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现代和谐社会伦理秩序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兼备社会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之双重特性的伦理社会,它不仅指社会生活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平安,而且指人们精神心灵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这样,和谐社会就具有了两层内涵,它既是社会对公平正义秩序的制度期待,也是人们对美好安宁生活理想的伦理期待。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不仅可以对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而且使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都得到有效调控,保持社会的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生活秩序;而伦理秩序从“应然”的层面规范了社会利益冲突的边界,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提供了民主政治和合法政治的内在生长点,孕育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善”的价值追求。正是伦理道德的价值性、超越性和实践性构成了和谐社会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力量。研究现代和谐社会的伦理秩序,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的紧迫课题。
     追求未来社会的伦理和谐并不是当代共产党人才有的道德理想,它是历代思想家们矢志不移的追求:从中国古代的等差有序、仁爱修身的纲常伦理,到近代的去私立公、天下大同、自由独立的道德理想;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对正义、自由、平等的伦理追求,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个性自由、人性解放的伦理呼唤直至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美好的共产主义伦理设想,无不显示出人们对伦理秩序在社会稳定和谐中作用的认可,对个体权利的保证,对正义平等的确认,对道德责任的重视。只不过中国古代思想家把未来的和谐诉诸于个体的道德修养,西方思想家更寄希望于法律制度建设。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伦理秩序的探索是全面而深刻的。不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还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都一直把实现社会的和谐,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理想并在实践中向这一理想迈进。在他们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和实践中,我们都可以找到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谐协调、诚信友爱等伦理价值观,这就是蕴含在当代和谐社会思想和实践中的伦理秩序,也正是在这些伦理秩序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建设才不断向前发展。
     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建构现代伦理秩序,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经验,也可以从现实中找到依据。在社会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有序的伦理环境既面对着日益分化的利益差异和凸显的社会矛盾,又存在着诸多的伦理困惑和道德风险,这就使得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既任重道远,又迫在眉睫。尽管当前引发我国社会已有伦理秩序变革的社会条件是多样的、复杂的,但究其根本来说,由于社会转型而产生的利益结构的变迁是导致伦理秩序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利益的分化与失衡,带来原有的伦理秩序生存环境随之转变,从而引起人际交往、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根本变革,伦理秩序自然裂变而有待重构,利益多元与社会诚信意识、社会转型与理性政治认同、文化交汇与主导价值信仰和多难兴邦与民族从容心理的建构显得紧迫而意义深远。
     面对困境与诉求,我们需要重新确立未来社会新的伦理目标。社会发展成功与否,常常取决于社会发展所预先确立的社会发展目标或目标模式。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政治的,而且也是文化伦理的,价值维度成为社会发展的内在构成要素。价值维度的存在决定了社会发展需要或实际已然预制了某种社会发展的方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在关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己关系方面的社会发展价值目标。人与自然的和谐既非“顺天无为”,也非“人定胜天”,而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故需要抛弃绝对的“人类中心主义”,坚持和谐共生的价值观,促进生态文明与社会文明的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源于社会发展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两个基本向度,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归依,社会进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故需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确立和谐共进的价值观,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核心元素,人际和谐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利于群众的安居乐业,社会的安定祥和,故需要坚持宽容诚信的交往原则,确立和谐共处的价值观,促进人人共同进步;社会和谐最终取决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尊严和价值得到实现,尊重和发展主体性人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本基础,故需要关注人自身的和谐,确立主体性人格价值观,促进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为了实现新的价值目标,我们需要重构现代社会伦理秩序的核心内容。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联系现实的道德困境,我们认为现代和谐社会伦理秩序的核心内容是多元而丰富的:个体权利作为对人的主体性价值的肯定与阐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实质性要素,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的标志,它是社会和谐的人本基础;与权利相对应,道德责任不仅体现道德的崇高,关乎个人的生存和幸福,而且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对现实的人的现实的要求,它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命题;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精神和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体现了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理想,有助于实现全社会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意义认同,它是社会和谐的认同源泉;权力道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大的权威性、政治性、责任性和社会影响性,它能保证社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原则在获得国家法律的合法性的同时,也能够获得社会伦理的正当性辩护与支持,从而使政治权力的运用同时具有政治合法性和道德正当性,它是社会和谐的主导工程;社会公正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它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尺度,是社会和谐的终极目标。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运行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伦理秩序,是对现代多样性社会新的伦理价值的制度、体制和机制进行导向性安排。内在运行机制着力强调社会内部构成要素在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主体人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按照倡导型公共伦理约定,实现优化组合,达到个体价值最大化和社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机制安排。这种长效机制既包括教育运行机制,也包括文化熏陶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它们都是通过直接运作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而发挥着对社会伦理关系的影响,是现代伦理秩序构建的内部实施系统。外部保障机制着力强调为社会组织内部构成要素在组织单位外部重新组织成新的系统创造多种可能的环境条件。它更强调社会组织之间的秩序和谐,强调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主体人所处的宏观外在环境的和谐。关于外部保障机制,主要有社会流动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组织沟通机制、社会保障机制、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控制机制和社会预警机制等,它们共同保障着现代伦理秩序的构建与运行。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预言,未来新社会将使人更充分地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驾驭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交往形式的巨大进步,而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全面发展,又正是推动社会趋于和谐的内在动力。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两者相互促进、逐步提高,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之中。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s an ethical society with a dual nature of social political ideal and moral ideal, which refers to both the harmony of social order and the peace of people's mental state. Therefore, the harmonious society has two connotations: the society's systematic expectation of fair and just order, and people's ethical expectation of happy and peaceful life. A fair and just order helps to make a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limited social recourses, to get an effective control on all kinds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s, and to keep a favorable market order and life order of the society; while the ethical order, at the level of "what it ought to be", restricts the boundary of soc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s, reduces the market trading expense, provides the innate growing poi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legitimate politics, and broods the value pursuit of "virtue"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culture. It is the value, transcendence and practicality of ethical morality that form the value support and the spiritual power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It is an urgent task to study the ethical order of the modern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s present social building.
     The moral ideal of ethical harmony in future society is not only pursued by the present communist party, but also sought by the ideologists steadily over the eras. From the guides and virtues of order, mercy and self-cultivation in ancient China to the moral ideal of sacrificing private interests to public interests, the Great Harmony, the liberty and independence in modern times; from the pursuit of justice, liberty and equality in ancient Greece and Rome to the call for the freedom of individuality and the liberation of humanity in the Renaissance, until the communist ethical ideal of the Utopian socialists in the 19~(th) centaury, all of which show people's approval of the effect of the ethical order on soci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the assurance of individual right, the confirmation on justice and liberation, and the emphasis on morality and responsibility. However, to realize future harmony, Chinese ancient ideologists resort to individual moral cultivation while Western ideologists build more' hope on legal system building. Marxism has been doing a thorough exploration on the ethical order of future society. Both the founders of Marxism and the Chinese Marxists set the building of harmonious socialist and communist society as their aim and stride forward towards this goal in practice. In their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advancing social harmony, we can find the ethical values such as putting people first,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equity and justice, harmony and coordination, honesty and fraternity, which are the ethical orders contained in the present thought and practice of harmonious society. Only under the guide of these ethical orders, can the socialism building make constant progress.
     The certainty of history is also practical. We can learn from history as well as find realistic ground to build the modern ethical order.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society, building an orderly ethical environment is faced with greater divergence of interests and increasingly obvious social conflicts, and with many ethical puzzles and moral risks, which makes this task arduous and urgent. Alth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iginal ethical order are caused by various and complicated social factors, basically it is decided by the change of interests structure resulting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pattern. The divergence and imbalance of interests brings about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of original ethical order, which in turn leads to the essential reform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life modes and social values. Consequently, the ethical order breaks up naturally and needs reconstruction. It is significant and urgent to harmonize the interests diversity and the social honesty,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pattern and the reasonable acceptance of politics, the cultural exchange and the dominant values and faiths, the distress resurrecting the nation and the nation's calmness when facing it.
     Faced with difficulty and demand, we have to establish a new ethical goal for future society. The suc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depends on the goal or the goal mode that the society set ahead. As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not only economic and politic but also cultural and ethical, the dimension of values becomes an integral ele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It decides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or actually pre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To build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t is necessary to set a goal of social developmental values involv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society, man and other people, as well as man and self.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does not indicate submitting to nature or conquering nature, but means expanded production, a better life and sound ecological conditions, which entails abandoning human-centeredness, adhering to the values of coexisting harmoniously, and promoting the unity of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social civilization. The harmony of man and society originate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all around development of man, which are two basic orientations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e all around development of man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social progress, and social progress is the require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ick to the values of collectivism, harmony and progress for all to promote the unity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the core element of social harmony, interpersonal harmony is beneficial to people's life and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and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to promote development for all, it is required to uphold the communicative principle of tolerance and honesty and to establish the values of harmony and coexistence. Because social harmony hinges on the realization of every social member's dignity and worth, the humanistic basis for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to respect and develop subjective personality. To encourage free and all-aroun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harmony of oneself and establish the values of subjective personality.
     To fulfill the new goal of values, the core contents of the ethical order of the modern society needs restructuring.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main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istic ethics cultivation, and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the practical moral difficulties, we believe that the core contents of the ethical order of the modern harmonious society have multi-aspects. Individual right, as the affirmation and explanation of individual's subjective value, become a substantial element indispensable to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ociety, which is the indication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humanistic basis of social harmony. Corresponding with right, moral responsibility not only reflects moral loftiness and concerns with individual's survival and happiness, but also shows the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social life and social relations on individuals, which is the basic issue of social harmony. The national spirit embodies the nation's unique characteristic, self-consciousness and self-recognition, indicates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s common pursuit and ideal of values, and helps the realiza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and worth recognition, which is the recognition source of social harmony. Power morality, compared with other professional codes of conduct, is more authoritative, political, responsible and influential in society. It guarantees that the social political ideal and principles are justified by the nation's law and are supported by the social ethics at the same time, thereby makes the use of political power legitimate in politics and valid in ethics, which is the leading project of social harmony. Social justice is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other interests among all the social members, which in turn means equitable rights,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equal opportunities and impartial judicature. It is the main criterion measuring social progress in all aspects and the ultimate goal of social harmony.
     A harmonious society needs a harmonious operational mechanism, which makes directive arrangements on the new system, structure and organism of ethics and values. The internal operation organism stresses that the social integral elements, dominated by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subjective men who are "the total of all the social relations", follows the initiative public ethical convention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combination and the maximization of individual values and social values. This permanent mechanism includes educational operation mechanism, cultural cultivation mechanism, directive mechanism of public opinion, and policy guiding mechanism. All of them influence the social ethical relations by affecting people's spiritual life directly and form the internal implementation system of modern ethical order. The external guarantee mechanism creates various possible conditions for reorganizing the social integral elements into a new external system. It emphasizes order among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harmony of the macro-environment that the subjective men are in. The external guarantee mechanism includes social circulating mechanism, interes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social guarantee mechanism, social management mechanism, social control mechanism and social warning mechanism, all of which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modern ethical order.
     The founders of Marxism had predicted that the future society will bring human to the free and all around development. Only the all around developed men can control the great progress of productive forces, scientific techniques and communication modes, and in turn,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communication modes in all aspects are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promoting social harmony. Therefore, the advance of people's all around development and the fulfillment of social harmony are the prerequisite and foundation of each other. The two promote mutually and improve gradually, integrating in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human society.
引文
[1]万俊人:《“和谐社会”及其道德皋础》,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6页。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4]唐代兴:《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前言,第19页、
    [1]万俊人:《“和谐社会”及其道德基础》,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页。
    [4][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蒋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中译本序,第9页。
    [1]李海青:《正义、共识与良序——和谐社会的人学解读》,载《.求实》2005年第1期。
    [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0页。
    [1]《温家宝在看望季羡林时指出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知识和人才》,载《中国青年报》2006年8月7日。.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3-374页。
    [5]王晓河:《论坛声音:追求内心和谐》,载《.人民日报》2006年8月16日。
    [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1][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92页。
    [2][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1]Alasdair MacIntyre.After Virtue[M].Notre Dame,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4,P152.
    [1]中国社科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12
    [3]参见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载《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2]Stuart Hamphire,Morality and conflict,Mas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P1.
    [1]这一概念借自诺齐克的《不变者——客观世界的结构》一书,是书作者对“伦理的普在性”有更全面的解释。Cf,Robert Nozick,Invariances—The structure of the Objective world,Mass.Cambridg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PP.238-239.
    [2]Robert Nozick,Invariances,Mass.Cambridg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P240 and so on.
    [3][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历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8页。
    [1][美]达尔:《论民主》,李们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2页。
    [2][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24页。
    [1]梅萍:《以德治国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页。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载《人民日报》1996年10月14日。
    [1]注:以上各位学者的观点参见刘海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述评》,见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编:《论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296页。
    [1][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2页。
    [1][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8页。
    [2][英]A.J.M.米尔思著:《人的权力与人的多样性》,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3][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页。
    [4][英]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1]参见刘海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述评》,见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编:《论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97页。
    [1]邓伟志:《对社会均衡论、协和社会论、社会系统论等相关理论的整体分析》,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225页。
    [2]注:检索截止日期至2008年9月2日。
    [1]参见刘海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述评》,见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编:《论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页。
    [2]江畅:《幸福与和谐》,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孙凤:《和谐社会与主观幸福感》,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王佐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朱贻庭主编:《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2]俞可平:《社会公平与善治: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载《光明日报》2005年3月22日。
    [3]万俊人:《“和谐社会”及其道德基础》,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论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条件》,载《道德与文明》,2005年第3期。
    [4]萧灼基:《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载《中国科技产业》2005年第5期。
    [5]唐凯麟:《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道义基础和精神动力》,载《决策管理》2005年第9期。
    [6]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载《伦理学研究》2005年第3期:《和谐社会的道德解读》,载《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7]孔燕:《构建和谐社会对思想道德建设的诉求》,载《道德与文明》2006年第2期。
    [8]何小勇:《和谐社会的道德人格支撑》,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26卷。
    [1]吴洁珍、万俊人:《伦理秩序与道德资源——关于当前中国社会伦理问题的一点理论分析》,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6期。
    [2]于永成:《当代中国社会伦理秩序建设的基本维度》,载《学术论坛》2004年第2期。
    [3]肖祥:《论伦理秩序建设中的制度性道德关怀及其限度》,载《中州学刊》2005年第1期。
    [4]高兆明、李萍等:《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于建星、高兆明:《现代性维度中的伦理秩序——评李建华著〈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载《学海》2007年第2期。
    [1]罗国杰、夏伟东主编:《以德治国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戴木才:《现代政治视域中的“法治”与“德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纳麒、吕怀玉:《哲学视野:法治与德治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唐凯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伦理的理论与实践》,见戴木才著:《现代政治视域中的“法治”与“德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第7页。
    [2]龙静云:《经济伦理的三个维度》,载《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3]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廖小平等:《思想道德论——经济与道德关系的现实构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汪丁丁:《市场经济与道德基础》,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邢贲思:《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载《党建研究》2007年第7期。
    [5]以上三种观点参见青连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十大思考》,www.xinhuanet.com,2006-9-12。
    [6]王伟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1]邢贲思:《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人民日报2005年7月14日。
    [2][美]弗里德曼:《自由选择》,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参见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出版社2004年版,第389—399页;高尚全:《社会再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载《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2月16日;唐斌尧:《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述评》,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156页。
    [4]李培超:《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湖湘论坛》2000年第4期。
    [1]吴洁珍、万俊人:《伦理秩序与道德资源——关于当前中国社会伦理问题的一点理论分析》,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6期。
    [2]周怀红、于永成:《伦理秩序的合理性》,载《学术论坛》2003年第6期。
    [1]肖祥:《论伦理秩序建设中的制度性道德关怀及其限度》,载《中州学刊》2005年第1期。
    [2]高兆明:《“伦理秩序”辨》,载《哲学研究》2006年第6期。
    [1]以上分析参见宋希仁:《论伦理秩序(代前言)》,见高兆明、李萍等:《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1]吴洁珍、万俊人:《伦理秩序与道德资源——关于当前中国社会伦理问题的一点理论分析》,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6期。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1-52页。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1]徐儒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论语·学而第一》
    [2]《论语·学而第一》
    [3]《礼记·中庸》。
    [4]《论语·颜渊第十二》。
    [5]《论语·季氏第十六》。
    [6]《论语·为政第二》。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214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页。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5页。
    [1]《春秋繁露》卷十一《王道通三第四十四》。
    [2]《春秋繁露》卷十一《为人者天第四十一》。
    [3]《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
    [4]《春秋繁露》卷一《玉杯第二》。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2]周敦颐:《太极图说》。
    [3]《近思录拾遗》,《张子全书》卷十四,《四部备要》本。
    [1]唐甄:《潜书·大命》,中华书局1955年版。
    [2]袁洪亮:《中国近代人学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
    [3]参见顾炎武:《日知录·正始》,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1]梁启超:《新民说》,见《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56页。
    [1]李大钊:《原杀》,见《李大钊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10页。
    [1]张传有:《西方社会思想的历史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40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40页。
    [1]奥古斯丁:《论上帝之城》,转引自《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5页。
    [1][意]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9页。
    [2][意]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50页。
    [3][意]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11页。
    [4][意]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07页。
    [1]转引自《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3页。
    [1][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1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14页
    [4][意]康帕内拉:《太阳城》,陈大维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5页。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755、757页。
    [2][法]巴贝夫:《巴贝夫文选》,韦耶德、梅溪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92页。
    [3][英]欧文:《欧文选集》下卷,何象峰译,商务印书馆1965版,第49页。
    [1][英]欧文:《欧文选集》上卷,何象峰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2页。
    [2][法]圣西门:《圣西门选集》上卷,何清新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2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2]《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3页。
    [1]《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8-129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80-781页。
    [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3-23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3]《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
    [1]《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
    [1]朱镕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01年3月16日。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页
    [3]《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4]《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06页
    [5]《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8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小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3]《列宁伞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33页。(注:因新版本没有摘录进去,故采用老版本)
    [5]何精华:《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利益协调》,载《解放日报》2005年10月20日。
    [1]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1]王伟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学习时报》(网络版),2005年3月22日。
    [2]以上三种观点参见青连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十大思考》,www.xinhuanet.com,2006-9-12。
    [1]王伟光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3]连玉明、武建忠:《中国国力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42、369页。
    [1]郑杭生,李迎生:《社会分化,弱势群体与政策选择》[DB/OL],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64615.htm.
    [2]以上数据见中共中央党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课题组:《构建和谐社会面临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载《北京日报》2006年11月2日。
    [1]刘国光:《进一步重视礼会公平问题》,载《经济参考报》2005年4月21日。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2]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3]吴施楠:《腐败:我国公众社会心理因素的衰落》,载《延边大学学报》1999年。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0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86页。
    [5][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6页。
    [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9页。
    [2][美]塞缪尔·亨廷顿:《失衡的承诺》,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1]胡鞍钢:《影响决策的国情报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2]马国川:《中国改革纪事大碰撞》,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2-103页。
    [1]《社会转型、多元文化多民族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2]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3页。
    [3]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1]参见[美]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46-247页。
    [2][美]G·邓肯:《新社会学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3]高兆明:《社会失范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第2页。
    [4][法]埃尔米·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35页。
    [5][法]埃尔米·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37页。
    [1]参见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
    [3][德]乌尔里希·贝克:《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下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5期。
    [1]焦国成:《诚信的制度保障》,载《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
    [1][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0页。
    [2][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3]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页。
    [1]龙静云:《诚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载《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2]转引自王晓敏:《关于建设社会主义诚信文化问题的思考》,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增刊,第74页。
    [3][法]阿兰·佩雷菲特:《信任社会》,邱海婴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5页。
    [4][美]弗朗两斯·福山:《公民社会与发展——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2页。
    [5]厉以宁:《诚信崩溃 社会将会怎样》,载《北京青年报》2001年9月24日。
    [1]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2]参见[德]哈贝马斯:《现代国家中的合法化问题》,见《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3-213页。
    [3]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2]吴家骥:《“三个代表”与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载《学术探索》2002年第5期。
    [3]CharlesTaylor,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 p.117.
    [4][美]约瑟夫·拉彼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 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页。
    [1]V.S.Peterson,Gendered States:Feminist(Re) Vis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M].Boulder,Co:Lynne Rienner,1992.P191.
    [2][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3]Rod Hague;Martin Harrop and shaun,Comparativ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An Introduction[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2.P111.
    [4]转引自陈家刚:《全球化及其政治向度》,载《探索》2001年第2期。
    [5]龙太江、王帮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61页。
    [2][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元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版,第2页。
    [3][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王元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1][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版,第124-125页。
    [3][法]让·马克·思古德著:《什么是政治的合法性》,王雪梅译,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2期。
    [4]欧阳亮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思考》,载《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美]加里布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68页。
    [2][法]杜尔克姆:《社会分工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4页。
    [3][美]寨缪尔·享延顿:《失衡的承诺》,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4]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5页。
    [1][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绛枫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4页。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4页。
    [2]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3][德]威廉·赫舍尔:《人是谁》,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6-47页。
    [4]Habermas,Der Philosophische Diskurs der Moderne,Frankfurt/m,1989,P166.
    [5][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5页。
    [6][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页。
    [7][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页。
    [1]参见[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版。
    [1]黄慧珍:《信仰及其危机和转机》,载《哲学动态》.2002年第12期。
    [2]寥申白、孙春晨:《伦理新视点——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与道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8页。
    [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24页。
    [2]Cf.Nicola Hartman.Ethics[M].English translated by S.Coit,London:Unwin Brothers Publishing Ltd.1932,Volume 2,65-66.
    [3]Cf.Charles Taylor.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the Modem Identity" Introduction"[M].Mass.Ch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1]薛澜、张强、钟开态:《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1]新华社 2007年9月4日讯。
    [1][美]弗·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庄峻、鱼姗玲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2][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陈嘉映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页。
    [3]《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1]马克思:《资奉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839页。
    [2]参见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89-510页。
    [3]陈光:《警惕迷信抬头》载《参考消息》2003年5月16日。
    [1]《中国社会转型 六成多年轻人觉得压力大》,载《中国青年报》2005年10月19日。
    [2]王绍光、胡鞍钢、丁元竹:《经济繁荣背后的社会不稳定》,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1]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2]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译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44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6-927页。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9、159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2]《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3]《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2页。
    [4]《江泽民义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4页。
    [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6]《十七人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6页。
    [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8页。
    [2]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页。
    [3]《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7页。
    [4]《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3]《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4]参见王伦光:《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198页。
    [1]葛竞天:《基于“生态文明”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及生态伦理思考》,载《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李抒望:《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载《大连干部学刊》2008年第1期。
    [3]唐叶萍:《论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整合》,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
    [1][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吴国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2]高文武:《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伦理》,载《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
    [1]《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8页。
    [2]徐道一:《走向生态伦理》,载《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第10期。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科学时报》2004年4月6日。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5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1][英]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8页。
    [2][英]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3]参见[意]佩切伊:《全球性问题和‘人类困境'》序,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5]《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
    [1][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许良英、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75-27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
    [3]《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
    [1]罗国杰,《罗国杰文集》(上),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19页。
    [2]吴灿新:《辩证道德论——道德流变的立体图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2-333页。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93页。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52页。
    [3]《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87页
    [1]周惠:《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新华网2006年10月18日。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1][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自由宪章》,杨玉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180页。
    [2][苏]伊·谢·科恩:《自我论》,佟景韩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407页。
    [1][美]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页。
    [1]江泽民:《在美国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02年10月25日。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版,第5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5页。
    [1]叶蓬:《.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问题新论》,载《开放时代》1997年第3期。
    [2]转引自余涌:《道德权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3][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页。
    [1][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66),见[瑞士]托马斯·弗莱纳:《人权是什么?》附录三,谢鹏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3]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6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1][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0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42页。
    [1]谷春德:《西方法律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2]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9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页。
    [1][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8页。
    [1]罗能生:《市场经济、道德权利与产权伦理》,载《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2期。
    [2][美]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6页。
    [1][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力与人的多样性》,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2][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0页。
    [1]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60.
    [2]李林:《法治社会与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载《前线》2001年第5期。
    [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7页。
    [2][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代序,第7页。
    [3]转引自[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4][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三论》,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91页。
    [5][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页。
    [1]陈根法:《德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2][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黄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8-99页。
    [3][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黄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4][瑞士]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傅统先、陆有铨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27页。
    [1]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
    [2][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代序,第11页。
    [3]E.Levinas:Ethics and Infinity,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1985,P:95-96.
    [4][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3页。
    [6]江畅:《江畅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页。
    [7][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泽,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1页。
    [1][英]塞缪尔·斯迈尔斯:《人生的职责》,李柏光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2]王兆林:《学会负责与学校责任教育再探》,载《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4期。
    [3][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张秀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4][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6页。
    [1]参见[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2-153页。
    [3][意]马志尼:《论人的责任》,吕志士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1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9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
    [1]Abemas: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Some Reflection on the Future of Europe,1992,Praxis intemational,12/1:1-19.
    [2][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下),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13-514页。
    [1]Karl Jaspers,Man in the Modem Age,trans,Eden and Gedar,London:Routledge & Kegen Paul Ltd.1951,p.43.
    [2]方朝晖:《重建价值主体》,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3]邓晓芒:《灵之舞》,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113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8页。
    [1][德]弗洛姆著:《爱的艺术》,孙依依译,工人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2][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2页。
    [3][法]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王荫庭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186-187页。
    [1][美]弗洛姆:《弗洛姆文集》,冯川译,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355页。
    [2][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39页。
    [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560页。
    [1]李晓南:《社会认同与社会和谐》,见“第53次中国国际改革论坛”.http://www.chinareform.org.cn/ad/2005_04/lunwen.asp.
    [2][英]安东尼·古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75页。
    [3][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页。
    [1]孙伟平:《普世价值:可能性及其限度》,载《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2]贾英健:《多样价值观态势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载《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1页。
    [4][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6][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4页。
    [2]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载《新华文摘》2005年第8期。
    [1]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
    [2]Ross Poole.Morality and Modernity Routledge,1991:95-98.
    [3]刘军宁:《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4页。
    [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10页。
    [3]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2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3页。
    [4]顾红亮:《民族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12页。
    [1]何平、刘思扬:《“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江泽民总书记关怀青年一代纪事》,载《人民日报》1998年5月4日。
    [1]注:善治的主体既包括政府,也包括非政府组织,限于本文主题,这里的治理主体仅指人民政府及其国家公职人员。
    [2]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3]《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4卷,英文第15版,第697-698页。
    [4][美]托马斯·戴伊:《谁掌管美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102页。
    [1]高力主编:《公共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2]《杰弗逊文集》,《联邦党人文集》,参见《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79、316页。
    [4]《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8页。
    [1][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社1985年版,第264页。
    [2]唐代兴:《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3]江泽民:《在第七届国际反贪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1995年10月6日。
    [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5]《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7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页。
    [2]《论语·颜渊》
    [3]《论语·为政》
    [4][美]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张华青、孙嘉明译,第107、110-112页。
    [1]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280页。
    [1][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84页。
    [2]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185页。
    [3][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4][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1]《孟子·离娄上》
    [2]《孟子·离娄上》
    [3][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8页。
    [4][美]达尔:《论民主》,李伯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2页。
    [5][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页。
    [6][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67-168页。
    [1][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卷,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61页。
    [2]《论语·颜渊》
    [3]《论语·为政》
    [4]《论衡·非韩》
    [5]《国语·齐语》
    [1][美]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弗里德曼(Rose,Friedman):《自由选择》,胡骑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3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2]《礼记·中庸》
    [3]《礼记·中庸》
    [1][英]拉斐尔:《道德哲学》,邱仁宗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3]参见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7-318页。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4-155页。
    [2][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8页
    [3][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4][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6]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60.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7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82页。
    [3][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页。
    [1]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8页。
    [2]参见王海明、孙英:《公平新论》,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夏季卷。
    [3]参见张正霖:《公平与分配的三个领域》,载《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4][英]约翰·穆勒:《功用主义》,唐钺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64页。
    [5][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6页。
    [6][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6页。
    [7][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6页。
    [8][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6页。
    [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
    [2][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平新乔、莫扶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90页。
    [3]杨宗元:《论公平范畴》,载《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5期。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9页。
    [5]参见[美]M·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6][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1页。
    [1]参见[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参见[美]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弗里德曼(Rose,Friedman):《自由选择》,胡骑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参见[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4]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7-10页。
    [5]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9-399页。
    [6]高尚全:《社会再分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环节》,载《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2月16日。
    [1]唐斌尧:《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述评》,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2]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0-156页。
    [1]《孟子·公孙丑上》
    [2][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页。
    [3][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54页。
    [4]高兆明:《社会变革中的伦理秩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14页。
    [5][美]罗尔斯:《正义论》,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332页。
    [1][美]罗尔斯:《正义论》,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501页。
    [2]陈宏谋:《从政遗规·薛文清公要语》。
    [3][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0页。
    [1][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4-15页。
    [2]《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页。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1]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2][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4页。
    [3][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1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4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5]参见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368页。
    [1][美]爱德华·S·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强世功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38页。
    [1]参见[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9页
    [4][英]培根:《培根论说文集》,水天同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93页。
    [1]转引自罗元:《当代国外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与特征》,载《道德与文明》1997年第6期。
    [1]《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4页。
    [2]转引自房成祥:《毛泽东与延安整风运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5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2页。
    [1]《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3、《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5、《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6、《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7、《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8、《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9、《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0、《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载《人民日报》1996年10月14日。
    23、江泽民:《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0年6月29日。
    24、江泽民:《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5、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江泽民:《在美国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02年10月25日。
    27、胡锦涛:《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5年2月20日。
    28、《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载新华网2006年10月18 日。
    29、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0、《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1、红旗大参考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
    32、红旗大参考编写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33、红旗大参考编写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7年版。
    34、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5、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6、俞可平:《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7、罗国杰,《罗国杰文集》(上),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第1——5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9、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0、罗国杰:《道德建设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1、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2、黄钊等:《中国道德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3、龚群:《以德治国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4、唐之享:《以德治国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5、章海山:《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6、王正平、周中之:《现代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48、许启贤:《伦理道德与社会文明》,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
    49、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0、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51、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2、龙静云:《治化之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道德建设》,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3、刁纯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4、杨丙安等:《政治伦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5、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6、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7、高兆明、李萍等:《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8、高兆明:《社会变革中的伦理秩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9、李建华:《法治社会中的伦理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0、罗国杰、夏伟东:《以德治国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1、戴木才:《现代政治视域中的“法治”与“德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2、纳麒、吕怀玉:《哲学视野:法治与德治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3、樊浩:《中国伦理精神的现代建构》,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4、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5、廖小平等:《思想道德论——经济与道德关系的现实构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6、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汪丁丁:《市场经济与道德基础》,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8、黄明理:《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9、徐向东:《美德伦理与道德要求》,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0、李佑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1、韦正翔:《国际政治的全球化与国际道德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2、吕大吉:《宗教学通论》(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3、陈荣富:《比较宗教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74、罗秉祥、江丕盛主编:《基督宗教思想与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李会滨:《社会主义:20世纪的回顾与前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6、李会滨:《社会主义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7、唐鸣:《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8、俞思念:《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文化创新》,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9、李龙:《良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0、郝铁川:《当代中国与法制现代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1、刘海年:《依法治国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82、谢晖:《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中国法制现代化沉思》,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3、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三联书店1995年版。
    84、王锐生、程广云:《经济伦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叶敦平等:《经济伦理的嬗变与适应》,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6、晏辉:《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7、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8、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9、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0、余涌:《道德权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91、曾钊新等:《社会学教程》,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92、王继:《理论社会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9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4、罗炽等:《中国德育思想史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5、于钦波、刘民:《外国德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人的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97、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8、龚海泉、万美容、梅萍:《当代公民道德教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99、龚海泉:《走进新世纪的高校道德教育》,华中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100、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01、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02、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3、寥申白、孙春晨:《伦理新视点——转型时期的社会伦理与道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4、唐代兴:《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5、梅萍:《以德治国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6、谢军:《责任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107、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修订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8、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论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109、韩雪:《从多元到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10、乌杰:《和谐社会与系统范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1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国际实现社会和谐的经验与启示》,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112、蔡志强:《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3、王伦光:《价值追求与和谐社会构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4、周惠:《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15、江畅:《幸福与和谐》,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6、江畅:《江畅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7、孙凤:《和谐社会与主观幸福感》,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8、王佐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9、张国清:《和谐社会研究——从政治学到政治科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0、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121、王伟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122、赵凡:《哲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3、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出版社2004年版。
    124、胡真圣:《两种正义观——马克思、罗尔斯正义思想比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5、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6、钱宁:《社会正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2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8、徐儒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9、唐甄:《潜书·大命》,中华书局1955年版。
    130、袁洪亮:《中国近代人学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1、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北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132、高兆明:《社会失范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3、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三联书店2003年版。
    134、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5、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6、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7、卢斌:《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38、薛澜、张强、钟开态:《危机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9、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0、吴灿新:《辩证道德论——道德流变的立体图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1、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2、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3、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自由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4、陈根法:《德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5、方朝晖:《重建价值主体》,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6、高力:《公共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7、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148、邓晓芒:《灵之舞》,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149、《论语.·颜渊》。
    150、《论语·为政》。
    151、《礼记·中庸》。
    152、《论衡·非韩》。
    153、《国语·齐语》。
    154、《孟子·离娄上》。
    155、《汉书》卷五十六。
    156、[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57、[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58、[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59、[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何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0、[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等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61、[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自由宪章》,杨玉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2、[苏]伊·谢·科恩:《自我论》,佟景韩等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163、[英]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4、[美]弗·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庄峻、鱼姗玲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年。
    165、[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陈嘉映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16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67、[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68、[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9、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70、[瑞士]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傅统先、陆有铨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71、[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72、[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73、[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蒋庆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75、[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76、[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177、[美]达尔:《论民主》,李伯光、林猛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2页。
    178、[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纲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179、[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力与人的多样性》,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180、[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181、[英]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82、[意]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83、[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84、[意]康帕内拉:《太阳城》,陈大维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85、[英]欧文:《欧文选集》上、下卷,何象峰译,商务印书馆1965版。
    186、[法]圣西门:《圣西门选集》上卷,何清新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87、[法]埃尔米·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8、[法]阿兰·佩雷菲特:《信任社会》,邱海婴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89、[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90、[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191、[美]约瑟夫·拉彼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主编:《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金烨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2、[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黄丽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93、[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元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版。
    19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版。
    195、[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绛枫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96、[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梁治平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19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198、[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版。
    199、[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00、[美]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吴国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1、[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2、[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203、[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范岱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04、[法]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王荫庭译,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205、[德]弗洛姆:《爱的艺术》,孙依依译,工人出版社1986年版。
    206、[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207、[美]杰克·唐纳利:《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王浦劬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8、[瑞士]托马斯·弗莱纳:《人权是什么?》附录三,谢鹏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9、[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210、[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11、[美]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12、[英]塞缪尔·斯迈尔斯:《人生的职责》,李柏光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213、[美]特里·L·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张秀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4、[意]马志尼:《论人的责任》,吕志士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1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16、[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社1985年版。
    217、[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彭和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8、[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柴方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19、[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220、[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21、[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卷,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222、[英]拉斐尔:《道德哲学》,邱仁宗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24、[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5、[英]约翰·穆勒:《功用主义》,唐钺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226、[美]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黄伟合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27、[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平新乔、莫扶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228、[美]M·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张瑞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29、[美]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王奔洲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30、[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32、[美]沃尔多·爱默生:《论和谐生活的准则》,任晓晋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233、[美]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魏贤超、柯森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4、Abemas: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Some Reflection on the Future of Europe,1992,Praxis intemational.
    235、E.Levinas:Ethics and Infinity,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1985,
    236、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237、Cf.Nicola Hartman.Ethics.English translated by S.Colt,London:Unwin Brothers Publishing Ltd.1932,Volume 2.
    238、Cf.Charles Taylor.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Introduction".Mass.Ch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39、Alasdair MacIntyre.After Virtue[M].Notre Dame,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4.
    240、Stuart Hamphire,Morality and conflict,Mas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41、CharlesTaylor,The Ethics of Authenticity(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42、Ross Poole.Morality and Modernity Routledge,1991.
    243、John beck:Morality and Citizenship in Education,London 1998.
    244、Betty A.Sichel:Moral Education Character,Community,and Ideals,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12.
    245、Richard W.Miller:Moral education in and after Marx,in Amelie Oksenberg Rorty(ed.),1998
    246、M.J.Mclaughlin:Morals,Values and Schools,The Era of the 1980.
    24、Kent Greenawalt:Conflicts Of Law And Morality,Oxford University Press,Clarendon Press,1987.
    248、R.S.Peters:Moral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George Allen & Unwin,198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