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小说的现代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性是一个跨越时空界限的世界性现象和一个跨越各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从现代性的视角来审视上个世纪20年代大型中国现代文学刊物《小说月报》的翻译小说,是翻译研究认识论、方法论上的一种新尝试。在这个理论框架里,本文关注的焦点不是语言层面的翻译,即翻译不再是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行为,而是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政治行为、文化行为、文学行为,而译本则是以沈雁冰、郑振铎等新式文人为代表的译者在译入语社会中诸多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在译入语社会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新文学的发展中起着“现代性”的标识作用。翻译文本所体现的先进性、进化性、异质性、时代性以及在当时社会文化文学语言转型时期,所担负的“风向标”的功能正是翻译小说现代性之所在,也是本项研究欲探索的核心问题。立足于翻译的现代性这个基点上,我们选择了《小说月报》翻译的语符、形态、题材选择、翻译行为主体的译者、叙述模式的异化策略,从微观到客观、进行尽可能贴近其本质的描述与探究。论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
     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点及阐释原点“现代性”进行简明扼要的意义厘定,提出变革、创新、进步、发展是现代性理论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翻译小说“现代性”的命题,并对《小说月报》翻译小说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说明选题的缘由;最后阐明本文的研究目标、方法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先对革新前翻译小说的主题、翻译策略、“林译”现象进行概述与分析,指出,对前期翻译小说经纬的评述旨在强调翻译“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联。正是前期《小说月报》翻译的前现代性才催生了上个世纪初沈雁冰、郑振铎时代翻译小说现代性的发生,而这种翻译现代性的发端,就是以沈雁冰为代表的这个特殊文化群体的翻译行为对“新”(新的翻译语符、翻译策略、强调翻译的社会功利性等)的极大热情和追求。这种“新”,来自编者、译者所倡导的翻译的表现形式所导致的译介整体性变化。接下来,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对《小说月报》译介西方主流文艺思潮的翻译行为进行讨论,指出,在当时的语境下,借鉴西方的文学演进路向,其翻译现代性的诉求体现在认同、译介并接受世界文学的新潮流,籍此来改造当时萎靡、没落、游离社会的主流文学,从而达到通过翻译文学的现代性来参与、影响和推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
     第三章从微观的角度对《小说月报》翻译小说的形态进行对比研究。重点考察作为一种翻译本性形态的“直译”是如何从边缘走向中心?本章指出,早期《小说月报》所走的“译述”路径,是基于满足那些对传统文学依旧尊崇与敬畏的读者的阅读习惯及价值观念,译者所生产的译文多偏离了“信”的标准。革新后的《小说月报》重构以“信”为核心的翻译规范,标志着现代翻译规范的确立;然后,对《小说月报》翻译小说的“转译”形态展开论述。指出,同晚清民初的“转译”相比,上个世纪20年代的转译已从大量日文转译西方强势民族文学,转变为用英语、世界语转译弱小民族文学;沈雁冰们之所以要坚持“转译”这个尴尬的选择,更多的是出于译作的社会政治因素考虑,出于翻译背后的中外文化、民族关系共性的考虑。“转译”从某个维面而言,就是寻求那些濒临“失声”的“小语种”的民族文学,借“转译”这个路径“复活”那些已经“失声”的民族文学,进而在当下社会寻求共鸣。无论是“直译”还是“转译”,《小说月报》这种特殊的翻译形态与作为掌门人的沈雁冰、郑振铎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他们对翻译文学价值观念的不同理解,体现在《小说月报》翻译取向的不同形态:从沈氏前期狭窄的、单一的弱小民族译介偏向走向郑氏后期游走于强势民族文学与弱势民族文学之间;翻译取向表现为从一元走向多元。取径不同,但殊途同归。其翻译现代性的诉求体现在前者侧重于弱小民族文学的思想资源,为社会的现代性服务,而后者侧重于强势民族文学的艺术性,为新文学的构建服务。
     第四章着笔在《小说月报》翻译小说的书写语符。本章首先指出,《小说月报》译者从前期的文言文到革新后首次采用现代白话文,是翻译小说书写语符现代性的体现。对这一嬗变过程的考察发现,在这一进化过程中,翻译对草创时期现代白话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第二节主要对《小说月报》所发400多篇翻译小说文本中一些颇为典型的欧化句式进行分类描述、抽样分析,认为《小说月报》翻译行为中的欧化意识促成了“欧化”翻译体语言的形成。这种欧化语言在现代白话的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中,消解了古典文学语言的正统性,起到了挖掘和丰富现代汉语表达潜力的作用。但对持“去欧化”观点的读者而言,时下泥沙俱下的翻译体语言,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现代汉语的“纯洁性”与“稳定性”;第三节对《小说月报》开展的有关语体文欧化的讨论和论争进行多维面考察。整体而言,这场讨论和论争的再现,给我们怎样客观地评价上个世纪20年代《小说月报》翻译文本中的欧化现象提供了一个更为准确的参数。
     第五章从宏观方面展开对《小说月报》短篇翻译小说现代性的论证。基于对400多篇短篇译作统计、比对、经典译作分析,本章认为,《小说月报》发表的400多篇短篇译作标志着上个世纪20年代域外短篇小说翻译独步时期的形成,引进并倡导短篇小说给当时新文学草昧时期正努力向西方学习的小说家提供了模仿的范本。从翻译小说的题材选择而言,表现在从早期强调作品的政治功利性而排斥文学自身的审美性,到后期淡化译介的政治工具作用而强调文学的艺术性;《小说月报》所刊载的短篇翻译小说题材的选择,不再以“情节”为中心,找不到类似晚清侦探小说“曲折离奇的情节”,有些小说甚至找不到有趣的情节,译者取材时看重的是小说的“意旨”。《小说月报》这种对翻译小说情节的淡化与当时文学研究会所提倡的“为人生”的翻译文学观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是以沈雁冰、周作人、耿齐之为代表的“兄弟作坊”及郑振铎的“夫妻档”的翻译文学价值观的反映。翻译小说现代性不仅体现在小说题材的选择上,同时也表现在翻译小说对西方小说叙述模式的异化处理中。本章最后指出,《小说月报》对翻译小说叙事模式的移植,走过了从晚清民初瞻前顾后的归化到沈氏时代赶领潮流的异化;从受控走向操控目的语文学的叙事模式,是翻译文学进化的一种表现。《小说月报》翻译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事结构等方面的异化策略,凸显了翻译小说叙事模式现代性的生成。至此,这种在翻译中对中国小说叙事模式归化的告别,保留西方现代小说的叙事模式的异化翻译,宣告了文学形式和翻译策略新时代的来临;标志着近代翻译史上因袭中国传统小说的程式与故套的旧瓶装新酒(如归化为章回体等)的翻译行为不再出现,外国小说的结构与形式已为《小说月报》现代中国译者与读者所接受。
     第六章作为全文的总结,主要回顾本研究的要点,指出还原《小说月报》译者群体探求翻译现代性的经验与教训,对处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当下翻译研究,无论是其历时性、还是共时性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命题。从现代性的角度,重新审视这段并未远去的翻译行为,对现代文学,尤其是期刊翻译文学研究是一种丰富和补充。
Modernity as a world-wide phenomenon and a comprehensive academic stud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different disciplines nowadays.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make an investig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 of the translated fiction in The Short Story Magazine(1921-193l),one of the long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periodicals in modern literature.Within this framework,the translated fiction study is interpreted as a literary and cultural practic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n the 1920's and not merely in the linguistic aspect,namely,a simpl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languages.The study intends to demonstrate what elements are contributed to construct modernity of the translated fiction ranging from the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 in translation,modes of the translated text,criteria for the selection of stories,to the subjectivities of the translators and the foreignization in transferring the narrative modes of Western fiction to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reviews the definitions of the theory of modernity,which is further characterized as reform,innovation,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research.On the basis of the definition,the modernity of the translated fiction in The Short Story Magazine is proposed.Moreover,it serves as a general review of the existe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relevant to our study and offers a general account of what motivates and triggers our research and what objective we are going to reach.
     Chapter two discusses about the theme of the translated fiction,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Lin Shu's translation in The Short Story Magazine(1910-1920)before the reform.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mphasize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phases of this magazine as the background to our research.We believe that the translation action in the earlier phase of this magazine can be basically interpreted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modernity of the translated fiction.In addition,it also focuses on the comments from the readers on the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of naturalism introduced by Shen Yanbing.It is believed that translating and introducing naturalism can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reforming the backward literature in 1920's and its modernization lies in influenc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ew Literature.
     Chapter three is designed to explore from the microscopical aspect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applied in The Short Story Magazine.Firstly it deals with how“literal translation”became the main strategy in 1920's instead of adaptation popular and dominant in Lin Shu's translation.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adaptation,catering mainly for the then readers' tastes in the earlier phase of The Short Story Magazine,violates the standard of“truthfulness”in translation,which is not acceptable in the late phase of this magazine.Thus,to reestablis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literal translation”in The Short Story Magazine signifies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translation principles.Secondly,“indirect translation”,a supplementary approach to direct translation,is also analyzed in this chapter.The indirect transl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roducing the literature of the downtrodden nations. Different from the indirect translation mostly from Japanese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ier Republican periods,the translated literature from the small and weak nations in 1920's was introduced in English and Esperanto.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purpose of this translation trend is mainly because of politics rather than literary arts.In addition,the third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editors' different literary and aesthetic attidut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different standards in choosing translation targets in the late phase of this magazine.
     Chapter four demonstrates the functions of Europeanization in translation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modern vernacular Chinese.During the changing period of classical Chinese into modern Chinese,the translators incline to draw on language resources in transl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rget language.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in our research,we think that the Europeanized language in the translated fiction in The Short Story Magazine has changed and increased the ways of expressions in the target language,but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 Europeanization also has hybridized Chinese language.The discussion here throws light on our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Europeanization in the reform of modern Chinese.
     The fifth chapter makes an exploration of modernity of the translated fiction in terms of textual analysis from macroscopical aspects.Based upon the survey in this research,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publication of the translated fiction in this magazine marks the dominance of short stories and establishes a model for Chinese New Literature to follow.As for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target,we can see that at first more emphasis is laid o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foreign fiction,but later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literary arts,which is the result from the editors' different translation orientation and the literary principle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Compared with the translation action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ier Republican periods,we can see that over emphasis of the plot of the story causes the reform of the criteria of The Short Story Magazine in choosing stories.The modernity lies in not simply catering for the readers' tastes,but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drawing on resources to reform the society.Similarly,modernity of the translated fiction can also be discovered in transferring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Western stories to the target language.Different from the earlier translators preferring to change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by means of domestication to ensure the readability of the translated works,the translators in the late phase of The Short Story Magazine tend to transfer the original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Western stories to the target language by means of foreignization.This chapter concludes that from domestication to foreignization in transferring the Western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from passive to active manipulation of the narrative modes in the target language,the change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manifests the acceptance of the Western narrative style and great promotion of the Chinese New Literature.
     Chapter six is a summary of the new ideas on modernity of the translated fiction of The Short Story Magazin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this dissertation has presented a new approach to reevaluating the translated literature published on the issues of the periodicals,which has been ignored in the existent research on modern translation history.Moreover,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modernity to translation studies has its enlightening value in reality that may help to solve the problems unanswered in the past studies of translation.
引文
[1]傅庆萱,“张元济:中国出版第一人”,《文汇报》,2009年3月7日。
    [1]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
    [2]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33-136页。
    [1]叶子铭等编,《沈雁冰译文选集》,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
    [2]陈福康,《郑振铎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3]刘全福,《翻译家周作人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4]吴燕,“作为一种言说策略的译述:1910-1920年《小说月报》翻译方式探讨”,《贵州社会科学》,2007(4)。
    [5]谢晓霞,“‘林译'与《小说月报》”,《广西社会科学》,2003(8)。
    [6]谢晓霞,“编辑主张与改革前《小说月报》”,《东方论坛》,2004(3)。
    [1]谢晓霞,“过渡时期的杂志:1910-1920年的《小说月报》”,《宁夏大学学报》,2002(4)。
    [2]谢晓霞,“论《小说月报》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云梦学刊》,2004(5)。
    [3]谢晓霞,“期待视野与读者的主动建构:论改革前《小说月报》的读者”,《求索》,2004(2)。
    [4]董丽敏,“论革新时期《小说月报》对于俄国及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文艺争鸣》,2006(3)。
    [5]董丽敏,“现代性的异响:重识郑振铎与《小说月报》的关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1)。
    [6]董丽敏,“想象现代性:重识沈雁冰与《小说月报》的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2)。
    [7]张旭东,“直面现实人生的文学精神:论沈雁冰主编时期的《小说月报》”,《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6)。
    [8]陈桂良,“从《小说月报》的改革看沈雁冰的读者意识”,《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1)。
    [9]刘翌,“20世纪20年代《小说月报》与日本自然主义”,《唐都学刊》,2006(2)。
    [1]沈雁冰,《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125页。
    [1]谭好哲、任传霞、韩书堂,《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董丽敏,《想象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8页。
    [3]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1]《小说月报》12卷3号,书日文献出版社1981年根据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1931年版影印。本文除非特别注明,《小说月报》均为本版,不再标注。
    [2]胡适,“建改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8年第4期。
    [3]王风,“新文学的建立与现代书写语言的产生”,《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29页。
    [4]沈雁冰,“语体文欧化之我观”,《小说月报》,12卷6号。
    [5]傅斯年在“怎样做白话文”(《新潮》第1卷第2号,1919年2月)中首次提出“欧化中国语”的思路,其意义在于将当时所要造就的书写语言从性质上与口语体和传统白话区别开来。
    [1]董丽敏,《想象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8页。
    [1]“改革宣言”,《小说月报》,12卷1号。
    [2]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33-136页。
    [3]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4]沈雁冰,“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小说月报》,12卷1号。
    [1]张颐武,《现代性中国》,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4页。
    [1]王克非,“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2]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8页。
    [3]在对《小说月报》的400多部小说调查中,笔者发现只有傅东华所译的《奥德塞》中,还采用过章回体,如卷一标题为“众无赖会场肆猖獗,王太子暮夜暗登舟”(17卷2号);卷二标题为“王太子舟抵派洛斯,涅斯城追述归国事”(17卷5号);卷三标题为“访父友客舍话前情,求婚人密谋治王子”(17卷12号)。
    [1]此处笔者借用的是哈贝马斯提出的哲学意义上的“公共领域”这一术语。李欧梵指出:“公共领域背后的框架也是现代性。在西方十七八世纪现代性产生以后,西方的中产阶级社会构成了一种所谓的‘民间社会'(civil society),这是一个抽象的的概念。有了民间社会之后才会产生一些公共领域的场所可以使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对政治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探讨。哈贝马斯举出的实例就是英国、法国18世纪的一些小杂志,这些小杂志源于沙龙,其所载文章大多出自沙龙谈天。谈天的空间、舆论的空间与印刷的空间逐淅构成了所谓公共领域。”李欧梵讲演,季进编,《末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页。
    [2]周桂笙,“译书交通公会试办简章·序”,《月月小说》,第1号。
    [3]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54页。
    [1]盛宁,《人文困惑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9-32页。
    [1]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顾爱生、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8页。
    [2]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1]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42页。
    [2]李安东等译,《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123页。
    [3]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顾爱生、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页。
    [4]温奉桥,《现代性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1]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75页。
    [2]王宁,“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经典重构”,《文艺研究》,2002(6)。
    [1]温奉桥,《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2]Zhang Xudong and Arif Dirlik(ed.).Post modernism and China,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中文转引香港中社网,2002年11月4日。
    [3]转引温奉桥,《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
    [1]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第10页。
    [2]参看近几年发表的一些博士论文,如宋学智,《翻译文学经典的影响与接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祝朝伟,《构建与反思》,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1]陈平原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科》(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76-77页。
    [2][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4页。
    [1]吴燕,“作为一种言说的‘译述'”,《贵州社会科学》,2007(4)。
    [2]鲁迅,“《月界旅行》辨言”,转引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1页。
    [3]王友贵,《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1]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134、136页。
    [2]谢晓霞,《〈小说月报〉1910-1920:商业、文化与未完成的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47页。
    [3]柳珊,《在历史缝隙间挣扎——1910-1920间〈小说月报〉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3]傅惠生,《宋明之际的社会心理与小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8页。
    [1]谢晓霞,《〈小说月报〉1910-1920:商业、文化与未完成的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 151-171页;柳珊,《在历史缝隙间挣扎——1910-1920间〈小说月报〉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67-180页。
    [1]更多相关论述参看拙著《语篇与翻译》,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拙文“语篇层面的改编翻译研究”,《外语学刊》,2005(2)。
    [1]许广平引鲁迅致杨霁云信:“《地底旅行》也为我所译,虽说译,其实乃是改作,笔名是索子,或索士,但也许没有完。”见《鲁迅全集》,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38年,第11卷,第181页;“月界旅行辨言”,同上,第3卷,第49页。
    [2]Catford.J.“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Oxy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p.20.
    [3]谢天振指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这种‘叛逆'表现在形式上就是翻译中的删减、添加和意译。”《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41页。“创造性叛逆”是谢教授在“译介学”中引进的一个新命题,在他最近几年有关翻译文学讨论中,多次论及到翻译中的另类现象,对译界长期以来视为“错译”“乱译”现象,如对赵景深先生“牛奶路”译文的新解,让译界耳目一新。笔者认为谢先生的论述最大贡献在于指出了文学传播传统中的一个基本规律:没有创造性叛逆,也就没有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从而对翻译行为中的一些悖论给予了合理的解释。进一步的论述在他最近(2007年)北大出版的《译介学 导论》中也有阐发。相比之下,传统中国翻译理论的软肋在于它不能解释翻译史上类似于民国初期“译述”式的另类翻译。国内还有华中师大的黄忠廉先生做过同类研究。
    [1]谭载喜,“翻译的‘第三形态'特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
    [1]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9-117页。
    [2]郑振铎,“林琴南先生”,《小说月报》,15卷11号。相关研究较有代表性的还有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1922年;周作人《林琴南与罗振玉》,1924年;还有三十年代出版的文学史论著,如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等。上述论著中,笔者认为,郑振铎先生的论述最为客观。后面有译细论述。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8页。
    [1]1923年,沈雁冰辞掉《小说月报》主编后,还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标点林纾的《撒克逊逊后英雄略》。见孙中田编,《茅盾研究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81页。
    [2]本文为便阅读起见,从《小说月报》中摘录的引文都由笔者将原文中的繁体字改为简体字,下同,不再注释。
    [1]张元济,《张元济日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92-93页。
    [3]同上,第68页。
    [4]张春柏,“直接翻译——关联翻译理论和一个重要概念”,《中国翻译》,2003(4)。
    [5]更多有关“林译”的客观评价参见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3-34页。
    [1]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北京大学学报》,2001(5)。
    [2]河清在《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第23页写道:“现代性没有一个定性的内涵,它的内涵始终在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它的内涵就是‘新';新事物、新风格、新形式,真正绝对的新,独一无二的新,前所未有的新。”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 主义”为题进行讨论。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于主编沈雁冰而言,还是把写实主义当作一个过渡到自然主义的过桥的。但令笔者困惑的是无论是写实还是自然,讨论的作家有些都无严格区分。如谢六逸在“自然主义在俄国”一文中,他所列的屠格涅夫、陀司妥也夫斯基、托尔斯泰、柴霍甫、高尔基等作家在其他论文中,都以“写实主义”所指的。木天在“写实文学论”(《创造月刊》1926年第1卷第4期)中,不仅把(?)司妥也夫斯基划为“写实主义”,还把法国“自然主义”的创始人Flaubert(福楼拜)也称为写实。正是这种概念上的不确定性给当时的读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惑,这点在《小说月报》当时的“通信”中可以得到印证。为论述方便起见,本文把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进行区分。
    [1]“改革宣言”,《小说月报》,12卷1号。
    [2]《小说月报》,12卷1号。
    [3]《小说月报》,12卷2号。
    (?)《小说月报》,12卷3号。
    [4]分别刊载在《小说月报》,12卷5号、6号、8 号、12号
    [5]沈泽民,“王尔德评传”,《小说月报》,12卷5号。
    [1]杨周翰等编,《欧洲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08-309页。
    [2]董丽敏,《想象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3页。
    [3]海镜,“后期印象派与表现派”,《小说月报》,12卷7号。
    [4]愈之,“近代文学上的写实主义”,《东方杂志》,17卷1号。
    [1]沈雁冰,“文学作品有主义与无主义的讨论”,《小说月报》,13卷2号。
    [1]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13卷7号。
    [2]赫卜特曼,《日出之前》先后发表在《小说月报》16卷4.5.6.7.12号,耿齐之译。
    [3]谢六逸,“西洋小说发达史”,《小说月报》,13卷7号。
    [1]谢六逸,“西洋小说发达史”,《小说月报》,13卷7号。
    [2]《小说月报》,13卷2号。
    [3]杨振,“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背景下的‘译'‘介'”,《法国文学》,2007(2)。
    [4]沈雁冰,“与爱尔兰留学生房义的谈话记要”,《沈雁冰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618页。顺便指出,沈雁冰先生的这一说法,在瞿秋白对他的《子夜》的介绍及评价中也得到了印证:“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带着很明显的左拉的影响(左拉的“Largent”——《金钱》)。……然而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在《子夜》不能不说是很大的成绩。 茅盾不是左拉,他至少没有左拉那种薄鲁东主义的蠢话。”见1933年3月12日《申报·自由谈》。
    [1]杨周翰等编,《欧洲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61-263页。
    [2]转引谢六逸,“西洋小说发达史”,《小说月报》,13卷7号。
    [3]希真,“霍普得漫的自然主义作品”,《小说月报》,13卷6号。
    [1]卢洪涛,《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1]辽宁人民出版社于1987年9月出版的《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收入姚斯的“走向接受美学”(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其中的第一章“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实际上是“宣言”一文的扩充。
    [2]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页。
    [1]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1]董丽敏,《想象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年,第86页。
    [2]饶鸿敬,陈颂声等编,《创造社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030页。
    [1]刘翌,“20世纪20年代《小说月报》与日本自然主义”,《唐都学刊》,2006(2)。
    [1]沈雁冰以“青年的疲倦”为题对五四落潮后的中国青年的思想状态有过客观而又批评性的描述:“三年前(1919年——引者注)曾热心注意社会问题的中国青年近来对于一切大问题也冷谈了。讨论社会问题的文学杰作如《父与子》等等现在已经不能引起青年的注意。青年反到集中在肤浅的婚姻小说。……这种态度说得好些是疲倦;说得不好些简直是麻目不仁。”《小说月报》,13卷8号。
    [2]当时鸳蝴派作家利用《晶报》发表文章直指文学研究会及革新后的《小说月报》。1921年9月21日致周作人的信中,沈雁冰提出“我这里已提出辞职,到年底为止,明年不管。”参看董丽敏,第53-55页。
    [1]高田昭二,“茅盾和自然主义”,李屾编,《茅盾研究在国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91页。
    [1]陈安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变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页。
    [2]张春柏,“直接翻译——关联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翻译》,2003(4)。
    [1]廖七一,“五四文学翻译中的‘信'”,《中国翻译》,2008(4)。
    [2]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65页。
    [3]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中国翻译》,2001(4)。
    [1]王宏志,《重释“信、达、雅”: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7页。
    [2]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8-40页。
    [1](?)ven-Zohar.Itamar.“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in Lawrence Venuti.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pp.192-197.
    [1]邹白茹、张景华,“超前的现代性”,《外语学刊》,2007(4)。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71页。
    [3]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鲁迅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55页。
    [4]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897-191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7页。
    [5]冯至等,“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69-496页。
    [1]香港学者王宏志的《重释‘信、达、雅'》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那时鲁迅在教育部任职,据说根据当时“文官法”规定:凡政治官员不能和社团发生关系,因此没有参加。高君箴,“鲁迅与郑振铎”,《新文学史料》,1980年(1)。
    [3]鲁迅,“《出了象牙之塔》后记”,《鲁迅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45页。
    [4]鲁迅,“《小约翰》引言”,《鲁迅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57页。
    [1]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68-684页。
    [2]周作人,“《点滴》序”,张菊香编,《周作人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01-303页。
    [3]周作人,“《陀螺》序”,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98页。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37页。
    [2]“文句仍然是直译,和我历来取的方法一样;也竭力想保存原书的口吻”,“《出了象牙塔》后记”(1925b),《鲁迅全集》(第1卷),第245页;“文句大概是直译,也极愿意保持原文的口吻”,《文学与批评》译者附记(1929d),《鲁迅全集》10卷,第299页。这是笔者查到的鲁迅先生有关类似“神韵”的论述,从时间来看,比沈雁冰提出的“神韵”要晚几年。
    [1]郑振铎,“我对于编译丛书底几个意见”,《晨报》,1920年7月6号。
    [2]沈泽民,“译文学书三问题的讨论”,《小说朋报》,12卷5号。
    [1]相关论述参看拙文,“文物翻译中的‘达'与‘信'”,《中国科技翻译》,2005(2)。
    [2]更多参看王宏志,《重释“信、达、雅”》,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2-310页。
    [1]相关论述参看王宏志,《重释“信、达、雅”》,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为了保持与所引文献的一致性,笔者这里沿用“重译”来指“转译”。
    [3]谢天振,《译介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1]同上,第82-83页。
    [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第15页。
    [3]王友贵,《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5页。
    [1]本统计来源陈平原先生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0页。
    [2]许均,《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3]王友贵,《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1页。
    [4]笔者对《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小说的初步统计采用的文本为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小说月报》12-22卷。
    [1]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2]沈雁冰,《海外文坛消息》,《小说月报》,13卷6号。
    [3]沈雁冰,《海外文坛消息》,《小说月报》,12卷10号。
    [4]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21页。
    [5]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页。
    [1]《小说月报》,12卷9号,周建人在译《犹太人》的“附白”中说:“这篇《犹太人》我们能够得到三种译本(世界语、德语、英语——引者按),互相比较,作成汉译,希望他能或近于是本,对于著者及读者可以略少疚心,这是我们很喜欢的。”:《小说月报》,15卷11号,鲁彦在译显克微支的《泉边》“译者附记”中说:“今据巴音博士编世界语《波兰文选》中译出,并参照美国寇丁的英译本略有改动。”
    [2]董丽敏,《想象现代性:革新时期〈小说月报〉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1]王友贵,“中国翻译传统研究:从转译到从原文译(1949-1999)”,《中国翻译》,2008(1)。
    [1]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海通以来,象寄之材,随地多有。”“象寄之材”指通晓外语的翻译人材(笔者注)。
    [2]郑振铎,“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小说月报》,12卷3号。
    [3]沈雁冰,《茅盾译文选集·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1]王友贵,“中国翻译传统研究:从转译到从原文译(1949-1999)”,《中国翻译》,2008(1)。
    [2]郑振铎,“译文学书的三个问题”,《小说月报》,12卷3号。
    [3]梁实秋,“翻译”,《新月》,1928年第1卷10号。
    [4]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8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2-13页。
    [1]沈雁冰,“翻译的直接与间接”,《文学》,1934年第3卷第2期。
    [1]沈雁冰,“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引言”,《小说月报》,12卷10号。
    [2]郑振铎,“《灰色马》译者引言”,《小说月报》,13卷7号。
    [1]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页。
    [2]周景雷,《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93页。
    [3]茅盾,“悼郑振铎副部长”,《新文化报》,1958年11月1日。
    [4]沈雁冰,“《小说月报》·序”,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第1页。
    [1]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8页。
    [1]朱德发等,《茅盾前期文学思潮散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10页。
    [2]沈雁冰,“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小说月报》,12卷2号。
    [3]朗损,“评梅光迪之所评”,《文学旬刊》第29期,上海《时事新报》1922年2月21日。
    [4]“出版赘言”,《礼拜六》,1914年6月,第1期。
    [1]沈雁冰,“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时事新报》附刊《文学旬刊》,1922年8月1日,第45期。
    [2]西谛,“消闲?!”,《文学旬刊》,1921年7月30日,第9期。
    [1]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第505页。
    [2]茅盾,《我走过的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80页。
    [1]郭沫若,“致《文学》编辑的一封信”,《文学》,第131期,上海《时事新报》,1924年7月21日。
    [2]郑振铎“《文学旬刊》改革宣言”,《文学旬刊》,第81期,1923年7月30日。
    [3]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4]陶晶孙,“记创造社”,收入《革命春秋》,上诲:上诲泰东书局,1944年,第408页。
    [5]沈雁冰,“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兼答郭沫若君”,《文学旬刊》,1922年8月1日,第45期。
    [1]郭沫若,“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7月21日。
    [2]沈雁冰,“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小说月报》,12卷2号。
    [3]沈雁冰,“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兼答郭沫若君”,《文学旬刊》,第45期。
    [4]朗损,“社会背景与创作”,《小说月报》,12卷7号。
    [1]周作人,“翻译文学书的讨论”,《小说月报》,12卷2号。
    [2]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转引郑振铎,《郑振铎选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09页。
    [3]成仿吾,“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创造季刊》,1923年2月,第1卷第4期。
    [4]同上。
    [5]郑振铎,《郑振铎选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10页。
    [6]郭沫若,“致《文学》编辑的一封信”,《文学》,1924年7月21日,第131期。
    [7]郑振铎,“《文学旬刊》改革宣言”,《文学旬刊》,1923年7月30日,第81期。
    [1]“《学衡》杂志简章”,《学衡》,创刊号,1922年1月。
    [2]转引C.P,“杂谈”,《文学旬刊》,1922年9月11日,第54期。
    [1]沈雁冰,“写实小说之流弊?--请教吴宓黑幕派与礼拜六派是什么东西?”,《文学旬刊》,第54期。
    [2]郑振铎,《郑振铎选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02页
    [3]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郑振铎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27页。
    [4]陈安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变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0页。
    [5]胡先骕,“中国文学改良论”(上),郑振铎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03页。
    [6]“《学衡》杂志简章”,《学衡》,创刊号,1922年1月。
    [7]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郑振铎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27页。
    [1]雁冰,“真有代表旧文化旧文学的作品么?”,《小说月报》,13卷11号。
    [1]雁冰,“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小说月报》,12卷2号。
    [2]石岑,“介绍《小说月报》并批评”,《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1月31日。
    [3]谢天振,《译介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1]郑振铎,“新文学观的建设”,《时事新报》,1922年5月11日。
    [1]高君箴,“郑振铎与《小说月报》的变迁”,郑振铎,《郑振铎选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304-1305页。
    [1]严家炎,《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2-53页。
    [1]袁进,“重新审视欧化白话文的起源”,《文学评论》,2007(1)。
    [1]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1919年,第2期。
    [2]同上。
    [3]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第24页。
    [1]郑振铎,“语体文欧化之我观”,《小说月报》,12卷6号。
    [1]王力,《中国语法理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58页。
    [2]王克非,“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43年。
    [1]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第39页。
    [2]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64页。
    [3]参看拙著,《语篇与翻译》,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4页。
    [1]鲁迅,“‘题未定'草”,《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53页。
    [2]相关论述可参看王宏志《重释“信、达、雅”——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6-291页。
    [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46页。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56页。
    [1]鲁迅,“玩笑只当它玩笑”,《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520页。
    [1]相关概念可参看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55页。
    [2]王克非,“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1]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第36页。
    [1]有人曾在鲁迅的翻译里找到这样的例句:“这时候,要来讲助那识别在三次元底的空间的方向的视觉底要素的相互的空间底距离的,谁都知道的眼睛的构造,大约是没有必要吧。”《艺术论》1930年鲁迅译,《鲁迅全集》第15卷,第225页。这类译文的“生硬”“极端难懂”受到了梁实秋等人的批评。更多参看王宏志:《重释“信达雅”》,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7-291页。
    [1]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第六章“欧化的语法”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新替代法”。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65页
    [2]王剑三上个世纪20年代更多的精力投身在共产党的政治活动中,1927年被国民党杀害,年仅30岁。
    [1]谢晓霞,《〈小说月报〉1910-1920:商业、文化与未完成的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25页。
    [1]“语体文欧化讨论”,《小说月报》,13卷1号。
    [2]董丽敏,《想象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1]胡天月1922年去世,终年31岁,相关内容参看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3页。
    [2]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34页。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54页。
    [1]“记者答王砥之”,《小说月报》,12卷12号。
    [1]潘文国,“汉英对比一百年”,《世界汉语教学》,2002(1)。
    [2]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35页。
    [3]秦洪武,“翻译中的句法异化与归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36页。
    [1]朱自清,《朱自清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64页。
    [2]钱玄同,“汉字革命与国故”,《晨报》,1923年12月1日。
    [3]钱玄同,“汉字改革之讨论”,《新青年》,1918年,5卷5号。
    [4]周作人,“国语改造的意见”,《东方杂志》,1922年第19卷第9期。
    [1]林纾,“致蔡鹤卿书”,转引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72页。
    [2]《学衡》创刊词,1922年1月。
    [3]吴芳吉,“再论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孙尚扬,郭兰芳编:《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第222页。
    [3]易峻,“评文学革命与文学专制”,同上,第194页。
    [4]曹慕管,“论文学无新旧之异”,同上,第202页。
    [1]曹慕管,“论文学无新旧之异”,见孙尚扬,郭兰芳编,《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第202-203页。
    [2]同上,第203页。
    [3]吴芳吉,“再论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同上,222-223页。
    [1]鲁迅:“估《学衡》”,见《鲁迅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7页。
    [2]章士钊,“新文化运动的批评”,郑振铎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26页。
    [3]卢洪堡,《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
    [1]孙尚扬,郭兰芳编,《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第3页。
    [2]陈望道,《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第64页。
    [3]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0-62页。
    [4]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出版社,1935年,第223-224页。
    [5]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出版社,1935 年,第223-224页。
    [1]朱光潜,《谈文学》,北京:文艺出版社,1961年,第114-115页。
    [2]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1]1931年12月,鲁迅与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发表在左联的刊物《十字街头》的第一、二期。后来鲁迅把它收入他的杂文集《二心集》中。1932年6月,瞿秋白又写了《再论翻译——答鲁迅》的回信。
    [2]参看王宏志,《重释“信、达、雅”》,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7年。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07页。
    [4]“瞿秋白的来信”,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66页。
    [5]在Delisie & Woodsworth所主编的《历史中的译者》(Translators Through History)里面,有专门的一章:“译者与国家语言的发展”(“Translato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Languages”).讨论了英国、法国、 瑞典、德国、喀麦隆及以色列等国家的国语发展跟译者的关系(参见Delisle.Jean & Woodsworth.Judith (eds.)Translators Through History.Amsterdam:John Benjamina & UNESCO Publishing.1995.PP.25-63)。
    [1]“瞿秋白的来信”,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66页。
    [2]“鲁迅的回信”,同上,第274页。
    [3]鲁迅,“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小说月报》,12卷7号。
    [4]鲁迅,“玩笑只当它玩笑”,《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20页。
    [5]“鲁迅的回信”,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76-277页。
    [1]“瞿秋白的来信”,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70页。
    [2]瞿秋白,“再论翻译——答鲁迅”,同上,第284页。
    [1]鲁迅与瞿秋白有关翻译的“通信”讨论的还有一个主要内容,即对赵景深提出的“宁错而务顺”与鲁迅的“宁信而不顺”的翻译原则 。瞿秋白对赵景深的评论,充满了偏激的言词和侮辱性的表述,如“敌人”“杂种”。笔者以为,这种过于政治化的评述是不可取的。但他对“信”与“顺”的有关论述可谓精当之论。他认为:“‘信'和‘顺'不应当对立起来,不应当说:要‘顺'就不能够‘信',要‘信'就不能够‘顺',或者:要‘顺'就不能够不容忍一些‘不信',要‘信'就不能够不容忍一些‘不顺'”。由于本节只从翻译语言讨论,没有从他们“通信”的方方面面展开。
    [2]瞿秋白,“再论翻译——答鲁迅”,第285页。
    [3]王宏志,“‘欧化':‘五四'时期有关翻译语言的的讨论”,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38-139页。
    [1]瞿秋白,《瞿秋白·欧化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第850页。
    [2]赵黎明,“欧化·现代化·民族化”,《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2)。
    [1]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837页。
    [1]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陈平原编,《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0-51页。
    [2]阿英,《晚清小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3]樽本照雄编,《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4]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5]刘树森,“重新认识中国近代的外国文学翻译”,《中国翻译》,1997(5)。
    [6]严家炎编,《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页。
    [1]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48-149页。
    [2]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76页。
    [1]May Charles E..The Short Story:The Reality of Artfice.New York: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1995.p.1.
    [2]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42页。
    [3]李德超,邓静,“清末民初对外国短篇小说的译介(1898-1919)”,《中国翻译》,2003(6)。
    [4]《小说月报》,1卷1号,1910年。
    [1]《小说月报》,1918年,第1 号“紧急通告”。
    [2]《小说月报》,11卷1号,1920年。
    [3]沈雁冰,“一年来的感想与明年的计划”,《小说月报》,12卷12号。
    [4]同上。
    [1]徐国桢,“小说学杂论”,转引芮和师、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3页。
    [2]柳珊,《在历史缝隙间挣扎:1910-1920年间的〈小说月报〉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46-148页。
    [1]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页。
    [2]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5月15日。有专家认为这个演讲稿的部分论点可能来源于哈米顿Clayton Hamilton的《小说法程》(A Manual of the Art of the Ficton).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页。
    [3]同上。
    [4]张舍我,“短篇小说泛论”,《申报·自由谈》,1921年1月9日。
    [5]同上。
    [1]为了保持统计的“高保真”,本统计一律采用《小说月报》原来的名字,因此,莫泊桑有多种写法,见上表。
    [1]沈雁冰,“一年来的感想与明年的计划”,《小说月报》,12卷12号。
    [1]沈雁冰,“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东文杂志》,第17卷第1期。
    [2]同上。
    [1]李德超、邓静,“清末民初对外国短篇小说的译介(1898-1919)”,《中国翻译》,2003(6)。
    [2]《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署周作人译。实为周氏三兄弟译。其中周作 人译18篇,周建人3篇,周树人9篇。周作人译显克微支三篇,其中有《二草原》曾发表在《小说月报》12卷9号。
    [2]止庵编,《周氏兄弟合译文集: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33页。
    [3]同上,第123页。
    [1]为了比对,笔者多次阅读《域外小说集》显克微支的《乐人扬珂》、《天使》、《灯台守》、《酋长》,不仅阅读了文言版,还看了后来出版的白话文本。《灯台守》、《乐人扬珂》给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沈雁冰,“社会背景与创作”,《小说月报》,12卷7号。
    [3]同上。
    [4]沈雁冰,“波兰近代文学泰斗显克微支”,《小说月报》,12卷2号。
    [1]钱林森,《法国作家与中国》,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53页。
    [2]相马御风,“法国的自然主义文艺”,《小说月报》,15卷号外《法国文学研究》。
    [3]林纾,“《黑奴吁天录》·例言”,斯托夫人,《黑奴吁天录》,林纾、魏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1]沈雁冰,“俄国近代文学杂谈”,《小说月报》,11卷1、2号。
    [2]沈雁冰,“社会背景与创作”,《小说月报》,12卷7号。
    [1]相马御风,“法国的自然主义文艺”,《小说月报》,15卷号外《法国文学研究》。
    [2]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33页。
    [3]沈雁冰,“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文学旬刊》,第45期。
    [4]同上。
    [1]谢天振先生认为“《狂人日记》在作品体裁、人物设置、表现手法和结局处理等方面和果戈理的《疯人日记》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见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67页。
    [2]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7页。
    [3]耿济之,“俄国四大文学家合传”,《小说月报》,12卷号外《俄国文学研究》。
    [4]转引沈雁冰,“俄国近代文学杂谈”,《小说月报》,11卷1、2号。
    [1]升曙梦,“近代俄罗斯文学底主潮”,《小说月报》,12卷号外《俄国文学研究》。
    [1]沈雁冰,“俄国近代文学杂谈”,《小说月报》,11卷1、2号。
    [2]升曙梦,“近代俄罗斯文学底主潮”,《小说月报》,12卷号外《俄国文学研究》。
    [3]1907年,吴梼根据日本薄田斩云的译本译了契可夫的小说《黑衣教士》,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转引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98页。
    [1]沈雁冰,“俄国近代文学杂谈”,《小说月报》,11卷1、2号。
    [2]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08页。
    [3]同上,第209页。
    [4]同上,第218页。
    [1]郑振铎,“《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3-94页。
    [2]高尔基即“悲伤”的意思。见郑振铎译《木伐之上》,《小说月报》,12卷2号。
    [3]郑振铎译《木伐之上》,《小说月报》,12卷2号。
    [4]Mona 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6.pp.236-237.
    [1]沈雁冰,“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1922年8月1 日《时事新报》附刊《文学旬刊》,第45期。
    [2]施哲存,“翻译文学的输入”,上海书店出版社编:《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轨迹》,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第311页。
    [1]周作人,“瓜豆集·东京的书店”,转引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05页。
    [2]王友贵,《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1页。
    [1]据笔者统计,《小说月报》周作人的译作主要在1923年之前。关于周作人的贡献,阿英指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干将之一的周作人,在初期,是作为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以至于介绍世界文学的译家而存在的。……但是,到了1924年之后,却移向另一方面——小品文的写作”。转引舒芜,《周作人概观》,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8-29页。笔者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同期他所主编的《语丝》占用了他的译稿。
    [2]朱金顺,“鲁迅周作人又一篇合写的文章”,《鲁迅研究月刊》,2003(2)。
    [1]周氏三兄弟在《小说月报》翻译合作之前,曾合译过《现代小说译丛》。1923年,周家兄弟失和,鲁迅先生搬离北京八道湾11号。从此,这两位当时中国青年的精神导师分道扬镳,选择了不的人生道路。鲁迅先生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而周作人远离世俗、远离人生风云,做些象牙塔的工作。与此同时,周建人与鲁迅保持往来,而与周作人基本上互不往来。
    [2]茅盾,“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孙中田编,《茅盾研究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36页。
    [1]王友贵,《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页。
    [2]同上,第75页。
    [3]郑振铎,“文艺丛谈”,《小说月报》,12卷1号。
    [4]周作人,《知堂回想录·86·弱小民族文学》,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第88页。
    [1]孙乃修,《屠格涅夫与中国》,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第7页。
    [1]柳珊,《在历史缝隙间挣扎——1910-1920间〈小说月报〉研究》,南昌:百化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64-165页。
    [2]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第132页。
    [3]耿济之,“《前夜》序”,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79页。
    [1]王炳根,《郑振铎:狂胪文献铸书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1]《莱恩河黄金》后记中郑振铎写道:“以故事而论,这也是很好的给儿童看的一篇故事。君箴译完后要我校改一下,连日忙着收拾行装,不能动笔,于是便把它带到Athos邮轮上来,在海上费一天工夫把它校改好了。”《小说月报》,20卷11号。
    [2]郑尔康,《石榴又红了:回忆我的父亲郑振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7-98页。有关郑氏夫妻译作的情景,郑尔康先生在此书中深情地写道:“母亲每译完一篇,便给父亲看,父亲便把译得不准之处,一一修改。有时改得多了些,母亲就不高兴,立即拉长了脸,但作为编辑的父亲,在原则问题上是决不让步的,于是便采取一种‘转移目标'的策略,请母亲看新上映的电影,……以此来‘蒙混过关',而往往都十分见效。当父亲把《小说月报》上刊出的第一篇母亲译述的童话给她看时,母亲像孩子似地高兴得跳了起来。”作为儿子的郑尔康先生多年后,还能如此生动地复原父母有关译作的故事,无疑,这是他们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常态”,决非偶尔为之。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
    [1]茅盾,“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孙中田编,《茅盾研究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35页。
    [2]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页。
    [3]茅盾,“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孙中田编,《茅盾研究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57页。
    [1]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31页。
    [2]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8页
    [1]作为翻译学研究文化转向的产物,归化、异化的对立可看作意译、直译的延续,但概念并不等同。前者是语言层面的讨论,后者升格至文化、文学性、诗学和政治层面。(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5))。因此,本文第三章有关直译的讨论是对《小说月报》翻译小说语言而言,而这里的异化主要讨论翻译小说的文学性、诗学、叙述模式等。
    [2]在对《小说月报》的400多篇小说调查中,笔者发现只有傅东华所译的《奥德塞》中,还采用过章回体。如卷一标题为“众无赖会场肆猖獗,王太子暮夜暗登舟”(17卷2号);卷二标题为“王太子舟抵派洛斯,涅斯城追述归国事”(17卷5号):卷三标题为“访父友客舍话前情,求婚人密谋治王子”(17卷12号)。
    [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页。
    [1]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13卷7号。
    [2]梁启超,“《十五小豪杰》第一回批语”,《新民丛报》2号,1902年。
    [3]列·谢·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97页。
    [1]钱钟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1]沈雁冰,“人物的研究”,《小说月报》,16卷3号。
    [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
    [2]《文学研究会宣言》,《小说月报》,12卷1号。
    [3]茅盾,“评《小说汇报》”,《文学旬刊》,1922年,第43期,。
    [4]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瞿秋白,“俄罗斯名家小说集·序”,《小说月报》,12卷号外。
    [5]冰,“俄国近代文学杂谈”,《小说月报》,11卷1号。
    [6]沈雁冰在“俄国近代文学杂谈”中置言:“俄国近代文学的特色是平民的呼吁和人道主义的鼓吹。”
    [1]Lefevere Andr(?).“Where are We in Translation Studies”in Susan Bassnett & Andr(?) Lefevere(ed.).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Translation.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p.3.
    [2]Gentzler.Edwin.Contem 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New York:Routledge.1993,pp.118-120。
    [1]阿英,《晚清小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2]波德莱尔,《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陈安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变史》,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7年。
    [4]陈德鸿、张南峰编,《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2年。
    [5]陈福康,《郑振铎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6]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7]陈鼓应译,傅惠生校注,《老子》,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
    [8]陈国思,《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9]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0]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改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陈平原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3]陈望道,《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年。
    [14]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
    [15]董丽敏,《想象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傅惠生,《宋明之际的社会心理与小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17]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8]李安东等译,《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9]胡先骕,《中国文学改良论》,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
    [20]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21]季羡林,《季羡林文集》,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22]贾植芳等编,《文学研究会资料》,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23]瞿秋白编,《俄罗斯短篇小说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
    [24]瞿秋白,《瞿秋白·欧化文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
    [25]瞿秋白,《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6]柯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27]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8]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30]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
    [31]斯托夫人,《黑奴吁天录》,林纾、魏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32]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33]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
    [34]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35]刘庆元,《语篇与翻译》,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刘全福,《翻译家周作人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
    [37]刘文飞,《文学魔方:二十世纪的俄罗斯文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8]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39]柳珊,《在历史缝隙间挣扎——1910-1920间〈小说月报〉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
    [40]卢洪涛,《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1]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42]罗新章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43]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顾爱生、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44]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4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
    [4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47]马爱英,《中英文化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48]马祖毅,《中国翻译通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49]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0]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4年。
    [51]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52]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53]钱林森,《法国作家在中国》,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54]钱玄同,《钱玄同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55]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56]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57]饶鸿敬、陈颂声等编,《创造社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58]沈雁冰,《沈雁冰译文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59]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60]列·谢·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周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61]上海书店出版社编,《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轨迹》,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62]施哲存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
    [63]孙乃修,《屠格涅夫与中国》,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
    [64]孙尚扬、郭兰芳编,《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65]孙中田编,《茅盾研究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66]谭好、任传霞、韩书堂,《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67]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8]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69]王炳根,《郑振铎:狂胪文献铸书魂》,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70]《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
    [71]芮和师、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72]王宏志,《重释“信、达、雅”:20世纪中国翻译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73]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74]王力,《中国语法理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75]王友贵,《翻译家鲁迅》,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76]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77]温奉桥,《现代性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年。
    [78]孙尚扬、郭兰芳编:《国故新知论——学衡派文化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79]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年。
    [80]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81]谢天振,《译介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82]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83]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84]谢晓霞,《〈小说月报〉1910-1920:商业、文化与未完成的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85]许宝强、袁伟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86]许钧、宋学智,《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87]严家炎编,《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88]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9]杨周翰等编,《欧洲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90]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91]张菊香、张铁荣,《周作人年谱》,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92]张菊香编,《周作人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93]张元济,《张元济日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94]郑振铎,《郑振铎选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95]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
    [96]周景雷,《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97]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
    [98]周作人,《知堂同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
    [99]周作人,《周作人精品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
    [100]周作人,《周作人日记》,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
    [101]朱德发等编,《茅盾前期文学思潮散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2]朱光潜,《谈文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61年。
    [103]朱自清,《朱自清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
    [104]樽本照雄编,《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
    [105]郑斯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6]C.P.、冰,“杂谈”,《文学旬刊》,1922年11月1日,第54期。
    [107]陈桂良,“从《小说月报》的改革看沈雁冰的读者意识”,《常州工学院学报》,2004(1)。
    [108]董丽敏,“现代性的异响:重识郑振铎与《小说月报》的关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1)。
    [109]董丽敏,“论革新时期《小说月报》对俄国及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文艺争鸣》,2006(3)。
    [110]董丽敏,《想象现代性:重识沈雁冰与〈小说月报〉的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2)。
    [111]伏洛夫司基著、雪峰译,“巴札罗夫与沙宁:关于两种虚无主义”,《小说月报》,19卷10号。
    [112]傅惠生,“典籍英译应注意有意味形式的研究”,《中国外语》,2007(5)。
    [113]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1919年,第2期。
    [114]耿济之,“俄国四大文学家合传”,《小说月报》,12卷号外。
    [115]郭沫若,“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7月21日。
    [116]郭沫若,“致《文学》编辑的一封信”,《文学》,1924年7月21日,第131期。
    [117]海镜,“后期印象派与表现派”,《小说月报》,12卷7号。
    [118]傅庆萱,“张元济:中国出版第一人”,《文汇报》,2009年3月7日。
    [119]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8年,第4期。
    [120]黄琳,“中国宜除去守旧根性说”,《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第3号。
    [121]黄遵宪,“日本国志”,《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第4期。
    [122]康有为,“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不忍杂志》,1913年,第6期。
    [123]朗损,“评梅光迪之所评”,《文学旬刊》,1922年2月21日,第29期。
    [124]朗损,“社会背景与创作”,《小说月报》,12卷7号。
    [125]李德超、邓静,“清末民初对外国短篇小说的译介(1898-1919)”,《中国翻译》,2003(6)。
    [126]李玉民,“非常‘信达雅'”,《文汇报》,2008年9月19日第11版“文汇笔会”。
    [127]廖七一,“五四文学翻译中的‘信'”,《中国翻译》,2008(4)。
    [128]刘乃银,“论菲尔丁的小说《约瑟王·安德鲁斯》”,《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3)。
    [129]刘庆元,“文物翻译中的‘达'与‘信'”,《中国科技翻译》,2005(2)。
    [130]刘庆元,“语篇层面的改编翻译研究”,《外语学刊》,2005(2)。
    [131]刘庆元,“佛典翻译中的文体取向”,《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
    [132]刘翌,“20世纪20年代《小说月报》与日本自然主义”,《唐都学刊》,2006(2)。
    [133]潘文国,“汉英对比一百年”,《世界汉语教学》,2002(1)。
    [134]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中国翻译》,2002(1、2)。
    [135]钱玄同,“汉字革命与国故”,《晨报》,1923年12月1日。
    [136]秦洪武,“翻译中的句法异化与归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5)。
    [137]沈雁冰、郑振铎,“现代的法国文学者”,《小说月报》,15卷2号。
    [138]沈雁冰,“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引言”,《小说月报》,12卷10号。
    [139]沈雁冰,“波兰近代文学泰斗显克微支”,《小说月报》,12卷2号。
    [140]沈雁冰,“俄国近代文学杂谈”,《小说月报》,11卷1、2号。
    [141]沈雁冰,“翻译的直接与间接”,《文学》,1934年8月1日,第3卷第2期。
    [142]沈雁冰,“海外文坛消息”《小说月报》,12卷10号。
    [143]沈雁冰,“海外文坛消息”,《小说月报》,13卷6号。
    [144]沈雁冰,“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时事新报》附刊《文学旬刊》,1922年8月1日,第45期。
    [145]沈雁冰,“欧洲大战与文学”,《小说月报》,15卷8号。
    [146]沈雁冰,“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小说月报》,12卷1号。
    [147]沈雁冰,“文学作品有主义与无主义的讨论”,《小说月报》,13卷2号。
    [148]沈雁冰,“我对于介绍西洋文学的意见”,《小说月报》,11卷1号。
    [149]沈雁冰,“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东方杂志》,1920年2月10日,第17卷第1期。
    [150]沈雁冰,“写实小说之流弊?——请教吴宓黑幕派与礼拜六派是什么东西?”《文学旬刊》,1922年12月1日,第54期。
    [151]沈雁冰,“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小说月报》,12卷2号。
    [152]沈雁冰,“一年来的感想与明年的计划”,《小说月报》,12卷12号。
    [153]沈雁冰,“语体文欧化之我观”,《小说月报》,12卷6号。
    [154]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13卷7号。
    [155]沈泽民,“王尔德评传”,《小说月报》,12卷5号。
    [156]沈泽民,“译文学书三问题的讨论”《小说月报》,12卷5号。
    [157]升曙梦,“近代俄罗斯文学底主潮”,《小说月报》,12卷号外。
    [158]石岑,“介绍《小说月报》并批评”,《时书新报·学灯》,1921年1月31日。
    [159]苏格兰君,“废除汉文议”,《新世纪》,第71号。
    [160]谭载喜,“翻译的‘第三形态'特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1)。
    [161]王克非,“近代翻译对汉语的影响”,《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162]王友贵,“中国翻译传统研究:从转译到从原文译(1949-1999)”,《中国翻译》,2008(1)。
    [163]吴燕,“作为一种言说策略的译述:1910-1920年《小说月报》翻译方式探讨”,《贵州社会科学》,2007(4)。
    [164]西谛,“卷头语”,《小说月报》,16卷8号。
    [165]西谛,“卷头语”,《小说月报》,16卷9号。
    [166]西谛,“沙宁的译序”,《小说月报》,15卷5号。
    [167]西谛,“消闲?!”,《文学旬刊》,1921年7月31日,第9期。
    [168]希真,“霍普得漫的自然主义作品”,《小说月报》,13卷6号。
    [169]相马御风,“法国的自然主义文艺”,《小说月报》,15卷号外。
    [170]谢立中,“‘现代性'及其相关概念词义辨析”,《北京大学学报》,2001(5)。
    [171]谢六逸,“西洋小说发达史”,《小说月报》,13卷7号。
    [172]谢天振,“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中国比较文学》,2003(3)。
    [173]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中国翻译》,2001(4)。
    [174]谢晓霞,“‘林译'与《小说月报》”,《广西社会科学》,2003(8)。
    [175]谢晓霞,“编辑主张与改革前《小说月报》”,《东方论坛》,2004(3)。
    [176]谢晓霞,“过渡时期的杂志:1910-1920年的《小说月报》”,《宁夏大学学报》,2002(4)。
    [177]谢晓霞,“论《小说月报》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云梦学刊》,2004(5)。
    [178]谢晓霞,“期待视野与读者的主动建构:论改革前《小说月报》的读者”,《求索》,2004(2)。
    [179]雁冰,“真有代表旧文化旧文学的作品么?”,《小说月报》,13卷11号。
    [180]愈之,“近代文学上的写实主义”,《东方杂志》,1920年1月1日,第17卷第1期。
    [181]袁进,“重新审视欧化白话文的起源”,《文学评论》,2007(1)。
    [182]张春柏,“直接翻译——关联翻译理论和一个重要概念”,《中国翻译》,2003(4)。
    [183]张舍我,“短篇小说泛论”,《申报·自由谈》,1921年1月9日。
    [184]张铁荣,“鲁迅与周作人的日本文学观”,《鲁迅研究月刊》,2003(10)。
    [185]张旭东,“直面现实人生的文学精神:论沈雁冰主编时期的《小说月报》”,《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6)。
    [186]赵黎明,“欧化·现代化·民族化”,《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2)。
    [187]郑振铎,“《灰色马》译者引言”,《小说月报》,13卷7号。
    [188]郑振铎,“处女与媒婆”,《文学旬刊》,1921年6月30日,第6期。
    [189]郑振铎,“翻译与创作”,《文学旬刊》,1923年7月2日,第78期。
    [190]郑振铎,“文学旬刊改革宣言”,《文学旬刊》,1923年7月30日,第81期。
    [191]郑振铎,“文艺丛谈”,《小说月报》,12卷1号。
    [192]郑振铎,“我对于编译丛书底几个意见”,《晨报》,1920年7月6号。
    [193]郑振铎,“消闲”,《文学旬刊》,191年7月30日,第9期。
    [194]郑振铎,“新文学观的建设”,《时事新报》,1922年5月11日。
    [195]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文学旬刊》,1921年6月30日,第6期。
    [196]郑振铎,“语体文欧化之我观”,《小说月报》,12卷6号。
    [197]周作人,“翻译文学书的讨论”,《小说月报》,12卷2号。
    [198]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小说月报》,12卷号外。
    [199]朱金顺,“鲁迅周作人又一篇合写的文章”,《鲁迅研究月刊》,2003(2)。
    [200]邹白茹、张景华,“超前的现代性”,《外语学刊》,2007(4)。
    [201]Bassnett,S.Comparative Literature:A Critical Introduction.Oxyford:Blackwell,1993.
    [202]Lefevere,A.“Where are We in Translation Studies”in Susan Bassnett & Andr(?) Lefevere(ed.).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Translation.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8.
    [203]Catford,J.“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Oxy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04]Even-Zohar,I.“The Position of T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in Lawrence Venuti.(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205]Lefevere,A.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
    [206]Lefevere,A.“That Structure in the Dialect of Man Interpreted”in E.S.Shaffer (ed.).Comparative Criticism Ⅵ.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207]May Charles E.The Short Story:The Reality of Artfice.New York: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1995.
    [208]Vermeer,H.“A Skopos Theory of Translation(Som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in Venuti,L.(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209]Calinescu,M..Five faces of Modernity.Duke University Press,1987.
    [210]Baker,M.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211 ]Deutsch,E.Culture and Modernity.Honolulu:Havaii University Press,1991.
    [212]Venuti,L.The Translator ' s Invisibility.London:Routledge,1995.
    [213]Venuti,L.The Scandal of Translation.London:Routledge,1995.
    [214]Zhang Xudong and Arif Dirlik (ed.).Post Modernism and China.Durham and London:Duke University Press,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