动的广泛支援与共产党对学生运动的有效组织及引导。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students' movement, which has always been one of the traditional topics in history field, also falls into the scopes of China modern history and China revolution history.There are currently abundant studies on the topic, most of them, however, concentrated on the period before the1990s. Since the new centry, less and less attention was drawn to the students' movement. Although the fruits of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are rather rich, they are lacking in deeper exploration. In addition,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the China modern history, most researchers chose to study the top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ina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literature they reviewed is similar. Therefore, it is both original and meaningful to reexamine the students'movement history from fresh perspective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of other fields.
     The academic works available on the students' movement, which were published relatively early, depict the basic form of it from the macro level. New research methods and fresh perspectives are needed to interpret the topic.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studies on students' movement in academia are:First, the macro description of the historic facts of students' movement is rather thorough and systematic. Second, the views and the literature are similar, which calls for improvement on them. Third, the studies were mostly conducted from the angle of the Communist Party's leadership in the students' movement, with new perspective waiting to be explored. Forth, there has been almost no new study on the topic in a decade.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question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Kuomintang and the students' movement, with the title of "The study on the control of Kuomintang on the students' movement." First, in terms of research perspective, the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intera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Kuomintang and the students' movement. Second, the period of the study in question is from1919to1949.Third, the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aken by Kuomintang as regard to the students' movement and the basic attitudes adopted by Kuomintang governments' toward the movement. There are six chapters in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one, the macro state of the history of students' movement. It traces back to the
     May4th,1919and summarizes the stages of students' movement in China Modern history. Chapter two, the explor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Kuomintang's policies on students'
     movement. The period from1919to the eve of anti-japan war witnessed the policy groping stage of Kuomintang on students'movement. When Kuomintang was first founded, the students' movement was granted the relatively stringent environment due to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civil policies. After the purge, Kuomintang started to reflect on the civil policy and made som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s. On the one hand, the party advocated more strict policies, while on the other band, represented by the civil training committee, party members who adopted more positive civil policies were in favor of students' involvement in politics. Finally, after the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sides and the gradual expulsion of the leftists, the direction of the students' movement was finally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 and some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relevant organizations in the party. In the following several decades, the Kuomintang's policies on students'movement had been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s.
     Chaper three, policies adopted by Kuomintang on students'movement before the anti-Japan war. In the first five years of1930s, Japan's invasion into China aroused the intense national conflicts in the two countries. The youths in China stepped ahead and organized many movements to criticize and fought against the invasion. The theme of the movements in this period centered on patriotism and nationalism, without directly opposing the Nanjing government. To some ext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uomintang and the students improved and the policies were not tough. Meanwhile, Kuomintang also stuck to the general principles and could not loosen the control of students'movement. Thus Kuomintang was trapped in a peculiar historic circle:on the one hand,the high anti-Japan spirits led to more students' move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government had to control the students'movement.
     Chapter four, the policies on students' movement during the anti-Japan war. In the eight years of anti-Japan war, there were barely big students'movement against the government. Kuomintang continued to follow the principles before the war and the policies on students'movement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ducational policies. Guided by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Kuomintang, both the war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priority. Kuomintang tried to maintain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carried out party education through lectures inside the school.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ents'activities were futher restrained for better control. And this part slso includes the effects of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youth league in the students' movement. As a special political organization of Kuomintang,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 youth league develope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udents'movement and gradually represented the Party to deal with the movement.
     Chapter five, the policies on students'movement in Kumintang-ruled districts after the war. Despite the victory of anti-Japan war, the social conflicts were still fierce. As the strategic situation of Kuomintang and Communist Party changed, it is necessary for Kuomintang to suppress the students'movement advocating peace and no civil war with high-pressured policies.
     Chapter six, This part analyzes and evaluates Kuomintang's policies on students'movement through reviewing the polic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引文
①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8页。
    ② 汪晖:《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载《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许纪霖编),北京.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31页。
    ③ 参见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1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1页。
    ① 从视野角度划分三种“五四观”,原意是要透视1919年至1949年三民主义、共产主义与自由主义三种中国现代史中的主要意识形态,关于五四运动所形成的认识图景。但是纵观改革开放之后海内外“五四”问题研究进程,不难发现时至今日人们对五四运动的解读仍未摆脱这三种意识形态的框架范围,因此,我们也将之视为改革开放后人们研究五四运动主要视角。参见张艳:《五四运动阐释史研究(1919—1949)》,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第12-13页。
    ① 黄坚立:《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页。
    ① 常家树:《民主革命时期三次学生运动与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载《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版,第99页。
    ① 沙健孙:《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载《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3期,第118页。
    ② 同上。
    ① 如叶志麟:《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魏久明:《抗日战争中青年运动的地位、贡献和启示》,《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6期;力平:《再现半个世纪前的北京学生运动》,《瞭望》新闻周刊1996年第18期;岳建功:《解放战争时期成都的学生运动》,《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4期;张静星:《论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上海学生运动》,《当代青年研究》1990年第3期;何薇、黄南冰:《试论解放战争时期香港与广州的学生运动》,《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王雅文、赵贺春:《解放战争时期的沈阳学生运动述议》,《辽宁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解放战争时期北平的学生运动》,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解放战争时期的南京学生运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等。
    ② 参见张惠芝:《“五四”前的中国学生运动》,载《河北学刊》,1989年第3期,第20-23页。
    ① 陈颖:《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变迁与学生运动研究(1921—1949)》,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3页。
    ② 贾海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年运动研究(1927—1937)》,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11页。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145页。
    ④参见贾海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年运动研究(1927—1937)》,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第11页。
    ① 刘杰:《试析1945—1949年国民党当局对学生运动的策略》,载《历史教学》,1988年第7期,第19页。
    ① 曹力铁:《国民党在五卅运动中的作用》,载《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3期,第269页。
    ① 黄坚立:《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第241页。
    ② 欧阳军喜:《学运与党争:以1937年北平“五四事件”为中心》,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73页。
    ③同上。
    ① 参见周耀宏:《论毛泽东理论创新中的比较思维》,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80页。
    ① 黄现瑶:《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页。
    ② 邵鹏文、郝英达:《中国学生运动简史》(1919—1949),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③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学生运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页。
    ① 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当面向袁世凯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5月7日,日本政府又发出最后通牒,限24小时内答复。5月9日,袁世凯接受了其中绝大部分条款。后来,中国人民将“五七”、“五九”两天都定为国耻纪念日。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25页。
    ② 转引自萧超然《一个可信的自我判断——简析<西行漫记>关于青年毛泽东的思想发展的记述》,载《中共党史研究》,1993年第3期,第31页。
    ① 《各大学抗日会请愿代表赴京》,1931年9月25日《申报》,第13版。
    ②《沪大学代表招待首都报界》,1931年9月28日《申报》,第6版。
    ③《中央大学组救国义勇军》,1931年9月28日《申报》,第6版。
    ④ 陈廷湘:《政局动荡与学生运动起落——九一八事变后学生运动的样态及成因》,载《历史研究》2011年第1期,第6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2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53页。
    ① 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62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3年版,第193、194页。
    ② 同上,第181页。
    ③ 同上,第118页。
    ④ 《蒋主席在大会宣示参政会议决议拥护并以四项意见贡献政府》,1944年9月18日《大公报》(天津),第2版。
    ⑤ 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62辑,第199页。
    ⑥ 《青年从军运动两三月完成》,1944年11月9日《大公报》(天津),第3版。
    ⑦ 同上。
    ① 西南联大《除夕副刊》:《联大八年》,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页。
    ②转引自梁军:《浅析中国现代史上学生运动的特点与经验》,载于《史学月刊》,1987年第6期,第62页。
    ① [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4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44页。
    ② 张兴民:《论蒋管区学生运动的历史地位》,载《云南学术探索》,1993年第4期,第44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24、1125页。
    ① 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编:《中国青年运动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第255页.
    ① 陈福霖:《孙中山与中国国民党改组的起源》,载《中国现代史论集》第10辑(张玉法主编),台北.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版,第61页。
    ②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3页。
    ① 《中国国民党宣言》,载《孙中山全集》第七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②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载《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85、87-88页。
    ③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第103页。
    ① 《全国学生总会开幕记盛》,1923年8月17日《民国日报》(广州版),第6版。
    ② 蒋梦麟:《西潮·新潮》,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31页。
    ① 参见黄竖立:《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第29页。
    ② 同上,第49-50、53、56-57、59、60-61页。
    ③ 《中华民国史纪要》,1927年7月-12月卷,第155-156页。
    ④黄竖立:《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第31页。
    ① 转引自黄竖立:《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第31页。
    ② 同上,第33页。
    ③ 同上,第34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蒋介石年谱初稿》,北京.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587页。
    ②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第103页。
    ③ 同上,第92-93页。
    ④ 梁寒操、肖次尹:《胡汉民先生》,载《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1辑(沈云龙主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第31页。
    ① 《国民政府建都南京之盛典》,1927年4月22日《申报》,第6版。
    ② 胡汉民:《青年的烦闷与出路》,载《中央半月刊》第4期,第1-13页。
    ③ 胡汉民:《国民党民众运动的理论》,载《中央半月刊》第5-6期,第1-17页。
    ①戴季陶:《青年之路》,1944年版,第1-3页。
    ② 同上,第10-11页。
    ③ 陈天锡主编:《戴季陶先生文存》卷2,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9年版,第437页。
    ① 蒋介石:《党员要站在党和主义地位上讲话》,1928年8月8日(民国日报》,第2版。
    ② 《民众运动方案草案》,1928年8月9日《民国日报》,第5张第1版。
    ③ 《改组中央党部案》,载《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第519页。
    ④ 《中央党部关于调整机构之建议》,载《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记录》(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编),出版地不详,1928年版,第102-105页。
    ① 《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宣言》,载《革命文献》第69辑(肖继宗主编),第i87、188页。
    ① 蔡元培:《全国教育会议开会词》,载《蔡元培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29页。
    ② 《全国教育会宣言》,1928年5月30日《中央日报》,第2张第2版。
    ③ 《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纪要》,第145-150页。
    ④ 同上。
    ⑤ 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70页。
    ① 《戴季陶文存》第2卷,第436-453页。
    ② 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第65-69页。
    ③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9辑,第88页。
    ① 姜豪:《和谈密使回想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2页。
    ② 《关于青年运动问题的提案》,1928年8月8日《申报》,第21版。
    ①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9辑,第88页。
    ②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训练计划大纲》,《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录》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2-413页。
    ③ 《全国学生会代表大会闭会宣言》,1928年9月11日《申报》,第13版。
    ④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9辑,第91页。
    ① 国民党中央民众训练计划大纲》,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三,第15页。
    ②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训练计划大纲(修正案)》,载《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录》五(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第289页。
    ③ 蔡元培:《对于青年运动提案》,载《蔡元培全集》第5卷,第266-268页。
    ④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第534页。
    ① 《民训会三常委就职》,1928年11月3日《申报》,第4版。
    ②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编:《第三届三中全会中央训练部工作报告》(南京,1930年2月),第24-25页;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编:《中央训练部部务汇刊》,第4期(出版地不详,1930年6月)第80页。
    ① 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编:《学生妇女文化团体组织原则宣传大纲》,1930年2月,第5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四,第7页。
    ③ 黄坚立:《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决策:1927—1949年》,第3页。
    ① 杨人根:《从这一代学运看这一代政治》,载《中建》1938年第8期,第14页。
    ② 左双文、郭秀文、栾成:《“九一八”事变后学生的请愿示威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应对》,载《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第98页。
    ③ 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12),台北.台北“国史馆”,2004年,第82页。
    ① 陈觉编著:《“九·一八”后国难痛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908、909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四,第144页。
    ③ 蒋中正总统档案:困勉记(卷19),1931年9月28日条。
    ④ 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第106页。
    ① 韩信夫等主编:《中华民国大事记》第3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288、220页。
    ② 李云汉主编:《国民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之重要文献》,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173页。
    ③ 左双文、郭秀文、栾成:《“九一八”事变后学生的请愿示威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应对》,载《学术研究》,第98页。
    ① 《上海抗日救国运动调查总报告》,载《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四,第258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第259页。
    ④ 《拟就学生团体中党的运用方案草案》,国民党中央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档案,全宗号,七二一,案卷号241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①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9辑,第296-298页。
    ②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编:《党务法规纪要》,出版地不详,第333-337页。
    ③ 《蒋介石讲对外关系》,载《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一二九运动资料》第一辑,第95、96页。
    ④ 《平津十五个大中学校宣言》,《一二九运动》(中共北京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142页。
    ⑤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载《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一二九运动资料》第一辑,第97-98页。
    ① 《英法“中国人民之友社”援助中国独立的会议》,载《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一二九运动资料》第一辑,第356页。
    ② 《世界学生协会致中国学联会信》,载《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一二九运动资料)第一辑,第366页。
    ③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编:《中国国民党指导下之政治成绩统计》,出版地不详,1936年2月,第94、95页;《江苏教育》第5卷第1-2期(1936年2月),第249-251页。
    ④ 陈果夫:《青年于国家之前途》,载《江苏教育》第5卷第3期,第1、2页。
    ① 《总理关于组织国民政府必要案之说明》、《中国国民党十三年改组史料》,载《革命文献》第8辑(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5年版,第108页。
    ②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2、284页。
    ③ 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76辑,第13-16页。
    ④ 舒新城编著:《近代中国教育史料补编》,1928年版,第1-8页。
    ⑤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6页。
    ⑥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6辑,第111页。
    ①《中华民国教育年鉴》第一卷第一册,台北.宗青图书公司,1977年版,第8页。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第1011-1016、1023-1026、1031-1039页。
    ③ 同上,第1267-1271页。
    ④《国家建设初期方案》,载《革命文献》第76辑(秦孝仪主编),第149、155页。
    ⑤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第1272、1273页。
    ⑥ 《新生活运动之要义》,1934年2月19日在南昌行营扩大总理纪念周讲,台北国民党中央党史会:《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十二,第70-79页。
    ① 《新生活运动与教育》,载《革命文献》第68辑(肖继宗主编),第155-156页。
    ②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载《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委员会资料》上(荣孟源主编),第949页。
    ③ 王聿,孙斌:《朱家骅先生言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版,第112-113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教育二,第458页。
    ② 同上。
    ③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6辑,第165-167页。
    ① 任鸿隽:《党化教育是可能的吗?》,载《独立评论》第三期,1932年6月5日。
    ① 姜朝晖《关于民国时期教育独立论与教育救国论之间关系的探讨》,载《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第169-172页。
    ② 同上。
    ③ 胡适,蒋梦麟:《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载《晨报》五四纪念增刊,1920年5月。
    ④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85页。
    ① 《国难教育社成立宣言》,载《生活教育》第3卷,第2期,1936年。
    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页。
    ③ 林砺儒:《中国教育与国难》,见北京师范大学编:《林砺儒文集》,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724页。
    ④ 陶行知:《生活教育之特质》,载《生活教育》第2卷,第2期,1936年。
    ①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二编第四章,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53页。
    ① 韦卓民:《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载《湖北文献》,第54期。
    ② 李公朴:《抗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读书生活出版社,1938年版,第14页。
    ③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第1、2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第3、4页。
    ② 同上,第4-10页。
    ③ 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62辑,第2、3页.
    ① 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62辑,第29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第216页。
    ② 李海生、张敏:《民国两兄弟陈果夫与陈立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68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三,第899页。
    ② 关于三青团成立的原因,可参见相关学者的文章。马烈:《试析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原始动机》,《民国档案》1996年第4期;杨焕鹏:《三青团成立的动因再探——兼与马烈先生商榷》,《安徽史学》2002年第1期;贾维:《也论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动机问题——与马烈先生商榷》,《一九四○年代的中国》(上卷),2007年。
    ③ 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62辑,第16页。
    ④ 三青团中央团部编:《三民主义青年团团史资料第一辑初稿》,第14页。
    ⑤ 黄坚立:《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抉择:1927—1949》,第128页。
    ① 黄坚立:《难展的双翼:中国国民党面对学生运动的困境与抉择:1927—1949》,第167页。
    ② 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63辑,第16页。
    ③ 蒋介石:《青年工作根本要旨》,《三民主义青年团团史资料第一辑初稿》上编(三青团中央团部编),第346页。
    ④ 陈诚:《三民主义青年团之宗旨及今后团务推进之方法》,出版地不详,1940年版,第29、30页。
    ⑤ 三青团中央团部编:《三民主义青年团法令纪要》,出版地不详,1939年版,第58页。
    ⑥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三,第853页。
    ⑦ 三青团中央团部编:《三民主义青年团法令纪要》第1卷,出版地不详,1943年版,第33-34页。
    ① 三青团中央团部编:《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常务干事会工作报告》,出版地不详,1940年,第23页。
    ② 三青团中央干事会编:《二十八年度重庆青年夏令营训练纪实》,出版地不详,1940年版,第23、45-51页。
    ③ 同上,第239页。
    ④ 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63辑,第62页。
    ⑤ 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79辑,第459页。
    ① 三青团中央团部编:《三民主义青年团团史资料第一辑初稿》上编,第172、173页。
    ② 三青团中央团部编:《训练要则》,第87、88页。
    ③ 康泽:《康泽自述》,载《传记文学》第68卷第1期。
    ① 杜元载主编:《革命文献》第62辑,第56页。
    ② 同上,第58页。
    ③ 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四编战时建设四,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8年版,第455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政治三,第881页。
    ② 三青团中央干事委员会编:《三青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决议案汇录》,1947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③ 《各级团部三十六年度中心工作要点》,载《中央团讯》,1947年第21页。
    ① 郭沫若:《历史的大转变》,载《一二·一民主运动纪念集》(于再先生纪念委员会编),上海.镇华出版社,1946年版,第1页。
    ① 《国民政府公布“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1947年5月19日《文汇报》,第2版。
    ① 《蒋介石整饰学风维护法纪的谈话》,载《青运史研究资料》,1980年,第11期。
    ②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26页。
    ③ 转引自田超:《西柏坡时期的周恩来》,载《文史精华》,2008年增刊1。
    ④ 《蒋介石整饰学风维护法纪的谈话》,载《青运史研究资料》,1980年,第11期。
    ⑤ 《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24、1225页。
    ① 《论收复人心》,1945年11月26日《民国日报》,第1版。
    ① 《北地天寒学人冻馁》,1945年11月16日《大公报》,第3版。
    ② 《铨叙部给教育部的公函》,载《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学生运动》(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第14页。
    ①《解散北平伪大学,朱教长视察接收》,1945年11月21日《大公报》,第3版。
    ② 左荧:《收复区学生反甄审斗争》,1946年4月16日《解放日报》,第1版。
    ①《一年来驻华美军暴行录》,1946年10月13日《新华日报》.第5版。
    ① [美]肯尼斯·雷、约翰·布鲁尔:《被遗忘的大使司徒雷登驻华报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杜,1990年版,第130页。
    ① 1947年1月3日《新华日报》,第2版。
    ②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编:《五二○运动资料》第一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30页。
    ③ 叶笃义:《虽九死其犹未悔》,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6页。
    ①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编:《五二○运动资料》第一辑,第507页。
    ② [美]肯尼斯·雷、约翰·布鲁尔:《被遗忘的大使司徒雷登驻华报告》,第146页。
    ①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云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编:《一二一运动》,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② 《关于在蒋管区的工作方针和斗争策略的两个文件》,载《五二○运动资料》第一辑,第10页。
    ① 1947年1月11日《新华日报》,第2版。
    ② 《美兵暴行案调查中》,1947年1月3日《大公报》,第2版。
    ③ 同上。
    ④ 《犯事美兵交讨审讯》,1947年1月5日《大公报》,第2版。
    ⑤ 《关于在蒋管区的工作方针和斗争策略的两个文件》,载《五二○运动资料》第一辑,第1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① 参见刘杰:《试析1945—1949年国民党当局对学生运动的策略》,《历史教学》,1988年第7期,第19-24页。
    ② 转引自刘杰:《试析1945—1949年国民党当局对学生运动的策略》,第19-24页。
    ③ 廖深基:《国民党与1945—1949年的福建学生运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147页。
    ④ 参见刘杰:《试析1945—1949年国民党当局对学生运动的策略》,第19-24页。
    [1]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编.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记录[Z].出版地不详,1928.
    [2]中华民国大学院编.全国教育会议报告[Z].出版地不详,1928.
    [3]中国国民党指导下之政治成绩统计[Z].出版地不详,1936.
    [4]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编.学生妇女文化团体组织原则宣传大纲[Z].出版地不详,1930.
    [5]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编.第三届三中全会中央训练部工作报告[Z].南京,1930.
    [6]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编.中央训练部部务汇刊[Z].出版地不详,1930.
    [7]国民党中央党史会.新生活运动之要义[Z].出版地不详,1934.
    [8]三青团中央团部编.三民主义青年团法令纪要[Z].出版地不详,1939.
    [9]三青团中央团部编.三民主义青年团团史资料第一辑初稿[Z].出版地不详,1940.
    [10]三青团中央团部编.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常务干事会工作报告[Z].出版地不详,1940.
    [11]三青团中央干事会编.二十八年度重庆青年夏令营训练纪实[Z].出版地不详,1940.
    [12]梁寒操、肖次尹、胡汉民、林群.南京学生联合会工作报告[Z].出版地不详,出版时间不详.
    [13]国民党中央党史会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Z].“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
    [14]三青团中央干事委员会编.三青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决议案汇录[Z].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1947.
    [15]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Z].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84.
    [16]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Z].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8.
    [17]张玉法.中国现代史论集[Z].台北: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82.
    [18]黄季陆、杜元载、萧继宗、秦孝仪主编.革命文献(第50—79辑)[Z].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0-1979.
    [19]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编辑部.中国现代革命史资料丛刊一二九运动资料(第一辑)[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编.五二○运动资料(第一辑)[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1]中共北京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一二九运动[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22]中共云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云南师范大学委员会编.一二一运动[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
    [23]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资料汇编[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4]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Z].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2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2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录五[Z].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录[Z].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Z].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
    [29]北京市档案馆.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学生运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
    [30]包遵彭.中国近代青运动史[M].台北:潘米尔书店,1953.
    [31]包遵彭.中国青运动史[M].台北:正中书局,1974.
    [32]陈诚.告全团团员书领导青的正路[M].重庆,1939.
    [33]陈诚.三民主义青团之性质及其展望[M].出版地不详,1939.
    [34]陈诚.三民主义青团之宗旨及今后团务推进方针[M].出版地不详,1940.
    [35]陈国钧.中外社会运动比较研究[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
    [36]陈果夫.陈果夫先生有关教育文化之遗著选辑[M].台北,1971.
    [37]陈果夫.中国教育改革之途径[M].上海:正中书局,1947.
    [38]陈立夫.战时教育行政回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3.
    [39]陈立夫等.五四运动与现阶段青运动[M].重庆:青年出版社,1939.
    [40]陈少校.黑网录[M].香港:致诚出版社,1980.
    [41]陈天锡.戴季陶先生的生平[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
    [42]戴季陶.戴季陶先生文存[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9.
    [43]戴季陶.青年之路[M].重庆,1944.
    [44]邓元忠.三民主义力行社史[M].台北:实践出版社,1984.
    [45]独立出版社编.抗战文献[M].汉口:出版社不详,1938.
    [46]程舒伟.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7]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8]付春杨.民国时期政体研究(1925—1947)[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49]公安部档案馆编.在蒋介石身边八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
    [50]共青团北京市委、青运史研究室.北京青运动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51]共青团中央.中国青运动史[M].北京:中国青出版社,1984.
    [52]郭贵儒.从繁盛到衰败:大陆时期的中国国民党[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53]郭沫若.沫若自传[M].香港:三联书店,1978.
    [54]郭晓平.中国共青团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55]郭绪印.国民党派系斗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56]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7]教育杂志社编.学校风潮的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58]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9]孔庆泰.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60]李玉琦.中国共青团团史简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61]廖风德.学潮与战后中国政治[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4.
    [62]林天行编.中国政治内幕[M].上海:南华出版社,1948.
    [63]刘炳藜编.民族革命文选[M].上海:前途书局,1933.
    [64]刘健群.艰困少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
    [65]刘健群.银河忆往[M].台北:传记文学,1966.
    [66]吕芳上.从学生运动到运动学生:民国八至十八[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67]罗炳权、王慧君.解放战争时期的南京学生运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8]茅家琦等.百年沧桑:中国国民党史[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5.
    [69]牟乃弘.社会运动初稿[M].出版地不详:中央社会部,1942.
    [70]聂资鲁.国民党大陆失败论:对一个执政党迅速衰败的法哲学与政治哲学剖析[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71]祁刚利、傅国钧.中国国民党在革命大潮中的兴起与蜕变[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72]上海市青运史研究会.上海学生运动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73]邵鹏文、郝英达.中国学生运动简史:1919—1949[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
    [74]邵维正主编.战略防御转守为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5]邵元冲.玄圃遗书[M].台北:正中书局,1954.
    [76]施惠群.中国学生运动史:1945—1949[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77]孙科.孙科文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0.
    [78]汪朝光.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9]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80]王水湘.中国学生的光荣历程:近代中国学生运动简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81]吴耀麟.青训练之理论与实践[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
    [82]胥佩兰.沈崇事件和全国抗暴运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3]徐则骧.抗战与民众训练[M].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
    [84]延安时事问题研究会编.抗战中的中国政治[M].延安:新华书店,1940.
    [85]叶溯中等.三民主义青团[M].重庆:独立出版社,1939.
    [86]于学仁.中国现代学生运动史长编[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88.
    [87]余克礼、朱显龙.中国国民党全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88]袁继成等.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89]翟作君、蒋志彦.中国学生运动史[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90]张皓.派系斗争与国民党政府运转关系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91]赵和平、徐海法.中国学生运动史话[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92]郑洗、罗成全.毛泽东及其战友与延安时期青运动[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93]郑洗、罗成全.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1919—1979)[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94]朱汉国、杨群.中华民国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95]朱家骅.青团团务之进展[M].出版地不详,1939.
    [96]曹力铁.国民党在五卅运动中的作用[J].近代史研究,1989(3).
    [97]常家树.民主革命时期三次学生运动与中国现代历史的进程[J].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
    [98]陈廷湘.政局动荡与学潮起落——九一八事变后学生运动的样态及成因[J].历史研究,2011(1).
    [99]陈娆.五四运动与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J].中国近现代史研究2009(3).
    [100]陈瑞云.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副主席、总统、副总统、五院院长更迭年表[J].历史教学,1982(3).
    [101]陈一鸣.对沙文汉、陈修良领导上海青年学生运动的历史回顾[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1(5).
    [102]陈友良.留英学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J].安徽史学,2006(2).
    [103]程融扭.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大后方学生运动新高涨的标志——谈1945年浙大学生发表国是宣言的重要意义程[J].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
    [104]邓野.蒋介石关于“中国之命运”的命题与国共的两个口号[J].历史研究,2008(4).
    [105]高平叔.蔡元培与五四运动[J].民国档案,1986(3).
    [106]郭渊.“五四”时期黑龙江的学生运动[J].东北史地,2008(4).
    [107]洪岚.南京国民政府的国联外交(1937—1941)[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08]黄道炫.1980年代以来的大陆蒋介石研究[J].中国图书评论,2008(1).
    [109]黄华君.关于青年运动的若干认识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6(3).
    [110]黄延敏.对南京国民政府抗战精神动员的历史考察(1928—1937)[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11]江沛.南京国民政府意识形态管理剖析[J].民国档案,1993(3)
    [112]贾维.也论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动机问题——与马烈先生商榷[J].一九四○年代的中国,2007.
    [113]姜朝晖.关于民国时期教育独立论与教育救国论之间关系的探讨[J].学术论坛,2008(5).
    [114]姜朝晖.民国时期学潮问题的别样解读——关于教育与救国关系的再思考[J].历史教学,2008(6).
    [115]姜朝晖.学潮的变相与五四运动学术文化价值的提升[J].德州学院学报,2009(5).
    [116]金志堑、苏颂兴.新时期青年运动的方向[J].青年研究,1984(4).
    [117]李文.二战后东亚学生运动的生成与意义[J].当代亚太,2008(5).
    [118]李云峰.论九一八事变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119]力平.再现半个世纪前的北京学生运动[J].瞭望新闻周刊,1996(18).
    [120]梁军.浅析中国现代史上学生运动的特点与经验[J].史学月刊,1987(6).
    [121]梁文芳.中国近代学生运动中大学校长的指导思想及其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6(3).
    [122]梁丽萍.国民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与失败[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5).
    [123]廖义军.信仰危机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灭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124]林敬文.刘渭章.郑彦文.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学生运动史概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
    [125]刘杰.试析1945—1949年国民党当局对学生运动的策略[J].历史教学,1988(7).
    [126]陆水明.民主革命时期的学生运动[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2).
    [127]罗志田.北伐前数年胡适与中共的关系[J].近代史研究,2003(4).
    [128]罗志田.因相近而区分:“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一[J].近代史研究,2005(3).
    [129]马亮宽.傅斯年与昆明“一二·一”运动[J].国民档案,1991(4)
    [130]马烈.三民主义青年团与国统区学生运动[J].国民档案,2003(3).
    [131]马烈.试析蒋介石成立三青团的原始动机[J].民国档案,1996(4).
    [132]马振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思想理论简析[J].国民档案,2003(1).
    [133]欧阳军喜.学运与党争:以1937年北平“五四事件”为中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34]欧阳雪梅.新生活运动与明耻教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135]钱李仁.解放战争时期上海中学学生运动是第二战线的重要方面军[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2(8).
    [136]秦建君.“七君子”事件大事记[J].民国档案,1988(2).
    [137]秦英君.蒋介石思想研究[J].民国档案,1990(2).
    [138]秦英君.蒋介石与中国传统文化[J].史学月刊,1999(2).
    [139]曲凯南.朱家骅传[J].民国档案,1991(2).
    [140]沙健孙.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J].近代史研究,1987(2).
    [141]盛代民.老师陈梅影和学生运动[M].武汉文史资料,2006(2).
    [142]宋建新.解放战争时期福州党组织领导的学生运动[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2).
    [143]汪朝光.蒋介石与1945年昆明事变[J].近现代史研究,2009(3).
    [144]王国胜、张焕琴.试论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特征[J].中国青年研究,1992(3).
    [145]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一九二○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J].历史研究,2004(5).
    [146]王奇生.论国民党改组后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J].近代史研究,2000(2).
    [147]王雅文、赵贺春.解放战争时期的沈阳学生运动述议[J].辽宁大学学报,1994(6).
    [148]魏久明.抗日战争中青年运动的地位、贡献和启示[J].中共党史研究,1995(6).
    [149]魏久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运动[J].青年研究,2001(7).
    [150]魏久明.中国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J].中共党史研究,1993(5).
    [151]问军政.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的历史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3(5).
    [152]熊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学生运动短暂沉寂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9(10).
    [153]严爱云.抗战时期党领导下的上海青年学生运动[J].当代青年研究,1995(2).
    [154]杨奎松.“容共”.还是“分共”?——1925年国民党因“容共”而分裂之缘起与经过[J].近代史研究,2002(4).
    [155]杨奎松.孙中山与共产党——基于俄国因素的历史考察[J].近代史研究,2001(3).
    [156]杨奎松.武汉国民党的“联共”和“分共”[J].近代史研究,2007(2).
    [157]杨奎松.一九二七年南京国民党“清党”运动研究[J].历史研究,2005(6).
    [158]叶志麟.解放战争时期的学生运动[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
    [159]于红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七七事变]前后的广州[J].广东党史,1997(4).
    [160]袁素莲.第二条战线研究综述[J].中共党史研究,1996(2).
    [161]袁素莲.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转变及对抗战的影响[J].齐鲁学刊,2000(4).
    [162]岳建功.解放战争时期成都的学生运动[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
    [163]岳谦厚.“五四”前后中国学生运动之考察[J].社会科学评论2009(1).
    [164]张春英.论解放战争的第三条战线[J].中共党史研究,1989(4).
    [165]张福运.战后收复区反甄审运动的历史地位[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
    [166]张皓.1928—1937年国民党“以党治国”政治体制运作的基本轨迹[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4).
    [167]张江明、吴逸民、李坚、曾建昭.中山大学在坪石时期(1940—1945)的学生运动[J].山东大学学报,1989(4).
    [168]张静星.论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上海学生运动[J].当代青年研究,1990(3).
    [169]张军.民国时期的大学校长与学生运动及其办学理[J].求索,2007(4).
    [170]张太原.20世纪30年代的文实之争[J].近代史研究,2005(6).
    [171]张兴民.论蒋管区学生运动的历史地位[J].云南学术探索,1993(4).
    [172]赵飞飞.殷昭鲁.战后国民政府整合教育资源的尴尬尝试——以教育甄审为中心的考察[J].贵州文史丛刊,2007(2).
    [173]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9(1).
    [174]左双文.1946年沈崇事件:南京政府的对策[J].近代史研究,2005(1).
    [175]陈奇杰.解放战争时期天津学生运动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7.
    [176]甘迎春.解放前中央大学的学生运动——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主视角考察[D].扬州大学,2008.
    [177]高永昌.青年共产国际与中国青年运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78]顾荣.19451949年中国国民党执政方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8.
    [179]郭斯佳.20世纪60年代中、法学生运动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180]郭秀艳.民国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181]贾海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年学生运动研究(1927—1937)[D].山东大学,2004.
    [182]黎瑛.权力的重构与控制:新桂系政府行政机制和政府能力研究(192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8.
    [183]乐炳南.日本出兵山东与中国排日运动[D].台湾大学,1976.
    [184]李德民.论蒋介石的民族主义(1927—1937年)[D].湖南师范大学,2007.
    [185]李献力.中国青年党的抗战建国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
    [186]李晓燕.国共两党与1937年前后陕西国统区的学生运动[D].陕西师范大学,2007.
    [187]罗利华.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演变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8.
    [188]马丽.国民党大陆政权崩溃研究——以共产党的成功建国为视角[D].山东大学,2008.
    [189]马武玲.略论山西学生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基本经验(1919—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00.
    [190]汤云丽.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学的学生运动[D].河北师范大学,2005.
    [191]王彤宇.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党化教育”研究——以教育领域为中心[D].河北师范大学,2006.
    [192]吴冬冬.20世纪60年代美国右翼学生运动初探——以美国青年争取自由组织为中心[D].浙江大学,2007.
    [193]徐燕.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初探(1922—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8.
    [194]张辰源.南京十年国民党的文化统治政策[D].吉林大学,2003.
    [195]赵娜.南京国民政府战时训育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
    [196]周韬.南京国民政府文化建设研究(1927—1949)[D].吉林大学,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