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自古就有重教化的传统,教化不仅对个人内在身心起着规范作用,也对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董仲舒是西汉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传统儒家教化学说,在此基础上融合先秦诸子思想,并依据汉代社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自己独到的教化思想理论。董仲舒教化思想的提出也标志着传统中国社会中的教化体系得以确立,并且借助汉代统一帝国的历史条件,完成了儒家学说由原典理论向现实化、实践化的转变,进而对后世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董仲舒生活的时代对其教化思想的形成至关重要。一方面,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经历了汉初的恢复与发展之后,汉代社会又出现了诸如社会差距拉大、地方分离势力猖獗等新的社会问题,这促使董仲舒在教化层面思考与探索解决之道;另一方面,西汉初期的思想文化氛围较为宽松,这使得先秦诸子的学说得以复兴并表现出逐步融合的态势,这种学术思潮的出现对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有所启示。在汉初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董仲舒以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为本,整合借鉴其他诸子学说中的合理内容,以其独特的天道哲学观及人性学说作为理论基础,系统地提出了以教化思想为主线而贯穿始终的儒家治国理论,最终在与汉武帝的对策中获得认同。至此,儒学在汉代的意识形态领域取得了独尊地位,成为官方的指导思想,董仲舒也借以正式展开其教化思想体系的内容。
     关于教化的目标,董仲舒认为包括提高人性修养、培养国家栋梁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三个方面;关于教化的原则,董仲舒提出了他著名的“三纲五常”理论,并在“三纲”思想中重点突出了“君为臣纲”的思想,在“五常”思想中对先秦的道德伦理学说进行了一定的突破与创新,由此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道德原则;关于教化的功能,董仲舒通过对秦朝灭亡的深刻反思,认为教化具有堤防作用,意义在于稳固社会统治,这就赋予教化以政治内涵,从而上升为一种治国策略。
     董仲舒教化思想的显著特点之一在于受教对象的广泛性,包括社会中的所有人,上至君王,下至普通民众,都有接受教化的必要。首先,君王在国家中居于首要地位,要通过学习儒家典籍,以身作则,成圣成善,在此基础上施行王道教化,从而教导万民成善;其次,各级官吏作为主要的施教者,上承君王,下启社会民众,通过教化与选官制度之间的渗透及相关制度性安排,董仲舒提出以儒家政治伦理提升官吏道德水平;最后,对社会民众的教化直接影响到王朝的统治,具有重要意义,董仲舒主张通过君王的示范作用、官吏的施政作用、地方学校的教化以及乡里教化等多种途径完成对社会民众的教化。
     通观董仲舒的教化思想,在形式、功能、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表现出自身的突出特点,构建出封建教化的完整体系,对西汉社会乃至后世封建王朝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儒家学说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形成也做出过贡献,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董仲舒的教化思想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以史为鉴,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现实意义,是本文的出发点与最终落脚点,基于董仲舒教化思想的丰富内涵以及古代教化思想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得到一些值得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的历史启示,本文拟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即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方面的启示、在内容方面的启示以及在方法方面的启示。
     总之,与先秦时期的传统儒家思想相比,一方面,董仲舒在理论层面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发展,使其教化理论成为后世国家的治国范本;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董仲舒促成了儒家教化理想在社会实践层面的落实,因此董仲舒的教化思想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希望通过对董仲舒教化思想的研究,洞悉汉代教化发展的状况,并归纳总结其历史经验教训,为我们今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China has the tradition of cultivation since ancient times, cultivation not only for regulate the personal moral and ideas, but also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on 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order. Dong Zhongshu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Confucian in the West-Han Dynasty, He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cultivation theories of Confucian and integrate many other theories in Pre-Qin Period, Elaborated his original cultivation thought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West-Han Dynasty. Dong Zhongshu's cultivation thoughts mark that the cultivation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on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unity, Dong comple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 from the original theory to the reality and practice, it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Later dynasties.
     The situation of West-Han Dynasty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Dong's thoughts. On the one hand, West-Han Dynasty encounter some new troubles like social gap and local separation after the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in early years; on the other hand, loosely culture atmosphere makes thoughts in Pre-Qin Period revival and integrated gradually, this academic trend have implications on Dong Zhongshu's research. On the background of early West-Han Dynasty, Dong absorbs other thoughts in Pre-Qin Period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thoughts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and uses the philosophy of heaven and the theory of humanity as his theoretical basic, he presentation the cultivation thought systematically, and was finally recognized by the Emperor Han Wu. Thus, the "oust others doctrines, the overwhelming Confucianism."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it, Dong expanded the contents of his cultivation system.
     About the objective of cultivation, Dong lists three aspects:improve humanity culti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About the principle of cultivation, Dong proposed his famous theory of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and give prominence to the "ruler guides subject". Dong developed the ethical theory in Pre-Qin Period. The theory of "three cardinal guides an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has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whole feudal society. About the function of cultivation, Dong compared cultivation as an embankment, it can consolidate the power, so cultivation has political meanings, and it's a political strategy.
     One of the notable features of Dong's cultivation thought is the generalization of educated, including everyone in society, from emperor to ordinary people, they all have the necessity to accept cultivation. First, emperor is the primacy of a dynasty, he should study the classics of Confucian, practice what he learn and become a saint. Then, the emperor can implement the cultivation to guide the people to become educated. Second, officers between emperor and the ordinary people, they are major teachers, so Dong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their moral by the ethic rules of Confucian. The last, the cultivation of ordinary people affects the stability of the dynasty, so Dong proposed to cultivate ordinary people by the demonstration of emperor, administration of officials, education of local schools and the cultivation by etiquette and music in rural area.
     Dong's cultivation thought demonstrate som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on the aspect of form, function, content and methodology, it constructs the complete system of cultivation in feudal society, it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est-Han Dynasty as well as the later feudal dynasty, i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heritage of Confucia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spirit. On the other side, it's undeniable that there are some obvious limitations in Dong's thoughts. Learning from history, the starting point and ultimate point of this article is to fully explore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fter the analysis of Dong's cultivation though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cient cultivation thought and contemporar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can get some revelation. In this paper, there are three aspects:first, the inspiration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erms of function; second, the inspiration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erms of content; last, the inspiration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erms of method.
     In short,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poin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in Pre-Qin Period. First, Dong has made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theoretical level, his cultivation thought also become the model of later feudal dynasty. On the other hand,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the ideal of Confucian cultivate become a reality by a series of system design of Dong. So, the cultivation thoughts of Dong Zhongshu is a subject that worthy of study.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cultivation thoughts of Dong Zhongshu, understanding the situation of cultivation in West-Han Dynasty, summarize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At last,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引文
① 《论语·为政》
    ② 《论语·为政》
    ③ 《孟子·公孙丑上》
    ④ 《孟子·尽心上》
    ⑤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①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63.
    ②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2-183.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管子·形势》
    ③ 余英时.现代儒学的问题与展望.现代儒学论[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
    ④ 王雷.论传统教化思想在近代中国的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76.
    ① 罗林.董仲舒对儒家教育传统的承前启后作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8.
    ② 向阳.董仲舒的唯心主义哲学是进步的吗?[J].求索,1982(1):34.
    ③ 向阳.董仲舒的唯心主义哲学是进步的吗?[J].求索,1982(1):34.
    ④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09.
    ⑤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10.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① 李景林.教化的哲学———儒学思想的一种新诠释[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486.
    ② 臧克和,王平校订.说文解字新订[M],北京:中华书局,2002:205.
    ③ 臧克和,王平校订.说文解字新订[M],北京:中华书局,2002:205.
    ④ 参见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1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92.
    ⑤ 臧克和,王平校订.说文解字新订[M],北京:中华书局,2002:205.
    ⑥ 《管子·七法》
    ⑦ 《荀子·不苟》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3.
    ③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2.
    ①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3.
    ②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4.
    ③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2.
    ④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42.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⑥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5.
    ⑦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5.
    ① 张光博.社会学词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507.
    ① 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22.
    ②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2.
    ③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2.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汉书·儒林传》
    ④ 《汉书·食货志上》
    ⑤ 《汉书·昭帝纪》
    ⑥ 《汉书·礼乐志》
    ①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5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
    ②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55.
    ③ 《史记·五宗世家》
    ④ 《史记·平准书》
    ⑤ 《汉书·食货志》
    ⑥ “三十税一”成为田租定率并非限于西汉时期,到东汉时期亦为定制。
    ⑦ 《史记·平准书》
    ① 《汉书·货殖志》
    ② 《汉书·食货志上》
    ③ 《史记·高祖本纪》
    ④ 《汉书·高帝纪》
    ⑤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⑥ 《汉书·文帝纪》云:“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民谪作县官及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⑦ 《盐铁论·错币》
    ①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9.
    ② 《盐铁论·水早》
    ③ 《盐铁论·禁耕》
    ④ 《史记·平准书》
    ⑤ 《汉书·文帝纪》
    ⑥ 《风俗通义·孝文帝》
    ⑦ 《新书·时变》
    ① 《史记·平准书》
    ② 《史记·平准书》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④ 《诗·小雅·北山》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 《汉书·景帝纪》
    ③ 《汉书·严殊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④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⑤ 《汉书·武帝纪》
    ①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3.
    ② 《汉书·刑法志》
    ③ 《汉书·高帝纪》
    ④ 《汉书·景帝纪》
    ⑤ 汉文帝时政论家晁错提出的一项用粮食换取爵位的制度。自汉初至文帝时期,汉朝的经济有了恢复和发展,出现商人普遍比较富裕,农民普遍比较贫困的情况,与汉高祖时重农抑商政策已然不符,针对这种情况,晁错提出了“入粟拜爵”的政策,被汉文帝采纳,并于公元前十二年颁布实施。实施以后国家国库充盈,从而减轻了对农民的赋税,降低了农民的负担。商人用粮食换取了爵位,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农民也因商人需要购买粮食换取爵位,从而使粮价得到了增长,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⑥ 《史记·平准书》
    ⑦ 《史记·儒林列传》
    ⑧ 《史记·儒林列传》
    ① 杨生民.汉武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 对比阴阳家,法家在汉初的发展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王朝,它采取法家学说作为治国思想,片面崇尚法令,迷信暴力,导致二世而亡。汉初思想家在反思秦亡的教训时,无不把法家学说作为批判的对象,这就直接导致了法家学说的没落。但并不是说法家思想已经消失,在汉初诸子复兴并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法家思想被吸收到道家及儒家思想之中,依然对中国古代政治进程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② 周桂钿.董学探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25.
    ③ 《史记·叔孙通传》
    ① 郭沫若.青铜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95.
    ② 《史记·太史公自序》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①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3.
    ② 余治平.唯天为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
    ③ 《春秋繁露·奉本》
    ④ 张立文.儒教的宗教性问题,儒学评论(第3辑)[C].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编.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19.
    ⑤ 《春秋繁露·郊语》
    ⑥ 《春秋繁露·郊语》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分别是:官制象天、为人者天、天容、天辩在人、天道无二、人副天数、循天之道、天地之行、如天之为、天地阴阳、天道施。
    ④ 关于董仲舒思想中的天到底具有几种涵义,学界有着不同看法,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冯友兰先后在《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中提出的“董仲舒所谓之天,即与地相对之天,有时系指有智力有意志之自然。有智力有意志之自然一名辞,似乎有自相矛盾之处,然董仲舒所说之天,实有智力有意志,而非一有人格之上帝,故此谓之为自然也”。“他(董仲舒)把物质的天人格化了,看成为有人的意识和情感的实体。但这个人格化了的天,又不就是和人类的形体相类似的‘上帝’。”又如任继愈的两义说,包括“天”的宗教意义和“天”至善的道德属性。韦政通的六义说,包括:至上神、万物之本、道德义、自然义、天有十端、天为人君的化身。以上观点影响深远,而近几年一些学者对此问题亦有独特见解,如余治平认为:“天有着三层不同的含义:一方面是包容万物的、规律性的宇宙总体结构;另一方面,天又具有人性化、伦理化的品格;第三方面,天更是人心信仰的源出,是人不得不尊崇和敬畏的对象。”
    ⑤ 《春秋繁露·奉本》
    ⑥ 《春秋繁露·阴阳位》
    ①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
    ② 《春秋繁露·暖燠常多》
    ③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①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② 《春秋繁露·郊义》
    ③ 《春秋繁露·郊语》
    ④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①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② 《春秋繁露·郊祭》
    ③ 《春秋繁露·顺命》
    ④ 《春秋繁露·顺命》
    ⑤ 《春秋繁露·俞序》
    ⑥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①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新语·本行》
    ④ 《春秋繁露·阴阳义》
    ⑤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
    ⑥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⑦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①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②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③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① 黄书光.论中国传统教化的理论基础与组织特征[J].教育学报,2005(4):49.
    ② 《礼记·学记》
    ① 《论语·阳货》
    ② 《荀子·正名》
    ③ 《荀子·性恶》
    ④ 《论语·公冶长》
    ⑤ 《论语·阳货》
    ⑥ 《孟子·离娄下》
    ⑦ 《孟子·告子上》
    ① 《孟子·公孙丑上》
    ② 《孟子·告子下》
    ③ 《孟子·离娄下》
    ④ 《孟子·尽心下》
    ⑤ 《孟子·梁惠王上》
    ⑥ 《孟子·公孙丑上》
    ⑦ 《孟子·尽心下》
    ⑧ 《孟子·公孙丑上》
    ⑨ 《孟子·公孙丑上》
    ⑩ 《荀子·性恶》
    11 《荀子·性恶》
    ① 《荀子·性恶》
    ② 《荀子·性恶》
    ③ 《荀子·性恶》
    ④ 《荀子·性恶》
    ⑤ 《春秋繁露·实性》
    ⑥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⑦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⑧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①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②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③ 《春秋繁露·基义》
    ④ 《春秋繁露·基义》
    ⑤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⑥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⑦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⑧ 《春秋繁露·实性》
    ①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②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③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④ 崔大华.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1.
    ⑤ 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56.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
    ⑦ [德]康德.论教育学[M].赵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① 《春秋繁露·实性》
    ② 《潜夫论·德化》
    ③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④ 余治平.唯天为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85.
    ⑤ 《春秋繁露·实性》
    ⑥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①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②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③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④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8.
    ⑤ 韦政通.董仲舒[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115.
    ① 《尚书·康诰》
    ② 张瑞璠.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
    ③ 如《尚书·康诰》云:“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迪屡未同,爽惟天其罚殛我。”
    ① 《论语·为政》
    ② 《论语·尧曰》
    ③ 《孟子·尽心上》
    ④ 《荀子·尧问》
    ⑤ 《史记·儒林列传》
    ①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② 《新语·道基》
    ③ 《新语·至德》
    ④ 《新语·道基》
    ⑤ 《汉书·贾谊传》
    ⑥ 《新书·修政语下》
    ① 《汉书·贾谊传》
    ② 顾颉刚.汉代学术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余治平.唯天为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3.
    ③ 李申.简明儒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57.
    ④ 《汉书·董仲舒传》
    ⑤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40.
    ① 《春秋繁露·离合根》
    ②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③ 《春秋繁露·保位权》
    ④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①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② 《春秋繁露·保位权》
    ③ 《春秋繁露·保位权》
    ④ 《春秋繁露·离合根》
    ① 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248.
    ②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③ 《春秋繁露·郊语》
    ④ 《春秋繁露·玉杯》
    ①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0-51.
    ② 《汉书·元帝纪》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69.
    ①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3-264.
    ② 周桂钿.董学探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42-343.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④ 钱穆.秦汉史[M].北京:三联书店,2010:104.
    ①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④ 《汉书·董仲舒传》
    ⑤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曹影.教化的意蕴[R].光明日报.2004.7.6.
    ② 曹影.教化的意蕴[R].光明日报.2004.7.6.
    ① 《孟子·告子上》
    ② 《孟子·告子上》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④ 《春秋繁露·天道施》
    ⑤ 《春秋繁露·二端》
    ⑥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⑦ 《春秋繁露·王道》
    ⑧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⑨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⑩ 《春秋繁露·仁义法》
    11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①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79.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
    ③ 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73.
    ④ 《汉书·董仲舒传》
    ⑤ 《史记·儒林列传》
    ⑥ 《春秋繁露·玉杯》
    ⑦ 《春秋繁露·玉杯》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02.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01.
    ⑤ 《汉书·董仲舒传》
    ⑥ 《汉书·董仲舒传》
    ⑦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汉书·循吏传》
    ② 《春秋繁露·精华》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④ 如马端临在《文献通考·春秋决事比》中评价道:“盖汉人专务以《春秋》决狱,陋儒酷吏,遂得以因缘假饰。”
    ⑤ 《太平御览·刑法部六》
    ① 《汉书·刑法志》
    ① 《春秋繁露·玉杯》
    ② 《汉书·儒林传》
    ③ 韦政通.董仲舒[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129.
    ④《论语·颜渊》
    ⑤ 《中庸》
    ⑥ 《中庸》
    ⑦ 《中庸》
    ⑧ 《孟子·滕文公上》
    ⑨ 《韩非子·忠孝》
    ① 《春秋繁露·基义》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709.
    ④ 蔡尚思.中国礼教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54.
    ① 《春秋繁露·顺命》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7.
    ③ 《春秋繁露·基义》
    ① 《白虎通·三纲六纪》
    ② 《白虎通·三纲六纪》
    ③ 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30.
    ④ 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71.
    ① 《春秋繁露·五行对》
    ② 《春秋繁露·五行对》
    ③ 《论语·学而》
    ④ 《论语·为政》
    ⑤ 《论语·八佾》
    ⑥ 《孟子·离娄下》
    ⑦ 《春秋繁露·天道无二》
    ⑧ 《春秋繁露·竹林》
    ①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87.
    ② 《论语·学而》
    ③ 《吕氏春秋·孝行览》
    ④ 《孝经·广扬名》
    ⑤ 《孝经·广扬名》
    ⑥ 《韩非子·五蠹》
    ⑦ 韦政通.董仲舒[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133.
    ⑧ 《春秋繁露·五行对》
    ⑨ 《春秋繁露·五行对》
    ⑩ 韦政通.董仲舒[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129.
    11 《春秋繁露·五行对》
    ①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② 《春秋繁露·仁义法》
    ③ 《春秋繁露·仁义法》
    ④ 《春秋繁露·仁义法》
    ⑤ 《春秋繁露·仁义法》
    ① 《春秋繁露·仁义法》
    ② 《春秋繁露·仁义法》
    ③ 《春秋繁露·奉本》
    ① 《春秋繁露·度制》
    ② 《春秋繁露·天地施》
    ③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④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⑤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⑥ 《论语·里仁》
    ⑦ 《论语·雍也》
    ①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②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③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④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①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② 《论语·颜渊》
    ③ 《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
    ④ 《春秋繁露·竹林》
    ⑤ 《春秋繁露·竹林》
    ①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② 《朱文公文集·读大纪》
    ③ 《春秋繁露·俞序》
    ④ 《春秋繁露·王道》
    ① 《春秋繁露·实性》
    ②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④ 《汉书·董仲舒传》
    ⑤ 《汉书·董仲舒传》
    ⑥ 《汉书·董仲舒传》
    ⑦ 《汉书·董仲舒传》
    ⑧ 《汉书·董仲舒传》
    ⑨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春秋繁露·度制》
    ④ 《春秋繁露·天道施》
    ⑤ 《春秋繁露·度制》
    ① 吴晗,费孝通.皇权与绅权[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24.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赖炎元.春秋繁露今注今译[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84:15.
    ①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②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③ 《春秋繁露·顺命》
    ④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① 《春秋繁露·郊祀》
    ②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④ 《春秋繁露·阴阳义》
    ⑤ 《尚书·吕刑》
    ⑥ 《春秋繁露·玉杯》
    ① 《论语·季氏》
    ② 《荀子·王制》
    ③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④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⑤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⑥ 《史记·太史公自序》
    ⑦ 韦政通.董仲舒[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98.
    ①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
    ② 《春秋繁露·郊祭》
    ③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④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2.
    ⑤ 皮锡瑞.经学历史[M].周予同注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65.
    ①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②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③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① 《孟子·万章下》
    ② 《春秋繁露·玉杯》
    ③ 《春秋繁露·顺命》
    ④ 《春秋繁露·天地之行》
    ⑤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⑥ 《春秋繁露·仁义法》
    ⑦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春秋繁露·王道》
    ② 《春秋繁露 深察名号》
    ③ 《春秋繁露·灭国上》
    ④ 《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
    ⑤ 《春秋繁露·保位权》
    ①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② 《春秋繁露·服制象》
    ③ 《春秋繁露·郊语》
    ④ 《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⑤ 《春秋繁露·五行相胜》
    ⑥ 《白虎通·五刑》
    ⑦ 罗国杰,夏伟东.德治新论[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2:17.
    ⑧ 《春秋繁露·精华》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春秋繁露·精华》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④ 《春秋繁露·郊语》
    ⑤ 周桂钿.秦汉思想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192.
    ⑥ 《春秋繁露·精华》
    ①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② 《春秋繁露·顺命》
    ③ 《春秋繁露·暖燠常多》
    ④ 《春秋繁露·暖燠常多》
    ⑤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⑥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⑦ 《春秋繁露·阴阳义》
    ⑧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⑨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⑩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11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①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②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③ 《春秋繁露·天道无二》
    ④ 《春秋繁露·暖燠常多》
    ⑤ 《汉书·董仲舒传》
    ⑥ 庞朴.中国通史(第4卷)[M].北京:东方出版中心,1997:9.
    ① 《新书·大政上》
    ② 《汉书·食货志上》
    ③ 《汉书·食货志上》
    ① 《汉书·食货志上》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1.
    ④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④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
    ⑤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②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③ 《春秋繁露·二端》
    ④ 《经学通论·易经》
    ① 梁启超.饮冰室丛著(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16:75.
    ② 《汉书·景帝纪》
    ③ 《春秋繁露·考功名》
    ④《春秋繁露·观德》
    ⑤ 《论语·泰伯》
    ① 《论语·八佾》
    ②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③ 陈少峰.中国伦理学史(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61.
    ④ 《汉书·武帝纪》
    ⑤ 《春秋繁露·顺命》
    ⑥ 《春秋繁露·王道》
    ⑦ 《春秋繁露·楚庄王》
    ① 《春秋繁露·竹林》
    ② 《春秋繁露·王道》
    ③ 《春秋繁露·竹林》
    ④ 《春秋繁露·竹林》
    ⑤ 《汉书·董仲舒传》
    ⑥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④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① 《春秋繁露·五行相胜》
    ② 《春秋繁露·王道》
    ① 《春秋繁露·楚庄王》
    ② 《春秋繁露·玉英》
    ③ 《春秋繁露·十指》
    ④ 《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
    ⑤ 《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
    ⑥ 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15.
    ① 《汉书·武帝纪》
    ② 《汉书·武帝纪》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④ 《汉书·董仲舒传》
    ⑤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63.
    ⑥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75.
    ⑦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13-214.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④ 《汉书·董仲舒传》
    ⑤ 《汉书·董仲舒传》
    ⑥ 《汉书·循吏传》
    ⑦ 《汉书·董仲舒传》
    ⑧ 《汉书·儒林传》
    ⑨ 《汉书·王莽传上》
    ①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2.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汉书·儒林传》
    ④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M].济南:齐鲁书社,2002:36.
    ⑤ 郝建平.汉代太学生的干政之举[J].北方论丛,2004(5):47.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② 《汉书·百官公卿表》
    ① 《汉书·成帝纪》
    ② 《汉书·武帝纪》
    ③ 《汉书·儒林传》
    ④ 《汉书·董仲舒传》
    ⑤ 《汉书·武帝纪》
    ⑥ 《汉书·武帝纪》
    ① 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53.
    ② 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史[M].合肥:黄山书社,1995:22.
    ③ 黄留珠.汉代的选廉制度[J].唐都学刊,1998(1):66.
    ④ 参见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405页下注.
    ⑤ 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314.
    ⑥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106.
    ⑦ 《荀子·君道》
    ⑧ 黄留珠.试论东汉举孝廉制度的利弊[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2):16.
    ⑨ 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6.
    ①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0.
    ①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④ 《论语·子路》
    ⑤ 《论语·子路》
    ⑥ 《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⑦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② 《史记·高祖本纪》
    ③ 《史记·外戚世家》
    ④ 《史记·外戚世家》
    ⑤ 《汉书·惠帝纪》
    ① 《盐铁论·申韩》
    ② 杜维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钱文忠,盛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
    ③ 《论语·子路》
    ① 《文献通考·学校七》
    ② 关于中国传统社会二元权力结构问题,费孝通、费正清等学者均从不同角度进行过阐述。如费正清先生在谈到汉代的政府与社会时说:“政府实为居于半隔绝状态各乡村之上的一个相当小但是高度集权的机构,而朝廷与乡村的中介则是城镇,由地方长官与当地豪门地主、三老一类打交道以进行统治。”(参见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72.)
    ③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7.
    ④ 《后汉书·百官志》
    ⑤ 《汉书·高帝纪》
    ⑥ 关于汉代基层社会中民间权威人士的作用,日本学者增渊龙夫及国内学者崔向东、马新、黄今言等都有所关注和论及。如黄今言认为:“汉代农村社会中有‘乡三老’和‘里父老’,他们虽非严格意义上的乡村吏员,但由于其身份特殊而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声望,故不仅参与‘议政’,而且‘掌教化’,经常配合地方政府劝善除恶、组织生产、催征赋税等,对控制农村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黄今言.汉代三老、父老的地位与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学报,2007(5).)
    ① 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721.
    ② 毛礼锐,邵鹤亭,瞿菊农.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89.
    ① 《史记·儒林列传》
    ② 详见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181-187.
    ③ 《汉书·儒林传》
    ④ 赵承福.山东教育通史(古代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10.
    ① [美]埃尔德.大萧条的孩子们[M].田禾,马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432.
    ② 蔡仲德先生就曾指出:“是荀子将音乐的社会功能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荀子所强调的主要不是音乐的娱乐作用,而是教化作用。”参见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89-190.
    ③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④ 《汉书·董仲舒传》
    ⑤ 《乐记·乐本》
    ⑥ 《春秋繁露·如天之为》
    ⑦ 《春秋繁露·天辨在人》
    ⑧ 《春秋繁露·王道》
    ① 董树利,张玲玲.论西汉乡里教化的途径[J].衡水师专学报(哲学杜会科学版),2004(12):25.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汉书·武帝纪》
    ① 张平.董仲舒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整合[J].河北学刊,1998:4.
    ① 韩星.秦汉政治文化整合中儒学思想的变异[J].孔子研究,2006(5):33.
    ①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2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3.
    ② 参见蒋庆.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M].北京:三联书店,2003:11-57.
    ③ 詹世友.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35.
    ④ 《汉书·武帝纪》
    ① 《春秋繁露·仁义法》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① 《史记·儒林列传》
    ② 参见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1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410.
    ③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汉书·武帝纪》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0.
    ① 唐凯麟,王泽应.20世纪中国伦理思潮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440.
    ② 吾淳.中国社会的伦理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2007:35.
    ①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M].台北: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78:162-163.
    ② 《论语·八佾》
    ① 《春秋繁露·度制》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王炳照,郭齐家.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87.
    ① 周桂钿,李祥俊.中国学术通史(秦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89.
    ② 《抱朴子·审举》
    ① 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3.
    ②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3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79.
    ①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3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85.
    ② 《论语·学而》
    ③ 杜维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钱文忠,盛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
    ④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45.
    ①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②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9.
    ① 详见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1.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8-139.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6.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5.
    ② 《春秋繁露·仁义法》
    ③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
    ② 《春秋繁露·仁义法》
    ① 《礼记·学记》
    ① [美]迈克尔·W·阿普尔.意识形态与课程[M].黄忠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3.
    ② [美]戴维·布莱克莱吉.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对教育的社会学解释[M].王波等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178.
    ① [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册)[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9.
    ② [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册)[M].林颖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9.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2003.
    [11]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5]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Hall, David L.Thinking From the Han:Self, Truth, and Transcendenc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8.
    [2]Sarah A Queen. From chronicle to canon:the hermeneutic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ccording to Tung Chung-shu.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Shaughnessy, Edward L. Before Confucius:Studies in the Crea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SUNY Ser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ultur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
    [4]Zhang, Weibin. American Civilization Portrayed in Ancient Confucianism. New York Algora Publishing,2003.
    [5]Yao, Xinzhong. An Introduction to Confucian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6]Richard S. eters. Ethics and educati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66.
    [7]Van Loon. The Story of Mankind.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1997.
    [8]Vivenne, Shue. The Reach of the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9]E. P. Cubberley, Readings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Houngton Mifflin Co,1920.
    [10]R. Straughau. Philosophers on Education. Houndmills, Macmillan,1987.
    [11]P. Mcphail, J. Ungoed-Thomasand, H. Chapman. Mor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Longman Group Limited,1972.
    [12]J. Sartre. Being and Nothing. New York,1956.
    [13]F. Mayer. A History of Education Thoughts. Charles E. Merrill Books inc,1960.
    [14]D. Rowntree. A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Harper and Raw, Publisher. London,1981.
    [15]H. Spencer. The Principle of Sociology. New York,1969.
    [16]Trilling, Lionel. Mind in the Modern world. Viking,1973.
    [17]Peters. R.S. Mor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Georfe All and Unwin Ltd,1981.
    [18]E. Fromm. Escape of Freedom. New York,1960.
    [19]E. Fromm. The Heart of man. New York,1964.
    [20]Alexander. J.C. Culture and Socie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1]W. Dilthey. Introduction of Human Studies. London,1988.
    [22]伽达默尔.诠释学1、2: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4]马克思·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5]列文森.理解中国: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6]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27]巴.瓦.科普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导论.马迅,章云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28]窦宗仪.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刘成友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29]塞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0]沟口雄三,小岛毅.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孙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1]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徐冲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
    [32]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3]汤因比.历史研究(中册).曹未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4]伊安·夏皮罗.政治的道德基础.姚建华,宋国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35]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董仲舒.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75.
    [2]董治安,张忠纲.春秋繁露译注.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3]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
    [4]周桂钿.春秋繁露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5]范哗.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6]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7]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8]龚鹏程.汉代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
    [10]于首奎.西汉哲学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2]周桂锢.董学探微.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3]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济南:齐鲁书社,1987.
    [14]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5]张瑞潘.中国教育哲学史(第1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6]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7]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18]吴乃恭.儒家思想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9]任继愈,张岱年,冯契.中国哲学史通览.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
    [20]周桂锢,李祥俊.中国学术通史(秦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1]陈谷嘉,朱汉民.中国德育思想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2]余治平.唯天为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3]顾颇刚.汉代学术史略.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24]凌曙.春秋繁露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
    [25]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
    [26]公羊寿.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7]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28]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9]韦政通.先秦七大哲学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0]钱穆.论语新解.成都:巴蜀书社,1985.
    [31]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3]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3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5]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7]张德胜.儒家伦理与秩序情节.台北: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1989.
    [38]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39]程舜英.两汉教育制度史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40]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史(第1册).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1]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2]范学辉,曾振宇.天人衡中——《春秋繁露》与中国文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43]吴汝钧.儒家哲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
    [44]于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5]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6]蒋庆.政治儒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3.
    [47]卜宪群.秦汉官僚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8]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49]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0]庞朴.儒家辩证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4.
    [51]钟肇鹏.春秋繁露校释(上、下).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
    [5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53]周辅成.论董仲舒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54]周桂钿,吴锋.董仲舒.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55]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6]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7]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8]宋惠昌.当代社会意识形态.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59]毛寿龙.政治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0]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1]李明辉.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2]诸子集成(全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6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64]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65]张实龙.董仲舒学说内在理路探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66]罗国杰.中国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7]于首奎.两汉哲学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68]华友根.董仲舒思想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69]邓红.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
    [70]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1]蒋庆.公羊学引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72]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和社会思想.上海:三联书店,2002.
    [7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5]任剑涛.伦理王国的构造:现代性视野中的儒家伦理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76]徐儒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7]彭安玉,胡阿祥.政治与道德教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78]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
    [79]邱永明.中国历代职官管理制度.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
    [80]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81]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中).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82]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3]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85.
    [84]崔向东.汉代豪族研究.武汉:崇文书局,2003.
    [85]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86]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
    [87]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关健英.略论董仲舒的“以德为国”思想.中国哲学史,2004(3).
    [2]任剑涛.伦理与政治的双向涵摄——董仲舒思想的再论释.哲学研究,1994(3).
    [3]张俊相.董仲舒“极理以尽情性之宜”的理欲观.道德与文明,2004(2).
    [4]赵伯雄.从《春秋繁露》看董氏《春秋》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5]唐赤蓉.董仲舒的两种义利观.中华文化论坛,2004(3).
    [6]朱海龙,黄明喜.陆贾教化思想探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7]徐志辉.天人感应论与中国古代宇宙观.齐鲁学刊,2004(4).
    [8]李乃礼.论汉初的“孝治”.学术月刊,2000(9).
    [9]肖群忠.论现代新儒家对孝道的弘扬发展.齐鲁学刊,2000(4).
    [10]周立升.秦汉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文史哲,2002(2).
    [11]金春峰.论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及其史作用.中国社会科学,1980(6).
    [12]李宗桂.董仲舒理想论的文化阐释.学术月刊,1998(8).
    [13]邵显侠.论董仲舒的“教化成性”说.孔子研究,1995(3).
    [14]詹世友.先秦儒家道德教化的不同范型之分析.哲学研究,2008(2).
    [15]王毓明.古代教化思想与形式.上海大学学报,2002(6).
    [16]黄书光.论中国传统教化的近代解构.浙江大学学报,2005(6).
    [17]沈壮海,李育.董仲舒德教方法论探析.武汉大学学报,1995(4).
    [18]黄书光.论中国传统教化的理论基础与组织特征.教育学报,2005(4).
    [19]朱克良.教化含义初探.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4(3).
    [20]夏静.论董仲舒的礼乐观与文艺思想.中华文化论坛,2000(3).
    [21]钟肇鹏.孔子的教化思想.江西社会科学,2000(12).
    [22]朱人求.董仲舒教化哲学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5).
    [23]周光庆.董仲舒《春秋》解释方法论.孔子研究,2001(1).
    [24]李翔海.本体诠释学与西方当代诠释学.中国社会科学,1993(4).
    [25]潘德荣.理解、解释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1994(1).
    [26]张涛.经学与汉代的选官制度.史学月刊,1998(3).
    [27]曹影.“性三品”:董仲舒社会教化的理论根据.社会科学战线,2008(8).
    [28]张文英.董仲舒的“性三品说”与君主的教化责任.学术论坛,2009(4).
    [29]张俊峰.“规则”与“德性”的统一.中山大学学报,2002(6).
    [30]庄树宗,王四达.“罢黜百家”还是“熔炼百家”——论董仲舒思想的杂家特征及其历史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10(4).
    [31]梁宗华.董仲舒新儒学体系与道家黄老学.齐鲁学刊,1999(6).
    [32]曾振宇.“法天而行,,:董仲舒天论新识.孔子研究,2000(5).
    [33]白效咏.“三纲”说与先秦秦汉之际的伦理道德转化新探.浙江社会科学,2010(2).
    [34]王帆.董仲舒思想的易学底蕴.周易研究,2006(4).
    [35]唐国军.董仲舒与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践化.广西社会科学,2008(3).
    [36]袁济喜.从董仲舒的奏对看汉代士人与帝王之对弈.中国文化研究,2009(秋之卷).
    [37]余全介.董仲舒的真实遭遇.江淮论坛,2006(3).
    [38]宋惠昌.董仲舒的“君权制约论”.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12).
    [39]李玉洁.董仲舒的德治思想.孔子研究,2002(3).
    [40]曹影.教化的缘起及其意蕴.东北师大学报,2006(3).
    [41]胡静.儒家道德教化现象之分析.江汉论坛,2004(5).
    [42]贾勤美.论儒家举贤能的教化意蕴及其影响.学术论坛,2006(2).
    [43]赖美琴.董仲舒社会稳定思想初探.学术研究,2001(5).
    [44]李景林.本虚而实——儒家教化理念的立身之所.吉林大学学报,2001(5).
    [45]李申.教化之教就是宗教之教.文史哲,1998(3).
    [46]刘国民.论董仲舒的德治思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2).
    [47]马和民.论传统中国的社会教化实践与社会化榜样.浙江大学学报,2004(5).
    [48]韩勇,廉永杰.试论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启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
    [49]祖嘉合.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对现代道德教育的启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50]侯琦.试论中国华民族重思想道德教化的优良传统.理论探讨,1997(3).
    [51]蔡世华,黄军利.略论孔子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对现代高校德育的意义.理论导刊,2006(2).
    [52]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社会科学战线,2008(5).
    [53]关汉华.试论两汉监察官员的选任制度.广东社会科学,2000(4).
    [54]惠吉兴.汉初儒学的复兴及其历史地位——兼评汉初黄老之学占统治地位说.浙江学刊,1992(6).
    [55]马作武.略论中国传统法律的儒家化.中山大学学报,1997(2).
    [56]马婷婷.汉代情论的时代嬗变特性及其道德特征分析.学术探索,2012(6).
    [57]党超.论两汉风俗观念的政治文化特性.史学月刊,2012(5).
    [58]王杰.汉代神权政治的重新确立——董仲舒与儒学的神化.现代哲学,2012(3).
    [59]李克建.西汉儒学改造对中华传统民族观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
    [60]刘钟华.权力视角下的文化力.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61]郝海燕.儒家的“天人合一”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哲学研究,2012(5).
    [62]黄开国.董仲舒“贵元重始说”新解.哲学研究,2012(4).
    [63]吴全兰.西汉儒学的意识形态化及其原因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64]聂春华.从“论心”到“显己”——由《春秋繁露》看汉儒对身体政治性之发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3).
    [65]任剑涛.天道、王道与王权——王道政治的基本结构及其文明矫正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2).
    [66]程郁.《春秋繁露》人性论与先秦性情思想.孔子研究,2012(2).
    [67]强中华.正名·时间·人性论——董仲舒人性论的逻辑层次及理论困境.孔子研究,2012(2).
    [68]李存山.对“三纲”之本义的辨析与评价.天津社会科学,2012(1).
    [69]汪高鑫.汉代历史文化认同意识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70]黄敏兰.史实证明儒家文化难以制约专制权力.探索与争鸣,2012(1).
    [71]李春燕.浅谈《春秋繁露》中的伦理观.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72]成祖明.帝国创生与董仲舒的皇权本体公共性建构.哲学研究,2012(1).
    [73]周桂钿.汉初三阶段:治、富、教.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2(1).
    [74]马良怀.秦汉之际皇权合法性理论的探寻与建构.哲学研究,2012(1).
    [75]李长春.《春秋》“大一统”与两汉时代精神.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76]方朝晖.“三纲”真的是糟粕吗?——重新审视“三纲”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11(2).
    [77]刘学智.“三纲五常”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重估.孔子研究,2011(2).
    [78]李存山.反思儒家文化的“常道”.孔子研究,2011(2).
    [79]程潮.儒家民生思想的立论基础.宁夏社会科学,2011(2).
    [80]冯友兰.董仲舒哲学的性质及其社会作用.北京大学学报,1963(3).
    [81]关健英.略论董仲舒的“以德治国”思想.中国哲学史,2004(3).
    [82]柴文华.“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学习与探索,2006(1).
    [83]尹益洙.董仲舒的政治伦理思想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4(4).
    [84]王健.董仲舒政治伦理思想新探——以“天人论”与“谴告论”为中心.江苏社会科学,2005(6).
    [85]张显传.从历史教育说董仲舒.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86]周桂钿.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核心——大一统论.中国哲学史,2007(4).
    [87]陈静.如何理解董仲舒的人性思想.中国哲学史,1997(3).
    [88]唐凯麟,陈科华.孔子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孔子研究,2004(6).
    [89]汤一介,庄印.董仲舒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评价.北京大学学报,1963(3).
    [90]余治平.以阴阳释性情——论董仲舒对儒学性情形而上学的独特建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91]李耀南.尊君与屈君——董仲舒之天的二重功能.孔子研究,2004(4).
    [92]庄春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考辨.孔子研究,2000(4).
    [93]李定生.董仲舒与黄老之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94]钱逊.董仲舒与先秦百家争鸣的终结.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
    [95]范学辉.董仲舒《春秋繁露》臣道观与传统政治文化的演变.管子学刊,1998(2).
    [96]万俊人.政治如何进入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