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府供给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己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必须被广泛关注的民权和民生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于处于社会转型和政府改革的中国来说,这也是一个公共精神培育和政府功能重塑的议题。
     从理论上来看,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农村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政府在农村文化发展中的角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新公共服务的理论为反思和探索农村文化发展中的公共行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和视角。基于此,政府必须重新树立农村文化发展中公共行政的价值理念,重新认识农村文化发展的民主化、人本化和社会化。从现实性上来看,环江县农村文化服务的现状和困境要求政府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创新农村文化服务的体制,协调农村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走强制性变革和诱致性变革相结合的道路。因此,服务型政府的前瞻性和环江县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性都要求政府重新审视农村文化服务中的公共行政。
     本文正是在此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提供和发展农村文化服务的思路,即通过保护民族文化、倡导多元化的发展导向、创新文化体制和政府供给策略,为探索环江县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推动农村的文化传承,促进环江农村文化服务的发展。
During the historical course of structuring the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rural public culture service has already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about the civil-rights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which must be close attention to extensively, and more important, as for the China at the period of society transition and government reform, that’s also a topic of fostering public spirit and reshaping governmental functions.
     Theoretically speaking, the theory of the New Pubic Servic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understanding the deep meaning of rural culture and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the rural culture development, meanwhile, the theory of the New Public Service offers one brand-new theory frame and visual angle for reviewing and exploring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government must rebuild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s value idea in rural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review the democratization, humanism and socialization of the rural culture development. Realistically speak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edicament Huangjiang county rural culture service require government to renovate the developing thought, to innovate the system of the rural culture and to take the way combining mandatory transform with inductive transform. Therefore, both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ce government and the reality of Huangjiang county rural cultural development require government to review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rural cultural service.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proposes Government’s Tactics of the Huangjiang county rural public culture service development, claims the innovation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supplies through varying culture development, innovating culture system and government’s strategic plan, push the rural culture continuit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angjiang county rural culture service.
引文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N].新华网,2005年10月8日.
    [2]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齐勇锋:文化体制改革难点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07年第5期.
    [5]张少春:公共财政与文化体制改革[J].求是,2007年第11期.
    [6]李燕: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7]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299页.
    [8]陈鸣:西方文化管理概论[M].山西: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第52页.
    [9][美]珍妮特·v·丹哈特,罗伯特·B·丹哈特:新公共服务二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6页.
    [10]王曦阳、胡去非:新公共服务理论述评[M].科教文汇,2006,第150页.
    [11]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东南麓,东邻融水、罗城县,南接宜州、河池市,西隔打狗河与南丹县相望,北与贵州荔波、从江两县毗连。距金城江48公里,距刘三姐故乡宜州67公里,交通方便.
    [1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同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的建议.
    [13]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07)[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4]尹长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强势与强化[J].求索,2008年第6期.
    [15]曹志来: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应以政府为主导[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6]甘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研究[D].2007年8月.
    [17]徐浩然、雷深华:文化产业管理[M].北京:科学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
    [18]1953年,中共中央把政府的工作按性质划分为工交口、财贸口、文教口、政法口等,由同级党委的常委(后来是分管书记)分口负责,以加强对政府行政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对于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各部门在地方设置的下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行双重领导制度:这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既受中央主管部门的领导,同时又受所在地方党委和人民委员会领导。根据这些机关单位的性质以及分布情况,双重领导的方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央管理为主,由地方负责监督;一种是以地方管理为主,由中央负责监督。文教系统的管理便属于后者的模式。参见施九青,倪家泰: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第144页.
    [19]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第53—54页.
    [20]李少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J].社科纵横,2007第2期.
    [21]李少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构成及其功能分析[J]。社会纵横,2007年第2期。
    [22]李燕凌,李立清: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0期.
    [23]文化部计划财务司:全国农村文化投入加大对西部投入比重略有下降[G].2005.
    [24]罗明华:构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J].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25]陈文胜、陆福兴: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中国发展观察,2006,第41页.
    [26]数据来源:水源镇政府办公室.
    [27]苏扬:《我国农村聚居点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第11期.
    [28](美)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载自(美)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2-140页.
    [29]丁煌: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8页.
    [30] [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丁煌译: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31]毛南族木面舞原是一种傩舞,它是在民间祭祀乐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祭祀、娱神、娱人为目的,充分体现了傩舞的神韵。其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向神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和消灾除难,保佑人畜安康,如婆王、三界、三元、社王等神的程式性舞和穿针舞;二是表现渔猎生产、农耕生产和人们在生产劳动男女相爱的欢乐情绪,如瑶王系列舞和三娘与杜帝的自由舞,都是一种摹拟性很强的形象舞和情绪舞.
    [32]李建平:广西文化发展报告[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页.
    [33]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N].人民网,2006年9月.
    [34]聂华林,李莹华:中国西部农村文化建设概论[M].中国社会社学出版社,2007年,第190页.
    [35]聂华林、李莹华:中国西部农村文化建设概论[M].中国社会社学出版社,2007年,第190页.
    [36]“肥套”是毛南族最古老的风俗之一,是毛南族报答“万岁娘娘”(亦称“圣母”)赐子之恩的还愿仪式。在“肥套”活动中,毛南人借助“傩面”(一种木制面具)显示大自然不可抗拒的神力,同时承载着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祈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37]毛南族木面舞原是一种傩舞,它是在民间祭祀乐舞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祭祀、娱神、娱人为目的,充分体现了傩舞的神韵。其内容有两大部分:一是向神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和消灾除难,保佑人畜安康,如婆王、三界、三元、社王等神的程式性舞和穿针舞;二是表现渔猎生产、农耕生产和人们在生产劳动男女相爱的欢乐情绪,如瑶王系列舞和三娘与杜帝的自由舞,都是一种摹拟性很强的形象舞和情绪舞.
    [38]环江县文化局毛南族文化传承者统计资料.
    [39]聂华林,李莹华:中国西部农村文化建设概论[M].中国社会社学出版社,2007年,第202页.
    [40]分龙节:龙是毛南族的民族图腾,因此,龙的形象、龙的影响在毛南族人民生活中无处不存在。龙的最大节日是分龙节,又叫五月庙节,它是毛南族一年一度祭祀龙的传统大节。每到分龙节,毛南山乡千山百弄,村村寨寨,每家每户都喜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折回竹桠柳枝插在中堂神龛上,把五色米饭捏成小粒团,粘在枝叶之间,预祝五谷丰登,硕果累累.
    [41]河池市铜鼓山歌艺术节:1999年第一届河池铜鼓艺术节成功举办,之后每年举办一次,在艺术节期间通过开幕的民族风俗表演、舞蹈表演以及举办文化比赛,山歌比赛、作品展览等活动,还举办经贸洽谈、项目投资签约、名特优产品展销、民族特色美食节等活动.
    [42]龙兴海,曾伏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9页.
    [43]张弘:试论新农村建设中的甘肃省乡镇政府机构建设[J].甘肃农业,2007年第7期.
    [4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6年1月13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