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国际环境机制的理论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如何参与国际机制并成为国际社会中建设性的一员,这是国际机制理论研究和中国对外战略分析长期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全球问题不断恶化和国际机制作用日益凸显的全球化时代,作为人口和环境大国的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无疑承载着举足轻重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以“中国参与国际环境机制的理论分析”为题,试图提出一种国际机制与国家行为互动的研究框架。
     文章的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提出本文的核心问题,即中国以何种方式参与国际环境机制的建设与发展?并作相关的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的说明以及研究意义的分析。
     第二章是对国际机制影响国家行为作基本的理论探讨。这一章是论文的理论框架,主要分析了国际机制与国家行为之间关系研究的两种研究路径:理性主义的集体行动视角与社会学或建构主义的社会实践视角。提出理性主义对国际机制的权力导向和功能定位的分析与建构主义对国际机制的规范分析之间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为考察国家对国际机制的战略选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国际环境机制的基本概念进行辨析,并简要地梳理了国际环境机制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是中国参与国际环境机制的进程及其理论解释。这一章是在国际机制影响国家行为的研究路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国对国际环境机制的战略选择及其相关因素。中国融入国际环境机制的历史进程主要有两个基本阶段:从1972年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召开之前主要是试探性的初步参与;从1992年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至今则开始了全面参与的进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中国机制参与的三个主要因素:第一,中国加入国际环境机制是出于特定的国家需求。主要是主权需求、发展需求和国际责任需求。第二,中国在国际机制中的行动取决于中国在特定环境谈判中领导作用的发挥。中国发挥领导作用主要有三种方式:结构型领导、企业家型领导和智慧型领导。这三种领导方式在环境谈判实践中交互作用。第三,中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状况主要受到国际环境机制的制度化以及规范内化所带来的国内政治变迁的影响。
     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文章的案例实证部分。
     其中,第四章是中国与国际海洋环境机制。主要阐释了中国加入海洋环境机制的基本动因;中国在海洋环境机制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国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伦敦倾废公约》谈判中的推动者和协调者角色;国际海洋环境机制对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影响,包括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公约的履行两个主要方面。
     第五章是中国与国际气候机制。主要阐释了:中国加入国际气候机制的基本动因;中国在国际气候机制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后京都议程谈判中的推动者和协调者角色;国际气候机制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影响,包括履行公约和应对方略两个方面。
     第六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基本观点进行总结性的概括,对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行为与战略进行前瞻性的分析。
How does China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regimes and become a constructive member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This is an important topic and long-term concern that both international regime theories research and Chinese foreign strategy analysis share.Today,along with global problems unceasingly worsening and international regimes highlighting their growing role,China,as a great nation of large population and vast environment,bears more and more pivotal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This dissertation centers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China Participa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gimes",and proposes a research model of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regime and nations.
     Basic contents of the dissertation are as follows:
     Chapter I is the introductory section,presenting the research ques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that by which means China participates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gimes.Besides,it provides an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topic concerned,explains the methodology employed and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ChapterⅡ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n international regime influence on nation behavior.It mainly analyzes two approaches to relations between international regime nation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ctive action of rationalism and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ractice of sociology or constructionism.The rationalism discussion on authority guidance and the function localization about international regime has very big complementarity to the constructionalism viewpoint of norm. Both of them provide important rationale for examining nation's strategic choice of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regimes.This chapter also makes discrimination to the basic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gime, and briefly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regimes.
     ChapterⅢpresents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China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gimes.Based on the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regime influence on nation behavior,this chapter explores how China enters into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gimes and what factors influence China's strategy of the regimes.The historical process where China enter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gimes might be divided into two steps.The first step,from 1972,attending United Nations human environment conference,until before 1992,is the exploratory and preliminary participation;the second,from 1992,attending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nference,until now,the comprehensive participation.And next,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three primary factors affecting China regime participation.First,the reason why China join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gimes stems from the specific national demands,namely,sovereignty demand,development demand and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demand.Second,China's motion in the regime is decided by how successfully China plays the leading role in specific environment negotiations.China displays the leading role mainly in three ways:structure leadership,entrepreneur leadership and wisdom leadership. These three leader roles practice in environment negotiations.Third, institutional influenc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regime to domestic politics gives great incentive for China fulfilling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joint pledge.
     ChapterⅣand ChapterⅤprovide two case studies..
     ChapterⅣis about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regimes.It firstly makes discussion on why China joins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regime;then it studies China's function in marine environmental regimes,in which China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success of "London Convention on Prevention of Dumping" and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fmally it proposes that international marine environmental regimes have big influence on 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terprise in two principal aspects:legal regime consummation and joint pledge fulfillment.
     ChapterⅤis about China and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regime.First,it explains why China joins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regime;then it analyzes China's func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regime,in which China's contribution to the success of "the United Nations Climatic change Frame Joint pledge" and "the Kyoto Protocol" as well as post Kyoto agenda negotiations is emphasized;at last,it show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regime impulse China to change old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adapt with Climate regime requests,including the joint pledge fulfillment and the plan.
     ChapterⅥis the conclusion part of the whole dissertation.In this chapter,I will sum up the basic concepts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has made and make forward-looking analysis for China's behavior and function in international regimes.
引文
1 注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主要是指环境问题在空间及影响后果上具有全球维度,参见蔡拓:《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8页;环境问题的外部性,主要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生活空间造成不可避免的消极“生态外部性(ecological externalities)”,参见Martin List and Wolker Rittberger,"Regim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Andrew Hurrell and Benedict Kingsbury,ed.,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the Environment:Actors,Interests,and Institu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p.85.
    2 塞纳克伦斯:《治理与国际调解机制的危机》,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9年,第1期,第94页。
    3 注释:“中国环境公害”论调最早出现于日本,声称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对亚太地区的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中国环境资源威胁论”是西方发达国家从环境、粮食、人口、资源、能源等方面诋毁和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代表性观点。上述言论可以参见肖显静:《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选择》,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187-189页。
    1 John.Gerard Ruggie,"International responses to technology:concepts and trend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29,No.3.Summer,1975,p.570.
    2 Joseph S.Nye and Robert O.Keohan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Boston:Little,Brown,1977.
    3 Stephen D.Krasner,ed.,International Regime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4 代表性文章可参见 Joseph M.Grieco,"Anarchy and Limits of Cooperation: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2,August,1988a,pp.485-507.;
    Duncan Snidal,"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mong Relative Gains Maximizer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35,1991 a,pp.387-402.;
    Robert Powell,"The Problem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Gai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5,December,1991a,pp.1303-1320.
    5 Stehpen Krasner,"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6,No.2,1982,pp.185-205.
    6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争鸣、融合与创新》(译者前言),[美]彼得·卡赞斯坦等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译者前言第3页。
    1 参见刘靖华:《力量均衡,还是制度霸权》,载《欧洲》,1997年第2期。
    2 John Mearsheimer,"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Winter,1994/95,p.7.
    3[日]星野昭吉主编:《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变化与发展》,刘小林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0页。
    4 Alexander W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6,1992,pp.391-425.
    5 参见袁正清著:《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6 注释:这一划分主要代表了国际关系主流学派在国际机制问题上的观点,即重视权力关系的现实主义、重视利益聚合(convergence)的新自由主义、重视知识和身份的认知主义。可以参见Andreas Hasenclever,Peter Mayer,and Volker Rittberger,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p.2.
    1 注释:理性主义假定国家是原子式的理性行为体,其身份、权力和基本利益都是先于国际社会和国际机制存在的,在认知主义看来,这些假定源于对国际关系的静态研究,仅从体系层次而且是纯粹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会导致对社会规范研究的忽视。
    2[日]星野昭吉、刘小林主编:《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变化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1 注释:肯尼思·沃尔兹突出了国际体系中国家间的权力分配结构,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之为结构主义的现实主义。他没有把国际政治还原为国家行为,因此与还原主义截然分立,他在结构主义基础上通过系统、科学的法则力图阐明国际政治的基本规律,这是与传统现实主义根本不同之处。详见[日]星野昭吉、刘小林主编:《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变化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2 注释:亚历山大·温特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内生于社会进程的主体间意义结构(intersubjective meaning structure)。
    3 Ernst Haas,"Words Can Hurt You:Or Who Said What to Whom about Regimes",in Krasner,International Regimes,p.57.
    4 Oran R.Young,"International Regimes:Problems of Concept Formation," World Politics,ⅩⅩⅩⅡ(3)(April 1980),p.348.
    1 Robert O.Keohane,After Hegemon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64.
    2 Stephen D.Krasner,ed.,International Regime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p.357.
    3 详见 Andrew Hurrell,Benedict Kingsbury,eds.,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the Environment:Actors,Interests,and Institu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1992
    4 Ibid.
    5 Marc A.Levy,Robert O.Keohane,and Peter M.Haas,"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Institutions," in Peter M.Haas,Robert O.Keohane,and Marc A.Levy,eds.,Institutions for the Earth:sources of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ambridge,and London:The MIT Press,p.398.
    1 同上,p.11.
    2 Oran R.Young,"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Oran R.Young,International Governance: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n a Stateless Society,Chapterl,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pp14-15.
    3 Oran R.Young,:Rights,Rules,and Resources in World Affairs," in Oran R.Young,ed.,Global Governance:drawing insights from the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Cambridge and London:The MIT Press,1997,p.2.
    4 陈迎:《国际环境制度的发展与改革》,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4期,第1页。
    5 王义桅:《环境问题与国际制度变迁》,载《国际论坛》,2000年第5期,第11-12页。关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提法源自马克斯·韦伯,参见该文章注释[12]。
    6 苟海波、孔祥文:《国际环境条约遵约机制介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tyfls/rdwtyal/t268524.htm
    1 可以参见薄燕:《国际环境正义与国际环境机制:问题、理论和个案》,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3期,第65-79页。
    2 张海滨:《论国际环境保护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载《欧洲研究》,2007年第3期,第53-75页。
    3 于宏源:《国际环境合作中的集体行动逻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5期,第43-50页。
    4 蔺雪春:《变迁中的国际环境机制:以联合国环境议程为线索》,载《国际论坛》2007年第3期,第14-19页。
    5 代表性文章及其出处依次为:庄贵阳:《从气候公约看国际环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http://www.ccchina.gov.cn/cn/NewsInfo.asp?NewsId=3965;
    陈迎《国际环境争议解决机制和强制机制的改革》,水信息网http://www.hwcc.com.cn/nsbd/NewsDisplay.asp?id=159579;
    魏玉金:《论生态安全保护与国际环境合作机制的建立》,中国环境法网http://www.riel.whu.edu.cn/show.asp?ID=3264;
    许莲英:《生态安全视野中的国际环境信息交流制度》,中国环境法网http://www.riel.whu.edu.cn/show.asp?ID=3244;
    郑照宁、刘德顺:《清洁发展机制:一种新的国际环境合作的机制》,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p://web.cenet.org.cn/upfile/18184.doc
    1 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7-22页。
    2 郭树永:《国际制度的融入与国家利益--中国外交的一种历史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4期,第60-65页。
    3 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1-16页。
    4 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5页。
    1 门洪华:《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第86-87页。
    2[美]伊丽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3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编:《负责任大国的路径选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年;该论著从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战略实践、中国负责任大国定位涉及的诸多理论问题,以及中国在走向负责任大国进程中面临的外部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中国通过和平发展的路径选择实现负责任大国目标提出有价值的思考。
    4 张文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利益》,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第63页。
    5 Richard Bernstein and Ross Monro,"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Foreign Affairs,Vol.76,No.2,March/April 1997,pp.18-32.
    6 Dork Barnett,et al.,Developing a Peaceful,Stable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with China,A National Committee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Report,July 1996,p.24.
    7 基辛格:《西方与中共对峙,应记取-战殷鉴》,1999年9月15日台湾《中国时报》。
    1 Robert 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Can Interdependence Work?",Foreign Policy,Spring,1998,pp.82-96.
    2 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38页。
    3 详见王之佳编著:《中国环境外交:中国环境外交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对话与合作--全球环境问题和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
    4 张海滨著:《论中国的环境外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另有张海滨的文章,如《国际环境与安全问题研究述评》,载《欧洲》,1997年第3期,第34-41页;《论国际环境保护与维护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1期,第87-93页;《中国环境外交的演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11期,第12-15页。
    5 王立著:《当代中国环境法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6 卓英仁著:《论国际环境发发展趋向及对中国环境法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 庄贵阳、陈迎著:《国际气候制度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2 杨兴著:《<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
    3 唐更克、何秀珍、本约朗:《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协议的立场与挑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8期,第34-40页。
    4 具体可以参见陈迎:《中国在气候公约演化进程中的作用与战略选择》,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5期,第15-20页。
    5 刘中民等著:《国际海洋环境制度导论》,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
    6 杨文鹤主编:《伦敦公约二十五年》,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
    7 何卫东著:《跨界海洋环境损害国家责任论》,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8 吴险峰著:《陆源污染型海洋环境保护战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5年。
    9 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例如何传添:《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和捍卫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载《东南亚研究》,2001年第2期,第51-55页;
    修斌、姜秉国:《中国和平发展战略视野下的海洋权益维护》,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5页;
    王历荣等:《中国和平发展的海洋战略构想》,载《求索》,2007年第7期,第33-36页;等等。
    1 这是自国际关系理论第三次论战以来,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及建构主义争论的国际机制焦点问题。
    2 尽管不同理论流派国际机制观不尽相同,但是在国际机制的核心特征、主要表现形式、对国际关系发展和国家行为具有影响等方面,各理论流派达成了某些共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相互借鉴的发展趋势。
    3 Robert O.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Two Approaches," in 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Boulder,Francisco,and London:Westview Press,1989,pp.158-179.
    4[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莱斯勒:《冷战后的开端:理性主义和社会学的回归》,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第15-22页。
    5 建构主义指责理性主义在学理空间上的狭隘性,强调研究方法上的社会学转向对深化国际关系和国际机制主题探讨的重要意义。参见苏长和的文章《新制度主义与旧制度主义》;袁正清的文章《国际机制研究:实证·理论·趋势》。
    6 奥兰·扬认为,理性主义和社会学方法分别关注集体行动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参见奥兰·扬著:《世界事务 中的治理》,陈玉刚、薄燕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2页。
    1 从人性的角度假设国家追求权力最大化,这是古典现实主义的理论核心。
    2 以肯尼思·沃尔兹为代表的结构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行为目的是在国际体系中摆脱安全困境而寻求权力的均势,从结构现实主义中分化出来的以约翰·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新古典现实主义(也被称为“进攻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摆脱安全困境的最好手段和最终目的就是追求权力的最大化。
    3 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在于,无政府状态的原因和程度、国际机制与国际合作的前景、国家的优先目标、意图和能力、预期收益等方面。具体参见[美]大卫·A·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11页。
    1[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9-81页。基欧汉对国家追求利益和权力最大化的理性假设提出质疑,认为由于诸多限制因素的存在,国家并不必然以最大化的权力和利益作为行为目标。
    2 Robert O.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Two Approaches,"in 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Boulder,Francisco,and London:West-view Press,1989,pp.158-179.
    3 “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的主要差异就在于对行为体所受限制的原因分析,基欧汉认为行为体的行为特征及其变化除了客观环境因素的限制以外,还应该从行为体自身进行原因分析。
    4 Randall L.Schumeller,and David Priess,"A Tale of Two Realisms:Expanding the Institutions Debate," Mers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Vol.4,1997,pp.1-32.
    5 John J.Measheimer,"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9,No.3,1994/5,p.24.
    6 Stephen D.Krasner,"Global Communications and National Power:Life of the Pareto Frontier," World Politics,Vol.43,April,1991,pp.336-366.
    7 Joseph M.Grieco,"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2,August,1988,pp.485-507.;Cooperation Among Nations:Europe,America,and Non-Tariff Barriers to Trade,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0.
    8 Robert Powell,"The Problem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Gai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5,December,1991,pp.1303-1320.
    1 Duncan Snidal,"The Limits of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9,Autumn,1985,pp.579-614.
    2 Robert Gilpin,War and Change of World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p.52-105.,p.210.
    3 Stephen Krasner,"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6,No.2,1982,pp.185-205.
    4 关于国际机制的独立性,是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承认国际机制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新现实主义者倾向于认为国际机制在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之下只具有十分有限的自主能力,新自由主义强调国际机制作为一个独立变量而存在。
    5 奥兰·扬将国际机制按照建立基础的不同划分为两类:一是协商型机制,以参与者的自愿同意为基础而建立;另一种是强加型机制,由居于主导地位的行为体精心设计而建立。依此分类,霸权机制应该属于第二种。 具体参见Oran R.Young,"Regime Dynamics:The Rise and Fall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in Krasner,ed.,International Regimes,p.100.
    1 Herbert A.Simon,Models of Bounded Rationality,Vol.2,Cambridge:MIT Press,1982,p.162.
    2 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7页。
    3 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第106页。
    4 Ronald 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Journal o fLaw and Economics,Vol.3,1960,pp.1-44.
    1 参见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即国际机制确立的重复性博弈模式大幅度提高了国家的背叛成本。
    3[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国际组织>杂志与世界政治研究》,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合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1 John Gerard Ruggie,"International Regimes,Transactions,and Change embedded Liberalise in the Postwar Economic Order," in Krasner,ed.,International Regimes,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2[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六章。
    3 Helen Milner,"The Assumption of An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A Critiqu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17,1991,pp.67-85.
    4 Peter A.Gourevich,"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2,No.4,Autumn1978,pp.881-912.
    1 具体可参见 David M.Cameron,"The Expansion of the Public Economy:A Comparative Analysi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2,No.4,December1978,pp.1243-1261.;Peter J.Katzenstein,ed.,Corporatism and Change:Austria,Switzerland,and the Politics of Industry,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4;and Small State in World Markets:Industrial Policy in Europe,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
    2 参见 Peter B.Evans,Harold K.Jacobson and Robert D.Putman,eds.,Double-Edged Diplomacy: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ic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3 Thomas Risse-Kappen,ed.,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Non-State Actors,Domestic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4[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主编:《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姜鹏、董素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 Peter J.Katzenstein,"Introduction: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of National Security," in Katzenstein,ed.,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pp1-32.
    6 马莎·芬尼莫尔,凯瑟琳·斯金克:《国际规范的动力与政治变革》,[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合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5-332页。
    1 John Ruggie,"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28,No.3,1975,p.570.
    2 Stephen D.Krasner,"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 Stephen D.Krasner.ed..International Regimes.Ithaca.NY.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p.1.
    3 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5页。
    1[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2 这是国际关系主流理论在“国际机制是什么”问题上的基础性共识。
    3 庄贵阳、陈迎著:《国际气候制度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第8页。
    1 中国环境报社编译:《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62页。
    2 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344页。
    1 门洪华:《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182页。
    2 赵全胜:《解读中国外交政策》,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第105页。
    3 Harry Harding,China and Northeastern,American University Press,1988,p.12.
    1 王之佳:《中国环境外交:中国环境外交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22页。
    1 王之佳:《中国环境外交:中国环境外交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
    2[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3 王铁崖主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第67页。
    4 白桂梅:《国际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8-329页。
    1 张海滨:《论国际环境保护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载《欧洲研究》,2007年第3期,第57页。
    2 中国学者张海滨将其总结为四种基本观点:取消主权论、维护主权论、主权有限论、主权无关论,详见《论国际环境保护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载《欧洲研究》,2007年第3期,第57-62页。
    3 王之佳编著:《中国环境外交:中国环境外交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12-116页。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摘录)》,环境统计信息网:http://www.sdinfo.net.cn/hjinfo/hjinfo/teji/teji9-6/%D6%D0%BB%AA%C8%CB%C3%F1%B9%B2%BA%CD%B9%F A%B%C9%B3%D6%D0%F8%B7%A2%D5%B9%B9%FA%BC%D2%B1%A8%B8%E6%A3%A8%D5%AA%C2%BC%A3%A9.html
    2 中国学者胡建在论述中国的国际责任时,提出承担好国内责任是中国责任的关键,并且对比地阐释了中国的国内责任,主要是指贯穿于中国整个发展进程的改革、发展、稳定三大战略性问题。详见胡建:《“中国责任”与和平发展道路》,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7期,第44页。
    3 《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与战略选择》,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网站:http://www.cciced.org/2008-02/14/content_9799627_8.htm
    4 朱镕基:《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的讲话》(2002年9月3日),《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2年》,统计出版社:2002年,第6页。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摘录)》,环境统计信息网:http://www.sdinfo.net.cn/hjinfo/hjinfo/teji/teji9-6/%D6%D0%BB%AA%C8%CB%C3%F1%B9%B2%BA%CD%B9%F A%BF%C9%B3%D6%D0%F8%B7%A2%D5%B9%B9%FA%BC%D2%B1%A8%B8%E6%A3%A8%D5%AA%C2%BC%A3%A9.html
    1 主要是指以基欧汉及其基本观点为代表的机制理论。
    2[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苏长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8-109页。
    3 同上,第109页。
    1 王之佳编著:《中国环境外交:中国环境外交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17页。
    1 苏长和著:《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69页。
    1 奥兰·扬:《政治领导与机制的形成:论国际社会中的制度发展》,[美]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国际制度》,黄仁伟、蔡鹏鸿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页。
    2 同上,第7页。
    3 同上,第7页。
    4 同上,第7页。
    1 同上,第7页。
    2 莉莎·马丁、贝思·西蒙斯:《国际制度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3 阿瑟·斯坦:《协调与合作:无政府世界中的制度》,大卫·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4 同上,第41-42页。
    5 基欧汉将其称为“道德风险”与“欺骗和不负责任”。详见基欧汉所著《霸权之后》的第116-118页。
    1 奥兰·扬:《政治领导与机制的形成:论国际社会中的制度发展》,[美]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国际制度》,黄仁伟、蔡鹏鸿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页。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缔结和签署的国际环境条约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第403页。
    1 Peter M.Haas,Robert O.Keohane,Marc A.Levy,Institutions for the Earth." Sources of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ambridge and London:The MIT Press,1993,p.6. 家行为方式。详见莉莎·马丁、贝思·西蒙斯:《国际制度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5页。
    1[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主编:《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13页。
    2[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主编:《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15页。
    3 Andrew Cortell and James Davis,"Understanding the Domestic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Norms:A 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Vol.2,No.1,Spring 2000,pp.70-72.
    4[美]罗伯特·W·科克斯:《社会力量、国家与世界秩序:超越国际关系理论》,[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7页。
    1 张坤民:《中国的环境战略和环境文学》,《中国环境年鉴(1999年)》,第472页。
    2 摘自曲格平同志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环境政策--中国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主题》,收录于《中国环境年鉴(1992年)》,第47页。
    1 鹿守本主编:《海洋法律制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第49-51页。
    2 周忠海著:《国际海洋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页。
    3 1954年的《防止海上油污国际公约》经过1962年、1969年和1971年三次修订,之后该公约被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所取代。
    4 该公约经过1983年和1989年两个附加议定书修改,之后被1992年《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公约》所取代。
    1 《人类环境宣言》中“共同的信念”部分第7条。
    2 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通过了《领海及毗连区公约》、《大陆架公约》、《公海公约》、《公海渔业及生物资源保护公约》四项公约。
    3[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国际环境法》,张若思编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69-170页。
    1 郭正:《我国未来的国际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s.net.cn/file/2006110182270.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规汇编》,海洋出版社,1991年,第1页、第56页。
    1 《国家海洋局发布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国家海洋局网站:http://www.soa.gov.cn/hyjww/xwdt/hywz/webinfo/1200011788124300.htm
    1 J.R.V普雷斯科特著:《海洋政治地理》,王铁崖、邵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28、52、54-56、64、67、81、90、164-168页。
    2 1958年召开的第一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未能对领海的最大宽度取得一致意见;1960年召开了第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来解决这一问题。会上,加拿大和美国联合提出了6海里领海加6海里捕鱼区的建议,但是这项建议仅以一票之差未获通过。
    3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1958年9月4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海洋法规选编》,北京:海洋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 引自庄焰首席代表在海底委员会第二小组委员会会议上关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问题的发言(1973年3月20日),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8页。
    2 主要是指美国规定领海宽度为3海里,苏联规定为12海里。
    3 《柯在铄同志在第二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关于支持厄瓜多尔提案的发言》(1975年5月2日),见:《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5.1-6)》,北京:人民出版社,第68页。
    4 引自1958年《领海和毗连区公约》第1条,http://www.iicc.ac.cn/05international_cooperation/t20031110_17805.htm
    5 董世忠:《我国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的立场》,赵理海主编:《当代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第4页。
    6 引自庄焰首席代表在海底委员会第二小组委员会会议上关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问题的发言(1973年3月20日),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8页。
    1 联合国文件A/Ac,138/SC./L3.转引自董世忠:《我国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的立场》,赵理海主编:《当代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第5页。
    2 中国代表团团长柴树藩在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的发言(1974年7月2日),谢益显著:《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3页。
    3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定义,专属经济区指的是“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五十五条: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七十六条。
    4 1945年9月28日《美国关于大陆架的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的政策的第2667号总统公告》,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86-387页。
    5 庄焰首席代表在海底委员会第二小组委员会会议上关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问题的发言(1973年3月20日),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1页。
    6 引自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国家管辖范围内海域的工作文件(1973年7月14日),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76页。
    1 1974,8,5,提出的关于经济区的草案第六条,联合国文件A/CONF 62/C,2/L 38,《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正式文件》,卷三,第215页。
    2 庄焰首席代表在海底委员会第二小组委员会会议上关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问题的发言(1973年3月20日),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8、52页。
    3 引自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国家管辖范围内海域的工作文件(1973年7月14日),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74-75页。
    4 庄焰首席代表在海底委员会第二小组委员会会议上关于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问题的发言(1973年3月20日),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2页。
    1 见论文第二章第二节对“共同财产资源”的论述。
    2 “国际海底”是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确立的对国家管辖范围外的海床及其底土的特定概念。
    3 陈德恭编著:《国际海底资源与海洋法》,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年,第241页。
    4 夏璞代表在海底委员会第一小组委员会会议上关于国际机构问题的发言(1972年7月27日),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5页。
    1 陈志方代表在海底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关于各国应继续为海洋法会议进行准备的发言(1973年8月17日),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5页。
    2 夏璞代表在海底委员会第一小组委员会会议上关于国际机构问题的发言(1973年3月27日),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4-55页。
    3 董世忠:《我国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的立场》,赵理海主编:《当代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第21页。
    4 《田进同志在第一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关于国际海底机构问题的发言》(1975年4月28日),参见《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5.1-6)》,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1页。
    1 《我国代表在第一委员会工作组会议上关于开发制度问题的发言》(1976年8月20日),参见《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6.7-12)》,北京:人民出版社,1777年,第174页。
    2 高健军著:《中国与国际海洋法》,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3 《沈韦良代表在第一委员会工作组会议上的发言》(1977年6月10日),参见《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7.1-6)》,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53-54页。
    4 《沈韦良代表在第一委员会非正式协商会议上的发言》(1977年5月31日),参见《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7.1-6)》,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49页。
    5 《郭振西代表在第一委员会非正式会议上关于海底问题的发言》(1979年8月24日),参见《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9.7-12》,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第232-233页。
    6 高健军著:《中国与国际海洋法》,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1 《吴晓达代表在第一委员会非正式协商会议上的发言》(1977年6月23日),参见《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7.1-6)》,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59页。
    2《沈韦良副团长在全体会议上的发言》(1980年8月25日),参见《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80.7-12)》,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第278-280页。
    3 《陈志方代表在海底委员会第三小组委员会会议上关于保护海洋环境问题的发言》(1972年8月2日),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40-41页。
    4 高健军著:《中国与国际海洋法》,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
    5 见肯尼亚提出的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的条款草案(1974年7月23日),联合国文件A/CONF 62/C 3/L2.转引自董世忠:《我国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的立场》,赵理海主编:《当代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第25页。
    1 民主德国1974年7月15日在第三委员会上的发言:“沿海国不同的,支离破碎的措施用处不大”。海洋法会议正式文件,卷二,第311页。转引自董世忠:《我国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的立场》,赵理海主编:《当代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第26页。
    2 高健军著:《中国与国际海洋法》,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
    3 摘自《中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http://www.zhb.gov.cn/cont/hyhj/200406/t20040605_90404.htm
    1 杨文鹤主编:《伦敦公约二十五年》,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第233页。
    2 杨文鹤主编:《伦敦公约二十五年》,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第238页。
    3 关于中国对公约修改的贡献的内容主要参考了杨文鹤主编的《伦敦公约二十五年》一书第246-259页的相关论述。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1998年5月发布于北京),载《光明日报》,1998年5月29日,http://www.gmw.cn/01gmrb/1998-05/29/GB/17707%5EGM3-2903.htm
    1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chinese/events/wssd/agenda21.htm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1998年5月发布于北京),载《光明日报》,1998年5月29日,http://www.gmw.cn/01gmrb/1998-05/29/GB/17707%5EGM3-2903.htm
    1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http://www.coi.gov.cn/hyfg/hyfgdb/fg8.htm
    1 《防治陆源污染,保护海洋环境--中国的工作和成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站:http://www.sepa.gov.cn/ztbd/hyhj/cg/200610/t20061009_94328.htm
    1 《防治陆源污染,保护海洋环境--中国的工作和成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站:http://www.sepa.gov.cn/ztbd/hyhj/cg/200610/t20061009_94328.htm
    1 杨文鹤主编:《伦敦公约二十五年》,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第238-239页。
    2 杨文鹤主编:《伦敦公约二十五年》,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第268页。
    3 关于我国海洋倾废法规与国际公约的一致性,主要参考了杨文鹤主编的《伦敦公约二十五年》一书第268-271页有关“中国海洋倾废法规与国际公约的一致性、相关性”的论述。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编著:《减缓气候变化--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和中国的对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年,第3页。
    2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条对“气候变化”所下的定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网:http://www.can-china.com/Article/ShowInfo.asp?ID=18
    3 许小峰、王守荣、任国玉等编著:《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年,第21页。
    1 许小峰、王守荣、任国玉等编著:《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2 高广生:《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吕学都主编:《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程与展望》,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3 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著:《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3页。
    4 许小峰、王守荣、任国玉等编著:《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年,第21页,其中四个子计划分别是世界气候研究计划、世界气候影响计划、世界气候应用计划及世界气候资料计划。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编著:《减缓气候变化--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和中国的对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2 分别是《1990年气候变化第一次评估报告》、《1995年气候变化第二次评估报告》、《2001年气候变化第三次评估报告》及《2007年气候变化第四次评估报告》。
    1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解读IPCC第四次综合报告》,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gzdt/2007-11/23/content_813317.htm
    1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编:《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与战略抉择》,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tech/zhuanti/wyh/2008-02/14/content_9797510_8.htm
    1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编:《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与战略抉择》,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tech/zhuanti/wyh/2008-02/14/content_9797510_8.htm
    2 环球能源网:http://ranking.worldenergy.com.cn/2007/1123/content_28743.htm
    1 骆继宾:《会议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和签署》,中国气象局网站:http://www.cma.go v.cn/tqybl/qhbh/morepic/t20061225_173284.phtml
    2 摘自《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北京宣言》,第二部分“各领域问题”第13、14条。
    1 Ben Boer,"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in the Asia Pacific,"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1998,p.157;Penny Wensley,"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cy Development," in Ben Boer,Robert Fowler and Neil Gunningham,Environmental Outlook No.2:Law and Policy,Sydney:the Federation Press,1996,p.4.
    2 邹竞蒙:《积极认真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做出贡献》,参见国家环境保护局等编:《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文件汇编》(四),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66页。
    3 王之佳:《中国环境外交:中国环境外交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71-172页。
    1 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著:《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7-148页。
    2 王之佳:《中国环境外交:中国环境外交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74页。
    1 杨兴著:《<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国际法与比较法的视角》,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1 参见《中国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立场》,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8/20/content_531424.htm
    2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上的讲话(2007年12月12日)。
    3 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高风在气候变化公约第八次缔约方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10月23日)。
    1 中国代表团团长姜伟新在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二次缔约方会议部长级会议的发言(2006年11月15日)。
    2 中国代表团团长姜伟新在公约第十二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二次缔约方会议部长级会议的发言(2006年11月15日)。
    1 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办公室:《我国首个CDM项目北京安定填埋场试车成功》,资料来源于http://cdm.ccchina.gov.vn/Main.asp?XColumnId=1&ScrollAction=3(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2005年4月5日访问。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CDM项目》,资料来源于http://cdm.ccchina.gov.vn/website/CDM/Upfile/File1272.pdf,2007年5月20日访问。
    1[美]凯文A.鲍默、南希.凯特著:《美国、发展中国家与气候保护:带头或者僵局》,参见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181页。
    2 中国在‘十一五'国家发展规划中设定了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
    1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编:《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与战略抉择》的第四章--“能源与气候变化:挑战与适应”,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tech/zhuanti/wyh/2008-02/14/content 9797510 8.htm
    1 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表述参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编:《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与战略抉择》的第四章——“能源与气候变化:挑战与适应”,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tech/zhuanti/wyh/2008-02/14/content_9797510_8.htm
    2 关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基本对策,主要参考了何建坤的文章《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关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与对策”的论述,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http://www.sdinfo.net.cn/luntan/content/L8015.htm
    1 “制度化中国”的表述主要参考了中国学者苏长和对中国自冷战结束以来参与多边国际制度特征的基本概括,详见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6页。
    2 同上。
    3 Marc Lanteigne,China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5,p.2.
    1 宋晓军:《解剖“中国责任论”》,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1/23/content_4087077.htm
    2 Robert Kagan."The Illusion of'Managing'China,"The Washington Post,May,15,2005.转引自胡键:《“中国责任”与和平发展道路》,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7期,第44页。
    3 参考了蔡拓对“中国模式”的相关论述,详见蔡拓《探索中的“中国模式”》,蔡拓著:《全球化与政治的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53页。
    4 摘自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
    5 关于中国对自身的定位,可以参见蔡拓:《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转型》,蔡拓著:《全球化与政治的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2-336页。
    [1]蔡拓等著:《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2]蔡拓著:《国际关系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3]蔡拓主编:《全球治理与中国公共事务管理的变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4]蔡拓主编:《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5]蔡拓、李程伟主编:《和谐社会与政治发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6]蔡拓著:《全球化与政治的转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陈德恭编著:《国际海底资源与海洋法》,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年。
    [8]崔大鹏著:《国际气候合作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9]方时姣著:《中国绿色外贸战略》,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10]傅崐成著:《海洋法专题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高健军著:《中国与国际海洋法》,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
    [12]高之国、张海文、贾宇主编:《国际海洋法论文集(一)》,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
    [13]高之国、张海文、贾宇主编:《国际海洋法的新发展》,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年。
    [14]高之国、张海文、贾宇主编:《国际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年。
    [15]国冬梅著:《环境货物与服务贸易自由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
    [16]何卫东著:《跨界海洋环境损害国家责任论》,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17]胡涛、国冬梅等著:《WTO与生态标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
    [18]刘应杰等著:《中国生态环境安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19]刘中民等著:《国际海洋环境制度导论》,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年。
    [20]鹿守本主编:《海洋法律制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
    [21]吕学都主编:《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年。
    [22]强永昌等著:《环境规制与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苏长和著:《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4]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25]王立著:《当代中国环境法制的历史与现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26]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27]王铁崖主编:《国际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
    [28]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资料选编》,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年。
    [29]王之佳编著:《中国环境外交:中国环境外交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
    [30]王之佳编著:《对话与合作:全球环境问题与中国环境外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
    [31]吴险峰著:《陆源污染型海洋环境保护战略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2005年。
    [32]夏光、冯东方、吴玉萍著:《加入WTO与国内环境政策调整》,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
    [33]肖显静著:《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选择》,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34]许小峰、王守荣、任国玉等编著:《气候变化应对战略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年。
    [35]杨国华、胡雪编著:《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概述》,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
    [36]杨文鹤主编:《伦敦公约二十五年》,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
    [37]杨兴著:《<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
    [38]俞海著:《TRIPs协议和环境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
    [39]俞正樑、陈玉刚等著:《21世纪全球政治范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0]袁古洁著:《国际海洋划界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41]袁正清著:《国际政治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2]张海滨著:《论中国的环境外交》,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43]张向晨主编:《WTO与中国贸易政策分析》,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3年。
    [44]赵理海主编:《当代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
    [45]周忠海著:《国际海洋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
    [46]庄贵阳、陈迎著:《国际气候制度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47]卓英仁著:《论国际环境发发展趋向及对中国环境法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4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编著:《减缓气候变化——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的主要结论和中国的对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年。
    [49]国家海洋局编:《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北京:海洋出版社,1996年。
    [50]国家海洋局海洋管理监测司法规处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法规汇编》,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
    [5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缔结和签署的国际环境条约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52]国家环境保护局等编:《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文件汇编》(四),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5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WTO新一轮谈判环境与贸易问题研究系列丛书》编委会编:《WTO新一轮谈判环境与贸易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
    [54]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著:《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面临的挑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55]全国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年。
    [56]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编:《可持续发展建言集·2006》,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
    [5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58]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编:《海洋法资料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59]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三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60]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编:《负责任大国的路径选择》,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年。
    [61]中国环境报社编译:《迈向21世纪--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献汇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年。
    [62]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
    [63]《中国环境与发展:世纪挑战与战略选择》,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
    [64]《中国环境年鉴》1990-2006,北京:中国环境年鉴出版社(注:1990、1991、1992、1993年的环境年鉴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65]《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75-1984,北京:人民出版社。
    [1][美]爱蒂丝·布朗·魏伊丝著:《公平的对待未来人类:国际法、共同遗产与世代间平衡》,汪劲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2][美]奥兰·扬著:《世界事务中的治理》,陈玉刚、薄燕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加]巴里·布赞著:《海底政治》,时富鑫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1年。
    [4][美]彼得·卡赞斯坦等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美]大卫·A·鲍德温主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6]戴维·赫尔德著:《全球盟约:华盛顿共识与社会民主》,周军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7]戴维·赫尔德、安东尼·麦克格鲁著:《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陈志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美]丹尼尔·A·科尔曼著:《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9]J.R.V.普雷斯科特著:《海洋政治地理》,王铁崖、邵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10][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1][美]莉萨·马丁、贝思·西蒙斯编:《国际制度》,黄仁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美]罗伯特·基欧汉著:《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美]罗伯特·基欧汉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美]罗伯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主编:《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姜鹏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美]罗伯特·A·帕斯特编:《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胡利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8][美]马汉著,《海权论》,萧伟中、梅然译,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
    [19][美]斯蒂芬·范埃弗拉著:《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国际环境法》,张若思编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21][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2][美]伊利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华宏勋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
    [23][美]约翰·鲁杰主编:《多边主义》,苏长和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4][美]詹姆斯·德·代元主编:《国际关系理论批判》,秦治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5][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 论》,阎学通、陈寒溪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26][美]朱迪斯·戈尔斯坦、罗伯特·基欧汉编:《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7][英]安德鲁·多布森著:《绿色政治思想》,郇庆治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英]巴瑞·布赞、奥利·维夫等著:《新安全论》,朱宁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9][日]星野昭吉、刘小林主编:《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变化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莱斯勒:《冷战后的开端:理性主义和社会学的回归》,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第15-22页。
    [2]蔡拓:《全球主义与国家主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3]蔡拓:《全球化认知的四大理论症结》,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4]蔡拓:《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实践》,载《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5]蔡拓:《全球政治的要义及其研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
    [6]蔡拓:《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载《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7]蔡拓:《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5期。
    [8]蔡拓:《全球化的时代意义及其启示》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9]蔡拓:《在国际关系中注入学理性的灵魂》,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2期。
    [10]薄燕:《双层博弈理论:内在逻辑及其评价》,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6期,第54-60页。
    [11]薄燕:《国际环境正义与国际环境机制:问题、理论和个案》,载《欧洲研究》,2004年第3期,第65-79页。
    [12]薄燕:《环境治理中的国际组织:权威性及其来源--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例》,载《欧洲研究》,2007年第1期,第87-99页。
    [13]陈刚:《<京都议定书>与集体行动逻辑》,载《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第2期,第85-112页。
    [14]陈迎:《中国在气候公约演化进程中的作用于战略选择》,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5期,第15-20页。
    [15]陈迎:《国际环境制度的发展与改革》,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4期,第1页。
    [16]陈迎:《国际气候制度的演进及对中国谈判立场的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2期,第52-59页。
    [17]陈岳:《“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和平崛起——一种“层次分析”法的解读》,载《外交评论》,2005年第3期,第93-99页。
    [18]郭书永:《国际制度地融入与国家利益——中国外交的一种历史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4期,第60-65页。
    [19]何传添:《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和捍卫海洋权益的策略思考》,载《东南亚研究》,2001年第2期,第51-55页。
    [20]胡键:《“中国责任”与和平发展道路》,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7期,第43-47页。
    [21]蔺雪春:《变迁中的国际环境机制:以联合国环境议程为线索》,载《国际论坛》,2007年第9卷第3期,第14-19页。
    [22]刘靖华:《力量均衡,还是制度霸权》,载《欧洲》,1997年第2期。
    [23]刘乃京:《环境外交:国际力量互动与较量的新界面》,载《国际论坛》,2003年第6期,第21-27页。
    [24]马振岗:《中国的责任与“中国责任论”》,载《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第1-3页。
    [25]门洪华:《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第86-87页。
    [26]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7-22页。
    [27]门洪华:《美国霸权之翼——论国际制度的战略价值》,下载自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网 http://www.sinoir.com/review/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68
    [28]牛海彬:《“中国责任论”析论》,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3期,第46-50页。
    [29]牛军:《世界的中国:21世纪初的中国外交研究》,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112-121页。
    [30]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载《欧洲》,1998年第3期,第4-10页。
    [31]塞纳克伦斯:《治理与国际调解机制的危机》,载《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9 年,第1期,第94页。
    [32]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1-16页。
    [33]苏长和:《国内-国际相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内变迁与国际体系的关系(1978-2007)》,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1期,第6-13页。
    [34]唐更克、何秀珍等:《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立场和挑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8期,第32-40页。
    [35]唐永胜:《中国的国际角色》,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10期,第52-59页。
    [36]王传兴:《“双层次博弈”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5期,第36-39页。
    [37]王历荣等:《中国和平发展的海洋战略构想》,载《求索》,2007年第7期,第33-36页。
    [38]王义桅:《环境问题与国际制度变迁》,载《国际论坛》,2000年第10期,第7-12页。
    [39]韦宗友:《中国新外交:国内变迁、外部环境与国际秩序》,载《国际观察》,2006年第4期,第34-40页。
    [40]修斌、姜秉国:《中国和平发展战略视野下的海洋权益维护》,载《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5页。
    [41]许嘉、蔡玮:《国际制度与中国的选择》,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4期,第135-145页。
    [42]于宏源:《国际环境合作中的集体行动逻辑》,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5期,第43-50页。
    [43]余潇枫、王江丽:《非传统安全维护的“边界”、“语境”与“范式”》,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1期,第55-61页。
    [44]余晓泓:《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谈判探析》,载《东北亚论坛》,2002年第3期,第83-86页。
    [45]章百家:《中国内政与外交:历史思考》,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2-4页。
    [46]张海滨:《国际环境与安全问题研究述评》,载《欧洲》,1997年第3期,第34-41页。
    [47]张海滨:《论国际环境保护与维护国家主权之间的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1期,第87-93页。
    [48]张海滨:《论中国环境外交的实践及其作用》,载《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8年第3期,第38-44页。
    [49]张海滨:《中国环境外交的演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11期,第12-15页。
    [50]张海滨:《中国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第21-36页。
    [51]张海滨:《论国际环境保护对国家主权的影响》,载《欧洲研究》,2007年第3期,第53-75页。
    [52]张清敏:《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外交决策评析》,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45-56页。
    [53]张文木:《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利益》,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1期,第63页。
    [54]张文木:《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载《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2期,第70-84页。
    [55]赵怀普:《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分析层次》,载《燕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28-33页。
    [56]赵柯:《国际环境合作的存在基础与发展障碍》,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2期,第8-11页。
    [57]朱素梅:《全球环保领域中的跨国公司及其环境外交》,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5期,第65-69页。
    [58][美]江忆恩:《中国外交政策策研究:理论趋势与方法辨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8期,第64-73页。
    [1]Andreas Hasenclever,Peter Mayer,Volker Rittberger,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Andrew Hurrell,Benedict Kingsbury,eds.,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f the Environment.Actors,Interests,and Institu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1992
    [3]Barbara J.Sinkule and Leonard Ortolano,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China,Westport,Connecticut,and London:Praeger Publishers,1995
    [4]Barry B.Hughes,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The Clash of Perspectives,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5]David Held,Mathais Koenig-Archibugi,eds.,Taming Globalization:Frontiers of Governance,Cambridge:Polity Press,2003
    [6]David Held,Mathais Koenig-Archibugi,eds.,Global Governance and Public Accountability,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5
    [7]Edward L.Miles,Arild Underdal,Steinar Andresen,Environmental Regime Effectiveness:Confronting Theory with Evidence,Cambridge and London:The MIT Press,2002
    [8]Elizabeth J.Perry,Mark Selden,Chinese Society:Change,Conflict and Resistanc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
    [9]Ernst-Otto Czempiel and James N.Rosenau,eds.,Global Changes and Theoretical Challenges:Approaches to World Politics for 1990s,Lexington,MA,and Toronto:Lexington Books,1989
    [10]Gideon Baker,David Chandler,Global Civil Society:Contested futur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5
    [11]Herbert A.Simon,Models of Bounded Rationality,Vol.2,Cambridge:MIT Press,1982
    [12]Helen V.Milner,Interests,Institutions,and Information: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13]Jouni Paavola,Ian Lowe,eds.,Environmental Values in a Globalising World.Nature,justice and governance,New York:Routledge,2005
    [14]Joseph M.Grieco,Cooperation Among Nations:Europe,America,and Non-Tariff Barriers to Trade,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0
    [15]Joseph S.Nye and Robert O.Keohan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Boston:Little,Brown,1977.
    [16]Lester Ross,Environmental Policy in China,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8
    [17]Lisa L.Martin,Beth A.Simmons,eds.,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Reader,Cambridge and London:The MIT Press,2001
    [18]Lynton Keith Caldwell,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From the Twentieth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1996
    [19]Marc Lanteigne,China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5
    [20]Martin Hewson,Timothy J.Sinclair,eds.,Approaches to Global Governance Theory,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9
    [21]Michael Barnett,Raymond Duvall,eds.,Power in Global Governa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22]Oran R.Young,International Governance: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n a Stateless Society,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4
    [23]Oran R.Young,Global Governance:Drawing Insights from the Environmental Experience,Cambridge and London:The MIT Press,1997
    [24]Ostrom,E.,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00.
    [25]Penelope Canan,Nancy Reichiman,Ozone Connections:Expert networks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Sheffield:Greenleaf Publishing Ltd,2002
    [26]Peter J.Katzenstein,ed.,Corporatism and Change:Austria,Switzerland,and the Politics of Industry,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4
    [27]Peter J.Katzenstein,ed.,Small State in World Markets:Industrial Policy in Europe,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
    [28]Peter J.Katzenstein,ed.,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29]Peter B.Evans,Harold K.Jacobson and Robert D.Putman,eds.,Double-Edged Diplomacy:International Bargaining and Domestic Politic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30]Peter M.Haas,Robert O.Keohane,Marc A.Levy,Institutions for the Earth:Sources of Effectiv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ambridge and London:The MIT Press,1993
    [31]Robert Gilpin,War and Change of World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32]Robert O.Keohane,After Hegemon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33]Robert O.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Boulder,Francisco,and London:Westview Press,1989
    [34]Stephen D.Krasner,ed.,International Regimes,Ithac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35]Susan L.Shirk,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36]Thomas Risse-Kappen,ed.,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Non-state actors,domestic structures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1]Alexander W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6,1992,pp.391-425.
    [2]Andrew Cortell and James Davis,“How D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Matter:The Domestic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Norm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0,1996,pp.451-478.
    [3]Andrew Cortell and James Davis,“Understanding the Domestic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Norms:A 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Vol.2,No.1,Spring,2000,pp.70-72.
    [4]David M.Cameron,“The Expansion of the Public Economy:A Comparative Analysi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2,No.4,December,1978,pp.1243-1261.
    [5]Dork Barnett,et al.,Developing a Peaceful,Stable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with China,A National Committee o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Report,July 1996,p.24.
    [6]Duncan Snidal,“Coordination Versus Prisoners' Dilemma: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Regime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9(4),December,1985,pp.923-942.
    [7]Duncan Snidal,“The Limits of 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9,Autumn,1985,pp.579-614.
    [8]Duncan Snidal,“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mong Relative Gains Maximizer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35,1991a,pp.387-402.
    [9]Ernst B.Haas,“Why Collaborate? Issue-Linkage and International Regimes,”World Politics,ⅩⅩⅩⅩⅡ(3),April,1980,pp.357-405.
    [10]Garrett Hart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Dec,1968,Vol.162,pp.1247-1248.
    [11]Gerard Ruggie,“International responses to technology:concepts and trend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29,No.3.Summer,1975,p.570
    [12]Helen Milner,“The Assumption of Anarch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A Critique,”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Vol.17,1991,pp.67-85.
    [13]John Mearsheimer,“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International Security,Winter,1994/95,p.7
    [14]John Ruggie,“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28,No.3,1975,p.570
    [15]Joseph M.Grieco,“Anarchy and Limits of Cooperation: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2,August,1988a,pp.485-507.
    [16]Michael Brecher,“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Beyond:Flawed Dichotomies,Synthesis,Cumulation,”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3,No.2,1999,pp.213—264.
    [17]Oran R.Young,“International Regimes:Problems of Concept Formation,”World Politics,ⅩⅩⅩⅡ (3),April,1980
    [18]Peter A.Gourevich,“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2,No.4,Autumnl978,pp.881-912.
    [19]Randall L.Schumeller,and David Priess,“A Tale of Two Realisms:Expanding the Institutions Debate,”Merson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Vol.4,1997,pp.1-32,
    [20]Richard Bernstein and Ross Monro,“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Foreign Affairs,Vol.76,No.2,March/April 1997,pp.18-32.
    [21]Robert Jervis,“Realism,Game Theory,and Cooperation,”World Politics,XL(3),April,1988,pp.317-349.
    [22]Robert O.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Two Approache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32(4),December,1988,pp.379-396.
    [23]Robert O.Keohane,“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Can Interdependence Work?”Foreign Policy,Spring,1998,pp.82-96.
    [24]Robert Powell,“The Problem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Gai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5,December,1991a,pp.1303-1320.
    [25]Ronald 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Vol.3,1960,pp.l-44.
    [26]Ruth Greenspan Bell,“What to Do About Climate Change,”Foreign Affairs,Vol.85,No.3,May/June,2006,pp.105-113.
    [27]Stephan Haggard,Beth A.Simmons,“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41(3),Summer,1987,pp.491-517.
    [28]Stehpen Krasner,"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6,No.2,1982,pp.185-205.
    [29]Stephen D.Krasner,"Global Communications and National Power:Life of the Pareto Frontier," World Politics,Vol.43,April,1991,pp.336-36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http://www.zhb.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网站:http://www.moc.gov.cn
    中国国家海洋局网站:http://www.soa.gov.cn
    中国气象局网站:http://www.cma.gov.cn
    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网:http://www.sinoir.com
    中国海洋信息网:http://www.coi.gov.cn/
    中国环境法网:http://www.hwcc.com.cn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网站:http://www.cciced.org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http://web.cenet.org.cn
    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http://www.ccchina.gov.cn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信息网:http://www.can-china.com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s.net.cn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
    环境统计信息网:http://www.sdinfo.net.cn
    环球能源网:http://ranking.worldenergy.com.cn
    水信息网:http://www.hwcc.com.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