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上海的嬗变同异概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旨在以两大丝竹乐种在近现代大都市——上海嬗变的历史史实为依据,将其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同异作为典型,探究城市文化对中国传统音乐向近现代化转烈的影响,以及传统音乐在现代化城市中以其自身方式生存的深厚内涵和价值。本课题采用了资料的对比分析、实地调查、数据统计、作品分析等研究方式和手段进行综合评论。
     文章的第一、第二章阐述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历史沿革。
     第三、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论述了20世纪初期——1949年两大乐种在上海的发展态势。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主要社团和代表人物、乐队的基本组合形式、登台演出、电台播音和电影配乐、唱片录制、书谱出版物等方面进行对比论述,分析了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社团在上海兴盛的原因,以及这两大乐种从文化市场走向文化与商业结合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城市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并且在音乐创作、乐器的“洋为中用”、服务于都市文化娱乐生活的功能、演奏艺术的特点、同戏曲曲艺的关系五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两者此间所体现出的同异。由此,笔者得出了如是结论:相比之下,江南丝竹专业化程度、商业性运行不及广东音乐,而其同乐性与公益性演出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这正是其在音乐创作、乐器的“洋为中用”、服务于都市文化娱乐生活的功能方面不如广东音乐的深层原因。虽然在上海城市文化的影响下,无可避免地形成文化与商业地结合,但江南丝竹商业化的脚步显然迈得较为迟缓。
     第五章论述了两大乐种在建国后的发展态势,分别对二十世纪50年代——60年代、文革结束后——二十世纪末以及新世纪两大乐种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行了具体的调查研究。
     在结语部分,笔者对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等传统音乐在现代化城市中以其自身方式生存的深厚内涵作了总结。即:在上海文化随着社会的演变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传统也在连接和传衍中发生变异,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只有后来者不断为既存的传统增添新的内容和新的典范,传统才更充实、更有价值,才有可能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着的传统。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上海的嬗变就是传统更新的过程。文化传统在传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典范,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和融合。对不同质的文化传统的吸收和融合,可以使固有传统因注入新的血液而勃发生机。这种文化消化过程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的,不会引发剧烈的冲突,也不破坏既存的文化秩序。但这需要充当异质吸收的文化主体强大、有自信力和包容精神。最后,笔者对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生存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city culture works on Chinese tradition music and the reasons for Chinese tradition music could exist in modern city based on historical evolvement of Jiangnan sizhu and Guangdong Yinyue in Shanghai.
    The first chapter expatiates the history of Jiangnan sizhu, and the second chapter expounds the history of Guangdong Yinyue.
    The third and the forth chapter are the core parts. The third chapter sets forth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nan sizhu and Guangdong Yinyue from early days of the 20th century to 1949 in Shanghai.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s, clubs, instruments, performance, broadcasting and recordings of Jiangnan sizhu to those of Guangdong Yinyue, and analyses why they would prosper in Shanghai. The course that they became commercial production is stated subsequentl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Jiangnan sizhu and Guangdong Yinyue is discussed in the forth chapter. The author contrasts and analyses the two in five aspects such as music composition. That performance for entertainment and commonweal in Jiangnan sizhu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which results in the difference from Guangdong Yinyue.
    The fifth chapter expatiates the development of Jiangnan sizhu and Guangdong Yinyue since 1949.This period is compartmentalized three phases.
    The evolvement of Jiangnan sizhu and Guangdong Yinyue in shanghai is the process of tradition's renewal. In the epilogue the author should give some proposals on intercommunication, teaching, innovation of the two kinds of music so that they would adapt to the new period.
引文
巴顿,K·J,《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4。
    贝尔,丹尼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译本),三联书店,1989。
    曹天雷:《粤乐名曲集初编》,无锡儿童音乐社,1933。
    曹天雷:《粤乐名曲集续编》,上海国光书店刊行,1941。
    陈德钜:《广东音乐常识讲义》,上海音乐学院资料室,1958。
    陈俊英:《乐粹——粤曲精选》,上海国乐研究社发行,1947。
    陈有觉、高雪峰:“江南丝竹发源初考”,《艺术百家》,1998(1)。
    陈正生:“江南丝竹漫谈——在江南丝竹表演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台湾:《中华音乐教育杂志》1995(98)。
    陈正生:“大同乐会活动纪事”,西安:《交响》,1999(2)。
    陈重、陈小鲁:“江南丝竹浅谈”,《音乐爱好者》1983(2)。
    甘尚时:《甘尚时高胡演奏曲选——广东音乐曲选》,人民音乐出版,1985。
    高春明:《上海艺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虹口文化志编纂委员会:《虹口文化志》,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胡祥翰:《上海小志》卷十,上海传经堂书店,1930。
    黄家齐:“简论吕文成美学思想”,广州:《音乐创作与研究》,1994。
    金祖礼、徐子仁:“上海民间丝竹音乐史”,北京:《中国音乐》1983(3)。
    梁铭越:《社会意识形态与中国音乐风格的相关性:兼论海峡两岸音乐文化的得失》,《中国音乐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梁谋:“广东音乐大师何柳堂”,广州:《音乐创作与研究》,1994。
    李民雄:《江南丝竹音乐大全》,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2003。
    黎田、黄家齐:《粤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上海:文汇报,2005(12,4)。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6。
    帕克,R·E、E·N·伯吉斯、R·D·麦肯齐:《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潘力行、邹志一:《吴地文化一万年》,中华书局,1994。
    钱仁康:“<老八板>源流考”,上海:《音乐艺术》,1990(2)。
    青龙居士:《国乐新谱》,上海:中华音乐会,1928。
    青山:“著名广东音乐家陈德钜”,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8(2)。
    《上海百年文化史》编纂委员会:《上海百年文化史》第一、二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
    《上海文化艺术志》编纂委员会:《上海文化艺术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一周年会刊》,1988。
    上海江南丝竹协会:《上海江南丝竹协会成立十五周年专辑》,2002。
    《上海市年鉴》1937年(下),中华书局,1937。
    申报年鉴社:《申报年鉴》,1936。
    《申报》上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相关信息,1919——1945。
    沈寄人:《中国丝竹指南》,上海世界书局发行,1924。
    斯本格勒:《西方的没落》,(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3。
    屠诗歌:《上海市大观》,中国兴德杂志公司,1948。
    王颖、折晓叶、孙炳耀:《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
    隗瀛涛:“近代中国区域城市研究的初步构想”论文,天津:《天津社会科学》,1992(1)。
    项阳:“中国音乐民间传承变与不变的思考”,北京:《中国音乐学》,2003(4)。
    习文等:《上海群众文化志》,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
    谢建平:“‘吴中新乐弦索正是江南丝竹’”一说质疑”,《艺术百家》,1999(2)。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许青彦:“从十番锣鼓到江南丝竹——试论江南民间业余器乐创作传统的继承性”,北京:《中国音乐》,1983(3)。
    叶孝慎:《上海的移民世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易水:《世界电影史话》,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
    又闻:“一位鲜为人知的“洋为中用”的现代音乐先驱——为纪念小提琴家司徒梦岩百年诞辰而作”,北京:《人民音乐》1989(2)。
    又闻:“半个多世纪以来上海的广东音乐活动”,广州:《音乐创作与研究》,1994。
    余其伟:《高胡名曲荟萃》,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袁静芳:《民族器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张伯瑜:“传统音乐的生命力——对上海江南丝竹演奏的调查”,北京:《中国音乐》,2002(4)。
    张觉民:《雅声唱歌集》,上海:世界书局,1924。
    张羿:“上海的江南丝竹音乐”,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01届本科毕业学士论文。
    《中国民间民族器乐曲集成·上海卷》编委会:《中国民间民族器乐曲集成·上海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虹口区委员会:《虹口史苑》,2001。
    中华音乐会:上海中华音乐会会刊《音乐季刊》(共5期)。
    周皓《发掘 继承 创新——江南丝竹现状与展望》《音乐爱好者》1987:2
    周皓:“江南丝竹掌故随笔”论文,台北:《北市国乐》1999(145)。
    周皓:“从<老六板>—<慢六板>—<五代同堂>”,台北:《北市国乐》2004(202)。
    周惠等:《江南丝竹传统八大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周石僧:《国声集》,上海:吴承记印书局,1918。
    祝湘石:《中国丝竹指南》,上海大东书局印行,1926。
    左大康:《现代地理学辞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90。
    Witzleben, J.Lawrence, Silk and Bamboo Music in Shanghai, 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1995
    Lau, Frederic, "Little Great Tradi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Jiangnan Sizhu."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Los Angeles. 1993
    Thrasher, Aian R., "The Melodic Structure of Jiangnan Sizhu." Ethnomusicology, 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