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四川佛教地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宋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历史时期,在这一宏阔历史背景之下,佛教在四川这样一个地理单元相对独立的区域环境内向上发展渐臻鼎盛。分析此一时期四川佛教发展空间分布和演变趋势对于丰富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议题及探讨佛教区域传播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寺院和石刻构成佛教宏传的道场体系,僧人和俗人作为布道的主体和受体构成佛教传播的“渡乘”体系,四者共同构成了佛教流布和佛教感知的一个完整系统。在这一理论基础上,文章选取寺院、石刻、高僧和艺文(其作者为俗人)作为重点要素以考察唐宋时期四川佛教发展相关情况。
     唐宋四川佛教寺院分布。主要以唐宋时期史料和相关方志记载为依据,分别对唐宋两代四川各府州的寺院分布进行整理和统计,总结分布特点,探讨寺院分布与人口和府州等级关系。总体说来从唐至宋,四川寺院分布区域扩大,内涵加深。在这一过程中,人口与府州等级所反映的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寺院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唐宋四川石刻分布。利用相关考古资料并结合笔者考察实际,在古地理单元基础上,对唐宋时期四川佛教石刻分布进行梳理,总结分布特点,探讨石刻分布与寺院关系。唐代至宋代,四川石刻分布区域相对缩小,但影响力大,因而在全国佛教石刻活动几近停滞的背景下,其实是四川佛教发展进步的表现。
     唐宋四川高僧分布。主要以相关僧传为统计口径,从籍贯和驻锡两个方面对高僧地理分布进行考察。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分别总结唐宋时期四川高僧地理分布情况,探讨该地理分布特点和寺院分布与石刻分布的关系。从籍贯看,唐代至宋代,四川高僧籍贯分布区域拓展,数量上升,相关府州产生高僧数量增多;从驻锡看,唐代至宋代,成都府地区、绵剑地区、梓遂地区驻锡高僧数量下降明显,川东峡江地带驻锡僧人数量一定程度增多,眉嘉地区驻锡高僧数量上升明显。二者共同说明唐代至宋代,四川佛教由部分区域向更多区域发展的过程。
     唐宋四川佛教艺文分布。以相关诗文集、金石材料和方志为主要依据分别对唐宋四川各府州佛教艺文分布进行整理,分析特点,探讨艺文与寺院、石刻和高僧的关系。唐代至宋代,佛教艺文地理分布在空间上拓展,内涵上加强。整体而言,除个别州数据有所下降外,其余诸府州数据都程度不等地增加。以成都为核心的成都府地区,以嘉州为核心的眉嘉地区,以昌州为代表的昌普地区艺文分布数量增幅明显。利州地区、巴州地区艺文分布数量一定程度下降,而峡江地带艺文分布数量有所上升。
     总体而言,从寺院、石刻、高僧和艺文分布变迁情况看,唐宋时期四川佛教发展在全国佛教尤其是北方佛教式微的背景下呈现整体向上的趋势。这样的分布特点和发展趋势主要和三大方面因素相关,即重要的区域位置、外在的人文动力和佛教自身特点与世俗化。这种趋势及其与诸因素关系反映了相对封闭地理单元内佛教传播的一般规律,也从个案缩影的角度印证了伴随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的过程。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ere the historical periods in which China's economy and culture center headed to south, under the far-reaching historical background, Buddhism in Sichuan province whose geographical unit was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developed smoothly within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tendency of the development period in Sichuan Buddhist has a vital significance for enriching China's economy and culture center headed south issue as well as discussing regional spread of Buddhism.
     Temples and stone carvings of Buddhism macro system of dojo, dignitaries and laymen as the subject of the sermon and receptors constitute the spread of the buddhist system of "cross multiply", four of which consist the spread of Buddhism and buddhist perception of a complete system. Based on this theory, the article selects temples, stone carvings, dignitaries and art (its author is layman) as a key element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Buddhism development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Tang and Song Buddhist temple distribu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It mainly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ata and relevant chronicles respectively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hen the Sichuan government state temple distribution of sorting and counting, summariz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temple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state level. Overall speaking from tang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Sichuan temple distribution areas were expanded and the connotations were deepened. In this process, the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at reflected by population and government state level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emples.
     The distribution of Sichuan stone carving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Using relevant archaeological data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uthor's actual investigation, in ancient geographical unit, analyzes the Sichuan Buddhist stone carving distribution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summarize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on and carved stone temple relationship.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Sichuan stone carving distribution area relatively narrowed with larger influence. Because of the background that national buddhist stone carving activities almost stagnant, in fact, it was the performance of Sichuan buddhist progress.
     The distribution of Sichuan dignitarie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t mainly related to the monk for statistical caliber, from the native place and dignitary residence, the dignitary distribu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two dimensions. Through the sorting,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summarized respectively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monks in Sichuan provinc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temple distribu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tone carvings. From the native place look, the tang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monks in Sichuan native distribution area expanded and increased, and the relevant state made the dignitary quantity increased. From the dignitary residence, the tang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Chengdu area, Mianjian area, Zisui area the dignitary numbe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northern Sichuan XiaJiang zone the dignitary increased to a certain degree, and the number of dignitaries had risen significantly in the Meijia area. The two elements jointly show the process of Sichuan Buddhism has expanded from part areas to more areas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The distribution of Sichuan Buddhist art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Related to the poem collections, the stone materials and local history records as the main basi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y respectively in Sichuan province government state distribution of buddhist art collection, analysis the characteristics,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t and temples, stone carving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ierarch.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song dynasty, buddhist art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has developed in space and strengthened in connotation. On the whole, in spite of a few individual state data fell outside, the rest of the house state data increased in different ways. In Chengdu is the core of the Chengdu house area to Jiazhou is the core of the Meijia area to prosperous state as a representative of prosperous general areas and to real talent, state of the art, mainly XiaJiang zone distribution quantity increase obviously. In Lizhou area and Bazhou area the art distribution quantity had a certain degree of decline, and Xiajiang zone the number of art distribution increased.
     In general, from the temples, stone carvings, dignitaries and art distributions and changes,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n Sichuan buddhist development throughout the country especially in the northern Buddhism declin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esent the overall upward trend. Such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relate to the main three factors, namely the important region position, the exter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Buddhism characteristics and secularization. This trend and its relevant factors reflect the relatively closed geographical unit within the general regulation of Buddhism spread, and it also proved the process of economy and culture center headed to south by some cases miniatures.
引文
1 梁启超.中国佛教研究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 梁启超.中国佛教研究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7。
    3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4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6 黄忏华.中国佛教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4。
    7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 郭鹏.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M].济南:齐鲁书社,1986。
    9 郭鹏.隋唐佛教[M].济南:齐鲁书社,1980。
    10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一、二、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1 杜继文.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 吕澂著.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234。
    2 潘桂明.中国的佛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一卷·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340。
    4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二卷·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160。
    5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二卷·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528。
    6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三卷·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787。
    7 方立天.中国佛教简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8 范文澜.唐代佛教[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9 陈文英.中国古代汉传佛教传播史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10 黄海涛.明清佛教发展新趋势[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11 [日]羽溪了谛著,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 [日]镰田茂雄著,郑彭年.简明中国佛教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13 [美]伊佩霞著,赵世瑜等译.剑桥中国插图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14 [英]约翰.布克主编,王立新等译.剑桥插图宗教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15 黄敏枝.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0。
    16 蓝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
    1 宋玉波.佛教中国化历程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4。
    2 陈硕炫.琉球佛教初探f 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3 党燕妮著.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间佛教信仰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
    4 华方田.澳门佛教的起源与发展[J].世界宗教研究,1999(4)。
    5 华方田.东晋十六国佛教[J].佛教文化,2003(5)。
    6 华方田.佛法东来——汉魏西晋佛教[J].佛教文化,2003(6)。
    7 华方田.两宋佛教.佛教文化[J].2004,(2)。
    8 华方田.明代佛教及明末四大高僧[J].佛教文化,2004(3)。
    9 华方田著.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J].佛教文化,2005(1)。
    10 华方田.中国佛教宗派——三论宗[J].佛教文化,2005(2)。
    11 华方田.中国佛教宗派——唯识宗[J].佛教文化,2005(3)。
    12 华方田.中国佛教宗派——华严宗[J].佛教文化,2005(4)。
    13 华方田.中国佛教宗派——净土宗[J].佛教文化,2005(5)。
    14 华方田.中国佛教宗派——律宗[J].佛教文化,2005(6)。
    15 王瑞霞.北朝晚期古青州地区的佛教信仰[J].敦煌研究,2007(6)。
    16 李兴平.古代塔里木盆地佛教的传播及盛兴[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1)。
    1 王汀生,王延红.广东佛教的传播和发展[J].广州师院学院(社会科学版),1997,(4)。
    2 高士荣,杨富学.汉传佛教对回鹘的影响[J].民族研究,2000,(5)。
    3 杜斗城,杨富学.河西回鹘之佛教[J].世界宗教研究,1997,(3)。
    4 黄大年.略论辽东佛教传布[J].佛学研究,2002(11)。
    5 傅永寿.南诏地方化佛教的崛起.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6 廖国一.浅谈佛教在广西的传播及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7 崔红芬.浅析西夏河西佛教兴盛的原因.敦煌学辑刊[J].2005,(2)。
    8 崔红芬,文志勇.西夏的灭亡及西夏佛教对蒙元时期河西地区的影响[J].敦煌学辑刊,2006,(1)。
    9 公维章.元明清时期的敦煌佛教[J].敦煌学辑刊,1999,(2)。
    10 公维章.麴氏高昌佛教述论[J].敦煌学辑刊,1998,(1)。
    11 才吾加甫.汉代佛教传入西域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2 才吾加甫.柔然时期的新疆佛教[J].西北民族研究.2002,(4)。
    1 才吾加甫.藏传佛教在新疆卫拉特蒙古的传播及发展[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2 内玛才让,才吾加甫.论藏传佛教文化在新疆的传播[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 才吾加甫.元明时期的新疆藏传佛教[J].西域研究,2007,(3)。
    4 崔红芬.藏传佛教各宗派对西夏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
    5 贾学锋.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与发展[J].西藏研究,2003,(2期。
    6 唐景福.藏传佛教在土族和裕固族中的传播与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1996,(1)。
    7 韩官却加.佛教在藏区的复兴与青海丹斗寺[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8 韩官却加.佛教在后弘期的复兴和发展[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9 韩官却加.格鲁派在青海蒙古民族中早期传播及其作用[Jl.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1)。
    10 翟存明.简述藏传佛教在土族地区的发展历史[J].西藏研究.2001.(2)。
    11 蒲文成.青海是藏传佛教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源头[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1 崔红芬.西夏时期的河西佛教[D].兰州: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
    2 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
    3 吕玲玲.宋以来藏传佛教在五台山地区的传播历史考略[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
    4 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5 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 费咏.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7 王骁勇.天水地区石窟分布及其艺术特征[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3)。
    8 [日]八木春生.关于中国成都地区的佛教造像——以520~540年间造像为中心[J].敦煌研究,2003,(3)。
    9 苏钰.中国早期佛教图像地域特征及其成因初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
    10 张奴寰.中国佛塔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 赵克礼.陕西古塔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 张俊.云南古塔建筑fMl.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8。
    3 李桂红.中国汉传佛寺建筑与佛教传播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12)。
    4 崔正森.山西古塔的考察[J].佛学研究,1997,,(6)。
    5 魏文斌.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9。
    6 卢云.汉晋文化地理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7 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8 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9 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1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张力仁.文化交流与整合——河西走廊文化地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 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河陇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4 刘锡涛.宋代江西文化地理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1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史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史稿(李启文·整理说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 李映辉.唐代佛家地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4 介永强.西北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以寺院为中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1 严耕望.唐代佛教之地理分布[J].民主评论,1953,(12)。
    2 严耕望.南北朝时代五台山之佛教[A].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纪念汤用彤先生诞辰百周年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 李洁华.唐宋禅宗之地理分布[J].新亚学报,1980。
    4 曹尔勤.唐长安的寺观及有关的文化[A].中国古都研究(第1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5 辛德勇.唐高僧籍贯及驻锡地分布[A].唐史论丛(第4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6 辛德勇.长安城寺院的分布与隋唐时期的佛教[J].文史知识,1992,(6)。
    7 张弓.唐代佛寺群系的形成及其布局特点[J].文物,1993,(10)。
    8 张伟然.湖北省境东晋南北朝的佛教传输与义学分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9,(4)。
    9 张伟然.湖南隋唐时期佛教的地理分布[J].佛学研究,1995,(1)。
    10 李映辉.东晋至唐代衡山佛教的发展[J].求索,2004,(4)。
    11 李映辉.经济、人口、历史传承与佛教地理分布——以唐代为例[J].求索,2003,(1)。
    12 李映辉.论唐代高僧游徙的空间分异[J].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4,(2)。
    1 李映辉.试论自然、区位条件与佛教地理分布——以唐代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4,(3)。
    2 李映辉.唐代佛教石刻的区域分布[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3 李映辉.唐代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4)。
    4 李映辉.唐代佛教著述的时空分布特征[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1)。
    5 李映辉.唐代高僧籍贯的地理分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3)。
    6 李映辉.唐代高僧驻锡地的地理分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2期。
    7 介永强.我国西北地区佛教文化重心的历史变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8 介水强.论我国西北佛教文化格局的历史变迁[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4)。
    9 林拓.福建早期宗教信仰的地域形态[J].宗教学研究,2004,(2)。
    10 林拓.唐代以前福建宗教信仰的地域分布格局[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1)。
    11 朱普选.佛教入藏及其演变的环境考察[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1 朱普选.山与藏传佛教寺院建筑[J].青海民族研究,1997,(4)。
    2 朱普选.宋代藏传佛教及其在青海的传播[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 张春燕.从S·529《诸山圣迹志》看五代佛寺的分布及其原因[J].敦煌学辑刊,1998,(2)。
    4 魏松峤,李江海.五台山自然环境对佛教发展的影响[J].佛学研究,2006,(1)。
    5 吕建福.佛教世界观对中国古代地理中心观念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6 蒲文成.河湟地区藏传佛教的历史变迁[J].青海社会科学,2000,(6)。
    7 张伟然.中国佛教地理研究史藉述评[J].地理学报,1996,(4)。
    8 张伟然.评《汉唐佛寺文化史》——从历史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观察[J].学术界,2000,(2)。
    9 张伟然,聂顺新著.也谈唐代佛教寺院分布的辑补——兼析敦煌文书《诸山圣迹志》的史料价值[J].世界宗教研究,2008,(2)。
    10 介永强.历史宗教地理学刍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 李敬洵.四川通史(第三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2 贾大泉主.四川通史(第四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3 陈世松.四川通史(第五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4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5 温玉成.蜀汉至隋代的四川佛教.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1,(1)。
    6 段玉明.西南寺庙文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7 袁庭栋.四川文化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9。
    8 项一峰.试论天水与四川佛教石窟之关系[J].敦煌学辑刊,2002,(2)。
    9 向世山.四川佛教的模式、特点及其历史地位[J].中华文化论坛,1999,(4)。
    10 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11 胡文和.四川佛教石窟中立体表现的唐代建筑[J].西北美术,1997,(2)。
    12 李良.四川石窟、摩崖造像综述[J].四川文物,2001,(4)
    13 方燕.四川宗教石刻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和建议[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1[美]王静芬著,郭春萍译.四件四川佛教石雕和净土图像在中国的起源[J].敦煌研究,2002,(2)。
    2 霍玉华.巴中石窟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5。
    3 李桂红.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3。
    4 常艳.成都南朝佛教造像中的伎乐图像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6。
    5 韩坤.峨眉山及普贤道场研究[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7。
    6 刘成.四川唐代天龙八部造像图像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硕上论文,2004。
    7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 辛德勇.唐高僧籍贯及驻锡地分布.唐史论从(第4辑)fAl.西安:三秦出版社,1988。
    9 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10 蓝勇.魏晋南北朝隋唐佛教传播与“西南丝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拔版),1992,(2)。
    11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2 王开队.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公元8世纪—1949年)[D].广州: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1 “寺”在先秦是阉人(即宦官)的专称。秦时,以寺宦任外廷之职,遂将寺宦任职之所通称为“寺”。至汉推行“三公九卿”制度,“九卿”又称“九寺大卿”,官署均以“寺”称。稍后,“寺”又成为一般官署的代称。此一词义的泛化,为佛教传入后以此命名佛教活动场所提供了前提。段玉明.西南寺庙文化·导言[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2。
    2 段玉明.西南寺庙文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
    3 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7。
    4 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86。
    5 (北齐)魏收.魏书(卷114释老志)[Z].北京:中华书局,1974:3029。
    1 (梁)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5释法和)[z].北京:中华书局,1992:189。
    2 (梁)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6释慧持)[Z].北京:中华书局,1992:230—231。
    3 (梁)释宝唱撰,(1日本)宗性摘抄.名僧传钞.见(梁)慧皎撰,朱恒夫,王学钧,赵益注译.高僧传·附录[Z].西安:陕两人民出版社.2010:837。
    4 (梁)释宝唱撰,(日本)宗性摘抄.名僧传钞.见(梁)慧皎撰,朱恒夫,王学钧,赵益注译.高僧传·附录[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838。
    5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2晋蜀三贤寺释僧生)[Z].北京:中华书局,1992:461。
    6 (梁)释宝唱撰,(日本)宗性摘抄.名僧传钞.见(梁)慧皎撰,朱恒夫,王学钧,赵益注译.高僧传·附录[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851。
    7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1宋成都释道法)[Z].北京:中华书局,1992:420。
    8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第11宋蜀安乐寺释普恒)[Z].北京:中华书局,1992:421。
    1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2宋蜀武担寺诗僧庆)[Z].北京:中华书局,1992:454。
    2 (梁)释宝唱撰,(日本)宗性摘抄.名僧传钞.见(梁)慧皎撰,朱恒夫,王学钧,赵益注译.高僧传·附录[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844。
    3 (梁)释宝唱撰,(日本)宗性摘抄.名僧传钞.见(梁)慧皎撰,朱恒夫,王学钧,赵益注译.高僧传·附录[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846。
    4 (梁)释宝唱撰,(日本)宗性摘抄.名僧传钞.见(梁)慧皎撰,朱恒夫,王学钧,赵益注译.高僧传·附录[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846。
    5 (梁)释宝唱撰,(日本)宗性摘抄.名僧传钞.见(梁)慧皎撰,朱恒夫,王学钧,赵益注译.高僧传·附录[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849。
    6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8齐蜀齐后山释玄畅)[Z].北京:中华书局,1992:314—315。
    7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7齐蜀灵建寺释法琳)[Z].北京:中华书局,1992:437。
    8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2宋蜀武担寺诗僧庆)[Z].北京:中华书局,1992:454。
    9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8齐蜀齐后山释玄畅)[Z].北京:中华书局,1992:314—315。
    10 方立天主编,华方田副主编.中国佛教简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64。
    1 范文澜先生没有对“寺院”和“寺庙”这两个词进行区别,从其全书来看,其“寺庙”的含义与本文所讲“寺院”的含义是一样的。范文澜.唐代佛教[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4。
    2 《方舆胜览》卷51《佛寺·安福寺塔》:“《成都志》:‘大中间建塔,十有三级。李顺之乱,塔毁于火。祥符间重建,仍十有三级。初取材岷山,得青石,中隐白画浮屠像十有三级,梁柱栏楯皆历历可观。此建塔之神异也。”据此,疑有安福寺。(宋)祝穆.方舆胜览(卷51)[Z].北京:中华书局,2003:912。
    3 《续高僧传》卷13《玄续传》记为“宝园寺”,疑宝园寺与宝元寺为同一寺。
    4 符载文云:“梵阁龟城犀浦之间,背郭六七里而遥,摆喧傲俗,已有真趣”,据此,寺当在成都府。(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689符载·梵阁寺常准上人精院记)[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128。
    5梵安寺在成都县西南五里,与杜甫草堂相接,本名浣花寺,大历中建,宋时祷雨有验,改今名,俗呼草堂寺。据此知梵安寺唐时为浣花寺。嘉庆重修一统志(第25册卷385成都府二·寺观)[Z].北京:中华书局,1986:19344。
    1 《全唐诗》卷42卢照邻有《石镜寺》诗。李云逸《卢照邻集校注》卷二注云:“石镜寺,在成都城北武担山。,,李芳民先生引《华阳国志》、《太平寰宇记》等,考证寺初建十梁代,系存于成都府。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65。
    1 《方舆胜览》:(崇庆府)龙华山,《唐诗纪事》:“郭震留题云‘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有读书堂。据此,知龙华山有寺,但名不可考。(宋)祝穆.方舆胜览(52)[Z].北京:中华书局,2003:929。
    2 《舆地纪胜》:“《如舜禅师碑铭》在金堂龙槐院,唐节度使杜惊撰。”据此,疑龙槐院存于唐。王象之.舆地纪
    1 《舆地纪胜》:水陆院,在北岩。有唐杨炯官寮十八人赞,李商隐、李潮石刻。据此,疑寺存于唐。王象之撰.舆地纪胜(卷154)[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631。
    1 《方舆胜览》:栖岩寺有李洞读易洞。洞,雍州人,避朱泚之难入蜀,于大云山凿石为洞,读易其中,尝师事贾岛。据此,知栖岩寺存于唐。(宋)祝穆.方舆胜览(卷63)[Z].北京:中华书局,,2003:1110。
    2《舆地纪胜》:飞泉山院碑。唐神龙元年立,在超觉寺。”据此,知飞泉山院存于唐。(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0)[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488。
    1 《嘉庆重修一统志》:“罗汉寺在荣昌县南,有唐明皇御制石刻。”据此,疑罗汉寺存于唐。嘉庆重修一统志.(第25册卷388重庆府二·寺观)[Z].北京:中华书局,1986:19538。
    2 《舆地纪胜》:“演教院碑在昌州旧基。院有断碑,载唐咸通岁县令唐允中建。”据此,疑寺由唐允中建于唐咸通间。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61)[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888。
    3 《舆地纪胜》:壁州山寺记,大唐中和岁次癸卯,丞相郑畋作。据此,知寺存于唐,唯名无考,权名壁州山寺。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7)[Z].北京:中华书局,2003:5489。
    4 《舆地纪胜》:龙兴寺碑在通江县南一里龙兴寺。唐壁州刺史郑凝绩之父郑畋作。乾符中,郑凝绩侍养其父畋于壁时所作也。据此,知龙兴寺存于唐。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7)[Z].北京:中华书局,2003:5488。
    5 《舆地纪胜》:唐严武乞赐山南寺表。乾元三年。据此,知山南寺存于唐。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7)[Z].北京:中华书局,2003:5489。
    1 按,开元寺又名东寺。《方舆胜览》:丹阳集云:“元、白齐名,有自来矣。盖元微之写白居易诗于阆州东寺壁,白居易写元诗百篇合为屏风,更相倾慕如此。”居易诗云:“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向谁。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祝穆.方舆胜览(卷67)[Z].北京:中华书局,2003:1176。
    2 《舆地纪胜》:光圣寺在相如县南四十里。旧传为司马长卿故宅,有石记,漫不可读,父老尚知其为陈子昂之文。据此,疑寺存于唐。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6)[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707。
    3 按,《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四下有“果州”目,但具体内容阙,依据《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宋之相如县在唐属果州。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52—53。
    4 《舆地纪胜》:龟山。在岳池县东南三十里。最高大,有寺。乾道初,寺僧掘土得金刚石像,背镌“开成四年”字。“开成”乃唐文宗年号,据此,知寺存于唐,唯名不可考。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65)[Z].北京:中华书局,2003:4996。《蜀中名胜记》载岳池县有龟山寺,当与《舆地纪胜》记载之龟山有寺为同一寺。
    5 按,《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四有“果州”目,但具体内容阙,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元和方镇图”,宋之岳池县在唐属果州。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52—53。
    6 《舆地纪胜》:景福寺在良山之大蓬山后。蜀李特隐此山,方志以为类海中之蓬莱,故名。元祐中,何彦国诗云:“山留灌木冬常茂,岩抱阴云冻不开。沧海未干徐福死,更于何处觅蓬莱。”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8)[Z],北京:中华书局,2003:5527。又记:景福寺碑。在良山县南十里大篷山上。有唐昭宗天复八年修寺碑。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8)[Z].北京:中华书局,2003:5536。据此,知寺存于唐。
    7 按《元和郡县图志》,蓬州属山南西道,然其具体所领县无记。今据《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下》上编第十三章《山南西道》:“(贞观)十三年,蓬州领安固、宕渠、咸安、大寅、仪陇、伏虞六县,治安固县。”“天宝元年,改为咸安郡,以咸安县为名,改安固县为良山县。”“(至德)二载,避安氏名姓,改为蓬山郡,以蓬山为名,改咸安县为蓬山县。”“广德元年,改大寅县为蓬池县。”由此知,蓬山县、蓬池县和良山县属蓬州。郭声波.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下[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864。
    1 《嘉庆重修一统志》:“光福寺在西昌县南十里,唐天祐中建,旧名泸山寺,明正统中改名。”据此,知该寺唐建,或名泸山。嘉庆重修一统志(第26册卷401宁远府二·寺观)[Z].北京:中华书局,1986:20147。
    2 按,清代西昌县属唐嶲州。任乃强,任建新.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Z].成都:巴蜀书社,2002:161:。3 《方舆胜览》:陆务观有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诗:“中原草草失承平,戍火胡尘到两京。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寺门听江声甚状。据此,知龙兴寺存于唐。祝穆.方舆胜览(卷61)[Z].北京:中华书局,2003:1074。
    4 按,《元和郡县图志》无万州记载,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元和方镇图“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宋之咸淳府在唐属山南东道之忠州。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52—53。
    1 《方舆胜览》:黄鲁直云,“万州之下岩,唐末有刘道者,闻道于云居应禅师,为开岩第一祖,法号道微,自凿石龛,曰:“死便藏龛中,不用日时”门人奉其命。二百年来,游者题诗不可胜读,莫能起此开岩者,故予作诗表见之。云:“空岩静废钟声响,古木倒挂藤萝昏。摸到苍崖锁灵骨,时应持钵到诸村。”据此,疑万州之下岩有寺,寺乃唐末刘道建。祝穆.方舆胜览(卷59)[z].北京:中华书局,2003:1044。
    2 《方舆胜览》:郑谷渠州汧江寺作:“退居潇洒寄禅关,高挂朝簪静室间。孤岛暂留双鹤歇,五云争放二龙闲。轻舟共泛花边水,野屐同登竹外山。仙署金闺虚位久,夜清应梦近天颜。”郑谷为唐人,据此,知汧江寺存于唐。祝穆.方舆胜览(卷59)[Z].北京:中华书局,2003:1126。
    1 杨家骆.大足石刻考察团纪略之一[J].文物周刊,1947(20)。转引自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大足石刻艺术研究所编.大足石刻铭文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5。
    1 《舆地纪胜》载宝峰院在贵平县。《元丰九域志》:“熙宁五年省贵平、籍二县入成都府广都县。”据此,贵平县之寺院当在成都府。(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卷7陵井监)[Z].北京:中华书局,1984:320。
    2 《舆地纪胜》载观音寺在籍县。《元丰九域志》:“熙宁五年省贵平、籍二县入成都府广都县。”据此,籍县之寺院当在成都府。(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卷7陵井监)[Z].北京:中华书局,1984:320。
    1 《方舆胜览》:象耳山,在彭山县。有杨佑甫《十事记》:“一曰象耳山。二曰彭祖宅。三曰大悲道场。四曰宝现、磨针二溪。五曰太白书台,有石刻。太白留题云:“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也。”六曰师俉、志栖二大士会昌寺。七曰薛、范二诗。八曰龙池、蟹泉。九日千岁松柏。十曰石恪画护法身。”据“大悲道场”,疑象耳山有寺,且主信仰观音,唯寺名不可考。(宋)祝穆.方舆胜览(卷53眉州·山川·象耳山)[Z].北京:中华书局,2003:947—948。《蜀中名胜记》载眉州有象耳山寺,疑两书记载为同一寺。
    2 《方舆胜览》:中岩,在青神县,诺距罗尊者道场。游者渡江入岩口。有唤鱼潭。循山三里许始至寺中有罗 汉洞,即牛头以木扣石笋处。据此,知眉州中岩有寺,唯寺名不可考。(宋)祝穆.方舆胜览(卷53眉州·山川·中岩)[Z].北京:中华书局,2003:948。
    1 《方舆胜览》:查山,去永康县五里,上有寺。据此,知有寺但名不可考。(宋)祝穆.方舆胜览(卷52)[Z].北京:中华书局,2003:929。
    2 《方舆胜览》:翠围山,在永康县西八里。上有院。前有绳桥,乃古王仙柯烧丹之处。据此,疑山有寺院,但名不可考。此院亦有可能为道院,因文中有“乃古王仙柯烧丹之处”。不过,历史时期,尤其是四川的宋代,宫观变为寺院的情况也是较多的。加之,在《方舆胜览》中,“院”一般指寺院。故此翠围山上之无名院为寺院的可能性更大。祝穆.方舆胜览(卷52)[Z].北京:中华书局,2003:929。
    1 《舆地纪胜》:“广福寺有南北寺,并在军城。”据此,名其为南广福寺、北广福寺。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2)[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571。
    1 《舆地纪胜》:五花水,在神泉县北十里,有古院,石为方池,泉进石逢中,方才涓涓,出院数步汇为池,有三步为溪,又十步可运舂磨矣。据此疑有寺院,唯名不可考。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2)[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570。
    1 《方舆胜览》:阿吒山,在洪雅县西四十里,有寺,镌石罗汉一百八身。据此,知嘉定府洪雅县有寺,唯名可不考。祝穆.方舆胜览(卷52嘉定府·山川·阿吒山)[Z].北京:中华书局,2003:938。
    1 《方舆胜览》:白鹤山,在城西八里。常璩曰:“临邛名山曰四明,亦日群羊,即今白鹤也。汉胡安尝于山中乘白鹤仙去,弟子即其处为白鹤台。”魏华父《营造记》曰:“州之西直冶城十里所,有山曰白鹤,林麓苍翠,江流萦纡,蔚是州之望山,故为浮屠之宫。自隋、唐迄今,庵院凡十四所。远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近有常公谏议读书之庵;泉有滴珠,树有木莲;白鹤有台,玉兔有踪;中峰信美、平云之观,西岩翠屏万竹之境;皆山中胜处。壁间绘像,率范琼、杜措、邱文播诸人名笔,虽丹青剥落,而笔法俱在。”据“故为浮屠之宫。自隋、唐迄今,庵院凡十四所。”疑白鹤山上有寺,但具体数不可考,名亦不可考,出于统计的需要,并考虑临邛境内已有寺院,权系一所。祝穆.方舆胜览(卷56邛州)[Z].北京:中华书局,2003:995。
    1 《舆地纪胜》:大云寺,在卢山县北一里之大云山。石上镌凿千佛,其所刻年号则开元间造。据此,知大云寺在卢山县。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47雅州)[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396。
    2 《舆地纪胜》:石佛,在荣经县大云寺,上有镌字,云隋仁寿二年置。据此,知大云寺在荣经县。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47雅州)[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394。
    1 《方舆胜览》:北岩,在州北。有寺及洞。据此,知北岩有寺,但名不可考。祝穆.方舆胜览(卷52简州)[Z].北京:中华书局,2003:933。
    1 《舆地纪胜》:龙兴寺大藏经碑,见在报恩寺,开成四年,吴商撰。据此,知龙兴寺存于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0)[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488。
    2 又名长寿寺。《方舆胜览》:“(潼川府)兜率寺在南山,名长寿。有刘蜕文冢碑及蜕三诗刻之石。”祝穆.方舆胜览(卷62)[Z].北京:中华书局2003:1092。《舆地纪胜》:“(潼川府)南山长寿寺,在南山之阴。寺有刘蜕文冢碑,及蜕三诗刻之石。有兜率阁,下瞰平川,一景最胜。”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4)[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626。
    1 《舆地纪胜》:“(遂宁府)元祐阁,在府城安居门外隆化院。院有万斤铜钟,至和间,程师孟于院左作堂,榜曰元祐阁,山川之秀,井邑之美,毕陈于前,唐文若为记,后又画元祐人物。又云以司马温公而得名。温公之父天章公尝宰小溪,温公是时方四岁。”据此,知隆化院在小溪县。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5)[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675。
    2 《方舆胜览》:“(遂宁府)资圣院在小溪灵泉山。孙谔诗:‘四山藏一寺,方丈压群峰。回首坐禅处,白云深几重。’”祝穆.方舆胜览(卷63)[Z].北京:中华书局2003:1101。《舆地纪胜》:“(遂宁府)灵泉,在府城。江东十里资圣寺,每岁人日士女游观于此。”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5)[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668。又《舆地纪胜》:“(遂宁府)资圣院,在小溪县灵泉山。隋开皇中,因大雾晦暝,三日而解。忽有释迦石像立其所,遂建寺,号圣佛寺,祥符赐今名。孙谔题诗云:‘四山藏一寺,方丈立诸峰。回首坐禅处,白云深几重。’”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5)[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674。以三则材料观之,资圣院即资圣寺。
    3 《方舆胜览》载:清泉山,距城十里,有古刹。下瞰龙门诸山。有邵太守留题。据此,知山有寺存于宋,唯名不可考。祝穆.方舆胜览(卷63)[Z].北京:中华书局,2003:1103。
    1 《舆地纪胜》:“(普州)千佛院,在城东灵居山。寺上有圆龟洞、葛仙洞、翼然亭,今名真相寺,皆镌石为佛像,形容奇古。”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8)[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781。又《舆地纪胜》同卷载:“灵居山。《寰宇记》:‘在安岳县南一里。’《图经》云:‘与静居山对峙,其上为真相寺。有千佛龛、葛仙洞,草木润秀,向背皆苍崖,为近城游览佳处。每岁郡太守讲人日故事于此。’”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8)[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783。据两段材料,知千佛院和真相寺为同一寺,取后名。
    2 《方舆胜览》:“(普州)福胜院在安居县南五里。依岩架屋,下瞰韩朋溪,有岩泉之胜。”祝穆.方舆胜览(卷63)[Z].北京:中华书局,2003:1110。《舆地纪胜》:“(普州)福胜院在安居县南五里高滩。依岩架屋,下瞰韩鹏溪,有竹柏岩泉之胜。有轩曰净深,日水观,曰壁观,曰水月,临溪有棋台,有钓矶。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8)[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783。两则材料基本同而《舆地纪胜》略详,可以确定两“福胜院”是同一寺。另,《方舆胜览》:“(普州)月岩,在安居高滩福圣院之对。隐士赵鹫因崖为之,下可容百许人,院后岩尤齐。”《舆地纪胜》卷158《月岩》记载同。此“福圣寺”,与“福胜寺”音同,且二寺均在安居之高滩,故疑二寺为同一寺。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8)[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779。
    1 《方舆胜览》:东岩,在汶江之东。绍兴中,邦人开创大像,依岩不足以庇风雨。近岁有庖者祁氏,亲死庐墓,弃俗奉香火于此岩。邦人信之。不十年,重楼复屋,佛宫经藏,甲于一方。据此,知东岩有寺存于宋,唯名不可考。祝穆.方舆胜览(卷62泸州)[Z].北京:中华书局,2003:1086。此条《舆地纪胜》亦有载。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3)[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587。
    2 《方舆胜览》:北岩,在城北。旧有小庵,尚书杨汝明创为大刹,及创五峰书院,以为士友会课之所焉。据此,知北岩有寺,唯名不可考。祝穆.方舆胜览(卷62泸州)[z].北京:中华书局,2003:1086—1087。又《舆地纪胜》:北岩。在州治水北,与南定栖相对。旧止小庵,尚书杨公汝明鼎新,创为大刹。又于寺北作北园,建 北定栖及五峰书院,以为士友会课之所,月书季考,若郡学焉。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3)[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587。
    1 《舆地纪胜》:“松子山,在城南。其上旧有大悲阁,后废,今为波岑大士殿。,,疑有寺,唯名不确定。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66)[Z].北京:中华书局,2003,5024。
    2 《方舆胜览》:镜了山,在江安县南五里,又名照山。一峰中峙,两峰旁翼;二溪交流,峰峦葱菁:庵庐梵室,金碧交辉。旁有二潭,为龙所居,祷旱辄应。山有眠云石,龙渊桥、玎珰岩、磨镰溪,为一邑胜游之地。据此,疑山上有寺,唯名不可考。祝穆.方舆胜览(卷62)[Z].北京:中华书局,2003:1087。此条亦见于《舆地纪胜》。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3)[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591。
    1 《舆地纪胜》:凤凰山,去梓潼县十里,一寺极雄壮。据此,知凤凰山有寺,唯寺名不可考。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6)[Z].北京:中华书局:5436。
    1 《方舆胜览》:金华山,去通川县四十里,与石城山相接。杨晨诗:“吾州金华峙霄汉,上有兜率香飘帷幕。”据此,疑山上有寺,唯寺名不可考。祝穆.方舆胜览(卷59达州)[Z].北京:中华书局,2003:1041。
    1 《方舆胜览》:隆昌寺,在临江县,今为治平寺。白公尝于寺旁植柳,柳盛则寺兴,柳衰则寺废。僧爱此柳,比之甘棠。本文录隆昌寺。祝穆.方舆胜览(卷61咸淳府)[Z].北京:中华书局,2003:1074。
    2 《方舆胜览》:古练岩,在州西一里,有寺。据此,知山有寺,唯寺名不可考。祝穆.方舆胜览(卷59万州)[Z].北京:中华书局,2003:1045。
    1 《蜀中名胜记》:乾道辛卯正月十九日,天水赵宜之陪王屋李希仲、太原王直夫,同寺首珍况来游,饮不至醉。据此,疑县南有寺,唯名不可考。(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6上川东道·重庆府一)[Z].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244。
    2 按,《嘉庆重修一统志》和嘉庆《四川通志》载景净寺位于西昌县北。《元丰九域志》没有对此地情况的记述,兹据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将西昌县归于邛部。下泸山寺同。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Z].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29—30。
    1 (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卷38苏轼·大圣慈寺大悲圆通阁记》[z].北京:中华书局,2011:737。
    2 (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卷5徐仲谋·留题郫县西禅院古调诗)[z].北京:中华书局,2011:81。
    3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38李畋·重修昭觉寺记)[Z].北京:线装书局,2003:1152—1155。
    4 (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卷45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z].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867—868。
    1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笔记)[Z].北京:线装书局,2003:1261—1266。
    2 蓝勇.古代重庆城市地区与重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研究[A].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编.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2001:327。
    1 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141。
    2 (民国)唐受潘修.乐山县志(卷11韦皋·嘉州凌云寺大弥勒佛石像记)[Z].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37.成都:巴蜀书社,1992:918。
    1 李良.四川石窟、摩崖造像综述[J].四川文物,2001.(4):49。
    2 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
    3 (宋)志磐撰,释道法校注.佛祖统纪校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924。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67。广元市文物管理所,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广元皇泽寺石窟调查报告[J].四川文物,2004,(1):75—83。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66。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68。广元市文物管理所.广元观音岩石窟调查记[J]四川文物,2002,(3):3—12。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99。
    1 广元皇泽寺博物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旺苍县佛子崖摩崖石刻造像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4,(1):57。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00。
    3 广元皇泽寺博物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旺苍县普济镇佛爷洞摩崖石刻造像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4年,(1):72:。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99。
    5 广元皇泽寺博物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旺苍县木门寺摩崖石刻造像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4,(1):68:。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99。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324。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49:。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24。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49:。
    9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89。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91。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91。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91。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l.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92。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92。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85。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47。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85。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48。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86。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48。
    9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86。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48。
    10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00。
    1 刘佳丽.绵阳北山院摩崖造像述略[J]四川文物,2000,(6):44—45。
    2 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47。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00。
    4 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48。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48。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49。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51。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51。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51。景竹友.三台东山摩崖造像与唐东移涪江查考[J].四川文物,2000,(6):46:。
    9 赵长松.三台东山摩崖遗存是唐代密宗道场[J].四川文物,1998,(3):67:。
    10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52。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60。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49。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60。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60。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50。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60。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50。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60。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50。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84
    7 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中江县苍山镇大旺寺摩崖造像[J]四川文物,2007.(3):24—34。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84。
    9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84。
    10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84。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55。
    2 王积厚.大像山摩崖造像及石刻题记[J].四川文物,1989,(1):38—39。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55。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55。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55。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55。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55。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08。
    9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67。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47。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47。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47。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76。
    5 刘敏。太蓬山摩崖石刻题记[J].四川文物,1989,(1):33—34:。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76。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83。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83。
    9 邓鸿钧.新开寺唐代摩崖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89(5):57:。
    10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24。
    1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71。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83。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83。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91。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51。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51。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51。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51。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51。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5。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5。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5。
    9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5。
    10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6。
    1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6。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6。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26。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0。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0。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63。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01。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21。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21。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10。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10。丁祖春,王熙祥.邛崃石笋山摩崖造像[J].四川文物,1984,(2):36—37:。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10。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10。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10。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10。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10。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朋(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10。
    9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10—111。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43。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43。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43。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43。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069。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8。薛玉树.茂汶较场坝唐摩崖造像题记考[J].四川文物,1985,(1):28—29。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1。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1。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1。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1。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1。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6。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7。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7。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35。
    2 周俊其.乐山大佛及石刻艺术研究[J].四川文物,1995,,(1):28:。
    3 干树德.乐山大佛建造始末考略[J]四川文物,1997,(1):15:。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35。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35。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35。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40。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40。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40。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40。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59。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59。
    6 周俊其.岷江河畔的佛像石刻[J].四川文物,1993,(6):28—30。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59。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69。
    9 干树德.夹江千佛岩弥勒造像浅议[J].四川文物,1995,(6):29—31。
    10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69。
    1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69。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63。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63。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63。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63。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69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67。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716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716。丁天锡.宜宾市大佛沱唐宋摩崖造像[J].四川文物,1996,,(4):51。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716
    5 熊荣.宜宾市修复唐代石刻千佛岩[J].四川文物,1993,(1):34:。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85。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85。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50。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50。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l.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50。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50。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80。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80。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80。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80。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80。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19
    2 肖世凯.四川乐至县石匣寺摩崖造像[J].四川文物,2007,(3):35—40。
    3 袁国腾.乐至石匣寺摩崖造像[J].四川文物,1996,(1):16。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19。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89。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90。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89。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89。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89。
    1 董其祥.龙多山石刻文字小记[J].四川文物,1992,(3):37。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75。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1。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79。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1。
    4 李哲良.世所罕见的涞滩禅宗石刻艺术[J]四川文物,1995,(2):41。
    5 黄理,任进,杨旭德、罗世杰.合川涞滩摩崖石刻造像[J]四川文物,1989,(3):29—33:。
    6 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2。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72。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48。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73。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49。
    9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18。
    10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18。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18。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18。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18。彭高泉,庄文彬,刘书林.遂宁梵慧寺摩崖造像[J]四川文物,1995.(3):28:。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28。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28。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39。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53。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16。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55。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17。
    9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55。
    10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55。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55。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17。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55。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16。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04。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04。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14。刘敏.广安冲相寺摩崖造像及石刻调查纪要[J].四川文物,1997,(3):45—46。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14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34。
    8 田华明.千佛崖造像[J]四川文物,1996,(1):56。
    9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34。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70。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383。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383。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402。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402。
    6 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大足石刻艺术研究中心编.大足石刻铭文录·概述[Z].重庆出版社,1999:1。
    1 本表主要建立在对前文石刻地理记述基础上,并参考了胡文和研究成果。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145—158。
    1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24。
    2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00。
    1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51。
    2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52。
    3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52。
    4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52。
    5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85。
    6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85。
    7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85。
    8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61。
    9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61。
    10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61。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56。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67。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83。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26。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29。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52。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82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91。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5。
    2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6。
    3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43。
    4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0。
    5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01。
    6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64。
    7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10。
    8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10。
    9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21。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85。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85。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86。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86。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86。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86。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2。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2。
    9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2。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2。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2。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2。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2。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6。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7。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7。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7。
    9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27。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35。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35。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59。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69。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69。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11。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12。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98。
    9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01。
    10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601。
    1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77。
    2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78。
    3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179。
    4 丁天锡.宜宾市大佛沱唐宋摩崖造像[J].四川文物,1996,(4):51。
    5 按,该处造像不能明确开凿年代,大致为晚唐至宋,在统计上将其列入宋代。熊俊海.宜宾市丹山碧水摩崖造像[J].四川文物,1990,(1):57—58。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44。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50。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50。
    4 王熙祥,曾德仁.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内容总录[J].四川文物,1989,(3):34—40。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61。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61。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61。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61。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l.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61。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61。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80。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80。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80。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19。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20。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20。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520。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98。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98。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98。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93。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42。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93。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93。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321。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75。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79。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79。李哲良.世所罕见的涞滩禅宗石刻艺术[J]四川文物,1995,(2):41。黄理,任进,杨旭德、罗世杰.合川涞滩摩崖石刻造像[J].四川文物,1989,(3):29—33。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2。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81。
    9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81。
    10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82。
    1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73。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49。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30
    2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18。
    3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18。
    4 国家文物局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18。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36。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39。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53。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56。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3。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9。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43。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88。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49。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53。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47。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47。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147。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30。
    9 刘豫川.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99。
    10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364。
    1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364。
    1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402。
    2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05。
    3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905。
    4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fMl.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70。
    5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14。
    6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25。
    7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825。
    8 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37。
    1 重庆三峡博物馆.重庆地区元明清佛教摩崖造像[J].考古学报.2011,(3):411。
    1 按,唐宋时期,按照国家的政策,普通人出家成为僧侣必须要得到官方的许可,此为官度的情况。但是现实中实际有大量的僧侣,其出家并未得到政府的认同,这种称之为私度,从国家法制层面而言是不合法的,因为其没有政府颁布的僧籍,通常也不会进入国家掌握的僧人数量统计中。
    2 典型的如《高僧传》(梁慧皎著)、《续高僧传》(唐道宣著)、《宋高僧传》(宋赞宁著)、《明高僧传》(明如惺著)和《补续高僧传》(明明河著)等。
    冯学成等编.巴蜀禅灯录[Z].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2。
    1 陈世松,贾大泉主编.四川通史(第三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324。
    2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义朗律师者,益州成都人也。善闲律典,兼解《瑜伽》。发自长安,弥历江汉。与同州僧智岸,并弟一人名义玄……据此,疑智岸为成都府人。(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Z].北京:中华书局.1988:72。
    3 《续高僧传》载惠宽为益州绵竹人。本文写作地区归属与地名依《元和郡县图志》。《图志》卷31《剑南道上·汉州》载,绵竹县“武德中属益州,垂拱二年割入汉州”,据此将绵竹归属为汉州。以下同。
    1 按,此五寺名称由慧通禅师改而来。具体为,华藏改黑水,普贤改改白水,牛心改卧云,中峰改集云,华严改归云。龙显昭主编.巴蜀佛教碑文集成(前言)[Z].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8。
    1 介永强.西北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f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3 按,主要内容为“译场与佛经翻译”、“律肆与律学宏持”、“义林与义学风尚”。
    4 按,主要内容为“佛教译撰著作的地理分布”、“义学之风尚及其地理分布”。
    5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30—259。
    6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序)[Z].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11。
    1 (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序言)[Z].北京:中华书局,2011:1。
    1. 严寿澂等笺注.郑谷诗集笺注[Z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1年。
    2. 按,文中记载了道因在成都多宝寺和彭州广化寺之事,故从反映地区佛教上彭州也记一次。
    3 按,丹景山在今彭州丹景山镇,丹景山镇即为古九陇。据《元和郡县图志》,九陇属彭州。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1彭州·九陇县)[Z].北京:中华书局,1983:772。
    1 《舆地纪胜》载:神灯。在三学山。按邑宰卫规《栖贤山碑》云:“广济寺北有罗汉洞,常黑月夜分,飞灯或数百燧交照于山中,隋日灵灯寺。”唐薛能诗云:“莽莽空中稍稍灯,坐看迷浊变清澄。须知火尽烟无益,一夜栏边说向僧。”蜀王衍时,太妃徐氏登山赋诗云:“圣灯千万炬,旋向碧空生。细雨湿不暗,好风吹更名。”
    1 永淳二年为683年,其时陈子昂尚未出仕而在家乡梓州射洪。此文系陈子昂与齐少府游(射洪县城北一里)东武山真谛寺而作。龙显昭主编.巴蜀佛教碑文集成[Z].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29。
    1 按,唐梓州之玄武县于1012年更名为中江县。任乃强、任建新著《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M].成都:巴蜀书社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65。
    1 王仲镛校笺.唐诗纪事校笺[Z].北京:中华书局,2007.
    1 霍玉华.广元石窟[M].成都:巴蜀书社,2002:164。
    2 按,造像记刻于广元千佛崖石壁,时为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龙显昭主编.巴蜀佛教碑文集成[Z].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82。
    1 按,因为僧人承担着弘法的责任,所以有的高僧会去往一些佛教发展程度不高的地方,目的在于使佛教能够在那些地方弘传。不过这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一种僧人行为。
    1 按,可具体参看《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该高僧事迹。
    2 按,如上可具体参看《续高僧传》和《宋高僧传》该高僧事迹。
    3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4陈子昂·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955。
    1 (民国)释印光纂修.峨眉山志.见林超民等编《西南稀见方志文献》第50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2 罗应涛主编.巴蜀古文选解[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1 屠友祥校注.东坡题跋[Z].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2 按,据《方舆胜览》,题诗在眉州下岩:“古院无人僧作佛,碧潭有水鱼化龙。当年矩诺小游戏,一石击碎成三峰。”祝穆.方舆胜览(卷53眉州)[Z].北京:中华书局,2003:948。
    1 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Z].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1 按,《下岩寺》诗云:云安欣及境,小刹为徘徊。殿阁随岩转,轩窗向水开。僧虽持钵出,客自舣舟来。欲往无留计,幽怀亦畅哉。《舆地纪胜》载:(云安军)下岩寺在县西四十里,蜀江岸之下。据此知此诗作于云
    1 陈习删.大足石刻志略[Z].见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主编《大足石刻研究》.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1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第三卷宋元明部分)[Ml.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7。
    2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83。
    3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序言[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4。
    4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455。
    5 傅乐成.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221。
    1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72。
    2 杨渭生等著.两宋文化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579。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恩格斯论宗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
    4 郭朋.宋元佛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7。
    5 姚崇新著.巴蜀佛教石窟造像初步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1。
    1 袁庭栋.巴蜀文华志[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19。
    2 (唐)魏征、令狐德桑撰.隋书(卷29地理志上)[Z].北京:中华书局,1973:830。
    3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89地理志五)[Z].北京:中华书局,1977:2230。
    4 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6。
    1 (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卷38宋·苏轼·大圣慈寺大悲圆通阁记)[Z].北京:中华书局,2011:737—739。
    1 严耕望.唐五代时期之成都[A].《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717。
    2 严耕望.唐五代时期之成都[A].《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718。
    1 (宋)郭允蹈撰,赵炳清校注.蜀鉴校注[Z].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158。
    2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18至德元年纪)[Z].北京:中华书局,1956:6975。
    3 (宋)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卷九衡州上元记)[Z].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309。
    4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太祖开平元年纪)[Z].北京:中华书局,1956:8685。
    5 任乃强、任建新著.四川州县建制沿革图说[M].成都:巴蜀书社,四川地图出版社,2002:28。
    6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433儒林三·邵伯温)[Z].北京:中华书局,1977:12853。
    7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2道因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7:25。
    8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22行遵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7:563。
    9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22僧缄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7:566。
    1 金泽.宗教人类学学说史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422。
    2 (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卷3蜀志)[Z].成都:巴蜀书社,1984:225。
    3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2陈子昂·谏雅州讨生羌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948。
    4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11陈子昂·上蜀川军事)[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41。
    5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59杜甫·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615。
    6 (宋)欧阳修等撰.新五代史(卷63前蜀世家·王建)[Z].北京:中华书局,1974:792—793。
    7 (宋)张唐英.蜀梼杌(卷下)[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 (宋)张唐英.蜀梼杌(卷下)[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宋)范成大撰,孔凡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吴船录[Z].北京:中华书局,2002:187。
    2 (宋)范成大撰,孔凡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吴船录[Z].北京:中华书局,2002:192。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五四)[Z].北京:中华书局,1957:4932。
    4 (宋)范成大.范石湖集(卷16夔州竹枝歌九首)[Z].北京:中华书局,1962:220。
    5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Z]北京:线装书局,2003:357。
    6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21惠宽传)[Z].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78。
    7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18僧渊传)[Z].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52。
    1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15灵睿传)[Z].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19。
    2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14道基传)[Z].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12。
    3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4玄奘传)[Z].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7。
    4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4靖迈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7:71。
    5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9神会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7:209。
    6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19无相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7:487。
    7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25清虚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7:630。
    8 冯学成等编.巴蜀禅灯录[Z].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130。
    9 冯学成等编.巴蜀禅灯录[Z].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137。
    10 冯学成等编.巴蜀禅灯录[Z].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228。
    11 冯学成等编.巴蜀禅灯录[Z].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273。
    12 冯学成等编.巴蜀禅灯录[Z].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288。
    13 冯学成等编.巴蜀禅灯录[Z].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293。
    1 方里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1。
    2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38宋·李畋·重修昭觉寺记)[Z].北京:线装书局,2003:1152。
    3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30贯休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7:749。
    4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54)[Z].北京:中华书局,2003:963。
    5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64)[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969。
    1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道释一之二)[Z].北京:中华书局,1957:7869。
    2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道释一之四)[Z].北京:中华书局,1957:7870。
    3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道释一之四)[Z].北京:中华书局,1957:7870。
    4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道释一之四)[Z].北京:中华书局,1957:7870。
    5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道释一之五)[z].北京:中华书局,1957:7871。
    6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道释一之八)[Z].北京:中华书局,1957:7872。
    7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道释一之八)[Z].北京:中华书局,1957:7872。
    8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道释一之九)[Z].北京:中华书局,1957:7873。
    1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453韦皋·再修成都府大圣慈寺普贤菩萨记)[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2049。
    2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45唐·闾丘均·浮屠颂并序)[Z].北京:线装书局,2003:1152一1155。
    3 (明)杨慎编,刘琳,上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28宋·吴师孟·大中祥符禅院记)[Z].北京:线装书局,2003:1175—1177。
    4 (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卷38宋·冯京·嘉佑禅院记)[Z].北京:中华书局,2011:749—750。
    5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38宋·姜如晦·金绳院五百罗汉记)[Z].北京:线装书局,2003:1185—1187。
    6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62).北京:中华书局,2003:1086—1087。
    7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3)[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587。
    1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38宋·马永卿·报恩寺佛牙楼记)[ZJ.北京:线装书局,2003:1189—1192。
    2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184王勃·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Z].上海:_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23。
    3 按,诸文均可参见全唐文卷184。
    4 (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42)[Z].北京:中华书局,1999:527。
    5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192杨炯·慧义寺重阁铭并序)[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853。
    6 (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230)[Z].北京:中华书局,1999:2514。
    7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41宋·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Z].北京:线装书局,2003:1247—1248。
    1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38宋·王曙·觉城禅院记)[Z].北京:线装书局,2003:1147—1149。
    2 (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卷37宋·杨亿·金绳院记)[Z].北京:中华书局,2011:716—717。
    3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38宋·胡叔豹·温江龙兴寺无尽圆通会记)[Z].北京:线装书局,2003:1183—1184。
    4 (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卷38宋·苏轼·中和胜相禅院记)[Z].北京:中华书局,2011:740—741。
    5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57高适·请罢东川节度使疏)[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604。
    6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66后梁纪一·太祖开平元年纪)[Z].北京:中华书局,1956:8685.
    7 (宋)赞宁.宋高僧传(卷19待驾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7:493。
    1 (宋)志磐撰,释道法校注.佛祖统纪(卷41至德二载)[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955。
    2 (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卷45宋·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Z].北京:中华书局,2011:867—868。
    3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41宋·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笔记)[Z].北京:线装书局,2003:1261—1266。
    4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38宋·李畋·重修昭觉寺记)[Z].北京:线装书局,2003:1152—1155。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恩格斯论宗教(布鲁诺·鲍威尔和原始基督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
    6 傅乐成.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卷)[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221。
    7 (明)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23宋·韩仙姑·苏幕遮)[Z].北京:线装书局,2003:625。
    1 刘淑芬.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中古佛教社会救济的个案研究[A].梁庚尧,刘淑芬主编.城市与乡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52.
    2 张文.宋朝社会救济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96.
    3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卷36龙门山胜善寺药寮记)[Z].文渊阁四库全书。
    4 (宋)曾巩.南丰先生元丰类稿(卷19越州赵公救灾记)[Z].四部丛刊本。
    5 《宋会要》:“五月二十六日,两浙转运司言,苏轼知杭州日,城中有病坊一所,名安乐,以僧主之,三年医愈千人。”(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130)[Z].北京:中华书局,1957:6318。
    6 (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卷38宋·苏轼·中和胜相禅院记)[Z].北京:中华书局,2011:740—741。
    7 (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卷5宋·范镇·信相院慧灯)[Z].北京:中华书局,2011:82。
    1 (明)杨慎编,刘琳,工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38宋·黄庭坚·金堂县庆善院大悲阁记)[Z]北京:线装书局,2003:1162—1163。
    2 (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卷36宋·彭乘·重修大中永安禅院记)[z],北京:中华书局:706—707。
    3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87。
    4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Z].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194—195.
    5 (明)杨慎编,刘琳,工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38宋·候溥·寿宁院记)[Z].北京:线装书局,2003:1172—1173。
    6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51)[Z].北京:中华书局2003:912。
    7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52)[Z].北京:中华书局2003:929。
    8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63)[Z].北京:中华书局2003:1110。
    1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9).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820。
    2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45).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299。
    3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45).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303。
    4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0).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480。
    5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55).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668。
    6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66).北京:中华书局.2003:5022。
    7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88).北京:中华书局.2003:5527。
    8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下)[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295—298。
    [1](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Z].北京:中华书局,1992。
    [2](梁)慧皎等撰.高僧传合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唐)义净撰,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Z].北京:中华书局,1988。
    [4](唐)玄奘、辩机撰,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Z].北京:中华书局,2000。
    [5](唐)慧立、彦棕撰,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Z].北京:中华书局,2000。
    [6](唐)道宣撰,范祥雍点校.释迦方志[Z].北京:中华书局,2000。
    [7](唐)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Z].北京:中华书局,2003。
    [8](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Z].北京:中华书局,1987。
    [9](宋)志磐撰,释道法校注.佛祖统纪校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0](宋)普济撰,苏渊雷点校.五灯会元[Z].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宋)道原撰,朱俊红点校.景德禅灯录[Z].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12](宋)李遵勖撰,朱俊红点校.天圣广灯录[Z].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13](宋)惟白撰,朱俊红点校.建中靖国续灯录[Z].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14](宋)正受撰,朱俊红点校.嘉泰普灯录[Z].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15](宋)赞宁撰.大宋僧史略[Z].大正藏卷54.台北: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
    [16](元)念常撰.佛祖历代通载[Z].大正藏卷49.台北: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
    [17](明)瞿汝稷撰.指月录[Z].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
    [18](清)聂先撰.续指月录[Z].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19](唐)魏征等撰.隋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3。
    [20](唐)李延寿撰.南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5。
    [21](唐)李延寿撰.北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4。
    [22](唐)杜佑撰.通典[Z].北京:中华书局,1988。
    [23](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Z].北京:中华书局,1983。
    [24](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Z].北京:中华书局,1981。
    [25](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
    [26](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5。
    [27](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6。
    [28](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Z].北京:中华书局,1975。
    [29](元)脱脱等撰.宋史[Z].北京:中华书局,1985。
    [30](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Z].北京:中华书局,1956。
    [31](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Z].北京:中华书局,2007。
    [32](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Z].北京:中华书局,1985。
    [33](宋)王欣若等撰.册府元龟[Z].北京:中华书局,1960。
    [34](宋)王溥撰.唐会要[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5](宋)王溥撰.五代会要[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6](宋)王象之撰,李勇先校注.舆地纪胜[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37](宋)祝穆.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Z].北京:中华书局,2003。
    [38](宋)欧阳态撰,李勇先、王小红校注.舆地广记[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39](宋)郭允蹈撰,赵炳清校注.蜀鉴校注[Z].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40](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Z].北京:中华书局,2008。
    [41](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Z].北京:中华书局,1984。
    [42](宋)赵汝愚撰.宋朝诸臣奏议[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43](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Z].北京:中华书局,1992。
    [44](宋)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Z].北京:中华书局,2011
    [45](宋)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Z].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46](宋)张唐英.蜀梼杌[Z].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7](宋)范成大撰,孔凡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吴船录[Z].北京:中华书局,2002。
    [48](宋)范成大.范石湖集[z].北京:中华书局,1962。
    [49](宋)范祖禹.范太史集.文渊阁《四库全书》。
    [50](宋)曾巩.南丰先生元丰类稿.四部丛刊本。
    [51](明)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Z].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
    [52](明)曹学佺撰.蜀中名胜记[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53](明)杨慎撰.全蜀艺文志[Z].北京:线装书局,2003。
    [54](明)黄淮、杨士奇撰.历代名臣奏议[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5](清)顾炎武撰,谭其骧等点校.肇域志[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6](清)大清一统志[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7](清)常明撰,杨芳灿纂修.嘉庆四川通志[Z].成都:巴蜀书社,1984。
    [58](清)董诰等编.全唐文[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9](清)徐松撰.宋会要辑稿(全八册)[Z].北京:中华书局,1957。
    [60](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0。
    [61](清)陆增祥撰.八琼室金石补证[Z].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62](清)燕庭撰.金石苑[Z].石刻史料新编第一辑第9册.台北:台湾新文丰公司,1976。
    [63](清)王昶撰.金石萃编[Z].北京:中国书店,1985。
    [64]宋元方志丛刊[z].北京:中华书局,1990。
    [65b]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Z].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66]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7]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Z].上海:上海书店,1990。
    [68]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Z].成都:巴蜀书社,1992。
    [69]宋元笔记小说大观[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70]历代笔记小说[Z].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71]佚名撰.宋大诏令集[Z].北京:中华书局,1997。
    [72]历代石刻文献汇编[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73]朱易安、傅漩踪撰.全宋笔记[Z].郑州: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74]郑炳林撰.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Z].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
    [75]龙显昭主编.巴蜀佛教碑文集成[Z].成都:巴蜀书社,2004。
    [76]唐圭章编纂.全宋词[Z].北京:中华书局,1999。
    [77]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8]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0。
    [79]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Z].合肥、上海:安徽教育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80]傅增湘辑.宋代蜀文辑存[Z].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81]冯学成等编.巴蜀禅灯录[Z].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82]赵超主编.新编续补历代高僧传[Z].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83]陈垣著.释氏疑年录[Z].扬州:广陵书社,2008。
    [84]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重庆市社会科学院大足石刻艺术研究所编.大足石刻铭文录
    [Z].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
    [1]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谭其骧.长水集续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Z].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
    [5]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6]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10]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11]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12]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3]卢云.汉晋文化地地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4]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
    [15]张步天.中国历史文化地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16]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7]黎小龙.西南区域开发与社会史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18]张文.宋代社会救济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9]马强.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郭声波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1]李昌宪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2]李剑农著.中国古代经济史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3]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24][德]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25][日]羽溪了谛.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6][日]镰田茂雄.郑彭年.简明中国佛教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27][美]伊佩霞.赵世瑜等译.剑桥中国插图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28][英]约翰·布克主编.王立新等译.剑桥插图宗教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恩格斯论宗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0]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31]周群.宗教与文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32]陈霞、陈麟书.宗教学原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33]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34]黄敏枝.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0。
    [35]蓝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论[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
    [36]梁启超.中国佛教研究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7]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
    [38]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9]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40]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1]黄忏华.中国佛教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42]蒋维乔.中国佛教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3]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M].济南:齐鲁书社,1986。
    [44]郭朋.隋唐佛教[M].济南:齐鲁书社,1980。
    [45]郭朋.宋元佛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46]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M]一、二、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7]杜继文.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48]吕潋.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9]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50]方立天.中国佛教简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51]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2]范文澜.唐代佛教[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53]陈文英.中国古代汉传佛教传播史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54]黄海涛.明清佛教发展新趋势[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55]张奴寰.中国佛塔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56]梁庚尧,刘淑芬.城市与乡村[A].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57]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58]姚瀛艇.宋代文化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59]严耕望.唐五代时期之成都[Z].严耕望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60]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史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1]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62]介永强.西北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3]段玉明.西南寺庙文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64]袁庭栋.四川文化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9。
    [65]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6]周叔迦.佛教基本知识[M].北京:中华书局,1991。
    [67]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68]傅乐成.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Z].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69]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M](1—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988。
    [70]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1]周一良撰.钱文忠译.唐代密宗[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72]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73]杨军.宋元三教融合与道教发展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1995。
    [74]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5]杨渭生等.两宋文化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76]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7]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1。
    [78]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M].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79]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80]金申.佛教美术丛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1]王耘.隋唐佛教各宗与美学[M].上海:上海古籍化出版社,2004。
    [82]徐传武主编.世界三大宗教在云贵川地区传播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83]黄启江.北宋佛教史论稿[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
    [84]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
    [85]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
    [86]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87]费咏.汉唐佛教造像艺术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88]方铁主编.西南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89]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9。
    [90]蓝勇.古代交通生态研究与实地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91]徐新建.西南研究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
    [92]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A].济南:齐鲁书社,2001。
    [93]陈世松主编.四川通史(第三册,第四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1994。
    [94]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95]曹诗图等.长江三峡学概论[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7。
    [96]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名胜词典·四川分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97]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98]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99]蓝勇.南方丝绸之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
    [100]邓廷良.西南丝绸之路考察札记[M].成都:成都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101]释永寿主编.峨眉山与巴蜀佛教[M].成都:四川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
    [102]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103]徐中舒.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04]蒙文通.巴蜀古史论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05]邓少琴.巴蜀史迹探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106]顾颉刚.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07]任乃强,任建新著.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Z].成都:巴蜀书社,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
    [108]董其祥.巴史新考[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109]董其祥.巴史新考续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10]杨伟立.前蜀与后蜀[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111]胡昭曦.四川古史考察札记[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
    [112]成都王建墓博物馆编.前后蜀的历史与文化[M].成都:巴蜀书社,1993。
    [113]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1。
    [114]邓少琴等.重庆简史和沿革[M].重庆:重庆地方史资料组刊印。
    [115]李世平.四川人口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116]贾大泉.宋代四川经济述论[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117]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118]胡昭曦等.宋代蜀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7。
    [119]姚崇新著.巴蜀佛教石窟造像初步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20]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121]胡文和.四川佛教道教石窟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122]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12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重庆分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124]刘豫川主编.重庆文物总目[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25]四川人民出版社编.安岳石窟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1997。
    [126]汪毅.中国佛教与安岳石刻艺术[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89。
    [127]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
    [128]刘长久等.大足石刻研究[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129]黎方银.大足石窟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1]王开队.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公元8世纪—1949年)[D].广州: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2]李桂红.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3。
    [3]姚崇新.广元石窟造像的分期与研究[D].北京:北大博士论文,2002。
    [4]霍玉华.巴中石窟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5。
    [5]韩坤.峨眉山及普贤道场研究[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7。
    [6]朱普选.青海藏传佛教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以寺院为中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7]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河陇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8]魏文斌.麦积山石窟初期洞窟调查与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9。
    [9]宋玉波.佛教中国化历程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4。
    [10]陈硕炫.琉球佛教初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11]党燕妮.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间佛教信仰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
    [12]崔红芬.西夏时期的河西佛教[D].兰州: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
    [13]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
    [14]吕玲玲.宋以来藏传佛教在五台山地区的传播历史考略[D].兰州: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
    [15]苏钰.中国早期佛教图像地域特征及其成因初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
    [16]常艳.成都南朝佛教造像中的伎乐图像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6。
    [17]刘成.四川唐代天龙八部造像图像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4。
    [1]华方田.澳门佛教的起源与发展[J].世界宗教研究.1999,(4)。
    [2]华方田.东晋十六国佛教[J].佛教文化.2003,(5)。
    [3]华方田.佛法东来汉魏西晋佛教[J].佛教文化.2003,(6)。
    [4]华方田.两宋佛教[J].佛教文化.2004,(2)。
    [5]华方田.明代佛教及明末四大高僧[J].佛教文化.2004,(3)。
    [6]华方田.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J].佛教文化.2005,(1)。
    [7]华方田.中国佛教宗派——论宗[J].佛教文化.2005,(2)。
    [8]华方田.中国佛教宗派——唯识宗[J].佛教文化.2005,(3)。
    [9]华方田.中国佛教宗派——华严宗[J].佛教文化.2005,(4)。
    [10]华方田.中国佛教宗派——净土宗[J].佛教文化.2005,(5)。
    [11]华方田.中国佛教宗派——律宗[J].佛教文化.2005,(6)。
    [12]王瑞霞.北朝晚期古青州地区的佛教信仰[J].敦煌研究.2007,(6)。
    [13]李兴平,古代塔里木盆地佛教的传播及盛兴[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2,(1)。
    [14]王汀生.王延红.广东佛教的传播和发展[J].广州师院学院(社会科学版).1997,(4)。
    [15]高士荣.杨富学.汉传佛教对回鹘的影响[J].民族研究.2000,(5)。
    [16]杜斗城.杨富学.河西回鹘之佛教[J].世界宗教研究.1997,(3)。
    [17]黄大年.略论辽东佛教传布[J].佛学研究.2002,(4)。
    [18]傅永寿.南诏地方化佛教的崛起[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19]廖国一.浅谈佛教在广西的传播及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20]崔红芬.浅析西夏河西佛教兴盛的原因[J].敦煌学辑刊,2005,(2)。
    [21]崔红芬.文志勇著.西夏的灭亡及西夏佛教对蒙元时期河西地区的影响[J].敦煌学辑刊,2006,(1)。
    [22]公维章.元明清时期的敦煌佛教[J].敦煌学辑刊.1999,(2)。
    [23]公维章.麴氏高昌佛教述论[J].敦煌学辑刊.1998,(1)。
    [24]才吾加甫.汉代佛教传入西域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25]才吾加甫.柔然时期的新疆佛教[J].西北民族研究.2002,(4)。
    [26]才吾加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喀什及其他诸地佛教[J].2003,(4)。
    [27]才吾加甫.藏传佛教在新疆卫拉特蒙古的传播及发展[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28]内玛才让.才吾加甫.论藏传佛教文化在新疆的传播[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9]才吾加甫.元明时期的新疆藏传佛教[J].西域研究.2007,(3)。
    [30]崔红芬.藏传佛教各宗派对西夏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
    [31]贾学锋.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与发展[J].西藏研究.2003,(2)。
    [32]唐景福.藏传佛教在土族和裕固族中的传播与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1996,(1)。
    [33]韩官却加.佛教在藏区的复兴与青海丹斗寺[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34]韩官却加.佛教在后弘期的复兴和发展[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35]韩官却加.格鲁派在青海蒙古民族中早期传播及其作用[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1)。
    [36]翟存明.简述藏传佛教在土族地区的发展历史[J].西藏研究2001,(2)。
    [37]蒲文成.青海是藏传佛教文化传播发展的重要源头[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38]王骁勇.天水地区石窟分布及其艺术特征[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5,(3)。
    [39][日]八木春生.关于中国成都地区的佛教造像——以520—540间造像为中心[J].敦煌研究.2003,(3)。
    [40]李桂红.中国汉传佛寺建筑与佛教传播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
    [41]崔正森.山西古塔的考察[J].佛学研究.1997,(2)。
    [42]严耕望.唐代佛教之地理分布[J].民主评论.1953,(24)。
    [43]蓝勇.魏晋南北朝隋唐佛教传播与“西南丝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44]李洁华.唐宋禅宗之地理分布[J].新亚学报.1980,(6)。
    [45]黄理,任进,杨旭德、罗世杰.合川涞滩摩崖石刻造像[J]四川文物,1989,(3)。
    [46]刘敏.广安冲相寺摩崖造像及石刻调查纪要[J].四川文物,1997,(3)。
    [47]辛德勇.长安城寺院的分布与隋唐时期的佛教[J].文史知识.1992,(6)。
    [48]张弓著.唐代佛寺群系的形成及其布局特点[J].文物.1993,(10)。
    [49]张伟然.湖北省境东晋南北朝的佛教传输与义学分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4)。
    [50]张伟然.湖南隋唐时期佛教的地理分布[J].佛学研究.1995,(3)。
    [51]李映辉.东晋至唐代衡山佛教的发展.求索[J].2004,(4)。
    [52]李映辉.经济、人口、历史传承与佛教地理分布——以唐代为例[J].求索.2003,(5)。
    [53]李映辉.论唐代高僧游徙的空间分异[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2)。
    [54]李映辉.试论自然、区位条件与佛教地理分布——以唐代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04,(3)。
    [55]李映辉.唐代佛教石刻的区域分布[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56]李映辉.唐代佛教寺院的地理分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4)。
    [57]李映辉.唐代佛教著述的时空分布特征[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1)。
    [58]李映辉.唐代高僧籍贯的地理分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3)。
    [59]李映辉.唐代高僧驻锡地的地理分布[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2)。
    [60]介永强.我国西北地区佛教文化重心的历史变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61]介永强.论我国西北佛教文化格局的历史变迁[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4)。
    [62]林拓.福建早期宗教信仰的地域形态[J].宗教学研究.2004,(2)。
    [63]林拓.唐代以前福建宗教信仰的地域分布格局[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1)。
    [64]朱普选.佛教入藏及其演变的环境考察[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65]朱普选.山与藏传佛教寺院建筑[J].青海民族研究.1997,(4)。
    [66]朱普选.宋代藏传佛教及其在青海的传播[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67]张春燕.从S·529<诸山圣迹志>看五代佛寺的分布及其原因[J].敦煌学辑刊.1998,(2)。
    [68]魏松峤.李江海.五台山自然环境对佛教发展的影响[J].佛学研究,2006,(3)。
    [69]吕建福.佛教世界观对中国古代地理中心观念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0]蒲文成.《河湟地区藏传佛教的历史变迁[J]》.青海社会科学.2000,(6)。
    [71]张伟然.《中国佛教地理研究史籍述评》[J].地理学报.1996,(4)。
    [72]张伟然.《评<汉唐佛寺文化史>——从历史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观察》[J].学术界.2000,(2)。
    [73]张伟然.聂顺新著.也谈唐代佛教寺院分布的辑补——兼析敦煌文书《诸山圣迹志》的史料价值[J].世界宗教研究.2008,(2)。
    [74]介永强.历史宗教地理学刍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75]温玉成.蜀汉至隋代的四川佛教[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1991,(1)。
    [76]项一峰.试论天水与四川佛教石窟之关系[J].敦煌学辑刊.2002,(2)。
    [77]向世山.四川佛教的模式、特点及其历史地位[J].中华文化论坛.1999,(4)。
    [78]方燕.四川宗教石刻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和建议[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3)。
    [79][美]王静芬著.郭春萍译.四件四川佛教石雕和净土图像在中国的起源[J].敦煌研究.2002,(1)(2)。
    [80]王熙祥,曾德仁.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内容总录[J].四川文物,1989,(3)。
    [81]彭高泉,庄文彬,刘书林.遂宁梵慧寺摩崖造像[J]四川文物,1995,(3)。
    [82]广元皇泽寺博物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旺苍县佛子崖摩崖石刻造像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4。
    [83]胡文和.四川佛教石窟中立体表现的唐代建筑[J].西北美术.1997,(2)。
    [84]李良.四川石窟、摩崖造像综述[J].四川文物.2001,(4)。
    [85]广元市文物管理所,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广元皇泽寺石窟调查报告[J].四川文物,2004(1)。
    [86]广元皇泽寺博物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旺苍县普济镇佛爷洞摩崖石刻造像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4年,(1)。
    [87]广元市文物管理所.广元观音岩石窟调查记[J]四川文物,2002(3)。
    [88]广元皇泽寺博物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旺苍县木门寺摩崖石刻造像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4,(1)。
    [89]文齐国.绵阳唐代佛教造像初探[J].四川文物,1991,(5)。
    [90]景竹友.三台东山摩崖造像与唐东移涪江查考[J].四川文物,2000,(6)。
    [91]赵长松.三台东山摩崖遗存是唐代密宗道场[J].四川文物,1998,(3)。
    [92]王熙祥、曾德仁.四川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J].文物.1988,(8)。
    [93]薛玉树.茂汶较场坝唐摩崖造像题记考[J].四川文物,1985,(1)。
    [94]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中江县苍山镇大旺寺摩崖造像[J]四川文物,2007,(3)。
    [95]周俊其.岷江河畔的佛像石刻[J].四川文物,1993,(6)。
    [96]干树德.夹江千佛岩弥勒造像浅议[J].四川文物,1995,(6)。
    [97]丁天锡.宜宾市大佛沱唐宋摩崖造像[J].四川文物,1996,(4)。
    [98]熊荣.宜宾市修复唐代石刻千佛岩[J].四川文物,1993,(1)。
    [99]员安志.巴中水宁寺摩崖造像[J].文博.1984,(4)。
    [100]员安志.四川巴中县石窟调查记[J].考古与文物.1986,(1)。
    [101]肖世凯.四川乐至县石匣寺摩崖造像[J].四川文物,2007,(3)。
    [102]袁国腾.乐至石匣寺摩崖造像[J].四川文物,1996,(1)。
    [103]董其祥.龙多山石刻文字小记[J].四川文物,1992,(3)。
    [104]李哲良.世所罕见的涞滩禅宗石刻艺术[J]四川文物,199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