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适功利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叶适是永嘉学派功利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薛季宣、陈傅良那里,功利思想从一种思想体系的角度来看,还未为成型;或者说,仍然受到更多的是传统儒家话语的影响。但是到了叶适那里,就已然成为一种让朱熹深表忧虑的地方性学说。并且从思想体系的角度来看,尽管仍然并不是无懈可击,但是叶适已经大体上利用传统儒家的思想传统、核心价值、语言体系对功利学说进行了成系统的构建。他首先从《周易》入手,否定了孔子做《易》的传统说法,只认为孔子完成的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接着又否定“伏羲画八卦”、“演为六十四卦”,最终得出结论“义理”是出于物象和卦象的,而不是反之。这样的厘清,显示了永嘉学派重名物、制度的传统,也使他的思想获得了道统内的合法性。在这基础上,他继续论述了“道”的层次,厘清了儒家之“道”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指出“天自有天道,人自有人道”,把人从先验观念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提高了人的理性能力。在这个基础上,他对“性”之动静,“伪”“情”之来源做出了不同于儒家传统的辨析,认为人性本动,“伪”、“情”亦是本于人性。这样在形而上学的基础上,叶适论证了人求利的合理性。
     另外一个方面,虽然叶适把人的理性从先验观念的束缚下解脱了出来,但在这个问题上他做的并不彻底。受到时代和思想本身的限制。他仍不断的回到儒家传统的语言体系中,寻求一种人的理性和先验观念的关系。为此,他论述了关于“皇极”、“中和”的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关于历史本体论的学说。在这样一种历史本体中,观念、制度、思想是混杂一体、无可分辨的。他试图用这样一种混杂一元二元的本体来代替儒家传统的“道”,但是他的这种模糊的本体学说,最终让他的门人都无法正确的理解和把握他的“内圣”的含义。由于他在本体建设上的不彻底和模糊,在进入到认识论的层次时,他所主张的“复礼”缺乏没有依据,最终还是回到了“敬”的出发点上。叶适的学说最终没有发明开去,被朱学所湮灭,虽然有政治上的原因,但是在理论上,叶适关于哲学本体建设的失语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叶适的功利学说,发表于外,即是他关于事功的丰富思想和实践。在经济上他,他辨析了理财、聚财的不同区别,认为政府应该重视富人的作用;在军事上,他提出军事不仅仅是“用兵”。针对当时的冗兵状况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在政治上,他主张从制度建设上来解决选拔官吏的问题。这些丰富的事功思想正是他的义利学说的最好体现。
     叶适作为南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其关于义利的学说、丰富的事功思想和实践,是一个巨大的思想宝库。其意义是多方面的:作为地方学,它对浙东、尤其是温州经济的超前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儒家学说的一种,它展现了儒家学说的生机和活力,尤其是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面对西方资本主义话语的挑战,这种生机和活力,给予我们的不仅仅的启发,更是一种信心;而这种信心发明开去,是一种我们在未来对于中国文化的信心。
In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the discussion between benefit and righteousness has been a focus at all the time. Confucius said:" A gentleman should seek for righteousness, while the fluckies seek for benefif".Confucius takes benefit and righteousness as a contradict conception,and he takes righteousness as the origin of a gentleman. He deems righteousness as righteousness as a supremacy moral principle of himself.namely, he takes righteousness as the preferential principle. This principle then has been developed brightly in the traditional of Confucianism Until Dong Zhongshu brought forward the ideal of "seeking the righteousness rather than the benefit, mastering the value rather than the result",it is further make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 become an corresponding contradict conception's Xi has again further extended the ideal,he thought" That is why Mencius only refer to benefit rather than referring to benefit, that what can repair the downside, this is the heart of Saint". Up to this period,The ideal of Concerning on righteousness rather than benefit becoming the mainstream of Confucius at that time.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due to the location of the government, the economy in Wen Zhou district has gain a fast development.In this period, there appearing some representative local school:Yong Jia school and Yong Kang school, among them the most distinguished Yong Jia school is known as the discussi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From the direct discussion between Chen Liang and Zhu Xi, on the "imperialism and benefit " to Ye Shi:" adoring benefit to nourish righteousness ""to neutralize benefit by righteousness ""Benefit would become illusory if not it referred to benefit ". Superficially, it is obviously a revere about Confucianism, but if we look into the inner logical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Ye Shi's theor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nefit and righteousness is also a tremendous important step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so to study his theory is on the one hand, a cleaning up of the core spirit of Confucianism,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a nourishment and coordinate of how Confucianism would answer the challenge of the world and further develop.
     The Yong Jia school's appear is at the background of the economy of the South Zhe Jiang province has developed extremely fast and Lu Xue school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due to the government moving into the South. From the origin 9 scholar to Xue Jixuan, Chen Fuliang, Yong Jia school's theor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as a school, is was not shaped yet.But up to Ye Shi,it became a local school that Zhu Xi very much concerned on.at this tim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as a systemic theory, it was although not perfect,but Ye Shi has already accomplished the systemic construction on the theory of benefit and righteousness by using the traditional ideal,core spirit, systemic language.He started from, he denied the theory about it was made by Confucian,rather than deemed only small part of the book was done by Confucian, and then he deny the theory about "Eight Trigrams was done by Fu Xi" "Develop to 64 Trigrams ".and finally got a conclusion that "ration is from Trigram ".on the foundation of legalized his theory, he further address the arrangement of his "Tao", He separated Tao in Confucianism from the affection by Buddhism and Taoism, point out "Heaven has its Tao, while human has its own ".Thus to free people from the transcendent astrict, promote people's rational ability.Based on this, he discussion the move and peace on "attribute ",analyzing differently from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about the origin of "false ""emotion ".On this metaphysic base, he proved the ration about the seeking of benefit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Ye Shi has freed human's ration from the astrict of transcendent ideal,the work was not thorough. Because of the restrict of times and idealism itself.He again went to back to the language construction of Confucianism constantly to seek a relation between the ration and transcendent ideal.So the discussion the conception of "Imperatorialism " "neutralization ",which is a actually a theory of noumenon. In this historic noumenon theory, it is a very mixture of ideal,institute,conception.But due to the intangible theory of noumenon, make it hard to understand his theory of "inner Holy ".And due to the faintly and incompletely constructed on the theory of noumenon, when his theory goes to the arrangement of epistemology,his
     Theory on "Back to Ceremony"did not gain any foundation, thus had finally gone back to "Respectionism " Ye Shi's theory has not become markedness and finally submerged by Zhu Xi, this fact although has political reason, but among the which theoretically, the imperf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oumenon is one of the biggest facet.
     Ye Shi's theory, extrinsically is the abundant practice in the reality.Economically,he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llecting money" and "financing", deemed that government should highlight the function of rich people.in the aspect of military,he considered military is not only about "using the army ",He brought up concretely solution to the exceed of army. Politically,he reckoned on that government officer selecting issue should started from system construction,all these abundant practice is just a good embodiment of his theory
     As a great thinker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his theory on the righteousness and benefit, his abundant practice on the reality, is a giant treasury.it has a multi meaning, as a local school, it has activate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of South Zhe Jiang province,especially Wen Zhou district; as a one of the theory of Confucianism,it has shown the vital and energy of Confucianism. Especially at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the language of the west, what this vital and energy has given us, it not only a inspiration, but rather than a confident, with the spreading of the confident, thus we gained a confident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future.benefitlism
引文
①《朱子语类》,卷十三。
    ②《朱子全书》,卷五十七。
    ①《水心别集》,卷十。
    ②《中国政治思想史》,吕震羽,1932年,中华书局出版社。
    ③关于研究叶适的论文和专著情况,可以参见《叶适研究思想概述》,张洁,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04期。
    ①《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②《朱文公集》,卷二十四。
    ③《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④《水心别集》,卷六。
    ⑤《水心别集》,卷九。
    ⑥关于这个观点可以参见何炳松, 《叶适与永嘉学派》。
    ①参见王越旺《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析12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后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与理性化》,《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6月30日。
    ①《叶适集》,卷六。
    ①《叶适集》,卷九, 《廷对》。
    ②《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三,《唐书六》。
    ①周梦江: 《叶适与永嘉学派》第17页
    ②《宋元学案》,卷六。
    ③《宋元学案》,《水心学案》。
    ④《止斋集》卷三十九。
    ⑤《宋元学案》,卷五十四。
    ①《水心文集》,卷十二。
    ②《水心文集》,卷二十八。
    ③《宋元学案》,卷三十二。
    ④《浮止集》,卷二
    ⑤《浮止集》,卷三。
    ①《宋元学案》,卷十二。
    ②同上。
    ③《宋元学案》,卷五十二,《艮斋学案》。
    ④同上。
    ⑤《东莱文集》,卷三, 《与朱元晦书》。
    ⑥《止斋集》,卷五十一, 《薛公行状》
    ⑦《止斋集》,卷五十一, 《薛公行状》
    ①《叶适集》,卷十六。
    ②《水心文集》,卷十六
    ①陈来, 《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②同上,第80页。
    ③原载《温州大学学报》,2000年2期。
    ①《魏晋玄学论稿·王弼之周易论语新义》第87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版。
    ②J.帕斯莫尔《哲学100年》第1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③《朱子语类》,卷十二
    ①《温州文献丛书》, 《薛季宣卷二三《答陈同父书》》2003年版,第298页。
    ②《易学哲学史》,昆仑出版社,192页。
    ③《易童子问·卷三》
    ①《习学言记序目》,卷四,39页。
    ②《习学言记序目》,卷三,35页。
    ③同上。
    ④《习学言记序目》,卷五十,739-740页。
    ⑤《习学言记序目》,卷四,39页。
    ①张义德, 《叶适评传》,第233页。
    ②《温州文献丛书》,薛季宣集,卷二十七,356页。
    ①《习学言记序目》,卷三,27页。
    ②《习学言记序目》,卷七,83页。
    ③《习学言记序目》,卷七,85页。
    ①参考陈来, 《朱子哲学研究》。
    ②《朱子语类》,卷六十七。
    ③《习学记言序目》,卷四九,第739-740页。
    ④《习学言记序目》,卷四, 《周易四系辞》,第39页。
    ⑤《水心别集》,卷六,第714页。
    ①同上。
    ②此可以参见陈来的《朱子哲学研究》。
    ③《水心别集》,卷四。第681页。
    ④《习学言记序目》,卷三,29页。
    ⑤《习学记言序目》,卷四。
    ⑥《水心别集》,卷五,第699页。
    ①《习学记言序目》,卷四。
    ②《王弼周易注疏乾》,卷一。
    ③《二程集》, 《伊川先生文五》, 《答张闳中书》,第615页。
    ④《水心别集》,卷五,第699页。
    ⑤《水心文集》,卷二十九,第614页。
    ⑥《宋元学案》,卷五十四,第1755页。
    ⑦《朱子语类》,卷一零四。
    ⑧《朱子新学案》,钱穆,中册,第1075页。
    ①《朱子语类》,卷六十。
    ②《朱子语类》,卷一二六。
    ③《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四。
    ④《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四。
    ⑤《朱子语类》,卷五十四。
    ⑥《宋元学案》,第1769页。
    ⑦《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四。
    ①《浪语集》,卷二十三, 《答陈同父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水心别集》,卷五,第699页。
    ①《水心别集》,卷五,第699页。
    ②《水心别集》,卷七,第730页。
    ③《水心别集》,卷四,第697页。
    ④《水心别集》,卷四,第701页。
    ⑤《水心别集》,卷三,第599页。
    ⑥《水心别集》,卷四,第693页。
    ⑦《水心别集》,卷三,第599页。
    ①《二程遗书》,卷十八。
    ②同上。
    ③关于这个观点参见何炳松: 《浙东学派溯源》。
    ④《朱子语类》,卷十。
    ①《浙东学派溯源》,第57页。
    ②《二程遗书》,卷十八。
    ③关于朱熹的人性观点,参见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关于“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论说。
    ④《浙东学派朔源》第27页。
    ①《浙东学派溯源》第27页。
    ②《宋元学案》,第1770页。
    ③同上。
    ④《习学记言序目》,卷六,第78页。
    ⑤同上。
    ①《叶适集》,卷二十。
    ②同上。
    ③同上。
    ①《水心文集》,卷五,第701页。
    ②《习学言记序目》,卷八,第96页。
    ③《习学言记序目》,卷八,第99页。
    ④张义德:《叶适评传》,第308页。
    ①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②《水心文集》,卷五,第731页。
    ③《水心别集》,卷五。
    ①《四书章句集注》, 《中庸章句序》。
    ②同上。
    ③《四书章句集中》, 《大学章句》。
    ①《水心文集》,卷十。
    ②《水心文集》,卷十。
    ③《习学记言序目》,卷十三,《论语泰伯》。
    ④《水心别集》,卷十三。
    ⑤《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九。
    ⑥《习学记言序目》,卷十三。
    ①同上。
    ②张义德, 《叶适评传》,第184页。
    ③《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九。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四书章句集注》,卷四, 《论语集注》。
    ①《水心文集》,卷十,第163页。
    ②关于叶适“复礼”的思想,在下面章节关于其认识论的部分有详述,此不再赘述。
    ③《习学言记序目》,卷八,第105页。
    ④《今文尚书考证》,卷十一。
    ①《水心别集》,卷七, 《总述讲学大旨》。
    ②关于这个提法,主要参见景海峰的论文《叶适的社会历史本体观——以“皇极”概念为中心》和屠承先的论文《论叶适的本体功夫思想》。
    ③同上。
    ①《水心文集》,卷十一。
    ②《习学记言序目》,卷四。
    ③《习学记言序目》,卷十六。
    ①《宋元学案》,卷五十四, 《水心学案》上。
    ②《水心文集》,卷十一。
    ①《习学记言序目》,卷八,《礼记礼运》。
    ②《习学记言序目序目》,《卷八》。
    ③《别集》,卷七。
    ①见《论语》。
    ②《水心别集》,卷七。
    ③同1。
    ④《四书集注》,第199页。
    ⑤同上。
    ⑥《四书集注》, 《中庸章句集注》。
    ⑦同上。
    ①《浙东学派溯源》,第29页。
    ②《水心别集》,卷十, 《敬亭后记》,第163页。
    ③《水心别集》,卷十, 《敬亭后记》,第163页。
    ④《叶适文集》,卷十。
    ①《叶适文集》,卷十。
    ②《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四,此处观点亦参考《叶适本体功夫思想及其影响》,屠承先,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8月25日。
    ①《习学记言序目》,卷十三,第188页。
    ②同上。
    ③《习学记言序目》,卷十一。
    ④《习学记言序目》,卷十一。
    ①同上。
    ②《习学记言序目》,卷十四。
    ③《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五,《管子》。
    ④《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四,《荀子》。
    ①同上。
    ②同上。
    ③《水心别集》,卷十二, 《法度总论一》。
    ①《论语·里仁》。
    ②《论语·阳货》。
    ③《论语·里仁》。
    ④《论语·述而》。
    ⑤《论语·述而》。
    ⑥《孟子·尽心下》。
    ⑦《孟子·公孙丑上》。
    ⑧《孟子·公孙丑上》。
    ①《孟子·告子上》。
    ②《孟子·离娄下》。
    ③《孟子·告子上》。
    ④《二程集》。
    ⑤《荀子·王制》。
    ⑥《荀子·大略》。
    ⑦《荀子·荣辱》。
    ①《论语·子罕》。
    ②《朱子语类》,卷三十六。
    ③《论语·季氏》。
    ①《原道》。
    ②关于这个观点,参考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中关于核心价值的表现和演进形式的观点。
    ③《韩非子·五盘》。
    ④《韩非子·八说》。
    ⑤《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妇》。
    ⑥《纬非子·饰邪》。
    ①《韩非子·解老》。
    ②《韩非子·诡侠》。
    ③《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④《韩井子·十过》。
    ⑤《韩非子·南面》。
    ⑥《韩非子·八说》。
    ⑦《韩非子·六反》。
    ⑧《韩非子·五盆》。
    ⑨《韩非子·八经》。
    ⑩《韩非子·奸劫弑臣》。
    11《韩非子·备内》。
    12《韩非子·显学》。
    ①《韩非子·八经》。
    ②《韩非子·大体》。
    ③《韩非子·八经》。
    ④《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①《朱子全书》,卷四十二。
    ②《习学言记序目》, 《礼记乐记》。
    ③《习学言记序目》,卷十五,第211页。
    ①《习学言记序目》,卷八。
    ②《水心别集》,卷七, 《大学》。
    ③《水心别集》,卷十五。
    ④《水心别集》,卷二。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①《习学记言序目》,卷三。
    ②《习学记言序目》,卷三。
    ③《习学记言序目》,卷五,第52页。
    ④《习学记言序目》,卷五,第52页。
    ①《水心别集》,卷三, 《官法》下。
    ②此处可以参见张家成《析叶适的重商思想》《中国哲学史》,第五期。
    ③同上。
    ④《叶适评传》,第225页。
    ①《水心别集》,卷三, 《官法》下。
    ②《水心别集》。卷十四。
    ③《叶适集》,卷十二,第223页。
    ④《水心别集》,卷十一, 《经总制钱一》
    ⑤同上。
    ⑥《水心别集》,卷二, 《国本》上。
    ①《水心文集》,卷十二, 《丁少詹文集序》。
    ②此处可以参见张家成《析叶适的重商思想》《中国哲学史》2005年5月25日。
    ③《习学言记序目》,卷三十五。
    ④《习学记言序目》,卷二三,第322页。
    ①张义德:《叶适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页。
    ②《习学记言序目》,卷十一。
    ③《习学记言序目》,卷二三,《汉书》。
    ④《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孟子集注》。
    ①周梦江:《叶适与永嘉学派》,浙江古籍出版社,第240页。
    ②《习学记言序目》,卷二七,《魏志》。
    ③关于这个观点参看陈金安、王宇《永嘉学派和温州区域文化崛起研究》中关于叶适哲学本体论的观点。
    ④《宋元学案》,中华书局,第1773页。
    ①《宋元学案》,中华书局,第1773页。
    ②《水心别集》,中华书局,第731页。
    ①《道至于中庸而至——论叶适的中和哲学》,第149页。
    ②《宋元学案》,中华书局,第1799页。
    ③《水心文集》,卷九, 《觉斋记》。
    ④《习学言记序目卷》,三十五。
    ①《水心别集》,中华书局,第731页。
    ②景海峰: 《叶适的社会历史本体观》, 《叶适与永嘉学派论文集》,第253-263页。
    ①《叶适别集》, 《总述讲学大旨》,第726页。
    ②牟宗三: 《心体和性体》,第209页。
    ③王宇:《永嘉学派与温州区域文化》,第232页。
    ①《宋元学案》,第1797页。
    ②同上。
    ①《朱子文集》, 《答叶正则》。
    ②《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四,第207页。
    ③《水心别集》,第702页,此处可以参见陈金安、王宇《贯通内圣外王的努力——评永嘉学派的思想历程》, 《哲学研究》,2002年8月25日。
    ④《水心别集》,第702页,此处可以参见陈金安、王宇《贯通内圣外王的努力——评永嘉学派的思想历程》,《哲学研究》,2002年8月25日。
    ⑤《水心别集》《敬亭后记》,第163页。
    ⑥《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四,第207页。
    ①陈金安、王宇《贯通内圣外王的努力——评永嘉学派的思想历程》, 《哲学研究》,2002年8月25日。
    ①《水心文集》,卷九, 《觉斋记》。
    ②《习学言记序目》,卷八,《礼记大学》。
    ①《水心别集》,卷一。
    ②同上
    ①《水心别集》,卷十一。
    ②《水心别集》,卷二,另此处主要参考李华瑞,《南宋浙东学派对王安石变法的批判》,史学月刊,2001年4月25日。
    ③《水心别集》,卷十一。
    ④《水心别集》,卷十一。
    ①同上。
    ②《水心别集》,卷二。
    ③《水心别集》,卷十一。
    ①《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二。
    ②张义道: 《叶适评传》,第75页。
    ③《水心别集》,卷十。
    ④《水心别集》,卷十五。
    ⑤《朱子语类》,卷一二三。
    ⑥《朱子语类》,卷八十二。
    ⑦《朱子语类》,卷七十五。
    ①《习学记言序目》,卷二十三。
    ②刘克庄: 《后村大全集》,卷四十九, 《赵虚斋注庄子内篇序》。
    ①张义德: 《叶适研究》,第66-67页。
    ②《叶适文集》,第166-第167页。
    ③《叶适文集》,卷二, 《辨兵部郎官朱元晦状》。
    ④《水心别集》,卷六。
    ⑤《水心别集》,卷九。
    ⑥《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⑦《朱文公集》,卷二十四。
    ①《朱子语类》,卷六十八。
    ②何炳松, 《浙东学派溯源》,第三十三页。
    ③关于这个提法参看叶坦, 《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以叶适为中心》。
    ①同上。
    ①《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第253页。
    ②同上。
    ③《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三,第233页。
    ④《朱子语类》,卷一十四,第206页。
    ⑤《朱子语类》, 卷二十四,第366。
    ⑥《朱子语类》, 卷二十四,第366。
    ⑦《水心别集》,卷十四。
    ①同上。
    ②《水心别集》,卷十一。
    ③《明夷待访录》,第2页。
    ①同上。
    ②《习学记言序目》,第192页。
    ①《水心别集》,《理财》。
    ②《水心别集》,《理财》。
    ③同上。
    ④《水心别集》,《理财》。
    ①《水心别集》,卷十,《计财上》。
    ②同上。
    ③同上。
    ④《水心别集》,《理财》。
    ①同上。
    ②同上。
    ③同上。
    ④《习学记言序目》,第192页。
    ①《习学记言序目》,第652页。
    ②《习学记言序目》,第706页。
    ①《水心别集》,第650页。
    ②《水心别集》, 《官法下》,第671页。
    ③同上。
    ④《水心别集》,第674页。
    ⑤《水心别集》,第673页。
    ⑥同上。
    ①《水心文集》,卷二。
    ②《宋史》,卷一七三, 《食货志上一》。
    ①《水心文集》,卷二。
    ②同上。
    ③《水心别集》,第656页。
    ④同上。
    ⑤《水心别集》,第656页。
    ①同上。
    ②同上。
    ①周梦江: 《叶适与永嘉学派》,第187页。
    ②《水心别集》,卷二,《财计上》。
    ①《水心别集》,卷二, 《财计上》。
    ②同上。
    ③《水心别集》,卷二, 《财计上》
    ①《水心别集》,卷二, 《财计上》
    ②同上。
    ③《习学记言序目》,卷十二,《国语》
    ①周梦江: 《叶适和永嘉学派》,第195页。
    ②《孟子》《藤文公》。
    ③《习学论言序目》,卷七, 《周礼》。
    ④《水心别集》,卷十五, 《外稿·终论一》。
    ①同上。
    ②同上。
    ③张家成: 《析叶适的重商思想》, 《叶适与永嘉学派论集》
    ④同上
    ①《水心文集》,卷二,第20页。
    ②《水心别集》,卷二, 《财计中》。
    ③同上。
    ④张家成: 《析叶适的重商思想》, 《叶适与永嘉学派论集》。
    ⑤周梦江: 《叶适和永嘉学派》,第190页。
    ⑥同上。
    ⑦张家成: 《析叶适的重商思想》, 《叶适与永嘉学派论集》。
    ①同上。
    ②《水心别集》, 《淮西铁钱五事状》,卷二,第20页。
    ③《习学言记序目》,卷四,《唐书六列传》。
    ①《别集》,卷十,《上殿札子》,关于叶适的军事思想参考了张洁《试论叶适的军事思想》《河北学刊》,2001年3月25日。
    ②《水心别集》,卷九,《廷对》。
    ③《水心别集》,卷九, 《廷对》。
    ④《水心别集》,卷九, 《廷对》。
    ⑤《习学言记序目》,卷四,《唐书六列传》。
    ①同上。
    ②同上。
    ③《水心别集》,卷二, 《国本中》。
    ④《水心别集》,卷十二, 《四屯驻大兵》。
    ①《水心别集》,卷九, 《廷对》。
    ②同上。
    ③同上。
    ④《水心别集》,卷十五, 《终论二》。
    ⑤同上。
    ⑥《水心别集》,卷十二, 《四屯驻大兵》。
    ①《习学言记序目》,卷三十九,第586页。
    ②《水心别集》,卷十六, 《兵后总》。
    ③同上。
    ④同上。
    ⑤《水心别集》,卷十六, 《兵后总》。
    ⑥同上。
    ①《水心别集》,卷十五, 《上殿札子》。
    ②具体可以参见张洁《试论叶适的军事思想》《河北学刊》,2001年3月25日。
    ③黄宗羲: 《宋元学案》,卷五十五, 《水心学案》。
    ④黄宗羲: 《宋元学案》,卷五十五, 《水心学案》。
    ⑤《水心别集》,卷十二, 《法度总论二》。
    ⑥同上。
    ①同上。
    ②《水心别集》,卷十二,《法度总论三》。
    ③《水心别集》,卷十二, 《资格》。
    ④《水心别集》,卷十二, 《资格》。
    ⑤同上。
    ⑥同上。
    ⑦《水心别集》,卷十二, 《任子》。
    ⑧同上。
    ①《水心别集》,卷三, 《官法下》。
    ②《水心别集》,卷十二, 《任子》。
    ③《水心别集》,卷十三, 《制科》。
    ①《水心别集》,卷十三,《制科》。
    ②同上。
    ③同上。
    心别集》,卷十三,《制科》
    ④《水心别集》,卷十三,《制科》
    ①《水心别集》,卷七, 《进卷皇极》。
    ②《水心别集》,卷十, 《外稿》。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卷三之二十八。
    ④《水心别集》,卷十二, 《吏胥》。
    ⑤《水心别集》,卷十, 《外稿》。
    ⑥ 《水心别集》,卷十, 《外稿》。
    ⑦《水心别集》,卷十四, 《胥吏》。
    ①同上。
    ②同上。
    ① Charles Homer Haskins. The Renaissance of the Twelfth Century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7.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第31页。
    ②参见王越旺《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析12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后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与理性化》《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6月30日。
    ③同上。
    ①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第2卷)》第53页。
    ②同上,参见王越旺《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析12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后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与理性化》《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6月30日。
    ③清乾隆《温州府治》,卷二十八。
    ④转自王越旺《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析12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后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与理性化》《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6月30日。
    ①黄仁宇: 《放宽历史的视界》,第107页。
    ②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下卷)》,第42页.亦参见王越旺《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析12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后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与理性化》《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6月30日。
    ①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第20页。
    ②见《圣经》《箴言录》。
    ①张晓群: 《新教伦理产生了资本主义》,引自www. paowang. com。
    ②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第51页。
    ①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①弗洛姆: 《逃避自由》,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第一版,第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1页。
    ②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第3页。
    ①约翰·罗尔斯: 《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第133页。
    ②约翰·罗尔斯: 《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第133页。
    ①华生:《超越“不争论”:重述平等与共富的执政理想》《南方周末》2009年10月29日。
    ①同上。
    ②《习学记言序目》,卷五,第52页。
    ③《水心别集》,卷二, 《民事》下。
    ④《水心别集》,卷三, 《官法》下。
    ⑤《水心文集》,卷十, 《留耕堂记》。
    ①关于这个观点,参考《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刘卉, 《青年文学家》,2009年4月15日。
    ②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096页。
    ③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P416页。
    ④这里主要参考的是《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刘卉, 《青年文学家》,2009年4月15日。
    ⑤《水心文集》,卷十二, 《丁少詹文集序》。
    ⑥《水心别集》,卷二, 《国本》中。
    ⑦《水心别集》,卷二, 《国本》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0页。
    ③崔文华: 《与陈先达教授商榷》——价值中国网。
    ①参见《浙东学派溯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版
    [2]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周梦江:《叶适年谱》,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4]《陈亮集》,中华书局,2003年版
    [5]黄宗曦:《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92年版
    [6]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8]《温州府志》,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刻本
    [9]《永嘉县志》,温州维新书局光绪八年(1882)年刻本
    [10]朱熹:《朱子语类》,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2]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3]徐松等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14]《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年版
    [15]《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16]《浙江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点校本
    [18]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19]杨仲良:《宋史资料粹编》,影印光绪十四年广雅书局影宋本
    [20]《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1]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中华书局1997年版
    [22]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24]《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5]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6]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27]陈傅良:《陈傅良先生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点校本
    [28]苗书梅:《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29]周梦江陈凡男:《叶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0]张义德:《叶适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1]何俊范立舟:《南宋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2]包弼道:《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3]牟宗三:《心性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4]刘述先:《理一分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5]何俊:《南宋儒学建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6]罗立刚:《宋元之际的哲学和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7]朱迎平:《永嘉文派考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8]胡太玉:《温州人的智慧》,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
    [39]黄宽重:《南宋两浙路社会流动考察》,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版
    [40]薛季宣:《薛季宣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41]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
    [42]束景南:《朱子大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43]方祖越、藤复:《论浙东学术》,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44]方如金:《陈亮与南宋浙东学派研究》, 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5]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化》,三联书店1997年版
    [46]张义德主编:《叶适与永嘉学派论集》,光明日报社出版社
    [47]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动的历史考察》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48]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9]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
    [5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2]市来津由彦:《朱熹门人集团形成的研究》,东京创文社,2002年版
    [53]Robert P.,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4]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7
    [5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陈玉森:《陈亮、叶适学派性研究》,载《论中国哲学史》(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周梦江:《叶适哲学思想述评》,人大复印材料《中国哲学》1990年第9期
    [3]衷尔距:《薛季宣、陈傅良哲学思想初探》,《浙江学刊》1991年第一期
    [4]潘富恩、刘华:《论浙东学派的事功之学》,《复旦学报》1994年第五期
    [5]包遵信:《叶适哲学思想的评价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三期
    [6]何俊:《南宋浙东事功学与儒家的传统》,载《徐规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十年纪念文集》,385页,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杨太辛:《浙东学派的含义及浙东学派的求学精神》,《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一期
    [8]陈国灿:《论南宋浙东学派的反理学思想》,《安徽史学》1998年第3期
    [9商聚德:《传统义利观要义及其改造和转换》,《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四期
    [10]董平:《叶适对道统的评判及其知识论》,《孔子研究》1993年第一期
    [11]杨泽波《古之圣贤无独指心者-从叶适看孔孟心性之学的分歧》,载《叶适与永嘉学派论文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12]符丕盛:《叶适心理学思想初探》,《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一期
    [13]李华瑞:《南宋浙东学派对王安石变法的批判》,《史学月刊》2001年第二期
    [14]蔡瑞霞:《陈傅良与湖湘学派》,《求索》2002年第四期
    [15]董根洪:《道至于中庸而至---论叶适的中和哲学》,载《叶适和永嘉学派论文集》
    [16]张洁:《南宋叶适思想研究概述》,《浙江学刊》2000年第一期
    [17]何俊:《宋代永嘉事功学的兴起》,《杭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一期
    [18]何俊:《叶适和道统》,《叶适和永嘉学派论文集》,1994年
    [19]张祖桐:《论叶适的人才观》,《浙江学刊》1986年第一期
    [20]周梦江:《叶适教育思想述论》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三期
    [21]华生:《超越“不争论”:重述平等与共富的执政理想》《南方周末》2009年10月29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