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完善社区自治 建设和谐社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芜湖市镜湖区的社区自治情况为考察对象,在调研的基础上,试从政治学的角度探析它的成败得失,以期对进一步完善社区自治,建设和谐社区有所启示。
     全文分引言、正文和结束语三个部分。引言简要阐述了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性及社区自治与和谐社区的关系。正文一开始从社区自治发展的历史轨迹、社区自治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性、社区自治的法律基础对社区自治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接下来对芜湖市镜湖区的社区自治状况进行了考察。笔者从芜湖市镜湖区第五届社区居委会的换届直选到民选后的建章立制都进行了全程追踪调研。各社区基本上都在各自社区《居民自治章程》的指导下建立了民意决策机构、基层自治机构、自治监督机构、核心领导机构“四位一体”的社区治理结构,也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建设和谐社区的进程,但是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如社区自治的行政化色彩依然很浓烈,表现在社区功能和政府及其派出机构与社区居委会关系上;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表现在居民参与分布不均匀、参与范围有限等方面;相关法律、制度的配套不完善。社区自治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有: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使居民对其认同感降低;单位制度的存在消解了凝聚社区居民的共同利益;居民具有的臣民意识和自身素质不高影响了居民社区参与的主动性和价值取向。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完善社区自治的对策,即效法武汉经验——调整社区与区、街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根除区、街政府部门的“包办式”制度;加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探索社区自治新体制;改变动员型参与的方式,变革社区自治参与的方式;对社区自治给予法律和财政上的保障。最后文章在结束语中指出,建设和谐社区并非一日之功,要从很多方面去完成,但是完善社区自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In the foundation of question survey and in the talking this article takes Jinghu District community autonomy as the inspection object, ,tring to analyze its success and failure from the political angle,to further develop the community autonomy and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communit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preface,main body and concluding remarks. The preface briefly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community and the relation of community autonomy and harmonious community. The first part of the main body outlines community autonomy from the historical path of community autonomy development, the necessity of community autonomy and the law foundation of community autonomy. The second part elaborates the condition of the fifth session of Jinghu District community residents' committee. It includes democracy election, government structure and concrete system.The third part carries on the actual effect analysis to Jinghu District community autonomy. It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 of Jinghu District community autonomy, the question and the reason of Jinghu District community autonomy. The fourth part proposes the measure of community autonomy: imitates the experience of Wuhan; strengthen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explorates a new system of community autonomy; changes the way of mobilizated participation, transformates the way of community autonomy participation; gives the legal and financial safeguard to the community. Finally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ommunity must be from various ways, but the comsumation of community autonomy is an extremely essential step.
引文
① 徐勇,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4)
     ① 徐勇,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10)
    
    ① 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0)
    ② 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0)
    
    ① 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实验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1,3:(60)
    ② 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实验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1,3:(60)
    
    ① 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实验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1,3:(60)
    ② 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实验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1,3:(60)
    ③ 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实验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1,3:(60)
    
    ① 吴巍.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37)
    ② 吴巍.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37)
    ③ 吴巍.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37)
     ① 杨贵华.扩大社区民主、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的若干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7)
    
    ① 杨贵华.扩大社区民主、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的若干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7)
    ② 吴巍.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36)
    [1] 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徐勇,陈伟东.中国城市社区自治[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
    [3] 王昌盛,刘萍,宇宙锋.构建和谐社区: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出版社,2005.
    [4] 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实验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1,3.
    [5] 邓泉国.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
    [6] 于燕燕.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7] 邵正平.城市社区党建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8] 中共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委员会党校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时期基层党务工作丛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 唐忠新.和谐社区建设读本[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10] 臧杰斌.市街道社区党建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11] 田炳臣,郭灵计.城市社区党建工作 100 问[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12] 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13] 李凡.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0-2001)[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14] 唐忠新.构建和谐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15] 马西恒.城市社区党建(内涵与体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16] 《社区建设与社区党建工作手册》编写组.社区建设与社区党建工作手册[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
    [17] 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 《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
    [20]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21] 《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工作方案》
    [22]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
    [23] 《中共镜湖区委组织部关于整合社区党组织设置及配齐配强社区的通知》
    [24] 《芜湖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规程》
    [25] 《镜湖区第五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
    [26] 《汀苑社区第五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
    [27] 《汀苑社区居民自治章程》
    [28] 《汀苑社区居民自治公约》
    [29] 中国城市社区网 http://www.cucc.org.cn
    [30] 吴巍.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参与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31] 杨贵华.扩大社区民主、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的若干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