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从乾隆年间到至今,已流传二百五十年。二十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变化剧烈、发展迅速的一个世纪,完成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转换。豫剧同样经历、体现着这种历史的变化。二十世纪在豫剧发展史上,无疑是居于主导的关键地位,本文尝试对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的历史作初步梳理与概括,也是对豫剧现代化进程的一次回顾。
     本论文选取几个有代表意义,能够从中看出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本质的重要现象进行专题研究。一是传统豫剧向现代豫剧的转型。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一些知识分子开始进入河南梆子戏领域,樊粹庭和王镇南等对促进豫剧艺术的自身改革和完善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转型标志着豫剧这一艺术品种日臻完善和成熟。二是建国后豫剧现代戏的演进。建国后用豫剧形式表现生活这个特点非常突出,现代戏的创作贯穿在建国后豫剧发展五十多年的始终。豫剧现代戏创作,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五十年代后期的《朝阳沟》;八十年代的《倒霉大叔的婚事》;九十年代的《香魂女》等。豫剧现代戏从萌生、发展、直至趋于定型化审美机制的形成——是特定历史时期一种文化心态形成的豫剧掌握现实的方式。三是建国后豫剧传统剧的改编。建国后豫剧传统戏的整理,改编的剧目有许多都成为豫剧的主要演出剧目。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一些豫剧剧作家对传统戏的改编常常寻求历史与现实的呼应。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传统戏的改编者尽量使之与当代戏曲观众的审美情趣和习惯相吻合。四是著名豫剧三大名旦艺术论。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女演员逐渐占据豫剧舞台中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女演员。如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等,她们代表着各自的流派,都以自已的独特性丰富了豫剧表演艺术。五是豫韵台湾情五十年。台湾豫剧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台湾化的进程。
     最后对有关当代豫剧生命力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如果说前面几个专题对豫剧作了多侧面的研究,那么此部分对前面几个专题的内在联系做一以贯之的较有系统、有整体感的统一把握,试图把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统一摄入作为整体的二十世纪豫剧文化观照之中,即对豫剧体系作连续性和统一性的研究。并对它的前景做了概略性的预测。
     对若干专题的考察,是为了揭示二十世纪豫剧改革发展的主流并展示其发展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从而共同勾勒出二十世纪豫剧的发展脉络,以显示各个时期豫剧发展达到的水平。在研究具体专题时注重在确定的历史背景中的逻辑内涵及其展开。几个专题各自独立又盘根错节,涵容着一种内在关联,突出二十世纪豫剧改革发展的特色,豫剧的近、现代历史变革走向以及特定的模式。通过对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历程的概括与展望,以求获得对二十世纪豫剧发展“道路”的总体认识,使这只较古老的剧种在我们手中传承,这是本论文的核心内容和预期目的。
Yu Opera, originally named He Nan Bang Zi, belongs to the Bang Zi Opera Family. It has existed for two hundred fifty years since Qianlong Period. Rooted in Henan, it is famous for exciting tones, easy-to-enjoy styles, humorous conversations, and close-to-life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is focusing on Yu Opera’s arts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Yu Opera’s development history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is composed of some important phenomena.
     This article describes Yu Opera’s history trend and special mode through some case studies on important phenomena.The first is Yu Opera’s reformation. Fan, Cuiting and Wang zhennan made great and various contributions to Yu Opera’s reform. They helped the self-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the art of Yu Opera. Yu Opera plays transitioned fr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mouth and heart to the form of play script and performing art standardization. This transition means Yu Opera being more mature and complete.The second is the development of Yu Opera’s modern plays in the new China. In early 1960’s, Yu Opera’s modern play“Chao Yang Gou”;In 1980’s, the modern play“The Marriage of Uncle Unlucky”;The social transitions in the new period expanded life horizon and brought corresponding changes to the creation of modern Yu Opera plays. Being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mode of Yu Opera,“Xiang Hun Lady”.They switched to the exploration underlying psychology.The third is the edition on traditional Yu Opera plays in the new China. During 1950’s and early 1960’s, some Yu Opera play writers themselves were active builders of the new period. The editions on traditional Yu Opera often seek the echo from history and reality. In late 1980’s, there were some new performances on traditional plays. Editors tried to find a new cutting point to meet the customs and appreciation of modern play audience.The fourth is actress centering in the stag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art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famous Yu Opera actresses, Xiangyu Chang, Suzhen Chen, and Lantian Cui. They all represented their own genre, and enriched Yu Opera’s performing arts with their uniqueness.The fifth is YuOpera’s fifty-year development in Taiwan. To some extent, current Yu Opera in Taiwan exists for super star Hailing Wang.
     The above important phenomena picked up by the article have internal links, which standardize and create Yu Opera’s general trend and unique style in the 20th century. From these cutting points that represent Yu Opera’s rich contents and historical uniqueness during different time periods, we seek the internal logical links among them, in order to get general ideas about Yu Opera’s development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to understand the art of Yu Opera’s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editors and directors’characteristics vertical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Henan Province) and horizontally (development comparisons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By analyzing the art of Yu Opera’s successes and failures from multiple angles, we hope to get some clues on better improving and guiding current ongoing Yu Opera’s reform,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Yu Opera and its audience, Zhong Yuan literature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s, and pass this ancient opera through our hands.
引文
1马紫晨:《豫剧源流辨析》,《河南戏曲史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年 9 月版。
    2《杞县志》卷七《风土风俗》,乾隆十年(1740 年)。
    3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八回,乾隆四十三年。
    4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1984 年。
    5齐如山:《中国戏剧源自西北》,《戏剧丛刊》,北京戏剧学会,1930 年第 1 期。
    6范紫东:《戏曲之源流》,《秦腔研究论著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104 页。
    7欧阳予倩:《秦腔》,《中国戏剧研究资料初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年版。
    8王镇南:《关于豫剧的源流和发展》,《戏剧新报》,1951 年 8 月 16 日、17 日。
    6 冯纪汉:《向优秀传统学习》,《河南日报》,1962 年 4 月 15 日。
    7 常静之:《豫剧唱腔的源流及其流派》,《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11徐珂:《清稗类钞?戏剧》,中华书局,1984 年版。
    12张履谦:《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开封教育实验区编,1934 年。
    13郑剑西:《从民间艺术谈到河南戏曲》,《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1984 年。
    14邹少和:《豫剧考略》,《戏曲艺术》,1981 年第 3 期。
    15卓然:《豫剧小谈》,《工人日报》,1956 年 7 月 25 日。
    16祝肇年:《中国戏曲》,作家出版社,1963 年版,第 20 页。
    17周贻白:《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10 月第 1 版,第 468 页。
    18冯纪汉:《向优秀传统学习》,《河南日报》,1962 年 4 月 15 日。
    19于林青:《豫剧源流考略》,《河南戏剧》,1980 年第 2 期。
    20韩德英:《豫剧探源》,《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年 6 月第 1 版。 8 王基笑、赵籍身:《豫剧史考》,《郑州晚报》,1960 年 4 月 14 日。
    22张鹏:《豫剧源流新探》,《戏曲艺术》,1981 年第 3、4 期。
    23孔宪易:《河南梆子源流蠡测》,《河南戏剧》,1985 年第 4 期。
     24李绿园:《歧路灯》,中州书画社,1980 年第一版,第 757 页。
     25《人民音乐》,1981 年版第 7 期,第 43 页。
    26《告戏剧家》,《大中民报》,1912 年 4 月 29 日。
    27朱仙镇:《重修明皇宫碑记》,1916 年。
    28王培义:《豫剧通论》,《京报副刊?戏剧周刊》,1924 年 12 月 15 日。
    29邹少和:《豫剧考略》,《戏曲艺术》,1981 年第 3 期。
    30王培义:《豫剧通论》,《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卷编辑部编印,第 4 页。
    31王镇南:《关于豫剧的源流与发展》,《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部编印,第 88 页。
    32陈素真:《在和樊粹庭先生合作的岁月里》,《地方艺术》,1985 年第 1 期。
    33常警惕:《倾心豫剧,锐意革新,毕其一生》,《地方艺术》,1983 年第 1 期。
    34《梆子戏之陆离观》,《河声日报》,1915 年 6 月 26 日。
    35魏镇清:《谈河南梆子》,《戏剧新报》,1951 年 8 月 11 日。
    36邹少和:《豫剧考略》,《戏曲艺术》,1981 年第 3 期。
    37王镇南:《关于豫剧的源流与发展》,《戏剧新报》,1951 年 8 月 16 日和 18 日。
    38《强国公报?繁华小志》,1912 年 4 月 13 日。
    39苏筠仙:《谈谈〈女贞花〉——给编剧者一封公开信》,《河南民报》,1948 年 7 月 20、21日。
    40郑剑西:《从民间艺术谈到河南戏剧》,《戏剧旬刊》,1936 年第 29-34 期。
    41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部》,《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年版,第 382 页。
    42筠青:《与梆剧泰斗王镇南先生一席谈》,《中国时报前锋报联合版》,1986 年 5 月 26 日。
    43郑剑西:《从民间艺术谈到河南戏剧》,《戏剧旬刊》,1936 年第 29-34 期。
    44邹少和:《豫剧考略》,1937 年。
    45常香玉:《演员谈演唱》,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 年。
    46《河南民报》,1948 年 4 月 26-28 日。
    47王镇南:《关于豫剧的源流与发展》,《戏剧新报》,1951 年 6 月 18 日。
    48范敦聚:《文野相济、雅俗共赏》。《中州剧讯》,1989 年 9 月。
     49《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年 8 月版,第 352 页。
    50田汉:《人民需要这样的演员》,《人民日报》,1957 年 6 月 22 日副刊。
    51陈素真:《我的生命在舞台上》,《人物》,1983 年第 1、2 期。
    52《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年 8 月版,第 352 页。
    53常香玉:《戏比天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版第 131 页。
     54樊粹庭:《自传》,《河南文史资料》,1992 年第 2 期。
    5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1985 年 6 月版第 102 页。
    56陈素真:《和樊先生合作的岁月里》,《地方戏艺术》,1986 年第 1 期。
    57陈素真:《情系舞台》,《河南文史资料》总字第 38 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会编第 84 页。
     58邹少和:《豫剧考略》,《戏曲艺术》,1981 年第 3 期。
    “王镇南(1895——1961) 戏曲教育家、剧作家。河北省南宫县人。1917 年毕业于北
    59《河南省教育厅戏曲审查会简章》,河南省政府,1928 年 4 月。
    60《河南省各县戏剧训练班章程》,河南省教育厅,1928 年 3 月 5 日。
    61《河南省教育厅戏曲审查会审查戏曲办法》,河南省教育厅,1928 年 4 月 7 日。
    62《河南改良戏剧暂行规程》,河南省教育厅,1928 年。
     63《常香玉等组织中州戏剧研究社》,《河南民报》,1937 年 2 月 4 日。
     64 田汉:《通俗日报》,1937 年 7 月 7 日。
    65《豫醒舞台排演爱国新剧》,《河南民国日报》,1938 年 2 月 4 日。
    66 常香玉:《戏比天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版第 130 页。
     67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 121 页。
     68筠青:《与梆剧泰斗王镇南一席谈》,《中国时报前锋报联合版》1948 年 5 月 26 日。
     69筠青:《与梆剧泰斗王镇南一席谈》,《中国时报前锋报联合版》,1948 年 5 月 26 日。
    70王镇南:《关于豫剧的源流和发展》,《戏剧新报》,1951 年 8 月 16、18 日。
    71苏筠仙:《致樊粹庭先生的一封公开信》,《河南民报》,1936 年 7 月 20 日。
    72王振伟:《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当代戏剧》,2005 年第一期。
    73韩德英:《樊粹庭和豫声戏剧学社》,《地方戏艺术》,1983 年第 4 期。
    74苏筠仙:《谈谈“女贞花”》,《河南民报》,1936 年 7 月 26 日 6 版。
    75别林斯基:《诗歌的分类和分科》,《别林斯基全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年 8 月出版第 86 页。
    76别林斯基:《诗歌的分类和分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年版第 71 页。
    77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 19 页。
    78《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年版第 86 页。
    79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 1 卷,第 192—193 页。
    80 恩格斯:《致斐·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342 页。
    81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第 169 页。
    82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 年版第 54、6、9 页。
    83别林斯基:《文学的幻想》,《别林斯基选集》第 1 卷第 104-105 页。
    84《论语·述而》。
    85《礼记·哀公问》。
    86《周易》卷一。
    87《庄子·至乐》。
    88鲁迅:《坟·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 1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第 331、329页。
     89 黑格尔:《美学》第 1 卷,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 266 页。
     90朱光潜:《谈美书简》,第 148—149 页。
    9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第 206 页。
    92朱光潜:《悲剧心理学》,第 207 页。
    93刘芝明:《为创造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戏曲而奋斗》,《戏剧报》,1958 年第 15 期。
    94王复兴:《历史上的河南现代戏》。
    95张庚:《反对用教条主义的态度来“改革”戏曲》,《张庚文录》第二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71 页。
    96冯继汉:《豫剧现代戏创作问题》。
     97廖奔:《齐飞的戏为何生命力强》,《河南日报》,2000 年 1 月 3 日。
    98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文学评论》,1998 年第 6 期。
    99杨兰春:《曲曲折折四十年》,《新剧本》,1990 年第 3 期。
    100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 1 卷,商务印书馆,第 260 页。`
    101韦政通:《论中国文化的十大特征》,刘志琴编《文化危机与展望》(下),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年版第 43-51 页。`
    102孙隆基:《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见《文化危机与展望》(上)第 471 页。`
    10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二),齐鲁书社,1989 年版第 112 页。
    104黑格尔:《美学》第 3 卷下册,商务印书馆,第 257 页。`
     105《别林斯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第 26 页。
    106杨兰春:《曲曲折折四十年》,《新剧本》,1990 年第 3 期。
    107李智群:《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
     108杨兰春:《浅了不行》,1964 年。
     109三爱:《论戏剧》,《中国历代剧作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年 7 月版第 460 页。
    110李渔:《李笠翁曲话》,《中国历代剧作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年 7 月版第 299 页。
    111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国历代剧作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年 7 月版第110 页。
    112清·李渔:《李笠翁曲话》,《中国历代剧作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年 7 月版第 303页。
    113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历代剧作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年 7 月版第 116页。
     114李准:《戏曲春天的信息》,《光明日报》,1986 年 8 月。
    115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艺以字(86)第 169 号,1986 年 9 月 12 日。
     116吴祖光:《编织出崭新的生活》,《戏剧报》,1986 年 9 月。
     117王安癸、廖奔:《齐飞的戏为何生命力强》,《河南日报》,2000 年 11 月 3 日。
     118王复兴:《齐飞其人其事》,《河南戏剧》,1997 年。
    119刘景亮:《齐飞其人其事》,《河南戏剧》,1997 年。
    120陈思和:《共名与无名》,《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39 页。
    121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年版第 131 页。
    122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23马克思:《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 年 12 月 12 日。
    
    124荀况:《乐论》,《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年版第 17 页。
    125J.L.斯泰恩:《现代戏剧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年版第 51 页。
    126张秉真:《西方文化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 437 页。
    127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年版第 315 页。
    128梅兰芳:《与西安戏曲界谈艺》,《陕西日报》,1957 年 10 月 16 日。
    129王朝闻:《适应为了征服》,《王朝闻文艺评论集》第 2 集,上海出版社,1979 年版第 308页。
    130钱冰:《履园丛话》三,《考察·动》上册,第 61 页。
    131公孙尼子:《乐记》。
     132阿甲:《生活的真实和戏曲表演艺术的真实》,《戏曲表演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第 134 页。
    133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第 2 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61 年版。
    134阿甲:《戏曲表演规律再探》,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年版第 6 页,第 56-58 页,第 143 页。
    13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年版第 1752 页。
    136《中国戏曲通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年版第 167 页。
    137王国维:《戏曲考原》,《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年版第 163-164 页。
    138张庚:《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戏曲剧目工作》。
    139梅兰芳:《运用传统技巧刻划现代人物》,《人民日报》,1958 年 12 月 10 日。
    140泰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第 369 页。
    141《梅兰芳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年版第 46 页。
    142伍蠡甫:《中国画论研究》。
    143张庚:《建设戏曲现代剧目问题》,《浙江日报》,1980 年 11 月 9 日。
     144《平剧研究院特刊》,《解放日报》,1942 年 12 月 12 日特刊。
    145王安祈:《从结构的观念看大陆戏曲改革过程中的新编戏》,《复兴剧艺学刊》第二十二期,1998 年 7 月。
    146《《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人民日报》,1956 年 5 月 18 日。
     147《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第一版第 557 页。
    148张庚主编:《当代中国戏剧》,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年版,第 16 页。
     149郭沫若:《生命底文学》,《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 3—4 页。
    150恩格斯:《致敏?考茨基》,《马、恩、列、斯文艺论著选》,东北地区十大院校编印,1977年版第 141 页。
    151恩格斯:《致敏·哈克奈斯》,《马、恩、列、斯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第 135 页。
    152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9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 581-587 页。
    153《哥尔多尼戏剧集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 6 月 1 版第 10 页。
    154李渔:《闲情偶寄》,浙江古藉出版社,1985 年第一版第 12-13 页。
    155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上》,《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156李渔:《闲情偶寄》,浙江古藉出版社,1985 年第一版第 21 页。
    157 马丁·艾斯林:《荒诞派戏剧》(刘国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年版第 224 页。
     158祝肇年:《古典戏曲编剧六讲》,《祝肇年戏曲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
     159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部》,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年 12 月版第 115 页。
     160师长生:《母爱·仁爱》,《河南戏剧》,1990 年第 5 期。
    161范敦聚:《文野相济、雅俗共赏》,《中州剧讯》,1989 年 9 月。
    162泰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9 页。
    163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年版第 462 页。
    164列宁:《又一次消失社会主义》,《列宁全集》第二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年版第 187页。
    165《论语·阳货》,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 185 页。
    166《毛诗序》,《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华书局,1963 年版第 36 页。
    167田汉:《为爱国主义的人民新戏曲而奋斗》,《人民戏剧》第二卷第六期。
    168李渔:《闲情偶寄》。
    169钱泳:《覆园丛话》,《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 91 页。
     170哈维:《历史中的文学》,麦克米兰出版社,1981 年第 109、113 页。
    171王朝文主编:《美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第 291 页。
    172鲁迅:《致魏猛克信》,《光明日报》,1977 年 2 月 19 日。
     173邓拓:《光明日报》,1963 年 2 月 23 日的。
    174吴祖光:《新观察》,1953 年。
     175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人民文学》,1953 年 11 月号。
     176《豫剧艺术总汇》,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版第 141 页。
     177在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上的报告。
    178马可:《对中国戏曲音乐的现实主义传统的一点理解第》,音乐出版社,1963 年版 740 页。
     179马可:《戏曲音乐表现现代生活的一些问题》,音乐出版社,1961 年版第 790 页。
    180常香玉:《谈谈豫剧的唱腔》,河南日报,1959 年 7 月 10 日。
    181王基笑:《浅谈常香玉同志在“拷红”中的演唱艺术》,《奔流》,1960 年 4 期第 17 页。
     182张权:《向民间声乐艺术学习的初步体会》。
    183《中国戏曲志?河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年 12 月版。
     184《豫剧艺术总汇》,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版第 142 页。
    185梅兰芳:《中国京剧的表演艺术》,《梅兰芳文集》第 31 页。
    
     186 吴小如:《艺术的魅力》,《吴小如戏曲文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 5 月第一版。
     187石磊:《艺不惊人死不休》,《河南戏剧》,1980 年第 4 期。
    188田汉:《袖舞辛酸艳蓉女》,《人民日报》,1957 年 6 月 22 日。
    189《豫剧艺术总汇》,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版第 143 页。
     1901984 年 7 月 28 日在北京古代戏曲讲习班上的讲话。
     191陈宪章:《残砖权作引玉人》,《河南戏剧》,1992 年第 5 期。
    192陈素真:《情系舞台》,《河南文史资料》总字第 38 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 84—85 页。
    193陈素真:《我的生命在舞台上》,《人物》,1983 年第 1-2 期。
    194田汉:《人民需要这样的演员》,《人民日报》,1957 年 5 月 17 日
     198纪慧玲:《梆子姑娘》,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年 1 月第 1 版第 89 页。
    199纪慧玲:《梆子姑娘》,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年 1 月第 1 版第 94 页。
     200纪慧玲:《梆子姑娘》,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年 1 月第 1 版第 95 页。
    201纪慧玲:《梆子姑娘》,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年 1 月第 1 版第 165 页。
     202纪慧玲:《梆子姑娘》,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年 1 月第 1 版第 178 页。
    203林怀民:《戏迷的话》,《中国时报》,1986 年 11 月 21 日。
     204林鹤宜:《实验室里的鸡尾洒配方》,《民生报》,2000 年 8 月 15 日。
    205路文捷:《让崔健唱豫剧如何》,《大河报》,2001 年。
     206纪慧玲:《梆子姑娘》,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年 1 月第 1 版第 215 页。
    209王安祈:《王序》,陈芳、严立模:《台湾豫剧五十年图志》,国立国光剧团、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5 页。
    210陈方:《论台湾豫剧的现代化与本土化》,陈芳、严立模:《台湾豫剧五十年图志》,国立国光剧团、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8 页。
     211陈方:《论台湾豫剧的现代化与本土化》,陈芳、严立模:《台湾豫剧五十年图志》,国立国光剧团、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3 年 12 月第 1 版第 9 页。
    212孙星衍、黄以周校:《晏子春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9 月第一版第 44 页。
    213范钧宏:《戏曲结构纵横谈》,《戏曲编剧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第 1 页。
     214王镇南:《关于豫剧的源流和发展》,《戏剧新报》,1958 年 8 月 18 日。
     215王骥德:《曲律》,湖南文艺出版社,1983 年版第 154 页。
    216邓拓:《漫谈〈穆桂英挂帅〉》,《光明日报》,1963 年 2 月 23 日。
    217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89 年版第 119 页。
    218李准:《黄河东流去》下卷,第 305 页。
    219恩格斯:《致敏·考茨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年版第45 页。
    220恩格斯:《致斐·拉萨尔》,《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年版第344 页。
    221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第 332 页。
    222周德清:《中原音韵》,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年版第 61 页。
    223邹少和:《豫剧考略》,1936 年开封新豫印刷所出版。
    224李准:《文风杂谈》,《河南日报》,1979 年 1 月 28 日。
    225张履谦:《民众娱乐调查》,开封教育实验区出版。
    226高尔基:《高尔基文学论文选》第 243 页。
    227丹钦柯:《文学、戏剧、生活》,《戏剧导演》,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年 1 月版第 1 页。
    228《西方名导演论导演与表演》,杜定宇编,中(法)雅克·柯泼《戏剧的导演过程》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年 3 月版第 186 页。
    229(苏)格·托夫斯托诺戈夫:《论导演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年 6 月版》第 1 页。
     230《豫剧改良》,《河南民报》,1936 年。
    231张庚:《漫谈戏曲表演体系问题》,《戏剧研究》第二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年 10 月版。
     232刘永和:《老舍论中国传统戏曲改革》,《戏剧论丛》,1986 年 4 期。
    233H·里德著,王柯平译,《艺术的真谛》,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 3 页。
    234《鲁迅全集》第 8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47 页。
    236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 128 页。
    237(美)布·马斯修:《戏剧创作的原理》,罗晓风选编的《编剧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年版第 29 页。
    238 霍埃:《批评的循环》,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 5 页。
    239《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现代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 99 页。
    240 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
    241《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
    242《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
    243鲁迅:《坟·论照相之类》。
    244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
    245《美学原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年版第 451、453 页。
    246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年版,第 96 页。
    247孙惠柱:《戏剧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戏剧艺术》,2001 年第 1 期。
    248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全美音乐教育协会印行,1994 年第 11 页。
     249张垣:《洋越剧·小男旦·自信力》,《地方戏艺术》,1988 年第 2 期。
    25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一册,第 207 页。
    251吴祖光:《吴祖光谈戏剧》,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年 10 月版第 199 页。
    
     252布罗凯特:《世界戏剧艺术欣赏》,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年版第 584-589 页。
    253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第 437 页。
    254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民间绘画和民间艺术中的古代中国的精神生活》,童道明《梅耶荷德的预见和灼见》,《戏曲研究》,第 8 辑第 21 页。
     255许姬传:《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年版第 79 页。
    256宁殿弼:《梅兰芳改革京剧的理论》,《地方戏艺术》,1985 年第 4 期。
    257许姬传:《舞台生活四十年》第 2 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61 年版,第 44 页。
    258卢那卡尔斯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苏联作家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第 40 页。
    1 阿甲:《戏曲表演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年版。
    2 爱众:《樊粹庭剧作选》,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年 10 月第 1 版。
    3 爱众:《樊粹庭与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年 10 月第 1 版。
    4 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1983 年版。
    12 常香玉,陈小香:《童年的足迹——常香玉的回忆》,新蕾出版社,1986 年版 。
    13 常香玉、陈小香:《戏比天大》,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年版.
    11 常小香:《常香玉唱腔艺术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9 年版。
    5 陈多:《戏曲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6 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年 7 月版。
    7 陈芳、严立模:《台湾豫剧五十年图志》,国立国光剧团、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3 年 12月第 1 版。
    8 陈建森:《戏曲与娱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7 月第 1 版。
    9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 9 月第 1 版。
    10 陈素真:《情系舞台》,河南文史资料第三十八辑,1999 年 6 月第 1 版。
    15 丁罗男:《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文汇出版社,1999 年 3 月第 1 版。
    14 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3 月第 1 版。
    18 范立方:《豫剧音乐通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年版。
    16 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 年 1 月版。
    17 冯纪汉:《豫剧源流考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
    19 郭俊民:《常香玉研究》,大众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
    22 纪慧玲:《梆子姑娘》,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 年 1 月第 1 版。
    20 荆桦:《陈宪章戏剧艺术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年版。
    21 荆桦:《荆桦戏剧文集》,海燕出版社,2003 年 6 月第 1 版。
    23 韩德英:《民间戏曲》,海燕出版社,1997 年 5 月第 1 版。
    24 韩德英、杨扬、杨健民:《中国豫剧》,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年 9 月版。
    25 韩德英、赵再生:《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 1986 年版。
    26 郝进兴:《豫剧板腔概略》,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年版。
    27 河南戏剧研究所:《豫剧艺术总汇》,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年 12 月版第 1 版。
    28 河南艺术研究院:《豫剧大师常香玉》,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12 月版。
    29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
    30 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 年版。
    31 李国经:《中国戏曲志·河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年版。
    32 李国经:《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 年版。
    36 李修生、赵义山:《中国分体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7 月版。
    3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年 6 月第 1 版。
    33 刘景亮:《论戏曲观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年 11 月第 1 版。
    34 刘景亮、谭静波:《中国戏曲观众学》,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年 2 月第 1 版。
    37 马紫晨:《河南梆子概述》,湖北人民出版社。1953 年 3 月第一版。
    38 马紫晨:《中国豫剧大词典》,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9 月版。
    39 马紫晨:《中国豫剧大词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
    40 马紫晨:《河南戏曲史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年 9 月第 1 版。
    41 齐飞:《齐飞剧作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年 10 月第 1 版。
    42 齐飞:《我的戏剧人生》,河南文艺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1 版。
    44 宋光祖:《戏曲写作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年 12 月第 1 版。
    43 苏国荣:《戏曲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年版。
    45 石磊:《樊戏研究——中国豫剧第一批创作剧目》,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年 3 月第 1 版。
    46 石磊:《廿世纪中国戏曲改革启示录》,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年 6 月第 1 版。
    47 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 4 月版。
    48 谭静波:《豫剧表导演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年版。
    49 谭静波:《豫剧文化概述》,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 年 9 月第 1 版。
    50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
    53 王鸿玉:《杨兰春编导艺术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年版。
    51 王基笑:《豫剧唱腔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年版。
    52 王基笑:《豫剧唱腔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年版。
    54 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大东书局,1926 年版。
    55 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年版。
    57 夏写时:《中国戏剧批评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年 10 月版。
    56 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年 5 月版。
    61 亚里士多德:《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年 1 月第 1 版。
    63 杨奇、毕定良:《崔兰田传》,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 年 4 月第 1 版。
    60 姚金成:《悲欣交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年 7 月第 1 版。
    66 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 1 月版。
    58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年版。
    59 叶长海:《曲学与戏剧学》,学林出版社,1991 年版。
    62 于林青:《略论常香玉的演唱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 年版。
    64 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年版。
    65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版。
    67 张北方、周律:《豫剧在全国》,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河南民族音乐学会、河南省文化厅,1989 年版。
    68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出版社,1981 年版。
    70 章培恒:《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75 张相夫:《洛阳牡丹马金凤》,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年版。
    80 张仲年:《戏剧导演》,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年 1 月第 1 版。
    69 赵景深:《戏曲笔谈》,中华书局,1962 年 11 月版。
    72 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年 12 月版。
    73 赵山林:《中国古典戏剧论稿》,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年 9 月版。
    78 郑振铎:《中国文学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版。
    79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 年版。
    71 邹少和:《豫剧考略》,开封新印刷所印, 1937 年版。
    74 周勋初:《中国文学批评小史》,长江文艺出版社,1981 年版。
    76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年版。
    77 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
    81 朱赞庭、王镇南:《怎样写河南梆子》,开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筹备委员,1951 年 9 月版。
    1 安葵:《试谈现代戏的艺术生命力问题》,《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 期第 11 页。
    2 安葵:《试论杨兰春戏曲创作的语言》,《戏剧论丛》,1984 年第二辑。
    3 安志强:《豫剧皇后陈素真金牌复归》,《中国戏剧》,1994 年第 4 期。
    4 安之语:《峰有真姿不籍春——记豫剧作曲家梁思晖》,《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2 期。
    5 柏木:《优美、动人的演出——看常香玉表演的〈拷红〉》,《安徽日报》,1958 年 4 月 19日。
    6 柏年:《武生新秀李松根》,《戏曲艺术》,1983 年第 1 期第 110 页。
    7 白柱:《漫谈豫剧唱法中的运气方法》,《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2 期。
    8 毕定良:《崔派艺术之花常新》,《戏曲艺术》,1983 年第 1 期第 115 页。
    9 毕定良 杨安民:《崔兰田与“十八兰”》,《戏曲艺术》,1984 年第 1 期。
    10 毕定良 杨奇:《豫剧名旦崔兰田与陈素真》,《炎黄春秋》,1994 年第 7 期。
    11 毕定良、杨奇:《豫剧名旦崔兰田》,《炎黄春秋》,1994 年第 6 期。
    12 蔡宗隽:《郭沫若和常香玉的友谊》,《光明日报》,1992 年 11 月 20 日。
    13 常警惕 苟良:《倾心豫剧 锐意革新 毕其一生——樊粹庭先生艺术活动事略》,《戏曲艺术》,1983 年第 1 期第 62 页。
    14 常香玉:《谈谈培养戏曲人才》,《戏曲艺术》,1980 年第 1 期第 3 页。
    15 常香玉:《试谈豫剧的唱腔问题》,《河南日报》,1959 年 7 月 10 日。
    16 常香玉:《振兴豫剧小议——为河南豫剧发展战略研讨会作》,《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4 期第 17 页。
    17 常香玉:《振兴豫剧小议——为河南豫剧发展战略研讨会作》,《河南戏剧》,1990 年第 1期。
    18 陈仇:《台湾豫剧的由来及其发展》,《档案管理》,1994 年第 4 期。
    19 陈仇:《贾廷聚——豫剧须生泰斗》,《中国戏剧》,2003 年第 7 期。
    20 陈灯一:《豫剧在台湾》,《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2 期第 88 页。
    21 陈金良:《送客戏 甩大辫》,《东方艺术》,2001 年第 2 期第 46 页。
    22 陈连喜:《豫剧唐派声腔艺术浅谈》,《中国戏剧》,2003 年第 6 期。
    23 陈丽娟、韩玲:《最后的豫剧名旦马金凤》,《档案管理》,2005 年第 2 期第 20 页。
    24 程林远:《剧作家们应艺术地把握世界——对我省 1989 年度优秀剧本评奖的思考》,《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1 期。
    25 程林远:《奇葩独秀 千里飘香——四川省广元市豫剧团印象》,《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4 期第 97 页。
    26 陈秋凌:《豫剧丑角状元夏登路》,《东方艺术》,1994 年第 4 期第 22 页。
    27 陈秋凌:《豫剧后起之秀——王红丽》,《上海戏剧》,1995 年第 4 期。
    28 陈淑敏:《我学演〈秦雪梅〉的一点体会》,《戏曲艺术》,1983 年第 1 期第 111 页。
    29 陈素真:《回乡感怀》,《戏曲艺术》,1980 年第 1 期第 7 页。
    30 程文:《在小人物中崛起——记省豫剧三团青年演员王晓芬》,《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3 期。
    31 陈夏:《他从西藏归来——著名豫剧演员王宽印象》,《地方戏艺术》,1993 年第 1 期第 60页。
    32 陈小香:《常派真假混合声唱法》,《河南戏剧》,1986 年第 3 期。
    33 陈欣:《豫剧艺术大师——崔兰田》,《中国戏剧》,2003 年第 6 期。
    34 陈义敏:《现代戏戏曲化杂感》,《戏曲艺术》,1983 年第 1 期第 88 页。
    35 丛笑:《豫剧的底气》,《东方艺术》,2002 年 6 月增刊第 52 页。
    36 崔承海 赵毅:《简述“八里嗡”的艺术生涯及其成就》,《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54页。
    37 崔兰田:《我的汇报》,《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38 页。
    38 崔兰田:《哭的艺术》,《河南戏剧》,1990 年第 4 期。
    39 崔兰田:《多出人才 振兴豫剧》,《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82 页。
    40 邓卜平:《常香玉与现代戏》,《中国农民报》,1982 年 3 月 14 日。
    41 丁建英:《“以史为鉴”振兴豫剧》,《戏剧文学》,2004 年第 5 期第 22 页。
    42 丁敏:《豫剧与常香玉》,《江西日报》,1956 年 10 月 18 日。
    43 董柏伟:《杏花为什么这样红——豫剧〈红杏树〉人物漫议》,《东方艺术》,2001 年第 2期第 8 页。
    44 董顺卿:《都市里的农民剧团——郑州市新声豫剧团一瞥》,《东方艺术》试刊,1993 年12 月第 87 页
    45 杜棣生:《豫剧考源》,《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3 期。
    46 杜启太:《我演焦裕禄》,《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3 期。
    47 杜栓流:《地方戏曲路在何方——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谈地方戏曲的改革与发展》,《经济前沿》,1999 年第 10 期。
    48 杜政远:《发展豫剧要研究观众》,《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48 页。
    49 范蕾:《好角色多自“补钉”来——记豫剧新秀魏俊英》,《东方艺术》试刊,1993 年 12月第 82 页。
    50 范立方:《豫剧唱腔写作手法》,《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3、4 期第 67、76 页。
    51 范立方:《豫剧的声腔体制和基本曲调》,《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4 期第 83 页。
    52 范立方:《赞扬声中的思考——兼谈谷秀荣的演唱艺术》,《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3 期。
    53 范立方:《豫剧〈朝阳沟〉音乐创作的成就和启示》,《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1 期第 41页。
    54 范立方:《阳泉市豫剧团印象》,《地方戏艺术》,1993 年第 3 期第 88 页。
    55 范立方:《河南戏曲音乐创作的当代走向——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音乐综述》,《东方艺术》,1998 年第 6 期第 26 页。
    56 费庆立:《刚柔相济 淋漓入化——记商水县豫剧团青年演员党玉倩》,《地方戏艺术》,1987年第 3 期第 57 页。
    57 冯炳恒:《洛阳艺校“三枝梅”》,《东方艺术》,1995 年增刊第 58 页。
    58 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奔流》,1963 年第 5、6 期。
    59 冯纪汉:《谈地方戏曲应怎样反映现代生活——看〈刘胡兰〉后的感想》,《河南日报》,1956 年 12 月 19 日。
    60 傅纯砾:《她永远是个少女——阎立品舞台生活剪影》,《戏曲艺术》,1980 年第 1 期第 39页。
    61 付文志:《豫剧“二八板”的发展》,《东方艺术》试刊,1993 年 12 月第 104 页。
    62 付鸿敏:《豫剧黑头演员的正确选拔和科学培养》,《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4 期第 121页。
    63 高国屏:《浅谈马琳的表演艺术》,《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 期第 61 页。
    64 高洁:《豫剧演唱方法浅谈》,《戏曲艺术》,1980 年第 1 期第 71 页。
    65 高士谔:《他在探索中前进——记省豫剧三团导演陈新理同志》,《地方戏艺术》,1986 年第 2 期第 102 页。
    66 高直:《关于新编神话戏的美学思考——对〈西湖公主〉审美享受后的沉思》,《地方戏艺术》,1986 年第 2 期第 17 页。
    67 葛爽凯:《有胆识的开拓——评述豫剧搬演〈罗密欧与朱丽叶〉》,《地方戏艺术》,1987年第 4 期第 62 页。
    68 耿荣:《告别黄河未了情——豫剧〈情系小浪底〉观感》,《中国戏剧》,1998 年第 11 期。
    69 耿玉卿:《说说“豫剧味”》,《东方艺术》,2002 年 6 月增刊第 68 页。
    70 谷秀荣:《关于唱腔的学习与思考》,《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1 期第 57 页。
    71 冠力:《一张没有对准焦距的照片——赵籍身掠影》,《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4 期第 55页。
    72 关朋:《谈〈唐知县审诰命〉的布景设计》,《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101 页。
    73 桂娟、刘雅鸣:《豫剧为何热了民间冷了舞台》,《潦望》,2000 年第 8 期。
    74 郭汉城:《漫谈现代戏创作——在河南省现代戏、曲艺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 期第 3 页。
    75 郭光宇:《现代戏问题三议——从河南豫剧院三团长期演现代戏谈起》,《戏曲艺术》,1983年第 1 期第 91 页。
    76 郭光宇:《振兴豫剧的着眼点究竟应放在哪里——谈农民在发展豫剧中的地位和作用》,《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73 页。
    77 郭光宇:《轻舟一叶行千里 关于民间职业剧团河南小皇后豫剧团的调查报告》,《中国戏剧》,2002 年第 10 期。
    78 郭伟萍:《豫剧新歌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4期。
    79 郭伟萍:《豫剧新歌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聊城大学学报》,2003 年第 4 期第 109 页。
    80 郭文灿:《豫剧革新家王镇南》,《戏曲艺术》,1983 年第 1 期第 70 页。
    81 韩德英:《从“豫剧叛徒”谈到戏曲革新问题》,《地方戏艺术》,1986 年第 2 期第 120 页。
    82 韩德英:《民国期间豫剧改革略说》,《中州古今》,2000 年第 6 期。
    83 韩尔德:《黄埔江畔中原风——〈红果,红了〉赴沪演出散记》,《东方艺术》,1995 年第6 期第 54 页。
    84 韩德英:《试论豫剧艺术流派的继承与发展》,《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61 页。
    85 韩德英、赵再生:《写在石碑上的豫剧史》,《河南戏剧》,1985 年第 2 期。
    86 韩德英 赵再生:《写在石碑上的豫剧史》,《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 期第 50 页。
    87 韩劲草:《在全省戏剧创作会议上的讲话》,《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3 期。
    88 韩劲草:《在省戏剧理论研讨会暨讲习班上的讲话》,《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2 期。
    89 罕立霞:《璞玉数雕愈倩丽——著名青年演员党玉倩印象》,《东方艺术》,1998 年第 6 期第 48 页。
    90 韩学义:《豫剧鼓师指挥“三定律”理论之研究》,《当代戏剧》,1996 年第 4 期。
    91 韩英:《小荷才露尖尖角——记豫剧新秀陈淑敏》,《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1 期。
    92 韩宇宏:《关于〈豫剧生命力〉一文的几点商兑》,《东方艺术》,2000 年第 6 期第 46 页。
    93 郝进兴:《豫剧的音乐语言和基本板式》,《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 期第 21 页。
    94 郝进兴:《秦腔豫剧板腔结构之变通》,《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2 期。
    95 何为:《谈艺术流派问题——在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报演出大会上的专题发言》,《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3 期第 12、32 页。
    96 禾雨:《红娘的三次下场》,《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 期第 65 页。
    97 黑子:《化作春泥更护花——记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员韩玉生》,《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1 期。
    98 弘文:《第一届中国地方戏展和春天的蓓蕾——河南省豫剧一团赴香港参展》,《地方戏艺术》,1986 年第 2 期第 100 页。
    99 侯枫:《成功的创造 生动的形象——谈常香玉同志演〈花木兰〉》,《广西日报》,1961 年4 月 4 日。
    100 侯耀忠:《豫剧现代戏创作的美学追求》,《东方艺术》,1998 年第 1 期第 54 页。
    101 侯耀忠:《她有一颗火热的心——记尉氏县豫剧团优秀青年演员王俊杰》,《东方艺术》,2002 年 6 月增刊第 129 页。
    102 候耀忠:《永恒的民族记忆——评大型古装豫剧〈程婴救孤〉》,《中国戏剧》,2003 年第
    6 期。
    103 胡广爱:《冷静谛视艺术现实 在大胆变革中发展——河南省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工作初探》,《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1 期。
    104 胡青坡 叶颖:《杨兰春编导艺术生命力管窥》,《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4 期第 44 页。
    105 华桂蕾:《为伊消得人憔悴——记著名青年演员马刚良》,《东方艺术》,1998 年第 6 期第68 页。
    106 华惠恩:《琵琶在豫剧乐队中的作用》,《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1 期第 55 页。
    107 怀远、紫晨:《戏曲研究工作要跟上——由“予剧流派汇报演出”所想到的》,《戏曲艺术》,1980 年第 3 期第 3 页。
    108 黄森林:《浅谈豫剧艺术与当代观众》,《东方艺术》,2002 年 12 月增刊第 112 页。
    109 黄同甫、王予生:《陈素真舞台艺术生涯及陈派风格初探》,《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期第 26 页。
    110 黄卫华:《在创作的交汇口处——振兴豫剧的一种思考》,《东方艺术》,1998 年第 6 期第14 页。
    111 黄伟华:《豫剧舞台上腾飞的蛟龙——记豫剧优秀青年演员贾文龙》,《中国戏剧》,2003年第 2 期。
    112 黄向锋:《豫剧二胡》,《东方艺术》,2000 年第 3 期第 64 页。
    113 黄占山 罗志升:《农民谈豫剧》,《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56 页。
    114 惠景林:《豫剧在河北省的流布》,《地方戏艺术》,1993 年第 1 期第 68 页。
    115 姜宏轩:《善于继承 不断创新——常派艺术浅析》,《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20页。
    116 蒋卫平:《有情便有戏——看豫剧〈抢来的警官〉》,《东方艺术》,2001 年第 3 期第 54页。
    117 金晖:《突破与局限——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获奖剧目摭谈》,《东方艺术》,1998 年第6 期第 42 页。
    118 金牛:《虎美玲的演唱艺术》,《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2 期。
    119 荆桦:《质朴无华的戏剧老战士——记剧作家王景中》,《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3 期第45 页。
    120 荆桦:《常派传人小香玉》,《中州剧讯》,1984 年第 10 期。
    121 荆桦:《豫剧的生机与危机》,《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02 页。
    122 荆桦:《千树万树梨花开——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述评》,《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4期第 12 页。
    123 荆桦:《读现代豫剧〈这不是梦〉》,《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4 期第 112 页。
    124 荆桦:《常派艺术的铺路石——我所了解的陈宪章先生》,《东方艺术》试刊,1993 年 12月第 64 页。
    125 荆桦:《低谷中的崛起——豫剧新秀王红丽和小皇后豫剧团掠影》,《东方艺术》,1994年第 5 期第 48 页。
    126 荆桦:《常派艺术的铺路石——我所知道的陈宪章先生》,《东方艺术》,2000 年第 2 期第
    10 页。
    127 荆桦:《炮火中的豫剧——香玉剧社在朝鲜前线》,《东方艺术》,2000 年第 3、4 期第 34、
    36 页。
    128 荆桦:《谁持彩练当空舞——记台湾豫剧皇后张岫云回乡义演》,《河南日报》,1993 年6 月 11 日。
    129 荆桦:《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侧记》,《东方艺术》,2001 年增刊第 20 页。
    130 静一:《闪光的底色,流派的基石——陈宪章研讨会综述》,《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3期第 56 页。
    131 静一:《豫剧丑角艺术的天地》,《东方艺术》,1994 年第 2 期第 43 页。
    132 靳银才:《河南豫剧唱腔音乐探微》,《中国音乐》,2001 年第 4 期。
    133 克辛:《丹桂飘香玉露凝——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湖北日报》,1987 年 10 月 4 日。
    134 兰纪先:《戏曲现代戏的戏曲化问题》,《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 期第 18 页。
    135 兰纪先:《突破与超越——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的点滴思考》,《东方艺术》,1998 年第6 期第 34 页。
    136 兰纪先:《中原戏剧的崛起》,《东方艺术》,2001 年第 1 期第 44 页。
    137 蓝翎:《常派艺术半解——祝贺常香玉舞台生活上银幕》,《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4 页。
    138 雷桂华:《永远的〈朝阳沟〉》,《东方艺术》,2001 年第 3 期第 55 页。
    139 李国经:《深入生活 开拓视野 争取河南戏剧创作的突破与繁荣》,《地方戏艺术》,1987年第 1 期第。
    140 李国经:《端正思想 繁荣创作——在河南省 1987 年剧本创作研讨会上的总结报告》,《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4 期第 3 页。
    141 李国经:《加强战略理论研究工作 促进豫剧艺术繁荣发展》,《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4 期第 9 页。
    142 李红艳:《关于豫剧人才问题的思考》,《东方艺术》,1999 年第 2 期第 56 页。
    143 黎辉:《直面夕阳——豫剧发展战略之我见》,《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35 页。
    144 黎辉:《寻找社会情绪的凝结点——评现代豫剧〈闯世界的恋人〉》,《地方戏艺术》,1990年第 4 期第 46 页。
    145 黎辉:《呼唤人的尊严——简评豫剧〈岸上的妹妹〉》,《东方艺术》,1995 年增刊第 70页。
    146 李华卫:《豫剧黑头李斯忠》,《中华儿女(海外版)》,1994 年第 4 期。
    147 李继槐:《新老之间—记张宝英和她的老师崔兰田》,《戏曲艺术》,1980 年第 1 期第 45页。
    148 李继槐:《不倦的探索者——访魏云》,《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86 页。
    149 李利宏:《香魂风雨荷自挺——豫剧〈香魂女〉“六艺节”归来随想》,《东方艺术》,2000年第 6 期第 24 页。
    150 李翎:《请还〈哭殿〉真面貌——兼谈传统剧目整理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70 页。
    151 李翎:《采尽百花酿纯蜜——记娃娃生演员王香芳》,《戏曲艺术》,1983 年第 1 期第 85页。
    152 李翎:《豫剧的通俗美》,《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95 页。
    153 李明宣:《豫剧艺术资料和豫剧事业发展》,《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22 页。
    154 李木生:《漫谈豫剧的传统优势》,《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10 页。
    155 李培琴:《平民化的戏剧——豫剧〈三哭殿〉的艺术特色》,《东方艺术》,2002 年 12 月增刊第 97 页。
    156 李庆成:《关于提高现代戏质量的几点想法——从豫剧〈石头梦〉谈起》,《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1 期第 61 页。
    157 李瑞君:《自新之路中的人生况味——喜看现代豫剧〈市井人生〉》,《中国戏剧》,1997年第 3 期。
    158 李少咏:《〈朝阳沟〉与河南地方戏》,《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 年第 1 期第 29 页。
    159 李少咏:《〈朝阳沟〉与河南地方戏》,《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 年第 1 期第 29 页。
    160 李松华:《喜看豫剧中的“打工妹”——〈月儿送我走远方〉中的石榴形象分析》,《地方戏艺术》,1993 年第 3 期第 60 页。
    161 李献民:《谈豫剧击乐的借鉴和发展》,《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1 期第 51 页。
    162 李岩:《贾文龙:豫剧因你更精彩》,《东方艺术》,2002 年 12 月增刊第 10 页
    163 李雁:《抓住人物,深挖感情——豫剧〈路边店〉导演体会》,《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3 期第 48 页。
    164 李蕴:《满怀豪情歌唱——豫剧〈村官李天成〉晋京演出侧记》,《东方艺术》,2002 年12 月增刊第 8 页。
    165 李云:《豫剧〈刘胡兰〉排演拾零》,《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3 期第 79 页。
    166 李云:《寻找角色的种子——扮演〈村官李天成〉中李德旺的体会》,《东方艺术》,2002年 12 月增刊第 56 页。
    167 李战:《豫剧名称初考》,《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1 期第 31 页。
    168 李哲诗:《豫剧剧诗辞格》,《东方艺术》,1995 年增刊第 81 页。
    169 李振山:《豫剧豫西调的今昔》,《戏曲艺术》,1984 年第 1 期。
    170 李智群:《论“生产力观念”在豫剧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期第 54 页。
    171 李中华:《曲径通幽处——开封市豫剧团演员李扬的艺术道路》,《地方戏艺术》,1991年第 4 期第 65 页。
    172 梁长生:《久离剧团心又牵——记豫剧界著名琴鼓师史可信》,《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2 期。
    173 林秀云 苏柳 宋桂枝:《豫剧入鄂小史》,《东方艺术》试刊,1993 年 12 月第 107 页。
    174 林志炎:《〈中国豫剧〉序》,《东方艺术》,1999 年第 6 期第 13 页。
    175 刘伯玲:《我演程七奶奶的点滴体会》,《戏曲艺术》,1983 年第 1 期第 100 页。
    176 刘洪岳:《一个县剧团的攀登之路——新郑县豫剧团经验探析》,《地方戏艺术》,1986年第 2 期第 129 页。
    177 刘慧:《谁持彩练当空舞——豫剧〈香魂女〉北京演出侧记》,《东方艺术》,2001 年第 3期第 8 页。
    178 刘建勋、尤树江:《强化节奏 文戏武唱——〈斩御史〉导演风格谈》,《地方戏艺术》,1986 年第 2 期第 95 页。
    179 刘景亮:《选拔和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是发展豫剧的当务之急》,《地方戏艺术》,1989年第 4 期第 80 页。
    180 刘景亮:《迎接河南现代戏的新繁荣》,《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4 期第 31 页。
    181 刘景亮:《探索的脚步——河南省第八届戏剧大赛评述》,《东方艺术》,2001 年第 1 期第12 页。
    182 刘景亮:《进入新世纪的可喜跨越——河南省第九届戏剧大赛评述》,《东方艺术》,2002年 12 月增刊第 6 页。
    183 刘景亮:《追求 探索 创新——河南省第一届戏剧大赛断想》,《地方戏艺术》,1986 年第2 期第 10 页。
    184 刘敏言:《戏曲现代戏如何现代化——关于豫剧〈红果,红了〉的对话》,《上海戏剧》,1996 年第 1 期。
    185 刘敏言:《满台生活 满台生辉——关于豫剧〈能人百不成〉》,《东方艺术》试刊,1993年 12 月第 56 页。
    186 刘敏言:《豫剧走进欧洲》,《东方艺术》,2000 年第 4 期第 46 页。
    187 刘乃崇、蒋健兰:《一个坚持演现代戏的战斗集体——访河南豫剧院三团》,《人民戏剧》,1982 年第 12 期。
    188 流沙:《卫腔与河南戏曲》,《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1 期第 34 页。
    189 刘诗仁:《豫剧〈香魂女〉赏析》,《东方艺术》,2002 年 6 月增刊第 76 页。
    190 刘艳:《我看豫剧》,《东方艺术》,2002 年 12 月增刊第 122 页。
    191 刘彦君:《永远的〈朝阳沟〉——写在豫剧〈朝阳沟〉晋京重演之际》,《中国戏剧》,2003 年第 3 期。
    192 刘正义:《大型现代豫剧〈老子 儿子 弦子〉》,《东方艺术》,1998 年第 4 期。
    193 刘忠河:《略谈我学习继承“红脸王”唱腔的体会》,《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58页。
    194 卢昂:《豫剧〈红果,红了〉的导演阐述》,《东方艺术》,1994 年第 4 期第 40 页。
    195 鲁滨:《略谈马金凤唱腔艺术的风格特点及其流派形成》,《戏曲艺术》,1980 年第 3 期第6 页。
    196 卢斌:《豫剧发展与戏曲教育》,《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37 页。
    197 鲁煤:《〈朝阳沟〉的人物描写》,《戏剧报》,1958 年第 13 期。
    198 陆明才 蒋振昌:《沙河调在淮北的渊衍流变与发展》,《地方戏艺术》,1993 年第 2 期第84 页。
    199 芦苇:《崭新的风貌 丰饶的收获——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综述》,《东方艺术》,1998年第 6 期第 10 页。
    200 芦苇:《秦晋豫联袂竞技 “金三角”各展英姿》,《地方戏艺术》,1993 年第 1 期第 24页。
    201 芦苇、彭玮、兰纪先:《七月流火——河南省戏剧大赛三人谈》,《东方艺术》,1996 年第5 期第 40 页。
    202 鲁笑茵:《台湾豫剧》,《中州统战》,2002 年第 3 期。
    203 鲁笑茵:《在豫剧的故乡》,《两岸关系》,2001 年第 9 期。
    204 鲁笑茵:《台湾豫剧回故乡》,《中州统战》,2001 年第 7 期第 38 页。
    205 路艳菊:《我演〈打神告庙〉》,《戏曲艺术》,1983 年第 1 期第 113 页。
    206 卢怡:《我所认识的马鸣昆同志——介绍一位豫剧音乐家》,《东方艺术》试刊,1993 年12 月第 69 页。
    207 卢怡、殷虹:《唱出时代的强音》,《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7 页。
    208 路振隆:《戏曲艺术片〈倒霉大叔的婚事〉导演阐述》,《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3 期第60 页。
    209 罗宏燕:《幽默的品位——访著名豫剧演员苏笑神》,《戏曲艺术》,1997 年第 3 期。
    210 罗云:《豫剧艺术的长短之我见》,《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42 页。
    211 罗云:《一位勤奋的丑星学者——评著名喜剧(豫剧)表演艺术家笑神先生》,《上海艺术家》,2000 年第 6 期。
    212 马驰:《豫剧之最》,《东方艺术》试刊,1993 年 12 月第 105 页。
    213 马金凤:《我演穆桂英》,《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44 页。
    214 马开方:《试论河南戏曲舞台美术的衍变》,《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91 页。
    215 马开方:《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舞台美术巡礼》,《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4 期第 42页。
    216 马开方、柯仲齐:《衬映红花的绿叶——现代豫剧〈焦裕禄〉舞台美术再度创作的思考》,《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3 期。
    217 马文芳:《豫剧男声唱腔必须改革》,《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 期第 29 页。
    218 马文芳:《浅谈豫剧演员的气息运用》,《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3 期第 29 页。
    219 马紫晨:《河南梆子概述》,《河南日报》,1962 年 4 月 15 日。
    220 马紫晨:《豫剧五大名旦的唱腔艺术风格》,《戏曲艺术》,1981 年第 2 期。
    221 马紫晨:《梆子腔家族兴衰沉浮掠影》,《地方戏艺术》,1986 年第 2 期第 22 页。
    222 马紫晨:《振兴豫剧的潜在优势及其措施》,《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4 期第 14 页。
    223 马紫晨:《豫剧长青之路》,《东方艺术》,2001 年增刊第 34 页。
    224 马子晨:《二十世纪中国最大的地方戏品种——豫剧》,《中放今古》,1995 年第 4 期。
    225 鸣昆、刘青、立方:《抢救河南梆子遗产刻不容缓》,《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 期第 54页。
    226 鸣昆 世伟:《关于豫剧曲牌音乐》,《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3 期。
    227 穆紫:《西去阳关有乡音——记兰州市豫剧团》,《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1 期第 71 页。
    228 牛冬阳:《豫剧的兴衰及可持续发展》,《中国音乐学》,1996 年增刊。
    229 牛青坡:《为使崔派艺术之花更加夺目——记崔派艺术的继承人张宝英》,《戏曲艺术》,1983 年第 1 期第 81 页。
    230 牛午:《对孔宪易〈河南梆子源流蠡测〉的几点意见》,《河南戏剧》,1985 年第 4 期。
    231 牛学武:《贴近时代是豫剧繁荣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75 页。
    232 牛学武:《组建“流水作业线”,生产时代艺术品——发展河南戏剧之我见》,《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3 期。
    233 牛学武:《河南戏剧创作的新势头——剧本加工研讨会综述》,《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1 期第 125 页。
    234 彭玮:《豫剧发展战略三题》,《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2 页。
    235 彭玮:《认真总结经验 努力创造条件 把河南戏剧创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省第三届戏剧大赛总结发奖会上的发言》,《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4 期第 4 页。
    236 彭玮:《从困境中萌发出的勃勃生机——河南省第四届戏剧大赛之后的一些思考》,《地方戏艺术》,1993 年第 1 期第 26 页。
    237 齐飞:《河中无水难行船——写在〈倒霉大叔的婚事〉演出百场时》,《地方戏艺术》,1986年第 2 期第 90 页。
    238 齐飞:《豫剧艺术繁荣发展之我见》,《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39 页。
    239 秦进生:《中国戏曲花脸脸谱浅识——从豫剧花脸脸谱说开去》,《当代戏剧》,1997 年第 4 期。
    240 齐飞:《悼著名豫剧演员李喜华》,《中国戏剧》,1998 年第 10 期。
    241 齐致翔:《“豫剧小皇后”:从“百万富姐”到“二度梅”》,《记者观察》,2003 年第 6期。
    242 茜荼:《“送客戏”成了“看家戏”》,《戏曲艺术》,1980 年第 1 期第 70 页。
    243 茜荼:《感怀桑腔录芳曲》,《戏曲艺术》,1980 年第 3 期第 87 页。
    244 桑泽军、桑学士:《谈豫剧板胡及其演奏艺术》,《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第 6 期。
    245 孙玉菊:《〈断桥〉意未尽 久演贵出新——重排豫剧〈断桥〉的体会》,《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4 期第 60 页。
    246 师长生:《豫剧“第一麻风女”话〈传奇〉》,《东方艺术》试刊,1993 年 12 月第 84 页。
    247 石虹:《重量级的轻喜剧——看豫剧〈蚂蜂庄的姑爷〉》,《戏曲艺术》,1997 年第 2 期。
    248 石磊:《解读常香玉的“嗬、嗬、嗬”》,《河南日报》,2004 年 4 月 29 日。
    249 石磊:《古典戏曲的用景问题——兼谈古典戏曲的推陈出新》,《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期第 35 页。
    250 石磊:《弓腰明月下,碎步铁窗前——陈素真刻苦练功二、三事》,《戏曲艺术》,1983年第 1 期第 51 页。
    251 石磊:《论“樊戏”的民族化特色》,《地方戏艺术》,1986 年第 2 期第 28 页。
    252 石磊:《让演员在情感的砧板上去锻造人物——台湾豫剧〈狸猫换太子〉导演小札》,《东方艺术》,1999 年第 1 期第 46 页。
    253 石磊:《蒋氏父子与台湾豫剧》,《东方艺术》,2000 年第 3 期第 18 页。
    254 石磊:《今日台湾豫剧》,《东方艺术》,2001 年第 3 期第 38 页。
    255 石磊:《雍容华贵 仪态万方——看虎美玲诠释新白蛇》,《东方艺术》,2002 年 12 月增刊第 54 页。
    256 石磊:《唱不惊人死不休——试论常香玉在〈花木兰〉中的声腔艺术》,《河南戏剧》,1995 年第 3 期。
    257 史玉芳:《豫剧北派艺术初探》,《大舞台》,2003 年第 3 期第 19 页。
    258 宋全忠:《台湾豫剧河南寻根记》,《两岸关系》,1999 年第 2 期第 48 页。
    259 苏永旭、杜红亮:《谈传统豫剧〈清风亭〉的改编》,《东方艺术》,1998 年第 4 期第 62页。
    260 苏永旭:《从豫剧〈清风亭〉的演出看古剧目的改编》,《戏曲艺术》,2000 年第 3 期第83 页。
    261 孙泉砀:《追求突破——河南戏剧创作谈》,《东方艺术》,1999 年第 4 期第 14 页。
    262 孙玉菊:《认真学习,努力继承常派艺术》,《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8 页。
    263 孙玉菊:《漫谈常派艺术》,《河南戏剧》,1992 年第 1 期。
    264 谭静波:《常派艺术的文化精神与美学神韵》,《河南商报》,2004 年 7 月 28 日。
    265 谭静波:《谈豫剧崔派戏〈盘姑〉的表演》,《河南戏剧》,1990 年第 4 期。
    266 谭静波:《强化豫剧表演艺术的特征》,《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31 页。
    267 谭静波:《豫剧表演艺术特点初探》,《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2 期。
    268 谭静波:《河南戏曲导演艺术发展四十年》,《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3 期。
    269 谭静波:《论豫剧的脚色行当》,《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3 期第 19 页。
    270 谭静波:《走向深沉——河南省第四届戏剧大赛导演艺术论述》,《地方戏艺术》,1993年第 1 期第 32 页。
    271 谭静波:《豫剧导演的历史传统》,《地方戏艺术》,1993 年第 3 期第 31 页。
    272 谭静波:《豫剧旦角艺术的美学精神》,《东方艺术》,1994 年第 1 期第 15 页。
    273 谭静波:《崭新的舞台形象 有意味的舞台样式——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舞台创造述评》,《东方艺术》,1998 年第 6 期第 22 页。
    274 谭静波:《豫剧艺术的当代走向》,《中国戏剧》,1997 年第 12 期。
    275 谭静波:《意境美 节奏美 神韵美——豫剧〈红果,红了〉导演艺术评述》,《中国戏剧》,1995 年第 2 期。
    276 谭静波:《豫剧舞台上的一尊美神——简论陈素真舞台创造的艺术美》,《中国戏剧》,1995年第 6 期。
    277 谭静波:《“窑变”中的女权意识——观豫剧现代戏〈香魂女〉》,《中国戏剧》,2001 年第 5 期。
    278 谭静波:《豫剧〈花木兰〉的表演艺术》,《河南戏剧》,1992 年第 4 期。
    279 谭静波:《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把豫剧引向了繁荣》,《艺术百家》,2002 年第 1 期第 17 页。
    280 擅子:《豫剧〈刘胡兰〉有新创造》,《人民日报》,1958 年 6 月 22 日。
    281 陶君起:《豫剧新声〈破红州〉》,《北京日报》,1959 年 10 月 8 日。 8 陶君起:《看豫剧〈破红州〉》,《戏剧报》,1959 年 20 期。
    282 田中禾:《圈外说戏——关于振兴豫剧》,《东方艺术》,2001 年第 3 期第 24 页。
    283 田中禾:《淡泊人生 气若幽兰——豫剧表演艺术家曾广兰印象》,《中国戏剧》,2003年第 7 期。
    284 完艺舟:《介绍爱国艺人常香玉》,《安徽日报》,1958 年 4 月 10 日。
    285 王安祈:《从结构的观念看大陆“戏曲改革”过程中的新编戏》,《复兴剧艺学刊》,1998年 7 月。
    286 王兵翔、姚太珍:《艺无止境,戏无足色——看予剧流派汇报演出有感》,《戏曲艺术》,1980 年第 3 期第 95 页。
    287 王长江:《河南的关公戏及其舞台形象的塑造》,《东方艺术》,1995 年增刊第 50 页。
    288 王传真:《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精神食粮——写在豫剧〈能人百不成〉进京演出之时》,《东方艺术》试刊,1993 年 12 月第 46 页。
    289 王传真:《探索前进的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中国戏剧》,1994 年第 9 期。
    290 王春海:《精勤砥砺 自成一家——记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章兰》,《中国戏剧》,1995年第 11 期。
    291 王复兴:《豫剧的美学特征》,《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68 页。
    292 王复兴、张建莹:《困惑中的选择——关于豫剧艺术发展战略的思考》,《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14 页。
    293 王复兴:《豫剧与中原文化》,《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3 期第 37 页。
    294 王复兴:《漫谈“红脸戏”》,《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2 期。
    295 王复兴:《豫剧文学的结构形式》,《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1 期第 47 页。
    296 王复兴:《豫剧文学的语言艺术》,《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3 期。
    297 王复兴:《豫剧的悲剧艺术》,《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4 期第 8 页。
    298 王洪应:《新探索 新突破 新成就——评河南省第三届戏剧大赛中的新人形象》,《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4 期第 38 页。
    299 王鸿玉:《舞台新秀 分外喜人——河南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述评》,《戏曲艺术》,1983年第 1 期第 105 页。
    300 王基笑:《浅谈常香玉同志在〈拷红〉中的演唱艺术》,《奔流》,1962 年 1、3、4 月号。
    301 王景中:《忆樊粹庭先生》,《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75 页。
    302 王敏:《豫剧〈目连救母〉唱腔及音乐特色初探》,《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 5 期。
    303 王十庆:《对豫剧“二本嗓”的反思》,《地方戏艺术》,1993 年第 1 期第 21 页。
    304 王淑芳:《谈豫剧声腔教学的改革》,《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4 期第 59 页。
    305 王素云:《常派唱腔谈片》,《东方艺术》,1994 年第 6 期第 37 页。
    306 王素云:《豫剧声唱和歌曲演唱异同浅谈》,《东方艺术》,1995 年增刊第 23 页。
    307 王希玲:《豫剧表演要在继承的前提下出新》,《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54 页。
    308 王信军:《为优秀传统文化献身的人——记青年戏曲理论工作者石磊》,《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4 期第 57 页。
    309 王信军:《她永不满足——记豫剧演员张素贞》,《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3 期。
    310 王新玲:《走进“香玉剧社号”》,《河南教育》,2005 年第 6 期第 50 页。
    311 王学会:《豫苑奇葩 巴蜀独秀》,《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2 期第 91 页。
    312 王一:《寻访先贤——河南省戏剧文化访问团访台》,《东方艺术》,2002 年 6 月增刊第134 页。
    313 王玉盟 谷春林:《隽永的旋律 传世的乐章——浅谈王基笑〈豫剧唱腔 116 首解析〉》,《东方艺术》,2002 年 12 月增刊第 74 页。
    314 王予生:《豫剧的地域分支与艺术流派》,《戏曲艺术》,1980 年第 1 期第 13 页。
    315 王玉筝:《新编豫剧曲牌音乐旋律写作》,《地方戏艺术》,1986 年第 2 期第 138 页。
    1 王镇南:《关于豫剧的源流和发展》,《戏剧新报》,1951 年 8 月 16、18 日。
    316 王振伟:《樊粹庭的豫剧〈涤耻血〉》,《中国戏剧》,1996 年第 4 期。
    317 王中民:《豫剧〈西湖公主〉编辑断想》,《地方戏艺术》,1986 年第 2 期第 97 页。
    318 卫广生 陈金良:《一个演员救活了一个流派——访著名豫剧演员刘忠和》,《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3 期第 53 页。
    319 卫广生 陈金良:《舒袖展予苑——浅析陈素真〈宇宙锋〉中的水袖艺术》,《戏曲艺术》,1980 年第 3 期第 66 页。
    320 文一禾:《掌声响起——访豫剧演员房新枝》,《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2 期第 87 页。
    321 吴建国:《从凤麟豫剧团的兴衰所得到的启示》,《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4 期第 54 页。
    322 吴景艳:《回眸一顾的魅力——记优秀青年豫剧演员刘杰》,《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4期第 77 页。
    323 吴乾浩:《〈闯世界的恋人〉引发的理论思考》,《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2 期第 44 页。
    324 洗剑:《深沉凝重的艺术创造——观豫剧〈长孙皇后〉有感》,《东方艺术》,2002 年 12月增刊第 82 页。
    325 夏孟略:《舞台艺术的新颖创造——谈豫剧〈花木兰〉的演出》,《江西日报》,1956 年10 月 24 日。
    326 向东:《生活的报偿——记豫剧新秀马刚良》,《地方戏艺术》,1993 年第 1 期第 58 页。
    327 肖民:《关于〈三花闹嫁〉的思考》,《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3 期第 109 页。
    328 肖秀莲:《我的舞台,大兰的世界——谈豫剧〈都市彩虹〉中石大兰的形象塑造》,《东方艺术》,2002 年 12 月增刊第 62 页。
    329 徐扶明:《娘娘腔并非河南调——与张庚、郭汉城同志商榷》,《戏曲艺术》,1983 年第 1期第 28 页。
    330 许寄秋:《关于豫剧艺术发展战略的我见》,《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18 页。
    331 徐俊霞:《〈香魂女〉排演启示》,《东方艺术》,2001 年第 1 期第 49 页。
    332 许欣:《回忆豫剧〈朝阳沟〉的创作与演出》,《文史精华》,1999 年第 3 期。
    333 许欣:《豫剧〈朝阳沟〉风雨 40 年》,《中原风》,1998 年第 4 期第 18 页。
    334 许欣 张夫力:《杨兰春自述》,《东方艺术》,2001 年第 1、2、3 期第 6、8、16 页。
    335 轩玉亭:《我演唐成的体会》,《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 期第 85 页。
    336 薛建峡 黄森林:《清丽的豫西风俗画——三门峡戏曲现代戏风格刍议》,《东方艺术》,2001 年第 1 期第 57 页。
    337 颜慧云 李力:《情真意切——泛谈王秀玲的舞台艺术》,《戏曲艺术》,1980 年第 3 期第77 页。
    338 姚梦松:《也谈河南戏》,《东方艺术》,2002 年 6 月增刊第 116 页。
    339 阎予昌:《“我特别爱我的事业”——访河南予剧三团著名演员高洁》,《戏曲艺术》,1980年第 3 期第 81 页。
    340 燕子:《一次有价值的艺术探索——观新版神话豫剧〈白蛇传〉》,《东方艺术》,2002 年
    12 月增刊第 55 页。
    341 杨安民:《崔兰田和她的艺术流派》,《河南戏剧》,1986 年第 4 期。
    342 杨华瑞:《豫剧三团〈清唱音乐会〉漫忆》,《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97 页。
    343 杨兰春:《哭赵藉身》,《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2 期。
    344 杨奇:《张宝英舞台艺术初探》,《东方艺术》,2002 年 12 月增刊第 46 页。
    345 杨守林:《河南戏剧四十年》,《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2、4 期第 87 页。
    346 杨扬:《河南戏剧发展脉络初探》,《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2、3 期。
    347 杨扬:《建立完备的豫剧唱腔体系》,《东方艺术》,2002 年 6 月增刊第 56 页。
    348 杨扬:《〈河南新志〉中的“二簧梆子”辨析》,《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2 期第 29 页。
    349 杨泽新:《漫话豫剧〈石头梦〉》,《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1 期第 65 页。
    350 杨昭庆:《戏曲音乐诌议——看豫剧〈刘胡兰〉所想到的》,《地方戏艺术》,1993 年第 2期第 79 页。
    351 姚金成:《香魂塘边的“窑变”》,《东方艺术》,2001 年第 1 期第 20 页。
    352 姚圣良:《大学生笔谈〈蚂蜂庄的姑爷〉》,《东方艺术》,1998 年第 6 期第 74 页。
    353 叶红卫:《“王小草”拜师牛得草——记豫剧名丑王艺红》,《中国戏剧》,1996 年第 5期。
    354 易凯:《尽心演好现代戏——常香玉新春寄语》,《人民日报》,1982 年 1 月 26 日。
    355 艺生:《漫谈豫剧传统剧目》,《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4 期第 79 页。
    356 艺生 张旺:《常香玉的“你”,陈素真的“他”》,《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105页。
    357 殷晓晖:《从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 看豫剧艺术的革新》,《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28 页。
    358 殷晓辉:《谈谈商丘戏剧创作的突破》,《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2 期。
    359 殷晓辉:《豫剧戏唱响深圳——商丘地区豫剧团赴深圳演出侧记》,《地方戏艺术》,1992年第 1 期第 73 页。
    360 余昂:《热情的探索——看常香玉等演出的〈李双双〉》,《河南日报》,1964 年 6 月 18日。
    361 余大洪:《从特殊的历史层面来理解——评豫剧现代戏〈石头梦〉》,《地方戏艺术》,1989年第 1 期第 71 页。
    362 余大洪:《河南戏剧历史性的进展——关于省第三届戏剧大赛的评论》,《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4 期第 22 页。
    363 余大洪:《论豫剧现代化的形成与发展》,《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41 页。
    364 余大洪:《论豫剧舞台美术美学特征的形成及流变》,《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1 期第27 页。
    365 余大洪:《追寻现代舞台美术的足迹——谈豫剧现代戏〈岸上的妹妹〉设计感受》,《东方艺术》,1996 年第 2 期第 56 页。
    366 予甫:《唐喜成和唐派艺术》,《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51 页。
    367 雨夫:《惊喜——台湾豫剧团〈杜兰朵〉座谈会纪要》,《东方艺术》,2001 年第 3 期第21 页。
    368 雨夫:《寻找现代乡土美的探索——豫剧〈红果,红了〉创作体会》,《中国戏剧》,1996年第 12 期。
    369 余江:《花植邻左别样红——记山东省聊城市豫剧团》,《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3 期第81 页。
    370 于林青:《豫剧源流考略》,《河南戏剧》,1980 年第 2 期。
    371 予生:《祥符和祥符调》,《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 期第 93 页。
    372 于岩:《谷秀荣〈五世请缨〉唱腔浅析》,《地方戏艺术》,1986 年第 2 期第 106 页。
    373 于友先:《在阎立品舞台生活六十周年庆祝会上的讲话》,《地方戏艺术》,1993 年第 1期第 3 页。
    374 袁文娜:《白描细雕,贵在塑人——从〈秦雪梅〉看阎立品表演艺术风格》,《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49 页。
    375 袁文娜:《豫剧发展与导演人才》,《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25 页。
    376 袁文娜:《饱蘸泪水绘英雄——豫剧〈焦裕禄〉》,《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2 期。
    377 袁瑜启:《常香玉一句话 救活一出戏》,《东方艺术》,2002 年 12 月增刊第 82 页。
    378 悦进:《妙在绘出断肠声——“常派声腔”例话》,《戏曲艺术》,1980 年第 1 期第 63 页。
    379 张复兴:《他执着地走自已的路——记洛阳市豫剧二团舞美设计张磊》,《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1 期第 63 页。
    380 张红蕾:《试论豫剧新歌的发展》,《唐山师范海陆海空学报》,2002 年第 4 期。
    381 张红蕾:《试论豫剧新歌的兴起与发展》,《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 7 月第 90 页。
    382 张环:《梨花一枝春带雨——豫剧表演艺术家郭应先和她的演唱艺术》,《东方艺术》试刊,1993 年 12 月第 72 页。
    383 张建军:《推陈出新——豫剧〈风流才子〉导演阐述》,《地方戏艺术》,1990 年第 2 期。
    384 张健莹:《豫剧悲剧美的创造者——访豫剧表演艺术家崔兰田》,《河南戏剧》,1988 年第2 期。
    385 张健莹:《阅读陈淑敏》,《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3 期第 64 页。
    386 张玲:《豫剧〈对花枪〉漫议》,《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 期第 69 页。
    387 张迈:《记豫剧演员王希玲的成长道路》,《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2 期第 72 页。
    388 张鹏:《浑厚深沉含蕴藉——浅谈〈桃花庵〉和崔兰田的艺术风格》,《河南日报》,1980年 5 月 4 日。
    389 张鹏:《河南艺苑的辛勤园丁——怀念冯纪汉同志》,《戏曲艺术》,1980 年第 1 期第 37页。
    390 张鹏:《豫剧源流新探》,《戏曲艺术》,1981 年第 3、4 期。
    391 张平:《追求 思考 体现——豫剧〈蚂蜂庄的姑爷〉导演体会》,《东方艺术》,2001 年增刊第 28 页。
    392 张平:《呼唤与张扬——豫剧〈程婴救孤〉导演阐述》,《东方艺术》,2002 年 12 月增刊第 90 页。
    393 张平:《豫剧演唱艺术中的字、气、声、情、味》,《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第 2 期。
    394 张平:《豫剧演唱中的吐字与润腔》,《韶关学院学报》,2003 年第 10 期第 105 页。
    395 张平、张永杰、白柱:《河南豫剧唱腔韵味浅探》,《中国音乐学》,1996 年增刊。
    396 张土旺:《愿流派艺术之花盛开》,《戏曲艺术》,1980 年第 2 期第 68 页。
    397 张土旺:《朴实旋律含深情——介绍豫剧〈朝阳沟〉中栓保的一段唱》,《戏曲艺术》,1981年第 1 期第 110 页。
    398 张同春:《生活 传统 乡土 人情——〈程咬金照镜子〉创作琐谈》,《戏曲艺术》,1983年第 1 期第 96 页。
    399 张新用:《简论“豫东红脸王”唐玉成的声腔艺术特色》,《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3期第 25 页。
    400 张一千:《谈豫剧板胡的特色与个性》,《东方艺术》试刊,1993 年 12 月第 101 页。
    401 张垣:《一台不好唱的戏——看豫剧〈蚂蜂庄的姑爷〉》,《中国戏剧》,1996 年第 12 期。
    402 张泽伦:《豫剧声乐教学改革刍议》,《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1 期第 76 页。
    403 张泽伦:《豫剧音乐改革的成功实践——谈〈刘胡兰〉的音乐创作》,《地方戏艺术》,1992年第 4 期第 49 页。
    404 赵抱衡:《戏曲音乐的回环美——从豫剧慢板压板过门看戏曲音乐的高超作曲技巧》,《地方戏艺术》,1987 年第 4 期第 48 页。
    405 赵壁:《河南梆子介绍》,《大众日报》,1954 年 4 月 8 日。
    406 赵才:《浅议豫剧要有自已的新流派》,《地方戏艺术》,1991 年第 4 期第 58 页。
    407 赵才:《他焉何称王——看豫剧演员刘忠河演出有感》,《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3 期第75 页。
    408 赵富海:《小荷才露尖尖角——郑州市青年演员汇演散记》,《戏曲艺术》,1980 年第 3期第 44 页。
    409 赵萌:《关于豫剧〈金瓶梅〉的种种不同意见》,《潦望》,1994 年第 6 期。
    410 赵明普:《豫剧在越南——记中州豫剧团》,《东方艺术》,2001 年第 3 期第 40 页。
    411 赵明普:《豫剧在越南》,《中外文化交流》,1998 年第 2 期。
    412 赵娴、宋新:《豫剧的声腔体制和基本曲调》,《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5 年第4 期。
    413 赵毅:《旧事重提——论豫剧二本腔的审美价值》,《地方戏艺术》,1989 年第 4 期第 107页。
    414 赵再生:《“十八兰”与周海水》,《戏曲艺术》,1981 年第 1 期第 77 页。
    415 赵志明 霍林:《吕焕奇与邢台市豫剧团》,《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4 期第 65 页。
    416 赵尊党:《要化腐朽为神奇——从豫剧〈桃花庵〉得到的启示》,《北京日报》,1980 年 5月 22 日。
    417 甄光俊:《豫剧在天津》,《东方艺术》,2002 年 6 月增刊第 114 页。
    418 振兴豫剧委员会:《豫剧生命力根植于民众文化心理的深处》,《东方艺术》,2000 年第 2期第 60 页。
    419 郑服:《音律学与豫剧音律》,《东方艺术》,1995 年增刊第 26 页。
    420 周斌:《戏曲声腔演变的一个活标本——介绍河南地方戏中的[耍孩儿]》,《地方戏艺术》,1992 年第 4 期第 27 页。
    421 周森:《文武小生李广梅》,《戏曲艺术》,1983 年第 1 期第 109 页。
    422 周扬:《重看豫剧〈朝阳沟〉》,《人民日报》,1978 年 5 月 13 日。
    423 朱金键:《戏曲音乐须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求发展——豫剧〈粉黛冤家〉音乐创作札记二则》,《东方艺术》,2002 年 6 月增刊第 124 页。
    424 朱立新:《谈豫剧形体课教学改革》,《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3 年 11 月第 103 页。
    425 朱夏炎:《论豫剧〈朝阳沟〉的语言艺术》,《戏曲艺术》,1982 年第 2 期。
    426 宗树洁:《〈倒霉大叔的婚事〉的启迪——兼论戏剧的娱乐价值》,《地方戏艺术》,1987年第 2 期。
    427 左奇伟:《试论豫剧音乐的演变及其美学品格的升华》,《戏曲艺术》,2001 年第 2 期第99 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